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实践创新思考

2024-09-16

平面设计实践创新思考(共12篇)

平面设计实践创新思考 篇1

素质教育在现今的教学中已经不再是一个口号, 而是真正的在逐步落实中, 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对待素质教育问题都异常重视。这是为了顺应社会的需要, 更是顺应人类文明的发展, 高精神文明时代需要的绝不是应试人才, 而是素质人才。小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一直处于基础地位, 被认为是素质教育的启蒙阶段, 人们常说的“起跑线”也多指小学教育。因此, 在新课改的号召下, 小学农村综合实践基地活动教学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个新型教学设计, 这一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 更是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校园, 结合实践, 面向实践。本文是基于研究性教学的视角讨论了小学农村综合实践基地活动教学设计的创新思考, 将教学设计与实践相结合, 突出素质教育实践, 提高学生素质。

一、开展小学农村综合实践基地教学活动的意义

小学课程作为后续教学的基础, 注重的是学生基础学习的教学, 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阅历、思维方式、接受能力等方面的限制, 理论性太强的教学内容并不适合小学生的基础学习。相反在学生的小学时代, 往往是创造力与想象力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 因此素质教育的基础首先应该是保持学生的这种发散思维, 不要用过于学术性、理论性的知识扼杀掉小学生的这种先天创造力与想象力, 而是应该培养这些能力, 让学生加强创造力与想象力, 为未来的素质教学打下基础。因此, 教育界主张开展小学农村综合实践基地教学活动, 就是希望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基础知识, 在基础知识的引导下进一步增强创造力与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基于研究性教学的视角解析组织基地教学活动的目的

1. 丰富知识目的。

以我国目前的教学常规为实例, 小学生入学的普遍年龄在6~8岁, 这一时期尚处在儿童阶段, 特点是活泼好动, 古灵精怪, 想象力与创造力正处在活跃期, 因此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与理解能力都不稳定, 书本上的生硬教学内容也就无法吸引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基地教学形式新颖, 活动多样, 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课本以外的知识, 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去探索与发现, 丰富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学生对于兴趣爱好的倾向, 有助于开发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知识支持。

2. 提升能力目的。

书本上的知识多数倾向于平铺直叙, 缺乏趣味性与生动性, 这是书本教学的弊端。对于年龄在13岁以上、各方面已经逐渐成熟的学生来说, 这种平铺直叙并不能影响学生的学习, 然而对于性情还不稳定的小学生来说, 是无法妥善理解平铺直叙的书本内容的。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形式, 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基地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实践的参与性特点大大提高了小学生对于学习研究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 在理解中进一步提升各项能力, 是基地教学活动的宗旨, 也是组织基地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

3. 强化情感目的。

小学阶段的教学除了要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外, 还有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情感的强化。小学生正处于儿童阶段, 是各方面都不稳定的活跃期, 更是情感倾向逐渐形成的重要启蒙阶段, 这一时期学生的情感将决定学生未来的行为导向及人生轨迹, 是十分重要的阶段, 也是家长与教师必须注意的阶段。情感是一个人的感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 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初始阶段, 不能通过具体的学习来实现, 只能是在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地引导与开发。因此, 多参加实践活动, 有助于学生对自己个人定位的形成。基地教学实践为小学生提供了强化情感的机会, 也为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三、小学农村综合实践基地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资金不足影响活动规模。

小学农村综合实践基地活动是课本外的一种社会实践, 既然归属在社会实践范围, 那就是说明需要资金的支持, 拥有足够的资金是实践基地活动的先决条件。而目前的普遍状况是绝大多数小学农村综合实践基地活动资金不足, 无法形成应有规模, 也就不能够带领学生很好的完成实践活动。小规模的基地活动只起到了一个初始兴趣引起作用, 而不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资质, 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最终影响学生素质潜力的挖掘与规范, 也浪费了实践活动的机会, 失去实践活动的意义。

2. 人员专业度反映活动成果。

小学生的各项素质与能力均处于未开发状态, 萌芽中的小学生素质能力等待着教师的引导与开发。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尊重感与神圣感, 教师的任何指令小学生普遍都会无条件地遵从, 因此教师的素质与专业程度在某种范围内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升, 也影响着综合实践基地活动的成果。我国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是在新课改之后, 在未实行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对于实践并没有深刻的认识, 教师更偏重的是理论知识的讲述, 因此在实践基地活动方面教师的专业度有待考量与提高, 否则将会对学生的实践起到反作用。

3. 教学设计影响活动效果。

教学设计一直以来都是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颖的教学设计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践方面也是如此。然而目前我国对于实践的教学设计过于刻板, 缺少实践应有的变通性与连贯性, 更多的是对个体实践的单一设计, 这种设计在活动效果上表现得就过于单调, 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就降低了实践活动带来的效果, 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发与引导。

四、基于研究性教学的视角提出教学设计创新措施

1. 合理利用资源, 有机开发活动项目。

既然是进行小学农村综合实践基地活动开发, 那就一定要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农村地理位置优越, 人文、自然资源丰富, 最重要的是小学农村基地实践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因此, 我们要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有机地开发活动项目, 寓教于乐, 教学相长。可以利用农村特有的种植资源进行蔬菜、水果、农作物等的开发种植, 划出特定区域, 专门作为学生实践的基地, 让学生在劳作中明白理论, 在实践中体会生活, 将课堂从室内转向室外,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提高学生全方位的素质。

2. 壮大师资力量, 引进校外资金注入实践基地。

师资力量是学校发展的保证, 是学生学习的源泉, 优秀的教师, 有深度的教学, 必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外实践活动更是如此, 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自身知识领域涉及, 都对实践活动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壮大师资力量, 如对教师进行培训、聘请相关领域兼职专家等方式强化教师队伍。同时还要引进校外资金, 资金支持是完成实践活动的有力保障, 要多方位、多角度攻克学校教师、资金等方面的瓶颈, 让实践教学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

3. 师生共同推进实践活动, 思考教学设计。

师生共同参与实践活动, 将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媒介, 将教师引导与学生创造相结合, 共同思考教学及实践活动的意义, 在实践活动中做到全员参与,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淡化教师主导地位, 让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研究, 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教学的实践性需要师生共同创造, 才能够保证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

综上所述,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主导, 小学农村综合实践基地活动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存在的问题, 按照目的与意义来解读措施方法, 将小学实践活动教育与书本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做出引导。

平面设计实践创新思考 篇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加快,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新时期地方人大工作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立足创新,才能得到不断发展。近年来,荆州市人大工作在社会上影响越来越大、信任度越来越高,关键在于我们加强工作创新,正确行使“三权”,增强了工作活力,提高了工作水平。

一、创新工作制度,提高履职水平

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在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探索人大工作规律、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修改和完善了15项工作制度和办法。其中,有8项是最近两年出台的。制度创新为进一步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的实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是创新监督制度。比较有特色的有审议市“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的表决办法、与一府两院的工作联系制度等办法和制度。如《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议市“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的表决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市“一府两院”向常委会报告工作必须认真负责,全面真实;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报告时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工作报告必须经常委会组成人员表决,过半数同意方能通过。此办法实施后,市“一府两院”在起草工作报告时,就比过去更认真、更慎重。有的副市长还亲自参加起草和修改报告。今年4月,常委会拟将《土地承包法》实施情况列入审议议题。市政府考虑到时机不成熟,怕报告通不过,造成工作被动,专门向市人大常委会写了报告,要求延期审议。与市“一府两院”工作联系会议制度规定,在每次常委会会议结束之后,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要与“一府两院”负责人举行一次联系会议,面对面地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协调工作,使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及审议意见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监督办法》出台后,各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根据职责制定了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加大了对违法单位和个人的追究力度。

二是创新人事任免和任后监督机制。修订和完善了人事任免办法。该办法对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的范围和程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将拟任人员必须进行法律知识考试、任前考核、资格审查、任前公示和供职发言等制度写入该办法,使常委会的人事任免工作朝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在干部任后监督中,述职评议已经形成制度,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对“一府两院”负责人进行评议。在述职评议中,认真查找问题,督促进行整改。人事任免和监督走上了程序严谨、监督有力轨道。

二、探索代表工作新途径,有效发挥代表作用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主体,做好代表工作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础。近年来,荆州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代表工作创新的途径,坚持以提高代表素质、认真组织和服务代表履行职务为重点,狠抓了代表作用的发挥。

一是创新代表活动方式。在建立和完善五级人大代表分级联系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代表小组的作用,近两年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各代表小组开展学习、视察和扶贫帮困送

温暖等活动80多次。基层代表实行述职、公示、承诺制的经验被人民日报刊登,人民日报还为此发了短评。人大代表以明察与暗访结合的的方式对生猪屠宰、食品卫生和网吧管理进行了视察。去年组织130多名、今年组织全体市人大代表对市直50多个部门或单位进行了评议,评议结果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在社会上反响较大。

二是创新走访代表月活动内容。近年来,坚持将每年的八月或九月定为联系代表月,由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带队,分赴基层联系走访市人大代表。走访活动中,除看望代表、帮助解决代表生活困难的同时,更注重于倾听代表建议和意见。各走访小组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统一要求,深入到工厂、农村、学校、街道,广泛收集人大代表的意见,每年都收集代表建议、意见百余条。这些建议和意见由人大常委会归纳整理后交市“一府两院”办理,并要求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人大代表。走访代表活动成为代表建言的重要渠道。

三是创新代表培训工作。人大代表能否忠实履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代表素质的高低。市人大常委会注重代表的培训工作,以分散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了代表培训工作。为每个代表订阅了相关资料,代表小组组织人大代表组织不定期的学习培训活动。在去年和今年的人代会期间,专门安排半天时间请省内知名专家给全体代表进行了《宪法》、《代表法》的讲座。

四是创新代表议案办理工作。近年来,荆州市人大常委会本着突出中心、关注民生、抓住热点、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办理单位负责人与代表见面的办法办理议案,改变过去的“文来文往”为现在的“人来人往”,当面征求代表对议案办理的意见,加大了对代表提出的意见、批评和建议的督办力度,每年议案、建议的办结率和与代表的见面率均达100%。

三、拓宽宣传工作渠道,扩大人大工作影响

近年来,荆州市在完善宣传制度、改进“三会”报道的同时,努力拓宽宣传渠道,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切实提高宣传实效。

一是打造新的人大工作宣传平台。去年8月和今年3月,分别在《荆州纵横》杂志和《荆州日报》上开办了 “民主与法制”和 “人大工作”专栏。去年在人代会和县级人大换届选举期间,先后在广播、电视、报纸上开设了“新时期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等专栏。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人大工作,今年正在对《荆州人大网》进行全面改版,改版后的《荆州人大网》将成为宣传人大制度的另一个重要阵地。

