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零工资就业英语

2024-05-10

关于零工资就业英语(共4篇)

关于零工资就业英语 篇1

一. 政府加强监管,完善社会社会保障体系

“零工资就业” 只是一种求职方式,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并没有签订合同,并且自动放弃所有的报酬,因此,这种劳动关系不属于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这样一来,零工资就业的求职者一旦在就业期间遇到纠纷或者遭遇意外伤害,将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且“零工资就业”具有双向的风险,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政府有必要加强管理。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保障,是政府应尽的职责。有关部门既要不断探索,针对劳动者的流动性制定出有利于积累的社会保障制度,又要对那些无视劳动者权益的用人单位依法予以惩处。只有这样,才能让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劳动者不再“主动牺牲保障”。

二.加强对用人单位领工资就业情况的惩罚力度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根据本条的规定,即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只要建立了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应当承担相关的法律义务,包括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同时,《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不支付劳动报酬时的法律责任,既包括行政责任也包括民事责任。对那些无视劳动者权益的用人单位依法予以惩处。只有这样,才能让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劳动者不再“主动牺牲保障。

三.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新的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要从根本上解决“零工资”就业问题,更应该拓宽就业渠道,缓解目前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对就业人员来说,要想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不仅要努力学习,更要在学习之余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实习或者兼职,积累一些实际经验!

四.完善就业立法,加强执法深度。

“零工资就业”显然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为求职者寻找发挥自我价值的空间和舞台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既然这种社会现象能够产生,就有其出现的原因和必然性。因此完善就业立法,提供执法上的基础,加强执法深度从宏观层面上解决就业问题。

关于零工资就业英语 篇2

在现有博弈均衡状态下, 如果一部分人的就业策略从“拼能力”转向“拼价格”, 均衡将被打破, “拼价格”者可能博取到靠“拼能力”无法得到的受雇机会。假定受雇能力相当的甲和乙共同竞争一个工作岗位, 成功受雇的效用为2, 令雇主无法取舍的效用为1, 不受雇的效用为0。双方的支付矩阵如下:

这个博弈存在两个纳什均衡点: (能力, 能力) 和 (价格, 价格) 。在这两个均衡点上, 没有人愿意先改变策略, 否则将使自己的效用降低。当所有人都采取能力策略时, 得到第一个均衡;当有一个人采取价格策略时, 他将比对手获得更多的受雇机会, 能力均衡随之打破, 至少将迫使能力相当的博弈对手从“拼能力”走向“拼价格”。接下来, 这个过程将不断复制自身, 直到把能力相当的所有人全部卷入其中, 进入第二个均衡状态──价格均衡。在新的均衡下, 虽然“拼价格”和“拼能力”的雇佣效用是一样的, 但考虑到价格均衡的工资必定小于能力均衡的, 甚至为“零工资”, 所以, 一旦更多的人采取“零工资”策略, 这个策略将失去其价值, 最终导致所有人共输。

公众对“零工资”众说纷纭, 各有角度, 赞成者有之, 反对者亦有之。张五常教授著文说到, “只要有值得学习的, 接受零工资是正着。希望老板们能审时度势, 尽量提供学习机会给毕业生”。同时, 多地劳动监管部门发出警告:如果不签订或签订“零工资”的劳动合同, 企业可能面临查处。

就这件事情本身而言, 其实并无太多评论的必要。说到底, 大学生愿意为自己的人力资本标上何种价格是他个人的私事。如果有人宣称他的人力资本竟然廉价到免费, 以至于媒体嗅到其价值而成为新闻, 同样无须大惊小怪。只要这个社会是健康的, “零工资”及其引发的一切问题, 尽管让法律的归法律, 市场的归市场。如此而已。

前不久, 忽又有新闻说大学生“零工资”就业颇有大众化之趋势, 从去年的1.2%突然窜升至20%。即便如此, 我们仍然难以对“零工资”的最新进展发表有新意的评论, 因为只要评论者想穿透问题的表面, 终归都要回到“就业难”的实质上。读者们不难同意我的看法: (1) 表面上, “零工资”的扩大化标志着能力竞争已经逐渐走向极端化的价格竞争, (2) 而实质上, 它无非是多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种符号化的表现形式, 这些符号包括北大学子卖猪肉、大学生争当环卫工人、本科生掏粪工…… (3) 区别仅仅在于, 和其它早前的符号相比, 此次“零工资”报道终于以严肃新闻的味道提供出来, 因为它传播的事实从极端的个案走向了群体的20%, (4) 至于市场和法律是否接受和许可大学生们“拼价格”, 实在不值得担心。

