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支架教案(共11篇)
搭支架教案 篇1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 课堂时间,更好地 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搭支架》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通过指导学生探究不同形状的支架稳固程度不同,三角形结构稳固、结实、所用材料最少;正方形和六边形结构可以在中间加上横粱,构成三角形,增加它的牢固程度;向学生渗透浅显的结构力学知识,使学生能够解释各种建筑结构的道理。
本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支架结构的建筑,发现并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对什么样的支架最坚固的问题的研究。
第二部分是组织学生动手搭建各种平面支架,如三角形、长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等,通过动手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从而使学生发现三角形的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
第三部分是指导学生运用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的原理,进行搭建高塔(立体支架)的比赛,并用螺母作为重物测试各组高塔的承重力和稳定性,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
第四部分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释周围常见建筑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我们尽可能选择学生身边的材料,用简便易行的方法指导学生搭建支架,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塑料吸管、打孔器、大头针、一个小纸盒和一些大小相同的螺母。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 能够提出生产生活中与结构有关系的问题,并设法解释;
● 初步学会搭支架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 知道在不同结构中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 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 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教师先出示艾菲尔铁塔的图片,再出示文字介绍)提问:你们认识图中的建筑吗?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
3、教师介绍:艾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所设计,全塔高307米,是巴黎及法国的标志。塔楼分三层,一、二楼有餐厅、咖啡座等,三楼是眺望台,在天晴的日子可从此远眺七十公里以外的巴黎近郊地区。
4、提问:关于它的结构,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5、学生提出问题。
6、谈话: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出示课题)
【评析】这里我选择世界近代建筑工程史上的杰出代表——艾菲尔铁塔来导入本课,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欣赏艾菲尔铁塔的雄伟高大,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另一方面,艾菲尔铁塔的结构是极具代表性的,能引起学生对三角形结构的研究。
二、探究支架的稳固性
1、什么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⑴谈话:下面我们就用桌上的塑料管来搭支架,各组同学相互合作搭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支架,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用塑料管搭支架时我们可以用哪些连接方法呢?
⑵学生回答。
⑶教师补充介绍连接方法:一字连接法、十字连接法、七字连接法等。(课件介绍)
【评析】搭平面支架的活动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采用什么样的连接方法最容易操作学生一般没有经验,所以这里教师先进行连接方法的介绍,我想这是学生急需老师帮助的,既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⑷学生动手搭支架。
⑸谈话:你们可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
⑹学生汇报研究成果。
⑺提问:你能使这些容易变形的支架也稳固吗?
【评析】学生通过对支架摇一摇、晃一晃后,初步发现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这里安排学生把容易变形的支架进行加固,进一步证明三角形支架的稳定性,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⑻学生活动。
⑼小结:三角形的稳定性比较好。
2、提问:现在,你们知道艾菲尔铁塔一百多年来直立不倒的奥秘了吗?你们还见过哪些建筑也使用了这种结构?为什么采用这种结构?
【评析】在一开始学生欣赏艾菲尔铁塔时,他们已经注意到了它的三角形结构,不过是学生下意识的,现在通过上面的研究活动,回过头来让学生解释其中的道理就顺理成章了。
三、搭高塔
1、谈话:同学们,艾菲尔铁塔高耸直立、非常壮观,引来各国游客前去参观,你们也想搭一座这样的高塔吗?
2、提问:搭高塔前首先要做什么工作呢?(设计草图)
3、学生设计、并全班展示。
4、谈话:高塔草图完成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材料、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进行搭高塔。下节课我们就按照这个步骤来搭高塔,并测试高塔的性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评析】制作模型前的设计工作是很重要的,通过设计学生对模型的基本结构有了一个构思,对选择什么样材料和连接方法也已经有所考虑,下面的操作就有了保障。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搭平面支架的活动,知道了三角形的支架稳固性好,并且进行了搭高塔的设计工作,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完成高塔的搭建,比较哪些小组搭的高塔既坚固又美观。
2、提问:高塔的图纸设计已经好了,下面你们将怎么搭建高塔?
3、学生讨论、回答。
二、学生搭建高塔
1、谈话:高塔草图完成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材料、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进行搭高塔。
2、学生讨论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
3、学生搭建高塔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通过搭平面支架,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结构的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这里安排搭高塔的活动就是让学生学有所用,通过比赛的形式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不过这个活动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足够的时间,教师也要作必要的指导。当然比赛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过程,体会制作的艰辛、合作的重要性和成功的喜悦。
三、测试比较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
1、谈话:同学们,你们的高塔搭建完成了吗?怎么测试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呢?
2、学生讨论、回答。
3、谈话:下面我们就通过放螺母的方法来测试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并做好记录。
4、学生分组实验。
5、汇报实验结果,比较各组高塔的综合性能。
6、提问:为什么有些组的高塔的坚固、稳定性好?
7、学生讨论、回答。
8、提问:有办法增强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吗?
9、学生讨论、回答。
10、学生动手活动。
11、汇报、小结。
【评析】高塔搭建完成后评比成绩还是必需的,一方面是对学生活动的肯定,另外可以通过测试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其他组的优点,以引起他们对“为什么有些组的高塔的坚固、稳定性好?”和“有办法增强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吗?”的关注和研究。
四、总结
1、简要对本课内容作小结。
2、提问:现在老师坐的方凳不稳固了,坐上去会扭动,你有办法对它进行加固吗?
教学片断赏析
“测试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的高塔搭建完了吗?怎么测试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呢?
