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瘾调查报告

2024-07-23

大学生网瘾调查报告(精选10篇)

大学生网瘾调查报告 篇1

大学生网瘾情况调查报告

一、前言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建设者,他们在祖国未来的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关注这一群体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关注我们祖国的发展,我们民族的发展。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本校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分析,揭开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的缘由,重新反思高校,家长,学生,网吧,社会管理部分所承当的责任,并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研究相干说明

1、研究目的

本次调研活动由《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缘由及对策研究》SRT课题组实施,具体目标以下:

(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本校学生网瘾现状,把握网瘾比例在年级、地域和性别上的散布情况。

(2)通过对不同上网目的、网民分类(非网瘾、网瘾偏向、低度网瘾、中度网瘾、高度网瘾)的交叉对照分析,探索上网成瘾与网上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3)通过对不同程度网民的家庭状态等题目进行分析对照,调查家长对大学生消费及上网题目的态度。

(4)通过对调查对象平时的在校情况及上网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学校及社会其他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题目的影响。

(5)通过对不同程度网瘾大学生网民的人格因素进行对照分析,探究人格因素对网络成瘾程度的影响。

2、调查实施方法

本课题组于6月成立,在征求指导老师意见以后确定操纵程序,设计调查问卷,并于10月份进行试点调查,在总结试点调查工作以后重新修改调查问卷,并终究确定调查方案。

本调查为自填问卷的方法。问卷发放方式以实地面访为主。调查的范围为本校除大四年级、硕士生、博士生之外的在校学生。访问地点为学校、网吧和其他公共场合。实地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35份,有效问卷387份回收率为88.9%

(1)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次调查主要触及到三大类共五个指标。分别是:1、核心指标――网瘾;2、参考指标――网瘾程度与网瘾偏向;3、其他相干指标――上网目的特点与调查对象自然状态、人格因素等。

(2)核心指标:网瘾

网瘾是本次研究的核心题目。“网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咯噔博格(Goldberg)提出,随后,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Dr. Kimberly Young)发展完善了他的这一概念。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 IA)、“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 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 PIU),指在无成瘾物资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致使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侵害。

依照金伯利?扬的观点,上网成瘾者主要有以下特点:(1)耐受性增强,即上瘾者要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才能取得和以往一样的满足;(2)出现戒断症状,假如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就会变得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错过甚么;(3)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前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前计划的要长;(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而告终;(5)花费大量时间在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件、整理和编辑下载大量的文件等;(6)上网使其社交、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遭到严重影响;(7)固然能意想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题目,依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在这七个标准和研究所遵守的“网瘾”定义的基础上,本课题组在多方征求意见以后设计了相应的问卷。

固然金伯利?扬博士很早就对“网瘾”概念进行过界定,并且在网瘾调查研究方面获得了丰富成果,但由于美国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因此其实不能直接拿来作为我国网瘾状态的研究根据。因此,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和课题小组成员的屡次深进探讨,制定了以下网瘾评判标准:

网瘾评判标准的条件(必要条件)为:上网给大学生的学习、工作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问卷第5.7题)。

在这一条件下,只要网民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补充条件)中的任何一个:(1)总是想着往上网(问卷第5.1题);(2)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问卷第5.5题);(3)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缘由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莫衷一是(问卷第5.6题)。即判定他属于“网瘾”。

调查问卷中,针对这些标准设置了组合型的`“或然”题项。在第5.7题选“是”的情况下,第5.1题、第5.5题和第5.6题中只要有一个选“是”,即判定该网民属于“网瘾”。

(3) 辅助指标:网瘾程度和网瘾偏向

分析中所使用的两个辅助指标,分别是描写网瘾群体和非网瘾群体的。对已被界定为网瘾的个案,我们考察他的网瘾程度有多深;而对还没有成瘾的个案,我们考察他是不是具有网瘾偏向。

网瘾程度的丈量方法是:在网瘾的三个补充条件中,满足的条件越多,则其网瘾的程度越深。即:被访者在对问卷中第5.7题回答“是”的条件下,第5.1、5.5、5.6题回答“是”的题项越多,其网瘾程度越深。

网瘾偏向的丈量方法是:在非网瘾群体中,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向亲人隐瞒自己的上网时间(问卷第5.4题);(2)实际上网时间常常比自己预期的时间长(问卷第5.9题)则表示该被访者具有网瘾偏向。之所以这么确定,是由于这两个选项可以反映出网民在上网时行为和心理上的一种失控趋势,即:行为上没法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心理上固然已意想到过度上网的危害却没法自拔,因此才向亲人隐瞒上网时间。

(4) 其他相干指标――上网目的特点与调查对象自然状态、人格因素等。

本次调查中,上网目的被分为文娱性目的和实用性目的两类。

文娱性目的包括:(1)玩网络游戏,(2)聊天或交友,(3)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等;

实用性目的则包括:(1)获得信息,(2)学习或工作,(3)通讯或联络。

网上活动丰富性通过参与各种类型网上活动的数目体现出来,参与的种类越多,表示活动越丰富,反之则越单一。

调查对象的自然情况由以下几方面的题目加以体现,包括其性别、年级、籍贯、月生活费等。

而研究发现,一些消极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有关。网络成瘾者具有自持性、敏感、谨慎、个人主义等特点,喜欢单独生活,限制自己的人际关系途径,特别具有抽象思惟能力,较遵守社会风俗,相对其他人更轻易情感化。

对调查对象的人格因素的调查,主要体现在题目13—18当中,本次调查主要是从调查对象对本身状态的满意程度情况进行分析的。

(5)数据预处理

在所有调查问卷回收后,经过数据登录和逻辑查错与净化处理构成终究数据库,研究进程中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6)数据处理说明

本报告对问卷调查的样本结构进行了描写,但在后期分析的同时,又对身边已知沉溺网络程度较深的同学进行了个别访谈,访谈的结果主要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和参考。

