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重教学反思

2024-06-26

轻重教学反思(通用12篇)

轻重教学反思 篇1

轻重教学反思

篇一:轻重>教学反思

《轻重》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课,一年级学生对比较轻重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凭自己的经验,可以直接判断一些物体的轻重。如大象与小狗的质量进行比较,那么绝大多数的学生可以直接回答是大象重,但不等于他们已经了解,熟悉物体间的轻重关系,为此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教学后,体会如下:

1、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有趣的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情境活动。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都玩过跷跷板),本课创设了小明和小红坐跷跷板的情境,比较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比较轻重的过程。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让他们主动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体验轻重。

本节课所注重的不仅是比较的结果,更关注学生比较的过程,主要采取了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操作中去领悟比较的方法。课堂上设计了“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步骤,安排了比较两本差别很大的书放在手上比较轻重,在活动中,小朋友们一起掂、一起称,感受物体的轻和重,从而掌握比较的方法,他们发现的有些方法还非常有创意。

3、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过程。本节课,我通过激励,奖励等方法,让学生勇敢去提问题、问问题,以自己独特的见解解决问题,让他们的学习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为自己的创造而开心,为自己的发现而兴奋。

这堂课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但还有不足之外,如小组合作的意识不够强。学生分小组活动时,有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够,缺乏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篇二:轻重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这一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仅学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四十分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教学相长,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有趣的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都玩过跷跷板),本课创设了两只小兔坐跷跷板的情境,比较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比较轻重的过程。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让他们主动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体验轻重。

《标准》指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本节课所注重的不仅是比较的结果,更关注学生比较的过程,主要采取了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操作中去领悟比较的方法。课堂上设计了“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步骤,安排了比较两包糖果轻重的环节,让学生感到轻松、有趣,使他们很快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活动中,小朋友们一起掂、一起称,感受物体的轻和重,从而掌握比较的方法,他们发现的有些方法还非常有创意。

3、让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数学。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孩子们敢提问题、会提问题,以自己独特的见解解决问题,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学生为自己的创造而开心,为自己的发现而兴奋。同时,我也注意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评价他们的表现,使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我的体会颇深。首先,学生的天真活泼和探索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也影响了我。师生互动,学生学得高兴,我教得也轻松愉快,上课过程中,我时常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其次,也让我认识到学生知识面很宽,举出的生活实例很有创造性;语言也很丰富,如一位学生竟然会用“平衡”一词,让我很是惊讶。最后,我也认识到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有时没有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今后,我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篇三:轻重教学反思

作为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师,在教材教学实践中,我感到:运用教材,一定要按照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而且>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根据这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动手去体验,给学生提供积累经验的机会。现在的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极丰富,对物体的轻重已有自己的概念。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已经会简单比较物体的重量。我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猜一猜一枝铅笔和一枝钢笔谁轻谁重,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有的是根据长短,有的根据大小,有的根据材料的质地来猜,我没有做出判断,而是让学生自己来掂一掂,亲自来体验一下谁轻谁重。学生很容易就得出结论。然后我又出示了两个物体的重量很接近的苹果和梨,掂一掂很难掂出他们到底谁轻谁重,该怎么办呢?这时,我出示了实物天平。用天平称一称就能准确地比较两个物体间的轻重,来推断一个苹果比一个梨重。最后,我拿出两个一样的小砝码放在天平的一边,另一边放上一个等重的大砝码。我让学生观察天平,让他们说一说观察的结果:两个一样的小砝码和一个大砝码一样重。这时我抓住时机,提问学生:那么一个小砝码和一个大砝码比较的话,谁重谁轻呢?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得出结论,一个小砝码轻,一个大砝码重。

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比轻重的探索过程,学生就会产生比较深的印象。

轻重教学反思 篇2

下面以一年级数学上册“轻重”一课的教学为例, 谈谈我在这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以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一、通过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 重要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及喜爱玩具的特性, 首先设计了“智慧老人”和“动物游乐园”的情境。我以一种神秘的表情告诉小朋友:“今天, 我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 可是大家只能听见他的声音, 却看不见他的人在哪儿, 大家想知道他是谁吗?”通过短短的一句话, 一下子抓住了所有的学生。当我放录音时, 全体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 当大家听说“智慧老人”要带大家去游乐园时都兴奋起来。我趁机把教学挂图贴在黑板上, 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发现了什么。游乐园的场景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他们纷纷举手发言, 谈论他们喜爱的各种玩具及他们感兴趣的各种问题。这一情境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成功地把他们引入课堂, 但是本该由学生去发现的问题———为什么小熊坐上跷跷板会沉下去, 而小猴会升起来呢?却变为老师代替。如果当时能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个问题, 则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通过“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等实践活动, 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探索方法

为了让学生体验物体的轻重, 我设计了“看一看比轻重”、“掂一掂比轻重”、“称一称比轻重”三个实践活动。首先我出示三组图片, 上面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动物, 有:小兔和老鼠;小兔和狮子;狮子和大象, 让学生看图片直接判断出两个动物的轻重。大家都能轻易地做出判断, 并且还说出了他们的理由:大的物体比小的重;小的物体比大的轻。为了纠正这一错误观念, 我又设计了“掂一掂比轻重”这一实践活动, 我问学生见过“大的物体比小的轻;小的物体比大的重的”两个物体吗?大家都说没有。这时我拿出了一个箱子, 说这是一个“百宝箱”, 里面就有大的比小的轻, 小的比大的重的两个物体, 谁能把它们找出来。学生都很惊奇, 当一位学生从箱子中的物体中, 找出了一把铁锁和一卷卫生纸时, 大家才如梦初醒。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 我又拿出了两个一样的墨水盒, 其中一个是空的, 让学生猜猜哪个重, 大多数学生都说一样重, 有一个学生不同意, 他说如果其中有一个是空的就不一样重, 我趁机表扬他的聪明, 并要求他在“不许打开看”的条件下, 找出哪个是空的, “逼”着他用手来掂一掂, 判断出物体的轻重, 从而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 判断两个物体的轻重, 光看外表是不行的, 必须亲自动手掂一掂, 才能知道物体的轻重。接着我又让学生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拿出来, 互相掂一掂谁的轻, 谁的重。并从学生的手中找到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这两个物体差不多重, 用手掂不出来, 我问大家怎么办?有的说用秤称一称, 可当时我没带秤。我让大家用一个晒衣架, 两边各有一个夹子, 分别夹住苹果和梨, 来称量两个物体的轻重, 从而引出天平这一工具, 使学生理解使用工具测量物体轻重的准确性。

