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的意义与创新

2024-07-19

社会实践的意义与创新(共8篇)

社会实践的意义与创新 篇1

社会实践的意义与创新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发达的教育,有很多具有思想深度的教育家,也有着内容丰富的教育思想,今天看来很多教育思想仍然有着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比如,中国自古教育思想强调社会实践的作用,“游学”一词,在中国出现得很早,“游”即社会实践,强调游历、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学习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古代的教育家至圣先师孔子就是这方面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他求学的过程就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进而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的过程,在他的自传里他说“吾十五而有志于学”,孔子曾经遍访名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问乐、问礼、问政,并周游列国将自己的所学、所思行诸社会实践,力图改造社会、恢复礼乐,春秋战国时代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各种流派都倡导社会实践,墨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无一例外,将学与行结合,知与行结合,培养出一大批各类人才,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的大黄金时期。后来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游学变得更加容易,汉代的太学制度,唐代的科举制度、宋代的书院制度、造就出司马迁、李白、苏轼等杰出人物。

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关注社会民生、积极参与社会变革、改造。

社会实践的意义:

1、培养理想与责任意识

2、了解历史、文化、民风习俗,培养自豪感

3、塑造人格、提升德行

社会实践的意义与创新 篇2

一、档案服务创新的实践意义

创新即能够为促进社会文明与快速发展而突破常规, 创造出新颖独特、史无前例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思想产品和物质产品。档案服务同样具有创新发展的空间与环境, 且具有重要的社会实践意义。

(一)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 档案部门应当注意以确立社会服务目标为着眼点、以满足社会公众利用需求为出发点, 加强档案服务功能建设, 改善档案服务质量、扩大档案服务范围, 从而达到档案服务创新的目标, 力争建设一个以“以人为本”的新型档案服务体系。

(二)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的需要。

档案信息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开放的程度、途径、方法等都将直接影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效果。因此, 必须始终不渝地倡导与开展档案服务创新, 积极顺应政府信息公开的需要, 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政府信息公开以及各项社会建设事业需要, 实现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 实现档案资源共享的需要。

当前, 社会公众信息意识不断提高, 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的深入发展。而功能强大、规范有效的档案服务系统是成就档案资源共享的技术前提, 为此, 要求档案收集积累、管理保护、开发利用等必须朝着社会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垄断、信息分歧、信息差距、信息不平衡等问题, 使档案服务创新达到保障档案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 实现档案馆社会职能的需要。

服务是档案馆的基本属性之一。传统的以“资源为核心”的信息服务都是以信息为基础, 忽略了利用者个人的需求, 极大地限制了档案功能的发挥。只有不断改进档案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提高档案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才能赢得社会的普遍认可, 更好地实现档案馆的社会职能。

(五)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需要。

档案工作的发展必须实现与时俱进, 才能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面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传统的档案服务方式已受到强烈冲击。因此, 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对传统的档案服务方法进行改革创新, 主动面向社会、面向网络信息、面向利用者、面向需求, 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组织、服务等方面创造更加开放便利的服务体系, 积极主动地进行服务创新。

二、档案服务创新的侧重点

档案服务的创新需要运用一系列手段和方法, 面对社会对档案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 传统封闭的档案信息服务受到强烈的冲击, 要改变传统的服务观念和内容方法, 积极主动面向社会需求, 建立更加便捷开放的服务体系, 主动开展档案服务创新活动。

(一) 档案服务理论创新。

档案服务创新的首要表现在于理论创新, 以满足指导档案实践的创新要求。理论是行动的指南,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就应该拥有先进的服务理念。一方面, 要想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就必须由以往档案工作注重封闭管理为主转变为注重档案资源开发、开放和利用为主。档案工作者只有改变这种理念, 更加注重档案服务,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另一方面, 为了满足档案信息的社会需求, 档案馆应树立档案服务工作“以人为本”的思想, 将使用者的需求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积极主动地为使用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二) 档案服务观念创新。

观念是一种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确保档案事业不断发展需要拥有领先性、预见性、支配性的观念。要实现由封闭、半封闭型向现代开放型转变、由传统的手工管理型向现代化的管理型转变, 就必须从树立新型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入手, 从思想观念上重视档案服务创新, 扩展档案服务工作深广度, 增加服务形式的多样性, 向社会大众提供丰富的档案信息支撑。同时, 秉承“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为民服务、用户至上”的思想观念, 强化服务意识, 满足社会需求。

(三) 档案服务内容创新。

档案服务内容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扩大, 从编史修志到历史研究, 从证明年龄身份到处理经济合同, 不仅作用越来越强大, 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服务内容创新必须将数字化、多样化相结合, 努力达到可伸缩、可扩展、可移植。整合各类档案资源, 使资源管理、存取、利用更加便利, 生产出更加丰富多样的信息产品, 达到服务内容丰富、脉络清晰、类型全面、形式多样、来源广泛, 从而使档案服务创新更加具有超前性, 档案服务能力得到有飞跃式的提升。

