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精选12篇)
支架 篇1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十余年,但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忽视语文学习方法指导,轻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象依然存在。要改变这种现状,语文教师就要注重研究学生, 探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搭建知识结构的“脚手架”,实施 “支架式语文”教学。“支架式语文”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适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即支架,让学生利用支架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种思想是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语文教学中的支架类型多种多样,根据搭建支架的目的,按照知、情、意、行的维度,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问题式支架—化未知为已知
1. 问题式支架的含义。问题是思维的 “启辉器”。问题式支架教学是指以问题为载体,以支架理念指导学生的学习,即在开展学生探究式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建好问题链,以其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最终顺利完成教学。教师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链构成了课堂教学支架, 即问题式支架。这种支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化未知为已知。
2. 问题式支架的操作案例。《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片段:
师:孩子,你们真棒,能通过想象、 语言来揣摩老人的心理。但是老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他为什么说自己耳聋?
生1:希望小男孩没有心理负担。
生2:可以放松地练,没有压力地练。
……
师:老人为什么要鼓励这个初次见面、琴技又糟的小男孩?
生1:他是个热爱音乐的小男孩。
生2:她希望小男孩不要停下来,能继续练琴……
师:老人是一位声乐教授,也是名优秀的小提琴手,她更能理解初学者在刚拉琴时琴声难听、不堪入耳,更需要他人的—
生:(接)鼓励。(板书:鼓励)
分析:老人的用心良苦隐藏在字里行间,引导学生体会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将矛盾点抛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让学生化未知为已知,一步一步得出老人的语言是在默默鼓励小男孩。问题支架使教学难点轻松突破。
阿莫纳什维利认为,问题是教育的细胞。教师用一系列层次鲜明的问题链搭建了问题支架,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学生的学习逐渐深入。 这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学中心向学生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3. 问题式支架的操作要求。(1)做好预设。教师在设计教学前做好预设,准确把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及其与新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创设问题情境。问题式支架必须以普通学生为标准来预设,需要搭多个支架,再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能力,不断调整自己的预设,选择搭建恰当的问题式支架。(2)相机介入。问题式支架教学强调以“最近发展区”作为教师的介入依据。当学生可能在思考、解决问题遇到困难,如百思不得要领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时,教师应该及时为学生搭建支架。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供援助,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变换思考的角度,或者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使学生能够顺利解决问题。(3)随机调整。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教师根据预设准备多种多样的支架是必要的, 但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人,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因而不可能完全如教师预设的那样按部就班。这就决定了教师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能力, 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选择恰当的问题式支架。(4)适时撤出。在问题式支架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使学生掌握和内化新学到的知识。学生一旦解决了主问题,达到了教师预设的目标,教师就要适时地撤出支架,帮助学生从当前学习水平向更高的水平攀爬。当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后,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时,问题式支架就应该逐步撤出。
二、情感式支架— 化文字为体验
1. 情感式支架的含义。情感式支架是指教师运用富含情感的教学语言和一定的教学手段创设情感氛围,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阅读情感,将文本的价值标准变成学生信奉的内在价值,感受和体会文本表达的各种情感。
语文学习是学习者与创作者以文本为媒介进行的心灵对话。情感共鸣是学习者把握作者创作目的和文本意境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搭建情感式支架,引导学生深潜到作者的内心深处去触抚弥漫在字里行间的种种“情意综”,去品嚼文心,达到所谓的“目与魂交,心与神游”的境地。
2. 情感式支架的操作案例。《微笑》(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礼物”单元)片段:
师:请一个同学来读读4、5节,其他学生认真听,边听边联想: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生活中与微笑有关的画面? 这微笑包含了什么?
生1:我从“它为失意者重燃希望的火苗”想到有一次我考试成绩不理想, 同学给我一个微笑。这微笑包含了鼓励。
生2:我从“生意兴隆荣耀”仿佛看到我家附近的一个小店,因为店老板微笑待客,来买东西的人特别多,生意自然兴隆了。这微笑包含了热情。
生3:我从“家庭充满温馨”“它使劳累者疲劳顿消”想到爸爸工作很辛苦, 回到家后,妈妈和我微笑着迎接他,他也笑了。这微笑包含着体贴、关心。
生4:我从“对悲伤者它犹如太阳” 想到了有一次,一个老爷爷要过马路, 我微笑着去帮助他,他笑着对我说谢谢。 这微笑传递的是温暖。
分析:蕴含着开放性、丰富性的文本向读者的心灵世界敞开着,让读者的心灵世界也充满着梦的萌动与想象力的冲动。心灵与文本的碰撞,就在缔造着既虚拟又真实的生命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参与着每个人的生活与生命,或者说每个人的生活与生命都创造着阅读。教师以联想和学生的生活体验为支架,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情境的理解,不但读出了文字表面的意思,更体会到了文字背后的深意。学生通过联想唤醒了自己已往感知的形象,再通过语言叙述人物场景中各种微笑的作用,使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借助音乐、图片引导学生真正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 并由此升华,从而领悟到微笑的神奇作用。
3. 情感式支架的操作要求。(1)利用教材丰富的情感因素,搭建情感式支架。 (2)利用直观教具搭建情感式支架。通过音乐、图片、视频、表演等手段,展示直观、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搭建情感式支架。(3)利用语言搭建情感式支架。借助教师生动的导语、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恰当的肢体语言等来搭建情感式支架。(4)引发学生进行联想搭建情感式支架。真教育自有情,有情自有真教育。 情感式支架往往不需要撤掉,而要把支架牢牢地搭建在学生心灵深处,使其自动生成情感支架,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实践式支架—化理论为实践
1. 实践式支架的特征。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实践对于人的成长意义如同上帝造人时向人体内吹进的气息。理论知识来自实践经验,又高于实践经验。实践式支架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经验,通过实践的方式,主动建构起知识技能,并将其内化,在日后的学习当中加以运用。
2. 实践式支架的操作案例。《春天的手》(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片段:
师:春天的手抚摸着大地,大地一片新绿。你能做做“抚摸”的动作吗? 谁曾经抚摸过你?有什么感受?能说出你的感受吗?
生:(做动作,轻轻摸)
师: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绿草茵茵的迷人景象。
师:春天的手掠过小河,小河唱起了欢快的歌。 谁能做做“掠过”的动作?
