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处工作总结

2024-08-08

招生就业处工作总结(通用11篇)

招生就业处工作总结 篇1

招生就业处处长个人工作总结与招生就业处年终工作总

结合集

招生就业处处长个人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成绩

1、在思想品德方面,能主动关心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并为之努力工作;能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个人人格魅力;能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有吃苦和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感;能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自醒自戒,严格要求;二千元以上的经济活动,均按规定招标;工作上的招待宴请,总是本着节俭的原则,尽量少花钱多办事;出差,能当天赶回的,总是早出晚归;无公费旅游;无违规收送礼、金;无利用职权为身边工作人员谋私利。

2、在工作能力方面,能加强学习,坚持原则,作风踏实、雷厉风行;想做事,并有做好事的强烈愿望;做事敢做敢当,勇于承担责任;能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工作上基本没有节假日,加班多多,来去匆匆。

3、在工作质量方面,能严格要求,规范程序,快速响应,全力以赴,保持保量地完成份内、份外的各项工作;虽然招生就业工作头绪多,压力大,但三年来招生就业工作安全、平稳、高效。

4、在团结协作方面,能关心他人,团结同志,与同事真诚相处;能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具有较好的团队精神和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带领部门同事一道努力工作,不断进取。

5、在工作实绩方面,重点做了三件大事:(1)精心策划,全面部署,招生工作效果显著。XX年,我院招生计划共3900人,录取3893人,实际报到新生3511人,新生平均报到率为90.1%,其中省内普高新生一次报到率达92.3%,圆满完成了XX年的招生计划。(2)注重指

导,服务至上,就业工作成绩喜人。经充分准备各项评估材料,我院荣获了“XX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我院XX届毕业生总数2038人,平均就业率99.02%;我院XX届毕业生总数2809人,由于启动早,工作细,目前已有2560人顺利落实就业单位,初步就业率已达92%,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提前半年完成预定目标;策划、安排、组织了首届高通奖学金,不从心之感,对招生就业工作的创新力度不够。

招生就业处年终工作总结

XX年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学校各科室的通力协作和帮助下,我们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思想自觉性,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效能;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全体科室人员团结协作共同努力,较好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今年招生人数1080人;完成了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下达给我校的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任务450人,(大石山区250人,非大石山区200人);顶岗实习安置率100%,毕业生就业率达98%。现将一年的科室工作总结如下:

一、较好完成XX年招生工作任务

生源是办学的基本条件,招生是硬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由于种种原因,招生出现了诸多的不利因素,招生市场竞争激烈,生源之争已达到了白热化程度,招生形势非常严峻。为了搞好招生工作,完成招生任务,我们继续发扬“四千”精神,不畏艰难,克服了重重困难,想尽办法招生。从招生方案的修订、招生简章的精心制作,招生对策、招生的宣传发动,组织生源、新生入学到录取审批等都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招生就业处工作总结 篇2

一、独立学院在招生就业工作模式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1. 招生、就业各自为战

招生与就业是相辅相成的, 但是很多的独立学院都是将两者剥离开来, 导致各自为战的局面。独立学院招生过分依赖母体学校, 招生的手段和方法单一。就业方面, 尽管面对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 各独立学院并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对策。这是因为:其一, 独立学院的就业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其二, 独立学院的体制尚不完善, 各项措施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很多独立学院因此放弃了促进就业的相关措施。

2. 人才培养指向偏颇

学校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 为社会输送人才。但是在办学定位上, 很多独立学院为了扩大办学规模, 在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上没有充分考虑学校地理位置、师资力量等实际情况, 一味地求大求全, 造成了与社会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相脱离的现象。对社会人才的需求情况考虑不够, 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高不成低不就”。学生无法就业, 心怀不满, 在社会上的负面宣传直接影响学院的招生工作。

3. 就业实习实践模式流于形式

由于考虑到成本及学生安全等方面的因素, 加之就业基地建设和就业市场开辟力度不够, 独立学院的就业实习实践受到了严重的束缚, 主要体现在: (1) 地域狭窄, 一般实习实践单位就在独立学院所在城市的学校或企业, 学生无法与沿海等发达城市和先进的文化理念接触, 犹如“井底之蛙”。 (2) 实习实践单位数量屈指可数, 出现了实习学生多, 实习单位少的现象, 很多的单位由于接收的实习生太多, 无法安排实习岗位, 以致大都采取了“放羊”的政策, 学生愿意实习就实习, 不愿意的也不勉强, 到了实习期结束, 在实习鉴定表上草草盖章了事。 (3) 实习实践时间不够。一般实习期为8周, 实际只有4~6周的实习时间, 实习实践时间太短, 学生刚刚接触实际工作就被强制喊停, 学生工作能力难以得到全方位锻炼。

二、独立学院招生就业一体化工作模式的构建

1. 组建一个机构

为解决招生和就业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尴尬局面, 我们急需组建招生就业一体化模式专家指导委员会, 作为常设决策咨询机构。该机构由校领导、校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专家、企业高管、人才服务机构负责人、优秀校友等组成, 为高校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就业市场开拓等提供决策咨询, 并参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生实习见习指导和就业指导教育等。

2. 树立两种观念

(1) 树立以就业为参照的品牌招生观。独立学院如何科学定位, 张扬个性, 办出特色, 并用个性、特色去参与生源市场竞争,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也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独立学院在确定招生战略目标时, 要参照学院历年来各专业的就业情况, 以优势专业为基础, 走纵向延伸、横向拓展的道路, 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特色优势等, 打造特色专业和学科, 不去拼规模有多大, 而要注重特色与优势, 以自身比较优势的学科和特色学科作为经营品牌来招揽生源,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创出名牌, 办出特色。

