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人员的招聘心得

2024-07-25

营销人员的招聘心得(共11篇)

营销人员的招聘心得 篇1

人才是企业发展最关键的要素,招聘到最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每个企业人事经理和企业管理者最核心的工作之一。笔者一直负责企业营销人员的招聘工作,也因此有颇多的感触和心得,现列出来,供各位同仁参考、借鉴。

心得之一:不要招聘有小孩的女性

营销,说到底,还是一个辛苦活;企业招聘营销人员,忌讳招聘那些“准妈妈”和有小孩的女性员工,比如说,小孩一两岁,或者三五岁,这样带小孩的女性是不适合从事营销工作的。这倒不是性别歧视,而纯粹是从工作性质、企业和员工所需的角度出发考虑。

笔者曾录用过两名带小孩的女性员工,能力和勤奋度都不错。但是,因为两人都带有小孩,而小孩早上需要“入托”,下午需要“接回家”;加上天气变化,小孩很容易感冒、上火……结果是女性员工的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小孩的“照顾”上了,工作自然而然受到很大影响。最后,两名女性员工心疼孩子,很快就主动提出离职。企业刚刚花费较大成本培养出来的“成熟员工”,就这样全部泡汤了。

所以,现在我们招聘营销人员,碰见有小孩的女性,都会婉言拒绝。

心得之二:听话的员工是好员工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喜欢招聘的员工,多是那些“听话”的员工。“听话的员工”并非一成不变、顽固、只知死板接受的员工,而是那些愿意接受企业文化、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希望快速融入到新的企业环境中来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才是“好员工”,也是企业所需要的员工。

企业不喜欢“不听话的员工”。很多应聘的员工,自恃自己才华横溢,认为“企业该为了他而改变”,而不是“他来适应企业”;甚至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要挟”企业为他“量身打造”他的理想岗位及匹配的薪资待遇。这样的员工很多,而且多摆出一幅“我是千里马,你如果不录用我,你就不是伯乐,你就不是好的企业”的神情,

事实上,这样的员工根本就忘记了自己的位置,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是企业所需要的员工。

心得之三:热爱营销的员工才是好员工

热爱营销的员工才是好员工,才是企业需要的营销人员。

很多应聘者前来应聘营销人员,实际上仅仅是想挂着“营销人员”这个名头,然后“轻轻松松赚钱”。这些员工,不热爱营销,也没有为了营销而“奋斗”的心理准备,更不愿意吃苦,而是“幻想”着做了营销人员,天天拿到高额的底薪,一个接一个的大单“从天而降”,这些员工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的“伪营销人员”。笔者曾面试过很多应聘“营销助理”的员工,他们中很大一部分就属于这种“伪营销人员”,以为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签单、获得高额的营销提成。

只有那些真正热爱营销、对营销有兴趣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和艰辛的员工,才是真正的营销人员。这类营销人员会通过自己的付出和努力获得回报,赚取丰收的收益,他们愿意并且积极投入,努力工作。这样的员工才是企业需要的营销人员。

心得之四:企业内部有标杆

这是一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企业内部有优秀的员工,能够拿到高薪水,这将大大增加应聘者对企业的信心,吸引更多优秀的营销人员加盟。

比如说:A企业招聘营销人员,面试官告诉应聘者:“我们这里,正式员工每个月的业绩大多在10万-20万之间,正式员工的正常收入一般在7000-15000(元/月)之间。上个月,我们就有几个员工,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那么应聘者听到这话,立马就会在心中盘算起来,“自己干得正常,每个月也就是10000多元的收入了”,自然这个收入还是比较吸引人的。那么,应聘者对该企业的信心会提升不少,而且也更容易接受企业文化和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企业自然能用最小的代价,来吸引更多优秀人员加入。

大企业在这方面往往占很多优势;中小企业也必须打造自己内部的标杆员工和样板“高工资”,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员工加入。

(袁非武:“简单营销”倡导者和践行者!E-MAIL:boke.fd@163.com;bokefd@163.com)

营销人员的招聘心得 篇2

网络经济的日益发展给传统营销活动带来冲击与变革,应运而生的网络营销模式备受企业青睐,网络营销人员在企业营销中的作用也愈加突显,网络营销人员是否具备胜任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销售绩效,也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网络营销人员是指其运用网络平台进行客户开拓与维护、产品宣传与推广、企业产品/ 服务网站维护与优化等一系列营销活动的人员。由于企业资源的限制和对招聘效率的需要,企业在发布网络营销人员招聘广告时,会在招聘广告中给予应聘者一定的限制条件,这些限制条件是企业总结出的对网络营销人员所具备的胜任力要求[1]。本研究在此假设基础上,分析网络营销人员胜任特征,为企业网络营销人员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一)样本的获取

本研究以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三大招聘网站作为数据主要来源。为准确收集网络营销人员的招聘信息,以“互联网/ 电子商务”为行业检索词,以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为职位检索词。截至2015 年12 月1 日,共获取网络营销相关职位招聘广告550 条,其中有效广告490 条。在有效广告构成的研究样本集合中,273 条销售岗位招聘广告为网络营销人员胜任力研究的主要依据,其余招聘广告为网络营销辅助岗位,按所占样本比重依次递减为运营管理(76 条)、网站设计(73 条)、软件工程师(25 条)、文案策划(24 条)、SEM(15 条)、数据分析(4 条),网络营销辅助岗位的招聘广告为辅助研究对象。这些发布招聘广告的企业主要来自广州(15.67%)、深圳(13.17%)、上海(11.29%)、北京(10.34%)、杭州(5.64%)等地,分布于电子、信息技术、机械、医药、房地产、娱乐等行业。

(二)关键词的筛选

将273 份销售类招聘广告汇总,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把所提及的各项事例或内容编成相应的条目,共获得68 个条目,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编码,将出现频率小的关键词融入到相近意思的关键词中,如将“协调能力”融入“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将内容含糊、涵盖范围较大的关键词一分为二,如将“语言表达能力”从“沟通能力”分离出来;对于存在争议的条目通过专家小组讨论法达成共识。

通过上述过程,将招聘广告内容总结为五个方面的要素,分别是学历要素、从业经历要素、专业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个人品质及态度要素。根据Spencer等对胜任特征的划分方式[2],前三个要素属于网络营销人员基准性胜任特征的范畴,后两个要素属于网络营销人员鉴别性胜任特征的范畴,如表1、表2 所示。

数据来源: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

(三)结果分析

1.网络营销人员基准胜任力特征分析

(1)学历要素。营销职位的从业门槛较低,半数的企业对于网络营销人员并无明确的学历要求,近40%的企业要求具有专科以上的学历即可,仅有9%的企业要求营销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可见,企业更加青睐本科及以下学历的营销人才。

(2)从业经历要素。经历要素是指网络营销人员的工作涉及范围及工作积累程度。研究发现,在从业经历方面,多数企业要求具有网络营销的从业经历;在从业时间方面,半数企业不限定营销人员的工作年限,提出具有1—3 年工作经历的企业仅为46.88%。从表1 中可以看出,企业并不是十分注重营销人员的从业时间,但是较为重视从业经历。

