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委遴选真题及答案

2024-08-04

纪检委遴选真题及答案(共4篇)

纪检委遴选真题及答案 篇1

2018年8月山东省济宁市纪检委遴选公务员

面试真题及解析

1.谈一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一名纪检监察干部? 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纪政纪的维护者和执行者,97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由每一个成员的良好形象组成的。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对我个人而言,良好的纪检监察干部形象需要真正用心去维护,只有做到强化学习、严于律己、秉公执纪、敢于担当,改革创新才能树立良好纪检监察干部形象。

一要强化学习。纪检监察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这就要求纪检监察干部不断学习和掌握各个方面的知识。加强纪检监察知识业务培训,努力接受高层次知识培训,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那种靠老经验工作和办案的旧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形势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信仰、一种责任,端正学习态度,不断提高。

二要严于律己。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要从生活作风着手,全面抓好自身建设,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糖衣炮弹的袭击。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纪检干部,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自觉以反面案例为镜鉴,从思想上警醒起来,在行为上谨慎起来,由内而外切实提升自身“免疫力”。净化朋友圈,绷紧纪律弦,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真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中的干净人,生活中的廉洁人。

三要秉公执纪。纪检监察是一项需要统筹、协调、配合的工作,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要更加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致力于锻造出一支不怕吃苦、素质过硬、能打硬仗的检察队伍。身为纪检组长,担负着执纪监督问责的重要使命,在老百姓心中是秉公执法、公平正义的化身,承担着反腐倡廉的重任,面临各种困难和诱惑,要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工作中发现的“四风”问题要敢于红脸,严格执纪。

四要敢于担当。曾子曾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老子》中也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从另一方面体现出无私的担当。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保持担当精神、斗争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忠诚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在工作中突出大局,刚柔并济,灵活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及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

五要改革创新。作为新时期的纪检监察干部,唯有团结合作,改革创新,才能拓展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更好地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以改革创新促进纪检监察工作活力,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激发起纪检监察干部勇于创新的激情。做一支新时代新形势下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纪检监察队伍。

上下同欲者胜。实现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需要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气。面对伟大的时代号召,我们纪检监察干部要永远谨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自觉肩负起伟大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紧紧掌握人生航向,把本身的前程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运气牢牢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伟事业中,担当天下为己任,初心不忘、志存高远,为实现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2.都说组织人事部门是干部之家,纪检监察部门也是干部之家,谈谈你的看法?

把纪检监察机关建设成为干部之家是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作为纪检监察机关,要根据党员干部知识分子队伍建设的特点要求,建立健全“干部之家”建设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措施,开创建“家”新局面。

要把纪检监察机关建设成为“干部之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自身建设,树立新的形象。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把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党和人民信赖的队伍。首先,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政治坚强素质一流,其次要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机关的作风建设。最后要高度重视学习,进一步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开展“阳光行动”,坚持服务大局。一是树立阳光理念,打牢温暖之家的思想基础。引导和教育广大职工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刻领会“阳光组织、温暖之家”的内涵。二是履行阳光承诺,展示温暖之家的服务诚意。积极转变服务方式,大力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三是实施阳光监督,强化温暖之家的责任意识。

总之,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发扬光荣传统,把纪检监察机关真正建成干部之家,让所有干部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家”的温暖,使纪检监察干部成为组织上可托付、工作上可解难、生活上可信赖的人。

3.最近很多省部级或厅级干部选择主动到纪检监察机关投案自首,谈一下你的看法?

习近平指出“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坚定不移地依法惩治腐败。持续的反腐工作增进了群众获得感,而党风政风向好也提振了经济发展和改革攻坚的信心。很多省部级或厅级干部选择主动到纪检监察机关投案自首正说明了这一点,高压反腐态势已经初步形成。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断深化。一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根本任务,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的各项建设之中。

二要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既要立足当前、直面问题,在解决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上下功夫;又要着眼未来、登高望远,在加强统筹谋划、强化顶层设计上着力。

三要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既对广大党员提出普遍性要求,又对“关键少数”特别是高级干部提出更高更严的标准,进行更严的管理和监督。

四要坚持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相统一,真正把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作为最根本的政治担当,紧紧咬住“责任”二字,抓住“问责”这个要害。

五要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最大限度防止干部出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干部积极性。

六要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积极畅通人民群众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

当前,反腐败不仅成为党心民意的共鸣点、社会共识的凝聚点,更成为行进中国的新起点,改革发展的新动力。因此,想要实现反腐败斗争的持久性胜利,还需要我们各个部门共同努力,党员带头,群众响应,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逐渐形成崇尚清廉的时代洪流,赢得一个风清气正的未来。

纪检委遴选真题及答案 篇2

1、20xx年7月1日,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七次提到“理想信念”问题,强调“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请结合个人实际,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10分)

要求:语言简洁、条理清晰、观点鲜明(不超过200字)

2、在第xx届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到“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请结合基层工作经历,简要回答你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解和思考。(10分)

要求:语言简洁、条理清晰、观点鲜明(不超过200字)

3、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作为党的又一部基础性党内法规,问责条例的制定和出台,夯实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石,向全党释放出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利器。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指出“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制度和执行的关系。(10分)

要求:语言简洁、条理清晰、观点鲜明(不超过200字)

二、材料

(阅读给定材料——容错免责机制有关内容)

为贯彻中央精神,A市政府拟出台关于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建立常态化的容错免责机制,假如你是A市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材料,就如何科学建立容错免责机制草拟一份建议,供领导参考。(30分)

要求:言简意赅、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超过500字)

三、

(阅读给定材料——国家对创新社会治理的提出、各地创新社会治理的尝试与探索有关材料)

1、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基层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经验。(10分)

要求:概括准确、要点全面(不超过200字)

2、创新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请围绕“创新社会治理”这一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撰写一篇文章。(30分)

纪检委遴选真题及答案 篇3

解析

时间:18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题:案例分析(15分)