(2) 树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大众就业观。面对新形势, 独立学院要认识到,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已不仅是量的变化, 其社会需求、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也发生了一系列结构性的变化。这个结构性的变化突出的特征是既要培养精英人才和专门人才, 还要承担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 满足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此外, 独立学院有责任向学生和社会公众正确宣传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就业岗位大众化的新理念, 使学生和社会公众正视就业形势, 转变就业思维方式, 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 认识社会职位要求, 鼓励他们到基层去, 到普通的有一定技术含量或管理要求的劳动岗位上去。

3. 构建三个联动机制

(1) 政校联动机制。独立学院是由国家教育部批准, 依托母体高校而兴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在独立学院的发展过程中, 政府应该扮演一个主导角色, 真正将独立学院的发展纳入到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 并做好统一规划。具体表现在: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或引导的作用。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制定政策、激励评价等多种手段, 在独立学院的学校规模、招生政策、人才培养、就业工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扶持和监督, 促进独立学院的持续发展。二是适时组建独立学院教育协同联盟。通过积极协调政府、企业、行业、学校的利益, 搭建合作平台, 构建政校合作联动机制, 使教育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2) 校企联动机制。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独立学院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独立学院要激发校企双方合作的愿望和积极性, 探索校企双方互利互惠、互促互动的机制和全面深入的新型校企关系, 使校企真正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生产。独立学院的校企合作方式决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实习、见习、推荐就业等方面, 校企合作要在深层次展开, 要让企业全面深入地介入学校教学、科研、招生、就业等各个环节, 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修订、校本课程开发、特色教材编写、校企师资互动、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以及校企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3) 校际联动机制。同为独立学院, 应当打破各自为战、相互排斥的传统招生模式和就业推荐模式, 建立切实有效的招生、就业工作联动体制和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互补和统筹协调作用, 谋求在招生生源质量、数量和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共赢。校际联动机制主要包括:共同分析招生形势, 制主要招生战略和目标, 规避各自招生优势的冲突;共同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开辟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建立统一规范、相互贯通的信息平台和网站, 建立就业指导课合作机制, 实现资源共享。

摘要:独立学院是以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高等教育办学新模式, 正由于是全新的运行模式, 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本文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招生、就业形势, 提出了建立独立学院招生就业一体化工作模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招生,就业,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陈世庆, 鲍硕来.地方高校“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作机制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2) :67 —70.

如何做好中职生的招生就业工作 篇3

[关键词]中职教育;挑战;就业指导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中职学校要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造就数以千万计的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以市场为导向,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为学生铺设广阔的就业渠道,才能使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中职院校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的扩招,初中毕业生人数的减少,导致职业院校招生困难。一是生源总数在下降。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二是普通高中的大幅度扩招。近几年,普通高中为了各自的生存和发展,通过改建、扩建、重组,招生数量明显增加。僧多粥少的矛盾比较突出,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二)职业素质普遍不高,技能掌握不扎实 ,就业竞争力差。许多人认为职业教育不是普通的高等教育,而是没考上高中的未成年孩子的“托儿所”,因此生源质量不高,学生素质一般不高,从而导致了育人难和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划的中职教育“2+1”办学模式要求,中职生在校学习时间是两年,第三年顶岗实习。为了缓解学校就业推荐工作的压力,许多中职学校在学生就读的第二学年下学期一开学便开始进行就业推荐,这导致许多中职生在没有掌握好专业技能的情况下去寻找工作,学生很难学好一技之长,致使就业竞争力差。

(三)就业观念没有更新,对就业形势过于乐观。虽然前两年中国的中职生就业率普遍达到90%以上,属于高就业率。但岗位流动太频繁,工作要求太高、太多,在企业中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学历不如大学生,吃苦耐劳又赶不上农民工,处于“两不靠”的尴尬处境。目前就业压力大,大学生愿意降低工资找工作,农民工吃苦耐劳不择业,因此中职生正遭受着比以往更多的就业“挤压”。

由此可见,中职生的就业难度在不断加大,没有好的出路加大了招生工作的难度。

二、改善中职教育窘状的措施

要做好职业院校的招生工作,搞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重中之重。做好就业工作就要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并不是短暂的,也不具有固定模式。

(一)按企业要求培养学生,实行“订单式”教学。职业教育“最大的认可是实践认可和社会认可,最终是用人单位的认可”。就业指导部门应加强与就业市场的联系,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收集整理就业信息,积极向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推荐本校的毕业生,并热情地指导学生自荐就业,研究和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花大力气疏通就业渠道。让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学校,充分认识毕业生的才华和能力。

目前在我院开设的“订单式”教学班初见成效。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开设相应的教学课程,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工作,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由单位承担。虽然"订单式"教学有其单一性的缺点,但对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而言,其优势是为学生减轻了家庭负担,也能够让学生一毕业就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竞争实力。1.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专业课堂教学是中职生获得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并对培养中职生的专业兴趣有深刻影响。专业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职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和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因此,专业教师要从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等方面着手来促进中职生专业兴趣的培养。2.建立中职生学习专业技能的激励机制。培养中职生的专业兴趣,还应依靠外界激励机制的刺激,专业兴趣才能得以加强和持久,而重视建立课堂外专业技能激励机制成为培养中职生专业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招生就业处2012年工作总结 篇4

