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抗生素分级管理

2024-10-10

我院抗生素分级管理(精选10篇)

我院抗生素分级管理 篇1

【关键词】 抗生素;分级管理;实践;体会

[摘 要] 目的:贯彻《抗生素临床 应用 指导原则》,提高抗生素合理使用水平,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抗生素分线使用,分级管理,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结果与结论:抗生素物分线使用、分级管理,促进抗生素合理应用收到一定成效。

[关键词] 抗生素;分级管理;实践;体会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 医院,虽然规模较小,但很重视管理,是陕西省唯一一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医院。自从2004年8月卫生部发布《抗生素合理应用指导原则》[1](简称《指导原则》),院领导十分重视,指示药剂科监督这项工作的实施。药剂科多年来一直进行本院抗生素物使用情况的统计工作,从统计结果中 分析,可发现分级管理前后的差别。分级管理前存在的 问题

1.1 选药问题

主要有:抗生素的应用多以经验 治疗 为主,病原学诊断及药敏试验率低,无用药指征。用药起点高,三代头孢菌素类、四代喹诺酮类用药频率高。同类药物不同商品名重复使用,换药频率较快,住院患者用药疗程较长。

1.2 用药问题

主要有:联合用药缺乏临床诊断依据及不适当联合用药;用药不符合预防使用原则;用药次数不正确,时间依赖性药物常为方便1次/1 d注射;护士执行医嘱时间不及时。

分级管理的实施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在患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抗生素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也是控制感染不可缺少的药物,临床应用涉及到每一个科室,医师使用抗生素频率一般较高,因此药剂科应主动与医院各相关部门沟通,保证《指导原则》在医院顺利实施,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2.1 加强《指导原则》的宣传 教育

《指导原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抗生素临床应用的技术与管理规范[2],院领导十分重视这个法规性文件的颁布,多次组织全院医务人员 学习。《指导原则》的出台和实施,对于药剂科推行全院合理用药是个很好的契机。因此,药剂科要求全科药师均应认真学习和领会,并对本院现有的抗生素物的抗菌作用、药理特点、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相当熟悉。深入临床通过墙报和药讯等形式加强在医务人员和患者中的宣传,使患者能够了解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危害,使每个医务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都能系统地学习和理解《指导原则》并在具体临床实践中加以体会和落实。

2.2 根据《指导原则》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订本院《抗生素合理应用管理规定》及《抗生素合理应用奖惩措施》药剂科在认真学习《指导原则》后,组织人员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院《抗生素合理应用管理规定》及《抗生素合理应用奖惩措施》,提呈“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并经主管院长审批,建立健全本院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管理制度,以文件的形式发给各临床科室,纳入iso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指导书,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将抗生素合理应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2.3 抗生素分线使用、分级管理

根据《指导原则》规定,对本院使用的抗生素按照抗生素分线管理原则分为一、二、三线,并实行分级管理,医生原则上只能使用一线抗生素,使用单一抗生素治疗,尽可能避免联合用药,且使用时间不能超过3 d,使用的方式以口服或肌肉注射为主,严格控制静脉输液或静脉推注。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按临床治疗用药方案需要二线药物治疗时,应由主治以上医师同意后方可使用。需要三线药物治疗时,应由副主任以上医师或科主任同意后方可使用。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生素,但仅限于1 d用量,次日必须有高一级或更高一级医师签名方可继续使用,否则药房有权拒绝发药。

我院抗生素分级管理 篇2

1 实施办法

长期以来, 由于我院医务人员数量、结构及专业设置等存在此问题, 实行临床医师和科主任的二级诊疗模式, 主治医师查房没有保证, 中间层出现空当。为解决这一问题,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对医师实行分级管理 (即将各科医师分为三级:住院医师为一级医师, 主治医师为二级医师, 科主任为三级医师) , 并明确了各级医师的责、权、利。

科主任由医院任命, 二级医师公开竞聘上岗, 两年一换, 接受院、科两级的双重考核, 享有科室副主任待遇, 履行主治医师的职责, 并赋予一定的管理职能, 协助科主任管理病房及科室的医、教、研等工作。医院每月对科主任、二级医师的工作情况进行相关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

2 结果

2.1 二级医师聘任及职称结构

(1) 2009年年底第一批二级医师任职期满, 进行了重新竞聘。结果, 有19名新二级医师竞聘上岗, 有9名二级医师成绩突出连续聘任, 共有14名二级医师由于工作调动、升职或竞聘落选等原因离任。具体聘任情况见表1。

(2) 医师分级管理中, 二级医师聘任不拘泥于职称的限制, 通过个人演说、民主测评、领导审核等环节实行公开竞聘上岗。第一批聘任二级医师的职称由高级到初级呈正三角结构, 第二批聘任二级医师的职称结构呈梭型结构 (见表2) 。

2.2 医师分级管理效果评价

(1) 医疗质量考核效果。医院制定详细的医疗服务质量考核细则, 每月不定期对各科室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考核打分。考核采用百分制, 医疗质量指标、医疗数量指标各占50分。2007—2010年度医疗质量平均考核成绩经t检验, 差异有显著性 (P<0.01) 。考核成绩具体见表3。

(2) 为进一步落实医师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以三级查房为核心, 成立三级查房监控小组, 要求查房前有准备, 查房中有重点, 查房后有讲评。于2009年、2010年组织了全院科主任、二级医师查房评比活动。从查房的准备、形式、内容、效果4方面进行评价打分 (总分100分) 。结果2010年科主任、二级医师查房成绩均优于2009年, 经t检验, 差异有显著性 (P<0.01) 。具体情况见表4。