三、通过趣味练习, 放手让学生去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练习也编排得很有特色, 既有趣味性, 在思维上又有一定的难度。我在处理练习的第12两题时, 因难度较小, 我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但随着后面两题难度的加大, 我有些不放心, 没有完全放手, 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最后一题:一条鱼等于两只蟹的重量, 一条鱼又等于5只虾的重量, 问一条鱼、一只蟹和一只虾谁最重, 谁最轻?我是完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一步步地领着学生分析的。我先让学生比较一条鱼和一只蟹, 得出鱼重, 再让学生比较一条鱼和一只虾, 得出虾轻, 我又用等量代换的原理, 把一条鱼换成两只蟹, 让学生比较蟹和虾的重量, 我怕学生比较不出来, 又设计了一个小实验:用两只一样的小药瓶装上水当蟹, 用5根一样的粉笔当虾, 分别放在天平上, 使两边平衡, 让学生想出办法找出一只蟹和几只虾的重量相等, 通过实验, 当天平左边剩一只蟹时, 右边天平上应该放两只虾, (粉笔当虾, 可以分两半) 两边重量相当, 从而推出蟹比虾重。这个实验的设计可以说我是费尽了心机, 并自认为这样有条有理的分析学生总该明白了吧!可实际上课下一调查, 才知道学生没有完全理解, 因为我是从成人的思维角度出发, 一年级的学生很难接受, 而一位叫刘正昱的小朋友提出的一个想法, 却令我豁然开朗。他在比较谁最轻, 谁最重时说:一条鱼和两只蟹一样重, 那么一只对一只应该是蟹轻;两只蟹和五只虾一样重, 那么两只对两只应该是虾轻, 所以说鱼最重, 虾最轻。他用最简单的, 并为他们所熟悉的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难题。他的这一想法使我深深地体会到, 只有充分地信任学生, 放手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 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成为学习的主人。

摘要: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要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通过“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等实践活动, 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出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通过趣味练习, 放手让学生去解决问题。只有充分地信任学生, 放手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 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轻重缓急 篇3

一、数学概念教学中主次划分的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矛盾构成中又有处于决定支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解决问题就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随着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解决,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也随之解决。数学概念系列中,我们把引领决定其他数学概念的叫主概念,主概念通常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其余的数学概念叫次概念。如椭圆一节中,椭圆的概念是主概念,椭圆的焦点、焦距、顶点、长轴(短轴)、准线等都是次概念。

二、搞好主概念的教学的三字经——缓、重、用

1.注重情景的引入,形成感性认识——不要急于下定义

在椭圆概念教学时,先看三个例子:(1)通过课件演示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2)用剪刀斜剪圆锥形纸筒后观察其截面;(3)再想一想油罐车的截面。然后问:你们知道这样的曲线叫什么吗?又问:你能用数学语言来给椭圆下个定义吗?

2.通过实验,探寻概念满足的条件——深刻揭示概念的外延和内涵

教师先在木版上画一个椭圆,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1:椭圆是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

然后再分别用2a=2c,2a<2c画图,得出结论2:且满足2a>2c。

又问:若F1,、F2重合即2c=0轨迹又是什么?得出结论3:必须2a>2c>0。

然后师生共同得出椭圆的概念。

3.回归生活,运用概念——揭示数学概念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数学规律

探索性问题: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几何体,它的影子连小朋友也见得很多,似乎不屑一顾,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就会揭开“庐山真面目”。

水平面上球O的半径是r,有一入射角是a(a是锐角)的平行光照在球上,那么球影子的边缘曲线是什么?利用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的知识可证明曲线是长轴为2r/cosa短轴为2r的椭圆,使学生对球影的认识有了从表象到本质的飞跃。

三、主概念后次概念教学的要领——短、平、快

1.主概念得出后立即叙述次概念——不要拖泥带水

椭圆定义得出后立即给出焦点,焦距的概念。主次概念的衔接要一气呵成。

2.次概念的引出无需再精雕细凿——不要画蛇添足

学生在主概念的教学中就已对次概念初步理解了,教学中次概念的引出要给人水到渠成之感。

3.教学用时分配上次概念用时应远远少于主概念用时——切忌平均用力

打仗有主攻方向,概念教学时也同样要在主攻点(主概念)上用重兵精兵突破,以带动全线胜利。

最后强调首先要正确定位出系列概念中的主次,再辅之以正确的方法,就一定能事半功倍地把概念教学搞好。

轻重教学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轻重,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正确运用“轻”、“重”表述物体比较结果。

2.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并按物体轻重进行正、逆排序。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具备对轻重的初步认识。

物质准备:花片、积塑、石头、核桃、积木、幼儿天平人手一架;排序板(4)花片、积塑、石头、核桃、积木图片人手一套记录表幼儿人数一份、示范记录表二份

活动过程:

1.学习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能正确运用“轻”、“重”词汇表述比较的结果。通过师幼互动游戏“抱一抱”,引导幼儿通过目测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1)师:老师和小朋友,谁重?谁轻?为什么?

