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颜色

2024-10-16

诗歌中的颜色(共8篇)

诗歌中的颜色 篇1

看见了吗?

那雨滴的颜色,透着世界的所有

用她那小小的身子

包容了所有

包裹了天地

细雨愁眠,细细密密的小雨滴们,一个个鼓足了精神

又细又密的落到了娇艳的花朵上

落到了翠绿的叶片上

雨终究要停

花朵和绿叶说:雨滴的颜色和我们一样色彩艳丽。

狂风暴雨,冲去了世间所有的污尘,洗去了多日的沉闷,一切又变得如此新奇,风雨过后,水滴释放了它的颜色,在空气中架起一座彩虹桥,彩虹说:雨滴的颜色和我的彩衣一样有七种颜色。

雨滴到底是什么颜色?

这就要问问她自己了。

雨滴欢快的向大地妈妈的怀抱中走来,她说:我的颜色包容了一切,我的颜色是天地所有事物的颜色。

这才是它的颜色吧!

诗歌中的颜色 篇2

1.颜色词的认定

颜色词, 顾名思义就是表现颜色的词语。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 人们的实际生活与颜色密切相关, 人们生活在色彩之中。现代抽象派艺术的奠基人瓦西里·康定斯基在所著的《论艺术的精神》中指出:"色彩直接影响着精神"。在人类语言里, 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 这些词语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

2.颜色词的表象

从物理学的光学角度来看, 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 是人的视觉器官在可见光的刺激下所产生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白、灰、黑等的一种感觉。不同的颜色词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暖色主要给人温暖、热情、热烈、稠密、扩大及稳定的感觉, 而冷色只要给人镇静、理智、孤寂、距离及圆滑的感觉。所以在诗歌创作中不管是表现自然事物的色彩、人物形象的特点还是人物情感的变化都离不开颜色词。

二.颜色词的句法性质

中学古代诗歌中的颜色词基本上都可以做形容词, 有的还充当名词, 结构是以单纯颜色词为主。大部分颜色词充当定语的成分, 描写景物时和重叠颜色词还可以充当谓语。下面就我所整理的中学古代诗歌中出现的颜色词一一归纳分析:

(一) 用作定语对名物进行修饰

1.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绿水:湛蓝的水, “绿”作定语修饰“水”)

2.游子乍闻征袖湿, 佳人才唱翠眉低。 (郑谷《鹧鸪》, 翠眉:青黑色的眉毛, “青”作定语修饰“眉”)

3.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 (《木兰诗》, 红妆:艳丽的妆容, “红”作定语修饰“妆”)

4.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白发:白头发, “白”作定语修饰“发”)

5.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 白日:落日, “白”作定语修饰“日”)

6.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绿杨:绿色杨柳, “绿”作定语修饰“杨”)

7.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铺天盖地的烟尘, “黑”作定语修饰“云”;金鳞:金色的鱼鳞, “金”作定语修饰“鳞”;红旗:红色的旗, “红”作定语修饰“旗”)

8.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青天:碧蓝的天空, “青”作定语修饰“天”)

9.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草:白色的草, “白”作定语修饰“草”;红旗:红色的旗, “红”作定语修饰“旗”)

10.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 《行路难》, 金樽:金杯, “金”作定语修饰“樽”;玉盘:玉做的盘子, “玉”作定语修饰“盘”;碧溪:碧绿的溪水, “碧”作定语修饰“溪”)

(二) 作主语, 常以名词短语呈现

1.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3.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4.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三) 作宾语, 常以名词短语呈现

1.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2.雨昏青草湖边过, 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 佳人才唱翠眉低。 (郑谷《鹧鸪》)

3.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4.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5.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三.颜色词的修辞功能

在中学古代诗歌中, 颜色词不仅仅是单纯地运用, 有的还跟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 除了使诗歌更生动形象以外, 这样还有助于初中生对诗歌更好的理解。

(一) 比喻手法

比喻是诗歌创作中常运用的手段, 我国古代诗人在比喻手法上的运用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有的气势磅礴, 有的清新雅丽:

1.“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 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 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以春花喻冬雪, 取喻新、设想奇, 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景象, 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 因此成为咏雪的千古名句。

2.“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 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将“月光”比作“白雪”,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颜色, 渲染出孤寂的氛围, 这也是诗歌中常有的比喻现象。

(二) 衬托手法

诗人善于用衬托的手法来让精炼的诗歌更加有层次, 使作品异彩纷呈:

1.“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会儿风停了, 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 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以“墨”和“黑”两个颜色词, 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 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杜甫《望岳》) 其中“青未了”描绘出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衬托出泰山巍峨秀丽的景色。