二是丰富人大工作宣传形式。去年,荆州市采取在《荆州日报》上登载试题的办法,开展人大知识竞赛,此次竞赛不仅有许多机关干部和人大代表参赛,而且有许多市民自觉参赛。这次活动的消息经中国人大新闻网站和《楚天主人》登载后,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先后有张家港、海口、菏泽、阜新等市的人大常委会向我们咨询有关情况。今年是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荆州市抓住这一有利契机,采取拍摄电视专题片、举办知识竞赛、制作纪念画册、召开音乐招待会和邀请国内知名人士讲授人大制度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工作在围绕中心、张扬法制、关注民生、突出代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突出以人为本,创新人大信访工作

人大信访部门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密切联系群众的渠道和桥梁,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搞好人大信访工作既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监督、履行人大职责的重要环节。两年来,荆州市共受理群众来信500件次,接待

来访1200批次。在信访工作中,市人大常委会深深地认识到人大信访工作是“形势所需、职责所在、感情所系”,把人大信访工作与人大其他工作摆在同等位置,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突出以人为本的创新思想,始终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和排忧解难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修订、完善人大信访工作办法,创新工作机制。在征求多方意见、广泛调查研究后,形成了《荆州市人大信访工作办法(草案)》,并先后提交市人大信访工作会议、主任会议反复讨论、修改。最后提请市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29次会议一审、再审,于今年6月18日通过。新通过的信访办法对信访办理时间要求更加严格,规定的信访办理形式更加丰富,人性化色彩更加浓厚,对信访工作者的奖惩更加明确,并对建立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纵横贯通的信访网络提出了要求。

二是创新信访工作途径。当前,信访工作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上予以创新。在前几年运用特定问题调查、召开信访案件专题会处理信访案件的基础上,探索运用了信访听证会的形式。去年9月,对一个上访达8年之久的信访案件,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召开了听证会,有关方面负责人面对面地解答了上访人的疑问,基本解决了这一久诉不息的上访问题。

五、改进调研方法,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调研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履职的一项基础工作。近年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改进调研方式和方法上进行了创新。

一是围绕常委会工作要点和建议议题开展事前调研。近两年来,常委会每审议一项工作报告,都事先相应组织调研,并形成调查报告。同时,要求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广泛了解人民群众对有关工作的意见与建议,认真做好审议发言的准备。由于情况来自基层,建议源于群众,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报告时,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效地提高了常委会的审议质量。

二是围绕全市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先后针对工业兴市、抗灾救灾、农业执法、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承包以及义务教育等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了10多次专题调研,形成了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如,关于农业执法问题的调研报告,关于整治洪湖、长湖生态环境的调研报告分别被《法制日报》、《荆州纵横》杂志刊登。尤其是去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工业兴市”开展的加大经济环境整治、招商引资、引智、工业经济运行、国税税收征管等系列调研活动,既为常委会行使职权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又为市委、市政府推进“工业兴市”战略提供了参考意见。三是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跟踪调研。对于安全生产、食品卫生、网吧管理、义务教育、血吸虫病防治、农民增产增收等群众反映多、意见大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先后进行了多次的调研,为常委会加强监督和跟踪督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在食品卫生安全和网吧整治方面,组织人大代表以明察与暗访结合开展多次跟踪调研,摸清了食品卫生安全与网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促使市政府加大了整治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创新地方人大工作,必须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明确创新目标。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的历史时期,这给人大工作既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又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内容和创新空间。创新人大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使创新工作为建设民主与法制社会服务。

二是确定创新重点。人大工作创新必须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职权,要着重在履行“三权”、发挥代表作用、宣传报道和人大自身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三是讲求创新方法。要创新人大工作,必须团结和依靠群众,深入实际,讲求实效,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融入到创新工作实践中去。

平面设计实践创新思考 篇3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 毕业设计 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是本科学习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每一个教师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存在的诸多问题

虽然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总结专业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但就目前完成情况来看仍有诸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一)选题存在盲目性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首先由指导教师给出备选课题,然后由学生依据学习特长、研究兴趣以及客观条件,与指导教师共同商量后确定课题。但现实情况是,虽然经过三年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并未形成自己的研究创新点,在选题时表现得非常盲目。

(二)指导角色缺失

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对基础理论有所掌握,但并未系统地综合运用。因此,有些学生看到课题感到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开始。因此,学生从方案制订、实验安排到研究内容就只能听命于教师,学生组织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并未得到改善。

(三)论文质量欠佳

由于实验场地和设备的不足,限制了毕业论文的质量。此外,考研的学生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考试准备中;找工作的学生为了在限定时间内找到好工作,就把写毕业论文的任务放到了从属位置;还有些已找到工作的学生,其用人单位要求提前上岗,致使这些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

(四)答辩水平不高

在答辩过程中,学生普遍表现为知识面狭窄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有些学生回答不出与论文专业知识相关的问题,即使有学生能说出有新意的观点,但却不能说清楚新在何处。

二、改革毕业设计过程, 培养创新能力

围绕如何在指导中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我们经过对近些年工作中对每个环节的不断总结,建立起一套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选择能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和发挥学生创新意识的课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一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毕业设计能否顺利完成,对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起着关键作用。好的选题能充分发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选择富有科学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课题,使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毕业设计的全过程。

(二)建立学科指导小组,实行联合监督指导

这种做法增加了学科指导工作统筹协调的灵活性,优化了学科小组内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杜绝了因个别指导教师临时出差而发生其学生无教师指导的现象。实行学科指导小组后,学生不仅对自己的课题比较熟悉,对其他学生的课题也有所了解,这有利于学生将设计过程中萌发出的创新的火花融合到毕业设计中去。

(三)建立定期交流和报告制度

为降低外部因素和实验条件对论文质量的影响,在学生选题初期就明确应完成的内容和任务,使学生对自己将要完成的题目有较好的认识和预期设想。建立每周师生见面讨论交流的制度, 全程监控设计进度,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情况;每两周学科指导小组的教师进行一次交流,针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四)建立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

毕业设计成果验收、毕业设计答辩以及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时,创新性都占有很高的比例。学生对某些设计内容或某些概念论述进行了创新或对前人的工作有所改进或突破, 就应获得较好的成绩。这种评分办法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充分发挥其个性优势;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时代对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人才的要求。

(五)建立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科研激励措施

目前大部分学生对科研缺乏认识,没有形成一定的科研意识。因此,我们拟采取以下措施激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首先,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这样既能让学生形成科研的基本概念, 又能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与学习水平;其次,学校可以将教师指导学生从事科研的工作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挂钩,即如果学生发表了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优秀作品,那么可计入导师的科研分;再次,学报应开辟学生论文专栏,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开展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

(六)造就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要在毕业设计工作中开展创新意识教育,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高校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多角度、多空间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对于获取新知识的欲望,启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路。因此,全面提高和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因为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导力量,教师本身必须与时俱进,具备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不仅要具备宽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再次,要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只有拥有较强科研能力,教师才能将其所在领域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将新的科研方法传授给学生;最后,还需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扎实的治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会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小结

本文针对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情况展开讨论,重点讨论了本科毕业设计过程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并对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并进一步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志科.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

[2]范兴明,张鑫,王荣,魏德强.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创新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12).

[3]邓力,张联.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平面设计实践创新思考 篇4

学校于2007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后, 明确提出了新的办学目标, 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文件精神, 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 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办一所受当地人民尊重的教学应用型大学”。美术学院按照学校整体发展战略, 不断强化艺术学科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及需求相适应, 加大实践教学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组织管理, 初步构建了能力本位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了一支应用型实践教学团队, 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总体提升, 确保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 在学校积极推进建设“教学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转型时期,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科融合与专业互补, 促进人才培养中科学精神与艺术素养的协调发展,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现就针对我校教学应用型及综合性学科背景下, 我院艺术学科复合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定位、教学模式及实践平台建设等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艺术学科人才培养的定位

美术学院艺术学科人才的培养体系, 要顺应时代的背景, 政策的变化和我校综合学科特点, 确立出自己的发展定位: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持“以特色上水平, 以特色求质量, 以特色求发展, 以特色创品牌”的办学思路, 围绕乌江流域文化艺术资源, 大力开展艺术创作与教育实践, 锐意进取, 努力建设具有特色鲜明的美术学院;坚持以艺术学和设计专业为主, 美术学 (教师教育) 、服装设计与工程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服务重庆, 面向西南, 辐射全国, 为艺术教育和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服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 以教学为中心,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以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为支撑,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为地方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具有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 具备美术专业能力和艺术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

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 首先, 发挥我校综合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 加强跨学科合作, 拓宽专业口径, 增强专业的适应性。比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增加环境类和建筑类课程, 在工业设计专业增加机械设计类课程, 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增加管理学与品牌推广等相关课程, 并开设一定比例的物理与现代文明等公选课程, 使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课程内容更加系统, 专业口径更加宽阔。艺术学科是一门应用性极强, 具有学科交叉和专业融合的特点。北京奥会和上海世博会表明现代展示设计具有科学技术和艺术设计的融合之特点, 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对展示环境进行系统的策划、创意、设计及实施制作的过程, 其应用手段多元、涵盖学科广泛、施工系统复杂。一项完整的展示设计工程可以说是平面、立体、空间和影像等多个设计门类的综合体。它除了受社会、经济、技术等客观因素影响外,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作为设计者,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艺术底蕴才能对设计项目有一个全面、深刻的把握。这对高校艺术教育来说,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创作与专业设计的教学, 还要提高学生在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同时, 还要把提高艺术学科从业人员的人文素质和整体艺术水平, 探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设计文化的关系作为艺术教育中重要的环节, 体现艺术学科的人文性和文化内涵。

反思我们的艺术教育, 在课程安排上将专业技能的讲授放在主要地位, 课堂讲授学时比例过重, 教师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完全不符合现代艺术学科的教育教学, 片面强调专业操作技能, 忽视学生人文素养及探究式学习的培养, 显然是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样会导致学生知识体系不全面。在这一点上, 我们接下来的改革, 就是要以文化艺术内涵培养为基础, 完善现代艺术教育体系。艺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整个教育事业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发达的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本国的艺术教育, 如美国就把艺术教育放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并制定了一套“国家艺术课程标准”, 把艺术定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 并一再促进艺术的综合以及艺术学科同其他学科的连接。艺术教育要结合专业特色, 开设美学类、人文类、史学类、心理学类等相关课程, 完善知识结构。特别是地方高校更要重视民俗文化教育, 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推动渝东南特色经济及民俗生态旅游发展。在具体教学方法上, 大力开展实地考察、专题讲座、民俗调研、沙龙式研讨和传统授课等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 让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时, 能够在“博大精深”“融会贯通”上下功夫,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其二, 美术人才的培养, 就是对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艺术创作与设计活动的本质特征就是创造。我们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 应转变传统教育方式, 改变传统的授课形式、考试模式、评价体系, 加强课堂讨论和实践环节, 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团队意识、创作意识、设计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 还要重视学生个性表达能力和个人思考能力, 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一点, 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向为例, 我们还应该在“包装设计与品牌形象研究和实践”“数字媒体与多维视觉设计”“信息设计与文字设计”这三个方向上下功夫, 在抓好传统的包括品牌推广、包装、书籍、装帧、视觉表现研究、广告设计、展示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老方向内容教学的同时, 还应该对生态设计、市场研究、传媒研究、媒体设计和信息设计等较新的内容进行深挖,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打破学科和专业之间的界限, 注重学科和专业之间的融合与交叉, 将视觉问题放进全新的语境中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像品牌形象与包装设计类的教学中重视心理学、生态学和品牌策略的研究, 在新功能包装、绿色包装、品牌包装、文化包装等方向上, 探讨现代包装的“低碳”设计理念, 探索现代包装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视觉传达设计受信息时代数字媒体的普及影响, 我们的教学必须要重视视觉语言从传统纸质媒体向数字媒体的转换, 视觉图像从静态存在向动态生成的转变, 视觉传达模式从单向传达向交互传达的转变, 这些都使视觉传达设计更充满时代气息, 人性化得到更深的拓展。