3 讨论

3.1 三级查房得到保障

在实行医师分级管理以前病人接受的是科主任和管床医师的二级诊疗服务, 不论是年资或职称的高低, 医师都承担着同样的工作, 互相间没有指导与管理的关系。主治医师一级查房无法保障。实施以强化二级医师 (主治医师) 职能的医师分级管理以来, 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二级医师不具体管病人, 除协助科主任负责全科诊疗工作, 使科室管理得到加强外, 还指导检查一级医师的具体工作, 统筹管理全科病人, 按规定时间对新入院病人、手术病人、疑难症病人、危重症病人等进行查房, 从而使三级查房得到保障。

3.2 病历书写质量得到保证

实施医师分级管理后, 二级医师还有负责督促、检查、修改下级医师病历的职责。一级医师书写完成出院病历后先由二级医师审核, 然后由科主任签字、确认方可归档。这使病案在完成过程中做到科室三级质控, 每份病历都要经过三级医师的层层把关, 有效保证了病历书写质量。

3.3 医疗安全意识得到提高

在各种诊疗活动中, 一级医师遇到问题及时向二级医师汇报, 并听取其指导意见;二级医师还有查询一级医师工作的责任。二级医师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 上通下达, 形成一个完整的诊疗体系。这使许多医疗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明显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有效改善了医患关系, 树立了医院的正面形象, 为建设平安医院奠定了基础[2]。

3.4 医务人员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自实行医师分级管理以来, 先后有60多位医师参加二级医师竞聘, 42位医师担任二级医师职务。这样的聘用体制使许多医师得到了锻炼, 既培养了业务梯队, 又培养了管理梯队, 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5 职称评聘分开、高职低聘问题得到解决

医师分级管理根据科室专业的需求来确定二级医师岗位的设置[3], 而不是根据职称高低来确定。第一批聘任的二级医师正三角形的职称结构起到以老带新的作用;经过两年实践和不断完善, 第二批聘任二级医师梭型的职称结构起到促中间带两头的作用, 符合医院院情及发展需求。高职低聘的医务人员有了危机感, 聘任上岗的中级职称人员得到了锻炼, 而低职高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得到充分调动。医师分级管理遵循“竞争上岗, 双向选择, 择优聘任”的原则, 不但使多年来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的职称评聘分开问题迎刃而解, 而且更好地发挥了三级查房制的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作用。

3.6 理顺关系, 提高工作效率

二级医师是科主任的助手, 负责科室的医、教、研等具体工作, 从而减轻了科主任的工作压力, 使其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科室的业务发展、医疗质量管理、人才培养、科研建设上来。在科主任外出或休假期间二级医师可代替科主任管理科室日常事务, 保证科室工作正常有序运行, 在无形中增强了科室凝聚力, 提高了工作效率[4]。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是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5]。医师分级管理是以突出医疗质量为中心, 赋予二级医师管理职能, 符合我院院情的一种管理模式。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 有力地促进了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使医院整体医疗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摘要:目的 通过对我院医师实施分级管理, 探索研究能提高医疗质量, 并符合我院院情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 对医院实施医师分级管理, 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与评价。结果 医师分级管理使医院形成三级医师诊疗模式, 医疗质量得到提高, 充分调动了临床医师工作积极性, 解决了职称评聘分开、高职低聘的难题。结论 三级医师分级管理是以突出医疗质量为中心, 赋予二级医师管理职能的一种管理模式, 它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医师分级管理,实施效果,二级医师,科主任

参考文献

[1]沈雪峰, 张大红.我院业务院长查房的创新做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2, 9 (1) :529~530.

[2]陈礼明, 韩晨光, 毕桂泉.浅谈规范临床查房在医疗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医院管理, 2004, 24 (6) :60.

[3]钦军, 黄少平, 陈晓红.院长医疗查房制度对医疗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3, 10 (6) :20~21.

[4]谢波.循证医学与三级医师查房制[J].中国医院管理, 2006, 5 (5) :325~326.

我院骨科应用抗生素的调查与评价 篇3

132011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市)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005

抗菌药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在其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增长,以及治疗失败等。而且近年来,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预防性用药有范围扩大化的趋势,不论手术的大小、部位、切口的类型等,均普遍使用抗菌药,且所使用的抗菌药物抗菌谱广、价格贵。是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于预防术后院内感染、延缓细菌耐药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对本院骨科2007年6月~2008年6月836例应用抗生素的出院患者进行统计与分析:手术前后所用抗菌药物名称、术前和术后用药起止时间、剂量、用药途径等,以及非手术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资料和方法

我院2007年6月~2008年6月共有836例患者出院,其中男532例,女304例;年龄8个月~91岁,平均35.79岁;手术患者687例,非手术患者149例;院外及院内感染患者78例。

方法:统一填写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诊断,出入院时间等)。手术患者填写手术名称、手术持续时间、血常规情况、手术切口及愈合等级;非手术患者填写血常规情况、创伤部位及软组织情况;院外及院内感染患者详细填写血常规情况、感染部位、培养及药敏情况。用药情况:抗菌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给药方式、开始用药时间、停用抗菌药物时间等。

抗生素应用以单用为主,共792例(94.74%);二联41例(4.9%);三联3例(0.36%)。抗生素应用以静滴为主,共829例(99.16%);口服仅为7例(8.37%);本组中没有应用肌肉注射抗生素的病例。见表1。

836例患者中非手术患者149例,非手术患者中抗生素应用时间<3天的 38例(25.5%);<7天的65例(43.62%);>7天的46例(30.87%)。见表2。