生:可以在高塔上放一些物体,比较哪个放得多。
生:可以在上面放书,看谁放的多也不倒。
生:我看还是放一些螺母好,因为螺母都是一样大小的,容易进行比较。
生:螺母那么小,怎么放在高塔上面呢?
生:可以先在上面放一块板啊,把螺母放在板上就可以了。
生:也可以放个小盒子。
师:讨论得非常热闹!确实在科学研究中进行类似的比较时必须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衡量,老师就为个小组准备了一些大小相同螺母和一个纸盒,下面就开始测试吧!
(学生测试高塔的稳定性)
【说明】学生在讨论和汇报时的争论是正常的,这说明他们已经投入到研究的问题中去了,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他们的每一句话都代表个人或集体的观点,教师要加以鼓励。
师:说说你们的测试结果好吗?
生:我们小组的高塔可以放6个螺母。
生:我们小组放了8个螺母,再也放不上去了,再放高塔就要倒塌了。
众生:哇!
生(一脸沮丧地):我们的高塔只能放2个螺母,第3个放上去就倒塌了。
师:没关系,做科学一般不会一次就成功的,是在不断失败的基础上成功的。希望你们找出失败的原因,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生:我们的高塔最坚固,可以放10个螺母。
师:现在我宣布本次搭高塔比赛的第一名是第×小组,向他们表示祝贺!(教师举起冠军组的高塔)
师:为什么他们的高塔会这么坚固、稳定性好呢?
生:他们搭的高塔比较低。
生:我认为是他们的高塔用了很多斜杠,这样就不容易变形。
生:对!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结构支架不容易变形,稳定性好。他们小组的高塔就有许多三角形结构,所以他们承重力强。
师:嗯,解释得很有道理!其他组的同学能给你们搭的高塔加固一下吗?
生(齐):能。
生:只要像他们一样增加斜杠就可以了。
生:对,用斜杠把原来长方形的结构分成三角形的结构就可以了。
师:那动手试试吧!
(学生动手操作)
生:老师我们成功了,现在也可以放7个螺母了。
师:祝贺你们!
生:我们也成功了……
【片断评析】“失败是成功之母”,学生在科学学习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就连科学家在一项伟大成果的背后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让他们坦然面对失败,吸取经验教训,一定会取得胜利。“不服输”是儿童的天性,虽然他们失败了,但是也渴望成功的喜悦,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借鉴人家的成功经验,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加工来取得胜利,学生在品尝成功喜悦的同时会对教师产生感激之情。
搭支架教案 篇2
“支架”原本是指建筑工地上使用的脚手架, 而教学支架是指为解决教学问题而搭建的概念框架。支架式教学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 在儿童智力活动中, 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 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 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根据“支架”理论, 学生可在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下, 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并逐步构建整体概念。学生能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提升能力;在支架撤离后, 也能独立思考, 解决问题。本文以笔者执教的《牛津初中英语》的案例为例, 谈谈如何搭建教学支架, 提高过程写作有效性。
一、写作之前搭建支架
《牛津初中英语》每个单元由八个板块构成, 其中Task板块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他板块是为写作这个板块做输入准备的。写作前的输入准备包括所需语句表达, 内容表达, 文章形式等。教师可利用本单元资源, 搭建多种多样的支架, 以达到此阶段的教学目的:激发学生的内存, 引入话题;激活其原有的语言知识和生活经历;组织有效模仿;为写作解决语言障碍。
1. 以歌曲、游戏、图片和视频为支架——引导学生进入语境。
以笔者参加优质课比赛的《牛津初中英语 (8A) 》Unit 3 Main task为例, 本版块要求写一篇一日旅行计划邀请。为了激发学生兴趣, 让他们回顾自己的旅行经历, 笔者在开始上课时放了一段歌曲《北京欢迎你》的视频, 在音乐和画面中, 孩子们想起了在暑期夏令营的北京之游, 看着视频中自己去过的地方兴奋不已, 就这样很快把学生带进了“北京游”的语用环境中。
2. 以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或老师与学生互动提问来搭建词组、句型和篇章支架——激发学生语言内存。
学生通过看视频和图画, 已明确了语境主题, 老师再通过自己示范和对学生提问, 反复使用一些表达方式, 这使学生联想到本单元所学过的关于一日游的单词、词语和句子, 从而唤起了学生急切想要描述自己在北京旅游的
【教学片断】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就展现出自己打算带朋友在南京游玩的一些名胜古迹的图片。并口述了带朋友在南京一日游的计划, 同时在幻灯片上展现出一个图表:兴趣。
同时在黑板上展现用到的重点句型:We will get to Xuanwu-Lake Park at 8:30, and we will leave there at11:00. We will take a bus to Fuzi Temple.
【分析】这让学生了解旅游计划的必要的三要素和表达计划时所需的句型。
【教学片断】在以下的教学中, 笔者把表格转化为语言, 展示了这次南京一日游的计划的邀请信, 并把邀请信的八个组成部分用红色的字标注下。同时板书:Firstly... Secondly... Then... Next... Finally... Para.1... Para.2...Pa-ra.3...
【分析】就这样为学生一步步搭建句型和文章结构框架, 为写作做好准备。
【教学片断】让学生翻开书, 再看范文、读范文, 加深学生对写一篇一日游的邀请函的更深的整体印象, 包括句型和文章结构及把每段连接起来的一些关联词。
【分析】为下面写作打好基础
二、写作之中搭建支架
1. 以小组合作为支架——完成有效语言输入
【教学片断】T: If your friends will visit Yangzhou, can you make a trip plan for them and write a letter toinvite them? Here are some pictures for you. You can discuss in groups.