2012年,我部门在校长室、党支部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本部门全体员工努力工作,顺利完成了本的各项工作,为寻找差距,总结经验,促进今后工作的开展,现将我处二○一二年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招生工作:

本学期在扬州市初三毕业班学生减少、各县市大力封锁生源,我处全体同志深感压力重大,重视招生的每个环节,把握招生节奏,部门全体老师招生前集体讨论、商讨今年的招生策略,组织招生团队,培养一批站的出、能战斗、打的赢的招生宣传队伍。我处根据往年经验,本着早动手、早宣传;多形式、多途径;全方位、有重点的指导思想,从3月份起就制订今年的招生宣传计划,准备招生宣传材料,5月上旬派招生招生老师到初中学校进行宣传,发放宣传材料40000多份。充分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优势,在学院网站上发布分专业招生计划和招生章程。与此同时安排专人专线,及时、耐心、详细、热情的接听考生及家长的招生咨询问答。

在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辛苦工作下,今年我校总的招生人数延续了增长的势头,录取的新生总人数、班级数再创历史新高,对于今年招生人数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与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我要对为招生工作付出辛勤努力的老师深表感谢,是你们对我处工作的大力支持,更是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年成功与弘扬中学、扬州新东方中学、扬州霍桥中学合作,使我校实现一校四区的格局。

二、校企合作:

1、冠名办班

今年我们拓宽办学思路,与扬州迎宾馆、扬州新能源房地产公司、扬州保罗电子、扬州天辰呼叫中心、江苏移动公司、上海携程旅行网、常州笑一笑动画公司、联环药业等企业冠名办班。量身定制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员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2、联合办学

校企合作,合作协议签订情况:旅游管理、中餐烹饪专业安排就业,分别与钓鱼台国宾馆、国家发改委、北京国宏宾馆、上海延安饭店、上海中兴和泰大酒店、上海中福大酒店、上海吴宫大酒店、扬州迎宾馆、扬州西园大酒店、扬州玉玲珑大酒店、扬州会议中心、扬州冶春、富春酒店、扬州京华大酒店等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

电子商务、电信服务、计算机应用分别于与上海携程旅行网、扬州信息产业基地、扬州天辰呼叫中心、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人寿、保罗电子签订了合作协议;

学前教育专业分别与明月幼儿园、机关一幼、二幼、三幼、师院幼儿园、金太阳幼儿园、友谊幼儿园、金苹果幼儿园、伊斯兰幼儿园、月亮园幼儿园、美琪幼儿园、大地幼儿园等扬州地区幼儿园签订了合作协议; 列车员专业为上海铁路局南京列车段提供了一批学生。

3、校际合作

今年继续和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昆山登云科技学院、大连工业大学合作,成功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教育学院牵手,满足全体学生升学的需求。为我校各专业的学生继续升学、提高学历提供便利条件,从今年参加成人高考的成绩来看,学生今后提升学历的道路已经畅通。

除与高校联办外,继续和徐州丰县、请到西宁卫校、新疆新源职教中心联合办学,牵手青岛海南州职业学校,实现东西部合作办学。

向上与高校牵手,使联合办学不断向提高学历高层次发展,向下与生源饱满的职业学校牵手,学校的生源基地不断增加,联合办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4、国际合作

今年是我校开展赴日研修的第八年,今年继续保持去年赴日研修的人数,且涉及江海学院的学生,多头的管理和烦琐的手续为我处的工作增加了压力。通过细致的工作,学生也顺利的赴日研修,目前在日本研修工作很顺利。赴日研修是一项高回报也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学生能够顺利赴日研修,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成长,获取实在的经济报酬,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知名度,更为学校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对于到韩国永进专门大学学习的韩语专业学生,我处积极做好协调的相关事宜。

三、重视见习、实习就业工作

1、见习工作

学生在校期间与企业无缝对接,让学生实现在岗位中学习,与企业合作,让企业为学生提供学校的机会,见习工作是很重要的环节,今年我们利用学生成人高考后的时间,安排学生到企业见习,要求企业订立学生的培训计划,使学生真正能学到岗位知识。

和扬州市各品牌幼儿园合作,顺利安排幼儿教育专业的高二、三学生到扬州机关一幼、二幼、三幼,师院一幼、二幼、三幼,新明月幼儿园等扬州一类幼儿园参加见习

安排旅游管理学生到北京国宏宾馆、北京工商银行会议中心、扬州迎宾馆、扬州星期九生态酒店等单位见习。

安排财会专业学生到扬州金鹰国际购物中心、扬州大润发等企业见习。安排电信专业学生到扬州天辰呼叫中心见习。

2、实习就业工作

为使我校各专业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我校为各专业学生安排对口实习就业,4月,我校安排旅游管理、中餐烹饪、电子商务、电信服务、计算机专业、美术设计专业学生安排就业;6月安排学前教育专业、财会专业学生就业;11月安排列车员专业学生就业、12月安排导游专业学生就业。成功开展相关专业的就业安排工作,让学生就业尽量对口,基本做到全体学生100%就业。

具体做法是针对学生各专业的学生人数,意向性的选取一些在地方有影响,学生个人有发展的企业到学校,向学生面对面的介绍企业概况、用工情况,企业要准备相关的宣传材料,包括VCR的录制、公司文化的PPT制作等方式进行前期宣传。安排学生面试,与企业签订用工意向

我处同志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得体、合理的组织,通过这40几家实习单位解决了学生的实习问题。对所有要外出实习的班级,在实习前,开设系列讲座,就实习中会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邀请学校有经验的领导、老师开设讲座、答疑,在学生外出实习前,召开家长会,给学生和家长提出相应的要求,为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做好充分的引导工作。