(3)专业知识要素。专业知识要素指的是网络营销人员在从事营销工作时必须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对企业发布的网络营销人员招聘信息研究发现,企业在专业知识要素方面最为关注计算机的运用;企业其次关注的专业知识要素为营销模式;再次,与传统行业市场营销人员相比,网络营销人员的工作岗位要求其具有更高的独立撰写各种网络媒体、活动策划文案和页面美工、设计的能力。

2.网络营销人员鉴别性胜任特征分析

鉴别性胜任力是在“冰上模型”中潜藏于水下深层部分的胜任力特征,不容易被观察和测量,也是区分绩效优异者与平平者的关键要素。招聘广告中的能力要素和个人品质及态度属于鉴别性胜任特征探讨的范畴。通过对广告样本中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内容的筛选关键词和编码,共获得18 项能力要素和个人品质及态度要素的胜任力特征要素,并按照出现的频率进行了排序;同时,依据对招聘广告的内容分析,对胜任力特征要素进行了关键行为描述,如表2 所示。

数据来源: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

首先,招聘广告样本中出现频率高于35%的鉴别性胜任力特征要素有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责任心和竞争意识/ 成就导向,这些要素是作为一名营销人员所具备的基本的个人能力和品质态度,所以在招聘广告中被频繁提及;同时,企业对于网络营销人员抗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服务意识也有较高的要求。其次,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应变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市场/ 数据分析能力和亲和力要素体现了网络营销对于营销人员工作内容的要求。再次,业务拓展能力、执行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能力要素因营销人员所处不同行业、企业而需求有所差别,所以出现的频率较少。

二、研究结论与趋势预测

环境的动态性与复杂多变性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网络营销模式,从而对网络营销人员胜任特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企业发布网络营销招聘广告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方法获得了企业对网络营销人员在学历要素、从业经历要素、专业知识要素、能力要素、个人品质及态度要素五个方面胜任特征的具体要求,并对招聘广告样本深入分析,预测网络营销人员胜任力特征变化趋势,以为企业网络营销人员管理提供借鉴。

(一)与传统营销人员胜任力特征相比,网络营销人员应具备更高的抗压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市场/ 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与彭剑锋、荆晓娟在《员工素质模型设计》中构建的营销人员胜任力特征模型相比较[3],网络营销人员在成就导向、影响力、人际理解力、客户意识、自信等胜任力特征上需求与传统营销人员胜任力特征基本保持不变,而在抗压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市场/ 数据分析能力等胜任力特征方面对网络营销人员提出更高要求。

(二)动态多变的营销环境要求营销人员不断提升自身内隐胜任力

内隐胜任力可以理解为个人具有某种不容易学习到的、长期沉淀下来的个人特质,包括动机、特质、自我效能等隐性特征,这些特征却极大地影响着任职者的工作有效性和发展潜力[4]。在所收集的广告信息样本中出现一些有关营销的新兴职业,如微信推广专员、社区问答营销推广专员、网络互动营销专员、数据推广专员等,营销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内隐胜任力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营销需求。

(三)基层网络营销人才知识技能趋于专业化,高层网络营销人才趋于复合型

由于近些年来网络营销规模不断扩大与成熟,基层营销人员的工作内容在逐步被细分,如负责对市场销售数据进行专业分析的数据分析职位、专门负责网站页面商品描述与展示设计的网站设计职位等。随着网络经济不断发展和新兴营销模式不断出现,高层网络营销人员需要涉猎更多网络营销相关的专业知识。研究中发现,更多企业对于高层网络营销人员在市场行业分析、市场拓展、营销策略、团队搭建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邓之宏,钟利红.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岗位人才核心技能需求实证研究——基于招聘广告的内容分析[J].企业经济,2013,(9):97-100.

[2]Mc Clelland DC.Identifying Competencies with 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s[J].Psychological Science,1998,9(5):331-339.

[3]彭剑锋,荆小娟.员工素质模型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提高企业人员招聘的有效性 篇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企业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人才的竞争, 人才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 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招聘工作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根据对企业招聘现状的调查发现, 相当多的企业对人员的引进较为随意, 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应急措施而不是企业策略。招聘作为企业获取人才的渠道之一, 其效果的好坏将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有效招聘主要是指企业对众多的求职者进行甄别,选择出符合自己企业需要的人,并且还应当保证这种甄别、挑选具有相应的有效性,也就是说企业能够通过招聘中的各项测试找到满足企业发展和需要的人才。经验表明,企业一开始招聘和雇佣什么样的人对能否留住人有着重大关系,有效地留住优秀而且合适的员工的最好策略应当从员工进入的最早阶段即招聘阶段开始。

近来的研究显示[1],几乎 80%的员工流失与招聘阶段的失误有关,有效招聘就是控制人才流失的源头。由于招聘、培训和更替的成本很高,这种刚招进来不久就发生的流失对企业来说损失很大,而对于雇员来说刚进入就离开的流动也是一种损失。所以,有效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和人才自身持续和发展的首要一步。

还有调查显示[2],对于有效招聘的衡量,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标准。有67.87%的企业用新员工的质量这一指标来衡量招聘的有效性,67.02%的企业用员工流失率评价招聘有效性,61.91%的企业用部门经理满意度评价招聘有效性,51.70%的企业用招聘周期或速度来评价招聘有效性,28.72%的企业用单个员工的招聘成本评价招聘有效性,21.70%的企业用招聘预算和实际花费来评价招聘有效性, 16.60%的企业用候选人对招聘的反馈评价招聘有效性,另有3.62%的企业用其它指标评价其有效性。

对以往有效招聘研究的论文篇数进行统计可以发现,2000年以前研究有效招聘的趋势并不明显,研究文章也十分有限,甚至几乎没有。而自 2000年开始,有效招聘的研究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清楚地表明,近年来有效招聘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如何招聘以及怎样进行有效的招聘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断发展日益成为关注的热点,已经开始思考运用科学的工具和方法对传统的管理方式对招聘进行思考和改进,因此,有效招聘研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1 企业有效招聘的误区分析[3]

1.1 故意提高招聘标准

公司招聘条件与实际要求存在差距。在技能要求上,公司要求应聘者需要具备较高的学历和工作技能,而实际岗位是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高门槛”现象具有普遍性,有些企业把招聘条件高作为提高身份、美化公司形象的手段;有些企业盲目随从,认为用高级人才干低级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在期望值上,公司惯于给予求职者较高的期望,或是极其模糊的承诺,在工资标准和奖励办法问题上含糊其词,到实际工作中,员工落差较大。

1.2 忽视求职者的价值观[4]

公司在招聘人员时,主要看求职者的学历、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方面的内容,很少有公司去关心求职者的价值观,能否融入公司的核心理念、企业文化,性格特征是否适应特定的岗位等。如果一位求职者在应聘的时候询问有关该公司的企业文化、培训制度、激励措施等,招聘者一定会非常诧异地将你拒之门外,因为你所提到的这些只有开始上班后靠自己去观察和体会。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当你发现公司所倡导的价值观与你希望的相差甚远时,自己非常后悔在应聘时期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招聘企业同样付出了广告费、招聘人员工资、考试、面试、培训费等,难道说这不是一种恶性循环吗?