S: Wonderful, we can!T: First, you can write an outline, express yo
T: First, you can write an outline, express your ideas as many as possible, and then choose a leader to re-port to us.
【分析】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 老师听并且答疑, 并给必要的指导, 然后请组长向全班汇报,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不同的句子的表达方式。这样做其实是让别的同学受到启发, 学会如何表达并学到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让学生们起到互为支架的作用。
2. 以同伴互助和老师指导为支架——完成语言输出, 初稿形成
在组长口头表达后, 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遣词造句的本领, 现在用笔头来来表达参观的景点的时间, 地点, 活动以及采用交通工具的方式已水到渠成。
【教学片断】T: Each of you can choose one place you want to visit and write down one paragraph, then putthem together, you can use some words like this...
【分析】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合作写作, 再用别人的段落, 组合成自己的文章, 进行自主修改。
三、写作之后搭建支架
以制定评分标准为支架——实现学生互评, 完善初稿
在自我修改好之后, 同组组员之间进行互为修改。并在幻灯片上展示出写作评价要求 (格式, 内容, 语言, 拼写等) 。学生通过互评可共同提高, 也可在此过程中取长补短。
英语作文评分分为四档, 满分为15分:第一档: (15~13分) 完全符合题目要求, 观点正确, 要点齐全。句式多样, 词汇丰富。语言准确, 语意连贯, 表达清楚, 具有逻辑性。第二档: (12~9分) 基本符合题目要求, 观点正确, 要点齐全。语法结构和词汇基本满足文章需要。语言基本通顺, 语意基本连贯, 表达基本清楚。虽然有少量语言错误, 但不影响整体理解。第三档: (8~5分) 部分内容符合题目要求, 要点不齐全。语法结构和词汇错误较多, 语言不通顺, 表达不够清楚, 影响整体理解。第四档: (4~0分) 与题目有关内容不多, 只是简单拼凑词语, 所写内容难以理解。2.
以教师示范为支架——实现学生自评, 体验成功
【教学片断】T: Now, let’s look at the screen. I will show you how to mark your compositions.
【分析】学生通过观看老师修改文章, 听取老师点评和给出分数, 然后修改自己写作中的错误, 完善自己的文章, 让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写作前, 写作中和写作后。尽管写作前和写作中都有一些属于输出语言的“说”的活动, 但写作前的主要活动是老师示范作文, 以及读书中范文和分析句型, 篇章结构等输入活动, 写作中的列提纲, 合作写草稿, 自改和同伴互改等活动都属于语言内化活动, 写作后的作文输出和展示则是属于语言输出活动。整个上课过程是通过一步步搭建支架进行“输入——内化——输出”这样一个过程性写作过程。
四、写作过程中的情感支架
新课程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那么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共同点, 更要研究学生的特殊性, 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乐趣。《新课标》提到初中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对比, 学生在积极情感下更容易接受指导, 更乐于参与课堂活动, 学习效果也更好。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 培养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在布置写作任务时, 笔者对学生说:Can you write a trip plan? Don’t wor-ry, I will show you my trip plan and help you write your plan. At the end of the lesson, you’ll be able towrite one.
【分析】笔者的这番话缓解了学生对写作的消极情感, 降低了学生的焦虑感, 同时给他们带来信心, 并促使他们在接下来教学中集中精力, 以达到预期效果。
其实, 本节课从写作任务的设计到写作准备, 从写作中的指导再到写作后的展示, 无不渗透着激发兴趣、吸引参与、体验成功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小组活动中, 学优生帮助学困生, 老师也指导帮助他们, 使他们完成写作任务, 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同伴修改作文过程中, 学困生也受益良多。在写作过程中, 笔者让优秀的学生口头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写作后阶段, 又拿学生的作文对照评价表进行点评。这样的作品展示让学优生有机会展示自己, 满足他们渴望被认同的心理需求, 老师的评价也让他们的写作更好。
五、结束语
巧搭支架 学习语篇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支架式教学;语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93-1
笔者以我校举办的“基于微型课题研究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行动研究”中期报告中的一节展示课(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8 A camping trip)为例,以理论结合实例的方式来阐述如何在语篇教学中搭建支架:
一、用话题搭建语篇预热的支架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围绕话题展开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这种以话题为中心,在具体的语言情景中引入新的语言项目,使学生在话题的讨论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进而使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形成新的语言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语言的应用中学习语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
在A部分的文本中,出现了较多的事物词汇,如何在情境中教学这些词汇也就成了一个需要突破的点。笔者利用我们正在上的一节英语课为切入点展开话题,询问学生“What do we need for an English lesson?”,并开展头脑风暴,再把话题切入到“We will go camping. What do we need for a camping trip?”。学生就野营之旅的所需物品展开讨论,而且考虑到学生的学情,简化为三个小贴士:1.keep warm; 2.enough food; 3.have fun。在三个小贴士的引领之下,让学生集思广益想想我们所需的物品,引出所要教学的内容。
二、用视听搭建语篇感知的支架