生:(做动作)
师: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生:美丽的田园风光。
师:春天的手拂过树梢,枝头传来小鸟的欢叫。“拂过”和“掠过”一样吗?做做动作。
生:(做动作)
分析:在教学“抚摸”时,教师先让学生想象“抚摸”的感觉。生活中,这种感觉学生经常能体验到。接着,再让学生做动作。最后,在生活经验的帮助下,学生再来感受诗歌:春天到了,春风轻轻吹拂,春雨淅淅沥沥,春天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用她温暖、轻柔的玉手,像母亲般抚摸着大地, 原本枯黄的大地顿时一片新绿,生机盎然。 通过调动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并进行活动操作,以此进行实践式支架的搭建。
3. 实践式支架的操作要求。(1)当理论知识有一定难度,而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了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就可以搭建这样一个实践式支架,让学生在支架的帮助下获得知识和技能,学生便会兴趣盎然。(2)实践式支架的搭建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可以通过活动操作来完成。(3)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投入到新知识点的学习中时,支架便完成了它的使命,可以拆除。
支架原是一种物件,一个建筑学术语, 后来被引申为一种学习策略,这不仅仅是一个词义上的变化,更是人类在求知历程中善于把物质财富转化为精神财富的一种智慧体现,也给教与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支架式语文”教学把支架引入语文教学中,是这一新的教学策略在具体学科中的运用。它不只是一种教学方式的简单套用,而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一种教学主张的产生。我们期待它能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变化。
支架 篇2
1、液压支架在工作面安装事项
(1)注意顶底板状态,防止顶板冒落;
(2)运送支架时要平稳,联接要牢固,支架下端不能站人;(3)支架整架安装时要降至最低高度;(4)支架要有防倒防滑的措施;(5)导向滑板要平整;
(6)安装后支架应立即支护顶板。
2、操作液压支架前的注意事项
在操作液压支架前,应先检查管路系统和支架各有关部件的动作是否有阻碍,要消除顶、底板的障碍物。注意软管不要被矸石挤压和卡住。管接头要用“U”形销插牢,液压系统不漏液不窜液。开始操作支架时,应提醒支架周围工作人员注意,以免发生事故。操作支架应观察顶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液压支架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移架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观察顶板、清除影响移架的障碍物,检查油管不得被矸石挤压和埋压,支架各部分状况是否良好。
(2)能立即支护的支架要及时支护,距采煤后滚筒不得超过3-5m。如在采煤机前发生片帮,顶板暴露面积大,支架应超前支护。对破碎顶板要及时采取措施。移架时,顶梁不宜下降过多,可采用“擦顶移架”或“带压移架”。相邻两架支架不得同时进行降柱与移架,当支架移动速度跟不上采煤机前进速度时,可根据顶板情况进行隔架或分段移架,支架要接顶升紧达到初撑力。(3)综采工作面一般不允许放炮,如出现较硬夹石层、过断层或有火成岩侵入必须放炮时,需履行审批手续,采取可靠的掩护措施。放炮后,要加大风量,尽快排除有害气体和煤岩尘。
在支架内运送器材时,应注意防止擦伤、碰坏支架的部件。以免影响支架正常使用。
(4)在倾斜煤层中,支架的推移顺序一般要求从下向上进行,移架速度要快,随时调整支架,不得歪斜,并保持中心距相等,移架后必须使支架成一直线,支架要与顶板接触严密,如顶梁上有大量矸石,应予以清除。移架时,梁端距要符合要求。当发现支架受力不好或歪架、顶梁咬架时要及时处理。支架操作完毕、操作手把必须放到零位。
(5)在进行液压支架的液压系统故障处理时,应先关闭进、回液断路阀,以切断本架液压系统与主管路之间的连接通路。然后将系统中的高压液体卸压并放出,再进行故障处理;故障处理完毕后再打开断路阀,恢复供液。在需处理故障时,必须与泵站司机联系,待停泵后方可进行故障处理。
4、液压支架的完好标准
(1)支架零部件齐全、完好、连接可靠;
(2)立柱与各种千斤顶的活柱与缸体镀层无严重锈蚀和脱落,动作可靠,无严重损坏和变形,密封良好;
(3)各种阀密封良好,不窜液,漏液,动作灵活可靠。安全阀动作值符合规定,过滤器完好,操作时无异常声响;
(4)金属结构件无影响使用的严重变形,焊缝无影响支架安全使用的裂纹;(5)软管与接头完整无缺、无漏液,排列整齐、连接正确,不受挤压,V形销安装正确完备;
(6)泵站供液压力符合要求,乳化液配比度符合标准。
5、液压支架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
液压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的各种故障、产生原因及其处理方法见下表。
6、液压支架倾倒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支架倾倒的主要原因是超高回采、过断层和老硐、顶板破碎而端面冒顶;底软使底座下陷;移架时降柱过多,立柱自动卸载或误动作;支架歪斜后未及时调整等。所以预防支架倾倒的主要措施有:
(1)控制好下出口几组支架是整个工作面防倒的关键。要保证工作面最下端处于巷
道内呈水平状的第一架支架的架设质量;
(2)严格控制采高,使有效采高低于支架最大支撑高度200-300mm;(3)坚持顺序上行移架,带压移架、擦顶移架、移后调架的原则,要一次移够,不要反复升架,频繁调架,必要时可用邻架推移千斤顶支紧输送机槽后再移架,以保证移架行程;
(4)升架前一般将下侧护板伸出,使支架垂直顶板或有一定迎山,然后按顺序升柱,升架后检查相邻支架侧护板对齐即可;
(5)发现支架有倒、咬、歪现象时,要立即处理。处理措施有:
1、一旦支架发生倾倒,有防倒防滑装置的,应充分利用。也可用斜撑柱扶架,用柱子顶,移架前在支架倾倒方向顶梁下支一根斜撑柱子,并系 上安全绳,以防伤人;
2、用千斤顶校正支架。在支架上方用千斤顶拉顶梁,在下方用千斤顶向反方向拉底座;
3、用绞车拉正支架。当支架严重倾倒,而且是多架倾倒时,可用绞车逐架拉正。
液压支架及输送机下滑的预防及其处理措施
1、锚固输送机。利用工作面配用的锚固装置对输送机的机头、机尾进行锚固,以防止输送机沿工作面下滑,进而利用相互制约关系防止液压支架的下滑;
2、上行顺序推移。采用上行顺序推移工作面输送机和移架可有效肪止两者的下滑;
3、调斜工作面。将工作面调成伪斜,实行伪仰斜推进,是防止输送机和液压支架下滑的有效措施。
发现液压支架及输送机下滑后,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主要措施有:调斜工作面或增大伪斜角度,上调支架及其向上牵引输送机。
7、液压支架压架的处理措施
1、附加初撑力法。在顶底板较松软或金属网假顶下,可用单体支柱设在被压“ 死”的支架的顶梁下方,并同时向这些支柱及被压支架供液,进行反复支撑;
2、挑顶法。在支架底座的前方底板打眼,装小药量放炮,放炮后将崩碎的岩块掏出,使支架底座下降;
3、松顶松底法。当支架上的矸石非常破碎或是金属网假顶时,可将顶梁上的破碎矸石挖掉,以求支架活动而移架,当支架有少量行程时,便可 操作移架;
4、防压环法。若支架上的支柱带有防压环装置,当支架压“死”后,应摘去防压环,活柱可有少量行程,便可直接移架。
8、撤除液压支架的一般步骤
(1)支设撤除液压支架所需的临时支护,清理杂物,固定好变向滑轮;(2)将被撤除的支架的邻架操作改为本架操作,缩回侧护板和伸缩梁;(3)降柱、解除主油管(应降至最小高度为止);
(4)拴好钢丝绳与支架的连接装置,开动绞车,将支架牵引抽出并调向,然后运出工作面。
液压支架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准备
(1)工具:扳子、钳子、螺丝刀、套管、小锤、手把等;
(2)备品配件:U形销、高低压密封圈、高低压管、常用接头、弯管等。
二、检查
(4)检查支架前端、架间有无冒顶、片帮的危险;
(2)检查支架有无歪斜、倒架、咬架,架间距离是否符合规定,顶梁与顶板接触是否严密,支架是否成一直线或甩头摆尾,顶梁与掩护梁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等;
(3)检查结构件:顶梁、掩护梁、侧护板、千斤顶、立柱、推移杆、底座箱等是否开焊、断裂、变形,有无联结脱落,螺钉是否松动、压卡、扭歪等;(4)检查液压件:高低压胶管有无损伤、挤压、扭曲、拉紧、破皮断裂,阀组有无滴漏,操作手把是否齐全、灵活可靠、置于中间停止位置,管接头有无断裂,是否缺U形销子;