(四) 档案服务机制创新。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不可避免地导致档案管理的变革。要重视用人机制、服务机制、创新机制的选择, 建立完善的档案服务机制, 强调“服务是跟着信息需求、信息资源和信息行为走的”、强调信息服务必须服务“移动目标”、必须支持开放获取。实现合法使用者只要登录互联网上相关数字档案馆网站, 就可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源。

(五) 档案服务手段创新。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实践意义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客观规律;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2—0083—01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推动了对其客观规律的探索

思想政治工作与科学技术都是推进社会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与人们的主观意识联系,但它也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过程,虽然表现为通过新的形式和方法把社会的主导理念灌输给工作对象,但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具有不同的物质生活基础、不同的利益关系,因而也就有着不同理念和价值观的广大人群,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进行这种理念灌输的过程中就必须使自己工作的方式、方法、时机甚至内容既要符合广大人群的一般情况,又要最大限度地适应具体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只有这样,才能使这种灌输不仅能够顺利进行而且可以收到最理想的成效。党中央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在这一重大理论创新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促进和加强了党的建设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一思想的贯彻,直接关系到党组织的先进性,直接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党中央的这一重要思想提出之后,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全党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各级党组织围绕搞好先进性教育,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极大地促进和增强了这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效果。开滦集团公司党委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积极开发了党建创新现代管控系统,实现了党建工作网络化和系统化,建立了完整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坚持定期对党员的模范作用发挥情况进行民主测评,测评结果在管控网上公布。公司各级党组织根据考核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开展思想教育和日常追踪管理,强化了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形成了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强化了管理和技术创新的氛围

邓小平同志以其世纪伟人的气魄,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我国从此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做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在这一决策的指导下,形成了全民族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强烈氛围。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我国2008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570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其中基础研究经费200亿元。在国家财政计划的大力支持下,科技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全年授予国内专利权35.2万件,发明专利权4.7万件,有效专利92.5万件,有效发明专利12.8万件。地方和企业也都把促进科技创新作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广泛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大力表彰和重奖在管理和技术创新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毫无疑问,在打造科技创新强烈氛围的过程中,政治思想工作的创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十七大确定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这种促进作用一定会长期持续下去。

参考文献:

[1]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读本编写组.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2]沈伟光,胡文苑.奋起迎接科学发展时期的伟大挑战[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3]陈述.改革开放重大事件和决策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社会实践的意义与创新 篇4

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表现与意义

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是学校管理的一次重大创新,具体表现为:

一、观念的创新――早在中国入世之前的就在全国的基础教育领域率先将教育定位于服务,并以此为指导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体现了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精神。

现代学校管理制度,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在国内教育界,以制度为保障,率先提出“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并将学校的核心功能定位于保证和不断改进对学生及其相关的服务,从根本上落实了以促进和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针。服务观念的定位直接决定了质量意识、经营意识、竞争意识的引入和强化,从而促进了学校核心能力、竞争发展能力的提高,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次革命和突破。

二、理念的创新――在国内教育界率先提出了“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理念

现代教育必须实施现代科学管理。现代企业管理体现着现代管理的精华,是现代管理最先进的部分,借鉴现代企业精神、现代企业最新管理成果,与国际先进管理标准接轨,从教育实际特别是学校的实际出发,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理念,是丰富和发展现代学校管理理论的一次突破性的创新。

三、制度的创新――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依据最新科学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各个主要要素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整合,同时创建了许多新的学校管理制度,是对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制度才是靠得住的东西”(邓小平)。依靠制度、创新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障。学校管理评审制度、内审制度 、纠正与预防制度、TIP考评制度等和“凡事有程序、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检查验收”的制度体系与机制,为落实依法治校、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了保障,是对传统学校管理制度的突破和创新。

四、实践的创新

东方明珠学校于在国内中小学率先推行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并通过认证,以理性的思考和胆识率先将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导入我国基础教育管理领域,并根据学校教育管理规律和特性进行创新和改造,建立起了适用于教育行业,尤其是中学、小学、幼儿园的系统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学校自身督导评估管理体系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督导评估体系的有机衔接;校内、校外(国际认证机构)双重监督的有机衔接;实现了运用国际通用认可标准与国外教育机构交流与合作的衔接,是我国学校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下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我们并不认为所有的学校都必须通过ISO9000认证,但是借鉴企业精神,重新审视、改造学校的管理,运用ISO9000带给我们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却是对于总体粗放,而又担负着“科教兴国”发展战略使命的我国学校来说,具有普遍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中国教育市场的开放,这一趋势已越来越多的成为广大中国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已有越来越多的各类学校开始运用ISO9000或接受其思想,东方明珠学校起到了宣传队、播种机的作用。

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中的全员业绩考核体系,紧紧抓住了学校工作中的第一要素――人,着力从促进教职工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入手,对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运用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科学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为自身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而且已有上海、浙江、山东等地越来越多的学校希望引进该体系,其中,浙江的新星学校已经从我校引进、建立了TIP体系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所进行的从学校文化的塑造到管理全程的完整闭合的管理设计思想及实践,适应了当代组织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现代学校管理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可资研究、借鉴的实例。