评价标准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相关文献,建立评定标准进行评定。

结 果

本次调查共涉及9类32种抗菌药物,其中注射剂28种。836例患者抗菌药物应用883例次;联合2种药物82例次,其中不合理配伍12例次;联合3种药物9例次。预防性用药652例(77.99%);无指征用药48例(5.74%)。合理用药661例(79.07%);不合理用药175例(20.93%)。

讨 论

Ⅰ类切口手术为清洁手术,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①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④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本调查显示:在836例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骨科患者达652例(77.99%)。很大一部分患者不存在上述情况,通常不需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抗生素使用扩大化的问题。

用药时间:本调查显示术前、术中用药仅占手术患者的21.98%。预防性给药的时机极为关键,最需要提供保护的时间是污染发生后的最初3小时,即在细菌定植发生之前,所以抗菌药物必须在手术前给予,一般在全身麻醉开始时,即切开皮肤前20~30分钟开始静滴给药,如手术持续 3~4 小时,需要再给予一个剂量,以保证在整个手术期间切口部位保持有效浓度,使病原菌不能定植和引起感染。调查中发现,术前0.5~2小时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82例,术前超过2小时甚至超过24小时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58例,这就说明临床医生对于术前术中应用抗菌药物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抓住预防性给药的关键时机。同时,患者的给药间隔及途径欠妥:头孢菌素类(除头孢 曲松外)与青霉素类及林可霉素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其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平均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由于半衰期短,要求每6~8小时,甚至4~6小时给药1次,以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但大多数医生采用较高的剂量,每日1~2次给药,不仅降低了杀菌效果,还可能增加不良反应。而在给药途径上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等,主要依据感染的严重程度,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的,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不必采用静脉给药。而本组中骨科几乎所有清洁手术病例均采用静脉给药,而且术后连续使用3天的患者达到96.65%。有调查发现,骨科清洁手术术后使用抗菌药进行预防与不用抗菌药相比没有明显差异,长时间使用反而使感染率升高,造成耐药菌在院内流行播散、病区爆发局部流行的可能性增大。

病原学检查:本调查显示,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一共44例,其中感染患者38例,但进行病原学检查以及细菌培养的患者仅8例。对感染性疾病,应要求明确病原学诊断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特异性,经验治疗在多数情况下取得成功,并不意味着临床可以忽视和放弃病原学检查。

我院抗生素分级管理 篇4

“抗菌药物”

山西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及分级使用办法(试行)》的通知

晋卫医[2007]19号

各市卫生局,厅直厅管医疗机构:

为有效解决群众关心的看病就医问题,进一步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对患者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我省实际,我厅制订了《山西省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及分级使用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1、山西省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及分级使用办法(试行)

2、山西省抗菌药物分级目录

山西省卫生厅

二〇〇七年四月十二日

附件1:

山西省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及分级使用办法(试行)

为促进我省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订本办法及分类目录。

第一章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一条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第二条 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未获结果前或严重感染,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一旦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对疗效不佳的患者应及时调整给药方案。

第三条 对轻症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常用抗菌药物。对医院获得性感染、重症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选用抗菌活性及针对性强、安全性好的抗菌药,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

第四条 临床医师选择使用抗菌药物,制订药物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一)患者的疾病状况:感染部位、严重程度、年龄、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基础疾病等。

(二)抗菌药物的特性:包括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抗菌谱、抗菌活性和后效应等)、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半衰期、血药浓度和细胞内浓度等)以及不良反应等。

(三)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治疗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治疗剂量范围高限);而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治疗剂量范围低限)。

(四)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尽量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或因病情需要者可采用静脉给药,以确保疗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五)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优先选用价格低廉、抗菌作用独特、窄谱、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

第五条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应尽量避免,以防耐药产生。若全身用药在局部感染灶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时,可考虑局部应用。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但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

第六条 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决定给药次数。

第七条 疗程:一般感染用至体温正常、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继续用药3~4天,特殊感染或特殊药物按特定疗程执行。

第八条 对病情复杂的难治性感染,组织有关专业人员会诊,制定给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第九条 加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认真执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妥善处理。

第十条 遵循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与联合用药原则。

第二章 临床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管理原则

第十一条 严格掌握联合用药指征,以期达到抗菌的协同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产生。

第十二条 联合用药一般为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特殊情况可联用两种以上,包括抗真菌药。

第十三条 联合用药一般适用于以下情况:

(一)病原菌不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二)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三)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四)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五)为减少各药物单一使用的剂量,减少不良反应。

(六)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

第三章 临床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要求

第十四条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原则:

(一)预防用药指征:患者具有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如果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一旦发生感染将引起严重后果。

(二)应在充分考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等基础上规范用药品种和给药方案。

(三)不能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新品种、价格昂贵品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联用作为预防用药。

(四)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应综合考虑本院或本病区可能流行的致病菌、手术范围、手术部位与污染程度、手术持续时间、病人机体状况等因素,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其原则是:

1、疗效肯定、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2、抗菌药物剂量要足够。

3、根据药物半衰期决定用药次数。

4、一般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

5、清洁手术(分甲、乙两类):

甲类: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如疝、乳房、甲状腺、精索静脉、大隐静脉曲张等一般中小清洁手术,原则上可不用抗菌药物。如需使用,可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使用一个剂量。介入治疗术可参照处理。

乙类: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器官或异物植入手术,如头颅、心脏、眼内、胸部、骨、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大型清洁手术,以非限制性抗菌药物为主。在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下的介入治疗可参照此类用药。

6、清洁-污染手术:

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胃、肠、肺、耳鼻咽喉科、妇产科、口腔颌面外科等手术及开放性创伤,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需预防用抗菌药物。原则上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48小时。如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可用至术后2~3天。

7、污染的手术:

由于胃肠道、尿道、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如脓疡切开引流、化脓性胆管炎、骨髓炎、肠穿孔、腹膜炎等术前已明确感染的手术,从围手术期起即按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原则用药。

第十五条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注意事项:

(一)单纯性病毒感染者不用抗菌药物。

(二)预防性应用的抗菌药物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给药方便、价格便宜。

(三)预防用药应有目的,针对一种或二种可能的感染菌选择药物,不能盲目采用广谱抗菌药或联合用药以预防多种细菌感染。

(四)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不能放松严格的手术操作及无菌技术,并应加强临床观察及消毒隔离措施。

第四章 门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原则

第十六条 门诊患者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原则上只能选择非限制性使用抗菌药。如因病情需要使用限制性抗菌药物,应经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在处方上加签姓名。原则上禁止在门诊治疗中使用特殊抗菌药物,如需使用应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在处方上加签姓名。针对急诊病情危重的患者,应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七条 门诊原则上应使用单一抗菌药物治疗,尽可能避免联合用药。需要联合应用的,一般选择两种非限制抗菌药物。一般严禁三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抗结核、抗麻风等治疗除外)。

第十八条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3-5天(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感染性疾病除外)。使用时间在3天以上,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的,原则上应收住院或留门诊观察室治疗,并应进行病原学监测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检验结果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第十九条 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以口服或肌肉注射为主,严格控制静脉输液或静脉推注的形式使用抗菌药物。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或静脉推注进行治疗的,原则上应收住院或留门诊观察室使用。

第五章 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情况下抗菌药物

第二十条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一)选择药物和设计给药方案时,必须考虑药物的肾毒性、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及对药物动力学的影响。如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的抗菌药物,正在进行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疗时,应估测对药物清除率的影响。

(二)根据肾功能不全程度应调整药物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

第二十一条 肝功能不全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在选用抗菌药物时应考虑药物对肝脏毒性反应及肝功能减退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避免使用肝毒性明显的药物。

第二十二条 新生儿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一般应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避免使用或慎用氯霉素、磺胺药等抗菌药物,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不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者,不可选用上述药物。禁止使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新生儿不宜肌肉注射。

第二十三条 小儿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注意:

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8岁以下儿童不用四环素类药物,18岁以下未成年人避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第二十四条 妊娠妇女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必须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及妊娠期妇女药代动力学的改变,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在必须用药时,应选择风险/效果之比最小的药物,并告知患者药物对继续妊娠可能引起的风险。

第二十五条 哺乳期妇女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必须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尽可能选择在乳汁中浓度低、安全性高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并按药代动力学原理调整给药与哺乳时间,如哺乳结束后立即用药,或在婴儿较长睡眠前用药,使婴儿从乳汁中摄取的药物降至最低。

第二十六条 老年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老年人因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减退,药代动力学过程有明显变化,特别是由于肾功能减退而致药物血浓度增加,不良反应也增加,应尽量使用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并依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和用药方案,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第六章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及分级管理原则

第二十七条 抗菌药物分级原则:

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性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性使用的抗菌药物,应控制使用。

3.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应从严控制使用。

第二十八条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

(一)一般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选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已明确病原菌只对限制或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敏感的患者,可使用限制性使用或以上抗菌药物治疗。

(二)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需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无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格的医师的科室须由科室主任签名,或有感染等相关专业科室医师、临床药师的会诊记录。

(三)医院感染管理科或检验科、药剂科须分别履行定期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结果和定期向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抗菌药物信息的职责。

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

第七章 病原微生物检测管理

第二十九条 各级医疗机构须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逐步建立正确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技术和规范的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条件与方法,并及时报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作为临床医师正确选用抗菌药物依据。

第三十条 三级医院必须建立符合标准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配备相应设备及专业技术人员,正确开展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工作。

第三十一条 二级医院应创造和逐步完善条件,在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后,也应建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正确开展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和规范的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目前不具备条件的,可成立地区微生物中心实验室或依托邻近医院的微生物实验室开展病原检测工作。

第八章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二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建立、健全本机构促进、指导、监督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制度,并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工作纳入医疗质量与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各项责任内容,切实将各项管理要求落在实处。

第三十三条 对不重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工作或违反以上管理要求,因临床抗菌药物滥用而由此造成医疗纠纷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医师,将依照《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医疗机构和责任人相应的行政处罚,直至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7年5月1日起实行。

附件2:

山西省抗菌药物分级目录

分类 非限制性使用抗感染药物 限制性使用抗感染药物 特殊使用抗感染药物

青 霉 素 类

青霉素G、青霉素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哌拉西林、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青霉素V钾、美洛西林、羧苄西林钠、呋布西林钠、阿洛西林、氟氯西林、替卡西林、美西林、磺苄西林钠、双氯西林、海他西林钾、匹氨西林、巴氨西林、酞氨西林、仑氨西林、甲氧西林、匹美西林、氨苄西林+氯唑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美洛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阿莫西林+氟氯西林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萘夫西林(新青霉素III)、阿帕西林(萘啶青霉素)

头 孢 菌 素 类 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国产)、头孢丙烯 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罗氏芬、泛生舒复)、头孢地尼、头孢特仑酯、头孢他美酯、头孢孟多、头孢克肟、头孢拉定/

舒巴坦钠、头孢唑林钠/舒巴坦钠、头孢噻吩钠、头孢替唑钠、头孢他定(国产)、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头孢曲松/舒巴坦

