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安全检查表(通用12篇)
医疗质量安全检查表 篇1
医疗质量检查表以及检查标准
一、季度检查用表
(一)临床科室季度检查使用10个表格
1)季度质量检查医疗组工作流程
2)1.门诊病历评分表
3)2.住院病历质量评分表
4)3.处方质量评价表
5)4.医疗质量季度检查“质量管理”评分表
6)5.医疗质量季度检查“业务学习与科研”评分表
7)6.医疗质量检查“核心制度执行情况”分评分表
8)7.医疗质量季度检查“三基”考核评分表
9)8.医疗质量检查“诊疗质量”评分表
10)9.护理质量检查评分表
11)10.院感质量评分标准及评分表
(二)医技科室季度检查使用8个表格
1)季度质量检查医技组工作流程
2)4.医疗质量季度检查“质量管理”评分表
3)5.医疗质量季度检查“业务学习与科研”评分表
4)7.医疗质量季度检查“三基”考核评分表
5)9.护理质量检查评分表
6)10.院感质量评分标准及评分表
7)11.医疗质量季度检查“本专业制度,设备管理与维修”评分表
8)12.医疗质量季度检查“相关核心制度、技术操作规程”评分表
9)13.医疗质量季度检查“业务文书质量”评分表
(三)季度检查评分汇总表
1)14.某某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季度检查评分汇总表
(一)2)15.某某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季度检查评分汇总表
(二)二、月检查用表
1)16.门诊质量管理制度工作评分表
2)17.急诊科质量监控制度工作评分表
3)18.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工作评分表
4)19.麻醉科安全管理制度工作评分表
5)20.放射诊断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工作评分表
6)21.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工作评分表
7)22.输血科感染控制制度工作评分表
三、日常抽查用表
1)
23、某某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日常抽查用表
四、病历专审
(一)日常检查(每份必查)
1)24.归档病历评定标准
(二)月检查
1)25.出院病历检查结果反馈表
2)26.运行病历检查结果反馈表
医疗质量安全检查表 篇2
1 《安全检查表》适用于煤矿检查的各个环节
《安全检查表》, 作为行之有效的检查工具 , 在煤矿检查的各个环节和所有岗位上都是比较适用的。其中有几个方面的特点:
1.1 它可广泛适用于煤矿采掘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和标准化作业
煤矿采掘工作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环境最差、条件最艰苦、劳动强度大的作业现场。但这里的施工质量却来不得半点差错和失误。安全出口的畅通与否、工作面的支护状况、顶板的管理、现场环境的维护、减尘措施的落实等, 都需要用严格的标准去检查和验收。在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空间狭小条件下, 要保证工程质量需要多方的努力, 检查内容的统一和处罚尺度的界定, 必须有一个标准来衡量, 这个最有说服力的标准就是《安全检查表》。
1.2 它可广泛地适用于工作现场的自查自纠
以通风队跟班队长现场隐患自查自纠菜单为例, 通过自已对现场工作质量的检查, 可发现工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与施工缺陷, 对照可视化菜单中的检查项目与标准, 问题会很快暴露出来, 采取措施去补充和完善, 是最有效的办法。通风跟班队长对通风系统的可靠性、通风设施的完善、局部通风的要求、以及对各地点瓦斯测量、爆破现场的检查, 将问题解决在萌芽初期。
1.3 《安全检查表 》的作用是易于检查 , 方便检查
事实上, 《安全检查表》就是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缺陷、隐患以及危险因素的查证。众所周知: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通过定期、不定期、综合性、经常性或特殊情况下的专项检查, 达到安全生产、职业保护和人的安全、健康的目的。
1.4 《安全检查表 》是定性评价的模式
为了更好地评价其工程的优劣, 有时把主要环节和关键步骤进行量化, 充分体现:抓系统、系统抓的工作要求。利用这样的方式对检查结果的半定量考核。如果把握了系统以及子系统的科学权重, 则《安全检查表》法将会再深入一步, 由定性向半定量过渡。这里, 权重是非常复杂的, 还要作深入研究。
2 编制《安全检查表》的要求
《安全检查表》是安全检查最有效的工具。是为检查某些系统的安全状况而事先制定的问题清单。 编制《安全检查表》要根据检查的需要, 又便于操作的原则。努力提高检查质量。防止漏掉主要的不安全因素。《安全检查表》的制订、使用、修改、完善的过程, 实际是对安全工作的不断总结和提高的过程。
1) 《安全检查表》力求完整 , 检查内容要重点突出 , 简繁适当 , 有启发性;表中所列各项目、内容, 应针对不同被检查对象有所侧重, 分清各自职责, 尽量避免重复。需要强调的是:《安全检查表》的项目、内容能随工艺的改造、设备的变动、环境的变化和生产异常情况的出现而不断修改、变更和完善。凡能引发事故的一切不安全因素都应列出, 以确保各种不安全因素能及时被发现或消除。
2) 编制的《安全检查表》要有适用范围 , 并经各级领导审批 ;检查人员检查后应签字, 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到各相关部门并落实整改措施, 做到责任明确。编制的《安全检查表》应用要有针对性, 注重实用效果, 必须包括系统的主要部位, 不能忽略主要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应从检查部位中引伸和发掘与之有关的其它潜在危险因素。每项安全要点, 要定义明确, 便于操作。其格式内容应包括分类、项目、检查要点、检查情况处理、检查日期及检查者。通常情况下检查项目内容及检查要用提问方式列出:检查情况用是、否或V、X表示。
3) 《安全检查表》是在事先根据检查工作的需要编制的。它的编制依据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规程及相关规定, 汇集有经验、有技术、有技能, 在专业上有独到之处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商定的。《安全检查表》的产生代表的不是个人意志, 应是全体编制人员共同智慧的结晶。同时, 编制中充分考虑了整个系统的特点及程度, 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 这是《安全检查表》的核心。《安全检查表》编制中, 还需要参考国内外事故案例及本单位在安全管理及生产中的相关经验。合适、完整的《安全检查表》必须让受检者易于接受所检内容, 必须是经过反复修改, 略高于现状, 但又不能脱离现状。有了《安全检查表》, 不论检查者, 还是受检者, 即使存在某方面的争议, 也会在可视化标准下逐一化解, 达到安全检查的目的。
3 使用《安全检查表》的优点
使用《安全检查表》可以使检查项目系统完整, 可以做到不遗漏任何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 因而能保证安全检查的质量。同时, 可以根据已有的规章制度、标准、规程等, 检查执行情况, 得出准确的评价。《安全检查表》采用的提问方式 , 有问有答 , 给人的印象深刻 , 能使人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因而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编制《安全检查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 可使检查人员对系统的认识更深刻, 更便于发现危险因素。
1) 透明化、可视化 , 所要检查项目距要求相差多少 , 能不能达到验收标准, 是否为优良工程、合格工程;对比《安全检查表》一目了然。这种可视化的特点, 其实就是给受检者一把尺子, 或者说是一面镜子, 对自己的现场量一量、照一照, 有没有问题, 隐患有多大。这种有据可依、有规可循的检查方法, 避免了评判标准上误区, 使得检查工作更具科学、合理。其结果更使人信服, 达到了查证有理、数据有力、减少扯皮、结论可信。
2) 应用《安全检查表》 进行例行检查 , 一般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是按照重要顺序排列, 有问有答通俗易懂。能使人清楚地知道哪些原因事件最重要, 哪些次要, 促进职工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 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同时, 《安全检查表》可以与安全生产责任制相结合, 按不同的检查对象使用不同的《安全检查表》, 易于分清责任, 还可以提出改进措施, 并进行检验。在日常的安全检查中, 《安全检查表》的使用频率高, 使用次数多, 其优越性表现突出。
4 应用《安全检查表》应注意的问题
1) 《安全检查表》要根据需要编制。各类的检查表都有适用对象 , 不宜通用。专业检查表与日常定期检查表要有区别。专业检查表应详细, 突出专业设备安全参数的定量界限, 而日常检查表尤其是岗位检查表则简明扼要, 突出关键和重点部位。
2) 应用《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时 , 应落实安全检查人员 , 各层次、不同种类的检查表要有不同人员去执行。不论何种检查, 完成后一定要签字, 并提出处理意见备查。
3) 安全检查是一个延续性强、周而复始的工作。为保证检查的有效定期实施, 应将检查表列入相关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或制定《安全检查表》的实施办法。如把《安全检查表》同巡回检查制度结合起来, 列入安全办公制度, 定期检查巡视制度或班组接班制度, 效果就比较理想。
4) 应用《安全检查表》 检查 , 必须注意信息的反 ( 下转第333页 ) (上接第256页 ) 馈与整改。对查出的问题 , 凡是检查者当时能督促整改和解决的应立即解决。当时不能整改和解决的应进行反馈登记、汇总分析, 由有关部门列入计划安排解决。因为《安全检查表》编制的内容、项目、检查点, 多是采用问答式, 所以须有问必答, 有点必检。按规定的符号填写清楚, 为系统分析及安全评价提供可靠的准确的依据。
5 结束语
应用《安全检查表》对煤矿各岗位进行检查, 是安全检查工作上档升级的一个里程碑。初步使用已得到了可喜的效果。由于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检查内容和方式, 受到大家的普遍赞同。如果要用《安全检查表》解决所有问题也是不现实的。只要在《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使用、修订、整改等各方面作不懈努力, 就一定会使检查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应用更加方泛, 也会取得更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安全检查工[M].中国煤炭工业出版社.
