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网络经济监管

2024-10-17

加强网络经济监管(精选12篇)

加强网络经济监管 篇1

随着以网络外卖订餐为代表的网络食品交易模式成为时下餐饮服务市场主流,“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第三方网络食品交易平台迅速崛起,“互联网+食品”已经构成食品流通的主渠道。虽然网络食品交易给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随着网络食品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食品的安全隐患日益突显,为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新的问题。今年“3.15晚会”曝光外卖餐饮龙头品牌“饿了么”存在严重卫生隐患,使得网络食品安全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

2015年10月1日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要求网络食品第三方交易平台对入网经营者实名登记,明确管理责任,依法可审查其许可证,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做出了规定,并明确将网络食品销售纳入国家食品监督部门的监管范围。国家有关部门严格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积极采取措施,依法加强监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检查,认为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但是对网络食品安全,国家有关部门认为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要求加强监管。2016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义务,以及对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查处。近日,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修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强化细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和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但由于网络食品交易的虚拟性和广泛性,在对网络食品安全的具体监管上仍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网络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堪忧

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一些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为追逐利润,弃消费者的利益而不顾,忽视对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食品来源、加工、包装、运送等环节卫生不合格;对工作人员及送餐人员的健康要求不严格,实际餐饮店面空间狭小,环境恶劣,与网络服务平台显示的相差甚远,且证照不齐全。而消费者只能通过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在网上发布的图片及文字来判断该食品的质量,不能像在实体店那般进行选购订餐,不能看到店铺的实际情况,不能了解店铺对食品进行加工等是否安全。据北京市食药监管局统计,2016年三季度北京市三大网络订餐平台投诉举报400余件。其中北京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9月份共收到有关百度外卖、美团、饿了么三大网络订餐平台投诉举报159件,三大订餐平台投诉举报数量均在50件以上。投诉举报反映主要问题仍然为平台外卖餐食存在不干净、不卫生、有异物等问题。如:有的消费者反映通过三大外卖平台下单的餐食中发现异物;还有消费者反映通过订餐平台下单的餐食食材存在不新鲜已变质等问题;在例行监测中共发现美团外卖平台涉嫌公示证件信息虚假22件。在美团网上,北京市食药监管局互联网监测中心还发现了10个店铺公示的许可证上显示的有效期已过。

二、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网络食品安全的监管规范仍显不足

首先,《食品安全法》与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不统一,需要对农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滞后规定进行梳理并修改。其次,网络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不足,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立法上不协调,一些网络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没有适合的罪名,犯罪的认定存在取证难、入罪难、追诉难等问题。第三,信息不对称缺陷仍未解决,现有监管法规缺乏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食品安全的风险防控措施,实践中对消费者的信息公开不充分,对存在安全卫生问题的食品在网上公开和处理不及时,一些网络交易平台对网店的经营商的信息审核流于形式。

(二)网络食品安全的监管机制不完善

卫生、质检、食品药品等监管部门,实践中各自为政,日常执法信息常态交流不畅,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地域交叉,部门分工模糊等问题。网络食品安全管理比线下食品安全管理难度系数更大,各部门分管更容易产生推卸责任、工作推诿的现象。2015年以来,一些地方组建市场监管局,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与有关部门合并,但对网络食品安全的监管,从技术上来说通信管理部门在技术上对相关部门的支持也没有充分发挥,而且网络食品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监管责任也不具体,如何有效整合市场监管力量仍然需要深入研究。

(三)基层的监管执法能力薄弱

今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发现基层存在能力薄弱,不能适应食品安全管理执法需要的问题,对网络食品的监管存在很多执法真空,一些地方监管部门信息技术设备落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不能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要求,对网络食品安全不重视,执行过程中以证难、检测难、责任认定难为由,对线下实体店的经营证照不检查,对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不解决,影响了执法的效果和权威性。

(四)社会整体对网络食品安全意识不强

在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过程中,社会大众因为维权意识较低,遇到问题不主动投诉反映,不积极协助食品监管部门调查了解情况,社会监管力量不足,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对网络食品安全的关注不够,舆论监督的作用也未很好的发挥。

三、加强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具体措施

食品安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稳定。对网络销售的食品,如何加强安全监管,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课题。

(一)严格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是贯彻维护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一部重要法律。面对广大的网络食品销售市场,政府监管部门要坚决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普及,加强对食品安全法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充分发挥新兴网络媒体和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积极深入进行普法宣传;认真落实法律规定的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网络第三方平台的义务、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责任,以及违反法律的处罚,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做到有责任有担当。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负责人,要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从进货、原材料、成品等各环节,落实法律规定的各项制度,尤其要注意对添加剂的使用,熟食品的贮存和从业人员的卫生健康。要建立健全食品召回制度,加强源头预防和追溯,确保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应跟踪、责任必追究。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更应有自律意识,切实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承担自己的法律责任,密切配合监管部门加强网络食品安全管理。

(二)强化网络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设

明确工商、质检、卫生等监管部门的职责,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确保监管衔接恰当。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与抽样检验,坚持网络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原则,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交流,强化常态和突发风险预警。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着力打造一个层次分明、协同一致而又运转高效的标准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制定符合地方实际情况与现实需要食品安全法规,将食品安全标准中的强制性内容转化成食品安全技术法规,并辅之以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队伍能力建设,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基层监管队伍执法规范化水平。

(三)加强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大数据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应用”成为新的时代主题。如何有效挖掘并利用网络食品交易平台终端信息记录,对于加强网络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至关重要。要加快建立全国性的网络食品交易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推进网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在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供给、收集与反馈方面,通过监管部门、生产经营者和第三方交易平台协同合作来确保提供充足的、专业的、可信的质量信息,使企业能够根据监测的标准进行规范管理和流程再造;消费者能够及时获得食品质量的安全类信息;监管部门能够实现信息联动和资源对接,安全预警和责任追溯,拓宽监管的广度和深度,共同建设一个现代化、信息化的监管体系。

(四)构建网络食品安全共同治理体系

动员社会各方参与保障食品安全,充分发挥中国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等各方面作用,促使网络食品生产提供者和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自省自律,加强宣传和组织,鼓励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公众投诉举报,积极主动提供网络食品安全问题线索,支持社会监督,在法治的轨道上使各方面的力量汇集在一起,形成网络食品安全治理协调一致、良性互动的共治局面。

食品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食品安全监管战场正逐渐向网络转移。监管部门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着力弥补现有监管体制机制与网络食品大市场、大流通不相适应的短板,把监管的重点逐渐向网络大市场转移。

参考文献

[1]徐卉.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孙杰,张刚,刘冠鸿等.浅析网络销售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困境[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18):176-178.

[3]戚建刚.食品安全风险属性的双重性及对监管法制改革之寓意[J].中外法学,2014,(1):46-49.

加强网络经济监管 篇2

互联网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传播性,特别是随着论坛、博客等的不断兴起,更多网民可以在网上发表自由言论,表达对事件和人物的看法。特别是一些网络论坛,因为内容贴近百姓生活,近年来其影响力和覆盖面也不断攀升。但是,也有基层干部群众认为,互联网虽然是一个开放的自由平台,但是并不意味着网民可以随心所欲,更不能恶意攻击,随意诽谤。

近段时间来,一些网络平台上出现了一个不好的倾向,有一些网民为了获得关注,也为了出名,乱发一些没有经过核实的帖子,给当事人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甚至左右了事件的发展。有关论坛版主应该切实负起责任来,加强对版面的管理,对一些恶意诽谤的帖子,建议直接做删帖处理。

有网民认为,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仇富”、“仇官”现象,再加上一些噱头的标题,往往很容易引起网民的关注,导致公众的误读,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网络是一个自由空间,但不存在着所谓的绝对自由,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网络作为一个公共舆论空间,负有对言论进行形式审查的义务,特别是一种针对人身攻击、恶意诽谤和破坏社会稳定、攻击党和政府的言行,一定要加强管控。

一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加快针对网络侵权、犯罪的相关立法工作,形成完整、系统、全面的网络媒体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加强对网络媒体内容的有效监管。明确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责任,建立网络舆论安全监管机构,加大监管力度。

二是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提升网络舆论引导。政府应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理,扶持重点网络媒体成为主流网络媒体,使其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成为网上宣传党的思想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成为反映民情的主渠道、成为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力军。建立健全网络媒体管理体制,提升新闻宣传能力和水平。