三、我校学生上网情况分析

1、具有网瘾和网瘾偏向的学生范围

(1)我校学生网瘾比例约16.3%

从下图可以看出,目前我校网瘾学生约占学生网民总数的16.3%,网瘾现象在我校已不容忽视,需要引发多方关注。

以往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中约有10%15%的网民上网成瘾。例如,有报导称,“整体而言我国上网人群中大约有6%的网瘾用户,而在青少年中这个数字更高达14%” 。另外,民盟北京市委的一项抽样调查也显示,“北京市中学生中网络成瘾者比例达14.8%” 。本次研究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的结果都与以往相干研究的结果比较接近。

(2) 我校学生网瘾偏向比率为8.6%

除现有的数目庞大的网瘾学生群体外,调查结果显示,在非网瘾群体中,约8.6%的学生存在网瘾偏向。可见,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网瘾预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2.网瘾群体散布情况及生活用度状态

可以看出,男同学网民上网成瘾的比例(66.7%)比女同学网民(33.3%)高出约33个百分点。在具有网瘾偏向的网民中男同学比例一样高于女同学。

大学生网瘾调查报告 篇2

关键词:网络成瘾,问卷调查,分析,原因,解决

一、调查方案

(一) 调查对象:

重庆机械工业学校二年级的部分学生。发放问卷316份, 收回有效问卷297份。被调查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其中男生216名, 女生81名。

(二) 调查工具:

采用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杨 (Kinberly S Young) 教授的测评表与自编问卷相结合的方法。附:调查问卷 (见后)

(三) 调查方法:

采取团体问卷, 以教学班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由教师讲清楚调查意义与目的之后, 随堂通过计算机网络发放试卷, 不计名, 学生完成后通过计算机网络当堂收回。由调查人员统计每位学生得分, 评价网络成瘾情况, 总结学生使用互联网情况, 了解学生关于互联网的真实想法。

(四) 诊断依据:

根据杨教授的诊断方法, 得分5分及以上者即为网络成瘾者。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 网络成瘾人数分析。

在收回的297份问卷中, 网络成瘾者为58名, 占19.5%, 此数据明显高于相关文献中报告的普通中学学生的网络成瘾率 (12%) 。

(二) 平均每周上网时间。

我校为封闭式管理, 因此学校上网主要是在周末、业余时间。具体情况请见下表:

(三) 网络成瘾的性别比例。

从调查结果显示, 男生成瘾率为22.69%, 女生成瘾率为10.34%。

(四) 网络成瘾者的心理状态。

42.4%的学生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 (如:紧张、抑郁、无助) 的方法。通过网络将现实生活中的不愉快在虚拟世界中宣泄。

13.3%的学生认为网络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可认识新朋友。

(五) 上网内容。

通过调查显示, 学生上网主要在于娱乐, 只有极少数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看新闻、打游戏挣钱。

(六) 上网不良后果。

学生自述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带来的不良后果如下:1、学习成绩下滑;2、生活费不够用;3、减少了真实世界中人与人的交流, 缺乏对现实社会的了解;4、影响视力, 身体缺乏锻炼;5、受到不良网站的毒害, 有暴力倾向。

三、反思

通过深入跟踪调查显示, 通常有网瘾的学生呈两极分化, 一部分学生有明显的反权威意识, 常带有暴力倾向, 在生活中与老师交流常出言不逊, 否认教师的权威形象。此类学生通常性格外向, 善于与人沟通交流, 思维灵活, 但学习成绩不佳。另一部分学生生活中属于沉默寡言型, 他们上网会专注于自己关注的方面, 极端的会在贴吧中发牢骚, 甚至是一些对学校与社会不利的言论。此类学生学习上有钻劲, 学习成绩是否优秀很大程度在于他的自控能力。

四、对策及解决方法

(一) 学校高度重视, 多种方法灵活使用。

学校要重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采取各种方法努力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自控能力, 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学校可以在《素质教育》课中开展青少年网络危害教育, 可通过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阅读活动、担任社区服务员等多种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逐步正确使用网络。

(二)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忽视。

部分让家长伤透心, 甚至失望灰心的学生来我校就读, 他体会不到成功, 生活中充满着压抑与灰暗, 只好沉迷于网络之中。我校相当多来自农村的孩子的家长在外地打工, 平时对学生疏于精神层面的关心与疏导。在调查中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提到了渴望家长能与自已多沟通, 多给出人生发展的意见。要建立家庭与学校的联动机制, 信息要经常沟通交流。

(三) 加大网吧监管力度。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网吧的监管, 防止末成年人上网, 要对“黑网吧”、“地下网吧”坚决打击。

(四) 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干预。

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心, 迫切需要在学校、社区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让他们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 畅所欲言地将问题在现实社会中得到解决, 而不仅仅是依靠网络来获得另一种满足。在正确的心理干预下让学生们真正做到心理健康。

(五) 加强学生生活费的管理。

在调查中51%的学生认为常常上网花了很多钱, 甚至影响到了一日三餐。有学生在问卷中灰谐地表示“断其粮草”, 让其不能上网。作为住校的封闭管理, 周末以及放假阶段学生的生活费管理需要家长与班主任共同负责。

总之, 青少年还不完全具备灵活运用网络这把“双刃剑”的能力。为了祖国的下一代, 学校、社会、家庭都有责任与义务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而努力。

附调查问卷:

附问卷问答题:

1、请回答你在互联网上主要干什么?

2、你每周在互联网上飘的时间共计是多少?