2 造成有效招聘误区的原因分析

(1)缺少正确的人力资源规划,部门定位不准确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在没有摸清自身人力资源家底的情况下,就进行所谓的规划过程,其结果要么预测不准,要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很多企业对现有能力和未来需要的全面评估不准确,测算不出人力资源短缺程度,不能与未来人力资源的供应结合起来,无法可以拟订出行动方案。实践证明,没有正确的人力资源规划,无法进行正常的招聘程序。部分企业的领导层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企业的资源配置中心和经营管理中枢,造成有效招聘过程中缺少人力资源成本的预算和工作效率的度量这一重要环节,造成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不明白有效招聘到底需要多大资源的投入,要么对众多有效招聘方式都一视同仁,认为大投入就是高回报;要么不知道选择哪种适合自己企业的有效招聘方式,干脆全放弃,无法招聘。

(2)组织安排不当,出现错误心理效应

不少企业在招聘组织方面往往存在很多不足。人才交流会上的“守株待兔”和冷面待人,招聘广告上的诸如“高薪、高福利待遇”等的不切合实际的允诺,面试考官的凭空拔高而造成“二次招聘” 对本企业的介绍不实事求是或不得要领等,会挫伤应聘者对企业的信心,或对企业招聘产生怀疑,可能使企业失去优秀人员。

由于主观因素影响,面试考官会出现错误心理效应。其一,首见效应。面试考官被应聘者最初阶段的表现所迷惑,先人为主而不注重其全过程的表现。其二,晕轮效应。应聘者的某—突出特点容易引起考官注意,而其它素质所提供的信息被忽视。其三,类比效应。面试考官习惯地把应聘者与自己曾经交往过的人简单地作类比,进而进行评价。其四,反差效应。面试考官在对应聘者进行测评时,会受前一个考生的影响。当一个潜能一般的应聘者被编排在一个能力差的应聘者之后面试,会获得过高的评价。

2.3 用人要求不明确,了解应聘人员不够[5]

很多企业在进行招聘前,往往没有对本企业人员进行综合考考评,不作深入全面分析,没有制定出以一合理的用人计划,包括所需的人员结构、层次、类型、要求和条件,以及数量和轻重缓急。不明确哪些是企业当前急需的人员,哪些是企业潜在需求的人员,往往是重眼前轻长远,重显才轻潜才。

3 有效招聘的原则[6]

3.1 适用的原则

企业选聘人才需要坚持适用的原则,要把合的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做合适的工作才行。优秀的人才在招聘过程不会因为部门或岗位的要求不合适而被淘汰,做的只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3.2 与企业的人才政策相匹配的原则

3.3 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原则

一个企业的特定文化都会对员工的工作、 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此影响包括正面的与负面的,所以,在招聘时企业应当做策略性的工作分析,定义雇员在特定企业文化中工作成功的关键性要素。这些成功的因素有助于建立起招聘岗位的理想候选人的轮廓,他不仅能够在该岗位上表现突出,而且也能够和企业保持长久的雇佣关系。

3.4 公开、公平原则

4 有效招聘的关键点[7]

①明确招聘目标,进行工作分析 ;

②根据企业情况选择招聘途径;

③注重本企业形象设计和宣传;

④合理组织面试人员,并授权分工;

⑤对面试者进行必要的面试技巧培训,提高面试的效果;

⑥要正确告之被招聘者企业的真实情况,提高招聘有效性;

⑦招聘中的各种测评手段运用;

⑧营造合适的面试环境。

⑨兼顾长远利益观念,礼退落选人员

企业应清楚知道,应聘者对企业文化,形象的宣传能起到关键作用。同时来企业申请是对企业感兴趣的人,应当得到尊重与感谢,特别是落选人员,面试结果出来后,应尽快给予礼貌地回答和感谢,同时,将其资料录入企业储备人才库,以备长远考虑。一旦有机会,企业可以再次邀请他们加盟以其共同创业。另外,有一些应聘人员有退回个人申请资料的要求时,企业一定要有专人负责完整即时地将资料退还给求职者本人,切不可以“概不退还”一言了之。

5 有效招聘的新理论和方法研究[8]

(1)人才招聘中的博弈分析:通过对企业招聘过程中的博弈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可以知道,在管理层与招聘人员的“委托—代理”模型中,招聘人员努力工作的条件是必须在他们采取偷懒策略所能获得的报酬之上,再获得足以弥补努力工作比偷懒所付出的成本的增加额。因此对于招聘人员必须给予适当的激励,以避免其消极怠工。企业所选择的激励形式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博弈分析有利于企业完善招聘人员的管理制度,避免由于招聘人员的个人原因造成的招聘无效。

(2)背景调查:是指当前美国通用的通过从外部求职者提供的证明人或以前工作的单位那里搜集资料,来核实求职者的个人资料的行为,是一种能直接证明求职者情况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区别与直接对应聘者提供的履历进行分析的方法,而是单纯通过背景调查,去证实一些求职者的提供的个人信息。能够真实了解过去工作的一些情况以及他提供资料的真实性,但这项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一般中小型企业不适合采用。

(3)网络招聘[9]:也称在线招聘或者电子招聘,它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的招聘活动,包括信息的发布、简历的搜集整理、电子面试以及在线测评等。对用人单位来讲,在网上招聘有着收费低、速度快、针对性强等好处,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一些跨地区或者跨国的大公司而言,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选拔不同的人才,提高了其有效招聘的可能性。但是由于网络招聘在我国刚兴起,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观念上都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研究。

6 有效招聘的专业化研究[10]

有一些是很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研究,针对不同的行业和职位对招聘的方式方法进行不同的划分,这样更有利于有效招聘研究理论与实际运用的结合,如对饲料行业招聘人员的专业研究,对会计、营销人员等专门职位的研究等。这些研究都是以一般性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本行业或者职位的要求和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在其中引入了行业规范,职业特点等,使研究更加具有专业化特色,也可以作为有效招聘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蒋建华:如何培养员工的忠诚度,商业研究,2003(8).

[2] 谭玲丽:对我国有效招聘研究文献的综合评述,当代经理人,2006(21).

[3] 杜海玲:浅析中小企业的有效招聘,商业经济,2007(8).

[4] 姚华锋:人力资源招聘的信息不对称及其防范对策,现代管理科学,2005(5).

[5] 周长伟:员工招聘中的背景调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2003(1).

[6] 武亚航:提高中小企业招聘的有效性,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5).

[7] 章颂红:有效招聘—企业留住人才的基础,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

[8] 郝丽娟,王伟:人才招聘过程中的博弈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1).

[9] 于东阳:如何有效实施网络招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2).

