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改活动记录(精选11篇)
小学课改活动记录 篇1
语文课改活动记录
2014-2015学年完民庄小学课改活动记录表
学 科 语 文
活动时间 第2周星期二 活动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数
教师14人 活动记录人 高美娜 活
1、树立大课程观,继续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研究和使用,动 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目
2、学习和使用好新课程实验教材。学习新课程标准解读,了的 解新教材。
活
1、检查周前备课情况。
动
2、继续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新教材校本培训。低年级李俊负责内 主持,中年级谢素星负责主持,高年级王会强负责主持。容
3、学习新课程标准解读,了解新教材,领会教材编排意图。和
4、要求各位老师用好新教材,改善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做到
得心应手。过
程
活
动 通过学习大家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认识,对树立大课程观,效 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果
备注1/10页
2014-2015学年完民庄小学课改活动记录表
学科 语 文
活动时间 第4周星期二 活动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数
教师14人 活动记录人 高美娜 活
1、明确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动
2、以小语科工作及学校、教导处计划为依据,结合新学期小语教目 研和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科组教研计划。
的
3、教师制定学科计划。
1、学习本学期语文教研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的教研要求。活
2、以教研计划为依据讨论制定科组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动
3、制定本学期的教研课题:开展以同伴互助为形式的教研活动。内
高年级以复习研讨为专题进行教学研讨;五年级以作文研讨为专题容
进行教学研讨;
三、四年级以阅读教学研究为专题进行教学研讨,和
低年级以识字写字教学为专题进行教学研讨。
过
4、分级讨论制定活动方案。
程
活 通过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全面优化教学管理,师资动 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科组工作顺利进行。效
果
备注2/10页
2014-2015学年完民庄小学课改活动记录表
学科 语 文
活动时间 第5周星期二 活动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数
教师14人 活动记录人 高美娜
活
动 为了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落实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进一目 步加强语文教研工作,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 活
1、根据本校实际开展 “识字写字研讨”“阅读教学研讨”、“习动
作课研讨”、“复习课研讨”等校本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活动。内
2、讨论制订校本教研活动计划。
容
3、安排各年级老师上课时间。和
过
4、进行五年级作文研讨。
程
活
动
效 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果
备注3/10页
2014-2015学年完民庄小学课改活动记录表
学科 语 文
活动时间 第6周星期二 活动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数
教师14人 活动记录人 高美娜
活
动
1、实施同伴互助,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目
2、检查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的 活
1、继续进行五年级作文研讨。
动
2、组织级组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并对存在问题进行研讨。内
3、安排下星期低年级“识字、写字”研讨。
容
和
过
程
活
动 通过活动,不管是评课者还是执教者,人人都以平等交流的方效 式,做到评中带学,达到了“同伴互助”的目的。果
备注4/10页
2014-2015学年完民庄小学课改活动记录表
学科 语
文
活动时间 第8周星期二 活动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数
教师14人 活动记录人 高美娜
活
动
1、加强语文教研工作,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目
2、检查课堂教学情况。
的 活
1、组织科组教师认真听课、评课,互相学习,共同探索。动
2、低级组教师对识字、写字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研讨。内
2、安排下星期二年级研讨课。
容
和
过
程
活
在同伴互助的前提下,教师能在教研活动中迅速成长起动
来,进一步地用新理念来指导教学,教研成果会更好地运用于效
教学实际中,真正促使学校的发展。
果
备注5/10页
小学课改活动记录 篇2
(一)活动概况
本届评优活动全省所辖17个市、州及省直学校,共18个单位组团参加了本届评优活动,优质课参评教师97人、“三个一”(赛前完成一份单元或模块教学计划、一份本单元或模块教学计划中的一节课时教学设计、优质课评比活动期间完成一份听评课报告)参评教师230人、观摩教师据不完全统计近400人,总规模近800人参加。湖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湖北省教师管理处、湖北省教研室,以及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的分管领导、体卫艺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各市、州、县体育教研员参加了本届评优活动,本届体育教学评优活动也是湖北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面最广的一届评优活动。
(二)活动背景
本届评优活动是在我省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全面实施,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继续实施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入开展课堂教学;大力加强体、音、美等薄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由省教育厅直接主办的一项体育教学的专项性评比活动。其目的一是总结和展示我省体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研究探讨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问题和困惑,进一步明确体育教学的方向;二是通过面向基层、广泛参与、深入研究、交流学习,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活动特点
1. 体现行政领导和教研指导齐抓共管的特点。