因此,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通过教学改革、优化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适时修订和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将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体现在课程设置及各个教学环节中, 以注重课程体系内课程的整合、衔接与关联, 着重进行课程内容提炼与更新的修订原则, 强调加强实践、突出创新和因材施教的具体要求为重点, 各专业培养方案在符合学校的定位及培养目标的要求下, 突出艺术学科专业特色和发展要求。艺术学科特别是艺术设计专业更是应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专业教学绝对不能脱离实践和生活。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 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强化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注重对实际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加强一些实际课题的引入, 让学生更好地将创意设计向实际的市场和产业接轨, 将创造精神和务实态度结合, 从而挖掘学生在问题分析、创新思维、具体实施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让学生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体现艺术、技术与功能的完美结合。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专业问题的认识和对专业的热爱, 同时也体现了在教学应用大学背景下, 培养具备创新实践、艺术创作、艺术设计实战能力以及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其三, 根据重庆市实施科教兴渝、人才强市战略和打造西部地区文化人才高地, 以及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的需要, 依靠学校多学科背景优势, 针对建筑业、制造业、商业等传统领域, 以及新兴的信息、数字娱乐、新媒体、城市景观雕塑及民间雕塑领域的人才需求, 我们应该进一步在数字媒体、公共艺术、城市景观雕塑及民间雕塑等方面, 思考开展新专业与专业方向, 为重庆产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转变教学理念, 强化实践性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校开展的教学应用型建设论坛, 就是要深入研究在当代艺术学科已由单向型向交叉型转变, 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化, 由传统手工型向现代科技与材料运用型演化背景下, 探讨艺术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艺术学科有突出的应用型、实践性强的专业特征, 我们必须以学生为本, 强调阶段性实践课程之间的衔接, 突出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特点。根据学校教学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比如可以把四年学习阶段分成一年级为基础认识培养, 二、三年级为专业能力培养, 高年级为创作 (设计) 创新培养和应用研究培养几个阶段。把几个阶段与基础统一性、专业门类性、能力综合性、理念创新性、发展动态性的交互环节, 互相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循环实践体系, 让学生在多次的实践环节中查漏补缺, 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协调发展。

构建与专业相适应的阶段与交互循环实践教学体系, 突出艺术学科的实践性教学的专业特色, 满足不同层次教学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 各教研室进一步开展专业教学体系的讨论及研究, 特别是设计专业要加强课程群的建设, 根据课程群的知识点, 针对教学、学生、行业的实际, 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素质整合的三结合思路, 采取设计公司工作流程与常规教学的课题作业流程结合起来, 设计新的课题执行教学流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传授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改变填鸭式教学, 克服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 只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题执行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只是方向的指引者, 教学的组织者, 执行的辅助者, 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构建各类实践教学平台, 加强校内与校外结合, 推动产学研有机结合, 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战能力

教学为研究与设计生产服务, 研究为教育与设计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设计生产为教育与研究提供实验基础和可能的经济支持,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和共同发展。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是实现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 我们在办学上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突破现有的办学模式, 特别是建构教学应用型大学, 更是要积极搭建校企合作模式的产、学、研平台, 通过在校内与企业共建设计实践平台, 在校外与企业共建学生实习与实践基地, 与企业共办专业竞赛等途径, 也使企业从单纯的人才使用者成为人才培养的共同参与者, 同时, 这个平台也为我们教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提供条件, 为学生参与设计实践提供了实战机会。将企业的设计环境带入课堂, 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

另外加大校内特色研发基地的平台建设, 建设与影视动漫产业、视觉设计产业、文化展演设施产业、工艺产业、广告产业、设计产业、设计品牌时尚产业、建筑设计产业、创意生活产业等紧密相关的产业研发平台, 积极探索科学可行的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和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 为重庆、西部乃至全国各地区输送大量创意产业人才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产品。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 建构渝东南民族文化艺术与创意产业研发中心, 借助现有数码媒体动漫基地的条件、技术、成果及影响, 依托我院艺术设计团队优势, 联合我校文艺创作、历史文化、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民族艺术等研究团队各方面资源, 组建一支民族文化艺术与创意产业研发团队。抓住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机遇, 紧跟创意产业发展势头和市场发展需求, 立足渝东南地区浓厚而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 像以广告市场为依托的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时装设计、礼品设计、环境艺术、室内装潢、广告设计、动漫设计等领域在内的创意设计业, 在中心下建立各类型的工作室, 大力开展创意产业研发项目, 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到项目实践中来, 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战能力。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中, 我们还必须构建起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平台, 通过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担任兼职教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系列专家学术讲座、国内外毕业生设计作品联展等途径, 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国际国内联系, 定期开设不同专题的论坛, 教学工作坊、专题讲学, 丰富教学手段, 学习国际一流设计公司和著名设计院校的艺术设计理念和方法, 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和学生跨文化语境下的新的设计思维模式。

综上所述, 由于艺术设计及其赖以生存的科学技术、工业经济、生活形态、文化思潮的不断变化, 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呈现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特点。因此, 在这种环境下, 教学应用型大学的艺术学科人才的培养, 必须围绕综合学科基础、优势办学资源来打造专业, 将艺术学科的创新思维、设计表现和艺术修养, 与其他综合学科的科学思维、工程技术和实验环境相结合, 紧密结合地域特点搞特色专业, 以实践教学为抓手, 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摘要:本文针对我校教学应用型及综合性学科背景下, 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 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定位、教学模式及实践平台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旨在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

关键词: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陈小虎, 等.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2) .

[2].胡永红, 等.建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化工高等教育, 2008, (3) .

[3].潘鲁生.设计艺术院校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N].光明日报.2007.12.11, 第007版.

[4].郑曙旸.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研究型发展定位[J].装饰.2010, (6) .

中国旅游地理创新教学实践与思考 篇5

(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

浙江宁波北仑 315801)

摘要:作为中职旅游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中国旅游地理》处于核心课程的地位,中国旅游地理创新教学实践与思考。其学习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更是老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体现。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旅游职业能力和强烈的服务意识事关重要,本文就此项问题做出一定的探讨。关键词:旅游地理

教学实践

思考

作者简介:***(1973—),男,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旅游专业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旅游职业教学与教育研究。

旅游专业学生应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广博的地理知识,《中国旅游地理》是中职旅游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学生对该课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专业知识的增长,人文素养的养成,也是检验教学实效的重要方面。新版的《中国旅游地理》在内容上增添较多,教材的时代性、理论性、知识性、趣味性明显增强,老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此须作认真探讨。

一、更新教育理念

(一)、营造和谐气氛。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我们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此,我认为在旅游地理的课堂教学中也应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首先,教育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动力,创造条件。在课堂上不能单纯地照本宣讲,要结合多方面情况、综合分析、旁征博引、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清楚,学习好该科目,可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及将来工作发展做准备。其次,和谐的课堂教学还应表现为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和关怀。旅游专业的很多学生基础较差,刚开始学习旅游地理时成绩不理想,会闹出很多意想不到的笑话,我们老师应表现出充分的尊重、理解、宽容,积极引导,为每位学生创建平等学习的机会,搭建共同进步的平台。

(二)、注重教学反思,要教好新版的旅游地理,需我们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多分析教材,多听学生的心声,不断反思教学过程,养成反思的习惯,经常进行***反思,优化教学过程,可以使我们教师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所提出的教师发展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工作总结《中国旅游地理创新教学实践与思考》。上学期我在一班讲解东北旅游区的吉林“雾松”时,自我认为备课还是认真的,讲课还算投入,但当我下课问学生“吉林雾松的形成原因时”,很多同学答不上来,于是我立刻改变教法,在二班讲课时,就请一位东北的老师帮我讲解这点内容,并展示相关照片,果然同学们掌握得很好。反思是很好的学习,它让我正视过去、创造未来。

二、激发学习兴趣

旅游地理的教学是在初中《社会》、《自然》学科的基础上进行的,从教学的实践来看,许多学生在初中这两门科都学习得不太理想,甚至很差。要想在此基础上教好《旅游地理》,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在教学中,要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好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老师最大的成功”。点燃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积极的探究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有时甚至走到老师的前面,真正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施教学中,我通常是:

(二)关注生活。研究时事旅游线路,回顾个人生活经历,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旅行、旅游活动,学习《宁波晚报》旅游版,分析地理活动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培养学生的旅游地理专业能力。

语文创新教育的实践和思考 篇6

一.语文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教学目标的公开化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也是教学效益的最终体现。清晰的教学目标,宛如路标,为教学指明了方向。重视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就会为其积极主动构建新知创造条件,点燃创新意识的火花。学生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获取创新成果。

目标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展示目标,有利于学生激活思维,引发创新意识;达标训练,有利于学生启动感官,激发创新思维;目标反馈,有利于学生及时矫正,发展创新能力;测试目标,有利于学生自我对照,检验创新成果。目标应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不可千篇一律。

(二)教学过程的参与化

素质教育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要求教育者要以育人为本,教师要主动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体验、观察、研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展示创新能力。教《核舟记》时,先让学生充分地研读课文,只做个别难词上的点拨,重点在体会文中对“核舟”上人物的生动描写。这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找搭挡,分别扮演苏东坡、鲁直及佛印,还有舟尾的两舟子的情态。学生的扮演情况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让学生仔细观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指出表演学生的优缺点,再请其他学生表演,在观察与比较中提升对学生课文的理解。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因素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

(三)教学内容的迁移化

“单篇式”的讲析,或采用“单元组合式”的“讲”、“练”、“议”结合,或就课文讲课文的教法都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反三”能力。因此,强化迁移训练十分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发生类似的联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联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在古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古今词义变化时,应启发学生寻找古今词义变化的规律,双音节的古代汉语一般由两个语素双重意思演变成一般是一个语素只有一个意思的现代汉语,学生运用这一规律去辨析古、今词义的变化就容易得多。如“妻子”,古代汉语是“妻子”和“儿女”双层意思;现代汉语只表示“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配偶”一层意思。通过知识对比,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探求它们的共同特点、共同原理、共同规律,然后运用这些特点、原理、规律指导学生去学习新的知识,达到“一把钥匙打开多把锁”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四)教学方法的转型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表现为“他教型”,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训。由“他教型”向“自学型”转变,就要以学生为载体,诱导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探索,自己思考,自己评论,在实践中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就作文教学而言,可做以下训练:

1、自办小报。围绕一个主题,或选取一个侧面来办。如“校园剪影”、“假日见闻”、“生活感悟”等等。学生自己组稿,自己绘画,自己设计,既当“记者”,又当“编辑”。从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自命文题。结合年级写作目标,随兴所至,自己命题,自己修改,自写评语,激发主动创作的兴趣。

3、变换角度。有这样一道作文训练题:看名画写出一篇评论。要求变换评价角度,不准少于三点。由此定格,便可有针对性地展开评论。或评画的意蕴、主题;或评画的结构布局;或评画的色彩、线条处理;或评画的人物特征。这样,不仅突破固有的、僵化的写作模式,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能锻炼其写作多种文体的能力。

4、自辟蹊径。教者可根据写作要求,巧石兴波,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异想天开”,当堂进行立意构思训练,并且做交流、评比,发现典型,大力提倡,以激励创新精神。

5、自写书评。学期伊始,可向学生推荐二、三本文艺作品(以适合中学生阅读为宜),要求学生择其一本,在一、二周内通读一遍,并做好笔记,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或书评,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既当读者,又当“批评者”,从中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以电、光、形、声结合而成的记录、储存、传输和调节教育信息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推广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适应社会信息化潮流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教授《安塞腰鼓》时,新课伊始,我即播放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表演雄浑伟奇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去感受腰鼓特有的阳刚之美,不仅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更是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语文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解除应试教育的羁绊

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是素质教育的羁绊。所谓“填鸭式”的标准答案,像金科玉律,说一不二;所谓道道“门坎线”,似无形围墙,又将众多学子拒于校门之外。上级对学校的评价是“只要应试好,其它没什么大不了”。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是“一张卷子,一张表格,一个名次”。而学生则是整天“读死书”、“死读书”,竭尽全力,争上“独木桥”。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个性也难以张扬,正逐渐失去创新意识和能力。今天素质教育如果仅仅写在文件上,说在口头上,那么,面对世界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我们民族的希望就有被淹没的危险。所以,推进以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必须坚决果断地解除应试教育的羁绊。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创新的过程中,革除弊端,“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学有创新”,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要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

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如果教师依然墨守应试教育的阵地,亦步亦趋,抢占时间,沉迷题海,那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教师应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吸取新的教育教学成果,做到观念更新,方法创新,内容见新,教学手段出新,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点燃学生创新的智慧“火花”,因势利导地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有研究结果显示,创新精神较强的教师比创新精神较差的教师能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灵活,更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因而培养出的学生相对来说,创新能力较强。

(三)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

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只片面强调传授和培养适应考试、生活和工作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文化渗透性和社会实践性,这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创造性的意识、创造性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智慧是不利的。因此,只有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才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观,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应转变观念,突破固有,有所创新,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即将学生教育的“小学校”与学生未来生活的社会“大学校”结合起来;将学生语文学习的“小课堂”与社会实践的“大课堂”结合起来;将学生在校学习的“小课本”与参加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的“大课本”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小学校”学知识,是为以后在“大学校”再学习奠定基础;在“小课堂”打基础是为步入“大课堂”提供技能;学习“小课本”是为了未来能读懂社会“大课堂”在做准备。这就是大语文教学观的外延和内涵。为此,作为教者,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上,在活动开展、测试评价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应通盘考虑,处理得当。一切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弘扬个性为归宿。这也是实施大语文战略的目的所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为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略的做法和思考,不足之处,敬请同仁批评指正。

平面设计实践创新思考 篇7

1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开放实验室最大的困难就是管理,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室配置的实验设备,其组成形式均为搭接式,零件的种类和数目繁多,在反复装拆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零件的损坏、丢失;第二,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的学员对于相关机械知识的了解程度不一致,他们的不当操作会对零件和设备造成损害,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人身的伤害和机器的报废;第三,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室是面向全体学员开放,各专业学员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同,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以上种种原因给开放型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1.1 传统管理模式

实验室开放之初,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方式。除了要对每批次的实验人员做好登记,教员还需要不时检查维护设备,对学员的违规操作进行纠正,并且对学员的各种疑问做出解答。因此教员的工作量非常大,效率也不高。

1.2 解决途径

我们解决的办法是开发出一套实验室管理系统,由学员进行自主管理。该系统对每台设备建立档案,内容包括设备的使用人、使用时间、材料损耗、配套工具、故障及修复、使用说明书、存在的问题等情况,由学员负责填写记录。根据该记录,学员在每次实验之前先对实验设备进行清点,核对其工具数量、配套设备数目以及它们的工作情况,如果发现有非正常工作现象和有零件工具丢损,则如实填写到该管理系统中;教员根据系统记录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检查,根据实验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维护和修复。此外,运用该系统,学员还可以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由教员集中进行讲解,这样就避免了很多重复性的工作,让教员有的放矢的去抓一些关键问题,从而提高了教员的工作效率。

1.3 实际效果

在学员未参与自主管理之前,实验室的使用情况比较混乱,不关窗、不关灯、电源断电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另外,实验用具摆放零乱、实验机构简图记录不详细或无记录、实验设备履历本填写不及时等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也给教员带来了额外负担。利用实验室管理系统自主管理之后,实验室的使用情况明显好转,前述现象出现的几率明显降低,各种实验设备的使用更加规范,实验室运行有序,工具的丢失、破损率也明显下降。这说明,利用新型的管理手段,不仅可以把教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还能有效的提高学员的责任心,学员的管理技能也得到了锻炼。

2 变被动培训为自主培训

随着创新教育被重视的程度不断提高,参与机械创新实践活动的学员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有创新的热情,也有很好的创意,但是缺乏专业背景。由于对机械结构知之甚少,不经过培训,学员就不会正确使用设备搭接机构,因此实验教员必须对学员给予一定的指导,这和计算机室、语音室等类型的实验室开放是有所不同的。

2.1 传统培训方法

开放之初,教员要了解学员的年龄、专业、层次和知识结构,再根据这些情况对他们分批分次进行机械知识和机械设备的培训。这种方式工作量大,耗时也多,必须进行改进。

2.2 解决途径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完善了各种设备的实验指导书。一方面,对实验原理作了更为详细的阐述,将机构的组成原理、每种机构的结构特点、运动特点和应用场合,各类传动的特点、功率速率范围和选用原则、维护方法,各种标准零件的类型和选择原则等内容加入其中;另一方面,对于操作过程也作了细化,从每种零件的安装,到每一种运动特点、每一个构件的组装拼接,再到每种传动方式的搭接,都用图片的形式作了说明;同时也列举了若干种常见机器主要机构的安装方法及安装顺序。此外,在新的实验指导书中对每种设备都强调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尤其是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对于有一定机械知识的学员,根据该实验指导书完全可以自主培训,做到正确使用设备和正确搭接结构。其次,我们还将机械创新实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过程制成录像,在录象当中由教员进行实际操作、示范讲解,这样即使学员阅读实验指导书有困难,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录像观摩学习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再次,进行实验的学员当中,有些已经参加过院校或省级机械创新大赛的活动,具备了一定的创新经验和动手能力,我们让他们也参与到指导培训的工作中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3 实际效果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实现了学员的自主培训,大大提高了培训工作的效率,节省了培训时间,锻炼了学员的自学能力,也让教员从这些基本而又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指导学员解决机械创新设计的疑难问题中去。

3 变循规蹈矩为发扬个性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要突出“创新”二字。如何才能让实验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设计实验,是我们一直在摸索和探讨的问题。

3.1 设置固定实验项目

刚接触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时,学员对于机构的组成方式和类型特点比较陌生,难以独立自主的完成实验。为解决这一问题,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指导书针对每种设备都设置了若干实验项目。例如,对平面杆系搭接实验我们给出了推拉门机构、机械手臂夹持机构、行程放大机构、冲床机构等15种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对轴系搭接实验我们提供了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和间歇传动等9种组合传动方式,对惠鱼模型的拼接,实验指导书也列举了石油抽油机、发电风车、龙门吊、起重机等几十种机构的拼接方法。在对机械结构不是很熟悉的前提下,让学员根据已给的结构进行搭接实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既提高了对设备使用的熟练程度,锻炼了动手能力,又熟悉了常用机械结构的组成和运动转化的情况。

3.2 开发自主实验项目

但是开放实验室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机械创新设计需要思维的机动灵活,个性的充分发扬。一味地循规蹈矩很难迸发出创造的灵感。开放实验室就是要让学员打破旧有的思想束缚,鼓励他们推陈出新。因此,我们让学员将他们创新设计的课题带进实验室,根据他们的创新题目和兴趣爱好自行设计新的机构简图和传动方式,通过实际操作搭接来验证机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从而提出改进意见,再进一步完善当初的创意。这样就对学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管是他们的创新能力还是机构的运用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从另一个角度看,将创意变为作品,也会激励学员产员更大的创新热情,从而促进创新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3.3 实施效果

这一做法也取得了良好效果。2007年机械创新大赛期间,我们的学员利用杆系实验搭接架搭接出笔记本电脑底座伸缩机构,利用慧鱼模型搭接出自动报警开窗机构;2008年的参赛作品“一干二净式拖地机”也是利用惠鱼模型拼接而成。这些作品的传动方案和机构运动简图都是在创新课题的基础上由学员自行设计的,经过拼接、调试,全部运行良好,可以很好的实现预期功能。它们分别获得了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大赛”二、三等奖的成绩。

4 协调课内实验与自主实验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室不仅承担着全院学员的创新实验任务,还要保障机械基础实验、机械创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的课内实验。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互不冲突,也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4.1 内外矛盾

机械基础实验、机械创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的课程标准对课内实验的实验项目和学时都有明确要求,必须要保证课内实验的顺利进行。在课内实验中,由于学员的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差异,某些实验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可能无法按期完成。对这种情况,我们利用开放时间继续进行,既保证课内实验可以顺利完成,又避免单独加课,增加学员和教员的额外工作量。

课内实验必须得到保证,开放工作也不能因此受到影响。两者应相互结合,互不干涉,才能保证实验室开放工作的顺利进行。

4.2 解决方法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研发了一套实验预约系统。该系统对每一套设备的空闲情况分时间段作了详细说明,每天更新。学员在实验之前可以参照该系统统计的设备情况作出预约,避免设备使用发生冲突。这一系统在试用阶段效果很好,不但协调了两者的关系,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而且也避免了学员到实验室却无设备可用的情况的发生。

5 结束语

如何进一步提高创新设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保证实验教学质量,为高等学校培养适应新世纪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造条件,进行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改革,是我们实验中心一直在研究的课题。经过两年多的开放和探索,我们对于创新实验室的运行方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且具有特色的开放实验室的做法,今后也会在实践中继续改进,让我们的机械创新实验室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志强,杜志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新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5):7~9

[2]张晶晶,张娣,覃文忠.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6,1:41~43

平面设计实践创新思考 篇8

当前, 以网络为核心的新技术已触及人类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人类社会因此正经历着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和平板多点触控技术的发展与运用, 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沟通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

