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法律顾问制度实施工作方案

2024-09-30

总法律顾问制度实施工作方案(共9篇)

总法律顾问制度实施工作方案 篇1

xx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总法律顾问制度实施办法

(初稿)

为完善xx公司法律事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总法律顾问制度的作用,加强本公司各部室法律事务管理工作,增强公司抵御法律风险的能力,依据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意见》以及《总法律顾问制度实施办法》的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实施方案所称法律事务包括诉讼、仲裁、出具法律意见书,审核合同及相关规章制度,提供法律咨询,发出律师函,法律知识的宣传等依需要为xx公司提供的各种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各部室可依据本制度,结合本部室实际情况制定法律事务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第三条 本实施方案所称“总法律顾问”是指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和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经过规范程序选聘,全面负责企业内部法律事务的高级管理人员。

总法律顾问直接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

第二章 企业总法律顾问

第四条 总法律顾问的任职条件

(一)拥护、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秉公尽责,严守法纪;

(二)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强的协调能力;

(三)精通法律业务,具有处理复杂或疑难法律事务的工作经验和能力;

(四)具有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或有丰富的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经验,并担任过企业法律事务部门负责人。

第五条 总法律顾问的主要职责:

总法律顾问全面负责本企业的法律事务,对本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实施领导,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对本公司重大经营决策提出法律意见,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依法维护本公司的合法权益;

(二)负责做好本公司合同管理、商务谈判、知识产权、工商管理、投标招标、改制重组、诉讼、仲裁等方面的法律事务工作;

(三)协助本公司主要经营者抓好企业规章制度建设,负责本公司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本公司法律事务机构;

(四)主管本公司的法制宣传教育和培训,指导各部室法律事务工作,提出专业意见;

(五)对本公司各部室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纠正意见,负责或协助有关部门予以整改。

第三章 法律事务部门

第六条 公司法律事务管理部门主管全公司法律事务工作,对公司各部门法律事务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服务,由总法律顾问直接领导。

第七条 公司应当支持法律事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为开展法律事 务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制度、和物质保证。

第八条 法律事务工作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正确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重大事项和重大经营决策提出法律意见;

(二)负责拟定并全面牵头组织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三)负责拟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

(四)起草或参与起草、审核企业重要规章制度。

(五)管理、审核合同,参加重大合同的谈判和起草工作。

(六)参与企业分立、合并、破产、解散、投融资、担保、租赁、产权转让、招投标及改制、重组、公司上市等后果重大经济活动处理的有关法律事务。

(七)办理工商登记制度,负责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八)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九)受法定代表人委托,参加诉讼、仲裁、行政复议和听证等活动。

(十)联系外聘常年或专项律师,并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十一)办理其他法律事务及公司领导、总法律顾问布臵的工作。

第四章 合同管理

第九条 合同管理应按公司相关文件执行,法律事务管理部门按照规定参与合同评审,规避合同的法律风险。

第十条 公司法律事务管理部门接受公司各部室在项目管理履行阶 段中存在而即将引发诉讼与非诉讼事务的法律咨询,将定期或不定期对重点项目进行法律事务风险防范检查,并提出规避经营风险的整改意见或方案,对不及时整改的单位予以通报。

第十一条 项目跟踪缔约阶段:法律事务管理部门依据相关部门提供的业主资信资料,对拟签订合同相对方的主体资格、资信进行摸底并提出法律意见。

第十二条 履约阶段:法律事务管理部门应参与组织的合同履约交底,并提出履行合同中特别注意事项:如施工合同中的工期、结算、违约条款等。在履行过程中,法律事务管理部门必须检查督促有关部门收集并保存下述资料的原件:履约函件、有效的文字记录、会议纪要等档案,工程合同的合同变更、补充、签证、索赔等,作为调整工期、索赔、结算依据的经济技术签证手续。对合同工期、内容、价款结算内容等与合同约定有重大变更的事项而达成补充协议,须经过企业法人同意并盖章认可。

第五章 提前告知制度

第十三条 公司如需要法律顾问参与重大经营决策、起草审核公司重要规章制度、参与重要经济活动、参与重大合同谈判及办理其他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非讼事务,至少应提前三个工作日(以上述事务办理日为基准)告知法律顾问上述待办事项具体内容、相关文件资料、决策谈判背景及经营决策相对方或合同相对方必要情况等。

第十四条 如情况紧急,公司各部室也应最少提前 1 个工作日告知法律顾问。否则法律顾问在不了解上述资料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决策建议、审查、谈判及相应文书出具,未能有效避免纠纷产生的,法律顾问不负责任。

第六章 规章制度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 公司规章制度是以公司名义发布,按照公司规定的程序决定并经决策机构审议通过,规范公司管理活动或管理程序,具有持续性和普遍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第十六条 法律顾问在公司规章制度上的主要职责有:

(一)建立并完善规章制度体系;

(二)制定并督促落实规章制度计划;

(三)起草或参与起草规章制度;

(四)审核规章制度,督促规章制度的执行;

(五)定期评估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六)规章制度的动态管理,包括制度的修订、废止;

(七)规章制度信息化管理、汇编工作。

第七章 涉外经济活动

第十七条 公司在众多的涉外业务中,面临着复杂的涉外法律环境与风险,公司法律顾问必须发挥专业作用,帮助企业防范和化解涉外法律风险。

第十八条 法律顾问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主要职责有:

(一)提供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为相关经济活动提供法律支持;

(二)调查外方公司资信情况,确保交易安全;

(三)对引进项目进行法律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四)审查合同重点条款,尤其是对专用条款的把握;

第八章 企业重大经济活动

第十九条 企业重大经济活动是指可能引起企业股东、组织形态、权益、资产发生重大变化的,其结果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将产生重大影响,经过一定决策程序的经济行为。

