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2024-09-18

教研创新的实践与思考(精选12篇)

教研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篇1

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 意味着教学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教学情景中, 教学研究问题是从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 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 因此, 校本教研要求要变教室为研究室, 变教师为研究者, 把学校建成具有浓郁研究氛围的学习型组织。

一、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

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 必须要有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作指导。校本教研的理论基点是:学校即研究中心, 教室即研究室, 教师即研究者。因此, 校本教研要树立以下三个基本理念:以校为本的理念、以教师为本的理念、以发展为本的理念。

1、树立“以校为本”的理念。

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 学校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的真实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学校是教师成长的场所。学校有责任为教师提供工作与学习, 工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的机会和环境, 同时培养教师学会反思, 交流合作的研究习惯, 给教师搭建展示才能的平台, 从而使教师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

2、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核心的价值取向。“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在于依靠教师, 其任务在于开发教师的潜能。它的终极目标是指向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全面发展及教师集体凝聚力的增强。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执行者, 新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在教师。研究表明, 教师真正的成长在于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因此, “以教师为本”就应树立课堂实践与课外培训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意教师之间交流沟通的意识。

3、树立“以发展为本”的理念。

以发展为本包括学校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三个层面, 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学校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发展, 促进学校的发展, 而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校本教研最终将落实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去, 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二、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及做法

1、自我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 校本研究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行为, 才能得到落实和实施。

反思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它具有研究的性质。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就课堂教学而言, 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课前反思”, 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课中反思”, 还要有教学后的“课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践, 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教师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并将反思结果写在每节课教案后面, 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例证。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改变教学方式, 提升教学水平, 同时形成对教学现象和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 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

2、同伴互助——在互助互动中共同成长。

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 开放自己, 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 互相学习, 彼此支持, 共同成长。

(1) 开展“师徒”结对, 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发挥“土专家”和骨干教师作用, 广泛开展新老教师结对活动, 并作为一项常规管理要求加以落实。要求师徒相互听课, “徒弟”感受教学过程, 学习成功经验, “师傅”了解徒弟的不足, 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同时吸收年轻人的先进思想和教学方式。“师徒”各展其长, 互帮互学, 优势互补。

(2) 鼓励教师集体备课, 相互听课和评课。教师集体备课在于实现资源共享, 以便教师利用更多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研究。实施“三课” (说课+上课+评课) 活动策略, 发挥学校教研组集体智慧, 共同研究课标教材, 共同发掘教材中所需的课程资源, 寻找新课标与教材的切合点, 研究教师教学中的重难点及突破口和学生学习方式, 准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策和有关教具、学具或课件资料, 为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建立教师相互听课评课制度, 每期听课要达到一定的节数。听课后一定要组织评课, 评课必须做到: (1) 概括教学模式; (2) 说大教学优点; (3) 说透教学问题; (4) 提出有操作性的教学建议。这种做法, 可从制度上促使教师在听课前主动积极学习教育教学最新理论成果, 变过去被动听课为现在主动听课, 带着收获和批判的复杂心情听课, 细心品味上课教师所上的那节课有哪些优点, 最值得借鉴的东西是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如果自己去上这节课, 怎样才能体现探究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等新课程理念, 学生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3) 以问题为中心, 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校本教研中鼓励教师结合新课程教材、教法、学法、班级管理、提出困惑或疑难问题, 利用教研活动、专题研讨、教学例会时机组

织教师一起研讨。改变过去教研活动学校行政、教研组长“一言堂”, 教师被动参与的现象。教学问题启动的策略, 点燃了教师求异思维的火花, 增强了教师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加深了教师对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理解。

在“校本教研”中, 把典型性、普遍性问题上升为科研课题来研究。研究中, 紧紧围绕课题实践的需要, 鼓励广大教师把自己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发挥集体力量联合攻关。每个课题成立课题小组、学校行政分层次齐抓共管, 建档立卷;做到有实验方案, 有实验记录, 有分析, 有小结, 资料齐全。课题研究促使教师加强课改理论的学习, 用新的理念指导实践, 为课改实验提供了依据, 同时使校本教研不断向高层次发展。

3、专业引领——发挥专家、教研人员的专业引领作用。

在“校本教研”中, 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请专家、各级教研机构专业人员通过报告、讲座、现场研讨等形式为新课程的实施“把脉”、“会诊”, 实现课改一线教师与专家对话, 与名师共舞, 引入课程改革研究的前沿理念, 引导教师学会理性思考教学问题, 提升校本教研的层次和水平。

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土专家” (骨干教师) 及各级教研机构“真专家” (教研员) 的专业引领作用。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协助教师作教学行为的自我分析、自我矫正、自我改进、自我发展, 促进教师学会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改成败的关键是教师, 教师发展的关键是教研, 教研绩效落实的关键是以校为本。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努力构建“校本教研”运作机制, 是关系到新课程能否正常实施, 能否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能否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能否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专业发展两大目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 对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学研究制度, 提高课程建设能力意义重大。

教研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篇2

新课改倡导以校为本的教研方式,是对教研活动的重新定位,它从根本上打破了对自上而下的培训活动和任务布置的教研机制的依赖,明确了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指明了“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教研思路,为新时期学校教研工作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是,面对教研方式的战略转移,部分基层学校也出现了茫然不知所措的现象,突出的表现是不能主动地寻求校本教研资源,教研内容贫乏、形式陈旧、机制不活,严重制约了校本教研的有效进行。

针对这一现象,我校近几年来结合实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现就在校本教研资源开发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考小结如下:

一、借鉴名校、名师资源

名校、名师教育、教学经验,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长久的示范价值,值得仔细揣摩、研究,反复效仿、实践。几年来,我校先后多次派人外出参观考察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外地名校,听取魏书生、李希贵、窦桂梅、程翔等名家的学术报告和示范教学,并带回大量的文本、音像资料。名校、名师的经验,底蕴深厚、炉火纯青,不是一朝一夕能学到手的,我校把践行名校、名师经验定位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一条主线,不断搜集最新的名校、名师资源,及时通过读书会、教改论坛、周末沙龙等活动形式交流学习体会、研讨改革方案、总结行动经验、修正工作偏差。名校、名师如在眼前,成了我校各项工作的参照系。坚持不懈的积累和学习,使我们的学习内容日益丰富,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保证了校本教研的持续、深入发展和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二、开拓活动资源

新课改倡导校本教研,并不是闭门造车式的与外界隔绝,相反,各种层次的研讨会、培训班、报告会、教学大赛等呈上升趋势,老师们外出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几年来,我校大力倡导老师们树立参与意识、交流意识、应用意识,积极创造条件支持老师们参加各种活动,并在延伸活动过程上下工夫―――活动前做好充分的材料、技术准备,活动中尽可能多地参与交流,活动后不仅仅用总结与体会展现活动的价值。

例如,优质课评选一直是上级业务部门组织开展的教研工作重头戏,对一线教师成长和教学改革起到很强的导向作用,老师们参与热情较高。但往往出现准备积极、表现尽力,而参加活动后不是刀枪入库,就是垂头丧气。针对这一现象,我校把活动后的教学观摩当作一项常规,参赛教师上一节改进课,听课教师上一节汇报课,及时巩固、扩大参赛成果。现在,我校外出培训、观摩、比赛后的交流、汇报、跟进教研已经成为一项制度,并内化为老师们的自觉行动。

三、开发骨干教师资源

参观考察和外出学习可以开阔眼界,收获许多有价值的教研资源,但毕竟学校教研工作的主体是教师。

骨干教师是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土专家”,他们的教学经历、实践经验、教学行为就是最好的教研资源。“人只能由人来建树”,师生关系如此,同伴关系也如此。骨干教师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大有文章可做,骨干教师的言传身教,更容易让青年教师接受。由此,我校坚持进行了拜师收徒活动,在业务学习、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各个方面进行全程指导,使青年教师学有榜样,干有依靠,形成了良好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 另外,我校大力倡导人人都是教研资源的意识,任何一位教师的教学特色、教学疑难,甚至教学失误都是不可多得的教研资源,同伴互助已成为广大教师的良好习惯。三年来,我校50名专任教师中,有25名教师在市、县优质课、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10人成为市、县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成为乡镇中学的排头兵。

四、挖掘常规活动资源

全球第一本销量超过百万的管理类书籍《追求卓越》的作者汤姆彼得斯(TomPeters)精辟指出:“管理的当务之急是回到基点。”校本教研的重心在学校,主体是教师,根基就是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中凸现的问题和日常管理的内容就是最经常、最基本的研究资源。面对新课改的实施,我校确立了工作研究化的办学思路,使校本教研渗透到了工作的各个环节,先后启动了课题化管理,龙头课题带动下的小课题研究等工作,出现了人人是研究者,事事是研究对象的良好局面。例如,面对教师成长,开展了教师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针对学生性别差异,开展了男、女学生学习优势差别研究;面对社会变动,开展了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子女调查研究;面对课堂教学的小课题研究更是不胜枚举,实践的沃土上正在出现百花齐放的美丽景色。

对于教师本人来说,自己的教学实践是最值得研究的对象。一位名师说过: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胜过三十年的教学。诚哉斯言!几年来,我校一直要求老师们花大气力研究自己,变简单的理论笔记摘抄为撰写教学反思,加强对个人教学的审视、思考和改进。值得自豪的.是,老师们的理论学习反而越来越自觉、实用,写作水平也迅速提高,一大批教师的论文在省、市报刊发表。教学因研究而充满生机,管理因研究而游刃有余。

五、借力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因其丰富、快捷为老师们青睐,早在2003年,我校便接入了宽带,不过一开始注重的大都是教学资源的下载和借鉴,随着教研工作的不断深入,网络教研已成为校园的新宠,部分教师捷足先登,开始了论坛、博客上的驰骋。2007年春,我县组织200名教师参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组织的远程研修,继而又启动了农村教师全员培训活动,全新的案例式培训形式,便捷、生动的网上互动交流、思想共享,带给老师们强烈的冲击,我校首批参训的15名教师成为网络教研的排头兵,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感动于网络教研的无穷魅力,在网络的大海里贪婪地搜寻先进的资料、理论、经验,热情地发表自己的作业、评论、感想,在他们的感染、带动下,更多的老师步入网络教研的广阔天地。顺应时代潮流,帮助、指导每位教师都建立自己的博客,并加入校内外研究群组,将是我校新的举措,也必将使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

扎根于新课改实践的校本教研资源宛如一条八方汇聚的、清澈甘甜的溪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必将为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支持。

★ 开拓课堂资源促进语文实践机遇论文

★ 实践论文

★ 实践论文

★ 区域资源校园文化论文

★ 发掘农村教育资源走实践化教学之路的论文

★ 实践报告论文

★ 暑假实践论文

★ 会计实践论文

★ 战略性资源的分析论文

开展教研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篇3

设计教研活动首先要确定教研内容。深入教育现场,聚焦核心问题,把握教研内容,帮助教师理清思路。寻求适宜的解决策略,是教研管理者的职责。

在主题活动“影子”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影子并用绘画表现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发现部分孩子将影子与影像混淆了,他们认为镜子中自己的影像也是影子。针对这一情况,班里的两位教师产生了争议。一位教师认为应该忽略这一“节外生枝”的问题。如果牵扯进影像的概念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使问题复杂化,不如按照预设的活动程序进一步探究影子与光源的关系。而另一位教师则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既然幼儿产生了问题,不如抓住机会引导幼儿区分影子和影像的概念。我们认为两位教师的争议反映了教师不同的价值取向,代表了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两种观念和做法。于是,我们对这一源自实践的鲜活案例进行了提炼,概括出能引发认知冲突的两个主张。即“停下来,区分影子与影像的概念”和“继续前进,忽略影子与影像的比较”,然后组织大家研讨。