人员招聘与配置管理-心得报告 篇4

——心得报告

最近,我参加了一期《人员招聘与配置管理》的培训课程。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一些招聘的知识,还学到了一些如何合理的有效的配置和管理人员的知识。但是,我更多的收获却是知道了什么样的员工最受企业欢迎,什么样的员工不受企业欢迎,同时感觉自己与最受欢迎的员工还有一段距离。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目标就是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争取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员工。

一、最受企业欢迎的五高人才:高智商、高情商、高逆商、高财商、高官商。

那么,在这五方面中,我认为大家通常最关注的是前三者。

1、高智商

虽然个人智商的高低有70%左右是由先天因素决定,但是还有30%的空间,可以靠我们后天的努力去提升。我认为自己的智商也就是常人的水平,为了比别人优秀,我只能在另外的30%上下功夫,而在此我认为“借鉴”是我的首选,见多则识广。

2、高情商

高智商的人不能取得成功,很多情况都是情商不高的原因。高情商的表现是这5方面都做得很好: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激励自己、认识他人、管理人际关系。

(1)认识自己:人只有清晰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才能做到扬长避短。我坚韧,坚信“坚持就是胜利”,但是这样有时也会导致钻牛角尖。我高要求,认为“无成果的行为是无效行为,相当于自己什么也没做”,但是这样有时会导致自己与他人的沟通不顺畅,因为缺少时时反馈。

(2)管理自己:在我的思想观念里,管理自己就是管理自己的情绪、工作习惯及生活习惯等。人们能管理好自己的前提是拥有很强的自控能力,我发觉自己的自控能力有待加强,如:当遇到特别麻烦的事情时,我没能达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境界,只能做到不发作,待回到自己的空间,再慢慢平复自己的情绪,从而冷静下来;当我的懒惰因子剧烈活动时,我只能坚持工作而不能按计划坚持学习,因为学习是自己另外要求的事情,而工作是必须的事情。(3)激励自己:总是等着别人来鞭策你,推一把挪一步,那么你在成功道路上的行进速度将很慢。只有自己给自己加油,自己给自己设定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一步步的前进。我经常会给自己一些小奖励来激励自己,如一个目标完成了就自我表扬一下或美食犒劳自己等,或者一件事情搞砸了就寻找失败的原因并安慰自己,知道哪里错了,下回注意些就不会再搞砸了。以后,我会努力寻找并学习一些更科学的系统的激励之道,并加以运用。

(4)认识他人:认识他人可以让我们避免很多麻烦和烦恼。认识他人的性格,认识他人的行为方式等,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对方的下一步行动,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对方易于接受的方式处理事情等。我觉得认识他人是对他人最高境界的尊重,这仅仅是个人看法。我认为认识他人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多留意”。

(5)管理人际关系:工作业绩突出的人不能获得同事的认可,不能获得职位上的晋升;遇到困难时,自己总感觉求助无门,一群朋友里,有的人对着他难以启齿,有的人客套话连篇、有的人只是略施小惠,导致这样的结果,与其人际关系的好坏有较大的关系。我觉得管理好人际关系的基本方法是:多些热情、多些关注、多些诚意、多些情感、多些认同。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也是个平常人,我也存在这个问题。以后,我要努力做到“说到做到”。

3、高逆商

“激流勇进,越挫越勇,百折不挠”我认为这是高逆商的体现。

二、企业最不喜欢的6种人:甘于现状的人、没有爱好的人、不愿学习的人、业绩太差的人、过于自我的人、太爱拖延的人。在这些方面,我只要努力让自己不成为这样的人就是我的成功。

总之,我要成为最受公司欢迎的员工,则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但是,我遇到了一个难题:自己很愿意学习,想拥有高层级人员的能力,但是不知道从何着手,就好比,初中生想更厉害,则他们会去找高中的教材学习,目标很明确,而我不知道该取何“教材”来学习。

营销人员优质服务学习心得 篇5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俗话说: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换言之:接受“鱼”,不如学习“渔”。假如说“鱼”是我们的工作成果,而“渔”则是完成工作获得成果的过程和办法。我们做任何工作前,都需要先考虑好行动的方法。好的方法是行动前的指路灯。曾经,我们都碰到过工作千头万绪无从下手的情况;而今,在行动之前,我们知道自己需要先从哪几个步骤去考虑问题,例如在访问被维系用户前,从了解客户需求期望值出发,通过友善积极的态度去满足客户的心理需求,用实际的行为去解决客户的物理需求。

好的方法是解决工作难题的敲门砖。遇上客户投诉这样的难事,我们都希望能够尽快处理完毕。没错,我们现在的方法是:积极倾听、接受客户的观点、记录问题、道歉、告诉客户将采取的措施和处理的时限、感谢客户及时反应投诉问题并尽力协调相关部门妥善处理。

当然,我们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非常重要,但成功还离不开日常工作技巧的磨练、沟通交流的艺术的把握及业务知识的预备等等努力。国外的服务企业,甚至连服务人员的表情、语气都要求练习,因为这种小小的细节也是服务技能之一。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收费班组的姑娘们用自己的真心与热情为客户们献上最好的服务,哪怕是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温软的问候,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都是我们赠与客户的温馨玫瑰,饱含着我们的深情与厚谊。客户能够满意而归,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在与所维系服务岗位的同事的沟通交流中,从感性到理性的去理解“优质客户服务”这样一个难以阐述的概念,并学习如何做好服务的工作思路及行为方法。我们所接受的,不仅是一种提升工作效率的技能,更是一种有利于今后个人素质能力拓展的态度方法。能“渔”者,自然会收获“鱼”,努力让我们明天的服务会更好。

程金桥

关于招聘业务人员的请示 篇6

云帅、维康、海龙三位经理

定于6月8日参加省人才招聘会(营销、财会、文秘专场),根据当前业务进度,拟招聘销售人员6人留2-3人,招聘方案有二。

一、地区经理,负责业务开发、维护。其薪金参照现有人员。

优点:因收入原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经过培养可作为业务骨干和公司一起发展。

缺点:对应聘人员素质要求高,培训要求高,管理难度大。

二、业务内勤,同样工作,增加底薪,有奖金,无提成。优点:管理培训简单,会说话的基本都能干,还省钱。缺点:公司位置比较偏,适合人员难找。工作简单枯燥无挑战性,薪金晋升和职务晋升空间小,员工很难融入企业,流动性大。

本次招聘原则是只招增加初试复试难度,要求专科以上学历,品学兼优,思想踏实,责任心强。

由于客户数据库建立已经较为完善,客户服务流程以初步成熟,可缩短新员工集中培训时间,在实际工作中优中选优。

三、技术工程师数人,选一人。

以上请示当否,是否还有其他要求和需求?

