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监管的重要性

2024-07-24

网络监管的重要性(精选8篇)

网络监管的重要性 篇1

企业网络舆情监管的重要意义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了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网络舆情的繁荣发展。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影响力更大、凝聚力更强、传播更便捷,已成为不同利益群体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在这个平台上,公众深度搜索欲望强烈,关注问题广泛,参与社会事件监督热情高,信息的正向效应或负向效应容易放大,极易引发成公共热点事件。而与之相反的是很多企业在网络舆情工作上监测滞后,品牌口碑、产品市场反馈、消费者行为态度、行业信息、竞争情报等不能及时准确全面掌握,舆情应对能力不足,造成舆情危机处置困难重重,市场决策缺少数据支撑。产生的后果往往是企业形象破坏、品牌价值受损、市场决策失误等,极易给企业发展带来重大负面影响。西盈网络舆情系统,专注于为大中型企业提供网络舆情管理解决方案,为企业保持良好声誉形象、维护品牌价值、市场精准营销等提供有力决策支持。

一、为什么需要采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目前很多企业采取传统的人工监测的方法开展舆情工作。但是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工监测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对舆情工作的需求。

人工开展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不足:  舆情信息收集不全面  舆情信息反馈不及时  舆情信息分析不准确  舆情信息利用不便利

 高投入、低产出,效果不理想

因此,经常出现涉及与己相关的重要舆情信息已经在网上传播,而不能及早发现、准确应对,导致一些非理性和不切实际的信息传播开来,影响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或者通过其他部门得到反馈,甚至上级领导都知道了,但是负责舆情监测的人员却毫不知情,失去了第一时间获取和掌握舆情,进而及时处理的时机。舆情事件发生以后,也缺乏有效的舆情分析手段,无法提供定性定量的数据用于舆情分析研判。完全靠靠人工进行舆情信息的收集和上报,费时费力效果不好,也无法提供更加有用的舆情统计分析数据为领导提供辅助决策服务。

企业作为社会主体,受到如股东、债权人、职工、消费者、媒体等公众的广泛关注,网络舆情对企业的形象声誉、品牌口碑、市场业绩、股价等均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如何全面准确及时对网络信息实施有效监测、提升舆情应对能力,成为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保持企业健康良好形象、稳健发展的重要战略。

二、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企业适用人群

西盈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使用者可以包括企业的以下人员类型:

公司管理者:管理者及时掌握关键的信息,是整个企业制胜的关键。管理者能够轻松方便地定义、跟踪和获得自己关注的信息。

市场人员:市场人员需要对竞争对手的动向进行紧密跟踪。市场人员不但需要时刻紧盯各个媒体,洞察每天每个市场行为与自己的竞争对手的关系,同时还要不停访问竞争对手网站,寻找一些最新动向的蛛丝马迹。现在,有了西盈舆情监测,一切竞争对手的行为都立即尽收眼底,可以集中力量去进行及时的反击。

公关人员:对于自身的市场形象、潜在的危机、竞争对手的公关活动、以及自身公关活动的效果,公关人员需要及时、完整和准确地跟踪。这些跟踪,目前主要通过传统的剪报完成,或者一些公司提供了人工的网上信息监测服务,但是,这些结果的提供往往要比事件本身滞后几天甚至一周,信息很不及时,监控的范围也不够完整。西盈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提供的网上公关监测方案,使用户在第一时间获得最全面的监测结果,支持进行最快的市场反应。

销售人员:及时掌握自身动态、市场动态、竞争对手动态和客户动态,对于销售工作者的帮助很大。

研究人员:对信息的及时掌握和跟踪,是研究和调研工作的基础。调研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收集、整理和不停追踪分散与无序的信息,而实际最有意义的高级分析工作,却往往被挤压到时间的狭缝中。西盈舆情监测系统助力调研人员做名副其实的“调研”工作,而不是埋没在无穷无尽的、繁琐的信息查找、归类和跟踪工作中。

信息中心:越来越多的企业信息中心,已经上升为企业“信息情报”中心的角色,从而直接为企业的决策、市场、销售等经营活动服务。

三、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服务方向与意义 最新舆情监测:

对全网信息进行抓取和搜集,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上出现的与本企业相关的舆情信息,通过信息数据统计分析,为品牌传播、产品研发、市场定位、竞品分析、行业竞争、产品销售、客户服务等企业优化产品与服务以及快速决策提供数据基础。

负面信息监测:

对互联网上出现的与本企业相关的负面信息进行重点监测、准确研判、实时跟踪、及时预警,确保第一时间掌握负面舆情的传播内容、传播主客体、传播时间、传播载体、传播路径、传播趋势等,有效支持舆情处置,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领导信息监测:

作为知名公众人物,企业主要领导人的形象声誉也会对企业品牌与形象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领导信息也是网络舆情监测的重要部分,第一时间掌握网络上与领导相关的舆情信息并及时应对,有助于维护领导与企业良好形象。

下属部门舆情监测:

企业价值由各部门协作合力实现,各部门各司其职,职能分工明确。对下属各部门的相关舆情进行实时监测,掌握各部门工作状态与成果,有助观察企业动态、员工管理、绩效考核、业务架构调整等内部管理工作。

重点企业监测:

对上下游供应商、合作伙伴、竞争对手、重要媒体机构等进行舆情信息监测,第一时间掌握各监测对象出现的与本企业相关的最新信息,助力企业经营决策参考。

专题事件监测:

对与本企业相关的重大活动事件,如新品发布、周年庆典、营销活动、危机事件等,建立专题进行重点全面监测,全面掌握事件活动的市场反馈与执行效果,为企业进行公关处理提供数据支撑。

分类舆情监测:

企业产品与业务多元化,舆情监测系统支持对不同产品业务线进行分类监测。自行设定的其他关注舆情:

系统使用者可以对自己所关注的舆情信息进行自行设定,如监测范围、监测对象、监测内容等。

境内外重点舆情参考:

系统自动采集境内外发生的相关重点热点舆情信息,供用户阅读参考。

网络监管的重要性 篇2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机构,金融监管,网络金融

1网络金融系统的脆弱(风险)性分析

黄达教授给金融下的定义为: “金融可以理解为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的所有经济关系和交易行为的集合。”1这一定义从金融的本质上对金融的内容和外延做了最清楚的表述。从上述定义中不难看出,金融的脆弱性主要是由三个方面的脆弱性所决定的: 货币的脆弱性、信用的脆弱性、交易支付的脆弱性。

首先,就货币而言,其从诞生之初就具有无法克服的脆弱性; 凯恩斯在其流动偏好理论中明确指出: 由于受到货币预期收益的不确定、现货交易的需求以及相信未来利率将会升高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会选择贮藏一部分货币,这就导致了一部分货币退出流通,货币短缺将导致通货紧缩,从而导致经济的衰退或是危机。

其次,金融系统从诞生之初便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的。这种对信用的高度依赖便成为了金融系统脆弱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于信用脆弱性的金融风险往往也具有不可控的特征。

最后,市场行为的最后环节便是交易支付环节,交易支付环节作为现代金融最核心的环节 ( 因为,只有一笔交易完成这个环节,货币才能在金融系统中继续流通) ,其累计风险的能力也远高于其他方面。由于交易支付是一个过程, 而过程则必然需要时间跨度,而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即使是很小的时间跨度也可能发生多种不确定风险。

