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通用8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篇1
茶心酒情医院 医疗器械
管 理 制 度
目录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组织职责及名单.....................................................1 医疗器械供应商审核、采购制度.........................................................3 医疗器械验收制度.................................................................................5 医疗器械入库储存管理制度.................................................................7 医疗器械出库复核制度.........................................................................8 有效期医疗器械管理制度.....................................................................9 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10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12
............................................................13 医疗仪器使用管理规定........................................................................14
............................................................17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18 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20 质管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21 医疗器械使用前质量检查制度...........................................................22 医疗器械追踪、溯源制度...................................................................23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自查制度...............................................................24 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25 医疗器械转让与捐赠制度...................................................................24 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25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组织职责及名单
医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组织职责是由医院主管领导、职能部门、相关业务科室、组成医院医疗(含教学)设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组织。
一、医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组织由组长,副组长,成员若干名组成。成员可定期或不定期调整。
二、医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组织的职责
1、对医疗设备引进的咨询、审议、决策及工程项目协调等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计划、论证、购置、验收、管理、维修报废及技术问题进行评价或咨询。
2、医院医疗器械质量管组织会对各科室申请购置的器械论证及效益分析,小组成员讨论,统一意见后报向院长汇报。
3、负责确定并建立本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关工作制度细则,对其进行审核和评价,监督纠正措施的执行。
4、负责建立本院的器械管理体系,督促开展对医院器械的定期监测工作。
5、负责确定并建立医疗器械应用质量的监控体系,组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调查和追踪。
6、组织执行医疗器械使用效能分析评估。
7、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组织办公室设于办公室
茶心酒情医院 医疗器械管理组织
长:
组
副组长:
成员:
医疗器械供应商审核、采购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和医院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把好医疗器械购进质量关,确保依法购进并保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疗器械应当由采购部门实行统一采购。临床科室不得自行采购。
二、严格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采购,质量第一”的原则。在采购时应选择合格供货方,对供货方的法定资格,履约能力,质量信誉等应进行调查和评价,并建立合格供货方档案。
三、采购应制定计划,并有质量管理机构人员参加,应签订书面采购合同。明确质量条款。采购合同如果不是以书面形式确立的,购销双方应提前签订注明各自质量现任的质量保证协议书。协议书应明确有效期。医疗设备的购进应当有检测、维修和保养条款。
四、购进的医疗器械必须有产品注册号、产品包装和标志应符合有关规定。工商、购销合同及进口医疗器械合同上注明质量条款及标准。
五、质量管理员应做好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工作,审核时应查明以下加盖供方公章的证件、材料,并建立档案:
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2、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及附件;
3、《营业执照》;
4、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授权书原件,委托授权书应明确授权范围;
5、销售人员身份证明;
六、购进医疗器械产品应开据合法票据,并按规定建立购进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票据和记录应按规定妥善保管。
七、采购医疗器械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1、从无《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企业购进医疗器械;
2、购进小包装已破损、标识不清的无菌器械;
3、购进未经注册、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淘汰的医疗器械;
八、应及时了解医疗器械的库存结构情况,合理制定业务购进计划,在保证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避免医疗器械因积压过期失效或滞销造成的损失。
医疗器械验收制度
一、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为保证入库医疗器械质量完好,数量准确,特制定本制度;
二、验收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医疗器械法律及专业知识;
三、医疗器械验收应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的规定办理。对照商品和送货凭证,进行供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批号、灭菌批号)、有效期、产品注册证号、数量、等的核对。对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固、标示模糊等问题,不得入库,并上报质管部门。
四、进口医疗器械验收应符合以下规定:进口医疗器械验收,供货单位必须提供加盖供货单位的原印《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等的复印件。
1、核对进口医疗器械包装、标签、说明书,是否用使用中文;
2、标明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是否与产品注册证书规定一致;
3、说明书的适用范围是否符合注册证中规定的适用范围;
4、产品商品名的标注是否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包装标示管理规定》;
5、标签和包装标示是否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或注册产品标准的规定。
五、验收首购品种应有首批到货同批号的医疗器械出厂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单。
六、外包装上应标明生产许可证号及产品注册证号;包装箱内没 有合格证的医疗器械一律不得收货。
七、对与验收内容不相符的,验收员有权拒收,填写‘拒收通知单’,对质量有疑问的填写‘质量复检通知单’,报告质管部确认,必要的时候送相关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确认为内在质量不合格的按照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进行处理,为外在质量不合格的由质管部通知采购部门与供货单位联系退换货事宜。
八、入库商品应先入待验区,待验品未经验收不得取消待验入库,更不得销售。
九、入库时注意有效期,一般情况下有效期不足六个月的不得入库。
十、经检查不符合质量标准及有疑问的医疗器械,应单独存放,作好标记。并立即书面报告科主任进行处理。未作出决定性处理意见之前,不得取消标记,更不得销售。
十一、验收完毕,做好医疗器械入库验收记录。入库验收记录必须记载:验收日期、供货单位、验收数量、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厂商、批号(生产批号、灭菌批号)、有效期、产品注册号、质量情况、验收人等。医疗器械入库验收记录必须保存至超过有效期或保质期满后2年。
十二、验收工作必须要求及时,尤其是进口设备,必须掌握合同验收与索赔期限,以免因验收不及时造成损失。
医疗器械入库储存管理制度
一、医疗器械仓库应相对独立,仓库周围应卫生整洁,无污染,仓库内应干净整洁,门窗严密,地面平整。配备防潮、通风、避光、防尘、防虫、防鼠、调节温湿度以及消防安全等设备设施,做好分区工作。仓库内不得存放非医疗器械产品及无关杂物,无菌医疗器械与一般医疗器械应分区摆放。
二、医疗器械仓库应按照规定划分为四个区并按色标管理:合格区——绿色,不合格区、退货区——红色,待验区——黄色。
三、仓库内设货位卡,做到卡、货相符。
四、医疗机构仓库保管养护员应熟悉医疗机构用医疗器械的质量性能和储存要求,做到医疗器械产品按品种、批次摆放,医疗器械要专库(或专区)存放,医疗器械与非医疗器械分开存放,无菌医疗器械要专库(或专区)摆放,有温度等特殊要求的医疗器械要存放于专用冷库中。
五、保管养护员发现有过期失效或包装破损的医疗器械时,应及时清点,做好记录并存放于不合格区,列表上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员,不得私自随意处理。
医疗器械出库复核制度
一、医疗器械出库,必须凭使用部门申请单。仓库要认真审查申请单,如有问题必须报告科主任。
二、医疗器械出库,仓库要把好复核关,必须按出库凭证所列项目,逐项复核品名、规格、型号、批号(生产批号、灭菌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数量、质量状况等项目。做到数量准确,质量完好,包装牢固。
三、医疗器械出库必须遵循“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和按批号逐批发货的原则。出库按领物申请单对实物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数量、项目的核对。如发现以下问题要停止发货,上报科主任:
1、外包装出现破损、封口不牢、衬垫不实、封条严重损坏等现象;
2、包装标识模糊不清或脱落;
3、过期或失效。
四、出库后,如对帐时发现错发,应立即追回或补换、如无法立即解决的,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配合协作,认真处理。
五、发货复核完毕,要做好医疗器械出库复核记录。出库复核记录包括:出库日期、领用单位、品名、规格(型号)、数量、批号(生产批号、灭菌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质量情况、经手人等,记录要按照规定保存至超过有效期或保质期满后2年。
效期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一、为合理控制医疗器械的储存管理,防止医疗器械的过期失效,减少医院的经济损失,保障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标明有效期的器械,验收员要核对医疗器械的有效期是否与验收凭证一致;验收凭证上没有注明的,验收员要注明。
三、保管员在接到入库清单后,应根据单上注明的效期,逐一对商品进行核实,如发现实物效期与入库单效期不符时,要及时通知验收员核实;入库后,效期产品单独存放,按照效期远近依次存放。
四、在医疗器械保管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有效期限,随时检查,发货时要严格执行“先产先出”、“近期先出”、“按照批号发货”原则问题,防止过期失效。
五、医院规定,距离有效期差6个月的医疗器械定为近效期医疗器械,对近效期医疗器械仓库每月应填写医疗器械近效期催销报表,通知相关部门尽快处理。
