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安全(精选12篇)
医疗质量安全 篇1
1 医疗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
医用高值耗材是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价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用器械。
目前医院常用的医用高值耗材主要有以下类别:心脏介入类、外周血管介入类、电生理类、心外科类、人工关节类(髋关节、膝关节)、人工器官(人工椎体、人工耳蜗)、消化材料类、眼科材料类(人工晶体等)、骨科内固定器械(骨钉、骨板)、其它材料类。
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兴起于上世纪70~80年代。事实上,供应链管理并不神秘。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了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古人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汉高祖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时说过一段著名的话: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也;镇国家,抚百姓,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也;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也。”这里面已经包含了比较朴素而系统的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简单地说,供应链就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是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整个流通过程,供应链亦称销售链,如果较强调客户则称需求链。
供应链管理是以提高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传统的商务活动进行总体的战略协调,对特定组织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间跨公司边界的运作进行战术控制的过程。
广义的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是指医用高值耗材从研究、开发、生产(试生产、动物实验、临床试验)、销售(出口、进口、代理、分销、零售)、采购、验收(入库)、发放(出库)直至医生救治患者的整个过程的协调和优化。
狭义的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是指医疗机构采购、验收(入库)、发放(出库)直至医生救治患者的整个过程的协调和优化。
目前,医院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基本上处于初级阶段——对狭义的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实施一定程度的管理。下面主要围绕狭义的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进行讨论。
2 高值耗材“零库存”管理模式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不利影响
医用高值耗材的历史较短,早期的应用并不广泛。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用高值耗材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增长更为迅猛。以阜外医院为例,2004年医用高值耗材的采购额仅2亿元左右,到2009年已突破5亿元。
高值耗材支出在医院支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以阜外医院为例,医疗成本占医院收入的80%,其中高值耗材支出占医疗成本的45%以上。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理应引起医疗机构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由于历史的原因,医疗机构对高值耗材的管理普遍采用所谓的“零库存管理模式”,即医疗机构不储存高值耗材,由供应商直接将高值耗材送到临床科室或临床医生手中。临床科室或临床医生使用高值耗材后,供应商凭临床医生签署的凭据(甚至一张白条)与医疗机构办理结算。
这种所谓的“零库存”管理模式,存在以下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风险因素:
⑴缺货风险科室或医生直接向公司订货,容易发生所需高值耗材无法及时送达、医生在手术台上等耗材的情况。
⑵产品注册证风险缺少把关审核环节,有可能违规使用没有注册证或不在注册证有效期内生产的产品的风险。
⑶有效使用日期风险有可能使用有效日期或消毒日期过期产品的风险。
⑷产品失效风险高值耗材要求有适宜的存储条件,频繁的运输增加了因储运条件不合格而导致产品失效的风险。
⑸使用记录与实际使用耗材不相符风险,增加发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
⑹使用记录不完整风险发生医疗纠纷时举证困难。
⑺可追溯风险产品规格型号、批号记录不全,患者植入的高值耗材批号无从查证,达不到可追溯的要求。
⑻医生选择权风险缺少专家委员会的论证,医生个体选择权过大,增加了选择产品不当的风险。
⑼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风险发生坏损等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由医生直接与公司调换产品,缺少了监控环节,容易造成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被忽略,使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
⑽账实不符风险缺乏合理的入库、出库手续,库存管理混乱,库存账与实物不符的情况比较严重。
⑾应收、应付不详风险高值耗材使用、收费无法及时在财务账上反映,应付账款不能及时计入应付科目,违背财务配比原则,医院无从获得医院资产负债和盈亏的真实信息,影响医院财务安全进而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⑿收费混乱风险在存在大量的漏费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收费,既损害了医院和患者的权益,又会加大医院的医疗风险,并导致或扩大医疗纠纷,损害医院声誉。
⒀商业贿赂风险供应商之间竞争激烈,供应商为推销产品频繁公关,医院对高值耗材采购缺乏整体控制,容易诱发商业贿赂,破坏正常的医疗秩序。
3 加强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根据现代供应链理论,供应链是由消费者拉动的。医院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最终消费者,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和医疗工作的特点,医院作为最终消费者的代表,事实上几乎等同于最终消费者。
医院作为高值耗材供应链的实际销售终端,在高值耗材供应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医院消耗了几乎100%的医用高值耗材,是医用高值耗材市场最有价值的客户,左右着医用高值耗材市场的发展方向,理应在供应链中具有核心优势的地位。医院在供应链管理上落后的状况与医院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形成明显的反差。为了发挥医院在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上的核心优势地位,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必须对医院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进行改革。
3.1 从采购环节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
⑴开发市场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信息收集工作制度化、常规化。
⑵开发供应商管理系统,对供应商资质、信用、履约情况进行管理,为合理选择供应商提供科学支持。
⑶对产品资质进行动态管理,严格审核,严防采购资质不合规的产品。
⑷国家未进行统一招标采购的高值耗材品种,组织有关临床和管理专家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谈判或招标,确定采购品种。
⑸国家统一招标采购的高值耗材品种,根据医疗机构自身的特点,组织有关临床和管理专家进行二次遴选,确定采购品种和份额。
⑹在确保医疗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高值耗材规格品种。
⑺减少代理商渠道长度能选择医用高值耗材生产企业、进口总代理的,不选择代理商;能选择一级代理商的,不选择二级代理商。
⑻与供应商签订诚信供货协议,对于不供货、不足量供货、不及时供货的供应商/提供不合格或不符合有效期规定的产品的供应商/向科室和个人提供各种“回扣”、“违规赞助”或行贿的供应商两年之内实施“禁入”。
3.2 从库房环节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
⑴所有医用高值耗材必须办理入出库手续,未经入库,不得使用、试用。
⑵开发完善的医用高值耗材管理系统,对谈判、招标、二次遴选确定的供应商和采购品种建立原始账页,详细记录公司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产品注册证、产品有效期、消毒有效期等关键信息;开发财务、物价管理系统,耗材管理系统与财务、物价管理系统关联,新入库品种需财务、物价部门在信息系统中审批进价和销价,调价的品种必须经物价部门重新审批进价与售价。
⑶医用高值耗材入库实施货票同行,要求供应商提供统一格式的随货联,在采购人员审核产品注册证的合法性及单价的准确性并签字确认的前提下,由库管员核对发票、随货联与实物一致性,双人复核准确无误后,录入高值耗材管理系统,生成可用库存。
⑷高值耗材仓储实行分区分类管理,货位相对固定,货位号与高值耗材管理系统相互对应,通过管理系统可以顺畅检索到对应的库存产品。库管员在发货时可以节约拿货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新手上岗也可以很快熟悉业务。库存产品一物一卡管理,确保账、货卡、实物完全相符。财务建立详细的高值耗材三级明细帐,实时反映账实信息。
⑸出库遵循“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原则,双人复核准确无误后办理出库。医用高值耗材管理系统直接和医院HIS系统相对接,把已使用的高值耗材与使用高值耗材的患者建立关联数据库,方便追溯。
⑹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近效期产品和滞销品种,自动提示库管员及时填写产品换货单交采购中心与供应商联系调换。
⑺对到期产品,管理系统自动显示红色报警提示,条码扫描无法实现,自动禁止出库,确保临床应用品种合格、安全、有效。
⑻根据医疗工作实际需要,制定科学的库存定额,低于定额下限自动提示订货。
⑼通过高值耗材管理系统,库管员能够随时进行供货商资质和产品合法性的查询。
⑽对高值耗材每月应进行一次盘点,保证账实相符,对于信息系统反映出的近效期产品和滞销品种与实盘时出现的偏差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⑾严格控制温湿度等贮存条件,保证高值耗材储存过程中不发生发霉、变质,确保安全存储(不同厂家、不同产品对存储温度有不同要求,以心内科药物支架和心外科生物瓣为例,见表1、表2)。
3.3 从使用环节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
⑴在重要科室(如介入中心、手术室)设立二级库,由医学工程部门直管、发放,把使用科室从非专业工作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其专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⑵设置安全库存,优化订货流程,缺货产品及时通知临床科室更换适宜的产品,避免因缺货而造成医疗风险。
⑶在设立二级库的重要科室开发高值耗材收费管理子系统(如介入中心收费管理系统、手术室收费管理系统),科室领用高值耗材实施手术后在系统中记录收费信息;二级库库管员对使用科室领用信息和收费信息进行对照,确保没有漏费与重复收费;每日清点高值耗材,与科室领用信息核对,确保没有差错。
⑷临床科室在患者的手术记录上粘贴高值耗材条形码,医学工程部门和临床科室在信息系统中记录所使用的高值耗材的品种、规格型号、批号等信息,满足快速可追溯的要求。
⑸对使用过的医用高值耗材,由医学工程部门统一监督销毁,确保高值耗材不被重复使用。
⑹对于更新换代的高值耗材品种,根据临床需要由医学工程部门、使用科室配合,组织临床应用培训。
⑺认真进行高值耗材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的监控和分析,为高值耗材的采购与合理使用提供指导。
⑻医院每月对高值耗材的使用情况进行公示,根据谈判、招标、二次遴选确定的采购原则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宏观调控,确保耗材的合理使用。
3.4 从其它环节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
⑴认真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医疗器械质量公告,动态调整高值耗材采购品种。
⑵严格医用高值耗材档案管理,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准确依据。
通过以上措施,严格控制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环节,强化高值医用耗材仓储管理,跟踪高值医用耗材临床使用各环节,最终形成从高值医用耗材准入直至临床应用、全方位、可追溯、全过程综合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4 阜外医院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的成效和体会
⑴改进和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需要对高值耗材管理的流程进行再造并持续改进,工作量大,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改进和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供应链各环节的习惯改变和利益关系调整,工作阻力巨大,必须克服重重困难。
⑵院领导和全院上下的认识和支持至关重要。改进和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涉及到医院内部——介入中心、放射科、成人外科、血管外科、小儿外科等各个关键的医疗部门,各医疗部门对传统的高值耗材管理模式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不利影响必须形成共识,并对改进和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给予大力支持;改进和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必然大大增加医用高值耗材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人员必须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⑶改进和加强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的成效非常显著,阜外医院高值耗材采购额2009年已达5亿余元(含低值耗材,采购额达6亿余元),为顺利实施医院的竞争战略,支持医院又快又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阜外医院在“北京市十六家三甲医院检查”工作中,多项关键指标连续三年排名第一,被评为医疗质量“安全性最高、危险性最小”的医院,在心血管病领域收治病人量、手术例数、病床周转率等医疗数量指标居全国第一,跻身世界上最大的心脏病中心行列,各项医疗技术指标与世界一流心脏中心看齐。
5 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展望
当前,医疗行业的供应链整合不足,医疗机构与非医疗机构(企业)对产品、库存和流程的管理相互独立,供应链的关键成员除了进行简单的订货和收款等业务联系外,沟通相当有限,整个系统处于低效运行状态;当前医院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狭义的供应链管理——医疗机构自身的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未来的研究将更多地转向广义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的关键成员(医疗机构与非医疗机构)之间的供应链的整合;真正的“零库存”管理模式是供应链各关键环节在充分信任和高度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无缝衔接,快速响应,毫无延迟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摘要:本文全面分析了传统的医用高值耗材“零库存”管理模式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不利影响,介绍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从采购、库房、使用等环节加强医用高值耗材的供应链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举措,并对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医用高值耗材,供应链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韩春雷.建立与竞争战略相匹配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北京阜外医院设备、耗材供应链管理的实践[J].中国医学装备,2008(10):35-39.