本届体育教学评优活动是由省教育厅主办、湖北省教研室组织实施的一届专项性体育教学评优活动,既是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大教研活动,也是湖北省教育厅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种有效的培训形式,更是促进中小学执行课程计划,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活动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加强对本届体育教学评优活动的领导,成立评优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各级各类体育教学评优活动,各地教学研究部门切实加强对各地体育教学评优活动及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导,特别是加强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体现了行政领导和教研指导齐抓共管,以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这一学校体育中心工作为抓手和突破口,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特点。
2. 体现引领教学改革的特点。
为了使本届评优活动真正起到引领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的目的。本届评优活动依据《课标》制发了体育教学评优活动的两个新细则,一是《优质课评价细则》,二是《“三个一”教学案例评比细则》。这两个《细则》结合了当前湖北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改革的现状,体现了《课标》的精神,对于引领湖北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引领和导向作用。
3. 体现以活动促培训,
整体推进教学质量的特点。本届活动历时近1年时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各学校和县、市组织开展评优活动;第二阶段由各市、州组织开展地市级的区域性体育教学评优活动;第三阶段为省级评优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以评优活动为抓手,通过组织参与、广泛交流、观摩学习、深入研究,整体推进以提高质量和教学效果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改革。使本届评优活动真正成为重在基层、广泛参与,达到全省性体育教师教学培训、教学成果展示、促进区域交流、提高教学整体水平的目的。
二、优质课呈现的特点
(一)学习内容多元化、技能化(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小学、初中呈现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基本身体活动(田径类)、球类、体操、武术、民族民间体育、韵律(健美操)与舞蹈等,符合《课标》对教材内容提出的建议和要求,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实践性,同时选择的具体教学内容,突显了技能性,特别是小学组有两位教师上器械体操的跳山羊,这也是本次评优活动小学课教材呈现的一大亮点。高中组呈现的教学内容略显集中,21节课中篮球课11节,有些项目如武术、球类项目中排球、足球等在本次评优活动没有出现,但高中组呈现出的教学内容基本体现了当前我省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和模块教学的特点,这些教材既是模块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
(二)学习目标具体化、合理化
湖北省第九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活动教学(学习)内容与教学(学习)目标例举(见表2)。
从上述举例可以看出本届评优活动中,参赛教师在确定教学(学习)目标时,能够根据体育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等实际,强调认知、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的目标,既体现了三维目标的特征,又有所侧重,特别是重视技能目标的具体化。本届评优活动参赛教师制定的教学(学习)总体呈现出目标具体,层次分明,具有可操作性,且目标难度适宜等特点,这也是本次评优活动的一大特点。
(三)重视新三基教学
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运动技能和方法(新“三基”)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最核心的内容。本届教学评优活动所呈现的优秀课中,除了注重知识、技能教学外,都特别强调把“运动方法”和“学练方法”传授给学生。例如初中一节接力跑教学,采用“原理教学法”,讲解示范下压式传接棒技术在快速跑中的运用,通过提出快速跑传接原理“等速——等速的条件——预跑时机和预跑点——等速点”,以问题为中心,在教法及组织实施上,以学生主动体验,发现问题并在教师引导和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合作学习——学生再体验——师生共同评价和总结——激情展示的教学程序,将认知、技能和方法的学习揉为一体,逐步推进,使学生知其理、明其利、爱其趣、用其技,既传授了动作技术,又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与合作能力,达到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寻学练方法的目的。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有效化
本届教学评优活动,少了花里胡哨的道具、少了无效的形式化的教学方式,重视通过创新教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明白破解重、难点的方法和运动原理,更加关注“有效性”和“实用性”,特别是善于充分利用选定的教学资源,按照“一物多用”的原则,构建多种辅助教学手段,突出教学重点,破解教学难点。如小学一节跨越式跳高课,尝试对小学生田径教学方法的创新,利用学生喜爱的“球”,并运用两腿快速触球,提高学生两腿快速过杆的动作能力和节奏,突破重、难点。再如高中一节篮球课,在课中不仅利用了支架式挂图帮助学生学习,练习时将支架式挂图作为持球突破的障碍物,同时在支架挂图边的地面上画一条红线,表示为突破时必须跨越的线,让学生明确了学练方法和注意重点。
(五)队列练习和学生体能发展得到重视
本届教学评优活动中绝大多数课都高度重视体能发展,也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四性”中的健身性,即体育课必须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体育教学中的练习密度、运动负荷和心率曲线图等指标是反应一节体育课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方面。从本届教学评优活动所呈现的课来看,很多课都安排有一定的体能练习,即“课课练”,且课课练与心率曲线的关系、与体能发展敏感期的关系、与学习内容的关联、与全身性的发展等处理和安排也比较合理。同时,本届评优活动的准备部分,许多课都安排了以往在优质课评比中少见的队列练习,且队列练习与调队相结合,过渡自然,既培养了学生必备的组织纪律性,也培养了学生的身体姿态,同时达到了组织教学调队高效的特点。重视学生体能发展和重视学生队列练习在本次教学评优活动中有着鲜明的指向性,这也是体育课常态教学所必须坚持的。
(六)教师教学技能不断优化