春江水暖鸭先知。市场主体总是最先感知到需求曲线的变动。从1.2%到20%, 市场主体的感知经加总后清晰而直观地告诉我们, 2010年, 大学生就业问题非但没有因各方的应急努力而得到缓解, 反而呈现出进一步发展的趋势。这才是真正令人担忧的事情。

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并不是由本轮经济危机引发而来, 此前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和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反差足以说明问题。这充分印证了吴敬琏对就业问题的看法:与就业联系更紧密的不是经济增长率, 而是经济结构。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从始至今, 其本质都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依旧是总量而不是由总量派生的结构性问题。与这一论断密切联系着的, 是下列几项事实: (1) 中国经济还没有明显发生从“资源驱动”阶段向着“创新驱动”阶段的转变; (2) 十年来, 大学毕业生的规模翻了几番。但是, 人力资本供给规模的变动并不是由需求规模的变动引发的, 而且也并未引发需求规模的相应变动;在 (1) 和 (2) 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事实 (3) , 即高等教育输出的人力资本在规模上远远超过了“资源驱动”经济对之需求的上限。

对于“零工资”以及所有以极端方式一再呈现出来的符号, 都是上列事实的生动注脚。经济结构“病了”, 靠学生“吃药”, 并不可取, 而且于事无补。如果大学生们长期无法学以致用, 首先是经济的失败。一般而言, 大学生应当从事“知识劳动”, 并获得以人力资本收入 (知识劳动) 而不是以物质资本收入 (简单体力劳动) 为主的劳动报酬。为了能够胜任“知识劳动”并获取相应的经济回报, 劳动者一般要接受各类各层次的教育。这个学习过程符合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庞巴维克在《资本实证论》中提出的著名假设:越是迂回的生产方式, 其未来的回报越高。按照庞巴维克的观点, 花费时间与金钱制作并学会使用工具就是“迂回的生产方式”。例如, 用棍棒狩猎每日可得1头, 而用弓箭狩猎每日可得10头, 劳动生产率为前者的10倍。但制弓箭需时一月, 积累射箭经验需时一月。庞巴维克认为, 经学习积累人力资本后进入社会分工是典型的“迂回”过程。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 付出了高昂的人力资本购置成本, 目的无非是要从事非“迂回”而不能为之的“知识劳动”, 倘若求而不得, 当然是经济出了问题。波特断言, 如果某个经济居然能够在人力资本利用不足的情况下获得发展, 它必定是不可持续的。

事实就是如此, 在现有经济结构下, 大部分大学生无法被吸收到规模很小的“创新驱动”之中, 从而不得不拥挤在体制内或传统产业部门里。传统市场的压力如此之大, 以至于大学生争当掏粪工和“零工资”渐成常态。因此, 负责任的经济政策, 应当鼓励本土经济尽早地从“资源驱动”转换到“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上来。转换的重要方式之一, 正是“调结构”和促就业的合题──大学生“知识型创业”。的确, 如果大学生只能是存量“知识分工”的竞争者, 而不能成为增量“知识分工”的创造者, 我们就永远无法看到大学生就业的希望。试问, 如果不是大学生, 难道我们还能够指望其他群体成为“知识型创业”和“创新驱动”的主力吗?

对大学生创业自救和创业报国抱有怀疑态度的人不在少数, 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创业率一直徘徊在较低的水平上。反观美国, 早在1997年, 美国波士顿银行曾发表过题为《MIT:冲击创新》的报告。报告显示, 如果把MIT (麻省理工学院) 毕业生创建的4000多家高科技公司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 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将排在世界第24位。现在, MIT的创业典范在世界范围内备受推崇, 但在“知识型创业”非常普遍的美国, MIT仅仅是其庞大创业经济中的一朵浪花。

20%的“零工资”就业和1%的创业率令人为之动容。然而, 让学生“吃药”仍不足取。一方面, 尽管大学生是而且必须是“知识型创业”的主体, 但是他们投身创业的可能性却依赖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结构。我们必须分清, 发现创业机会是仅仅在头脑中就可以完成的工作, 但创业机会本身却只能以社会的方式提供出来而。不难想象, 在一个不能提供足够文化和经济激励或“协调成本”过高 (法治水平等) 的创业环境里, 创业者宝贵的创业能力必然或被困于“布罗代尔钟罩”, 或被诱导到寻租与投机活动当中, 从而导致创业活动受到普遍的压抑。

