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护理质量

2024-10-24

我院护理质量(共8篇)

我院护理质量 篇1

摘要:对我院2009年5820份出院护理书写文件进行质量检查, 发现护理文件存在字迹潦草、涂改, 有错别字, 用2种墨迹, 记录缺乏真实性、连续性、量化不够等问题, 分析其主要原因为护士对护理文件书写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缺乏法律意识及慎独精神, 专业知识水平低, 认为应该加强护士的法律知识教育、护理文件质量控制和继续教育学习。

关键词:护理文书,法律意识,质量

护理文书是病案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护士在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对病人生命体征的反映, 是各项医疗护理措施落实情况的具体体现及其结果的记录。在现代医院管理中, 它作为医疗活动信息的主要载体, 不仅是医疗、教学、科研的第一手基础资料, 而且也是综合评价医院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病情观察能力、护理质量及管理水平等的依据。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 它还是举证的法律文书, 是判定责任的重要证据之一。因此, 护理人员在书写时应遵守各种规程, 及时、客观、真实、规范地反映病人的护理过程和病情转归情况。我院对2009年5 820份出院护理病历进行了质量检查, 发现存在不少问题。现将我院护理文书书写存在的问题和防范对策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查内容

选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病历5 820份, 包括体温单、医嘱单、一般护理记录单、危重病护理记录, 检查内容包括眉栏、页码、格式、医嘱的执行情况、护理措施、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及病情转归的记录。

1.2 评定方法

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江苏省病历书写规范》的有关规定, 即正确运用医学术语, 文笔通畅, 字体清楚、工整, 不涂改, 规范使用汉字、简化字, 词素中的数字一律用汉字, 双位以上的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眉栏页码填写完整, 做到护理文书书写的正确性、病情评估的真实性、各项客观记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护理措施记录的完整性及护理效果评价的动态性。

2 结果

2.1 字迹潦草, 涂改, 有错别字, 有2种墨迹

少数护士书写不认真, 字迹潦草, 难以辨认, 《江苏省病历书写规范》中明确规定, 病历应当用蓝黑墨水书写, 书写工整、清楚, 若出现错字、错句, 应在错字、错句上用双横线标示。在医疗事故处理中, 病历涂改即认定病历不真实。

2.2 记录失真

记录是护士经过询问、观察、治疗、护理后的详细记载, 具有真实性、可靠性。有的护士只注重体温单的格式是否正确, 眉栏项目是否填写齐全, 体温、脉搏、呼吸绘制是否符合要求, 而忽视了其真实性。如检查1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病历, 发现在同一时间内记录单所记录的内容却不一致, 前后矛盾, 护理记录中病人主诉胸闷、气急、心悸、发绀明显, 但体温单上脉搏只有76/min, 这是严重失责。还有1例78岁老年骨折病人住院1月余, 血压在150/100 mmHg (1 mmHg=0.133 kPa) 左右, 而查看病历, 病人原有高血压病史, 但入院后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硝苯地平和复方丹参片, 病历记载血压已降至140/80 mmHg, 与体温单记录的血压不相符。有时病人外出, 护士未测体温、脉搏、呼吸及大小便情况, 想当然填写在记录单上, 一旦发生纠纷, 院方就很被动。还有个别护士不是认真询问病史和测量生命体征书写护理记录, 而是转抄医生的病历或随意捏造护理记录, 影响了护理记录的真实性。有的护士不能实时记录病人病情, 而是接近下班时进行回忆性记录, 有时因新入院或手术病人多, 需记录的内容多, 便提前记录, 这样均会导致记录时间和内容与实际不相符, 导致在医疗纠纷中引起争议。一旦发生医疗纠纷, 便很难举证。

2.3 量化不够

护理记录要有量化, 如发热病人需测量体温变化, 根据内科护理常规, 随体温的高低进行4 h或6 h测量1次, 测量体温的数据要按要求绘制清楚, 但有些发热病人的体温单上未能体现。如肾病病人需进行低盐饮食, 但怎样指导每日限于多少克钠盐为合适, 这些具体的数据未在记录中反映出来。如对骨折恢复期病人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但被动锻炼的手法、部位、时间等未叙述。又如外科手术病人术后需禁食, 但对术后多少时间内应禁食, 禁食期间应做哪些护理、何时能进食及饮食的要求等未叙述。如对饮食、睡眠等项仅用“尚可”或“易醒”“欠安”等词语描述, 事实上个体差异很大, 饮食可用“日进200 g”, 睡眠可用“睡眠欠安, 每晚睡4 h~5 h”等具体描述。对观察到的各项动态指标均应记录完整。但在有些护理记录中, 则没有这些量化数据, 仅是大概描述, 实际上是少数护士对量化的概念不重视, 同时也反映了工作不够细致, 护理措施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

2.4 缺乏连贯性

如“胸痹”病人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时, 仅写予以吸氧, 而对吸氧的方式、流量的大小、吸氧后症状有无改善、能否平卧, 不能从记录中反映出来。又如肾脏病人住院期间需记录24 h尿量, 但在护理记录中则没有指导病人正确留取标本的方法, 使人看完护理记录后, 觉得缺乏连贯性、系统性。

2.5 重操作轻记录

如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未能动态反映病人病情、抢救措施和护理效果。对死亡病人的最后一项记录欠详细。如遇医疗纠纷时, 就易造成延误病人抢救和治疗的嫌疑。应把病人发生病情变化的时间、出现的症状、什么时间采取了哪些抢救措施, 最后呼吸、心跳停止时间等均应详细记录, 并做到和医生记录的抢救过程保持一致性。

3 原因分析

护士对护理文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多数护士往往只重视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 忽视护理记录的质量, 只注重书写的格式是否正确、各眉栏项目是否填写齐全, 忽视了填写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原始性、一致性, 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势必造成举证困难而失败。有的护士在书写过程中不认真, 出现字迹潦草、涂改, 用语不规范。护士专业知识的贫乏、陈旧, 不注重自己知识的更新, 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论水平不能满足临床护理的需要, 观察病情不到位, 不能很准确地收集资料, 抓不住重点, 导致护理文书书写用语不规范, 太简单, 缺乏专科特点及病人个性化特点。临床工作中, 护士单独操作的时间很多, 夜间值班是一个人, 如缺乏高度的责任感, 就对病人的病情了解欠全面, 经常巡视病房成了一句空话, 对有些指标没有认真测试, 而是随意填写, 如不及时暴露这些问题, 以致影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