上述分析完成了传统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分析,网络金融系统具有传统金融系统所具有的一切风险,而且其具有的许多独有的特性也带来了其独有的风险。

首先,技术是网络金融的核心之一。随着金融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广大金融客户的各种信息也被数字化。若这些数字化信息泄露或被利用,其对整个网络金融系统的打击是致命的。

其次,客户量是网络金融的另一核心。与传统金融系统相比,网络金融企业从一开始所做的业态都是在不断地扩大用户规模,这是网络金融企业和传统金融机构的差异所在, 也正是这种差异使得网络金融系统的风险扩散能力远远高于传统金融系统。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金融系统的出现使各种交易的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但同时也使传统金融系统的风险在网络上拥有了更强的扩散能力。而相比于传统的金融支付机构,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在应对风险的时候显得更加的脆弱。

2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风险界定

网络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中的每一笔交易的背后都有支付问题的存在,网络第三方的支付机构也就应运而生。

2.1网络第三方支付的内涵

网络第三方支付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目前为止还并未出现一个权威的统一的定义。人们一般从三个角度对第三方支付的内涵进行理解:

2.1.1主体角度

从主体角度出发,即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是指基于互联网,提供线上 ( 互联网) 和线下 ( 电话及手机) 支付渠道,完成从网络用户到网络商户的货币支付、资金清算、 查询统计等功能的非银行机构。

2.1.2内容角度

从内容角度出发,即第三方支付服务,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为实现资金转移和网上支付结算而提供的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和通道相连接的服务。

2.1.3客体角度

从客体角度出发,即第三方支付平台,是指平台提供商通过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商家和银行之间建立起连接,实现消费者到金融机构、商家的资金转移、结算安排等交易支持工具与功能载体。

本文所指 “第三方支付”,是指第三种。2这种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1) 独立性。网络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既独立于银行,也独立于各个交易方,这就使其在交易中能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也使其成为了不同于网络银行以及虚拟银行的第三方社会服务机构。

( 2) 核心服务种类单一,但衍生服务种类日趋多样化。 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核心服务就是资金结算与货币支付; 但随着其用户量的逐年积累,其衍生服务层出不穷,比如支付宝的理财产品余额宝。

( 3) 连接方式复杂。采用的方式是通过一系列的应用接口程序,集成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 ( 一般是银行支付网关1) 或提供其他服务通道 ( 如基于GSM的移动支付、 虚拟货币发行) ,以此区别于其他电子支付方式,如电子汇款。

2.2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分类

根据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是否发行虚拟货币,将其分为中介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和储值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其中,中介型第三方支付是指资金平时存放于用户的现实账户中,用户只是在支付需要时才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资金转移, 第三方支付商提供支付的中间插件,即使有部分在途资金, 但第三方支付商不主动吸收社会资金。储值型第三方支付机构是指,第三方支付商发行虚拟货币主动吸收社会资金,用户可以用现金或银行存款购买虚拟货币 ( 如充值卡上的数字序列) 对其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设立的虚拟账户进行充值以备结算或直接使用。

2.3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衍生产品

从网络第三方支付到现在为止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在网络金融产生的衍生品主要有以下两种:

( 1) 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是一个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网上交易洽谈的平台。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是建立在互联网上进行商业活动的虚拟网络空间和保证商务顺利运行的环境; 是协调、整合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有序关联,高效流动的重要场所。电子商务平台是第三方支付为了增加其资金流的周转速度和增加其在途资金量所衍生出来的一种网络商业系统2。

( 2) 网络金融理财产品。网络金融理财产品是由第三方支付机构创新出的另一种金融衍生业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 “宝宝”类网络金融理财产品。

3对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所面临的金融与非金融风险的系统性概括

金融性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挤兑风险、制造通货紧缩风险以及在途资金使用风险四种。非金融性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和国民市场意识不足风险两种。

3.1金融性风险

( 1) 信用风险。网络第三方支付系统只有基于用户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信任才能存在。建立在其基础上的整个的金融体系都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这是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风险的根本来源。

( 2) 制造通货紧缩的风险。对于用户来说,将现实的人民币兑换成虚拟货币,然后等待使用或是交易,这种行为会使一部分货币退出现实的商品流通领域,从而一定程度上造成通货紧缩,经过货币的乘数效应的放大,极易酿成金融风险。

( 3) 在途资金的使用风险。所有的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存在在途资金的使用问题。但用户不仅对在途资金利息的使用没有支配权,而且对本金的使用也没有知情权。这就使在途资金的使用存在极大的风险。

( 4) 挤兑风险。由于 “宝宝”类产品大多数仅依托一只货币基金,其暗藏金融风险极高。此类产品风险在管控措施不完善的状况下极易导致基金的破产,从而使客户遭受更大的损失。

3.2非金融性风险

( 1) 技术风险。第三方支付机构采用复杂的连接方式。 这种连接方式在理论上并不是无懈可击的,相反,很容易受到黑客等不法分子的攻击,从而导致银行和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数据资产的流失风险。

( 2) 国民市场意识不足风险。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由于涉及的用户量巨大,一旦因为经营不善导致亏损或是破产,用户的利益难免受到损失,在我国现存的 “出了事, 找政府”的理念支配下,这种本来很正常的市场选择过程, 很可能演变成巨大的社会政治危机。

4结论

网络监管的重要性 篇3

网络广告主要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所有广告信息,包含刊载在网络媒体、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网络软件、网络游戏等网络应用形式上的广告。网络广告在短期内呈现出了极速发展态势,行业发展也显现出自身特色。

第一,从网络广告的内容看,当前还存在着虚假、违禁广告等情况。特别是药品、食品等关系百姓生命及经济安全的商品中,虚假、违禁广告更为严重,违禁广告借助网络开放的传播特性大行其道,扰乱广告商业环境,也同样损害了网络生态健康发展。

第二,从网络广告的播放来看,存在着“修改”或“调换”等问题。我国网络广告的审查是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审查制为主,加上广告经营者、发布者的自律审查制为辅的二元审查模式。对于大多数广告而言,其内容的审查由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自主完成(药品、农药、兽药、医疗、医疗器械、中医药、保健食品七类需事先审查)。许多广告经营商利用这点私自篡改广告内容,这些广告一旦流入网络,监管机构不可能获取全面信息对其进行监查。

第三,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网络广告还处于发展初期,不像传统电视广告已有相对成熟和规范的广告价值体系,也缺乏被市场一致认可的评估通用货币——“收视率”。这种规范的缺失使得网络广告的交易缺乏公平的平台,网络广告提供商无法有效证实广告的投放价值,广告主也无法“货比三家”,准确得知广告的实际投放效果和行业效果标准,使得整个行业处于各自为说的混沌状态。

尽管政府监管机构对视频等形式的广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监管,但广告内容、播出频次、播出范围甚至播出内容仍然存在“黑箱”,特别是对监管机构来讲,网络广告运作黑幕仍旧不得而知。市场上不同的网络调查公司、广告投放优化公司各执一词,人们很难在众说纷纭之中看清整个行业的规模、结构及发展趋势。

作为新兴行业,网络广告的规范、监管已经势在必行,如箭在弦。

其一,只有在行业发展初期就进行规范,才能保证在后续发展中少走弯路且方向正确。而且,互联网的发展瞬息万变,监管的时机难以把握,如果放任其发展,商业的一系列“潜规则”、默许条例将根深蒂固,规范、监管所遇到的阻力将无法预估。