三是加大网络素质教育,增强民众责任意识。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提高网民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正确对待网络信息,理性把握网络舆论。

加强网络经济监管 篇3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措施与途径

1.网络时代的涵义

网络时代是指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相互结合基础上构建的宽带、高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化电信网络的时代。在信息高科技的强有力的支持下,Internet将人类的文化传播带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人们所称为的网络时代。人们几乎每天都要与网络打交道,它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网络等大众传媒已经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互联网打破了人们信息传递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已经将我们的社会推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也开创了对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和新途径,同时也对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管与改善措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网络舆情的涵义与作用

舆情,简言之舆论情况。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舆论是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与个人态度的一种表达。

网络舆情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者言论的情况。但并非所有的言论都能达到网络舆情的“规格”,言论借助网络虚拟空间,引起一定量网民的共同关注,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才能构成网络舆情。除了量度而外,网络舆情的形成还需要强度,表现为一定数量的网民坚持何种意见,其态度指向十分明显。如2007 年初,“重庆最牛的钉子户”网络舆情所依赖的平台和载体是互联网。大学生网络舆情主要形成于校园新闻网、学生网站、论坛(BBS)和BLOG(博客)等载体,一般以发生在学生身上和周围的事件或问题为客体,与舆论主体的学生根本利益一致,但因为个体的差异性和具体利益关系的不同,会对同一事件在较为集中的范围内产生带有群体性的意见、情绪和行为,形成“舆论场”。如学生对学校所制定的各种政策、措施,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问题进行评说,并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各自的观点和主张,于是便会在众说纷纭中形成一些大体相近的看法。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力度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问题。

2.1大学生网络舆情主要特征

网络舆情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媒介,以其独有的空间、形式、传播介质的特殊性、内容的广泛性、复杂性等,受到网民的喜爱,尤其受到大学生的喜爱,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得不了解网络舆情的特征,把握其特征,因势利导,才能做好网络舆情下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舆情的特征主要有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1复杂性

网络舆情在内容形式上的多样性、网络舆情主体的多元性和网络舆情传播途径的多渠道,构成了网络舆情的复杂性。从网络舆情的内容来看,其涉及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事件包罗万象。有涉及经济领域的“金融危机如何影响中国”、“中国电信业重组”;有涉及公共管理的“四川广元蛆虫柑橘事件”、“华南虎事件”等,这些发生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舆情事件均引起了高校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2.1.2影响的广泛性

互联网的特性,使舆情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扩散面更宽、影响更广泛。在传播方式、速度、范围上 ,互联网有着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可以迅速地把网络信息传遍世界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和任何使用网络的人。

2.1.3难控性

网络宽松的环境,使每一个网民无论其身份职业、政治背景、信仰或党派集团,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不受过多限制地发表意见、观点,自由表达利益诉求。网络的这种自由性、开放性,也会造成一些网民舆情表达失真、失控的现象,甚至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也会趁机发布虚假信息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2.2网络舆情的影响与作用

大学生网络舆情由于在对事实了解不多的情况下发表个人意见,因而造成的影响中主要以负面影响为主,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第一,网络舆情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对校园群体性事件反应迅速、影响面广,如果控制不当将严重影响校园稳定。网络舆情信息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漫等形式传播,它由人们自由撰写、制作、编辑、发送,不受印刷包装、材料运输和出版发行的限制,其点对点、点对多及多对点的传播方式使之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点。一旦高校发生群体性事件,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将以极快的速度做出反应,放大这些事件的不良影响。

第二,网络舆情煽动性强,控制难度大。互联网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公共领域,各种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和融合,网络舆论的主题较为分散,没有明确的导向。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使任何人进入网络,都可借助虚拟身份畅所欲言,具有相当强的煽动性且难以控制。因此一些谣言传播者、混乱制造者相当活跃,威胁着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第三,网络舆情的难辨性,容易造成学生群体的盲从与冲动。网络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网络舆情包含着各种信息,真假难辨,容易造成大学生群体性的盲从与冲动。网络的便利性,使网络成为学生建立各种组织,商量行动计划的重要工具。此外,不良的网络舆情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而,从上述各种大学生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和负面影响来看,作为高校辅导员老师更应及时、准确把握问题,制定相应舆情监管方案。

3.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的途径

3.1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分析监管系统

高校信息技术设施齐全,学生及教师的信息技术和技能较高,高校要从分利用这一优势,建立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并购买一些好的监控软件,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一方面,根据国家管理的有关法规,切实抓好校园网站的登记,备案工作,落实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加强校内网站与网络用户的统一归口管理。另一方面,利用监控体系,及时并正确地预测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及时引导,做到“防患于未然”。高校BBS是校内网络信息交流的平台,要严格实行实名注册制度,及时发现和删除各类有害信息,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信息及时监测与跟踪、路由路径控制等系统,构建网络技术防控体系。

3.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

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对网络虚拟社会的认识不足,造成高校对网络一直存在“重发展、轻管理、重知识传授、轻道德培养”的不良倾向。因此,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在当前尤为重要。高校要自觉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要引导学生对各种网络言论学会辩证分析,多从建设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要精心打造好校园思想政治工作主题网站,构筑网络精神阵地,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净化网络环境。要在校园中大力倡导和谐思维,建设和谐文化,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正面的典型激励学生,对网络舆情问题发生演变中产生的意见领袖,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培养自律意识,使他们成为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主体,自觉承担起维护网络秩序的重任。

3.3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应急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的应急联动机制,是指校园网络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的职能机构, 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最终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工作机制。

一要成立突发事件指挥中心,以加强高校各部门间的协调,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当突发事件到来时,平时负责网络舆情监测机构迅速转成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挥中心。这样,可以将舆情突发事件的处理从一种非流程化的决策过程,转变为一种程序化的决策过程,可以提高有关部门的响应时间,采取有计划的步骤,沉稳地面对事件,消除影响,减轻危害,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和信息安全,同时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二要有网络重大突发事件和敏感时期时网络管理引导的应急处理预案,明确指导思想,确定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必要的处理方法。如协同网络中心、保卫处立即封堵和删除恶性信息,及时采取技术手段实施抑制,必要时经学校相关部门批准,关闭相关网站或相关服务;追查信息来源,采取适当形式迅速消除影响;立即进行调查,分析情况,对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要迅速报告公安部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随时做出相应处置办法等。

三要加强学校与师生的互动,确保师生对自身利益相关问题及热点事件的知情权。加强学校与师生的互动,才能体现高校的责任感,赢得师生的信任。保师生的知情权,并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建立学校与师生相互信任的重要基础。面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学校不能简单、粗暴地采取封堵的办法,相反,应该建立舆情响应制度,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应利用校内各网站及时主动地发布信息,主导舆论,创造有利于化解突发事件,有利于尽快恢复正常的高校教学和生活秩序的舆论氛围。只有学校主动澄清事实,通过主流信息的发布扩大正面声音、引导中间声音、化解和消除负面声音,才能形成正面宣传的舆论强势。

4.总结

总之,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必须要保持高度的敏感,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机制的建立还需要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提升自身网络工作技能的基础上,积极地探索、研究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只有不断地从大学生网民的立场出发,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辩证地去分析、研究新情况,才能真正占领校园网络舆情的主阵地,为和谐校园建设、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贡献出宝贵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新萌.浅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与引导[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6:86-87.

[2]姜胜洪.中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0(1).

[3]丁建军.浅谈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及其危机应对[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8(4).