“政府网站”不仅是政务公开的“窗口”,更是官民互动的“平台”,因其权威性而备受公众关注。然后,从多年不更新“僵尸网站”到被黑客攻击沦为“黄色网站”的“中转站”,一度让“政府网站”陷入尴尬之地,沦为舆论场的“主角”。

“政府网站”本是政府方便群众办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连心网”。然而,从换名字不换内容的新闻报道,到官员领导 PS悬浮照等网站丑闻,从网络问政不回复、不过问,到“民生连线”如同虚设。从有首页无栏目、无具体内容的“懒网站”,到专写领导行踪、单位业绩的“炫网站”,部分官员对待政府网站要么如弃破靴,久不更新,置之不理;要么就急功近利,将政府网站打造成官员秀场“播报台”的极端做法,让政府网站沦为了群众的“伤心沙漠”,违背了为设置政府网站的初衷,也损坏了党员干部形象,毁坏党群、干群关系,更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

问题:你作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谈谈如何完善政务公开。(300 字内,15分,条理清晰)[参考答案 1](299字)政府网站是网上的政府,代表了政府的形象。要让它有生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是政府网站单位要端正态度,加强重视,落实专人负责网站维护更新,让网站有人负责;

其次要有更新的意识,及时宣传当地工作信息,更新中省市及行业相关政策信息,让网站从内容上活起来; 再次更新的网站信息要接地气、惠民生,不可否认很多政府网站的确有人维护经常更新,但大多是领导活动、工作动态,仅仅是为了更新而更新,这样的网站难以起到政府网站的作用,更不能让网站充满生机活力;

最后是加强日常监督督查,按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对辖区内的政府网站的监督检查,同时增加网民监督举报和媒体曝光的渠道,对“僵尸”网站及时发现及时整治。

[参考答案 2](292字)

首先,要加强认识,强化管理和考核的力度,让政府网站建设不仅停留在工作任务层面,而是成为“民生目标”,纳入目标考核,才能政府网站建设成为各级官员的“头等大事”。

其次,要加强网站管理,合理控制网站数量,实用性设计,用心化管理,才能避免网站粗制滥造、遍地开花的恶果。

再次,要加强网站维护,第一时间宣传当地工作信息,更新中省市及行业相关政策信息,让网站从内容上活起来。最后,唯有以“俯身甘为孺子牛”的真心,“将群众视为亲人”的公仆情怀,务实高效、勤政爱民的行动,才能把政府网站打造成为群众办事的“指南”,排忧解难的“知音”,滋润民心的“绿洲”,让政府网站真正成为权威网站、民生网站、称心网站。

[参考答案 3](300字)

第一,完善政务公开的内容。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发布政府的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接受监督。

第二,加强政务平台的建设与维护。确定专人专职负责“政府网站”维护,做好信息发布、内容更新和舆情监测,网站内容及时更新。

第三,加强政务平台的安全监管。加强技术防范,防止不良信息的入侵,尤其是黑客、黄色等信息的入侵。

第四,完善信息的反馈与有效利用。要加强政府与民众的双向互动,让民众有平台发声,政府做好及时答疑解惑和政策解读,对民众关切的较大事项,及时完善相关决策。

第五,创新政务公开的载体。在做好政府网站的同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积极创新微博、微信等新载体信息公开。

第二题:案例分析(15分)

2013年 7月 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其中第 18条第2款规定“常回家看看”从提出到人法后一直深陷重重质疑。“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一条款被广泛解读为“常回家看看”。

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苏州一家护理员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 200 元现金抵用券,“奖孝金”现金抵用券,可以在缴纳老人相关费用时抵用。

2013 年 9 月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和授奖仪式在北京举行,重庆忠县马灌镇初级中学学生吴林香被授予第四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和“全国孝老爱亲模范”。问题:如何破解养老难题?(300字内)

[参考答案 1](296字)

第一,提高保障养老水准。根据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物价变动等因素,实现养老金的合理稳定增长。

第二,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家庭不仅是身体的住处,也是心灵的港湾。加强舆论引导,让孝文化深入人心,子女肩负起孝顺父母的重任。

第三,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在城市,将把社区养老设施纳入小区配套建设规划,开展社区照料服务;在乡镇,将增强敬老院的日间照料和短期托养。

第四,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加大投入力度,突出公益性特征,重点保障“三无”、“五保”、“低保”等特殊困难老年群体的需求。第五,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要求,这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答案 2](237字)

第一,加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养老保障政策制度,建立多层次保障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人群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第二,解决老年人病有所医问题。开展健康养老宣传,加大对慢性疾病、重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第三,加强社会人文关怀。改革休假制度,创造条件让子女多看望关爱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关爱和公益志愿服务活动。

第四,加强养老服务业发展,建立政府、家庭、社会、市场等多种养老服务方式。

第五,大力弘扬孝道文化。营造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环境,让孝文化深入人心,子女肩负起孝顺父母的重任。

第三题:案例分析(20分)

A市正经历着最严的重污染天气管控措施。近日,记者跟随环保部督查组了解到,2015年 11月 12日开始,A市启动了重污染天气应急特别管控措施,对水泥、铸造、砖瓦窑、钢铁、焦化等行业采取了停产、限产、轮产措施;工作日在主城区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但在如此严厉的管控下,A 市市仍旧没能实现碧水蓝天的目标,距离 2016 年结束还有 18天,但年初 B省省政府定下的优良天数要达 195天以上的任务目前只实现了 179天。短期的“速效药”式的治理,能改变长期积累的“病症”吗?