其二,监管系统的建立将在很大程度上切断违法广告的传播途径,提升政府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让普通受众不再受违法网络广告之苦。尤其是药品、农药等七类特殊商品广告的集中管理,将会成为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切实保障网络受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普通民众受益良多。

其三,建立完善的网络广告监管体系和系统,将为严厉打击违法广告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保障。依据网络传播的特性和技术性,建立广告内容的提供者和播放平台的监管系统,逐步建立网络广告播放站内监控和第三方监管机构的审批、传输、播放、监测的统一平台,从长久来看,将会省去加码、传送等程序,避免内容提供格式、内容不统一,节约大量的人工成本。

其四,建立具有权威性的网络广告监管体系和平台,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加相关管理机构的公信力;有利于规范网络广告内容,切断不良广告信息的传播源头,从而净化网络环境,建设网络安全。

食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 篇4

一、以风险为导向的管理概述

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从广义上讲是一个中性词,越高的风险可能代表着越大的损失,也可能带来越大的收益。

我们这里使用的是风险的狭义概念,单纯的指发生损害性负面结果的不确定性。

以风险为导向的管理简称风险管理,是指在获取与风险相关的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策略、使用风险管理措施、监督和改进管理效果,力求避免或减轻各种风险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国家开始在企业、金融、社会、行政等多方面较多的提出以风险为导向来进行管理的概念。

二、以风险为导向的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虽然国家层面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食品安全监管中风险管理的地位,国家层面以风险为导向的理念应当是得到了使用。

这在国家局发布的各项文件中有所体现,但下达到省市一级因各级各地监管机关对风险管理的理解应用各不相同,总体效果感觉差强人意。

以风险为导向的管理使用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是种较新的提法,风险管理本身学科较新,而且涉及知识极广,监管机关尤其是市县级监管机关很缺乏这方面专业人才,所以实际应用中只能机械的执行上级文件,较难结合各地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做法。

而国家级文件只能根据总体层面风险状况制定,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情况千差万别,如果各地不能结合本地情况灵活运用,很难期待取得良好效果。

例如质检总局布置重点整治餐具洗涤剂行业,全国都共同推进,声势不可谓不浩大。

但就笔者所处地区,全市只有5家小规模洗涤剂生产企业,使用的都是虽然落后但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只要把好原料关,产品不合格风险极低,但20全年对这几家企业都全面抽检了两次,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省局督查、复查每家一年都10次上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实际降低的食品安全风险极其有限。

也许全国范围内餐具洗涤剂行业确实存在较高风险,但具体到市一级,多数地方这一行业规模小风险低,所以这种全国一盘棋的监管资源投入方式就没能体现以风险为导向的理念。

造成了有限资源的浪费。

三、以风险为导向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一般流程

以风险为导向的食品安全监管和以风险为导向的企业管理有相似之处,我们不妨把企业管理中对以风险为导向的部分理论应用借鉴过来。

我们定义一个分析的范围,国家和省一级别的情况比较复杂,笔者这里就以一个经济状况普通的三线地级市为单位试着进行一下描述。

1、总体风险环境信息收集

既然我们要以风险为导向对食品安全进行管理,首先就要对管理范围内食品安全有关的风险信息进行收集,信息收集的工作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贯穿整个管理流程之中,这些数据将成为我们进行风险评估和具体制定管理策略解决方案的基础。

越全面而准确的信息可以让我们做出越行之有效的管理决策。

具体需要收集哪些信息呢?所谓要知己知彼,先从对内说起。

我们要收集与我们监管资源相关的信息。

如本市各级监管机构设置、人员数量及分布、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监管经验;全市我们可利用的食品检验机构数量、资质、检验技术能力、检验成本;我市现在执行的日常监管方案、监管的成功案例经验和失败案例经验等等。

这些信息收集的目的是尽可能总结量化出我们监管可动员使用的资源总量。

对外我们要收集全市范围内食品生产、销售、集贸市场、餐饮、小作坊等主体的数量、规模、品种、技术能力、管理能力、食品流通覆盖范围,尤其对存在跨地区性大型食品生产企业、食品集散市场这类大型主体;还要收集食品消费信息,如本市人口结构、食品消费总的数量、各品种所占比例、来源及市内各地区食品消费特点等信息。

国家的政策方针、当前的法律环境、社会环境也是我们要收集的信息。

目的是将本市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加以归集、筛选、提炼、对比、分类、组合以便在接下来风险评估中使用。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信息收集工作不是食品监管部门自己可以完成的,所需要的信息分布在工商、质监、食药、统计、海关、农业等各个部门,甚至社会组织,企业、消费者。

这时可以有效利用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这一跨部门的平台,组织协调各部门共同行动,并归集信息。

2、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当我们完成了初步信息收集之后,我们要开始对整个地区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部分。

风险识别是针对我们收集的内外部信息中表现出可能存在食品安全管理失效,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内容进行具体化项目化。

风险分析是对已经识别出的.风险项目的特征、原因、发生条件、影响进行描述。

风险评价是根据分析结果具体量化风险项目的发生可能性高低,一旦发生影响程度大小等因素。

例如对内我们识别出监管机构法律专业人才少,缺少具备法律职业资格的执法办案人员,可能行政处罚案件质量低,易发生行政诉讼败诉,导致监管失效这一风险项目。

具体分析成因是公务员招录人员有限、待遇较低,而具备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不愿应聘。

评价这一风险项目,按以往数据我市食品案件行政诉讼发生率较低,但随着新食品安全法实行有上升趋势;缺少法律人才对法制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的监管而言影响较大,之后对该风险发生系的可能和影响的程度进行打分量化。

再例如对外我们识别出我市有一个覆盖周边五市的超大型食品集散批发市场,该市场食品种类繁多,流通量大,经营者结构复杂,管理工作量大难度高这一风险项目。

具体分析该市场内部的食品安全管理现状,监管机构、市场主体及经营者多方面情况。

之后对该市场发生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可能和一旦发生影响范围和程度进行打分量化。

风险评估专业技术性比较强,应当至少由市一级机关牵头组织,由各县区业务骨干参与。

必要时应当借助外界力量,聘请有资质专业能力强的中介机构协助实施。

风险评估也不是一次性的,在整个以风险为导向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具体环境和所收集信息的不断变化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以便对新出现的风险和原有风险发生的变化进行重新评估。

3、制定以风险为导向管理策略方向

这一点是食品监管和企业管理区别较大的。

企业根据具体风险好恶程度可能为了高收益而选择承担较高风险的策略。

而食品安全监管的风险管理策略一定是尽可能的降低风险发生的机率和危害。

但我们应当认识到风险作为一种不确定性是不可能被完全消除的,虽然各级文件中总是使用不惜代价、死看死守、100%覆盖无死角、确保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等提法,但这类提法本身就不符合风险管理的科学规律。

在我们的监管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才是我们要研究讨论的目标。

这里我引用一个审计学中的概念“合理保证”,合理保证是一个与积累必要的证据相关的概念,它要求注册会计师通过不断修正的、系统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对鉴证对象信息整体提出结论,提供一种高水平但非百分之百的保证。