(5)千斤顶与支架、刮板输送机的联接是否牢固(严禁软联接);(6)检查电缆槽(挡煤板)有无变形,槽内的电缆、水管、照明线、通讯线敷设是否良好,挡煤板、铲煤板与联接是否牢固,溜槽口是否平整,采煤机能否顺利通过;
(7)照明灯、信号闭锁、洒水喷雾装置等是否齐全、灵活可靠;(8)支架有无严重漏液卸载现象,有无立柱伸缩受阻使前梁不接顶现象;
(9)铺网工作面,网铺的质量是否影响移架,联网铁丝接头能否伤人;(10)坡度较大的工作面,端头的三组端头支架及刮板输送机防滑锚固装置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三、处理
(1)顶板及煤帮存在问题,应及时向班长汇报或由支架工用自行接顶或超前撅顶等办法处理;
(1)支架有可能歪架、倒架、咬架而影响顶板管理的,应准备必要的调架千斤顶、短节锚链或单体支柱等,以备下一步移架时调整校正;
(2)更换、处理液压系统中损坏的软管、插牢# 形销;
(3)清理支架前及两侧的障碍物,将管、线、通讯设施吊挂、绑扎整齐;
(4)和班长、电钳工等积极处理上述存在问题,不得带“病”强行移架。
四、正常移架操作顺序
(1)收回伸缩梁、护帮板、侧护板;
(2)操作前探梁回转千斤顶,使前探梁降低,躲开前面的障碍物;(3)降柱使主顶梁略离顶板;
(4)当支架可移动时立即停止降柱,使支架移至规定步距;(5)调架使推移千斤顶与刮板输送机保持垂直,支架不歪斜,中心线符合规定,全工作面支架排成直线;
(6)升柱同时调整平衡千斤顶,使主顶梁与顶板严密接触约3-5秒,以保证达到初撑力;
(7)伸出伸缩梁使护帮板顶住煤壁,伸出侧护板使其紧靠相邻下方支架;
(8)将各操作手把扳到“零”位。
五、过断层、空巷、顶板破碎带及压力大时的移架操作顺序(1)按照过断层、空巷、顶板破碎带及压力大时的有关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立即护顶或预先支护,尽量缩短顶板暴露时间及缩小顶板暴露面积;
(2)一般采用“带压移架”,即同时打开降柱及移架手把,及时调整降柱手把,使破碎矸石滑向采空区,移架到规定步距后立即升柱;
(3)过断层时,应按作业规程规定严格控制采高,防止压死支架;(4)过下分层巷道或溜煤眼时,除超前支护外,必须确认下层空巷、溜煤眼已充实后方准移架,以防通过时下塌造成事故;
(5)移架按正常移架顺序进行。
六、工作面端头的三架端头支架的移架顺序
(1)必须两人配合操作:一人负责前移支架,一人操作防倒、防滑千 斤顶;
(2)移架前将3根防倒、防滑千斤顶全部放松;(3)先移第三架,再移第一架,最后移第二架;
(4)移第二架时,应放松其底部防滑千斤顶,以防被顶坏。
七、移架操作注意事项
(1)每次移架前都先检查本架管线,不得刮卡,清除架前障碍物;(2)移架时,本架上下相邻两组支架推移千斤顶处于收缩状态;(3)带有伸缩前探梁的支架,割煤后应立即伸出前探梁支护顶板;(4)铺设顶网的工作面,必须先将网放下后再行移架;(5)采煤机的前滚筒到达前应先收回护帮板;
(6)降柱幅度低于邻架侧护板时,升架前应先收回邻架侧护板,待升柱后再伸出邻架侧护板;
(7)移架受阻达不到规定步距,要将操作阀手把置于断液位置,查出原因并处理后再继续操作;
(8)邻架操作时,应站在上一架支架内操作下一架支架;本架操作时必须站在安全地点,面向煤壁操作,严禁身体探入刮板输送机挡煤板内或脚蹬液压支架底座前端操作;
(9)移架的下方和前方不准有其他人员工作。移动端头支架时,除移架工外,其余人员一律撤到安全地点;
(10)假顶网下可采用“带压移架”:保持一定初撑力,紧贴或略脱离假顶网前移支架,要防止刮坏网或出现大网兜造成冒顶。
八、推移工作面刮板输送机
(1)先检查顶底板、煤帮,确认无危险后,再检查铲煤板与煤帮之间 无煤、矸石、杂物后方可进行推移工作;
(2)推移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与采煤机应保持12-15米距离,弯曲段不小于15米;
(3)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从中间向两头推移刮板输送机,不准由两头向中间推移;
(4)除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可停机推移外,工作面内的溜槽要在刮板输送机运行中推移,不准停机推移;
(5)千斤顶必须与刮板输送机联结使用,以防止顶坏溜槽侧的管线;(6)移动机头、机尾时,要有专人(班长)指挥,专人操作。(7)慢速绞车移机头、机尾时,必须按回柱绞车司机有关操作规定执行;
(8)移设后的刮板输送机要做到:整机安设平稳,开动时不摇摆,机头、机尾和机身要平直,电动机和减速器的轴的水平度要符合要求;
(9)刮板输送机推移到位后,随即将各操作手把扳到停止位置。
九、工作面遇断层、硬煤、硬夹石层需要放炮时,必须把支架的立柱、千斤顶、管线、通讯设施等掩盖好,防止崩坏。移架前,必须把煤矸清理干净。
十、工作面冒顶的处理
(1)主顶梁前端顶板破碎局部冒顶时,将顶梁用半圆木刹顶,再升柱使其严密接顶;
(2)支架上方空顶有倒架危险时,应用木料支顶空间。处理时先在顶梁上打临时支柱护顶,人员站在安全地点,用方木或半圆木打木垛。木垛最下一层的两端要分别搭在相邻两支架顶梁上并与顶梁垂直。移架时注意 交替前移,以保持木垛完整;
(3)煤质松软片帮时,要在支架与煤壁间支棚刹顶帮,以防止继续片帮造成大冒顶;
(4)当支架上方与前方有较大面积的片帮冒顶时,可采用撞楔护顶方法处理:
①在冒顶两侧各架设2-3架棚子,棚子高度应大于支架高度,其中第一架应大于支架0.5米以上;
②棚子间距0.6-1.0米,要挖柱窝0.2-0.3米,迎山合适有劲,背实背牢,稳固;
③将削尖的半圆木平面朝下,从第二架梁下斜穿入第一架梁上打入,随打随用长钎子捅出前阻的煤矸,若大锤打击力不足,可采用0.2米直径的坑木用粗绳吊挂在棚梁上进行撞楔;
④撞楔间距约0.25米,撞楔间隙用木板背严。
(5)移架前应在煤帮侧打上抬棚托住棚梁,以便拆除阻碍移架的棚腿。
十一、割煤后,支架必须紧跟移设,不准留空顶。
十二、移完支架后,各操作手把都扳在停止位置。
十三、清理支架内的浮煤、矸石及煤尘、整理好架内的管线。
十四、班长、验收员验收,处理完毕存在问题,合格后方可收工,清点工具,放置好备品配件。
文明的支架 篇3
从蒙昧走向文明、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自然走向人文,便有了先秦的辉煌。那些游走的灵魂,自由而奔放,大气而汪洋。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孟子、荀子、孙子等等,罕见地拥有了那个岁月的天空。不管谁是谁非,只管尽情无束酣畅淋漓地表达。那是人类历史中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他们,用一样简单而透明的散文体裁,承载了不同的灵魂表达和思想认知。
当多元文化的空气被短暂的、焚书坑儒的大秦帝国横扫,被大汉王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集权政治归并之后,先秦的思想灵光逐步暗淡。政论出现了,汉赋出现了,它虽然流畅于文字的华美,洋洋洒洒铺成,浩浩荡荡流灌,但思想的触角已经禁锢,智慧之光渐渐零落。汉赋,便成为一种文学体裁。贾谊、晁错、董仲舒、司马迁等政论家的智慧,点缀了那个时代。先秦的人们在寻道的路上爬涉了千年,完成了一次与自然对话的艰苦历程。汉朝的人们则实践了“化道为术”的重大转折,借道还术,将那些被糅合了的思想融化于治国理政之中。只有胆大妄为的司马迁,在疼痛与屈辱中,以文化人的血泪为后世缔造了一座座山脉,从此,再没有人可以比肩、可以翻越,因为那是一部被人类自己认可和接受的历史。
在战乱与抗争中,在融合与分裂中,在出世与隐忍中,那些怀才不遇、大志难抒的文化人,挣扎于王朝与自我,彷徨于梦想与现实,开始选择进与退,斟酌有为与不为。于是就有了“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前者思进,后者思隐。吟诗作赋,对仗比学。骈文,便应运而生,成为了阳春白雪。华丽、铺张、工整、对仗、押韵、生涩等,在反复的酝酿中,形成气候。最终,同那些琳琅的佛堂雕塑一起,成为六朝底蕴中厚重的源脉。
走近了大隋,一统江山之时,注定天地翻覆。科举,让读书人看到了亮光。王者的非凡气度连同荒淫与暴戾,很快消逝在风云际会之中。然而,却酝酿了一个神话——一个文化现象即将应运而生。唐都,屹立在八百里秦川之上,以汇聚东南西北的磅礴襟怀,让读书人,席卷而来。蜕去六朝的浮华虚美,文化人渴望一种心灵的真实,渴望完成淋漓尽致的本真书写。那一声“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感慨,洞开了一个时代的门扉。之后,便看见了“初唐四杰”的卓然而立。从此,在大唐的天底下,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奔涌,始料未及的诗歌雷霆,从边陲到都市,从平民到达官,开始了一次铺卷河山的诗歌接力,诗仙、诗圣、诗鬼、诗豪,名家辈出,大师林立。那是一个被诗歌覆盖了的王朝,也是一个被诗歌搅动和定格了的盛世。