加强网络经济监管 篇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网络技术在大多数国家得到迅速普及。在这种强势的信息交流技术的冲击中, 网络宣传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人的生产状态、交往空间以及发展条件, 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时代网络环境。人们在经过对网络的新奇、狂热以及迷茫之后, 开始重新思考网络宣传和网络舆论本身引起的混乱, 本文以此为根据, 展开讨论。

1 网络宣传和网络舆情爆发的特点

1.1 可控性和自由性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人们传输信息的方式日渐多样化。网络渠道的畅通, 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日渐顺畅。网络给予了人们前所未有的自由, 但是, 网络也身处在社会中, 网络也有自身的游戏规则, 并非不受制度、纪律和条例的制约。可见, 网络的控制性和自由性是相伴而生的。

1.2 及时性和互动性

网络宣传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现了信息的交互式宣传。在这种多渠道的途径表达中, 人们是大众信息的传播者, 信息得以交互式的传播。网络宣传在实现信息海量传播的基础上, 还实现了信息的交互式交流, 实现了网民和网络之间的互动[1]。

1.3 多元性和丰富性

网络宣传的多元性指的是网络的舆情信息包含社会中的各种问题, 再加上传播途径的多元化, 实现了社会意识的自由流转。这种多元分散的状态打破了地域的限制, 使得不同的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得到碰撞。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抵制不良网络宣传带来的问题, 是新时代下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的重大挑战。

1.4 外显性和隐匿性

外显性指的是网络宣传的过程中, 使用的不是人的真实信息, 在情绪和信息的表达过程中。人们在交往过程中, 能够将心中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与外显性相对的是, 是网络宣传的隐匿性, 人们通过隐匿自己的性别、年龄以及职业, 能够起到一定隐匿作用。有人就曾经说过:“在网上, 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2 加强网络宣传和舆情监管工作的必要性

网络舆情的爆发式形成是社会公共事务在一定刺激下形成的。在网络舆情形成后, 人们的情绪不断高涨, 形成一定量度和强度的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的爆发式大范围内的人们群众不同意见和观点的碰撞。网络舆情主要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 网络宣传的上述特点预示着在新时代下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具有必要性。

2.1 政府管理机制不健全

世界上没有绝对自由的社会, 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通过多样化的渠道进行自我意识的表达, 是处于信息社会下人们进行信息表达的主要途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 建立了健全的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机制, 但就目前而言, 对于网络等媒体的政府管理机制还是存在着不足。首先, 网络媒体的政府管理机制众多, 在权限的交叉中, 出现了权责不明的情况。同时, 地方政府设置的政府网站没有很好地实现舆论引导工作, 网站的设置形同虚设。

2.2 网络舆论管理手段落后

就网络宣传的管理手段而言, 网络技术的控制指的是利用网络技术保护进行网络信息系统和网站信息资源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 实现网络舆情的引导要利用防火墙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 利用这些正当的技术合理全面而长远地保障网络安全。因为信息技术本身是两面性的东西。新阶段, 就网络舆情的监管而言, 存在着众多的管理问题, 而这些问题存在, 是实现网络舆情合理引导的重大障碍[2]。

2.3 网络用户自律性不强

网络宣传在运行的过程中, 存在着一系列自律监管不周的情况。网络用户的自律是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措施, 在缺乏执行手段和保障手段的工作中, 难以实现有效的自律监管。

比如, 网络环境中, 敌人自律组织代表着强大的利益集团意志, 网络宣传中出现了大量的灌水帖和删帖。为了争取一定的人气和知名度, 非法经营网络宣传。个人在进行言论的传播中, 没有良好的道德意识规范, 使得网络舆论的整体水平不高。

2.4 网络立法不足

信息立法工作在我国一直得到重视, 从我国的立法质量和立法内容上可见一斑。但是, 现有的网络法律存在着立法层级低和主体缺陷的问题, 没有一部基本的网络立法保障网络工程的实施。另外, 网络立法还存在和兼容性不强, 网络空间是日益开放化的信息化工程, 兼容性的缺乏严重阻碍我国网络工程和世界网络的接轨。最后, 网络立法在内容上存在着缺陷, 如网络知识产权和网络广告行为等问题, 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加强网络宣传工作和舆情监管工作的对策

舆情是社会的晴雨表。随着网络媒体的高度发展, 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 能够保证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渠道的顺畅。网络舆情引导的客体是社会公众, 主要是指新闻受众。牢牢把握舆情工作的主动权, 能够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3.1 建立完善的网络宣传和舆情监管体系

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管, 首先要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的研究和分析。对网络舆情动态的掌控中, 实现舆情信息管理。海量的舆情信息中, 通过分析热点和敏感话题, 能够有效提升网络舆情的管理与领导能力。“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是利用先进的搜索引擎与信息挖掘技术, 通过网页的自动采集与管理、敏感词的过滤, 实现相关单位的舆情监督管理。在一系列的分析管理中, 确保大众互联网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3.2 推进网络建设的法制化管理进程

依靠技术手段解决网络技术问题, 无法从根本上保证网络的安全。防范技术的加强甚至会引起某些人的猎奇心态, 进行网络犯罪。通过借鉴国外的网络建设管理法律, 能实现我国网络发展建设的有效推进。首先, 加强非法舆论的监控, 设置网络警察进行相关内容的监管。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同时, 明确我国立法的目的, 完善相关网络法律体系, 做到有法可依。在制定基本法律的过程中, 注意法律的兼容性问题。另外, 通过建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 完善基本法律的可操作性,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3]。

3.3 用社会主义思想引导网络舆情建设

信息技术, 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是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重视网络信息的宣传工作, 是实现现代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网络宣传和舆论工作在不断加强的同时, 要和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 提升网络宣传教育的战斗力和感召力。首先。构建网络思想的道德教育工作, 首先网上和网下的结合, 加快政府“声音”的传播, 以高度的责任感加强网络舆论工作建设。其次, 提升网络的思想工作水平, 强化网络建设的思想工作队伍, 提升网络宣传和舆论工作者的形象。

4 结语

网络宣传的力量巨大, 重视网络宣传和网络舆情的监管, 能够全面掌握社情民意。通过对网络宣传和网络舆情的监管, 能够有效实现思想工作的宣传。加强网络舆情监管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通过严格的网络舆情监管, 实现政府和民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畅通人们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 发挥网络舆论对人们的正面影响。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宣传指的是通过各种事件的刺激产生的互联网传播对人们事件认知和情感态度的综合。网络舆论宣传和网络监管不到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 重视网络宣传和舆情监管工作, 是新时代加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网络宣传,舆情监管,工作思考

参考文献

[1]王来华.论网络舆情与舆情转换的影响[J].社会科学, 2010, 4 (16) :17-19.

[2]刘燕.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J].当代传播, 2012, 5 (19) :27-30.

为加强对廉政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 篇5

二是建立应对廉政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县纪委各职能部门尤其信访举报、纠风、执法、效能、案件检查等部门在受理举报投诉、办理案件等工作过程中,发现可能诱发网络突发舆情的,需及时向廉政网络舆情监督工作部门通报。廉政网络舆情监督工作部门接到通报后,根据情况认为确有必要的,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分析、评判,对可能造成廉政网络突发舆情事件进行预警,组织人员进行重点监测,并迅速核实解决,防止问题扩大和蔓延。不断加强对廉政网络舆情的引导,经常性地组织反腐倡廉评论人员,围绕反腐倡廉工作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敏感话题,撰写发表评论文章,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网络舆论。对一些不明晰的网上举报线索,要及时组织人员上网跟踪,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防止恶意炒作。

三是建立廉政网络舆情处置机制。对廉政网络舆情信息反映的问题,要依纪依法及时调查处理。针对舆情信息反映的内容和性质,根据委局主要领导批示要求,由分管领导组织机关相关部门迅速核查,并提出初步定性意见,经纪委常委会研究进行定性处理。做到快查快结,普通问题须在一周内调查结束;疑难问题须在一个月内调查结束。对一时不能查清的,视情况动态上网公布受理和进展情况。

四是建立廉政网络舆情联动机制。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既要各司其责,又要密切配合。信访举报部门要切实做好电子举报信箱信件的筛选、梳理、上报工作,宣教部门要积极加强与宣传、公安、检察等机关网络管理部门沟通联络,促进网络监督信息共享,增强工作合力。其他职能部门及乡镇纪委和县直单位纪委(纪检组)结合实际,切实做好各自职能范围的廉政网络舆情工作。

五是建立廉政网络舆情工作奖惩机制。要求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对监测到的廉政网络突发舆情及时上报,按照廉政舆情重要程度、是否本地、本单位舆情,及时上报县纪委宣教室。因通报及时,有效化解廉政网络舆情危机的,县纪

委将给予表彰。对已在互联网及其他新闻媒体扩散而所在地(单位)纪委(纪检组)迟迟没有上报,或故意隐瞒不报的,予以通报批评,取消当年的评先资格。对可能引发网络突发舆情的事件未及时上报,导致预警不及时,引发重大网络突发舆情的,进行通报批评。