“猛药式”治理,百姓看法不一 109、233、237——从 12月 9日起,A市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又连续三天超标。“雾霾又来了。”这样的重污染天气 A 市高姓市民已经习以为常,“出门戴上口罩就行了。”

高姓市民称这次启动的管控措施为“前所未有”,“从来没这样严过。”11月 12日至今,全市共有 1036家企业停产,133家企业被限产,503处施工工地停工,209处“黑加油站点”被取缔。政府对城区主次干道、周边干线公路进行“以克论净”抽查考核;投资 3 亿元用于居民“电代煤”“气代煤”和洁净型煤替代散煤工作。

每天零点之后环保局和公安局联合行动,随机抽查工业企业,以防企业夜晚偷生产;交警 24小时在各主干道路口对大货车进行排查,禁止渣土车和物料运输车在市区行驶。此外,在 A 市市副市长戚绍斌的带领下,每天下午 17 点 30 分,中组部千人计划 PM2.5 专家组成员和气象、环保部门专家、各部门、各区县负责人一起开会,分析研判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下达管控指令。但对于这样的措施,不少市民觉得“效果不大”。高姓市民说,每天晚饭过后和同事在单位楼下散步,经常能闻到空气中的烧焦味;某家以钢铁为主的民营企业工作人员也抱怨:“工厂限产,我的经销商也走了,工人工资还得照发,每天都在赔钱。”

据气象局多次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 10月,B省省环保厅公布 9月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 A市垫底;11月 18日数据监测显示,A市空气质量为 B省最差;12 月 5 日,A 市空气质量又一次成为 B 省省最后一名。“这些治霾措施到底作用在哪?”高姓市民产生了怀疑。

“这就是我们工作的难点,治霾工作已经下了最大的力度,但百姓看不到蓝天就觉得没有效果。我们肩上的压力很大。”A市市环保局某工作人员很无奈地说。也并不是没有成绩,去年同期 A市的优质天数是 161天,今年增加了 18天。也有市民觉得“有效果”,在 A 钢集团公司家属区,一位买水果的商贩觉得说,“去年冬天,戴着口罩之后鼻孔处还是黑黑的,今年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直以来,A市都被称为是“老工业基地”。上世纪开始,A钢、安彩、安化等一大批工业企业陆续渐露头角,A市逐渐形成了经济依赖工业,工业依赖钢铁、煤化的发展格局。

从地图上看,A市北部的 A市县集中了 B省部分煤焦化企业;水冶镇、铜冶镇,林州市陵阳镇集中了 A市全市 70%的钢铁企业、近100%的水泥熟料、80%的焦化和碳素企业,以及超过 50%的铁合金企业;西边殷都区坐落着 A市钢铁集团这一国企,周边布满了各类小钢铁厂;南边龙安区分布着大大小小工业企业以及大唐电厂等企业。A市城区被工业企业紧紧包裹。

而如今,依赖重工业发展的 A市遇到了环保的“难题”。大量发展工业造成城区空气质量差,多次在 B省省垫底,A市成为近年来中央环保督察组、B省省环保督察组督察的重点城市。据了解,A市市相关领导曾因大气治理问题被环保部约谈。

今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在 B省进行督察后再次指出,B省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历史阶段,发展方式粗放,“不作为”“慢作为”问题突出。省环保督查组督察后也指出,A市市大气环境质量形势仍十分严峻,部分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突出、污染排放基数较大。“主要还是 A 市周边围绕着众多重工业企业,尤其 A 钢,每年排出的污染气体太多了。”高姓市民说,小时候 A 市的空气就不好,他觉得 A 市空气污染主要的源头是 A钢。

这个 B省省的第一大钢铁厂坐落于 A市的中心城区殷都区,每年,A钢向 B省省贡献数亿元税收。据资料显示,2015 年,A 钢粗钢产量达 10.74 万吨,而这个数据已经是 A市减产之后的数据。

几十米高的烟囱直冲天空,“之前每次路过 A钢附近都能闻到刺鼻的气味。”高姓市民对 A钢周围的空气记忆很深,“有时候会冒黑烟,有时候是黄烟。”为了啃下这个百姓严重污染制造大户的“骨头”,A市政府今年也对 A钢采取了限产措施。从 9月底开始要求 A钢减排 50%,现有 1#、3#两台高炉正在使用,其中 1#高炉控制生产,3#正常生产,其余 2#、5#和 6#高炉已停用。从 A钢的现场检测数据显示,目前 A钢大气污染物排放未超标。“其实我们已经花了大价钱进行了污染物处理,A钢排出来的气体基本都是达标的,但雾霾天气还是存在,抓环保抓得我头疼。”A钢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郭宪臻说。

治好慢性病需要组合拳

“大气污染就像一个慢性病,现在的措施就像是遏制态势的猛药,短时间控制住恶化态势、警醒各界,要想从根本上治理 A 市的大气污染问题,需要长时间的作战。”环保部参加督查的同志认为。

过去几十年,经济发展是各省市追求的主要目标。在这样的驱动下,焦化、钢铁等重工业企业陆续出现。为了增加产量,企业加班加点生产,为了节约成本,产生的废气未经过任何处理就被源源不断地排向天空。

“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普遍问题,先污染,再用几倍的力量去治理。”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凌锦明认同环保部同志的观点,他认为过去高污染产业过度集中于一个区域,造成区域内大面积受到污染,用速效药无法达到治污效果。同时,他还认为一些产业在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生产,“一刀切”的治理让投资者的投入继续增加,“也许存在民生的危险。” 这也是郭宪臻担心的地方。“从 9 月到现在,因为限产,A 钢已经损失了近20亿元的营业额,减少近6亿元的利润,我怎么给职工发工资。”他很担忧 3万名职工的安置,他们的生活与 A 钢紧密联合在一起。

A市市相关领导也意识到了问题,“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要科学治霾、精准治霾。”政府计划组织专家团队,明年对 A 市雾霾的主要污染源进行全面分析,从根本上寻找精准施治的办法和措施,分行业帮助企业提标改造,大力度限源减排。

如何实现 A 市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 A 市面临的重大难题。“通过治理环境倒逼产业结构转型,是今后 A 市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条路尽管艰辛,但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A市相关领导说。

问题:猛药式治霾的内涵是什么,请简要评价猛药式治霾?(20分,400字,条理清晰,分条解答)

[参考解析] 环保类考题,考察的是考生对社会热点的看法。

[参考答案](399字)“猛药式治霾”的内涵:

一是打击力度大,采取停产、限产、论产、现行等措施,全天候监督,重拳出击;

二是求速治,希望在短期内使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三是一刀切,没有区分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排放达标的企业也遭限产; 四是治表面,没有触及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核心问题。

