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护理质量(共12篇)
医疗护理质量 篇1
护理核心制度自2005年制定实施以来, 各级医院狠抓医院质量管理, 并把医疗护理核心制度落实到临床工作中,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仍有不如意的地方, 各地医疗机构时有医疗纠纷、不良医疗事件发生[1]。医疗质量安全检查仍然有诸多问题, 医疗护理核心制度没有落实到位。根据其他医院和笔者所在医院核心制度落实情况, 现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总结如下。
1 原因分析
护理核心制度是护士进行各项工作的标准, 是护理行为的法律保障, 给护士清晰、明确的指引, 利于护理工作安全、有效和高效。核心制度实施这么多年来, 仍然有诸多问题出现, 核心制度掌握不全面, 重视程度不够, 安全意识缺乏, 交接班不清晰, 查对不认真, 未遵守操作规程等, 医疗单位规章制度执行不力, 工作规范没有落实到位;护理人员缺乏医疗护理质量意识, 对医疗安全管理不重视, 没有认真学习核心制度;各级护理人员对核心制度的掌握参差不齐。作为临床护理人员, 只有正确认识护理核心制度, 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才能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 以优质的服务, 达到患者满意。
2 方法
2.1 制定完善的护理管理机制
强化制度是保障医疗护理质量的关键[2], 护理部制订并落实护理服务的工作方案, 把卫生体制改革的部署传达到临床科室, 做好各种专项工作, 严格执行核心制度, 以核心制度为指导, 确保医疗护理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服务水平, 让患者满意。
2.2 建立护理管理质控小组
各质控小组对科室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特别注意医疗纠纷防范意识, 护理管理等因素对医疗护理安全的影响, 危重患者抢救是否及时, 护理文书书写是否规范, 是否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医疗制度和操作规程等[3]。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纠正, 对整改效果进行追踪检查, 让病区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讨论并分析原因。护理部管理与质控小组检查形成互补, 有共性的问题, 在全院召开护士长例会, 共同商讨、防范、改进。
2.3 奶酪原理的启示
讲的是尽管光线很难穿透叠放在一起的若干片奶酪, 但事实上每一片奶酪上面都有若干个洞, 这些洞代表着每一个作业环节可能产生的失误或技术上存在的“短板”。在只有一片奶酪的情况下, 当失误发生或技术短板暴露时, 光线即可穿过该片奶酪;如果有一叠奶酪, 当光线与第二片奶酪洞孔的位置吻合, 可以继续穿过第二片奶酪;当多片奶酪上的洞刚好形成串联关系时, 光线会完全穿过, 表明安全事故或质量事故必将发生[4]。护理安全源于隐患意识的提高, 查对制度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应尽可能地减少每一张奶酪上面的“孔洞”, 每个医务人员都要严格掌握核心制度, 不要盲目相信上一个环节或前一个程序做到了准确无误, 而要坚持从零做起。
2.4 熟记核心制度
冯雁等[5]的联想记忆法能增强护士对核心制度的掌握及落实, 提高护理质量。联想记忆即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的记忆方法。通过简化概括, 增进理解, 运用口诀、关键词把需要记忆的各种东西联系在一起。病区利用早交班时间和下午的时间段, 每周学习几个核心制度, 反复多次滚雪球式记忆, 再把熟记后的制度更好地应用到工作中。
2.5 专科知识的培训
每个病区都有其专科特点, 护士掌握了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 才能更好地运用核心制度, 如外科患者的术后评估应做到:伤口评估、血运评估、体位评估、活动评估、感觉评估。护理交接班制度、给药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贯穿其中。如吸痰患者包括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新生儿、普通患者, 吸痰操作时,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抢救工作制度融入其中。
2.6 提升自身素质, 做好感动服务
感动服务优于满意服务, 护理人员在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和专业技能后, 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现代临床护理人员要做到知识丰富, 语言优美, 态度亲切, 言谈自信, 鼓励患者, 尊重患者,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患者进行沟通, 让患者在亲切、轻松、愉悦的环境里完成检查治疗, 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把感动服务更好地运用到医疗护理工作中。
2.7 对各级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培训
病区护士工作水平呈阶梯状, 对于护理培训要有选择性。在一个病区, 护师临床操作多, 对核心制度的理解及落实比较深刻, 记忆牢固。刚上班的护士, 资历浅, 理解相对较弱。主管护师虽然阅历丰富, 但由于操作相对少些, 对于一些不常用的核心制度记忆不是太熟练。由此, 核心制度的掌握落实需要有针对性, 护士长利用工作的调整、考试等形式, 不断加深护理人员的认知和理解, 达到人人牢记掌握核心制度, 促进护理质量的改进。
3 效果评价
通过对护理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的分析探讨, 护理核心制度指导护理工作, 提高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 对潜在性的危机有预见性。保证患者得到安全的治疗、检查、护理, 患者的满意度是对护理服务质量的验证。因此, 完善的制度及良好的质量标准积极有效的落实到位, 保障了护士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红.护理核心制度执行缺陷与防范[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8 (10) :5639-5640.
[2]李华.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重庆医学, 2008, 6 (37) :1253-1254.
[3]鲁传冬, 石德光, 李德炳, 等.质量查房在医疗管理中的作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1, 7 (18) :636-637.
[4]杜淑英, 黑蕴红, 张秋红.基于奶酪原理对护理查对制度的再认识[J].护理研究, 2011, 4 (25) :1015-1016.
[5]冯雁, 席明霞, 汤慧.联想记忆法在护理核心制度考核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2010, (7) :44-45.