五、业绩的创新

依靠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有效应用,东方明珠学校战胜了储备金风潮的冲击,实现了软着陆。几年来学校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业绩大幅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全面发展,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的嘉奖、家长的认同和社会的肯定。

胎教的最好方法与实践意义 篇5

一、语言胎教

孕妇要时刻牢记胎儿的存在,并经常与他对话,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行为。

说些什么呢?你可告诉胎儿一天的生活。从早晨醒来到晚上睡觉,你或你的家属做了什么?想了些什么?有什么感想?这都可以说给胎儿听。早晨起来,可先向描述胎儿天气情况,是阳光洒满大地,是风雨飘扬,是白雪皑皑,还是春光明媚秋高气爽。甚至温度的高低等教都可说给胎儿听。去洗脸间也可描述那里的一切。“爸爸为什么刮胡子?妈妈为什么化妆?肥皂为什么起泡沫?吹风机为什么能把头发吹干?„„”一个小小的洗脸间可让你每天有讲不完的话题。将穿衣时的衣着打扮告诉胎儿,今天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式,什么颜色的,什么布料做的。接着在镜子里将自己视觉化,把这些信息传递给腹中的胎儿。把头脑中想象的及实际情况都用语言表达出来。在把思考转变为语言的过程中,你的思维与印象变得更加鲜明,胎儿就会逐渐地接受这些信息。打扫房间、洗衣服、做饭、买东西、去医院、去银行,或者织毛衣、看电视、洗澡,等等。总之,生活中的一切都可对胎儿叙述。

这是胎教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不可忽视的环节,你的这些行为会对胎儿大脑会带来有效的刺激。绝不能把给胎儿讲话,看作是负担而懒得去做。而要通过和胎儿一起感受、思考和行动这一天的生活,使母子间的纽带更牢固。并培养胎儿对母亲的信赖感及对外外界感受力和思考力。

二、阅读胎教

定时念故事给腹中的宝宝听,可以让胎儿有一种安全与温暖的感觉,孕妇若一直反复念同一则故事给胎儿听,会令其神经系统变得对语言更加敏锐。

一般人都认为母亲是否有求知的欲望,会直接影响胎儿。因此,准妈咪们最好每天多读一些书,并把书上的事情告诉给胎儿听。

1.实施月份

怀孕第8个月直至生产前,是施行阅读胎教的最佳时机。医学研究发现,胎儿的意识萌芽大约发生在怀孕第7~8个月的时候,此时胎儿的脑神经已经发育到几乎与新生儿相当的水平,一旦捕捉到外界的讯息,就会通过神经管将它传达到胎儿身体的各个部位。

此时,胎儿脑外层的脑皮质也很发达,因此可以确定胎儿具有思考、感受、记忆事物的可能性。

2.练习方式

选一则你认为读来非常有意思、能够感到身心愉悦的儿童故事、童谣、童诗,将作品中的人、事、物详细、清楚地描述出来,例如:太阳的颜色、家的形状、主人公穿的衣服,等等,让胎儿融入到故事描绘的世界中。故事要避免过于暴力的主题和太过激情、悲伤的内容,选定故事内容之后,设定每天的“说故事时间”,最好是夫妇二人每天各念一次给胎儿听,借说故事的机会与胎儿沟通、互动。

注意事项

1、为了让母亲的感觉与思考能和胎儿达到最充分的交流,最好是保持平静的心境并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2、在念故事前,最好先将故事的内容在脑海中形成影像,以便比较生动地传达给胎儿。

3、如果没有太多的时间,只能匆匆地念故事给胎儿听,至少也要选择一页图画仔细地告诉胎儿,尽量将书画上的内容“视觉化”地传达给胎儿。

“视觉化”就是指将鲜明的图画、单字、影像印在脑海中的行为。研究发现,每天进行视觉化的行为,会逐渐增强将讯息传达给胎儿的能力。

4、在选择胎教书籍时,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自以为宝宝会喜欢哪些书籍,尽量广泛阅读各类书籍。

三、音乐胎教

音乐胎教是对胎儿智力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一种方法,可从以下3方面进行。

1、选择孕妇喜爱的音乐,以动听悦耳的轻音乐为主

(1)优美的音乐能使孕妇分泌更多的乙酰胆碱等物质,改善子宫的血流量,从而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而且还能使胎儿在子宫内安稳。

(2)音乐的节律性振动对胎儿的脑发育也是一种良好的刺激,这将促使胎儿大脑发育。

2、父母唱歌给胎儿听

父母的歌声对胎儿是一种良好的刺激,能促使胎儿大脑健康发育,也是父母与胎儿建立最初感情的最佳通道。

3、胎教传声器

胎教传声器要求无磁,音乐频率范围在500?1500Hz之间。选择噪音小、配器简单的音乐,白天听轻松欢快的乐曲,使胎儿处于兴奋状态,晚上听柔美小夜曲,使胎儿进入睡眠状态。