六、过期失效医疗器械报废时,要按照不合格医疗器械处理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报废手续,并要查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为了严格控制与管理不合格医疗器械,严格把关不合格医疗器械的在进货、入库、出库等各个环节,确保使用者在使用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特制定本制度。
一、凡医疗器械包装、标签,规格、名称、用途及说明书与法定质量标准或有关法律法规不符合的医疗器械,均属不合格医疗器械;
二、进货检查验收时发现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必须报经医疗器械管理部、医院相关领导确认,并及时通知采购员与供货单位联系退货事宜;
三、医疗器械入库存储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时:
1、应立即存放于不合格医疗器械区,悬挂红色标志牌(合格品为绿色、待验品为黄色、不合格品为红色);
2、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如果是生产环节或运输环节的质量隐患而导致的,及时向供货单位联系,商洽退货或销毁等处理办法;
3、上报医疗器械管理部备案,通知财务部拒付或者暂缓支付相关货款;
4、与供货商进行质量查询,提出改进建议,协助供货商提供更加优质医疗器械;
四、医院仓库储存保管或养护不当而导致的不合格医疗器械,必须认真排查此类型及其它类型医疗器械有无受到影响,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报请院领导处理;
五、在出库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医疗器械,应立即停止发货;同时,按出库记录追回不合格医疗器械,并将不合格医疗器械移放于不合格医疗器械区,悬挂红色标志牌;
六、上级药监部门抽查、检验判定为不合格医疗器械时,或药监、药检部门公告、发文、通知查处发现的不合格医疗器械时,应立即停止出库;同时,按出库记录追回不合格医疗器械,并将不合格医疗器械移入不合格医疗器械区,悬挂红色标志牌,等待进一步处理;
七、对不合格医疗器械按规定进行报损和销毁时,由仓库保管员定期列出清单,填写“销毁医疗器械报告”(附销毁产品的清单),经医疗器械管理部、医院分管院长审批和有关部门核对签字后,由医疗器械管理部组织人员进行销毁,销毁过程应做记录;特殊管理的不合格医疗器械的销毁应报告药监、卫生部门,办理销毁审批手续进行监毁。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
一、为促进医疗器械的合理使用,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据《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根据使用中对人体产生损伤的可能性、对医疗效果的影响,医疗器械使用状态可分为接触或进入人体器械和非接触人体器械,具体如下:
接触或进入人体器械,如有源器械失控后造成的损伤程度分为:轻度损伤、损伤、严重损伤。非接触人体器械对医疗效果的影响,其程度分为:基本不影响、有间接影响、有重要影响。
医疗器械种类、品种繁多,对人体引起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程度不尽一致,一般有:A、医疗器械的质量因素;B、操作技术因素;C、被医疗患者的体质因素或其他因素,如是否使用其他药物、有毒物品及其他致敏因素。所以,如果出现医疗器械使用后的不良反应,必须认真调查、分析、核实,必要时经有关技术监督管理部门检查、验证确定。
三、质量管理部负责收集、分析、整理、上报企业的产品不良事件信息。
四、有关部门应注意收集正在使用的产品不良事件信息,填报不良事件报告表,及时通过网络上报黄岛区食品药品监督局。
五、应重点收集首营品种的不良事件信息并及时反馈。
一、凡属科室使用的医疗器械发生故障,出现异常现象不能进行
二、修理人员必须定期到各科室了解各种仪器使用和保管情况,三、凡需修理的医疗仪器修复后,必须详细记录,分析发生故障
四、维修人员必须明确职责和分工,加强业务技能的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及时保质、保量地做好医疗仪器和器械的维修、验收、安
五、医疗器械发生故障由于本院条件所限无力维修时,应报请器械科领导和院领导批准由维修组对外统一联系,而后办理一切手续(特殊情况除外)
六、维修人员定期下科室对贵重仪器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操作人员是否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设备的防护是否符合要求,计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以及设备的维修保养情况。
医疗仪器使用管理规定
一、凡有医疗设备的科室,要逐步建立使用管理责任制,指定专人管理,严格使用登记。认真检查保养,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开机可用,并保证账、卡、物相符。
二、新进仪器设备在使用前要由器械科负责验收、调试、安装。组织有关科室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管理、使用和训练,使之了解仪器的构造、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方法后,方可独立使用。凡初次操作者,必须在熟悉该仪器的人员指导下进行。在未熟悉该仪器的操作前,不得连接电源,以防接错电路,造成损坏。
三、仪器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仪器的技术标准、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使用仪器前,应判明其技术状态确实良好,使用完毕,应将所有开关、手柄放在规定位置。
四、不准搬动的仪器,不得随意挪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发现仪器运转异常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排除故障,必要时应请总务科协助,严禁带故障、超负荷使用和运转。仪器损坏需修理者报总务科处理。
五、仪器设备(包括主机、附件、说明书)一定保持完整无缺,即使破损零部件,未经总务科检验亦不得任意丢弃。
六、仪器用完后,应由管理人员检查,关机放好。若发现仪器损坏或发生意外故障,应立即查明原因和责任,如系违章操作所致,要立即报告医务科及总务科,视情节轻重进行赔偿或进一步追究责任。1.一般事故:未按操作规程操作,造成1万元以下仪器损坏,尚能修复,不致影响工作者,按一般事故处理。
2.责任事故:未按操作规程操作,造成1万元以上仪器损坏而不能修复者,按责任事故处理。
3.重大事故:因工作责任心不强、玩忽职守造成1万元以上仪器损坏而不能修复者,或虽能修复但设备事故损失费(设备修复费+停机损失费)在1万元以上者,按重大责任事故处理。
4.无论何种事故发生后,都要立即组织事故分析。一般事故分析会由总务科组织使用、维修等有关人员参加;重大事故分析会由院领导主持。
5.事故分析会的主要内容是对事故原则、事故责任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及制订防范措施,要做到:事故原因不明、责任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不受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七、仪器经过验收合格发给使用科室后,要根据仪器的具体情况规定使用率。仪器属公用资产,应专管公用,任何人不准以任何借口作为私有财产垄断使用。对于使用率低或使用不当,仪器未有充分发挥作用的,总务科有权报告院长收回。
八、各科室所使用的医疗器械发生故障时,未经批准不得将仪器带往外地修理。
九、贵重仪器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须经院长批准,方可借出。收回时,由保管科室检查无误,方可收管。
十、各种仪器的说明书、线路图等资料,按科技档案由总务科建 立档案。各科需用时,应办理借阅手续。总务科和有关科室,如因操作维修需经常使用的,可复印副本。
十一、仪器室内应保持整齐、清洁,要经常注意门、窗、水、电
一、凡符合以下报废条件的不能用于临床使用的医疗设备,应予以报废。
1、经检测,维修后技术性能仍无法达到临床应用基本要求。
2、仪器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超过使用年限。
3、严重污染环境,危害患者或工作人员安全及健康,改造费用昂贵的。
4、虽可以修复,但维修费用过大,已不值得修理的。
5、计量器具按“计量器具管理制度”规定,已无法满足计量基本标准的要求。
6、凡是国家明文禁止使用的医疗器械及相关的设备
二、申请报废医疗器械,由使用部门提出,总务科登记,经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同意。
三、待报废医疗(含教学、科研)设备在未批复前应妥善保管,已批准的报废的大型医疗设备应将其可利用部分拆下,折价入账,入库保管,合理利用。
四、经批准报废的医疗器械,使用部门和个人不得自行处理,一律交回总务科统一处理。如有违反者应予追查,并交主管部门处理。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根据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家管理局《一次性无菌使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指无菌、无热源、经检验合格,在有效期内一次性直接使用的医疗器械。
二、为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管理,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依据《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三、所购的无菌医疗器械,根据不同经销商、不同厂商的不同产品,应验明:生产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产品注册证》、《产品合格证》或《卫生许可证》、计量合格证、产品检验报告、法人委托授权书、销售人员身份证。经营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法人委托授权书、销售人员身份证及提供生产企业的全部有效证件。验证合格后方可按《出入库管理制度》验收入库。
四、外包装不合格,小包装破损,标识不清,过期淘汰的无菌器械,一律作不合格产品,不准入库。
五、验收入库的物资必须按品名、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生产批号、灭菌批号、产品有效期、制造商和经销商名称及购入时间进行登记,并及时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六、做好厂、商家资格证件记录工作,做好所有产品的证件记录和保管工作,备查。七、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不得重复使用。
八、使用时若发生热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和医疗器械采购部门。
九、医院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自行作退、换货处理。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用后,须进行消毒、毁形,并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十一、医院感染管理科须履行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采购、管理和回收处理的监督检查职责。
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
一、为保证医疗器械质量,创造一个有利器械质量管理的优良工作环境,保证职工身体健康,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仓库、使用场所应明亮,地面整洁,无垃圾,无污水,无污染物。
三、办公室地面、桌面等每天清洁,每周进行彻底清洁。
四、仓库环境整洁、地面平整,门窗严密牢固,物流畅通有序。并有安全防火、防虫、防鼠设施,无粉尘、无污染源。
五、在岗员工个人卫生整洁,精神饱满。
六、每年组织一次健康检查。单位分管医疗器械质量的负责人、质管人员、验收、保管、养护、复核等直接接触医疗器械的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其中验收员、养护员必须有视力的体检。
七、按照规定的体检项目进行检查,不得有漏检行为或找人替检行为,一经发现,医院将严肃处理。
八、经体检的员工,如患有精神病、传染病、化脓性皮肤病的患者,立即调离直接接触医疗器械的岗位,待身体恢复健康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工作。
九、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档案至少保存至职工离开原岗位后一年。
质管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
一、为了提高职工的质量教育,业务水平,更好的为病员服务,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质量管理、验收、保管、养护、使用等的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三、总务科负责组织医院的员工质量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
四、总务科根据医院制定的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全年的质量教育、培训及考核工作,建立职工质量教育培训档案。
五、医院职工质量知识学习,以医院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和自学方式为主。根据培训的内容不同选择笔试、口试、现场操作等考核方式。医疗器械使用前质量检查制度
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在医疗器械使用前,严格遵循医疗器械使用前质量检查制度。