追求的保证程度越高,单位保证程度的成本就几何增长。

食品安全监管策略的制定也是这样,如果一味的追求某方面万无一失,肯定会导致资源配置失衡,降低总体监管效果。

4、提出针对具体风险的管理解决方案

风险的管理解决方案是我们应对风险评估出的具体风险项目所使用的管理工具。

针对每个风险项目我们都应设计具体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应当是有合法性、合理性、具体可操作性的,并且除风险性质特殊的情况下,该方案应当能把具体风险项目的发生和危害水平降至可接受程度,而且监管资源的占用是合理可控的,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具体来说解决方案的设计应符合本地区监管能力水平,可分为外部解决方案和内部解决方案。

外部解决方案就是把这部分风险项目的管理外包出去,利用外部专业力量应对。

内部解决方案就是通过内部组织结构,管理制度,资源投放等的调整来应对。

内外部解决方案也可以同时使用。

如前例中监管机构法律专才缺乏,复杂行政处罚案件、涉诉案件应对能力不足的风险就可以通过外聘律师事务所为法律顾问来作为短期外部解决方案,通过加强法律知识培训,招录法律专业人才,培养出符合自己部门要求的法律人才梯队来作为长期内部解决方案。

而前例中区域内有食品种类繁多,流通量大,经营者结构复杂的超大型食品集散批发市场这一风险项目,可以借助外部检验机构增加检验频次和范围来应对,也可以通过内部打破常规以行政区划(例如街道)为单位的机构设置,在该市场设立常驻监管派出机构,加强日常监管执法力量来应对。

我这里说明一下特殊性质的风险,我这里所说的特殊性质的风险是影响范围广度或影响严重程度超过本级监管机关管理能力范围之外的风险事件。

例如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事件、毒鼠强事件等影响力跨市、跨省甚至更大的风险事件。

这类事件的解决方案不是市级监管机构能有效制定的,一旦发生应当及时层层上报,不隐瞒、不拖延,尽可能在事态不可控之前让有管理能力的层级制定出有效的风险管控方案,下级单位高效率执行,争取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5、管理效果的监督和改进

以风险为导向的管理的最后一步就是监督和改进,虽然是最后一步但却不是管理的终点。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压力测试、穿行测试、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前几步管理过程的实施情况和效果的监督,发现原本设计的不恰当之处和情况变化原方案不再适合新的情况时及时加以改进。

进而再次回到信息收集、风险评估、策略修正、方案改进、再次监督改进这一闭环循环。

随着循环的不断进行我们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效果也越来越好。

和策略方向的选择一样,食品行政监管和企业风险管理在监督上差别较大。

企业是自己承担自己管理失败的风险,而食品行政监管一旦出现问题,食品安全的风险是由全地区甚至更大范围的社会一般消费者承担。

所以对食品行政监管的监督的监督应当建立能力技术方面和党纪政纪方面双轨制监督机制。

发现管理能力的不足导致的管理不足,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研究、聘请专家、吸取外部先进经验来改进,对监管人员渎职、舞弊、甚至谋私导致的管理失效要坚决依法严惩。

四、以风险为导向的食品安全监管未来展望

虽然现在我们还处于以风险为导向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起步阶段,但随着科技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前制约着我们管理效能提升的信息传递、存储、筛选、获取能力都有着大幅度的提升。

银行业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分析范文 篇5

银行业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姓名:李建

学号:1215124188

分数:

货币银行学

银行业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摘要:现代经济金融的发展越来越表明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客观的,金融自由早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传统的金融管制和金融深化阶段,金融监管趋向于政府直接管制,强制力对利率进行严管,结果反而抑制了经济增长。由于“金融脆弱性”问题的存在,导致银行系统的内在不稳定性,引发银行体系危机、金融萧条,需要对银行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管。本文主要从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原因、银行业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监管,方法及措施等方面,对银行的监管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举措。建议侧重中国银行业,目的在于实现好金融监管的安全与效率兼顾。关键词:银行业;金融危机;风险;金融监管

一、为什么要对银行业进行金融监管

(一)现实原因:金融危机频发

2008年始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对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至今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此次危机在给全球带来灾难性影响的同时,也凸显了金融监管的缺陷和不足。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在螺旋式复苏过程中再度面临减速风险。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再度放缓,新兴市场国家在高通胀背景下经济增速趋于降低。

警惕金融过度自由化。阿根廷在金融自由化之后经济获得了较快增长,但同时货币名义利率迅速上升,银行存款的上升远远低于贷款的上升,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放贷,不惜降低贷款发放标准,为投机性活动提供贷款的比重加大,进而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加。[1]

(二)银行存在信用风险

银行事实上是一个信心游戏。银行存在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即交易对手不能完全履行合同的风险。这种风险不只出现在贷款中,也发生在担保、承兑和证券投资等业务中。

就整个市场而言,会有信息方面的问题,出借人对于借用人了解很少;也有动机的问题,看借用人是否愿意付高利息,而不是判断借用人是否有能力付利息,银行和金融机构在经济中扮演中间人的角色。银行面临中介风险问题。

我国自2010年以来,信贷资产总体质量上升,各机构不良贷款走向有所分化。但经济增速趋缓可能会使银行的信用风险隐患有所暴露。一些政府融资平台

货币银行学 的潜在风险仍不容忽视。同时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风险并未完全消除。[2]

(三)银行存在较大的脆弱性

短借长贷和部分准备金制度导致了金融机构内在的非流动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主要是金融资产而不是实物资产,这在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网络,银行业比其他产业更加脆弱和容易被传染;银行业较高的杠杆率,资产配置的不透明,加剧了公众预期的不确定性;银行之间的拆借使它们的财务更紧密地缠绕在一起,使得银行的支付困难产生交叉影响。银行经营失败涉及的相关利益者众多,发生较快,相关利益者众多,发生较快,银行业存在着较高的脆弱性和传染性;一旦金融恐慌引发挤兑,很容易出现连锁的技术性破产。[3]

(四)市场风险及流动性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变动而可能使银行发生损失的风险,它存在于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中。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客户提取到期负债及新增贷款、合理融资等需求,或者无法以正常的成本来满足这些需求的风险。

现代银行的结构非常繁杂,有:政府银行、股份银行、独资银行、企业性银行、合作银行等。银行提供了长期贷款,同时允许储户立即拿到钱,所以这个体系本身就内涵了不均衡或流通性风险。储户储蓄,理论上银行说什么时候取钱都可以,但同时银行也把钱借给别人,借期也很长,而储户却想要短期拿钱。现代金融学理论所追求的无套利市场并不会真实存在。[3]

(五)经营与操作风险

银行等金融机构用储户的钱作风险贷款,存在巨大经营风险。银行一直在寻找释放资金的新方式,最受欢迎的便是证券化。把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些资产转嫁给一些投资者。证券化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工具从抵押贷款到汽车贷款,再到信用卡贷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创意应用。购买证券产品,是今天就拿到明天的收入,诱惑巨大,实则脆弱不堪。银行业经营风险与银行的主观因素和市场运行状态相关,其可能的损失及其程度无法精确测算,是不可完全预知的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银行机构越来越庞大,它们的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银行业务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IT技术的高度依赖,还有金融业和

货币银行学

金融市场的竞争扩张的趋势,使得一些操作上的失误,可能带来很大的甚至是极其严重的后果。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一个令人怵目惊心的例子。

(六)行业竞争风险

银行之间竞争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收入,但是,银行在投资、放贷等市场经济活动中,竞争者的预期利益目标并不是总能实现的,可能会使竞争者面临经济利益上的损失。在市场竞争中,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必然会有某些竞争者在竞争中败下阵来,承受竞争的损失。银行会因为竞争的加剧原因而蒙受经济损失,形成经营风险。