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多种媒体的手段,多种类型的平台和多方位的空间。将图形、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综合于一体编排而成的多媒体技术也给英语课堂教学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为优化育人环境,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及广阔的空间。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给英语教学锦上添花。在引入本课课题A camping trip之后,笔者借助图片动画播放,加以解说,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野营活动。
视频动画生动活泼,加上笔者的解说,学生对野营之旅就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且多媒体的教学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和谐、宽松的英语学习氛围。
三、用任务搭建语篇学习的支架
任务型教学是以具体真实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它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它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任务活动,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完成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看到成就,体验成功,达到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笔者先利用2wh问题,即“Who are they? What are they?”,让学生整体感知语篇,以略读及观看文本视频的形式,捕捉出重要的语言线索。再利用“Whose things are they?”这一问题,精读文本,理清人物与东西之间的关系,疏通文章的脉络。
四、用板书搭建语篇复述的支架
板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的微型教案,板书的特点有直观性、系统性和条理性。本课时的板书设计,笔者致力体现其板书的以上三个特点,因而结合了图片、人物头像和单词卡片,在排版上也做考虑。学生在此板书的引导下,能较为流畅地复述出文本的主要内容。
五、用活动搭建语篇反馈的支架
读后语言输出活动是学生反馈语言信息、内化所学语言。此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再次整合巩固语篇内容,加深对语篇的理解,并为学生创造运用语篇中所学语言进行表达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笔者为学生所设计的读后语言输出活动是以四人一小组进行“Show your things to us!”活动而展开讨论,并提供给学生相应的语言支架。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学生既能对野营这一主题加深认识,又能在此话题的情境中展开对话交流,实现知识的内化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六、用寄语搭建语篇情感的支架
情感教育主要是对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自信、意志及团队精神等方面因素的培养和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情感教育就是要着重培养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感,这样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热爱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教学中的效率。
搭支架 教学设计 篇4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研究各种支架稳固性的过程,知道不同的结构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2、初步学会设计测试支架结构稳固性和增大其牢固程度的方法。
3、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过程与方法:
1、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2、设计支架,对结构进行改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2、感悟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一.导入
1.这些物品大家都认识吗?(马凳,梯子)谁想上来感受一下,就这样坐上去。(马凳没有打开)感觉如何?打开之后试试?那这个梯子呢?这样能爬上去吗?谁来试试?怎样容易些?打开之后,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三角形)哪个部分是三角形? 2.这些三角形在结构中起什么作用呢?(稳固)
3.真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吗?这节课我们通过搭支架的活动来研究一下。(板书:搭支架)
二.新授
搭平面支架验证三角形支架的稳固特点
1.大家先来看一下黑板,这些是什么形状?(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如果我们用小棒来搭这些形状的支架,你觉得哪种支架最稳固?顺便说一下,大家怎么理解稳固?对,就是拉一拉,拽一拽,拉不动(不容易变形)就说明它稳固。大家现在打开书75页,下方的表格看明白了吗?把你的预测填到表格中,填好马上坐好。
2.大家手里现在都有小棒,一会我们就将这些小棒连接成这三种形状的支架来验证我们的预测,用什么连接是个问题?你想用什么连接呢?(透明胶带,绳子,橡皮筋)透明胶带和绳子固定的时候比较麻烦,并且容易松动,橡皮筋是比较方便的。
橡皮筋怎样用?谁来试一试?(和学生一起研究橡皮筋的捆绑方法。)我们要比较三种支架的稳固程度,三个支架的大小应该怎样?(一样大,或者每根小棒一样长。)
3.大家现在来看一下小黑板上的试验要求,(1.小组要有明确分工:搭小棒、缠皮筋、记录。2.试验时一定要注意小组合作,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3.要将结论填到75页表格下方的最后一行中。)实验要求都清楚吗?好,组长到我这来领皮筋。我们看哪个小组又好又快的完成任务,开始!4.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
5.孩子们,搭完了吗?哪个小组上来展示一下,展示的同时说出你们小组的实验结论,到底哪种支架最稳固。恩,他们是这样认为的,还有哪个小组愿意上前面来展示?嗯,你们也这样认为的,下面的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呢?大家都同意,那么哪种支架是最快搭完的?为什
么?(三角形,材料最少)是啊,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是最稳固结实的,而且所用材料最少!当然,因为皮筋是有弹性的,用皮筋连接,对搭出来的支架的稳固性有一定的影响。
6.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刚刚搭的相对来说不稳定的四边形和五边形支架,我们怎样能使它们变得稳固呢?(加三角形,或者说不出来)我们大家来设计一下。
(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哪些问题?同样一个正方形的支架,加固它,我们用50根小棒,能不能达到目的?有什么弊端?对,使用的小棒过多,既浪费材料,又加重了结构的重量。要加固一个结构,应该设计一个最佳方案,那就是使用最少的材料,达到要求的加固效果。那么,怎么来设计呢?)