[2]张秀云,王巧阳,刘沛先.军队医院医用耗材采供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08(8):34-35.
[3]徐淑娟,刘吉祥.新增耗材试用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医学装备,2009(4):30-31.
[4]许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防范[J].中国医学装备,2009(6):21-23.
[5]李科,张瑶婵,文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09(6):23-25.
[6]蒋红兵,等.医疗器械供应商评价体系[J].世界医疗器械,2010(4):98-101.
[7]戴海伟,等.肿瘤医院物资管理供应链优化及信息系统平台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0(4):50-52.
[8]李建忠,梁云朝.北大医院高值医用耗材系统管理概述[J].中国医疗设备,2008(8):148-150
[9]宋远方,宋华.医药物流与医疗供应链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程述森.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体会[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5):78-80.
医疗质量安全 篇2
1、实施层级监督,确保质控要求落到实处
(1)抓好医疗质控管理网络建设。医院结合实际,构筑了一个全员参与、多层次的动态二级医疗质控管理网络,即院级质控、科室质控。医院制定质控目标,明确各质控网络的工作职能及责任分工,形成了分片、分点自控和互控的闭环监督体系。
(2)抓好临床科室质控小组监督。各科室设立兼职质控员,严格按照质控标准实时监控本科和相关科室的医疗质量动态,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情况和医疗文件书写质量,及时报告本科的医疗差错情况以及提出改进医疗质量的合理化建议。同时,科室成员亦行使自控和互控职责,使科室每个医务人员切实做到质量从身边做起,自我约束,互相监督。
(3)抓好职能部门质控监督。医务科每季度组织各科室质控小组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收集反馈各层面质控信息,调查核实医疗缺陷情况,将检查结果及时书面反馈至有关科室和具体医务人员,召开医疗安全工作会议开展医疗调研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考评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案,推进医疗安全工作管理。
(4)抓好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质控监督。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以定期召开会议研讨、分析、处理质量管理重要问题的方式进行监督
管理,对发生医疗风险的情况和典型案例分析情况,及时通报临床科室,引起高度重视,预防各类医疗事故发生。
(5)建立医疗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医疗规章制度的科室与个人进行严肃处理,对未及时汇报医疗安全隐患的科室与个人加重处罚,对发生重大医疗纠纷、严重差错事故的科室和个人,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6)建立激励与约束制度。医院充分运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方式,将每季度医疗质量考评分数纳入科室目标管理,并作为科室的绩效评价指标。
2、加强质控管理可以增强纪检监察的效能
医疗安全、医德医风建设、廉政建设工作息息相关,不断加强质控管理,可以及时有效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将预防“关口”前移,确保医院安全无事故。
3、深化质控管理可以促进队伍建设的长足进步
构建农村医疗安全网 篇3
农村卫生薄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记者:人们担心,SARS疫情一旦发展到农村,最大的问题可能是救治的问题,因为农村的医疗条件、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对SARS的防护知识和防护条件都无法和城市相比。那么您认为,目前农村的公共卫生条件和城市相比,差距究竟有多大?
韩俊: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卫生机构服务质量不高,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薄弱。很多地区乡村卫生服务机构设施条件差,经济效益较差,难以吸引高素质的卫生人员。目前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中,中专学历和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分别占53%和36%,在贫困地区比例更大,大专学历者比例很低,大学毕业者就更是凤毛麟角。
由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严重不足,许多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必须通过收费弥补服务的成本,影响了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导致近年来部分地区儿童计划免疫任务不能完成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民健康状况的改善以及健康水平的提高均有趋缓的现象。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是反映健康水平改善的最敏感的指标,不仅能够反映卫生投入情况,更能反映卫生系统的运行效果。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出现了平台,从1995年的41.6‰下降到2000年的37‰,只下降了8.65%;孕产妇死亡率从1995年的76/10万下降到2000年的69.6/10万,下降了8.42%。农村中某些已经得到控制的地方病、传染病的发病率出现了反弹甚至死灰复燃。一些农村地区职业病和环境污染所致疾病明显上升,对农民健康造成新的威胁。
记者:农村卫生条件的差距是否与投入不足有关?
韩俊:从总体来看,政府农村卫生投入(即各级政府部门对县及县以下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拨款和补助)严重不足。我国政府农村卫生资金投入从绝对量上是逐年增加的,按199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投入量10年间只增加了48.5%,年均增长速度为4.49%,大大低于同期全国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长13.1%和全国农村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长12.8%的速度。按199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1991年人均政府卫生支农资金为5.71元,2000年增加到7.95元,10年间仅增长了39.3%,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75%。农村卫生投入的增长速度没有实现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的增长速度不低于政府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的目标。
农村公共卫生机构中,人员经费占政府公共卫生支出比重越来越高,由1991年的49.35%增长为2000年的88.98%。专项经费所占比重迅猛下降,由16.16%直线下降为1.63%,公务费和业务费所占比重也从34.49%下降为9.38%。农村卫生人力培养费在政府农村卫生支出中所占比重极低,2000年只有1.35%,而且主要用于人员经费。这说明,政府用于农村公共卫生的经费主要用于“养人”。
一般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健康保障方面的作用也逐步加强,表现为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增加。然而,在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在农村卫生总费用中的比例却不断下降。1991年~2000年我国农村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比重由12.54%下降到6.59%,社会卫生投入从6.73%下降到3.26%,而同期农民个人支出从80.73%上升到90.15%。
记者: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与城市的差距有多大?
韩俊:政府卫生预算支出在城乡之间的分配极不合理。1991年~2000年,政府农村卫生预算支出仅占政府卫生总预算支出的15.9%,政府卫生预算支出增加额中用于农村的卫生支出仅占12.4%。2000年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总医疗费用比重已达到60%以上,而农民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则达到90%。1990年~2000年,占中国总人口60%~70%的农村人口,只消耗了32%~33%的卫生总费用。以2000年为例,农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188.6元,城市居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710.2元,前者仅为后者的1/4。农村卫生事业费占全国卫生事业费的比重仅为32.72%。
政府应该加大农村卫生投入
目前,农村卫生投入的大头在地方政府,由于相当一部分县乡财政保工资都困难,每年对农村卫生增加的投入十分有限。事实证明,如果不对目前的卫生筹资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政府所提出的所有的农村卫生目标的实现都要大打折扣,不同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巨大差距就不可能缩小。
记者:最近,为了防止SARS疫情向农村发展,我国政府决定拨付2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医疗设施的改造、扩建和建设。这是否说明政府通过防治SARS增强了对农村卫生投入的重视程度?
韩俊:为了做好农村的SARS防治工作,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用以完善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的医疗设施,对农民患者一律实行免费医疗,等等。这些投入不仅有利于当前农村的SARS防治工作,其形成的硬件和软件对于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条件也是有益的。
从长远看,我们建议加大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农村卫生转移支付的力度。自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来,在总体财政形势好转的背景下,县乡财政形势却令人担忧。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县乡财政持续出现严重入不敷出,面临着严重的公共财政危机。由于县乡财政税源有限,中西部地区县乡政府难以保证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90年代中后期,随着大批乡镇企业的转制,使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既缺少政府财政的扶持,又难以依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村卫生事业筹措资金。从2003年开始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已在全国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政府的财力增长又受到影响,尤其是乡镇一级政府预算外收入的增长大幅度下降,支持农村卫生的能力又进一步受到削弱。而税费改革后村庄一级直接向农户集资,必须经过村民投票,而且集资额也受到严格的限制。这使得村庄一级卫生筹资能力极其有限。
分税制改革后中央、省、市财政只对本级直属卫生机构的投入负责,中央和省级政府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有限,加剧了不同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目前,在政府实施的农村卫生项目中,中央财政支持的项目主要为农村卫生“三项建设” 、农村卫生扶贫资金、农村居民食用碘盐投入以及残联农村卫生康复等专项投入。总体来看,分税制改革提高了中央政府对预算收支的控制能力,但改革后中央财政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增长非常有限。1991年~2000年10年间,三项建设资金中,中央投资仅占2.85%,省级投资占9.28%,县、乡两级各占15%多一点,卫生机构自筹占42.23%。从2003年开始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已在全国30个省、市、区全面推开。
中央已明确要求今后中央及省、市、地、县级人民政府每年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这是从增量角度增加农村卫生投入的重要举措。应当看到,目前,农村卫生投入的大头在地方政府,由于相当一部分县乡财政保工资都困难,每年对农村卫生增加的投入十分有限。事实证明,如果不对目前的卫生筹资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政府所提出的所有的农村卫生目标的实现都要大打折扣,不同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巨大差距就不可能缩小。因此,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建立一个合理的卫生筹资机制。为此,需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加大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农村卫生转移支付的力度,建立规范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人口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记者:农村医疗设施是否和其他一些公共基础设施一样,既存在投入不足,又存在效率发挥不足的问题?