6月份,针对各专业实习结束的情况,拟召开用人单位现场招聘会,在联系好用人单位后,学生需要安排的人数有限,不得不取消。由此可见学生实习就业的一条龙,绝大部分同学落实了工作单位。

学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中既是企业的员工,也是我校的学生,对实习生的管理中,许多的班主任老师都能及时的与学生沟通、与我处保持联系,对出现的问题加以及时解决。

五、其他工作

1、加强实习室的管理,及时召开实习室管理老师会议,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

2、形成实习班级管理体系。针对学生在外实习分散的现状,每月召开实习班级班主任会议,交流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实习室管理费、实习班主任费也实行考核集中发放制。

3、做好技能等级考核工作,结合我校场地和实际情况,我处和相关专业组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圆满完成考核工作。

4、做好学校相关验收、考核等大量的材料收集、准备工作。

5、配合学校做好各项接待工作。

6、完善学生技能目标,技能课程检查及时。

总结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工作,下一学期招生就业处将在学院党政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继续努力工作,以期很好地的完成各项任务,为学院稳健持续的发展贡献力量,也期望学校在各方面给予招生就业工作更大的关注和支持。

招生就业处工作职责 篇5

招生就业处在学校行政领导下,负责学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基主要工作职责是:

1.负责制定学校招生政策、制度及相关招生文件。

2.负责制定学校招生工作发展规划,编制、报批、落实招生计划。

3.负责协调、指导、组织招生宣传工作及招生基地建设工作。4.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多渠道宣传学校办学优势及特色;编印、寄发招生专业介绍及相关宣传材料;举办多种形式的招生宣传活动;参加有关机构及部门组织的招生咨询活动;接待考生及其家长、社会各界来人或来函来电咨询。

5、负责学校招生信息搜集与招生录取工作。

6.协助教务处、学生处做好新生报到、生源信息分析、统计、管理。

7.负责学校招生工作的项目研究与开发。

8.负责制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制度及相关就业文件。

9.协助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搜集、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就业推荐、就业市场开拓与就业基地建设。

10.负责编制、审核、报批、执行毕业生就业计划,做好毕业生派遣工作。

11.负责对企业、毕业生及家长的就业满意度调查。

12.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项目研究与开发。

13.负责落实校内外招生与就业工作的业务培训及与兄弟院校的经验交流。

14.负责招生与就业过程中信访与投诉管理工作。

15.积极贯彻学校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按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负责本部门目标的策划和方案的实施工作。

(2)负责体系文件、记录的保存和管理。

(3)负责本部门产生数据的汇总及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本部门的资料。

(4)负责对涉及本部门的不符合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参与内审和管理工作。

招生就业处工作总结 篇6

本学期,招生就业处紧紧围绕建设“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创建“省级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的工作重心,在校长室和党支部的领导下,根据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本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扩大影响”的宗旨,全员动员开展招生工作,主动对外承接各种职业培训,努力拓展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现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一)招生工作:合计完成招生数1020人 1、9月份:完成全日制招生790人 2、10月份:完成非全日制招生230人

(二)培训工作:共承办培训128人 1、9月17日--9月19日:承办三明市第39期一般经纪人培训及组织考试(人数:71人)2、12月10日--12月11日:承办县林业局林业地理信息系统培训(人数57人)

(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1、11月4日:市人社局专家组对学校鉴定站新申报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种评估验收,获得批准,取得三明市首家具备初、中、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种的鉴定资质(批复文件:明人社办[2015]97号)2、12月5日--12月6日:组织三明市首批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鉴定55人,通过51人,通过率92.7%

(四)示范校建设工作

1、全力做好省级示范校特色项目“服务茶产业”的相关材料,根据建设任务书中方案启动“茶叶安全检测中心”的场所确定和专家咨询,拟定设备配备方案

2、认真做好创建“省级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的申报材料和佐证材料收集

(五)其他工作

1、积极协助教务处做好学校第六届师生技能大赛和2016年三明市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的赛前训练,场地布置及会务接待的联络工作。

2、积极协助相关处室做好校企合作的对接工作

二、工作存在的困惑和不足

1、面对当前严峻的招生形式,学校在出台全员参与招生的政策时,部分教师尚不能发挥主人翁的精神,个人教师甚至有抵触情绪

2、学校现有的设备设施以及师资力量,目前能承接的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只能停留在一些基础性科目,无法对外承接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培训。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巩固已经对接的培训项目,积极拓展企业行业的岗位技能培训,勤出门,多跑腿,积极与培训需求的行业和企业进行沟通和联系,详

细了解各种培训需求,尽可能地承接力所能及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各种岗位培训,并长期开展下去。

大田职业中专学校招生就业处

招生就业处工作总结 篇7

近几年, 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每年招生都完成了或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2008年, 全市招收中职学生近20万人, 达到了历史新高。另外, 重庆市教育主管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 把中等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制定实施了“四定、六统筹”招生政策, 坚持扩大规模与规范秩序相结合, 大大提高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整体形象, 逐步降低了全市各个中职学校的招生成本。这些举措使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从招生到办学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2009年国务院3号文件下发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在全面推进城乡统筹的大环境下, 中职学校的招生就业工作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值得深思。

1、招生工作统筹协调科学推进。中职学校要站在大职教的高度, 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考虑, 以国家对重庆市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作为契机, 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招生就业政策, 深化“四定”、坚持“六统筹”, 逐步实现全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四大目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大大提高;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均衡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成本逐步降低;在部分区县推行免费就读中职学校。进一步面向三峡库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 加大招生宣传和帮扶力度。