安全检查表的数据处理方法 篇3
关键词:安全评价安全检查表事故树
0 引言
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评价,可以得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可能途径以及各个因素对事故发生概率的影响程度,从而做出科学的防范措施,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为最小;可以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佳效果;可以促进各项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可靠性数据的积累;可以迅速提高安全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并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煤矿企业实行宏观控制,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1 安全检查表
检查某一系统、设备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危险因素,事先对检查对象加以剖析、分解,查明问题所在并根据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有关标准、规定和事故情报分析等进行周密细致的思考,确定检查的项目和重点,并按系统编制成表,以备在设计或检查时按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和诊断,这种表就叫安全检查表[1]。
安全检查表是煤炭系统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直观、现实,能发现隐患,督促人们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将所邀请专家的意见,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综合、归纳,得出的结论,一般比较正确、全面。
安全检查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就是专家逐项打分,求平均值,然后确定矿井安全等级。这种数据处理方法的缺点是打分过程比较繁琐,打分依据不够简明,分数受专家个人影响较大。本文在对安全检查表改进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处理[2],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接近现实。为此引入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简称FTA)的方法[3],将安全检查中的评价指标量化为危险度值。
2 危险度分析
本文以水灾事故为例,介绍这种数据处理方法[4],矿井水灾安全检查表如表1所示:
2.1 划分等级 根据矿井水灾事故的可能诱发因素建立事故树。如图1所示:
其结构函数公式为:
T=X1(X2+X3+X4+X5+X6+X7+X8)
如果评估因子X1~X8的概率分别为x1、x2、x3、x4、x5、x6、x7、x8,则顶上事件发生概率G的计算式为:
G=x1(x2+x3+x4+x5+x6+x7+x8)
2.2 数据处理 由于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表示了事故发生可能性大小的程度,其实质就是体现了事故危险性的严重程度,因而,可以把顶上事件发生概率G用危险严重程W水来表示,则矿井水灾危险度W水的计算式为:
W水=G=x1(x2+x3+x4+x5+x6+x7+x8)
例如新疆阜康某礦在用表1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现场检查的得分为:x1=1,x2=2,x3=2,x4=2,x5=2,x6=1,x7=1,x8=1。则其水灾危险度W水的值为:
W水=1×(2+2+2+2+1+1+1)=11
2.3 确定矿井危险等级 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的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为:瓦斯、火灾、水灾、煤尘、顶板五大类。结合该矿井的实际情况,利用前文所述的方法分别对瓦斯、火灾、煤尘、顶板的危险度进行计算,结果如下:W瓦=14、W火=9、W尘=9、W顶=9。
矿井危险程度级别计算:
W矿=∑{W瓦,W火,W水,W尘,W顶}=∑{14,9,11,9,9}=52
根据表2的矿井危险度等级划分表,该矿井危险度等级属Ⅰ级极危险。构成矿井危险度等级为极危险的主要因素为瓦斯,存在瓦斯聚集现象是该矿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其次为水灾,由于矿井存在大量的采空区,采空区积水情况不明,构成矿井重大隐患。煤层顶板属于易冒落顶板,没有采取强制放顶,存在大面积冒顶的可能。
3 结论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现阶段煤矿安全评价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有直观、方便、全面的优点。但也存在诸如以定性评价为主,准确量化较为繁琐等不足之处。
本文运用事故树(FTA)分析的方法对危险因素进行划分,定量的计算出该因素的危险度值,进而得出整个矿井的危险度级别。为安全检查表的数据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而提高了煤矿安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李志宪等编著.实用安全检查表汇编,煤矿、非煤矿山分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2]韩其俊.安全检查表法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3.4:13-16.