3、请简述互联网对你的正面影响。

4、请简述互联网对你的负面影响。

5、你认为如何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彩玉, 董晓静, 王青妍, 高贵留中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齐鲁医学杂志;

[2]王建林正确对待学生的网络成瘾现象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3]透视青少年网络成瘾中国教育报;

大学生网瘾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网瘾大学生;状况调查

一、网瘾定义及危害

“网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Goldberg)提出,随后,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Dr.Kimberly Young)发展完善了他的这一概念。“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IA)、“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本文所指的网瘾为每天连续长时间上网进行与学习和工作无关的行为,包括网络游戏、单机游戏、聊天、视频、购物等。

目前,辽宁省高校大学生的网络使用非常普遍,网络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影响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负面作用也日益浮出水面,沉湎网络使得学生日常生活规律被打破,生物钟紊乱,身体虚弱,性格变得孤僻,容易产生悲观沮丧等心理障碍,甚至导致思维混乱、非正常死亡。一些学生因“网瘾”而降级、退学、犯罪等现象层出不穷,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小的伤害,也给当前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如何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正常的上网行为,己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调查对象

为了调查辽宁省大学生的网瘾现状,本课题组在2011年6月至10月期间以辽宁省10所高校大学本科生为主体调查样本,包括的高校有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东北大学。此次调查投放问卷数1600份,有效问卷1341份,有效率达83.8%,其中男生为73%,女生为27%。

三、调查结果

1.辽宁省大学生网瘾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于2010年2月2日在京发布了2009中国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2009年青年网瘾调查报告》显示:每次连续上网时间的统计是确定网瘾的最佳隐性指标,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18—23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达15.6%[2]。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辽宁省大学生连续上网4至8个小时的有161人,占被调查总数12%,属于具有网瘾倾向的人群。连续上网8个小时以上的有82人,占总数的6.1%,属于重度网瘾的人群。把以上两个数据相加,18.1%应该是辽宁省大学生的网瘾比例。可见辽宁省大学生的网瘾比例比全国的调查数据要高。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能够提供给大学生的需求源越来越多,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深。

2.高年级学生网瘾比例高于低年级学生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本科四个年级网瘾人数和所占网瘾总人数的比例如下表: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大三、大四的学生网瘾人数较多,上网是一种中性行为,从一方面来看,高年级同学设计到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知识和就业信息,需要从网络上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年级的增高,高年级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出现逃课和包宿上网等行为,利用大量时间来上网,进而发展成网瘾。

3.使用手机在课堂上网现象严重

手机这种移动通讯工具已经在大学生人群中实现全面普及,而且随着这个领域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手中的绝大部分手机都能够实现上网功能。根据调查问卷统计,1341名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均有手机,其中有1298名学生的手机具有上网功能,占总数的96.8%。在这1298人中,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有897人,占总数的69.1%,在课堂上使用过手机上网的有798人,占总数的61.48%,其中经常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有432人。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知,由于用手机上网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很多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上网,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听课的质量。

4.网络社交平台和网络购物逐渐成为形成网瘾的新诱因

众所周知,网络游戏是导致网瘾的最重要原因,有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无法自拔。相比于大家所了解的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娱乐等会导致网瘾,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一些网络上新兴的事物正在逐渐成为网瘾的新诱因。

根据调查统计,有1211人在使用微博、人人网等网络社交平台,占总人数的90.3%,其中有64.5%人认为他们的主要信息来源来自于这些网络社交平台。有445人每天都会坚持登录这些网络社交平台。有231人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登录这些网络社交平台。网络社交平台提供一种信息沟通渠道和交友的平台,方便大家了解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也容易让大学生沉迷于其中。

同样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756人曾经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过网络购物,占总数的56.37%,有209人经常使用网络进行购物,占总数的15.58%,有85人对各类团购网站上瘾,占总数的6.34%。网购虽然有它的优势,但在网络上浏览大量有关商业信息,期望更低的价格购买到理想的商品和服务,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购买很多不实用的商品,甚至会为了购买而购买,消磨很多时间。

参考文献:

[1]付洪涛,姚飞,鲍杰,张艳辉.浅析大学生网瘾及辅导员因对之策[J].科技教育,2011.

[2]2009年青年网瘾调查报告[R].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立项课题(项目编号:Lslktsz2011—011)。

网瘾少年问题调查报告 篇4

1、大多数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的孩子,学习成绩可能都比较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往往会选择网络来满足自己。

2、青少年与父母之间无法很好的进行沟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确立人生观、世界观最关键的时期,尤其需要来自父母的正确指导。很多父母更习惯于那种“家庭命令式”的教育方法,忽视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造成青少年偏要和父母对着干的局面:你们不让我玩游戏,我偏要这么做。

3、自控能力缺乏,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冲动性强,一旦陷入网络游戏,明知会影响学业,但却不能自拔。

网瘾戒除学校-沉迷网瘾的中学生 篇5

阿斌是个中学生,他在上初二之前学习成绩很出色,只是性格内向一点罢了。上初二之后,他由原来的全年级前50名下滑到全年级第400名,还经常花钱请人写请假条,不去上课。他的妈妈李太太带他到我的心理咨询室,李太太伤心地向我哭述孩子的情况。但身边的阿斌对母亲的伤心落泪竟无任何反应,只是不断地拧自己的衣袖,还不断地东张西望。

看到阿斌的这种表现,我头脑里不由得迅速冒出一句话―――“冷漠而不专注,他莫非是一个大脑前额叶有问题的孩子。”我突然冒出的这一观点是有科学依据的,我和美国的一些同行们通过SPECT(脑部扫描的一种)技术已经证明,大脑前额叶有毛病的孩子不仅不喜欢流泪,不懂得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且往往会注意力不够集中,他们是注意力分散症的高发人群。