本届评优活动中,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体现了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口令清晰、宏亮;示范正确、优美;讲解简明、易懂;保护帮助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课堂常规贯彻认真、得当;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正确等,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专业素养和较强的教改意识。特别是一些出彩的优质课,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对课堂生成的因素能及时、敏捷做出处理,具有较强的课堂掌制能力和教学执行力,具有自己的教学特色,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自己的风格,体现出了教学的艺术性。同时,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普遍注重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与气氛,关注差异,体现面向全体的精神,师生互动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七)教学文本规范化
本次活动在教学文件方面,呈现出教案规范,图文并茂,层次清晰,简明直观等特征,同时教学设计的结构也更趋合理,既有设计说明,又有表格式课时计划,在表格式课时计划中,非体育教学内容名称基本消除,学习内容的表述清晰、明确、体现了体育课的基本要求。教案结构合理、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内容的呈现、组织与要求[包括安全提示]、时间安排与练习次数)明确、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场地器材、课后小结、安全措施等教案的基本要素完整。教学文本的规范,一是反应了教师教学研究理论层次的提升,也反应了教师教学的基本规范,这也是本届评优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
三、问题与改进建议
(一)小学体育课出现矫枉过正,高中出现教学层次偏低的现象
本届教学评优活动中,所呈现的体育课中少了一些无效的、虚的花架子,那种为了使课“好看”、“花哨”的目的性不强的过度游戏化的现象明显减少,多了围绕技能和体能教学的实在的东西,但少数课实得有点“发干”,特别是小学低龄段(水平一),出现了过度强调“技术动作”教学的课,且学习技术动作的教学手段单一,有成人化、训练式教学的痕迹,缺少了小学体育课教学的“灵性”,又有回到过去《教学大纲》时代的迹象。《课标》明确提出,小学体育教学要在游戏中学习体育技能,掌握体育学练方法。因此,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游戏创设,把教学过程游戏化,将游戏组织、游戏活动作为解决课的重难点的教学手段来设计,通过一个个小游戏来为教学内容和目标达成服务才是小学体育课的要求。同时,本届活动在高中的体育课中又出现有少数课教学内容选择层次偏低、教学方法低龄化的现象。如高中体育课有少数课过度强调情景教学,对学生一看就会的内容作为技能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该内容可以作为身体素质发展课的内容)。以上两种现象是今后体育教学中尤为要注意和改进的重点。
(二)体育教学要特别重视学生“学练方法”的教学
“方法”是《课标》的一大亮点,也是体育教学中核心的目标之一。有些教师在教学时,虽然教学手段合理,也作了很多有效的创新,但在组织实施教学时,只是要求学生一个练习接一个练习的训练,还是一种训练式、传授式的教学。今后的体育教学中,除了注重知识、技能教学外,应该特别强调把“运动方法”和“学练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明了为什么要做这个练习,使学生知其一理、明其利、爱其趣、用其技,提高学生体育学习与探寻学练方法的能力。这也是我们今后体育教改的方向。
(三)学习目标的问题
本次评优活动,少数教师在确立学习目标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地方,在叙写目标方面有用教学目标的,有用课的目标的,有用课的任务的,有用学习目标的,同时也有少数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过大、过空。用教学目标是可以的,这也是教师们广泛使用的一种制定、叙写目标的形式,但在教学中要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课标》提出“学习目标”,要求教师在制定目标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即以学生为主体来研究制定学习目标。因此,建议教师们今后确立目标时,可直接以“学习目标”的形式来表示。在这里笔者也提出一种叙写学习目标的模式供大家批评指导。学习目标叙写模式:学习什么内容,能阐述(或说出)学习内容的动作方法和学练手段(方法),在什么条件下完成(做出)什么动作技能,发展什么身体素质,学习中应该怎样(注:在这里要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来写)来发展情感目标。在续写学习目标时,一定要注意每一句话的主体都是学生,也可分为1至3点来表述,但一定要简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四)学习重、难点的问题
体育教学中,明确教学重、难点至关重要,只有确立正确的重、难点,才能围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来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组织呈现学练内容。从评优活动呈现的一些出彩的优秀体育课来看,一定是对教材研究很透彻,重、难点确立正确,并围绕重,难点挖掘出了该教材多种多样的、针对性、实效性很强的学练方法的课。但本届评优活动中,有少数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确立学习重、难点,有少数教师确立的重、难点不明确或不合理。在此,笔者也提出确立重、难点的基本原则是“依据学习内容(有的是技术动作的核心要领,有的是技术动作的某个技术环节)确立学习重点;依据学生学情,分析该学习内容哪点对学生难度最大,来确立学习难点”。
(五)教师基本功的问题
在本届评优活动中,所呈现的优秀的、出彩的体育课,教师的基本功都非常的扎实,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但本届评优活动中,也出现了个别教师示范错误,站位不合理,口令错误,如:某教师下达的口令为“由四列横队变八列横队齐步走”,正确的口令应该是“四列横队变八列横队——走”。还有本届评优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教师上课运用“口哨”的较少,有些教师甚至没有带“口哨”。而口哨的运用也是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组织高效的很重要的因素。以上教师基本功等问题是今后教师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问题
在本届评优活动的一些课堂上,有的教师仍然是用“好”、“非常好”、“真棒”等简单的评价。笔者认为,有展示就应该有评价,而且这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评价点。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某个点,进行多元化的、客观性的评价,真正使教学评价起到激励、改进、努力的作用,这也是今后教学中要积极改进的方面。
(七)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