4 对策

4.1 强化护理安全与法律知识教育

2002年9 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正式实施, 病人及家属有权复印病案中护理文书, 确立了其严肃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护理文书是最重要的法律文件, 是在处理医疗纠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始依据, 特别是在举证责任倒置的医患背景下, 护士应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 做到知法、懂法, 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

4.2 对照标准, 加强护理文书质量监控

根据《江苏省病历书写规范》, 医院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 落实管理责任, 制定评分标准, 定期分析、总结、反馈, 护理部有计划组织护士长不定期对在架病历和归档病历进行检查, 病案室有专人对全院护理文书进行检查, 每月检查结果均记录在案, 整改措施落实到人, 并与经济挂钩。质量控制小组对护理文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 提出解决方案, 以促进书写质量不断提高。

4.3 加强医护交流, 避免医护记录不符

医疗护理记录的不符, 主要是医护双方在收集病人的资料过程中信息来源的误差而产生的, 护士在发现医生的记录与自己不一致时, 应找医生核对, 避免医护记录不符。

4.4 其他

加强护士的继续教育, 全面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提高护士的自律性, 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 我院有计划地加强护士长的业务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和专科知识水平, 逐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 确保护理文书质量。

我院母乳喂养的问题及护理措施 篇2

【关键词】母乳喂养;健康宣教;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82—01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母乳中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能保护婴儿少患病,提高婴儿对消化道、呼吸道和某些传染病的抵抗力,母乳中的某些物质为婴儿脑神经细胞发育所必需,有利智力发展。能满足婴儿生理和心理发育需求,在婴儿的健康发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母乳清洁、卫生、新鲜、无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是初生婴儿理想的食物。母乳尤其是初乳哺乳可以減少母亲产后出血,有利于子宫恢复,而且可抑制排卵,降低产妇日后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概率,哺乳还能增强母婴之间的感情。母乳喂养对母婴双方都有益,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因此,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是产科护理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产妇心理障碍、乳头问题以及不正确的喂养方法而出现的乳房问题(乳头皲裂、乳胀、乳腺炎),都直接影响到母乳喂养率。通过对我院1000名产妇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取得明显效果,成功提高了母乳喂养率,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对在我院分娩的1000例产妇进行随机调查,发现54例产妇害怕哺乳,占5.4%;194例乳头扁平或凹陷,占19.4%;113例乳头皲裂,占11.3%;269例有乳胀,占26.9%;12例乳腺炎,占1.2%,均产后半小时开始哺乳,有母婴异常除外。

2 结果

54例产妇由于害怕哺乳,经健康宣教后成功率达100%;194例乳头扁平或凹陷者,成功188例,占96.9%;113例乳头皲裂,成功111例,占98.2%;169例乳胀,多于产后3d发生,经积极处理后乳胀消除,其中2例出院后转为乳腺炎,成功率达98.5%。

3 护理指导

3.1 加强母乳健康教育宣传

加强培训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包括发宣传册,张贴画报、发放宣传单、举办孕产妇母乳喂养学习班,放录像以及专职人员讲授,促使她们了解纯母乳喂养的优点,

告知母乳的优点以及母乳喂养的好处,了解泌乳机制,亲自示范以及指导产妇哺乳,从而增强产妇成功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婴儿的母乳喂养率[1]。

3.2 保持产妇心情愉快

许多与泌乳有关的激素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而下丘脑功能和情绪有关联,因而情绪对泌乳的影响很大。心情抑郁促进肾上腺素分泌,乳房血流减少,导致乳汁分泌减少。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需要,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2]。对乳母进行心理疏导,让产妇与婴儿同步休息。保持身心健康和充足睡眠,促进泌乳汁分泌。

3.3 乳头皲裂

注意乳头清洁卫生,哺乳前按摩乳房,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先从疼痛较轻的一侧哺乳,借以减轻对另一侧乳房的吮吸力,并让乳头和一部分乳晕含吮在婴儿口中,以防乳头皮肤皲裂加剧。在哺乳后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把乳头暴露在外,保持干燥,有利于乳头皮肤的愈合。如乳头皲裂加重,暂时停止哺乳24h,将乳汁挤出,用小匙喂养婴儿。

3.4 产后乳胀

产后乳胀是产褥期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局部硬块,胀痛,易继发感染导致乳腺炎。多见于初产妇,因乳头皮肤较薄,乳腺管不通畅,发生率较高。早期可以进行乳房按摩,改善血液循环,疏通乳腺管,促进乳汁分泌,对预防乳房肿胀的疗效好。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喂哺时,先喂乳胀明显的,一侧吸空后再吸另外一侧,若婴儿已饱,须将乳汁挤出,以免堵塞乳腺管。乳腺炎若感染不重,全身情况可以,一般建议不停止母乳喂养,而且还要勤哺乳。但当乳房局部化脓时,应停止哺乳,将乳汁排净,保持乳腺管通畅。当形成脓肿或者发生乳瘘时需停止喂奶,及时应用应用抗生素及回奶。加强母乳喂养宣教,消除产妇心理障碍,保持心情愉悦,情绪稳定,是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关键。作为专业医护人员,要耐心示范,指导产妇正确哺乳,重视乳房护理,实施母婴同室。

3.5 其他

如母亲或婴儿有原因暂时不宜母乳,应指导产妇保持泌乳。先用毛巾热敷3—5分钟,再进行乳房按摩,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出。每天数次直到母亲或婴儿能喂奶。通过以上措施,大大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

参考文献:

[1] 马永秀.开展母乳喂养健康工作探讨.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5):593.