四、阳光胎教

光照胎教是在胎儿期适时地给予光刺激,促进胎儿视网膜光感受细胞的功能尽早完善。光刺激对胎儿的视网膜以及视神经有没有损害呢?北京天坛医院产科对动物实验结果证明光照对视网膜以及视神经有益无害。光照对胎儿无害,那么胎儿是否能看到光?利用彩色超声波观察,光照后胎儿立即出现转头避光动作,同时心率略有增加,脐动脉和脑动脉血流量亦均有所增加。这表明胎儿可以看到射入子宫内的光亮。胎儿的感觉功能中视觉的发育最晚,7个月的胎儿视网膜才具有感光功能。

光照具体方法:孕6个月以后,可以每天用手电筒(4节1号电池的手电筒)紧贴孕妇腹壁照射胎头部位,每次持续5分钟左右。结束时,可以反复关闭、开启手电筒数次。胎教实施中,孕妇应注意把自身的感受详细地记录下来,如胎动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是大动还是小动,是肢体动还是躯体动。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记录,孕妇可以总结一下胎儿对刺激是否建立起特定的反应或规律。不要在胎儿睡眠时施行胎教,这样会影响胎儿正常的生理周期,必须在有胎动的时候进行胎教。光照时可以配合对话,综合的良性刺激可能对胎儿更有益。

五、抚摸胎教

父母用手轻轻抚摸胎儿或轻轻拍打胎儿,通过孕妇腹壁传达给胎儿,形成触觉上的刺激,促进胎儿感觉神经和大脑的发育。经过抚摸训练出生的婴儿,肌肉活动力较强,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较灵敏,在生后翻身、爬行、站立、行走等动作的发展上都能提早些。

抚摸胎教的方法包括:

1、每天睡前听胎教音乐之前进行。孕妇仰卧放松,双手放在腹壁上捧住胎儿从上之下,从左至右顺序地抚摸胎儿,反复10次后,用食指或中指轻轻抚压胎儿,然后放松。

2、到妊娠6?7个月时,孕妇能摸清胎儿体形,可进行推晃锻炼,即轻轻推动胎儿,使他在腹中散布。

3、抚摸胎教要求定时进行,开始每周3次,以后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增多,每次时间5?10分钟。

4、如果抚摸胎教配以轻松愉快的音乐,效果更佳。在抚摸时应注意胎儿的反应,如胎儿用力踢腿,应停止抚摸,宫缩出现过早的孕妇不宜使用抚摸胎教法。

六、体育胎教

从怀孕第7周起,小家伙就开始活动了,小至吞咽、眯眼、咂拇指、握拳头,大至伸展四肢、转身、翻筋头,都可以做到。准妈妈和准爸爸可以通过动作和声音,与准宝宝沟通信息,这样做,他会有一种安全感,感到舒服和愉快。出生后也愿意同周围的人交流。在母腹中进行体操锻炼,小宝宝的肌肉活动力增强,出生后翻身、抓、握、爬、坐等各种动作的发展,都比没有进行过体操锻炼的要早一些。

你可以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给小宝宝一个信号:孩子,快来和妈妈做操。

躺在床上,全身尽量放松。在腹部松驰的情况下用双手捧住胎儿,轻轻抚摸,然后用一个手指轻轻一压再放松。这时胎儿便会作出一些反应。如果此时胎儿不高兴,就会用力挣脱,或者蹬腿反对,你就要停止。在刚开始的时候,胎儿只作出响应,过几个星期后,胎儿对母亲的手法熟悉了,一接触妈妈的手就会主动要求“玩耍”。

胎儿6、7个月时,母亲可以感觉出他的形体,这时就可以轻轻地推着胎儿在腹中“散步”了。8个月时,母亲可以分辨出胎儿的头和背了。胎儿如果“发脾气”用力顿足,或者“撒娇”身体来回扭动时,母亲可以用爱抚的动作来安慰胎儿,而胎儿过一会儿也会以轻轻地蠕动来感谢母亲的关心的。

如果能够和着轻快的乐曲同胎儿交谈,与胎儿“玩耍”,效果会更好。

叫宝宝做操比较理想的时间是在傍晚胎动频繁时,也可以在夜晚10点左右。但不要太晚,要是他兴奋起来,手舞足蹈,你还怎么睡。你也不希望小宝宝一生下来就黑白颠倒吧。

社会实践的意义与创新 篇6

摘 要:大学数学是大学基础性学科,很多专业都需要学习,将分层次教学引入到大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更好的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实施针对性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分层次教学的意义,最后对其具体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数学; 分层次教学; 实施策略;

大学数学属于高等院校的基础学科,尤其是对于理工科来说,作用巨大。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大多采取灌输式教学法,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吸收和掌握数学知识,学习效率和积极性比较差。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还需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将分层次教学引入到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保证大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1、大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当前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一,教学方式单一。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很多大学数学老师习惯性采取灌输式教学法,对学生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等认识和了解不深,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教学质量也受到很大的影响[1]。其二,师资力量不足。不同于高中,很多大学尤其是二三流大学,数学师资力量不足,专业的大学数学老师数量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而教师的精力有限,往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2、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意义