2010年9月, 我校几乎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学校同步, 在国内率先开展平板电脑的教学应用探索, 让学生通过手持智能化移动终端, 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随时随地进行基于云端的“1对1”移动学习,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顺应时代发展, 用开放的视角面对新技术

回顾我校10多年的教育信息化探索历程, 之所以能取得众多突破性的成果, 主要是因为我们认真分析研究社会发展必然趋势后, 以开放的教育思想与理念, 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用信息化引领学校现代化发展, 改变师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使师生的学习理念、学习方法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和改变成为一种共识。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 我校师生教与学的理念也随之改变:

从“不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 过渡到“计算机教师学科化, 学科教师计算机化” (20世纪90年代后期) 。

当绝大部分的学校还在使用“粉笔+黑板”的教育教学方式时, 我们已经走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 突破班级授课制带来的局限 (2000年) 。

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有效结合 (2001年) 。

从网络主题探究式的教学到基于项目的远程协作学习 (2002年) 。

从传统的教研到基于网络的主题教研、远程视频实时教研 (2003年) 。

从传统的集体备课到远程网络协作备课 (甘肃—山东—深圳) (2009年) 。

从固定的P C联网学习到基于平板多点触控技术的移动学习 (2010年) 。

平板多点触控与无线互联技术环境下多学科“云课堂”模式的创新设计与实践 (2011年) 。

……

这一系列的变化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需求, 学校整体发展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我校逐步形成具有南山实验学校特色的“数字文化”, 运用新技术开展教学研究已成为师生的自然需求。

移动互联环境下“云课堂”的构建

以平板多点触控技术、无线互联技术和智能语音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 从有线到无线, 从笨重到轻便, 从固定到移动, 从复杂到简单, 使用方式更趋人本化。

无线互联环境下的平板触控技术通过手指触摸方式, 延伸了人的感官反应, 让人机交互方式更加人性化, 师生的阅读、分享、教学和沟通方式都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同时, 师生的互动方式、学习资源的获取方式以及学习评价模式也将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使师生随时随地地开展基于“云端”的移动学习成为可能。因此, 我们需要构建新型的学习模式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创新基于“云计算”的“云课堂”文化, 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21世纪技能”。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 我们为国内学校开展平板电脑教学提供了先期经验, 特别是在课程资源建设、新型课堂环境打造以及学科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创新探索, 形成了独特的“云课堂”文化, 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1.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为“云课堂”奠定基础

丰富的课程资源和高效的交互式学习平台是开展基于“云端”学习的基础。由于无线互联环境下平板多点触控技术改变了学习资源获取方式, 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将随之改变。

我们首先对学校原有的交互式学习导入平台进行了全面改造。学校网络平台同时支持PC与平板电脑的浏览与互动, 并满足平板电脑对视频库和课例库中视频资源的高清播放。我们根据师生需求开发基于iPad阅读的电子书, 目前学校数字图书馆已经积累了近两千册供师生自由下载阅读的数字图书。同时, 我们根据学科学习的需要收集整理了80多个应用软件, 并为师生安装相关的学习软件。目前, 我们正着手开发语文、英语交互式电子教材, 开展互动学习, 创新阅读模式。

根据需求开发多样化的学科课程资源, 是“云课堂”得以深化的物质基础。

2.打造全新教学环境, 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云课堂”

新技术支持下的“云课堂”探索需要全新的教学环境与之相适应。随着平板触控、无线互联和智能语音等新技术的出现, 学习模式也随之改变, 传统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标准已经满足不了新型学习模式的需求。

在实践中, 我们大胆创新, 根据教学需求把当前世界上最前沿的微软与苹果的两大系统有效整合, 打造当前国内较先进的教学环境。

传统教室里教学资源的调用与演示, 主要是教师通过键盘和鼠标操作完成。为了提高演示效果, 提升学习效率, 我们在教室中配备了Windows 8操作系统和多点触控显示器, 让所有教师只需轻触屏幕即能完成所有操作, 高效而简便, 健康而环保。

平板电脑集照相、摄像、录音、投影、视频图片播放、WIFI上网、无线打印、语音识别等功能于一身的特点。我们通过打造高速的无线网络环境和配备iPad, 满足教师移动板书、移动演示的需求, 使师生角色发生转变, 课堂中师生互动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同时, 师生之间通过点对点、点对面及时地沟通交流, 分享学习成果, 进行多样化的学习评价, 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以体现。

全新教学环境的打造, 改变了传统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和教学方式, 使得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云课堂”成为现实。

3.优化课堂学习模式, 构建学科“云课堂”文化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 我们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学习模式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例如, 游戏化的数学合作探究学习;参与体验式的英语互动式阅读;多样式的低年级绘本阅读与创作;海量的数字图书存储与人性化阅读分享;真实与虚拟完美结合的科学体验与探究;“1对1”的演奏、创作与分享的音乐学习模式;多点触控绘画与及时发表分享的美术学习模式等。

在语文学科教学探索中, 我们在“语文读写实验”的基础上, 创新地提出语文学习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绘”五项语文学习能力。我们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 运用平板电脑在低年级进行“阅读、写作、绘画同步协同发展”的探索, 有效融合绘画与写作教学, 顺应低龄儿童“图视化”、“可视化”的认知特点, 丰富语文学习的内涵, 创新语文学习模式。

同时, 平板电脑还为师生提供了海量的支架式思维和学习工具。开展基于支架式工具的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学习, 成为平板电脑支持教学的一大特点, 它改变了师生教与学的方式, 构建出新的课堂环境, 创生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云课堂”文化。

问题与反思:任重而道远

经过一年多的“平板触控与无线互联技术”支持下的“云课堂”实践, 我们也感到有很多问题需要反思:教研部门的指导理念、一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观念与新技术发展和时代需求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这可能是由其自身知识结构和“学科本位思想”等因素造成的;基于学科课程的系统性资源开发严重不足, 而这单靠学校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解决的;上级部门的装备标准滞后于时代发展, 这也阻碍了平板电脑的运用研究……

来自“创新实践室”的思考 篇9

一、创新实践室简介

创新实践室是机电工程系面向机电系全体学生成立的科技活动群众性组织, 是本着“学习、交流、创新、实践”的宗旨, 组织广大对电气自动化创新实践有兴趣的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的团体。创新实践室的所有成员都是在参加了机电工程系“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技能大赛取得名次, 提交书面申请加入, 并且经创新实践室领导组审核通过的学生。也就是说这些学生本身是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有深厚的兴趣的学生, 这是做好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

学生的一切创新实践活动都是以电气自动化控制实训基地中的实训装置为载体, 在此基础上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 完成对实训装置的二次开发。电气自动化控制实训基地是在示范期间新建起来的, 该基地能够完成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数控技术专业、石油开采技术专业和钻井技术专业提供电类相关课程的实验实训任务。在实训基地建设初期, 针对购进哪些设备问题, 机电工程系领导就远见卓识想到了学生和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 购进的设备数量不是最多的, 但是设备的种类肯定是最多的, 一是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实训设备;二是因为电气自动化技术日新月异, 实训装置的实训功能是有限的, 为了让实训基地永不落后, 我们要结合企业实际应用情况完成对实训设备的二次开发, 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实践活动的内容

(一) 创新实践活动的项目内容

创新实践室的教导教师由企业技术人员和我系电气教研室成员一起担任, 企业技术人员熟悉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我系教师熟悉实训装置, 两者结合开发出利于创新实践活动的项目任务。

创新实践室的活动项目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创新实践指导教师组共同制订完成, 活动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对实训装置本身进行开发, 目的是让学生把学过的电气控制、PLC、变频器和触摸屏等知识熟练掌握, 打牢基本功, 例如:根据数控机床四合一故障实训装置, 画出装置的原理图、安装图和接线图等;第二部分针对实训装置在企业实际中有哪些应用进行装置的二次开发, 例如:针对控制柜进行开发的二台泵运一备一自动切换控制、针对变频恒压供水进行开发的居民楼区恒压供水项目实现等。

(二) 创新实践活动素质培养的内容

创新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中心, 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重点, 把素质教育贯穿创新活动的全过程, 其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探索精神培养。

培养学生根据所学知识, 主动的进行自我探索, 把握电气控制的发展规律及其变化趋势, 结合给定的任务去探索和实践现场项目 (任务) 实施的全过程, 积累工作的经验, 鼓励学生在创新活动中从总体上把握电气控制间的关系和本质, 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发现知识。

2. 综合能力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 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来自企业现场的创新实践活动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保持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实践活动就要指导学生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去自学的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渗透能力。

3. 自我教育的完善与培养。

高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的能力, 在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 随着项目的不断进行, 学生们在不断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的过程中, 他们也不断地认识了自我。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 学生经过长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 加以思考, 就能确立自己的理想自我, 学生们学会了自我教育。

三、创新实践的意义

1.创新实践活动,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有创新实践活动的项目均来自于企业生产实际, 进行创新活动时教师把任务发放给学生, 学生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来完成任务。在项目完成过程中, 通过互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设计、综合、比较、安装、接线与调试等学习活动, 加深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了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产品质量意识、服务意识、职业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以及主动创新的能力;学生们在创新活动中更加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包容、学会了竞争和合作, 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强了自强、自立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精神。我们都知道,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技能的必经之路, 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 起着其他任何教学环节所不能起到和无法替代的作用。因为所有的创新实践活动都是来源于企业实际, 所以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是以企业员工的身份, 站在工程实际的角度, 通过对项目任务的分析、设计、比较和调试等, 学会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实践能力恰恰是学生在学校中学不到的, 也是最缺少的, 所以创新实践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精神还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2.提高了教师的职业技能。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 若教师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精湛的职业技能, 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将成为天方夜谭。创新实践指导教师在与企业技术人员接触的过程中, 在指导学生的实践过程中, 通过结合实际搞真题真做的实践教学, 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 通过对设备的改造、升级等活动, 促使教师得到了更全面的实践锻炼, 积累了教学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 使他们不仅在专业理论上提高层次, 而且在专业技能上也能做到才高、技更高。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他们就能及时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避免纸上谈兵的教学;而且教师通过指导创新实践活动这一过程, 为以后的理论和实训教学有了高质量的教学实例, 丰富了课堂教学, 有利于教学相长和深化教学改革。

四、创新实践存在的问题

1.硬件设备不足。目前创新实践活动有固定的活动场所, 但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时涉及到PLC编程触摸屏及电气制图等内容时, 没有配套的计算机, 学生必须到可编程控制器实训中进行, 而可编程控制器实训室中只有10台设备, 该实训室负责机电工程系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和少量石油工程系学生的课程教学和实训教学, 任务量大, 在时间上发生冲突, 这给创新实践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 所以如果能在现有创新实践室中安装上电脑, 该活动将更能顺利进行且更能全方位地锻炼学生。

2.激励措施。我院是学分制教学, 创新实践室领导组一致认为, 如果给坚持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一定的学分奖励, 将会吸引更多参加该活动的同学, 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五、创新实践活动的发展方向

1.自控仪表 (压力变送器、电磁流量计、温度变送器、液位计等) 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方面。

2.油田设备中的电气控制系统组成与实现方面 (排污装置、三元配注装置、分散溶解装置、高压配水装置等) 。

3.楼宇自动化的组成与实现方面 (电梯、供水、安防、排污、消防、对讲等) 。

总之, 未来的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的素质外, 还要具备与21世纪的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支配资源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及应用新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 这正是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呼唤。

从当今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来看, 要努力创造学习化的社会环境。学生最关键的已不是信息的拥有量, 而是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国家和社会为大学生们提供多种方式、多种层次、多种手段的学习机会, 大学学习成为社会最广泛、最普遍的、人人都能参与的行为。终身教育时代, 一切为提高人的素质, 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 这不仅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也是以人为本的要求, 更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陈长生.高职教育内涵之职业精神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1) .