加强网络经济监管 篇6

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促进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张德江说,国有资产监管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提高国有企业发展质量效益、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张德江指出,2009年国有资产监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国有企业保持了总体平稳较快发展。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力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加大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企业重组,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强改善监督管理,探索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方式,强化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效率,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张德江强调,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2010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有企业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导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改造,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和技术装备水平升级,实施名牌战略,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二要以加强监管为手段,完善和创新监管方式,不断提高监管水平,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健全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继续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外派监事会制度,积极探索财务监督、审计监督、监事会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的有机结合,形成监管合力。三要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系统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监管的时效性、灵敏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建设、能力素质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作风好、懂企业、会监管的干部队伍。四要以加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为保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国资委的职能作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领导,支持国资委的工作。各级国资委要切实履行好职责,促进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抓好六项工作

推进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李荣融在讲话中指出,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但国有经济总体上呈现平稳运行态势,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稳步回升。2009年1~11月,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直接监管和委托监管的省(市)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9万亿元,同比增长2.8%,扭转了前10个月同比下滑的态势,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地区有22个;累计实现利润2 583.9亿元,同比下降6.5%,降幅比2009年1~10月收窄11.7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利润同比增长的地区有12个,实现利润最多的前三个地区分别为上海(273.8亿元)、山东(244亿元)、北京(209.9亿元)。2009年1~11月,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1万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利润7 109.6亿元,同比增长3.4%;上交税金9 963.8亿元,同比增长7%。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万亿元,实现利润7 500亿元。

在谈到2010年推进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时,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会上表示,对长期亏损企业,要下定决心予以关闭,消除亏损源。2010年要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引导企业提高集团控制力。加大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力度,严控对外担保,严控借贷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切实降低债务风险。严格现金流管理,做好资金筹划,加强应收款项和存货管理,减少资金占用。强化投资管理,严把投资方向,严格投资程序,严管投资项目,严控投资成本,切实降低投资风险。对长期亏损企业,要下定决心予以关闭,消除亏损源。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地方国有重点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

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和促进成果转化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加快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加强产学研结合,集中突破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加强品牌建设,将品牌战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当中。

引导企业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要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节能减排组织、监测、考核体系和相关制度建设,强化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监测与分析。要引导重点耗能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大力开展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相关的新技术研发,切实抢占新一轮节能减排技术制高点。

引导企业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要引导企业大力推进“人才强企”战略。高度重视班组建设,健全班组规章制度,搞好班组长培训,开展优秀班组和班组长表彰活动,创建学习型班组。抓好中高级技工的培养,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强化各类专业技能训练。继续推动企业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劳动竞赛、拜师学技等活动。

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认真开展争创“四好”班子、“四强”党组织,争做“四优”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争先创优活动。努力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的能手、创新创业的模范、提高效益的标兵。要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支持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将惩防体系建设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营造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督促企业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安全生产管理是公共管理职能,各级国资委对安全生产的监管,不能代替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行权履职,重点是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职工安全,督促企业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措施。要认真做好稳定工作。在重组调整、改制分流、关闭破产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政策和规范的程序执行,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大力加强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消除各种隐患。

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

努力做好“四个着力”

关于2010年的形势,李荣融表示,总的看,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2009年。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仍将面临十分复杂的形势。

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西方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市场疲软,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国际金融体系受损对实体经济的制约仍然很大,旧的问题如去杠杆化还没有结束,新的问题如资产泡沫又开始积聚;大量资金流入石油等商品市场投机套利,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和美元汇率震荡可能加剧,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

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中新老矛盾相互交织,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当前投资和消费增长较快,很大程度上是政策作用的结果,居民消费不足,出口因为国际市场萎缩而显著下滑,经济回升依然主要依赖投资拉动;发展粗放、结构失衡没有显著改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严重;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越来越大,解决环境问题的紧迫性日益增强。

国企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相对滞后,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特别是董事会建设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还不合理,分布过广、战线过长等问题依然突出,一些地区布局调整缺乏明确导向,只是简单地归大类,产业趋同化倾向比较突出。企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进展还不平衡,“三统一、三结合”原则在一些地方还未落实到位,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监管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从2009年国有经济发展情况看,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效益增长的基础不稳固。

李荣融指出,做好2010年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要着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着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推进国有企业调整重组;着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强化出资人队伍建设。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局)主要负责同志共100余人出席了会议。

加强网络经济监管 篇7

一、关于2009年的价格工作

回顾2009年的价格工作, 可以用“五个突出”来概括:

(一) 突出保增长, 进一步改进价格调控, 促进增收减负

1. 完善保障市场供应和稳定价格应急预案。

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实施细则 (暂行) 》, 建立生猪价格预警区域和响应机制。成立自治区生鲜乳收购价格协调委员会, 建立生鲜乳收购价格协调机制。落实部分粮食品种以最低收购价格收购的临时收储等政策, 确保农民种粮收入水平稳中有升。

2. 取消10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在落实国家取消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同时, 取消和停收地方制定的行政事业性108项收费项目, 进一步减轻企业和消费者负担。

3. 加强药品价格管理。

一是在全区公布296种2349个剂型规格品基本药物零售价格目录, 约有45%的药品平均降价12%。二是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服务收费标准政策。三是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自治区医疗机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实施细则》和《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试行) 》。四是开展药品市场价格调查, 经过整理分析, 测算出我区基本药物不同规格药品价格, 将于近期下发执行。五是下发关于加强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医药产品价格管理的通知和加强与甲型H1N1流感相关商品价格监测监管的紧急通知, 并制定工作预案, 起到了稳定相关商品和药品价格的作用。

4. 完善教育和有线电视收费管理。

为规范高校教育收费行为, 解决高校教育收费多年积累的矛盾, 制定部分高校普通硕士、博士研究生、成人硕士研究生、双学位、短期进修培训、住宿收费标准。取消有线电视用户办理开通、暂停、过户及更名业务手续费, 用户补领IC卡工本费由每卡100元降为50元, 要求有线电视经营企业严格执行收费减免政策, 切实落实对低收入群众实行优惠价格的政策。

5. 清理规范重点领域收费。

一是重新核定自治区管理的游览参观点目录, 降低过高的门票价格。二是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全面清理整顿涉及企业生产流通环节收费的通知》, 提出了取消农电管理费、户外广告空间占用费、种子调运手续费等14项收费的贯彻意见。三是深入开展对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专项治理, 取缔了一些中介组织不合理收费, 研究出台新的管理办法。

(二) 突出抓改革, 进一步深化资源产品价格改革, 推动节能减排

1. 积极推进电价改革。

疏导部分突出的电价矛盾, 解决火电企业上网电价提高, 销售电价未相应调整的遗留问题。电力脱硫加价政策在全区基本得到执行。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了商业和非普工业用电同价, 全面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阶段性试行大工业用电多边交易电价, 制定了蒙东、蒙西及包头铝厂大用户直供电输配电方案。审核批复310万千瓦风力发电机组上网电价。可再生能源价差补贴款得到落实。继续实施差别电价政策, 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我区产业结构调整。

2. 积极推进化肥、石油价格改革。

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放开化肥市场和尿素、碳酸氢铵、磷酸二铵的出厂价格, 取消了化肥流通环节的差率控制措施。建立由发改委、财政、供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化肥市场调控协调工作机制和定期会商制度。实现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接轨。

3. 深化城市基础设施价格改革。

基本实现商业、服务业与一般工商业用水、用气同价。部分城市对自来水价格、供热价格和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作了调整。

4. 推进资源价格改革。

制定出台《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三) 突出扩内需, 进一步加强价格监管, 优化消费市场环境

开展涉农、涉企价费等专项检查;对社保部门、出租车行业、有线电视、房地产公司、铁路、金融、教育、药品医疗服务收费和殡葬服务行业收费进行了重点检查, 对擅自涨价或加收费用、强制有偿服务等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理。

与此同时, 还开展了明码标价和价格欺诈行为专项检查以及家电下乡、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相关商品和药品价格监测和检查, 及时开展节假日期间市场价格检查和巡查。

截至2009年11月30日, 全区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080件, 查处金额3599万元。其中, 退还535万元, 没收违法所得1787万元, 罚款405万元。实施经济制裁总金额2727万元, 上缴财政2192万元。

(四) 突出搞服务, 进一步推进价格服务进万家和价格举报工作, 维护消费者权益

1.继续推动“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地普遍设立了价格社会服务监督站和价费公示栏, 还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活动, 提高农牧民价格政策法规水平和价格维权意识。