宋朝,是踩着五代十国的废墟走过来的,当陈桥驿上演兵变的时候,就诞生了“扬文抑武”的治国方略。于是,上至皇族,下至寒门,吟诗作画,歌舞升平。在悲与喜、忧与乐中,文人的意气被无限张扬和烘托,垒砌了中国文化姹紫嫣红、百花齐艳的高峰。于是,那些读书人,不再局限于古文运动中的散文、辞赋,借着唐诗的余脉,缔造了词坛。这是一块圣地,是一幅画卷,呈现了峰峦竞秀、鸿篇耀宇的壮阔,催生了泪悲古今、气吞山河的豪迈。范仲淹、苏东坡、辛弃疾、王安石、柳永、周邦彦、陆游、李清照等等,都是主角。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在那个时代,似乎成了人们生活中无法褪去的色调。但是,光彩绚丽孕育的不仅仅是文明风姿,更多的却是王朝的安危。这是王朝覆灭悲剧的真正根脉,那一句“还我河山”的呐喊,透着无限悲壮和苍凉。
当金戈铁马如风卷残云,横扫中原之后,大元帝国的气象无法以诗词来承载。在刀光剑影之中,诗词的根系是如此脆弱,甚至不堪一击。文化人的文明梦想被切割,那种信仰和底气被彻底动摇。然而,文明的力量虽然零散,但是长存。于是,文化便开始另辟蹊径,从高堂庙宇跌进世俗,去开垦另一片适合生长的土壤,元曲出现了。书写和说唱,被紧紧缠绕在一起,角色众多,表达更实,让阳春白雪联姻了下里巴人。
铁马金戈只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生命常态和终极意境。在元曲的咿咿呀呀声中,人们在嬉笑怒骂之后,越来越理性地思考社会和国家,也越来越懂得选择与塑造。那些文化人,在沉思和反省:人,究竟需要什么?这个问题需要回答,需要探究。于是,系统地融入和把握社会,并恰到好处地表达思考的结果。诗词,太过简单;散文、辞赋,未免深奥;元曲小调,又嫌小气。于是,便有了小说。读得让人荡气回肠,仿佛身在其中。个中人物,是己非己,已经模糊。但曹雪芹,塑造了一座凄艳绝世的丰碑。
走到了今天,似乎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走过几千年的风雨,文化的肢体在残损中渐趋饱满,在阵痛中得以涅槃。哪怕这种饱满刻录着沧桑,这种涅槃滴尽了鲜血。借着沧桑的筋脉,迎着鲜血的足迹,让我们去感知无可替代、无可跨域的遥远,仿佛在寻找一种印证。
一种记忆就是一种印证,让后来人品尝——不论悲沉还是舒展,不论萧疏还是昂扬。它帮助我们,去回访曾经的时空,那些状态,那些场景,那些人物。
支架 篇4
此两款血管支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通过腹股沟血管将一根尾部带有瘪气囊的导管置入患者体内, 并使其在血管内前移到动脉- 静脉通路移植物处;导管尾部的气囊会在静脉狭窄处膨胀, 从而达到疏通静脉的目的 (即球囊血管成形术) ;接着将气囊与导管从患者体内移除, 使支架及其传输系统由同一血管进入患者体内, 并移至疏通的静脉中;待支架到达静脉并自动扩张后方可收回支架外层的护套, 释放支架, 从而使其对动脉-静脉通路移植物以及血管施以压力。该支架置换术通过保持静脉壁的畅通, 加速了血液流动。一旦支架投入使用, 放置支架用的导管应立即移除。此两款产品中的支架部分系置入于静脉之中的永久性植入物, 对重获畅通的血管起到支持的作用。
以上产品用于治疗在动脉- 静脉通路移植物连接处 (即静脉吻合术) 出现的血管狭窄 (即血管变窄或血管阻塞) 或血块 (即血栓形成性封闭) 。动脉- 静脉通路移植物在动脉与静脉之间充当着人工血管的作用, 可应对血透过程中的反复针刺抽血。此两款产品的使用将替代其他三种治疗方式, 即单独的球囊血管成形术、其他覆膜支架植入术、阻塞物清除手术。
GORE VIABAHN肝素生物活性表面支架与GORE VIABAHN支架一经投入使用, 就可对通过静脉吻合手术植入患者体内的动脉- 静脉通路移植物起到支撑的作用, 保持静脉畅通, 恢复血液流动。
一般而言, 不宜接受球囊血管成形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同样不在支架置入手术适用人群的考虑范围内。GORE VIABAHN肝素生物活性表面支架不适用于已知对肝素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包括曾经出现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状 (II型) 的患者。 (译:叶宁;校:张冠石)
本期文章来源:
《搭支架》教学反思 篇5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很多,其中有一点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科学探究方面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制作、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各个活动。在学生完成实验以后,接下来,教师创造时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在交流阶段能够集中,激活他们的思维。
本课通过指导学生探究不同形状的支架稳固程度不同,三角形结构稳固、结实、所用材料最少;正方形和六边形结构可以在中间加上横梁,构成三角形,增加它的牢固程度;向学生渗透浅显的结构力学知识,使学生能够解释各种建筑结构的道理。
一年多的训练,学生探究的能力逐渐加强。因此,在这里用指导性探究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实验记录,搜集证据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学会分析数据,汇报的思路条理,描述能力也在加强,追求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是我们的目标,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升科学素养,这远比空洞的说教来得强。先动脑,后动手,思维的训练仍然不可忽视,科学探究离不开创新思维。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重点突出支架与稳固性的关系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实验方法、数据中更深刻地感受三角形支架的稳固性。
1、让学生在“做科学”中亲历科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本课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亲历科学探究的机会,学生在搭支架的过程中,引起他们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坚固程度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与物体形状有关问题的探究欲望。学生在搭支架的过程中,小组协调,合理分工,动手、动脑,想方法把自己组的支架搭好,完成不同形状的坚固程度的实验。学生们在搭支架时那份认真,那份仔细,使我真切的体会到亲历科学给学生带来的无比魅力,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2.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提高科学素养。
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他们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只有学生在体验中加以理解才有助于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不同形状的支架的稳固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比较具体的,像三角形支架,学生认为三角形比较稳定,这种支架就应该不容易变形。所以学生在预测几种不同形状支架的稳固性的时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带着这份预测,学生们在充满好奇的心理状态下,开始了实验。将实验一次次带进高潮,学生们在不断的否定着自己的预测,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同学们更新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大家的科学素养又一次得以提升。
3、最普通的、最朴实的探究是真正的探究。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实际,采用现代化教学的条件,和学生一起进行了一次最普通、最朴实的科学探究活动。我与学生一起准备实验材料,一起搭支架、一起观察、一起分析、一起总结„„为实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目标而努力着!
