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读后反思

2024-09-12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反思(精选8篇)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反思 篇1

平淡中的波折,朴素中的锋芒

——关于《我的叔叔于勒》

李梦妤

这是一篇莫泊桑著名的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关于《我的叔叔于勒》。故事很简单:发生在法国西北一个拮据家庭中的小插曲。主要人物有菲利普夫妇、于勒还有若瑟夫——也就是文中的“我”。文章通过“我”和一家人在去哲尔赛岛的途中偶遇于勒的经过和菲利普夫妇在发现于勒其实并不如想象中阔绰的反应,深刻地揭示和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纯粹的金钱关系。

让我们看看故事是如何发展的。首先作者写了主人公一家的拮据生活。“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这闲闲的两笔让读者深刻的了解了主人公的家庭情况。等读者了解了主人公的家庭情况,作者笔锋一转:“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从而巧妙的引出了故事的另一个主要人物——于勒。于勒是什么样的人呢?一开始他“行为不正、糟蹋钱”,“不仅把自己应得的那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读后感《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关于《我的叔叔于勒》》。”于是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到美洲去。请注意,这里作者用了“惯例”一词,这暗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们普遍的金钱关系。后来呢?于勒来信说他赚了点钱,于是,“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大家每天都在盼望着于勒归来。前后对比之强烈,人们之间以金钱维系的亲情可见一斑。再后来,因为二姐的婚事,一家人要到哲尔赛岛游玩。作者写一家人很自然的上船、很自然的想吃牡蛎,在“自然”中一步一步慢慢地将故事推向了高潮——父亲发现那个穷苦的卖牡蛎的年老水手竟然是他们日日夜夜盼望着的于勒!读到这里,相信每个人都会为之惊讶。可是,这种结果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最后,“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盼”、“赞”立即转为“怕”、“躲”,让人读来又增添一丝失落和对当时人们金钱关系的失望。

这篇文章没有深奥的主题、复杂的情节,而是用平淡、自然地语言叙述简单的故事。可是其中一些看似简单的细节描写却尖锐的讽刺了人们的金钱关系。例如:当于勒据说赚了大钱的时候,菲利普太太说“这个好心的于勒”,“他真是个有办法的人”;当他又成了穷光蛋的时候,这位太太马上把他说成了“这个东西”,“这个贼”,“有办法的人”马上成了“决不会有出息的”。在情节发展方面,作者的笔调也是平淡的,不慌不忙地慢慢展开叙述,丝毫不见刻意的铺垫,却让读者的心无法平静下来,一定要一口气把这篇文章读完不可。这两点,是我最为欣赏的。

总之,《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平淡而极精巧的、值得玩味的文章。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反思 篇2

“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母亲有点莫名其妙, 就问:

“哪个于勒?”

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 有很好的地位, 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 吞吞吐吐地说:

“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 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

“啊!啊!原来如此……如此……”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 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

“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父亲坐在长凳上, 结结巴巴地说:

“是他, 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

母亲马上回答道:

“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 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的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 低声嘟哝着:

“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 说:

“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 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已经够倒霉的了, 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 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 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 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 就走开了。

【简析】

《我的叔叔于勒》也是莫泊桑的代表作品之一, 同学们在下学期的学习中即将接触到这篇课文。

小说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 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对弟弟于勒的无情寡义, 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小说波澜起伏, 情节巧妙曲折, 关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刻画生动, 使得人物形象鲜明有致。

节选文字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 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 “突然好像不安起来”, 这是心理骤然紧张所致;“他向旁边走了几步”, 是想躲开于勒的目光;“瞪着眼”看女儿、女婿, 是怕他们察觉出这个秘密。这一系列行动描写, 加上表情描摹, 层次鲜明地展现了菲利普紧张、恐慌以致失魂落魄的心理状态。

菲利普夫人听丈夫说那个卖牡蛎的穷水手好像是于勒时, 害怕起来, 她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那样一家人的梦想就会破灭了, 于是“吞吞吐吐”地责怪丈夫“胡说八道”。但当她亲自看清楚果真是于勒, 并且等丈夫确认后, 终于暴怒起来, 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 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非常生动、传神, 让人印象深刻。

链接:

1.赫运, 王振孙译.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2.李玉民, 柳鸣九译.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5.

3.李玉民译.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6.