请领导批示

2012年5月19日

关于提高人员招聘有效性的思考 篇7

一、招聘有效性的体现

就目前的研究表明, 人员招聘有效性主要在于4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人员能力与企业需求的匹配程度;第二个指标是对于结果的分析;第三个指标是招聘的费用与及时性;第四个指标是招聘后人员的离职率。下面具体的对这四个指标进行分析。

(一) 人员招聘与企业的匹配度

人力资源部门对人员进行招聘过程的主要是为企业发掘合适的人才。因此, 招聘的人员与企业的匹配度将作为人员招聘有效性的核心指标, 直接地反应了人员招聘工作的有效程度。人员与企业的匹配度, 将会直接影响员工早期的业绩, 匹配度越高的员工, 可以更快地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收益;相反, 匹配度不高的人员, 早期的业绩可能不会太好, 需要融入新的工作环境, 不能较快地为企业创造直接的收益。

(二) 人员招聘结果的分析

人员招聘的有效性更多是依靠结果来衡量的, 可以直观地反应人员招聘的有效性。通过对人员招聘结果进行分析, 确定本次人员招聘的有效程度, 为下一次招聘提供数据基础, 改善招聘的过程, 提高企业人员招聘的有效性。

(三) 人员招聘成本和及时性

人员招聘的成本以及及时性, 是对于人员招聘有效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指标, 如果招聘的人员与企业的匹配度很高, 但是招聘的成本过高, 招聘的及时性太差, 也会影响人员招聘的有效性提高。

(四) 人员招聘后离职率

离职率一般是在员工在企业工作6个月之内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企业与实际招聘人数的比率, 这部分人才的流失也会直接反映人员招聘有效性的高低。只有切实做好人员招聘工作, 落实人员招聘四项指标的控制, 才能给企业吸纳更多的优质人才, 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帮助。

二、影响人员招聘有效性的因素

(一) 招聘观念

在以往的招聘过程中, 招聘方主要考虑的还是招聘的及时性以及招聘的成本, 没有把招聘人员与企业的匹配度放在首位。招聘的及时性以及招聘的成本, 只能反映出招聘工作的效率, 而不能直接反应招聘工作的有效性。单纯的强调人员的及时性以及控制成本, 放松人员与企业的实际匹配程度, 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虽然企业可能存在人员的迫切需求问题, 但是做好切实的做好招聘工作的有效性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 环境因素

1. 政策走向

在我国大的政策范围下, 国家政策的走向会对企业的招聘工作产生影响。我国现在出台了许多劳动者保护的法律法规, 是应聘人员在招聘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企业在与其谈判的过程中, 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影响人员招聘有效性的提高。

2. 经济形势

如果我国经济走向良好, 国内企业为了保证经济效益, 就会扩大规模, 扩大规模便会对人员产生更大的需求, 宏观上刺激企业进行人员招聘工作的进行。但是这种情况下, 对于人才的大量需求, 则会降低招聘人员的素质, 加大了招聘工作的难度,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 应聘者主观期望值

应聘者的主观期望主要受到生活环境、父母因素、教育因素综合影响, 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与应聘者所期望的不一样, 则会增加招聘工作的难度, 也会增加招聘成功后员工的离职率, 影响了人员招聘的有效性。

(三) 招聘工作的落实

切实做好招聘工作的落实, 做好招聘工作的宣传、及时处理好求职者的简历、面试工作的妥善进行等等。招聘方如果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都会极大地影响求职者对企业的印象, 降低了企业人员招聘的有效性。

(四) 招聘工作结果的分析

目前, 大部分企业在招聘完成后, 员工到岗开始工作, 便算作完成了招聘工作。实际上, 通过对本次招聘工作进行合理的分析, 建立相应的数据档案, 为之后招聘工作的开展提供模板, 更好地落实企业人员的招聘工作, 提高人员招聘的有效性。

三、提高招聘有效性的途径

(一) 树立招聘有效性的观念

招聘有效性的核心指标就是人员与企业的匹配度, 抛开原本过分关注的招聘及时性与招聘成本, 切实做好人员能力与企业匹配度的标准分析, 提高人员招聘的有效性。

(二) 规划好人力资源方面的宏观配置

对新招聘的员工进行合理分析, 安排其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 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降低员工的离职率。

(三) 创造良好的员工工作环境

给员工提高良好的员工工作环境, 尽量满足员工的期望, 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这样可以明显的降低员工的离职率, 为提高招聘有效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提高人员招聘有效性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直在进行思考的问题, 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改进, 目前不同企业已经有了适合自身发展并且较为完善的招聘手段, 通过提高员工的凝聚力以及忠诚度, 也降低了员工的离职率, 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 使企业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刘晶.企业招聘渠道及其有效性的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2]都是春, 姜丽秋, 胡森.关于如何提高企业招聘有效性的研究综述[J].大众商务, 2010 (06) .

招聘也需要“营销” 篇8

造成这种对面无缘相见局面的原因,既有市场管理的问题,也有求职者的问题,然而对企业自身来说确实存在营销策略的问题。人才招聘是需要进行营销策划,并始终加以贯彻执行的。因为只有通过营销,才能创造人才与企业的“缘”。

招聘的营销组合包括企业优势资源(产品)、人才需求层次(价值定位)、招聘渠道和促销的方式、方法。四者的有效结合是企业完成招聘目标的保证。

“策划”招聘广告

产品要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只有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设计和生产,才能打开销路,占领市场。招聘也不例外,只是招聘市场的产品是企业自身,和求职者一样,自我推销是企业招聘营销策略的重要内容。

招聘的渠道多种多样,有市场招聘、校园招聘、媒体招聘、网上招聘等等。然而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企业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策划招聘广告。这是企业真正抖家底的时候。有的企业刻意编造,无中生有,虽一时可蒙混过关,到头来还是人去楼空。然而,符合实际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策划。

纵览成功的招聘广告,其核心内容都在打造企业的“亮点”。规模大、业绩好的企业,平铺直叙虽足以令人驻足,然而目标人才并非就欣赏企业的现在,而更多地青睐未来的发展,个人的成长;企业小,虽是劣势,若经营有方、前景广阔,照样诱人;收入高未必是强势,若福利不好,无发展机会,一样问津者少。应该说,企业处处皆“卖点”,关键是要针对企业目标人才的不同需求进行设计。

“策划”招聘职场

招聘市场在某种程度上类似自由市场,然而企业若与小商小贩一样“自由”,则大错特错了。职场是企业招聘人员与各类竞争对手短兵相接、冲锋陷阵的场所,应该是一个高度紧张和全面展示的过程,招聘企业应精心策划。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吸引求职者,是招聘职场营销策划的重心。除了专业的现场广告、宣传布置外,许多企业还另辟蹊径。如在大型的校园招聘和高层人才供需见面会等场所,企业高层主管乃至总裁亲自到场,就企业的优势、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等求职者感兴趣的话题发表透彻、到位的专业演讲;或者用自身的成长经历现身说法,就会吸引一大批人才聚集在其身边,同其交流、碰撞,形成招聘中的“磁场效应”,从而更能吸引高素质人才。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先胜一招。

“策划”招聘面试

面试是企业筛选人才的重要一关,也是求职者考察企业、筛选企业的重要一关。职场相遇毕竟有点“走马观花”之嫌,面试给了他们更进一步的机会。面试中,面试程序的严格规范、面试内容的科学设计、面试地点的温馨布置乃至面试人员的面试技巧和职业素养等环节,都是公司良好形象的展示,直接决定了求职者的去留。

对人才的尊重是招聘营销策略的核心。比尔·盖茨为了招到一名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亲自向他致电表示诚意。不少公司总裁为了招到优秀的人才可谓是千方百计,或打电话,或发邮件、或亲笔致信,这些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此招聘,还能招不到人才吗?