(2)学习用“”符号表示物体轻重。

师小结:我们用眼睛一看就知道了老师比小朋友重,小朋友比老师轻。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1)出示大袋和小袋,引导幼儿通过提一提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师:雷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袋子,小朋友猜猜,这两个袋子哪个轻?哪个重?

小结:看来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准确,这时你可以用手掂一掂,再判断物体的轻重。

(2)出示苹果和梨,介绍天平,通过工具称一称,比较两个物体轻重。

师:雷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苹果和梨,小朋友猜猜,哪个重,哪个轻?(介绍天平)

小结: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方法,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提一提,还可以用工具称一称。

(3)幼儿操作,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第一组:乒乓球和实心球

第二组:花片和积木

第三组:实心球和绿球

师:

(1)请小朋友比一比它们谁重,谁轻?

(2)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

3.比较和讨论三个物体轻重,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

师:(请出两个小朋友)

(1)你们知道它们谁重?谁轻?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讨论)那么老师和小朋友谁轻,谁重?

(2)为什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重,一会儿说它轻?他到底是重还是轻?

(3)小结:看来这个小朋友是重还是轻要看它和谁比。

4.进行3个物体重量的正、逆排序练习。

师:请小朋友根据我们三个人重量给它们排排队,怎样排呢?

5.提供材料(石头、积塑、花片),介绍材料的名称及操作方法。

(1)幼儿操作,按照排队的顺序,用图片把它插在排序板上,师巡回指导。

(2)师讲评幼儿操作情况。

6.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将5种材料(核桃、积木、石头、积塑、花片)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继续比较。

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的内容是省领域中下《比较轻重》。数学教学应当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幼儿的实践体验为主线,通过体验生成,方法引入,推理,来展示幼儿比较轻重的思维过程,使幼儿获得数学思考的方法。由此我设计了:情境中体验、活动中探索、操作中提升这三个环节来构架起本课的教学过程。

情境中体验:老师和幼儿抱一抱比较轻重,一个生活化人情化的真实情境导入让全班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孩子们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小孩比大人轻,大人比小孩重。”’孩子马上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找到了问题的关键。至此,至此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玩比轻重的游戏。’

活动中探索比较物体的轻重的多种方法:

(1)先出示两个袋子,“雷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袋子,小朋友猜猜,这两个袋子哪个轻?哪个重?”你能猜出它们谁轻谁重吗?此时认知矛盾的设计,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单用眼睛看经验估计这样的判断方式已经不够准确了,必须要想出另外一种解决办法。这时请孩子将带着提进来,这时孩子发现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准确,这时你可以用手提一提,大袋子比小袋子轻,小袋子比大袋子重。

(2)再出示大小差不多的苹果和梨子各一个,“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你能猜出它们谁轻谁重吗?这时单用眼睛看估计轻重的判断方式已经不够用了,必须要想出另外一种解决办法。(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一个孩子左手拿苹果和右手梨在手上掂一掂时,其他的孩子开始了关注开始了模仿,“人类文明不断向前推进源动力来自模仿与创新”我想我的孩子们已经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尽管如此,可是问题还是出现了,一部分孩子的说苹果比较重,一部分说梨比较重,矛盾再一次出现。“小朋友,你们除了用手掂一掂还能想到其他办法吗?”天平——这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计量工具被顺理成章的引入了课堂,当我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时,答案昭然若揭。此时的孩子已然体会到,当我们无法用双手很准确的感受出轻重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从而完成预设目标中的通过实践,让孩子体验具体比较轻重的方法。

操作中提升:我为幼儿提供了三组操作材料,第一组:乒乓球和实心球,第二组:花片和积木,第三组:实心球和绿球,请小朋友比一比它们谁重,谁轻?并说出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让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接下来比较和讨论这三个物体轻重,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并进行3个物体重量的正、逆排序练习,最后延伸活动进行5个物体重量的正、逆排序练习。

在整个活动中我极力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质疑,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正处在好奇又好动的年龄,课中我极力鼓励他们多动手,多表达,多思考,引导幼儿利用生活和游戏的实际情景感知和理解事物的轻重特征,并用相应的词语描述。我认为本次活动的不足是活动时间较长,下次活动各环节应更紧凑。

轻重教学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幼儿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初步学会记录。

2.使幼儿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大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天枰、记录纸、笔、大皮球和小皮球、泡沫积木、磁铁、梨、苹果等*幼儿每组一份材料:天枰、幼儿记录表、笔、实物若干份(塑料蛋壳与铁质小汽车、磁铁与橡胶玩具、橘子与香蕉、积木与乒乓球)

活动过程:

一、了解天平秤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出示天平秤:让幼儿观察,并知道天平秤的原理。

二、探究新知识

1.看一看,猜一猜,比一比:(两个物体的轻重)师:出示一个大皮球和一个小皮球,你知道谁轻谁重呢?

用句子“……重,……轻”和“……比……重轻”来说明物品的轻重。

你们又是怎么标记的轻重的呢?(箭头)

2.掂一掂,比一比:(两个物体的轻重)

(1)教师出示1块泡沫积木和1块磁铁,让幼儿分组用各种方法比出它们的轻重。(你们都认为不能用眼睛看出来)那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轻重呢?