现在批发银行、投资银行或小额金融机构的区分逐渐消失。银行可以在按揭市场上进行竞争,采用企业的运作方式获得资金有更大的灵活性,但同时风险并存。就我国而言,市场准入风险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加大了风险度。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得跨境业务发展也加剧了竞争风险。

(七)信息不对称风险

银行交易中的各方拥有的信息不同。银行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它们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银行,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银行,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同时银行拥有的信息不完全批露,它们对了解不充分,储户对银行也了解得很少。

银行广泛投资,资金投入到了不够可靠的投资体系也带来了问题,这种情况下,银行变得短视只追求短期利益。这一切必将导致银行的信用危机,甚至被推向崩溃边缘。

(八)金融创新风险

银行融资渠道变化,欧美各国在危机之前,为刺激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低利率的市场环境,银行业更加依赖批发融资市场,如商业票据、可交易存单及其他货币市场产品,也更多依赖同业拆借市场以加快负债经营。资本市场产品波动性高,周期性强,大幅增加风险传播。

复杂新型产品的使用加剧风险管理难度。过去10年间,信用衍生产品和其他结构性产品等创新型金融产品发展迅猛。新产品在交易双方和市场间重新分配和转移风险,其广泛使用也增加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

对数理模型过度依赖恶化了风险效应。西方的银行业历史上,曾出现过更广

货币银行学

泛的金融市场上证券化产品增速惊人。有大量的投资者出现,想要进行投资。银行寻找其他方式来释放资金,便发明出更复杂的证券化债务。担保债务凭证是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回报的债券组合,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成功转移。却引发了低价信用流动愈发频繁,带来恶性循环。

我国逐渐推进利率放开政策,也是一种创新。然而,回看历史上的金融创新,新的自由市场手段,曾一度撤销对金融市场的管制,这一举措短期内使金融市场很高效。后来的非互助化和惟利是图却是危险的。

二、银行业风险存在的原因

世界经济和我国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市场存在盲目性、自发性和落后性。银行是通过放贷获得收入的,金融爆炸导致更多的资金从生产领域流向金融领域,继续推高金融资产的价格,于是,很容易产生泡沫。所有的银行都相互连接,容易引发系统风险问题,银行体系一块出了问题,整个都会崩盘。

我们国家数年来,上市银行利润动辄百分之几十的增幅,让其他行业上市公司羡慕不已。银行利润超额增长的根源是息差。当来自央行的有形之手导致息差收窄,即便是创出天量的信贷,也无法缓解银行利润下跌的趋势。央行赋予银行在制定基准存贷款利率方面更多的灵活性,央行允许存款利率上浮,释放出竞争方面的压力。这些竞争已经开始导致它们的利润率下降,银行业风险加大。

严重依赖比零售存款更变化无常的企业存款,特别是过分热衷房地产业,中国银行比其它银行更能感受到利差的压缩。银行竞争增强,竞争力下降。

证券化产品、金融工具把风险从银行转嫁到他人身上,却没有真正的风险转移。在中国,金融机构缺乏处理和解决复杂制裁规定要求所需要的意识与专门知识。

三、解决银行业风险问题的方法

(一)创新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创新并非金融机构的孤立行为,要使各种创新稳定下来,实现规范化与合理化,还需要制度创新作保障。如果有强有力的外部强制性纪律和国际社会的及时援助,危机可以避免,即便爆发危机,破坏程度也会大大减轻。由于复杂的政治因素,很多符合一般性市场经济规则的金融政策很难在国内实施。全球金融规则可以让问题简答化。[4]中国银行业体系与国际具有较大的差异。我国银行

货币银行学

业处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一时间很难动摇。

银行业应该实行分业监管,明确各金融监管机构职责。证券化需要评级机构,评级机构要更加严格;同时推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还要明确政府管理的平衡点,做到适可而止。

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要结合中国国情,根据商业银行在规模、关联性等方面的差异而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商业银行要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5]

银行自身更应创新,银行应该考虑的是除了靠利差获取高利润外,还有没有新的途径可以挖掘。银行业应实现转型,比如关注现在融资需求大的小微企业,网络贷款、网络融资市场等都是银行业可以发挥金融优势的地方。

(二)完善金融监管法律

银监会应加大不规范经营整治力度,让不规范行为受到严厉控制;继续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范范和化解风险。相关法案对于银行业务应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比如小额金融机构和投资银行不应该相互交织,使整个资金体系可控,建好管理防火墙。

银行业的竞争与发展日趋全球化,金融创新速度加快,专业化要求提高了,应实行标准化的制裁法规,使法律与世界接轨。

中国银行业将过多的贷款投放给了房地产业,从而形成了房地产业较多的贷款集中度和盈利依赖度,银行在增加抑或收缩房贷的选择上陷入两难困境。[6]关于此,应立法监管。

(三)预防性监管

要严格管理,监督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加强对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监管,提高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

逐步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提供流动性支持,维护存款人的信心,防止挤兑。建立统一的存款保险体系,考虑风险状况。

(四)健全中央银行的职能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政府需要有所作为,政府要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中央银行负责监督管理银行体系,需要更有效的政府管理,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投放的科学性,让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推进贷款精细化管理。

货币银行学

通过中央银行建立政府救市体系。假如政府不给银行担保提供新资金,破坏力巨大的萧条之风将席卷银行体系。正如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一样,信用紧缩,那按揭贷款越来越难,房价却增加了,整个金融业急转直下。中央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同时不忘监管。

央行应运用多种手段防患信用风险,不断提升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深化信用风险监测与分析,加强对潜在性风险因素的管理;推动信用评级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例如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则分别建立了15级分级的客户评级细则。调控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应对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金融监管日趋严格化。

总之,央行要保证银行机构的正常经营活动,鼓励银行业在竞争的基础上提高效率;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确保银行机构的经营活动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保持一致;增强本国银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戴金平.主权债务危机:国家信用神话的破产[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2010-2011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M].中国金融出版社

[3]胡援成/主编[M].货币银行学(第四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4]张斌,胡志浩.世界需要建立新的全球金融规则[J].国际经济评论,2013年第4期,9-22 [5]郭卫东.中国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价值及溢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2013年第4期

网络监管的重要性 篇6

具体来讲:针对我从调阅的档案来看,有这么几条在执法过程中应该注意。都是一些细节问题。

1、案卷归档问题,我们的部分文书归档材料归档顺序错误(案卷材料归档时,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河南省安全生产执法文书规范,没有按照这个《规范》第46条规定执行)。一些案卷顺序错误。

2、执法文书填写不规范,不整洁,如时间(2009年写成09)、检查单位名称(写不全,比如道口镇写成道口,检查单位不用全称)、当事人基本情况等填写不全;在一个就是错字、漏子、在文 书上改动,文号写错了一圈,一旦形成复议,我们就败诉。

3、被检查经营单位地址写成被检查的场所(混摇)(单位的地址应为该单位营业执照所列地址);检查场所描述不准确,如应为**小区4#楼施工现场;

4、检查出来的问题,比如,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描述不准确(应什么工种,列出准确名单)。