医疗护理质量 篇2
1.医务人员应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对事迹突出并在报刊上报道的给予奖励100元。
2.严格执行病人首怎医生负责制,凡推诿病人,造成病人漏诊、误诊,引起医疗纠纷者视情节罚款200-500元或后果自负。
3.对划错价、发错药、打错针等差错事故而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经核实每例罚款50元,如造成了后果的视情节进行考评,由考评会决定罚款金额,凡杜绝差错发生,挽回经济损失的报考评会给予表扬和奖励。
4.对本院有床位和能做的检查项目而介绍病人到外院去住院或检查的,以举报核实为准,每一例罚款100元。
5.凡开人请假、人情诊断证明书者,每例罚款50元,造成了纠纷等后果者加倍罚款。
6.误送、误接、遗失病人检验标本,使病人找不到结果,延误病人治疗者、照片、超声、检验发错报告者或左右位置等做错者,每例罚款50-100元。
7.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病房医生出任专科门诊,应准时到门诊接诊病人,不得先查房,再来门诊,凡迟到、早退、中途脱岗5分钟者,每次扣5元,每增加5分钟加扣5元,依此类推;迟到、脱岗30分钟以上者,按旷工对待,扣发一个月奖金劳务费。
8.各科上班前必须签到,全年坚持签到的科室年终奖金200元。
9.对每次坚持早上班、晚下班,对病人服务态度好,医疗质量高的医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10.定期检查病历和处方、检查单,合格率达100%,分别奖励50元,不合格者每份罚款10元。特检单(如CT、B超、X片、病理等)每份20元。
11.要耐心、细心地接诊每一个病人,让病人了解其诊疗方案,对敷衍、冷落病人引起投诉的罚款100元
12.凡因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不好受到病人投诉的罚款100元。
家庭医疗护理创新方案 篇3
关键词:工业设计 医疗器械 自助医疗 胰岛素注射 综合护理 便携式
目前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趋势向年轻化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从不足1%上升到3.2%,个别地区已经超过了5%。长期病程可引起多系统的慢性进行性病变或损害,引起各项功能的缺陷及衰竭。随着人类对糖尿病认识的深入,进一步确定了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重要地位。随着科技的进步,胰岛素注射笔的出现,因其注射剂量较为准确,操作较为简单,携带使用较为方便,很快得到普及。但通过长期的临床跟踪表明,现有胰岛素注射笔在设计以及患者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现提出一己之见,予以指正。
1、现有胰岛素注射笔存在的缺陷性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胰岛素注射笔有以下几种:东宝笔、诺和笔、得时笔、美国BD公司的胰岛素注射笔、德国贝朗医疗器械公司的胰岛素注射笔等。通过对使用者日常操作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以下几点缺陷比较凸显。
1.1 笔针在操作过程中易折断
1)针头因素:为减轻注射的疼痛,胰岛素注射笔针头通常
较细,一般为0.30mm×8mm,由于针头按照一次性设计生产,针梗与注射笔连接处无针栓,注射时不易控制深度,使针头进至针根部,导致针根部连接处易折断;在我国,胰岛素注射针头价格较高,未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多数患者为节省费用,针头通常重复使用,造成针头钝、弯曲,注射时也会发生折断。
2)注射部位因素:胰岛素的注射一半是在上臂三角肌、
下腹部、大腿外侧、臀部外上1/4等处,患者若选取上臂三角肌、臀部外上1/4等处,由于视野、角度不利,注射力度、进针角度、深度难以控制,不能够快速进针,易造成针头弯曲折断;由于多次注射,局部形成硬结,导致针头难以进入而折断。
1.2 进针角度、深度不易控制
胰岛素注射笔的进针方法应是将胰岛素准确注射在皮下脂肪层,一般将皮肤捏起操作,避免肌内注射的风险,具体注射角度、深度因人而异。但是,由于使用者的年龄差异、病况程度差异、注射部位差异以及胰岛素注射笔的操作习惯和具体要求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每次操作过程,很难实现临床上所提出的正确操作步骤和使用剂量,导致胰岛素吸收曲线不能与血糖吸收的峰值相吻合,由于血糖波动较大,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在注射过程中,患者把握注射深度的难度较大,只能通过其主观经验判断,这也是针头在体内折断的主要原因之一。
1.3 皮下停留和注射的时间需要人为主观判断
现阶段的胰岛素注射笔在注射过程中几乎还没有对使用者在注射时间上设置提示,导制患者对于注射时间以及针头在皮下的停留时间只能通过主观经验判断,导致药剂使用量的误差或是药剂的遗漏,这对于病情的控制和治疗是非常不利的。
1.4 功能单一,不能即时测量出使用者的血糖值
现阶段的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只能通过医嘱或是自我的主观情况进行剂量调节注射,不能根据患者的实时情况即时调节用药剂量,不宜于糖尿病的科学治疗;患者为了了解自己的血糖值,在购买胰岛素注射笔后,通常还需要购买血糖仪或是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血糖监测,对于病情的即时了解非常不便。
1.5 不能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需求设定
由于当前科技的局限性,现有胰岛素注射笔不能实现依据糖尿病人个性特征(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情状况等)的差异,进行个性化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制定。现有胰岛素注射笔只能通过简单的给药方式,进行单一化、大众化的注射作业,注射的剂量不能够通过实时血糖含量值进行科学的剂量调节。
通过对当前医疗产品的市场调查,还未出现拥有上述功能的相关医疗器械或设计方案。因此,此项创新方案前景广泛。
2、便携式糖尿病人护理仪创新方案
1.智能化的进针方式
由于针头本身质量以及患者的注射部位和注射方法不当,均会导致针头折断在体内,严重影响患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本想设计方案将预防针头折断在体内,实现安全化的操作视为设计的重点之一。
本方案引入设有人工调节和计算机智能化调节两种模式的旋转针孔平台,利用针孔腔体与皮肤接触形成的相对密闭空间,通过挤压空气在腔体中形成的负压,从而能将注射部位处的皮肤隆起,并且通过腔体壁对隆起的皮肤进行固定(替传统胰岛素注射时手捏起皮肤的动作,系统根据使用者的个体差异,自行决定皮肤隆起高度),降低胰岛素肌内注射的风险。在注射的过程中,护理仪器与隆起的皮肤间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由于针头刺穿皮肤深度进行了个性体征差异化设定,降低针头折断在皮肤中的风险;针梗处是一个可旋转的、能够使针头与皮肤间的夹角形成45度到90度进针角度的运行平台(见表1),此平台通过计算机控制调节,可根据使用者不同的体态特征、注射部位特征等具体情况,自行调节进针角度,达到安全操作的目的。
旋转针孔平台,能够在皮肤隆起的时候,对针头进行无菌处理,实现局部的无菌环境,减少穿刺对人体的感染因素。在注射完毕之后,仪器能够对针头进行物理化的清洁,延长使用寿命,避免频繁更换针头带来的不便,降低使用成本。
2.综合化的胰岛素笔芯:
一般情况下,普通胰岛素笔芯的最大注射剂量为60-80个单位,一般按照日注射两次计算,普通笔芯容量不能够满足多天多次注射不更换笔芯的需求,需要重复更换药剂,并且传统注射笔不能够对胰岛素进行一个短期内的合理保存。为了使仪器更加便捷的使用,在笔芯方面主要改进如下:
1)将笔芯容量增大(5-7D药剂使用量),减少因频繁更换笔芯带来的不便,并且计算机能够在药剂量不足的时候,发出提示信息,让使用者及时更换药剂,避免贻误治疗;
2)设置由恒温材料所构成的笔芯保温装置(使笔芯中的药剂在常温状态下可保存一周),延长笔芯中胰岛素的使用寿命,避免药剂因保存不当而失效;
3)有些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药物的时候,可能注射由不同药剂所组成的混合物,应此本方案设有多孔笔芯槽,可根据不同药剂的使用剂量,通过计算机分析进行药剂的混合注射。
3.精准化的进针时间:
通过研究表明,注射8u胰岛素停留10s可有效减少漏液,而延长至15s时,所有患者均无漏液;注射12u胰岛素在停留6s与10s时,均有漏液,停留15s时漏液较少。在临床工作中按照说明书要求,采用注射胰岛素后停留在皮下6s,持续按住注射笔的推键直至拔出,以避免针头漏液的注射方法注射胰岛素后,发现针头仍会有漏液滴出。据统计,1滴圆润的漏液相当于胰岛素2u,影响了胰岛素注射剂量的准确性,又造成了胰岛素的浪费。因此,进针时间精准化,能够科学有效地节约药剂使用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本项设计方案,能够通过胰岛素给药量的不同,智能化的调节针头在皮下注射所停留的时间,充分考虑到胰岛素在仪器内的未排出量和机体对胰岛素注射时的吸收时间,使得在注射过程中胰岛素在器械中的残留量降到最低,实现药剂的高效利用,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使用成本。
4.个性化的使用需求设定:
本方案通过引入智能化数据分析系统,通过输入使用者性别、年龄、体重、病情状况、用药种类等基本信息之后,智能系统会对使用者在注射时的进针时间、进针角度等方面进行个性化设置;每一次药剂的注射量、注射种类也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不同时间段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置。
5.综合化的个人护理方案:
护理记录书写质量与医疗纠纷防范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随机抽取2007年6月—2008年5月全院5个病室出院病历1 489份, 平均每个科室每月抽取20份~30份, 其中死亡病历抽取率100%。
1.2 方法
按照湖南省卫生厅制定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的要求和本院的《护理病历质量管理办法》的规定, 每月在医院病案室抽取出院病历, 并对其护理记录做终末质量评价。
2 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
2.1 护理记录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病情变化
2.1.1 护理记录不及时
主要由于临床护士编制不足, 管床护士忙于应付各种医嘱执行及常规治疗护理活动, 当病人发生病情变化时, 不能及时记录病人当时的客观征象, 不能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在抽取的1 489份的病历中, 有32份护理记录采取交班报告式的回顾性记录, 每班或每天总结1次, 使记录不及时。当发生纠纷时, 会失去主动[1]。
2.1.2 护理记录不准确
在抽取的1 489份病历中有67份存在护理记录内容不客观、不准确。主要见于抄写医生专科检查内容, 主观地对病情进行分析, 如“病人头痛剧烈, 考虑与……有关, 建议病人……”;对病情描述不准确, 未使用可以量化的词句或数字, 如“大便次数多, 呕吐中等量的咖啡色液体, 生命体征平稳”等, 无准确的大小便次数、性状, 呕吐量及生命体征测量数据的描述。
2.2 护理记录内容过于简单, 无连续性
在抽取的1 489份病历中, 护理记录书写存在最普遍的问题是内容过于简单, 公式化, 无动态的病情观察及处理过程的记录。有112份护理记录的内容围绕医嘱的落实, 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病人除简单记录血压、脉搏外, 常只有“未诉特殊不适, 入睡好”等字句, 忽视非操作性护理措施的记录, 如心理护理、疾病知识宣教、化验检查阳性结果等内容, 书写公式化, 重点不突出。危重病人的护理缺乏连续性, 对出现的病情变化有处理措施而无结果, 如“病人呼吸困难, 口唇发绀”, 给予平喘、吸氧等措施后无继续观察呼吸改善、发绀减退等内容。1例病人入院时评估“右臀部皮肤破损”, 后无采取何种护理措施, 局部皮肤情况交接班等动态记录。
2.3 护理记录与医生记录相矛盾
护理记录的所有内容均要与医生的记录相一致, 不仅内容要相符, 而且时间也应相同[2]。在1 489份病历中有46份护理记录与医生记录不相符。有的表现为对危重病人意识障碍程度描述不相符, 如在同一时间内护理记录病人意识呈“浅昏迷状态”, 而医生记录为“意识模糊”。医生注明病人请假外出, 护理记录单上仍有2 h 1次的生命体征观测数据, 主要是因为医生未及时停止医嘱, 而护士虚填观测结果。抽查的死亡病历中也可见病人死亡时间医护记录不一致的情况, 主要原因为医护沟通不够, 对病情判断不一致。当这种护理记录出现在法律诉讼中时, 就会使护理记录的可信度降低, 破坏了护理记录的法律凭证作用, 在医疗纠纷中会承担本不该承担的责任[3]。
2.4 护理记录书写字迹潦草, 随意涂改
由于护理工作的忙碌和琐碎, 护理人员重做轻记, 在书写护理记录时字迹潦草, 容易出现错字和错句。有的护理人员为了片面追求护理记录的完整和整洁, 一人笔迹重抄护理记录, 并代签名。对错字处用刀片刮或随意涂改, 使之不能辨认原先词句或数字, 破坏了护理记录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在抽取的1 489份病历中有86份护理记录存在以上现象。
3 对策
3.1 依法管理, 提高认识
由于护士在职教育缺乏法律知识的教育, 护士的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差, 不能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文本及行为本身的问题潜在 (或应当) 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以及护理记录行为涉及的后果可能 (或应当) 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4]。我院护理部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为基准, 以湖南省卫生厅制定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为重点, 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 对全部护理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培训, 加强法律知识教育, 引导临床护士学法、懂法、知法、依法行护, 提高对护理记录书写重要性的认识[5,6,7]。请医院法律顾问重点讲解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相关法律性问题, 并经常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 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保证护理记录质量, 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3.2 落实规范, 明确责任
我院按照湖南省卫生厅制定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的要求, 统一采用了新的一般护理记录单、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及手术护理记录单等表格, 根据疾病严重程度、护理级别使用不同记录表格。严格按要求书写, 规定最低记录频次等。要求所有护理记录必须由执业注册护士完成, 做什么、记什么、谁执行、谁签名、谁负责。禁止伪造记录, 代签名。如发现错字, 应当用双横线画在错字上, 在画线的错字或错句上方签全名, 并应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 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8,9]。如因抢救危重病人未能及时书写记录时当班护士应在抢救后6 h内据实补记, 并加以注明。
3.3 加强沟通, 准确记录
医疗护理记录的不符主要是医护双方在收集病人资料过程中信息来源的误差而产生的[10]。为了保持医疗护理记录的一致性, 负责护士与主管医生应多沟通和交流。如仍有争议, 可请上级医生和护士长一起组织业务查房和病历讨论, 达成一致意见, 避免医护记录相冲突。在书写护理记录时应尽可能使用客观、准确、可以量化的词句和数字, 避免模棱两可的语言, 保证护理记录的准确性[11]。
3.4 严格考评, 确保质量
医疗护理质量 篇5
为进一步促进产科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按照医务科、护理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科实际情况,2010年产科积极深入开展了“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现已到年底,将在这次活动中护理工作方面作简短总结:
1、制定和完善了护理工作制度、护理人员岗位职责、产科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应急预案,保证实施。
2、为提高护理质量,设质控检查小组,并每月进行质控检查、有记录、改进措施及效果。
3、对手术室、产房重点区域设专人管理。
4、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核心制度,组织全科护士学习、考试。