(2)师:现在请一个幼儿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泡沫积木和磁铁的轻重。老师这还有好多东西,你们用什么方法分出它的轻重?(端一端、提一提、掂一掂)

(3)有幼儿说,他反复掂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它们的轻重不是很明确,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呢?(对了,我们可以借助秤这种工具称一称,现在,我们用天平这种秤称一称。

3.称一称,比一比。

(教师示范称一称苹果和梨)师:谁轻谁重呢?;.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你怎么看出来的?(很多同学都看出来了,放苹果的这边矮,说明苹果重垂下去了,放梨的这边高,说明梨轻翘起来了。(这边是垂、这边是翘)

三、幼儿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两种物体轻重。

(1)"要想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还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请幼儿每两人一组从篮子里拿两样东西比轻重,轮流操作。

(2)请幼儿与同伴交流操作结果。

四、活动小结:

师:小朋友们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比较物体的轻重一般用哪些方法?在哪种情况下用哪种方法?

(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的办法,一眼就能看出轻重的物体,我们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当看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当掂不出又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极力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质疑,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正处在好奇又好动的年龄,课中我极力鼓励他们多动手,多表达,多思考,引导幼儿利用生活和游戏的实际情景感知和理解事物的轻重特征,并用相应的词语描述。我认为本次活动的不足是活动时间较长,下次活动各环节应更紧凑。

轻重教学反思 篇6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在掂一掂等活动中,经历物体两两间的轻重比较过程,初步学习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之间的轻重比较。

2.在比较交流中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比一比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编写说明

本课安排的是认识物体的轻重关系。在比较轻重一节中,教科书安排了四个活动:“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说一说”和“圈一圈”,这是学生认识物体之间轻重关系的一个过程展示,“说一说”通过观察和推理能够判断出轻重:“掂一掂”通过观察无法准确地判断出谁轻谁重,这时就要通过掂一掂的活动增加学生的直观体验,通过自己的肌肉感觉来判断谁轻谁重:“称一称,说一说”则是当两个物体质量比较接近时,很难通过估计的方法判断谁轻谁重,引发学生新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试图寻找新的方法,从而发现借助测量质量的工具(如天平等),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有效的办法。学生在寻求新的比较轻重的办法中,自然引出对测量工具的介绍,而在“圈一圈”的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天平两边的皮球与铅球,比较它们质量的大小。

•说一说。

教科书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老虎、狮子、豹子玩跷跷板的场景。利用学生玩“跷跷板”的生活经验,跷起来的轻,压下去的重,由此判断每幅图中两只动物的轻重关系。“谁最轻,谁最重”的问题讨论,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掂一掂。

教科书提供了淘气和笑笑掂物体比质量的场景,淘气掂的是书和作业本,笑笑掂的是具盒与直尺。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通过掂一掂的方法来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比较物体轻重的活动经验。

•称一称,说一说。

教科书设计了苹果和梨比较轻重的感知活动。在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当两个物体的质量接近时,仅用掂一掂的方法很难比较出它们的轻重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借助测量工具,从而让学生感受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的 1 / 3

重要性。

•圈一圈。

教科书安排了“皮球和铅球”不同属性物体的比较,感受物体轻重和大小没有必然关系。大的物体不一定重,小的物体不一定轻。

教学建议 •说一说。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玩跷跷板的生活经验,知道跷起来的轻,压下去的重。再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情境图,提出第一个问题:狮子和老虎在玩跷跷板,你能说一说,谁轻、谁重吗?老虎与豹子比,谁轻谁重呢?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看出来的。注意引导学生语言叙述的完整性,对不规范的语言应及时加以纠正。例如,狮子和老虎比,狮子重,老虎轻;或者说狮子比老虎重;等等。在能对三个物体两两之间的轻重直接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第二个问题:狮子、老虎和豹子谁最轻、谁最重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即进行三个物体之间轻重的比较。在交流中,学生可能会说:“因为狮子比老虎重,老虎比豹子重,所以狮子最重,豹子最轻。”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解释、对话、交流中发展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掂一掂。

组织开展“掂一掂,比一比”的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学生熟悉的物品,如书本、铅笔盒、铅笔与橡皮等,也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些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到教室。“掂一掂”活动可以是同桌两个小朋友之间的活动,也可以是小组间的活动。在活动中提倡学生把“掂一掂”的结果与同桌或在小组内说一说,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称一称,说一说。

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大小、质量相近的苹果和梨,先让学生观察哪个轻、哪个重。有的学生会说梨重,也有的会说苹果重。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让每个学生都亲自掂一掂。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会发现掂一掂无法准确比较两者的轻重,此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逐步引出“借助测量工具,用天平来称一称”,体会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然后学生以组为单位,将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里,比较出轻重。

/ 3

•圈一圈。

教师先出示皮球和铅球,让学生说一说皮球与铅球相比,哪个大哪个小?再让学生猜一猜:皮球与铅球相比,哪个轻哪个重?学生此时会有不同意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实际称一称,学生就会发现铅球比皮球重。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大的物体不一定就重,小的物体不一定就轻”。

如果学校找不到铅球,教师也可以用其他物品来代替。

合作学习不能轻重失调 篇7

当我们深入课堂时, 经常能够看到教室中四人一组, 放声讨论, 热闹非凡。可是, 循声观望, 静心思索, 不难发现, 在众多的合作过程中, 有些合作是无效的, 在表面的热闹中只是部分优等生的个人魅力展现, 只是浮于表面的形式上的交流, 都是无效的合作。为何会出现这样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呢?究其原因, 还在于部分教师并未能够真正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追求形式, 忙于跟风, 走进了合作学习的误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能够活跃课堂, 提高教学效果, 可小组合作学习一旦走入误区, 便会流于形式, 造成少数人说, 多数人听, 少数人做, 多数人看的局面。那么, 如何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让合作学习发挥出它最佳的教学效果呢?