我院护理质量 篇3

关键词:护理,质量控制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共235名护理人员,临床护理单元11个,各科设护士长1名,形成二级质量控制网络,按护理部一护士长质量控制管理体系运行,一级质量控制每月检查1次,二级质量控制每月检查4次,护理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完善护理服务工作的核心。为了更好地作好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建立护理部与护理人员的沟通平台,及时地得到有效的信息反馈,调整护理部的质量控制器管理思路,制定更贴近临床的质量控制措施,我院护理部调查了护理人员对目前护理质控工作的看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3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0~48岁,平均(26.5±4.38)岁。学历:本科1名,占1.2%;大专3名,占37.35%;中专51名,占61.45%。工作年限:9个月~28(5.63±4.65)年,职称副主任护师2名,占2.4%;主管护师11名,占13.25%;护师23名,占27.22%;护士47名,占56.63%。编制:合同制护士59名,占71.08%;正式编护士24名,占28.92%。

1.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包括13个选择题,每题有3个备选答案,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问卷调查涉及质量控制管理内容、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质量检查的方式等13个方面的内容,问卷度系数为0.78,有较好的效度。本次发放调查表109份,回收83份,有效回收率76.15%。

1.3 统计学方法

将原始数据输入Excel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我院执行护理质量控制二级管理。质量控制内容: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质量检查的方式,质量控制人员态度及责任心调查测评统计结果,见表1。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调查质量控制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护理人员认为能和基本能反映我院质量控制内容的占73.50%,有26.50%的护理人员认为现有的质量控制内容不全面,主要原因可能是:质量控制内容重点关注内科、外科、妇产科、急诊科,而对于手术室、供应室、口腔科则检查项目较少,质控内容未能全面反映我院护理工作的发展,由于患者数量增多,为减少护理书写时间,护理部简化了交班报告的书写方法,但质量控制仍将交班报告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且项目繁多,未及时简化,又如在考核操作技术方面,临床护理工作使用一次性物品增多,但质控抽考时却不用一次性物品,和临床护理操作脱节。针对以上问题,护理部调整了质控内容:增加了对手术室、供应室、口腔科的检查项目;取消交班报告为重点检查项目;在操作考核时以质控人员到科室随机察看护士操作为主,使护理质量控制更贴近临床护理工作模式。

3.2 调查质量控制检查的方式

我院为二级质量控制体系,质量控制检查方法为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每月检查4次,护理部每月组织护士长检查1次。但各科护士长工作繁杂,且长期处于管理岗位,思维也容易局限,护士长之间在检查中有互相隐瞒存在问题的现象。为此,护理部调整了检查方式,每月抽调各科质控小组成员组成护理质量组进行检查,这样既调动了科室质控成员的积极性,且更能真实地反映各科存在的问题。

3.3 质量控制检查时段太集中

我院大部分护理人员认为,目前的质量控制检查时段太集中,重点在星期一至星期五,而对节假日的质量控制检查少,对各科节假日的护理质量缺乏监督和保障,主要原因可能是护理部无专职质控人员,各科质控人员还担负着科室的具体护理工作,倒班制使质控人员节假日不易召集。针对以上情况,护理部制定了质控人员节假日值班制,从各科抽调人员节假日值班,以确保节假日的护理质量的检查和监督。

参考文献

[1]武义华.关于护理质量控制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6):374.

[2]李美华,谭惠仪,李书琴,等.细节管理对护理服务流程再造效果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826-827.

[3]章岩.细节管理企业不可忽视的成功秘诀[J].建筑设计管理,2005,(3):1.

[4]闫艳,诸葛海鸿.质量控制在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2):222-224.

我院护理质量 篇4

资料与方法

本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始建于1950年3月,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急救和社区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2009年通过评审,被湖北省卫生厅核定为二级甲等医院,2013年1月被湖北省卫生厅核定为三级综合医院后,成立创建三级医院办公室(以下简称创建办),积极开展三级乙等医院创建工作。截至2015年9月1日,本院核定编制床位1 000张,医院设有13个综合科室和48个临床诊疗科室,护理单元28个。全院职工1 17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 066人,注册护士496人,占全院职工的42.25%,占专业技术人员的46.53%。

方法:卫生部紧密结合公立医院改革工作重点,在总结我国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美国JcI、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医院的评审评价经验,于2011年4月陆续印发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 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及实施细则和《医院评审暂行办法》[5]。本院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实施创建工作,应用PDCA管理方法进行持续改进。

2013年,创建办制定三级医院创建工作步骤:①创建启动准备阶段:完成时间为2013年4月-2013年7月。a.传发动:提高全院职工对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b.成立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人做好创建工作启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c.准备资料:订购《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翻印《核心条款》,编辑电子版《评审标准》全书,分发各科室。d.组建院科两级创建团队、培训评审检查方法。e.开展基线调查。②制订全院各项工作制度、操作规范、工作流程等文件阶段:(PDCA中的P阶段)。完成时间为2013年8月-2014年2月。本阶段各科室的工作流程是:a.各科室按照2期工作任务,对照标准,建立文件目录交创建办初审;b.对照文件目录制定相应文件,整理、归集文字资料,交创建办全面审核;c.各科组织相关制度与工作流程的试运行,对不适宜的及时修正。③培训、执行各文件内容阶段(PDCA中的D阶段):完成时间为2014年3月-2014年9月。制定院科两级培训计划,组织院外、院内、科室、岗位培训,培训率达100%,加强培训工作的考核、督查,通过对相关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的培训、考核,促进全体员工严格执行文件、规范各项工作。④自查内审改进(PDCA中的C和A阶段)阶段:完成时间为2014年9月-2015年3月。a.科内自查内审。b.医院创建办自查内审。c.医院内审员内审。将3次自查内审报告,上传医院OA系统公告。d.重点问题整改。e.重点问题专项督查。f.模拟评审检查。⑤督查促进阶段(PDCA循环):完成时间为2015年4月-2015年10月。a.专家督查指导。b.实施改进。c.督查改进情况。⑥持续改进阶段(PDCA循环):完成时间为2015年10月-2016年4月。a.各科自查改进。b.创建办督查改进。c.专家预评审d.各科室部门根据专家反馈意见,进一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本科室具体的整改措施加以整改。e.全面内审。⑦申报、迎接评审阶段:完成时间为2016年4月。根据卫生部《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卫生厅相关要求,创建办准备自查报告及各类评审申请材料提交创建领导小组审核后,上报,并作好迎接评审的准备工作。