5、组织护士学习卫生部新下发的分级护理原则,夯实基础护理,强化专科护理,并在护理工作中认真实施。
6、为提高护士专业水平,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及技术操作培训。
7、注意知识更新,派护理人员1名外出进修。
8、做好护患沟通,促进医患和谐,在产妇住院期间做好入院宣教,产前及产后自我护理知识宣教,有母乳喂养知识专题板报,出院后电话随访。
也谈医疗护理的人性化 篇6
【关键词】 护理;人性化;服务理念;素质;创新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72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3000-02
当前医疗卫生行业的竞争特别激烈,医护的技术和质量,是医院竞争力的主要内容。仅有高质量的医疗水平是不够,还应该拥有一支高效优质的护理人员队伍。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和护理,是现代医院管理和建设的主要内容。作为以人为对象的护理工作教学,教学重点是要把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一流的服务作为工作宗旨,并能够正确预测患者的隐性需求,高效优质地为其提供服务。以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专业学习,是强化医院服务资源的保障。医院的发展和壮大可以通过提高医疗和护理服务质量来实现。下面谈谈人性化护理的教学问题。
1 人性化护理的概念
人性化护理在美国是“人性照护”,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最先倡导,要求护士必须具备人性科学的认知和感受,以人性化的护理理念给予病人照护。人性化护理是最近一个时期,在我国护理行业提出来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可以最优化地为病人提供服务,改变过去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向着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说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实施的最终目标是保证患者的心理、身体都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要求护理人员的工作,不单要具有高超的技术操作,还应该考虑到患者的心理需求,体现以人的健康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
2 加强人性化护理教育的措施
2.1 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保健的要求水准也越来越高。住院期间,患者要求护士不能机械地只把执行医嘱作为自己的工作内容,患者更希望护士能在工作中融入人文性,体现人性化。所以对于护士是素质要求更高了。首先要求护士要具有一定护理知识,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的理论知识;其次也是人性化护理所需要的心理学、法学、美学、伦理道德等知识和修养。需要護士展示给患者一个特别的精神风貌,这个精神风貌是患者需要和认可的,是能够给患者带来舒适和安慰感觉的行事风格。在教学中,可以组织《我是患者》的换位思考讨论,充分体会患者的心理需求,真正愿意为患者提供具有人文关怀的护理服务。
2.2 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服务,为患者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服务意识是护理工作最核心的主观因素,没有一种服务意识,是很难做好护理工作的,教育学生真正树立起“以病人为中心”、为了病人健康的护理观念。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清楚地认识这一点。患者来到医院治疗是因为病痛,因此他们承受一定的痛苦,在这样的情况下,护理服务的对象心理状态也是千差万别。他们需要同情、帮助、安慰和指导,比健康人的心理状态还要复杂。因此舒适护理、人性化护理是最为关键的。护理服务工作尽人意、合人性,才是人性化护理的核心理念,使病人在接受良好的治疗同时,还能感受护理人员的人性关怀,尽快康复出院。
2.3 创新人性化服务 护校的学生他们还没有真正接触患者,没有真正深入到医院进行实际护理。因此在理论教学中,要研究和探讨创新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倡导以病人为中心,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的人文护理,以便他们在未来的实践中有能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因护理不当而产生的纠纷。
教育学生开展方便关爱无死角的大讨论,怎样用具体的护理实践体现尊重患者人格。引导学生学会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创新服务方式,比如开展亲情服务、温馨服务、宾馆服务的护理教育,以病人的满意为第一标准。
护理工作的理念应该转化,从“方便管理”向“方便病人”转化,强化护士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和需求、病人的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等意识,培养学生工作中养成严谨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在教学中规范人性化称谓用语,构建温馨和谐的病房文化,怎样进行病房内的布置和装饰,让病人有家的感觉。做到护理工作目标是“护理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做一项护理操作,出一个精品”的服务目标。养成学生遵守制度的习惯,形成自我约束能力,让标准和制度与人性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强化护理工作的责任感,力争做到擅长交流、善于与病人沟通、掌握护理技巧、对患者语言温柔、态度和蔼可亲。培养学生养成轻松、健康的业余爱好,避免以后工作中压力过大难以承受,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态。具备和患者沟通的能力,能够给患者缓解压力,增强患者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懂得护理工作要维护病人的尊严,保护病人的隐私,真诚地关心他们的恢复和治疗情况。
2.4 灵活执行规定 教育学生作为护士,要具有换位思考的意识,能够和善于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全心全意地关注病人的痛苦,对于他们住院期间的不便给予最大程度的理解。热情为患者服务,替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在医院有在家的感觉,让病人满意。强化学生树立病人满意为护理的最高目标的服务理念,拥有一颗博爱之心同情、关心、宽容和接纳病人,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5 加强实践锻炼 学生在校学习是为日后护理实践做理论准备,然而理论学习的目的是解决实践问题。因此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应重视实践,让学生深入到医院中进行实地护理,亲身体会护理工作的感受,积累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应用学到的理论知识,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同时,实践护理还可以使学生尽早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使护理和实际工作的距离变得更短。
作为培养护理人才的学校,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护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教学模式,树立学生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以换位的思考方式和患者进行交流,积极进行护理实践,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人性化护理的理念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始终。
参考文献
[1] 哈姆.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0(27).