《课标》提出“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武术、踢毽子、竹竿舞……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来补充和丰富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我省恩施州等地民族民间体育资源丰富,选择开发一些民族民间体育来丰富与补充当地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既符合《课标》精神,又符合当地体育教学实际。本次评优活动中,民族民间体育教材共10节,绝大多数都是恩施州所呈现的课,如:竹玲球、摆手舞、翘旱船、玩陀螺、扭扁担、傩戏操等,但要注意将这些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系统化、教材化,在体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目的性、科学性、可行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文化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特别要注意所开发与利用的这些内容对身体练习相关性的挖掘,注意学科教学与一般性体育活动的关系。
(八)教学设计中关于设计说明的问题
本届评优活动中,很多教师在设计说明中,没有体现出“说明”的作用,有些内容是对课时教学计划中的内容的复述,比如有些教师课时教学计划中的教学重难点,在设计说明中完全一样,只是又复述了一遍,没有说明出确立重难点的依据和缘由等。教学设计说明要围绕教材处理的理由、学习目标确立的依据、重难点确立及处理的缘由、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教学情景创设的理由、教学资源选择与运用的意图等内容来进行说明。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活动课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活动课 优点
1.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之后,设计“拼出美丽的图画”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等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当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另外应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画,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在数学课上,学习目标让学生发现,问题由学生提出,规律由学生来探究,方法由学生摸索,结果由学生来评价。这样,学生就有了探索新知的欲望,能够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常规,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新思路。
2.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具体思维的有机结合,相对于其它一些学科而言,显得单调、粗糙。然而,数学本身蕴含着特殊的美,只不过没有被一些老师重视而未被发掘,数学实践活动能使原本单调的内容置于情境之中。来自生活的情境生动有趣,美妙无穷,必然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老师设计了购物活动,当“小小文具店”的场景伴随着音乐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学生兴趣盎然,立即主动读出橡皮、卷笔刀、直尺等物品的价格。在购物时,学生对照价格选择相应的人民币,与“营业员”交换实物,似乎此时真的进入商场购物,积极性很高。这种源于生活情景的学习,自然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达到主动参与认知的全过程。钟启泉教授指出:“在情境认识论中,认知带有极其具体的性质。它强调认识活动不是单纯地积累抽象的逻辑操作与概念性知识,具体的情境是在该社会生活中活生生地进行活动的实践过程。”理论的阐述,进一步证明了实践活动与生活紧紧相连,能把学生带人现实社会之中,产生亲切感,使其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从而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可见数学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3.实践活动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实践活动的核心任务。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指比较分析的方法、模型方法、估测方法、推理方法、转化方法、统计方法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些数学的思想方法都是通过解决问题而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师总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课堂中充满着研讨、探究、思考的气氛。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大胆尝试,要允许学生失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探究。数学实践活动能为学生探索知识形成过程,掌握思想方法提供广阔的空间。因为,它可以让其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归纳,清楚地发现其本质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知识,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在教学几何形体体积的复习与整理一课时,老师出示两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问:“这两个鱼缸是什么形状?如果想给小鱼找一个宽敞的家,大家准备选哪个做它们的家?我们给小鱼搬家前,需要先往鱼缸里倒水,倒多少合适呢?”同学们开始往鱼缸里倒水。接着老师问:“大家估测一下,现在鱼缸里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学生通过动手量,得出水缸里水的长宽高的数据,进而算出体积。接着,老师又说:“让小鱼住进一个正方体的空间里该怎么倒水呢?”由此复习了正方体体积。最后,出示圆柱体、圆锥体形状的鱼缸,老师往里倒水,问:“这时鱼缸里的水是什么形状?要计算水的体积,需要测量什么数据?”这些实践活动,不仅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看到了四种形状的容器所盛水的形状的变化,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取得必要数据进行计算,既达到了整理复习的目的,又使同学们直接感受到几何形体相互之间的联系。这当中老师提出问题:“这些计算公式看起来各不相同,但他们有没有内在联系?”从而得出,要计算体积,当两个底面相同时,可以用底面积×高而得出。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很快掌握了每一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可以“转化”的思想。学生参与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将知识发展的过程观察得直接具体、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总之,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根本教学理念。通过实践活动课教学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和培养他们的创造个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小学班级活动记录 篇4
参加人员:二年一班全体学生
班会主题:团结协作
活动目标:使学生明白团结力量大,在生活中、学习中发扬
团结合作的精神,能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
活动过程:
1、引言激趣:
2、游戏揭题:
⑴讲解游戏规则:
⑵推选出小组代表,进行比赛。
⑶请各代表队谈谈体会。
3、开展活动,体验情感,回顾生活片断,升华思想。
师语:经过一个游戏,就引起了我们很多的思考和探索,可能有些同学感到玩得还不“够”,想不想再去探索探索看看自我能否找到人多时做事的“秘诀”
4、进行比赛,教师计时。
5、谈谈各自的体会。
6、班会总结。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体会。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 篇5
活动时间:2013年4月11日
活动地点:一年级教室
活动名称:写字比赛
活动过程:
1、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2、教师出示书写内容。
3、学生按要求认真书写。
评分标准:
1、书写姿势正确。
2、书写认真规范、在田字格中占位适中、没有错别字。
3、卷面整洁。
活动结果:第一名:满建立
第二名:秦玉瑶
第三名:贾洁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3年4月18日
活动地点:二年级教室
活动名称:朗诵比赛
活动过程:
1、学生在各组进行朗诵练习。
2、进行朗诵比赛。
3、学生抽签决定顺序,按排练要求认真表演,教师与其他学生观看打分。
4、宣布比赛结果。
评分标准:
1、朗诵流利,咬字清晰,字音精准。
2、表演形式有创意。
活动结果:第一名:
第二名:
小学课外活动记录 篇6
活动资料:写字练习
活动目的:透过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提问:我们学过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指导书写
1.老师示范钢笔写字的握笔姿势,学生模仿练习。
2.注意事项:
(1)用钢笔写字时要把笔套套在笔的另一端,不能使笔套和笔身分开。
(2)用钢笔写字时眼睛和练习本的距离要持续在一尺左右,身体和桌沿的距离要持续一拳,握笔点与笔尖的距离要持续一寸左右。
三、指导并书写练习
1.要看清字的大小,在田字格或方格中写钢笔字,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要大小适中。
2.字要写在方格中间,做到字的重心落在格子中心,不能偏向某一侧。
3.指导学生如何洗笔、吸墨水、擦笔端、套笔帽、拧紧墨水瓶盖。
活动效果:
小学课改活动记录 篇7
开滦集团是一个有着130多年历史的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 在8万多员工中, 科技人员达9000多名。开滦科协把开展“讲、比”活动与解决企业生产难点、设备技术改造、安全生产和企业长远发展相结合, 突出重点, 规范运作, 为科技人员发挥聪明才智搭建平台。林南仓矿科技人员王峰针对煤炭回采、掘进、开拓、运输等面临的复杂地质条件, 提出了《采用转弯皮带运输系统》项目, 实施以后, 大大节约了电力和功力, 年创效达108万元。范各庄矿科协为解决溜煤小井煤尘、综采支架拆装和采区风门管理等安全隐患, 在科技人员中征集到有价值的方案13项, 解决了技术难题, 保证了安全生产。去年一年, 开滦集团在“讲、比”竞赛活动中立项559项, 当年完成123项, 实现经济效益4亿多元。
全国纯碱化纤行业的排头兵唐山三友集团, 以“节能降耗, 减排增效, 强化管理, 创新发展”为内容开展竞赛, 赋予“讲、比”活动新意。近年来, 共有1649个项目参赛, 受表彰奖励项目871项。在自主研发的5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中, 已有30项被授予国家专利, 60多项科技成果荣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创新奖, 其中低盐纯碱荣获国家新产品奖, 无氯高白度低残硫粘胶短纤维、医疗卫材用洁净高白度粘胶短纤维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
唐钢集团为应对金融危机, 确定了以科技工作者和技术工人为主体, 以促进技术创新为目标的“讲比”活动。活动中, 组织科技人员开展了“三个一”活动, 即“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攻一个技术难题, 写一篇科技论文”活动, 一大批“一专多能”“一岗多技”“操检合一”的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 现已有86名炼铁能手、56名炼钢能手、74名轧钢能手及300多名检验、管理能手活跃在各个岗位。他们全年提出合理化建议2万多条, 采纳1万多条, 实施6 000多条, 创效益4000多万元。
陡河发电厂科协把“讲比”活动与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相结合, 组织发动广大科技人员发挥技术优势, 解决企业生产、环保、管理各领域的技术难题, 几年来创经济效益近千万元。对于在“讲比”活动评出的“技术创新标兵”和“优秀科技工作者”除给予表彰奖励外, 还通过厂报、橱窗、电视专题片广为宣传。近年来, 该厂为全国各地新建电源点输送科技人才400多名, 大部分是“讲比”活动中的佼佼者。
小学课改活动记录 篇8
[关键词]:幼儿观察记录 形式
一、什么是幼儿观察记录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有三个特点:目的性、持续性和概括性。而观察力是人们从事观察活动的能力。
记录是把听到的话、发生的事、看到的景写下来的过程。
幼儿观察记录是指幼儿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实验、观察、探索,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得,用不同的形式或独特的非语言的方式,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记录下来的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过程。
二、为什么要在幼儿阶段开展观察记录活动
1.教育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教育观中,特别是“多元智能理论”及新《纲要》理念下,每个幼儿都是鲜活的、赋予特质的,需要教育为其提供适宜的土壤和水分,促进每个个体充分的发展。
幼儿观察记录是幼儿展示自己的思维、想象、情绪情感,并和同伴交流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与家长探测幼儿心理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日常活动和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掘它的价值,为幼儿成长与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服务。
2.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观察记录这种教育手段,可以激发幼儿乐学和会学的情绪;可以帮助幼儿回忆探索操作的活动过程;可以促进幼儿间的分享和交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幼儿再实验、再验证、再发现的欲望;可以促使幼儿将零散的知识经验不断地整合、系统化;能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与精神。
3.教师角色的转变需要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教学不再是教师唯一一个主体,幼儿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要为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帮助。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三、如何有效地开展观察记录活动