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在大学数学中运用分层次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多有忽视,引入分层次教学后,教师需要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分层,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意义重大[2]。二是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分层次教学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教学也更具针对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参与积极性更高,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升,更有利于大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3 、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策略

3.1、按专业分层次。

大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很多专业中都有涉及,但专业不同,大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也会不同,因此,教师将分层次教学运用于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时,还需要做好专业分层,也就是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教学[3]。首先将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的专业,着重选择不同的内容,保证教学更具针对性,通过这种方式,还能有效节约教学时间,从而保证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例如,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分为A、B、C、D四个类别,然后结合自己所教学的专业,对类别进行组合。类似《工程数学》中重点需要教授的类别为A、B,然后结合专业的数学教学大纲,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保证在满足学生数学知识需求的同时,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数学教学质量。

3.2、按学生水平分层次。

除了专业分层之外,学生本身的`分层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前各地高校都进行了扩招的情况下,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也大不相同,所以大学数学教师为了更好的实施分层教学,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层,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保证课堂教学质量[4]。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学生分层的时候,需要保证学生分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还需要增加一些课外拓展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保证教学效果。

例如,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分层,一般分为三层,包括学优生、普通生和学困生。针对学优生,可以多增加一些课外拓展内容,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普通生则主要为基础学习,然后在基础学习之上,适当增加一些课外拓展内容;学困生本身基础知识比较差,而大学数学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部分学生要专注于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巩固基础,培养自信心。

3.3 、按教材分层次。

大学数学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最常接触的一种教学资料,而大学中需要学习大学数学的专业非常多,每一个专业的侧重点和需求都不一样,所以教师引入分层次教学的时候,还需要做好教材的分层,也就是结合专业的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分层,合理的选择专业化教材,更好的满足学生需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5]。

例如,对于工科专业来说,在选择教材的时候,需要选择专业性比较强的版本,一般包括同济大学编写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而对于专业要求相对比较低的专业,如医学类专业、经济类专业,就可以选择一些难度相对比较低的大学数学教材,学生学习起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3.4、按考核分层次。

考核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的关键措施。要想达到此目标,考核标准的制定非常重要。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同,知识水平也不同,如果采取统一考核标准,很难真正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教师还需要根据专业分层情况、学生分层情况、教材分层情况等设计分层考核标准,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保证考核内容不会超出学生学习范围之外。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考核更好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此外,在考核过程中,教师还要保证考核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最大程度地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从而促进分层次教学顺利实施。

4 、结语

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分层次教学,能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差异,因此当前大学数学教师需要对分层次教学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然后通过对专业分层、学生分层、教材分层、考核分层等方式,将分层次教学有效地融入到大学数学教学中,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静.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讨及研究[J].读与写(教师),, 20(06):228.

[2]董红昌.工科高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08):240~241.

[3]马树燕.高职院校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 38(03):152~153.

[4]刘佳玲.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实施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上旬),, 29(02):98~99.

社会实践的意义与创新 篇7

1、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长久以来我们对文化 (culture) 的认识一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通常而言,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等, 我们都可以称其为文化。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曾对文化作出界定, 认为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 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 其本质是传播, 它是由人所创造、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 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是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的基础。失去了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就失去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根基, 是凝聚和激励人民的重要力量,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任何文化的历史发展都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经济形态相关联, 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因此, 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才能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

中国传统文化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 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的, 并且至今仍在生生不息地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 又广泛地以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 并且都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性格, 积淀为一种文化遗传基因, 以巨大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 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1]。

传统文化的本身就包含着一种促进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对整个社会发展起着一种积极作用。文化的传承是有选择性的, 传统文化也是具有一定的包容性的。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也推动着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 而且这种变化也是不断丰富、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会几千年如一日, 始终保持原汁原味。因此说, 传统文化不是文化停滞的产物, 而是文化融合和发展的产物。

2、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本世纪以来, 西学东渐, 科学新知使国人日益体会到科技与工业化对国家富强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 求变求新, 发奋图强, 既是现实社会的推动, 也应该是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日新又新”精神的唤醒。

(1) 精神的守望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面临科技理性的膨胀、人文价值的失落、意义的迷失、道德的危机、人际关系的疏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立, 面对种种“文明的冲突”, 人们苦苦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此时世界各国人文学家普遍把探寻的目光转向东方。美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塞缪尔·亨廷顿把儒家文化列为世界三大文化之一, 他认为儒家传统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对民族文化存亡绝续的忧患, 而且是对人本身、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及其自我完善问题以及人类文化的前途、命运的苦苦思索, 以期在终极关怀的层面重建人的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和日本宗教学家池田大作在《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讲到东亚崛起时指出作为文化基础, 有“根”有“底气”的就是中华文化, 可以成为构建和谐地球村的文化基础。1988年, 法国巴黎, 诺贝尔奖得主齐聚一堂, 他们在《巴黎宣言》中写道:人类如果在2l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四十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现而今已经成为“文化自觉”, “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具体体现”[2], 更是我们中国人精神的守望与皈依。