4.更多莫泊桑英文作品请点击阅读: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篇3

一、彰显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让课堂“活”起来

教育的灵魂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变换、自主创新,形成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体验语文学习给人带来的愉悦,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真正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领会知识,发现规律,探究方法,评价效果。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促进者、欣赏者,引领学生在探讨、实验、研究、体验、创造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上课伊始,我借助多媒体、电子白板等多种手段,使教学更具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这种先声夺人的教学手段,立刻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本课的情境导入,我也采用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你认为这三种感情中哪个最重要?有的学生认为亲情最重,因为“血浓于水”;有的学生认为爱情才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有的学生认为“友情”是第一要素,大千世界里如果没有朋友那将会是多么孤独寂寞。话题一提出,学生立刻展开热烈的讨论,畅所欲言,课堂气氛立即被调动起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自得自悟,在合作中创新发展,彰显了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使课堂“活”起来。

二、突出学习的互动性和合作性——让课堂“动”起来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课堂上进行合作互动、质疑和探究,使课堂不断向更高更广的空间拓展。课堂上师生双方互动、生生互动,用讨论、畅想、陶冶、表演等模式,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在认知上找到差距,引起探究兴趣,掀起激烈辩论,切磋产生火花,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我在本节课学生的合作探究中进行了如下设计:①如果他们在船上遇到的不是穷水手于勒,而是百万富翁于勒会是怎样的情景?②穷水手于勒在买牡蛎时认出了亲哥哥菲利普,情景又会怎样?学生争先恐后上台表演各种可能出现的情景,惟妙惟肖,淋漓尽致。此环节的设计把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设法让学生充分“活”起来、“动”起来。为此,教师就要将“教”的活动,科学巧妙地转化为学生“学”的活动。教师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就是由明到暗、由主到次、师生互动,使学生达到由情感到认知的统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突出学习的互动性和合作性——使课堂“动”起来。

三、体现学习的综合性和实效性——让课堂“亮”起来

多元、多彩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魅力所在。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技能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锻炼他们的能力。

我在本课教学中,按照理解—品味—感悟—体验—升华为线索,在分析人物性格时,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在分析悬念铺陈时,扣住一个“巧”字,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感悟思考:①你看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②在现实生活中,手足情是否禁得起世俗的考验?经过讨论同学们得出:不要把理想寄托在别人身上,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去争取。在亲情和金钱上,应珍惜亲情淡泊名利。这一思考环节的设计,使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倾听学生的声音,触摸学生的感受,用尊重宽容的眼睛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用平等的语气与他们对话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

本节课搜集资料、感悟体验、现场调查、品味表达、联想反思等环节都由学生自主完成,使他们充分张扬了个性,展示了才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学习的综合性和实效性——使课堂“亮”起来。

课堂教学是一个遗憾的艺术,反思本课存在着很多纰漏和不足。首先在整体感知上,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好文本,学生未及进入作品体验,就强加给他们一些问题,显得有些突然。其次探讨设疑环节中践行“学生唱戏老师搭台”的设想不够理想,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够。最后在拓展延伸方面没有让学生进行续写,应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畅所欲言,百家争鸣,这样在教学中就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节课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语言大师的艺术魅力,深刻剖析了社会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更让我们在反思中学会体味人生,对学生的教育,可谓深刻久远。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篇4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2010年9月的反思

这个教案很精彩,每个问题的设计启发性都很强,绝不单单是简单的“是”、“不是”、“会”、“不会”,同学们都须动番脑筋,且都乐于投入进去。可以说,思考得很有价值。如:第一个问题,文中人物是如何评价于勒的,同学们浏览全文,在文中标注着,韩玉静一个人几乎把所有评价找全了,宁继焱、宁纪杰做了少量的补充。我在他们的`提示下,将内容板书在了黑板上。第2个环节,给这些评价分分类,哪些话是在相同的情况下说的,张萌迅速理出了思路。我在她的提示下完成了关于情节的板书: 占钱――赶 有钱――赞、盼 没钱――骂、躲 。

接着,我说:“于勒的有钱、没钱使得文中‘我’的父母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针对这种变化老师拟了一幅对联,我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加上横批。”我在黑板上写: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王健在下面说:“老师,别写下联,我们自己对。” “‘一日’对‘十年’”,看到我略带思索的表情,王健马上改口:“‘一朝’、‘一朝’好。”我笑了,在黑板上写上了“一朝”二字。几个同学异口同声:“一朝相见,咫尺天涯。”好得很!我再提醒:“‘同胞’与什么对?”