加强环境治理是政府的职责。猛药治霾反映出政府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反而成效不明显,百姓不满意,企业有怨言。

一是没有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治霾的核心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

就要处理好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等长远措施与临时办法的区别;

二是没有处理好环保和民生、经济关系。要统筹三者关系,实现同向共赢。

三是没有处理好精准施策与全面发力的关系。应在全面治理的同时,精准分

析污染源,根据污染来源分类施策,对重化工企业、渣土场实施重点监管;

四是没有处理好部门协同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应加强部门协同,避免环保部

门唱“单口”,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

第四题:案例分析(10分)

2016 年 4 月的第二个周末,湖北武汉、浙江金华、陕西杨凌、南京江宁、安徽黄山等地举办了多场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赛事,今春的全民健身运动由此掀起高潮。据中国田径协会的数据,2015 年全国共举办 134 场马拉松赛事,今年上升趋势持续,预计将超 200 场。马拉松赛事在国内飞速发展,迈向广大普通民众,成为老百姓眼中老少咸宜的全民健身运动。为什么马拉松赛事能如此迅速地在全国各地掀起热潮? 成功举办马拉松是城市硬实力的展现。成功举办这样一场成千上万人参与的体育赛事并不是“选定日子划出一条道就成”的简单事项。它对城市交通、安保、环卫等基础配套的完善,志愿者服务、医疗救助等服务功能的齐备,组织方赛程、赛道规划等细致的安排都有很高要求。相反,赛事准备不充分或者风险防控能力不够的结果将不仅仅是办砸了一场比赛这么简单。

成功举办马拉松是城市软实力的展示。马拉松比赛以其独有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迎接国内外各类人群参与其中。从表面上看,举办城市通过比赛向选手及观众展示城市风貌、人文景观和城市文明;往深了看,举办城市也在通过精心策划,结合商业运营,再配以有计划有组织的媒体传播来形成热点事件,继而提升城市 形象和好感度。

以 10日刚过去的武汉马拉松为例,汉马的赛道囊括汉口江滩、武汉关、晴川桥、古琴台、长江大桥、黄鹤楼、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江滩、沙湖、武汉大学、东湖、磨山等主要标志性地点,集中展示了武汉“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的城市特色。在宣传上,本地媒体提前一周开始集中预热,配以比赛当日的航拍、直

播等手段,加上“范冰冰助阵”的热点事件,武汉马拉松对城市形象宣传大有裨益。成功举办马拉松能提升城市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今的城市生活节奏快,为了工作和生活,多数人不得不加快脚步赶路,好不容易到节假日出门度假,却是国内外各个热门景点看人头,反而忽略了自己身边触手可及的风景。马拉松举办过程中,部分人通过亲身参赛或现场观赛来感受城市,更多人则透过媒体来重新认识城市,很多人突然发现,“原来我们每天生活的城市竟然如此之美”。举办城市马拉松赛益处多多,也普遍受到了民众的积极响应与追捧。需要注意的是,马拉松并不完全是“抬脚可跑”的简单运动,因其赛程长,比赛过程艰苦,对参与者的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另外作为一项竞技比赛,有其相应的运动技巧,普通民众盲目参赛,可能对自身健康甚至安全埋下隐患。

问题:领导叫你组织一个高素质志愿者队伍,你怎么做?(200字,10分)[参考解析] 组织管理类考题,考察的是考生组织计划安排能力。[参考答案 1](200字)高分答案

一是组建领导小组,制定招募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二是广泛宣传动员,通过多渠道将招募对象、条件、时间、报名方式及地点、工作方式和内容、期限等告知公众。三是展开人员筛选,秉持择优录取的工作原则,最终确定名单,并予以对外公布。四是开展技能培训,对岗位、专业、应急等方面培训,使志愿者能够胜任工作的要求。

五是将本次招募的工作总结以及最终确定名单一并交给领导,请领导批示,并根据领导的指示展开下步工作。[参考答案 2](199字)

1、制定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确定招募的工作分工。

2、宣传发动。增强招募的吸引力。

3、精心筛选。重点面向高校大学生、社会爱心人士,采取自愿报名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层层遴选,注重政审,确保质量。

4、系统培训。做好市情、礼仪、安全、应急处置、路线安排及工作职责等培训。

5、科学管理,将志愿者编组,明确职责分工和服务区域,加强日常演练,利用微信及 QQ动态管理。对不合格者予以淘汰,赛后表彰先进个人和团队。

第五题:大作文写作(40分)

材料 1: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林州市政府在网上发文征求民意:如果“林州市”改为“红旗渠市”,是否也能像大庸改成张家界一样给当地人民带来不争的红利?此事一出,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当地政府表示,此事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具体情况还要看市里部署。有观点称,一个地方名称的更改,是包括历史、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城市管理者需谨慎对待。近些年来,将地方知名度较高的自然景观、人文工程改作城市名称的城市的确不在少数,比如,改名“香格里拉县”的云南中甸县、改名为“九寨沟县”的四川南坪县等等。但这些地方的“出名”,很难说是改名带来的直接结果,而是九寨沟等景点本身已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不因为城市更名而产生更大的集聚效应。某种程度上讲,城市“改名”的冲动和前些年一些地方争夺“名人故里”“傍名人”的做法如出一辙,至少从目前来看,真正从中得了实惠的并没有多少。应当承认,希望借助“改名”带动城市发展,并就此事征求民意,当地政府确实是动了脑筋、花了心思,也算是真诚与民众沟通。但城市改名不同于个人姓名的更改,个人姓名的更改尚且牵涉到户籍、身份、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而作为一级行政单位的城市更名,则不仅给当地数十万、上百万居民户籍身份信息等带来影响,更将对涉及该城市的所有公共管理、公共事务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光是地理标识的更换就是一笔不菲的支出,而涉及上百万居民个人证件信息的更改,又将由谁来买单?花心思是应该的,但不能盲目,不能走歪路偏道。所以,对于这样一项“改一名而动全市”的设想,不能不谨慎考量、权衡利弊。