一、合作学习不可重“个体”, 轻“全体”

纵观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现状, 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的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 当老师宣布讨论之后, 学生们迅速按照老师课前的分组, 各就各位, 谈论声也迅疾遍布教室的各个角落, 沉浸在教室中央, 只觉得一片喧腾。老师一说停, 各小组代表便你方唱罢我登场, 说得津津有味, 其他成员却一直“沉默是金”。许多同学恰恰因为合作而失去了当堂发言的机会, 特别是在小组讨论的时候, 学习好、反映灵敏的学生总是等不及其他同学发言, 便充满自信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而那些学习略有困难的学生只是附和几声, 不但争不到发言权, 而且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这种长期的走过场的合作学习方式, 只会让优等生更加自信、出色, 而学困生更加胆怯、自卑, 最终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这显然是与合作学习的初衷背道而驰的。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来说, 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合作学习观, 明确目的, 采取一些特殊的方式, 调动全体学生的合作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从而积极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活动。

1. 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 最终是为了让小组每位成员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发展、得到提高。因此, 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前, 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 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有学习的动力。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全局意识, 加强对学生协调能力的培养。

2. 合作学习适时采取轮流发言式

学生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 有的学生乐意参与, 表现欲强;有的学生个性内敛, 含蓄羞涩;有的学生缺乏自信, 胆怯自卑。为了让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提高能力, 我们提倡在合作学习中经常性地采取轮流发言的方式, 让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 挨个发言, 一人不漏。通过这一讨论形式, 不仅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且让全体学生都能通过发言获取知识, 掌握知识。

3. 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分工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个人自荐和小组推荐相结合的方式, 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要求每个成员明确和落实各自的任务。例如, 有的负责记录, 有的负责主持, 有的负责观点总结。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小组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 把个别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小组成员如此各尽其职, 相互协作, 相互补充, 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 将不同的思想进行有效的整合, 从而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二、合作学习不可重“结果”, 轻“过程”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往往只注重以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是否与自己课堂设计的结果相一致来衡量学生合作学习是否成功, 这样就容易忽略合作学习中很多细节上的问题。还有些教师对合作学习认识不深, 学生尚未展开合作, 教师已拍掌喊停, 纯粹为了贴道标签、走走过场而已。真正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作好充分的准备, 给予学生探究的欲望, 给予学生探究的热情。

1. 给学生“探究性”的合作学习的内容

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能够让每个学生参与学习, 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 使小组成员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这种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 它应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但, 并不是任何问题都适合学生合作学习。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 了解学生,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等因素, 对课堂上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权衡比较, 精选出适合全体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合作交流中产生浓郁的合作兴趣, 获得深刻的合作体验, 取得丰厚的合作成果。

2. 给学生充裕的合作学习的时间

提供给孩子们合作交流的内容, 要有一定的探索性, 而在探索性问题的解决中, 学生应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因为, 学生的探索过程不是一条笔直的路径, 有时思考方向正确, 顺利前进;有时思考方法不当, 曲折迂回。所以, 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规律, 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讨论。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不要急于告知答案, 而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或大胆猜想和推测, 或进行实验验证, 或看书质疑, 而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 学生合作有时间, 发言有机会, 就能避免合作交流的形式化。

3. 给学生和谐的合作学习的氛围

要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畅所欲言就必须注意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首先, 教师要关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不应以权威者、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而应以朋友、亲人的身份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其次,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民主学习权利, 教师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 一旦学生的回答或解题结果与正确答案不符, 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然后再作评价, 对于那些在探索过程中专心致志、乐此不彼的学生, 即使是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 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合作学习不可重“主体”, 轻“主导”

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小组合作学习, 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共同提高。这样, 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那就是放任自流, 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合作学习, 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 在一个共同的任务中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 但也需要学生在教师给予的一定方法指引下, 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然而, 我们在听课中, 总是遗憾地发现, 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 那就是:学生还处在学习过程中, 一切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教师对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少之又少, 经常只是一句“下面请大家合作学习”或“请小组讨论”, 学生任务没有得到明确, 方法没有得到指导, 就云里雾里进入合作学习状态, 结果只能是纠缠于合作的准备过程, 糊涂进入, 草草收场, 走了一个热闹的形式。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对教师而言, 绝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 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 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的认识过程, 在实践教学中, 教师应摆正学生“主体”的地位, 认清自己的角色, 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1. 教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 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创设情境, 履行一个组织者应尽的职责。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然地形成合作学习的动机, 自发地提出合作学习目标, 自主地决定合作学习方式, 培养小组成员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成员都要服从小组分工, 听从组长的指挥, 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 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同伴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不能袖手旁观, 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 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当学生遇到疑惑困难时, 教师要以学生合作者的角色出现, 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 养成社会交往的能力。教师要满怀热情地深入到小组讨论中去, 指导学生合作, 提醒学生倾听, 发现合作交流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同时, 还可以以组员的身份参与讨论。

3. 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引导者

陈文茜“不知轻重” 篇8

香港书展上,台湾名人陈文茜批大陆“80后”作家韩寒“没文化”;其言既出,顿成网议热点,这些天延烧到传统媒体上,如《青年时报》发表童大焕的《何不食肉糜的陈文茜版》,《云南信息报》载狂飞的评论《陈文茜炮轰韩寒,只是两岸语境间的“隔膜”而已》。我细读陈文茜评韩全文,感觉有三点很搞笑,而一点颇沉重,值得深思。

搞笑之一是:195B年出生的陈文茜以长辈自居,称韩寒“还是可爱的孩子”;陈文茜是留学美国10年的博士,曾做过民进党的文宣主委(即“中央宣传部长”),又是台湾名嘴,颇瞧不起高中没毕业的韩寒“知识基础不够”、“没有多少文化底蕴”,不承认他是作家,称他为“赛车选手先生”。可是,从陈博士陈女士口里吐出来的“象牙”却是韩寒“说话就像放屁一样轻松”这样的粗话。而没文化底蕴的韩寒回应她的却是“我不跟女生争辩”,多么机智而文雅有风度!你可以认为他是识时务顾大局,不愿在香港深入讨论关于世博的敏感话题,也可以说他是“继承”了孔夫子轻视女子的文化传统,也可以说他是有洋派的绅士风度,而对年过半百以长者自居的陈文茜用“女生”一词尤其精彩。两人的文化底蕴与各自学历年龄性别的反差太大了!