(2) 发展的根基

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规律, 没有发展, 社会将停滞不前。人类强调发展, 同样重视传统。丢掉传统, 发展将失去根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就不是物化的“遗产”;而是动态的, 发展着的传统文化。它表现于时间要素的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表现于空间要素的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表现于意识要素的是传统性和创造性的统一。这三方面的两两统一, 综合一体地形成的“传统文化”, 是开放的、值得弘扬和继续流传发展下去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无疑体现出一个明显特征, 即民族传统文化主体机制的作用。民族精神的存在价值就在于, 它能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 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推动民族事业的前进。因此, 每个民族都有构成本民族精神凝聚力的文化传统, 这种文化传统由众多层面构成一个动态系统, 在其运行过程中, 逐渐形成价值判断体系。价值判断体系对整个文化系统的发展方向起着调控和制约作用, 这种作用也即文化的价值取向性。

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 优秀的传统文化既是维护社会、国家、民族团结一致的重要社会机制, 又是中华民族崛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任何国家建立现代化的社会机制, 都不能不考虑其原有社会文化制度, 不能不考虑原有的文化精神。因此, 传统的文化主体机制是文化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基。

二、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及其实现途径

1、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精神

客观地讲, 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是蕴含着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 否则, 就无法解释我们民族千百年来为人类社会所创造出的灿烂文化。《易经》开篇提出“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主旨, 意思是说, 自然界四季运行、斗转星移、日月交替是勇往直前、永不停息的, 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它启发了我们的祖先要效法自然界做人做事要有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礼记》中提出“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的思想, 《易经》中也有“通其变, 使民不倦;神而化之, 使民宜之;易,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的精神。《论语》载:“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止, 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 进, 吾往也。”正是中华民族刚健进取、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 它表现为一种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积极的人生观。近代维新变法的思想家康有为将这种观点发挥到极致, 他说:“夫物新则壮, 旧则老;新则鲜, 旧则腐;新则治, 旧则板;新则通, 旧则滞, 物之理也。法既积之, 弊必丛生, 故无有百年不变之法也。”这种革故鼎新的变易思想, 成了人们倡导变法、力主创新的理论依据, 成了不同时期有道伐无道的思想武器, 中华民族也因而不断变革现实, 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其产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包容性极强的文化思想, “和而不同”可以说是这种思想理念的概括。“和而不同”表现在文化价值观方面, 就是提倡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 不同派别, 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交相渗透、兼容并包。中华文化自发生期始就以多元之状态, 吸收齐鲁、巴蜀、楚、吴越、岭南诸文化之精华, 以“君子以厚德载物”式的海纳百川的非凡气概, 使其兼收并蓄, 涵容异质, 实现了多元文化的整合, 形成中华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厚重积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传统文化所言的创新是循序渐进、与日俱新的渐变, 是量变的积累, 从而实现质变, 以达到适应时代、顺应社会潮流的目的。这种创新可以说是一种“中国式的创新”, 是在稳定中求发展, 在和谐中求创新, 它所包含的信仰、理性、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决定了人的活动是能够创新的, 它表现为人们对于创新活动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中渐进式的创新精神是在稳定中求发展, 是更易于为中国人所接受的创新精神。

2、传统文化的创新途径

传统不一定都是符合时代发展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也会有传统的负面效应, 也可以说某些传统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甚至会阻碍新文化的发展。因此, 我们应该对传统的负面效应进行传统清理, 超越传统的力量, 实现时代的跨越。

首先, 要尊重中华民族的历史。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要尊重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继承关系。我们的文化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之中, 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 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 它代表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特点, 因此, 我们的传统文化创新就必须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只有民族的、地方的, 才能显示出民族文化的特色。

其次, 传统文化的创新要有前瞻性。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 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前瞻性, 具有前瞻性的民族文化才能实现它的可持续发展, 它可以展示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要求, 以不断超越的理论品格充实着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具有前瞻性, 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最后, 创新还必须立足当下、体现时代特色。当前, 中国处在一个独特的历史时期,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中国社会逐渐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视野。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 网络、传媒、信息等因素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凸显, 人民群众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消费习惯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变。民族文化的创新, 必须重视加强对新生文化形态的研究, 体现时代特色。

三、传统文化的创新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指其中蕴涵符合社会进步的因素, 并具有促进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和功能。“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 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 “不仅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更重要的是充分挖掘其积极的现实价值,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3]。

1、创新精神是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

从1980年3月联合国起用“可持续发展”一词后, 可持续发展便成了人们经常讨论的话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其本身就是思维创新的产物。21世纪, 人口与资源、未来与环境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可持续发展的旗帜下, 人们冲破了传统思维的藩篱, 都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意见, 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没有思维的创新, 就不会有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思维创新。只有思维的不断创新, 才会有可持续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若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只有发扬兼包并蓄的精神, 广泛吸收各国优良技术, 走创新发展之路。而传统文化是其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张岱年曾经指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只能走古今中外, 综合创新的道路, 这就是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母体文化, 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异体文化,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文化, 在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 以中国现代化为主体目标, 借鉴中西文化的精华, 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文化”[4]。因此我们应当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状况, 把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价值理想有机结合起来, 创造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观, 以指导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2、创新精神是全面实现和谐社会的核心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爱好和平、崇尚和谐的民族。中华文化关于“和谐”的哲学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和金文中, 就有了“和”字。先秦诸子中, 孔子、孟子、荀子、管子、老子等均提出许多和谐之道。当今,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张, 更是将和谐文化发挥到极致。