城市的发展仅仅靠“名气”驱动是不够的。一些城市拥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这当然是一笔很好的财富。但即便“名声在外”,城市发展也应当多修“内功”,才能相得益彰。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只有真正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民生改善作为硬性指标和发展目的,才能为当地民众带来福祉。换句话说,城市发展不在于面子多么漂亮、名声多么响亮,而在于城市是否有高质量的发展,百姓能不能得实质上的幸福。在原有的城市积累之上,更加合理的产业布局、更加良性的就业机制、更加友好的居住环境,才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重视城市品牌形象建设值得肯定,但城市品牌形象的建设不会是改两个字那么简单。名气再大,如果城市的公共设施硬件和发展环境软件跟不上,“名声大噪”也可能“瞬间沉寂”。笔者相信,创造了“红旗渠”时代精神的城市和人们,一定能有超越前人的勇气和智慧,在区域发展和转型升级中找到适合自身特色资源的内生发展机会。只要不把目光局限在“改名”上,而是把劲头使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改革进取上,使在“功成不必在我”的长远谋划上,就一定能把普通招牌做成金字招牌,也一定能从中领悟到城市发展的真谛。

材料 2:在 2015 年人民论坛发起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及“您与干部打交道办事时是否有过‘为官不为’的切实体验时,71.7%的受访者选择了“经常感受到”,26%的受访者选择了“偶尔”,仅有 2.3%的受访者选择了“没有感受过”。可见,“为官不为”的“懒政”现象仍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官场旧秩序的陋习依然存在。在“什么样的干部行为称得上‘为官不为’”的调查中,“推卸责任,善于‘打太极’”、“欺上瞒下,遇事‘和稀泥’”、“求稳怕乱,忙于‘做样子’”位列前三。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公众都遇到过这几类干部。一些掌握行政审批权的职能部门的干部,借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之名,礼不敢收、饭不敢吃,但该做的事也不认真做,对职责范围内之事推诿扯皮,变着法子找借口绕道走、“打太极”,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仍然难办成。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某基层单位和乡镇的纪委一年内查办案件的数量为零,对腐败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欺上瞒下“和稀泥”,绞尽脑汁不办事、少办事。也有的干部习惯“一张报纸一包烟,悠哉游哉过一天”,习惯听汇报、走过场,不爱下基层,忙于“做样子”,仅在一些表面工作上下力气,领导看得到的就为,领导看不到的则不为。这些都是干部不愿担当、不敢作为的典型表现,长此以往既有损干群关系,也将为改革发展带来无穷后患。

材料 3:“屁股下面坐的不是豪车,而是一座活火山!”这样一句出自基层官员的感慨,让我们不得不正视公车问题的凸显。长期以来,地方超标豪华公车泛滥,公车私用现象屡禁不止,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态势。当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时,“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内广泛盛行,领导干部要转作风,要回到群众中去,就应该回归一个常识,“整风运动”也要瞄准“车轮腐败”。

汽车本就是一个简单的代步工具,而奢靡特权之风已经严重影响党风、政风、作风,在官民中间隔起了一堵无形的墙。面对一个个牛气的官员干部,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痛恨不已,面对“病入膏肓”的干部们,唯一可做的就是对“车轮腐败”“痛下杀手”。

规章制度需“浮出”。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治理“车轮腐败”,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就要求不断完善公车使用规范。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找出适合本地的公车使用规范。所有公务车辆进行统一调度,每辆公车(除公差在外)必须在每天 24时前回机关定点停放过夜。双休日、法定节假日非特殊情况,车辆一律入库;如果节假日仍有公务活动需用车,用车人需向车队提出需求,车队再向相关报备。这些措施都是可取的,自上而下的公车使用制度改革与规范才能促进公车使用规范化,才能不断推进公务用车用到实处。监督管理需“到位”。众所周知,缺乏有效监督是造成当前“公车超标”“公车私用”泛滥的重要原因。倘若只有内部监督没有外部监督,将注定不会实现有效监督。因此,让公车车轮也走走群众路线,关键在于依托人民群众的力量,引入外部监督。但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提高公车使用的透明度,让群众轻易就能辨识出“公车”来。同时,设立群众举报电话、举报信等,方便人民群众的监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治理“公车腐败”,还需长期坚持。领导干部贯彻制度,不能图一时之兴,只要是有利于人民,有助于巩固民心,提高民意的,都应长期坚持。短时间的坚持是容易,但长期的坚持才是真正的考验。长期坚持取消领导专车制度有助于提高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如昙花一现的作为往往会给民众以作秀之嫌。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干部是为人民做主的干部,绝不是为自己谋官的秀场演员。

问题:请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两学一做,写一篇 12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参考解析] 综合写作能力的考察。[参考范文 1](1210字)干净还得干事,才算好干部

“领导干部不仅要想干事、肯干事、敢干事,还要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特别是对事业要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仅仅是上级推着干、群众推着干,首先是自己要始终充满激情、充满干劲,这样去干事业,才能更加主动、更加自觉。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

励,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干干净净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这是《之江新语》刊登的习近平同志的一段言论。

要“干事”更要“干净”,其实蕴含着做“官”的大道理。从中可以看出两层含义,第一层是 “干事”和“干净”两者都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状态和应尽的本分;第二层是“干净”比“干事”更重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又层次分明,轻重有别。干事是领导干部应履行的基本职责,是宗旨意识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担任国家公职,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改善民生和解决具体问题的重要参与者。角色的重要性决定了领导干部必须履职尽责,在其位谋其政,而干事就是最真实、最具体的体现。从国家层面说,领导干部只有干事才能破解发展难

题,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才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尽早实现“中国梦”;从群众层面说,领导干部只有干事才能解决民生难题,才能推动一方发展,才能换来群众满意和赢得群众拥护,真正拉近党群干群关系。所以,领导干部必须干事,必须积极主动自觉地履行职责,做到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