有的同学说:“亲人。”还有的同学说:“兄弟。”我写上了“兄弟”二字。“‘好似’的同义词有哪几个?”“好像”、“犹如”、“就像”,同学们叽叽喳喳。我写上了“犹如”二字。张萌说:“老师,‘陌生人’与‘摇钱树’对。” 就这样一副对联对出来了。经过斟酌,议论,同学们普遍认为下联改动一下感觉更好,那就是:一朝相见,咫尺天涯,骨肉犹如陌路人。 “横批呢?”我问。同学们略有所思。我提醒:“为什么骨肉不相认呢?是什么原因使得菲利普夫妇不认兄弟呢?”贾鑫脱口而出:“钱!”“用个四字成语。”“金钱至上!”十几个同学异口同声。我总结道:“这正是这篇小说的主题,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说到这,下课铃响了,下一个环节“人物形象分析”只能等到下节课上了。真遗憾!下一轮上此课时我一定让各个环节再紧凑些,争取一节课完成好。

2013年9月的反思

同样一个教案,今年上却没有了上一次的愉快、心满意足的感受。第一个问题,说说文中的人物是怎样评价于勒的,就这样一个简单、直观的问题很多同学就一点脑子都不动,找的一塌糊涂。本来打算5分钟完成的一个环节,用了15分钟还没结束,丧气得很。第二个问题:给这些评价分分类,再看看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反映出说话人对于勒的什么态度。这个问题同学们回答的零零碎碎,往外蹦词,我提示一点,就再说一个词,不提示,就不再说了。

对对联情节更没出现上一轮上此课的精彩,横批“金钱至上”这个成语竟没有一个同学知道,只有隗_[说出个近义成语“嗜钱如命”。有的同学说“见利忘义”“见钱眼开”,这与“金钱至上”都有较大的意义区别。我提醒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把钱看得最重要,成语中带一个“钱”字,也没有提醒出一个同学来!郁闷!

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平时提问也挺多的,也启发同学们多思考、多举手、多表达,但是到现在却培养出一批木头!当然,重要责任在我,我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采用的方法不对头,自以为备课很充分,可是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次要责任在学生,平时不读书,课余时间都花在电视、电脑、手机上,家长管不来就不管,致使学生脑子中一片空白。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篇5

语文组申丽华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把握人物形象是学习小说的主要人物,因此我这样设计本课的学习目标,本文是如何刻画菲利普夫妇的形象的。但实际操作中0911班却出现了问题。

这一环节我要求小组合作完成,首先自读课文,在文中勾画描写菲利普夫妇的语句,并将人物的性格特征写在旁边,紧接着小组讨论,由4号同学主说(6人小组),其他同学补充,1号最后总结归纳。如果本组意见已经成熟,可以将关于菲利普夫妇形象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派代表发言说依据。这种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各小组争相把本组的意见写在黑板上,而且能看得出来在写的同时,还力求工整、美观。一般小组都写到了,自私、庸俗、虚荣、势利等等。11组的答案别出心裁,价值观扭曲。当时看到这个答案我觉得似乎有点别扭,但又说不出为什么,11组代表在说依据时,说到菲利普夫妇过于看中金钱,以至于忽视了远比金钱重要的亲情,教学反思《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同学们似乎也非常认同这个说法,于是就不了了之。

我的叔叔于勒反思总结 篇6

《语文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理解好关键句,从而更好的理解文中主题,或是对人物的分析和把握。而且要充分发挥它的阅读功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解读文本和理解文本,形成对文本的初步感知”,如在本课中,我对文本的关键词进行了点拨,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的品析,朗读进行人物性格和主题的有效探究。本课时定为一课时,教学设计的重点在也于分析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题,我先让学生找有关人物语言、神情的句子,再有感情地读。

在读的基础上,学生分析人物性格,在知晓人物性格后,再把人物特点用演或读的方式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如品析文中“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一句时,短短的一个“唉”饱含了菲利普怎样的感情?对于勒急切盼望,未见于勒归的失望与希望。为什么那样盼望于勒,这时的于勒是怎样的于勒?所有的一切的期盼源于一个“ 钱”,全都浓缩在这长长的一声的叹息里,由一个小小的“唉”字让菲利普贪婪、自私、唯利是图的形象跃然纸上。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反思 篇7