2、大力抓好就业工作, 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学校应从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入手,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 广辟就业门路, 拓宽就业渠道。

(1)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 端正择业观。针对目前的就业形势, 首先加强学生就业前的教育引导, 正确分析自己, 转变价值趋向, 改变就业心态, 从实际出发, 量体裁衣, 不好高骛远, 合理定位, 相近专业转行, 降低就业门槛, 调适就业期望值, 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 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先生存, 后发展”的就业观, 使学生能够泰然应对荣与辱, 成与败, 得与失;教会学生应聘的技巧, 做好应聘前的准备 (包括思想、心理、价值取向等) ;学会自荐信的撰写, 掌握应聘时的语言表达、仪表姿态得体等。其次, 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前经济形势, 认识金融危机对外向型经济的影响, 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使学生的择业意识由原来的第二产业向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第三产业转移;由原来的沿海发达地区高收入单位向内陆的中低收入单位转移;由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转移。

(2) 广泛联系各类企业, 深化校企合作。就业工作, 联系用工单位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要尽可能的多方联系单位, 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企业, 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一是密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 派教师到企业挂职, 请行业专家来校讲学,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巩固校外实训基地, 让企业参与制定各专业教学计划, 使培养的学生适销对路, 统筹教育资源;二是开展联合办学, 走集团化、优质化的办学模式;三是建立校外专家“智囊团”, 聘请知名企业的董事长、行业专家、研究学者等, 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就业指导委员会, 参与学校发展的咨询和研究。

(3) 争取政策支持, 宽松就业环境。目前, 对于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政策。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 应建立和完善中职学生政策扶持体系。中职学校应该向政府主管部门积极反映情况, 争取更多的就业政策, 比如, 在河南省:不仅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时要受到援助, 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时也能够享受到同样的待遇, 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加入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 在就业援助上, 将困难家庭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一同列入应当优先安排岗位的行列。

(4) 充分利用信息平台, 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网络。一直以来, 全市中职学校针对就业都各自为阵, 没有实现就业资源共享, 这既造成了各校就业资源的浪费, 又没有统筹发挥全市中职学校的就业优势。在今后的工作中, 要充分利用一些信息平台, 建立全市乃至全国的中等职业学校联盟, 形成网络, 共享就业资源。比如, 教育部职成司主办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就可以很好的利用。联系媒体, 组织召开由政府部门、职业学校和企业三方参与的毕业生就业互动论坛, 扩大中职学校的知名度。

(5) 推进中职学生升学和创业, 缓解就业压力。中职学生升学和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一条有效的路径, 学校应该提供一些条件, 如优生保送、中高职 (3+2) 分段、转段教育, 为学生升学铺平道路。对于中职学生创业, 学校要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创业培训, 为学生争取国家政策,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创业基金, 组织学生联合创业或者参与指导学生创业, 扶持一批中职学生创业项目, 这既让学校贴近了市场, 又会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

(6) 加强就业后续服务管理, 促进用人单位合理使用人才。值得研究和强调的是, 各中职学校应深刻认识学生顶岗实习期信息反馈和跟踪管理的重要性, 它关系到学生今后能否成功就业。特别是顶岗实习初期, 学生角色转变、生活环境变动、学习方式改变等多种因素导致学生情绪极为不稳, 部分学生难以适应企业的严格管理和规范要求。学校千万不能采用“放羊式”管理, 甚至撒手不管, 将管理和教育责任完全移交给企业, 这无形中会伤害学生的心理、挫伤实习积极性, 使学生自动离岗, 回流学校, 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对此, 学校应高度重视, 安排专人到企业指导和帮助学生, 加强感恩教育, 稳定思想情绪, 让学校的关爱和温暖伴随学生实习成长, 缩短学生在企业和岗位的适应期。并将此纳入就业工作的重点来抓, 增强学生诚信意识、责任意识、爱岗敬业和社会公德意识, 为实现稳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还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交流的形式, 邀请用人单位或人事部门负责人参加, 潜移默化地向用人单位灌输正确、合理的用人理念, 引导用人单位确立正确的人才消费观;校企共同开展“以赛促训”活动, 提高毕业生的素质。组织学生参加主管部门和行业举办的技能竞赛, 在实习中主动开展学生技能比武活动, 积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在毕业生招聘会上进行技能表演, 向企业展示学生的才华和能力, 借助媒体宣传, 最终达到让学生就好业、能创业的目标。

招生就业处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职业学校 招生困难 解决方法

职业学校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就是招生困难,想解决这个难题如果只从招生入手,解决的只是暂时的问题,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学校要持续稳定的发展还要从内涵入手,那就是加强学生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学生,以保证就业“出口”的畅通来促进招生“入口”,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的技术人才,才能保证学生毕业后成为学校送得出、送得好、企业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因此在提高学生素质上狠下工夫,作到“以质量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是学校科学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着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一、转变观念,紧贴市场,加强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紧扣社会需求,是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决定着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坚持紧贴市场、讲求特色、着眼就业的专业建设原则,把专业建设作为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针对专业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和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学校对传统专业进行提升改造,打造品牌,培养高质量的企业欢迎的学生。同时创造条件开设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新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使专业设置向着更新、更广、更便于就业的方向延伸。

二、加大投入,讲求实效,注重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对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讲,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意义是相同的。在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的同时,采取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在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开展实习实践活动。通过与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合作,通过产学合作,校企合作等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互通有无,资源共享,避免了重复建设,降低了建设成本。