一、医院采购医疗器械,要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暂行)》的要求进行索证。凡证件不齐者,一律不予采购。
二、医疗器械投入使用前,必须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标签标识,建立真实完整的记录,记录应包括供货单位、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产品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购进数量、购进日期、验收结论、验收人签名等。
三、根据采购计划、进货发票或送货单,对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供货单位、数量、日期等逐项核对、清点。如有不相符或破损应及时做好记录,严禁投入临床使用。
四、医疗器材投入使用前要进行严格的检查。
1、外包装检查:包装、密封等是否牢固;外包装上的中文标识是否符合要求;包装注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商、批准文号、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等是否清晰齐全;有关特定储运图示及使用的包装标志是否清晰。不合格的,不予投入临床使用。
2、内包装检查:医疗器械内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无污染、无变形、封口应严密,如有铅封轧印必须清楚。不合格的,不予投入临床使用。医疗器械追踪、溯源制度
1、采购部确保从证照齐全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购进医疗器械。
2、验收员进行产品验收时严格执行医疗器械产品可追溯管理制度和产品验收制度,对无《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企业的产品不予入库,对无《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不予入库,并认真核对证件效期及、产品包装注册证与上级供货商提供的注册证一致性。验收记录以纸质和电子数据两种方式备案
4、复核人员根据临床客户历史采购情况,对无采购史、产品医疗器械准字号变更等情况的,主动向临床用户提供相关证件,并接受临床医疗用户的监督。
质量管理自查制度
1、质量管理自查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医院质量管理制度及支持性文件。
2、质量管理自查内容包括质量管理制度的符合性,质量管理制执行的有效性。
3、医院各科室需严格按依据《医疗器械管理制度》条款的要求进行作业,并建立相关记录,定期对本科室工作进行盘点;
4、医疗器械管理小组每半年对各科室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考核,对自查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需及时整改;
5、质量管理自查的内容包括:
(1)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培训执行情况;
(2)供货商资格的审查;
(3)仓库贮存、养护、出入库相关记录;
(4)购进医疗器械质量验收记录;
(5)卫生及人员健康档案;
(6)不合格品的处理;
(7)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情况;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制度
为满足规范本医院设施设备的维护、验证及检定的要求,严格设施设备验证和校准的管理,保证设施设备能安全、有效、规范运行,制定本制度:
一、库房应当配备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包括:(1)医疗器械与地面之间有效隔离的设备,包括货架、托盘等;
(2)避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设施;(3)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设备;(4)包装物料的存放场所;(5)有特殊要求的医疗器械应配备的相应设施设备。
二、库房温度、湿度应当符合所经营医疗器械说明书或者标签标示的要求。对有特殊温湿度贮存要求的医疗器械,应当配备有效调控及监测温湿度的设备或者仪器。
三、计量仪器校正:常使用中的设备(温湿度计)每一定周期都要进行相关的检定和校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有可能影响测定结果,而又未到检定周期的设备应尽快进行检定、校准。合格后才能使用。
四、质管部根据周期检定、校准计划,提前一个月把即将到期的检测、测量和试验设备和器具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校准,检定、校准有关记录、证书由行政部归档交质管部保管。
五、设施的维护
1、对计量量具实行标志管理,给每台检测、测量和试验设备和 量具贴上彩色标志,以表明其状态。
2、彩色标志的种类、用途:
(1)经检定、校准,证明检测仪器设备性能符合要求;或不必检定、校准,经检查功能正常(如计算机、打印机);或无法检定,校准,经比对等方式验证其性能符合要求的检测仪器设备均用合格(绿色)标识。
(2)经检定、校准,证明其性能在一定量限、功能内符合要求或降级使用的检测仪器设备用准用证(黄色)标识,并明示其限用范围。
(3)已损坏,或经检定、校准不合格,或超过检定、校准有效期,或暂不使用的检测仪器设备用停用证(红色)标识。
(4)检测仪器设备标志,由行政部计量管理员根据有效证填写相应内容,交使用部门粘贴。
六、设备的验证
1、所有有计量的仪器设备购进后投入使用前都必须进行检定、校准,并进行有效验证(冷库温度监控仪、仓库温湿度计)。且每一定周期都要进行一次验证。
2、验证是指对冷库以及冷藏、保温等运输设施设备进行使用前验证、定期验证,并形成验证控制文件,包括验证方案、报告、评价和预防措施等,相关设施设备停用重新使用时应当进行验证。
3、当设备状态发生变化(如长时间停用后重新启用)时,应重新进行验证。
4、验证工作由验证小组进行实施,验证小组由质管部负责给合公司相关部门组成,一般对使用操作方法和检测效果进行验证,以最适合的方法使用和操作。
5、验证前必须按使用检测效果、目的和设备的相关技术参数为基础,由验证小组负责制订详细的验证方案、偏差处理和预防应急预案,交验证领导小组批准,并严格按照所制订的验证方案进行验证。
6、验证结束后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最终确定一个最适合药品质量保证目的的验证结果,验证小组按此验证结果生成验证分析评估报告,并在报告中签名,交由验证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并出具验证合格报告,已验证的项目及相应的文件方可交付正常使用,并由验证小组对相关文件组织培训。验证文件资料按要求留档保存。
7、根据验证确定的参数及条件,正确、合理使用相关设施设备。
8、质管部建立并保存设备的技术档案,如:使用说明书、规格参数、验收记录等。
9、设备档案记录应按质量管理记录凭证的规定要求保管。
10、记录和数据应可追溯,长期在使用的设备应定期对设备的相关验证和检定、校
准数据进行分析,评定使用效果以保证测定数据准确。
11、设备的验证和检定、校准失效或达不到相关规定的应按要求降级使用或弃用。医疗器械转让与捐赠制度
1、转让:医疗器械使用单位之间转让在用医疗器械,转让方应当确保所转让的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并提供产品合法证明文件。转让双方应当签订协议,移交产品说明书、使用和维修记录档案复印件等资料,并经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转让。受让方应当参照《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八条关于进货查验的规定进行查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不得转让未依法注册或者备案、无合格证明文件或者检验不合格,以及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
2、捐赠:医疗器械使用单位接受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其他机构、个人捐赠医疗器械的,捐赠方应当提供医疗器械的相关合法证明文件,受赠方应当参照《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八条关于进货查验的规定进行查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不得捐赠未依法注册或者备案、无合格证明文件或者检验不合格,以及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使用单位之间捐赠在用医疗器械的,参照《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条关于转让在用医疗器械的规定办理。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篇2
1. 医疗单位计量管理的基本任务
(1)宣传实施贯彻国家计量法令、法规、方针和政策;
(2)制定本单位的计量管理办法和计量器具管理目录,制定各种计量管理制度,报领导批准后执行;
(3)制定周期检定日程表,组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保证各种计量数据的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
(4)负责制定计量器具配备和购置计划,计量器具统一管理;
(5)负责宣传、教育计量技术知识,对单位内部计量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6)组织计量人员的培训,处理内部纠纷。
2. 医疗计量机构的形式
(1)医疗单位的计量组织因大小不一计量机构有差异,其组织形式就不尽相同。计量组织可以单独建制,也可以与其他部门合设。
(2)医疗单位的计量系统在主管领导主持下,由计量专职机构、专职或兼职计量人员构成,在单位形成一个完整的计量管理网络,可以分集中管理、分级管理和集中分级管理相结合的三种管理形式。企事业可根据具体实际,任意选择一种。
3. 计量器具流转(流程)制度
这是医疗单位对计量器具在购置、使用、检定和报废等流转过程中对各个环节所做的规定,是各有关部门在管理工作中相互配合、制约监督、分清职责的重要文件。计量器具流转的每个环节必须受控,否则就不能实施有效的统一管理,更无法保证每件计量器具准确合格。通常情况下,计量器具流转环节为:
(1)单位计量管理部门要审查单位各部门、各医疗学科、化验室提出的申购计量器具计划。
计量管理部门对申购计划主要从计量技术要求上把关,如申购的计量器具的计量单位是否符合法定计量单位的要求,准确度、量程、功能是否满足医疗测量的需要,型号、规格、数量进行综合平衡,避免重复申购等。其目的是防止盲目申购,给单位带来经济上不必要的支出。
(2)入库检定
供应部门应按审查过的申购计划采购。购得的计量器具,在入库前要由销售厂商进行送检校准。经检定验收合格的,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的,退回供应部门(销售方)处理。购进的计量器具凡无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的为不合格处理,防止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流入医疗单位。
(3)建账登记发放
申购部门领用时,应由单位的计量管理部门对每件计量器具进行建账登记、编号、立卡、确定检定周期后发放使用,如计量器具库存已超过有效期,必须重新检定合格后才能发放使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由执行强检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依据检定规程确定。
(4)降级、报废、销号
在计量器具使用过程中,发现已无法保证原来的准确度或无修理价值时,按一定的审批程序可降级使用或作单项使用直至报废处理。报废的计量器具应立即抽卡销号。
(5)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维护、保养制度医疗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备计量器具,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使在用计量器具做到正确使用,做好维护保养工作的要求。
4. 在用计量器具抽检制度
使用中的计量器具,在有效周期内还应进行抽检,以及时掌握在用计量器具准确度的变化信息,为制定最佳检定周期、提高计量器具合格率提供依据。计量器具抽检周期比例以每个季度为一个统计周期。计量器具抽检不能代替周期检定。抽检检定,通常只检定该器具的主要项目或示值,周期检定是按检定规程要求全项目检定。
5. 计量原始数据、统计报表、证书标志管理制度
计量原始数据管理的内容,主要与诊断、治疗、化验、药品计量、医疗安全、经营管理、安全防护、环境监测、经济效益等环节可测量的并与计量有关的检测数据。这些原始数据的采集,要以制度保证。
统计报表的管理,主要是指医疗单位向外和内部填报表中,所填报的有关计量数据,从制度上规定应由计量器具给出的数据为准。改变过去以估算、倒算、平均分摊的做法,确保计量数据准确可靠。
证书标志的管理,检定证书应由专人保管,做到检定周期衔接,证书连贯。计量器具标志是单位内部为区分计量器具工作状态,而自己制定的粘贴在计量器具上的识别标志,以更有效地进行分类管理。
一般识别标志分“红”、“绿”、“黄”三种颜色,粘贴要求如表1。
参考文献
[1]国家《计量基准管理办法》文件
[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文件
[3]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暨《医疗设备信息》
[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管理;对策
从整体性分析,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有效运行的主要基础内容,其中医疗保险基金的应用涉及到了医疗保险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关系到广大群众基本医疗保障需求,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保障能力,强化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机制,提高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率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最为主要的任务与内容。