(画设计图的时候,小组同学可以讨论,也可以用实物来演示,帮助你们完成设计。)
7.学生实验,加固结构…… 8.实验总结:学生汇报结果
达到大家的目标了吗?大家看,老师这样搭行吗?(我不是对角搭,是平行搭的)为什么不好呢?怎样改进?非常好。你们是怎么做的?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说说你们为什么这么搭?嗯,很不错,因为三角形支架最结实,稳固,所以像四边形,五边形这些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三角形架构,使他变得稳定(板书:架梁:增加三角形)
9.教师适时点拨:他们小组加固的是正方形的支架,先看看稳固吗?他们的设计是否科学(如何体现出三角形?)使用了几根小棒?哪个小组有和他们不同的搭法?他们的优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怎么使这个地方不活动?哪些部位需要加固?如何加固?皮筋缠的上吗?怎么办?怎么捆扎?大家想办法解决一下,找到方法的小组立即举手,现在开始动手尝试。
……(各组支架比较,找出优点和不足,进一步研究弥补办法)…… 10.总结……我们在架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是否分成了三角形,而且是最少的材料,做出最坚固的结构,在必要的部位要进行加固。
三、生活应用
1.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三角形结构的应用?你真细心!这些三角形结构都起了什么作用?(稳固)既然三角形稳固,我们所有的结构都用三角形,可以吗? 你举个例子看看。其实我们的设计师在设计一个物体时,要考虑很多方面,考虑结构的因素只是一个方面,还是根据具体来设计的。有些物品是不需要三角形结构的,比如门框。
2.我现在打开书,21页,书上的四幅图,这些建筑物都是由什么支架结构组成的?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这些建筑由很多支架结构组成,特别是三角形结构特别多,在这里它们都起着稳固的作用,甚至还有美观的功效,比如艾菲尔铁塔,多么壮观漂亮的铁塔呀,大家想搭建
搭支架教案 篇5
1、通过展示图形,让学生认识平面支架。
2、通过动手操作,研究三角形支架是最稳固的,理解容易变形的支架可以利用三角形支架进行加固。
3、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会合作探究知识,培养互助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研究三角形支架是最稳固的,理解容易变形的支架可以利用三角形支架进行加固。
教具准备:大头针、高粱杆、剪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大家请看,这是什么形状? 生: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师:嗯,对,像这样的框架我们叫做“支架”。板书支架
师:这叫“三角形”支架,这叫“四边形”支架,这叫„„(生随老师回答)师:大家猜一猜,在这些支架中,哪一种支架最稳固。最不容易变形? 请大家写在实验记录表中“预测稳固性”一栏。好,哪个小组说一下你们组的预测结果? 师:这一组,嗯,请坐 生:三角形,生:六边形,„„ 师:你能说一下理由么?
师:看来我们的意见不统一,怎样证明我们的猜测正确呢? 生:做实验
师:说了不算,做了算,今天我们就来一个搭支架比赛。板书“搭”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搭的支架又快又好?
二、搭建平面支架(三角形的稳定性)
师:比赛之前,先来看看老师会有哪些提示呢?(播放课件)师:大家都明白了么? 生:明白了
师:现在我宣布比赛开始
师:孩子们都完成了么?现在请高高举起你们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哪种支架最不容易变形,将结果填写在“实际稳固性”一栏。师:哪个小组汇报下你们的实验结果? 生:„„ 生:材料少 生:„„
师:那么你们小组中谁搭的最快啊? 生:我搭建的最快。
师:其他小组也是三角形搭的最快吗? 生:是的
师:为什么三角形支架搭的最快呢? 生:因为三角形支架用的材料最少
师:通过实验证明:三角形
最稳固
最不容易变形(板书)请大家将实验结果写在实验结论上,小组内读一遍。看来刚才猜:“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的小组是正确的
三、加固容易变形的支架(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的原理)
师:刚才大家用灵巧的双手搭出了稳固的三角形和容易变形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支架,你们能想办法让那些容易变形的支架也变得不易变形吗? 生:能
师:好,运用你的智慧,运用你的方法,开始干吧!
师:把你们已经加固的支架高高地举起来吧。哪个组的同学来给大家说说:
1、2、你们组的这个支架比以前牢固了吗? 你们是怎样做的呢?
生:我用四边形做例子,我将两根高粱杆用大头针固定在四边形的对角线上,这样就行了。
师:哦,加一些高粱杆就能使本来的图形变得稳固。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样能使四边形里面有稳定的三角形。
师:对,用一根高粱杆把四边形分解成了两个三角形。不错 师:还有别的小组吗 生:„„ 生:„„
师:同学们,通过加固容易变形的支架,你们发现了或是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谁来说一下 生:加入三角形支架 生:分解成三角形
生:多加几根高粱杆,分解成多个三角形支架 恩,大家说的不错,也就是说;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播放课件),请生回答。当然在加固过程也少不了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啊,对不对。大家一定要记住: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互相帮助。
四:生活中的支架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运用到了刚刚的原理,你能举些例子吗?
生:自行车中有。生:灯架上有 生:人字梯中有
师:恩,不错,老师在身边也找到了些,大家请看大屏幕。
师:最后来看这张图,这是法国的埃菲尔铁搭,这是由著名的设计师艾菲尔设计的,全塔高307米,至今有100多年了,非常壮观,它就是利用了三角形稳定的特性。同学们,你们也想搭这样的高塔吗?
五、操作练习
1、小组内搭建高塔,并进行展示汇报。
2、师:在小组内搭建高塔难不难?你的感受是什么?
(在搭建过程中,要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研究,才能一气呵成)
六、作业
师:大屏幕展示作业
七、板书设计
搭支架 三角形
最稳固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本课通过先让学生预测稳固性,然后采用亲身操作做实验的方法,指导学生探究不同形状的支架稳固程度不同,经过试验证明三角形结构稳固、结实、所用材料最少;正方形和六边形结构可以在中间加上高粱杆(架梁),构成三角形,增加它的牢固程度;向学生渗透浅显的结构力学知识,使学生能够解释各种建筑结构的道理,学习了解生活中的建筑物也利用了其原理增加了稳固性。
全课的教学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制作、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各个活动。在学生完成实验以后,接下来,我不断创造机会并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在交流阶段能够集中,激活他们的思维。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重点突出支架与稳固性的关系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实验方法、数据中更深刻地感受三角形支架的稳固性。
1、在课标达成上。
科学课程标准中 “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
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上向学生提供亲历科学探究的机会,学生在搭支架的过程中,引起他们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稳固性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与物体形状有关问题的探究欲望。学生在搭支架的过程中,小组协调,合理分工,动手、动脑,想方法把自己组的支架搭好,完成不同形状的实验。学生们在搭支架时那份认真,那份仔细,使我真切的体会到亲历科学给学生带来的无比魅力,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提升,情感目标也得以升华。2.学生全员参与,亲身体验。
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他们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只有学生在体验中加以理解才有助于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
在一开始的谈话中先让学生在预测几种不同形状支架的稳固性的时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带着这份预测,学生们在充满好奇的心理状态下,开始了实验。学生们在不断的否定着自己的预测,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学生全员参与,亲身体验到了新知识。
3、结合实际,开展教学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实际、地理位置,我们首先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具准备及实验材料,比如具有当地特色的“高粱杆”,几乎家家都有,搭建支架起来非常方便。整堂课三个实验,我几乎和学生都在一起动脑、一起搭支架,师生关系非常和谐。存在的不足之处:
《搭积木》教案 篇6
知识技能: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双人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关心他人。
过程方法:
通过看图、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态度情感:
教育学生要心中有他人。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积木吗?你用积木会搭什么?下面我们认识一下这几个字。
板书:搭积木
认读“搭”并说说怎么记住它?