第二十条 法律顾问参与企业重大经济活动中的主要职责有:

(一)参与企业重大经济活动有关规章制度的制定;

(二)参与策划、讨论、制定企业重大经济活动的方案;

(三)参与企业重大经济活动中与有关方面的沟通与谈判工作;

(四)做好牵涉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经济活动的配合工作,并就方案的合法性向职工作出解释或说明;

(五)参与企业重大经济活动发生的协调、调解、仲裁或诉讼。

第九章 公司经济纠纷处理

第二十一条 在公司的经济活动中,公司的利益总或多或少的会受到侵犯,当经济纠纷发生时,就需要公司法律顾问积极发挥作用,减少企业损失,维护公司利益。

第二十二条 法律顾问在公司经济纠纷中的主要职责有:

(一)选择纠纷处理方式,尽量减少企业损失;

(二)收集与案件相关的证据资料;

(三)制定协调、调解、仲裁、诉讼的具体方案;

(四)草拟或制作相关法律文书;

(五)依法申请采取保全措施;

(六)担任诉讼或仲裁代理人;

第十章 公司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第二十三条 公司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应该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规划,明确目标和任务,采取措施,确保任务的落实。

第二十四条 法律顾问在公司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有:

(一)参与或参与起草法制宣传教育规划;

(二)组织或配合有关部门实施普法规划,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三)做好普法授课工作,尤其是公司法、劳动合同法、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等重点法律;

(四)开展企业法治实践,推动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

(五)做好普法规划的检查和总结工作。

第十一章 诉讼活动

第二十五条 公司各部室应在收到法院传票、应诉通知书等文件当日应将上述文件提交给法律顾问,并告知法律顾问相关案件背景情况。

第二十六条 举证期限内涉诉的公司部室应配合法律顾问收集提交证据,如因公司各部室的原因导致未能在举证期限内收集到足够证据引起的法律后果,法律顾问不予承担。

第二十七条 公司相关部室欲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正式告知法律顾问起诉意愿并提供所有相关证据。法律顾问应在接受委托后 5 个工作日内,携带立案基本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授权委托书、事务所 公函、起诉状、身份证明书、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基础证据材料等基本文件)到法院 / 仲裁委员会立案;

第二十八条 涉诉的公司部室有权派代表参加庭审旁听,以了解庭审情况;也有权要求随时了解案情进展。

第二十九条 结案后,法律顾问应当对该案的代理经过做一次系统性总结,并于结案后七日内做出结案报告经审批后提交给公司。

第十二章 其他事务

第三十条 公司授权法律顾问办理各项非讼事务后,法律顾问视情况出具《法律意见书》或《律师函》。如需就该项非讼事务对顾问单位书面阐明观点、分析风险、总结情况时,法律顾问应向顾问单位出具《法律意见书》;如需代表顾问单位名义对外阐明观点、告知利害关系、行使权利等时,法律顾问应对外出具《律师函》。

第三十一条 一般情况下,《法律意见书》及《律师函》应在公司提出具体非讼事务处理要求后 5个工作日内出具,本制度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意见书》及《律师函》应按律师事务所标准文本模式出具,以保证规范性和准确性。

第十三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制度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制度实施前尚未执行清结的案件,按照本制度规定执行。

法律进社区工作实施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法律服务为切入点,以辖区困难群众、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为救助重点,建立和完善社区法律援助组织服务体系,方便群众法律救助,满足群众法律需求,解决群众涉法实际困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二、工作目标

以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为根本要求,以“政府满意,人民欢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法律援助政府职能,拓展法律援助领域,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质量,增强法律援助社会影响,开创法律援助社会化新局面,推动法律援助工作健康发展。

三、组织机构

街道设法律援助工作站,下辖5个社区,建立一支15人的社区援助志愿者队伍,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对各社区援助工作点进行组织、协调和指导。

四、成员构成法律援助志愿者主要由所在社区主要领导、治保调解干部、社区法律工作者组成。

五、服务内容

1.对特困家庭提供义务法律服务。以各行政村基本无劳动收入的特困家庭为服务重点,主要为特困家庭提供义务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非诉讼调解、诉讼代理(须由区法律援助中心统一受理、统一指派)等法律援助服务。

2.广泛开展法律服务活动。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定期组织法律援助志愿者在社区内开展法律咨询、讲座等活动,志愿者协助配合司法所和社区开展宣传、依法治理、人民调解、刑释解教人员的法律帮教工作。街道司法所不定期对法律援助志愿者进行培训,熟悉业务,并按照法律援助的内容开展法律服务。

3.做好法律顾问工作。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加强与各社区联系的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的协调,开展法律服务工作。组织法律援助工作者、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咨询,提供宣传资料,帮助群众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化解纠纷,平息诉讼,维护社会稳定。

4.规范法律援助服务电话。区法律援助中心和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向受援对象公布“148”专线电话和志愿者联系电话,随时接听解答特困家庭的法律咨询。

5.加强与劳动、信访等部门的协调,积极为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上门进行法律服务,为困难职工进行法律援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6.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了解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机构建设、工作动态及与法律援助制度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辖区内群众对法律援助制度实施的意义、法律援助的方法、方式、申请条件、审批程序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今年在区法律援助中心的指导下,对法律援助的重要条例进行上墙制度,从而使法律援助这一政府职能得到充分落实。

六、工作要求

1.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组织领导。街道、社区按照区法律援助的要求,建立完善法律援助的组织领导,并列入街道社区的工作计划,街道司法所定期进行讲评,年底对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2.落实工作制度,法律援助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街道工作站、社区工作点要按照方案要求,具体负责组织法律援助志愿者开展法律服务活动,每个季度开展1—2次法律咨询活动,做好法律援助志愿者和特困家庭之间服务衔接工作,定期统计和上报志愿者服务情况,并进行归档,确保工作不走形,落在实处。