(三) 夸张手法

夸张的修辞手法在诗歌中也是经常运用, 颜色词在诗歌的夸张手法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一封家书胜过“万金”, 以夸张的手法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 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 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 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四) 通感手法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 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 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 彼此挪移转换, 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 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运用颜色词, 通感可以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诗人用一连串的通感形象, 加上比喻, 使边塞激战的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讴歌了守边英雄, 十分感人。

(五) 借代手法

借代手法可以说是除比喻以外较为常见的在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这里的颜色词常常是以名词短语的形式来借代其他事物:

“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这里的“落红”借指“凋落的花”, 以花朵的颜色来代指花朵本身, 突出了花的特点。“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 这里的“白发”借指“老年”, 以年老的特征“白发”来代指“年老”, 更加生动形象和具象化。

四.结语

诗人十分重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色彩, 无论是大自然中的青山绿水还是绿叶红花, 诗人都能准确地运用颜色词将它们呈现出来, 使读者通过审美联想和生活体验, 感受到诗人笔下的色彩美。中学古代诗歌中正是这些颜色词的出现, 使得诗歌色彩缤纷, 因此更加有助于已有几年语文学习经验的初中生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顾嘉祖, 陆升:《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出版社.1994年, 131页;

[2]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8年, 87-90页;

[3]李金苓:《汉语修辞学史纲》.《中国语文》.吉林教育出版社.1959年第8期, 45-46页;

[4]周绪全:《“者”字词性新解》[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年03期, 15-16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

[6]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语文出版社.2008年;

巧借颜色词解答诗歌鉴赏题 篇3

关键词: 颜色词 巧解 诗歌题

色彩是神奇的自然现象,依附在各种物质的躯体上,装点大千世界,使这个世界变得绚丽多姿。在大自然中,人们能感知和分辨的色彩种类很多,最常见的色彩有红黄蓝绿灰白黑等。它们当中的每一种又可分为若干种具有细微差别的不同颜色。古诗词中,诗人词人们借助丰富多彩的色彩词汇描绘了画面,营造了不同的意境氛围,寄托着人们的各种情感。阿·巴巴耶娃说:所有颜色你是数不过来的,但是应该会分辨它们。在高考诗歌鉴赏解题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抓住诗句颜色词理解分析,就能正确解答问题。

一、巧用颜色词绘画面

诗歌鉴赏题中,画面题的最常见提问方式是: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这类题离不开的是诗歌中的意象,而意象往往离不开色彩,因此,抓住诗句中的颜色词,画面就出来了。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描写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黄色在绿色的衬托下显得格外亮丽,自由自在的白鹭在一碧如洗的青天上飞翔,白色在蓝色的映衬下特别赏心悦目,绿、黄、白、蓝四种鲜明的颜色构成了绚丽的画面。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通过蓝绿的江水映衬出红日下的江花的描写,显得鲜明亮丽、明艳迷人,色彩对比极为强烈,勾画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江南美景。

高考实例:(09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

姜 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案:(1)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和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解题指导:这二十八个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出了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可以想象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里飘流出的浮萍。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二、巧用颜色词明意境(氛围)

意境是作者描绘自然景物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目的是让读者“临其境”或“入其境”,感知境界之妙及作者的情感。概括意境的词语往往是四个字两个词,如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闲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慷慨激昂,寂静肃穆,清远含蓄,宁静幽深,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清净悠闲;冷森幽僻,凄清冷落等。这些往往和色彩有关,因此,诗句中的颜色词显得特别重要。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白色的鸟在碧波上显得更白,红花在含黛的青山中更显火红。作者以浓彩重墨渲染出一派怡人风光,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为下文漂泊的伤感做铺垫。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与陆游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红绿相间,肥瘦相映。大片绿衬托少量红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景色。只不过这里的红瘦却指娇弱的红花经不起暴风雨的袭击,大部分零落了,使人伤感。

高考实例:(2014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案: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静谧的气氛。

解题指导: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意境。我们在概括意境特点的时候,首先,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其次,从品味关键字词入手把每个意象综合起来提炼意境的特点。再次,进行必要的联想、想象,体会诗中这些意象构成的意境给我们的感受。最后,选择准确的词语概括。再来看这首诗,“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抓住这些内容就把握住了这道题的命脉。