“策划”试用期

许多企业在人才试用时,没有任何培训,让其两眼摸黑,稀里糊涂上战场,这时,人才对企业的形象就大打折扣。因此,建立新员工的专业培训制度、上岗辅导人制度,以及可能的职业生涯规划等,让其快速熟悉工作流程和企业情况,了解在公司的发展前途和奋斗方向,既可以增加人才最终选择公司的可能性,又是向人才全面营销企业的最佳时机。

招聘是获取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企业竞争的第一战场,因此,企业要想获取所需人才,企业自身的成长是吸引人才的根本,也是营销策略的核心内容。

人员招聘的重要性 篇9

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招聘的目的绝不是简单地吸引大批应聘者,人力资源招聘的根本目的是获得企业所需的人员、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失,同时招聘还有潜在的目的:树立企业形象。而有效的招聘实际是指组织或招聘者在适宜的时间范围内采取适宜的方式实现人、职位、组织三者的最佳匹配,以达到因事任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互赢目标。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能及时招聘到满足企业所需的人员;二是被录用人员的数量、质量、层次和结构符合企业的要求;三是招聘成本符合最小化原则;四是人岗匹配、人事相宜;五是离职率低。能否招聘到合适的人员,不仅关系到企业后备人才的储备,而且影响到企业的稳定运行。如何提高招聘的有效性,已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成为了企业高层及用人部门主管关注的焦点。

招聘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般认为,通过招聘行为使得组织的职位缺口越少,空缺职位得到填补越及时,招聘的员工与组织的职位、文化、制度越匹配,招聘工作就越有效。笔者把无效招聘的表现归纳为两大方面:

1.招人难。虽然现在的人才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但是要招聘到适合企业文化、适合岗位要求而对方又愿意加入企业的人才并不容易,应该说是相当困难的。招人难主要表现为:其一,随着业务的扩增,公司急需新人补充,用人部门常常会提出很急迫的用人需求,往往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人力,许多时候,人力资源部门都会措手不及地安排招聘,但招聘需要周期,紧急状况下的招聘往往会降低招聘要求,降低招聘成功率。其二,有时用人部门在招聘方面太随意,今天说招,明天又说不招了,致使所有的招聘策划、初试、面试准备都作废了,还要给应聘者一个合理的拒绝理由。其三,一些用人部门主管凌驾于人力资源工作职责之上,以自己的观点来选择人员,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决策,增加了招聘难度。虽然在现在的大多数公司,能不能使应聘者进入公司,关键是看用人部门的领导而不是人力资源部,但这是不正确的。其四,招聘到一个不适合公司的人才,有时用人部门埋怨人力资源管理者,造成部门间不必要的摩擦,其实这很大部分是用人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缺乏沟通和配合导致的结果。

2.留人难。在招聘工作中,往往会看到有部分用人部门对于应聘者的素质要求远远高于岗位的实际需求,无论什么岗位都要求学历如何高、英语过多少级、工作经验多少年等等,盲目地对高层次人才进行攀比,造成人才的“高消费”。这种片面而错误的用人观念,必然导致人岗不匹配,人员流失,加大招聘成本。还是那句老话:“人才不是越优秀越好,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而且,很多公司的薪酬福利体系、激励制度等在同行业中属于中等水平,不能有效留住优秀的人才,往往是投入了巨大的招聘和培训成本后,能力较突出的员工就离职,增加了企业的人力重置成本,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也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士气。再者,企业基本制度不健全、企业文化不和谐、沟通渠道不顺畅等内部问题很难吸引到优秀的求职者。一些企业往在在招聘中空许诺言,或避重就轻,编织美丽的谎言吸引广大的求职者。当求职者进入企业以后,很多原先承诺过的条件都不能兑现,久而久之严重地挫伤了工作的积极性,最终以辞职而告终。

招人难和留人难这两座大山成为人员招聘中的巨大阻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招聘,成为人力资源部门和企业高层管理者高度重视的焦点。这些问题牵涉到企业的各个方面,除受到企业制度瓶颈的限制,还有各部门间的配合程度等等。

实现有效招聘的若干措施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说,“企业成败的关键,取决于一开始是否用对人!”人员招聘的有效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企业站在战略的高度上,以人为本,结合企业的实际,制定人才引进的战略规划,并通过科学的招聘方法,使之有效地落实在招聘计划中。为实现有效招聘,需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重视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一种战略规划,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其中的招聘计划包括了招聘策略、拟录用人员数量、质量、层次和结构,甄选人才的办法、招聘费用预算等内容,为企业的招聘活动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和依据,故可作为招聘工作的方向指引。而没有计划,就会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这往往导致招聘者在招聘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甚至做出错误录用的决定。因此,针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需要人力资源工作者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有远见地预先制订详细而系统的人才招聘计划,同时争取得到高层的支持,以此保证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随着组织结构的调整,人员也相应调整,不同岗位上始终都有最合适的人员。

2.制定科学明确的岗位说明书。每一位人力资源工作者都会认识到,制定科学明确的岗位说明书对于招聘工作的重要性。建立规范的岗位说明书,首先从岗位分析入手。不做岗位分析,不从实际情况出发,仓促招聘,这种片面而短视的选人观念所产生的招聘行为,只会导致失败的招聘结果。而通过岗位分析,我们就可以明确工作的任务是什么,需要雇佣具备什么样能力的人承担这一工作。这实际上为招聘提供了选才标准,体现了按事选人、因岗择人的原则。特别是任职资格这部分是企业在招聘中选人的依据,任职资格说明了担任此岗位的人员应必备的基本资格和条件,包括年龄、性别、学历与专业、工作经验、健康状况、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3.完善企业的有关制度。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客观公平的绩效评估体系、可行有效的激励体系,给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待遇,是吸引、留住高素质员工的重要手段。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有诸如薪水、奖金、津贴、福利等物质报酬的需求外,还有工作的胜任感、成就感、责任感和受重视等精神报酬。现实中我们发现,导致员工离职的重要因素,有时不是对物质待遇不满,而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期望的空间和企业提供的平台不适应,自己的许多建议和想法得不到重视,才能无法施展,工作没有成就感。公司必须认识到精神报酬的重要意义,创造一切机会和条件保证员工能够施展他们的才华,如让他们参与决策,承担更重要的任务,给他们更大的工作自由和权限,用优厚的精神报酬防范人员的流失。