韩俊:在加大农村卫生投入的同时,整合农村卫生资源,提高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质量也是一项重要工作。上世纪90年代,各级政府对农村卫生的投入主要是“三项建设”,即对乡镇卫生院、县卫生防疫机构和县妇幼保健机构投入了改造建设资金。
目前虽然房屋设施建起来了,但是由于对乡镇卫生院人员的临床实用技术培训不够,许多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与村卫生室没有差别。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重房屋设备的更新、轻人才的培养和管理,重一次性投入、轻经常性维护,使农村稀缺的卫生资源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由于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村卫生室和个体开业医疗点也基本覆盖了绝大部分村庄,当前农民的医疗服务消费行为基本表现为“小病不出村,大病到县及县以上医院”。这使得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闲置,资源得不到利用。
适应农民就医行为的这种变化,要重点支持乡镇卫生院在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发挥职能。许多研究表明,低收入人口、妇女、儿童和老龄人口最常利用的医疗服务是村级服务,虽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村卫生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预防保健任务,提供常见伤、病的初级诊治等职能,但目前对村级卫生机构几乎没有财政支持。增强公共财政对村级卫生室的支持,显然是必须要重新考虑的一个问题。
此外,农村卫生体系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县乡卫生机构在卫生服务方面职责的相互重叠问题。目前县乡两级医疗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各成系统,资源利用率低下。如何整合农村卫生筹资机构,使稀缺的卫生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也是中国农村卫生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医疗保障制度是农民的“安全网”
对农村卫生筹资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这是中国农村卫生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关键是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要进行公平分配,要完善中央对贫困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改进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绝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事,也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事,如果不把它变成国家的最高决策,就有可能放任自流。
记者: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农村曾广泛地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形成了集预防、医疗、保健功能于一身的三级(县、乡、村)卫生服务网络。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目前,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状况如何?
韩俊:农民缺乏分担医疗费用的保险机制。改革以前,有85%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合作医疗大面积滑坡。现在只有10%的村有合作医疗,而且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目前,广大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基本上处于自费医疗的状态。
由于缺乏医疗保障体系,农民的医疗费用大幅度上升,明显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目前,受疾病模式变化、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服务机构提供“诱导性”保健消费的影响,农民的医疗保健费用急剧上涨。 1991年到2001年,农村卫生费用年均增长12.8%。而农民的收入增长率仅为7.7%。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的医疗负担相当重。1990年到1999年,农民每人次平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别由10.9元和473.3元增加到79元和2891元,增长了6.2倍和5.1倍。据调查,在贫困农村地区40%~50%应住院而未住院病例是由于经济困难;39%的病例因经济困难自己要求出院,即使是在富裕的农村地区该比例也达到20%~25%。目前,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问题在贫困地区十分突出。
记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财政部和农业部3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的要求,从2003年起,各省市已经积极进行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您对这一工作的前景如何看?
韩俊:要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水平,就必须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和需求量大而政府财力有限,短期内难以在农村建立覆盖面很宽的医疗保障制度,只能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最急需的地方。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疾病威胁主要是重大疾病,这是他们无力承担的风险。发展大病统筹合作医疗是适应农民要求的。当前要将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重点。
政府也确实承诺了对农村合作医疗补贴。 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大病统筹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农民的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但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是以地方政府的筹资为前提条件,而地方政府的筹资又是以农民的筹资为前提条件。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来说,地方财政每年人均补贴10元没有太大困难,但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而言,由于农村人口多,资金的保障是有困难的。个人缴费对低收入农民来讲,也是很沉重的负担。如果中央政府不预先提供新型合作医疗的启动资金,实现2010年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是极其困难的。大病统筹互助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必须与农民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坚持自愿原则。经济发达的农村可以鼓励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我国农村和城市的医疗保障是分离的。逐渐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并轨,应当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
记者:您刚才提到,我国农村要在短期内建立覆盖面很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有困难的,这就意味着在这一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还会有农民因为疾病而受到贫困威胁。农村是否应该在编织医保制度安全网的同时也营造一些类似福利事业的救助体系?
韩俊: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卫生扶贫工作是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水平的一项现实工作。医疗救助是医疗保障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强医疗救助制度建设,为最贫困的农村居民提供一定福利性的医疗保障,这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需要,更是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需要。应当把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结合起来,在国家扶贫资金总量中逐步加大对卫生扶贫的投入,帮助贫困地区重点解决基础卫生设施建设,改善饮水条件,加强妇幼卫生和防治传染病、地方病等方面的困难。
记者:最近政府承诺对农民SARS感染者治疗进行补贴,解决了被感染者的经济担忧,但SARS疫情的爆发充分暴露了中国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农村公共卫生筹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等方面的脆弱性,暴露了中国在公共卫生公平性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SARS的爆发引起了中国新一届政府对农村卫生的重新重视。您对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卫生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局面有何建议?
韩俊:首先,我认为,对农村卫生筹资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这是中国农村卫生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关键是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要进行公平分配,要完善中央对贫困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其次,政府的财力是有限的,政府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应突出抓好农村公共卫生。这次疫情的爆发,显示出农村应付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很弱。事实证明,在目前的政策框架下,难以有效的解决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弱化问题。必须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合理界定发展公共卫生的职责。
医疗质量安全 篇4
关键词:医疗质量年,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患者安全
为扎实推进“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以及《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的文件精神,围绕本院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科学发展上水平,医疗服务创一流”主题,北京世纪坛医院于2009年深入开展了“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确保患者安全为目标”的“医疗质量年”活动。这次活动按照《2009年卫生工作要点》和《2009年医院工作重点》的要求,坚持“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确保患者安全”为目标,通过落实医疗核心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质量检查和考核,提升了全员医疗安全意识,提高了医疗质量,确保了患者安全。
1 做法
1.1 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有效地开展“医疗质量年”活动,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医疗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下设活动办公室,负责落实具体工作。为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推动工作,分别设立了临床医疗、临床护理、门诊医技、教育培训等7个工作组。具体工作分动员部署、组织实施、总结提高三个阶段,有条不紊地展开。
1.2 建立专业质量管理委员会
为强化质量管理,成立了外系质量管理委员会、内系质量管理委员会、抗生素应用指导小组、门诊医技质量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制订了具体工作职责及分工,发挥了专家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作用,加大了管理力度。
1.3 实施新质控方案
按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及医院管理年对医疗工作的要求,重新修订了新的《临床科室医疗质量安全质控方案》,医务处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依此进行日常质控检查。
1.3.1 实行日常质控。
每周按照《临床科室医疗质量安全质控方案》进行质控检查,检查重点是核心制度执行情况和医疗文书书写质量。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当即进行核实和反馈,对问题突出的科室及时与科主任沟通、反馈。每月终对当月的医疗质量重点监控内容进行总结点评。根据检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发生的医疗安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确定下月重点监控内容,做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1.3.2 观摩检查科主任查房。
每月组织新老专家对科主任查房进行观摩检查,通过检查评估科主任质量意识(包括对病历)、专业水平、教学意识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检查结果进行打分排序,并记入年终科主任考核绩效。
1.3.3 开展医疗质量专项检查。
不定期召集各系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专家对影响医疗质量的专项内容进行集中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合理用药、危重症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管理、三级医师查房质量等。护理部修定了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并将考核方法及持续改进方案标准化、流程化。
1.4 逐条落实《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
1.4.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制订了《医师查对制度》、《护理查对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提高了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4.2 确保用药安全。修订了《北京世纪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导原则》,下发了《外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规定》、《药品管理制度》、《护理关于安全用药的补充规定》。
1.4.3 严格执行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制订了《医务人员沟通制度》,做到正确执行医嘱,防止发生意外。
1.4.4 对每例手术病人均要认真填写《CHA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1.4.5 全面规范手卫生工作。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逐步改进现有净手设施,配备干手设备,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洗手及使用快速手消毒剂的依从性。