李太太说:“前几天他催着要我当天就给他买手提电脑,我没有答应,他就挥起拳头打我,还扑过来掐住我的脖子说要杀掉我。太可怕了,太可怕了!”李太太心有余悸。

“他过去从来没有打过你吧?”我问。

中国网瘾心理教育-您身边的免费教育顾问

“没有,从来没有。但他经常扬言说要杀掉某某,某某对他不好。”李太太说。

“你了解他到底都玩什么游戏吗?”我问。

“听他一个同学说他最爱玩《魔兽世界》、《反恐精英》、《传奇世界》等游戏。”李太太说。

听了李太太的话,我在想,人的大脑就好比是一个复杂的容器,你要么将美好的积极的东西装进去,要么将消极的丑恶的东西装进去。而电脑是什么呢,它是观念、知识、人性、欲望的载体,这个载体最可怕和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展示你的意志―――无论是好意志还是坏意志。

诊断

在我和李太太多次的谈话中,了解到如下信息:

一、李太太夫妻感情不好,两人经常争吵,现在她的丈夫去了另一座城市,造成了阿斌与父亲空间上的距离和心理上的疏离。

二、李太太将一切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对儿子的呵护、要求、管束都比一般母亲要多得多,这样必然造成儿子的个性不能独立。

三、李太太在生阿斌时曾出现难产,医生用产钳为她助产。(这一点非常重要,大脑扫描技术已经证明,胎吸与产钳助产百分之百能造成脑功能改变。)

我在与阿斌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中发现,阿斌的学习动机十分模糊不清,他的思想显得十分幼稚,好像和六七岁的孩子一样。

在我和阿斌又约见三次后,他不仅继续逃学上网吧,还在家里胡闹,强迫母亲给他买手提电脑,并扬言说,如果不买,他就要逃到广州打工去。我决定将阿斌的父亲从外地叫回来,并希望他能帮助儿子。

“他纯粹就是一个孽种、人渣,我管不了他,没有人能管得了他,你就让他玩吧,玩到他毁灭的那一天!”阿斌的父亲一见我便说了一大堆气愤和绝望的话,但我能从他的眼中看到他是多么地爱儿子。

网瘾学生的管理措施 篇6

网络在我们身边兴起已经有不短的时间了,大多数学生对网络已经不再感到新奇,迷恋网吧的学生也减少了很多。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群体——留守生、单亲家庭学生、借读生和后进生。缺少家长的监督,把握不住自己,对网络的迷恋则是有增无减。几年来,由于迷恋网吧导致成绩下滑最后辍学的学生个例枚不胜举。尤其是留守学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而且管理的难度特别大。他们的行为时常游离于家庭和学校管理的边缘地带。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习方面没有成就感,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教严重。他们上网不是为了功课查资料,而是玩游戏、聊天、浏览不良网页等活动,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这类学生群体迷恋网络情况十分严重,又常常处于辍学的边缘,很难管理。为此,我校特制定管理方法:

一、察要经常观察这些学生的上课情况,询问班干部和其他学生,要特别注意他们迟到、旷课、请假、打架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发动学生,对他们的日常行为做到洞察秋毫,心中有数。

二、劝发现有网瘾的学生一定要劝阻他再次接触网络。对他们要耐心的教育,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要借助反面教材,让学生知道网瘾的巨大危害,努力消除他们对网络游戏的好奇心,让他们发自内心的远离网络游戏。必要时就

让家长把孩子领回家过几天,同时要告诫家长不要打骂孩子,让家长多关爱他们。

三、引班主任要广泛收集影视素材进行正面教育,引导他们文明上网,健康上网,自觉远离网吧。班主任可以配合信息技术教师,共同让他们上好信息技术课,让其了解网络的利与弊。同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宣讲沉湎网吧的危害,促使上网成瘾的少数学生幡然悔悟,彻底告别网吧。另一方面,要多开展一些健康的文体活动,交流活动,让他们把精力尽可能多的放到学习和文体活动中来。使他们无暇顾及网络游戏,让他们感到除了上网,世界也是如此精彩。

四、治班主任要弥补学校、家庭管理的盲区。针对实际情况,班主任就要制定一些更细的措施。如让一位或几位思想品德过硬的学生来帮助一位有网瘾的学生。让他们吃饭、住宿、学习、做值日等都在一个小组,对他的学习、生活进行多方面的帮扶;建立与学生监护人的有效的联系。记下家长的电话或定期开家长会。并让学生的监护人及时知道学校的作息时问,特别是临时更改的作息时间,避免学生打时间差去上网;还要安排班长每节课把违纪、缺课的学生记录下来,并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

五、持扼制这类学生上网,要常抓不懈。学生的心里也有很大的反弹性。只要班主任稍一放松,他们就会重新回到网吧。要求家长也应在时间、金钱上加以控制,最好能看在身边,让他们真正回到生活学习的正轨后再慢慢放手。班主任应及时关注其细微的变化,及时给以帮助和细致的心理指导工作。只要不放弃,总有一次爱的付出能让孩子回到你的身边。

大学生网瘾现状分析及防治 篇7

关键词:大学生,网瘾,分析,防治

网络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开始步入网络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因之受到影响,整个世界也因它的出现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信息沟通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让一些人伤痕累累,特别是在大学校园内,大学生上网成瘾,网瘾的危害不亚于烟瘾、酒瘾、赌瘾。上网成瘾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发展都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对学校的学风、校风的建设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对大学生网瘾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网瘾的含义、类型及特征

网瘾是网络成瘾症的简称,所谓网络成瘾症(IAD)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的欲望,停止或减少网络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精神及躯体症状,是一种与上网有关的包括病态行为和认知适应不良的心理障碍。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要人群之一。由于对网络使用熟悉、有便利的上网条件,学习、求业等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其自身的心理弱点等等,一些大学生成为网瘾的易患人群。

目前,从健康性上网向病理性上网倾斜的,以及已经嗜网成瘾的大学生有增多的趋势。从现状的调查分析看,大学生的网络成瘾一般可分为以下类型:(1)网络游戏成瘾,过于迷恋网络游戏,分不清现实与虚幻;(2)网络关系成瘾,过分迷恋在线人之间关系分感情、友情与亲情;(3)网络交易成瘾,过分参与在线购物、交易甚至陷入赌博;(4)网络信息成瘾,盲目地浏览网页及搜集过多的数据或资料失去个人的思考空间;(5)网络色情成瘾,难以控制对成人网站的访问,沉迷于幻想与冲动之中等等。