(一)观察记录内容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根据小、中、大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幼儿在感知、注意、思维、表现时的目的性、兴趣点、持续时间都会有所不同。小班幼儿在观察事物时,仅能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中班幼儿则能逐渐认识和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而大班幼儿已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发现事物变化的较本质的原因。
基于此,小班幼儿的观察记录侧重点应定位在记录现象方面、或者是感受体验方面。如小班活动“糖果在嘴巴里变化”,引导幼儿感知糖在嘴里由大变小的融化过程,并用最简单的由大至小的○◎……记录下来。
中班幼儿观察记录的侧重点定位在记录材料、记录过程与现象变化等几方面,在记录中更强调探究的步骤。如中班活动“小蜗牛吃什么”,幼儿通过给小蜗牛喂食的探索活动,发现小蜗牛爱吃的食物,并能够记录这个过程中自己所喂食物的顺序及小蜗牛的相应反应(包括吃不吃、怎么吃)。
大班的幼儿在观察记录中更强调了记录设想,同时兼顾材料、过程、结果的记录。如大班的活动“怎么把纸扔得更远”,洋洋小朋友首先记录下自己将纸片抛远的设想方案,然后记录下实验后的测量结果,紧接着再修正自己的方案,改用纸团投远,再记录测量结果,第三次又改用纸包住小块积木投远,反复几次后,他得出了体积小份量略重的东西能将纸扔得更远。
(二)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观察记录
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创造力是令人称奇的,他们的观察记录形式也是异彩纷呈的,一般可采用选择、粘贴、涂色、判断、连线、图形、数字、符号、绘画及实物呈现等方法进行记录,有条件的还可以使用情景照片、语言录音、活动摄像等。
1.动作体现。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动作表现出来,是最简单、最明了的一种记录方法。
例如:在小班“落下来了”的科学活动中,在引导幼儿充分的观察下,绝大数幼儿都能用动作来表现不同物体落下来的不同样子:在表现鸡毛落下来的样子时,小班幼儿就张开小手慢慢转着圈,表现从高到低慢慢飘落下来;有的则用小手来回轻轻摆动着,表现边摆边往下落。在表现小积木落下来的样子时,小班幼儿飞跑的站起再蹲下,表示很快落下来。
2.语言表达。把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表达出来,让人人都听明白,这就对幼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在下雨前,教师有组织的带幼儿到室外观察蚂蚁搬家的情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的指导幼儿认真仔细观察,回到教室后,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兴高彩烈的交流着观察到的情景,细节都讲得很棒。
3.符号记录。从动作表现到语言表达,再到用符号记录,幼儿的思维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实现了质的飞跃。简单的符号记录,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表现出来,既形象又便于操作。
如区域活动的健康检查站中,思思(扮演医生)拉着栀子让她站在墙边长颈鹿标尺那里说:“小朋友,你站好,我给你量身高。”接着点着标尺上面的105说:“一个一,一个零,一个五,你看,你在这里。”“我帮你写下来。”接着思思拿了纸和笔画了起来。只见她在纸上画好两根横线,中间一个小孩,旁边写好105。“好了,这下你不会忘记了,回家告诉你妈妈你已经这么高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天生就具备符号表达能力。教师需要及时的捕捉到幼儿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并创设一定的环境为这些闪光点的发展起到铺垫和推动作用。另外,在图形符号记录的表达形式中教师应该以幼儿为本,相信每个幼儿表现的独特和成功,承认每个幼儿的特点。这样幼儿的记录能力就会朝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4.艺术表现。除简单的符号记录外,绘画、粘贴、涂色等艺术形式也是幼儿喜欢的记录方式。它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原理趣味化。
如,在区域角的小医院里,幼儿玩得热火朝天,明明捂着脸哎呦哎呦的来到小医院,大夫有模有样的马上检查后,边说边在病历上画出了病情——一个小娃娃、一颗硕大的牙齿、一条虫子、一把钳子……接着大夫就带着小病人去拔牙了。
(三)教师在指导幼儿观察记录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记录的合理性。不是所有的活动都需要记录。幼儿园的活动是多样的,记录主要用于结构性较强的探究式活动之中。记录的合理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记录不能生搬硬套,死板教条,简单划一,要始终围绕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和活动的目标来策划。另一方面,记录的合理性体现在幼儿的主体参与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记录方法或思路强行灌输给幼儿,应引导幼儿就讨论的问题,思考该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幼儿逐渐学习用科学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勤于记录。
2.明确的目的性。进行观察记录是为了培养幼儿做事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其对各类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教师应明确这一目的,恰当地指导幼儿进行有意义、有目的的记录,使幼儿明确为什么要进行记录,怎样做好记录。
3.教育的随机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观察记录的动机,随时启发幼儿抓住记录的时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观察记录成为幼儿积极主动的活动。同时,鼓励幼儿寻找多种形式的记录方法,勇于创新,用与别人不同的方法尝试记录。
4.记录分享性。观察记录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幼儿进行交流,一是对记录内容做整理,以便呈现记录过程,探索发现新问题,以事实为依据总结、发现科学规律;二是发现幼儿学习和记录方式的一些特点,及时调整活动设计,为以后的记录和活动的完善开展做好铺垫。
5.由衷的鼓励性。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我们感受到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及各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观察记录活动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而日益完善与成熟的记录又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幼儿通过观察记录激发了乐学、会学的情绪,促进了同伴间的分享与交流;幼儿通过记录回忆探索操作的活动过程,激发了再实验、再验证、再发现的欲望;幼儿在观察记录中逐步养成了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与精神,通过观察记录将零散的知识经验不断地整合、系统化。
总之,幼儿通过观察记录不断思考,不仅记录下了知识建构的过程,更记录下幼儿发展与成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黄有芳.提高区域活动中观察记录的有效性.学前教育研究,2006.