5、裁量权问题。《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行政处罚的一些条款,处罚数额的跨度较大,如《安全生产法》第80、81条都有“处罚二万元以下、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这些处罚数额的跨度都较大,都在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内。怎样去裁量,我想首先执法要公平公正,二是要准确查明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事实和理由,不能凭主观臆断,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法律依据准确、充分;三是严格落实《河南省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裁量权标准适用规则》找好判断事实与法律适用的最佳结合点。来行使自由裁量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在下达处罚决定书时,一般情况下告知书数额较大,最后处罚较小,与告知书中处罚不一样,不一样就必须要有当事人陈述和申辩,我们只是当事人有一个保证书,上面写了保证消除隐患,要求从轻处罚非常简单。应该召开相应级别的讨论会,在讨论记录中,写明减轻处罚或从轻处罚的原因(结合当事人陈述意见和行政处罚法第27条来说明)。

6、先调查后立案。也是我们存在的问题。按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 二十二条的规定,对发现生产经营单位 及有关人员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应当予以立案,填写统一的立案审批表,并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调查,收集有关证据。这一条是行政机关依法启动行政处罚程序的重要环节,是对案件进行深入调查取证的前提。立案必须填写立案审批表,同时附上相关的材料(举报材料、上级交办或者有关部门移交的材料等),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指定两人以上办案人员负责调查处理。但是在实践中,常常是发现案件后即对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待案件事实清楚、取证结束后才填写立案审批表,这就导致虽然有立案,但此时的立案是在案件调查取证后进行的,违背了法律设定“立案”程序的本意,使“立案”失去了法律意义,这种做法是不符合法律程序要求的。违法的

7、要避免重复处罚。涉及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较多,比如消防、建设、质监等,在平时执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交叉执法现象。举例子:某企业因职工违章作业发生火灾事故 消防部门按一般火灾事故下达了处罚告知书,我们安监部门认为是职工违章作业引发的事故,按工伤事故处罚,处罚的角度不一样,应该不是重复处罚,虽然处罚的角度不一样,但是仍然违反了《行政处罚法》24条,“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原则,消防部门处罚在先,我们就不能再处罚,遇到类似问题,要么把案件移交给有关部门处理,要么尽快按《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号入座实施处罚。

8、个人与生产经营单位的区别。生产经营单位是指在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作为一个基本单位出现的实体(即主体),其标志是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而个人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一员。我们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后下发《责令改正指令书》等法律文书时,不要不分青红皂白一律使用“单位”名称进行称谓。其实,没有领取《营业执照》,该单位主体不合法,不具备“单位”的法律效力,在下发《责令改正指令书》等法律文书,只能使用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进行称谓。同样,在进行行政处罚时,也只能针对主要负责人进行处罚,不能对“单位”进行处罚。因此,是否有工商管理部门的《营业执照》是判断个人与生产经营单位(企业)区别的标准。值得一提的是,工商管理部门的《名称预先登记核准通知书》不具备“单位”的法律效力。

9、明确复查的作用。对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人存在的问题(或隐患)要给一定的时间进行整改并下发《责令改正指令书》,整改期限到期后要及时进行复查,注意一点复查时间一般不超过10天。复查的作用有:首先,复查是安全生产执法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只下发《责令改正指令书》而不去复查,《责令改正指令书》无任何实际意义;其次,复查是立案的前臵条件,在复查中,安监执法部门对未整改的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人都要进行立案查处;第三,复查是作为行政处罚的证据,行政处罚的基本要求是事实清楚,《整改复查意见书》就是证据之一。因此,安监执法部门在对隐患整改复查时要重视《整改复查意见书》的填写,凡问题(隐患)改正的,在《整改复查意见书》上要写明“已整改”;未整改的,在《整改复查意见书》上要写清“××问题(隐患)未整改,继续整改”字样。

10、明确“责令限期改正”的期限时间

要充分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是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引起不了单位或个人的重视,而且问题(或隐患)会随时造成不可预测的事故;二是时间不能过短,时间过短问题(或隐患)整改不了,安监执法部门就要进入处罚程序,有刁难和为处罚而处罚之嫌。因此,本着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目的,根据问题(或隐患)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特别是涉及增加安全设施的,要把图纸设计、职能部门审查时间充分考虑进去,给予单位或个人适当的整改时间。充分体现安监部门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宗旨。

11、送达回执存在的问题。送达回执是证明受送达人已收到该文书的凭证,主要用于送达决定书、通知书、告知书等对外使用的文书,应该注意的是:我看咱的案卷把责令改正指令、复查意见书等使用了送达回执,因为这些文书当事人在上面已签字了,不必在使用送达回执。这个要注意。

12、查封、扣押问题要慎之又慎。注意这几点:

一、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必须 “有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五十六条第四项指出,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 扣押。对设施、设备、器材是否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能判定,那就不能贸然采取查封、扣押措施。设施、设备、器材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原则上应以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为准。

二、采取查封、扣押的对象只能是设施、设备、器材。并且只能是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其他的任何物品不在查封、扣押的范围。

三、采取查封、扣押,必须按法定程序制作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和查封、扣押清单。(封条不能单独适用,)收集“根据”材料,经负责人批准后制作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和查封、扣押清单,并按法定程序送达。

四、对查封、扣押的设施、设备、器材,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安全生产法》第五十六条第四项规定,查封或者扣押,应当在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对有关设备、器材等,能够检修、更换的,责令检修、更换;不能检修、更换的,责令销毁;对有关设施,能够整改的,责令整改;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

网络监管的重要性 篇7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注重安全生产, 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理念, 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 相互合作, 在现场管理中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确保工程的质量。

1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1 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

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和企业的存亡问题受到管理工作的影响很大, 建筑工程施工要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 而这些技术条件和装备要靠企业技术力量和工作组织管理水平的支撑和实施。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

1.2 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 现代建筑施工的类型和样式多种多样, 其施工时的规模和要求又各不相同, 在房屋建筑施工时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管理, 确保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 达到施工的质量要求, 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质量保障。

1.3 建筑业的新发展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出现, 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 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技术装备越先进, 技术管理要求越高, 这也使得施工管理更显重要。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指的是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各项对策, 它是一项具体繁杂而细致的工作, 也是充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优化建筑工程结构以及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施工效益并做好其控制管理工作的一项具体而实际的管理活动, 其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要想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取得成效, 就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以及监督管理人员的管理,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进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好能够节约工程施工的成本投入, 提高施工效益, 还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深入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大前提下, 城市化进程得到了不断地推进和深入, 在这一发展现状下,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地建设和完善着, 尤其是以建筑工程的发展势头最为地迅猛, 近些年来, 建筑工程的建设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它们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众所周知,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必然伴随着施工管理活动, 这一管理活动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 而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和关键性的内容这项工作能否做好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的程度。

如今,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越来越凸显出了其重要性, 因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既能够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满足工程在安全、进度、质量方面的要求, 进而实现施工管理目标, 还能提高施工企业的利润发展空间。同时,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进而使得建筑施工企业或单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足, 并站稳脚跟, 并使其日益发展壮大。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具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 一定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满足工程在安全、进度、质量方面的要求, 进而实现施工管理目标, 还能提高施工企业的利润发展空间, 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进而使得建筑施工企业或单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足, 并站稳脚跟, 并使其日益发展壮大。

3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的施工质管制度规范, 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制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施工中要让管理机制落到实处, 在施工中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达到监督施工质量的目的, 最终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在建筑施工中, 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质量保证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要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 在工程的各个环节中, 包括工程的承接、调研、施工材料的选购、施工生产工艺的操作等。在工程施工时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质量受到质量保证体系的影响, 要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 保证质量控制。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要负责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并且进行统一的管理。同时各个分包项目经理部要从实际出发, 结合工程的特点、具体要求等因素, 建立相关的施工现场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确保工程的有序进行和质量保证。