一、目前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
1.医疗保险支付存在不平衡现象
众所周知,现阶段我国医疗保险基金绝大部分均是由国家或者职业所支付,其中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职工医疗费用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根据不完全统计分析,在2015年全国职工医疗费用接近800亿元,比改革初期费用增加了30倍。由此可以清楚了解到目前医疗保险基金速度不断增长,药品的价格也得到上涨,这种发展情况会导致诸多企业与单位难以承受。
2.缺乏对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
因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基金不仅使用不规范,并且还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模式,且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医疗机构与职工个人身上。有诸多小型医疗机构会肆意抬高药品的价格,或者乱开药物,导致医疗费用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趋势。还有诸多职工对医疗保险基金过分使用,形成滥用现象,甚至还出现一人生病,全家用药的不合理现象。根据笔者的调查与分析,因医疗费用支出不合理而导致职工医疗费用增多呈现出日益上升趋势。
3.医疗保险基金覆盖面比较狭窄
严格来说,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岗位人员所享受到的医疗待遇是不同的,并且有非常多的人员并没有得到最基本的医疗保险保障。其中,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地区医疗保险得到普遍覆盖,但是对于农村或者西部等经济欠缺的地区,医疗保险基金并没有得到全面覆盖,很多医疗保险劳资纠纷现象层出不穷。
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分析,可以得知当前我国劳保医疗制度没有遵循时代发展的要求,没有严格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运行,如果不加以分析与研究,那么则会导致医疗保险制度作用无法得到全面发挥。
二、新时期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发展对策
1.构建弹性预算制度
通常情况下,对于参保人的需要不能一味的进行满足,要从最基本的要求出发,这要将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管理制度建立在科学与合理的发展趋势之上,还要遵循中国的发展情况,根据群体制定有效的支出模式。因我国老人群体日益庞大,老龄化现象严重,所以笔者认为需要对这一群体有所侧重,还要针对性的制定科学有效的预算制度,能够从客观角度出发,尤其在基金预算支出之前需要做好各项调查工作,要对人群需求进行分析,尽可能满足参保人的医疗需求。当然,只有真正满足参保人的要求,才能满足基本医疗基金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的目的。
2.创新医疗系统内部环境
在新形势下需要从全局出发,积极实现对医疗系统内部的调整以及控制,从基本属性分析,医疗基金所涉及的内容较多,是整个医疗服务体系以及治疗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具有复杂性,所以需要实现医疗系统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还需要保证每一个部门能够在日常运作中树立维护基金安全、减少基金浪费的宗旨。其中在创新医疗系统内部环境时还需要对专业人员加强培养,积极提高这部分人员的费用意识,保证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具有合理性。还需要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更新与调整,利用规章制度对医疗机构行为进行规范,如此才能真正减少医疗基金浪费现象,才能真正实现对医疗保险机构的监督与管理。
3.构建医疗保险信息系统
很多情况下医疗保障基金支出往往需要依赖医疗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如果医疗信息公开程度越来越大,那么基金的盲目性以及流失程度才会得到降低。其中医疗保险办理机构在对参保人进行业务办理的时候,需要对办理人的基本信息有所了解,还需要根据办理人的实际情况对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与预算加以调整,这样才能真正避免医疗保险基金出现流失现象。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在新时期还需要加强对计算机的应用,要将参保人员的信息录入档案之中,强化医疗保险的经办机构,构建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信息系统,真正实现医疗保险人员信息的共享,如此才能实现对医疗保险审核人员的监督,才能真正杜绝医疗服务机构,减少医疗保险基金的过渡使用。
4.制定医疗保险风险防控模式
当前参保人与医疗服务机构联手寻租现象十分严重,这种情况会导致医疗保险基金流失,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坚决进行制止。除此之外,对于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形式,需要进一步将商业医疗保险风险控制引入其中,要制定一批既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还具有医学常识的人员,真正打造专业型团队;制定有效的支付条款以及支付条件;做好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审核,制定信誉评价体系,对于违规的医疗保险服务机构要进行惩处,或者采取有效的法律手段,对骗保人以及相关机构进行责任追究。
总而言之,医疗保险基金是人民群众生活保障的基础,对于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则需要加强分析,采取监督与管理的方式形成有效的支出管理制度,实现医疗信息的公开化,保证医疗基金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茹国英.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经济学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2,06:136.
超声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篇4
一、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室的质量管理和规章的落实。副主协助科主任实行管理,并完成由主任交给的一些具体事项的检查、督促和落实。
二、超声诊断报告发出时间
1、门诊病人:2小时内发出报告。
2、急诊病人:1小时内发出报告。
3、住院病人当天下午送达该病人所在科室(建立签收制度)。
三、超声报告要求以规范医学术语书写,科主任不定期对报告单实行抽查。建立各种不同检查项目的报告模板:
1、腹部检查报告模板
2、心脏检查报告模板
3、外周血管及小器官报告模板
四、规范仪器使用操作规程,并将操作规程制成卡片挂于机器旁,科主任对使用医生的检查实行不定时现场检视。
五、建立随访登记制度,对典型 病例进行随访,取得临床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以便质量监测(诊断符合率、漏诊或错诊率)统计,科主任每月检查一次。
七、不定期征求临床科室意见。
差错登记制度
1、全体B超人员要以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肃的法制观念,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2、要经常进行安全医疗教育,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3、要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一旦发生应及时登记报告,并及时处理,力争把损害控制到最小程度。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制度 篇5
1、坚持质量教育。院质量皎月每年不少于一次,各科室每季进行一次。其内容应随质量管理的深入而循环渐进。通过质量教育,明确实行质量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了解自己的工作在质量形成中所取的地位,牢固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时刻保持强烈的质量意识,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建立质量管理组织。医院建立以院长为首的质量管理委员会,各科室建护理、医技、后勤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同时纳入科室、个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3、推行标准化管理,依据标准实施管理质量标准体系。标准化管理细则另定。
4、搞好质量情报工作,逐步建立以医疗统计为中心环节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制度,做到质量信息的收集、传递、反馈、处理等准确、及时、有效。
5、实行质量管理责任制。医疗质量的责任制要落实到医疗质量形成过程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要有明确的质量管理要求和质量检查考评制度,做到逐级负责,层层把关。
6、落实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措施。对易发生于紧急病号延误诊治,医务人员擅离职守、违反操作规程、医疗作风低劣、仪器管理维修不善、病号管理方面不严等方面的差错、事故、纠纷等要当做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7、建立有利质量管理的经济管理制度。
护理部工作制度
1、围绕校医院工作计划、任务的总要求,明确护理工作目标,做到年有计划、总结,季、月有重点,周有安排,日有工作程序,保证全院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2、全院有统一的护理规章制度,各级护理人员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制定疾病护理常规。
3、护理部每天深入临床科室护理查房和业务指导。
4、负责组织安排急、危、重、大手术病人的抢救工作,必要时组织特护,检查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
5、组织全院护理人员业务学习,有条件是组织护理查房。制定各级护理人员培训计划,有远、近期培训目标,每年进行理论、技术操作考试各一次,成绩纳入技术档案,作为晋升、晋级的依据。
6、积极推广新业务、新技术;鼓励护理人员撰写护理论文,提高理论水平。
7、建立各种护理管理记录本,及时掌握全院护理工作信息。
8、关心各级护理人员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进行医德风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9、护理部要协调好与医疗科、防保科等部门的工作,完成预防保健、免疫注射、各项体检等工作。
医护人员值班、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值守。
2、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未到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值班人员应提前10分钟到岗。
3、值班者在交班前必须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遇到特殊情况,必须详细交代,必要时与接班者共同完成工作后方可离去。
4、各班医生、护士为下一班医生、护士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如打扫、整理办公室、治疗室、换药室,准备消毒敷料,急救药品、器材及必要物品等,以便接班者能顺利工作。
5、接班需认真阅读交班报告及医嘱本,交班中若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代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时间如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因交班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6、交班报告应由值班医生、护士书写,要求书写字迹整齐、清楚,简明扼要,有连贯性,运用以学术语确切。
7、严格执行床头交班制度。
医院集体宿舍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集体宿舍的管理,结合实际,制定如下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员工申请住宿条件。
1、医院人员无适当住所或交通不便者,可以申请住宿。
2、凡有一下情况之一者,不得住宿:
(1)患有传染者
(2)有不良嗜好者
3、不得携眷住宿。
4、需遵守本规定。
第二条 本院提供员工宿舍系现住人尚在本院工作为条件,倘若员工离职(包括自动辞职、免职、解职、退休等)时,对宿舍的使用权当然终止,届时该员工应于离职日起
第三条 3天内,迁离宿舍,不得解故拖延或要求任何补偿费或搬家费用。宿舍统一由宿舍长管理,其工作任务如下:
1、总理一切内务,分配清扫,保持整洁,维持持续,负责管理水电、门户。