医疗护理质量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特需医疗科治疗的患者82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发病时间1~5d, 平均发病时间 (2.1±0.4) d;男24例, 女17例;年龄18~89岁, 平均年龄 (43.6±1.3) 岁。观察组患者发病时间1~6d, 平均发病时间 (2.2±0.5) d;男25例, 女16例;年龄19~87岁, 平均年龄 (43.8±1.4) 岁。两组患者发病时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无显著差异 (P>0.05) , 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进行管理;采用“五常法”对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 (1) 常组织:管理措施的制定应该从人、物、环境等3个方面出发进行综合性的考虑, 制定出相应的目标, 并着重讨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护理管理应该以从易到难, 以“人”为本为基本原则, 以实际工作中的“物”作为管理工作的入手点, 对物品的必须性进行判断, 相关物品必须及时清理, 必需物品数量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此外还应该合理安排放置的位置[2,3]。 (2) 常整顿:管理过程中的整顿, 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也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通过合理及时的整顿可以对资源进行充分整合。重新规范无菌物品存放间, 制作存放架, 各类物品分类放置, 并作相应的标志, 杜绝过期, 减少浪费[4]。 (3) 常清洁:特需医疗门诊与其他医疗场所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环境布置、清洁、消毒、隔离、垃圾处理等环节均应该有一定的差异[5]。建立专门的清洁工作区域, 并责任到人, 以便清洁工作能够更好的落实。 (4) 常规范:对各类物品的摆放制定相关管理措施, 维持成果, 监督管理措施实施的具体情况。 (5) 常自律:护士长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保证做到以身作则, 对各项职责和规定都应该带头履行和遵守, 进一步加强规定的执行能力, 以便及时发现不足, 进一步完善。养成良好的日常工作习惯, 坚持每天进行查漏补缺, 发现问题应该立即进行纠正[6,7]。
1.3 观察指标
选择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在治疗和护理服务过程中出现不良风险事件的人数等作为观察指标。
1.4满意度评价方法
在特需医疗科治疗计划实施结束后, 对护理服务质量管理工作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采用不记名打分形式, 100分为满分, 80分以上为满意, 60分以下为不满意, 60~80分为基本满意[8]。
1.5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的形式表示, 并实施t检验, 计数资料则实施χ2检验。当P<0.05, 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治疗和护理服务过程中出现不良风险事件的人数
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在治疗和护理服务过程中出现不良风险事件, 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在治疗和护理服务过程中出现不良风险事件。该项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χ2=4.16, P<0.05) 。
2.2 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详见表1。
3 讨论
“五常法”是可以提高工作安全, 改善环境, 增加效率, 减少故障的管理方法, 不仅仅局限于临床, 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各各领域均可以应用, 且能够使企业社会形象和竞争实力提高。在上世纪90年代首创于日本并很快被介绍到国内[9]。应用“五常法”对接受特需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服务质量管理, 可以真正做到从人、物、环境三个方面入手实施管理, 为在特诊中心接受治疗的广大患者营造一个整洁、明亮、舒适、安全的环境, 使工作效率及护理服务工作质量都能够得到显著提高[10]。由于护理人员整体素质高, 服务态度好, 使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有了根本性的保障, 使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对医院的信心和信任进一步增强, 是护理服务的首选管理方式[8~10]。
本文中, 我科使用“五常法”对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管理, 并取得了医患均满意的优良效果。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风险事件明显要低 (P<0.05) , 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的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在特需医疗护理工作中, 使用“五常法”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管理, 可有效减少不良风险事件, 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评价“五常法”对患者实施护理服务质量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患者82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1例。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进行管理;采用“五常法”对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管理, 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特需医疗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在治疗和护理服务过程中出现不良风险事件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应用“五常法”对接受特需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服务质量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特需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五常法
参考文献
[1]尚柳红, 钟华荪, 黄少萍.“五常法”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 2011, 19 (3A) :444-445.
[2]张华, 梁明慧.“五常法”在ICU急救仪器与物品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0, 21 (11C) :3085-3086.
[3]藏宝华.“五常法”在提高护理技术操作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2, 20 (8C) :2229-2230.
[4]卢露, 陈美琼, 陈冰.“五常法”在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09, 17 (15) :1282-1283.
[5]卢少萍, 钟华荪, 李华.环境品质的“五常法”管理〔J〕.南方护理学报, 2013, 10 (12) :175-176.
[6]黄桂杨, 吴勇, 唐创业, 等.“五常法”在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4, 28 (9) :3434-3435.
[7]曾惠敏.“五常法”在ICU抢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 (10) :1932-1934.
[8]白玉萍, 马莉, 刘淑敏.五常法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 (1) :52-54.
[9]刘梅娟, 夏燕飞, 徐沛纯, 等.应用五常法提升创优护理资料管理质量〔J〕.护理学报, 2013, 3 (11) :122-123.