网瘾有什么样特征呢?怎样判断是否上网成瘾?网瘾有其独特的特征,综合网瘾专家的研究,上网成瘾者主要有以下特征:(1)上网使其社交、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2)使用互联网逃避现实问题;(3)耐受性增强,即上瘾者要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才能获得和以往一样的满足;(4)出现戒断症状,如果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就会变得焦躁不安;(5)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线时间正超过预期计划;(6)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而告终;(7)虽然能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二、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原因

网瘾形成的因素是复杂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

1. 内部因素

(1)自尊因素。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对自我的肯定。自尊较低的个体,会在网络上寻求他人的认可和自我肯定。个体往往通过网络游戏中的不断得分、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和网友并肩作战得到网友的肯定、在讨论区发表信息获得网友的讨论或共鸣、或在虚拟社区中担任重要角色等方式,寻求自尊的提升,而诱发过度上网。过度上网又对学业成绩、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反而降低了现实自尊感和自我效能。

(2)社交孤独因素。有孤独感、有社交焦虑或社交缺陷的、缺乏社会支持、爱与归属感不被满足的学生,容易在网上寻求交往和情感的寄托。网上交流可以避免面对面交流存在的尴尬,这种独特的方式有亲密感,可以使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很快就成为知己。久而久之,个体会依赖网上虚拟的友谊,却失减了真实世界的社交活动,而使自己越发孤独。

(3)抑郁因素。抑郁指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抑郁水平高的上网者,常常会借助匿名或虚构角色的方式和他人进行交谈,以克服日常生活中和他人交往时的困难,减少负面事件,并且避免触发抑郁感。抑郁,以及与抑郁有关的一些人格特征,如缺乏动机、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等都常常是引发网瘾的因素。

(4)自控和认知因素。大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对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互联网及其信息对他们很具引力。同时他们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正在定型,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上的不够成熟矛盾尖锐,会使其自制性和自律性不强,因而上网时难于抵制网络的诱惑,往往可能被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情色等“网住”。

(5)自我意识。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烈,追求独立个性和真正成人化的要求迫切,以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受到什么审查,带来什么惩罚,而且观点越新、奇、特,可能得到的反响越大、回应越多。”网络成为学生心目中展现自我的好平台,同时也为网络成瘾埋下了种子。

2. 外部因素

(1)家庭因素。大多数家庭都有网络和电脑,有独立房间的学生偏多,家便成了学生个体上网的近水楼台;有些父母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有的则教育方式不当,而导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畅;因为独生子女与同龄伙伴交流相对较少,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据专家研究,家中有电脑并有自己独立房间的,网瘾的发生率高;学生与父母关系越差,网络成瘾倾向越明显。

(2)学校因素。良好的电脑和网络设施、学生可自带电脑在宿舍上网等环境,在给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上网成瘾提供了客观条件;电脑和网络已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但由于缺乏有效指导等原因,很多学生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娱乐相对于学习是轻松的,当学生在学习上或交往中遭受挫折时,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以宣泄平时的压抑情绪。

(3)社会因素。目前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大学生又是成年人,进出网吧随心所欲,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室等等对学生有着强大诱惑,促使他们将网吧当作乐土,实现虚拟的竞争封号,满足于一种脱离现实的快乐之中,而逐渐成瘾。

三、大学生网瘾的预防及治疗

为了较好地解决大学生的网瘾问题,既要正确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理性上网,也要从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满足的角度,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其内在促动力的形成,把他们在网络世界获得的缺失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的满足转移到现实社会中来。

1. 积极引导

(1)通过正面思想教育,使大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新生,正确、客观、全面地认识和对待网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理念,端正上网动机,正确区分和对待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不同作用。

(2)通过课堂内外教学与实践、校园文化宣传、社会舆论、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现实,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人能力和价值,正确认识和对待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促使其把对网络的好奇和沉迷转向现实世界的健康与发展,主动从内心需要出发减少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以现实生活为重心,热爱周围环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2. 心理疏导

加强心理咨询和教育,运用专业手段和科学方法耐心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烦恼。在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许多压力和烦恼,尤其是升学、求职或情感的压力和烦恼。面对压力和烦恼,有的人会选择主动适应,积极面对;有的人可能选择逃避,在压力或烦恼面前向网络逃避,寻求暂时解脱。一旦这种逃避行为过度并成为习惯和带来精神依赖,不仅会造成网瘾,还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因此,如何积极引导大学生解压就成为摆脱网络依赖的重要环节。除了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外,学校更应当加强心理咨询和教育,运用专业手段和科学方法耐心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面对学习、生活中的诸多压力和烦恼,而不是过度地依赖和信任网络带来的暂时、虚拟的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的满足。

3. 外力监督

运用外在被动力促使大学生认识到网瘾问题的严重性,促使他们正确把握和调控自身上网的度。外在被动力是“以社会需要为核心的外在驱动力,是因外在压力作用于接受主体而产生的一种动力。它是有形无形地强加给接受主体的一种力量,迫使接受主体不得不接受一定意识形态的影响,因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1)通过典型案例剖析的方式,针对性地开展有关正确对待上网的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深入认识网络成瘾的危害性,巩固和加强科学、健康的网络理念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2)通过不断开展紧密联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符合大学生特点的宣传教育活动,促使他们正确认识所承担的责任及其要求,深入认识和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上网的关系,促使他们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用于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心理素质的提高,而非过度迷恋于网络。