另一方面, 大学教育也与大学生创业息息相关。首先因为大学能够为创新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其次, 一个社会想要大规模地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个体, 就必须找到一种方式可以在人群中再生产这种精神, 这一方式就是大学教育。当大学教育越是“鼓励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方向上创新”, 就越会滋生出更多的创造性与新观念。最后, 大学教育可以使知识转化为智慧, 而这是识别创业机会的决定性因素。如奈特所说, 创业是“处理不确定性的过程”。每一个不确定性过程都是独一无二的, 它不可重复也不可预测。既然每一次创新都是具体场合之下的实践艺术, 它就不能有事前可以预设的操作性准则。因此, 创新必然是非有智慧而不能为之的事情。智慧需要的是开启悟性的教育。冯契先生说得好, 知识是“以物观之”, 智慧则是“以道观之”。只有当大学教育不仅坚持弘扬理性, 还坚持弘扬“理性的直觉”, 促进教育对象“转识成智”时, 我们才能期待大学培养出更多的企业家。

“零工资”就业不可取 篇3

一厢情愿的“零工资”

毕业生就业又进入了新的高峰期,在人流如潮的各大招聘会现场,出现了很多不寻常的现象,大学毕业生为了争取一份工作,自降身价,或者不敢询问薪水,甚至愿意“零工资”就业。在熙熙攘攘的就业大军中,大学生这样做到底是一种值得赞扬的理性,还是一种无奈之举?

据了解,“零工资”就业实际上是学生毕业后、就业前的一种待业状态,是以单位给毕业生提供积累经验的机会,毕业生为单位做事不计报酬为交换条件的。

近日记者就“如何看待零工资就业”问题在北京等地高校采访时,许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表示,不反对通过短期的“零工资”就业来换取宝贵的工作经验和就业机会,“为了找一个好工作,‘零工资’就业是可以考虑的。”

专家分析预测,今明两年我国部分城市的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在今年的一些大学生招聘会上,用工单位的招录条件日渐走高,要求有“兩年以上工作经验”等字样的招聘启事随处可见。正是由于用人单位这种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使得没有多少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不得不选择“零工资”就业。在这样的选择背后,是大学生们希望用汗水换取工作经验,并以此作为好工作“敲门砖”的无奈。

表面看来,这些大学生似乎是“重事业,不重金钱”,理应赢得雇主的赏识和认可,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招聘企业对此的看法是,学子如此“自降身价”会被认为缺乏信心,很可能更难找到工作。一项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显示,55.8%的企业都表示不会接受“零工资”就业学生。这些企业主认为,如果求职者对自己的能力都不敢定一个合适的价位,或者说就把自己定位成“零工资”,这样的人才恰恰是有远见的雇主不敢聘用的。一个单位选择人才,自然最看重的是应聘者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并不是说没有工作经历就没有希望被录用,关键是应聘者所拥有的知识能否在今后的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如果说,应聘者的知识与理念得到雇主的赏识,自然就会得到充分的实践与培训机会,便能在工作中迅速成长起来。

即使双方自愿,也不应提倡

也确实有一部分企业认为,“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个实习的机会,同时还不用支付报酬,因此一部分用人单位也乐得向他们敞开大门。”所以,“零工资”就业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对此,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就业处处长郭世英认为,不应提倡“零工资”就业。大学生毕业进入用人单位后就是劳动者,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即使在试用期,劳动关系双方也应该签订合同,且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对于求职者来说,“零工资”就业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属于《劳动法》调整范围,一旦出现问题,也不利于自身权益的保护。

郭世英认为,“零工资”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也容易被某些唯利是图、恶意用工企业所利用。他提醒大学毕业生,谨慎作出“零工资”就业的选择。

关于“零就业家庭”的调查报告 篇4

关于“零就业家庭”的调查报告

关于“零就业家庭”的调查报告 某某市劳动就业服务局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的“零就业家庭”就业又是就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零就业家庭”援助工作被列入政府“八件实事”考核,充分反映了党和政府对此问题的高度关注与重视。解决“零就业家庭”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又对维护社会稳定也有促进作用。今年,我局针对“零就业家庭”进行了摸底调查,对“零就业家庭”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并根据调查获得的情况,结合