2.加强价格诚信建设。组织开展“价格诚信宣传月”活动, 召开禁止欺诈座谈会和价格政策提醒告诫会, 促使企业进一步加强价格自律, 规范经营者的价格和收费行为。

3.开展“价格诚信单位”创建活动。发挥诚信单位的示范作用, 促进价格诚信工作的开展。

4.积极做好明码标价工作。各地对宾馆、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明码标价进行整顿和规范;进行了明码标价工作考核验收;与经营业户签订明码标价责任状, 建立价格诚信档案, 定期进行回访。

5.做好价格举报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和《价格法》颁布实施纪念日等进行“12358”价格举报电话宣传活动, 截至11月30日, 我区共受理价格举报3795件, 办结3748件, 办结率98.8%。

(五) 突出强基础, 进一步推进价格法制建设、队伍建设和综合工作, 提高工作水平

一是价格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加强。形成了常规、应急和实时监测预警有机结合的价格监测体系, 监测预警质量进一步提高。价格监测立法工作有了实质性突破, 《内蒙古自治区价格监测规定》有望近期发布施行。实时价格应急监测调查系统试点工作顺利启动。全年全区共采集上报监测数据近27万条, 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报送各类价格动态反映、预测预警分析、专题调研报告162篇。二是成本调查和成本监审工作扎实推进。组织开展粮、棉、油、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 上报调查数据5万多条, 分析报告15篇;进行高校教育成本、生物质上网电价、热力、铁路货运等18项监审工作, 共核减不合理成本12.34亿元。三是价格认证工作进一步规范。截至11月底, 全区共受理各类业务14481件, 认证金额50多亿元。创建规范化价格认证中心工作取得进展。价格认证工作“四服务”职能作用得到发挥。四是价格培训工作取得新成绩。组织编写了培训教材, 对新参加价格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五是价格协会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宽。积极开展价格理论研究, 举办价格专业培训, 加强与价费单位沟通, 发挥协会的桥梁作用。

二、关于价格形势

(一) 2010年价格运行的宏观环境分析

1. 国际经济与市场环境。

当前, 世界经济出现积极变化, 金融市场趋于稳定, 经济复苏态势明显。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和前期各项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 明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坚实基础, 价格总水平运行的外部环境相对稳定。

一是世界经济逐步趋稳, 步入了复苏进程。如不发生大的意外, 明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好于今年。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将持续, 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比较脆弱。世界经济恢复依然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 经济复苏要经历一定过程。

二是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随着全球经济的恢复, 金融投机力量增强, 预计明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将较今年有所加剧。价格水平存在一定幅度波动的可能性。但不会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走势造成大的影响。

2. 国内经济与市场环境分析。

明年我国经济回升态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预计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将继续保持上升态势。

一是经济过热的可能性较小。明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好于今年, 但出现经济过热的可能性较小。首先是外贸出口将呈现恢复性增长, 增幅不会太大。其次是投资高速增长不会持续。相对于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会有所减弱。再次是消费需求继续快速增长难度较大。

二是产能过剩、库存充裕制约价格过快上涨。从全国看钢材、水泥、风电机组、多晶硅、煤化工、造船、家电、汽车等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 粮食已连续六年丰收, 粮源供应充裕, 国家掌握的粮油库存明显增多, 粮油供给保障能力大大增强;加之去年以来我国对有色金属等重要物资实施了临时收储, 石油战略储备已初见成效, 应对国际市场冲击、稳定价格具有一定的物质保障。

三是流动性充裕单独诱发通胀的可能性较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确定明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只要把握好时机、节奏和力度, 通过对货币供应量进行适当调控, 就能防止因流动性过剩诱发通货膨胀。

(二) 我区价格走势

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CPI) 降幅缩小。2009年10月份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止跌回升, 同比上涨0.1%, 结束了自2月份消费价格连续8个月的当月下降势头;11月份, 同比上涨1.1%, 拉动1-11月消费价格水平进一步回升。1-11月,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下降0.5%, 消费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受负翘尾因素影响, 去年负翘尾因素为-1.0个百分点, 抵消了今年0.5个百分点的新涨价因素。

2.工业品出厂价格 (PPI) 保持下降趋势。2009年1-11月份, 全区工业品出厂价格累计同比下降4.2%。从3月份开始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进入负增长运行区间, 到8月份同比下降8.2%, 降幅达到今年以来的最低点, 此后降幅开始收窄。11月份, 全区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7.56%, 高出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指数0.06个百分点, 一举扭转自2008年10月以来持续14个月的工业品价格“高进低出”的格局, 价格回升态势明显。

3.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降幅继续减小。2009年1-11月份, 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累计同比下降0.9%。11月份, 同比下降2.50%, 降幅比上月减小1.63个百分点。降幅较上月明显减小, 回升势头明显。

4.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微幅下降。2009年1-11月份全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0.2%。工业品价格总水平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 但仍将处于负增长水平, 总水平预计达到97%左右。

2010年, 我区经济继续呈现回升向好发展, 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作用下, 消费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 对价格总水平上升将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在国内市场不发生大的变化情况下, 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2010年预期价格调控目标为3%。主要考虑:一是与价格运行的态势相适应。二是有利于引导社会预期。由于今年上半年信贷和货币供应量增加, 社会通胀预期增加, 将调控目标定为3%, 有助于向社会表明中央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防止通货膨胀的决心, 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

三、关于2010年的价格工作

2010年全区价格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家发展改革会议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继续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主线, 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 切实改进价格监管, 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更加注重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调控价格, 更加注重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更加注重对市场价格的引导和规范, 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 围绕促进经济发展, 着力改进价格调控监管, 进一步落实好增收减负的各项价格政策

一要加强价格综合调控。要运用多种调控手段, 努力实现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的预期调控目标。当前特别要高度关注和加强通胀预期管理。第一就是国际大宗物资价格的上涨可能传导到国内, 比如石油、棉花;第二今年的货币发行可能影响到通胀预期;第三明年物价有一个翘尾因素;第四我们还没有出现通胀, CPI刚刚由负转正, PPI也还是负的。但要看到通胀有可能出现, 要努力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使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物价上涨都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

二要保持涉农价格基本稳定, 防止涉农价格大起大落。认真落实粮食临时储备政策, 完善生猪市场调控预案, 加强化肥生产和市场监测和调控, 继续开展涉农价格检查, 促进农民增收减负。

三要优化经济发展的价格环境。继续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 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 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 落实各项清费减负政策, 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优化企业经营环境。

四要加强市场监控和引导, 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缓解社会各界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二) 围绕促进结构调整, 着力推进价格改革, 进一步落实促进节能减排的各项价格措施

一是继续深化电价改革。积极推进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电力双边交易试点和发电企业竞价上网试点;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全面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城乡各类别用电同价步伐。完善可再生能源定价和分摊机制;研究完善水电价格形成机制。二是完善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和成品油价格管理方式。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调整机制。三是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合理制定和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推进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 进一步完善农业用水价格政策, 积极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 完善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四是加快环保收费改革。完善污水处理收费管理制度, 研究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五是改革食盐价格形成机制。六是进一步完善煤炭调节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三) 围绕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价格问题, 进一步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合法的价格权益

一是改进民生收费管理。全面清理涉及居民用水、用电、用气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垄断性经营服务收费。规范有线电视收费, 继续稳定各级各类公办学校收费, 切实加强幼儿园、民办学校和殡葬收费监管。

二是推进药品医疗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一要完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政策。合理调整现行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标准, 研究核定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标准;完善城市社区和农牧区乡镇卫生院医疗价格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和研究对常见病、多发病等按病种收费的价格模式。二要加强医疗服务价格成本监审。三要继续推行医疗机构价格公示制度。四要做好医保目录药品价格制定工作。做好增补基本药品目录和医保目录药品价格的制定基础工作。适当下调城市社区和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价格。五要加强医药价格监管。

三是规范房地产价格和收费秩序。研究制定《自治区商品房明码标价管理办法》, 完善房屋和土地登记收费管理规定;推动物业服务收费改革。

四是研究制定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与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联动机制, 保障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因价格改革而下降。

(四) 围绕促进内需增长, 着力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公共服务, 进一步维护公平竞争的价格秩序