头孢吡肟、氟氧头孢钠、头孢硫咪、头孢替安、头孢地秦、头孢唑肟、头孢甲肟、头孢米诺、头孢匹胺、头孢泊肟酯、头孢托仑酯、头孢他定(复他欣、凯复定)、头孢美唑、头孢西丁钠、拉氧头孢钠、头孢布烯、头孢噻啶、头孢来星、头孢乙氰钠、头孢匹林钠、头孢替坦二钠、头孢尼西钠、头孢雷特、头孢磺啶钠、头孢沙定、头孢拉宗钠、其它β-内酰胺类

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氨曲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

氨基糖苷类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新霉素局部制剂、小诺米星(小诺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 奈替米星、核糖霉素、西索米星、阿司米星、大观霉素、利维霉素、地贝卡星、妥布霉素、卡那霉素B 依替米星、巴龙霉素、异帕米星

酰胺醇类 氯霉素局部制剂 甲砜霉素、琥珀氯霉素、棕榈氯霉素、氯霉素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乙酰吉他霉素、罗红霉素、麦迪霉素、阿奇霉素、泰利霉素、地红霉素、乙酰麦迪霉素、麦白霉素、罗他霉素、竹桃霉素、依托红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吉他霉素、分类 非限制性使用抗感染药物 限制性使用抗感染药物 特殊使用抗感染药物

四环素类 强力霉素(多西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

米诺环素、美他环素、地美环素、胍甲环素

喹诺 酮类 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吡哌酸

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芦氟沙星、司氟沙星

加替沙星、莫昔沙星、司帕沙星、帕珠沙星

磺 胺 类 磺胺嘧啶、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柳氮磺吡啶、磺胺脒、磺胺米隆、磺胺嘧啶银、磺胺醋酰钠、磺胺嘧啶锌 复方磺胺甲噁唑针、磺胺二甲嘧啶、磺胺二甲异嘧啶、磺胺异噁唑、磺胺苯吡唑、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多辛、酞磺醋胺、琥磺胺噻唑、酞磺胺噻唑、磺胺林

甲氧苄啶类 甲氧苄啶

糖 肽 类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唑酮 烷类 利奈唑胺

抗结 核药 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喷丁、链霉素 利福定、利福霉素钠、利福布丁、乙(丙)硫异烟胺、异烟腙、氨硫脲、安痨息、紫霉素、卷曲霉素

抗麻风药及抗麻风病反应 药 氨苯砜、苯丙砜、醋氨苯砜、氯法齐明、硫胺布新 沙立度胺、硝咪 唑类 甲硝唑 替硝唑 奥硝唑

呋 喃 类 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抗真 菌药 制霉菌素、复方土槿皮酊、益康唑、克霉唑、灭癣酚、西卡宁、咪康唑、灰黄霉素、托萘酯、阿莫罗芬、环吡酮胺、特比萘芬霜剂、萘替芬、酮康唑片、氟胞嘧啶、氟康唑、美帕曲星、伊曲康唑胶囊(口服液)、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克念菌素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针、硫化硒

其它类 林可霉素、磷霉素、克林霉素 多粘菌素、新生霉素、夫西地酸钠、乌洛托品、孟德立胺 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杆菌肽

注: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原则上不作为儿童的非限制性使用药,喹诺酮类不用于儿童。

计划的分级管理 篇5

一般项目的计划、进度由各EPC分承包商编制、控制而PMC管理的项目其一级与二级计划由PMC核心控制组管理与控制;对此两级计划所涉及的任何里程碑的建议、修改与变动都要报送PMC同意和批准;制造商、分承包商和第三方专利商在服从于由PMC确定的项目的一级和二级计划的前提下,编制和执行各自的控制计划(三级计划)和作业计划(四级计划),并规定:

计划的任何调整和变更如若满足二级计划的进度要求,即里程碑要求,则无须报告PMC;

计划的调整和变更如若影响了二级计划的进度里程碑要求,则必须报告PMC;制造商、EPC或EP+C分承包商和第三方专利商的进度更新必须满足有关PMC二级计划所确定的工作结构分解(WBS)和活动代码方面的要求。

通过计划的分级管理,不但使整个项目达到统筹管理、协调一致,同时也降低了PMC在计划进度方面的风险。

7.强调计划及协调重要性:

在PMC的管理思路中计划、协调、进度的关系是:计划= 60%、协调=25%、进度=15%,其中可见计划在进度控制中的地位,简单地说计划就是将工作范围用时间(进度)和资金(估算)表示出来,它是所有管理活动分析、控制和预测的基础;反映了项目执行过程中各管理活动及内外部交付文件的相互关系。沟通则是以良好的管理理念为前提,综合各方面的信息、经验、建议并与相关人员讨论问题所在及可能出现结果的过程。计划、协调、进度三者的比例关系为进度检测及动态性、全员性进度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8.计划工具的集成化:

集成化的项目管理软件是现代的项目管理与控制的支柱,拥有集成化的管理软件的各大国际工程公司在PMC项目管理中不容质疑地处于主导地位,如美国FLUOR公司从QuickPlant软件可以快速地生成OptimEyes三维模型,从而建立三维平面布置模型、实施平面优化、进行早期大宗材料鉴别、开发装置三维可视化,通过可视化模型进行平面布置优化、可施工性研究,减少了项目周期内的费用支出、缩减了工程进度,同时生成的各专业工程量为P3软件提供了进度控制基础数据,由此在项目初期通过数据库有效地连接了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的管理。

9.风险区域的管理:

PMC通常认为安全、质量、项目控制(费用和进度)是管理活动中的风险区域,并按横向的专业划分或纵向的区域划分将整个施工工作分成若干个分包商,通过将工作转移到表现较好的承包商那里来降低项目的费用和进度风险。

三、影响PMC进度管理的因素

任何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在实施过程中因其诸多因素影响,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影响PMC进度管理的要素及时进行分析,是尽早寻求解决办法的前提,根据SEI正在执行的PMC项目进度管理过程,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尤为突出:

一是对大型、复杂的资本投资项目进行PMC管理的模式在世界其它地方已经广泛采用,但在我国却刚刚起步,由于文化、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差异,中外PMC双方、中外各个业主间管理理念及参与项目管理的深度在定义项目执行的工作程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影响了整个项目的进程。

二是审批工作是项目在不同阶段(FEL和EPC)最大的进度风险之一,具有法律强制性和复杂多样性的特点,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的进展。

第三PMC管理为降低费用及进度风险常常采用多家分包商管理策略,但界面的增多使得管理处于多分支状态,为进度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带来一定困难。第四承担PMC管理的国际公司通常具有融资能力,但外部融资的程度也会影响项目进度周期。

第五由于PMC工作流程决定在FEL阶段前期其工作地点在国际PMC办公室启动,随着工作的深入又转至国内,详细设计进行到足够深度再进入项目现场,这样工作地点过于分散,致使项目管理及技术人员的阶段性动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进展。

四、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现PMC项目进度目标

1.加强协调沟通:

保证项目成员之间以及项目各类信息的沟通顺畅,是提高项目工作效率,缩短有效工期的根本办法之一,项目的沟通管理包括沟通计划的确立,建立和保持有效的项目内外的沟通程序、团队建设、项目信息平台的运行等诸多方面。

2.协调政府关系:

在项目组织机构中设立专门的审批和许可组织机构,专门负责与有关政府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协调和归口管理项目所有审批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审批成果的一体化,并达到保证和缩短项目总工期的目的。

3.预防分承包商的进度拖延,确保整个项目总进度工期目标的实现,可采取如下措施:

严格进行分承包商关于项目进度控制方法和业绩的资格预审。

在分承包合同中明确项目进度管理体系和进度控制的要求。

进度款支付:采用里程碑付款方式,不用或尽量少用依据分承包商进展完成百分比付款的合同方式。

设立进度激励和惩罚条款。

4.尽早将PMC办公室移至项目所在国,保持资源(关键人员、工作程序与工作平台等)投入的连续性

从FEL阶段转移至EPC阶段的连续性,以及在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内投入资源的连续性,这样可以减少由于资源交替带来的弊病,提高效率,缩短有效的工期。

5.管理技术措施:

运用网络技术,以Primavera Project Planner(P3)为进度计划与进度控制的工具,重点关注关键线路和关键活动的逻辑关系极其活动时间(工期),通过合理改变关键活动的持续时间、调整关键活动间的管理逻辑关系、利用工作交叉等传统方式,达到优化和缩短项目总工期的目的;对于非关键线路上的大量活动,充分利用其浮动时间,在资源利用和资源平衡方面获取管理效益;即:“对关键线路促使工期缩短,对非关键线路实现资源优化”。

6.重点关注关键线路上的关键活动,对长周期设备的采购活动予以特别重视。

7.在项目策划和实施过程中推行E、P、C深度交叉的管理理念。

抗菌素分级管理 篇6

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预防和纠正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现象,根据《指导原则》将抗生素分三级管理:

一、分级原则

1、非限制使用——处方医师开具。

2、限制使用——主治以上医师开具

3、特殊使用——主任医师开具

二、分级管理办法

1、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指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氯霉素、先锋5号等;

2、限制性使用的抗菌药物:是相对于非限制抗菌药物来说的。在疗效、安全、对细菌耐药性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药品价格也相对较高,这类抗菌药物应控制使用。如三代的头孢类抗生素。

3、特殊性使用的抗菌药物:是指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的;价格昂贵的药品。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须经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以下为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

(1)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

(2)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安培南/西司他丁、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朵利培南;

(3)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4)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口服剂、注射剂),伏利康唑(口服剂、注射剂),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

三、分级管理临床应用

临床上轻度或局部感染患者,应首选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者或己明确病原菌,只对限制性或特殊抗菌药品敏感的患者,可使用限制性或特殊的抗菌药物。

患者若需要使用限制性抗菌药物,应经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若需要使用特殊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若科室上述级别的医师不在,则需要科主任签名。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品,但仅限于1天的用量,要做好相关的病历记录。

门诊患者若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原则上只能选择非限制性药物。若病情需要使用限制性、特殊抗菌药物,分别需具有中级、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在处方上签名。另外,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3-5天,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感染性疾病除外。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表(抗生素)

分类 一级抗菌药物 二级抗菌药物 三级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 青霉素、青霉素V钾、苯唑西林、氯唑西林、氨苄青霉素、卞星青霉素、呋布西林、阿莫西林、美洛西林、奈夫西林 美罗培南

头孢菌素类 头孢氨苄、头孢替安、头孢羟氨苄、头孢西丁、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匹胺、头孢硫脒 头孢丙烯、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头孢米诺、头孢他啶、头孢地尼、头孢拉氧、头孢替唑、头孢美唑、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孟多 头孢匹罗、头孢吡肟、头孢唑南

其他B-内酰胺类酶抑制剂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舒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派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

氨基糖苷类 丁胺卡那、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 奈替米星、妥布霉素、依替米星、大观霉素、异帕米星

酰胺类 氯霉素

糖肽类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琥乙红霉素、吉他霉素、乙酰吉他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四环素 四环素、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 磺胺类 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

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氟罗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 帕珠沙星

呋喃类 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抗真菌药 制霉菌素、克霉唑、联苯苄唑、特比奈酚、酮康唑、氟胞嘧啶 氟康唑、咪康唑 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8年2月-2011年2月本院门诊3 000张处方作为调查对象。