[3]何学秋等编著.安全工程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医疗机构结核病防治督导检查表 篇4
单位名称 日期
一、疫情报告与转诊
(一)门诊;
1、是否开展结核病患者报告、转诊工作: 是【 】、否【 】
2、是否有结核病初诊病人登记本: 【 】、否【 】
3、结核病患者就医是否登记: 【 】、否【 】
(二)放射科
1、有结核病患者登记本 【 】、无【 】
2、登记本所有内容是否有漏项 【 】、否【 】
3、登记本与患者X光片是否相符 【 】、否【 】(三)防保科
1、是否将发现的所有肺结核病人和可疑者都以疑似病例报告 【 】、否【
2、是否对所有报告的病历进行网络报告和转诊登记
是【 】、否【 】
3、转诊单内容是否填写清晰完整 是【 】、否【 】
4、转诊登记本是否按要求填写 是【 】、否【 】
是是有是是是
】
5、发现结核病患者报告、转诊率是否达到100% 是【 】、否【 】
二、资料管理:
1、是否及时上交结核病病人追踪追访表等资料: 是【 】、否【 】
2、是否按时参加各级要求的结核病防治例会及召开院内相关例会: 是【 】、否【 】
三、健康促进
1、转诊医生是否对肺结核患者及可疑病人进行定点诊治宣传督促督
促病人尽早到位诊
治 是【 】、否【 】
2、门诊候诊处有否相关结核病控制知识的宣传资料
医疗质量安全检查表 篇5
长治市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表
(监督检查疾控机构时,选择性填写以下内容。)
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________ 地 址 联系电话 核准床位数 开放床位数
人员总数 执业医师 执业护士 医疗机构等级 三级□ 等 二级□ 等 一级□ 其它□ 1.传染病防治管理和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1.1预防保健机构 有□ 无□ 1.2专人负责传染病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有□ 无□ 负责(专人)人员: 院长□ 科主任□ 干事□ 医师□ 护士□
1.3疫情报告制度(下列制度可以合并)1.3.1年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查2007年)有□ 无□ 1.3.2传染病报告制度 有□ 无□ 1.3.3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 有□ 无□ 1.3.4疫情报告培训记录 有□ 无□ 1.3.5传染病报告登记自查制度 有□ 无□ 1.3.6 自查工作记录 有□ 无□ 1.3.7 门诊日志使用管理制度 有□ 无□ 1.3.8 门诊日志使用管理检查记录 有□ 无□ 1.3.9 违反规定的处理制度 有□ 无□ 1.3.10人员处理的记录 有□ 无□ 1.4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
1.4.1是否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现了网络直报 是□ 否□
否时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方式为: 网络直报系统是否畅通(开机检查)是□ 否□ 1.4.2传染病报告登记本 有□ 无□(查门诊日志登记,查出10例法定传染病病例后与报告登记记录核对)A 传染病报告抽查情况 符合 例 缺 例 B 传染病报告符合时限要求(针对疾控机构也查10例)
符合 例 缺 例 1.4.3 传染病报告登记项目完整情况(查登记记录)完整□ 缺 例 缺项为:姓名 性别 年龄 发病时间 初诊时间 地址 确诊时间 报告时间 报告人
1.5实行传染病病例首诊负责 是□ 否□ 1.6传染病病例转诊记录(查门诊日志登记或病历、处方等原始记录)
有□ 无□
1.7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消毒处置情况 1.7.1 门诊、急诊的场所、物品消毒处置情况
1.7.1.1 日常清洁、消毒制度 有□ 无□
日常消毒记录(每日1次~2次, 查1月记录)有□ 无□
使用的消毒药剂为: 1.7.1.2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备,或备有手消毒设施 有□ 无□ 设备、设施完好情况(现场检查)完好□ 不全□ 1.7.1.3急诊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观察床等应每日2次定时消毒(查1月记录)有□ 无□
使用的消毒药剂为: 1.7.1.4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分类、处置记录 有□ 无□ 1.8.3 传染病房的场所、物品消毒处置情况(有则查)
1.8.3.1日常清洁、分区消毒制度(污染区、半污染区、相对清洁区)
有□ 无□
1.8.3.2空气消毒的记录(2次/日,查当年开诊的记录)有□ 无□
使用的消毒药剂为: 1.8.3.3地面消毒的记录(2次/日,查当年开诊的记录)有□ 无□
使用的消毒药剂为: 1.8.3.4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一般常规使用的诊疗用品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是□ 否□
使用的消毒药剂为: 1.8.3.5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污水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排放
是□ 否□
1.8.3.6固体医疗废物应进行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集中处置)或焚烧
是□ 否□
使用的消毒药剂为: 1.8.3.7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分类、处置记录 有□ 无□ 1.8.3.8医院重点科室消毒效果监测档案 有□ 无□ 2.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情况 2.1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
是否建立预检分诊制度 是□ 否□ 是否备有宣传资料及必要的防护用品 是□ 否□ 是否设置呼吸道(发热)和肠道(腹泻)疾病患者的独立诊区
有□ 无□
缺
2.1.1三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
是否设置处置室和抢救室 是□ 否□ 缺 2.1.2二级以上综合医院:
是否制定感染性疾病科各级医师、护士等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
是□ 否□
是否制定完善的感染性疾病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是□ 否□
2.2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
2.2.1腹泻病门诊 2.2.1.1腹泻病门诊设置符合要求 是□ 否□
缺少: 诊疗室 观察室 药房 专用厕所 专用通道 专(兼)职医、护、检验人员 专用医疗设备 抢救药品 消毒药械 工作规则与隔离消毒制度
2.2.1.2腹泻病门诊日志登记完整 是□ 否□ 缺少: 姓名 性别 年龄 工作单位 职业 详细地址 就诊日期 发病日期 主要症状 体征 初诊印象 检验结果 治疗方法 儿童应有家长姓名
2.2.1.3针对腹泻患者是否做到逢泻必检、逢疑必报 是□ 否□ 2.2.1.4腹泻病门诊日常消毒的记录(2次/日,查当年开诊的记录)
有□ 无□
使用的消毒药剂为: 2.2.2 发热门诊
2.2.2.1发热门诊设置方面符合要求 是□ 否□
缺少: 独立区域 引导标识 明显标识 通风不良 备用诊室 专人发口罩和就诊须知
2.2.2.2 发热门诊日志登记完整 是□ 否□
缺少: 姓名 性别 年龄 工作单位 职业 详细地址 联系方式 发病时间 就诊日期 流行病史 主要症状 体温记录 检验检查结果 初步诊断 治疗方案 2.2.2.3 发热门诊日常消毒
A 空气消毒的记录(2次/日,查当年开诊的记录)有□ 无□
使用的消毒药剂为:
B 地面消毒的记录(2次/日,查当年开诊的记录)有□ 无□
使用的消毒药剂为: 陪检人员:______ 监督员:___________
酒店安全检查表 篇6
楼层管道井
3F 楼层电梯旁水管井道多袋石米。其他井道杂物较多
4F
8405 一袋拖鞋、水桶一个、窗帘布2块
8408 杂物
箱子一个
8411 箱子一个
8412 废旧布草一堆
8415 515卫生间往井道漏水
8419 保洁用机器及工具
8401 8499没有钥匙没有检查
5F
楼层电梯旁水管井道 柜门12块
铁U形卡大小6个 8507 拖鞋一袋
旧易拉宝一个
8510 卫生间换下来旧不锈钢卷纸盒多个 8519 619卫生间排水管与井道墙漏水 8599 老鼠笼一个
6F 楼层电梯旁水管井道 PA用具间 8603 大理石板180×750一块 8606 新布草一袋
8607 电视信号一箱
胶水管一卷
杂物 8610 纸箱一个
喷雾器药水箱一个 8611 新布草一袋
拖鞋一袋 8615 玻璃一块 350×450 8616 旧地毯机
杂物
8619 不锈钢管2根
约2米长
7F 楼层电梯旁水管井道PA用具间
8703 床垫一个
地毯泡沫地垫一卷
木方2根 8706 装修腻子粉半袋
8707 旧电插座 开关一盒
木板一条
杂物 8710 布草2袋
8711 地毯洗液多瓶
8713 旧布草、纸箱多件 一箱还压住房间进水管
以上情况强调客房部近期整改废旧物品清理。确保安全 行政部
部分办公桌电线杂乱
(当场整理)
前台
1行李房废旧杂物较多
(强调要及时处理)2前台电线摆放要整齐 清楚