小学班级安全教育活动记录 篇9
日常的安全教育:
1、雨天路滑骑车、走路要小心,同学之间不推拉。
2、禁止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3、防摔:需要爬到高处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4、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留意是否会夹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灾:不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险物品进校园,杜绝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6、防意外伤害:不准带刀、剪等锋利的工具回校,图钉、大头针等文具,不能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交通安全教育:
1、注意行路安全,上学、放学要注意来往车辆。
2、横穿马路时,要养成看交通信号的好习惯。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红灯停,绿灯行”及“一慢、二看、三通过”。
3、上学、放学靠右行走,不穿越、攀爬栏杆,不在马路上追逐和玩耍,拉红绳后才能过马路。
在马路上行走或骑车,都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自行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横穿马路要看清信号灯,绿灯行,红灯停,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行人,可以继续通行。(小学安全教育记录,小学法制教育记录)使用电器的安全教育: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预防传染病的安全教育:
1、流感易发季节,勤洗手,讲究卫生,不扎堆,不吃变质或有异味的东西等等。
2、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如果生病了,请留在家中,并减少与其他人接触,避免感染他人。预防地震的安全教育: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在室内,可以这样做:1.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2.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3.保持镇定并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随手抓一个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在安全角落躲避;4.躲避时不要靠近窗边上去!
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这些地方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它包括炕沿下、坚固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因此,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要注意利用它们。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在室外,那么你应注意:
1.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2.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3.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4.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5.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活动安全教育:
1、不到禁止靠近的地方做游戏,不做危险的游戏。
2、外出玩耍要告知父母和谁玩,玩什么,在哪儿玩,什么时候回家。
3、集体活动时,遇到拥挤,要沉着冷静,保护好头、胸、腹部不被挤压。(小学安全教育记录,小学法制教育记录)
防火安全教育:
1、不将火柴、打火机当作玩具,也不烧东西玩。
2、点蚊香时,注意不要靠近窗帘、蚊帐、床单等可燃物,以免夜晚风吹动时,使这些可燃物飘到蚊香火头上。
3、家用电器必须在家长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低年级学生禁止单独使用这些电器,不超负荷用电,不乱接电线,不乱动插座、电器开关。
4、不放鞭炮,遇到别人放鞭炮要远离,不捡拾鞭炮。
5、常见的灭火方法:用水灭火;用东西盖住灭火,用沙灭火。遇到不可控制的火势要及时逃生和报警。
防溺水安全教育: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必须在家长、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乏力者不要去(小学安全教育记录,小学法制教育记录)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或捉弄对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参加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小学安全教育记录,小学法制教育记录)
7、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节日放假安全教育:
1、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追逐玩耍。
2、注意游泳安全,不到不明水域游泳,不要一个人独自外出游泳。
3、注意饮食卫生安全,防止食物中毒,不买变质食物,不吃过期食品。
4、注意活动安全,节日外出游玩,做好防火、防盗、防事故工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确保人生安全。
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1、上下楼梯时,不打闹不追逐,更不能打架斗殴。
2、课间活动不要太剧烈,不能跨楼层玩耍。
3、上厕所不要扎堆,避免拥挤,防止地滑摔伤。
长假安全教育
家长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首先要确保孩子的安全,教给孩子一些自我防范的本领,安全教育、健康成长是假日生活最重要的要求。
1、加强法制教育,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生行为规范,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2、教育孩子增强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各种报警方法,提高防范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规定。
3、教育孩子不得私自或结伴到溪、池、塘、河、海等水域附近游玩和游泳。严禁学生到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和拆迁区域游玩。学习游泳时,必须在家长、监护人或其他专门保护人员的陪同下进行。
4、要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让孩子单独外出,带孩子外出时,不乘坐超载车、无牌无证车、车况破旧车和人货混装车。
5、教育孩子注意饮食卫生。讲究健康饮食,不购买和食用“三无”食品。
6、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7、教育孩子用水、用火、用电、用气安全,不参加有危险的活动。
小学课改活动记录 篇10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探索;兴趣;记录表
记录,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以及探索等一系列方法,真正意义上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闻用不同的形式或者特征表现出来的过程。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将记录分为全开放记录、半开放记录以及全封闭记录,值得重视的是,本文所说的科学探索活动不只是简单的热热闹闹的教学,教师还要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科学探索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
一、切实激发幼儿记录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记录兴趣的培养,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科学的记录氛围,进而激发并保持学生记录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首先,教师可以在科学探索活动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记录的机会。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会为学生设置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区域活动、晨间活动以及户外游戏活动,在开展这些活动时,学生会不可避免地被活动中的某些事物所吸引,但是幼儿的兴趣以及注意力会很容易被转移,当他们发现另外一个比较有趣的事物时,就会将先前的所见全部忘记,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置观察记录表或者是观察记录本,当学生有所发现时,就可以及时地记录下来。其次,不断丰富幼儿的记录方法。当前,记录大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个人记录、小组记录以及具体记录等,它要求教师从教育教学、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为学生选择正确、科学的记录方法,真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供适宜的记录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记录