我拍拍她的短发,她惊恐地站起来,红着脸说:“您好! 莫伦先生,我叫莎丽尔。”我正打算付给莎丽尔小费,她却紧张地摇头说:“对不起,莫伦先生,我并不是想要您的钱。”“难道你是想跟我交朋友? ”“因为您跟我爸爸长得很像! ”

看得出,莎丽尔说这话的时候鼓足了勇气,而且一提到“爸爸”,她的眼泪几乎就要掉下来。我突然萌生一种无以言表的情愫,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的感情:“我开车带你兜兜风好吗? ”她睁大眼睛,有些不相信地看看我,然后突然雀跃着钻进车里。

很快,这个10多岁的孩子消除了对我的陌生感,打开了话匣。她说她父亲是个非常英俊幽默的男人,在她两岁的时候离家去阿姆斯特丹做生意,赚了钱就会开着红色跑车回来接妻子和女儿,还要为她们建一个牛羊成群的大农场……现在,她的母亲快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莎丽尔希望找到一个长相和她爸爸相似, 而且有着鲜艳跑车和大农场的男人,让妈妈“等到”心爱的男人,了无遗憾地离去。很显然,她父亲是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到阿姆斯特丹后没有发达,或者已经爱上了另外的女人。

“莫伦先生,我在半年内找了许多叔叔,可是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愿意听我的故事,您是最好的! ”说完,她示意我停车,然后跳下车去,一边跑一边说:“我明天再来找您。”

第二天早上,小姑娘竟然一路找到我家,还带了一张她父亲15年前的照片,那是一个英俊年轻的小伙子,但并不像莎丽尔说的那样和我很像。莎丽尔是要我扮演她的“爸爸”,也就是她母亲的丈夫。

莎丽尔满脸笑容,眼神中映射着无比澄澈的温暖,我无法拒绝这样一个小女孩如此善良的要求。

一个明媚的下午,我载着莎丽尔向“南茜精神病院”出发了。我们到达时,她的妈妈正在熟睡,这个被思念和病魔折磨得不成人样的女人被小小的女儿拾掇得异常整洁。

没想到,莎丽尔的母亲醒来后,突然扑倒在我怀里号啕大哭,她真的把我当成了她苦苦等待的丈夫! 莎丽尔好几次悄悄掐自己的手背,然后露出得意的笑容。我突然觉得自己的生命在那一刻变得无比澄澈温馨,我朝她努努嘴:“怎么不叫爸爸? ”慢慢地,莎丽尔蹭到我身边,迟疑许久,轻轻地叫了声:“爸爸! ”我伸开另一只臂膀将她搂进怀里……

一小时后,我和莎丽尔将她母亲扶下楼。整个晚上,我们都在农场转悠。晚上10时,我开车送她们回医院,直到她母亲睡着后才离开。莎丽尔将我送到病房外面,说:“莫伦叔叔,真的谢谢你。”莎丽尔不知道,我这个42岁的中年人其实早已被她深深地感动和激励。

翌日下午,我又开车来到精神病医院,这让莎丽尔无比惊喜。我拍着她的肩膀说:“我愿意做你的爸爸,也喜欢和一个好孩子陪着她的妈妈。”

半个月后,莎丽尔的妈妈终于含笑离去。丧礼结束后,我向莎丽尔张开双臂,说:“孩子,知道我现在最想你叫我什么吗? ”莎丽尔眨眨眼睛没领会过来。

我再指指自己的胸口,莎丽尔终于张开双臂跑过来,扑进我的怀里轻轻地叫了一声“爸爸”。

(选自《读者》2005年第14期,有改动)

鉴赏空间

如果说《我的叔叔于勒》中,若瑟夫的言行是一缕温暖人心的阳光,那么《情暖人生》中则处处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孩子都是天使,生活在赤裸金钱社会的若瑟夫如此,为母亲寻找“丈夫”的莎丽尔也是如此,不论所处的境遇如何,他们都用纯真过滤冷酷、自私,将自己生命的酒杯斟满真、善、美。

[读有所思]