2、监督轮值人员维护环境清洁及门窗的关闭(尤其夜晚及遇有风雨)
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通知主管及管理部门:
(1)违反宿舍管理规则,清节严重者
(2)留宿亲友者
(3)宿舍内有不法行为或外来灾害时。
(4)员工身体不适应负责照顾,病情重大者应通知其亲友及医院领导。
第四条 员工对所居住宿舍,应尽管理人责任,不得随意改造或变更房舍。
第五条 员工不得将宿舍之一部分或全部转租或借于他人使用,若经发现,即停止其居住
第六条 权利。有关宿舍现有的器具设备(如:玻璃、床头柜、门窗、床铺等)本院以完好状态
交与员工使用,如有疏于管理或恶意破坏,酌情由有关人员负担该项修理费或赔
偿费,并视情节轻重论处。
第七条 住宿员工(含出差员工)应遵守下列规则:
1、服从宿舍管理人员派遣与监督
2、宿舍内禁止烧煮、烹饪或私自接配电线及装接电器。
3、寝室内不得使用或存放危险及违禁物品。
4、个人棉被、垫背起床后必须叠起。
5、烟灰、烟蒂不得丢弃地上,烟灰缸及其他易燃物品不得放置寝室。
6、换洗衣物不得堆积室内,其余衣、鞋必须收入柜内。
7、洗晒衣物需按指定位置晒凉。
8、电视、收音机的使用,声音不得过大,以免妨碍他人安宁。
9、就寝后不得有影响他人睡眠行为。10、11、12、13、14、15、16、宿舍不得留宿外人或亲友,如外人拜访应登记姓名、关系及进进出时间。贵重物品应避免携入,遗失由各自负责。不得于墙壁、橱柜上随意张贴字画或钉挂物品。污秽、废物、垃圾等应集中于指定场所倾倒。各房间的清洁由住宿人轮流打扫整理。对水、电、的使用不得浪费,随手关灯及水龙头。不得在床上抽烟,不得于宿舍内吃不良食品。
17、员工不得与宿舍或办公室内聚餐、喝酒、赌博、打麻将或其他不良或不当行为。
第八条 住宿人员需排轮值人员,负责公共地区的清洁,物品的修缮,水、电、门窗等的巡视、管理及其他联络事项。
第九条
住宿员工有下列之一者,除取消去住宿权利外,并呈报医院管理部门仪处:
厨房制度(暂行)
1、做为厨师人员应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2、早晚餐:医院只提供大米汤、馒头、咸菜、或凉拌菜(如职工或患有特别要求按市场收
费)午餐:实行六天不重复制,每周六上午院周会将下周午餐明细上交。经审批通过后,如不执行扣发后勤主任和厨师每人50元。
3、后勤工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对于不收饭票,不经审批,私自为职工和患者及
其他人员做饭或开小灶一经发现或经人举报查实后,后勤主任和厨师分别扣发工资每人100元。工作时间内不得私自使用、加工厨房内一切公有材料,不得私自会客、带亲属及其他员工在厨房用餐,违者后勤主任和厨师分别扣发工资每人100元。(如有特殊情况要事先审批)
4、每日上岗前,换好工作服,自检个人的仪容仪表。在工作时间内,不准大声喧哗、打闹,不得于其他员工争吵、打架,违者罚款50元。
5、不得吃、拿、送、损、偷任何公有物品或食物,违反者按原材料双倍罚款,重者开除处
理。
6、在厨房内任何人不得吸烟,违反者罚款10元。
7、爱护厨房一切设施、设备,做到轻拿、轻放,正确操作机器及保养维护,发现故意损坏
者,立即开除。如因个人操作不当损害者,按价赔偿,并追究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8、下班后要对厨房内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认真检查,管好电源、水源、煤气及油门等后锁
好门,方可离开。
9、日常卫生。每天饭后必须清洁卫生,做到干净、整洁。无食品原材料加工后的油渍、废
料堆积、地面整洁防滑、墙面、下水池处于无卫生死角,炊具、厨具、餐具每日清洗消毒,何种机器设备定时每天擦拭,室内无积水、无异味。10、11、12、在购买食物和材料时要提前跟财务下购物计划单(单上要明确购买物品及数量大概每天晨会各科负责人将中午不在医院吃饭的报给后勤主任。财务审核制度:购回用品须有后勤主任和厨师共同签字,并由监督组长(当周担任需要多少钱等)。
卫生对长得)轮流检查,最后由财务审定。
医疗重点环节质量管理制度 篇6
1、确定各科质控员,归属相关职能科和临床科双重管理。
2、制定环节医疗质量考核项目,质控办每月对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的医疗重点环节质量进行工作质量检查考核,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科室立即进行整改或提出整改措施,使医疗管理纳入日常工作,检查结果与科负责人管理奖、绩效工资挂钩。
3、医务科定期组织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质控员座谈,使环节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和完善,不断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4、每周院长行政查房对环节医疗质量考核项目进行督导。
5、环节医疗质量考核项目
(1)三级查房率100%。
(2)病历书写及时率100%。首次病程录须在8小时内完成,入院记录须在24小时内完成,抢救记录须在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手术记录须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术后病程录须即时完成。
(3)疑难病例讨论率100。住院一周,诊断不明确;住院期间实验室有重大发现,导致诊断治疗改变;治疗效果不好等情况均要开展讨论。同时核查疑难讨论记录本。
(4)死亡病例讨论率100%。死亡记录须在24小时内完成。死亡讨论在一周内完成。同时核查死亡讨论记录本。
(5)术前小结、讨论率100。
(6)输血告知病人并签署同意书签字率100%,查对率100%。
(7)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手术前告知﹑病情变化告知签字率100%。疑难病例、重大手术病例必须及时上报医务处,必要时组织院内、外会诊。
(8)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9)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
(10)手术前后麻醉访视率100%。
(11)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篇7
一、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的问题与挑战
在我国医疗保险支付实践中,目前主要采取后付制(按项目付费)为主的支付方式,加上医疗公益性弱化的现状,一定程度上造成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为了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支付制度改革已经成为目前迫切的问题。对此,必须厘清支付制度改革所涉及的几个概念的含义。其一是医疗保险支付制度。它是指医疗保险体系运行管理中,医疗保险机构与医疗服务提供者为了达成相关政策目标和合理补偿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主要涉及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支付途径及支付管理等内容。实质是保障医疗服务交易的协调管理,在交易过程中指导交易主体间利益分配和交易费用的分摊。其二是医疗保险支付机制。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医疗保险支付机制是医疗保险支付中各内部构成要素、功能及要素间相互联系的过程和结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支付制度系统内部的支付方式、标准和途径,以及相关系统需要特定的配套措施相互关联、支撑和限制,是一个系统作用的过程。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不同的支付制度将产生不同的医疗结果,也会对其他相关系统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卫生、服务提供者、参保人群等,其前提是医疗保险体系和支付管理制度。其三是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即医疗保险基金拨付的方式和流向,具体而言是指医疗服务的付费方(社会医疗保险机构、保险公司、以及病人),对医疗服务提供方(医院、医生)提供医疗服务所消耗资源的补偿方式,主要针对住院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可分为后付制和预付制两类,前者的典型代表是按项目付费等,后者则是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
目前我国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亟需解决以下三个关键问题:支付制度系统性改革及改革路径的规范化设计;支付制度改革支撑体系及外部环境评估;支付制度改革对基金管理的影响和医疗质量保证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本文将重点就支付制度改革对基金管理与医疗质量保障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和分析最佳的规范化改革路径。
二、医疗保险支付制度与医疗保险基金、医疗质量的关系
支付制度是医疗服务提供者、医疗保险管理方及患者共同的行为准则,它往往由多种支付方式、标准、途径等要素和其他相关行为主体组合而成。医疗保险基金是医疗保险支付的经济保障,而医疗质量是医疗保险支付的核心,是支付考核的标准,保证医疗质量是医疗保险支付的政策价值目标之一。四者之间的关系参见图1。
三、国内外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对基金管理与医疗质量的影响
近年来,支付制度改革作为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的主要手段,已成为许多国家医疗保险制度和卫生改革的核心内容。我国支付制度改革起步较晚,国际上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经验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借鉴。由于我国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缺乏系统性和规范化的顶层设计,因此,各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探索了适合本地的支付制度并加以调整完善,在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同时,也对促进医疗行为和就医行为的合理规范,确保医疗保险制度的稳健运行和健康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对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影响
1. 国外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对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影响
无论采取何种支付方式,各国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都是为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保证医疗保险基金的财务平衡。西方国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改革具有较成熟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财务管理体系、规范诊疗体系和疾病分类体系,以及严格的医疗质量保证体系等。因此,支付方式的选择与支付标准的制定具有良好的支撑基础。如德国比较顺利实现了从按服务付费向按病种付费的过渡。2000年德国政府在全国多家医院试点,实行总额预算下的按病种付费改革。试点结果表明,多家医院的平均医疗费降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以此为基础,自2004年1月1日起,德国在全国范围内强制实施统一的按病种分类偿付与计价系统。随着总额限制下的按疾病诊断分类付费取代按服务收费,医疗资源的利用向必需和更有效的方向发展,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比较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
2. 国内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对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影响
为了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各地在2000年开始就进行支付制度改革尝试,尽管目前医疗保险基金有一定结余,但由于各地统筹层级较低,经办管理模式不一致,支付方式选择不同,基金使用效率不高,对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难以评估。但各地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总体而言,支付制度逐步由后付制向预付制方向发展。如镇江市2001年开始的“总额预算、弹性结算、部分疾病按病种付费相结合”的综合付费方法,既有总额控制,也有单病种付费,调动了医院控制费用的积极性,使医院和医疗保险部门共同管理医保基金。此种支付方式实施10年多来,基金运行平稳,收支平衡;基金收支规模扩大,保障功能增强。另外,上海市1996年开始采用“总量控制下按项目付费的支付制度”。总额预算管理实施近10年来,医疗费用增速得到有效控制,基金收支总体平衡,预付试点工作不断深入,医疗费用节约、成本控制的内涵建设不断推进,医疗费用的不合理支出得到有效控制。
(二)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对医疗质量保障的影响
1. 国外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对医疗质量的影响