师:有个小朋友也喜欢搭积木,他是谁呢?(平平)认识“平”字(“苹”去掉草字头)
齐读课题:平平搭积木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平平用积木搭了什么?)
二、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三、检查自学,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词语:
一间房子 这些都住还有一间呢
还有一间啊 没有 很多
指名读,齐读
2、去掉拼音再读。
3、读生字卡片上的字,分行读,看哪行读得好。
4、分别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间”(可用“门”加“日”来记)组词(房间、时间、中间)
“住”可以用“主”加单人旁来记(住在、住处、住下)
“呢、啊”都是语气词,用在句尾,都有口字旁。
“很”可与“跟”相比较记。用“很多”练习说话。
“没”字强调右边不是“朵”。
5、生字游戏(选择积木翻卡片课件)
6、指名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
1、平用积木搭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
(读课文的第一句)
在黑板上贴上四间房子。
2、平平为什么搭这么多房子?(奶奶也想知道这个问题)
全班交流时相机板书:
爷爷和书、奶奶和平平、爸爸妈妈、?
看图,这就是平平的家,看平平已经搭好了四间房子,奶奶笑眯眯地走过来说:“平平,这些房子都给谁住?”
再读第二小节,想想怎样读奶奶的话?(亲切的、和蔼的)
3、重点理解剩下意见怎么安排。
(1)学生交流。
(2)平平为什么要这样做?
师: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你喜欢平平吗?为什么?
(心中有他人)
你心中想到过别人吗?说一说平日发生的真实事例。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完 成课后“读读说说”。
很多狠毒的房子 很高很高的山
很清很清的河水 很绿很绿的树
很红很红的 很 很 的路
很大很大的 很 很 的天
板书:
爷爷和书奶奶和平平
课文搭石教案 篇7
(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潺潺流水声)这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 认识搭石寻找美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指生读词语。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听明白了吗?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3分多钟)
师同学们读书都很认真,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
你找得很准确。同学们,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是怎么过小溪呢?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这个“绾”是一个生字,什么意思呢? 绾裤是什么意思?
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绾裤
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绾裤
人们赶集就必须脱鞋绾裤
人们访友就必须脱鞋绾裤
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脱鞋绾裤
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是的,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可那些,都是在夏天。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
了解了什么是搭石。读了课文以后,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你们说得都不错,和作家刘章爷爷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也有一句话,写搭石很美,找找看。
是的,普普通通的搭石不仅仅是家乡人过小溪的一种方式,而且还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师相机板书)
想不想一块儿去欣赏这道风景呢?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去走走搭石吧。
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找一找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开始吧。
(生静静地默读、圈划,2分钟左右)
三、重点精读品味美
家乡的人们是怎么走搭石的呢,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 哪位同学读一读你画的句子。
好,(课件出示语段)你找的是两句。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句子,这幅画面的美在哪呢?从他们的动作中看到了吗?
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
师:你联系下文理解了。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师:(指这组问)我问问你们,你们现在走在哪?
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没有信心?
好,从这儿开始。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后面的
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像
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的同学走在前面,这边的同学走在后面。
前面的
后面的
(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体会得多好啊。再看这两个句子,你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
是吗?“绰”是生字,课前大家查了字典吗?
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这是学习的好习惯。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想一想,在“人影绰绰”中,它是第几种意思?
不错,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
是吗?你知道“绰绰有余”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微笑地):老师告诉你,“绰绰有余”不是“很宽”,而是“很宽裕,用不完”的意思?
理解了吗?(生点头)好的,咱们回到这两个词语上来,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你体会得真形象,这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值得大家学习。
你还想来描绘一下,说吧。
你体会到了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真不错,像画一样(打开手势)请读读这两个词语。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有感觉。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
你来读。这样吧,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生读: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身临其境吧?(生点头)
还有想读的,全班一齐读。
(全班读)
水波是在轻轻地荡漾呀,再读。
(全班再读)
是的!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
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谁能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
生读
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生活了,每一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
(生齐读)
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是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
(生再次融情朗读)
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
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找得很准。能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吗?
我觉得家乡的人能够互相地谦让)。
好一个谦让啊,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全班同学,让我们一起再感受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的美。
(齐读“如果有两个人……”)
四、扣词激情升华美
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这个句子,这幅画面,只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
(生自由地读几遍)哪个词语打动了你?
有你的读书体会,还有其他的吗?
是的,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读书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伏”,“伏”是什么意思?
现在我就是那位老人,谁来当那年轻人?
请你做做“伏”的动作
(男生深深地弯下身子)
(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为什么?
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为什么?