3.法律援助志愿者与服务的特困家庭要建立必要的联系方式,保持联络畅通,志愿者每月应主动与服务的特困家庭联系2次。

周田镇法律援助工作实施方案 篇3

为进一步推动周田镇法律援助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体现“应援尽援”法律援助精神,保障公民享受平通知

周字〔2011〕55号

中共周田镇委员会周田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周田镇法律援助工作实施方

案》的通知

各村(居)党支部、村(居)委会,镇属各单位 :

经党委、政府同意,现将《周田镇法律援助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周田镇委员会 周田镇人民政府

2011年6月8日

等、公正的法律保护,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根据

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周田镇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认真落实国务院颁发的《法律援助条例》、《江西省法律援助条例》和《赣州市法律援助办法》,紧紧围绕构建 “和谐周田”、加快推进赶超发展的工作大局,以维护和保障民生、促进解决民生问题为工作重点,以加强机构队伍建设、规范化建设和经费保障为着力点,狠抓法律援助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宣传工作,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公众知晓率和满意度,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努力提高我镇法律援助工作的整体服务水平。

二、组织领导

成立周田镇法律援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王若冰(纪检书记)副组长:赖峰、朱凌荣、欧启明

成员单位:派出所、法庭、综治办、司法所、国地所、民政所、劳保所、农医所、信用社、林管站、团委、妇联、中心小学及各村(居)委会。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司法所,由冯顺财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三、法律援助范围和经济困难标准

(一)法律援助范围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7.请求工伤、医疗事故、交通事故赔偿的; 8.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请求维护合法权益的:

9.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请求人身损害赔偿的;

10.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11.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12.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13.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14.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审查;

15.党委、政府交办的法律事项; 16.法律援助规定的其他事项。

(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

1.体现按照会昌县要求,我镇经济困难标准为:申请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周田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倍。

2.公民申请法律援助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不再审查其经济困难状况:

(1)持有民政部门发放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农村特困户救助证》)、《五保供养证》的;

(2)可证明是在养老院、孤儿院等社会福利机构中由政府供养的;

(3)农民工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的;

(4)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

利用县司法局“六进”普法行动,采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广大群众,重点向农民工、残疾人、困难职工等弱势群体广泛宣传法律援助的法律法规政策,争取社会各界对法律援助的认可和支持,使法律援助工作深入人心;壮大法律援助社会力量,向社会公开招募法律援助志愿者,并建立志愿者名册;开通12348法律援助专线,健全相关值班制度,以保障畅通援助渠道。

(二)调查摸底、完善网络、健全机制一是组织开展本镇内符合法律援助免审经济状况条件的公民调查,建立相应的免审资料库。二是完善工作网络,规范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制定出台关于规范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的政策文件,在各站点悬挂统一制作的法律援助工作站标牌,确定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请受理点、联络点,设立办公地点,公示法律援助条件、范围、工作程序以及工作职责等。三是健全工作机制,系统规范法律援助接待、审查、受理、指派、办理、结案、归档、质量评查和补贴发放等工作,并建立有效监督体系;四是进一步完善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接待制度。

(三)深入开展法律援助工作

一是根据省、市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要求,各镇办和工、青、妇、残、民政、劳动等维权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结合本部门特点,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各工作站要积极大胆探索“直援”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特别是“直援”受理方式。二是进一步规范完善站点基础建设,明确工作职责,加大法律援助工作者日常业务培训和交流,提高援助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三是规范全镇法律援助工作,本辖镇法律服务所法律援助申请受理点,要与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法律援助申请受理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行政村、联络点宣传法律、服务社会的职能作用,达到宣传法律援助、有效服务社会的目的。四是减少法律援助申请受理审查环节,缩短审查时限,凡免审资料库内的群众申请法律援助,一律免审其经济困难条件。

(四)检查验收和建立长效机制

镇法律援助工作领导小组将于12月份按以下标准对各联络点进行检查验收,限令整改查出的问题,建立长效应援尽援工作机制。

1.各联络点要有固定办公地点,机构健全,制度完善;

2.建立并规范来访人员登记薄,对来访人员一律提供无偿法律咨询服务;

3.凡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公民,均可申请并得到便利合格的法律援助服务;

4.法律援助案件受理程序、办理结果为零投诉; 5.辖镇群众对法律援助工作知晓率最少达到80%以上。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单位要切实把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结合本辖镇实际情况,认真制定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定期向镇法律援助工作领导小组汇报自身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工作进展情况,总结经验,归纳不足,创新思路,树立典型。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要以此次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工作契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工作宣传长效机制,运用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深入有效宣传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工作内容,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工作的认知率,切实起到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工作维护群众利益、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督查,狠抓落实。镇法律援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情况实施督促检查,在全镇范围内进行适时通报情况,确保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工作取得实效。

六、工作成效的检验标准

(一)群众满意

通过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工作的有效开展,群众对党委、政府关注民生、维护人权的执政理念有更积极评价。对受援人回访满意率达90%以上。

(二)社会反映良好

1.通过法律援助解决信访案件尤其是重大、群体性信访案件的比例逐步上升,为群众解难,为党委、政府分忧;

2.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息诉罢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三)领导认可

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工作成效得到党委政府领导认可,法律援助工作赢得领导重视和支持,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主题词:法律援助实施方案通知 抄送:县法援中心

两项制度工作实施方案 篇4

为切实抓好我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开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县扶贫办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着力解决好贫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制定此方案。

一、工作目的和意义

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深入贯彻党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好高度关注民生、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现实需要。实现扶贫开发政策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使低保对象享受低保政策、扶贫对象接受扶贫帮扶、交叉对象实现政策共同覆盖和同步管理,对加快建立区域开发与到户开发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和为“十二五”扶贫开发建立制度基础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对象的确认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