广东治理创新实践巡礼与思考 篇10

广东治理创新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 不仅使市场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 也使传统的官僚组织结构及其功能, 组织、机构、团队与个人的发展均面临极大的挑战。其中, 为应对变革发展的大趋势, 组织、机构和个人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变革创新能力。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 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治理的创新, 加快政府从传统的管理向治理转变, 使政府对市场的调控管理, 对社会和公民的服务更加有序、开放、透明和高效。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自改革开放连续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 社会转型期的各种问题暴露得更早, 如经济发展一腿长, 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相对滞后;外来人口达三千多万, 是全国之最, 社会管理难度加大, 社会矛盾日趋凸显;经济发展方式粗放, 经济结构不合理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竞争力不强, 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掌握不多;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 发展不平衡;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依然趋紧;民生问题仍然突出等问题。广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既与我们的改革随着市场化、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等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大环境相关, 也与治理问题急剧增加和变化的自身发展环境有关, 所有这些都对地方治理改革提出了严峻挑战。

早在中共广东省委十次党代会上, 广东省委就向全省党员干部提出, 广东的发展已面临在总体起点较高的水平上, 如何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避免发展中的各种风险, 转变增长方式, 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考验, 提出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要求。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上, 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强调解放思想, 必须充分认识广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针对性、艰巨性, 把握好广东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加快向科学发展模式转变。

由此可见, 广东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地方治理创新实践, 是从广东实现科学发展面对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而展开的。它有很强的针对性、涉及的领域宽泛, 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求,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对完善民主法制、推进法治的要求, 保障公民权利对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权力运行公开透明阳光化的改革, 对基层民主选举等民主政治改革发展的要求, 推进开放协调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贸易的平衡等, 既有政治、经济层面, 也有社会管理层面和国际间利益矛盾关系协调层面。

广东治理创新实践巡礼

从探索解决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新路的问题出发, 近年来, 广东治理创新实践全面展开, 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工作和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抓手。因此, 广东治理创新实践可关注点很多, 包括治理理念创新、治理制度机制的创新和治理主体结构多元创新和治理评价技术设计创新;其最大的特点是以新的理念带动实践的创新, 尤其值得理论概括和总结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再杀出一条血路的新理念, 推进广东探索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新路的制度机制创新。

近年来, 广东治理创新迈开实质的步伐, 得益于向科学发展方式转变的探索。任何创新首先是有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观点, 广东科学发展、实现转型升级, 首先必须“治理”的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 以科学的发展理念武装头脑。广东发展模式的转变, 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思想的自觉转变, 才能在发展中提出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十七大后, 汪洋书记主政广东伊始, 就精辟准确的分析了广东发展问题关键, 向广东各级领导干部提出“要弘扬改革开放之初‘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和锐气, 敢于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路径依赖”的新理念。在这一新理念、新思想的指导下, 广东在治理发展模式转变中, 提出探索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目标。同时, 打造广东科学发展新动力, 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新举措和制度创新。如, 提出“腾笼换鸟”、谋划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构建区域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新举措;提出全面提高公民素质, 提升文化软实力, 确保广东综合实力的持续增强;提出坚持扩大人民民主, 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努力营造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环境;提出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 引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营造宽容、宽松、宽厚的社会氛围, 为干事创业者提供坚强后盾等。

(二) 提出紧紧依靠人民、服务人民, 建设幸福广东新理念, 推进广东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管理进行制度机制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不是以物的发展为目的, 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反思我们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我们以往的发展模式中确实存在着经济发展一腿长, 社会和民生发展有欠账的问题。因此, 经济发展治理创新的同时, 如何面对和解决社会建设不足而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利益冲突等问题, 进行社会治理创新刻不容缓。正如汪洋书记所指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广东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是在经济建设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 缺乏社会建设能力的锻炼。不少干部对经济建设“胸有成竹”、“头头是道”, 对社会建设却“心中无数”、“办法不多”。

为破解这一难题, 新思想新理念的指导很重要。广东及时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幸福广东为广东社会建设和发展转型升级目的的新理念。汪洋书记阐述了社会建设和建设幸福广东的辩证关系。汪洋书记说, 社会建设与幸福广东相伴而生, 与民生福祉如影相随, 她们是一对“孪生姐妹”。加强社会建设, 就是要建设好社会软环境, 提供适宜的阳光、空气、土壤, 让幸福的花儿自由绽放。“不加强社会建设, 建设幸福广东也就失去了支撑和保障, 成为好看但又难以企及的海市蜃楼。”

新的理念指导下, 广东借鉴香港、走马新加坡和西方各国经验, 尝试找寻着属于自己的社会建设、治理新路。在社会建设、管理工作机构建设中, 从广州社区管理服务的转型到珠海设立全国首个社会管理工作部;在城市化发展中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 从中山的流动人口积分入户、入学制度到深圳建立孵化器、培育社会组织为流动儿童提供公益教育的制度安排;在新媒体的善管善治善用中, 从省委书记、省长率先“触网”, 与网友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到善于利用网络构建社会对话新机制, 使网上信访、微博问政、舆论监督、党政干部“上线”倾听民意制度化、常态化;在化解干群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中, 从提出土地征用、房屋拆迁问题冲突引发群体事件, 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密切关注和解决好干群利益矛盾中的保护群众利益到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意见》, 创新舆论监督, 使之法制化、规范化、有序化, 推动善治的制度机制构建;在社会建设多元结构建设中从努力构建官民沟通中介组织, 善于倾听基层“沉默的声音”的制度机制建设到“依靠群众治天下”、“为社会和群众服务”, 要充分相信群众, 放心发动群众, 让“群众的问题首先由群众解决, 群众的矛盾首先由群众化解”, 提高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的制度机制建设。如探索建立吸引外来工参与社会管理的制度机制, 广州街道社区为使社会建设从管理人转向服务人转变, 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机制;深圳宝安西郊“桃源居模式”等。

(三) 提出改革最大阻力来自既得利益格局, 政府要有革自己的命的决心和勇气的新理念, 推进广东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制度机制创新。

广东治理创新中政府的治理创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关注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必然要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创新, 建设幸福广东的转型升级, 也必须推进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由于几十年的改革中以政府动员为主导, 以政府投资拉动作为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 也必然形成以权力和资本为强势的利益格局, 从而在改革决策中关乎缩小区域差距、贫富差距和共同富裕问题上难免出现政策的偏颇, 使政府治理面临新的考验。解决这些问题, 不仅要求政府在社会建设中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规定提高员工、下岗员工、退休职工等的基本工资、保障基本收入和基本福利等, 更要求政府以践行为人民服务的觉悟,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面对政府改革这一新挑战, 广东在政府治理创新中提出新的理念。从政府治理改革目标是达到“善治”政府, 汪洋书记强调, 我们要建设一个“小”而“强”的政府, 治理出一个“好”而“大”的社会。原省长黄华华强调, 我们要正确把握GDP和幸福指标的辩证关系, 并对切实履行好政府创造幸福条件、促进群众幸福最大化的重要职责提出三点要求:要加强责任政府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努力改善民生;要深化财税和行政体制改革。省长朱小丹指出, 现在我们已进入调整政府自身权力配置的“深水区”, 改革最大的阻力来自既得利益格局, 没有革自己的命的决心和勇气, 就突破不了与科学发展、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政府部门权力利益格局,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难以深入。

为加快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要求相适应的“小政府、强政府”, 确保政府机构设置简约、运行机制完善、经济调节有力、市场监管有方、社会管理有序、公共服务全面。广东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在2008年上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取得明显效果的基础上, 广东再次积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 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着力转变政府职能。迄今为止, 广东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570项, 并向地级以上市下放107项行政审批事项。顺德在2009年9月完成“大部制”改革的基础上, 于2011年先后推出审批制度、农村综合体制和社会综合体制的三大改革。不仅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而且还要充实与加强公共服务职能, 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不仅要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 而且要充分发挥社会与政府的协同共治作用;不仅要求体制内权力配置科学、运行顺畅、行为规范, 而且要求体制内公共权力机构与体制外的社会组织良性互动。

为形成一个“大”和“好”的社会, 广东提出政府治理创新要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能体系。广东积极改进政府管理服务方式, 比如2012年两会期间, 朱小丹省长提出省发改委、省工商局等部门要推进“放权”改革, 关键抓住“减”、“放”、“转”三个环节。“减”是减少手续, 压缩审批, 取消审批;“放”是整个管理权限下移, 面向基层;“转”是政府把一些需要转移的政府管理职能转移出去, 由有资格和合法的社会组织去管理。

(四) 提出要为底层着想, 把维护发展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着眼点的新时期群众工作新理念, 推进了广东夯实社会基础建设的制度机制创新。

近年来, 广东群体事件发生频繁。比如增城新塘镇、潮州古巷镇、海丰的乌坎群体事件等。在解决群体性事件的频发中, 广东反思了省内外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经验教训, 在否定以暴治暴、用钱买平安, 走出“大闹大解决, 小闹小解决, 不闹不解决”误区, 改变“左”的不信任群众, 导致干群对立的极端化做法, 以及对群众利益诉求冷漠的官僚主义作风, 提出新时期在干群利益矛盾问题上要重塑党的群众工作的新理念, 并指导社会治理创新, 推进了社会基层建设的制度机制建设。

中共广东省委提出, 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看待新时期广东群众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由于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群众工作对象越来越广泛、群众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群众工作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群众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理念, 推动广东做好群众工作的制度机制创新。广东建立了及时了解民意、掌握民意, 全力维护民权、民利和民安的制度机制。在中共广东省委作出的《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中提出, 省、市、县必须建立社会工作委员会, 重视对这一工作的领导, 由省级领导、市级领导、县级领导出任领导。按常住人口10%配置社会工作者, 到十二五末, 达到每万人有5个社会组织。

广东建立和完善倾听民意机制, 民生关注机制, 健全基层民主机制和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如广东提出要从以下五方面畅通外来工诉求渠道:设立地域为主的党组织;承认地方商会, 重视老乡会;适当从外来工当中吸收国家公务员;党代表、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要适当增加在农民工中有威信、表现好的人;加大积分入户管理, 尽可能逐年增加入户人数等。通过建立健全各类农民工组织, 使政府对这一群体的利益、各种信息有更多了解和认识, 使改善他们自身状况合理的意见被政府更多的接纳, 也更好地发挥这些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的正面作用。