我局工作实际,提出了解决“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调查概况

为摸清我市“零就业家庭”的基本情况,从11月起,我局组织人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二次摸底调查。根据市局“不漏一户、不错一人”的要求,由就业局牵头,22个乡镇劳动管理站具体落实,聘请居委会人员协助,深入全市73个居委会,对城镇居民采取了“地毯式”的调查。两次调查中,第一次为全面调查,从11月份至12月份,历时一个月,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为保证调查质量特向市政府申请专项资金20万元,共出动宣传车10余辆,在全市繁华地段悬挂宣传横幅30余条,以居委会、厂矿单位为基本调查单位,调查对象达10余万人次。并由居委会、乡镇劳动管理站、就业局三级联动逐级调查汇总。第二次调查主要针对“零就业家庭”成员,进一步了解“零就业家庭”成员在就业意愿、就业需求、技能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具体调查。

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市“零就业家庭”情况,为3918户“零就业家庭”建立了台帐和资源数据库,为解决“零就业家庭”问题提供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零就业家庭”成员现状复杂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零就业家庭”状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零就业家庭”中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有就业愿望的成员,由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信心不足,外出找工作存在困难;二是“零就业家庭”成员存在伤、病、残等情况,确实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三是“零就业家庭”成员中存在畏难情绪,不愿主动择业;四是部分“零就业家庭”成员择业观念陈旧而未能实现就业。就业难度加大,“零就业家庭”这一整个群体呈扩大趋势

由于劳动力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的影响,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使一些在传统产业长期从事单一工作、年龄偏大的下岗职工,特别是下岗女工再就业比

较困难,“零就业家庭”逐年加大。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改制企业失业人员、未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并且失业的其它失业人员,共同构成了“零就业家庭”成员的一部分。这部分就业人员普通存在年龄偏大,未受过专门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其创新能力、适应能力比较差,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淡薄,通常只能从事一些依靠传统经验生产的工作,很难开拓新的就业渠道。

某某市对“零就业家庭”摸底调查共进行了两次,初次调查统计3918户“零就业家庭”,累计又增加68户。

“零就业家庭”的援助未能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家庭“零就业”状态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其历史原因,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作,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零就业问题由来已久,也不是劳动部门单个部门所能全部解决的事,需要全社会鼎力支持和政府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对“零就业家庭”这项

工作,各级、各部门还没有经验,只是边做边学,也是刚刚起步,具体怎么做,也没有好的模式,所以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零就业家庭”的援助未能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三、解决“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问题的对策

针对调查了解到的“零就业家庭”成员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应对措施,与大家交流。

政府承诺,落实政策不打折 凡上级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都要在各县市落实,一也也不许打折。对于“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问题,作为就业困难群体,在政策落实中更要加大力度,形成各部门联动之势,狠抓工作落实。根据零就业家庭情况,国税、地税、工商等职能部门,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向零就业家庭提供优惠和倾斜,教委、民政、妇联切实发挥职能和协调作用,实行内引外联,和市、县劳动资源服务大厅建立畅通的渠道,及时掌握用工信息,强

化技能培训,扩大劳务输出,进一步扩展转移就业渠道。

公益岗位,尽量安置

对财政拨款的用人单位的公益性岗位、各县市自行开发的保绿、保洁等公益性岗位,应尽量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确保一部分人能够就业。

鼓励用人单位吸纳“零就业家庭”成员

通过企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税费减免政策、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鼓励企业吸纳“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实行对口帮扶

为落实“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就业,真正把工作做到实处,对部分通过各种途径仍难以就业的人员,街道、社会劳动保障机构对援助对象进行综合素质测评,根据其自身特点及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帮扶方案,落实到人,做到有人管、有人帮。这种举措让未实现就业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切切实实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重新树立起走向社会岗位的信

心。

积极组织现场招聘会,集中解决“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问题

搜集适合“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工作岗位,定期组织举行包括“零就业家庭”成员在内的困难就业人员现场招聘会。对免费介绍“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的,给予职业介绍补贴。开展培训,提供“零就业家庭”成员自身素质

针对“零就业家庭”成员技能单一的情况,积极与社会上办学机构联合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培训,开办电脑、驾驶、车工、钳工、电车工等专业,通过理论与实践操作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营造良好氛围,转变就业观念。随着城乡一体化就业格局的转变,全市城乡涌现了一大批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要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舆论引导,在国家就业政策的指导下,激励广大“零就业家庭”转变择业观念,打开思路找门路,进入市场竞争就业,增强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竞争意识,自强自立,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三、总结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的“零就业家庭”就业又是就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零就业家庭”援助工作被列入政府“八件实事”考核,充分反映了党和政府对此问题的高度关注与重视。解决“零就业家庭”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又对维护社会稳定也有促进作用。以上只是个人在“零就业家庭”调研中的思考,仅仅只是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大家一起都来思考,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上一篇:闺怨情思的议论文下一篇:桂枝加黄耆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