发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建卡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将具有开发能力的低保人口全部纳入扶贫对象,建立和完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全面增强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的原则。对贫困人口实行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的全覆盖。二是坚持科学规范、简便易行的原则。工作中既要做到科学规范、减少遗漏,又要便于实际操作。三是坚持部门联席、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部门主管与联席办公、县级组织、乡镇负责、村社落实的工作机制。四是坚持衔接配套、统筹兼顾的原则。把扶贫开发与低保、社会救助、促进就业以及其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有效衔接。五是坚持客观公正、阳光作业的原则。做到评估核定人均收入客观,对象确认公开、公平、公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标准对象

(一)标准。农村低保标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200元;农村扶贫标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400元。(测算标准参照开县最低生活保障测算标准)

(二)对象。农村低保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于低保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农村扶贫对象,是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农村扶

贫标准、有劳动能力或劳动意愿的农村居民,包括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农村低保对象。各村具体规模,根据乡测算的数据确定。

四、工作步骤及进度安排

(一)前期准备工作阶段(3月下旬)

1.成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

2.根据统计、民政等部门数据将贫困人口测算到各村。

3.研究制定工作方案。

4.制定相关工作制度。

(二)全面启动阶段(4月上旬)

1.召开启动会议,传达贯彻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乡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

2.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统计调查培训并测试。

3.召开村民大会,并以政策明白卡、专栏、标语、新闻媒体等有效载体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做到扶贫开发政策和农村低保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对象识别阶段(4月中旬—5月底)

1.自愿申请。由户主填写《开县农村低收入户申请书》,向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提出申请,并在申请书上签上户主姓名后,交村委会,村委会组织村民小组召开村民小组民主推荐会,以无记名方式投票产生推荐对象,并将结果在社公开栏

上张榜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村民委员会。

2.入户调查。村委会对申请的扶贫对象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按照扶贫对象识别指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入户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和劳动能力认定。

3.民主评议。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对调查结果进行民主评议,按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推荐对象,并将评议结果进行公示后报乡两项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

4.乡政府审核。乡组织党委、政府、人大、纪检、财政、民政、扶贫等部门对上报名单进行审核,并对审核结果进行公示后报县扶贫、民政等部门。

5.县级复审。县扶贫和民政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上报名单进行复审,对复审结果返回乡张榜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市扶贫和民政部门。

6.发文确认。按照市扶贫办批复,由县扶贫和民政部门按规定程序联合发文确认对象。

7.软件录入。对确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组织人员进行录入。

(四)制定和落实到户政策阶段(6月下旬-10月)各镇街根据识别确认的对象制定到户政策措施,对农村低保对象,按政策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对农村扶贫对象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落实项目资金和帮扶责任人,享受扶贫贴息贷款、产业扶贫项目、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扶

持。

(五)总结评比阶段(11月)

对各村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比。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将其纳入全年工作重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调动村社干部的积极性,确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有足够的力量投入。驻村干部必须到村到组指导工作。

(二)搞好宣传发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和群众的广泛支持与配合,要认真做好宣传策划,充分运用召开社员社、宣传栏、村务公开栏等进行广泛宣传,确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及文件精神家喻户晓。

总法律顾问制度实施工作方案 篇5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为目的,以推进经营性资产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重点任务,以发展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为导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为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党政主导、群众主体。各村(居)委会,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既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支持农民创新创造,充分保障农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是坚持农民利益、守住底线。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守法律政策底线,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农民利益不受损,防止内部少数人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区分不同性质的集体资产和不同类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选择广大农民群众普遍接受的改革方式,分类指导,有序推进,不搞“一刀切”,着力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三)总体目标 统筹考虑全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层改革意愿等因素,将产权制度改革范围扩大到所有的村(居)。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以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目标。推进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设置、股权界定、股权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使农民依法获得集体资产股份分红收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二、重点工作 (一)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 一是清查核实资产。按照《**省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农字〔2018〕20号)要求,全面清查核实集体资产,重点核实未承包到户的资源性资产、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以及资金、债权债务和非经营性资产,查实存量、价值和使用情况,做到账证、账实、账账相符。

二是明确产权归属。根据不同集体资产的形成过程和历史沿革,从有利于管理实际出发,兼顾各方利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实事求是、依法依规的原则,将集体资产确权到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政府拨款、减免税费等形成的资产,要把所有权确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在全面清产核实的基础上,把清产核资结果录入清产核资管理系统中,并逐级审核上报清产核资数据。

三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建立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实行台账管理;

健全资产清查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以后每年末开展一次资产清查,掌握资产变动情况,清查结果及时上报。

(二)全面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 一是明确基本原则。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统筹考虑户籍关系、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对集体积累的贡献等因素,协调平衡各方利益,统筹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工作。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已有明确规定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从其规定;

未明确规定的,按程序提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民主讨论决定,全程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规范操作流程。各村(居)委会应明确政策底线和成员身份确认程序、标准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登记备案机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全面摸清人员底数、群众诉求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指导性文件,制定本集体成员身份确认的具体程序、标准和管理办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讨论决定后张榜公示,无异议后再组织实施。

三是结果公示确认。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小组要及时组织人员,加强对农村集体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工作的指导。在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群众作用,成员身份的确认既要得到多数人认可,又要防止多数人侵犯少数人权益;

要做好外嫁女、离婚妇女、丧偶妇女、入赘女婿等特殊群体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工作,防止“两头空”的情况发生,切实保护特殊群体权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具体办法报镇审核、市农业农村部门备案。成员身份确认结果要及时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并通报到所有涉及人员,要及时做好未被确认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特殊人群解释工作。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登记备案机制,经公示无异议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名单要及时在镇政府和市农业农村部门备案。提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家庭今后的新增人口,通过分享家庭内拥有的集体资产权益的办法,按章程获得集体资产份额和集体成员身份。