1.4.6 建立了《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明确了具体程序及质控措施。
1.4.7 制订了《防止患者跌倒的管理规定》、《预防跌倒护理措施》,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1.4.8 制订了《防止患者出现褥疮的管理规定》、《患者压疮风险评估表(Norton评分)》、《预防褥疮护理措施》、《褥疮上报表》等相关规定,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1.4.9 制订了《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制度》、《护理事故、差错、缺陷管理制度》,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对上报的事件及时进行讨论、处理,并制订防范措施。
1.4.1 0 制订了《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制度》,要求临床科室以不同方式密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联系,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就患者的诊断治疗细节进行沟通,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1.5 提高医疗文书书写质量
对运行病历实时监控,对重点病历重点管理,对终末病历全面评价。重点病历包括疑难危重症、非预期二次手术、死亡、出现医疗过失或医疗事故以及出现医疗纠纷等病历。第四季度举办了医疗文书展览,对优秀的和不合格的医疗文书进行逐项、细致的点评,给临床医生提供了生动的课堂。通过组织培训、督查,我院临床各科室甲级病案率均达到95%以上,全面提升了医疗文书书写质量。
1.6 加强围手术期病人管理
为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规范了中等以上手术的术前讨论和手术病人的病情评估制度,并在术前讨论中有充分体现。每一例手术术者或一助术前都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有效地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及术后麻醉医师均要及时访视。每一例手术开始之前术者、麻醉医师、巡回护士要再次对患者进行评估及查对确认,术后密切病情观察。医务处对非预期二次手术、手术并发症及术后10天内死亡病例进行了重点监控。手术科室每个月、季、年都进行总结,提出整改措施,从而防止了手术错误事件的发生。
1.7 强化急诊管理
1.7.1 认真落实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有效、快速衔接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使患者得到及时迅速抢救和规范化治疗。确保急诊创伤、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的绿色通道畅通、高效。为此,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组织了两次院内急诊联合演练,检查和评估“绿色通道”工作落实情况,发现的问题已及时整改。
1.7.2 加强人员培训。急诊科做到熟练掌握急诊抢救流程,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定期进行演练,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
1.7.3 合理安排急诊班次,保证每班有主治医师职称人员在岗值班,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待班。
1.7.4 加强急诊留观病人管理,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及会诊制度,密切科间协作,提高急诊质量,保证病人安全。
1.8 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1.8.1 完善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北京世纪坛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再次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进一步补充完善了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办法。
1.8.2 改革医院感染病例的回顾性监测为前瞻性监测的模式,以及早发现医院感染的隐患。
1.8.3 加强医院感染病例院内监测的网络化建设,为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模式的转变提供技术支持,并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监测的实效性和干预性。
1.8.4 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科室、重点项目的管理,在已开展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CRBSI)监测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UTI)、手术部位感染(SSI)、透析相关感染等的监测,并规范了我院呼吸机管路的清洗消毒工作,以降低由其导致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1.8.5 系统总结我院近年来不同感染的细菌谱及其药物敏感性的变化,开展耐药菌株的监测,同时配合做好抗菌药物治疗和围术期管理工作。
1.9 加强门诊医技科室规范化管理
规范门诊医疗文书的书写,完善门诊疑难病例会诊制度,制订了《门诊部临时调配人员制度》,规范了专家及普通门诊出诊,确保诊治质量。严格按生物安全要求布局临床实验室,加强辐射安全管理,确保万无一失。
2 成效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我院医疗质量监管工作得到明显改进和加强,医疗水平提高,医疗安全状况一年比一年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患者平均住院日逐年下降,床位周转率逐年上升
2006~2009年平均住院日、床位周转率完成情况见图1。
2.2 床位使用率明显提高
床位使用率3年提升了9.16个百分点。2006~2009年住院病人床位使用率情况见图2。
2.3 医疗水平提高,医疗安全得到保证
我院入、出院病人和急诊病人明显增加。这为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06~2009年出院病人数、急诊数、手术例数比较见图3。
2.4 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
医疗质量的提升,产生的最大效果是获得患者的赞许和对社会的贡献。我院也因而提高了声誉和影响力。2006~2009年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见图4。
3 思考与改进
通过开展“医疗质量年”和“医院管理年”活动,我们的体会及感悟颇深。
3.1 重视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
提升医疗质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是长期的任务[1]。合理、健全的管理组织是做好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坚持基础、环节、终末质量全程管理[2],制订出一套科学、严谨、规范、符合实际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保障。我院在2005年开始,逐步健全了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医务处质量管理办公室、科室(质控单元)三级质量管理层级,各级人员明确职责,严格管理,形成了制度化、标准化、系统化的活动机制。5年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创新,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基础质量的检查、监控,环节质量的专项检查,终末质量的监管已形成体系。通过医院管理年及2009年“医疗质量年”的活动,我院平均住院日缩短,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率逐年上升,患者满意度提高,验证了我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已良好运行,并成效显著。
3.2 认清不足,重视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的质量管理理论[3]。它是一种持续性研究,以探索更有效的方法,使质量达到更优、更高的标准。它又是新时期医院质量管理发展的重点。引进持续质量改进理论,是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必然趋势[4]。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也是一种文化,涉及到观念的更新,强调以人为本,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通过质量的不断改进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5]。通过“医疗质量年”活动,我们认清了我院临床医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如管理理念较陈旧[6]、管理模式有待创新、管理手段欠多样化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制订了一系列的改进对策。
3.2.1 充分发挥医疗质量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问题,完善改进措施。
3.2.2 对医患矛盾与纠纷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定期举办讲座,请法学专家讲授相关法律知识,重点提高科主任的重视程度,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法制安全意识。
3.2.3 加强基础培训。基础培训工作是医院把质量意识深植于人心的重要手段[7],通过加强基础知识培训和考核,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
3.2.4 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加强监督管理。
3.2.5 加强住院总医师管理。我院已设立骨科、普外科、妇产科、麻醉科、内科、神经内科6个专科住院总医师,实行住院总医师每周重症报告制度,医务处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得以及时了解全院危重症及有无纠纷倾向等情况,以做到及时干预,既锻炼了一线医生的技术、协调能力,增强了其责任心,也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奠定了基础。
3.2.6 重视围手术期管理,充分落实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
3.2.7 狠抓医疗文书书写质量。进一步提高病历质量也是强化基础质量管理的重要举措,今后将适时举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培训,加强病历的实时指导、监管及病案的终末监控,定期举办医疗文书展评,不断提高全院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今年,我们将把狠抓基础医疗质量作为重点工作,如将实行医疗质量专管员制度、加大医疗质量督查力度等,以做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适应医院快速发展要求。
3.3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采用信息技术为医疗质量保驾护航已成为新的医疗模式下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根本[8]。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医疗服务效率、财务管理能力、成本核算等均对信息系统提出了挑战。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医疗服务过程的质量预警、质量控制和质量追踪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成为医疗机构对信息系统的迫切要求[9]。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工作效率的提高,医护人员可以简化工作流程,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患者,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职能部门通过对运行病历质量、抗菌素实时监控等措施,做到尽早干预,及时整改。同时,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帮助医院建立现代物流系统,大幅度降低医院运行和医疗服务的无效成本,既是医疗机构必须关注的重点,也是社会对医疗服务的客观要求[10]。医院信息化的加快建设及如何充分利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将是今后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
3.4 运用SWOT分析,制订医院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SWOT分析是通过了解自己组织的优势与劣势,把握外部机会,规避外部威胁,从而制订良好战略的分析方法。将SWOT分析运用到我们的管理实践中,可以发现医院开展活动的广阔空间,从而制订我院的持续发展战略。卫生部颁布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对医院管理的目标方向和评价体系作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调整,为今后的医院管理明确了方向。强调“质量、安全、服务、绩效”[11]。通过“医疗质量年”活动,医院管理者对医院现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借助我院良好发展势头,医院将2010年作为医院的“学科建设年”。同时清楚地认识到,加强人才建设、学科建设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根本[12],人才、学科建设是医院进行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平台,是医院全部工作中的龙头性工作。我院将实施“特色立院、文化兴院、人才强院”的战略,坚持“面向需求,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彰显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并把学科建设作为长期工作的重点,促进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带动医院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阎惠中.探索医院质量之路[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9):3-6.
[2]肖茂明.军队中心医院建设中的求与避[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12):958-960.
[3]王珩,潘秀英.实施医疗质量全程监控实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J].现代医院,2006,4(4):1-3.
[4]伍杏容,李小艺.持续质量改进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09,9(1):107-108.
[5]易学明,杨宝林.对医疗质量管理本质的再认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3):170-171.
[6]李景波.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重庆医学,2005,34(6):824-826.
[7]陈林初.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探索与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院杂志,2008,25(6):752-753.
[8]岳芙蓉,郭建.信息化环境下医疗质量管理控制方法及体会[J].医学信息,2010,23(4):866-867.
[9]王洪萍.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医疗质量管理的关系[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2):246.
[10]江志斌.工业工程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6,25(7):30-32.
[11]赵强元.医疗质量管理方法探讨[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8,21(3):168-170.