(3)通过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协调、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建立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帮助网络。一方面,通过建立长效信息沟通机制,及时跟踪和把握学生校园内外上网行为,共同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明确上网的任务、目标和时间安排,避免无节制上网。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分工、共同努力,共同帮助成瘾大学生查找成瘾原因,说服、督促和鼓励他们戒除网瘾,共同帮助他们培养和转移兴趣,帮助他们培养和发展业余爱好,鼓励和督促他们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从而减少或降低乃至最终脱离对网络的依赖。

此外,防止大学生网络成瘾,各校还有必要加强网络管理和学生管理。如采取收费优惠政策鼓励学生在校园内上网,通过网络监管、过滤上网内容,控制持续上网时间和上网时限;通过加强住宿管理,减少学生网吧通宵上网的可能性;通过加强对校园周边网吧的管理,规定网吧营业时间,控制学生无节制地网吧上网。

参考文献

[1]刁生富.论网瘾的成因与对策[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0(6)

[2]黄晓斌.大学生的“网瘾综合症”与信息素质教育[J].图书馆学研究,2005,1

[3]芮光来,王伟,姚应水,刘新民.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3(3)

[4]林绚晖,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

[5]邓锐,周兴生,余国清.大学生网瘾调查与分析[J].教育信息化,2006,11

[6]周涛.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2

[7]王立皓,童辉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1

浅析大学生网瘾现状及其对策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网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02-01

截至2013年4月,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物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据有关部门预计,2013年中国互联网人数将突破6亿大关。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统计,年龄在20周岁左右的青年学生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计算机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在推进人类社会文明向前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它把信息共享的理念深深地印记在人们的脑海里。但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大学生网瘾成为当前社会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

网瘾(Internet Addiction,IA)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Goldberg提出,后来经过众多学家认证,现在社会上普遍认为,网瘾是一种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冲动失控的上网行为, 具体表现为过度上网成瘾而对个人身心和社会造成危害的病态行为,是社会个体的一种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

一、网瘾对大学生产生的危害

关于网瘾少年的新闻报道是不胜枚举,它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对关注的焦点。网瘾对当代大学生的危害巨大,严重影响的大学生身心健康,成为阻碍当代大学生成人成才的罪魁祸首。

1.网瘾引发道德危机

在“人-机”互动的模式下,网瘾大学生深受道德底线的谴责。一方面,大学生一旦沉溺于网络,就会两耳不闻窗外事,将全部心思用在网络上,而没有心思花费在学习上,就会使得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长期以往就会荒废学业,坠入深渊,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将被网络侵蚀掉,将会背负着社会强烈的道德谴责。[2]其次,对于网瘾大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存在心理问题,不能够及时发现网瘾的危害,不是远离网络而是想方设法地接近网络,并通过欺骗等危害道德的行为为自己上网开拓,产生个人诚信危机。

2.网瘾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的时期,身心正在向成熟阶段迈进。一味地沉迷网络,将会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多方媒体经常报道网瘾少年因长时间上网而猝死的新闻。[3]一方面,大学生在沉迷网络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身体锻炼,整天沉溺在网络的虚幻世界里,导致身体素质急剧下降,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生物钟紊乱、神经衰弱等生理特征,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大学时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熟的阶段,而网瘾大学生在面临学业压力、关系障碍以及感情问题方面存在很大隐患,加大心理负担和压力。此外,网络无法甄别信息的优劣,网络垃圾横行,诱发当代大学生犯罪行为发生。

二、大学生网瘾形成原因

1.内因

对高校的学习不感兴趣。很多学生进入到高校后,对开设的课程不感兴趣,同时一些老师的讲述方式上也过于枯燥,这些使得学生不愿意去上课。这样学生就有了大量的时间,并感觉从高中的紧张生活中解脱出来,于是想着把自己以前失去的娱乐时间补回来,对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而网络巨大的娱乐资源正好满足他们的要求。所以很多学生选择了网络做打发时间的方式。

学生在网络中能获得宣泄和理解。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走向成熟的阶段,希望能受到别人的关注。在日常的生活中,面对着学习和交际上的挫折,不免会产生一些悲观心理。网络正好能提供给他们这样的宣泄平台,比如交友网站上和陌生人聊天,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技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4]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并对此产生依赖感,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走向了网瘾道路。

认知的偏差。由于学生还没有进入社会,自身形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有待完善。在网络中遇到一些刺激,可能就冲昏了头脑,无法做出成熟的判断。不良的思维出现后,渐渐的学生跟现实世界的脱节会慢慢加重,产生网瘾的学生会产生更严重的自我否定,从而产生厌世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2.外因

社会原因。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发展的越来越快。有些游戏公司不断更新自己的游戏产品,以色情、暴力等为噱头,吸引广大青少年。同时,社会上的一些盈利性网吧,为了获得更大利益,24小时营业,并设有自己的商店,为通宵上网的人提供方便。[5]另一方面,这也为自制力差的学生提供了上网的方便,甚至有些学生几天不出网吧,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家庭原因。由于现在的父母大多着力于自己的事业,忙于挣更多的钱,疏忽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这使得孩子心理方面的需求无处倾诉。加之有些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不好,自己有些心事也不愿意跟父母分享,于是很多孩子走进了网吧。另一方面,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提高和电子产品的降价,很多家庭都为自己的孩子配备了电脑,这为孩子接触网络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学校原因。高校对学生的管理相对高中松很多,这使得学生感觉终于得到了解脱。加上家长和老师的松懈管理,学生上网的时间和条件都非常便利。[6]另一方面,高校更注重学科建设和项目建设,对学生的管理不够重视。学校对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活动的举办都是校内的学生组织,由于缺少经费,往往达不到学生们的精神需求。所以很多学生对课外的活动提不起兴趣。

三、大学生网瘾的解决办法

大学生网瘾的产生主要原因还是大学生本身。大学生要加强自律意识,建立良好的兴趣爱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课外时间。树立远大的目标,以热爱学习为荣,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把网络作为自己学习的渠道,从我做起,做一名合格的网络公民。