经过激烈的辨析、研讨,大家达成了共识:不急于进入预设的活动程序。也不简单地告诉幼儿影子与影像的概念,而是放慢脚步,引导幼儿对影子进行深入的感知和探究。

我们注重教研形式的创新与拓展。但更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匹配。当人们沉浸在“头脑风暴”“沙龙互动”“论坛宣讲”活动时,我们认为形式应该服务于内容。我们关注的是教研形式能否促进教师间的有效对话。能否帮助教师获得发展。

当教师在课程推进过程中遇到困惑和产生争议时。辨析式研讨使教师的观点得到充分的交锋;当教师在互动行为的适宜性上徘徊时。影像回放分析帮助教师聚焦细节、寻求适宜策略;当教师觉得高深的理论晦涩难懂、难以消化时,观点诠释会可以帮助教师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实践来解释;当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凭借智慧与创新获得小小成功时,不同主题的分享会给了教师互相学习的机会。

如,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师幼互动是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教师说“我把教学环节,程序、提问都认真设计好了,但还是和孩子互动不起来,不知问题出在哪里。”“面对突然发生的情况,我不知如何应对”。要研究师幼互动问题是不能单靠理论探讨的,为了更直观地再现教育情境,聚焦细节,我们采用了影像回放的教研形式,截取某一活动的视频,有针对性地再现、分析教师的互动行为。以便找出适宜的教育策略。

教研活动需要专业引领。过去,教师习惯寻求“标准答案”,教研组织者也往往会引经据典提供专业建议。而现在,我们更多地倡导“去权威性”,即不是权威地下结论,而是利用教师的资源提出更多的思路和看法,引导教师学会选择、自我提升。

有一次。很多教师观摩了G老师组织的音乐活动。G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富有感染力,班级常规良好,活动完整流畅,给许多年轻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在活动中。G老师采用了被认为不太适合音乐活动的“秧田式”座位安排。由于这次活动开展得比较顺畅。很多教师往往会忽视这一问题,有些年轻教师还会误以为这样的座位安排是最适宜的。

果然,在随后的教研活动中,教师们都很认同G老师的教学策略、环节设计等,根本没有提及座位问题。于是,我们试着抛出话题:“这样的座位摆放是否适宜?”有的教师说:“采用‘秧田式’的座位能使幼儿的目光聚集在教师身上,集中注意力,所以幼儿的常规也特别好。”有的教师说:“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容易兴奋,这样的位置安排较合适,幼儿不会随意离开座位。”看来,很多教师,尤其是一些新教师比较认同这样的座位安排。我们又提议:“不如我们来当孩子,感受一下‘秧田式’的座位究竟有什么特点。”

在体验活动后。有的教师发现自己只能看到前面人的后脑勺。而看不到其他人的表现。有的教师意识到后排的幼儿离老师太远。可能会走神。因为视线被遮挡,幼儿与同伴交流得扭动身体才能互相看到对方。切身的感受使教师能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问题。意识到不同的座位摆放对师幼互动的影响是不同的。在那次活动中。我们没有对“秧田式”的座位安排作出“好”或“不好”的结论。而是引领教师去分析、比较、体验、思考,帮助教师学习辩证地思考问题。学会选择。

教研的最终目的是完善教师的教育行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于是。我们尽量鼓励教师到实践中验证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持续关注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体会到教师的实践智慧正是在这样循环往复的行动跟进过程中得到有效提升的。

如在大班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在实验操作中记录观察结果。最初,W老师认为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记录经验,预设的记录表不利于幼儿的个性化发挥。不如给幼儿一张白纸。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但结果发现许多幼儿并不能清晰地呈现观察结果,有些符号让人难懂,在交流时连幼儿自己也难以准确说出所记符号的含义。W老师感到十分困惑:怎样的记录方式才能既不约束幼儿的自主表达,又能让幼儿清晰地表达观察结果呢?于是我们组织教师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讨。大家认为让幼儿自主探索并不是放任不管。建议W老师设计一些记录表格,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记录经验和运用符号的能力。

W老师根据大家的建议设计了一张二项表,规定了“预测”与“结果”的记录项目,而表示材料的符号则采用幼儿商定的符号。但实施结果并未如预期的那样顺利。在活动过程中新的问题出现了:幼儿的活动兴趣降低了,记录语言不丰富,操作的流畅性减弱了……记录究竟为了什么?幼儿通过记录能获得什么?教师如何利用记录结果引导幼儿深入探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又围绕记录与探究的关系展开了研讨。最后大家认为记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探究。应根据幼儿的能力把握记录难度。

W老师重新设计的记录表格降低了记录难度:由二项表改为单项表,删去了“预测”的内容,在表格的左列画上表示材料的符号。这样一来,记录难度降低了,幼儿的探索时间更多了。最后,W教师通过集体记录梳理并归纳了幼儿的探究经验。

提高教研工作效能的实践与思考 篇4

一、打造精细化管理, 发挥团队教研效能

(一) 实行组长负责制, 协调是第一职责

打造精细化管理, 教研管理工作可实行校长—教学副校长—教科室—教研组—学科组, 这样一条线型管理体系。学科教研工作由教研组长负责, 教研组长的第一职责就是协调各个学科组乃至每位成员团结协作, 有序地开展教研工作。

(二) 突出学科特点, 结合实际创新

要做到学习外来经验而不僵化, 能将外来经验和自己的实际相结合, 在学习中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同的学科, 乃至不同学科在不同的学段, 都有它独特的地方, 只有尊重学科的特色, 才能谈得上创新, 才能实事求是, 科学发展。

(三) 发扬团队精神, 提高教研效能

在现阶段, 任何一个课题, 都不可能是某一个人的单打独斗, 而是要充分发扬团队精神, 发挥集体智慧, 集体攻坚克难, 并借此提高整个团队的教研效能。

(四) 合作出成果, 分工出效率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教研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在一个系统中, 没有合作, 就是一盘散沙, 不会有成果。然而, 无序的合作, 则是混乱的合作, 只会效率低下。因此, 教科室对学校负责, 教研组对教科室负责, 学科组对教研组负责, 包科领导全程参与的教研机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以学科组长为中心, 做好集体备课工作

(一) 设立学科组, 组长即教研骨干

精细化管理, 就是要做到事事有人做, 人人有事做, 在教研工作中, 尽可能做到既没有资源的重复浪费, 也没有缺漏的工作。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 大的教研组, 可按照不同的年级, 设立了学科组。每一位学科组长都是负责任、协调能力好、能热心服务, 能在工作中不断成长的教研骨干。

(二) 集体教研工作制度化, 操作规范化

要保证教研工作的有序开展, 就必须实现管理制度化, 制度体系化。通过系列化、体系化的制度, 使得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职责, 明确自己的阶段分工和任务, 更好地发挥工作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进而保证整体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 用好三件法宝, 分工配合默契

通过培训, 使每个人建立大局意识、合作意识, 可以保证在合理的分工下, 实现相互之间的默契配合。而每一层次的管理者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业务能力是第一要素, 可以保证不犯外行指挥内行的错误;协调能力是第二要素, 可以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人脉是第三要素, 可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 业务能力、协调能力和人脉就是管理者的三件法宝。

三、问题即课题, 做好校本教研工作

(一) 明确校本教研的目标, 重在解决实际问题

中小学教研工作的目标定位要准, 我们的目标不是为国家的大政方针做调研, 也不是大的纯理论研究, 而是要解决自己或者同伴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更多的是在学习外来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 寻找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明确了这个目标, 我们就知道自己的教研工作该怎么开展了。

(二) 秉持务实精神, 不可贪大轻小

开展校本教研, 就是要立足本校实际, 解决本校的实际问题, 因此要秉持务实精神, 切忌贪大轻小, 更不能弄虚作假, 否则就是掩耳盗铃。在方法上, 盲目地照搬外来经验不行, 闭门造车也不行, 需要借鉴外来经验, 且不盲从, 不教条。

(三) 教研无处不在, 贵在反思与总结

反思与总结是回顾过去, 总结经验和不足, 进一步提升自我的必要手段。因此, 我们提倡教研无所不在, 实践即研究, 研究即实践。不要仅仅依靠教研组活动和教研组会议, 要随时随地注意观察和思考, 在研究中学习, 在学习中实践, 在实践中研究。

四、建立大学科观念, 处理好课堂内外

(一) 课堂无所不在, 生活即学习

学校的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要实现其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的作用, 就要让师生在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提倡生活即学习, 要帮助学生树立课堂无所不在的理念, 拓展教材的范畴, 激活学生的思维, 课内课外皆学问, 生活万象即文章;克服唯课本主义, 利用黑板报、广播、电子屏、图书室等多种形式和专用场所, 创造良好的学习和育人环境。

(二) 培养兴趣爱好, 拓宽学习渠道

开展相应的活动, 创设艺术教育基地和学生个性开发平台, 如创设九类十五个兴趣活动团队, 如器乐队、乒乓球队、书法班、摄影班、文学社等, 通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为学生施展才华、发展个性提供时间与空间。

(三) 亦师亦友, 润物无声

通过培训和实践, 建立和谐、民主、富有亲和力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在和教师的平等交流中, 接受教育, 做到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

五、创建宽松的学术氛围, 增强学术活力

(一) 领导积极参与, 发挥带动作用

完善领导包学科制度, 每一学科由一名校级领导加一名中层领导为一个组, 实行包学科制度。包学科领导亲自参与教研教改, 参与教研活动, 深入课堂, 以随时掌握课堂情况, 发现问题随时整改。因为带头听课、评课、参与教研, 可以落实“带头是最好的支持”的理念, 发挥带动作用。

包学科领导带头参加学科组的集体备课活动, 指导学科组定时间、定方式、抓落实, 保证集体备课在民主、群力的基础上落到实处。

(二) 构建平等的学术关系, 共享教研成果

在每一个教研参与者之间, 构建平等的学术关系, 至为重要。在教研活动中, 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参与机会, 享有平等的发言权, 享有平等的实践权, 享有平等的教研成果使用权。因为尊重产生活力, 尊重产生思想, 有尊重才有学术, 有学术才有教研, 有教研才能兴校。

(三) 支持个性化发展, 不求千人一面

这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 我们在给学生以个性发展的同时, 也必须给教师一个个性发展的机会, 没有教师的个性, 哪来学生的个性, 没有教师的发展, 何谈学生的发展。教研工作, 尤其在教改实践中, 必须在坚持大方针、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 给教师一个扬长避短、个性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决不搞一言堂, 不搞千人一面。

(四) 用自己的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

坚持给教师个性发展的平台, 但不是无原则的任其无根据的尝试, 更不能以个性为由固步自封。我们提倡教研个性化, 提倡创新自由, 但是也坚持“用自己的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的原则, 如果自己的实践不能支持自己的理论, 必须进行整改。

六、搭建平台, 促进交流

创设“班主任论坛”“教师论坛”“教师读书论坛”等, 为教师研讨交流提供固定的平台。班主任论坛是为班主任相互之间交流班级管理方面的经验而开设的专门论坛, 每学期举办两次;教师论坛是以为学科教学为主的综合性论坛, 可以交流学习心得、学科教学经验、课堂管理经验、心理辅导经验等;教师读书论坛是教师读书心得交流和学习高效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总结交流平台。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篇5