搞笑之二是:她批评生于上海、长于上海,迄今从未长期离开上海,不同阶层的亲戚朋友同学也在上海的韩寒,“对上海世博的无知,显得浅薄和没文化……”而她“自己四次深入采访了上海世博,上海世博有很多韩寒赛车选手先生不了解的地方”。这陈文茜也太自负自恋吧?如果说韩寒确有不如名记陈文茜了解多的一面,比方接待她的上海官方的努力和甘苦,那么,韩寒及其亲友街坊作为原住民的切身感受,肯定也有陈文茜根本不可体察到的吧?如果说旁观者清,那么我这个一次也没采访世博的外省人是不是比你陈文茜对世博更有知?

搞笑之三是,李敖曾夸陈文茜为“我所见过的最聪明的女人”,而陈文茜评韩寒也不忘以引述李敖贬韩的狂言来开头,而且她到书展就是为推销李敖17岁的儿子李戡的书(由她作序)站台的。投桃报李,互相吹捧,谁说只有“文人相轻”呢?

作为台湾名人的陈文茜,对大陆许多人包括与她在书展上对话的地产巨子潘石屹所赞赏的青年韩寒,表现出知识和道德上的优越感,我可以理解。而让我感觉很困惑、笑不起来的是,留美博士陈文茜怎么会说出这种话:“我不喜欢他有些话,(是因为他的)有些话被西方媒体拿来讨论世博会”?难道你认为西方媒体“讨论”上海世博都不行,只能一致赞美吗?

韩寒的博文给“西方媒体”(它们有统一立场吗)提供了“讨论”世博的话题,这就是不“珍惜他的话语权”,“是一个凭快感冲刺的人”,即不负责乱放炮吗?她说这话“就像放屁一样轻松”,是因为她不知道这番话的轻重吧?我们这些在大陆语境中长大的人却知,这样的话曾是多么严重的指控:在“人权”还是中国大陆禁忌词的上世纪,在“反革命”罪还在刑法中的1997年之前,在“里通外国”、参加“帝修反华大台唱”是流行批判词的30多年前,给“西方媒体”提供反华炮弹,将有令人不寒而栗的后果!

比较轻重教案 篇9

中班 数学《比较轻重》

作课单位:周庄镇中心幼儿园

教师姓名:周文娟

联系方式:***

中班数学活动

比较轻重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比较轻重,再通过动手提一提、端一端、称一称的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初步学习观察记录。

2.感受操作活动中同伴合作的乐趣。

学 准

备:

实物若干,ppt、简易天平秤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今天,动物乐园来了一些新朋友,我们快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吧。(课件出示ppt1).1、(Ppt2)它们在干什么?(老虎和小猴在玩跷跷板呢!)

2、为什么老虎这边压了下去,小猴那边翘了起来?(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说出老虎重,小猴轻。)

3、(ppt3)小狗和小熊也想玩跷跷板,你们猜谁那边会压下去?为什么?(小熊重小狗轻)

4、(Ppt4)一起来看看你们猜的对么?

二、感知轻重

1、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跷跷板,比较出了小动物们的轻重,那老师还带来了一些物品宝宝,他们呀也想比比谁轻谁重。(出示2组实物:2个桶,2个筐、)

2、我们先来猜一猜这两个桶谁轻谁重?(大桶重小桶轻)那么这两个筐呢,谁轻谁重?

3、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比较两个桶谁轻谁重?那两个筐用什么办法比较轻重?小朋友们,想不想用你们的办法感受一下他们的轻重。

4、现在谁来告诉大家哪个桶轻哪个桶重?(小桶重,大桶轻)这两个筐谁轻谁重?

师: 刚才我们用看一看、提一提、端一端的办法比较物品的轻重,我们还可以用秤称一称的办法来比较轻重。(出示天平)这个称量工具叫天平,我们把要比的物体放在两边的托盘中就可以知道谁轻谁重。大家看,这座小房子里面有两个物品,现在老师就用称一称的办法来比较她们的轻重。(教师演示: 把毽子和羽毛球放在天平的两端,让幼儿通过观察得出谁轻谁重,给重的物品宝宝下面的圆圈涂上红色。)

三、分组动手操作,做观察记录。

1、你们想用天平秤一称么?(出示记录表)上面有几座房子?每个房子里面有几个物品宝宝?请你仔细听规则哦:每座小房子里面都有两件物品,请你在小框中找出来,放在天平两端的托盘里观察谁轻谁重,给重的物品涂上红色,比较过的物品放在筐外的桌子上,现在请每组选一名组长用天平秤,剩下的小朋友观察,并完成这张记录表,看看那组最先完成。

2、观察记录完成的小组,请把物品整理好放在小筐中。

3、(每组抽一名幼儿到前面展示记录结果)现在呀小朋友们都完成了记录,老师呀也用天平称了称这些物品并记录了下来,咱们看看我们记录的结果一样么?(不一样的再验证一次)

《比较轻重》教案 篇10

1、能知道物品具有轻重不同的特征。

2、运用感官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准备

书包两只(一只空的,一只装书),笔,玻璃瓶,铁块,石头,积木,盘子等实物,作业单若干。

过程

1、运用感官比较轻重。

l出事装书的书包与空书包,请幼儿背一背。

提问:两个书包有什么不同?