3.2 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质

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必须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并重的综合效益观念。

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管理干部、技术人员都应具有较强的进行质量规划和目标管理的能力。组织施工和进行技术指导的能力, 以及识别质量和检查质量的能力;生产人员则应当具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能以出色的服务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

3.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全员参与为基础, 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 增强质量意识, 调动人的积极性, 人人做好本职工作, 通过抓好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 (如图1)

3.4 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在施工材料控制中, 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检测施工时所需要的原材料, 建筑构件以及施工设备等的质量。质量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物质基础。国家《建筑法》明确指出:“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以及使用关, 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

4 加强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的方法

4.1 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即为产品使用者着想;努力实现城市规划的要求, 从现实出发考虑长远需要, 从技术上解决经营方面的一些问题。建筑施工管理的每个阶段又要面对众多工种、众多学科, 要象一个魔方一样将各技术工种、各种建材设备从平面到立面、从时间到空间有机的组织落实到一个工程上。

4.2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涉及企业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个操作人员, 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多的多类特点, 决定了现场管理的难度较大。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制定企业自身的管理标准才能保证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进而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3 建立完整的组织管理机构

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施工现场所有人、财、物和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方面的管理。因此必须有一套严密的组织体系来加以保证。所以应建立从企业负责人、项目部经理到各班组长参加的现场管理网络体系。做到机构健全, 人员到位, 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明确各级管理者和操作者的责任, 都做到层层有人抓, 事事有人管, 形成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的管理网络。

5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 建筑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我国也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作为发展中的头等大事来抓,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依然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特别是近年来, 一些地方的工程质量急剧下降, 事故不断增多。因此, 在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 探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东.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 (应用版) , 2011 (04) .

[2]徐俊.论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J].经营管理者, 2010 (12) .

[3]张蕾.浅谈建筑企业质量管理[J].大庆社会科学, 2010 (01) .

[4]陈晶锐.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17) :87~89.

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政策最新进展 篇8

关键词: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政策;监管强度;抵御风险;安全稳健;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2-0069-04

加强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是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重要性银行是指在金融市场中承担了关键功能,其倒闭可能给金融体系造成损害并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的金融机构。根据重要性和影响范围,系统重要性银行进一步划分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中,对全球金融市场具有重要影响的银行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仅对一国金融市场具有重要影响的银行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

一、金融稳定理事会加强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主要要求

(一)建立和完善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政策框架

2010年10月20日,经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首尔峰会批准,金融稳定理事会发布了《降低系统重要性机构道德风险的政策建议及时间表》报告,提出了加强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的总体政策框架。金融稳定理事会要求,各国应当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框架,明确本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方法,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更为严格的监管标准,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2011年11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方法与额外损失吸收能力》,按分组方法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做出了规定。从2016年起,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应根据其系统重要性程度提取1%~2.5%的附加资本,2019年前达标。

(二)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

2010年,金融稳定理事会发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强度与有效性的建议》报告,提出了旨在提高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强度和有效性的32条建议,建议从监管当局获得适当的授权、独立性和资源,拥有充分的风险识别和干预措施、提升监管标准和建立更严格的评估机制等四个方面提高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的有效性。金融稳定理事会2011年发布的《实施更高强度监管政策建议情况的进展报告》进一步提出:一是提高监管联席会议的有效性。二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当提高风险数据加总能力,使监管者、金融机构和其他数据使用者(如处置机构)确信金融机构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准确揭示其风险。相关风险数据加总要求拟由巴塞尔委员会制定,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在2016年初达到相关要求。三是金融稳定理事会拟开展对系统重要性机构风险治理的专题评估,重点关注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履职情况和集团首席风险官、外部审计师等风险管理功能的发挥情况。四是金融稳定理事会将在2012年底前更详细地评估各国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资源的配置情况,并呼吁各国政府履行其在首尔峰会上做出的承诺,确保监管当局有足够的资源履行其监管职责。

(三)提高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处置有效性

2011年11月,金融稳定理事会发布《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框架的关键要素》,提出了系统重要性银行处置框架的12项基本要素,包括:适用范围;处置当局;处置权力;抵销、净额结算、抵押和客户资产的隔离;保护措施;处置过程中对机构的融资;跨境合作的法律框架;危机管理工作组;特定机构的跨境合作协议;可处置性评估;恢复和处置计划;信息获取和信息共享。金融稳定理事会呼吁各国完善本国处置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处置职责、工具和权力,使其能够有序处置倒闭金融机构。具体要求包括:一是成立危机管理工作组(CMG)并签订跨境处置合作协议。2012年底前,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母国当局应当会同东道国当局建立针对每家银行的危机管理工作组,组成机构包括母国和相关东道国的财政部、央行、监管机构和处置机构等,负责评估该行的可处置性并审议恢复和处置计划。母国和东道国当局应当签订针对每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跨境处置合作协议,识别可能影响跨境处置合作的障碍。二是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在2012年底前制定恢复计划,母国当局应当会同东道国当局制定针对该行的处置计划。为进一步完善处置计划的制定机制,提高其可操作性,金融稳定理事会近期提出,增加订立处置策略作为制定处置计划的必经程序。鉴于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是加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新最难的部分,相对进展较为缓慢,金融稳定理事会近期根据各国执行情况将2011年制定的时间表进行了延期处理。具体而言,每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恢复计划和处置策略,应于2012年12月底前完成并由其危机管理工作组审查通过;处置计划应于2013年6月底完成并经其跨境危机管理工作组审查通过;2013年底每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跨境危机管理工作组应完成对该行的可处置性评估。

二、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方法和最新评估结果

2011年11月,经金融稳定理事会同意,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方法,从全球活跃程度、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和复杂性5个维度评估银行的全球系统重要性(见表1)。

根据上述方法,运用2009年底的数据,金融稳定理事会会同巴塞尔委员会和各国监管机构确定了首批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国银行是我国乃至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唯一进入该名单的银行。今后,巴塞尔委员会每年将根据银行的相关数据重新测算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分值,并根据测算结果更新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见表2)。从2012年开始,金融稳定理事会将每年更新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并在当年11月公布,同时还将公布相关银行所属组别和相应的附加资本要求。2012年11月,金融稳定理事会如期公布了基于2011年度数据测算结果确定的28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分组情况及附加资本要求,中国银行仍是我国进入该名单的唯一一家银行。与2011年公布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相比,2家银行(西班牙对外银行和英国渣打银行)新进入名单,而3家银行不再在名单内。该3家银行中,德克夏银行已经进入处置程序;德国商业银行和劳埃德银行集团因为全球系统重要性下降不再列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