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指课件文字)
因为(指课件文字)
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其他的年轻人
生:伏下身子背他
因为
透过这个“伏”字,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答:敬老
说得多好啊!敬老。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书)
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这就是家乡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
让我们捧起书,再一次感受走搭石的美。
(这是一行人走搭石的画面,起:
这是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的情景,起:
这是老人和年轻人来走搭石:
(生读课文的3、4自然段。)
师: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如
指三生答。
师:是的,还有很多的假如……人们总会怎么做,人们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呢?(放乐)发挥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待会儿咱们再说说。
(生发挥想像想)
师:咱们来交流交流。
生1:
师:你的想像真丰富,还用上了文中“假如……总会……”的关联词,这真是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
生2:
师:是的。淳朴的民风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种子,这真是一道感人的风景!
生3
师:这真是一道联结人们美好情感的风景!还有很多的假如……假如……咱们回去写一写吧。
师:也许有一天,这里会架上桥、通上路,也许有一天,搭石在家乡会永远地消失了,但是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美,却会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齐说心头)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教学板书:
搭石
家乡的一道风景
拼拼搭搭活动教案 篇8
1、培养玩完玩具后收拾玩具的常规
2、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拼搭。活动准备:各式各样的积木。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有这么多的积木呀,老师想来搭大房子。小朋友想来搭什么呢?
二、幼儿按意愿随意拼搭。师:小朋友,你在搭什么呀?
三、鼓励幼儿大胆拼搭。师:你搭的真漂亮。你真棒!及时鼓励幼儿,让幼儿体验成功。
四、对能力弱的幼儿,教师进行帮助。师:老师来帮助你,我们一起玩。
五、收拾玩具。
[拼拼搭搭活动教案(共2篇)]篇一:有趣的拼搭教案
有趣的拼搭(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小朋友们以前玩过积木吗?
生:玩过。
师:那今天我们也一起来搭积木,好不好?
生:好!
师:但是今天我们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搭积木,而且活动的过程中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我们要从搭积木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的知识。
师:昨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几位图形朋友,它们都是谁啊?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同学们的记性真好,今天老师就把它们请来和小朋友们一起搭积木。
二、新课教学 i 试验结果。
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到弱势小组的活动中,指导参与。师:哪个小组想来说一说你们组的试验结果?
生:球滚得最快--------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试验,我们得出了结论:球滚得最快,圆柱
一摸,就能知道是什么图形。小狗说:哼!有什么了不起,我也不用看,你让我模什么图形我就能把它给摸出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袋子,装着许多图形,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来扮演小猪,从袋子里摸一个图形出来,让后告诉大家你摸到的是什么?
生:完成师:告诉同学们你的诀窍是什么?
生:回答 师:再请一个小朋友来扮演聪明的小狗,大家要求他摸什么图形就摸出什么图形,谁来挑战一下。
生:完成师:让学生摸一个没有学过的形体。
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完成得很好!
,我们看着这个图来数一数,适时指导: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如从左往右,从上往下
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学生各抒己见,师生共同总结。
课外延伸:今天同学们学到了不少知识,我们来帮小猴一个忙,小猴买了一大箱子的书,它想搬回家,但是书太重,他抬又抬不动,他身边只有一些圆柱形状的木头,你能帮它想个办法,把这箱书搬回家吗?
[拼拼搭搭活动教案(共2篇)] 篇二:拼拼搭搭棒棒糖
拼拼搭搭——《棒棒糖》
[拼拼搭搭活动教案(共2篇)] 执教教师:姚志霞
活动目标:
1、认识棒棒糖的形状和结构。
2、尝试用雪花片拼圆形的棒棒糖。
3、体验拼插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实物棒棒糖 一组一篮雪花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棒棒糖”引入,引导幼儿观察棒棒糖的形状和结构。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你们吃过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上面的糖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下面还有一根什么呀?
小结“棒棒糖是由一个圆形的糖和一根棒棒构成的。
二、师示范用雪花片拼棒棒糖,引导幼儿观察。
师:老师今天要用雪花片变魔术,看看我变什么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上面是个上面形状的?下面的什么?
师示范拼棒棒糖
师:你们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变的,先拼一个圆形的糖,再拼一根棒棒。
三、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术师吧,用雪花片变出好看的棒棒糖。
活动。
朋友拼得和别人不一样,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拼的。。。师:我们一起来当魔
小学一年级数学《搭积木》教案 篇9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 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三、活动三:整理归类。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找到了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及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
四、活动四:结合实际巩固练习
(一)出示图片:说一说4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
(二)出示图片:说一说5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减法算式。
(三)教师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
幼儿园大班搭积木教案反思 篇10
(1)大班教案《搭积木》
【活动要求】1.通过玩大积木,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
2.培养幼儿遵守集体规则的良好品质。
3.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
4.发展幼儿平衡协调能力。
5.让幼儿尝试着进行自己没有玩过的方法来搭积木。
【活动准备】
每人两块大积木(形状各一)、音乐磁带、录音机、花若干盆放于场地一边,小红旗2面、水桶8个、盛满水的大盆4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边听音乐边分散玩积木。
师:我们每人都有两块大积木,大积木有许多种玩法,看哪个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最安全。(幼儿尝试练习)
二、基本部分
1.集中演示。
师: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有几种玩法?你是怎么玩的?(单脚站立在积木上,间隔跳,几个小朋友合作将积木拼起来走、跳等)
2.再次分散练习。
师:请小朋友试一试你没有玩过的方法。
3.传送大积木。
幼儿把大积木放在场地中间,并排成“十”字形四路纵队。
听老师口令“开始”,排头幼儿将大积木传给身后的幼儿,一个传一个,看哪个小组传得快。
4.游戏“给花浇水”。
场地布置:
OOOOO|……小……|小
OOOOO||
OOOOO|……河……|花
OOOOO||
师:(1)前面有一条河,小朋友想想我们怎样才能过河?