创建办对照《标准》,按医院创建工作步骤逐步计划,对护理条款特别重视,与护理部共同研究分析后,特别实施以下步骤:①《标准》1.1.1.1条款C3要求:病房护士与开放床位之比应不低于0.4:1[6],本院核定1 000张床位,实际因住院病人增多,长期加床200张,2013年5月病房护士330人,病房护士与开放床位之比为0.275:1,低于标准要求,不利于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护理部向院方提交增加护理人员的申请。②将《标准》中护理条款62条逐一清理,按涉及内容分配到各科的26名护士长,每位护上长自己负责条款内所有内容,包括制度流程的制定、讨论、发布、培训、考核、督查、反馈、记录。③护理部负责制定3个护理核心条款的制度流程,全院发布,组织专项学习、考核、督查及持续改进。④护理部负责所有条款的组织、审核、发布、考核、收集、汇编及持续改进。⑤按《标准》和《医院评审暂行办法》的要求,加强日常督查工作,及时反馈、记录,针对持续追踪发现的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做分析,集中总结讲评,制定整改措施。⑥对各项护理工作实施考核与绩效挂钩,使护理质量持续提升。⑦多个科室患者长期加床,不仅护士人手不够,工作环境拥挤、狭窄,患者满意度低,护理人员压力大增,护理部向医院提出改造病房和拆分科室的方案。

结果

截至2015年9月,护理部已改进的工作如下。

制订了护理人员岗位职责、相关护理制度及应急预案共286项,逐步组织护士长讨论,提交医院审核,通过后,向全院发布并实施。

成立了压疮管理、管道管理、仪器管理、气道管理、病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跌倒坠床管理5个管理小组,使护理专项管理更加细化、规范、标准。

加强了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建立并实施医院OA办公网网络直报制度和流程,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结合三级医院条款修订护理质控标准;针对持续追踪发现的质量问题,对根本原因进行分析,每月最后1个周四下午,由所有护理管理人员集中总结讲评,制定整改措施。

2013年-2015年已向社会公开招录护理人员共129名,充实了护理队伍,截至2015年9月1日,医院在职注册护士496人,护理员20名,病房护士480人,病房护士与开放床位之比为0.4:1,提高了床护比,达到了三级医院要求;有效落实分级护理制度和优质护理服务。

全员培训,分层、分级、分时段进行院科两级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2014年5月组织护理应急预案培训及演练,并将应急预案汇编成册;2015年5月组织护理人员礼仪培训及全院展示、表演。

简化护理文书,全面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将时间还给护士,将护士还给病人;改善工作环境,简化工作流程,2013年起,已有泌胸外科、妇产科、普外科、普内科拆分成八个独立科室,按三级医院要求设置病区和医护人员,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建立合理的护士绩效考核制度,将护理工作质量纳入绩效考核中,有效地激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并不断提高护士工作的质量[7]。

近5年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数据,见表1。

讨论

创建三级医院前,我院护理管理与质量工作的状况:在医院创建启动准备阶段开展的基线调查活动中,护理部及多科室对医院护理人员的配置、各种制度的完善和培训、知晓率、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等工作,均认为完成难度很大。

创建三级医院对我院护理管理与质量的持续改进:新评审标准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宗旨,更加重视过程管理和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强化了病人的就医感受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考核。本院以《标准》要求为指导原则,以PDCA管理方法实践:建立各项护理制度、工作流程、应急预案、全院培训、督查、考核、记录、反馈,并持续改进各项工作,如增加护理人员,改善工作环境、简化工作流程,以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只有护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满意,才会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工作,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护理部加强培训和督导,让护理人员转变理念,熟悉、掌握等级医院评审的相关标准和方法,增强护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积极、主动地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9],做好每一件工作,不仅仅以创建三级乙等医院为目标,而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目标,与时俱进、不断改进,以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10]。

摘要:目的:探讨创建三级医院对我院护理管理与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收集和分析本院在开展创建三级医院过程中,护理管理与质量的持续改进及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结果:按照创建三级医院的要求,本院护理部不断学习、研究、努力实践,建立各项护理制度、工作流程、应急预案,全院培训、督查、考核、记录、反馈,并持续改进各项工作。结论:上述措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夯实创建三级医院的基础。

关键词:创建三级医院,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王艳,王加凤,谢雯俊.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促进护理质量安全持续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3,28(19):1-3.

[2]吴丹,杜鹃,吴德全,等.等级医院评审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3,28(19):3-5.

[3]陈晓红.论医院护理管理与等级医院评审[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8):544-545.

[4]杨彩,王建荣.军队医院评审回头看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J].西南国防医药,2015,2(6):196-197.

[5]赵升田,许守刚,贾红英.我院接受卫生部医院等级评审试点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6):473-475.

[6]卫生部医管司,中国医院协会.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11.

[7]林惠仙,张步政.卫生部某重点联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1):332-334.

[8]吴英,廖建梅.军队医院等级评审新标准中护理质量管理特点分析[J].全科护理,2014,(28):2663-2664.

[9]郑桂芳.准备医院等级评审提高门诊护理质量[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10):149.