谁需要心脏支架? 篇6
王明理曾是北京一家经营心脏介入手术产品的医疗器械公司销售员,他的主要工作是推销心脏支架。他说,最初的市场情况是,一个国产支架,出厂价不过3000元,卖给医院的价格是27000元,一个进口支架的出厂价是6000元左右,卖给医院是38000元,医院进货之后,再加价15%卖给病人。近年来,因为竞争日渐激烈,价格有所下降,但仍在万元之上,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
王明理的主要服务对象由两种人组成:北京知名医院的心脏支架专家和北京周边医院的心内科主任。
由于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一些不具备条件却想开展手术的医院,只能聘请大医院的专家前来完成,王明理充当的是兩者的桥梁,他为那些想开展支架手术的医院请来专家,同时带来本公司提供的心脏支架和配套产品。
专家的“好处”分为两块:一是支架的回扣,按支架的使用个数计算,每个是1500元。当地医院为了充分“用足”专家,一般都是集中多名病人一起来做手术,如果总共使用10个支架,回扣总额也就是15000。
此外,专家到来之前,当地医院要向患者提前收“专家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红包”。每个手术病人1500元,如果仅做造影检查而不装支架的话,则是1000元。这样算起来,专家每跟王明理出去一趟,现金收入在两万元以上。
至于手术当地医院,从王明理的公司所能得到的好处是:手术所有使用耗材总费用的20%。这笔钱通常只交给医院的科主任,至于进一步再如何分配,则是对方的事。
在王明理看来,在心脏支架手术圈里,病人是否需要安装以及安装多少支架,完全取决于手术医生的良心。对于那些可装可不装的病人,专家一般都要装。
王明理的观点得到一位心内科著名专家的认可。该专家指出,尽管我国制定了心脏介入手术的诊疗指南,但制定指南的,恰恰是与之有直接利益关联的介入专家。而在国外发达国家,类似规范需有心脏外科专家、公共卫生专家甚至律师参与,以充分保证患者的权益。
医院最早开展支架手术的是心内科,因为利润丰厚,后来急诊科也逐渐推开,有的医院则专门成立了介入科。于是医院内部也有了竞争,分诊的护士往往成为不同科室的争取对象。
除了卖心脏支架,王明理还向医院卖配套使用的导管。在他看来,心脏介入手术,除了滥用支架,导管的重复使用也很严重。按照相关规定,手术中使用的导管都是一次性的,可几乎所有医院都存在重复使用,医院甚至为此专门发明了一个词:二号管。
王明理的一位同行,为了笼络一位专家,花了三年时间接其儿子上学。偏偏那位公子眼光极高,看不上他的夏利车,于是这位兄弟不得不又买了辆捷达。
王明理说,即使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支架专家在市中心有几套房子一点不奇怪。
王明理认识的很多专家都已办了移民,这主要是受当年医药卫生领域打击商业贿赂运动所影响。当时,一夜之间,王明理发现身边的专家都不见了,后来一问,才知道出国“避风”。后来风头一过,专家们陆续回来,一切照常。
在王明理看来,热衷于装支架的有两种医生,一种是年轻医生,他们刚刚工作,需要买车买房,因此干劲十足;此外,即将退休的医生也会抓住最后的机会。
钱如此好赚,却不必承担任何责任。据王明理介绍,有一次他跟专家出差,手术中出了事故,病人死在了手术台上。结果病人家属不懂,不仅不怪专家,相反看到专家满头大汗抢救,还千恩万谢,手术费一分没少给。即使是出事后碰到“难缠”的病人,也是由所在地医院处理,专家做完手术走人,根本不管。
支架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1200例冠心病患者中, 5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支架内血栓形成, 男4例, 女1例, 年龄39~77岁。回顾性分析该5例患者的临床情况、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情况、造影结果及PCI处理过程等相关资料。
注:UAP:不稳定型心绞痛;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OMI:陈旧性心肌梗死
注:D1:第一对角支;LAD:左前降支;RCA:右冠状动脉;PTCA:经皮球囊冠状动脉成形术
1.2 支架内血栓形成的诊断标准
学术研究联合会建议对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定义[1]: (1) 肯定的支架内血栓形成:急性冠脉综合征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血流受阻的血栓形成或病理证实的血栓形成。 (2) 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形成:PCI后30d内不能解释的死亡, 或未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靶血管重建区域的心肌梗死。 (3) 不能排除的支架内血栓形成:PCI后30d后不能解释的死亡。1.3根据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发生时间分为三类[1]: (1) 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于PCI术后24h内支架部位血栓形成: (2) 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于PCI术后24h~30d支架部位血栓形成: (3) 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于PCI术后30d~1年内支架部位血栓形成; (4) 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于PCI术后1年以后支架部位血栓形成。30d内又称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情况
1200例PCI患者共发生支架内血栓5例, 发生率为0.41%, 其中男性4例, 女性1例, 年龄39~77岁, 平均 (57±13) 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3例,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合并高血压病3例, 糖尿病3例, 高脂血症4例, 吸烟4例, 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术后4例患者均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 其中1例服用7个月后中断抗血小板治疗。术后5例患者均再次突发胸痛, 明确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4例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1例为前间壁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均证实支架内血栓形成, 经急诊经皮球囊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 或支架植入后好转出院 (表1) 。
2.2 冠状动脉靶血管特点及介入治疗
首次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示:5例患者的犯罪血管均为前降支, 其中2例为弥漫性长病变, 1例为溃疡病变, 2例为急性闭塞病变;1例为多支血管病变。5例患者共置入7枚支架, 其中2例串联置入两枚支架, 其余3例均置入单支架。支架释放压力为 (12.57±2.99) atm, 2例患者行高压球囊后扩张, 术中3例出现慢复流。5例患者再次急诊冠脉造影结果示原支架内完全闭塞, 内见血栓影, TIMI血流0级。5例患者均行血栓抽吸, 术中予以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抗冠脉内注射治疗, 2例患者行PTCA治疗, 3例患者再次置入支架, TIMI血流3级, 无1例死亡 (表2) 。
3 讨论
支架内血栓形成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目前药物洗脱支架总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为0.5%~3.1%[2], 其中早期、晚期及极晚期的血栓发生率为0.4%, 0.1%和0.6%[3]。本研究中1200例PCI患者共发生5例支架内血栓形成, 总的发生率为0.41%, 与文献报道一致。
目前研究证实支架内血栓形成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 其中主要包括患者的临床情况、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手术操作及支架本身等因素。结合该5例患者分析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可能的原因: (1) 临床因素: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及左心室功能不全是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主要预测因子[4,5]。本研究中5例患者, 其中合并糖尿病3例, 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1例, 合并急性心肌梗死2例, 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3例。 (2) 靶血管的病变特点:研究证实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富含脂质斑块病变, 是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中2例发生急性支架血栓患者为弥漫性长病变, 其中1例为小血管病变;2例为不稳定斑块破裂导致的急性闭塞病变。 (3) PCI术操作:PCI术中支架释放后扩张不充分、支架贴壁不良及明显残余狭窄都是造成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本研究中3例患者未行高压后扩张。发生早期血栓形成的3例患者, 术中经过血栓抽吸后予以高压球囊后扩张后恢复3级TIMI血流, 随访无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 考虑血栓形成原因与支架贴壁不良相关。 (4) 支架因素:Joner等[6]对药物洗脱支架置入30d后死亡患者行尸检分析, 证实了药物支架置入后存在明显的内皮化延迟。另有报道发现在支架内极晚期血栓形成死亡患者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部位存在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 提示支架聚物涂层导致血管局部的严重炎症反应可能是支架晚期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7]。本研究中2例患者发生晚期和极晚期血栓形成, 2例患者PCI术后均服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 术后8个月复查CAG支架未见再狭窄, 其中1例患者的右冠脉中远段存在节段性瘤样扩张。因此, 推测2例患者发生晚期及极晚期血栓可能与支架内皮化延迟、支架聚合物涂层刺激血管炎症反应以及晚期血管正性重构导致支架贴壁不良有关。 (5) 抗血小板治疗中断:新近研究发现抗血小板治疗中断是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8]。药物支架的置入会导致支架内皮化的延迟, 因此, 支架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2个月。过早中断抗血小板治疗, 增加支架血栓风险。本研究中2例急性血栓形成患者, 1例患者服用双联血小板仅7个月后停止, 1例患者双联血小板12个月后中断阿司匹林治疗。
支架内血栓发生后死亡率高达20%~25%[5], 因此能否早期诊断并正确的治疗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本研究中5例患者临床诊断明确后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支架内血栓形成, 5例患者均行血栓抽吸, 术中冠脉内及静脉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 其中2例患者行球囊扩张后恢复TIMI血流3级, 3例患者再次行支架置入, 术后加强抗凝及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无1例患者死亡。
总之, 支架内血栓形成是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要加强对合并糖尿病, 慢性肾功能不全等高危患者及血管病变为弥漫性长病变, 小血管等高危病变患者的识别, 同时术中确保支架扩张充分, 贴壁良好, 术后加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随访监督, 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
参考文献
[1]Mauri L, Hsieh WH, Massaro JM, et a1.Stent thrombosis in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of drug-eluting stents[J].N Engl J Med, 2007, 356 (10) :1020-1029.