现代社会,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人类改造自然和创造财富的能力空前提高, 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势必会有一天毁掉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反映在处理社会不同群体利益的关系上, 主张统筹兼顾, 公平公正, 维护社会治安, 关注民生问题, 保持社会和谐与稳定;反映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 主张推己及人、与人为善。和平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对外开放工作中的必然要求, 它体现了中华文明关于亲仁善邻, 和睦相处的外交主张。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 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影响和作用日益增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光明灿烂。

3、创新精神是个人自我实现的保证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层次划分为五种:即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五种需要中,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 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 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当今中国已步入快速发展的国际轨道, 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说是每个人渴望实现的理想。一个人如果仅仅停留于他所取得的既有成绩而裹足不前, 将很快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一个人若要紧跟时代步伐, 就应该不断进行更新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思维方式对个体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孔子说:“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 孟子说:“大舜有大焉, 善与人, 舍己从人, 乐取于人以为善” (《孟子》) 等等表现出一种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强烈的开放性, 对于个人与社会发展都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总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在世界文化的日益发展与各民族文化不断交流的条件下, 要想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我们就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吸收世界文化的先进部分, 进行文化创新, 发展先进文化, 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生生不息的民族财富, 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精神, 这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是我们精神的守望与发展的根基。面对历史的发展机遇, 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价值,创新精神,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良云.传统文化与高校创新文化建设[J].咸宁学院学报:2008, (4) :144-146.

[2]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河北学刊, 2003, (7) :5-9.

[3]蔺淑英.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及其现代启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4) :55.59.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教育 意义 途径

[作者简介]张志祥(1966- ),男,甘肃民乐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无锡 214153)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实践研究”(项目编号:B-a/2006/

01/02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3-0023-03

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刻不容缓的重要战略任务。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创新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创新教育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创造性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正确的自我意识、健全完整的人格和创新的兴趣。思维是创造的关键,想象激发创新欲望,自我意识促进创新自信,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创造潜能的开发,兴趣是创造的最好老师。新时期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开展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的需要。人类在知识和技术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表明,科学进步、技术变革和创新是财富创造、竞争优势以及生活质量提高的关键动力和主要源泉,而在加速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进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类的创造力,是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看到,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正在演变为人才和国民素质的竞争,而且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在富有科学、技术竞争力和高文化素质的人才上。大力培养各个领域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走向全球:美国创新的新发展报告》指出:“没有人去创造、应用和开拓新思想,就不会有创新过程。创新事业不仅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来推进,而且需要有文化和思想敏锐的人才来经营和管理。获得智慧型人才是全球化主要推動力。”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的调查,美国50%以上的高科技公司中,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公司科技人员总数的90%,在美国硅谷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和科技人员有33%以上是外国人。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印度等,也都纷纷出台了加强培养和引进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战略规划。国际竞争的严峻形势要求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因而也就必须接受创新教育。

2.创新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我国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我们的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重要制约因素。在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队伍中,高层次专门人才处于最紧缺的位置。2000年,我国29个专业技术系列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共157.3万,仅占总数的5.5%。以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领域为例,2000年,每万人口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美国为41人,日本为50人,韩国21人,而我国为5人,仅为美国、日本的1/8~1/10,韩国的1/4。这方面人才不仅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质量上也存在不少新的问题。这是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力、高水平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的关键因素。

3.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意味着以往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两大弊端:一是由于对教育的本质缺乏全面的理解,导致了片面重视智育,过分重视知识灌输与考试分数,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由于对“人的全面发展”缺乏本质的认识,造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诸方面教育各据一条线,发展不均衡。这些弊端的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把学生引导并束缚到被动学习、被动思考的轨道上,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创新的潜能被压制。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通过学校教育系统的促进作用在其自身中生长出来的素质。良好的素质一经形成,会成为推动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力量。没有经过创新教育,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不可想象的。青年学生的思维、想象、人格、兴趣、自我意识等心理特征趋向成熟,但也还存在不完善的方面。通过创新教育,进一步塑造好他们的心理品质,可以充分发掘其创造潜能。

二、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

1.大力营造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和环境。培养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是创设和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条件和环境。美国原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说,最令哈佛大学骄傲的,不是培养了6个总统、36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充分的发展空间。江泽民同志曾明确要求:“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全社会,也要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进一步提高对创新教育的认识,从根本上保证创新教育的实施。首先,国家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应高度重视,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创造有效的社会政治条件。其次,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现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不可能单兵作战,也不可能在简陋的条件下来实现。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工作越来越庞杂,创新活动的中间环节越来越复杂,创新活动的成本越来越高,越来越需要全社会的鼎力支持和大量的物质资金投入。因而,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社会的支持和投入。再次,高职院校要努力建构新的文化交往环境。人的活动是社会互动的表现形式,人的一切活动都不能单纯地解释为个体的活动。单个人的活动,也反映着社会的影响,具有社会活动的意义,受到内在和外在的社会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约束,激励和推动,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所置身其中的社会,其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生长发育的现实状态,以及生活的具体社会文化和交往情境,就成为他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社会条件。

