对话90后需要功力-班级管理

2024-08-11

对话90后需要功力-班级管理(精选3篇)

对话90后需要功力-班级管理 篇1

对话90后需要功力

“90后”对长辈来说,几乎还是一个谜。

在各种媒体取景框里,人们夸他们骂他们,既有人肯定中华民族未来的新英雄就靠在他们中产生了,也有人绝望地说,他们无厘头得让人无法依靠。这种远眺、俯视或者隔岸观火之后给出的结论,让社会、父辈和他们本身都不太愿意接受。而在家长那里,对孩子的了解只能通过“偷窥”。他们总是忍不住用期待的眼神,渴望儿女给自己一个微笑,或者多说几句话。但要掏出“90后”的心事,摸清其当下的思路和关注点,只能通过隐身在QQ或者儿女同学的博客里。

中国青年报社和肯德基联合推出的“对话‘90后’”活动正当其时。对话抛弃了成人社会的成见、抛弃了婆婆妈妈式的殷勤嘱托,抛弃了居高临下的谆谆教诲。就是开辟出一方平台,让不同年代有不同愿望诉求的人敞开心扉。帮助“90后”,也帮助他们的父母,润滑年轻人和成人世界的微妙关系,给“90后”尊重和客观评价。

因为,要跟“90后”对话,是相当检验成人能力的,他们的沟通平台、阅读习惯、表达方式都和所谓大人们想象中很不一样。你适不适合他们的口味?能否激起他们倾诉的欲望?能不能用他们习惯的交流平台、用他们听得懂、讲得明白的语言?

这代人会给你面子,不爱当众挑战你,但要想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也不容易。他们在跟谁说什么话、该怎么说等方面,似乎比前代人更游刃有余。

这就是“90后”,成长在经济平稳发展的和平时代,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的多元时代。他们复杂又简单,纯洁也世故。用一种词或者几种状态概括他们几乎不可能,用有希望还是很绝望定性他们也为时太早。

也许他们浪费、世俗、追求享乐、娱乐至死,但并不妨碍他们青春扑面、可爱朴素。这个群体是多元的,每一个人也是多元的,就是这样的综合体展现在我们面前。

不知多少家长在与“90后”孩子的对话中碰过一鼻子灰,孩子淡淡的一句“你不懂”,就把他推到了自己的世界之外。如果他们给成人社会机会剖白自己、展示自己,那么让我们也多点耐心,倾听他们包容他们。其实,对话“90后”,要给成人社会与年轻人找到共同的话题,因为我们坚信,心灵的共鸣、人生的共性往往隐藏在简单的时髦词语背后。

对话90后需要功力-班级管理 篇2

从2011 年、2012 年开始,90 后陆续亮相职场,到2013 年时,90 后高校毕业生开始大批进入企业。

较之80 后,90 后这个群体的特征更为明显。专门研究90 后管理的专家韩庆峰讲述了几个典型的案例:一家大型国企新接收了一批90 后毕业生,上班第一天,好几个人迟到,在按规定接受处罚时,其中一名员工拿出100元钱问人力资源部领导:请问,这个有没有包月的?

在一家外资会计师事务所,8个新入职的90 后,在培训提前结束后玩起了杀人游戏,管理者进行了劝阻,但无济于事。事后合伙人找他们谈话,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第一,我们没有在工作时间玩;第二,这个团队游戏有助于大家相互了解,方便今后工作;第三,请问我们影响了谁?

在一家电商公司,表现很好的一位90 后员工,刚被提前转正就提出了离职。他直言不讳地说出了原因:我上次提的意见已经超过一个月了,我们主管总说好,但就是不落实,既然这样,我还是再找一家更懂得尊重我的公司吧!

以上种种,不管发生多大的冲突,事实上,谁都没有错!那么对90后来说,究竟怎样的管理才适合他们呢?

管理者应淡化权威和控制

90 后活在自我认可的价值体系中,这和80 后已有明显的区别。80 后要求的是利益,90 后要求的是权利。80后可以被价值驱动,如果满足了利益,他们可以忍受与权利核心保持距离,可以忍受组织规则和目标的不明确,但90 后只能被兴趣驱动,他们要求平等地分享权利,通过个人联络来影响决策、解决争端,他们无法接受一切模糊带来的不确定性。

这便是90后的可怕之处,也引发了很多问题。在以往的管理体系中,只要适当调整,就可满足80后的基本价值需求。但90后们会从管理者那里分享权利,来获得自己的存在感,而且敢想敢做。商界教父马云已经退居二线,他非常肯定的一点是,现在和未来为淘宝做出最大贡献的,正是80后和90后。韩庆峰认为,面对90后,管理者要淡化权威,淡化绝对的服从,直至最终放弃权威。譬如,现在的90后,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沟通方式,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一些管理者很难找到的资料和数据,他们通过微博、微信等很快就能解决。对于一部分70 后、80后管理者来说,有时不得不承认自己落伍了。

成为教练式管理者

了解并学会与90后沟通,是未来领导者必做的功课之一。因为,你已经无法回避与他们为伍。百事食品华北区人力资源经理吕颍泽表示,对于90后新员工,在刚入职的一两年内,百事食品会采取类似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让他们尽快适应并进入角色。