[2]Rodriguez AE, Mieres J, Fernandez-Pereira C, et a1.Coronary stent thrombosis in the current drug-eluting stent era:insights from the ERACI III trial[J].J Am Coll Cardiol, 2006, 47 (1) :205-207.
[3]Applegate RT, Sacrinty MT, Little WC, et a1.Incidence of coronary stent thrombosis based on academic research consortium defini-tions[J].Am J Cardiol, 2008, 102 (6) :683-688.
[4]Iakovou I, Schmidt T, Bonizzoni E, et al.Incidence, predictors, andoutcome of thrombosis after successful implantation of drug-eluting stents[J].JAMA, 2005, 293 (17) :2126-2130.
[5]Kuchulakanti PK, Chu WW, Torguson R, et a1.Correlates and long-term outcomes of angiographically proven stent thrombosis with sirolimus-and paclitaxel-eluting stents[J].Circulation, 2006, 113 (8) :1108-1113.
[6]Joner M, Finn AV, Farb A, et a1.Pathology of drug-eluting stents in humans:delayed healing and late thrombotic risk[J].J Am Coll Cardiol, 2006, 48 (1) :193-202.
[7]Virmani R, Guangliumi G, Farb A, et a1.Localized hypersensitivity and late coronary thrombosis secondary to a sirolimus-eluting stent:should we be cautious?[J].Circulation, 2004, 109 (6) :701-705.
支架 篇8
关键词: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球囊扩张后支架,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使血管狭窄或阻塞, 临床常采用介入治疗。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是指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未进行球囊预扩张, 直接在血管狭窄病变处置入支架的一种介入技术[1]。我院对比分析了直接冠状动脉支架与球囊扩张后支架的临床结果, 本文将结果报道如下, 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纳入本研究, 年龄53~70岁, 平均年龄 (63.52±5.35) 岁;体质量53~82 kg, 平均体质量 (64.27±4.68) kg;其中男性患者54例, 女性患者66例。
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心绞痛症状, 或12 h内急性心肌梗死、24 h内有持续缺血证据,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示血管狭窄≥70%、参考血管直径≥2.5 mm、病变长度<30 mm的单支或多支病变, 经保守治疗无效。研究对象同时剔除肺水肿、心源性休克、血管高度扭曲、血管壁完全闭塞、存在可疑血栓等患者。
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组, 奇数者归为A组, 共计60例;偶数者归为B组, 共计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发现其在年龄、体质量、性别等方面,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接受经股动脉或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A组接受球囊扩张后支架手术治疗, 首先采用1.5~3.0 mm的球囊导管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进行预扩张后, 然后再置入支架。B组接受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治疗。按照常规方法插入指引导管和导丝, 未进行球囊预扩张狭窄病变, 在冠状动脉内直接置入支架[2]。术后随访12个月, 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对比剂用量、再狭窄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性。
1.3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 数据处理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组间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A组对比, 我们发现B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 对比剂用量较少, 随访期间再狭窄率较低, 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 (P<0.05) 。对比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现, 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无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常见类型,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冠状动脉介入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常规的支架置入前先采用球囊预扩张冠状动脉的狭窄段, 之后在该节段置入支架。这一方法操作时造成冠状动脉损伤, 形成血管撕裂夹层, 引起急性血管闭塞、血栓等严重并发症。血管内皮剥离后机体进行血管修复, 使血管内膜过度增生, 术后易发生再狭窄[3]。
注:与A组比较, *代表P<0.05
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术前不进行球囊预扩张, 直接在冠状动脉狭窄段置入支架, 既可节省手术时间, 减少对比剂的使用, 又可降低血管撕裂夹层、血管闭塞、慢再灌流等并发症。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术对冠状动脉血管内膜损伤小, 术后不易发生血管内膜增生, 因此再狭窄率的发生风险较小[4]。
本研究中直接支架术的手术时间较短, 对比剂用量较少, 这一结果提示直接支架术无需对病变处进行球囊预扩张, 可大大节省手术时间, 使对比剂的用量也相对减少,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过程中的风险, 具有更大的临床优势。术后随访1年期间, 直接支架术患者再狭窄率较低, 提示直接支架术治疗冠心病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随访期间球囊扩张后支架手术患者发生心绞痛3例、心律失常1例, 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患者发生心绞痛4例、心律失常1例, 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22%, 这一结果提示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相当。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冠状动脉支架与球囊扩张后支架手术治疗冠心病具有满意的疗效, 其中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时间短、对比剂用量少, 术后不易发生再狭窄, 具有更大的临床优势。
参考文献
[1]陈雷, 金雷, 张旗, 等.导管血栓抽吸联合冠脉支架置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 2010, 23 (6) :444-445.
[2]刘蕾, 马彬, 杨克虎, 等.直接支架术与预扩张支架术治疗冠心病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2, 12 (7) :764-769.
[3]王斌, 郑剑涛, 肖国胜, 等.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中并发冠脉穿孔原因分析[J].西部医学, 2013, 25 (9) :1371-1373.