干净是领导干部的道德底线,是做“官”的职业操守。干净出正气、出权威、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官”做得干净,在百姓之中才有口碑,否则,只能留得骂名。历史上清官才能千古留芳,而贪官污吏即使曾经功勋卓越最终也只能遗臭万年。刘青山、张子善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们曾在战争年代英勇斗争,建立功

绩,曾经尽职尽责地干事,但在和平环境中却没能抵挡住诱惑而逐渐腐化堕落,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这样的领导干部应该说为数不少。因此,领导干部只有信念坚定,头脑清醒,干净做人、踏实做事,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不动心、不低头、不失足,才能维护好国家和群众的利益,才能干好事、干成事。所以,领导干部必须要守住干净这个底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廉洁奉公,不贪不占,做到不仁之举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清之行不干。

“要干事更要干净” 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要主动自觉地想干事、干成事,负责任地干事、干负责任的事,真正把干事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价值体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在干事中建功立业、服务群众;同时更要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把廉洁从政作为为官处事的基本原则,秉公用权,慎独慎微,在干事中做到信念不动摇、道德不滑坡、权力不滥用。总之,领导干部只有把干净干事作为立身之本、创业之基、民本之需,做到在干事中干净、在干净中干事,才不愧于党和国家的重用,才不愧于人民群众的重托。[参考范文 2](1328字)党员干部应做到既要干净又能干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好干部”标准问题,要求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三句话”是对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和朴素表达,为我们加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党员干部作为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只有坚持做到“干净”做人,才能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还要善于谋事,才能“干事”,而且要干成事。干净,就是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廉洁奉公,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既廉政,又勤政;干事,就是敢于担当,事业在心,责任在肩,尽职尽责,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既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又心无私念,不计名利。干净与干事既辩证,又统一;既有差异性,又有互促性。干净与干事相比,干净在先,是前提,更是一种品格。不干净、不讲干净、不求干净,就干不成事、干不好事,反而干事越多、干劲越足、越偏离社会主义方向、轨迹、道理、越违 背人民意愿、期望、价值,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不仅无功反而有过。不想事、不为事、不干事、不做事,对国家无贡献、对人民无利益,虽干净,由于一切皆无、皆空,如同行尸走肉,无所为、有何为?又有何用?从一定意义上讲,干净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所干事、出政绩。干事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干净。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其位、谋其政”。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都有这样的认识,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也应该有这样的修行。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很多党员领导干部握有权利、掌控资源,很多工作都与经济挂钩,很多出问题的贪官,都是在“干事”中没有控制住自己的贪欲,到最后“事发东窗”,成为“阶下囚”。诚然,担心“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并无不妥,但只要行得正,走得直,别说是河边,就算是万丈深渊,又有何妨?心中无私念,天地自然宽。从这个观点上看问题,干净是干事的保证,干事是干净的目的。干净促干事,干事靠干净,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干干净净讲勤政,一心一意为人民。

从现实来看,有些党员干部不是把二者统一起来,而是对立起来。在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新常态下,由于法纪的绳子越勒越紧,作风的规定越抓越严,监督的大网越织越密,显的压力大了、不方便了、不自由了,感到“官不聊生”“为官不易”,为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为官不为”;讲干事,不从大局出发,而是私心作怪,搞“短命工程”、急功近利、中饱私囊、贪污受贿,从而出现“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的现象。在干事上,还有人是“没有好处不办事,有了好处乱办事”,甚至顶风违纪也去干,也有玩工作“秀”的,“秀数字”、“秀工程”、“秀形象”等等,出现了许多华而不实的政绩,欺骗组织,骗取荣誉,坑害国家。这些都是不能正确对待干净与干事而出现的不正之风在作怪,既是“四风”的新反映,又是破坏新常态下新秩序的一种十分有害的“病毒”,必须保持高压态势,给予坚决治理。

干净,是一条底线、一种坚守,有了这种底线,外界的诱惑迷惑就能识破、能击溃,有了这种坚守,歪风邪气就能顶的住;干事,是一种状态、一种责任,有了这种状态,干事创业上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这种责任,开拓进取就有了新的动力。党员干部就应该不忘赤子之心、纯洁之心、公仆之心,自身清廉,公

纪检委遴选真题及答案 篇4

从三个题目中选一个,写一篇 3000字的论文,考试时间3个小时

1.请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以“工匠精神”为题写一篇论文。[参考范文](3046字)

组工干部要用“工匠精神”涵养自身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大国重器》曾为我们展示了大批中国工人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刻苦专研、创造奇迹的故事。其中,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焊接工人杨建华正是个中翘楚。杨建华创造的奇迹是靠着自己的经验,摸索出严谨的焊接工艺,完成了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的外壳焊接。能够创造这一奇迹背后是杨

建华对焊接工艺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这种追求正是时下热词——“工匠精神”的要义之一。

在当下,发扬工匠精神,用中国气质的工匠精神推动中国力量其道大光,既是题中之义,又是当务之急。而组工干部因其特殊的职业要求和社会责任,更应该学习工匠精神,优游涵泳,雕琢事业,推动组织工作创新进步。

一要切磋琢磨、精益求精。《三字经》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论语•学而》中记载子贡向孔子表明好学无止的心志时援引了《诗经•淇奥》诗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里的“切磋”“琢磨”指的都是工匠们为了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加工成器物的动作和工艺。朱熹对《论语•学而》中的“如琢如磨”做注解时就特别强调“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传统工匠精神就在于切磋琢磨,精益求精。组工干部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具体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管党治党的“形象代言人”,组工干部抓组织工作这个主业,坚持切磋琢磨、精益求精是职责所在,责无旁贷,更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全面延伸大势所趋、客观需求。组工干部要带头做到“打铁还要自身硬”就必须本领过硬、求精求细,会打铁、打得精,政治上要防微杜渐、对标看齐,理想信念上要真信真守、固本培元,业务上要最讲认真、创先争优。要时刻谨记“组织工作无小事”,从言行举止到杂事琐事,都要推敲琢磨,像《庄子•徐无鬼》上的匠人石一样“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在毫厘之间争技艺、在方寸之中求先进,“之工不已,而益其精也”。要从收缴党费、开好“三会一课”等小事着手,善于把日常小事、言行小节抓实抓细,保证党的基本制度、基本规矩、基本动作不走样、不跑调、不变形,以“小事”“小节”促进党的建设的“大事”“大局”。