作者:邢殿忠 富锦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时间:2011-03-21 09:19

【摘 要】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就是要在继承中发展,不墨守成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各项工作实际,在工作思路上、工作内容上、工作方法上、活动载体上不断创新。使党的基层组织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保持和发展先进性。

【关键词】创新基层党建思考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调查民意、掌握民心、紧密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就是要在继承中发展,不墨守成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各项工作实际,在工作思路上、工作内容上、工作方法上、活动载体上不断创新。使党的基层组织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党的建设和发展才能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现结合自己多年担任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在党校关于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学习,就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谈几点认识。

一、加强学习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永葆青春活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力量源泉。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必须从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全局高度,切实把加强学习作为政治责任、作为提高领导水平和素质本领的迫切需要,努力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当表率,争做学习型领导干部。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是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所在,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成熟、信念上坚定的前提。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集体学习制度,给全党发挥了表率作用。作为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示范作用带动形成良好学习风气。主要是加强党组

中心组学习,学习成果对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辐射作用。领导同志结合自己学习的体会,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理论辅导,有利于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带动全体党员学习的自觉性。

二是注重调查研究,提高执政能力。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里所说的使用就是实践。学习与工作是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一体,工作本身就是学习。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注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做学习型领导干部,就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用平时总结出来的理性知识去研究和破解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现实问题。如要做好检验检疫工作就必须经常深入口岸一线、深入企业才能更好地服务经济,促进发展。

三是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本领。特别是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步伐不断加快。领导干部如果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不及时吸纳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就会出现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本领恐慌”,就无法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检验检疫是靠技术支撑的执法部门,尤其是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严重冲击,中国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技术壁垒、贸易保护主义,各种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周期明显缩短。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检验检疫法律、法规,不断地更新世贸知识,掌握检验检疫新技术,才能提高本领,出色完成检验检疫任务,为我国对外贸易保驾护航。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邓小平强调:“我们说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新时期、新情况、新任务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同心同德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关键所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代发展同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时代气息和时代特征。要树立创新意识,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第一,观念要更新。要转变思维方式,树立人本意识和人文意识,把尊重人、理解人、培养人、发展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第二,内容要更新。把准时代的脉搏,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把与广大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加以解决。坚持深入基层,加强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想人民之所想,帮人们之所需,关心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放下架子,甘当人民的公仆。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标准,用真心换真情。第三,方法要更新,由单纯“灌输型”向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的“渗透型”转变。第四,制度要更新,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必须辅之以制度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人施教,批评讲方式。做政治思想工作的类型很多,但最常用、最棘手的是批评教育方式,因此掌握批评的方法很重要。一是直接式批评,即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这种方式对性格开朗、思想基础较好的人适用。二是渐进式批评。批评时讲究层次性,由浅入深,逐步传输批评的信息。这种批评适用于缺点毛病较多,自尊心较强的人。三是参照式批评,即借他人的经验教训,映托出批评的内容,使被批评者与他人对比之下感到错误所在,促使其自我反省。这种方式适用于生活阅历浅,盲目性大,易受感化的人。四是商讨式批评。通过共同探讨某一个问题,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这种方式适用于思想敏锐,又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同志。五是触动式批评。这种批评措辞尖锐,态度严肃。它对平时大大咧咧、什么都不在乎,或者不肯轻易承认错误的人比较实用。针对不同的思想问题对症下药,讲明道理。根据对象不同的阅历、性格、文化素养,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区别情况因人施教。

思想政治工作要在针对性和时效性上下功夫。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实际,脚踏实地贴近中心任务,贴近人心。一是要切合实际。不管你的工作思路如何现代,出发点如何良苦,只要你说得不实际,没有针对性,搞形式主义没有实效性,就势必会造成群众的逆反心理,从而使工作大打折扣。二是顺应民意。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即变远为近,改虚为实,贴近群众,取信于人。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点落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现党和政府关怀和温暖上。三要贴近思想,正确选择时机。新的历史条件下,内外部环境因素复杂多变,影响和催化人们的思想因素增多。打铁要看“火候”,做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掌握时机。早了条件不成熟,达不到预期目的,晚了时过境迁,失去意义。最佳时间是在问题未形成,矛盾初露;工作、生活有困难,需要帮助;工作要变动环境改变等。针对以上情况,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让人有一种“雪中送炭”和沐浴春风之感。

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其艺术性。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精雕细琢,多做一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应未雨绸缪,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思想政治工作要有“三心”,即,热心、耐心、爱心。热心,做思想政治工作要像一团火,要真心实意,像对待亲人一样无微不至,时刻用真情去温暖他人的心,让人有一种亲切感和敬畏感。耐心,做思想政治工作不怕思想反复,虚心听取对方意见,不能好为人师。要因势利导,遵循循序渐进,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功到自然成。爱心,思想政治工作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之以诚,要以诚相见,不说假话、大话,心诚则灵。

思想政治工作重在讲道理。善于运用生动的事例说明问题,运用鲜明的对比、恰当的比喻启迪思想,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力争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条理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让人感到听之有趣、学之有识、思之有理,使人产生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古人云:“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欲影正者端其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领导者应当身教重于言教,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自身首先不做。处处以身作则,为

人师表成为楷模。特别是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挺身而出,冲在前面,率先垂范,敢为人先,以自己高尚的人格、优良的品德、务实的作风去感染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

三、创新党建工作要做到“三个结合”

创新党建工作与提高工作质量相结合。党建工作要结合具体工作来开展,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避免出现就党建抓党建,党建工作与实际工作相脱离的“两张皮”现象。围绕检验检疫中心工作,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党建工作内容进行创新,进一步创新党建工作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以抓党建提高工作质量为宗旨。不摆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实实在在,不搞空对空,真正体现在实效性上。

几年来,富锦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一线具体工作中锤炼党员队伍的作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集力,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检验党建工作成果。在党员中开展了“创先争优”和“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根据党员工作岗位的职责划分责任区,将工作纳入组织工作考核目标。开展“以质取胜、创先争优”活动,紧紧围绕国家质检总局“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服务经济平稳发展”的总体要求,很抓产品质量。对辖区20多家出口企业进行专项整治,实行“管产品、管企业、管自身”的管理模式。责任区的党员经常深入企业,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诚信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等加大检查指导力度,加强实验室检测整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监管,强化产品质量,守住安全底线。从未发生过质量责任事故,真正体现把关服务作用。

富锦检验检疫局管辖的20多家出口粮油加工企业及7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在技术、质量、信息、经营等方面遇有难题时,只要一个电话,党员干部随叫随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使企业的进出口业务顺利开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为富锦外向型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创新党建工作与优质服务相结合。党建工作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重点,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找准为企业服务的结合点。在制定服务措施上要贴近实际,不能只是写在纸上、宣传在嘴上、挂在墙上,而是真正落实在行动上。

富锦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转变作风,打造“服务型”党员干部。结合检验检疫工作“寓管理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监管”的宗旨。深入开展“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党员干部企业行”等活动,认真了解出口企业的所急、所需、所盼,力所能及地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努力做到“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和“无缝对接”服务,并为企业举办多种类型的培训班,为企业相关人员宣讲区域性关税优惠等相关政策,使企业得到实惠。在党员中开展了 “五心服务”活动:热心对待没一位客商,为进出口企业热诚服务;虚心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诚心为客商排忧解难,做好超前服务;耐心宣传检验检疫政策法规,做好咨

询服务;细心对待检验检疫工作,消除工作中的差错。

创新党建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抓党建必须抓党风廉政建设。小平同志说;“共产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因此,必须加强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和党的宗旨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构筑牢固的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农村高中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篇6

【关键词】 农村高中;校本教研;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01

“校本教研不是学校用来装点节日的鲜花,而应像空气一样每时每刻都飘荡在校园里每一个角落,呼吸在每一个师生的胸膛里。”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是新课程的解释者,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实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及其效果,于是,校本培训应运而生。

反思自己学校的校本教研,总觉得学校的校本研究自囿于同水平反复,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往往没什么效果,甚至停滞不前,走过场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形式化、平庸化。我想,这也许是我们农村初中学校的痼病。

一、主体参与意识薄

近几年来,各种各样的教师培训日渐增多,教育行政部门出发点非常好,然而,作为被培训者的教师并不买账,除了抱怨,还以各种形式抵制培训,除了晋升职称不得不参加的计算机培训、预报预审培训以外,其他都是能推脱就推脱,应付了事。

怎样让教师心悦诚服地、主动地参与培训、实现专业发展呢?在学校这一研究场所中,校长是校本教研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是研究者;教学研究要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校长需要做的是: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有信心坚持正确的观点并付诸实践,有勇气摒弃错误的言论并走出误区,而最为重要的则是有能力辨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只有大家统一思想,充分意识到这些,才能同心同德做好校本教研。树立“教师第一”的思想,改革评价标准,建设阅读校园,开创学习之风,倡导团队合作,关注教师精神世界,鼓励教师成长进步,立足于教师素质提高的学校发展,才具有持久性。

二、教研机制少策划

校本教研强调“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而农村初中往往缺乏研修的合理计划和目标。学科教研组活动本身只是校本教研的一个载体,或者说一个部分,并不是全部,校本教研并不是每两周一次学科教研组活動所能涵盖的。不少学校也制订了较为详细的校本培训实施计划,但是一到具体情境之中,难免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再加上多数地方还处于摸索阶段,缺少典型的成功范式可供参照与借鉴,使得培训走过场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校本教研在管理上应该建立科学可行的管理机制,要制订必要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再不断修正。对学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化成一个个小专题进行研究,如观察课堂,用照片和录像记录课堂实况等,善于积累资料,总结经验,为下一步研究打好基础。

校本教研的切入点来自于学校实际,决策者、播种者是校长。校长是建立校本研究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研究的身体力行者,应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和教师成长规律,把握校本教研的方向,播下具有学校特点的校本教研种子。

三、研究内容泛而空

我们有些农村初中校本教研内容比较随意。研究的问题不是来源于教学实践,没有现实针对性,而是“跟风走”,人云亦云。这样的校本教研很难取得实际效果。

校本培训的组织者就应该把重点迁移到对教师日常教学行为的考察上,关注他们对新课程理念落实的点点滴滴实践过程。“专家讲座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一动也不动”的戏谑之言道尽了教师行为跟进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所在的学校,更应该把教师的“行为”变革作为实施校本培训的重中之重,比如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是否注意的只是结果的对与错,而忽略对学生作业完成过程中的思考方式的关注;教师的日常备课,是否还是习惯于一味地抄写现成的教学参考书,而忽略了自己对教材的独立理解与自主建构;学校常规教研活动的开展,是否只是一些日常事务的布置与商讨,而忽略对教师研究的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校本教研落在细处,需要进行教研方式的变革。要注重集中研讨与随时随地交流相结合,现场观摩与录像播放相结合,课堂设计与课堂诊断相结合,培养教师从小处着手、见微知著的能力。作为教师,要经常审视自己是否把终身学习作为自我加压与提高的自觉行为来对待,是否把教学反思纳入到教研的视野之中,是否把先进教学手段的掌握与运用作为改善教学水平的切实举措来对待。激活特长,激活教学,激活科研,激活能力,说到底,是激活教师的教学生命力和创造力,这就是校本培训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功效。

四、具体实施无特色

如今,像我们这样的学校,师资还不能满足开齐、开足课程的需要,有时还需拆东墙补西墙或使用代课教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教师同伴互助的氛围难以实现,而这正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先决条件。而且,由于办学条件捉襟见肘,许多学校房舍紧张、没有现代化教学手段、没有电脑和互联网,教师无缘接触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等,很难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大环境。

教师培训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过程,活动的形式当然离不开听课、评课、反思。但我们学校,研究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简单重复、低水平徘徊、缺少深层次思考等问题。当研究课成为教师的负担,教师就会有抵触情绪。组织者忽视了活动中教师情感参与的因素,而这恰恰是决定活动效果的重要原因。当教研活动成为强制性学习时,活动也就慢慢地流于形式了。

校本教研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机制、一种文化,是教学研究机制的新亮点,是教学研究走向更加成功的契机。校本教研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只有每位教师都参与到校本教研中,都成为真正的研究者时,只有当学校和教师都真切地感受到校本教研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的发展带来的好处,努力创设新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时,我们就已经走出了校本教研的误区,校本教研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真正地走进了校本教研,农村初中的教育事业也必将走出困局,走向辉煌。

我想我又增添了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如何将农村初中校本教研的形式创新与内涵的提升、外延的拓展完美地统一,真正使校本教研成为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如何将校本教研与教师的生命过程和精神生活连在一起,构建充满生机的校本教研文化;如何通过校本教研的深层推进,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育超市,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等。这些问题将引领着我以及每一位教师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我又把它记载在我的专业能力发展手册上。

校本培训的真正价值在于为每个教师走向专业成功奠基,但愿校本教研的芬芳能永远弥漫在每个师生的胸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英语教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0.