1.2 分析内容

①抗生素处方量:统计3 000张处方中含有抗生素的处方数量;②不合理用药:以WHO推荐的约定日剂量 (DDD) 、药物利用指数 (DUI) 作为参考标准, DDDs=总用药量/DDD, DUI= DDDs/实际用药天数, 以DUI>1为剂量不合理[2];抗生素联用不合理 (导致毒性增加) ;重复给药 (同类抗生素出现在同一张处方中) ;用法不当 (给药间隔、首剂量不合理) ;无适应证用药 (无感染指标使用抗生素) ;药理拮抗 (药物联用产生药理拮抗作用) 。

2 结果

2.1 抗生素处方

受检的3 000张处方中抗生素处方为955张 (31.83%) , 在各科室的分布以外科所占比例最大, 其次分别为急诊科、儿科、内科、妇产科、五官科。单用抗生素处方量为568张 (568/955, 59.48%) , 二联用药296张 (296/955, 30.99%) , 三联用药90张 (90/955, 9.42%) , 四联用药处方1张 (1/955, 0.10%) 。抗生素处方的科室分布及联用情况见表1。

2.2 不合理用药现象

955张抗生素处方中合理用药852张 (852/955, 89.21%) 、不合理用药103张 (103/955, 10.79%) ;不合理用药类型以无适应证用药所占比例最大, 其次分别为使用剂量不合理、重复给药、用法不当、药理拮抗。见表2。

3 讨论

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提高疗效, 同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正确使用抗生素还是减少、减缓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关键所在[3]。医院门诊抗生素的处方多以经验用药为主, 通过抽查本院3 000张门诊处方, 其中955张使用抗生素, 使用比例为31.83%, 结果接近于WHO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30%, 符合我国卫生部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所要求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应控制于50%范围内[4]。

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率基本合理, 但是仍然存在部分不合理用药现象, 必须通过加强管理来规范抗生素处方。抗生素处方中以单用抗生素、二联用药为主, 同时有一定比例的三联用药, 甚至有1例四联用药处方, 必须通过规范联合用药处方来限制不合理联用情况。单用一种抗生素能够控制感染的情况下, 一般不主张联合用药;三联、四联用药是较不合理的处方, 应限制此类处方的使用,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同时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不合理用药现象中以无适应证用药为主, 同时存在重复用药、联用不合理等错误, 主要与医生的经验用药有关, 某些门诊医生的药学知识不扎实, 在没有做药敏试验、细菌性检查的情况下, 盲目使用抗菌药物, 这种滥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将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医院用药监管部门必须通过提高门诊医生的专业知识、责任感, 避免无适应证使用抗生素。调剂过程是抗生素合理使用的重要环节, 调剂人员严格审核处方, 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行为并提出纠正, 主动与门诊医生沟通, 可以从源头上遏制不合理用药行为。

参考文献

[1]谭亚非.试述抗菌素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合理应用原则[J].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4, 20 (2) :155-158.

[2]李慧.6万例处方中抗生素应用调查及合理性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 13 (14) :126-131.

[3]吴安华, 任南, 文细毛, 等.我国178所医院众议院患者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率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12) :881-884.

科室诊疗分级管理制度 篇8

科室在科主任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下,实行临床医生分级管理制度。医师为一级医生,主治医师为二级医生,科主任、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为三级医生。分成两个诊疗小组(见诊疗小组名单),两名主治医师为诊疗小组组长,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住院病人的管理工作。为了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避免推卸责任,导致诊疗过程出现缺陷,甚至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特制定如下规定:

一、分级管理是在科主任安排下完成的,科内的一切诊疗活动,科主任均有权参加,并提出意见,同时负责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管理责任。二、一级医生和二级医生负责床位管理,一级医生在制定诊疗计划时须向二级医生汇报、请示,特别是在危重病人和疑难病人时必须及时汇报,让上级医生做到心中有数,得到及时指导,这时所发生诊治程序、计划、错误而导致医疗纠纷(或事故)的,上级医生为第一责任人,下级医生仅承担个人行为的责任。否则下级医生要承担全部责任。

三、主治医师为二级医师,根据主治医师的职责,仍是收治病人诊治的主导者,负床位主管医师责任,在制定诊疗计划时须向三级医生汇报、请示,特别是在危重病人和疑难病人时必须及时汇报如其上级医师参与制定诊治计划,并参与完成。

二.三级医生是诊疗活动的主导者,全面负责病区所有病人的诊疗活动,确定病人的诊疗计划,决定会诊、转科、出院、转院、为重病人的抢救等。

三、医师在诊疗活动中,无论是几级医生均要为个人行为承担责任。

四、各级医生应完成自己职称岗位职责所须完成的工作和责任,不称职者,将予高职低聘。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规定 篇9

一、A级高危药品管理

A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

A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1、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储存,药品储存处贴有“A级高危药品”专用标识;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储存和使用情况并做记录。

2、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时,应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或有明显标识),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领单上签字。

3、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4、A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再次确认并双签。

5、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二、B级高危药品管理

B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严重等级较A级低。

B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1、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护理人员执行B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3、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4、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B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三、C级高危药品管理

C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三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严重等级较B级低。

C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1、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C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我院抗生素分级管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出我院儿科门诊2009年1~6月共计6 486张处方, 统计各年龄段处方比例、抗生素处方比例、不同给药途径的抗生素处方比例、各种抗生素的应用分析以及应用抗生素主要疾病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各年龄段处方比例 (见表1)

2.2 抗生素应用情况 (见表2)