善水居茶室
接线板交结
(强调用大功率要散开以免产生磁场发热着火)
营销部
强调人走关门、断电
山水餐厅
1电梯房仓库物资、杂物摆放杂乱。(有的还放到配电柜旁影响开门,椅子放到电梯桥架上,当场整改)2外围垃圾、包装箱较多、较乱 3灭火器箱到处乱放
以上强调整改还强调杂物要及时清理,布草要堆放整齐、入筐入篓。包房设备人走断电、关门。
厨房强调物品要堆放整齐,明火部位不能离人,人走关火、关气、关水确保安全。
检查人:鲁后山
朱军
医疗质量安全检查表 篇7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要求的洁净室 (区) 包括生产区域和检验区域两部分, 体系检查员对洁净室 (区) 的检查包括现场情况检查和文件资料检查两部分, 下面对洁净室 (区) 涉及的检查内容逐一梳理。
1. 文件检查
1.1 洁净室 (区) 建设图纸及资料
企业应保留原始的洁净室 (区) 建筑、压差设置、送回风管道等图纸, 并保留洁净室设计需求与功能配置。洁净室如有改造, 也应保留相关图纸资料。资料图纸中应明确标示各区域房间的功能、人流物流走向, 并尽可能地描述洁净区域的状态, 例如进风回风口、房门设置等, 以保证洁净区域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便于检查与验证。
1.2 洁净室 (区) 检测及验证资料
洁净度检测报告包括首次运行、每年复检和日常监测, 这三种检测报告目的不同、项目不同、周期不同。
首次运行检测报告用于洁净室新建或改造后的验收, 要求全面、严格, 建议包含所有房间项目, 以及梯度压差和浮游菌检测。
每年复检是对洁净室定期的检查, 项目也应覆盖所有房间与项目, 间隔时间应不小于6个月, 最长不超过12个月。
日常监测是由企业进行洁净度检测, 项目和周期应参照YY0033, 如通过长期监测和分析, 可适当延长监测周期。日常监测不仅需要考虑静态环境监测, 应适当进行动态监测。与首次运行和年度复检不同, 日常监测不需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 但对于采样点和采样方式应进行规定, 以保证取样点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洁净室 (区) 维护资料:洁净室的使用有效性不仅仅是监测和验证出来的, 更重要的是维护和管理。维护管理包括日常洁净室和用具的清洗、各类过滤器的清洗或更换、送风电机的维护保养等工作, 重要的是需要进行记录, 没有记录即可认为未进行相对应工作。
洁净室 (区) 培训记录:除了对硬件和文件的管理, 对人员的培训也非常重要。针对不同人员的分工, 例如洁净区工作人员、环境监测人员、系统维护人员, 进行不同的培训和考核。培训形式可外部培训, 也可以是内部培训, 并做好授权和汇总一览表, 便于内部管理和检查。
2. 现场检查
2.1 洁净系统空调机组现场检查
质量管理检查过程中针对空调机组房间的检查包括检查现场规程和现场记录以及对现场人员的提问检查。空调机组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应明示在必要位置, 并保证文件的受控;机组管理人员的操作、维护记录应就近放置, 检查时应注意有效、及时;通过询问了解送风机组的操作和维护, 注意机组上的操作标示和监测设备, 是否明显、是否计量、是否正常工作。
2.2 洁净系统生产区域现场检查
洁净室 (区) 所有的验证体系资料, 以及相应的管理工作都是为了保证生产区域的洁净度。生产区域的检查是对以上文件实施与否的检查, 应注意相互呼应。进入生产区域时, 人员的操作步骤应注意是否符合洁净区域换衣、洗手等规程。同时, 检查人员进入生产区域时, 所使用的记录装置, 应按洁净区域要求带入洁净区域, 做到及时记录, 并且应注意保密工艺、禁止照相等要求, 与企业陪同人员相互配合, 做好洁净区域现场检查工作。
在体系检查过程中, 体系检查员应关注企业生产管理人员对生产洁净区域的控制和管理, 不同生产区域检查关注点不同: (a) 更衣缓冲区。检查员应观察操作图示、送回风流向, 尤其是洗手液的配置记录应就近放置, 便于核对和检查; (b) 洗衣洁具区。检查员应观察上下水, 并询问企业操作人员洗衣洗洁具的过程, 确认是否符合规范和内部制度, 房间是否存在锈迹、卫生死角等, 拖把抹布是否符合洁净间使用要求, 房间湿度是否超标; (c) 与非洁净环境相连的房间。检查员应检查外部非洁净空气是否会流入, 是否有适合的缓冲区域, 停机时是否有空气倒灌的风险; (d) 生产线产生尘埃的区域。检查员应检查相关区域是否受到控制, 生产空气、用水是否会影响房间洁净度; (e) 生产人员集中区域或者高温高湿区域。检查员应关注该类区域内企业是否在送风回风、尘埃控制上有特殊要求。
另外, 检查员检查过程中也应关注:中转半产品的存放是否有标示规定位置, 是否能保证临时存放期间的洁净保护用于存放半成品的塑料袋等, 直接接触包装是否会对内容物造成污染;对于有需要直排的生产工艺是否对直排口有控制关闭装置;生产工序需要100级洁净环境的, 是否配备层流罩、洁净工作台等设备;体外诊断试剂阳性物质处理是否在1万级环境下阳性间进行, 并配备生物安全柜;阳性间是否具备灭活设施、原位消毒设施;对于进行危险度二级及以上的病原体操作的, 空气是否经除菌过滤后排出。
总的来说, 生产区域现场检查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相关文件、记录等资料的现场复核, 另一方面是根据现场情况查找洁净区域的问题和风险。检查期间一些项目还需要文件核查, 需要及时记录以待后期检查, 如记录与产品直接接触的人员姓名用于查询体检记录, 记录消毒液种类用于查询配置记录等。
2.3 洁净系统检验区域现场检查
检验室洁净区域现场检查也是现场检查重点, 生产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1万级下局部100级的无菌检验室、微生物限度室和阳性对照室等三室 (包括人流、物流相对独立) 。对于实验室改造中确有较大难度的, 无菌检验室、微生物限度室可共用 (但应进行清场) ;阳性对照室如与其他二室公用更衣时, 应设置缓冲, 并保证阳性对照室相对缓冲有5Pa以上的负压, 建议配备生物安全柜并配置可控制开关的直排装置。
3. 洁净室 (区) 空调系统使用管理中常见问题
洁净室 (区) 应由熟悉洁净度维护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并通过详细、有效、合理的制度、文件和记录来保证运行的可靠性。但由于管理思路、人员能力和经验的问题, 洁净室 (区) 的检查中仍存在很多细节问题, 需要专业人员长期钻研和改进。常见问题包括: (a) 日常监测日期的选择。日常监测周期中如要求每月一次时, 并不是指每个自然月任一天进行, 而是指两次监测间隔30天左右, 例如监测日期分别为6月1日、7月31日、8月3日, 这种监测周期的跨度已经失去了周期的意义; (b) 缺少直排风装置的防倒灌控制装置。部分高温多尘的特殊工艺和检验室阳性对照室, 应配置直排装置。在配置直排装置时, 应以有效性和防倒灌为检查标准, 不能因为需要直排而直排, 直排方式应与实际洁净房间相适应; (c) 房间压差的监测。不与非洁净区域相通的区域也应该对压差进行检测, 一方面由于生产工艺和物流人流的要求, 同级别洁净室 (区) 之间也需要梯度压差控制气流排污, 所以需要监测;另一方面, 洁净室 (区) 中的墙缝、窗户玻璃、风口等隙缝处都是与外界非洁净区域相通, 长期使用后也存在风险, 如无监测, 这些隙缝处的尘埃会造成严重污染; (d) 环境监测设备的控制。压差计的计量应根据实际使用的参数点进行校准。举例说明, 数字式压差计量程为1000Pa, 如无特殊要求计量时的误差一般是指满量程时的误差, 而实际使用的量程范围不足总量程的1%, 使用时存在风险。如果尘埃粒子、风量仪等环境监测设备的存放放置不在洁净区域内, 在存放、移动以及进入洁净区域时应有相关控制措施, 避免污染。
问题与进步总是相辅相成, 新的问题会继续发现也会被解决。洁净区域需要合理的设计、适宜的布置, 持续的改进与维护, 以上的内容希望能够促进洁净区域的发展、完善, 做好医疗器械生产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校车安全专项检查表 篇8
2013年6月8日接教育局安稳办关于校车安全自查的通知,我校立即组成校车安全自查小组对我校校车逐一进行安全自查,组长由李跟喜校长担任,成员有安委办和各车司机组成。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1.所有车辆的转向、灯光、油箱、油路、电路、安全锤、灭火器都正常。
2.两辆西沃手动开门器、逃生门都能正常使用。后期工作:
加强对乘车学生的乘车安全教育和司机、陪护教师的安全培训;继续坚持行车前的车辆安全检查;定期开展校车安全逃生演练。
医疗质量安全检查表 篇9
工程名称:检查时间: 监理单位:总监:
检查人:
1、每检查项目应根据其检查结果“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情况直接在相应栏打“√”并在得分栏中写入实得分值。当判定为“不符合”时应在检查表反面写明存在问题;检查项目未发生时,应对应检查结果栏中以“/”表示;
医疗质量安全检查表 篇10
随着整车企业研发项目增多, 总监或专家要花费大量精力进行交付物审核, 不可避免会出现遗漏, 且难以集中精力进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整车产品设计过程中如何避免设计相关的市场问题、制造问题、验证问题, 并且能够依据最新的设计资料、标准要求、设计关注点等进行产品开发。因此针对产品设计, 归纳经验和教训而形成的检查清单, 既能在产品开发阶段起到提醒防错的作用, 也能够实现知识的积累。
整车企业通过PLM系统的实施, 能够实现产品数据的统一管理和维护, 研发、工艺、生产、采购和服务等各业务的共享, 而PLM系统功能的设置更多的体现了企业管理者、产品工程师、工艺员、产供销等产品协同开发的管理理念、方法。因此具有强大可扩展性的PLM数据管理系统, 才能适应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