三、深化改革,严格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1.以学带管,以管促学。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管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中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思想复杂多样,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习教育、生活教育、实习教育、就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制订健全的学生学习管理制度,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为了便于学生的管理,学校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表现,毕业实习等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落实,不要只停留在文件中,只说不做,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每年学生入学时,除了加强军事训练外,可以利用晚上时间,由班主任组织学习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让学生明确来到学校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新生就开始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

2.抓好班主任的队伍建设和管理,明确班主任的责任。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育教学,班主任是教育的最基层的执行者,班主任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因此,一所好学校必须要有一批好班主任。由于我校的情况较特殊,多数班主任是非师范类学校毕业的,他(她)们都没有学习过心理学、教育学及学校管理知识,这必然会影响其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为此,学校应组织一定时间的班主任培训,可以请我校或校外有经验的班主任或教育专家讲课。同时,教师职称评聘制度与班主任工作直接挂钩,学校还必须建立有关班主任的管理制度,明确班主任的责任,加强对班主任的考核,提高班主任的待遇,要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年终考核评优,班主任老师应占相当的名额或给予优先考虑。

3.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思想水平:由于我校的特殊性,许多教师来自非师范类,这些老师也许他的专业知识水平很高,但当一名老师仅有专业知识还不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这正是我校这些专业教师所缺乏的。觖决的办法:一是可以对现有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学校在聘用老师时可以尽量从师范类队伍中寻找专业教师,以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有一批好教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级性。教学质量是体现学校内在实力与外在形象的重要指标,没有教学质量的提升就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就不会有高就业率的产生,“出口”不畅,“入口”旺就无从谈起。将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来抓。一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学校积极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开展合作,采取选送教师外出培训,聘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学等办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二是积极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展教学。充分利用标准化的计算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和教师课件制作室,学校各科室和教研组均配备计算机,拥有一套设备先进、功能完善、使用方便的信息技术教学体系。三是积极落实“双证书”和“第二专业”制度。学校要求各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必须拿到毕业证书和专业技能鉴定证书。根据每个专业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学校允许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选择一门、甚至多门专业,毕业时可拿到两门、甚至两门以上的技能鉴定证书,以开设“第二专业”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鼓励全校老师都参与学生的教育工作。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的祖先把教师的传道工作放在第一位,可见,教育学生做好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是任何一个老师的首要任务。但目前,我校多数教师只关心教学,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从不关心,这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为此,学校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任务,要求全体教师必须都参与教育学生的工作,并把这一工作做为考核教师的内容之一。

四、健全机构,创新思路,建立招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为了使招生就业工作自成体系并独立高效运作,加大招生就业办公室工作力度,全面统筹负责学校的招生就业工作。招生就业办公室要以“一流的精神风貌,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工作业绩”为目标,深入持续地开展招生就业工作,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招生就业工作体系。

具体地讲,学校在招生就业方面主要做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注重宣传。为了能使更多的群众了解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学校将展示形象工作当作一项常规工作来抓,采取多种方法扩大影响。如组织师生参加历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开幕式和闭幕式演出、上街宣传、便民服务、展示专业成果、制作悬挂大型标语牌和横幅等。除了常规性的宣传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优势,多角度、全方位地向社会展示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成果。每年的招生季节,学校都要以招办为重点,组织专业招生人员到生源校发放招生简章,进班宣讲,开展动员,同时还要深入到社区、农户,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开展宣传,扩大影响。二是树立服务意识。“以人为本,服务第一”,这是学校招生就业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了使学生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学校对招生宣传、招生咨询、新生报名、新生及家长接待、班级设置以及班主任工作等几个工作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要求招生工作人员和全体教职工必须本着为学生和家长负责的态度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建立完善的就业工作制度。为了使绝大多数毕业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学校把建立完善的就业工作体系当作影响学校发展的的头等大事来抓。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校经常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和社会,脚踏实地面对新的工作;为了确保学生的利益不受侵犯,学校建立了就业企业、单位考察制度,在学生就业前先对相关企业、单位进行全面细致地考察,毕业生就业后还安排专人到相关企业、单位蹲点考察,直到学生能够完全适应新的工作为止。四是努力拓展就业信息交流渠道。为了及时了解新的就业动态,学校先后与中国职业教育网、中国职业教育就业网等大型网络媒体及十多个省市的人才信息交流中心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学校能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就业信息。五是建立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制度。为了使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更加有序、有效,学校每年都会安排专门人员对已就业的毕业生进行回访,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查缺补漏,尽力使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都能满意。

2014年大学招生就业处总结 篇9

——招生就业处2014年工作总结

2014年,招生就业处紧紧围绕学校工作重点,全面践行‚****‛理念,努力把握新形势下招生工作新趋势和就业工作新常态,落实‚三三举措‛,提高生源质量,拓宽就业之路,提升工作效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一、三项措施旺入口,生源质量大幅提升

(一)抬高入口门槛,跻身省内一本招生

围绕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精心论证,积极争取,一次性实现8个普通文理专业**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实现了生源质量的跨越式提升。省内一本线以上新生所占比例同比提高16%。

(二)严把入口标准,各类招考严密有序

严格执行教育部、**省高考招生录取各项制度,牢牢把握招生录取公开、公平、公正要求,做到招生信息‚十公开‛。健全音乐类、美术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等特殊类型招考录取工作机制。在组织招考过程中,属保密事项范围的,严格保密,责任落实到位;属公开事项范围的,一律公开,接受各界监督。音乐类考试现场直播,录像备查;美术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采取国家高考制卷、考务、网上评卷模式,周密部署,规范操作。