结论:空书包轻,装书的书包重。

l幼儿分组操作,感知各种材料的轻重。

从盘中去两个物品,比比是否一样重,什么轻,什么重。

2、幼儿操作练习:该放几个苹果?

l在作业单上画上所缺的苹果。

建议

漫谈家访的“轻重缓急” 篇11

[关键词]家访 态度 方法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老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对家长也是个触动,容易在教育上形成合力。但是老师家访也要注意方法,凡做事只有明确了轻重缓急方可从容面对、有条不紊、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家访工作也不例外。

一、“轻”是举重若轻——营造轻松和谐的家访氛围

首先,教师心态要轻松愉快。家访是教师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生活世界的有效途径,是教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班主任老师要将它作为自己的常规工作之一,经常性地进行家访,而不是把它当作对待犯错误学生的“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唯有如此,才能获得学生、家长对家访的认同。在和家长交流时,老师要改变那种居高临下的训斥、埋怨的作风,和家长站在完全平等的位置上,心平气和地进行交流,才能营造轻松和谐的家访氛围。

其次,要扩大家访的范围,尽可能走访到每一位学生。家访不是少数“双差生”、“学困生”才“享有”的待遇,其实每一位学生、家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班主任老师要把自己的爱心洒向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不歧视“双差生”、“学困生”。只有这样才能克服部分学生、家长对家访的抵触情绪,得到他们的积极配合。

最后,要使家访的内容、形式多样化。关爱学生绝不是一句空话,它体现在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全面关注,既包括学生学业、思想的关心,也包括学生生存环境的关注。家访不仅仅是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和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更是为了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近学生的心灵。家访应真诚地表达出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帮助,因此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也是家访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重”是举轻若重——思想上高度重视家访

首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成功的家访首先是能让家长接纳你,信任你。因此,第一次见面的讲话,就显得非常重要。实践证明,做好充分准备的家访不仅能使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的在校表现,也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还可以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能起到协调配合,共同促使学生进步的作用。因此,教师家访前也一定要“备好课”。

其次,要注意与家长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家访时的谈话是最讲究技巧方式的,谈话要有目的、有准备、更要讲究技巧。幽默的谈话不仅能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而且能与听者建立亲密的关系。在不便于直接说出本意的时候,抱着尊重对方的态度,采用同义代替、侧面表达、模糊语言等方法,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本意。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确定自己的谈话内容和谈话方式,并且在情况突然变化时能迅速地调整其说话的内容与方式。

最后,家访之后要持续关注教育效果。每次家访后,班主任老师向家长或学生了解对家访的反应,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对家访后的后续教育工作进行思考。同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对学生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激励,并及时把这种变化告知家长,以便家长也能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使家访工作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缓”要缓得适时——克服急躁情绪

家访是一个走近学生生活好心灵世界的过程。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无论是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些教师把家访当作“整治”犯错误的学生的“特效药”,指望通过一次家访就能解决学生的问题,既是不切合实际,又是不负责任的。有人说“教育是一个等待的过程”,教育是需要耐心的。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求,每一位家长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成材。“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师所付出的辛苦迟早都会有回报的,教师要理智地看待家访过程中的“得”与“失”,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气馁。在实际家访过程中,笔者尝试了一种自称为“分解任务式家访”,将家访的目标分解为认识学生家庭(包括认识学生家庭住址、认识学生家长和了解学生学习环境)、了解家庭教育、进行教育沟通、协力解决问题等不同层次的目标,而不是一个目标。全部实现这些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一回生,二回熟,常来常往成朋友”的过程。家访从最简单的认识学生家庭开始,逐步实现了解、沟通、交流的目标,哪怕只是实现了一个最简单的目标也是收获和成绩。这样做一是为加强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和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也避免了班主任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出师未捷身先死”,增强做好家访工作的信心和能力。记得有一年冬天,天上下着大雪,我陪同一位年轻老师去家访,好不容易找到学生家,却又遇到铁将军把门——学生家长不在家,多方向邻居打听也不知道家长到哪儿去啦,于是只能失望而归。在返回的路上,看着那位老师沮丧的神情,我这样劝解他说,其实我们今天也是不虚此行的,至少我们有三点收获:一是我们认识了这位同学的家庭住址,二认识了他的几位邻居——可以从中了解他的成长环境,三是向家长传达了老师对孩子的关心……一番话使这位年轻老师茅塞顿开——教育需要耐心,家访也要克服急躁心理。

四、“急”要急得恰当——及时抓住教育时机

家访是班主任密切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勤于家访,善于家访是班主任带好班的方法之一。当接到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以后,就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的家庭进行普访。通过普访,对全班学生的家庭情况有大概的了解,如遇特殊问题,要进行速访,对个别学生,根据需要,还要常访。如学生生病在家,学生取得成绩时,后进生稍有进步时,学生家长遇到困难时,发现学生出现异常表现或有不良苗头,班主任都应该及时家访,如果班主任不能抓住时机,及时家访,即使后来再补上,效果也不够理想。对学生身上的某种毛病有觉察而不去家访,等到矛盾已经公开化后才去找家长,商量解决办法。这种家访有害于学生:一是没有达到重 病预防有病早治的目的;二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造成了一定影响;三是很可能失去了教育学生的许多有利时机。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家访,虽有可能遏制矛盾激化,但却不能根治。