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总结 篇5
XX年安全报告
为了不断加强医院安全管理,排查安全隐患,保障医疗质量管理、车辆安全、人员安全、防火、防盗、电梯安全,努力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就医环境。现将我院开展医疗完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医院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组织框架结构更加紧密,各委员会分工更明确,日常管理情况落实到位,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今年我院在完善诊疗制度,规范服务流程的同时,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核心,切实加强医院管理,加大医疗安全监管力度,突出抓好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严格规范医疗行为,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一)成立了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
我院结合年检、医疗安全专项检查等活动,狠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有了明显提高。成立了“院级质控领导小组—质控专家组—科室质控小组”三级医疗质控体系,以组织查房、抽查运行病历、监控危重病例、参与科主任查房,追踪查阅病程记录,开展病案质量展评等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专人对核心制度的落实,运行病历、围手术期的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完善了医疗管理制度,具有针对性、导向性、可操作性,落实岗位责任制,分工责任明确;医院岗位责任制的落实,保证了各项医疗活动的正常运行。
(二)成立了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进一步规范医院病案管理工作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按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病历管理。建立考核机制,每月对门诊处方、住院病历进行一次抽查评议活动,提高医院病案书写质量,保证病历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充分体现医疗病案在疾病诊疗、医学教育、预防保健以及法律事务处理方面的作用。加强病历书写考核,提高甲级病历率,减少和杜绝丙级病历。
(三)持续强化了医院感染管理
规范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职责。
为使院感管理工作能够更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院感办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及《二级医院评审标准》制定并修改了部分制度和工作流程,让各级各类医护人员在从事各项医疗活动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认真开展各项监测工作,采用监控指标管理,控制并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四)加强临床药事管理,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一是建立和完善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组织,职责明确、制度健全、记录完整,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是定期对院内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公示。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三是贯彻落实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规定,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合理用药培训及教育。四是建立有效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处理程序,认真、及时、准确做好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工作。
(五)为进一步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成立了“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护理特色服务整体质量。着力建立有利于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护理事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就必须激发广大护士爱岗敬业、争当先进的热情。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如优质护理服务成果展示竞赛、护理安全知识竞赛、护士职业礼仪竞赛、护理理论知识竞赛、护理操作竞赛等,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广大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
(六)加强了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工作
我院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科室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全面加强了实验室生物安全、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制定并严格执行临床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和检验仪器的标准操作、维护规程,并能有效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对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进行了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七)加强医疗安全培训,强化医疗质量、服务和安全意识
开展全员医疗安全教育,提高了医疗安全意识。培训形式多样化、内容全面化。医务科将理论联系实际,抓好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操作程序,以“三基三严”、“临床专业技术”培训为中心内容,结合我院的特点、薄弱环节、上级要求等进行培训。重点是核心制度、医疗文书书写、医患沟通、心肺复苏、疾病诊断、知情告知、安全医疗、等级医院评审、传染病、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等培训并考核。
加强急救工作,开展了临床急救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强急救队伍建设,建
立了院前、院内急救体系;优化急救服务,加强院前、院内急救医疗服务的协调配合,确保急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
制定了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的组织领导、管理机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标准,明确人员配置要求,措施落实到位;对于重点部位、重点科室采取特殊管理和措施,保证全院的能够安全运转。
定期召开质量管理例会,及时反馈,总结。每次检查后及时反馈科主任,病历检查及时反馈书写医师,每月检查的存在问题以季度书面总结报院长,在会上要求各位把科室存在问题提出大家讨论,提出整改方案,以持续改进。我院虽然在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与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二甲医院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多措并举,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二、人员安全、防火防盗
组织了固定安保队伍,每天固定时间进行安全检查,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帮助各科室立足规范化,突出责任制,对照消防安全要求。全面梳理、细致排查,全年无一例火情。
为充实安全工作队伍,对安保队伍进行了调整,同时对医院安全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加装监控探头10个,做到全院无死角。制定了全面的安保检查制度,从根源上解决不安全隐患。
三、电梯安全
规定了电梯作业人员职业行为规范,熟悉自己操作电梯的性能、原理、构
造,及时检查及报告电梯的事故隐患,出现故障问题及时关闭,避免病人使用。制定电梯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计划,并监督执行。全年无一例电梯运行制度。
四、车辆安全管理
驾驶员对所驾车辆做到日检三次(行驶前、行驶中、行驶后),严禁车辆带病出车,杜绝路上行驶时的安全隐患。制定了“车辆管理规定”,对驾驶员纪律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求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及车辆技术操作规程,避免酒驾、私自驾车外出、不许私自外借车辆,停车后关好车门车窗,防止车辆出现失窃或破损。全年未发生一例交通事故。
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篇6
【关键词】医疗安全;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89-01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1.1研究目的
通过系统的调查和思考,来分析怎么才能克服这些因医院医疗安全问题带来的威胁和困难,从而为我国净化医疗环境、维护医疗安全提供一定的有用建议。
1.2研究方法
文献调查法、资料收集法、专业人员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2 研究结果
2.1 影响因素分析
2.1.1技术难点
(1)医疗技术难点:每一种医疗新科技的应用都有不确定性,都会带来一定的医疗风险。另外,医疗科技的发展相对于疾病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目前很多疾病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是无法治疗的。手术技术有非常多的不可控因素,包括医疗事故的判定也需要依照手术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责任划分,但是因为手术本身并非是客观的,而是医生主观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手术技术是否违规,很难去进行判定。
(2)法律技术难点:“医闹问题”,患者法律意识不强,已经爆发出来的医院安全事件来看,并非所有情况下都是医院的责任,医院和患者签订了相关的文件,但是手术中出现了问题,患者还是会大吵大闹,状告到媒体,迫使医院对其进行经济赔偿;不重视构建医疗安全事件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医院医疗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作用极为值得重视,但遗憾的是,目前很多医院并无一套完备的医疗安全事件法律風险防范体系;媒体舆论危害:个别患者将医院的情况上传到网络,属于非法网络传播,在传播过程中造成了恶劣影响,产生了非法行为。同时引起了社会对医院的不满,对医院产生舆论威胁,无法按照正常的司法流程处理医疗安全事件。
2.1.2人为因素
(1)医方人为因素:管理理念落后,形成封闭系统,对外反应慢或无反应,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心理负担重,不能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极少数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差,危害了整个群体声誉;服务意识差,不重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感受,不能维护患者尊严等。
(2)患方人为因素:患者对医疗信息获取越来越方便,医患信息不对称越来越小;患者主观判断能力越来越强,但又缺乏医疗专业知识,患者依从性越来越差;因负面宣传和不良舆论引导;尚有极个别患者恶性就医,寻衅滋事,其目的在索取巨额赔偿。
3 讨论
(1)提升患方的医疗卫生法律意识。(2)完善法务科室和法律顾问。(3)提升构建医院医疗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意识。(4)提升医护人员整体法律素质。
4 总结
紧张医患关系环境下的中国医疗环境非常特殊,结合医疗安全管理现状以及目前暴露的法律纠纷问题,医院应该发展更强、更好的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并且主要从医院医疗安全的技术防范措施、完善医疗安全管理流程、明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执行岗位分离制度、完善医疗责任监督审查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相信通过政府和医院的共同努力,我国医院将会逐渐完善医院医疗安全事件,减少法律纠纷,进而提高我国医疗系统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晋橹. 医闹[M]. 重庆出版社, 2010.
[2]阮红. 护生医疗行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培养[C]河南省护理学会临床护理师资培训暨护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2007.
[3]何维林. 抓制度落实 防医疗过失 确保医疗安全[J]. 中国医院管理, 2004, 2(6):56-56.
医疗质量安全 篇7
近年来,我国医院在规模、技术能力、装备条件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许多大医院在医疗仪器设备方面的配置已非常先进和完善。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目前国内对于临床环境下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管理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大多医疗机构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处于资产管理水平,缺乏对临床使用医疗仪器设备的安全和质量监管。2010年1月卫生部颁布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下称《规范》)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出台的。该规范的实施,给医疗质量管理指明了方向,使医疗器械临床安全使用有章可循,为医疗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下面我结合医院的实际工作,就规范中与医院相关的条例加以解读,使规范在临床上更有执行力。
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的前提
规范第5条:“医疗机构应当依据本规范制定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本机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体系。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由院领导负责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医疗行政管理、临床医学及护理、医院感染管理、医疗器械保障管理等相关人员组成,指导医疗器械临床安全管理和监测工作。”
这是总则中对医疗机构的要求,核心问题就是“建立健全本机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体系”。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没有医疗器械安全使用管理部门,缺少统一有序的内部管理机制。我们认为,医院安全管理体系应该由两部分组成:医院医疗器械安全管理委员会(下称管委会)、医工处质量安全管理科(下称安管科)。管委员会负责全院医疗器械使用安全,对设备的采购、使用、检测、维护保养进行全过程管理;安管科在管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执行设备的采购、使用、培训、维护保养等工作。
管委会工作要从全局着手,从三个方面发挥作用,实行医疗器械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3]:(1)制定本单位医疗设备的长远发展规划,根据规划确定当年购置项目。突出抓住购前论证的关键环节,大型设备的选型必须经过管理委员会的论证。(2)协调临床医学及护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医学工程部门,对医疗器械设备使用、消毒管理、保养维修情况进行监督。分析研究医疗设备使用效益,提出改进措施。(3)监督检查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情况,论证医疗器械新产品的临床可行性。