[2]梅芬.英语教学应与文化教学相结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

教研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篇7

一、新课程改革下关于“教研员的角色定位”的思考

(一) 教师学校职能的转变, 必然带来教研员角色的转变

《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师 (2002) 3号]》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已逐渐转入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的继续教育的新阶段。以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的教师培训机构, 在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任务十分艰巨。作为教师学校的教师, 角色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

(二) 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也对教研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发[2012]41号) 总体目标明确提出:到2020年, 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并提出教师培养培训的相关要求。教师要达到这一要求, 自身学习提高固然重要, 更需要专业部门的培训与有效引领。

(三) 教师工作与培训现状, 对教研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机会不断增多, 对教师专业提升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原有的以理论培训为主的培训方式, 已不能完全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与教师的培训需求, 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深入教学一线进行指导与跟踪服务;需要带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寻求真问题, 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出一类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以达到真正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目的。与之相适应的, 作为一名教研人员, 要不仅能研, 还要会训。那么, 教研员如何把教研工作与教师培训工作有机结合, 在抓教研工作的同时, 做好本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工作, 是在新课程改革下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 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我们通过不断探究与实践, 确定了教研员“研、训”的定位。“研”, 就是教研;“训”, 就是培训;“一体”, 是将教研、科研和教师培训等工作有机融合, 整合优质的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资源, 形成最大的合力来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发展水平。“研训一体”对教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研、科研、培训工作要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适应本区教学实际, 最重要的是要切合不同层面教师的真正需求。在“研、训”定位下, 要不断创新和拓展研训思路, 优化研训过程, 提高自身的专业研训能力, 最终达到提升本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基于教研员角色定位下的实践探索

(一) 科学统筹, 明确工作思路

1. 明确重点工作内容

2013年以来, 本学科教研工作明显增多, 任务也加重了许多, 除了常规的工作, 如通过对教师进行集中的教材、教法辅导、下校听课调研、搞教研活动、菜单式服务等方式完成教学检查、教师梯队培养、教学质量提高等任务外, 本学科有两项任务必须重视并要很好地完成。

(1) 省级课题的实验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十二五”立项课题“新课程视阈下优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研究”于2012年末获批立项并开题, 2013年开始课题实验, 2015年3月结题。我区有6所学校参与了此课题的研究, 需要带领这6所学校开展研究工作并把研究成果在全区推广, 以此带动全区的教学研究工作。

(2) 市级“研训一体”培训项目的有效落实

2014年, 我区开展了“研训一体”学科教师全员培训的市级培训项目, 小学数学学科也参与其中, 确定的培训主题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通过“研训一体”这种方式, 把培训需求进一步回归到现实问题的情境之中, 把相对独立的培训工作回归到教研工作之中, 以实现教研、培训一体化“1+1大于2”的效果。

2. 明晰主要工作思路

工作任务多、工作量大、工作质量要求高, 如果分开来做, 完不成任务不说, 效果也不会好, 必须统筹安排, 实现有机整合。我决定将省级课题、市级“研训一体”培训项目、区级教研活动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三位一体, 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确定的工作思路是以“新课程视阈下优质小学数学教学结构研究”课题为抓手, 采取“一专题研究、两结构构建、三阶段推进”的策略展开。一专题研究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专题研究;四结构构建即“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和“综合与实践课”的模式研究与构建;三阶段推进指“专家引领、骨干示范、大赛推进”的培训进程。这样, 我们创建了“三位一体”教研、培训模式, 本着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反思的原则, 积极探索区本教研、校本教研与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新路子, 使教研工作与时俱进,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 扎实推进, 促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1. 课题研究与区本教研有机结合, 开展全员培训

(1) 专家引领

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学习活动,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数学教师全员培训与骨干教师培训。我们邀请省、市、区级数学教研员到我区进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专题讲座。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专题研究, 我们邀请在此方面有成功经验的名师到我区进行培训指导。我们走出去, 参加“全国小数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 带领骨干教师及实验校教师远赴北京、上海、北戴河参观学习, 组织我区课改实验校的数学骨干教师及实验校教师去名校参观学习。

近两年来, 我区数学教师在家门口听到了国家级、省市级专家的多场高层次的培训讲座, 这是以前所没有的。在此过程中, 教师们学习新理念、探索教改新方法, 在教学中不断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教学研究因为有了专家的引领而使目标更明确、方法更得当。

(2) 骨干示范

骨干示范的目的在于激发教师们的研究热情, 引发大家的思考:究竟应该怎样才能上出一节成功的数学课?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数学课堂?结合课题研究与本区的新课堂改革, 我们开展了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研究活动。我们除了请市内名师到我区上引路课, 还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由我区的课题实验教师上四种课型的研讨课与观摩课。通过培训与活动开展, 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进一步更新, 改革创新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教学实践研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 大赛推进

多年的教研经验使我们意识到, 教师们看到一节好课、听到一个精彩的讲座时都会心潮澎湃, 但第二天回到了原工作环境中, 又因为诸多原因而激情不再, 使我们精心组织的各种活动收效甚微。怎样使教研活动有实效性, 后续研究更重要。我们采用的是大赛推进的方法:在专家引领、骨干示范基础上, 进行数学大赛活动。为了达到赛、训、研一体的效果, 首先制定大赛方案及教学大赛评价量表, 供全区数学老师借鉴研究。为了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大赛采取层层推进的方法, 先是在全员练兵的基础上, 学校进行选拔, 然后进行大学区初赛,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区级专场竞赛。两年多的时间里, 我们进行了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教学反思大赛、说课大赛、板书设计大赛, 大赛不以评名次为主要目的, 而以研究四种课型的教学结构为主、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主。在大赛中, 我们做到了边赛、边研讨、边指导, 使参赛教师明确, 在上课时有哪些方面很好地体现了四种课型的特点, 哪些地方还有不足, 应如何改进等等。大赛后要进行展示活动, 把教学结构研究及教学专题研究的成果呈现给全区教师, 并掀起全区研究的高潮。

2. 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有机结合, 提高团队研究能力

(1) 通过“三点策略”, 找到课题研究与学校办学特色的契合点

当课题研究和校本研究活动真正融合时, 才能焕发其生命力。在课题研究最初, 我们就把点就打在了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的结合上。这样, 既能使课题研究落地, 又能让校本教研更有目的性、针对性, 达到实效与长效。

怎样落实呢?

采取“抓特点、找结合点、出创新点”的三点策略, 指导课题实验校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积淀校园文化, 形成不同的特色。实验校明确研究方向与目标, 就会自觉进行课题研究, 学校建设和课题研究相辅相成, 自然就有了长效研究的动力。

实验校明确研究方向与目标, 教研和课题研究相辅相成, 自然就有了持续的动力, 又有了明显的办学特色。

(2) 通过“四步骤研究思路”展开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工作

我们深知, 没有专业引领与科学指导的课题研究, 不会取得良好的研究效果, 教师也很难上升到一定高度。在“新授课”“复习课”课型的研究时相对顺利, 因为教师对这两个课型还是心中有数的, 但“练习课”和“综合与实践课”研究起来非常困难。在听课教研过程中, 发现大部分教师把练习课上成了做题课, 不能通过有层次的练习, 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增长思考的智慧、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综合与实践课”研究起来困难更大, 源于“三难”, 即:难考查、难操作、难把握。教师既不重视, 又有畏难情绪, 所以很少投入精力去研究这种课型, 因此大部分教师不明确这种课型的特点, 把握不好教学目标, 教学结构构建更是无从谈起。怎样解决呢, 教研员走进实验校, 走进实验教师的课堂, 在带领实验教师弄清“练习课”“综合与实践课”两课型的特点的基础上, 采用“个人主备———学校研课———团队研讨———专家跟踪指导”的研究思路展开实验研究。

“个人主备”为第一步骤。上课教师独立备课, 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解读文本、找准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学校研课”是数学教师同听一节课, 同研一节课, 可以一人多上, 也可同课异构。在多轮“磨课”中发现问题, 在有针对性地研究中构建教学结构。教研员可参与其中, 通过和实验教师面对面地交流、手把手地指导, 帮助实验教师找到研究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课题研究中的问题。

“团队研讨”为第三步骤。将课题研究学校组成一个研究团队, 团队成员教研员、教学领导、骨干教师组成, 在实验校自主研究的基础上定期进行教学研讨、交流汇报。在这个研究团队中, 有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 也有勤于学习的青年教师。因为同听一节课, 同磨一节课, 而各自看课的角度又有所不同, 所以发表的意见都很有借鉴价值, 骨干教师经常是一语中的, 而年经教师也时常会给我们带来惊喜。老师们不经意的一个提醒, 就可能成为一个金点子。在这样的团队研讨中, 困惑的问题明了了, 苦思冥想不得其解的教学环节设计也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一个热爱数学研究的教师, 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在这样的团队磨炼中成长起来。当然, 磨课是一个痛苦的历程, 又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必经阶段。我们就是要以课堂为主阵地, 把课题研究任务、新理念、新方法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传递给教师, 使广大教师在磨中思索、磨中理解、再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呈现出来, 使教师在磨课中顿悟与升华。

“专家跟踪指导”贯穿课题研究的始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省、市教研员多次到我区对课题研究及我区的数学教研工作进行耐心、细致、有高度的指导, 在我们每一次懵懂不清时给我们方向, 使我们少走了弯路, 提高了效率。

(3) 通过现代信息手段, 实现全区内的优势资源共享

我们利用QQ群及YY语音平台, 为教师构建一个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鼓励教师们将自己在实践研究中的认识、做法、体验和反思发表在上面, 分享发现与探究所带来的喜悦与乐趣, 扩大交流面, 加大交流和学习的力度, 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使研究教师感受到群体合作的力量, 也使全区数学教师足不出户, 获取优质教学资源。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所组成的碳元素是相同的, 只因为结构状况不同而形成了两类完全不同的物质。我们就是要通过“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 使课题实验教师、区域内的名师成为熠熠发光的“金刚石”。在每一次的教师培训活动中, 在每一次的课题研究活动中, 在每一次的区域教研活动中, 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在一起, 为了一个共同的研究专题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意见的不同、方法的多样、思维的碰撞, 使教师们开拓了眼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不仅仅是在课题研究上的进展, 专题研究的进展, 更是教师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我们进行“研、训”一体培训的一个目的, 就是在我区建立一支有共同研究目标、有一定研究能力、有较好研究氛围、能互助共赢的研究团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师 (2002) 3号]》

