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下17安塞腰鼓学案

2024-07-27

人教版语文七下17安塞腰鼓学案(精选2篇)

人教版语文七下17安塞腰鼓学案 篇1

语文(七下·第四单元)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

总课时____时间_______周次_____星期____审核:七年级语文集备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研究课文的表达方式,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情感目标(人文目标):通过对文章的综合性学习,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

3、能力目标:巩固运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把握文章的方法。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方法:自学、合作、探究。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品味字词(字体倾斜的造句子);词典中的词语每天三个。

飞溅()_________________亢()奋______________晦()暗_____________羁()绊()______________蓦()然_____________冗()杂__________________烧灼()_____________大彻()大悟_____________ 380返老还童 返璞归真384方枘圆凿386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389放浪形骸390放下屠刀,立地成佛391飞鸿392飞黄腾达 飞扬跋扈

二、整体感悟

1、读后感(感悟重点词语句子以及全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2011学年下学期

复兴中学

母语伴我愉悦行 编著 语文(七下·第四单元)

安塞腰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提要(写作思路),感悟作者之匠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眼(词语、句子或段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作意图以及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作特点(要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研讨与练习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质疑(你的疑难问题及探究结果),最少提出3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2011学年下学期

复兴中学

母语伴我愉悦行 编著 语文(七下·第四单元)

安塞腰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总课时____时间_______周次_____星期____审核:七年级语文集备组

五、展示学习成果(总结你在本课的最大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一课一得:汉语语法:句子按照结构方式可以分成:1.单句,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包括:①主谓句(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如今天‖星期五。她‖身份特殊。赵州桥‖[非常]雄伟。(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等等。②非主谓句(由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如:呀!好漂亮的彩虹呀!快一点吧!禁止吸烟!去吧。嘿!等等。③特殊单句,句式特点比较特殊的句子。主要是:

(1.把字句:用“把”(或“将”)将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之前的一种句型。把字句在结构上有:“把+宾语”作状语。语义上,把字句表示主动。主语是施动者,发出动作,处置某一对象。处置的对象是指定的或已知的事物。如:A 我们把豹子打死了。B 你简直把我吓死了。C 不要把自己做的坏事赖在别人身上。(2.被字句:用介词“被”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并且表达被动语义的句子。被字句的典型格式是:主语+被+被的宾语+动词短语。语义上,被动句表被动。主语是还被动者,接受动作。如:A 凶手被警察抓住了。B 小鸟被他们吓跑了。C 玻璃杯被小王子打碎了。

(3.连动句:用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其主要特点是:连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共同陈述一个主语;动词2010—2011学年下学期

复兴中学

母语伴我愉悦行 编著 语文(七下·第四单元)

安塞腰鼓

或动词短语之间有先后、目的、方式或手段关系;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没有语音停顿,也没有关联词语。如:A 他上街买书去了。B 他拿了东西走了。C 他们正下河游泳呢。D 小李今天坐电车回家。

(4.兼语句: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其主要特点有:它的谓语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接而成;动宾短语中的动词通常是使令性动词。如:“叫、让‘派、使、请、教、劝、命令、禁止、任命、号召、选举”等等。有是还用“有”。如:A 我请周恩来同志来解释。B 你让他下午到我办公室来一下。C 蔚蓝的天宇中正有一群大雁飞过。

八、经典推荐:

(一)《论语》一则:【原文】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fěi(2)不发。举一隅yǔ(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注释」(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2)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3)隅:角落。「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评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二)【唐诗一首】《送魏大从军·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jiàng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欣赏】这是一首赠别诗,出征者是陈子昂的友人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并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

首二句“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读来震撼人心。借此,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边境上军情的紧急,也可以感觉到诗人激烈跳动2010—2011学年下学期

复兴中学

母语伴我愉悦行 编著 语文(七下·第四单元)

安塞腰鼓 的脉搏。首句暗用汉代威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此处“匈奴”二字,是以汉代唐,借指当时进犯边境的少数民族统治集团。诗人又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比作魏大,变“和戎”为“从戎”,典故活用,鲜明地表示出诗人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同时也从侧面说明,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举。

三四两句中,“三河道”点出送别的地点。古称河东、河内、河南为三河,大致指黄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区。《史记。货殖列传》说:“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此处概指在都城长安送客的地方。“六郡”,指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六郡雄”,原指上述地方的豪杰,这里专指西汉时在边地立过功的赵充国。两句的旨意是: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要象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此二句虽有惆怅之感,而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是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一个“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是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的。它们组成了中原地区(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处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它可以是实写,也可以是虚写。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责任之重大。这就为结句作了铺垫。

因此,“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便如瓜熟蒂落,极其自然。此处运用的典故,说的是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作者又一次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我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这在语意上,又和开头二句遥相呼应。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出诗人“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诗之三十五)的思想情操。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读来如闻战鼓,有气壮山河之势。

2010—2011学年下学期

复兴中学

母语伴我愉悦行 编著

人教版语文七下17安塞腰鼓学案 篇2

【学习目标】

1、查阅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2、查阅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3、反复诵读,体会语言的节奏美和诗意美;

【预习自测】

1、注音

咝()晦暗()困倦()瞳仁()捶()

戛然()烧灼()亢奋()羁绊()恬静()

冗杂()束缚()淋漓()骤雨()

磅礴()蓦然()

2、文章脉络

文章以腰鼓表演为中心内容,分三个部分:写了、、。

其中主要写,分别从场面、鼓声、后生、舞姿四个方面对腰鼓表演作了精彩描述。

【合作探究】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

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2、“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

3、“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这样原始、粗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

【解难答疑】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为什么听到这样的“鸡啼”?

【反馈拓展】

一、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据拼音写汉字

骤雨()亢奋()晦暗()戛然()

()tián静()rǒng杂烧zhuó()()jī绊

2.仿照所给的例句组成新的词语

例:茂腾腾

咝_____风_____红_____黄_____

绿_____白_____黑_____马_____

【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短句的运用及排比、反复的作用;

2、感受生命的律动,感受中华民族的艺术奇葩。

【预习自测】

1、填空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地搏击着,()地搏击着。它()着你,()着你,()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2、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

【合作探究】

文本探究

1、文中反复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有什么作用?

2、文章的第一部分是“安静的腰鼓”,第二部分是“寂静的腰鼓”,这两个静一样吗?

【解难答疑】

1、请你说说黄土高原人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2、试从多角度思考: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想要表达什么思想?

【反馈拓展】

1.根据拼音写汉字。

jiá然而止( ) 耳pàn( ) 磅bó( ) tóng仁( ) 元气淋lí( ) 飞jiàn( ) 震hàn( ) miǎo远(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晦暗:

⑵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羁绊:

⑶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

3.指出下面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⑴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考,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⑵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⑶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也不曾响过。()

【反思】

雷真民

上一篇:梅花咏物抒怀的作文下一篇:如何联系英语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