(幼:用大积木搭座桥)
(2)请四组幼儿搭四座小桥,比一比哪一组的桥搭得好。
(幼:积木间隔着摆放)
(3)请小朋友试着过小桥。
(幼儿尝试练习)
(4)小朋友过桥的时候身体向前不要摇晃,脚踩稳在积木上走,也可以手臂伸向两侧保持身体平衡。
(5)交待玩法:今天我们要给河对岸的小花浇水,第一个幼儿用空桶在盆里舀水,然后一手拎一个桶过小桥,跑到花面前给花浇水,再拎空桶回来,把桶传给第二个幼儿,再以此类推。
(游戏玩2次,给获胜方一面小红旗)
三、结束部分
1.小结游戏情况,表扬动作正确、拎着水桶顺利过河的幼儿。
2.放松活动:放“划船歌”的录音,幼儿把大积木当成小船,坐在“船”上边唱边表演划船动作,活动结束。
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案 篇11
1.会认本课“父、啦”等5个字,会写“搭、父”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翠鸟,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翠鸟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父、啦”等5个字,会写“搭、父”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2)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生自由谈观后感。
2.教师导入: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他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是怎样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吧,(课件出示1)(板书课题:15搭船的鸟)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3)阅读提示: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
(3)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4:生字新词)
搭船母亲外祖父沙啦响羽毛翠鸟
长嘴静悄悄吞下去哦捕鱼鹦鹉
(1)学生自由练读。
(2)小组内推选一名代表比赛读。
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翠、嘴”,翘舌音“沙”,前鼻音“吞、亲”,后鼻音“响、鹦”等。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5.更换语境:(课件出示5)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
1.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课件出示6)边读边想: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要干什么呢?
(2)你喜欢这只鸟吗?
(3)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了解这只鸟的?
2.学生边思考,边勾画。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7)
(1)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课件出示8)
(2)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课件出示9)
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4.结合你查找到的关于翠鸟的资料,互相交流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小组合作,交流)
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鸟资料来了解。
(课件出示10)
翠鸟:俗名鱼狗、打鱼郎、钓鱼郎、刁鱼郎。体型较小,15厘米左右,具亮蓝色及棕色的翠鸟。上体金属浅蓝绿色,颈侧具白色点斑;_橙棕色,颏白。雌雄鸟嘴的颜色不一样。生活于海滨一带及水道沿岸,行动敏捷而富有耐心,以鱼为食。翠鸟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高,是一种环境指示物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在台湾可以见其踪迹,中国大陆则分布在包括海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
四、指导生字书写。
(课件出示11:生字田字格课件)
搭亲父沙啦响羽翠嘴悄吞哦捕
1.指名读,正音——齐读。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形声字结构特点识记:“搭啦响”。
形近字比较:吵一沙稍一悄
组词扩展:嘴巴长嘴父亲父母吞下去吞咽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形、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
(1)哪些字需要特别提醒?特别对学生共性的问题,做重点指导,范写强调、学生进行练习写字,认真写一个字。
①“翠”字注意上面的部分是“羽”,但是不带勾。
“嘴”左窄右宽,“口”写得小一些,靠左上,右边的“此”注意写扁一些,注意穿插避让。
②指导把字写美观。有的左窄右宽,有的左右均等;上下结构的字两部分要写紧凑。
(2)学生练习写字,把自己认为没写美观的再写一个。
(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
(4)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
4.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5.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配上相应的照片或图片,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感知画面形象,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设计意图本课在教学生字时,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2.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复习引入。
1.指名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
2.师生评价,导入新课。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谈话导入:上节课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现在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读边画,标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记下自己弄不懂的问题。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探究学习。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美丽)从哪些句子看出?(想象交流)(板书:美丽)
(课件出示13)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用“”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彩色、翠绿、蓝色、红色)(板书:毛色:彩色、翠绿、蓝色、红色)
抓住翠鸟的什么去写?(外形)分别从哪些方面?(羽毛、翅膀、长嘴)(板书:羽毛、翅膀、长嘴)
指导朗读,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件出示14)翠鸟图片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的问句。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15)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过渡:啊,这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你知道翠鸟到底要干什么吗?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出示16)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指导朗读,说说从加点的字都是表示什么的词?(加点的字,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这是描写翠鸟什么动作的词语(捉鱼动作的词语)(板书:冲飞衔站吞)
从这些动词,你体会到什么?(翠鸟动作敏捷。)从哪些词语看出来?(板书:动作敏捷)
(从“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
(课件出示17)翠鸟捕鱼时的图片。
鼓励学生带着翠鸟的动作朗读课文。
(4)(课件出示18)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
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4.指导学生朗读全文。(课件配乐)
三、总结运用,拓展延伸
1.作者描写翠鸟,主要抓住什么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的?(外形和动作描写)
2.仔细观察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抓住外形和动作描写一写。
3.课下查查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
4.把你认为最美的语句抄在小本子上。
【搭支架教案】推荐阅读:
巧搭语言支架丰富语言输出05-22
认识图形一拼搭教案11-05
小班数学活动搭火车大小排序教案07-19
课文搭石桥的教学设计教案09-20
可调支架10-18
弹簧支架05-21
掩护支架05-28
支架系统06-02
冠脉支架06-08
提升支架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