医疗护理质量 篇8
1护患沟通
护患有效沟通有利于开展整体护理, 呼唤建立平等、理解、合作的关系有利于双方的沟通。护士要有较高的医德修养和理论技术水平, 尊重、理解、同情患者,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 采取相应措施尽量使其满意。护士利用语言沟通技巧与患者交流思想、情感,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 给予安慰、鼓励、启发、诱导, 使患者以健康的心态接受治疗。护患有效沟通还可协调多方面的力量, 促进患者的康复。护士角色联络着多方关系:医师、医技、后勤人员、陪护家属及患者, 护士要善于协调沟通这多方关系。对此, 我科室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医务人员佩戴上岗证, 向患者介绍科护士长、主管医师及各个护士的基本情况, 每周召开患者和家属参加的工休座谈会, 设立患者意见本等。通过种种有效沟通, 我科患者的满意率达到99.5%, 同时大大减少了医患纠纷。
2医护沟通
医护建立交流、协作、互补性关系, 有利于提高医护质量。医师护士分工不同, 共同承担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护士要了解医师对护士的角色期望:医学理论水平高、技术精, 执行医嘱准确及时, 观察病情细致, 这就要求每个护士要不断地进行业务学习, 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还应积极向医师请教学习新知识、新问题, 参加查房及疑难病例的讨论, 在讨论中医护各自从专业角度提出见解, 实现知识互补。我科每周还召开1次医护联系会, 对各自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改进。由于医护团结协作, 我科医护质量得到共同提高。
3护际沟通
3.1 护际垂直沟通
护理部、护士长、护士各层级有效沟通, 有序运用才能使医院护理工作有序正常运行。护理部、护士长的组织很重要, 如召开护士大会、护理技术操作比赛、论文交流、定期学术讲座、护理会诊等都是上下沟通交流的方式。护士长在上下沟通中应起桥梁作用, 及时传达上级任务、要求, 反映护士心声。
3.2 护际平行沟通
一个护理单元、病区应是一个团结友爱和谐的战斗集体, 护士间有效沟通可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理论技术水平。新老护士交流经验, 取长补短, 每周进行业务学习、护理查房, 共同提高业务素质。科室形成了比学习、钻业务的好风气, 使整体化护理开展顺利。作为一名临床护士, 我们应自觉的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 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 做好本职工作, 更好的帮助患者康复。有效的人际沟通, 有利于信息交流, 获得大量医疗护理康复新知识, 有利于开展整体护理,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因此, 护士在平凡的工作中, 不仅要不断地钻研业务技术, 还要注重人际沟通的方式和技巧, 做好有效沟通,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医疗护理质量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院及当日出院患者。筛选条件:意识清醒的患者, 并能独立完成问卷 (不清醒的患者由家属代填问卷) ;没有精神障碍个人史;住院时间≥1 d;能理解问卷内容并能独立完成问卷。
1.2 实施方法
1.2.1 首先, 就开展满意度调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向大家讲解, 让护士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一切为患者着想, 切实为患者做实事, 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组织大家学习医院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中的内容, 结合实际工作逐项讲解, 并以此作为衡量一个护士工作质量的标准, 按照标准去管理患者, 服务患者。然后鼓励责任护士结合神经外科疾病的特点、患者的需求、建议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完善制定适合本科患者的“神经外科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该表内容细化, 涵盖面广, 涉及到从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检查、手术到康复指导、出院等接触到的所有服务窗口及临床科室的服务人群, 内容涵盖医护技术、服务质量、医患沟通、工作效率、病情知晓、健康宣教、后勤保障、病区环境、患者饮食、治疗、护理等各个流程环节, 此种一条龙的调查方法是与近年来卫生部开展的“三好一满意”检查工作方法相吻合的。
1.2.2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法, 由护士长随机发放问卷;平日住院患者当日出院时由责任组长负责, 首先告知并指导患者或家属填写方法, 要求项目填写齐全, 必须留下患者的真实姓名, 否则为无效票。要求每月调查份数≥出院患者总人数的50%, 半小时后收回。所有问卷经护理部、信息办检查、核实后录入计算机。共调查1046位住院患者及家属, 收回调查问卷960份 (符合医院要求) 。结果统计临床科室护理单元的满意度从2012年8月的88.5%上升至2013年7月的98.2%;后勤保障满意度由开始的82.3%上升至95.6%。
1.2.3 分析反馈日常工作中临床各责任组长负责本组护士所分管患者的出院满意度调查并反馈结果, 对患者提出的现存问题 (包括较满意、不满意项) 给予现场指导、解决, 不能让患者带着疑问或问题出院。然后针对问题向所管患者的责任护士反馈, 和责任护士共同分析原因, 制定整改措施。并以文字形式总结、反馈于问题页。对于不满意的护士, 责任组长继续跟踪调查该责任护士所管患者的工作质量, 直至问题得到解决。对于医疗及辅助科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护士长及时与科主任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反馈, 及时改进工作, 争取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2 结果
护士长每月月底汇总满意度调查结果, 作为绩效考核依据上报考核办。并将调查结果分为A、B两组进行质量评比, 从而产生竞争效应。患者提出表扬的护士作为科室评选优护标兵的加分依据, 并给予一定的奖金系数作为激励措施。另外, 针对患者提出的共性问题在护士例会上进行月总结, 共同分析原因, 交流看法, 再次制定整改措施。责任护士对照问题进行自我工作评价, 责任组长跟踪其措施改进情况, “一对一”提高责任护士管理患者的能力, 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3 讨论
通过每月的满意度调查进行护理质量评比, 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切实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 实实在在为患者做实事, 且工作质量的评价权交给了患者, 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满意度调查工作使责任组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责任护士敢于直面问题, 改进工作, 提高了沟通能力和管理患者的技巧, 推动了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 从而再次促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 这是一项良性循环的双赢工作。满意度调查工作从源头上对患者的问题及时给予干预, 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提高了医院满意度调查和外联随访的满意率, 同时间接促进了相关科室工作的改进。
摘要: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与医疗护理工作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在院及当日出院患者随机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满意度调查可作为责任护士自我工作评价及绩效考核依据。结论 满意度调查可以提升医疗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满意度,医疗护理质量,工具
参考文献
[1]杨华.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当代护士 (下旬刊) , 2012, 2 (9) :110-111.