三、巧用颜色词探情感

客观的自然色彩在诗词中一定会渗入作者的主观情感。闻一多先生的《色彩》一诗写道: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黑还要加我以死亡/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美国学者阿恩海姆在《色彩论》中说:“色彩能有力地表达情感……绿色唤起对自然的爽快想法,而蓝色则像水那样清凉。”既然如此,诗词鉴赏中,抓住颜色词,就可能准确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景象,呈现了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有时可能相反。这色调往往是用颜色词体现的,因此,在诗词鉴赏中,抓住颜色词,就可能准确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如谢朓《登山曲》:天明开秀崿,澜光媚碧堤。一个“碧”字写出了晴朗的一天到来了,山崖就像美丽的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一泓清水,波光荡漾,水边长堤含青滴翠,惹人喜爱,游人到此定会流连忘返,表达了喜悦之情。蒋捷《一剪梅》中“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红”一“绿”,将春光渐渐消逝与初夏来临这个过程充分表现出来。这是时序的暗示。但细加品味,芭蕉叶绿,樱桃果红,花落花开,回黄转绿,大自然一切可以年年如此,衰而盛,盛而衰,可是人呢?绿肥红瘦对人来说意味着青春不再、盛世难逢,淡淡的哀愁油然而生。

高考实例:(09年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四、巧用颜色词辨技巧

古诗词的鉴赏,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诗词的情感,二是诗词的表达技巧。诗词中颜色词的运用体现了诗人的别具匠心。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岑参用南方的春景在春风的吹拂下,千万树梨花竞相开放比喻北国的雪景,这一贴切和新颖的比喻既描绘了白雪银装素裹的娇态,又突出了北国雪景的壮观;“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人把江花的“红”用“火”来比喻,使人马上感到红色的暖与热,而这种暖与热的衬托使江花更红。“春来江水绿如蓝”写的是对初春江水的视觉感受,诗人用“蓝”强化对“绿”的感受,从而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春景图;“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运用夸张手法,青丝变白发,悲叹人生短促;“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运用通感,青松的颜色是浓绿,于是诗人感到“静”和“冷”,色觉具有了肤觉与听觉效果;“春风又绿江南岸”,形容词“绿”活用为动词,写出了春天生机蓬勃的景象……

高考实例:(2008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答案:①比喻,如将长江比做白练,将江帆比做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做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做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解题指导:这首元散曲写浔阳的景色。在一个新月初生的秋夜,作者江干极目,饱览了逍酣的秋色,不禁逸兴遄飞,发出了深情的咏赞。一上来就连用四个属对工整的排句,铺叙江天的景色,有如贴锦、刺绣一样,使江山秀色更集中、更动人。万里长江止息了惊涛,静静地向东流去。在月光的映照下,反射出银色的光泽,宛如平铺着一条白色的绸带。远处的青山肃穆地矗立在江边,苍茫的夜色把它映衬得更翠绿。

春天的颜色诗歌 篇4

你看那满山葱绿,

你看那小溪流水淙淙,

你看那小河流水叮咚。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

你看那门前的小山嫩绿,

你看那屋后的小草吐出新绿,

你看那庭院的小孩奔跑、嬉戏,

已腿去了笨重的棉衣。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

你看那沿街叫卖的小贩,

你看那走街串巷的糖葫芦,

你看那缕缕炊烟,

你看那放学归来的儿童。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

你看那桃花儿已红,

你看那杏花儿睡意朦胧,

你看那野花儿点点,

你看那杜鹃啼血。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

你看那迎春花儿灿灿,

你看那野花烂漫,

你看那清澈的湖水,

你看那会唱歌的黄鹂。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

我们的想法各异。

去问一问它们吧?

它们会告诉你!