(五) 提出必须关注防范和化解矛盾的维稳新理念, 推动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完善矛盾排查和群体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变管制、控制为协商、协调。

针对增城新塘镇群体性事件、潮州古巷镇群体性事件和海丰乌坎群体性事件, 广东从总结经验教训入手, 落实中央维稳的要求, 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于2011年11月联合下发《关于对重大事项进行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实施意见》, 同时, 召开全省社会稳定评估工作会议, 标志着广东开启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目前, 广州以及各市区 (市) 和相关市直单位都出台实施细则, 完成了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700多项。

广东提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 就是要改革涉及民生问题重大事项决策机制, 加强矛盾源头治理, 该制度要求对涉及民生的重大政策、重大改革措施、政府重点工程项目, 未经评估不进行决策。只有经过评估才能决策实施。这对于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发生、有效避免和妥善解决群体性事件、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保障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具有深远意义。

广东各地根据各自的职责任务, 结合实际, 制定细则, 明确风险评估主体、内容、程序以及评估结果和评估责任等内容,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拟实施项目进行可能引发的矛盾冲突以及所涉及人员数量、范围和激烈程度作出评估, 并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广东省直部门在全省试点基础上, 选取维稳任务重, 对评估要点迫切的重点单位, 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重点业务开展试点示范工作, 全面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如肇庆选取交通运输局、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做试点单位, 江门选取中级法院、国土资源、环保、城乡规划等部门作第一批先行先试单位。河源、云浮、梅州等则直接全面铺开, 广东水利厅把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作为风险评估试点, 对要搬迁6000多移民安置进行风险评估, 广东还把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阶段考核、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 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晋升职务、评先进奖的重要内容。把考核结果公布。截至2011年11月底, 全省21地级以上市, 6个已经全面铺开, 其他15个已经开始试点工作。

广东重大事项风险评估, 贯彻了以民为本原则, 看重大事项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是否坚持了以民为本、民生为本, 是否兼顾了各方利益, 是否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严密性。对于重大事项决策, 是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要看是否举行听证会, 是否有群众反映意见, 对重大项目实施要看政策方案的法定程序是否合理、到位、改革时机是否成熟, 改革方案是否严密。对大建设项目, 要看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对资金来源, 使用情况, 土地征用, 房屋拆迁补偿等工作是否保障, 对可能发生的矛盾是否采取了化解措施, 都要一一切实把可能发生的社会稳定风险压到最低程度。

广东治理创新实践的基本经验

从广东近年来治理创新实践所提出的理念、各项制度机制的建立完善, 以及所产生的积极社会效应来看, 其基本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 倡导和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吃螃蟹精神, 敢于创新实践, 走出一条引领全国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得风气之先, 几十年来, 各项改革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面, 在吸引外资, 流动人口管理、行政体制改革、官员问责、民主决策等方面都开一时之先。广东发展由于起步最早, 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暴露得最早、更充分, 迫使各级领导部门必须敢于打破陈规, 采取新措施, 新办法加以应对, 因而创造许多全国先例。

社会管理也是如此。作为全国改革最早、区域最大, 又有毗邻港澳地缘优势的广东, 改革一开始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流动人口, 所谓“东南西北中, 发财到广东”就是这一现实的写照。因为流动人口大量集中, 矛盾和问题就特别突出, 光是每年的春运就是个大问题, 而平时的居住、交通、外电等公共服务, 也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 考验着各级部门的智慧和能力。于是,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创造性实行农民工积分入户办法, 提出外来务工人员享受保障房待遇的议案, 有外来人员子女享受社会保障及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方案等的提出和实施。在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概括起来, 广东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引领全国, 有标杆意义的事件很多可圈可点:提出探索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治安良好、文明发达的省份, 争当实践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目标;打造广东科学发展新动力, 提出“腾笼换鸟”筹划劳动力和产业“双转移”战略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模式;提出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提升文化软实力, 保障广东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新环境;提出建立科学发展观干部政绩评价体系, 树立正确政绩观, 为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制定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价机制, 化解矛盾、维持社会稳定指标体系;提出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建设幸福广东, 推进广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 颁布《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全面开展社会工作等。

(二) 善于吸收国外特别是香港、新加坡社会治理经验, 结合广东实际, 形成极具广东特色的社会工作新机制。

改革前, 计划经济年代大一统的管理理念, 没有社区管理的概念、社会问题和社会管理被机构替代, 也没有社会工作者存在的条件和空间, 政府包揽了一切社会事务, 又不可能包办一切, 形成很多管理漏洞和管理缺失, 社会形成很多矛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造成社会不稳定, 从而缺乏安全感。

改革后, 经济工作突飞猛进, 但社会工作未能及时跟进, 和经济发展不同步, 不协调, 一条腿长, 一条腿短, 必然产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必须寻求解决之道。近年来, 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管理问题逐渐提到各级政府管理的日程上来, 广东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全面展开, 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工作和化解多种社会利益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抓手。借鉴外国经验, 特别是香港等地区社会工作的经验, 广东率先在广州社区管理服务从居委会转型, 而广东珠海则率先建立了社会工作部。

中共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已经布署, 提出新时期群众工作新理念, 建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机制, 做出《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 提出省、市、县必须建立社会工作委员会, 由省级领导、市政领导、县政领导出任领导, 按常住人口的10%配置社会工作者, 到十二五末, 达到每万人有5个社会组织目标。

(三) 转变观念, 弃旧图新的变革精神, 由理念变革带动实践变革。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思想观念的转变, 是变革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 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和干扰, 把人们的思想扰乱了, 是非不分, 左右不分, 以至行动上往往受制于教条框架的困扰, 或盲目守旧的束缚, 总是犹豫不决, 裹足不前。因此, 广东治理实践创新, 必先治理理念的创新, 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广东作为地方治理创新实践是一系列社会治理问题引发的。实践倒逼理论创新, 理念创新进一步带动治理实践的创新, 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十七大以来, 广东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 面对阻碍科学发展的种种新问题新挑战提出理念要创新, 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其发展理念必须创新, 不能再走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粗放式发展路子;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民主参与, 平等对话, 民主法制机制的建立。公民权利意识的提升, 则对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有进一步的要求;贫富悬殊, 分配不公, 对打破既有利益格局有强烈推动, 而官员腐败, 政府不作为, 则催生出监督机制和惩罚条例的建立和完善。

总之, 科学发展,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社会建设等, 都呼唤着治理理念必须创新。社会管理的一大块是外来人口管理问题, 从暂住证到居住证, 到积分入户, 再到社会保障, 义务教育, 民意表达及参与社区管理等一系列变革都倒逼执政者理念的更新。社会管理不能再用老套方法来管理, 必须从管理到治理, 从控制到服务转变, 这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部分。政府从主导经济, 直接抓经济到转变服务型政府,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变革。

(四) 坚持发展不动摇的韧性精神, 在治理创新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不停步。

一般认为, 过去几十年我们狠抓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不放, 比较注重物质生产、经济建设, 以物的发展为目的, 见物不见人, 忽视了社会建设和民生发展问题, 现在回头看的确有遗憾。因此, 必须进行社会建设, 社会治理创新, 要摒弃GDP崇拜, 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特别要解决好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于是广东提出社会建设与幸福广东相生相伴、互相依存的关系。因此, 广东治理创新的经验中关键是要治理理念创新, 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和谐社会, 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以人为本, 要注意治理机制创新, 同时, 对治理评价评价技术设计也要创新,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治理创新实践取得关键性胜利。

这些无疑都是对的。但是, 广东治理创新实践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经验, 就是没有忽视保持经济建设稳定增长这一根本, 没有否定经济发展这一根本前提。经济建设始终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广东虽然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地区行列, 提前完成小康后, 步入富裕社会的开始阶段, 走在全国的前面, 但经济发展压力仍然很大, 特别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北部山区和东西两翼, 与珠三角相比, 差距仍然很大, 仍未见大的缩小趋势。就广州地区而言, 走出广州40多公里的从化山区, 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还很落后, 当地农民生活水平仍然十分低下,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压力由此可见一斑。

创新科普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篇11

一、创新资源建设三种方式,打造科普教育新亮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开放性很强的课程,它重视体现个人、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重视考虑孩子的差异、地区的差异、环境的差异。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对课程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要搞好科普教育,首先要开拓课程资源。

1.共建资源共享共赢。为充分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搭建基地大教育的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我们采用多家共建的运作模式。共建就是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由政府出面协调相关部门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其主要做法是在基地建设主题教育场馆,依托场馆资源研发主题教育课程。这种共建模式,既为一些本就需要承担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机关事业单位提供了教育平台,又增加了基地的课程资源;既整合了社会资源,发挥了资源效应的最大化,又专业化地引领了基地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既实现了中小学生教育的经费保障、专业支持、服务合作,又形成了关注未成年人发展、提高学生素质的社会综合力量。

2.外联拓展合作互动。基地在引进资源的同时,积极对外拓展,实现资源的合作开发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开发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发与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对照这些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主动对外衔接,拓展学生活动空间;积极引进周边的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充实践活动内容;形成合作互动的机制,实现资源使用的最大化;与合作方一起研发活动课程,并把相关课程列为常态性课程。

3.构建体系形成特色。基地发展,课程是核心。我们建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实践育人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的课程体系。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三个维度,综合考虑学生的期许和愿望,设计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与社会紧密相连的实践活动课程,并加以系统化。同时,努力挖掘整合地方资源,建构具有浓郁地方地域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实施教师培养三种模式,提高科教队伍新能力

要搞好科普教育,相关的教师队伍是关键。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教师间相互培训这三种模式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加速科技教师的培养工作,从而推动全市科技教师乃至全省基地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1.请进来,定期邀请专家具体指导。基地教师的发展决定了基地的发展,教师素养的提高决定了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目前,纵观全国各地的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严重欠缺,教学能力尤其是科技教学水平亟待提高。为此,我们借助大学及科研院所的力量,开设专题辅导课;借助共建单位的专业人士加强对基地教师的培训。我们的“气象观测”和“长江鱼类资源调查活动”获评中科协科技教育培育项目,还是中科协“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项目,得到了省、市气象局、环保局、农业局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请专家进基地,请专家带课题进基地,多形式多手段地加快了基地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

2.走出去,有计划地送教师外出培训。让教师走进其他基地,学习如何开展活动;走进科技场馆,学习观摩;走进科研院所,接受专项指导;走访专业人士,合作研发课程。我们多次送教师到气象部门、科艺中心培训。正是有了请进来和走出去,教师们的科学思维得到了强化,科技活动项目研发更有科技含量,对学生的科技指导有了高度。

3.常态化,组织科技教师全员轮训。教师培训工作是长期的工作,需要常态化地开展。基地活动内容是动态变化的,科技活动作为基地学生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资源的丰富而变化。所以,教师的培训需要定期、定时、定目标、定任务,只有这样,培训才能卓有成效,教师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多年来,我们分别开展了备课组内的指导辅导与研讨,开展了通识培训与交流,开展了车模等专题系列培训,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有效推动了基地科技活动的开展。