(三)加快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一是合理量化资产。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将经清产核资后确认的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等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作为其参加集体收益分配的基本依据。落实好政府拨款、减免税费等形成的资产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政策,探索将其量化为本集体成员股份的具体办法。指导贫困村开展股份合作制改革,为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支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提升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科学设置股权。股权设置方案要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民主讨论决定,股权设置应以成员股为主,是否设置集体股及所占比例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民主讨论决定。成员股一般由人口股、农龄股、土地股等一项或多项构成,有条件且需要的地方可以给予贫困户、独生子女户等单独股份。

三是加强股权管理。在股权管理方面,提倡实行静态管理,即不随人口增减变动而调整。各地要指导改革后成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善民主治理机制,制定组织章程,在涉及成员利益的重大事项上实行民主决策,防止少数人操控。

(四)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 积极探索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能。

一是建立健全制度。建立集体资产股权登记制度,由集体经济组织向股东出具股权证书,记载成员持有股份信息,作为其参与集体经济管理决策、享有集体收益分配的基本依据;

确定为成员的妇女和入赘女婿,要在股权证中记载其基本信息和所持股份等,确保其“证上有名、名下有股、同股同权、按股分红”。健全集体收益分配制度,明确公积公益金提取比例,把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收益分配权落到实处,保障集体资产股份权利。

二是探索拓展权能。各村(居)委会在工作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有偿退出的条件和程序,现阶段不得突破本集体经济组织的范围,可以在本集体内部转让或者由本集体赎回,同时要防止和避免股权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研究制定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贷款办法,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定农民持有集体资产股份继承的办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的具体办法。

(五)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 一是组织开展登记赋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集体资产管理的主体,是特别法人。按照省农业农村厅、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全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组织改革完成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到市农业农村部门办理登记赋码手续,领取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据此到相关部门办理公章刻制和银行开户等相关手续,以更好发挥其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的功能作用。已实行经营性资产等折股量化的,可申请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

未实行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申请成立经济合作社。

二是建立治理机制和组织机构。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善治理机制,制定组织章程,成立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是集体经济组织最高权力机构,涉及股东利益的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

按章程选举产生理事会、理事长和监事会、监事长。加强村党组织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探索明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职能关系,有需要且条件许可的地方,可以实行村民委员会事务和村集体经济事务分离。研究完善适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点的税收优惠政策。

(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一是因地制宜探索有效发展模式。盘活农村集体各类资产,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土地、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等资源性资产发展现代农业项目、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发展资源经济;

支持村集体创办农业生产类、综合服务类合作社等服务实体,发展服务经济;

支持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土地,建设物业项目,盘活闲置资产,发展物业经济;

鼓励以集体林场、土地、水塘等资源性资产及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参股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经营稳健的工商企业。

二是组织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落实《中央组织部 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通知》要求,扶持若干村开展壮大集体经济试点示范。总结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经验,实施贫困地区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提升计划。

三是推动落实扶持政策。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发〔2018〕14号)文件要求,推动相关部门落实财政、用地、金融、税收、人才等优惠政策。建立健全以县级交易平台为基础,以市级交易平台为龙头,市、县、乡三级互联互通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开展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四荒”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等流转交易。建立健全规范的市场管理制度和交易规则。

(七)全面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 一是加强体系建设。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稳定农村财会队伍。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

二是规范财务管理。充分用好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和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管理两个系统,逐步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财务会计核算等相关内容纳入平台管理。实行民主理财,规范财务公开,提高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

切实发挥监事会的监督管理作用,防止少数人操控。

三是加强审计监督。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人员队伍建设,组织做好日常财务收支等定期审计,持续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等专项审计,建立问题移交、定期通报和责任追究查处制度。对集体财务管理混乱的村组,镇政府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整顿,防止和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

三、进度安排和路线图 (一)进度安排。

2020年1月1日至1月15日,各村、组开展动员、宣传工作;

各村(居)成立村级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包括各项工作小组)。

2020年1月16日至1月31日,各村(居)上户发放和收集农户成员登记申请表。

2020年2月1日至2月15日,各村(居)以村级为单位制定成员资格管理办法,组织对成员资格核对排查。

2020年2月16日至2月28日,各村(居)基本完成成员资格确认登记。

2020年3月1日至3月15日,对照清产核资有关表格内容进行清查核实,并进行确认公示。

2020年3月16日至3月31日,村、组级制定成员股份量化工作方案;

开展经营性资产股份量化工作;

并编制股东清册。

2020年4月1日至4月15日各村(居)委会将本单位成员资格确认登记表和股东清册统一上报至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村、组级推荐股东代表,并拟定理事会、监事会组成人员候选名单。

2020年4月16日至4月30日,各村、组级完成股东(代表)大会筹备工作,包括制定章程草案、选举办法、筹备工作报告、确定召开会议日期召开股东大会等相关工作。

2020年5月1日至5月31日,村、组召开首届股东大会,选举产生首届理事会、监事会组成人员,并通过章程。

2020年6月1日至6月30日,村、组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并选出理事长和监事长,公布分工情况,通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或村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等制度;

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或村经济合作社),向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提交相关资料。

2020年7月1日至7月15日镇人民政府对村、组股份经济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进行批复。

2020年7月16日至7月31日,到市农业农村局 办理登记。

2020年8月1日至8月31日,全面完成成员身份确认工作,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及时向完成改革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放组织登记证书,总结试点经验,整理一批典型案例。

(二)工作路线图。全镇所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都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确认工作,在此基础上,分类实施改革。

一是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资产较多的村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将集体经营性资产等折股量化到人、落实到户,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建立农村经济组织治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按规定进行登记赋码,建立收益分配制度;