家访中的轻重缓急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轻”是做好家访工作的基础,“重”是做好家访工作的保证,“缓”是做好家访工作的方法,“急”是做好家访工作的关键。只有做到轻与重、缓与急的有机统一,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家访工作中的新思路、新途径,使之成为沟通学校与家庭的“心桥”。真正在家访中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家长为中心,家访时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从每个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状况和家庭实际出发,举重若轻而又举轻若重,缓得适时而又急得恰当,方可以达到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促使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發展的目的。

语文合作性学习中的轻重问题 篇12

一.重“合作”轻“自主”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形式, 也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合作学习的全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和别人共享自己的思路, 可以拥有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 可以拥有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空间和时间。但在实际操作中小组合作学习一直由优生唱“独角戏”, 担当“合”的重要角色, 而其他人则围绕优生随意附和, 充当看客, 甚至一言不发, 故作沉思状。一堂课下来看到的整节都是学生在合作学习, 却很少看到有时间让学生独立学习, 学生个性的思考与表达在这种所谓的合作中渐渐磨失, 参与合作学习的自主性自然慢慢减退。

真正的合作学习既要有集体的“合”又要有学生个性的“作”, “合”而不“作”、“作”而不“合”都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因此在合作学习中, 既要重视合作, 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自主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 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 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 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 在组内进行交流, 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 又能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在交流时,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 并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这样, 学生自主, 学得兴趣十足;学生合作, 合得喜上眉梢。

二.重“形式”轻“组构”

很多教师机械地理解了合作学习的含义, 对合作学习缺乏真实有效的认识与把握, 认为只要是学生围坐在一起, 进行简单的讨论, 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认为只要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的, 学生自然就是合作。于是, 在课堂上教师随意编组, 布置一些学习任务, 要求小组讨论, 一时间, 课堂上人声鼎沸, 热闹非凡。至于如何分组构成, 教师很少去研究甚至从来不研究, 教师既不指导学生如何与小组中其他成员交流, 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中的交往情况, 把合作学习变成随意组团讨论, 甚至成为纯粹的学生“自学”和“自议”。结果, 小组活动流于形式, 费时费力, 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施, 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佳。

其实, 合作的动机和责任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不应是课堂教学的点缀。小组也不应仅仅是形式。合作学习的开始是有效的分组构成。成功的合作小组构成采用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并非“强强联合”, 而是偏于“互补”, 即合作小组成员在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方面要具有差异, 从而实现各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的优势互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组内异质决定了小组内成员各具特色, 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使其在合作中承担不同的角色。而且小组内的的任务分配要明晰, 组员之间要相互了解, 积极互补。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自主、交流、互动。

三.重“主体”轻“主导”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 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实施严格的控制, 学生不可越雷池半步, 更不可能提出不同的见解、质疑以至争论、探究。合作学习的出现正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强调学生自主探究, 在一些观摩课、示范课上, 教者为了体现课改精神, 当起了主持人, 整堂课起串联作用, 让学生自由组合起来进行讨论, 任凭学生尽情展示, 自己成了旁观者, 表面上气氛活跃, 实际上华而不实。更有甚者, 一堂课自始至终不见教师, 男女生各一名当节目主持人, 小组讨论接着派代表轮流拿着稿件宣讲, 认为教师参与越少, 学生活动频率越高, 就越能体现学生学习的合作性和主体性。其实, 这种合作学习, 是以淹没教师主体意识为代价的, 尤其在有深度的知识上, 缺少了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解, 也就点燃不了学生的思维的火花。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强调学生自主探究, 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 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学生“合作学习”时, 教师不是局外人, 不能当甩手“掌柜”, 教师应是“合作学习”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和指导者。学生讨论交流时, 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穿插在各个学习小组之间, 或倾听学生发言, 或相机点拨引导。学生在什么问题上误入歧途, 学生对什么问题有不同的理解, 学生对哪些问题思考还不到位等, 教师要相机点拨、评价、引导, 促使学生的认识走向全面深入。

四.重“结论”轻“过程”

合作学习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培养与提高, 可惜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追求合作的结果, 追求合作学习最后得出的结论, 而忽略了合作的过程。造成如此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 教师过多地将合作学习落实在对某一问题的答案层面上, 过多地将合作学习拘泥于课堂教学, 过多地将合作理解为对困难问题的讨论上, 也正因为如此, 过于形式化机械化的理解合作, 让学生的合作形成了一种讨论答疑的固定思维。

其实, 合作的精神应在于对问题的合作探索之中。合作不回避结论, 但合作学习应着眼于在对结论的追求中所获得的方法与乐趣。在合作学习中, 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所作为, 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 获得乐趣、积极有效的参与才是学生们最终的收获, 这种收获不应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结论, 而更应是一种方法与品格价值观的形成。只有强调学生的参与, 强调个性的张扬, 强调合作的培养, 才能让合作精神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与发展。

五.重“问题”轻“价值”

在合作学习中, 问题的抛出往往是思维爆发的导火索。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一味追求求异思维, 随意提出一些脱离文本的问题或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既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也没有培养出学生合作的精神, 结果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因此, 合作学习中应尽量提出一些开放性的、有探究和讨论价值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本身就会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 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形成合作的能力。在此过程中, 要力求避免出现假问题、伪问题, 虚问题等。

合作学习的最高价值当然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每次合作学习, 须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有了初步的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这样, 让学生有了充分的准备, 有时间思考, 提出自己的见解。只有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交流的需要时, 展开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只有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是成功的。

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 要想让小组学习之“树”结出丰硕的合作之“果”, 仍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储备合作学习的技巧和能力。这样, 合作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师生碰撞思想的舞台。

上一篇:变体下一篇:修女也疯狂教育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