政府要加强网络监管,运用法律手段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如网吧的开放时间上的限制。父母要多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如不定期的检查学生宿舍情况。同时加大对丰富校园生活的投资,为学生的课外生活提供更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接入校园的网络的监管,为学生提供方便的、便宜的上网资源。

参考文献:

[1]方芳. 网络成瘾被纳入精神疾病 [N]. 北京日报, 2008-11 - 10

[2]潘琼, 肖水源.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2 , 10 (3) : 237 - 240

[3]耕夫. 网络成瘾的心理症结与调适[J]. 心理世界, 2002 ,(5) : 50- 51

[4]白剑波. 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成因及对策[J].中医教育, 2003 , 22 ( 2) :662-663

[5]宋朝晖. 剖析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负面效应[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 6 (1) :34-37

[6]李冬,李士雪。高校大学生网瘾的形成原因及戒除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52-55

作者简介:

怎样帮助中学生戒除网瘾 篇9

中学阶段是人生最为重要的转折点之一。而当今时代是网络化时代,我们的生活和网络息息相关。但是,对中学生来说,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许多学生因为自制能力差,过多沉迷于网络中,无心学习。还有资料显示,全国直接或间接被网络不良信息毒害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缀学、甚至犯罪的中学生比例在逐年上升。因此,如何让学生走出上网成瘾的困境值得深思。

先谈谈过度迷恋网络的害处:

一、电脑对人体有辐射大家都知道。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坐在电脑面前可能生出许多身体疾病,直接危害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的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网络是个大杂烩,里面的东西杂七杂八包罗万象,既有健康的东西也有“很黄很暴力”的东西。

中学生自制能力差,一旦受不良因素影响,轻者无心学习,重者可能就此走上犯罪道路。

三、中学生喜欢网络游戏、QQ聊天等,这些游戏种类林立,永无尽头,这样一来可能就没心思学习做事,甚至玩物丧志,意志消沉。

对付网络成瘾的学生,实践证明,以下应对举措行之有效:

一、经常进行思想教育。

告诉学生,网络可以上,但是要尽量用它来作为学习知识的一种手段,比如说,上网查询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料,看电子书,上网学习英语等等。另外还要尽量控制上网时间,同时也不忘时刻提醒染上网瘾之后的巨大危害性。

二、树榜样、抓典型。

用过来人活生生的例子教育网瘾学生是最有说服力的,也是他们最乐于接受的一种方式。有不少学生曾一度迷失在网络中不能自拔,后经过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迷途知返,和网瘾说ByeBye,重新将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学习上再现以往辉煌,让他们在班会课上、在学校大会上典型发言,将自己如何戒除网瘾的成功经验告诉同学们,让大家觉得其实戒除网瘾并不难。

三、讲求循序渐进。

所有不良习惯,一旦成瘾,要想在一天两天内马上完全戒掉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当事人有超强的意志力和毅力。戒除网瘾像开车中遇到危险时的刹车,要慢慢来,不能一脚蹬死,要“点刹”,逐步减速,否则就有危险。戒除网瘾也是这样,开始阶段允许玩电脑,但是时间逐步减少。比方说,从每天玩一个小时到半个小时,到周末偶尔玩玩„„

四、运动转移。

网瘾学生一般都习惯于长时间坐在电脑面前,既影响学习又伤身体。作为学生的家长或老师,我们不访给他们下一个任务,比如每天必须跑步或打球一个小时。这样,既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逐渐从电脑上转移到运动场上,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运动场上找到另一番生活乐趣,从而自动淡忘网络。

五、关注反复情况,适时鼓励鞭策。

戒除网瘾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当学生在戒除网瘾过程中出现反复时,我们切莫打骂,而是要更有耐心地对其开导和鼓励,对学生前一段戒除网瘾的结果给予表扬,并善意诚恳地提出下一步戒除网瘾的要求。要采取和风细雨的教育

方式,鼓励学生再难也要咬牙挺住,否则前功尽弃。

六、让学生走出去,让他们见识处于艰苦环境但力求上进的同龄人的生活,用“活标本”教育感化人。

网瘾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篇10

蒙城县小涧中学:葛 干

摘要:我校每位教师至少要包保6名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家访、心理辅导、生活帮助等工作。作为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员,我包保8名学生,其中孙强同学的情况最让我担忧,根据他的班主任及家长的介绍,加上他日常表现,我认定他已经上网成瘾。于是我决定对孙强同学进行心理辅导,经过详细地了解其家庭情况和科学的诊断,制定相应的辅导目标及方案,经过一个阶段的实施,孙强同学的上网行为终于得到了较好的自我控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基本上克服了网络成瘾。

关键词:上网成瘾 心理辅导 监督 中学生

中学生一旦沉迷于电脑游戏,严重者网络成瘾,荒废学业,难以自拔,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今年我在学习心理健康辅导员课程期间,就遇到了这样一个网络成瘾的八年级学生。

一、辅导对象基本情况

孙强是我校八年级学生,据我到其家中家访得知,孙强属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出外打工,现有祖父母监护,其祖父母均有68岁,且无文化。从其祖父母介绍得知,孙强的父母很少往家里打电话,只是寄钱时才和孙强说几句,感到常年在外对不住孩子,要求孙强的祖父母多给孙强一些零花钱,别委屈了孩子。作为祖父母,更是溺爱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对孙强的学习和生活基本是听之任之。据孙强的班主任付老师介绍,最近一个月孙强上课总是无精打采,不能专心听讲,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考试成绩下滑很快。以前总是很开朗,喜欢与其他同学打成一片,现在则喜欢独来独往。付老师多次与他及家长沟通,均不见效果。据了解他最近常常一个人跑到网吧,上网,主要是玩游戏,特别是双休日他每天都要玩到八个小时左右。他感到很过瘾,很痛快,谁拦也拦不住,其祖父母不让他玩,他会很难过,有时还会耍脾气。确实对上网打游戏走火入魔了。了解到这些情况,我决定要认真地对孙强进行教育辅导。我找到了孙强,看样子有点怕,我请他到我的办公室,倒了杯水给他,与他谈起了他有什么爱好,开始他还隐瞒上网玩游戏,我就耐心的谈学习,拉家常,可能当他看到我的真诚,把心放下来了。从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很喜欢电脑,对电脑操作很精通,更重要的是他更喜欢打电脑游戏,要是在星期