本文以某公司产品开发设计检查表的应用为例, 详细介绍了设计检查表编制的原则, 检查表与企业PLM流程融合的过程以及集成实际情况的功能设置, 为后续PLM功能扩展提供借鉴。
1、检查表编制原则
检查表的编制以各类与设计有关的市场问题、制造问题、验证问题或最新的设计资料、标准要求、设计关注点等为主要依据, 以动态更新和定期更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设计检查项目的建立过程中, 遵循“唯一性、简洁性和可执行性”的总体原则。唯一性:检查表中所列项目必须是范围很小的、具体单一的问题, 而不是一个问题包含几个小问题, 可执行性:检查表中所列项目必须是可执行的, 可以用“通过”、“不通过”或“不适用”来回答, 而不是一段说明资料。重点关注易出问题点与已发生过的问题点, 提炼后列入检查项。问题来源一方面靠质量部门提供的典型车型质量问题汇总, 一方面靠设计人员的自我积累。
1.1 八大方面的定义
根据产品开发过程设计人员摸索的经验, 将检查项内容按照“八个方面”进行定义。
1.1.1 设计功能的要求
重点检查是否将来自用户的需求、法规/标准的需求以及使用环境的需求, 转化为具体的设计特性。
1.1.2 可靠性的要求
重点检查是否对可靠性进行了设计, 至少应包括:是否设立了可靠性目标, 可靠性目标的合理性.可靠性目标的验证方法 (关注验证条件) 。
1.1.3 系统、子系统与零部件的关系
除了检查同级相关接口界面要求外, 应重点描述零部件/子系统在系统中的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子系统内组件关系识别是否齐全, 子系统相关外部组件关系识别是否齐全, 零部件与系统、零部件与零部件等相互关系表达是否准确, 子系统、零部件的功能是否能实现系统的要求。
1.1.4 计算机仿真分析和台架试验结果
重点检查通过虚拟技术或试验对设计要求达成情况的验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考虑:结构强度, 刚度分析, 模态分析, 疲劳分析, 运动学分析, 动力学分析, 振动分析, 噪声分析, 流场分析, 热场分析, 耦合分析。
1.1.5 设计失效模式分析 (DFMEA)
确定能够消除或减少汽车产品实现过程中的潜在失效发生机会的措施。
1.1.6 可制造及装配工艺性分析
可制造及装配工艺性分析是一种同步技术过程, 用来优化设计功能、可制造性和易于装配之间的关系。它包括可制造性与可装配性两个方面, 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考虑:设计、概念、功能或制造对变差的敏感性、制造装配过程、尺寸公差、性能要求、部件数、过程调整、材料搬运、体积分析、装配时间、装配工具, 标准件使用。
1.1.7 匹配的变差分析
匹配时产生的变差分析是一种模拟装配过程并检查公差积累、统计参数、敏感性和“假如——怎么办”的调查分析技术。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系统内外部尺寸链校核分析、基准的定义、间隙匹配系统的各尺寸的变差分析 (安全间隙要求) , 过盈匹配系统的各尺寸的变差分析 (安全过盈量要求) 。
1.1.8 与标杆的差异性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考虑:结构差异性对标分析是否齐全、材料 (材质、金相、表面处理) 差异性对标分析是否全面、焊接工艺 (焊点分布、几层板、厚度、焊接强度、焊接结构等) 的对标分析是否齐全、装配工艺 (装配顺序、装配空间、装配工具要求及工时等) 的对标分析是否齐全、密封结构 (密封材料、断面分析、密封尺寸链) 的对标分析是否齐全、流场分析 (气流、水流、电泳液、地面飞溅物防护等) 是否全面、数模与标杆件的对比检测是否完全、润滑介质 (油质、耐温性能、用量) 对标分析是否齐全、XX性能对标分析是否齐全、系统的模拟分析结果与标杆车分析结果差异性。
2、与PLM系统集成
按照图1 中的产品设计检查表与PLM系统集成的应用逻辑, 通过纸质检查表内容建立模板, 将检查表的应用与系统中电子数据的状态提升流程集成进行强制检查, 根据产品设计过程及检查表应用的时机, 将检查表统分为三个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图样设计阶段、验证阶段, 每个阶段设立检查项目内容的侧重点应有所区别。
例如:方案设计阶段重点应关注:是否考虑了XX项、是否计算了XX项、是否分析了XX项等;图纸设计阶重点应关注:是否明确了XX要求等;验证阶段重点应关注:是否试验了XX项目, XX是否合格等。
示例:以检查某零部件表面涂层为例, 在三个阶段设定的项目如下:方案设计阶段, 是否考虑了零件表面涂层要求;图样设计阶段, 是否明确了零件表面涂层要求;验证阶段, 零件表面涂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1 PLM系统模板库
产品设计检查表按照轻卡、轻客、重卡等车型大类的设计分组进行划分, 通过与PLM系统接口导入, 形成模板库。检查表模板体现检查项编号, 项目、依据和目标值, 版本、状态、所属分组、创建时间、发布时间以及编制、校对、审核、批准流程的相应责任人。如图2所示:
2.2 检查功能的设置
针对产品设计, 归纳经验和教训后, 形成在方案阶段、图样阶段和验证阶段开展检查的防错清单。按检查清单进行点检, 检查结果有Y (通过) 、N (不通过) 、NA (不适用) 三种, 将设计检查流程与PLM图纸状态提升流程绑定。整车领域专用分组均需进行检查, 不检查将无法提升图纸状态, 从而保证整车开发过程中的方案设计阶段、产品试制阶段、产品试行阶段的质量。总体检查流程:方案阶段检查---审核---会签---图样阶段检查---审核---会签---批准---验证阶段检查---审核---会签---批准, 经过以上步骤, 依次设置审核、会签、批准的审批流程, 提交审批, 即完成方案阶段的检查, 图样阶段和验证阶段操作也是如此。与图纸提交审签流程的设置和操作一样。以某重卡车型制动分组 (分组号3506) 为例进行检查:选取某重型车整车BOM---选取车型检查分组3506---关联检查表模板 (CL3506Z) ---进行设计检查---提交审批流程。检查过程如图3 所示, 为保证检查效果, 车型专用分组必须进行检查才能提升图纸状态。
2.3 特殊功能的设置
2.3.1 开关机制
结合实际产品开发的情况, 定制了开关机制, 对无需检查表模板的专用分组进行放行 (例如随车工具、整车标牌等) , 在设计人员提出请求, 系统管理员对分组进行权限设定。
2.3.2 查询统计功能
通过查询统计功能查看整个车型的检查总体情况 (如图4) , 也可以查看各系统的检查通过情况, 需求人员有权限导出检查结果, 进行任务的跟踪和处理。
2.3.3 检查工作移交
针对分组设计人员变动的情况, 系统定制了检查申请单工作移交的流程, 满足项目开展过程中人员变动的需求。
3、应用总结
通过设计检查表, 将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固化, 传承与应用, 新晋设计人员避免重复问题的发生, 同时也保证公司各设计部门执行一致的标准, 实现已有经验教训的积累, 通过对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视, 不断通过隐性知识积累, 支持迭代产品开发。通过基于PL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产品设计检查表的应用, 形成对项目交付物的标准化评价, 为总监或者专家提供快速审核一览表, 节约审核精力, 提高工作效率。形成一种“可成长”的知识积累和检查应用的长效机制, 督促设计质量提升的同时, 提高技术管理效率, 也可以促进各项标准和要求的执行。目前在整车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已经全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春梅.PDM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J].机械工程师, 2008..
[2]王璐, 韩磊, 张海英, 郝宁全.生命周期管理对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考[J].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7.
[3]武存江.企业PDM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2003.
客运站安全检查表 篇11
序号 1 项目 检查内容
1)企业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
依据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九条
(一)《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三十条
检查 结果
备注
一、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合法企有效,经营范围符合要求。业2)客运站经有关部门组织的工资
且经道路运输管质 程竣工验收合格,理机构组织的站级验收合格。
1)客运站经营者应当建立分会
二、安全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落安全管实安全管理制度。
2)客运站有健全的业务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服务规范、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车辆发车前例检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品查堵、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制度。