一是依法开展反价格垄断工作, 重点查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中的价格垄断行为。二是引导规范市场价格行为。推进价格诚信建设, 依法查处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三是深入开展价格公共服务。加强分类指导, 拓展服务领域, 丰富服务内容, 创新服务模式。四是完善价格举报制度, 提高价格举报工作质量。

(五) 围绕促进职能转变, 着力夯实价格工作基础, 进一步提高价格工作水平

一是开展“十二五”重大价格问题研究, 进一步提高价格调控能力。二是加强价格监测分析工作。进一步提高价格监测预警水平和价格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加快价格立法工作, 争取尽早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价格监测规定》。四是强化成本调查和监审工作, 不断提高成本监审的时效性和权威性。五是改进价格宣传工作, 特别是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宣传工作。六是做好价格认证工作, 调节价格矛盾, 处理价格纠纷。此外, 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 价格协会等基础工作。

(六) 围绕促进和谐, 着力抓好系统建设, 进一步提高价格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近日, 自治区编委已下发关于《调整物价管理体制划转物价管理职能和机构编制的通知》, 按照“编制随职能走、人员随编制走”的原则, 将部分盟市、旗县 (市区)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的物价管理和监督职能, 连同机构和人员编制、在职人员一同划转同级发展和改革部门, 实行属地管理。将呼伦贝尔市等8个盟市和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 以及武川县等81个旗县 (市区) 工商行政管理局 (分局) 承担的价格管理职能 (包括价格管理、收费管理、价格监督检查、价格监测、价格成本调查与成本监审、价格认证等) 划转到同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局) 承担, 同时将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 (分局) 内设的承担物价职能的科、股及所属物价检查所、价格认证中心整建制划归同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局) 管理。价格管理职能、机构和人员划转过程中, 各盟市、旗县发展改革和工商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汇报情况, 密切配合, 搞好衔接沟通, 进一步理顺物价工作关系, 切实加强领导, 健全物价管理职能, 稳定物价干部队伍, 加强化物价管理工作。

加强网络经济监管 篇8

一、三资监管取得的主要成果

1. 村组会计账务处理逐步规范

2013年1月前德化县18个乡镇都成立了村集体会计代理服务中心。202个村 (社区) 都建立委托代理运行机制, 通过这几年的运作, 村会计账务处理不规范现象取得根本性的扭转, 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2013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拒付不合理不合法支出68笔, 5.75万元, 退回手续不完整的373笔, 75.44万元, 退回票据不规范58笔, 5.03万元。

2.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日趋完善

2013年前德化县各乡镇成立“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管中心”, 组织对各村资产资源进行逐项清查, 逐一核实、造册登记, 由村民代表会议审核后在全村公示, 确定无误后录入“世纪之村”网络管理平台, 实行电算化动态管理, 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 清查登记已全部完成, 相关数据已经滚动管理, 通过核实掌握了全县三资的现状, 摸清了全县村集体三资的家底, 解决了部分村的债权债务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清查登记集体资产34805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19960万元, 库存物资7.04万元, 投资3050万元, 债权5687万元, 负债5970万元;资源方面总面积267.62万亩, 其中林地247.9万亩, 耕地19.01万亩, 水面0.71万亩;清理经济合同708份, 合同金额6570万元, 全部履行合同406份, 部分履行278份, 未履行24份;同时各乡镇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制定资产资源转让、变卖、出售、报废、发包或者入股等办法, 规定了入股投资等评估、处置办法, 逐步规范了集体三资操作流程, 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全部纳入监管范围, 有效地防止了资产流失和资源损失浪费, 为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奠定了基础。

3. 资产资源阳光运行有效落实

各乡镇成立“村招投标委托中心”, 逐步规范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流程阳光运行、阳光操作的程序。村集体经济活动透明性持续增加, 有效地促进了资产资源的保值增值。仅2013年1月至12月全县处置工程建设及物资采购项目167个, 其中公开招投标95个, 签订合同33个, 增加集体收入130多万元, 节约资金40多万元。

4. 委托代理制度延伸取得突破

经过这几年的实践, 全县建立了推广组集体三资监管体系, 城关两镇已经把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延伸到村民小组, 南埕、三班、雷峰等乡镇已延伸到组或自然角落, 为组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注入了强心剂, 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二、当前三资监管存在的问题

1. 三资监管机构运转不规范

“资产资源监管中心和招投标委托中心”不规范, 一些村级资产资源处置、工程建设项目没有纳入乡镇三个监管中心进行管理运作, 造成“世纪之村”网络平台无法体现监管集体资产资源运行处置的现状和动态, 部分乡镇的季度三资监管情况统计报表没有及时上报汇总, 造成三资管理台账管理不能到位。

2. 三资管理制度未健全, 集体的资源家底不清

在业务上处理不规范, 导致资源账上不实不清, 部分乡镇村存在对资源产权界定的主观随意性, 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隐形耕地等被无偿占用时有发生, 少数村干部不明“家底”, 也不想弄清“家底”, 以趟混水摸鱼。

3. 三资合同政出多门, 签订格式缺乏规范性

德化县三资合同文本不规范, 有些合同标的随意性大, 条款不明确, 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不公平对等, 有的甚至是口头合同;还存在着由个别村干部说了算, 有的搞暗箱操作, 滋生了腐败的温床, 任期内的村干部只图安宁, 不愿惹麻烦, 甚至有个别村级干部存在着随意侵占村集体资产资源, 群众敢怒不敢言, 致使集体资产资源监管流失, 造成村民利益受到损失, 更谈不上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

4. 村级集体一事一议, 筹工筹劳有待进一步规范

实行财政奖补是一项惠民的好政策, 原由乡统筹和村提留中开支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有关的土地治理项目和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所需资金, 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 采取一事一议的筹集办法。在实际操作上由于某些村级为了方便, 只召开村民代表会议, 采用简单的办法按人头或按劳力分摊筹工筹劳, 对那些困难户、低保户、二女户等政策上应减免照顾的没能做到, 致使村民有意见反映强烈, 好事没能办好。

5. 三资监管工作涉及面广, 村务公开上榜不够到位

从目前的情况看, 个别村由于村干部对村务公开思想意识淡薄, 公布的内容、形式、时间达不到规定要求, 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比较突出, 这是造成村民上访的缘由之一。

三、村级集体经济保值增值的对策和建议

1. 强化组织领导, 确保三资监管

德化县各乡镇党委、政府应十分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 通过召开会议、下达文件、现场指导等形式对这项工作强调重新部署。鉴于人事变动, 要及时调整了乡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落实了专项经费, 巩固充实了乡镇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乡镇招投标服务中心、乡镇“三资”监管中心等三个专职监管机构。由县纪委牵头, 指定县农业局专人挂片负责镇、村招投标工作的监督与指导;由镇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等部门人员对各村资产资源管理与运作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由乡镇组织委员牵头乡镇党建办、办公室负责做好乡镇、村党务村务公开工作, 为这项工作落实提供了组织保障。

2. 健全三资监管制度, 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管理, 严把代理“三关”

一是事前审批关。严格执行开支限额审批制度, 规定各村开支在500元以上经村两委集体研究决定、事关全村利益的大额收支要经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议;办理报销时经办、证明人员签名完整, 大额支出村主任、村书记联名审批签批。二是严把资金关。规定各村资金收入要及时存入银行账户, 杜绝坐支现金的现象;报账员领用货币资金时, 填制资金领用审批表要有经办人、村主任、镇挂片领导及分管领导签批, 连同村委会会议记录一并报会计代理中心审核后方可办理。三是严把票据审核关。县、乡镇要切实加强会计代理中心建设, 配强会计代理中心工作人员, 明确工作职责, 落实办公经费。乡镇三资监管中心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核把关, 敦促各村的村务监督小组将审核过的票据及时报送会计代理中心再次审核后才能结账, 发现票据不合法、不规范的拒绝入账。

3. 采取有效措施, 推进保值增值

一方面加强监管, 确保保值。在资产资源全面清查的基础上, 登记造册, 并录入“世纪之村”管理系统, 加强跟踪监管, 确保资产保值。一方面是加强运作, 推进增值。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指导农村耕地依法有序流转, 并积极探索林地规模化流转机制, 创建规模化经营农林场, 精心培育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基地, 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 依据《德化县农业农村“十百千万”工程项目奖励暂行规定》, 围绕德化县“三黑三黄”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打造绿色原产地品牌优势, 拓宽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的渠道, 有效提升了资源保值增值的能力。