国外的医学工程部都有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器械安全使用与质控相关方面的工作[1]。国内医院没有安全质控部门,需在设备科建立该部门,使其独立于采购与维修,3个部门共同完成全院设备的质控工作,指导监督采购与维修部门的工作。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后,相应的管理制度也就能随之建立,安全才有保障,从而使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纳入医院质量管理范畴。
2 规范设备采购前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规范第7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器械采购论证、技术评估和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采购的医疗器械符合临床需求。”
这个要求对医院的设备采购具有重大意义,如果这个环节缺失或者执行力度不够会给设备采购带来诸多问题,如符合标书要求但质量不可靠的设备中标;标书参数设置过高或者有针对性,参加投标的多数供货商会因不符合标书要求造成流标;或者高价购买了高端设备,而实际使用却发挥不了其应有的性能,这些情况都会给医院资源造成极大浪费,给医疗安全管理带来隐患[2]。管委会应该对医疗设备的梯度配置(尖端、高端、常规)有明确的计划,有的设备能提升医院水准与核心竞争力,以科研为主,应具有国际尖端水平,比例大约占10%~15%;有的设备应处于某个学科发展的高端水平,既可以完成科研任务又能承担一定的常规检查,占35%~40%;有的是常规设备,以临床辅助检查治疗保障为主,占40%~50%。这个理念是我们招标工作的指导原则,在其指导下进行采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就要求论证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使用科室全体人员一起讨论所购买设备的性能指标、功能要求,设备应该到达的水平;设备科按照科室的要求收集厂家相应档次设备技术参数信息,进行标书的制作,制作完毕以后再请医院相关专家及院外专家对标书进行可行性评审;经过评审专家评议一致通过以后,在报安全管理委员会审议,才能进行正式的招标。整个过程还应该有纪委、审计、财务人员参加,进行监督。只有经过这种严格的民主评议和流程控制才能保证购买到符合医院发展、满足临床需要的设备[3]。
3 相关技术培训是医疗设备安全使用的保障
规范第16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技术人员和从事医疗器械保障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建立培训、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前规范化培训,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操作规程等相关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定期检查评价”。
医疗设备的有效性、安全性不仅取决于设备本身,还与设备使用过程的诸多环节有关,其中人员的问题就是最重要的一环。世界卫生组织做过一项研究指出,在所有医疗设备不良事件中,产品本身的缺陷造成的约占10%~20%,设备运行环境、性能退化和故障损坏约占20%~30%,而由于临床维护管理不善、使用不当或错误使用约占50%~60%。
对临床医护人员来说,学会使用和操作不同的医疗设备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必须强化岗前培训,减少使用不当或错误使用带来的医疗安全问题。培训必须达到两个目的:(1)纠正错误匹配(Mismatch),即因使用者、设备、使用目的之间没有达到相互配合带来的问题;(2)纠正使用错误(Use Error),即因缺乏合格的培训,不熟悉设备操作,操作不规范带来的问题。
医疗器械有其特殊性,医疗器械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不仅决定于医疗器械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使用人员对医疗器械了解与熟悉的程度。首先,任何器械都有他的适用领域与范围,使用者要清楚地了解器械的特性,考虑使用适合度,避免使用禁忌症及发生不良反应。其次,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探索和积累操作技巧,使之成为得力的工具。要使医疗器械的使用医生真正做到上面所述,需要通过产品供应商请专业老师讲课、讲解操作、培训考核来完成。这种讲课和培训不能只进行一次,需反反复复不断举行。既能帮助医师提高使用水平,也能满足医院新生力量的培养。
对医学工程人员来说,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多层电路板以及元器件表面封装焊接技术的广泛使用,各种高新技术运用和整合到医疗设备中的速度越来越快,使得医学工程师单纯以维修为其主要职能的传统工作模式面临巨大的困难:设备的可修性越来越小,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准确性得不到保证,新技术新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等,造成医疗设备的使用率低下。传统的医学工程部门的职能定位已经无法适应高科技时代的发展,不能仅局限于设备的维修维护,而是将工程学和工程管理学的知识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起来,保障与工程设备等有关的一切医疗活动,贯穿于医疗设备进入医院以及其后的整个过程,它是多方位多层面的,工作重点应是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应用安全与质量控制[2]。要达到这个目标医学工程人员也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培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使自己首先成为设备使用方面的专家,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及质控标准,配合厂家对本医疗机构的医护及医技人员进行培训。
4 设备的安全使用、维护保养、计量质控制度的建立是设备安全管理的手段
规范第24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在用设备类医疗器械的预防性维护、检测与校准、临床应用效果等信息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估,以保证在用设备类医疗器械处于完好与待用状态、保障所获临床信息的质量。预防性维护方案的内容与程序、技术与方法、时间间隔与频率,应按照相关规范和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定”。
该规定主要是针对目前医疗设备在应用于临床之后,缺乏相应的安全使用、维护保养及安全质控等问题提出的。如今的医疗设备越来越复杂,无故障、不报警并不一定是最佳工作状态。定期的检测和校正可以保障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是医学工程师重要的职责之一,是保障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预防性维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PM)是周期性地对仪器设备进行一系列科学的维护工作[4],以确保设备使用安全,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医院在用医疗设备,尤其是与病人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医疗设备,临床医学工作部门都应负责开展PM工作。作为临床医学工程师,首先要密切关注医疗设备特别是大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如合适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的清洁度等环境因素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质量,事实证明在优质的环境中设备的故障率可大幅降低。其次,要做好设备的应急维修和预防性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功能检查,并做好记录,建立设备档案,动态观察设备运行状况,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减少故障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医疗机构要构建医疗设备安全运行信息系统,将每一台设备的信息:预保养、设备维修、校验与校准、计量等信息输入数据库,然后通过信息系统对相关数据集进行分析与挖掘,进而对临床应用效果等信息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估[5],衡量趋势,给予正确诊断,预计差距,采取纠正措施,评估结果将会反馈到管委会,为医院今后的规划、决策、设备采购等提供第一手资料。
要将规范第24条在临床上贯彻执行,关键的问题是医学工程人员的配置问题。目前,医疗器械从业人员的素质参次不齐,人员数量缺口大。在美国,医院医学工程人员(临床工程师、物理师、放射工程师、信息工程师和生物医学工程技师)编配比例约占其人力资源的15%~20%,国内三级甲等医院的比例则不足1%~3%,二者差距明显。少数人员担负着价值数亿元数量庞大的医疗设备的维护维修保养工作,仅维修一项就疲于应付,根本没有精力去实施众多设备的预保养、安全质控等工作。而国外维护人员配置比较合理:每一类设备都有相应数量的专业人员、技术专家对设备的运行进行全程管理,国内医院是有限的人员参与了所有设备的维修,专业分工不明确。如果人员配备不到位,医疗安全质控就无法实现,因此必须加强临床工程师的人员配置。
5 小结
以病人为中心,持续改进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确保医疗安全,是医院立院之本,涉及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医院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规范》在临床上的实施必将使医疗安全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我们应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改与完善《规范》条文,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安全质控之路。
参考文献
[1]倪萍,陈自谦,张鲁闽,等.当代临床医学工程师的职责和任务——应用安全与质量控制[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1):71-72.
[2]刘俊松,吉琳,王全才.完善和健全医疗设备招标工作思路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10):86-89.
[3]叶佳,刘麒麟.浅析医疗设备招标采购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2):77.
[4]张力方.在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重点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15(4):9-11.
[5]闫亮.医疗设备持续性安全质量管理危机与挑战[J].医疗保健器,2008,15(6),61-62.
[6]付晓华,李军,陈金根,等.浅谈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和安全应用[J].苏州医学,2009,32(1):63-64.
医疗设备电气安全质量控制 篇8
关键词: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电气安全
1 引言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物医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医用电气设备进入医院临床诊断、治疗的各个领域,在医疗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由于这些设备往往直接与人体接触,甚至设备的部分电极植入体内,从而存在电击风险,一旦发生电气安全事故,可造成一系列的生理效应,从较轻的刺痛感到严重的电击灼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安全使用医用电气设备,防止电击事故,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1]。而研究和解决医疗设备的电气安全问题,对医疗设备电气安全质量严格把关,避免出现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及医疗事故的发生,是医学工程人员的首要职责。
2 电气安全检测技术规范与方法
2.1 检测规范
根据国家标准GB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医疗设备应避免在正常使用和单一故障状态时发生电击危险[2]。按照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检测技术规范———《医用设备通用电气安全质量检测规范》,检测项目包括电源电压、保护接地阻抗、绝缘阻抗(电源—地、应用部分—地)、对地漏电流、外壳漏电流、患者漏电流、患者辅助漏电流等。
2.2 检测工具及方法
使用瑞典奥利克公司的Rigel 288全自动电气安全检测仪,对我院在用的80台心电监护仪、6台心电图机进行电气安全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通过模拟被检设备的正常状态和单一故障状态对相应参数进行检测。正常状态在电源极性正常和电源极性反转2种条件下分别进行检测;单一故障状态在断开1根电源线和断开地线条件下分别进行检测。其中对地漏电流不进行断开地线模拟,其他漏电流项目均在正常状态以及单一故障状态(断开1根电源线、断开地线)条件下进行测量。
检测方法如下:
(1)保护接地阻抗:保护接地测试点包括被检设备保护接地端子或者等电位端子以及其他接地金属部分。
(2)绝缘阻抗:测试电压选择500 V,分别对电源线与地线、应用部分与地线间阻抗进行测试。心电图机硬开关置于开状态进行测试。
(3)对地漏电流:测量由电源部分穿过或跨过绝缘流入保护接地导线的电流。由于被检设备由电气安全检测仪288型供电,该参数指通过电源线流入检测仪接地端的电流。
(4)外壳漏电流:测试点包括在正常使用时操作者或者患者可接触的外壳或外壳部件(应用部分除外)。
(5)患者漏电流:测量从患者流入地的电流。对于心电监护仪,测试应用部分包括心电导联(CF类)、体温探头(BF类)等部分;心电图机应用部分主要为心电导联(CF类)。
(6)患者辅助漏电流:测量应用部分与应用部分之间的患者漏电流。
3 电气安全检测结果及分析
3.1 检测结果(见表1)
86台检测设备中,11台电气安全检测不合格,不合格率12.8%。不合格设备中,7台保护接地阻抗过大,2台对地漏电流超标,2台外壳漏电流超标,患者漏电流和患者辅助漏电流均合格。
3.2 检测分析
(1)对于保护接地阻抗过大的设备,对其电源电缆进行了确认测试,测试发现,7台保护接地阻抗过大的设备中,6台设备电源电缆存在着电源电缆阻抗过大的问题。更换电源线后,该指标合格。剩余的1台设备更换电源线后,发现保护接地阻抗仍然过大。拆开仪器外壳,发现保护接地端子与地接触不良。修复后测量,保护接地阻抗指标合格。
(2)规范中对绝缘阻抗的要求不小于10 MΩ,被检设备经检测全部合格,通常绝缘阻抗值均大于100 MΩ,而有一台设备的应用部分到地的绝缘阻抗为58 MΩ。分析发现,该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应用部分到地绝缘性能下降可能是因为内部灰尘堆积或电路老化造成的。
(3)对于对地漏电流和外壳漏电流超标的设备进行维修,维修后再检测相应指标均合格。检测中发现,无论是对地漏电流、外壳漏电流、患者漏电流还是辅助漏电流,电源极性对于漏电流的影响通常较小,电源极性正常条件下的漏电流和电源极性反转条件下的漏电流大小相当。尽管从分析数据上我们并未得出电源极性反向将增大漏电流的产生,但火线和零线的方向应严格规范化连接。
对于对地漏电流,部分设备在断开1根电源线的单一故障条件下,发生了电流增大的情况,且增加了2倍以上,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
对于外壳漏电流,在地线断开情况下,漏电流发生明显增加,且该值与正常的对地漏电流值大小相当。原因在于:医疗设备的外壳金属部分通常与保护接地端子相连,因此,在地线正常连接的情况下,该部分漏电流正常经地线流走,外壳漏电流较小;当在地线断开的条件下时,该部分电流无法经地线到地,造成外壳漏电流增加的现象。从该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安全接地对于设备电气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旦发生未接地或地线故障的情况,将导致安全风险的急剧增加。
(4)对于患者漏电流和患者辅助漏电流,所有检测数据均在规定指标范围内,但部分设备在地线断开的条件下,漏电流大小增加。通过比较,发现该部分设备的导联存在着屏蔽层部分脱落的问题。更换导联线后,地线断开条件下漏电流增加不明显。
4 总结
通过对心电监护仪和心电图机的电气安全检测和分析,总结了几点该类设备在使用和维护中的注意事项:
(1)电源线需使用阻抗符合相关标准的3线插头。使用2线插头,不能保证对I类设备进行正常接地,容易造成外壳漏电流超标,增加发生电击的风险;电源线阻抗不合格或者长期使用后,电源线存在老化、腐蚀等问题,也容易造成接地阻抗过大[3],无法保证对患者或医务人员的安全保护。
(2)仪器外壳或旋钮等部件不应有裸露的金属部分,心电导联如果发生绝缘层脱落等损坏时,应及时进行更换。不推荐使用医用胶包裹后继续在临床上使用。
(3)对临床使用人员,应进行规范化操作培训,形成制度化管理,如对电源电缆、导联线等是否完好的检查;如何确保接地;导电膏的正确使用和作用等。
通过定期地对医疗设备进行电气安全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和排查被检设备潜在的电气安全风险,使医疗设备更加安全地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贾建革.医用电气设备电气安全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4-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医疗质量安全 篇9