二、是经营性资产较少或无经营性资产的村、组级是否折股量化及开展后续改革工作,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会议讨论确定;

三、是没有开展折股量化及后续改革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重点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以后因集体土地征收,以及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后拥有较多的经营性资产,具备折股量化条件时,应及时组织开展折股量化及后续改革工作。

四、保障措施(一)强化加强领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要在当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加强部门协调和联系,切实承担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职责,积极主动地帮助改革的村(组)搞好宣传发动,清查现有资产,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改革程序。要善于总结经验,加强典型引导,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基层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形成指导和帮扶合力,为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镇党委、政府将成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和驻村指导小组,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平稳、有序、高效开展。

(二)加强经费保障。为有效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切实保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各项工作费用,确保全镇试点任务如期完成。

(三)加强督导检查。分层开展宣传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的政策水平及业务素质。镇政府要组织人员经常性地深入基层,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涉及重大政策调整的,及时向上级请示汇报。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和纠正弄虚作假、侵害集体经济及其成员权益等行为。

总法律顾问制度实施工作方案 篇6

为了加强医师执业管理,规范医师执业行为,提高医师素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保证考核的客观、科学、公平、公正、公开,确保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制订我院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制度及方案。

1、医院成立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由王兆宏院长任主任委员,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理委员会),负责拟定医师考核工作制度及实施方案,对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进行指导、检查,保证考核工作规范进行。

2、管理委员会下设考核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部,具体负责医师定期考核组织和实施及日常事务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向省卫生厅报告考核工作情况及医师考试结果。

3、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坚持客观、科学、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参加考核工作人员不得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不得索要或收受被考核医师财物等。

4、医师定期考核每两年为一个周期,参加考核人员为依法取得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本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医师、执业助理医师;离(退)休返聘在临床执业的医师。考核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

5、医师定期考核内容由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和业务水平测试三部分组成。其中,工作成绩与职业道德评定由医师执业注册医疗机构负责,管理委员会进行复核。业务水平测试内容包括卫生法律法规、专业知识、技能操作及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能力,其中卫生法律法规、专业知识采用笔试及技能操作考核。

6、医师定期考核程序分为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具有5年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有良好行为记录的;具有12年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无不良行为记录的,按简易程序进行考核。其它按一般程序进行考核。

7、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职业道德、工作成绩和业务水平中任何一项不能通过评定或测评的,即为不合格。无故不参加定期考核,或不按照管理委员会统一安排进行考核的,均视为考核不合格。

8、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由考核机构再次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允许其继续执业,但该医师在本考核周期内不得评优和晋升;对考核不合格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9、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有符合《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十四种情形之一的,考核机构应当直接认定为考核不合格,并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说明。

10、考核结果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记入《医师执业证书》的“执业记录”栏,并录入医师定期考核信息管理系统。对一个考核周期未参加考核的医师,其《医师执业证书》未加盖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印章,医师定期考核信息管理系统内无医师个人信息者,其本人《医师执业证书》将予以注销,需重新注册。

11、实行医师行为记录制度,建立医师定期考核成绩个人档案,作为医师考核的依据之一。

黑龙江省医院

二○一二年一月五日

END

2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实施方案 篇7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学校形象,促进学校稳步、持续、健康发展,根据《2016年卧龙区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为了切实做好我校诚信制度化建设工作,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坚持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长效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积极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以教师诚信促进学生诚信和教育领域诚信,着力建设更加文明、开放、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健康、有序发展。

二、目标任务

以诚信建设为载体,以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为手段,把培育教师诚信价值观念作为师德建设的长期任务,健全诚信建设制度,营造“奖励诚信、约束失信、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育人环境。通过诚信制度化建设,增强全体师生的诚信意识,使诚信风尚日益形成,师表形象进一步提高。

三、组织机构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校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 长:史西宇 副组长:李玉臣、柳富玉、朱燕萍、崔福增、丁玉强 成 员:在职所有教师

四、工作任务

1、加强以校务公开和依法治校为重点的诚信学校建设,以学校各处室的诚信服务带动全校的诚信教育。努力建设“诚信处室”,把强化监督作为诚信建设的重点,切实解决好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处室等活动,在学校开展“抓学习研究、抓团结合作、抓勤政廉政、抓队伍建设”活动,营造讲学习、讲研究、讲实干、讲进取和讲创新的良好风气,不断提高所有教师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

2、建立健全各种诚信教育机制(1)建立健全诚信教育宣传机制

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师德教育,深入开展教师诚信教育宣传活动。围绕立德树人积极培育诚信理念,综合运用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制度约束、激励保障等,强化诚信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教师自觉践行诚信价值。

(2)建立健全诚信教监督记录机制

每学学校与每一位教师签订诚信承诺书,对外公开,接受学校和社会的监督;学校为每一位教师建立诚信档案,将诚信建设落实到师德建设、教育教学、评优奖励、职务晋升等各个环节;将教师的信用记录作为考核、评优奖励、职务晋升重要依据。(3)建立健全教师信用报告评价制度

学校将教师诚信评价纳入考核、评优奖励、职称晋升。(4)建立健全教师失信惩戒处罚制度

建立教师失信“黑名单”,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力度,对违规失信的,考核合格以下,并按情节轻重,采取谈话、通报批评、扣除绩效工资等处理办法。

2、加强诚信学校建设,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在各年级和班级全面开展“育诚信学生、塑诚信师表、创诚信校园”的主题活动,把诚信建设作为维护学校良好形象的基础性工作,不断加强,不断深化。特别要把加强考风、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和实行校务公开、治理乱收费、乱办班补课、乱征订教辅资料等热点问题,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举措。

3、加强教师队伍诚信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把诚信建设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决治理有偿办班、补课的现象。要求教师不仅在学校里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而且在社会上,在家庭里时时、事事、处处都做到为人师表,全方位树立教师的新形象。