4. 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规范管理集体三资

加强网络经济监管 篇9

事长: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

大庆日报报业集团

黑龙江电视台

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

哈尔滨电视台

齐齐哈尔日报报业集团

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台

佳木斯日报报业集团

大庆油田报社

大庆油田有线电视中心

双鸭山日报社

北大荒日报社

黑龙江林业报社

鹤岗广播电视局

七台河矿工报社

972哈尔滨经济广播

925哈尔滨交通广播

909哈尔滨音乐广播

X

本刊法律顾问:I黑龙江孟繁旭律师事务所N

全国十佳律师孟繁旭W

本本刊刊公公告告EN

为为适适应应我我国国信信息息化化建建设设刊及及作作者者知知识识信信息息交交流流渠渠道道, , , , 本本刊刊已已扩扩大大本本C被《《中中国国学学术术期期刊刊网网络络出出版版总总库库》》及及H CNNKKII系系列列数数据据库库收收录录, , 免免费费提提供供作作U者文文章章引引用用统统计计分分析析资资料料。。如如作作者者不不A同意意文文章章被被收收录录, , 请请在在来来稿稿时时向向本本刊刊N声明明, , 本本刊刊将将做做适适当当处处理理。。B

O

总署采取17项措施加强

报刊记者站监管

遏制利用网络进行新闻敲诈勒索等非法活动

记记《《者者中中的的站站国国问问的的新新题题监监, , 闻闻新新督督出出闻闻管管版版出出理理报报。。版版》》记记总总者者署署近近拟拟日日从从从从55新新个个闻闻方方出出面面版版采采总总取取署署1177获获项项悉悉措措, , 针针施施对对, , 进进目目一一前前步步报报加加刊刊强强记记对对者者报报站站刊刊在在分分管管支支理理机机中中构构存存及在

新新闻闻出出版版总总署署新新闻闻报报刊刊司司有有关关负负责责人人表表示示, , 一一是是必必须须加加强强和和完完善善新新形形势势下下的的报报刊刊主管管主主办办单单位位制制度度, , 切切实实发发挥挥主主管管单单位位、、主主办办单单位位在在报报刊刊记记者者站站管管理理中中的的重重要要作作用用。。具具体体措施施包包括括::主主管管单单位位要要切切实实加加强强对对报报刊刊出出版版单单位位导导向向、、人人员员、、资资产产管管理理;;报报刊刊出出版版单单位位要要进一一步步完完善善规规章章制制度度, , 加加强强记记者者站站管管理理;;行行业业类类报报刊刊驻驻地地方方记记者者站站须须接接受受地地方方行行业业主主管管部门门的的业业务务指指导导。。

二二是是坚坚决决保保障障正正规规合合法法报报刊刊记记者者站站在在地地方方依依法法开开展展新新闻闻采采编编活活动动, , 严严肃肃查查处处并并撤撤销一一批批违违法法违违规规记记者者站站, , 表表彰彰推推广广部部分分报报刊刊社社记记者者站站管管理理的的有有益益经经验验。。据据了了解解, , 新新闻闻出出版版总署署新新闻闻报报刊刊司司将将全全面面汇汇总总各各地地发发现现的的假假记记者者利利用用网网络络发发布布信信息息进进行行敲敲诈诈的的问问题题, , 并并向向中宣宣部部、、国国务务院院新新闻闻办办、、国国家家互互联联网网信信息息办办公公室室等等有有关关部部门门通通报报, , 建建议议相相关关部部门门联联合合采采取取措施施, , 打打击击利利用用网网络络刊刊发发负负面面信信息息进进行行敲敲诈诈勒勒索索的的非非法法活活动动。。针针对对部部门门报报刊刊单单位位设设立立新新闻网网站站, , 并并将将网网站站地地方方频频道道与与有有关关公公司司合合作作, , 或或将将其其承承包包给给记记者者站站或或个个人人, , 导导致致出出现现一一些些单位位或或个个人人以以网网络络负负面面报报道道形形式式搞搞敲敲诈诈勒勒索索的的问问题题, , 进进一一步步规规范范新新闻闻网网站站地地方方频频道道商商业业网站站地地方方频频道道的的权权责责归归属属及及管管理理制制度度, , 探探索索新新媒媒体体新新闻闻采采访访的的管管理理手手段段, , 实实现现网网络络管管理理有法法可可依依, , 遏遏制制利利用用网网络络进进行行新新闻闻敲敲诈诈的的行行为为, , 从从源源头头上上杜杜绝绝隐隐患患。。

三三是是必必须须加加强强记记者者站站的的科科学学管管理理和和宏宏观观调调控控, , 全全面面推推进进报报刊刊记记者者站站重重新新登登记记, , 完完善报报刊刊记记者者站站查查询询制制度度、、新新闻闻从从业业不不良良记记录录登登记记制制度度。。

四四是是积积极极构构建建党党委委宣宣传传部部门门、、新新闻闻出出版版行行政政部部门门、、司司法法部部门门齐齐抓抓共共管管, , 社社会会监监督督日日渐完完善善的的记记者者站站有有效效管管理理机机制制。。

五五是是进进一一步步完完善善制制度度和和法法律律法法规规, , 加加强强长长效效机机制制建建设设, , 全全面面提提高高社社会会管管理理水水平平。。

关关于于如如何何加加强强长长效效机机制制建建设设, , 新新闻闻出出版版总总署署新新闻闻报报刊刊司司建建议议各各级级新新闻闻出出版版行行政政部部门要要逐逐步步探探索索报报刊刊记记者者站站专专项项治治理理与与新新闻闻战战线线““三三项项学学习习教教育育””活活动动相相结结合合, , 与与新新闻闻战战线““走走基基层层、、转转作作风风、、改改文文风风””活活动动相相结结合合, , 与与全全国国““扫扫黄黄打打非非””工工作作相相结结合合, , 与与当当前前深深化化报报刊出出版版单单位位体体制制改改革革相相结结合合, , 与与报报刊刊退退出出机机制制相相结结合合, , 与与完完善善报报刊刊主主管管主主办办单单位位制制度度相相结合合的的有有效效机机制制。。此此外外, , 党党委委宣宣传传部部门门、、新新闻闻出出版版行行政政部部门门要要进进一一步步研研究究探探讨讨制制定定新新闻闻采采编人人员员从从业业行行为为规规范范方方面面的的行行政政法法规规。。■■

贵州加强脱硫设施运行监管 篇10

据悉, 近年来, 随着贵州省电力等工业的快速发展, 煤炭消耗量快速增长, 二氧化硫污染不断加剧。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是贵州省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 占全省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0%以上。

根据贵州省二氧化硫污染减排现状, 贵州省环保厅将采取以下措施, 抓好燃煤电厂脱硫设施稳定运行工作: 一是各级环保部门要对各燃煤电厂旁路挡板实行铅封, 遇紧急情况开启时, 环保部门必须有专人在场实行监督。二是各燃煤电厂10月底前完成脱硫自动监控系统整改工作, 安装烟囱在线监测仪器。三是各燃煤电厂要建立完善岗位责任制及事故问责制, 进一步规范相关台账, 严格执行环保规章制度, 有效运行管理各种治污设施。四是各燃煤电厂必须向贵州省环保厅上报每批次煤样监测原始化验单据, 与排污收费含硫量以及在线监测烟气浓度换算的含硫量进行对比。

培育内生动力加强监管 篇11

◎新能源汽车积分和传统能源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挂钩:

◎完善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管理体系:

◎到目前为止,仍然有5个试点省区、38家生产企业没有完成(安全)自查,下一步还将进一步推动。

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负责协调推进相关重要措施出台和落实的工信部正面对越来越多的工作和挑战。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对产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完善管理、培育企业内生动力、安全检查等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如何开展进行说明。

经过多年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正由市场导入期向快速增长期转变,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仍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拉动,成熟的、完全竞争的市场格局尚未形成,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整车共性技术开发能力还不强,智能网联汽车等技术储备不足,整车品质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充电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发展不相适应,充电难问题突出,产品续航里程较低,后续维修保养体系尚不完善,消费者仍然存在较大的使用顾虑。此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管理体系有待完善,2015年发生的几起电动汽车安全事故及近期被曝出的电动汽车骗补行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方面还需要我们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