[2]《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发[2012]41号)

教研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篇8

一、主题式互动研讨

我们针对传统教研中“无主题、无准备、无反思”的现象, 提出了“主题式互动教研”的设想。

1. 选取主题。

我们开展的主题式互动研讨, 主要是从教师的工作中来, 从教育现象的实际中来;要求每位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 寻找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确定互动研讨主题主要有三种方式:

(1) 以教育教学工作管理中发现的一些普遍问题作为研讨交流的主题。比如在历届的专项素质抽查中发现,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始终提不上去。每一位语文老师都知道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收效甚微。这就是一个人人渴望解决的共同问题。在研讨中, 每一位老师都畅所欲言, 或分析问题原因, 或交流有效的做法, 或提出操作的困惑, 最后再共同归纳出明确的操作策略。

(2) 问题筛选。教师把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罗列出来, 由教研组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 确定互动交流的主题。这些主题因为来自教师自己的问题, 所以是最实在的, 也是最受教师关注的、最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而且, 有些问题对某一教师来说是难题, 但对另一位教师来说已经有一套成熟的具体操作方法。那么在研讨时, 提出问题者和“指导者”自然结成互助对子, 实现“传帮带”的目的。

(3) 课改前沿问题。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确定互动交流的主题。这类主题一般由组织者提议。

2. 互动形式。

如何做到“研”有所成?需要根据研讨主题精选与之匹配的形式。我们经常采用的互动形式有如下几种。 (1) 指导式。围绕某一问题, 由有经验的指导者在精选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现身说法”, 传递经验。在这个过程中, 主要是一对多的互动, “指导者”把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详细进行介绍, 并对有疑问的老师进行一一解答和指导。指导式的过程将延续到实际工作中, 经过一个比较漫长的“指导———实践———研讨———解决”阶段, 直到所有教师都圆满解决问题为止。 (2) 探讨式。由组织者围绕确定的主题, 请参与人员发表意见, 最后形成基本统一的认识。这要求每一位参与者都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 包括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自己实际经验的整理、所遇到的具体困惑和问题等, 在探讨时才能有话可说, 有的放矢, 有所成效。 (3) 咨询式。如某一主题在经过指导式、探讨式后仍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将由学校层面聘请专家, 由专家就某一话题进行讲座, 并向专家提出自己的疑难和困惑, 逐一解决, 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大提升。 (4) 沙龙式。亦称漫谈式, 是一种漫无目的的“闲聊”。一般在比较优雅的环境中, 十多位教师自愿聚在一起沙龙。看似无主题, 但在这样非常宽松的氛围中, 教师表露的是最真实的自我, 在聊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 一些不清晰的想法逐渐变得明朗。 (5) 微信论坛式。学校开设微信论坛, 教师可随时发帖, 随手发照片或相关资料的链接。这个微信就像一个大型沙龙, 问题可以随时抛出, 个人遇到困难随时在微信中“求救”, 随时会有不同的人提出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或大家随时参与交流讨论。其优势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很受老师们喜欢。

二、促进生成

每次校本教研都是教师为解决某一现实问题, 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 产生交互影响, 最终生产新的见解、形成可操作性的举措的过程。

1. 在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中生成。

这是生成的前提。只有教师以实现一个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 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研讨, 那么才会自觉地对他人的见解进行个性化的分析, 从而产生新的思想, 并主动交流自己的想法。所以, 要通过各种手段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

2. 在设计互动方案时生成。

不同的互动形式会有不同的资源生成, 所以弹性的方案, 能为教师在互动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比如, 在对“新课标背景下教师的指导”这一主题进行互动探讨时, 我们设计了弹性方案, 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整个活动分三个板块:一是组织者介绍自己查找到的这方面的背景资料, 展示收集到的大量实例;二是每位教师以“展示摘录+阐述个人意见”的形式进行互动交流;三是综合各种意见, 形成可操作性的策略。第一板块根据第二板块的情况可取可舍, 而第三板块就是生成的资源。

3. 在捕捉生成的亮点中生成。

每次校本教研中总会有一些亮点:比如教师的讨论特别热烈, 或某一形式对教师特别具有吸引力, 或某一活动教师特别满意。面对这些亮点, 组织者需要用心分析, 及时肯定, 后续教研借鉴“亮点”产生更多的“亮点”。

4. 在反思失败原因中生成。

有时, 自以为预设得很好的校本教研活动, 却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比如: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主动发表见解的教师少, 等等。面对这些失败不能就此作罢, 而应该去分析内在的原因:到底是主题选择的原因, 还是互动形式的原因, 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为后续的研修起到警示作用。

三、资源共享

在每一次的互动研讨活动中, “指导者”和“学习者”聚在同一平台上, 开放的形式、宽松的氛围使共享成为可能。指导者介绍经验, 提前收集资料并整理自己的经验成果分享给每一位学习者, 为学习者提供了许多有效的间接经验。而学习者在研讨中提出的新问题、新困惑, 阐述的新思想、新举措也让指导者产生新的启迪。学习者在享受指导者给予的资源的同时, 指导者也在享受其他指导者的资源、在互动中生成的新资源。同时, 组织者要把每次研讨生成的资源及成果形成资料或文字进行保存和宣传, 这对后来的新加入者提供了现成的学习资源。而更重要的是整个教研活动都是开放自由的, 其中生成的智慧和经验会被每一个参与者享受到, 这就整体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水平, 促进教师发展。

四、制度保障

硬性的制度和软性的激励相结合, 会有效促进校本教研的持续开展。硬性制度即在实践安排上要形成制度, 包括计划、方案、时间、主题、人员、场地、活动纪录、评价制度等, 否则容易“走过场”, 甚至“名存实亡”。开学初就要制定好明确的计划, 确定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主题、时间、主讲人等。另外每月安排一次机动研修, 根据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 确定主题、时间开展研讨, 以更适合教师需求。软性激励是学校对教研活动的支持, 包括场地、经费、时间的安排, 如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提倡活动中人人平等, 互相尊重;鼓励积极思考, 大胆发言, 勇于质疑, 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良性的研讨氛围。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 遇到的最大瓶颈就是如何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积极快乐地参与活动。如何唤醒教师的内在发展需要, 使之上升到“文化自觉”的意识水平?如何确立教研文化建设与教师发展之间的互相滋养、互动共生的良性运转模式?这是我们今后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摘要:教师之间的“自主反思”、“互动交流”、“思想碰撞”、“资源生成”、“经验共享”是“互动型”校本教研模式的核心要素, 最终达到让教师共同成长的目的。

教研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篇9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 更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师专业化水平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更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研活动大都需要有固定时间与地点, 有专人组织进行, 由于教师平时事务比较多, 除了学校规定的统一时间外, 教师很难集中在一起共同研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即使是同一教研组的教师, 由于课程安排的原因, 也很难较长时间集中研讨。加上交流互动平台的缺乏, 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无法及时解决, 时间一长, 教师间进行合作教研的氛围就受到影响, 协作教研更无法实现。随着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 基于网络的“云教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能。“云教研”提供强大的应用服务支持, 体现按需求提供的弹性服务, 满足教师教研的需要。海量可扩展的教育资源, 开放分享的互动空间, 多样廉价的服务终端, 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1]。

二、“云教研”环境的构建

随着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迅速发展, 无线网络、笔记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白板等新的媒体终端也开始展露头角。而教育系统学科网站越来越多, 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科研机构、学校都相继构建了门户网站、教研网站和学科主页, 这些点连在一起, 形成了教育的“云”。

“云教研”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 以因特网、移动通信网以及教育城域网和云计算技术为依托, 优化区域内各种教育资源, 用科学教育方法对学科教育领域的实践和理论进行有意识的探索的新型教学研究模式。“云教研”环境的构成由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组成;硬件主要包括区域服务器、存储空间、客户终端等;软件包括网络研讨、课例传输、沟通反思、资源建设等管理平台。“云教研”环境是一个开放的、通用的信息中心, 集成视频互动、研讨实训、网络评价、在线交流、个性化应用和自由拓展等平台, 更是动态的、可扩展的服务空间, 按教师需求提供教育服务资源平台扩展性强、高存储力更新速度快, 数据集中化处理, 安全性高, 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很低, 用户可以方便地参与, 聚散自如。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云教研”协作系统, 以“网研共同体”、“专家工作坊”、“名师研究室”为活动主体, 充分发挥专家骨干的引领带动作用, 指导教师利用网络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云教研”依托网络打破了传统的教育研究的范畴, 汇集学科教师、专家学者的智慧, 围绕课堂教学内容, 实施思维碰撞, 探索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和方法, 实施了全新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方式。“云教研”凭借着其通讯技术的先进性, 突破了地域限制、时间限制, 缩小了学校、地区的差距, 拉近了教师和专家的距离, 为教师搭建开放、平等、交互的学习研讨平台。教师通过“云教研”平台开展主题研讨, 参与在线备课、在线评课等网络教研活动, 通过网络与教育名家、优秀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获取先进的教学经验, 形成任务驱动、课题带动、条块联动、片区链动、教师主动、人人行动的“云教研”模式, 拓展了教研的深度与广度。

三、“云教研”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2010年, 连云港市大庆路小学与徐州华网公司紧密合作, 搭建教师网络研讨系统、教学视频录播系统、教师网络学习系统、教学反思系统等教研平台, 系统中设立了自主命题模块, 智能测试等模块, 为教师网络化的自主学习与专项培训提供了帮助。学校数字化查阅系统、教育资源管理系统更为教师的网络阅读提供了便利, 也提高了教师自身搜集、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完善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环境。

1.“云教研”支持的网络备课

传统模式上的教师备课是由个人独立完成, 体现不出教研的团队协作。大庆路小学与徐州华网软件公司联合开发网络教研系统, 提供云存储的教育资源, 同时将传统的电子备课与网络研讨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教师采取“独立主备、分色复备、专家点评、择优应用”的模式, 即教师把自己主备教案上传学校的网络备课平台上, 同教研组的其它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系统, 运用批注的形式在原来的备课上进行不同颜色的批注, 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思想及教育理念融入原来的备课当中, 实现网络化的二次、三次的复备, 最终由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完成本章节备课任务。学校再邀请校内外学科专家登录网络, 对教师前期的备课用专用色进行点评, 提出修改意见, 最后由任课教师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选择合适的备课内容完成教学[2]。这种备课方式不仅打破了过去传统备课的单一性和投机性, 而且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更主要的是能集中同学科教师的集体智慧,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研讨, 提高了备课的实效性, 提升教师的备课效率, 真正实现了网络化的“云教研”, 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2.“云教研”支持的自主研习

“云教研”为教师的培训研习提供了平台, 它整合了分布式学习、移动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需求, 可以有不同的“云”学习方式, 满足学习需求的灵活多变[3]。教学中先进的教学思想, 课程改革的理念, 学科典型课例等都能在智能化的“云”学习平台中找到。另外“云教研”环境下的学习需要学习者主动去构建学习方式, 主动去设计, 主动去参与。同样需求教师围绕相同的目标汇聚在一起, 构建了学习共同体, 这也是“云教研”的特点之一。大规模大范围的人群参与、创造和传播, 使学习效率和学习价值最大化, 这才是是“云教研”的真正价值。目前学校使用的华网智能学习平台还可以方便广大教师进行资料积累, 结合学校的实际, 列出名家视野、学科菜单、素材导航等栏目, 为教师转载大量的理论知识、典型课例、教学课件, 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学习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 便于教师自主学习应用研讨。“云教研”系统中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的教育资源、便捷的查询方式让教师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也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3.“云教研”支持的校本研讨