4、加强学生诚信建设,促进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

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风尚,努力使诚信建设的要求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他们从不说谎、不作弊、不作假、不欺诈等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同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 综合考评制度,形成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组织广大干部师生积极参与诚信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成立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诚信建设工作,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校广大干部师生积极参与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全体在职人员的诚信意识,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培育学生形成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

在行政人员和处室工作人员中广泛开展“诚信服务、执教为民”的宣传教育,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为全校开展诚信建设活动发挥表率作用。

学校要将诚信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中,与社会公德教育、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高诚信教育的整体效果。

2、集中整治诚信缺失的突出问题,建立诚信激励机制。

要从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反映强烈、有损学校教育形象的突出问题入手,严肃查处各种诚信缺失的典型事件。继续深入治理教师乱收费、乱办班等侵害学生和家长利益的现象;查处个别教师缺乏应有的道德修养、职业责任心不强,存在的只教书不育人、体罚学生、以罚代教、嫌弃学习困难生等问题;青少年学生受社会各方面的消极影响,诚信意识淡化,不守信用、不重承诺的现象,如一些学生习惯说谎、学风不实、考试作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缺少信任、缺少关心等有损诚信和教育系统整体形象的行为。同时建立诚信激励机制,表扬和 奖励好的案例和典型,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环境。

3、大力宣传和引导,及时发布诚信活动信息。学校网站党建栏目宣传诚信知识、政策法规,加大对诚信事迹的宣传和典型失信案件的曝光力度,及时发布诚信教育活动信息。同时利用宣传栏、板报、广播、手抄报等校园资源向全体师生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重要意义及现实事例。

总 论 文化广场实施方案 篇8

实 施 方 案

杨店乡人民政府

目录

第一章

论 1.1项目名称: 1.2项目主管部门:

1.3建设性质:

1.4建设地点:

1.5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7建设目标: 1.8项目执行单位:

1.9项目提出理由及过程: 第二章

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2.1项目区村情概况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 建设内容及规划 3.1执行依据 3.2建设规模及内容 第四章

建设条件 4.1领导重视

4.2群众支持5 4.3业主单位条件 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 5.1指导思想 5.2基本原则 5.3总平面布置方案 5.4主体建筑设计

第六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计划 6.1组织领导 6.2管理措施 6.3实施进度计划 第七章 项目效益分析

附件:

1、杨店乡灵官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工程示意图

2、杨店乡灵官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工程估算表

第一章

1.1项目名称:杨店乡灵官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工程 1.2项目主管部门:杨店乡人民政府

1.3建设性质:新 建

1.4建设地点:杨店乡灵官村

1.5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杨店乡灵官村农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广场,建设面积约为1460㎡。

1.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文化活动广场预计总投资54.48万元。场地平整3.57万元,广场活动场地硬化11.55万元,宣传专栏4.10元,活动台10.00万元,文化体育休闲设施10.80万元,灯光照明4.15万元、农村文化书屋10.30万元。所需资金来源:市财政补助35.48万元、县财政匹配19.00万元。

1.7建设目标:

本项目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及相关技术规范组织实施,建成集文化、健身、群众性文化活动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广场。

1.8项目执行单位: 杨店乡灵官村村民委员会 1.9项目提出理由及过程: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乡的农村文化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群众性文体活动无法开展,满足不了农村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生活需求,这种现状与新农村建设要求极不协调,为此加强我乡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势在必行。

第二章

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2.1项目区村情概况

杨店乡灵官村地处两当县东部,距离县城13公里处,是创建省市县“联村联户”的示范村,全村辖5个村民组,173户,547人,耕地面积2718亩。村党支部有党员24名。农村经济主要以小麦、玉米及其他小农作物为主。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在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大背景下,两年来全村在稳粮强烟的基础上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新建富民产业项目猕猴桃生产基地300亩;新建山羊、生猪等多元化畜牧示范养殖场3个,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烤烟科技示范园基地200亩;农民人均收入达4200元以上。两年来,杨店乡灵官村依靠联村单位的物资、资金及技术扶持,充分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在改变家家户户人居环境的同时,全方位对本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先后完成了全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项目和通村路硬化工程建设项目及群众巷道及院落硬化工程项目建设、旧危房改造项目工程,全村群众个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和联村联户项目的实施、村庄面貌有了极大改变,“脏乱差”现象明显减少,农民群众思想意识极大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得到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村容整洁、道路畅通,农民物质文化增强。可是灵官村群众休闲娱乐无基本的活动场所及文体活动设施,日常的文化管理业务工作都难于正常开展,其它各种集体性、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更是无法正常组织开展,一直以来大型的文体活动都是借助于学校进行开展,这就制约了灵官村文化事业的发展,适应不了新形式下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综合文化广场,各种文体活动设施配套完善齐全,对推动灵官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推动灵官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章 建设内容及规划

3.1执行依据

本项目按照进新农村建设要求及相关技术规范,并结合实际进行确定,主要规划建设广场活动场地、宣传专栏、文化活动舞台、文化体育休闲健身、灯光照明及绿化美化等设施。

3.2建设规模及内容

杨店乡灵官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工程规模和标准如下:

(一)建设规模:建设面积为1460㎡。

(二)建设内容:水泥硬化的活动广场,场地内套建

1、一个活动广场;

2、宣传用文化墙20米;

3、配套健身器材休闲设施;

4、配备场地灯光照明、太阳能路灯、音响等设备;

5、巩固广场护坡。

6、演艺台84 m2(7米×12米)

7、绿化带

第四章 建设条件

4.1领导重视

多年来,杨店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本乡的文化体育事业工作,配备了文化体育事业管理人员,不断出台各种政策和措施,有效的推动了杨店乡文化体育事业有序、健康发展。为建设好杨店乡灵官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杨店乡党委、政府带领村级班子全面论证考察,落实了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用地,并对该项目作出了规划设计,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基础。