支架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接收并采用纯钛支架义齿修复的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患者31例, 将其作为纯钛组;男19例, 女12例;年龄43~79岁, 平均 (59±3) 岁。选取同期采用钴铬合金支架义齿修复的31例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患者, 将其作为钴铬合金组, 男18例, 女13例, 年龄42~78岁, 平均 (58±3) 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患者均参照相关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的诊断分型标准[2]进行确诊, 本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签字同意;所选患者均排除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 无合并严重糖尿病及精神病患者, 无口腔溃疡夫复发患者, 无颞下颌关节异常患者以及对钛、钴铬合金过敏者。
1.3 方法
纯钛组选择上海日进齿科材料公司生产的纯钛材料行纯钛支架义齿修复, 钴铬合金组采用Vitallium2000型钴铬合金行钴铬合金支架义齿修复。两组均根据材料要求中的使用方法, 进行纯钛支架义齿及钴铬合金支架义齿的设计、加工、制作。
1.4 效果评定
采用光密度法检测两组修复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的咀嚼效率;同时, 对1年后两组义齿修复的语音功能、美观度、固位功能及舒适度等效果进行评估, 其中, 固位功能采用30 s内咀嚼2.0 g花生米后渣的粗细度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修复后义齿咀嚼效率比较
修复后, 纯钛组的咀嚼效率为 (0.69±0.02) , 明显高于钴铬合金组的咀嚼效率 (0.59±0.1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修复后的修复效果比较
修复后, 纯钛组固位功能、舒适度等明显高于钴铬合金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两组语音功能、美观度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钴铬合金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患者极易丧失咀嚼效能, 临床上对其的治疗主要是以修复其咀嚼功能为主, 义齿修复是其主要的手段, 但传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存在一定局限性, 使得其修复效果欠佳。近年来, 钴铬合金和纯钛等生物材料逐渐被应用于义齿修复中, 前者强度、韧性及硬度较好;后者材质轻、戴用舒适、异物感小及生物相容性较好。在本研究中, 采用纯钛支架义齿的纯钛组修复后的咀嚼效率、固定功能、舒适度等优于钴铬合金组 (P<0.05) ;但两组语音功能、美观度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杨重恒[3]临床研究结果基本相符。由此表明, 纯钛支架义齿修复较钴铬合金支架义齿修复的效果更为显著, 更能提升患者咀嚼的效率, 达到临床修复的效果,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比较纯钛支架义齿与钴铬合金支架义齿的咀嚼效率与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接收并采用纯钛支架义齿治疗的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患者31例作为纯钛组, 选取同期采用钴铬合金支架义齿治疗的31例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患者作为钴铬合金组, 比较两组咀嚼效率与修复效果。结果修复后, 纯钛组咀嚼效率、固定功能、舒适度等明显优于钴铬合金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两组语音功能、美观度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与钴铬合金支架义齿相比, 纯钛支架义齿的效果更佳, 其能够提升患者的咀嚼效率, 达到很好的修复效果,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纯钛支架义齿,钴铬合金支架义齿,咀嚼效率,修复效果
参考文献
[1]肖云鹤, 王妍, 何爱娥, 等.纯钛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3, 29 (9) :550-552.
[2]李伯琦, 孙大磊, 刘奕杉, 等.两种金属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效果的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3, 22 (24) :2384-2386.
支架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实行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实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男77例,女21例,年龄49~77岁,平均(60.25±11.52)岁。全部患者都在本院实行了冠状支架植入手术。
1.2 方法
依据相关标准办法,对全部的患者进行冠脉内支架手术,并在手术之后都给予75 mg的氯吡格雷(如果所植入的是裸支架,那么就服用3个月,如果植入的是药物支架,那么就服用9~12个月)、100 mg的阿司匹林等,对患者进行药物规范治疗。
1.3 判断标准
残余狭窄小于等于30%,没有发生急性的并发症,且前向血流分级TIMI为Ⅲ级,表示手术成功。判断再狭窄的标准:患者在实行冠脉造影之后,得到的管腔内径与上一次实行介入治疗之后的管腔直径丧失情况相比较,要在50%以上时,则说明为再狭窄。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对单因素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无法达到正态的分布下,检验用;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采取Logistic多因素分析进行回归的分析,对其相对危险度(RR)以及95%可信限进行计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资料的单因素分析情况
本次研究中的98例患者,没有再狭窄的有71例,占总数的72.45%,有再狭窄的27例,占总数的27.55%,将患者的各项资料作为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并对其分析,其中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糖尿病、高血压,是否有吸烟(假使患者支架植入后戒烟,那么就将其划到无吸烟的一组)、喝酒(假使患者支架植入后戒酒,那么就将其划到无饮酒的一组),患者在实行第二次冠脉介入治疗之前的体重情况、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对患者的访问时间以及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等因素。在进行单因素分析时发现,药物支架组的再狭窄率比示裸支架组低,见表1。对于在狭窄组与物再狭窄组而言,以上所提及的危险因素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 Logistic多因素对支架内再狭窄进行逐步性的回归分析
分析表明再狭窄的发生和患者吸烟与否、是否患有糖尿病、在进行第二次的冠脉介入治疗之前LDL-C的水平有关系,即正相关,和支架是药物涂层与否成负相关,见表3。
3 讨论
对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因素,早期的一些研究已经指出。Abizard等[3]在对接受支架植入术的954例患者依据非糖尿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以及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德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相对于“靶病变血管重塑”而言,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比例为28%,非糖尿病是16.3%,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是17.6%,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明显高于其他两者。而Feo Ia等[4]在对支架植入手术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并分析,认为最小管腔的直径较小时,将会使得内皮增生增加。Nishio等[5]在进行110例非选择性患者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时发现,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糖尿病,其危险度为1.92,95%的可信限为25~2.95。在本次研究当中,通过对患者进行logistic多因素的回归性分析,对上述中的结果进行验证,并再次肯定糖尿病患者是支架内再狭窄的高发人群。
Sahara等[6]在对弥散型ISR以及局灶型ISR进行比较时,得出吸烟者比率是在76%~85%左右。在本次研究当中得出,不吸烟的患者要比吸烟患者出现ISR的危险性要低,并且将进行支架手术之后要戒烟的患者划分到不吸烟组中,说明在手术之后戒烟能够有效的避免会减少再狭窄的出现。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药物支架与裸支架相对比,前者能够明显的改善再狭窄的情况,能够有效的避免该情况的发生。Aoki J等人对糖尿病患者裸支架植入或者是在药物支架植入之后的1年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后者的再血管化率明显比前者的要低,其危险度是0.40[7]。一些患者实行支架植入,且自身伴有糖尿病,那么使用药物支架的效果会更好。在一次关于双盲安慰剂与他汀延缓斑块相对照的生长评估研究当中,对221例患者进行PTCA术后的分析,而对另一组患者使用安慰剂,在2年之后对其中有178例患者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使用安慰剂的患者再狭窄发生率达到了38%,而使用普伐他汀患者的发生率是17%[8]。在本次研究中得出低密度脂蛋白是造成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一个预测因素,在支架手术之后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控制的程度将会对冠状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产生直接的影响[9]。
本次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支架术后极易出现再狭窄的症状,为避免或减少该症状,可以使用药物支架[10]。对LDL-C的水平进行控制并戒烟能够有效的控制支架植入术后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实行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施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Logistic多因素对其进行逐步的分析。结果:分析表明再狭窄的发生和患者吸烟与否、是否患有糖尿病、在进行第二次的冠脉介入治疗之前LDL-C的水平有关系,即正相关,与之相对应的危险度是12.45、11.45及5.62,同时与支架是否为药物涂层成负相关,其危险度为0.02。结论: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极其容易发生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症状,为避免或减少该症状,可以使用药物支架。对LDL-C的水平进行控制并戒烟是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避免支架内再狭窄的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再狭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王效增,韩雅玲.冠状动脉介人术后再狭窄的药物防治[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5,14(2):190-192.
[2]马春红.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1):43-44.
[3]Abizaid A,Kornowski R,Mintz G S,et al.The influ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on acute and late clinical outcomes following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J].J Am Con Cardiol,1998,32(3):584-589.
[4]Feola M,Ribichini F,Ferrero V,et al.Comparison of frequency of insulin resistance after coronary stenting in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 mellitus with versus without coronary restenosis[J].Am J Cardiol,2004,94(6):777-780.
[5]Nishio K,Fukui T,Tsunoda F,et al.Insulin resistance as a predictor for restenosisaftercoronarystenting[J].IntJcardiol,2005,103(2):128-134.
[6]Sahara M,Kirigaya H,0ikawa Y,et al.Arterial remodeling patterns before intervention predict diffuse in-stent restenosisan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study[J].J Am Coll Cardi,2003,42(10):1731-1738.