无论有无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医疗服务质量对医疗服务提供者而言,一直是最重要的内容、努力的方向和评估考核的目标。各国都致力于建立科学有效的医疗质量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但不同的医疗保险支付制度,对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而明显的不同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从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经验来看,20多年的实践表明,与其他付费方式相比,DRGs-pps可以通过制定预付标准控制支出,并借助预算迫使医疗机构分担财务风险,使医疗机构主动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增强成本意识,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DRGs支付制度既兼顾了政府、医院及患者等多方利益,又达到了医疗质量与费用的合理平衡。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也在修订和实施DRGs-pps支付制度,以此保证医疗保险基金合理控制和医疗质量目标的实现。
2. 国内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对医疗质量的影响
在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制度建立初期,关注的重点是参保率、筹资水平与渠道,就医的可及性等。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支付制度的改革、经办管理的专业化能力、医疗服务的质量等,就成为重要的关注对象。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发展过程也是这样的路径。如无锡市以2005年11月至2006年2月这4个月住院医疗费用为基数,推算出各定点医疗机构全年住院医疗费用总额,根据各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用数据,测算下达各定点医疗机构年度医疗费用预算总额。对于按月平均计算的累计总额控制在指标以内的费用,按实际(项目)结算。年底定点医疗机构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与总额控制指标对比,超支在一定比例以内的,由医疗保险基金按一定比例支付;结余的,按一定比例留给医院。从2006年起,开始采用总额预付结算方式,即“总额控制、按月结付、超支分担、结余留成”的办法。由于总额的测算不够科学合理,随着执行时间的推移,这种支付方式的缺陷也显现出来,如患者的应有服务减少,医院方的积极性下降等。特别是到了年底,一些总额不足的定点医疗机构出现推诿患者的现象,患者有时跑遍几家大医院也一床难求,患者住院难的矛盾突出。可见,执行总额预付结算方式不仅要做到总额预算相对准确,而且监督管理机制要健全,否则医疗服务提供者会降低医疗服务质量。
四、我国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的策略及政策选择分析
(一)动因与目标
我国已经建立起基本覆盖全体国民的“3+1”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医疗保险制度体系。至2011年7月,参加医疗保险总人数已经达到12.7亿人。在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架构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后,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研究和运行的有效性就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如何高效、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保险基金,最大程度地提高参保人群的保障水平,尤其住院参保群众的利益,切实减轻他们及其家庭的财务负担,是现阶段医疗保障制度运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同时,合理控制费用的支付制度成为实现医疗保险制度政策目标的保证和制度有效运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进入制度整合和关注运行绩效阶段。但由于各地医疗保险的筹资方式、支付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同,导致基金使用效率不高,加上医疗费用持续增长,各方信息不对称,难以控制不合理费用,给参保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就医疗保险制度有效运行而言,围绕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支付途径的支付制度改革,不仅是医疗保障的重要制度目标,更是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和减轻参保患者经济负担的重要技术手段。
(二)动力与机制
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制度驱动,构建公平、正义、和谐的制度建设目标;政策驱动,即良好的政策循证调整机制;监管驱动,即规范高效的管理能力。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和参与主体各方信息的不对称,各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都会介入医疗保险支付管理,设计和制定相应的支付制度,以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过快增长。随时间变化,基金管理要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政策调整变化,支付制度改革也将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
为保证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的良好运行,以及基金有效管理和保障医疗质量,相关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也十分重要,如总额控制的基金风险管理机制、采取绩效导向的考核支付结算机制、关注运行效率的监督考核机制、合理费用控制基础上的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机制,以及规范流程管理等。
(三)最佳改革路径
基于就医的可及性、费用可负担性和资源合理利用原则,在关注临床诊疗质量、政策目标、基金支付风险管控等基础上,探索基于临床路径的病种成本、补偿标准和支付方式,控制不合理诊疗费用,提高医疗保险经办管理效率和基金的使用效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已经成为支付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对医疗保险支付制度进行系统性改革,完善制度顶层设计,管理体制和支付机制创新,保证医疗保险专业化运行和规范化管理,实现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制度发展目标,保证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支付制度实现制度目标的最佳路径选择。对此,合理选择支付方式、科学制定支付标准和加强支付途径设计管理是实现支付制度改革目标的重要内容。
1. 合理选择支付方式,有针对性制定监督管理和考核措施
不论选用何种支付方式,都存在因信息不对称而影响最终实施效果的风险,如果没有科学的监督管理,将无法达到预期目的。为此,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管理理念应从保证基金平衡的单一目标转向以人为本的全面管理,从事后监管转向对医疗服务的全程监管,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根据相关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实现实时监控,全程跟踪,建立和完善医疗收费、考核指标和绩效评估体系。通过加强监督考核促使医疗机构进行自我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激发医院由外延型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内在改革动力。
国际上比较成功的支付方式选择主要是:对住院患者宜采取“总量控制+DRGs-PPs”,对门诊病人,则多采用“总量控制+人头付费”,其核心是由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服务提供机构共同分担费用风险。比较适宜的支付方式选择逻辑路线见图2。
2. 按病种或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是住院患者支付方式发展的方向
2009年新医改方案当中明确提出探索按病种付费等付费方式改革。在DRGs付费方式下,医院定会努力实现诊断迅速、正确、全面,治疗及时、合理、有效,尽力降低医疗费用,缩短病人的平均住院日,节支挖潜,绝不会出现“急病慢治”、“小病大治”、“轻病久治”的现象,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按病种支付定额指标相对于总额支付和服务单元支付更加合理,对于成本的核定比较精确,对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有显著效果。缺点是覆盖病种较少,对病情和费用变异程度大的病种,尚难以确定病种支付标准。因此,逐步扩大病种范围和合理确定病种支付标准尤为关键。这就需要建立和实施统一的诊疗规范体系和疾病分类体系,为规范、监管医疗行为和制订支付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五、总结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已经进入制度整合和关注运行绩效阶段,支付制度成为医疗保险基金有效使用和医疗保险有效管理的重要保障,也是医疗质量保证的重要技术手段。
支付制度改革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基金合理使用和维持收支平衡上,更体现在诊治疗效和防止因费用控制带来的诊疗质量降低。支付制度的“有效”应当是资金使用效率和诊疗质量的双重提高。因此,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通过支付方式的组合选择,激励医疗服务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疗效好、费用合理的诊疗手段,减少违规行为和过渡医疗行为。
在支付制度改革具体内容上,应坚持科学、合理、有效原则,建立合理化、多样化的支付方式组合,以实现医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合理控费与提高医疗质量间寻求最佳结合点。在住院支付上,要把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加强总额控制,探索总量控制的预付支付方式作为重点,尤其是重点关注“总量控制与DRGs-PPs结合”的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谈判协商机制与风险分担机制,逐步形成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相适应,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支付制度;在门诊支付上,可考虑门诊总量控制与按人头付费结合的支付办法,积极鼓励和探索门诊大病、特殊病等支付方式,如门诊手术、器官移植等,但必须厘清政府责任,区分清楚公共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险各自承担的经济责任。此外,要提高医疗保险支付的政策循证和信息管理水平,提升经办机构的经办管理能力。
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合理的支付制度不仅能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消减政府财政和医疗保险的支出,还能规范医生的处方行为,提高诊疗质量,是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看好病”的重要保证。但支付制度需进行系统性改革和规范化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医疗服务、管理水平和医疗保险制度发展阶段等,必须与整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协同推进,良性联动。
参考文献
[1]艾自胜,高歌,潘军燕.国际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理论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作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1,21(1):40.
[2]刘晓惠.国外医疗服务支付方式综述[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7):81-84.
[3]胡大洋,冷明祥,夏迎秋等.江苏省三种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与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2):48-51.
[4]郑大喜.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与医院成本核算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卫生资源.2005,8(6):277-278.
[5]于广军.上海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总体思路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医院营销版1994-2010,65-66.