2.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现代教育既有延续文化、普及文化,又有更新文化、发展文化的功能。在培养人才方面,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具备对已有文化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造新文化的能力。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应把学习能力、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不仅传授现成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探索未知领域;不只是让高职院校学生接受、理解现成答案,更要鼓励他们寻找新的多种答案,让他们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培养出大量的创造性人才。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心理素质,加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诸要素即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发展。人格健全的青年,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勇于实践、勤学好问、谦虚诚实的个性品质,远大的理想和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都有助于创造潜能的开发。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为人类增加幸福和带来进步,也会给人类带来祸害,甚至灾难。如果掌握了高技能的人,没有形成与其智力水准相应的道德水准,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甚至危害常常会更严重。

3.更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当今世界的知识尤其是科技知识的发展有三大特点:一是知识爆炸和信息膨胀;二是更新速度快;三是知识相互分化和综合。因此教学中必须能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做到课程设置与学科设置综合化的统一。课程互相渗透,打破课程界限,开设跨专业的课程,使学生知识结构能适应未来工作所要求创新的能力。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大范围课程和核心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合理配置,改革以单一的学科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

4.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关创造过程机制的研究表明,创造的关键是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一,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的思维。聚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创造思维不仅是靠逻辑推断发现的,它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时常表现为直觉思维。培养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发展直觉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把创新教育纳入教学,主要是在以下四个方面引起重视:

一是应有选择地开设《创造活动》《创造发明技法》《科学创造史话》《创造发明原理》《思维训练》等课程,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创造兴趣,掌握创造发明的基本技能、方法,逐步养成创造发明、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二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身的认识因素,即人们依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是人们根据周围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正确认识以及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的自信心与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密切相关,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增强自信心。如果一个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自我意识,那么,他必然是充满自信的;如果一个学生对自己的看法比较消极,那么,他必然是自卑的。学生拥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才能充满信心地进行创造,发挥巨大的创造潜力。“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创新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決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改革教学方法,改变以单一“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教学及问题法、发现法教学,让教师掌握并动用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确立一种新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寓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学习、掌握前人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最基本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学习,以致培养学生崇尚真理、追求进步的品质,以及探索、创新的能力。

三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想象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借助想象对类似事物进行推断,可以帮助人认识事物,发展创造力。同时,丰富的想象往往能激发青年的创新欲望。好奇心是想象力的起点,创造性活动的特点在于探索与创新,没有好奇心,就没有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教师应创设循循善诱的民主气氛,具备“闻问则喜”的品质,鼓励高职院校学生大胆设疑和问难。同时,要根据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而出现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有目的地拓宽学生的知识基础。克服传统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把拓宽基础看做是学生在知识上的增加,单纯地增加课程学时的倾向,真正培养出既会运用知识和又会创造的人。

四是要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倾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这种乐趣能使人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一个对科学毫无兴趣的人,必然视学习为畏途,不可能有如痴如醉、废寝忘食、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和劲头,当然不会有创新成果。创新要求学生有思维广度,对问题要从正向、逆向、侧向、横向、纵向多方面去思考,要从平面、立体、宏观、微观、主观、客观等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要求学生摆脱权威的束缚,不拘泥于传统的和常规的答案、方法,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和见解,能标新立异,别出心裁,使思维具有独立性、首创性。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训练,要求学生摆脱思维定式,教给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原型启发、缺点反思、特性迁移、反向思维、功能变化等。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对问题勇于大胆猜测和设想。

5.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运用知识与创造发明。学生的创造态度、创造思维、创造技能主要靠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创造活动应加以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对高职院校学生创造成果应给予鼓励,并纳入成绩考核范围,使高职院校学生主动积极、活跃持久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学校可以开展小考察、小制作、小实验、小革新、小发明设想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技活动,经常性开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竞赛,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6.注重培养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是创造力的基础,非智力因素是创造的动力。有创造才能的人都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充分协调发展的人。为此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使学生对事物和现象的探究有浓厚的兴趣,不盲目崇拜权威,对创造有浓厚的热情、坚强的意志和恒心、乐观进取的性格。过去我国的教育,对于发展个性重视不够。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上,往往是用单一的教育模式来对待和约束不同的个体。随着人才培养目标和类型的多样化,我国的教育改革必须重视发展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要重视针对个性的差异化、多样化教育。在教育教学和培养制度安排上,要使学生对学习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宽松的环境。要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创新,要在学校形成重才、爱才、鼓励创新、支持冒尖的良好环境。

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大力发展学生毕业后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同时,在全社会建立起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才能和潜力的良好环境和用人制度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郝克明.高等教育改革催生拔尖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4-02-06.

上一篇:物业综合管理下一篇:语文S版一年级《山青青》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