2.3 不同给药途径抗生素应用分析

在调查的处方中, 给药途径有口服、静脉滴注、肌肉注射和外用。统计各剂型抗生素处方比例 (含抗生素处方数/全部处方数) , 见表3。

2.4 抗生素应用品种

我院儿科门诊属于一线应用的抗生素有克林霉素注射剂、青霉素粉针剂、依托红霉素混悬液、罗红霉素分散片、阿莫西林分散片;二线应用的有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头孢噻肟钠注射剂、头孢哌酮注射剂、阿奇霉素注射剂、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颗粒。外用的有红霉素眼膏和制霉菌素。见表4。

2.5 处方中诊断的主要疾病 (见表5)

注:主要疾病所占比例=疾病处方数/总疾病处方数 (3 996) ;无指征的抗生素处方比例=无指征抗生素处方数/抗生素处方数 (3 750)

3 讨论

3.1 抗生素处方分析

(1) 我院3岁以下患儿的处方有5 241张, 占所有处方的80.80%。表明我院患儿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 据文献[1]报道, 3岁以下儿童感冒发烧大多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一般是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差由病毒感染引起。而此次调查结果也表明, 上呼吸道感染在我院儿科门诊居首位, 我院3岁以下患儿抗生素处方的比例为52.26%, 高于卫生部规定的30%的标准[2], 应用不合理。

(2) 从给药途径分析发现, 我院抗生素的静脉给药比例较高, 占给药方式的32.65%, 占静脉给药的97.78%。几乎所有的静脉给药都含有抗生素, 而我院患儿主要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 应根据婴幼儿生理、临床症状特点, 结合血象化验的结果, 慎重选择给药途径。

(3) 从抗生素品种应用分析看出, 我院抗生素单用频度很高 (包含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的联用) , 占总处方数的97.45%, 二联应用的有129例, 占1.99%, 三联应用的没有, 符合抗生素应用原则[3]。但从表4看出, 我院抗生素应用比较单一, 主要是以二线限制类头孢为主, 几乎占调查抗生素的80%。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二线限制类抗生素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的耐药性、药品价格等方面都存在局限性, 不建议作为抗感染的首选。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将二线限制类头孢作为其首选药物, 不仅会增加不良反应[4]的发生率, 更会导致细菌耐药性[5]的产生, 为我院今后的临床治疗带来隐患。

3.2 联合用药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二联应用抗生素的比例不高, 但却不符合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原则, 见表6。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之间的联用, 青霉素与头孢类的联用有21例, 占16.28%;头孢类与头孢类的联用有24例, 占18.60%。两者总计在二联应用中占34.88%。一般认为作用机制相同的抗生素不宜联用[6], 因为它们竞争相同的靶点, 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拮抗, 并且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大环内酯类之间的联用, 在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的联用中, 占58.14%。头孢类属于速效杀菌剂, 而大环内酯类属于速效抑菌剂, 二者合用, 会减弱头孢类的杀菌作用, 尽管有资料报道[7,8]此类联用对重症感染和混合感染非常有效, 但作为一名儿科医生, 在应用此类联用时, 两者应错开足够时间, 先用杀菌药, 再用抑菌药, 确保患儿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3.3 不合理用药分析

3.3.1 抗病毒药与抗生素的联用

在此次的调查中, 上呼吸道感染居应用抗生素主要疾病的首位, 而我院的抗病毒药与抗生素的联用达38.62%。将抗生素作为抗病毒感染和无明显适应症疾病的首选, 这不仅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更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3.3.2 无临床指证滥用抗生素

在此次调查的处方中, 有567例处方没有任何诊断结果却直接使用了抗生素, 占抗生素处方的15.12%, 且处方中应用的大多是二线限制类抗生素。而在我院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手册》中明确规定, 抗生素应用要有明确的临床指征。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医生的疏忽引起, 但也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有关。所以, 医院应加大对抗生素处方的管理力度。

3.3.3 药师没有有效监督

在我院的合理用药方面, 药师没有积极、主动地起到监督作用。作为一家市级医院, 我院药师的职责还停留在传统的划价、取药阶段, 对医生的处方很少提出异议;加之我院的药师缺少进修学习的机会, 在监督检查方面处于被动地位。但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 医药法律法规的健全, 不合理用药责任将落到药师肩上, 每一名药师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 我院药师应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 真正履行一名药师的职责。

4 结论

从本次儿科门诊抗感染药物处方的抽查及分析中看出,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抗生素使用率过高, 药物品种单一, 抗生素联用不合理, 诊断与用药不符。这一方面说明部分临床医生对一些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掌握不够全面, 合理用药意识不强;另一方面说明药师对不合理处方的判断能力有限, 未能严格把好处方审核关。为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用药, 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防止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应不断提高临床医生和药师的合理用药水平和医疗质量。只有这样, 才能使抗菌药物的应用真正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摘要:目的了解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抗生素的应用情况, 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我院儿科门诊2009年1~6月共计6 486张处方, 利用表格处理系统, 对抗生素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为58.83%, 抗生素与抗病毒药联用达到38.62%, 涉及的小儿疾病主要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胃肠炎及小儿消化不良等。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应用不合理, 应加强监管。

关键词:抗生素,儿科,门诊处方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应用的基本意见 (一) [J].儿科药学杂志, 2005, 11 (6) :42.

[2]唐玉梅, 陈解语, 陈晓宇, 等.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6, 5 (3) :232.

[3]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04.

[4]朱小石, 李运壁.儿童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179例分析[J].中国药师, 2008, 11 (12) :1492.

[5]李绍英, 沈叙庄.5岁以下儿童门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携带及抗生素耐药的流行病学特征调查[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4, 19 (4) :212.

[6]杨宝峰.药理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7]蒋海军, 尹桃.611张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6, (3) :465.

上一篇:工地仓库管理规定下一篇:党员服务师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