“云教研”环境中提供按需所求特点, 有着强大的应用服务功能。包括网络研讨、视频会议、教学反思等研究平台像“菜单”一样供教师“点”用。青年教师刘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他便利用学校微格教学系统多次自主录课, 然后再回放观摩, 又和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优秀课例进行对比, 思考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反复的磨课、演课、反思, 终于让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校教师利用学校的视频会议系统, 邀请省、市教育专家进行会诊, 找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误区, 教研专家结合具体的课堂实例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对广大教师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许多教师足不出门就利用平台与专家对话, 与教育名师进行网络交流, 聆听专家的教诲, 学习名家的经验, 对教师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提高教师对“生态式建构课堂”的理解与认识, 学校构思了“汇报展示式”教研形式。即以学校年级组为单位, 运用“云教研”系统中的开放互动空间功能, 围绕主题先由年级组内部进行互动, 把查询的资料保存在自己的存储空间上。然后每个年级各推出三名教师与其它年级进行空间互动, 对别人的观点进行点评, 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 最后学校利用周二的业务培训时间, 由各个级部推选出来的一名教师进行集中展示, 学校利用录播系统进行全程录像, 并通过视频会议向外传送, 邀请市、区教研部门的相关专家进行评议, 评出最优秀的教师。

4.“云教研”支持的互动课堂

“云教研”提供互动应用功能, 丰富的教学资源, 可以便捷实现课堂的互动, “云教研”所提供的一切服务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很低, 学校师生可以使用原有的普通电脑、智能手机就可享受“云教研”服务。“云教研”提供了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 而微格教学就是“云教研”的呈现方式之一。大庆路小学借助“云教研”平台中媒体采集工具,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网络化处理, 实现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和教学过程进行回放评价。目前学校教师利用微格系统进行录课、辩课、演课, 教师把精心准备的课堂教学内容在微格教学中呈现, 其它的教师或学生利用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终端在异地进行同步听课、评课, 学生也可以实行异地授课。学校借助“云教研”平台曾与“长三角优质资源共同体”的结对学校浙江临海小学、上海的平凉路小学进行课堂视频传输, 与帮扶的朱麻小学实施过微格网络教学, 实现了资源的真正共享,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 微格教学还可以实现同步实录的过程, 不同地域的教师有问题提出, 其他在线老师就会立即进行解答, 这种交流研讨的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降低了交流的成本, 提升了教研的效率。“云教研”方式下的互动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 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技能, 提升了教师信息处理能力, 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5.“云教研”支持的教师交流

“云教研”的开放共享性为教师的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 传统的教师交流大多是面对面式的交流, 这种交流方式远远不能满足教师沟通的需要。教师需要与外界的交流才能促进其成长, 而“云教研”环境中移动通讯技术为教师的交流反思提供便捷。在传统教育博客及论坛基础上, 教育微信、维基 (Wiki) 等又成了“云教研”时代新的宠儿。

教育博客作为表达个人思想、教育成效、教育感受的平台, 深受教师们的喜欢。但教育博客容易受到网络的限制, 在网络覆盖不到地方就没法使用。而教育微信就克服了这个不足, 基于移动通讯技术的教育微信具有传送图片、视频与短信, 支持群聊等功能, 系统的语音功能方便教师随时随地进行语音沟通, 由此派生出来的微信论坛更可以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专题交流, 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因特网和PC机器, 方便教师进行交流。

Wiki, 又称“维基”, 是一种超文本系统, 它支持面向社区的协作式写作交流, 同时也包括支持这种写作交流的辅助工具。Wiki使用方便及开放互动的特点, 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区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4]。相对于传统网站提供的E-mail、BBS以及聊天室等功能, Wiki站点更强调团队的合作, 这给教育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协作环境, 又不像BBS那样主旨松散和无组织性。Wiki应用在教学中, 既可以作为学习资料的来源, 又可以成为师生网上学习交流、协作共创和问题解决的环境。

四、“云教研”实施的思考

网络环境下的“云教研”是教研存在的一种形态, 其特点是一种服务, 服务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 “云教研”必须是以教师的发展为本, 让教师永远成为教研的主人。

思考一:如何构建“云教研”的环境?

实施“云教研”需要硬件与软件二方面的要求, 首先是学校要有满足教研需要的网络环境和资源。主要包括网络传输、网络存储、网络交换的相关设备。用户终端可以用不同的设备, 包括PC、手机、平板电脑等。丰富的终端设备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将是解决“云教研”最关键的问题。其次系统中还需要添置常用的教研软件, 主要包括网络研讨、沟通交流、数字资源管理等软件平台, 以满足教师使用。“云教研”作为网络服务提供的教研方式, 还应该对服务进行度量。“云教研”服务更像当电力和自来水集中供应之后通过电网和自来水管道网络来提供服务一样。

思考二:如何组建“云教研”团队?

“云教研”目的是提高教研效率。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与才干, 需要众多人员参与才能提高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益。因此, 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是实现“云教研”的基础与前提, 研讨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才能完成好“云教研”任务。所以, 组织校本化信息素养培训非常必要。“云教研”需要参加研讨活动的教师, 应该根据研讨的主题,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 深层次地思考, 毫无保留地畅所欲言, 相互切磋交流, 最终达成共识。所以, 这个团体应该是“终身学习型”“反思协作型”团队。这样, 才能去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研讨活动, 教师在团队中去领悟、去感受、去发展。

思考三:“云教研”活动如何管理?

“云教研”活动的成败取决于组织者的策略和教研活动过程。网络教研既强调自主学习, 更强调协作学习、共同成长。因此, 组织者必须制定明确的研讨主题, 设计合理的活动程序, 并善于在活动过程中捕捉各种重要信息, 积极引导研讨, 发现典型的、有价值的问题, 使研究紧紧围绕主题展开, 逐步深化。其次要确立“云教研”评价的标准, 能否提高教研的效率, 能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能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应该是评价的主要内容。因此, 如何管理“云教研”也是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

五、结语

大庆路小学在完善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的平台, 强化“云教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应用, 走出一条彰显个性的特色发展之路。学校完善教师网络研讨、网络自主发展、教学反思、教师沟通交流、教育资源共享等平台, 构建学校的“云教研”环境, 也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云教研”丰富的资源、开阔的视野、超越时空以及快捷实时的特点, 是传统的教研活动所无法比拟的。但这种形式既有优势, 也有不足, 所以我们应该把传统的学科研习与“云教研”巧妙结合, 互为补充, 将两者有机地结合丰富校本教研形式。当然, 由于“云教研”的自律性比较强, 需要参与人员的创新与坚持, 需要管理者执着的追求, 只有这样“云教研”才能彰显出效益。因此, 正确认识“云教研”的作用, 把握“云教研”的基本原则, 创建灵活多样、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模式, 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http:baike.so.com/doc/6487384.html

[2]邱健筠.云教育环境下教师专业成长策略.基础教育参考[J], 2013 (8) .

[3]吴长城.云学习 (云教育) 理念和行动的倡导http://sociallearnb.org/zop/18/cloudearning.

教研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篇10

一、主题性教研活动的内涵与特点

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主题性教研活动是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课堂典型问题为教学研究的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性的教学研究活动。例如“如何设计与编写教学目标”是学科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最先遇到的困惑,我们把它列为教研活动的主题之一。我们首先把课程总目标分解成若干个有系统性、有层次性的分目标,并形成主题。如“理解教学目标的分类”“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教学目标的编写”“教学目标设计的案例分析”等,每一次教研活动中针对某一个主题,通过研讨对问题的解决形成共识,用教学实践进一步检验,再次研讨与改进,达成引导每一个教师主动参与课堂典型问题有效解决的目的。这样的教研活动促使每一个教师个体对问题开展思考,给教师以真实的收获,从而实现教师个体的自主反思与专家和同辈诊断、指导、经验共享的交互作用。主题性教研活动体现的主要特点如下。

主题性。教师参加教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或问题。如果教研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没有这样的共同意图与愿望的话,教研活动都如同一场排演过的戏。所以,教研的主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教研主题是针对所需解决的问题及不同教师群体的需求,经过了一定的背景和活动意图的分析确立实施的。例如,“教学目标设计与编写”“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应用”“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的组织与实施”“学习环境和思维工具设计”等,类似的一些主题深受教师的欢迎。

系统性。达到改进教学行为的目的,必然是坚持对某一个主题的持续研究。这里的系统性主要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从目标、内容、途径、环境建设、评价等系统设计,从提出问题、教学跟进、实践反思、深化和改进等方面逐步推进。

合作性。主题性教研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是教研员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互动合作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形成了团队,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共享成果的过程。

研究性。主题性教研活动使每位教师在面对问题时,能在自己的行动中进行反思,踏上了一条由问题到设计到行动再到反思的教学研究之路。

二、主题性教研活动的基本操作程序

根据主题性教研活动的特点,我们构建出主题性教研活动的基本模式,即明确主题,提出问题;观摩教学,主题研讨;深化研讨,优化改进。这里以一次“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为主题开展的教研活动为案例阐述具体的操作程序。

1. 明确主题,提出问题——教研活动的前移部分

教研员提前一周将研讨主题、《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公开课的教学计划、活动流程等通过校际网络协作平台在“小学信息科技教研园地”“教学素材”等栏目内公布,并在“交流研讨”栏目内出示看课要点:项目主题选择是否合理?教学设计是否体现项目学习的本质?项目主题是否以课程内容为依托,与课程目标紧密联系?如果教师对教学中“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有何具体问题或想法也可在网络平台“交流研讨”中开帖讨论。

2. 观摩教学,主题研讨——教研活动的主体部分

我们首先对全体教师进行《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培训,使每位教师能够明确课程标准对主题性教研活动的要求,并重申听课的关注点。然后,我们引导教师开始观摩教学课,如在观摩《师生合作制订旅游计划》教学活动之后,开展具体针对性、合作性的主题研讨。

教师:小学生在了解、熟悉、掌握信息科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通过学习,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解决真实、开放问题能力的任务,同时为学生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载体的信息化学习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

教师:总的感受可以归纳为三个“新”。一是新在教案。未听其课,先观其案。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案,更是把学生如何去学作了很详细的计划,是一篇设计详细、考虑周到的教案。二是新在教法和学法。在课上,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更是变成了一名指导者。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三是新在平台。ZOHO平台是类似百汇、谷歌site等在线学习交流的平台,是今后信息发展的一种趋势,值得我们学习。

教研员:请大家讨论一下,此次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了呢?培养了学生哪些能力呢?

教师:教学目标设计有层次,学会根据任务分工,获取信息,完成相关部分的旅游计划,培养学生信息分析、获取的能力。利用ZOHO平台将各自完成的部分计划与小组成员组合成完整的旅游计划,培养学生信息利用和交流以及协作的意识。学生通过评价,调整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制订出合理的旅游计划,培养学生对信息科技和在信息化社会中生活的正确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教研员:归纳得非常好。那目标达成度如何呢?