3)客运站经营者应当建立和完善各类台账和档案,并按要求准确有关信息。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
三、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安任。全投2)安全生产经费专款专用,保入
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九条
理机构及制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
度 及时地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送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法》-第四十四条 《山东省客运
3)建立安全费用使用台账。1)客运站经营者应当设置旅客购票、候车、乘车指示、行李寄存和托运、公共卫生等服务设施。
站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 四、1 序号 10 项目 安全生产保检查内容
2)客运站要按规定配齐配全消防器材,各项服务设施设备应当符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依据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三十条
检查 结果
备注 障设施 3)客运站站务人员工作时应当统一着装上岗,佩带服务证章。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
1)客运站经营者和进站客运经12 营者应当依法签订服务合同,双方按合同的规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2)客运站经营者应当按月和客运经营者结算费用。
3)客运站配备行包安全检查设
五、运营15 保障 备。
4)客运站经营者应当禁止无证经营和未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批准的车辆进站从事经营活动,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合法客运车辆进站经营。
5)客运站经营者应当公布进站经营客车的班车类别、客车类型等16 级、运输线路、起讫停靠站点、班次、发车时间、票价等信息,调度车辆进站发车,疏导旅客,维持秩序。
6)客运站经营者应当严格执行17 价格管理规定,在经营场所公示项目、标准和收费依据,严禁乱收费。禁止售票时强制、欺瞒旅客保险。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六十六条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 《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第五十七条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六十六条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
序号 项目 检查内容
7)客运站经营者应当对进站经营客车实行管理,进站客运经营者
依据
检查 结果
备注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 《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第五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
条 《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第五十七条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六十七条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法》-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法》-第三十八条
应当按照所签服务合同在规定时间内备齐相关证件进站在发车位置等候发车。不得误班、脱班、停班。
8)车辆按规定使用营运标志,车容车貌和技术状况良好,设施设备齐全有效。
9)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按规定配备安全设施设备,设置安全标识,执行车辆进出站(场)安全检查和登记查验制度。10)建立并落实车辆安全检查制 度。做好出车前、行车中及收车后的车辆检查工作。
11)道路客运站经营者应当按照确定的线路、班次、车辆、站点和发车时间,组织车辆进站、售票,不得在当日二十二时至次日五时安排客运班车始发。
12)按照车辆核定载客限额售票,对出站客车进行安全检查,严禁超载车辆或者未经安全检查的车辆出站。
13)客运站经营者应当按规定的 业务操作规程装卸、储存、保管行包。
1)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六、隐患排查 开展本单位危险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
2)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按规定对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有关部门报送。
序号 27 项目
七、应急救检查内容
1)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相应的应急保障措施。
依据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法》-第七十八条 《山东省客运站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
《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第五十九条
检查 结果
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检查表 篇12
(二)地下矿山
一、矿山井巷
1、每个采区(盘区、矿块),均应有两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经上、下巷道与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通。安全出口应稳固,并根据需要设置梯子。
井巷的分道口应有路标,注明其所在地点及通往地面出口的方向。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均应熟悉安全出口。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2.1.2
2、竖井梯子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梯子的倾角,不大于80°;
——上下相邻两个梯子平台的垂直距离,不大于8m; ——上下相邻平台的梯子孔错开布置,平台梯子孔的长和宽,分别不小于0.7m和0.6m;
——梯子上端高出平台1m,下端距井壁不小于0.6m; ——梯子宽度不小于0.4m,梯蹬间距不大于0.3m; ——梯子间与提升间应完全隔开。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1.1.6
3、行人的水平运输巷道应设人行道,其有效净高应不小于1.9m,有效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人力运输的巷道,不小于0.7m; ——机车运输的巷道,不小于0.8m; ——调车场及人员乘车场,两侧均不小于1.0m;
----井底车场矿车摘挂勾处,应设两条人行道,每条净宽不小于1.0m;
无轨运输的斜坡道,应设人行道或躲避硐室。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1.1.8、6.1.1.9
4、报废的井巷和硐室的入口,应及时封闭。封闭之前,入口处应设有明显标志,禁止人员人内。报废的竖井、斜井和平巷,地面入口周围还应设有高度不低于1.5m的栅栏,并标明原来井巷的名称。
竖井与各中段的连接处,应有足够的照明和设置高度不小于1.5m的栅栏或金属网,并应设置阻车器,进出口设栅栏门。栅栏门只准在通过人员或车辆时打开。井筒与水平大巷连接处,应设绕道,人员不得通过提升间。
天井、溜井、地井和漏斗口,应设有标志、照明、护栏或格筛、盖板。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1.6.5、6.1.7.1、6.1.7.2
二、运输和提升
1、采用电机车运输的矿井,由井底车场或平硐口到作业地点所经平巷长度超过1500m时,应设专用人车运送人员。
专用人车应有金属顶棚,从顶棚到车厢和车架应作好电气连接,确保通过钢轨接地。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3.1.1、2、专用人车应有顶棚,并装有可靠的断绳保险器。列车每节车厢的断绳保险器应相互连结,并能在断绳时起作用。断绳保险器应既能自动,也能手动。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3.2.2
3、提升矿车的斜井,应设常闭式防跑车装置,并经常保持完好。
斜井上部和中间车场,应设阻车器或挡车栏。阻车器或挡车栏在车辆通过时打开,车辆通过后关闭。斜井下部车场应设躲避硐室。