我院护理质量 篇5

1 质量持续改进在压疮管理中的实施

1.1 背景和趋势

压疮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其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下, 皮肤内外环境和自身内条件改变所引起的皮肤损伤。而20世纪后半叶国内护理界认为:院内压疮的发生归咎于护理不当, 是护士的耻辱;同时护理质量标准也认定, 院内压疮发生率为“0”[3], 导致医院压疮普遍上报率为“0”的这样一种不正常的状态。以本院压疮管理为例, 2004年前资料显示压疮发生率均为“0”, 无高危上报率。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 疾病谱的改变及医疗救治能力的不断提升, 高龄、合并症、危急重症患者医院收治率不断增加, 使得压疮的发生率“欲盖难掩”, 而患方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 也督促护理人员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和评价这项基础护理质量。21世纪初全面质量管理 (TQM) 和持续质量改进 (CQI) 被广泛用于医疗质量管理中并卓有成效[4], 同时也日益受到国内护理管理者们的关注和重视。2004年起本院护理部应用CQI全面建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压疮管理系统实行“专管模式”。

1.2 工具选择

持续质量改进 (CQI) 理论框架融合了系统论的根本原因分析, 是对工作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发现和更正, 以增加工作成果的价值, 而不过分关注个体的失误[1]。质量持续改进的工具有:PDCA/PDSA循环模式、护理风险管理、ISO9000族质量标准, 本院选择了CQI的基本模式PDCA循环理论作为护理质量控制运行模式。在压疮管理专业系统建立中, 笔者选择了国际上效度、信度较高的Norton、Braden评分表为评估依据, 制定上报子系统;选择NPUAP和EPUAP以循证为基础的压疮分期和压疮预防治疗建议 (指南) ,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 制定预防、治疗、护理措施及评价标准。

1.3 实施方法

1.3.1 计划 (P)

制定并逐步修订完善各级人员压疮管理职责、制度, 评估、上报制度及流程, 压疮预防护理治疗规范, 评估表、上报表、跟踪表、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科室上报表、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统计表等。

1.3.2 执行 (D)

有研究显示:护理人员对压疮危险因素的认识和预防观念的建立将直接影响着压疮发生率[5]。故培训是对各种制度、措施执行与落实的基础, 护理部自2005年1月成立了压疮管理专员, 隶属于本院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 成员多次参加全国压疮及造瘘口护理培训, 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并且定期分批分层次外派学习、专题培训、压疮会诊等多形式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压疮护理的业务学习, 统一认识, 掌握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及预防和护理的新理论、新技术, 为执行打下良好基础。

1.3.3 检查 (C)

多形式参与如夜班护士长查房、全院季度质控、科室压疮监管员协同护士长完成科内压疮评估和措施落实、护理部压疮专管员对每一例高危上报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全程督导 (自科室高危上报之日起, 于24 h内完成床边评估, 确认压疮高危因素, 并对高危及压疮患者整体病情、局部皮肤、护理措施的跟踪记录) 。

1.3.4 处理 (A)

有两部分构成:首先是评估表、上报表、跟踪表等表格的设计, 体现出对单个病例的讨论、分析、追踪和改进;另外护理部和各临床科室均建立《压疮质量控制管理资料册》, 科室压疮监管员协同护士长完成科室培训及高危和I度压疮患者评估和措施落实, 并对相应资料定期进行讨论、分析和改进上传护理部;护理部压疮监管员对全院跟踪资料、上报资料定期讨论、分析和改进, 将新问题及改进措施进入下一阶段PDCA循环。

1.4 阶段性目标和成效

1.4.1 2004年底

护理部通过外派培训及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检索和信息整合, 认为从全面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角度, 建立本院压疮管理评估和预防系统事在必行, 设计自制《压疮评分量表》、《压疮预防护理跟踪表》, 建立压疮上报制度, 激励与处罚并举机制, 鼓励科室上报, 并在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立压疮专管人员, 对全院上报压疮及高危进行住院期间全程跟踪管理。

1.4.2 2005-2007年底

压疮管理初期护理部统一管理标准, 不断分批、分层次进行压疮管理新理论、新技术的全员培训。在此基础上重点抓各项制度、评估上报系统的落实, 提高高危患者及压疮上报率, 促使压疮浮出水面接受管理。为杜绝瞒报、漏报现象, 通过激励机制, 鼓励科室上报;对瞒报、漏报给予重罚。完善监督机制, 在危重患者上报制度的基础之上, 要求每日护士长夜查房对全院危重患者逐一访查, 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以杜绝漏报, 督察预防护理措施的实施情况。其内容包括全身皮肤情况、压疮预防和护理措施是否到位, 这一举措促进了危重患者全天候的基础护理质量。

压疮管理中后期在进一步完善压疮高危预警制度、上报制度及流程的基础上, 制定本院院内获得性压疮的评定标准 (入院时评估皮肤完整、无淤伤或发红, 至出院前出现的压疮, 包括瘀伤或发红;院外带入的压疮, 住院期间分期、面积加重者) ;重点规范护理措施 (减压装置、翻身单的使用、统一卧床患者标准翻身法、伤口湿性愈合理念及处理方法等) 。护理部压疮专管员全面督导压疮规范化护理落实, 通过以上的工作使本院压疮的预防护理形成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 以下资料充分显示本院压疮管理中上报、措施落实等的成效 (图1) 。

注:压疮高危上报率=压疮高危患者上报例数/年出院人数;社区压疮带入率=社区压疮带入患者例数/年出院人数;医院内压疮发生率=医院内压疮患者发生例数/年出院人数

1.4.3 2008-2010年底

从2005年起本院的压疮管理逐渐克服瞒报、漏报情况, 并逐步收集整理得到入院后产生或院外带入的压疮发生基数及临床现存的护理问题, 但同时笔者也发现临床实际工作中, 难以完全避免压疮的发生, 这一观念正逐渐被我国护理界接受, 国内的文献中出现了“难免压疮”这一概念[6]。基于以上观点, 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试行) 申报了难免压疮的标准:以强迫体位 (重要脏器衰竭、生命体征不稳定等因病情需要严格限制翻身) 为基本条件, 伴有5项危险因素中的一项或几项: (1) 高龄>70岁; (2) 白蛋白<30 g/L; (3) 极度消瘦; (4) 高度水肿; (5) 大小便失禁[7]。通过对压疮高危因素的长时间综合评价和跟踪记录, 笔者发现以此标准评定“难免压疮”有些宽松。