医疗护理质量 篇10
1 医护关系在提高医疗护理治疗, 减少医疗纠纷中的重要性
充分发挥医护协同作用是促进医院发展, 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保障。在过去的医疗行为中, 通常认为医生是医院的主宰, “医生一张嘴, 护士跑断腿”的片面说法将医护关系扭曲, 对护士心理造成严重的不平等和伤害[2]。明确医护之间的平等协作, 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 加强之间的密切配合, 团结协作, 相互尊重和赞扬其医疗水平和护理技术, 互相促进, 可有效减少医疗事故, 避免了医患、护患关系的紧张和矛盾, 在提高医院医疗护理质量, 促进医院和谐平稳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有效推动了医院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2 导致医护关系紧张的因素
2.1 医生因素
医生是医疗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传统的医学模式中, 医生往往以“指挥者”自居, 认为自己是医疗活动中的主宰, 不能正确认识医护之间协作关系的重要性, 对护士和患者指手画脚, 对护士提出的不同意见进行否定或不听从, 过分干预护士的护理行为, 认为护士不尊重自己, 特别是在一些抢救中更能体现出来, 导致了医护关系的紧张。
2.2 护士因素
护士是医疗活动中对医疗技术和护理步骤的实施者。由于护士的工作繁琐, 长期在一种高压工作状态下常出现烦躁、耐心和同情心消失, 而且由于大量资历低的年轻护士缺乏理论和实践技能操作, 对医生下达的医嘱不能按时完成或不遵照执行, 对新仪器设备操作缺乏与医生的沟通, 对医生的不良态度进行辩解, 争吵, 导致医护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 在医疗活动中展现在患者面前, 直接引发医疗纠纷和事故[3]。
2.4 医院因素
医院没有正确认识医护人员的关系, 认为护理是医疗的从属工作, 护士只能被动地执行医嘱, 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医生的主导地位, 打击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在抢救或治疗时, 护士缺乏主动性, 对医生的依赖性较强, 从而对医治及抢救患者产生一定影响, 发生纠纷时又把相当一部分事故原因归咎到护士身上, 导致医护关系的日益紧张。
3 正确协调医护关系,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减少医疗纠纷
3.1 建立相互信任、协作关系, 充分体现医护平等关系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 充分体现平等关系, 建立相互信任、协作关系是改善医护关系的基本条件, 患者入院后, 由护士安排床位, 测量生命体征, 建立病历通知医生, 医生进行病史询问, 进行体检, 做出诊断下达医嘱后并向护士传递信息, 护士在按医嘱治疗过程中将患者治疗期间的变化对医生进行反馈, 在医护共同协作作用下完成医疗任务, 互相交流、配合, 共同把好医疗护理质量关, 双方充分认识对方的职责和作用, 建立彼此信任、协作的关系, 提高医疗护理水平[4]。
3.2 加强沟通, 增强工作中的责任心
在医疗工作中医护关系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医疗护理质量。医护沟通提高患者治愈率, 降低医疗纠纷的主要措施。在治疗过程中, 护士在处理医嘱时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医生虚心接受并改正、医生观察到患者的液体太快、太慢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护士, 做到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彼此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将患者的生命与自己的工作紧密相连, 保证医疗护理同步完成,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2 调整心态, 加强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由于生活规律的不断转变, 各类疾病发生人群的不断增多, 医疗护理工作长期处于急、忙、乱的环境中, 再加上社会矛盾得不到很好解决, 患者及家属将矛盾转化到医护人员头上, 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缺乏认可, 而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认识有不同意见, 缺乏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甚至发生争吵, 延误或加重患者的病情, 提高了医疗纠纷。因此, 医护人员应在工作上调整自己的心态, 理解、同情患者被病痛折磨的心情, 并加强对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锻炼和提高, 通过学习、进修、参加业务培训等方式补充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在治疗活动中以更完整、清晰的思路治疗、治愈疾病, 促进医疗护理质量全面提高, 促进医院发展。
摘要:医护关系是保证医疗活动顺利进行, 提高患者治愈率, 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 直接影响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 在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中, 充分体现平等关系, 建立相互信任、加强协作关系、加强沟通, 增强工作中的责任心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条件, 分析两者存在的矛盾因素, 相互制约、监督、交流, 共同完成医疗护理工作任务,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关键词:医护关系,沟通,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晶, 马金迪.医护关系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08, 12:153~154.
[2]陈梅.良好的医护关系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3 (20) :47.
[3]李仁春, 黄涛.手术室医护关系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4:421.
完善部队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思考 篇11
摘要:提高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保障。部队医院完善质量管理需要从普及管理知识,强化质量意识、健全组织制度,完善保证体系,监控整个过程,狠抓重点环节、密切人员沟通,激发参与意识等多方面着手。
关键词:医疗质量 管理制度 部队医院
拥有优良的医疗质量是医院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多年来,部队医院围绕提高医疗质量引入各种管理理念并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为保证和提高医疗质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就是以现有的管理体系为基础,以保证和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为目标,在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不同环节对所有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管控,从而实现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目标的过程。
一、普及管理知识,营造质管氛围
针对医院普遍存在的管理人员管理知识老化、管理技能匮乏、单一,医护人员重专业轻管理的现象,医院可以通过请管理专家进院开办讲座,或者派人外出去兄弟医院学习取经的办法,不断丰富、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及科室医务人员的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技能。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不同的方式,使他们在新的起点上切实认识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现实意义,并把学到的管理知识融会贯通,应用到管理实践的第一线当中。
在掌握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质量管理培训。一是建立科室,主要领导管理培训制度,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法规及科室制定的医护操作规程。二是执行落实,促使各级管理和医护人员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护理操作程序,营造人人知晓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人人遵守质量管理制度的文化氛围。为吸引、鼓励人人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如积极开展有科主任、护士长及各类医务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的制度法规学习月等活动。还可以在不同科室举办质量制度培训班,学习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频发合格证书。同时,要把合格证书与医院的晋级、晋职、岗位竞聘等结合起来。
二、健全组织制度,完善保证体系
要确保医疗质量管理充分发挥实效,必须从组织的角度进一步完善质量调控、监督、考评体系,健全、完善院、处、科三级质量管理层次,并在顶层完善院级管理委员会。目前,各医院普遍设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学术、感染管理、药事管理等顶层院级组织;科室层级建立了临床、医技、护理工作质量考核小组;结合当前需要,许多医院还设有医疗安全、医疗抢救、输血管理和病历质量小组等机构,从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多方面共同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形成了相互支撑互相协作的质量管理支撑体系。从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的角度看,面临的紧迫任务,是进一步修订和严格执行已有的工作规程、职责、考核方案或实施办法。
除了医院自身的各种组织外,引入第三方参与医疗质量的评估与监督,是完善质量管理的有效举措。由于第三方与医院内部没有利益上的瓜葛,中立性强,因而能够有效监督和评价医疗质量。第三方评估与监督主体可以是部队患者、社会人士,也可以是第三方医院。吸收患者参与医院质量的评估与监督,可以获得患者对诊疗、手术、护理等专业服务的满意度。引入社会力量监督,其方式可以通过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填写意见评价表、接听专门开设的投诉电话等方式进行。通过社会人士的意见反馈,对医护人员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安排指定的部门定期收集社会监督员反馈的意见,交由相关部门针对问题提出并落实改进措施。邀请第三方医院进行评价,重点是组成医疗专家组从专业角度对医疗质量进行全面模拟评审,协助医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三、监控整个过程,狠抓重点环节