教师:好像是达成了。

教研员:“好像”说明你对自己的回答也不是那么有信心。如何看目标的达成,我想有几点值得大家思考。信息平台是影响目标达成的一个原因,如果ZOHO平台的不稳定就会降低第二目标的达成率,从而也直接影响了第三目标的达成率。整个项目的设计对小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在35分钟的课时内能否完成这么高强度的任务?此外,大家是否觉得,从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效果来看,设计的比例远远大于课堂实施。那么对于项目学习的项目内容设计主要看实施的有效性。总结下来就是:一是要学情分析,根据学生不同时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项目;二是要为学生在信息化学习平台上的学习创造条件;三是要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我来介绍几个国外课堂的项目学习案例《与众不同的社区》《生命时间线》,看完以后,请大家一起研讨。

教研员提供案例,教师研讨。

教师:这两个项目学习都运用了当前最流行的苹果工具与软件,学生肯定很有兴趣。

教师:这种项目学习的形式真正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体现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小组合作,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探究。

教师:这种教学方式贴近上海二期课改的理念,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搜集、处理信息,并将信息整合到一起。并通过数字故事的方式展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对问题的看法。值得我们参考。

教研员:案例中的教学目标制定具体,设计步骤细致可行,结合了多种软件技术的使用操作,不失信息科技学科的特点。最主要的一点是项目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有个性化学习的凸显,不仅在研究的内容上有个性,也应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灵活运用各种工具。这种设计是可执行的,所以也是有效的。

教师:我要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这种类型的项目学习设计。主题为:介绍上海的美食。前期我还要作一个问卷调查,看看学生们到底有没有兴趣。

教研员:“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不久能看到大家的实践。今天教研活动后我们会将设计的项目学习内容上传到网上,大家可以回帖予以评价,提供可修改的意见,在下次的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

3. 深化研讨,优化改进一教研活动的后续部分

面对面的教研活动结束以后,我们将活动材料挂在“校际网络协作平台”上,在“在线研讨”栏目中开帖让没有参加常规教研及来教研活动中没轮上发言的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在规定时间内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设计放在“教学设计”栏目中,以便下次教研活动再次开展研讨。

三、开展主题性教研活动遵循的基本原则

经过几个学期的研究与实践,笔者归纳了主题性教研活动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双主”原则、开放性原则、问题性原则、任务性原则。

1.“双主”原则

“双主”是指:教研员的主导性和教师主体性,这是有效主题性教研活动开展所必备的因素。如果教研员的“主导性”不能很好体现,那产生的后果就是研究的主题和内容分散,缺乏归纳总结。如果教师的“主体性”不能很好体现,产生的后果就是又回到长期以来形成的自上而下的教研运转模式。教师不是作为有目标、有计划的研究主体,而是作为国家课程意志忠实而被动的附属者而存在,抑制了教师自由创造精神,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体现在以下几点:(1)时空开放,即不局限于固定场合组织教研活动,可自由地组织课堂研讨、专家报告、参观考察等;(2)内容开放,即吸收新信息新观点,也可请学科教师组织内容新颖的活动;(3)活动结果开放,即对问题的结果或答案具有多样性,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如教研前移和后续部分在网上开展讨论,体现了时空开放;国外案例的介绍体现了内容开放;研讨过程中的每次“头脑风暴”体现了活动结果开放等。另外,一切教学研究活动的最终受体是学生,信息科技是开放性的课程,教师更应该了解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掌握技术的程度到底如何。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不妨让学生也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同时检测我们的教学是否让学生多元智能得到了新的培养途径?是否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3. 问题性原则

研究始于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来自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教研员在与全体成员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将具有典型意义的、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综合,再升华为主题。

经过实践与问题梳理,我们形成了如何让有价值的问题成为教研活动主题的四点共识:一是该问题要来自真实的教学情境,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生活;二是该问题应该是大多数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三是该问题是目前学科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四是该问题通过教研活动有解决的可能。

4. 任务性原则

在主题性教研活动中,每次活动都要设计不同教师的参与点和参与方式,使每位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每位教师的经验能及时与同行分享,改变了一人上课教研员卖力的教研方式,倡导每一位教师提前介入,带着任务与上课教师经过写预案、磨课、研讨,从而实现共同成长,提高学科素养。在实践中,我们也适时采用了分学区认领任务的方式,提高了学区教研组织者的教研执行力。

四、关于主题性教研活动的进一步思考

1. 形成体现学科特色的区域主题性教研活动的新模式。

小学信息科技主题性教研活动的实践探索改变了“等级式”的教研工作方式,建立了“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的“教研沙龙”模式。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化,主题有针对性、连续性、层次性,以信息技术支撑教研,体现学科教研特色。重视教研活动的前移与后续,前移促进每位教师的预习,后续促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教师喜欢的理由如下:内容实用,贴近实际,切合教师水平;现场体验,灵感交流,易于模仿迁移;角色自由,话语主动,便于真实参与。

2. 坚持以问题系统解决为目的的主题性教研活动的过程优化。

教学实践过程是教师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我们组织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梳理、筛选个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把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优化主题性教研活动的研究过程。

3. 建立健全科学的主题性教研活动评价体系。

教研活动评价体系应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自主展示为主要目标,将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心得、感悟、优势、特长等加以呈现,鼓励教师自我评价、自我创新、自我反思,使评价成为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分享成功的过程。我们设想为每一位教师建立教师专业个性发展档案,实现教学工作过程的档案管理,促进教师将常规工作与自我价值的主动实现结合起来,将教学研究过程与主动积累结合起来,努力成长为反思型教师。

教研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篇11

【摘 要】校本教研如果缺少一种经历式的参与,难以促成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更难锻造一支积极向上与开拓进取的教研团队。换言之,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基于课堂实践,基于教师自身参与、自我需求及相关合理运行的机制或模式。整体开展基于“磨(模)课”为载体的课例研修的活动探索,试图让不同学科教师能“卷入式”地参与到学科教研中来,使教研活动有主题、讲实质、够深度地展开。“四磨一理”的教研活动方式,力图通过磨课的历程,把学科组成员都“卷入”到活动中来,不同学科组成员均能一起“抱团”前行。“点”是磨课,“面”是磨人,“体”是出境界(即专业成长)。

【关键词】磨课方式 运作机制 卷入参与 专业成长

一、提出的背景

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目的是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辨、研究与探索,以此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当前学校开展的主题教研活动中存在着不少缺陷。

(一)问题意识不强

为了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我们曾经对3所小学,共160余名教师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你认为校本教研的核心是什么?

从以上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关于实践容易、操作性强的备课、听课、评课相对热衷一些,而对于“研究教学中的问题”这一涉及校本教研核心的要素,教师关注的程度不到四分之一。说明一线教师关于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不强,尤其是学科团队对本学科教研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熟视无睹。

(二)形式容易走过场

现实学校教研活动在部分教师眼里被看作是例行公事,而不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途径。教研活动没有事先的规划和所要达成的目的,要求和预期效果不明确,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进展。

(三)主题不够明朗

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指在个体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筛选出大多数教师存在的共性问题与困惑而确立的待研究的主要问题。一线教师在备课、上课、听课的过程中不是没有发现问题,只是大多就事论事,没有将相似的问题进行整合,缺少问题“类”的思考。这里的“类”就是活动的主题,只有在主题的框架内进行相关问题的研讨,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一些问题,达成相关“类”的问题活动效果的提升。

(四)参与面不够广

当前校本教研的关注点很多时候是在于“如何上好一堂课”,而且教研组长的角色更多地定位于组织者。因此出现了以下问题:其一是由于研究课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烦琐的教学准备,很多教师不愿意进行实证研究;其二是教研活动成了教研组长和上课教师的“二人转”,其他教师怀着“旁听者、局外人”的心态参与教研活动,大大降低了活动的主体参与意识。

因此,校本教研如果缺少一种经历式的参与,就难以促成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更难锻造一支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教研团队。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基于教师自身参与和自我需求。那么,如何有效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性需求呢?我们认为:一要引导教师关注自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共同参与确定教研组研究的方向与主题;二要让人人成为教研的“主角”;三要积极建构真实的对话平台,让教师在实话、实说、实践的研究中感受到适度的心理压力及积极的情感体验。

基于以上想法,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基于“四磨一理”为载体,实现“磨课·磨人·出境界”的课例研修的活动探索,试图让不同学科教师能“卷入”式地参与到学科教研中来,让教研活动能够有主题、讲实效、够深度地展开。

二、“四磨一理”教研活动方式的框架、操作意图及价值取向

“磨课·磨人·出境界”的磨砺(模仿)课教研方式,主要采取的是“四磨一理”(磨砺课)的集体“磨课”研讨的方式。

(一)“四磨一理”教研活动方式的运作框架

“一磨”与“二磨”主要是促进教师自主参与,尤其是“抽签上课”环节,其目的是减少团队中的“旁观者”角色,体现教研活动的主体是每位教师。

“三磨”与“四磨”主要是解决在“一磨”“二磨”过程中教师将会遇到磨课中的“高原反应”的现象,此时适机借助外力进行指导引领,让团队成员及时走出磨课的“高原期”,磨课活动在“量”的积累下有“质”的提升。同时,为教师搭建教学展示的舞台,让“磨课”的空间能内外结合,适时拓展促进团队成员在“拉练式”磨课中逐步成长。

“一理”主要是解决团队“磨课”历程中适机进行理性思考与整理的问题。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这个环节的整理,可以对课例的认识从无序到有序,从局部到整体,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促进教师加深对所磨课例认识的个性化程度。

(二)“四磨一理”教研活动方式的价值取向

一般而言,一线教研活动一定承载着相关的目标与功能。“四磨一理”的教研活动方式也一样,我们力图通过磨课的历程,把学科组成员都“卷入”到活动中来,不同学科组成员均能一起“抱团”前行。“点”是磨课,“面”是磨人,“体”是出境界(即专业成长)。“磨课·磨人·出境界”也就是“四磨一理”教研活动方式的立体型目标趋向。

“磨课”:一个阶段内团队成员集体或分年段通过“四磨一理”的教研活动方式磨学科某领域的一个或几个课例,切身经历一节课或几节课的常态教学的优质化历程,以此逐渐地通达对这类课的理解与设计教学。

“磨人”:以磨课为载体,抽签上课为手段,逐步地把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卷入”到“四磨一理”的教研活动中来,人人充当教研活动的主角,个个都有活动的任务,让教研团队中的成员实现从一个人到几个人再到一群人的“抱团式”成长。

“出境界”: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个历程,它是由小见大、积少成多、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四磨一理”的教研方式旨在引领教师经历课的“磨砺”过程,以教师熟悉的课例研究为载体,有意识地进行理性化整理,逐步地把一个个课例研究物化为文字或视频的可操作借鉴的成果,促使教师的“磨砺经验”逐步地提升到“理论化”水平,从而“卷入式”地带动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活动展开要素

(一)主题确立

无论是课堂教学展示还是学科培训,都需要有适切的主题。主题的适切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如果主题过于“高、大、上”,教研活动就很可能走过场或无法深入。衡量主题适切与否,一方面要看研究的问题是否明确具体,能否急教研组教师之所急。换句话说,就是教研活动的价值定位不能一厢情愿,要与参与者的需求一致;另一方面要看主题与活动的定位是否匹配。实际上,活动的定位与参加活动的对象有关,参加活动对象的需求不同,活动的具体定位和指向就会有所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教研活动应针对学科研究的情况进行整体规划,每个活动都应该纳入到学科教学研究的整体规划之中,以体现教学研究的长期性和前瞻性。同时,每次教研活动都必须依据当时学科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立主题,以体现教学研究的阶段性和针对性。这样能使每次活动都有鲜明而具体的主题,每个活动之间既有层次性,又有连贯性。