三、提高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强度和有效性最新进展

2012年11月,金融稳定理事会发布了向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提交的《提高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强度和有效性》进展报告。报告指出,目前一些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依然薄弱,而监管当局在监管有效性、主动性与结果的专注性方面仍存在提高空间。一是在加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方面。近年来,监管者对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的监管态度有所变化,监管者参与到了一些过去被认为应属于企业自主决策的领域,不仅做出监管评价,还承担风险和责任。这种方式需要监管者具有充足的经验和全面的视野,足以判断未来可能出现的最大、最难以解决的风险,并与董事会和高管层就公司策略、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对话。对于这种监管方式目前仍存在很多挑战,它要求监管者能够获得及时更新的信息和足以支撑分析的数据,具备快速适应机构改变经营行为和模型的能力,能够将资源在预期风险和非预期风险间合理分配。二是在公司治理方面,越来越多的监管者认识到自身在提升银行公司治理有效性方面可以且应当在其中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向董事会传达重要风险管理的监管预期上。一些监管当局正在积极增加与董事会的约见沟通,有些监管当局则更注重在金融机构第二、三道防线上“变得更强”,具体做法包括:增加与董事会的约见频率、评估机构高管层、提高首席风险官与内审部门的地位、建立良性的继任规划等。三是在风险偏好与文化方面,风险偏好固然是董事会与高管人员在确定公司战略时所明确的,但其更多体现在公司日常运营及公司整体文化尤其是薪酬体系中。文化是难以衡量的事物,恰当的风险文化的重要标志是能够认识到风险隐患并将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将分散的风险度量指标有机结合、将内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有效解决、以及有效的风险预警是建立完整的风险文化的重要前提。监管者应评估金融机构董事会对风险偏好政策的重视和投入程度,以及其是否与公司的经营文化、风险文化相契合,并体现在公司日常的规章、报告甚至公司网站上。四是在操作风险方面,过去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突出表明,监管机构需要更加关注金融机构尤其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以提高其自身修复能力和社会信心。监管人员希望所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建立一个模型,根据这个模型组织相对独立的专家形成“第二道防线”,用以核查运营流程对于操作风险防范的有效性。同时,监管者应评估机构董事会和高管层在建立防范操作风险体系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对日常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的投入程度。五是监管机构应当尝试“跟着货币走”。监管工作中分析机构的商业计划和预计财务报表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鉴于金融机构的复杂性,监管分析行为已经逐步由判断机构的收入变动转为更加强调风险和控制。更好地认识机构的风险是更好地认识机构的前提,主要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正在演变,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中间业务(收费业务)的繁荣,这使得计算风险加权资产及相关审慎措施无法充分评估整体的潜在风险。针对上述趋势,“跟着货币走”可以使监管者更关注于业务的收入和与其相对应的风险之间的关系,如资本充足情况、流动性等。

四、恢复和处置计划实施进展情况

缺乏有效的处置机制,无法在大型复杂金融机构出现经营困难时使其平稳、有序退出市场,是导致危机不断深化的重要原因。完善处置框架,提高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处置能力和效率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尤其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和监管当局应当未雨绸缪,制定符合银行特点的恢复和处置计划,以促使有问题银行平稳、有序退出市场,防止其倒闭对金融稳定造成破坏性影响。2011年11月,金融稳定理事会正式发布的《处置关键要素》政策文件对恢复和处置计划的基本要素、职责分工和审批主体做出了规定。金融稳定理事会进一步要求,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在2012年底前制定恢复计划和处置计划,从2013年起金融稳定理事会将开展对相关国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框架的评估,并将恢复和处置计划的制定情况作为评估的重点内容。

在国家层面,2011年8月9日,英国金融服务局(FSA)率先公布了《恢复和处置计划》征求意见稿。2011年9月13日,根据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的要求,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布监管规则,要求并表资产超过500亿美元的银行控股公司和被美联储认定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分阶段制定处置计划。其中,非银行资产规模超过2 500亿美元的银行应在2012年7月1日前完成处置计划的制定,非银行资产规模在1 000亿美元~2 500亿美元之间的银行应在2013年7月1日前完成,非银行资产规模在1 000亿美元以下的银行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制定完成。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监管当局已明确要求集团资产规模超过500亿美元的外资银行子行和分行制定适用于该子行和分行的恢复和处置计划。该计划可以相对简化,但应当与母行的整体恢复和处置计划保持一致。英国金融服务局在其《恢复和处置计划》征求意见稿中,也要求在英国办理存款业务的外资银行子行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

在上述规则发布之前,从2009年起,美、英两国监管当局就开始以系统重要性程度较高的大型银行作为试点,要求其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2009年4月,英国金融服务局要求苏格兰皇家银行、汇丰银行、巴克莱银行、劳埃德银行、渣打银行等6家大型银行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2012年10月,美联储公布了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美国银行、摩根斯坦利、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等11家大型金融机构向监管当局提交的恢复计划。

五、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政策框架

2011年11月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戛纳峰会要求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研究如何尽快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政策框架延伸适用于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巴塞尔委员会研究指出,应从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政策框架相互补充的视角来理解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政策框架。一方面,考虑到各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不同结构特征,只宜对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制定指导性原则,在制定评估方法和运用政策工具方面赋予各国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政策框架应当体现为一系列原则性的最低标准,以有效解决跨境负外部性问题,促进公平竞争。2012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分布《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政策框架》,该文件明确了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政策框架,提出了各国制定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政策应当遵循的12项原则。

(一)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方法

巴塞尔委员会借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方法,提出了各国制定本国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方法的基本原则。一是各国监管当局应当制定评估银行国内系统重要性的方法。二是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方法应当反映银行破产倒闭的负外部性或潜在影响,而非破产倒闭的概率。三是评估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参照系应为本国经济。四是在评估范围上,母国监管当局应当在集团并表层面评估银行的系统重要性,东道国监管当局在评估外资银行子行的系统重要性时,应当将该子行下设的分支机构纳入并表范围。五是在评估因素上,应当考虑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和复杂性四大类的因素,各国监管当局可以根据本国银行业实际设定反映上述因素所代表具体特征的评估指标。六是在评估频率上,各国监管当局应当定期评估本国辖区内银行的系统重要性,以确保评估结果反映该国金融体系的现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的时间间隔不得明显长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每年一次)。七是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求各国监管当局公开披露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方法的概要。

(二)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政策要求

在监管政策方面,《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政策框架》的规定主要集中于对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巴塞尔委员会规定对某家银行实施的附加资本要求应与该行的系统重要性程度相适应。当一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划分为不同组别时,对不同组别的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可以提出不同的附加资本要求。在附加资本要求的实施方面,巴塞尔委员会要求各国监管当局应当确保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政策框架在本国实施过程中的一致性。当银行集团既被认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又被母国监管当局认定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时,母国监管当局应当按照孰高原则确定其附加资本要求。在附加资本要求的构成方面,巴塞尔委员会认为核心一级资本是提高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损失吸收能力最强的工具,因此要求附加资本要求应全部以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巴塞尔委员会同时强调,其他政策工具,特别是提高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强度,在控制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负外部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确保各成员国建立有效的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政策框架,巴塞尔委员会拟将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纳入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同行评估的范围。

参考文献:

[1]彭少辉.全球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新动向及我国的路径选择[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4).

[2]戴东鲁.加强金融监管的措施分析[J].经济视角,2011,(10).

[3]FSB,Extending the G-SIFI Framework to domestic 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Progress Report to G-20 Ministers and Governors,2012,(4).

[4]FSB,Increasing the Intens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SIFI Supervision,progress report to the G20 Ministers and Governors,2012,(11).

[5]FSB, Reducing the Moral Hazard Posed by 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2010.

[6]FSB,Global 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 Assessment Methodology and the Additional Loss Absorbency Requirement,2011.

[7]FSB,Key Attributes of Effective Resolution Regimes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ctober,2011.

上一篇:自治让学生学会了自律下一篇:大学英语四级阅读模拟预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