4.2群众支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四议五公开”的实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体育生活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渴求良好的文化体育休闲娱乐氛围和场所,所以建设杨店乡灵官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项目工程是灵官村全体群众的迫切愿望,是一项民心工程,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4.3业主单位条件

杨店乡人民政府近年来通过实施新农村项目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项目建设实行监督管理制,通过强有力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能按质、按时、按量完成。

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

5.1指导思想

本项目以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能力为重点,按照“以人为本、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建成集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文体活动广场。

5.2基本原则

总体把握设施完善,功能实用;环境宜人,体现特色;符合规范,科学合理;投资经济,节约环保四项原则。

5.3总平面布置方案

A、功能布局。结合建设规划要求,根据地块条件,为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并考虑总平面的协调性,主体建设沿地块左右两则布局,采用开放式布局,充分展现文体活动广场的群众性、公共服务性特点。

B、总平面布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设广场面积为850㎡。

5.4主体建筑设计

A、一块水泥硬化的活动广场,场地内套建一个表演用活动舞台(14米×8米×0.9米);广场周边建设缓冲平整地,满足村民观看文体活动。

B、建设室外综合活动场地,宣传专栏、简易的水泥或石条桌凳。

C、配套设施:漫步机、塑料椅子、自重式划船器、双位坐推训练器、太极揉推器、自重拉力锻炼器、扭腰踏步器等

D、配备灯光照明、音响等设备。

E、新建绿化带60m²。

第六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计划

6.1组织领导

为加强和规范项目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本项目由杨店乡人民政府统一实施和管理,并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做好项目实施管理、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

6.2管理措施

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监理制和工程承包合同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工程质量和资金管理,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6.3实施进度计划

根据杨店乡灵官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工程管理实施意见,成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管理该项目建设管理工作,项目建设实行招投标制度,项目建设由乡政府指派相关技术人员驻点负责监督管理,项目建设资金统一由镇财政所划拨;项目建设工期2个月。

第七章 项目效益分析

总法律顾问制度实施工作方案 篇9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

广福桥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已经镇政府同意,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现印发给你们,请各村党支部、村委会认真遵照执行。

广福桥镇人民政府2011年4月15日

广福桥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

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抓好我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扶贫办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着力解决好贫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此方案。

一、工作目的和意义

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好高度关注民生、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稳定解决我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现实需要。

实现扶贫开发政策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使低保对象享受低保政策、扶贫对象接受扶贫帮扶、交叉对象实现政策共同覆盖和同步管理,对加快建立区域开发与到户开发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和为“十二五”扶贫开发建立制度基础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总体要求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对象的确认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建卡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将具有开发能力的低保人口全部纳入扶贫对象,建立和完善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全面增强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的原则。努力做到对贫困人口实行应保尽保、对低收入家庭实行应扶尽扶。

(二)是坚持科学规范、简便易行的原则。工作中既要做到科学规范、减少遗漏,又要便于实际操作。

(三)是坚持统分结合的原则。坚持镇、村、组分级负责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四)是坚持衔接配套、统筹兼顾的原则。把扶贫开发与低保、社会救助、促进就业以及其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有效衔接。

(五)是坚持客观公正、阳光作业的原则。做到评估核定人均收入客观,对象确认公开、公平、公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六)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各村低收入人口的分布特点和生产生活需求,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四、标准对象

(一)标准。农村低保标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400元以下拟执行农村扶贫标准;

(二)对象。农村低保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农村扶贫对象,是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农村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或劳动意愿的农村居民,包括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农村低保对象。

五、工作步骤及进度安排

(一)前期准备工作阶段(4月14)

1.成立工作机构,落实镇、片、村、组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

2.制定工作方案。

3.制定相关工作制度。

(二)全面启动阶段(4月14)

1.召开启动会议,传达贯彻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

2.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统计调查培训并

测试。

召开村民大会,并以政策明白卡、专栏、标语、新闻媒体等有效载体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做到扶贫开发政策和农村低保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对象识别阶段(4月16—5月20)

1.自愿申请。由户主填写《农村贫困农户申请书》,向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提出申请,并在申请书上签上户主姓名后,交村委会,村委会组织村民评议小组进行评议,以无记名方式投票产生推荐对象,并将结果在村公开栏上张榜公示7天,公示无异议后报村民委员会。

2.入户调查。村委会对申请的扶贫对象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按照扶贫对象识别指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入户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和劳动能力认定。

3.民主评议。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对调查结果进行民主评议,按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推荐对象,并将评议结果进行公示后报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办公室。

4.镇政府审核。镇党委、政府、人大、纪检、财政、民政、扶贫等有关人员对上报名单进行审核,并对审核结果进行公示后报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领导小组。

5.软件录入。对确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镇政府组织人员进行录入,并建立信息管理制度。

(四)制定和落实到户政策阶段(6月下旬--)根据各村识别确认的对象制定到户政策措施,对农村低保对象,按政策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对农村扶贫对象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落实项目资金和帮扶责任人,享受扶贫贴息贷款、产业扶贫项目、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五)总结评比阶段

我们实行镇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的工作机制,按照工

作节点,分阶段汇报,每周对片、村进行考核评比,对工作进展快、质量高、成效显著的片、村适当进行奖励,对工作不重视、进展缓慢、质量不高的村,给予经济处罚。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村党支部、村委会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夯实工作责任,确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有足够的力量投入。

(二)搞好宣传发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和群众的广泛支持与配合,要认真做好宣传策划,充分运用召开社员社、宣传栏、村务公开栏等进行广泛宣传,确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及文件精神家喻户晓。

上一篇: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计划下一篇:沪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12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