《我的叔叔于勒》新解 篇8

首先,若瑟夫、于勒、菲利普夫妇他们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在那个社会里,金钱主宰着人们的生活,人际关系包括家庭骨肉关系也无不打上金钱的烙印。小说确实也直接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生活的状态,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对人际关系的浸润,对人性的扭曲。但我们应该注意到,菲利普夫妇并不属于资产阶级,他们的对于亲兄弟于勒的态度,也并不是资产阶级为富不仁的表现,于勒当然也就不是一个被资产阶级哥哥迫害得漂泊天涯的无辜者。弟弟于勒和哥嫂菲利普夫妇其实都是社会底层的贫穷的小人物,或者说都是无产阶级。这一对亲兄弟之间曲曲折折的关系,并不是资产阶级“纯粹的金钱关系”。况且,于勒还是一个游手好闲的败家子,是一个蜕化变质的无产阶级。他曾经“是全家的恐怖”,“当初行为不正,糟踏钱”,“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试想,已经如此这样最大限度地帮助了于勒的菲利普现在不“打发他到美洲去”,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于勒已经把一家人的生活拖累到了如此困难的境地,还要让他逼上绝路?于勒到美洲后,在来信中说他赚了钱,“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对于一个贫穷家庭,那样一笔赔偿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盼望他也正在情理之中。而十二年后 ,菲利普夫妇遇到的于勒却是一个“又老又穷苦”的水手。让他回来,只能再一次连累这个深受他伤害的本来已经非常艰难的家庭,你说可怜的菲利普该怎么办?

这些隐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能解释清吗?

其次,这样的故事并不只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封建社会有,甚至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少。战国名人苏秦穷困潦倒回到家里,妻不下机,嫂不为炊;他富贵后,妻嫂侧目不敢视,俯伏侍饮食。那倒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但那是资本主义的吗?以此类内容为题材的小说戏剧更是不胜枚举。其实不用考证,在现实生活中,在老百姓的圈子里,在我们的周围,这样的事情多得都让人麻木了,但那都与资本主义无干。所以即使菲利普夫妇是嫌贫爱富吧,那也是自古皆然的事。可见《我的叔叔于勒》这出悲剧不只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悲剧,更是人类历史上的千古悲剧。

还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奴隶的母亲》、《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等名篇中,典妻的丈夫鬻子的父亲都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角色,为什么他们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我的叔叔于勒》中,改名换姓叫了个菲利普,同样因为贫穷而不敢兄弟相认时,就成了反面角色?这说不通!

这篇小说写的是社会下层人在贫穷逼压下生存本能的流露,是贫穷给社会下层人带来的辛酸,是贫穷的罪恶。

如果不是因为贫穷,菲利普有必要计较于勒这个花花公子弟弟花的那点钱吗?任他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能挥霍多少?索性把他侵占之余的遗产全部给了他也不打紧,更用不着打发他出去打工了,省得自己被良心的重负压得透不过气来。

如果不是因为贫穷,于勒的一封空口许愿的信会成为全家的福音书?于勒这个逼得一家人陷入困境的无赖亲人会成为望眼欲穿的救星?

如果不是因为贫穷,十二年后相遇正圆了团聚梦,何必躲避?

贫穷这只无形的巨手,它把小民菲利普夫妇像猴子一样播弄戏耍于股掌之间,让他们相聚而不能,只好分离;大度而不能,只好刻薄;多情而不能,只好无义;善良而不能,只好丑陋;幸福而不能,只好辛酸。

贫穷这只无形的巨手,让菲利普夫妇承受了生活的艰难,还要让他们承受心灵的煎熬;让他们穷形尽相地表演完傻子,还要让他们一本正经地去表演小丑。

假如菲利普富得流油,真的属于资产阶级,他们有如许委屈吗?如果我们以上对小说的理解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在阅读和教学这篇小说时,就至少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拓展:

一、莫泊桑批判的锋芒,其实不是孤立地指向哪个时代,哪种社会制度,而是指向所有时代,指向贫穷。只要有贫穷存在,就会有这样的悲剧产生,只有消除贫穷才是出路。

二、莫泊桑的解剖刀也不是单单指向菲利普夫妇,而是指向每一个人,指向人性中的自私。我们自己也不例外。每个读者都应该自省。

三、我们对于勒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对他挥霍无度的生活态度则要给予理直气壮的否定。要结合现实生活中那些为了自己享受而对亲人朋友进行敲骨吸髓般榨取的现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而以上三点,应该正是我们今天学习这篇小说的意义所在。

上一篇:校园真美-四年级写景作文下一篇:杉山中心小学 “除四害”工作检查评比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