三、落实科普活动三个要求,提升科普教育新特色

科普教育要满足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此前提下,我们还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落实科普活动常态化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一门课程。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学校不能仅仅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当作一个执行的过程,更要结合学生特点、学校实际和社区背景,创造性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有效实施。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作为中小学生的活动中心,要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面向参加实践活动的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学段学生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富有成效的常规性科普活动。要把这些活动排进课表,以常态化的形式覆盖参训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体现科普教育精品化要求。我们除组织常态的科普教育系列课程外,还拟定了“气象观测”“长江鱼类现状考察及特色水产养殖”“秸秆的综合利用”三个重点项目,与部分特色学校进行长期的定时定点的科学探究,逐渐形成了活动基地的精品项目。这些项目的设置与活动的开展,为部分有此方面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体验机会和更开阔的探究视野,为特色学校开辟了新的活动天地。

当前企业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篇12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恶化的影响,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在放缓。2012年上半年, 我国GDP增速是7.8%, 较2011年同期的9.6%明显下降, 这已是连续六个季度增长放缓。在这种大背景下, 我国整个石油化工行业虽然产值和销售收入都在上升, 但是利润却大幅下降。随着化石资源日益紧缺, 原油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 又加上人力资源成本的节节攀升, 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创新已然是迫在眉睫。

现状:企业创新差距明显

自2005年, 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以来, 我国已走过了7个年头的“创新之路”, 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就——在7月上旬出炉的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 包括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化工等79家中国企业上榜, 再次超越日本, 上榜企业的总数仅次于美国的132家。上榜的数量和经济的总量都有较大增加, 成绩是明显的。但是, 与跨国公司相比, 我国企业一个明显的差距是国际化经营水平低, 另一个明显的差距就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弱。在创新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创新能力不强。与跨国公司相比, 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 尤其是主导产业的新技术、工艺过程的关键技术、生产过程的关键设备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不强, 一些技术难度大的重大产品或专用产品、重要材料或特种材料都不能掌握其核心技术, 常常受制于人, 有些时候还处于被动、甚至陷入尴尬处境。

二是创新投入不足。就整个国家来说, 虽然创新投入的总量逐年增加, 但是研发投入占比近期曾出现过逐年下降;我国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就更低, 很多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都不足2%。较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的3%、5%甚至于更高的研发投入而言, 无论是投入总量还是相对量都低很多, 可见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是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低。创新成果只有及时转化, 才能促进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 才能在经济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作用。在我国, 鉴定成果、获奖成果和专利等的数量都很庞大, 但是及时实现产业转化的却不多, 相当多的创新成果和专利都被“束之高阁”, 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实际作用的很少。这主要是由于产学研矛盾的存在, 研究本身以及现有的考核机制造成了其“求数量”的误区, 由此造成了脱离市场与用户的现实需求, 片面地追求鉴定的数量、获奖的数量以及专利的申请数量;另一方面是由于创新成果的保护体制不健全, 制度不完善, 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法律保护缺失。

四是创新人才的缺乏, 尤其是缺乏创新型的学科带头人。在科技决定竞争力、科技引领时代发展的今天, 国家的强盛和社会的繁荣高度有赖于创新人才的有效培养、引进和使用, 有赖于创新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 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的发挥。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曾强调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关键在人才, 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

未来:自主创新做强做优

7月初《财富》杂志公布了世界500强, 8月底《中国企业500强》出炉, 对比这两个名单, 我们不难发现企业间的差距不仅仅是规模上的, 企业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以及人员结构都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特别是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差距更加明显。这不仅是国家和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体现, 更体现出从国家到企业各层面对创新的认识和战略布局。

一是国家应该成为整个社会创新的领航人。研究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 我们发现, 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例如, 欧盟的化学工业之所以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是因为欧盟十分注重制定化学工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十多年来, 欧盟不断地对创新规划进行与时俱进的补充、修正和更新, 如2004年发布《欧洲可持续化学的技术平台、2025年及以后的设想》, 2005发布《Suschem的战略性研究计划》, 2006年发布《Suschem实施行动计划》, 2007年成立欧洲化学工业竞争力研究高级工作组, 2009年发布《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化学工业》等, 这不仅体现了化学技术和化学工业的重要, 而是从国家层面推动整个创新体系的建设和路线图的规划。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经济体也都适时地推出科技振兴规划, 特别是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提出的新兴产业发展纲要和振兴计划, 都对经济振兴和创新战略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因此, 我国政府也要立足当前行业发展现状, 瞄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适时出台顺应全球发展潮流的国家创新战略, 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战略性规划, 指导和推动重要行业的创新。在实施创新工程的过程中, 国家要从税收、融资以及人才等多方面予以政策性的支持。

二是企业应努力发展成为创新的主战场。长期以来, 我国企业的创新模式主要有高校、研究院所与企业合作创新以及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两种主要方式。对于前者而言,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致使学术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中间出现严重断层。技术引进是快速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最直接、也是最快速的一条捷径。我们都知道,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化工行业陆续引进了不少技术, 乙烯、化肥、化纤等工业的发展都是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快速实现了大型化和现代化。但是, 在多年的行业“先进技术引进”过程中, “成本昂贵”、“重复引进”等问题频发, 全行业的技术引进还面临消化吸收的问题, 很多还存在囫囵吞枣, 无法消化、吸收, 无法在引进技术上进行再创新等问题, 在这方面, 日本、韩国等行业技术引进、创新积累以及再创新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在经济实力和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时候, 引进技术、通过引进技术快速提升技术水平是相对容易的, 但是当国家的经济实力已经跃上高位、整体技术水平已经跨上较高的平台, 再想引进国际一流技术时将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 甚至一些重要产品的关键技术根本就引不进来。我们化工行业多年来就有过很多这样的无奈, 一些工程塑料, 如聚甲醛、聚碳酸酯等;一些特种材料, 如碳纤维、纺轮、聚酰亚胺等;一些特种化学品, 如蛋氨酸以及一些专用化学品;还有就是氯化法钛白生产技术、电解槽用离子膜的制备技术、飞机及高级轿车用高性能子午胎生产技术等。这些不仅仅是化学工业的困扰, 甚至成为了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和信息通讯、机械制造, 以及大飞机、高速列车和新兴产业发展的严重制约。

三是自主创新促进化工大国向化工强国转变。进入21世纪以来, 石油化学工业已从此前的大力发展基础化学品、大宗化学品等转向重点发展特种化学品、专用化学品。加之在经济多年持续高增长的驱动下, 我国已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石化工业产值也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二位, 很多基础化工产品, 如:纯碱、烧碱、硫酸、氮肥、磷肥、电石、聚氯乙烯, 以及农药、染料、涂料等一些传统精细化工产品的产能和产量都已居世界首位。基本有机化学品、专用化学品以及一些特种化学品、特种材料等, 都还依靠进口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 先进技术的引进变得日渐困难。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限制以及激烈的国际竞争, 我们必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 自主创新也是由“化工大国”向“化工强国”转变、实现“中国制造”到“中A国创造”的关键。企业作为创新主体, 不仅着C眼于现有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技术A水平的改进、提升和优化, 更要着眼于企业长DE远的战略创新的规划和部署, 现有生产技术的M创新对企业的节能减排、降本降耗和提高当前IC

的经济效益固然重要, 而企业战略创新的规划和部署更是关系到打造百年企业的长远发展。现有生产技术的创新可以主要依靠自己的企业技术中心进行, 而长期创新战略规划, 瞄准未来15年甚至于30年后的事情, 可以委托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来进行;当然企业创新切忌“面面俱到”, 一定要紧紧围绕企业的主导产业、主导产品和核心竞争力, 在确定企业的主导产业或核心产品的基础上, 剥离非核心业务, 加大核心业务的研发投入, 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做强做优。

实践:化工集团高度重视创新

中国化工集团作为我国最大的基础化学品制造企业, 积极实践企业的全方位创新, 在任建新总经理的重视和领导下, 集团各项创新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

一是重视战略创新。自2004年成立以来, 中国化工集团一直十分重视战略创新, 坚持秉承“老化工新材料”的战略定位, 不断推进创新战略, 加大创新力度, 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 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 不断提高全系统的自主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 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期间, 在新的发展平台上, 面对新的竞争格局, 提出了集团发展新的战略定位和未来5年的奋斗目标。中国化工集团将在“新科学新未来”的新战略定位指引下, 在现有6个业务板块的基础上, 进一步调整产业产品结构, 确立以基础化工为战略保障支撑, 以材料科学为核心, 以培育发展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为未来的“3+1”产业格局, 挺进一流国际化工企业。

二是重视管理创新。中国化工集团成立以来, 在管理创新方面, 随着业务板块的调整, 各专业公司的管理更加专业化;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资金集中管理、大宗原材料的集中招投标;重视管理变革, 优化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 连续几年实施持续改进和世界及制造、六西格玛管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 大力引进职业经理人队伍, 加大各级管理人员队伍的培训, 不仅在中央党校加大各级干部的培训力度, 还与人大、纪检监察学院、中央团校等机构, 联合培训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团委书记、监事等各方面人员。同时大力引进国际化工最佳实践, 与跨国公司对标, 通过管理创新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做强做优。

三是重视体系创新。集团拥有25家原化工部直属的化工科研院所, 有2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 现有17000多人从事研发工作, 占整个集团人员总数的12%。在平台建设方面, 集团积极推进创新平台的建设, 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 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支撑。此外集团还直接牵头组织并参与了十几个国家创新战略联盟。

四是重视产业化技术创新。中国化工集团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充分利用海外并购获得的关键技术和自主集成创新的技术工艺, 在有机硅材料、有机氟材料、工程塑料、精细和专用化学品等产品的生产方面已经形成一批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 这批专有技术的水平已达到或全面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同时还拥有羰基化醋酸技术、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成套技术、钯催化制双氧水成套技术、大型反渗透海水淡化成套技术、巨型子午线工程胎生产技术、航空子午线轮胎技术、煤制乙二醇技术、新型炭黑生产工艺成套技术、铬盐清洁产生技术以及大型干燥机、子午胎生产用大型硫化机、成型机等一批国内外领先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

五是重视创新投入。中国化工集团成立初期, 集团每年拿出1000万元, 建立创新基地, 支持全社会从事化工创新。“十一五”期间, 集团认真实施“十一五”科技规划, 持续增加科技投入, 总量达124.71亿元, 年均增长14.5%, 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2.14%。2011年, 研发投入占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的2.37%, 这一研发投入比国家平均水平要高, 亦比央企平均水平要高。

得益于创新领域的种种努力, 中国化工集团在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 拥有专利3182项, 其中有效发明专利有2143项, 在有效发明专利排行榜连续三年列央企第3位。2011年, 集团公司经过七年的发展, 首次进入世界500强排行榜, 排名第475位;2012年排名提升73位上升至402位, 在进入500强名单的化学品企业中排名第9位。在今年8月底公布的中国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59位, 目前是国内最大的专门从事化学品制造企业。

上一篇:控制理念下一篇:人才兴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