护理质量评价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不仅可以有效评价护理质量、还可以鉴别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指导护理工作者针对问题对护理质量进行控制和改进, 进而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在此基础上2008年申请科研立项, 搜集2005年4月-2008年12月本院住院期间压疮资料, 通过对压疮高危因素及压疮护理措施进行单因素分析, 研究制定出《难免压疮高危因素及护理质量评分表》[8], 提出在压疮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中不仅要重视患者全身和局部的病情评估, 皮肤管理也应是压疮护理质量监控的一部分。通过此表能更公平、客观的评价护理人员的工作, 对如何认定“难免压疮”、如何评价“护理措施”、如何控制“护理质量”起到推动作用。

依照压疮预防指南全面动态地对住院患者进行预测, 并预见性实施预防措施, 对压疮发生高危患者给予更多的重视和规范科学的预防护理是防范压疮发生和降低压疮费用的关键[9,10]。依据NPUAP-EUAP提供的《压疮治疗指南》及《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11], 从体位管理、潮湿管理、营养管理、伤口管理等角度结合我院实际能力修订《压疮预防护理指南》、《压疮护理治疗规范》等。

1.4.4 2011-2013年

以“三甲”评审标准为基础, 以《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 》提出的加强专科护理队伍建设为发展目标, 本院护理部积极发展、组建院内虚拟护理专科组, “伤口护理组”也就应运而生, 压疮并入伤口管理。

随着伤口护理组成员曾加, 建立了“分层次网络式”管理模式, 首先将“护理风险管理”意识纳入伤口管理中, 整合《入院评估表》, 对患者入院期间实行皮肤 (压疮、伤口) 100%的评估及再评估;同时重点对2008-2010年底的资料, 进行总结、分析、评价、处理, 再度重新修订评估表及跟踪表及相关制度:提升高危跟踪分值, 体现对评估表的质量控制, 完善上报表中Ⅱ度及以上压疮讨论内涵, 对院内发生Ⅱ度及以上压疮案例必须进行护理查房及时完成分析讨论制定整改措施, 逐渐规范压疮统计学评价检测指标, 对压疮个例有分析及改进措施;同时有季度、年度及3~5年的阶段性分析、整改。

2 质量持续改进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2.1 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如何进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一直是护理管理者探索与实践的课题, 从应用范围来看,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多用于对临床护理实践的指导, 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进而采取相应措施, 以期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12]。借助PDCA循环理论这种科学工作程序开展压疮质量管理活动在我院已逐渐显现成效, 较好地提高了压疮护理质量。

2.2 PDCA循环

我院呼吸机的质量控制 篇6

呼吸机是一种能将一定符合要求的含氧空气经加热、加湿后送入病人肺部,再将二氧化碳气体排出体外,帮助病人呼吸系统完成通气的装置。目前临床医生通常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对呼吸机的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呼气末正压(PEEP)、氧浓度、报警等常用参数进行控制来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1,2],所以呼吸机的安全和参数的准确是对呼吸机的基本要求,并且关系到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呼吸机作为急救治疗装备之一,其临床风险远比一般医疗设备高得多,因此,呼吸机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3]。

1 近几年我院呼吸机的检测情况

自我院从2010 年开始进行全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以来,每年都定期对全院在用呼吸机进行检测,2010~2014年临床呼吸机数量见表1,其检测情况见表2。

2 呼吸机的质量检测

参照《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试行)》中对呼吸机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应用美国KLUKE呼吸机检测仪(VT-plus)对我院所有呼吸机进行检测。

2.1 检测环境

环境温度:5~40 ℃;大气压力:96~104 k Pa;相对湿度:≤ 80% ;供电电源电压:220(1±5%)V[4]。

2.2 检测项目最大允差

潮气量:±15% ;呼吸频率:±10% 或 ±1 次/min,取最大值;吸气压力水平:±(2% 满刻度+4% 实际读数);PEEP水平:±(2% 满刻度+4% 实际读数);吸气氧浓度最大允差:±5%。

2.3 检测前准备

呼吸机检测设备通电预热5 min,对于环境较冷的天气需要预热0.5 h或更长时间,并调零使检测设备处于最好的状态;呼吸机通电并连接好管路,进行使用前检查,自检通过后,将呼吸机模拟肺取下,呼吸管路接到呼吸机检测仪的进气口,将模拟肺接到呼吸机检测仪另一端出气口。呼吸机与检测仪连接示意图,见图1。

2.4 检测项目

2.4.1 外观检测

呼吸机机壳上应具有仪器名称、制造厂家、型号规格、设备编号以及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另外还要检查呼吸机外形是否完整,呼吸机滤网是否干净,呼吸管路支架是否能灵活运转,按键是否灵活,所有旋钮、开关以及螺丝是否牢固等。

2.4.2潮气量检测

将呼吸的模式设为容控模式(VCV),f=15 bpm,呼吸比I:E=1:2,PEEP=2 cm H2O,FiO2=40% ;打开启动按钮,对成人呼吸机分别设置呼吸机潮气量为300、400、600、800、1000 m L,分别记录各设定值对应的呼吸机上的显示值和呼吸机检测仪上的测量值;分别计算示值误差和输出实测值误差:示值误差=(示值- 设定值)/ 设定值,输出实测值误差=(输出实测值- 设定值)/ 设定值。

2.4.3 强制通气频率检测

将呼吸的模式设为容控模式,VT=400 m L,呼吸比I:E=1:2,PEEP=2 cm H2O,FiO2=40% ;打开启动按钮,分别测量频率为40、30、20、15、10 bpm时,呼吸机上的显示值和呼吸机检测仪上的测量值。并分别计算示值误差和输出实测值误差。计算方法同潮气量的计算方法。

2.4.4 吸入氧浓度检测

将呼吸的模式设为压控模式(PCV),f=15 bpm,呼吸比I:E=1:2,PEEP=2 cm H2O ;打开启动按钮,分别测量氧浓度为100%、80%、60%、40%、21% 时,呼吸机的示值和检测仪的检测值,并分别计算示值误差和输出实测值误差。计算方法同潮气量的计算方法。