因此,“四磨一理”教研活动要结合日常教学实际,选择适切的主题来展开研究活动。如数学学科可以在课程标准的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四大板块中选择一个板块逐渐地推进。当然也可以根据学校团队的实际选择教材中典型的例题、教学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学生作业中群体性错误的习题、教材中综合性题型以及阶段性教学目标达成的必要探究材料等,作为“四磨一理”教研活动的主题。

(二)任务驱动

“四磨一理”教研活动过程中,学员在团队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或几个共同的活动任务,在较强的实践性问题解决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所研究问题的教材资源的收集、修补、重组、重构等实践性活动,团队学员进行个体自主探索和团队互动协作的实践性研究,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团队中的成员最终形成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自主提炼的研究性习惯。现在教师不缺教学理念,缺的是如何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能力。 “四磨一理”教研活动方式就是如何把“教”的研究与“学”的研究很好地进行无缝对接,也就是帮助教师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中相对科学、有序、合理的行为。

(三)活动展现

教研活动的方式有很多,“四磨一理”教研活动最终将以课例方式展现给同行,这对于一线教师能起到借鉴作用。同时,希望能有更多的教师能参与到本教学研究活动中来,并对本研究活动予以意见或建议。活动展现主要经历两个核心环节:一是团队磨课;二是团队协作展示。

1.团队磨课

通常根据研究主题与线索把团队中的成员分成若干组,首先成员分散先行设计与自主磨课,接着进行集中磨课交流,最后通过“四磨”课例基本成型,再作相应的交流展示。

2.团队协作展示

“四磨一理”教学研究活动的课例基本成型后,要尽量为成员搭建平台进行自主展示,其目的是能促进团队成员把课例物化为行为,接受同行指正;同时在团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优化教学行为;通过不断磨砺完善一些典型课例,并慢慢积淀下来成为教学资源。

(四)反思跟进

一线教师如果没有行为变化在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不可能深刻的。而要真正让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扎根于教师的心中,运用于课堂之上,外显于学生的发展中,就要允许他们有一个感悟和累积的过程,有一个怀疑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有一个借鉴和亲身实践为并体验成功的过程。因为,即使是在亲临“四磨一理”教学活动现场的教师身上也不见得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更何况是“道听途说”的场外教师呢!

正因如此,我们在活动后及时跟进对教研活动成果的梳理和提升,以进一步促进对相关主题的研究、思考和实践。我们把磨课过程中的种种“煎熬”“磕碰”和“争议分歧”作为上课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宝贵财富。让每一位上课教师依据自己的磨课经历写出详尽的教学设想、教学过程和反思,让他们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梳理过程,把自己即时的感受积淀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上一个台阶,才能使这节课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真正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能让旁观者分享他们的经历,不仅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四、实践后的思考

(一)如何关注团队成员的能力差异性问题

“四磨一理”的教研活动方式让每一位教师都真实地参与其中,最大程度地调动了教师教研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教研的团队协作优势。但由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客观存在,在教学预案的理解与有效演绎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

(二)如何关注多次预案实施的有效性问题

“四磨一理”的教研活动方式经过两年的实践,应该说不同学科组的教师都能全程参与到预案的生成过程中,但是真正抽签“中奖”的教师带着预案进入课堂实践时,依旧对教学预案的流程多少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导致预案与学生实际的磨合存在一定裂缝,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三)如何关注教学设计的多元性问题

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的解读角度,当然也会出现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一次磨砺课只能从一个角度去设计与解读教学内容,这当然是有局限性的。建议可以尝试一课多磨,从不同角度去设计教学,从而实现“一课研究”的最大意义。比如“小数的意义”的教学设计,我们是基于小数与十进分数关系来展开的,接下来我们还将尝试从数位顺序的反向延伸角度来设计教学并展开实践研究。

教研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篇12

但目前教研活动的听评课多是专家或经验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一些凭借直觉的点评, 这样的以个别教师评课为主的活动方式使评课者基于自身的经验进行评课, 缺少教师间的交流互动。活动表面化和形式化的现象影响了学科教研活动的质量, 教师听评课诊断能力的加强成为提升教研品质的关键点。

沪浙两地英语课例研究项目组 (2009) 认为, 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客观上要求作为教研活动重要形式的评课活动加大研究的范围和专业判断的力度, 使评课为更有效的教学活动指明方向。[1]教研活动的听评课缺少从专业的角度反思, 其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教学研究方式的滞后。杨玉东 (2008) 认为, “课例”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 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 即“讲述教学背后的故事”。[2]沪浙两地英语课例研究项目组 (2009) 认为, 课例研究, 是基于研究专题、指向课堂教学问题的诊断与改进、置身教学情境与过程的行动研究。[1]基于课例的听评课教研活动是从教师每日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抽取出一个基本的单元, 以一节课堂为例, 以他人的教学作为研究对象, 教师共同研讨, 使教师在合作交流中跳出原有的自我对真实的课堂进行探讨, 并能够运用于自身的实践中改善教学的教研活动模式。

一、教研活动的实践

教研活动是基于教学中的问题与问题的解决, 笔者所在城市的市级初中英语学科教研活动中, 以“初三英语专题复习———介词”为教研活动中课例的载体, 尝试了基于课例的听评课教研活动的实践。本次听评课教研活动共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由一位教师授课, 第二部分则是听课教师的评课研讨。评课活动改变了常见的教研活动中专家、名师的评课方式, 要求每位教师都准备课后对课堂教学评析。为了使教师的评课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笔者在听课之前给部分教师发放了事先准备的课堂观察量表, 帮助教师从教学结构、课堂教学活动及转换、课堂教师师生互动、学生学习状态等几个方面对课堂进行观察和诊断。

通过本次基于课例的听评课教研活动, 笔者体会到课例选定的研究问题、教师间的差异、课堂观察的技术都使以课例为载体的听评课教研活动有了研究氛围和学术含量。

(一) 问题驱动研究

初三专题复习是指根据课程标准的五级要求, 对学生在初中三年所学的某个知识或技能方面的专项复习。由于复习的专题贯穿在整个初中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没有现成的教学材料。因此, 一线教师普遍对在初三英语复习中的专题复习感到困惑。而笔者在视导听课中也发现在初三专题复习课中存在着以习题训练为主要手段, 以初中三年出现的相关知识的简单重复为教学内容, 不管学情的、面面俱到式的复习。这样的复习方式耗时低效。这个来源于一线教师的实际问题不仅使教师对这个研究问题感兴趣, 也使他们在教研活动中能够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听评课。

(二) 差异激发研究

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教师来自全市十四个区县的不同层次的学校, 教学理念、教学背景和教学经验的差异性使他们对初三英语专题复习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与需求。如来自较薄弱学校的教师认为初三专题复习课应该注重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有关介词用法的语法规则的再现, 而另一些教师则认为复习不应只是学过知识的简单重复, 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拓展, 侧重实际情境中的运用。这样的差异性使每位老师对教研活动中的课例都有不同的思考, 不同的思考为教师的研讨和反思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因此, 基于课例的听评课教研活动是教师之间以课例为中介, 对话切磋, 分享经验, 解决困惑的过程。

(三) 技术辅助研究

听评课的研究办法通常是课堂观察, 以往课堂教学的观察往往都是基于教师个人的感觉和经验, 这种方式对课堂教学的改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课堂教学活动的真实反映需要科学的技术支撑和课堂诊断的专业性。在本次活动中, 笔者尝试了课前课后对学生的访谈、课堂观察的不同量表、前测后测习题对教学效果的检测三种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这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课堂观察手段使听评课活动有了科学的手段, 增强了听评课的学术含量。

(四) 研究促进发展

基于课例的听评课活动使不同层面的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对于年轻教师来说, 通过参与研讨, 把在课本上学到的有关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和课堂教学的实践相联系, 帮助年轻教师很快进入状态;对于工作多年的教师来说, 自身的教学经验和通过活动研讨获得的成果同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样的研讨不仅解决了一线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 也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行动研究提供适宜的土壤。

二、活动的思考

基于课例的听评课教研活动是在一线教师参与的前提下, 解决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困惑, 改进课堂教学,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活动的过程和研讨的成果使笔者对基于课例的听评课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有了以下的思考。

(一) 研究目标的定位

在活动过程中, 笔者感受到了不同背景教师在研究目标定位上的差异, 教师需要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但较薄弱学校的教师关注侧重基础的知识性目标, 而较好学校的教师则关注学生的能力目标。不同的关注目标使活动过程中出现了对初三专题复习定位的不同理解, 而对复习定位理解的差异势必造成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的差异。在新课程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下, 在今后的教研中还需要逐步转变教师的理念, 引导教师学会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情, 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 教学中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二) 研究内容的确定

基于课例的听评课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 促进教与学效益的提升。因此, 在研究内容的确定上应该围绕课堂教学存在的困惑和教材处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课堂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一些低效教学设计, 以一线教师的教学问题为主要内容, 照顾不同教学经验和教学背景教师的需要, 如关注课型、教法、教师和学生的研究。由于学科教研活动的时间有限, 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该阶段侧重, 循序渐进。对在单位时间内无法完成的研究内容, 可以通过活动后对课堂教学录像的分析、实录等方式, 对所需研究的内容进行后续的系列研究。

(三) 研究成果的呈现

基于课例的听评课活动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 因此活动研究的成果应该是教师感到可操作的、具体的策略。这样, 可以调动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在活动中需要研究出学科教学的范式, 让教师觉得简单易做且可以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当然, 这种范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校情、师情、生情, 有选择、增减地加以运用, 使学科教学的范式更具有推广性和辐射性。

(四) 课堂诊断的工具

课堂观察是基于课例的听评课教研活动的核心, 活动需要教师通过课堂观察收集数据。本次研究尽管从不同的观察视角设计了课堂观察量表, 但由于评课是听课后立即进行的, 教师普遍感到个别事先设计的课堂观察量表的复杂性使他们在听课时无法完全顾及。即时的研讨也使教师的评课无法通过课堂实录对课堂教学进行实证研究。因此还缺乏基于数据的归纳式的结论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根据学科的特点, 开发听评课的研究工具, 如对学生能力的课堂教学前测、后测的科学设计、参与式观察的不同视角等。

(五) 研究问题的跟进

本次活动尽管针对教师在复习教学中的困惑进行了研讨, 但由于活动的时间有限, 没有对研讨成果进行深入研究, 特别是教师对复习教学的不同定位进行后续的对比研究, 因此也无法对活动所关注的问题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针对问题的进一步改进。在今后的教研中, 应有计划地对某一教学问题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 使课堂教学的改进呈现出递进的过程。

基于课例的听评课教研活动既是一个学术化的教学研究的过程, 也是一个实践改进的过程。研究活动构建了新型的教研文化, 正如沪浙两地英语课例研究项目组 (2009) 所认为的那样, 课例研究是一种基于教师群体的合作研究。通过全体参与的方式改进教学, 并且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相互启发, 一起进步, 提高教学的质量的过程。[1]这样的听评课教研活动使教师通过合作与研究, 共同反思,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业务素质,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摘要:基于课例的听评课教研活动是以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境为载体, 在教师的合作交流中进行探讨, 以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教研活动方式。活动不仅是一个课堂教学的实践改进过程, 也是一个学术化的教学研究过程, 为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

关键词:课例,听评课,教研活动

参考文献

[1]沪浙两地英语课例研究项目组.听诊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范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3—23.

上一篇: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下一篇:课堂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