罐笼的最大载重量和最大载人数量,应在井口公布,不应超载运行。所有升降人员的井口及提升机室,均应悬挂下列布告牌:
——每班上下井时间表;
——信号标志;
——每层罐笼允许乘罐的人数;
——其他有关升降人员的注意事项。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3.2.6、6.3.3.6、6.3.3.28
4、采用钢丝绳罐道的罐笼提升系统,中间各中段应设稳罐装置。
采用钢丝绳罐道的单绳提升系统,两根主提升钢丝绳应采用不旋转钢丝绳。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3.3.16、6.3.3.17
5、竖井提升系统应设过卷保护装置,过卷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提升速度低于3m/s时,不小于4m;
——提升速度为3~6m/s时,不小于6m;
——提升速度高于6m/s、低于或等于10m/s时,不小于最高提升速度下运行1s的提升高度;
——提升速度高于10m/s时,不小于10m;
——凿井期间用吊桶提升时,不小于4m。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3.3.21
6、提升系统的各部分,包括提升容器、连接装置、防坠器、罐耳、罐道、阻车器、罐座、摇台(或托台)、装卸矿设施、天轮和钢丝绳,以及提升机的各部分,包括卷筒、制动装置、深度指示器、防过卷装置、限速器、调绳装置、传动装置、电动机和控制设备以及各种保护装置和闭锁装置等,每天应由专职人员检查一次,每月应由矿机电部门组织有关人员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将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记录存档。
钢筋混凝土井架、钢井架和多绳提升机井塔,每年应检查一次;木质井架,每半年应检查一次。检查结果应写成书面报告,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3.3.23、6.3.3.24
7、提升钢丝绳的检验,应使用符合条件的设备和方法进行,检验周期应符合下列要求:
——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钢丝绳,自悬挂时起,每隔六个月检验一次;有腐蚀气体的矿山,每隔三个月检验一次;
——升降物料用的钢丝绳,自悬挂时起,第一次检验的间隔时间为一年,以后每隔六个月检验一次;
——悬挂吊盘用的钢丝绳,自悬挂时起,每隔一年检验一次。
提升钢丝绳,悬挂时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绳缠绕式提升钢丝绳:
——专作升降人员用的,不小于9;
——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升降人员时不小于9,升降物料时不小于7.5;
——专作升降物料用的,不小于6.5。
多绳摩擦提升钢丝绳:
——升降人员用的,不小于8;
——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升降人员时不小于8,升降物料时不小于7.5;
——升降物料用的,不小于7;
——作罐道或防撞绳用的,不小于6。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3.4.2、6.3.4.3、8、单绳提升,钢丝绳与提升容器之间用桃形环连接时,钢丝绳由桃形环上平直的一侧穿人,用不少于5个绳卡(其间距为200~300mm)与首绳卡紧,然后再卡一视察圈(使用带模块楔紧装置的桃形环除外)。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3.4.1l
9、在用竖井罐笼的防坠器,每半年应进行一次清洗和不脱钩试验,每年进行一次脱钩试验。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3.4.12
10、提升装置的天轮、卷筒、主导轮和导向轮的最小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摩擦轮式提升装置的主导轮,有导向轮时不小于100,无导向轮时不小于80;
——落地安装的摩擦轮式提升装置的主导轮和天轮不小于100;
——地表单绳提升装置的卷筒和天轮,不小于80;
——井下单绳提升装置和凿井的单绳提升装置的卷筒和天轮,不小于60;
——排土场的提升或运输装置的卷筒和导向轮,不小于50;
——悬挂吊盘、吊泵、管道用绞车的卷筒和天轮,凿井时运料用绞车的卷筒,不小于20;
——其他移动式辅助性绞车视情况而定。
提升装置的卷筒、天轮、主导轮、导向轮的最小直径与钢丝绳中最粗钢丝的最大直径之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地表提升装置,不小于1200;
——井下或凿井用的提升装置,不小于900;
——凿井期间升降物料的绞车或悬挂水泵、吊盘用的提升装置,不小于300。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3.5.1、6.3.5.2
11、缠绕两层或多层钢丝绳的卷筒,应符合下列规定:
——卷筒边缘应高出最外一层钢丝绳,其高差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5倍;
——卷筒上应装设带螺旋槽的衬垫,卷筒两端应设有过渡块;
——经常检查钢丝绳由下层转至上层的临界段部分(相当于1/4绳圈长),并统计其断丝数。每季度应将钢丝绳临界段串动1/4绳圈的位置。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3.5.4
12、主要提升装置,应由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按规定的检测周期进行检测。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3.5.25
三、井下通风
1、矿井应建立机械通风系统。
正常生产情况下,主扇应连续运转。
企业应根据生产变化,及时调整矿井通风系统,并绘制全矿通风系统图。通风系统图应标明风流的方向和风量、与通风系统分离的区域、所有风机和通风构筑物的位置等。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4.2.1、6.4.3.1
2、箕斗井不应兼作进风井。混合井作进风井时,应采取有效的净化措施,以保证风源质量。
主要回风井巷,不应用作人行道。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4.2.5
3、每台主扇应具有相同型号和规格的备用电动机,并有能迅速调换电动机的设施。
主扇应有使矿井风流在l0min内反向的措施。当利用轴流式风机反转反风时,其反风量应达到正常运转时风量的60%以上。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反风试验,并测定主要风路反风后的风量。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4.3.2
4、掘进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应安装局部通风设备。局扇应有完善的保护装置。
局部通风的风筒口与工作面的距离:压入式通风应不超过l0m;抽出式通风应不超过5m;混合式通风,压入风筒的出口应不超过10m,抽出风筒的人口应滞后压人风筒的出口5m以上。
风筒应吊挂平直、牢固,接头严密,避免车碰和炮崩,并应经常维护,以减少漏风,降低阻力。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4.4.1、6.4.4.2、6.4.4.5
5、停止作业并己撤除通风设备而又无贯穿风流通风的采场、独头上山或较长的独头巷道,应设栅栏和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进入。若需要重新进入,应进行通风和分析空气成分,确认安全方准进入。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4.4.4
四、电气设施
1、由地面到井下中央变电所或主排水泵房的电源电缆,至少应敷设两条独立线路,并应引自地面主变电所的不同母线段。其中任何一条线路停止供电时,其余线路的供电能力应能担负全部负荷。无淹没危险的小型矿山,可不受此限。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5.1.3
2、矿山企业应备有地面、井下供(配)电系统图,井下变电所、电气设备布置图,电力、电话、信号、电机车等线路平面图。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5.1.8
3、中央变(配)电所的地面标高,应比其人口处巷道底板标高高出0.5m;与水泵房毗邻时,应高于水泵房地面0.3m。采区变电所应比其人口处的巷道底板标高高出0.5m。其他机电硐室的地面标高应高出其入口处的巷道底板标高0.2m以上。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5.4.1
4、硐室内各种电气设备的控制装置,应注明编号和用途,并有停送电标志。硐室入口应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人内”的标志牌,高压电气设备应悬挂“高压危险”的标志牌,并应有照明。
没有安排专人值班的硐室,应关门加锁。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5.4.5
5、井下所有作业地点、安全通道和通往作业地点的人行道,都应有照明。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5.5.1