2.4.5 吸气压力水平检测

将呼吸的模式设为压控模式,f=15 bpm,呼吸比I:E=1:2,PEEP=2 cm H2O ;打开启动按钮,分别测量吸气压力水平为30、25、20、15、10 cm H2O时,呼吸机的示值和检测仪检测值,并分别计算示值误差和输出实测值误差,计算方法同潮气量的计算方法。

2.4.6 呼吸末正压检测

将呼吸的模式设为压控模式,f=15 bpm,呼吸比I:E=1:2;打开启动按钮,分别测量呼吸末正压为30、25、20、15、10 cm H2O时,呼吸机的示值和检测仪的检测值,并分别计算示值误差和输出实测值误差,计算方法同潮气量的计算方法。

2.5 检测结果处理

每台检测设备都应该有检测的原始记录及证书,并粘贴质量状态标识。对检测合格的设备粘贴合格标识,对检测不合格的设备立即停用并进行检修,检修后检测合格才能粘贴合格标识。标识内容涵盖机器编号、检测时间、有效期、检测员等基本信息。

3 检测周期

由于呼吸机产品众多,各品牌的呼吸机之间各项参数的检测原理各不相同,只有按照一定的规律周期对呼吸机进行检测,才能更有效地控制呼吸机的质量[5,6,7],目前常规的检测周期如下:① 定期检测:通常为每年1 次,使用频率过高的机器,检修周期为半年或更短;② 修后检测:预防性维护和设备故障维修后以及设备参数校准后必须进行检测;③ 其他检测:设备验收以及科室对机器性能有怀疑提出检测等。

4 结论

本文只是对成人呼吸机的常规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新生儿型呼吸机的检测方法与此类似,但是选择的设定值有所区别。在实际检测中还要关注呼吸机检测仪是否在有效期内;检测现场的环境温度以及检测时氧气气源的差异等细节,这些细节都有可能导致检测设备检测的实际值不准确。因此,在开展质控工作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最合适的质控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质控效果[8]。

参考文献

[1]李威,倪萍,马继民.呼吸机质量控制检测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5):58-60.

[2]鲁永杰,金伟.呼吸机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J].医疗卫生装备,2011,(3):103-104.

[3]吴大勇.呼吸机应用中的医疗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6-8.

[4]张秋实.呼吸机、麻醉机质量控制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

[5]陈建功.呼吸机吸气压力示值误差的检测方法研究和评定[J].中国医学装备,2009,(6):10-11.

[6]何金环.医院在用呼吸机的质量控制与检测[J].医疗卫生装备,2010,(10):138-39.

[7]周丹.医院医疗设备质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J].中国数字医学,2007,(8):8-21.

我院护理质量 篇7

1 台湾护理专业学制类别

目前, 台湾护理教育主要设有“五专”“四技”“二技”和“研究所硕士班”4个层次。“五专”即五年制专科教育, 招收初中毕业生, 修满规定学分后, 授予副学士学位;“四技”即四年制技术教育, 招收高中毕业生, 修满规定学分后, 授予学士学位;“二技”即二年制技术教育, 招收“五专”毕业生和已取得护士或护理师证而从事护理与护理相关职业的在职人员 (也有从未就业者) , 修满规定学分后, 授予学士学位;“研究所硕士班”则招收“二技”和“四技”毕业生, 修业至少两年, 采取弹性学制, 但一般不超过4年, 最低修满36学分, 授予硕士学位。

2 台湾护理专业课程设置

以长庚科技大学护理系为例, 课程分为院级必修 (包括专业伦理、健康促进) , 一般必修 (“五专”, 含语言、数学、社会、自然、艺术、生活、体育7个领域共20门课程) , 共同必修 (“四技”, 含人文讲座、英文一、英文二及图书信息检索等14门课程) , 专业必修 (基础医学课程、护理专业课程) , 专业实习 (基本护理实习、内外科护理学实习Ⅰ, 内外科护理学实习Ⅱ及产科、儿科、精神科、公卫实习, 临床选习) 和专业选修, 通识选修七大类课程。采取学分制, “五专”学生修满220学分 (1 269小时各科护理实习27学分、必修196学分、选修24学分) , 选修课从三年级开始;“四技”学生修满132学分 (含1 138小时各科护理实习23学分, 必修115学分、选修17学分) , 选修课从二年级开始;“二技”学生修满72学分 (含476小时各科护理实习10学分, 必修52学分、选修20学分) , 选修课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

3 台湾护理教育特点

3.1 浓厚的育人文化环境

秀美、整洁的校园, 多元的学院、人文环境、专业和学科文化宣传, 温馨、人性化的各种教育教学设施 (实训室供学生讨论的圆桌、书包放置台、鞋柜) , 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创意展示角和生活、学习辅导措施 (班主任、辅导教师、社妈和供教师晚间辅导的迷你教师) 以及乐器练习室、视听休闲室等, 润物细无声地将素质教育融入细节中, 使学生感到愉悦, 进而热爱学校、热爱专业、乐于学习。

3.2 突出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3.2.1 技术练习

学生有较多时间进行自主操作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单项技术操作, 实习前有两周的集中技能训练, 主要训练基础护理和急救护理技术, 考核严格 (采用OSCE考核系统, 即技能鉴定国家标准考场, 学生考核教室与考官监控室间有单向可视镜, 考官可以看见学生, 而学生看不到考官, 并设有考官通道和学生通道, 考官与学生互不见面, 可以同时将12名学生的护理操作过程呈现在中心监控室供考官评分) 。我们看到学生在技术练习时非常认真, 即使是血压测量、脉搏计数等简单的基本护理技能, 都能按规范完成。

3.2.2 情景模拟教学

各校护理系均设有情景模拟教室, 配有智能化模拟病人和先进的设备, 由教师将资料输入智能化模拟病人后, 学生分组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协作实施整体护理, 教师和其他学生观看后提出意见和建议, 并进行评价。

3.2.3 案例分析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与评判性思维能力, 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性记忆。