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医疗基础质量管理核心的重点,因此提高医疗质量最终有赖于各级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提高业务能力,一是狠抓医疗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的贯彻落实,督促严格按照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医疗护理文书规范等进行操作。二是要重点管控诊疗过程,具体来说就是要抓好诊断、治疗、护理工作,尤其要注意特殊病人的特殊环节。在诊治环节坚持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在护理恢复阶段重点抓好查房、病历、护理文书书写,病房管理等制度的落实;施行日有检查、周有讲评、月有奖罚的管理方法;实时动态管理,把定期检查与随时检查,全面检查与个别抽查,全院检查与科室自查结合起来。对各种考评指标实行逐级分解,层层落实的管理措施,做到任务到科,责任到人。三是抓好终端医疗质量。搞好终端医疗质量的核心是建立一个高效的质量管理考评体系, 要选取关健指标,把诊断的效率和质量作为重点测评因素,综合考虑床位使用率、诊疗时间的长短和诊治效果。
四、顺畅干群沟通,激发参与意识
理念、技能、组织和制度均是构成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元素,然而最根本的因素还是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当前,激发医护人员参与医疗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有两个途径。一是构建个性特点显著的医院文化,通过多种潜移默化的活动和方式影响医护人员的思想和行为,大力增强医护人员的凝聚力。二是建立医院内部网站并在网站上开辟一个内部交流模块,使各级医护人员和管理层之间能够敞开心扉实现无隔膜的交流,从而有的放矢优化管理环节。三是可以利用院内其他媒体资源,以医护人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医护人员认同医院价值取向,最大限度提升医护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和积极主动性。四是充分尊重医护人员合理要求,设身处地关心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除了创造应有的工作条件之外,医院管理层还要关心医护人员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家庭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增加医院管理层的亲和力。
参考文献:
[1]陈伟宏,罗呜云,李一钢. 综合医院医疗质量控制探讨[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1995,2(4)
[2]王猛,叶春林,杨龙. 科学谋划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J]. 西南军医,2010,12(6)
[3]吕坤正,王新生. 实施医院质量管理新策略[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8)
浅谈民营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监管 篇12
1问题
民营医院作为盈利性的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相比在资金来源、经营方式以及医院的管理体制上有诸多的不同, 民营医院自筹资金投资医院,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享受政府补贴。在经营方式上也更灵活多样, 相比公立医院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 在医疗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但由于普遍缺乏现代医院管理理念, 在具体运营上表现为缺乏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不完善。综合分析,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1 法律法规不健全, 滞后于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
一方面, 无法可依。例如:在法律法规方面, 患者就医后不写病历、不按规定开具处方、恶意诊疗等行为, 没有相关的条款和罚则。另外, 对媒体上以“义诊、讲座、咨询”等方式出现的变相医疗广告也没有做出规定。另一方面, 有法无罚。现有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只对必须遵守的医疗技术规范做了规定,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了病历的保存年限和不得买卖、出借转让、冒用病历、处方等[2], 但对不遵守细则的却没有罚则。
1.2 追求短期效果
为提高生存竞争能力, 民营医疗机构往往将大量资金投入在医院环境改造、设备更新、高薪聘请专家、媒体宣传等各方面, 这使没有政府补贴的民营医疗机构背负很大的经济压力。为尽快收回投入的成本, 有些民营医疗机构采取以牺牲医疗质量为代价, 盲目追求利润的短视行为。
1.3 缺乏现代管理理念
目前民营医院大多数是家族式和经验式管理, 绝大部分医院管理者, 对医院缺乏长远规划, 注重短期赚钱效应, 未树立重视医疗质量、确保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观念。
1.4 不重视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民营医院, 管理被看作是辅助功能, 应付处理院内一般事务, 相对能够创收的临床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不被重视, 同时收入薪酬相对偏低, 从而造成从事管理人员少, 或者是兼职, 使得有关医疗制度得不到落实, 核心制度难以执行, 难以确保医疗质量。
1.5 忽视员工法律法规的培训
在民营医院, 多数经济指标的完成及创收与员工报酬的分配直接挂钩, 在利益的驱使下, 员工缺乏起码的法律意识, 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1.6 医务人员频繁流动
医务人员的频繁流动也是医院质量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专业技术人员培养, 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大部分民营医院缺乏长期发展观念, 追求短期利润, 从而忽视自身人才队伍的培养, 更倾向依赖外聘专业技术人员。同时, 民营医院在职称评定、科研项目招投标的劣势地位, 也是难以留住青年专业技术人员, 无法形成人才梯队的重要原因。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的不稳定性, 严重限制着医院业务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
2建议
2.1 完善法律法规
针对民营医疗机构执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建议政府应尽快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使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保证其健康发展。
2.2 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民营医院管理
一方面, 发挥卫生行政和卫生监督部门的主导作用, 加大监管力度, 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依法行医、院内感染、消毒隔离、医疗纠纷投诉、采样监测等方面, 建立质量监测评价体系, 实行量化分级管理[3]。另一方面, 加强与药监、工商、公安和新闻媒体有关部门的协作, 对使用假药、劣药以及涉嫌犯罪等行为移送至相关部门处理。建立预警机制和退出机制, 对行为不规范、服务质量差的民营医院要坚决要求其整改直至退出。逐步引导民营医院实现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确保医疗质量。
2.3 实行民营医院全行业管理
将民营医院纳入卫生行业管理, 发挥各区、市质控组的作用, 动态监测医疗过程质量。通过定期的培训工作和学术讲座及现场指导, 不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技能, 规范各种管理文件和操作规程, 促进民营医院管理者和人员质量意识的提高。
2.4 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针对民营医疗机构存在法律知识匮乏和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 应定期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培训。一方面, 要宣传并扶持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高、服务质量好的民营医疗机构, 成为民营医疗机构学习的模范;另一方面, 应及时查处通报医疗机构的违法案件, 帮助民营医院加强医院自律, 提高广大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 建立守法经营、严格监督的约束机制。
2.5 提供政策支持, 保障健康发展
在税收、资金贷款、人才引进、人员技术职称评定和晋升、科研项目招投标等方面, 政府在政策上应给予其与公立医院同等的待遇, 以确保民营医疗机构的人才队伍的稳定。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依法规范执业的民营医疗机构, 逐步授予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并在监督管理中, 一视同仁, 公平公正。
综上所述, 在当前医疗卫生体制下, 以卫生行政管理和卫生监督执法为主,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和协作, 综合整治。同时扶持、服务、引导与督查相结合, 加强和规范民营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 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 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明发.浅谈营利性医院的监管[J].中国医院管理, 2008, 28 (8) :88.
[2]黄世金.我国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4, 11 (5) :257-260.
【医疗护理质量】推荐阅读:
医疗护理责任制11-20
医疗护理工作个人总结06-03
消化内科医疗与护理10-03
医疗护理年度工作总结08-31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总结08-28
医疗质量水平10-21
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总结09-04
医疗质量检查表10-20
医疗质量与安全06-04
医疗质量和效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