(三)构建多维格局,招生宣传实效显著

1.发挥网络媒体招生宣传优势。利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全国招生咨询统一平台、胶东在线等网络媒体进行招生宣传;深化与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合作,与其高考网页进行链接,发布我校招生信息。在网络上链接招生宣传片,利用有声媒体展示我校优势和办学特色。

2.提高平面媒体招生宣传实效。在**省教育考试院编印、省内考生人手1册的《2014年**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上刊登我校招生宣传彩页,使我校招生信息进入省内每名填报志愿的考生视野。突出优势,彰显特色,精心设计制作纸质宣传材料,向全国各地高中寄发《**大学报(2014年招生特刊)》、《**大学2014年报考指南》23000份。在《大众日报》等报纸上刊载展示我校办学优势的宣传文章,发布我校招生信息。

3.拓展现场咨询招生宣传渠道。采取‚学院包地市‛的招生宣传措施,参加全省各地高考招生咨询会13场,现场解答考生及家长的报考咨询;在重点高中新建生源基地28个,向中学师生宣讲我校;举办首届‚校园开放周‛活动,开门邀请各地考生来校咨询、考察;开通招生热线4部,解答考生及家长来电咨询。

2014年,我校省内一本录取中,文理科全部第一次填报志愿录满。二本录取中,文史类最低分超出省二本线46分;理工类最低分超出省二本线62分,理工类分差创我校历年新高。省外招生和艺术类、体育类、校企合作办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专科专业均顺利完成招生计划。

分差***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我校2009-2014年**省本科二批文史类录取最低分与省分数线分差表

分差***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我校2009-2014年**省本科二批理工类录取最低分与省分数线分差表 二、三管齐下畅出口,就业服务提质增效

我校2014届毕业生年底正式就业率72.19%,比去年提高2.44%;总体就业率92.56%。

(一)推进就业创业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课纳入了全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课程建设,1项课题被教育部就业中心2014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课题立项。大力加强就业创业师资教育培训,组织120余人次参加全国KAB、SIYB、YBC、DMC培训;举办《DMC创业指导师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培训》2期职业指导能力培训班。组织开展‚毕业生进企业‛、‚就业宣传月‛、‚就业素质拓展月‛、‚就业工作论坛‛等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更新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适应就业形势新常态;组织开展入职模拟大赛、‚非你莫属‛职场招聘大赛、面试礼仪大赛、创业营销大赛等就业创业素质能力拓展项目。承接市、区人社局SIYB创业培训,培训学生1909人。

(二)拓宽就业创业之路

1.搭建就业平台。建立覆盖全校所有专业的企业用人资源数据库,入库用人单位5000余家。春季,承办了省教育厅2014年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省人社厅2014年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市人社局2014年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区人社局‚岗位进校园‛招聘会,与市工商局、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联合举办第六届‚搭平台〃促就业‛专场招聘会;秋季,举办了2014年综合类校园招聘会。全年举办各类企业校园宣讲会、企业巡回展与招聘活动130余场,组织2600余家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发布招聘信息3万余条。

2.孵化创业梦想。加强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校内创业孵化基地获得市人社局40万元经费资助;继续与区人社局共建校外创业孵化基地。举办校园创业大赛,推荐14个项目参加市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大赛,全部入驻市高新区电力电工孵化基地,完成企业注册;推荐9个项目参加市第四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7个项目参加**省第二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新增就业创业实习基地24个。精选我校毕业生创业案例28个,编写11万字的《**大学毕业生创业案例汇编》。在团中央、全国学联、KAB全国推广办公室组织的全国高校KAB创业俱乐部评选活动中,我校KAB创业俱乐部荣获‚全国十佳KAB创业俱乐部‛称号,成为**省唯一一所连续两届获此殊荣的高校。

(三)就业信息e路畅通

1.微信服务就业。建立**大学招生就业处微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及时传递就业创业政策,发布招聘信息。学生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大学招生就业处‛微信二维码或者查找公众号,就能24小时享受就业信息服务。我校数字化移动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走在全省高校前列,在全省首创的‚大学生就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启用仪式上,校领导应邀介绍了我校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经验。《大众日报》以‚**大学移动数字化就业信息平台畅通毕业生就业服务‘最后一米’‛为题报道我校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多家网站进行了跟踪报道。

2.微简历助就业。举办首届‚微视频简历‛设计大赛,引导学生通过微博、微信建立个性化的微简历,以视频的形式展示毕业生素质和优势,提高竞聘成功率。在我校举办的2014年秋冬季招聘会上,视频动画二维码简历成为招聘会新靓点。三、三环相扣亮窗口,效能建设卓有成效

(一)完善工作制度

牵头修订《**大学普通本专科招生工作管理暂行规定》、《**大学校园招聘活动管理办法》、《**大学招生就业工作考评办法》;牵头制定各类招考方案,各种类型招考录取工作都是先公布方案,后组织实施。

(二)落实工作措施

实施各学院各专业各类型就业率定期通报、学院招聘会经费资助、招生就业工作考评表彰、生源基地建设和招生宣传学院包地市等工作措施,增强招生就业工作合力。

(三)锤炼工作作风

办理新生录取手续6927人,组织各类招考13680余人次参加;办理毕业生派遣手续6876人次,办理缓派、改派手续225人次,转递毕业生档案6912份,上报省教育厅、省人社厅2015年生源信息7510人。信息征集有据可查,资料转递登记清晰。