3.2.4 体验式教学

该教学方法在儿科和老年护理学教学中优势突出, 比如学生可以将“小安妮人”带回家中照顾, 具体照护情况可以直接反馈至指导教师的信息系统, 不仅督促学生练习各种婴幼儿护理技能, 同时能使学生体验父母角色, 感受父母的辛苦, 学会感恩;又如让学生穿上有特殊设计的服装、通过各种活动体验老年人生活, 揣摩照顾技巧, 学会关爱与尊重老年人。该教学方法融教育于教学中, 融人文教育于职业教育中, 融教育于无形中。

3.2.5 重视长期照护

因浓厚的国学文化传承和老年人口增加现状, 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增设长期照护系、专业或课程, 还设有银发护理中心、老年 (乐龄) 服务教室, 环境设计符合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配有较多老年生活护理、疾病护理和康复护理仪器设备, 如小型爬梯、电动升降坐便椅、下肢功率车、按摩仪等。

3.3 增加临床选择性实习环节

学生在完成专业实习后, 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选择科别, 以一对一方式进行选择性临床实习, 实习期间作息完全听从带教教师安排。

4 启示

4.1 增加和提高护理专业教师数量与质量

护理教育的发展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基础, 而护理专业教师数量和质量是促进护理教育发展的根本。一方面要加强护理专业教师临床实践能力培训, 缩短教学与临床的差距;另一方面要加强情景模拟教学能力培训, 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

4.2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通过充分的岗位调研, 邀请各学科护理专家论证不同护理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结合执业资格考试, 重新梳理教学内容, 编写图文并茂的校本教材, 使学生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更接近临床需求。

4.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护理教育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护理专业的人文性质不仅取决于其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更为重要的是护理事业自身永远充满着人性, 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人文素质。可以通过增加文学、艺术、自然、美学、社会、生活、体育等领域课程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责任意识等人文素质, 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机结合, 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4.4 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

提供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程和课程说明, 不仅设置专业选修课, 而且设置跨专业选修课,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学习内容, 充分发挥选修课的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挖掘学生潜力, 拓展学生视野和能力, 促进学生学业发展, 增强就业竞争力, 拓宽就业渠道。

4.5 强化实践教学力度

我院实行社区老年护理模式的探讨 篇8

就我国目前的社区护理状况而言, 还远远不能给老年人提供全面、规范的社区服务, 应尽快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我院下设37个社区, 针对社区现代家庭成员简单, 无力照顾老年人, 1年来以桃源居社区为试点对患病的老年人及“健康”的老年人开展“老年人日托”的社区护理模式, 受到的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下设37个社区, 其中大型社区桃源居居住人口约5万人, 其中>60岁老年人占5.6%, 以此为试点, 配有医护人员16名, 其中医师5名, 护士11名, 后勤人员10名, 设有病床9张, 保健楼占地约500平方米, 内设多种服务项目。老年人选择的范围很广, 使用功能上突出多元化、标准化, 医护人员均接受过老年护理教育及培训3~6个月, 受日托老人一旦住进来即可根据专业人员评估和本人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类型, 享受全方位的护理。如老人特别养护:安排饮食起居, 日间照顾, 静养关怀, 提供身体清洁;老年康复保健:除常规医疗、护理、养护服务外, 提供预防性、治疗性和恢复性康复。

1.2 方法

1.2.1 建立健康档案

实行电子病历建立健康登记档案, 便于医护人员了解社区日托老年人的健康情况, 对患有慢性疾病者, 也便于与家属加强联系。

1.2.2 开展社区护理知识理论培训

护理中心各种健康资源共享, 以帮助老人了解某些慢性病防治方法及健康常识, 保证老人不脱离家庭和社会,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1.2.3 加强日托老年人的健康教育

(1) 举办专场讲座, 内容简单易懂, 讲解要形象生动; (2) 随机性教育, 护士在执行各项操作时, 边实施边讲解, 易于接受和记忆; (3) 示范性教育, 针对老人对医学知识的认识不同, 对某些技术的操作过程给予示范。例如注射胰岛素等有助于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 有利于帮助患者掌握测量和控制血糖的方法、建立合理的饮食、运动及健康行为习惯。

1.2.4 开展老年人的娱乐活动

在保健楼内设置下象棋、书法比赛、麻将等各项文明娱乐活动, 陶冶情操, 丰富生活, 平和心绪, 同时满足老年人社会交往需要, 又提高生活质量。

2 结果

从2006年12月至2007年11月共1年的时间, 护理人员对桃源居社区老年人123人进行午托, 实行身体照顾、心理护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等。通过问卷调查对桃源居老年人进行前后对比, 如下:

上表显示实行社区老年人午托进行集中管理, 从生活质量标准满意度、健康保健知识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 住院率及医疗费用也明显下降。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控制疾病的进程、防止复发, 较好地缓解症状, 防范畸形与残疾, 促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的恢复[2]。

3 讨论

周萍[3]等对80名>60岁的老年人采取问卷调查及询问的形式对社区护理需求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显示, 有95.0%的老年人认为有必要开展社区护理;97.5%的老年人愿意接受健康教育指导;75.0%的老年人愿意在社区建立家庭病床、托老所、日间护理中心等, 但只有30.0%的老年人享受过社区护理服务。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社区护理工作必须遵循三大原则, 其中一条就是“社区内弱势群体 (老弱残障) 应列为优先的服务对象”。在社区护理中应重点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在社区实行“老年人日托”, 集中管理, 专业护理, 减轻家庭压力, 更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不失为一种新的社区老年护理模式。开展社区老年日托护理模式, 使新世纪的老年人“老有所养, 老有所医, 老有所学, 老有所乐”, 提高了老年人的保健知识, 减轻了家庭负担。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是全社会的需求, 也是保证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

摘要:目的随着世界范围内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提供适合老年人群需要的服务,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已成为人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是世界老龄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 故对社区护理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方法本文对社区老年护理实行“日托”的模式进行探讨并提出实践经验。结论对能够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提供帮助。

关键词:社区,老年护理模式,探讨

参考文献

[1]美国老年护理的发展经验对中国护理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12) :950-952.

[2]文慧, 常风云, 耿秀双, 等.老年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及效果[J].实用医药杂志, 2006;23 (7) :8412.

上一篇:语文学习习惯下一篇:建筑设计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