[6]林晨蕾.美国DRGs支付制度对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启示[J].管理世界,2010,(5):115-116.
[7]谢春艳,胡善联,孙国桢等.我国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改革的探索与经验.中国卫生经济.2010,29(5):27-29.
日本医疗制度镜鉴 篇8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迎来经济腾飞,政府借此逐步建立并发展了一套目标清晰、层次分明的社会保险体系,提高了人口的综合健康素质,为日后的繁荣,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同样经历了经济的飞速增长。弹指一挥,已30年有余,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绩,然就卫生保健体系而言,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近年来中国政府试图抽丝剥茧、以点及面破解医疗难题的手段似乎大都陷入僵局,或收效甚微。患者、医生、政策制定者均有苦衷,而又难以达成共识。医疗问题横亘于三方,难以化解。
反观日本的卫生保健体系,其公平性、可及性、健康支出及健康产出等多方面表现卓越。
就公平性和可及性而言,日本医疗保险体系覆盖全部居民,无论城乡及就业状态,医疗保险覆盖所有居民70%的医疗支出,老人及儿童还有额外的优惠政策,而且居民可以自由在多数医疗机构获得服务而不需要转诊手续;就健康产出而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及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均显示,包括婴儿死亡率、人均期望寿命、人均健康寿命等各项指标,日本均在世界名列前茅;而日本卫生支出的GDP占比基本与OECD国家平均水平持平,明显低于美国、德国、法国等其他发达国家水平。
日本卫生保健体系出众,源于其系统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及卫生保健体系内部合理制衡机制。
医疗卫生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日本的卫生保健体系亦非无懈可击,经济停滞及人口老龄化对其可持续性构成了巨大的潜在风险。然他山之石,犹可借鉴,尤其是对于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掀开了新一轮改革的大幕,转变政府职能、巩固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及改善民生被提到了新的高度。这三者均与医疗卫生息息相关,如何贯彻落实,日本的经验或对我们有所启发。
历史
健康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对独立,但又与其他社会保障体系,如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相互联系。这里,我们重点梳理日本社会保险体系(健康保险制度、养老金制度以及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
千叶大学教授Hiroi 将社会保障分为三种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全民覆盖模式(Universal model)、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障模式(Social insurance model)及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模式(Market-oriented model)。
全民覆盖模式下,社会保险覆盖全部国民并为国民提供均等福利,主要由税收维持系统正常运作。社会保障模式主要覆盖就业人员,福利水平与缴纳保费相关,主要通过保费维持系统运作。市场主导模式主要由私人保险系统提供社会保险服务,政府为居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救助,这是一种自助和依靠志愿服务的社会保障系统。
最初,日本学习德国,主要采取以雇员为基础的社会保障模式,随后日本社会保险的诸多特性向英国的全民覆盖模式靠拢,采取了税收和保费相结合方式,建立了“国民皆保险”“国民皆年金”的全覆盖模式。Hiroi把从“二战”期间至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社会保险制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
日本社保全民覆盖的理念可追溯至“二战”时期。彼时,因战争需要,受陆军“健民健兵”政策的影响,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改善国民体质的政策,客观上在全国范围内促进了“国民皆保险”理念的形成。1927年《健康保险法》获批,日本第一个健康保险计划开始实施。该计划是基于雇员的健康保险,主要面向有10名以上雇员的企业员工。1938年《国民健康保险法》开始实施,该法案下的国民健康保险计划(以下简称“国民健保”)在自愿的前提下为个体经营者提供健康保险。随后,覆盖雇员的养老金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943年,除了若干大城市,国民健保覆盖了全日本大约95%的市、村、町。
这一时期的健康保险系统保障水平低,不同职种间保障水平差异明显,被称为第一次社会保险全覆盖时期。这一阶段也是日本社会保险体系形成的初始阶段,基于社区的国民保险计划得以建立,基于雇员的养老金项目被引入。这两大体系为日后成熟的全覆盖社保体系搭建了基本的框架。
2.腾飞阶段
“二战”期间,日本民生凋敝,经济萧条,第一次社保全覆盖亦随战败一起终结。战后,在美国社会保障调查团的督促下,日本开始社会保障体系重塑工作,并于1948年修订了《国民健康保险法》。因战争而陷入瘫痪状态的国保体系开始重新启动。
这一时期,“全民皆保险”的理念已经基本形成,随着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从上世纪50年代起,社会保险全民覆盖模式的诸多要素被引入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1951年,日本政府创设国民健康保险税;1955年,通过修订国民健康保险法建立了国库对健康保险的补贴机制。此后,国民健保基金的税收占比由1953年的20%上升至1984年的50%。1958年,国民健康保险法再次被修订,修正案不仅规定所有国民必须参加国民健康保险,而且规定健康保险的报销比例不得低于50%。在1961年,随着覆盖就业人员和无业人员的强制国民养老金计划的正式实施,日本政府宣布全民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式建成,尽管保障水平及各体系间的公平性还不尽如人意。这一阶段被称为日本社保体系的腾飞阶段。
3.最终阶段
这一阶段,日本的社会保险体系在试错中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全民覆盖的框架最终得以确立。
经济的快速发展支撑了日本政府持续提高社会福利的雄心。政府逐步统一并上调了不同健康保险计划的待遇,并且建立了高额医疗费用补偿机制(个人医疗支出超过一定数额后,由高额医疗补偿机制分担)。
然而,1972年针对70岁以上老年人的免费医疗政策给日本的健康保险体系带来灾难。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在这项雄心勃勃政策的诱导下海量释放。为了迎合老年人的需求,医院数量、病床数量,特别是长期疗养病床的数量迅猛增加。这项政策导致医疗支出迅速膨胀,国民健保基金支付压力增大。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逐步终止了老年人的免费医疗政策,但其对日本医疗体系产生的长期影响至今仍未消除。
nlc202309021304
发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两次石油冲击引发日本经济衰退,加之人口老龄化造成健康支出增加,日本财政状况日益恶化,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健康保险系统。由于基于雇员的健康保险参保人退休后大量转入基于社区的国民健保系统,导致国民健保支出压力剧增。因此,两项新的健康保险计划——老年健康保险计划及退休人员健康保险计划——被相继引入,用以调整不同保险计划间由于参保人员年龄构成差异造成的巨大的医疗支出差异。
老年健康保险计划取代了原有的老年免费医疗政策,为所有70岁以上及65岁-69岁伴有严重残疾的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该计划的资金来源包括税收、保费及参保人的共付部分,剩余的部分由健康保险承保人、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按一定比例分担。患者自费比例约为总费用的10%,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老年人的过度医疗消费。
退休人员健康保险计划并非独立于国民健保的单独保险计划。由于雇员退休后都会转移到国民健保计划中,退休人员健康保险计划确定了原承保人和国民健康保险对退休人员的支出责任,缓解了国民健保的支付压力。
老年健康保险计划覆盖了一系列综合保健服务,包括医院提供的长期护理服务以及中级养老机构提供的护理服务。覆盖中级养老机构的目的在于引导老年人利用养老设施,而逐步降低综合医院长期疗养病床数量。但此项设计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了老年疗养体系由民政(社会保险)和卫生(健康保险)交叉管理的局面。医院内的长期护理及中级养老机构由健康保险覆盖,其他养老机构及家庭护理由其他社会保险计划覆盖。对养老服务的人为割裂,严重影响了服务的质量及效率。而长期疗养病床作为医院的主要盈利手段之一,各医院也并没有动力削减其数目。大量运营长期疗养病床占用了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推高了医疗支出,并成为日本超长平均住院日数的间接原因之一。这些缺陷为下一步的改革埋下伏笔。
4.完善阶段
为便于描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社会保险体系的发展,我们将这一时期称为日本社保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阶段。
在这一阶段,日本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老龄化程度加深,因此财务的可持续性及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制定政策的主要着眼点,两项重要制度开始实施。其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于1997年被国会批准,并于2000年正式实施。该制度重新整合了养老保险,结束了养老服务由民政和卫生长期分治的局面。合并后的制度综合为老年居民提供了医疗、居家照顾等服务。更为重要的是,该制度的资金由社会共同分担,缓解了健康保险财政压力。其二,高龄老年健康保险计划于2008年开始实施,75岁及以上老年人自动进入高龄老年保险计划。为对高龄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支持,该制度覆盖了更为全面的卫生保健服务。同时为了缓解国民健康保险的支付压力,该制度采用了独立的多元化筹资机制,由个人、各级政府及其他保险机构分担医疗费用。
现状
随着医疗市场的逐步放开,政府职能需重新定位,管理的侧重点应逐步由“医院”过渡到“医保”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日本多项健康指标均名列前茅,如婴儿死亡率全球最低,女性人均期望寿命、人均健康期望寿命全球最高,男性人均期望寿命、人均健康期望寿命全球排名第二。OECD数据显示,日本卫生支出GDP占比与OECD平均水平持平或略低。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统计,日本的健康水平位列世界第一,卫生筹资公平性居世界8位-11位,卫生系统总体绩效居世界第10位。
日本的卫生保健体系的表现为何如此出众?作为传统的发展型政府国家,日本医疗保健制度发展和完善历程,多由政府的有形之手主导。然而不同于中国卫生保健体系中政府的大包大揽,其巧妙地利用了私人部门的特长。政府和私人部门相互制衡而又协同作用,共同创造了出色的卫生保健系统。私人部门增加了系统的活力并保障效率,而政府则通过复杂的手段成功控制了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并且维持了系统平衡。政府始终如一地追求为居民平等、公平地提供医疗服务的理念,亦是日本医疗保健体系出众的重要因素。