有效的记录是新形势下大班幼儿教师教学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必须提供适宜的记录表,为此,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针对不同的活动要采用不同的记录表。如全封闭式的记录表就不应用于个别化的学习活动中,因为在全封闭的记录表中,学生根本得不到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时教师能够用到的就有全开放记录以及半开放的记录。比如教师在讲授与“磁铁”有关的知识时,如果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记录一下哪些物体有磁性,那么学生的活动就会很快结束,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发现磁铁的更多有趣的现象。(2)针对不同的阶段,要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记录表。众所周知,教师所选的不同的记录表有不同的用处,教师要做的就是对活动的各个层次进行分析,然后选择适合这个阶段的、能够实现学生发展的记录表。(3)记录的内容应遵循由简到繁的原则。大班幼儿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操作摆弄的过程,这种由简到繁的记录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幼儿对枯燥的知识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以及科学的学习态度,最终提高并巩固学生的记录能力。
三、注重幼儿记录的全过程
在幼儿记录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记录,及时发现幼儿记录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幼儿记录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首先,教师要不断引导幼儿,帮助幼儿观察、感知并体验身边的事、物,做到尊重幼儿的同时实现提问的开放性。新时期,教师与学生的身份更多地倾向于平等,这时教师就自然而然成为幼儿记录的支持者、合作者以及欣赏者,而不是传统教学方式下的教学主导,这既是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更高水平的要求,也是教师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问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爆米花是怎样制作出来的等,让幼儿主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实现学生发展的前提。其次,不断鼓励幼儿,让幼儿学会创造性地记录信息。记录信息的方法有很多,但在学生记录的过程中如果仍旧采用传统陈旧的那种记录方式,就会降低学生记录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让学生学会用自己喜欢的、创新的方式去记录科学探索活动,这种创造性的记录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幼儿观察时不同的内心感受以及想法,是学生独特思维的呈现。
一言以蔽之,大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记录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向学生介绍这些有效的记录方法,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记录学习工作中,这既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以及学习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成长为高素质、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进而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课改中数学活动课教学的体会 篇11
一、“活”是活动课的灵魂
1. 活动课的内容要新颖、生动、有趣, 富于探索性。
内容源于教材且高于教材,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让学生有一种好奇感, 并感受到知识的无穷魅力和实用价值。要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不能立即解决, 从而产生新的知识需求, 或对所学知识的巧妙应用, 从而产生一种好奇或动力。同时活动课内容应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 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只有新颖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生动才能使学生愉悦;只有有趣的、富有探索性才能使学生渴望进一步去探讨。我们应努力通过活动课去提高学生的探究创新的能力。
2. 活动课的形式要多姿多彩富于变化。
活动课的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活动课的形式应尽可能变化多样, 通过不同的渠道, 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获得知识, 体会到变的乐趣。通过学生的活动去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采用分组比赛、智力竞猜、数学游戏、脑筋急转弯、实践操作等, 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形式。活动课的目的是要学生动起来, 全身心地投入, 在“活”中学, 在“活”中思, 在“活”中悟, 在“活”中获。
3. 营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
活动课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协作完成的一项活动, 是师生之间进行知识信息、情感交流的过程, 因此要使活动课获得成功, 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应建立相互重、相互学习、民主平等、自由交流的朋友式关系, 教师要走下讲台和同学们坐在一起, 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鼓励学生勤动手、勤动脑、勤思考、大胆想;使学生在主动学习, 主动参与, 自我探索中, 聪明才智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4. 活动课要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活动课不仅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 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探索来解决问题。解题思路要灵活多变且富有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相互争论, 甚至把教室变成“战场”。只有讨论才能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来自于实践, 创新超越于实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二、“动”是活动课的原则
1. 让学生多动手, 培养操作能力。
认识来源于实践, 实践又能深化认识。活动课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的动手能力, 亲自实践, 在深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动手中感知、发展。通过让学生猜一猜、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量一量、摆一摆、贴一贴、算一算等教学手段, 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从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践中深化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动手中让学生找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2. 让学生多动口,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往往被忽略。实际上表达能力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素质加以培养, 以解决想得到而说不出的问题。教师应多创造机会, 让学生用口进行表达交流。口头表达能力是指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种能力。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的、更广泛的交际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 对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我们要让学生在动中有言可发, 谈吐有理。
3. 让学生多动眼, 培养观察能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同时也是大脑的窗户, 绝大部分的信息靠眼睛获取。因此, 培养观察能力, 应作为活动课的一个重要项目, 并贯穿始终, 以培养学生细致、全面、迅速、准确地观察事物的能力。
4. 让学生多动脑、培养思维能力。
在众多能力中, 思维能力是核心。表达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都以良好的思维能力为前提。活动课应致力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等品质。在思维的诸多能力中, 独创性是重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因此, 活动课应把树立创新意识, 训练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作为重点, 使学生敢于发现问题, 勇于质疑。在活动课中应为学生创新提供条件, 营造环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诱发才智, 拓宽思路, 使学生的个性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小学课改活动记录】推荐阅读:
五福小学课改展评、教学开放日活动欢迎词07-03
小学美术课改论文01-06
小学课改小组建设09-22
小学英语课改反思10-21
小学数学课改新理念05-13
新课改农村小学德育07-07
小学思品课改08-13
小学数学课改创新论文06-15
小学数学有关课改论文08-26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改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