[7]Aoki J,Ong A,Rodriguez-Granillo G,et al.The efficacy of sirolimus-eluting stents versus bare metal stents in diabetic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J Invasive Cardiol,2005,17(7):344-348.
[8]Jukema J W,Bruschke A V G,Van Boven A J,et al.Effects of lipid lowering by pravastatin on progression and regress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symptomatic men with normal to moderately elevated serumcholesterol levels The Regression Growth Evaluation Statin Study(REGRESS)[J].Circulation,1995,91(10):2528-2540.
[9]Joner M,Finn A V,Farb A,et al.Pathology of drug-eluting stents in humansDelayed healing and late thrombotic risk[J].J Am Con Cardiol,2006,48(1):193-202.
“水货”心脏支架调查 篇11
心脏支架手术到底是种怎样的手术?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徐浩给《北京科技报》介绍,心脏支架手术治疗就是通过穿刺血管,将一根导管刺入血管中,把一截圆柱形的中空金属网管放到需要安放的部位,撑开被阻塞的血管,使血液重新流通。手术过程其实并不复杂,病人在局部麻醉下接受手术,一般几天后就能出院。
我国针对医疗器械实行的是注册管理制度,任何医院器械,须在各级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获得注册证后,方允许上市。由于心脏支架属于植入性医疗器械,更是严格规定必须由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获得唯一的“条形码”后,才能进入临床使用,否则视为“非法”产品。
那么,“水货”心脏支架是如何走进医院的呢?记者以一个患者家属的名义咨询北京某区一家二甲医院,医院心内科门诊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医院虽然离市区远,但是住院费用低,手术医生是从市内三甲医院请来的,完全有能力做心脏支架手术,患者可以放心。
可就是这家医院和一位患者段先生就使用“非法”心脏支架一事对簿公堂,至今官司还未完全了结。段先生在该医院做心脏支架手术,植入的3个支架中,有两个发生断裂。庭审中,段先生又意外地发现,心脏支架的经销商提供的支架条形码竟与生产厂家的不符,而就在他准备将经销商追加为被告时,经销商却突然注销,不知去向。由于医院未能提供这3个支架来源的合法证明,2009年年底,法院认定该医院未尽到医疗器械使用的审查义务,判决赔偿段先生13万余元。这是全国首例因植入的心脏支架存在质量问题,医院被判赔偿的案件。今年1月8日,段先生怀疑支架假冒,已经向公安机关报警追查来源。
对此,北京301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北京科技报》,在业内使用“无证”支架的现象不是什么秘密,一方面和医院的经济利益相关,一些医生只顾回扣,盲目使用支架。另一方面,有的患者医学知识缺乏,对支架过于信赖,认为既然是血管堵塞,多放几个支架疏通效果肯定更好,因此宁愿多花钱要求医生照办。在这种庞大的市场需求下,就出现了一些小医院,甚至正规医院违反规定,使用来路不明的心脏支架。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胡大一教授告诉《北京科技报》,“实际上,支架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血管内壁,而且现在大多是药物涂层支架,这种支架在降低狭窄复发率的同时,也会延迟破损血管内壁的自我修复过程,因此也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反过来引发急性心梗。”
专家透露,“无证”支架就好像一枚植入人体心脏里的“定时炸弹”,随时有爆炸的危险,致使血管发生梗塞,造成患者死亡。
其实,心脏支架滥用目前已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该国现在近半数不该放支架的人被放了支架。在新加坡,医保部门已出台规定,如果病人安放的心脏支架数目超过3个,就需要几科医生会诊,并向专门委员会陈述理由方可。
支架冲压工艺设计 篇12
1 工艺分析
进行工艺设计首先要作好工艺分析, 所谓工艺分析就是根据设计部门提出的产品的规格、质量、公差等参数, 确定该产品加工的技术要求。如图1所示的零件为支架-连接管 (1203073-317) , 它的材料为汽车大梁用热轧钢板 (16Mn L) 厚度6.0它是连接发动机与排气管的重要部件, 由于它所连接的两个件刚性都非常大, 且支架本身刚性也很大, 这就要求装配时零件尺寸要求很精, 并且该零件空间尺寸有位置度要求, 这就增加了该零件的制造难度。
2 确定工艺方案
通过对产品图的详细研究, 作为工艺设计人员要熟知本单位的设备、人员技术素质、模夹具制造能力等基本状况, 还要兼顾材料、能源、工时等成本原因, 也要涉及组织生产方便、操作安全等问题, 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为此我们考虑如下的最佳方案。
方案:将零件分成两次冲孔 (先冲3-准9孔后冲2-准11孔)
工序流程图:
方案分析:该方案的优点是能很好保证图纸要求的孔的位置度要求。缺点是增加了工装数量即增加了工序, 增加了操作人员和多耗费能源等, 使成本增加。同时我们还要考虑此方案的时候, 有两道压弯工序, 如果先压第1处弯 (如图2) , 后压第2处弯, 那在所需模具的闭合高度就要比先压第2处后压第1处大, 并且制造成本也要略高。为了很好满足工艺要求, 保证产品质量, 并降低制造成本, 确定采用先压第2处后压第1处这个工艺方案。
3 实施工艺设计
为了合理利用现有设备, 保证产品质量, 使每一阶段都处于最佳监控状态最终产出合格品, 需进行以下计算:
各序设备的确定:
(1) 料冲孔工序 (工序一) 计算和设备的确定:
P-总冲裁力 (Kg) ;P1-任意外形的冲裁力 (Kg) ;L-周长 (mm) ;S-料厚 (mm) ;бb-抗拉强度 (Kg/mm2) ;P2-圆形的冲裁力 (Kg) ;d-直径 (mm)
∵L=1130S=6бb=62d=9 (3个孔)
即P=P1+3P2=420.36+31.53816=451.89816吨
根据设备负荷情况, 落料凹模采用波浪刃口, 冲裁力最小减少总冲裁力的40%, 故落料冲孔工序采用400吨冲床较为合适。最后经过精确计算, 画出零件展开图。 (如图3)
(2) 弯工序 (工序二) 计算和设备的确定:
最大压弯力P1=BS2бb÷ (R+S) 矫正力P2=Fg
P-总压弯力 (Kg) ;B-料宽 (mm) ;S-料厚 (mm) ;бb-抗拉强度 (Kg/mm2) ;R-内压弯半径 (mm) ;F-凸模矫正面积 (mm2) ;g-矫正单位压力 (Kg/mm2)
∵第2序压弯B=101.8 S=6бb=62 F=13466 g=4 R=7
经过计算P=71.342吨, 可采用160吨冲床, 但由于受冲床台面限制, 最终还是选用250吨冲床。 (如图4)
(3) 压弯工序 (工序三) 计算和设备的确定:
∵第3序压弯B=204.9 S=6бb=62 F=14892 g=4 R=7
经过计算P=94.747吨, 可采用160吨压床, 但由于受冲床台面限制, 最终还是选用250吨冲床。 (如图5)
(4) 孔工序 (工序四) 计算和设备的确定:
利用第一序公式∵S=6бb=62d=11 (2个孔)
经过计算, 冲孔力不大, 但是限于模具闭合高度以及现有冲床的负荷, 最终选用400吨冲床。
在布置材料时, 用6×1500×4000规格钢板剪切成395宽的条料, 经考虑如果零件直排列每条出6件, 如果零件交错排列每条出8件, 所以比较一下还是采用斜向交错排列每条就会多出2件, 有利于材料充分利用使材料消耗定额降低使零件成本降低。 (如图6)
4 工艺结论
经模具调试、验证了冲压工艺的合理性;通过零件在主机厂的试装, 与其他零件配合良好, 完全满足图纸和装车的需要, 这也充分验证了本次冲压工艺编排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模具设计手册[Z].
[2]模具标准手册[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