日本法律规定,所有日本公民以及持有长期签证的在日外国公民必须参加健康保险计划。参保人通过四种渠道支付卫生保健服务费用:保费、就诊时的共付部分、健康保险税以及自付部分(主要是用于支付健康保险未覆盖的医疗服务)。日本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主要包括医院(拥有20张及以上床位)及诊所(少于20张床位),其中大部分为非营利性机构,并且约有70%为民营机构。第三方保险机构主要负责征收保费并直接付费给医疗服务提供者。截至2011年共有约3500个保险机构,其中大部分类似中国的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国民健康保险的管理。因此尽管保险公司数量巨大,但几乎不存在竞争。政府主要负责宏观政策制定、地区医疗规划编制、医疗机构准入、行业监管及公立医院管理等行政职责。
日本的基本卫生政策被定义为严格控制的付费系统结合自由的卫生服务供给系统。就付费系统而言,政府通过设定全国统一的医保价格目录控制医疗费用。该目录控制了所有保险计划到几乎全部服务提供者的现金流。在这项制度下,所有的医院,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所有的医疗服务、器械、药品在全国范围内均统一定价。价格目录每两年调整一次,修订分别在整体水平及条目水平进行。
首先,内阁府根据国内的政治及经济状况确定价格目录的整体修订率,然后医疗服务、器械及药品等的价格会在整体修订率的框架内被逐条进行修订,修订后费率变化的总和相当于内阁府设定的整体修订率。各条目价格修订后对整体修订率的影响是经过数量加权的,医疗服务及资源的用量数据来源于全国健康保险理赔数据调查。整体修订率确定后,逐条修订的具体工作将会交由厚生劳动省的咨询机关中央社会保险医疗协议会(下称“协议会”)办理。协议会主要由利益相关者代表组成,通过谈判,逐条修订。然而由于确定价格的过程极其复杂,谈判实质上主要在厚生劳动省官员和医疗服务提供方代表之间展开。各条目的修改情况经常由厚生劳动省的态度所决定。为了控制医疗支出,最终往往偏向于采用抑制先进医疗服务消费而鼓励使用基本医疗服务的决定。
nlc202309021304
就供给方而言,日本政府采取了自由主义的管理理念。按照《医疗法》要求,开设医院需地方主管部门审批,而设立诊所仅需在地方主管部门备案即可。尽管政府负有地方医疗规划的职责,但其对开设医疗机构采取了非常中性甚至被动的管理措施。小泉纯一郎执政期间广泛采纳的新公共管理政策,更加巩固了以市场为导向对公共部门进行管理的理念。较低的行政准入门槛与日本的医疗传统相结合,催生了数量巨大的医疗机构及病床。2005年数据显示,日本急症病床数为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医疗市场自由主义的另一方面是就民众就医而言。在日本尽管有数量众多的诊所,它们通常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但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健康“守门人”制度,患者可以随意选择初级、二级甚至三级医疗机构就诊。
基于以上政策特点,有学者提出,日本出色的卫生保健体系除去固有的环境、基因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外,主要源于以下两点。第一,大量使用的门诊服务。OECD国家中,日本的人均医师访问次数最高。尽管日本的人均病床数也很高,但由于其超长平均住院日数导致的较低的病床周转率,其住院服务使用量相对来说并不高。使用门诊服务不仅比住院服务更廉价,而且还加强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联系,医生可以更及时地掌握患者健康情况并对患者做出指导,起到预防重大疾病的作用。第二,对供方采取的成本控制手段。日本政府通过不断削减医疗服务、药品及器械价格来控制医疗支出增长。自2002年以来日本政府连续四次下调价格目录的整体修订率,对医疗支出增长影响显著。
然而日本的卫生保健体系亦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其一,私人部门主导的市场推高了医疗服务的使用量。在日本,约有80%的医疗机构及70%的病床由私人部门运营,竞争非常激烈。然而不同于其他市场,竞争在医疗服务市场并不必然产生高效。因为医生可以利用医疗领域专业性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优势诱导患者进行消费。在按项目付费的模式下,医生有动力为患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此外,由于健康“守门人”制度的缺失及转诊制度不健全,许多大医院亦热衷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造成医疗资源错配,降低了保健体系的整体效率。
另一方面,为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政府主导制定的医疗价格目录更加青睐廉价安全的初级保健服务或常规诊疗服务,许多先进的诊疗方法、药物及仪器被排除在医疗价格目录之外。短期而言,这项措施可以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然而压制技术进步可能从长期上降低卫生保健系统的效率。
不仅如此,即使目前日本的卫生政策也被认为是难以为继的。首先,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卫生保健需求总量持续攀升;其次,日本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陷入萎缩至今仍未见明显好转,高筑的政府债务仍是悬在日本经济头顶的一把利剑;最后持续调低医疗价格的政策亦难以持久,过度压制价格会使产品质量降低甚至彻底从医疗市场上消失。
有机构认为日本的医疗价格已经降到了拐点。实际上自2008年以来,日本政府已经连续两次向上调整了价格目录的整体修订率。
为应对危机,日本政府已经采取了多种政策,如提高消费税率;开展健康促进运动,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改革健康保险结构,创立高龄老年健康保险计划;改革公立医院,提高效率;以及大规模削减医院内长期疗养病床等。但效果如何目前尚未见分晓。医疗难题正持续考验着日本执政者、利益团体及民众的智慧。
为中国带来的启示
经历了近30年变革后,中国的医疗制度再次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看病难、看病贵两大难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研究日本社会保障及卫生保健体系对建设中国卫生保健体系有以下两点启示。
其一,政府要合理安排建设综合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患者就医要有适当保障水平的健康保险支持;老年患者还需要有养老金保障其基本生活;贫困患者需要社会救助体系为其获得必需医疗服务兜底;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中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亦应提上日程。
此外,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并且财务独立核算的机构,过量社会保障及救助职能,非其力所能及。医疗机构的传统道德定位和其现实功能定位间的差距助长了紧张的医患关系,这种差距只能通过完善社会保障进行弥合。
然而,综合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非一蹴而就的易事,在中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的背景下,不同保障体系的建设及发展顺序,实需认真讨论分析。日本社保体系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份清晰的研究样本:优先建立并完善健康保险体系,逐步发展养老金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调整健康保健体系并设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速,2010年中国健康保险覆盖率超过95%。与此同时养老保险亦受到空前重视,在2012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人社部宣布中国已基本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尽管成就巨大,但潜在的问题及风险不容忽视。社保体系建设依旧延续城乡二元化及管理、筹资分散化、碎片化的模式。保障水平偏低,地区、城乡不平衡等痼疾依然存在,更为严重的是覆盖面的迅速扩张导致地方社保支出压力剧增。有些地区甚至通过扩新还旧的方式弥补当期支出缺口。然而,随着覆盖率的不断提高,保费增幅降低,支出增加,必将构成财政隐患。与其广泛铺开,不如重点突破,优先完善健康保障体系。构建城乡均等的健康保障体系,并适度提高保障水平,顺应民意,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可以作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先行先试政策。
其二,要建立计划与市场相互制衡的机制。在中国目前条件下,建立制衡机制有以下几重含义。
首先,政府应着重塑造卫生体系的公平性。为全体公民公平地提供必要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提低降高”整合目前“三轨制”的医保体系,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缓和医患矛盾。同时国家应当建立对欠发达地区健康保险基金的转移支付机制,缩小地区差异。
其次,应当转变中国当前医疗市场政府一家独大的局面,通过市场竞争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公立医院垄断的医疗服务市场与政府管理运营的健康保险体系难以形成有效制衡。在目前的框架下,无论公立医院绩效如何,终有政府为其兜底。向社会资本开放医疗市场,清除医疗人力资源流动的壁垒,营造公私部门各司其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增加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医疗服务系统效率,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公立医院侧重社会保障性功能,重点保障非营利性及偏远地区医疗服务;私立医院可提供特色医疗、个性化高端医疗服务;常规医疗服务由市场决定,优胜劣汰,经营不善的公立医院同样要面临破产或转制风险。由此或可破解中国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及配置结构性失衡的双重问题。
最后,随着医疗市场的逐步放开,政府职能需重新定位,管理的侧重点应逐步由“医院”过渡到“医保”。随着医疗市场的成熟,政府应当逐步缩减公立医院,尤其是城市等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公立医院占比,淡化办医职能,强化健康保障职能。针对医疗市场开放后可能存在的医疗费用快速上涨的风险,政府应加强医疗成本控制机制建设。目前医疗服务、健康保险及医疗价格由不同政府部门分管的格局制约卫生保健体系的整体设计,不利于合理科学的价格形成机制。日本的健康大部制及政府主导的医疗价格谈判机制可为中国未来政府职能定位提供参考。
作者为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博士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医疗质量分级管理制度09-06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2018),2018医疗器械管理制度10-19
18项医疗质量核心制度09-06
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协调制度05-31
医院医疗质量信息分析发布制度08-29
医疗文书质量奖惩制度10-21
医疗质量监督、检查、教育制度06-12
14条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09-07
横路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06-18
眼镜店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