二要扬弃匠气、培育匠心。在中国古代,“匠气”是个贬义词,大多指刻板呆滞毫无灵气,而“匠心”却向来是个褒义词,文人们视“匠心独运”“独具匠心”为溢美之词、高级荣誉。对于工匠精神来说,要正确对待“匠气”,从视野上进行转化,打破“匠气”的呆板凝滞,实现“匠气”到“匠心”的升华。《周

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说的是周代的匠人们建造都城时严谨整齐、井然有序,体现出高超的建筑技艺,人谓“匠气十足”。在今天这个历史方位,使我们肃然起敬、由衷赞叹的,反倒不是古代高超的建筑营造技艺,而是古代建筑作品呈现的时代风貌、蕴含的文化底蕴。在崇尚礼乐教化的古代中国,建筑工匠对礼制文化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历史厚度。可知,良工宗匠从来不会囿于所专所长的一孔一隅,相反,本着“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优游涵泳、求索发微,扬弃匠气、培育匠心。组工干部的主业是组织工作,是一项公认的“虚功”,这对组工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组工干部不能把自己局限于一孔一隅、小天小地,就组织工作谈组织工作,陷入“虚功虚做”的逻辑死循环,把组织工作搞成“没事耍耍嘴、有事开开会”的花架子、虚功夫,甚至搞成劳神费力、对实践工作毫无帮助的新时代版本的“屠龙之技”。组织工作要有“匠心”,就要善做“大匠”,善做“良匠”,以“匠人建国、匠人营国”的胸襟、气度、格局思考工作。是虚功就更要实做,抓党建表面费时费力,却要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真心抓、出真招、出实招,一丝一毫不马虎,小关小节不忽略。做虚功就更要使巧劲、具“匠心”,组织工作不能自外于改革发展工作,要同频共振就要转变观念、融合发展,就要更新话语、借力乘势。

唯此,才能像庖丁一样“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三要感物合己、业我融一。“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谦恭”。器物在匠人眼中是需要审慎对待的,所谓器物有魂魄,并不真是泛神论视野下的器物有灵,而是器物作为作品对匠人手艺的集中呈现。匠人对待自己的事业和作品有一种“安专迷”精神,安下心来、专心致志、迷恋至深。颜回“箪食瓢饮”“不违如仁”,阿基米德为了科学演算置生死置之度外,皮格马利翁竟然迷恋上自己的雕塑作品,无不生动诠释了各行各业的“宗匠”“巨匠”们安仁乐道、忘我如一。组工干部对待组织工作更要有一种“业我融一”的精神,要从理想信念上入手,解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把自己身心融入党的事业中去,真下功夫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真正信服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真正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的执政兴国领导地位,真正树立宗旨意识、怀抱为民之心,真正甘当人梯、荐贤渡人,真正初心不改、竭诚护党。组工干部只有真正做到“感物合己,业我融一”,才能把组织工作当作自己的“志业”,把党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如干将莫邪以身炼剑那样为了自己的事业不惜投入身心、以身许党,不忘初心、无愧誓言。

“工匠精神”的实质是专心致志、正直忠诚。“忠诚胜于能力”,忠诚是一种义务,忠诚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匠人们努力的目标就是打造本行业中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因此,匠人们绝不会“身在曹营心在汉”,更不会朝三暮四,朝秦暮楚。党建工作是一项平凡的工作,如何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那就需要我们对党忠诚,对单位负责,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和满腔热情的工作态度,做好党建工作。在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确保每个环节到位,每项工作落实,让党建工作深刻融入到工作任务中,助推工作的顺利完成。精益求精的完成过程是做好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据东京商工调查公司近期发表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日本超过 150 年历史的企业竟达 21666 家之多,而在明年又有 4850家将满 150岁生日。而中国虽然历史悠久,但现存超过 150年历史的老店仅有 5家。这其间的巨大差距就是专注与传承,是人家做事比我们更严谨,更具有工匠精神。做企业是这样,搞好基层党建同样如此。工匠精神”作为一个时代的命题,已经不容置疑地摆在我们面前。是选择短、平、快的 0到 90的“工”的要求,还是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 99%提高到 99.99%的“匠”的品质?这决定了党建工作的品格、特质,甚至是未来。基层党建工作具有鲜明的长期性特点,任何精品都只是一时的,必须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实做到位,才能确保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屏心静气,从支部到企业,从阵地到到品牌,一个一个做精做细做实,坚持做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切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抓在平常、融入日常、体现经常,不见实效决不“收兵”。

专注敬业的工作态度是做好基层党建的重要支撑。据百度百科解释,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形态,是职业理想的最深层次要求。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永不知足、永不止步、永不懈怠,这种“工匠精神”也为做好基层党建提供了的重要支撑。目前自上而下红红火火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队伍,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真正凝聚起推动区域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2.围绕“改革要奔着问题去,解决问题就是改革”进行论述。

[参考范文](3696字)

在坚持问题导向中狠抓改革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书记发表的治国理政系列重要讲话中,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仰和责任担当。在新形势下狠抓改革落实,领导干部必须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

当前,各项改革任务进展总体顺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序推进,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假落实”的问题。有的用点上的“一花独秀”代替面上的“姹紫嫣红”,不做艰苦细致的推广普及工作;有的热衷于搞“花拳绣腿”,做表面文章,图虚名、使虚劲,导致改革陷入“空转”;有的满足于“照葫芦画瓢”,把原封不动地照套上级指示等同于坚决执行上级指示,文件上没有的话决不多说一句,领导没讲过的事一件不多干,改革没有新起色;有的习惯于“绕着问题走”,遮短护丑,报喜不报忧,不敢较真碰硬、啃骨头,问题得不到解决,等等。出现“假落实”,关键是人不老实,做两面人,当面一套,背后又是一套。问题就是工作和建设中的弱项和短板。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在大胆揭露矛盾、解决问题中狠抓改革落实,是增强改革实效的十分重要的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抓改革落实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否抓好改革落实,关键取决于各级党委和机关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谁能及时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谁就能在改革上赢得先机、争取主动、获得实效。