关键词:医疗质量,医疗纠纷
医疗质量是医院医疗技术、管理水平和医德医风的综合反映, 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1]。近年来, 医院偏重更新医疗设备, 提高经济效益。相对的在医疗质量的提升, 对医务人员的安全教育方面有所下降, 从而降低了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 不仅是给患者造成痛苦, 同时也给医院带来了形象上的损害, 而且医疗纠纷的处理, 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也不利于医务人员的发展。医疗机构如何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贯穿于整个医疗行为之中, 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 培养优秀的医疗质量管理人才
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人员都是有临床医务人员执行的, 也有部分医院是招录的相关管理专业的人员, 经过培养才到的管理位置。合格的管理人员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点, 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锻炼出来, 他要把握和控制整个医疗机构质量和技术的发展方向, 同时还要能够驾驭全局的能力。这就要对医疗质量管理人员系统的培养, 使他们在不同的核心部门历练, 增长业务知识, 提高素质修养。目前医疗机构面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 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需求, 培养出高质量的医疗质量管理人员迫在眉睫。
2 建立健全优质的管理控制体系
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 实施动态监控, 强化环节、细节管理, 规范诊疗行为, 建立各项工作制度是对整个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全程控制的具体做法。构筑一个全员参与、多层次的动态医疗质控网络 (院级质控、职能部门质控、科室质控) , 定期开展监督检查, 有效地进行自控和互控, 实施环节和终末医疗质量全面监控, 促进了院领导、职能部门和业务科室之间管理上的互动, 形成全员共参与、全院齐抓共管医疗质量的良好格局[2]。建立与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严把质量关, 无论从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还是各项技术操作常规上都要严格要求, 使业务发展在良性的轨道上稳步上升。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模式同样重要, 以优质、高效、低耗、便捷为目标, 努力提高医院自身的技术水平。
3 努力查找医疗机构存在的差错
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下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技术下降, 缺乏学习, 对新的知识、技术认识不足, 而对复杂的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 手术操作不能熟练, 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转归的情况不能做出详细, 缜密的计划。另一方面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 达不到患者的要求, 一些医务人员的个人素质普遍降低, 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法律, 法规的培训力度有所下降, 相关制度落实的不具体, 甚至不能落实, 致使一些医务人员在对待患者的态度上生冷硬, 缺乏与患者良好的沟通, 使的患者对医务人员产生一种反感的心理, 还有一些医务人员对待病人缺少耐心, 不细心, 服务意识谈薄。在加上社会公信度下降, 媒体的不当、不适的报导, 都是造成医疗纠纷的原因。每个医务人员还要建立牢固的责任心, 它是职业的基石。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关系到一次医疗过程的成败。如何有效的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人员要在自身上找问题。医疗质量是医疗机构发展的核心, 只有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的水平, 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的意识, 牢固树立责任心, 落实好各项医疗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加以督促、指导、检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
4 思考与体会
综上所述, 医疗机构要加大力度, 抓医疗质量, 树立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流程, 加强对医务人员制度及防范意识的培训, 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保证人才是医疗质量的基础, 是医疗质量管理最根本的要素, 为此, 医院要下大力气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人才队伍。[3]医务人员也要注意提高个人素质,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 加强风险的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崔永生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纠纷《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年12月3卷12期.
[2]曹荣桂.医院管理学:质量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5-36.
关注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篇10
Author's address:Affiliated 1st Hospital,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o.68,Chang Le Road,Qinhuai District,Nanjing,
患者安全问题是医院管理工作中最受重视的任务之一。自2007年江苏省医院协会开展“患者安全”活动以来,我院一直将患者安全作为医疗和服务工作的重点,从医疗技术、医疗管理、患者心理和后勤保障等多个环节关注患者安全,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相关制度
1.1 制定实施系列“患者安全目标”方案
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实现“患者安全目标”领导小组,制定一系列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方案,力求全院、全员关注患者安全。
年初医院召开“患者安全目标”专题会议,组织和邀请省医院管理专家以及协会会长来院,对医院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在此基础上,医院组织院内专家对全院各个岗位上的医务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和指导学习,组织全院职工参加“患者安全目标”的理论考试,进一步强化对患者安全的认识。
医院在提高职工患者安全意识同时,制定医院整体推进患者安全目标计划,明确各科室阶段性任务,并在规定时间内认真加以落实,做到医院有规划、科室有计划,常抓不懈。
1.2 建立健全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医院完成对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重新修订,把“患者安全”作为医院质量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医院成立广义的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全院管理质量的监控;科室和部门成立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根据医院质量目标和患者安全目标的具体要求,各科室和部门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将把患者安全的相关内容作为科室和部门Q C小组活动的重要内容。
1.3 举办不良事件分析通报会
医院每月将科室和部门出现的典型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定期组织医院专家对院内、外的典型医疗事故、缺陷进行点评,并对出现的院内不良事件进行通报。要求医、护、技等,每人参加次数不少于1次,一年来举办2次,进一步提高对患者安全的认识,起到了举一反三、引以为鉴的作用。
针对医疗纠纷多数是由医患沟通不充分而引起的情况,医院组织院领导、临床一线专家、留学回国人员结合医疗执业和医疗管理工作中的亲身体会,开展医患沟通系列讲座。2007年全年举办8次,对医、护、技和管理人员就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医患沟通的技巧、医疗的服务流程和服务规范以及国外先进的沟通理念等方面内容进行系统培训,5000余人次参加听课,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沟通能力。2008年1~3月,由沟通不充分引起的医患纠纷同比下降了50%。
1.4 建立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对不良事件的管理,2008年初医院制定了《关于实施医疗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的暂行规定》。在规定中明确了不良事件的定义和范围,确定了科室不良事件上报的责任人、报告点和报告方法与途径,并鼓励科室和
■刘军(1)赵太宏(1)程敏(1)
个人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并对成绩突出者进行奖励。2008年1~3月,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比下降了32%。严重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比下降了70%。
2 强调质量管理,重视技术安全
2.1 推行临床路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在全院各个临床科室选择常见病种,制定相应的临床路径,实现路径管理,规定从病人入院至出院,住几天院、每天做什么检查、什么时候手术、用什么药物等,都将按临床路径进行。减少因诊疗经验、责任心、操作失误等方面的差异而造成对患者的损害,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我院I C U较早实现冠脉搭桥手术后病人的临床路径管理,在平均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检查次数、ICU停留时间、I C U期间费用等方面进行详细分解,缩短了在ICU的住院天数,降低了治疗费用,并将实行临床路径前后出现的并发症(心律失常、纵隔出血、胸腔积液、呼吸功能不全)情况进行比较,以前的每年并发症发生率为11.74%,而实施临床路径以后的每年并发症发生率为9.67%。
2.2 开展质量安全月活动
2007年10月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安全意识,保障医疗安全为主题的质量月活动。全院各科室共查找医疗隐患9 0余条,并提出了改进措施。自2007年10月~2008年3月,共收到上报隐患136条。
2.3 核医学中心实施ISO17020/17025质量管理体系
强化了核医学科和放射免疫实验室的科学管理。临床医学检验中心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确定对患者影响较大的几个生化指标如:血钾、血糖、血肌酐和部分微生物的异常结果作为“危急值”,标本随到随检,并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快速报告和电话报告,报告单随即发出,检验科一旦发现患者的检验结果需要增加检验项目,立即与临床医生沟通,并建议用已有的标本完成需要追加的检验项目。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治疗。
2.4 改进不安全的服务流程
手术室成立术前等候和术后恢复室,由专职护士负责管理术前等候和术后恢复的病人。改变了过早将病人接入手术室无人照看等情况。
2.5 完善对加床的管理
病区为了满足危重症和急诊病人的收治,加床是经常的事情,但给医疗和护理带来了安全隐患。为保证加床患者的安全,医院为加床较多的病区提供无线应急呼叫系统,在患者出现不适或需要帮助的时候做到及时到位。
2.6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在医院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的重点科室和部门推行手卫生规范,改进洗手设施,提供具有消毒效果的洗手液,并提供干手设施,在治疗车上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做到标准预防。
对临床出现严重耐药菌(M R S A、VRE)感染的患者实行一对一管理,加强监控和用药指导,有效预防交叉感染。
施行专人、专线路回收医疗废物,缩短医疗废物在科室的停留时间,减少对科室和医院环境的影响。
3 关注患者心理安全
针对患者对大手术的畏惧心理,建立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安全维护小组,由患者责任医生、手术室麻醉医生和护士以及I C U护士组成患者的心理疏导小组,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全程对病人进行关心和鼓励,减少了患者对手术的畏惧心理。
4 强化后勤服务,确保患者安全
优化后勤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后勤服务和保障工作由临床服务中心24小时热线统一调度,各科室遇到后勤难题能迅速归口解决,保证物资供给、设备和设施维修等快速到位,保障患者安全。
后勤服务和安全保卫专职人员主动深入病区向病员及家属宣传安全防范知识,并对基本防范设施进行标准化整改,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制定如“坠楼、偷盗”等意外事件的处置预案。
5 院科检查,持续改进
医院依据医院质量和安全标准,定期组织内部自查,并结合外部公司的年度审核,对科室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在医院周会上进行通报,并提出限期整改要求,相关科室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检查和整改。整改以后医院将再次组织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重新评审。
医院质量管理部门将检查结果、反馈意见和科室改进情况,公示在《医院质量通讯》中。2007年1月以来,共编发安全检查和改进情况分析材料21篇,提出合理化建议27条。通过PDCA质量循环,不断提高患者安全的工作水平。
6 面临的现实问题
患者安全关系到医院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工作人员,如何能保证全员不懈关注;医院服务的社会化,人员流动大,如何实施及时有效培训;工作繁忙,加床较多,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如何保证患者安全工作不松懈;如何做好对不良事件报告的鼓励和不处罚是医院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这需要卫生系统从业人员和卫生管理部门的观念转变。患者安全是医院永恒的主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通讯作者
加强医院医疗统计的质量管理研究 篇11
关键词:医疗统计;质量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110-02
随着医院管理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统计数据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积极运用统计原理,保障医院管理做出最优化的决策,正确制订医院的发展规划,作好医疗质量管理监督等工作,以达到提高医院现代化科学管理水平的目标。医疗统计是收集、分析医院各项业务活动、资料数据的重要方法,它为评价医院工作的质量及效果,保护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医院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医疗统计为医院领导掌握医院工作情况,编制工作计划,进行经济核算,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以及改进管理等提供重要的依据。评估医院的工作数量和医疗质量,为医学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资料和数据,对医院进行科学运营和决策有着重大的意义。
1 医院医疗统计存在的问题
1.1 统计数据准确性不高