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

30万辆 50万辆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30万辆。截至2015年,累计产销近50万辆,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140公里/小时200公里

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车速超过140公里/小时,续驶里程超过200公里,百公里加速性能、能耗水平等关键指标大幅进步,从整体上看,基本跟上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步伐。

4家

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2015年,在全球产量超过1万辆的10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中,比亚迪、北汽等4家国内企业位居其列,宁德时代、精进电动等电池电机企业已经发展成为知名零部件供应商。

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加快部署,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国外主要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方面凭借较强的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新车型上市速度快,发展势头迅猛,并已开始全面进入我国市场。

与此同时,互联网、自动驾驶技术以及以分时共享为代表的新商业模式等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加速,私人消费市场逐步启动,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关键时期,必须加紧部署,在巩固发展现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做优做强,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推进动力电池等技术创新,突破一批支撑长远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续驶里程。

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相结合,深入开展推广、示范工作,进一步培育企业的内生动力。国家补贴政策方面要逐步退出,企业的内生动力要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我们准备采取新能源汽车积分和传统能源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挂钩的方式来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加强技术研发,建立方便、快捷的充电服务网络,加快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维修保养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要大力推动汽车产业与电子通信互联网等产业的融合与创新发展,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开展示范工程和系统安全评价。加快构建标准法规体系,要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运行费用低等相关优势,提高公众认知、认可程度,引导和培育市场消费。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发展,李克强总理、马凯副总理多次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做出了重要指示。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近年来,工信部及相关部门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下一步还将完善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管理体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指导与规划引导,加强与相关部门、地方政府、相关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的通力协作,努力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安全也是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前段时间,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要求地方政府和车企对安全问题进行彻查。到目前为止,仍然有5个试点省区、38家生产企业没有完成自查,下一步还将推动这个工作,共同努力,保证这个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网络经济监管 篇12

政府监管部门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1. 监管体制未理顺

目前, 安监机构的管理是上下级指导关系, 每一级安监机构只对本级政府负责。近几年, 全国很多地方都大搞开发区建设, 级别也越来越高, 存在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专职的安全监管机构, 很多监管职能是由负责经济管理的部门兼职, 缺乏人员装备和必要的物资保障, 安全投入不足, 监管不到位, 是目前开发区事故高发的重要原因。

2. 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 人治大于法制

国家近些年不断出台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但实体法过多, 缺少程序法、缺少对责任追究的专项法律。安全生产法律落实不到位, 在监管检查中, 发现企业存在严重的违法现象, 未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一些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 地方政府领导总是能瞒就瞒,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对安全监管机构的处罚进行干涉, 导致了该处罚的事故没有处罚, 同时导致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

3. 专业人员不足, 无法满足各类企业的监管需要

生产工艺不同、设备设施不同、操作规程不同、使用的生产原料不同, 这些企业需要各种不同类别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管, 光凭目前安全监管机构的人员和力量, 是无法在企业监察中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安全监管机构是法律的执行机关, 不是专业的技术部门, 很多时候执法人员凭着经验来进行识别隐患, 导致很多隐患不能彻底的排查出来。目前, 大量的中小企业和非法生产经营的企业, 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到位, 专业技术能力不强, 安全管理水平有限, 这类企业属于事故高发型企业, 如果政府监管机构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管和执法, 无法发现隐患并督促企业整改, 事故仍然无法控制和避免。

4.对安全生产事故重视不够, 未将安全生产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

政府的主要领导对本辖区的安全生产负全责, 但是往往领导们注重经济效益, 注重政绩, 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 在安全生产的投入上严重不足。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引不起各级领导的重视, 只有当事故发生了, 追究领导责任的时候, 才知道安全生产是多么的重要, 很多时候把别人的事故当故事讲, 没有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 没有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到第一位。

5.企业对监管部门的配合、自身隐患的整改认识不到位

有些企业认为, 政府监管部门来监督检查是对企业正常经营秩序的干扰, 认为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问题自己能解决, 不希望政府部门过多的干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对检查发现问题和处理, 采取对抗态度。对安全监管机构检查中发现的隐患, 企业重视不足, 难以彻底整改隐患, 只是应付监督检查。企业未与政府监管部门站在同一立场, 将所有的问题找出来解决掉, 没有认识到政府监管部门是来帮助企业解决安全问题, 避免事故的发生,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政府监管部门如何加强

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

1.全面掌握本地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状况, 有计划、分类别的进行有效监管

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应摸清本地区的企业总数, 将企业进行分类, 区分重点监管企业和一般监管企业。将监管部门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重点监管企业上, 才能减少事故发生。目前, 事故高发主要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的企业, 部分企业还存在着重大危险源;其次是非法生产经营的企业和小型企业。监管的重点是对事故高发的行业和中小企业, 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抓手, 加大对这类企业的监管力度, 开展经常性的执法监察, 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帮助企业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使企业的安全管理状况能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 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

2.借助安全生产技术中介机构和安全生产专家的力量, 弥补监管力量和技术的不足

现行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是安监部门负责综合监管, 各有关部门负责行业监管。在实际工作中, 安全监管人员配备不到位, 缺少专业技术人员, 为了解决在监管中存在的技术性监察的缺陷, 在招录安全监察执法人员时应注重吸收专业技术人才, 进入安全监管部门后再进行执法业务培训。监管人员最好是工业企业的某一方面的专家, 再经过相关法律和执法程序培训后, 成为某一方面的专业执法人员。在弥补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下, 最简便也最实用的方法就是聘请某一方面的专家提供技术服务, 监察执法人员根据专家的意见下达整改指令, 整改后组织专家进行复查销号。当前, 国家鼓励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 为企业和政府提供技术支持。政府监管部门可将辖区的企业进行分类,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中介服务机构进行招标, 通过安全技术中介定期对企业进行隐患排查和整改, 将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报安全监管机构进行督办, 一般隐患由中介机构和企业共同整改, 重大隐患由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或政府挂牌督办, 确保整改到位。

3. 加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力度, 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

这是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员工只有树立起时刻讲安全、处处想安全、任何时候安全都是第一位的观念, 才能按照操作规程和步骤完成工作任务。培训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通过安全培训, 掌握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的理论和方法, 提高管理者安全管理的技术水平, 使其具备安全管理岗位的基本素质;二是通过培训让员工 (包括特种工) 明确自己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 熟练掌握岗位操作技能。通过安全监管机构的培训和考试, 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学会了如何进行安全管理, 如何防范和避免事故发生;员工通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培训, 明确自己应干什么、不应干什么、怎么干;通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 特种工才能适应特殊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4. 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安全监管体制, 加强安全监管部门建设

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在职责分工上还存在相互交叉、职责不明的地方, 相关政府监管部门相互推诿和“扯皮”, 严重影响了安全监管有序进行。各级政府部门应在法律规范分工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分工, 做到职责明确;各行业和领域都要明确专门的主管部门, 做到监管无空白、事事有人管, 以有利于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追究。国家可改革管理体制, 专业的安全监管部门应实行垂直管理, 每一级安全监管部门对上一级政府负责, 避免地方保护主义, 避免为招商引资而放弃对企业的管理。

当前,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 在办理施工手续方面, 将安全生产设施三同时给予减免办理, 在安全设计上也未经安全监管部门的审核, 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设施设备存在隐患, 整改非常困难。在对外资企业的监管上, 有的地方政府放松对企业的安全监管, 甚至一年也不到企业检查一次, 发现问题也是大化小、小化了, 只要不出事故, 就没有人重视。通过监管部门的体制改革, 可直接避免对企业监管不到位、发生事故后人为干涉事故处理、瞒报或谎报事故等现象, 使事故的处理更加客观、公正。

5. 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 并监督专项安全资金投入到位

近年来, 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 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还较薄弱, 安全投入不到位, 直接影响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一些地区的安全监管部门, 人员少、没有执法装备, 无法满足对辖区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基层安检站的建设和城市社区、农村安全办公室的建设, 都缺乏人力、物力、资金的保障, 导致这些基层单位无法开展正常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因在全民安全教育上投入不足, 不能长期的、实实在在的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很多宣传教育都是“走马观花”、做样子, 效果很差。在安全教育培训的基础设施和培训教学上, 企业和员工的负担还很重, 政府的投入还不能让群众满意。今后地方政府应不断加大对安全工作的投入, 才能预防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上一篇:水污染规划分析下一篇:Minitab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