韩庆峰认为,教练式管理者,会比较符合90后的胃口,会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因为90后需要的不仅仅是目标,更应是工作态度、方法和解决方案。相比传统管理者那样给出标准答案,90后更愿意自己搞定。

作为管理者,不论愿意或不愿意,未来,都将与90 后为伍,甚至将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如果用90后的思维管理90 后,这是个值得研究的新话题,不要寄希望于改变他们,而是顺应趋势,熟悉他们的沟通方式,了解他们的价值取向,把自己从对这些年轻新人的偏见和抱怨中解放出来,做一次清零,重新思考并再出发。

对话90后需要功力-班级管理 篇3

【关键词】“90后” 大学生 班级管理

一、“9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探析

(一)物质丰富,生活水平提高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90后”成长于此,是改革开放成果的深切受益者。相对于“80后”,他们出生、成长在一个物质条件更加富足,生活水平较高的时期,基本没有温饱的忧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

(二)交流频繁,视野国际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通过电视、电影、网络直至亲自到国外体验都已十分普遍。“90后”的视野与思维空间普遍更为广阔,更与国际接轨。

(三)改革深入,社会矛盾凸显

21世纪以来,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同时,也进入矛盾凸显期。“90后”在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其尚未成熟的心智也经历着各种社会矛盾、社会现象的冲击。

二、“90后”大学生特点分析

(一)思维独立,行为个性

由于受到改革开放的自由环境影响,“90后”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较为重视培养其独立思维。因此,“9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独立思维,不易轻易附和别人,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同时也产生了自大、盲目自信等不好的习性。具体表现为:在校园生活中,渴望与老师平等地进行沟通交流;服饰行为大胆个性前卫,自我表现欲望强烈;在工作中过度强调个体,缺乏集体主义价值观。

(二)易接受新事物,价值多元化

在信息时代,国内外交流日益频繁与便捷,“90后”大学生已经不再是以往的教育“定制品”,而是拥有多元价值观的个性化群体。年轻、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使得他们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目前社会流行的许多亚文化,例如动漫文化、非主流文化、朋克文化、流行文化等,其追随的主力军就是“90后”大学生。

(三)缺乏自控能力,情绪波动大

“90后”大学生拥有个性化的思想与行为,同时自主意识强烈,但毕竟其涉世未深,心智等发育尚不成熟,对于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不能理性判断与控制,基本处于“跟着感觉走”的状态,内在情绪易受外在事物影响、干扰,情绪波动起伏较大。

(四)抗压能力欠缺,心理脆弱

“90后”大学生往往在两代、三代人极度呵护的环境中长大。当进入大学后,第一次脱离父母生活,独自面对生活、学习的挑战时,他们往往表现出心理脆弱的现象。面对压力、挫折,他们往往不能理性地分析压力、挫折来源,并找到解决之道。

三、浅议“90后”大学生校园管理策略

(一)管理价值导向——正面引导,坚定信念

“90后”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不仅承担着父母的希望与自身价值的展现,也肩负着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重托。信息时代各种交流传播加剧,从小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成长起来“90后”大学生接触的信息的渠道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视野更加开阔,同时也容易受外来思想影响。对此,须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他们整个大学生活,运用榜样的力量树立典型,将马克思主义崇高信念通俗化、平民化。此外,引导他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正确价值观,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关系,为“90后”大学生最终走向社会、奉献社会提供先决条件。

(二)管理创新模式——因材施教,个体管理

传统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往往重集体、轻个人,对于“90后”大学生这一拥有强烈自主意识,思维活跃,不拘泥于传统的群体已不适用。这就要求大学辅导员必须要对每一个“90后”大学生进行个体管理,充分掌握每一个人的心理、思维与行为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由单独个体管理整合而成的班级管理机制。为避免面对面交流的尴尬感,可借助流行的网络沟通渠道,利用即时通讯系统、在线留言系统等为“90后”大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三)管理模式核心——注重人性,人文关怀

针对“90后”大学生情绪波动大、情感较为脆弱的特点,作为大学辅导员,应将班级管理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三个方面。第一,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对于学生在校园里遇到的各种困难,辅导员应主动介入,以官方身份帮助解决问题,维护学生权益。第二,多为学生提供实用信息。对于学生较为关心的勤工俭学、社团活动、兴趣爱好等方面,辅导员可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发布。第三,加强情感交流。平时辅导员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用真诚与爱心与学生打成一片。归根结底,班级管理模式应以人文关怀作为核心,以情感影响学生,而非强制命令。

(四)管理渠道创新——双向疏导,合理宣泄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情绪弥漫,“90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易受其影响。同时,大学又是青春洋溢的年代,大学生们精力充沛,充满活力。作为辅导员,须引导他们调整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除了加强常规的心理辅导、抗压训练外,还应加大对“90后”大学生兴趣爱好的调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的作用,利用重要节日、庆典为契机,让学生自己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科研、学术、实践活动,让他们的充沛精力和展示欲望有充分的舞台得以发挥,进一步培养其团队协作、自我调节的能力。

在大学校园中,作为与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必须客观、全面地看待“90后”大学生这个群体,要深入调查研究他们的各方面特性,与之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结合新时代的特色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陪伴、帮助“90后”大学生实现其人生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余海波,伍秀君.90 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特点和规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6).

[2]修耀华. “9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6).

上一篇:2024年年度员工满意度调查下一篇:面试官常用的一些心理诱导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