从目前医院医疗统计数据来看,许多医疗机构存在原始统计数据不准确的现象,由于随意估算或填报数据影响医疗统计的准确性。主要是由于医院对于医疗统计工作重视不够,统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差别较大,基层统计数据填写人员变化较快,原始信息记录不全、混乱等。在进行医疗统计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统计法的要求。医疗统计单位不能独立行使统计职能,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医疗统计工作缺少有效的监管。
1.2 统计数据标准化程度低
随着社会化的发展,医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对医院的医疗统计数据的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对统计指标体系科学地分类,防止医院就诊出现混乱的局面,使病人就医时节省时间,能及时的对号入座。一些新设备、新技术的使用,使用效益和效果应较好的表现在医疗统计数据之中,但是目前缺乏这方面的统计信息。不同科室、不同病种的医疗质量及医疗服务效益的分析提取,统计数据也不能满足要求。对于医疗数据分析中新加的一些统计数据指标,统计工作不能及时地进行反馈,常常表现有所延迟。医院医疗统计工作在再设计能力方面发挥缺欠,对新增指标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更要明确医疗信息统计指标的概念。
1.3 统计数据缺乏适应性
在医疗统计过程中,医疗统计指标概念、办法、界定上不统一、不准确,很难满足数据在时间上的对比要求,容易引起错误信息出现。随意改变医疗统计指标,影响整个统计体系数据的衔接和完整。对原始数据记录缺乏有效的管理,如病人的来源地数据记载不规范,这样的数据累计到一定程度,将极大的影响医院客户资源归属地分析,大大降低医疗统计信息的适用性,最终误导医院的正确决策。
2 提高医院医疗统计质量的对策
2.1 加强医疗统计法制工作
加强医疗统计法制建设工作,使医院医疗统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是保障医疗统计数据客观真实性的重要保证。对于重要的医疗统计数据要有规范的发布办法,使医疗统计数据不受包括医疗行政部门在内的各方的影响,确保其客观、公正、真实,保证医疗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完善医疗统计质量监督体系
发挥目前指标体系对医疗统计质量的监管功能,采取先进的统计方法,对改善统计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立并完善医疗统计指标体系对医疗统计工作提供了极大方便,对统计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当前应用的“医院医疗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中,生成的统计报表都是这一指标体系的反映,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些指标,结合统计专业知识,做好对医院医疗统计质量的全面监督和管理。从统计方法来说,计算机的使用让统计工作进入了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道路,统计质量大大改善,在各种医疗指标中只要输入准确原始数据,可以确保输出数据的可信度,同时极大降低了统计人员的工作量,使他们摆脱繁琐的数字计算,用更多精力从事统计的其他工作。
2.3 规范医疗统计方法
目前,我国医疗统计流程中存在着统计方法单一、对全面报表的依赖较大、指标体系不合理、任务繁杂和完成任务的条件脱节等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以一定的统计制度形式规定统计部门应收集的数据,将这些数据整理、收集和制作报表,并开展统计分析。第二,完善医疗统计方法,保证其在一段时间内的统一和相对稳定,以制度形式明确统计口径、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等,不但保证了数据的可比性,反映现象发展的数据特征,也有利于使用者根据指标的说明和研究的需要对数据进行调整和分析,增强数据的适用性。第三,应建立从实际出发的合理的医疗统计方法体系,适当减少全面报表。
2.4 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统计人员素质对于医院医疗统计质量有重要的影响。统计人员业务能力、素质不齐,医院各级人员缺乏医务统计方面知识,是导致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做到统计人员培训教育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医疗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熟练掌握统计相关知识,了解医院医疗数据质量管理要求。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务实求真、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同时要将统计数据质量相关培训纳入人员晋升考核体系,赋予统计人员监督用于考核医务人员工作业绩的医疗统计指标的权力,使虚假数字消灭于基层。
参考文献:
[1]彭传薇,李小华,刘琛玺.医院医疗数据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5(9):37~39.
(编辑:王平)
Strengthe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Hospital Medical Statistics
Liang Jie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modernization of hospital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of medical statistic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hospital medical statistics,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tatistical quality of hospital care,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medical statistics’ positive role in hospital management.
Key words: medical statistics; quality management; research
医疗质量安全 篇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评价指标的设置
1.1.1文献评阅和层次分析法。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的文献检索、近年来行政监督检查标准的评阅分析、筛选、整合等,完成了指标的初次筛选,形成“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
1.1.2头脑风暴法。依据《2012—2015“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卫生部大型医院巡查标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并结合近几年对本市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大型医院巡查”等检查情况,课题组邀请了从事医院管理的三级综合医院的管理人员,对评价指标进行了两轮的专家访谈,对初拟的指标进行论证,基本形成四大类,共100项指标,包括基础质量、重点科室、重点项目、重点环节,基本涵盖了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方面。
1.1.3调查问卷法。将通过头脑风暴法筛选的评价指标制成调查问卷,分别向全市18家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监督员及全市54家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人员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情况单独对问卷中每项指标给予重要与否的评定,回收问卷并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认识结果分为卫生监督机构及医疗机构两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2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秩和检验。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向卫生监督机构发放108份问卷,回收102份,有效问卷为102份 ;向本市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发放108份问卷,回收103份,有效问卷为103份。
2.1 基础质量类别(核心制度、病历质量管理)的各项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对核心制度、病历质量管理的各项指标重要性的认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
2.2 重点科室类别的各项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对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手术室、血透室等重点科室人员配备及科室管理的大部分指标重要性的认识无显著性差异(P>0.05),只对预检护士工作年限大于3年等3项指标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差异(P<0.05)(表2)。
2.3 重点项目类别的各项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手术分级管理等9个重点项目的大部分指标的重要性认识无显著性差异(P>0.05),只对建立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并开展技术审核等15项指标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差异(P<0.05)(表3)。
2.4 重点环节类别的各项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对手术室安全核查情况等重点环节的各项指标重要性认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4)。
3 讨论
3.1 评价指标得到认同
在本次的评价指标设置中,我们对目前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和因素等进行研究,抽取全市部分二级甲等以上的医疗机构及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本次设置的100项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中,卫生监督部门及医疗机构对82% 指标的重要性认识无差异,均认为该类指标可基本反映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的好坏,可作为评价的指标,其中,二级指标中的核心制度、病历质量管理指标等12个二级指标被一致认为是衡量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及保证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核心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大型医用设备及医用耗材管理的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认识显示出了绝对的一致。
3.2 两组认识差异的指标及原因分析
在100项监控指标中,只有18% 指标两组对其重要性认识存在差异,主要涉及急诊、医疗技术、药事、院内感染、输血方面的管理指标,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各自的工作性质和特点,造成了对指标重要性的认识侧重点不同。卫生监督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执业行为进行依法监管,对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认识程度较高[4],但对专业方面的要求和可操作性了解相对较少。而医疗机构被调查人员中除行政管理人员外,还有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则更偏重于对医疗专业技术的要求,对一些医疗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重要性认识相对不足,且不同专业条线的人员对自身以外专业内容不甚了解也是其原因之一。
3.3 评价指标的完善和利用
医疗质量管理不仅是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更是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5]。因此,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不仅可评价同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衡量成效、纠正偏差,更为卫生行政部门掌握全市医疗质量管理现状,对医疗质量管理开展评估,实施动态管理奠定了基础[6]。依据指标开展卫生监督管理及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提高了卫生监管的质量和内涵。
3.3.1完善指标,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调查中一些指标没有得到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共同认可,除上述分析的认识差异原因外,指标本身还可进一步完善,并在此基础上设置权重和评分标准,探索出针对不同性质的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最终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并实验性地应用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监管中,为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管信息化建设打好基础。
3.3.2创新监管模式,实现动态监管。卫生监督工作需要不断的创新与改变,不断提高卫生监督管理的内涵和质量[7]。卫生监督机构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目前主要采取日常监督检查、举报投诉调查、许可或处罚后的事后监管等手段。利用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可创新监管模式 ;以信息化为支撑,运用政府信息在线互动平台,对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状况进行评价、监管,及时发现问题,通过预警平台进行风险预警,即可为医疗机构加强医疗质量自身管理提供服务与参考,也能实现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时、动态监管[8]。
探索建立一个医疗质量管理评价的科学量化指标体系,是卫生监督机构按照《进一步推进上海市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行动纲要(2011—2015)》及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新型医疗服务监管体系”的设想,强化各项医疗服务监管,提高医疗执业监管效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信息化监管,不断促进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持续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丹萍,何剑.医院强化医疗质量控制的实践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8):796-797.
[2]王家耀,张萌.我国医疗质量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1,24(9):49-51.
[3]张勘,罗旭,连斌,等.医疗质量评价的发展动态[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2(2):105-106.
[4]杨兰馥,徐蔚华,江春明.上海市急诊医疗质量管理监控指标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7):507-509.
[5]段蕴铀,杨千湖,钱阳明,等.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探索[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3):207-209.
[6]宁燕.构建科学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J].现代医院管理,2008,4(25):18-21.
[7]刘向新.创新卫生监督工作模式的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4(8):41-42.
【医疗质量安全】推荐阅读: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总结08-28
医疗质量与安全06-04
医疗质量和安全09-18
医疗安全质量制度11-20
医疗质量水平10-21
医疗护理质量07-07
医疗工作质量12-01
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总结09-04
安全医疗质量控制方案08-30
医疗质量与安全试题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