6、地表调度室至井下各中段采区、马头门、装卸矿点、井下车场、主要机电硐室、井下变电所、主要泵房和主扇风机房等,应设有可靠的通讯系统。
矿井井筒通讯电缆线路一般分设两条通讯电缆,从不同的井筒进入井下配线设备,其中任何一条通讯电缆发生故障,另一条通讯电缆的容量应能担负井下各通讯终端的通讯能力。
井下无线通讯系统,应覆盖有人员流动的竖井、斜井、运输巷道、生产巷道和主要开采工作面。
井下通讯终端设备,应具有防水、防腐、防尘功能。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5.5.4
五、防排水
1、矿井(竖井、斜井、平硐等)井口的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1m以上。工业场地的地面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特殊情况下达不到要求的,应以历史最高洪水位为防护标准修筑防洪堤,井口应筑人工岛,使井口高于最高洪水位1m以上。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6.2.3
2、矿山企业应调查核实矿区范围内的小矿井、老井、老采空区,现有生产井中的积水区、含水层、岩溶带、地质构造等详细情况,并填绘矿区水文地质图。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6.3.1
3、一般矿山的主要泵房,进口应装设防水门。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山,应在关键巷道内设置防水门,防止泵房、中央变电所和竖井等井下关键设施被淹。防水门的位置、设防水头高度等应在矿山设计中总体考虑。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6.3.3
4、井下主要排水设备,至少应由同类型的三台泵组成。工作水泵应能在20h内排出一昼夜的正常涌水量;除检修泵外,其他水泵应能在20h内排出一昼夜的最大涌水量。井筒内应装设两条相同的排水管,其中一条工作,一条备用。
井底主要泵房的出口应不少于两个,其中一个通往井底车场,其出口应装设防水门;另一个用斜巷与井筒连通,斜巷上口应高出泵房地面标高7m以上。泵房地面标高,应高出其人口处巷道底板标高0.5m(潜没式泵房除外)。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6.4.1、6.6.4.2
六、防火和灭火
1、井下消防供水水池容积应不小于200m3。管道规格应考虑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的需要。用木材支护的竖井、斜井及其井架和井口房、主要运输巷道、井底车场硐室,应设置消防水管。生产供水管兼作消防水管时,应每隔50-100m设支管和供水接头。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7.1.3
2、主要进风巷道、进风井筒及其井架和井口建筑物,主要扇风机房和压入式辅助扇风机房,风硐及暖风道,井下电机室、机修室、变压器室、变电所、电机车库、炸药库和油库等,均应用非可燃性材料建筑,室内应有醒目的防火标志和防火注意事项,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7.1.5
3、井下各种油类,应单独存放于安全地点。装油的铁桶应有严密的封盖。
井下柴油设备或油压设备,出现漏油应及时处理。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7.1.6、6.7.1.7
4、不得用火炉或明火直接加热井下空气,或用明火烘烤井口冻结的管道。
井下不得使用电炉和灯泡防潮、烘烤和采暖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7.1.8
5、井下输电线路和直接回馈线路通过木制井框、井架和易燃材料的部位,应采取有效的防止漏电或短路的措施。执法依据:GB16423-2006
6.7.1.9
(一)露天矿山
一、露天采场
1、露天矿边界应设可靠的围栏或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误入。露天采场应有人行通道,并应有安全标志和照明。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1.9、5.1.12
2、对边坡应进行定点定期观测并有记录。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2.5.10、5.2.5.11
3、露天开采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分台阶开采,并坚持“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原则。
不应从下部不分台阶掏采。采剥工作面不应形成伞檐、空洞等。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1.2、5.2.5.7
4、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对地下开采的上部边界,根据采矿方法,留足境界安全顶柱或岩石垫层的厚度。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2.6.5
5、爆破作业现场应设置坚固的人员避炮设施。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1.21
二、矿山运输
1、道路与铁路交叉道口要设置警示标志。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3.2.10
2、山坡填方的弯道、坡度较大的填方地段以及高堤路基路段,外侧应设置护栏、挡车墙等。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3.2.6
3、卸矿地点应设置牢固可靠的挡车设施,并设专人指挥,挡车设施高度应不得小于该卸矿点各种运输车辆最大轮胎直径的五分之二。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3.2.12
三、电气安全
1、电气设备可能被人触及的裸露带电部分,必须设置保护罩或遮拦及警示标志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8.1.5
2、露天采掘设备的供电电缆,应保持绝缘良好,应不与金属管(线)和导电材料接触,横过道路、铁路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1.16
3、变电所应有独立的避雷系统和防火、防潮及防止小动物窜入带电部位的措施。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8.3.1
4、变电所的门应向外开,窗户应有金属网栅,四周应有围墙和栅栏,并应有通往变电所的道路。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8.3.2
四、防排水
1、露天采场的总出入沟口、平硐口、排水井口和工业场地,均应采取妥善的防洪措施。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9.1.2
2、应按设计要求建立排水系统,上方应设截水沟,有滑坡可能的矿山,应加强防排水措施;应防止地表、地下水渗漏到采场。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9.1.3
3、深凹露天矿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排水泵站,应设置专用的防洪、排洪设施。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1.4
五、排土场
1、排土场进行排弃作业时,应圈定危险范围,并设立警戒标志,无关人员不应进入危险范围内。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7.7
2、矿山排土场应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设计。
排土场应由有资质条件的中介机构,每5年进行一次检测和稳定性分析。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7.1、5.7.28
3、道路运输的卸排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排土场平台平整;排土线整体均衡推进,坡顶线呈直线形或弧形,排土工作面向坡顶线方向有2%~5%的反坡;
---排土卸载平台边缘,有固定的挡车设施,其高度不小于轮胎直径的1/2,车挡顶宽和底宽分别不小于轮胎直径的1/4和3/4;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5.7.12
4、排土场防洪,应遵守下列规定:
---山坡排土场周围,修筑可靠的截洪和排水设施拦截山坡汇水;---排土场内平台设置2%~5%的反坡,并在排土场平台上修筑排水沟,以拦截平台表面及坡面汇水; 执法依据:GB16423-2006
【医疗质量安全检查表】推荐阅读:
医疗质量检查表10-20
医疗质量控制检查记录10-26
年终医疗质量检查方案12-24
按年医疗质量检查内容07-17
9月医疗质量检查小结01-24
医疗质量监督、检查、教育制度06-12
高新民爱医院医疗质量检查07-17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无菌医疗器械检查指南(试点用)05-14
医疗设备检查保养表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