4.合理组建招聘团队。传统的人员招聘是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用人部门只是被动地接收。这种方式已不能适应企业招聘到优秀人才的要求,致使人力资源部门招到的人员难以满足用人部门的需要。现代招聘中,招聘团队的组成一般为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用人部门主管或有企业高层组成。实际上,只有用人部门对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员工最清楚,而且招进来的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用人部门的工作成效。因此,在招聘过程中,应该让用人部门参与进来,特别在技能考核中,用人部门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人力资源部门与用人部门在招聘过程中进行紧密的联系与配合,可有效提高招聘的质量。

5.选择合理的招聘方式和渠道。一般来说,企业招聘员工的方式主要分为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两种。从内部招聘的人员对公司情况熟悉,招聘成本也较低,能马上适应新的工作,但内部招聘一定要注意招聘的公开性与公平性,否则会适得其反。外部招聘则可以为企业带来新思想、新观点,激发现有员工队伍的活力。另外,企业在招聘行为之前,首先要考虑不同招聘渠道的招聘效果。对于企业的中层人员,比较有效的方式是采用招聘会、报纸广告和人才网站的招聘方式。而对于高层人员的招聘,最有效而成本低廉的方式是内部提拔,其次为委托专业的猎头公司招聘。而通过对本公司技术工人的招聘渠道进行分析发现,熟人推荐、报纸广告效果较佳。

6.构建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留住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为其提供完善的职业通道,根据每个员工的特长,建立符合员工自身特长的职业规划。通过员工和组织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使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一致,使员工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相吻合,这样就能让新员工迅速地成长并安定下来。如用宽阔的职业梯留住员工,给新员工更多的晋升和承担更大责任的机会。反之,如果员工发现在企业无法实现其职业计划目标,他就可能跳槽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其他企业去。职业生涯管理正日益成为许多企业文化和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企业生涯规划对其员工的重要性,试图与其员工建立心理上的互相信任,以及将劳资双方连接在一起的共同理念和期望。

7.推行基于胜任力的结构化面试。面试是招聘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决定着企业能否成功吸引并甄选到合适人员。在传统的招聘过程中,往往根据简历作出应聘人员的初步选择,没有对面试进行规范的设计,而实际上这种方式有可能让企业错失优秀的人才。而从胜任力的角度对管理类、市场运营类、技术开发类等职位所需的能力进行细化和量化,如管理类职位的胜任力可分成决策能力、执行能力、人际影响力、团队精神、交流倾听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目标意识、时间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逐项展开分析,这样对人才的甄选就会更加有效、客观、公平和科学,不仅为企业成功选聘人才,同时也为有效降低人员流失率做好铺垫。结构化面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人才测评工具,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招聘、选拔和任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胜任力是预测未来工作绩效的有效指标,现在许多企业都尝试采用基于胜任力的结构化面试来选聘人才。

8.建立储备人才库。一家重视未来储备人才建设的公司,必将赢得未来的商战。人才库系统记录了每一位员工在教育、培训、经验、技能、绩效、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信息,可以发现哪些候选人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是低于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可以发现哪些人具有发展潜力,哪些人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训;可以发现哪些人已经具备了从事空缺职位的能力与背景,以备将来需要时调用,防止人才断层(当企业内的某个职位由于业务的变动、前任提升、退休或辞职等种种原因出现空缺时,保证有两到三名的合适人选接替这个位置)。而对于前来应聘但由于客观因素未能录用的应聘者,人力资源管理者最好做好记录,此类人才虽然暂时不能在企业就职,但是最好定期联系一次,与其沟通本企业的发展,并获得对方最新联系方式,在合适的时候引进,这既节省了招聘时间也大大降低了招聘成本。

如何招聘企业的销售人员 篇10

在一次人力资源沙龙上,一位做快速消费品的同行抱怨现在销售人员招聘难:人力资源部看中的,销售部门看不中;人力资源部门与销售部门都看中的,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业绩又不尽如人意,并向我讨教问题在哪儿?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组织的“2005年中国企业招聘现状”调查,结果显示销售人员招聘在规划性、科学性和专业性方面的不足。销售部门在向人力资源部提交招聘需求时没有有明确的要求。负责招聘的人员从业水平低或者不专业,对候选人进行评价主要以经验和知识考查为主,对员工的心理测试重视程度不足1/3。所以,除了部分行业人才市场供求的客观因素外,招聘的专业性与科学性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人力资源管理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具体一点说,我们要招聘销售人员,要明确五个方面: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做得怎么样?如何去激励?有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连做什么以及谁来做都搞不清楚,难免感觉招聘结果不理想。

下面结合本人在招聘工作中的一些经验,谈谈销售人员的招聘问题:

一、明确职位描述

职位描述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描述职位的书面结果为工作说明书,包括直接上级、工作目标、工作职责与任务、工作绩效、可轮换岗位、权限范围。其中最重要是工作职责与任务,包括销售和服务的职责、计划、报告、工作的投入与产出、内外部联系、日常行政事务及内容处理。工作说明书因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用户购买行为、销售形式和公司文化而不同。职位描述是招聘工作的基础,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二、明确任职资格

描述职务之后就确定任职条件,一般有技能、经验、知识、品质、任职时间。产品销往国外市场的企业要求销售人员的语种及其程度与国内市场不同;开发新产品的企业要求销售人员的开发能力与销售老产品的人员不同;产品针对集团客户的企业要求销售人员的谈判能力与针对个人的人员不同;跨区域销售结构的企业要求销售人员适应出差的能力比区域结构高。销售经理要清楚目标市场的细分以便找到合适的销售人员。任职资格是解决谁来做的问题。

合格的销售人员一般具有以下行为:

1、以目标为导向,不计较上班时间;

2、从不压抑自已的思想,善于与别人分享;

3、常常以成功暗示自已,遇到困难与挫折不服;

4、好学,涉猎的知识面广博;

5、注重人际关系,善于察言观色。

根据以上行为,合格的销售人员要具备以下五项素质:成就导向、自信、正直诚实、人际理解力、灵活性。

营销人员的招聘心得 篇11

【摘要】近年来,“90后”大学生已成为求职大军中的主力军,因毕业生人数总量的庞大和结构性矛盾等因素,其就业形势越发严峻。而互联网时代网络招聘的兴起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求职渠道,网络招聘以其快速、高效、低成本的优势受到了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们的青睐。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网络招聘正处于发展阶段,其大部分功能还不完善,网络招聘并未充分发挥其作用。而该项研究正是从大学生求职行为特征分析切入,来设计研究一系列网络招聘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网络招聘;大学生求职;营销策略设计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以来,互联网在人类生活中逐渐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互联网也凭借其快速、高效、低成本以及广阔的覆盖面为大学生就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于通过网络寻找心仪的工作。根据DCCI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1年中国就已经有87.5%的互联网用户通过互联网获取求职招聘信息。

同时,对于企业来说,网络招聘也渐渐成为其主要人才交流手段,曾经要花费高价“猎头”过来的人才如今可以在网上更快更低成本找到。据统计,到2012年12月底为止,我国中小企业通过网络招聘人员的比例达到了42.3%,比去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从2009年到2012年,我国的网络招聘市场规模从12亿元增长到了24.3亿元,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预测至2017年我国网络招聘市场规模将达到78.76亿元。