春天的颜色诗歌2

颜色被打翻,春天

我的血管崩裂

在思想的洞府里,蛇

悠悠醒转

枯萎和冷色逃开

现出惊慌

流水去了远方,是那河床的一半

关于血细胞,它们很沉默

挂在树枝上瞭望

布谷叫开山野,叫出翠色

岩石与苔藓对白,说了很多

与思念有关的情话

木叶张开嘴,在男人唇边围绕

裙摆上游动的,鸳鸯

它们爱得死去活来

谁家姑娘指着我笑

我脸上的皱纹爬上了衣衫

姑娘,姑娘

粉笔的颜色爱情诗歌 篇5

在放学后

你不会知道

只有我一个人

滞留在偌大的教室里

我手执一支蓝色的粉笔

在黑板上轻轻地划动

我在写我所熟悉的你的名字

那三个字,一个又一个地

在黑板上熠熠生辉

又是一个难忘的傍晚

你就坐在下面

看着我

拿起一支红色的粉笔

在黑板的.中间位置

我素描着你笑的样子

你的画,快结束了

可粉笔尽了,天也黑了

你说,你要走了

我换用一支完整的

灰色的粉笔

在涂满了红色粉末的黑板上

写满了,对你的爱

直至我再拿不动它

当我转过身

面向着左侧墙

看见它

——那个微不足道的粉笔头

梦跟颜色一样轻诗歌 篇6

小蝶把一串串五彩梦

编织一起

挂在树枝下

回味一个很长

很长的梦……

六、想飞的树

一棵树想飞

请鸟儿当师傅

鸟儿乐意

认真地教

树也学得很用心

但喊一、二起飞时

树总飞不起

一天

鸟儿最后一次喊飞

树上飞出许多小鸟

许多小虫

原来他们也在学

学飞翔

树不再请求飞了

而是感慨

虽然我曾学过飞

但却飞不起

现在好

孩子们会飞了

我更高兴

七、一只小鸟

一只白翅膀的鸟儿

一只黑翅膀的鸟儿

在树杈唱歌

蹦蹦跳跳

好自在、好快乐

一个网

无意中捕到

白翅膀小鸟

网没来得及道歉

鸟儿便被抓走

一只枪

无意中打到

黑翅膀小鸟

鸟没时间和大树再见

听不见枪道歉

离开了

树儿好孤独难过,说

我少了两支动听的歌

诗歌中的颜色 篇7

本期使用的工具与技巧:混合颜色带、调色融合法、素材弥补法。

“混合颜色带”简介

图1

混合颜色带是一种特殊的蒙版,它调用容易,设置简单,但不能单独编辑,非常适合处理明暗变化非常大,边缘非常复杂的图像抠取。混合颜色带选项中,有两组滑块,分别是“本图层”和“下一图层”。例如我们调整“本图层”这组滑块,就会以当前图层的明暗为准来设置透明区域,调整“下一图层”,情况也如此。

实例操作:将“天空”准确移到照片上

草原上飘着美丽的云彩(图2),我们如果把这个天空换到前面那张图像中(图1),一定会为照片增色不少,

在本例中,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带有人物和山景的图像称为山景图,把带有云彩和草原的图像称为天空图。

图1

图2

1.打开两张素材,用移动工具将天空图拉到山景图中,它会成为该图一个新的图层,并自动命名为“图层1”。按“5”将该图层不透明度设置为50%,按Ctrl T将素材自由变换,放到合适的位置(图3)。

图3

小提示:我们把天空图放在上层,只要合成得当,在合成之后,视觉效果会感觉天空背景会在人物后面。其实这两个图层谁在上层都是可以的,学会了混合颜色带的技巧,都可进行融合。

图4

诗歌中的颜色 篇8

颜色可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下面举几例供大家在学习中参考。

1.blue表示不愉快的心情。eg:be in a blue mood, a blue Sunday.scream blue murder意思是惊恐的叫喊; in a blue moon 意思是极为罕见;out of blue的意思是出乎意料; blue-brick school 好学校(知名学校); blue water 大海;blue-sky 不切实际的,空想的; blue-eyed boy 得意门生等等。

2.black 与贬义的形象相关时,blacklist(黑名单)、black market(黑市)。但英语中的black在译成中文时并非所有时候都译成 “黑”,除了black dress译作 “青衣”外,还有black tea(红茶)、black sheep(害群之马)等。另外,in the black指公司盈利,相对应的词组in the red 赤字,亏损; be in one’s black books意思是进入某人的记过薄,得罪某人; look black 意思是前景不妙; under the black dog意思是沮丧;a black letter day表示倒霉的一天。

3.green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a green apple生苹果,未成熟的苹果; a green worker是生手,学徒工的意思;green thumb又称 green fingers指善于园艺,具有园艺技能。另外英文中颜色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常被用作英文姓氏,如Mr.Green(格林先生)、Mrs.Black(布莱克夫人)等。

4.red在中国是吉祥如意的颜色,但在英语中see the red light表示觉察到危险; 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是代表妓女出没的地方; see red意为使人生气,发怒; red eyes意思是嫉妒; red tape指的是繁文缛节,形式主义; red meat 表示牛肉,羊肉。

5.white白领 white collar 相对的是蓝领 blue collar。a white lie译作善意的谎言; white night 不眠之夜。

6.yellow show a yellow streak 意为表现胆怯; a yellow streak 意为性格怯懦;yellow dog意思是卑鄙小人;yellow press 指登花边新闻,造谣生事的报刊; yellow look意思是怀疑的目光。汉语中的色情电影在英语中则用blue。

上一篇:幼儿园美术老师招聘下一篇:语言小黑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