高校招生就业工作总结 篇10

一、思想政治教育树形象

招生就业处是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领导班子民主务实,分工明确。全体工作人员发扬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乐于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工作尽职尽责,得到了学校领导、广大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我处重视职工和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全年共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员组织生活20余次。全处同志切实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抓“四风”建设,在招生就业工作中,认真执行招生就业政策和纪律,及时向社会公示我校招生录取规则、录取计划和录取学生名单,接受社会的监督,无招生就业违纪、违规事件发生。

招生就业信息,学习就业政策,提高就业技巧了解学校招生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平台。

二、招生工作有突破

招生工作关系学校的长远发展。在招生工作方面,我们努力争取计划,认真完成计划,百倍珍惜计划。**师范学院20XX年本科原始招生计划3510个,完成计划3627个,报到学生3572人,报到率为98。48%。专科原始计划610个,实际完成790个,其中五年制转录170个,报到学生725人,报到率为91。77%,专科补录41人,本专科实际到校人数4338人。四川省文、理科本科一志愿满额,文科最低录取高出省控线12分,理科高出省控线8分,艺体分数线高烧不退,其中体育本科分数高出省控线8分,专科高出11分。在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组织了20XX年艺术招生考试,考生规模达到了10000人以上,为学校选拔了优秀人才;组织了学校50余位老师前往全省各地市进行招生宣传,组织并参加了四川省20XX年高校联合招生宣传咨询会,设在我校的宣传点有42所高校参加,有4000余学生及其家长参与现场咨询;组织了教育科学学院几位心理学专家前往隆昌、资阳、威远等生源基地学校开展高考考前心理辅导;《为圆考生大学梦**师院组织专家深入中学开展“心灵spa”》在省教育厅网站报道。

三、就业工作重实效

招生就业处工作总结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培养目标

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也逐渐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之路。对我国的高职院校进行统计分析看出,其招生就业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人们对高职的印象不佳、招生培养目标不明确、招生就业队伍水平低等,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为了谋求发展,许多高职院校开始进行自我改革,提高对招生就业的重视度,逐渐解决招生就业的问题,使得高职教育得以顺利发展。

一、当前高职院校招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一)人们对高职院校存在偏见

在我国人们对高职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其是水平较低的高等教育,高职学生的能力不如本科学生。一些企业从学历上嫌弃高职毕业生,常常在招聘的时候有意识地进行排除。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原因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时间比较短,教学水平还未达到较高的程度。同时许多人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准确,认为职业教育的含金量不高,尤其是高校扩招的情形下,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质量更加表示疑虑。

(二)招生培养目标不明确

对各高校的招生简章进行观察,基本都可以看到“高水平”、“高素质”、“实用人才”等词语,无法看出高职院校和本科大学在招生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差别。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也没有制定明确没招生和人才培养目标。一些高职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尽量追求和本科大学的相同的专业培养计划,而且招生培养目标也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使得高职院校的特色无法得到突显。

(三)招生就业队伍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和生源、劳动力市场之间没有进行很好的联系,使得需求和供给的渠道不够通畅,再加上招生就业的队伍职业素质不足,使得考生和毕业生无法及时了解学校的高招信息和用人信息[1]。而且许多学校通过有偿中介获得生源,而人才资源市场也是有偿推荐学生就业。在这种情形下,容易使高职院校的招生就业出现混乱,影响了学生对高职院校的印象。

二、加强高职院校招生就业的对策

(一)突显高职院校的特色,吸引人们的关注和投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高级实用型人才,因此需要按照这一目标,确定有效的招生就业计划。首先需要充分显示自身的特色[2]。高职院校需要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可以适应经济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其次需要为学生进行实践提供所需要的条件,使学生可以不断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最后在招生的时候,需要降低高职所可以提供的物质条件列出来,使人们了解高职教育对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培养出的人才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二)加强高职专业建设,完成人才培养活动

高职院校需要以就业为主要目的,不断进行专业建设,使人才培养活动得以顺利进行。首先在确定每年的招生计划,增加新专业的时候,需要和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进行沟通,对于社会需求比较少,而就业困难的专业需要尽量减少招生的数量[3]。其次需要掌握就业这准则,要求校内的专业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不断结合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最后高职教职员工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观念,结合目前的就业形势,为学生的就业做出努力,切实从根本上使学生的能力可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使学生可以获得企业的青睐。

(三)招生就业队伍建设,提高高职自身的知名度

招生就业队伍是提高招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力量,因此需要对招生就业队伍进行培养,使其可以适应高职招生就业的需求。首先需要选择具有较高水平业务能力的人员加入招生就业队伍,建设学校招生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人们可以及时了解高职院校的招生就业信息。其次招生就业队伍需要加强高职院校的宣传,将自身的办学特色、就业率显示出来,使公众可以了解到高职院校的特点和能力,提高对高职院校的信任度。最后需要招生就业队伍需要灵活使用各种宣传手段,使高职院校可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生源。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越来越高,而高职院校对培养实用型人才具有突出的贡献,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形势,在招生就业工作上不断创新,可以通过加强自身的宣传、设置招生就业队伍、完善招生就业制度等手段发展高职教育,促进高职院校招生率、就业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荀建忠.谈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经营的主要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6,12(6):96-97.

[2]陈华.构建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新体系[J].辽宁高职学报,2015,10(5):88-89.

上一篇:百色学院建校100周年活动方案下一篇:幼儿园贫困简短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