六、星期日,他可以一天连续玩八九个小时。祖父母及老师的劝告也听不进去。

二、评估与诊断

多次找到孙强同学与其谈论电脑,谈论他的学习及生活情况,并到他家里进行家访,与同学了解情况,并根据自己学习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知识,我暂时确定孙强同学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网络成瘾。为了确定正确的辅导方案,用下面的方法对王强同学的网络成瘾程度进行了测试。

以下内容请选择是或否,内容有:

(1)我觉得需要更多时间在网上才能得到满足。(是 否)

(2)我曾向家长、朋友等说谎隐瞒上网的程度。(是 否)

(3)我曾努力过多次想控制或停止上网没有成功(是 否)

(4)当我企图减少或停止上网时,觉得沮丧、脾气暴躁(是 否)

(5)我上网花费时间比以前想象的长。(是 否)

(6)为了上网,我甘愿冒风险。(是 否)

(7)我会全神贯注于网络,并且在下网后继续想着上网的情形。(是 否)

(8)我上网是为了逃避或释放一些情绪,如焦虑、孤独、沮丧等。(是 否)

孙强同学选择了六个“是”,所以我诊断为严重的网络成瘾症。

初步分析如下:孙强同学网络成瘾的最初原因是感到自己不能得到像正常孩子一样的父爱与母爱,表现出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情绪,随着上网时间的增长,游戏在他的心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只有通过玩游戏,他才能寻找到快乐,从而导致与现实生活越来越远,学习无精打采,成绩越来越差,爱独来独往。

三、目标及方案

为了消除孙强同学的网络成瘾行为,制定了如下三个不同阶段的方案:

(一)走进学生的心灵,真诚沟通,耐心劝导,转变想法或观念。

阶段目标:转变孙强同学对网络、学习的认识,为克服网络成瘾打下思想基础。

先询问孙强上网成瘾的时间、缘由,以及平时的心理需求、思想观念,上网与不上网时的实际感受,还有对父母、亲友与同学的感情,对父母、老师教育的看法、意见等,了解学生上网的真正目的、企图与内在动机

在真诚的谈话面前,我们既是师生,也像是朋友一样,在谈话中他把从未与别人说过的想法,及他的上网经历,发生的事情都坦诚的展露了出来。经过多次与他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孙强明白,趁年轻,珍惜读书学习的机会,学会经受得住外界的种种诱惑的考验,牢牢掌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盘,一步一步驶向成功的终点。而后我发现他已经能够正确的认识网络,明白其利与弊,有了想要像其他同学一样回到认真学习的轨道上来的想法。

(二)协商制定克服网络成瘾行为的具体方案

为保证网络成迷行为矫治的顺利进行,我同孙强制定契约,约束上网成瘾行为。

阶段目标:减少上网次数,控制上网时间。

正是有了想改变自己现状的想法,根据心理健康辅导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帮着他制定一个为期一个月的行为契约,内容如下:

我,孙强,同意减少上网和玩游戏的次数和时间,具体如下:

1.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上网的时间只能在晚上六点到八点这一段的时间内。每天上网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2.周六周日,每天上网的时间不超过二个小时。

3.任何时间不得去网吧。

4.任何一次上网都必须先征得祖父母的同意。

监督执行标准:

1.如果我违反了以上标准,如上网时间延长等,则在违反规定的第二天起,连续一周不能上网,还得打扫教室卫生一周。

2.如果我能连续一个星期遵守规定,老师要在班里表扬我一次。

3.如果我能一天不上网,祖父母就发给我一个凭证(事先设计好的不上网凭证)。

我愿意接受老师、同学和家长的监督,每天真实记录好我的上网时间。

我们(孙强的祖父母),愿意每天监督和记录孙强的上网行为,并严格执行以上规定。

学生签字

家长签字

孙强同学同意了以上行为契约,家长愿意为此配合并做出相应的行为承诺。他们都在行为契约上签了字。

因为有了思想上的转变,在包含严格奖惩制度并为期一个月的行为契约面前,孙强做的很好,在减少了上网次数与时间的同时,得到了更多的父母的关爱与奖赏,他对自己的现实生活更加自信了。

(三)重新制定契约,引导正确利用电脑和网络。

阶段目标:进一步减少上网次数与时间,并引导孙强正确使用电脑与网络。

适当进一步缩短孙强同学的玩游戏和上网的时间,并制定奖惩方法,用契约形式约束其执行,经过耐心谈话与沟通,引导他科学合理的利用电脑和网络,科学合理的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在学习方面加大引导的力度。

四、效果评估

通过对孙强同学网络成瘾行为的认真分析与真诚的沟通,经过制定并执行以上三个阶段方案,孙强已经能够正确的认识网络和游戏,合理的利用网络,基本能够很好的分配学习活动和玩电脑及游戏的时间。孙强同学找回了自我,上课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愿意和老师同学及父母沟通与来往。心理健康辅导初见成效。相信,孙强同学会早日调整到一个很好的学习状态来学习。

对孙强同学的这一网络成瘾心理健康问题的辅导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今后的辅导工作还有很多,还需要不断的努力,这次辅导给自己增加了更大的信心,为今后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以后我有信心帮助更多的心理问题学生,使他们擦去心里的阴云,拥有开朗、阳光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辅导 基础理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上一篇:三分钟演讲稿青春50字下一篇:机关接待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