二、大学生求职行为特征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投递简历的渠道变多。虽然在选择倾向上,大学生们还是倾向于传统的人才市场招聘和公司专投,比例分别占了42%和36%,倾向通过网络招聘得到职位的人数只占14%(见图2-1),但招聘网站的职位信息丰富,大学生认为他们通过招聘网站能够较全面、轻松便捷地获得信息,因此对招聘网站的利用率较高,利用过网络进行求职活动的人数比例占到了38%(见图2-2)。由此可见,即使大学生群体普遍认为网络招聘的可信度显然没有其他招聘方式高,认为招聘网站的可信度较高的人数比例只占了8%(见图2-3),愿意将网络招聘作为辅助就业手段的人仍然不少,网络招聘的前景仍然是良好的。

而另一方面,在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投递简历时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依赖度还是比较高的。有26%的大学生明确表示较依赖自身专业,而有32%的大学生只要涉及到与自身专业有关的职位都会投,只有10%的大学生表示在投递简历的职位与自身专业契合度不高(见图2-4)。这表明了大学生对于求职能够认真对待,但对于自身职业生涯还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因此在专业与职业匹配上存在盲区。

同时,经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投递简历时有一个明显的行为特征——由于大学生对自身条件和求职现状没有清楚的认知,投递简历时存在盲目性。当公司招聘条件与自身不满足时,仍抱有希望去投递简历,这种情况占了调查人数的23%;或对公司有极大兴趣,并不注意自身条件是否符合而投递简历,这种情况占了调查人数的21%(见图2-5)。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交流中可以得知,现在的大学生没有对自身职业的详细规划,对于如何求职并不十分了解,也缺乏在求职方面的培训,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就业压力增大,多数大学生希望通过多投简历来获得就业机会,因此会出现盲目乱投的情况。学生在投递简历时随意性较大,而由于网络求职的便捷性,大学生的这种随意性在网络招聘时会更加放大,造成招聘网站传递给招聘单位信息的泛滥,从而使那些有意通过网络招聘人才的单位无所适从,最终导致网络招聘的效率低下。

三、招聘网站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使用招聘网站的过程中,认为网站所存在的问题基本集中在职位信息不够准确可靠和与用人单位互动差两方面。

1.网站信息过于泛滥而不精确。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信息传播的越来越广泛,招聘网站只需将企业的招聘信息发布在招聘网站上,大学生就可以登录招聘网站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岗位。此举无疑是减轻了企业和大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其效率。但是,网站的招聘信息过于泛滥,招聘网站不将信息进行过滤就发布在网上,导致大学生在众多招聘信息中难以抉择。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招聘信息不精确、职位分类不明确已经成为了用人单位利用网络招聘时的最大问题。杂乱无章的招聘信息让原本就对自身定位不准确的大学生更加迷茫、更加困惑,使其不愿利用招聘网站进行职业的选择,这明显不利于招聘网站的发展。

2.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性。用人单位将招聘信息发布在招聘网站上,大学生登陆招聘网站,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单位并投放简历,用人单位再通过筛选简历挑选出适合于自己公司的应聘者。在整个过程中,虽然减轻了用人单位的工作负担,也使大学生免于奔波在各个公司之间,但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性。大学生投放简历后,只能被动的等待用人单位的消息,不能与用人单位之间进行一定的沟通,这无疑对双方都有一定的影响。对大学生来说,缺少了一次向面试官“推销自己”的机会;对用人单位来说,仅仅是依据大学生的简历进行筛选,对招聘的结果不能百分百把握,毕竟简历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同时,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及其他方面不能够通过一张简简单单的简历展现出来,这对大学生来说,是有些不太公平的。

3.网站之间服务过于同质化。现有的招聘网站,很多的网站的建设者包括职业的分类者,往往是不具有行业本身的专业经验,所以在建设网站和提供服务时,不能够准确实际的满足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需求,只能借鉴同类招聘网站的运营方式,这就导致网站之间服务过于同质化。大多数招聘网站的布局、职业分类、职位的分类等大体相同,就连简历的模式也几乎一样,这显然抑制了招聘网站的发展,不利于其在众多招聘网站中脱颖而出。在大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讲创新,招聘网站也不能拘泥于提高同质化的服务,要挣脱出同行业的营销模式,提供异于其他招聘网站的服务。

四、基于大学生求职行为特征的网络招聘营销策略设计研究

1.针对网站信息过于泛滥而不精确这一问题,网站应进行相应的信息过滤。大学生在投递简历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给用人单位带来了不小的工作量,而招聘网站上的过时、虚假信息也使大学生对网络招聘这种方式没有信心,因此,招聘网站应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信息双向的过滤,保证双方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尽量避免信息的泛滥。一方面,网站不仅应该对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的可信度进行核查,比如通过显示投递过简历的用户对其的评价对每个单位的可信度进行分级,并让用户能够举报那些发布虚假信息的单位,从而网站能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惩罚;另一方面网站还要及时完善、更新招聘信息,避免职位已经招满人数却仍显示空缺情况,同时,完善详细的信息能使求职者对自身条件与岗位的匹配程度做出合理的判断,减少乱投简历的求职行为。

2.对于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性这一问题,招聘网站可以针对大学生的需要进行合理改进和开拓。招聘网站可以针对大学生的需要进行合理改进和开拓,大学生认为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性,那么招聘网站就可以积极建立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平台,以提供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便捷的交流平台,从而使大学生和用人单位都能有良好的接触,增进彼此的了解度,解决网络招聘虚拟感的问题。同时,通过对大学生最希望招聘网站为你提供的功能服务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最需要人力资源咨询服务以及求职建议(见图4-1),那么招聘网站就可以开辟专门提供这类咨询服务的平台,收取合理的费用,实现网站与求职者的双赢。

3.由于现在大多招聘网站大同小异,那么要从许多相似的招聘网站中脱颖而出,必须有所侧重,与其他招聘网站有所区别,那么就可以与大学生经常访问的门户网站(如微博、QQ空间等)合作,对于个人信息是大学生的用户提供初步的求职建议,投放适当的广告,以此提高招聘网站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我们建议,招聘网站应该提供以为大学生服务为宗旨的搜索功能:先将企业以所有制进行分类,分为国企、私企、外企等,再将企业从规模、资产状况、员工人数等方面分为大中小企业,最后在分类好的企业下设置职位、薪水、工作地点等以便大学生进行搜索。

参考文献:

[1]李直.我国网络招聘行业发展概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6:8-11.

[2]金震.招聘网站的营销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4.

[3]宋来霞.大学生网上求职问题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06:411.

[4]胡晓峰.网络招聘时代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4,04:49.

[5]李征.网络招聘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学周刊a版,2015(3):6-6.

上一篇:音乐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下一篇:华东理工大学自主招生个人自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