第一,在坚持问题导向中狠抓改革落实,就要有发现问题的敏锐,善于发现问题,切实摸准问题,真正看透问题。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不可能是一片坦途,必然会遇到各种深层次矛盾问题。现在我国正处在矛盾和问题多发期,思想认识问题与现实利益问题交织,长期积累的问题与新出现的问题叠加,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绕不开,也躲不过。狠抓改革落实,关键在于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首先是对问题善于由小及大,用好放大的眼光。小与大是一对矛盾,相依而存。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积累。看问题贵在见微知著、小中见大、以小喻大、从小防大。正如总书记所说:“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着力,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才能积小胜为大胜”。其次是看问题要善于由表及里,用好透视的眼光。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问题的现象与本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看到现象不等于抓住了本质,特别是假象的存在,容易使人眼花缭乱、扑朔迷离。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使认识仅仅停留在问题的现象上,更不能被现象中的假象所迷惑,而是要把现象当作发现问题的导向,做到深入实际,勤于思索,反复认识,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撇开枝节抓根本。再次判断问题要善于由近及远,用好发展的眼光。任何问题的产生都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特别是因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利益关系调整,随时都有可能诱发不稳定的因素,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不应的损失。即使暂时没有问题,并不等于没有潜在问题,一旦时机成熟和条件具备,问题就可能迅速跳出来,甚至是井喷式的增长。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判断问题时,要注意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既有“面”上的深入调研,又有多个“点”的深刻剖析,了解掌握哪些问题是带有共性的,哪些问题是属于个性的,哪些问题是偶然性的,哪些问题是具有必然性的,从它的过去和现在,预测它的未来,从而增加抓改革落实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第二,在坚持问题导向中狠抓改革落实,就要有正视问题的清醒,敢于正视问题,主动暴露问题,诚恳对待问题。敢于正视问题是个态度问题,需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对存在的问题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脱,实话实说,实事实办,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故弄玄虚,不自欺欺人,不沽名钓誉,不以假乱真。然而,有的领导同志面对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往往缺乏正确的态度,要么弄虚作假,文过饰非,把问题当作成绩优点说;要么遮遮掩掩,想办法捂下摆平;要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果使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不善于正视问题,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问题。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不落实假装落实,不落实谎报落实,说到底,还是个人的名缰利锁所致,是虚荣心较强的表现。

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诫我们,面子之忧、名利之虑是滋生和繁殖问题的温床,也是败走麦城的“通行证”。而古今的通则则是:沽名者损名、钓誉者毁誉、索取者失掉、想占小便宜者吃大亏,遮掩矛盾终究会遭受问题的无情惩罚,吞下更大的苦果。虚假流于表面,源于虚伪深入内心。虚荣是一副面具,很多恶行都因虚荣而生,又为满足虚荣而动。虚荣的人必定会有一些虚伪的表现和虚假的言行,爱慕虚荣的人往往希望通过快捷的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有时甚至不择手段。尽管有的单位和个人会因为掩盖问题,回避矛盾,弄虚作假,在一定时间里蒙混过关,骗取一些荣誉。但是,类似于西安市长安区、阎良区相关人员人为干扰国家空气质量监测子站正常运行,对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造假和河南商丘市政府下发通知,要求市区环境监测站周围 3公里范围内实施大气污染精准治理等典型的弄虚作假、急功近利行为,已经严重脱离了客观实际,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要求,不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必将陷入困境、走向歧途,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问题越捂越多,越积越重,导致护短短更长、隐忧忧更多,最后以吃大苦头告终。由此可见,承认和揭露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如何对待自身的问题上,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讲究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然长与短是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的,有所长即有所短,有所短即有所长,长中有短,短中有长,我们就要注意短中见长、弃短补长、以长救短、以短激长,而不是在长与短上“蹬跷板”,掩盖矛盾问题。当发现工作中问题时,要及时主动向上级汇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决不遮遮掩掩,哪怕是潜在的隐患,也要如实报告,以便上级掌握实情,科学决策,具体帮助指导,解决好问题。同时,要勇于揭短亮丑。俗话说:“家家都做酒,不漏是高手。”刀刃朝里正自己,勇于自爆“家丑”,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责任。只有敢于拿自己之短与别人的长处相比,经常虚心听取别人对自己说长道短,才会有志于治“丑”,才会乐于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做法,补自己的

不足,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进步。揭短亮丑的风气依靠良好的外部成长环境。实践证明,培植揭短亮丑的胆量,领导干部要有虚心听问题的肚量。上级领导和机关缺乏支持揭摆问题的胸怀,下属单位和个人就难有揭短亮丑的气魄。一些单位对存在的问题之所以隐瞒不报,往往与上级领导和机关听喜不听忧,害怕下级出现问题相关。他们常常是发现点问题就大惊小怪,揪住不放,大会上点,小会上批,让人家抬不起头来,这样还有谁愿意讲真话、说实情?所以,对那些勇于自爆“家丑”,不回避矛盾问题的单位和个人,上级领导和机关要多鼓励、少批评,多理解、少误解,多帮助、少埋怨,切实形成人人都勇于揭短亮丑的良好风气。说到底,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想长远、打基础的工作指导思想,坚持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坚持让群众满意的标准,切实解决好为谁工作、对谁负责的问题,就能够胸怀坦荡地对待自己的问题,无私无畏地揭摆自己的问题。

第三,在坚持问题导向中狠抓改革落实,就要有解决问题的自觉,勇于解决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反复解决问题。应当说,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打的是攻坚战。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强化问题导向、增强责任担当,就要把解决问题作为前进的动力而不是沉重的包袱,作为创新的支点而不是退缩的借口,大力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韧劲,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一是注重针对问题的多因性合力做工作。就是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把各方面的力量集中起来,形成拳头解决问题。很多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些问题光靠哪一级、哪一个部门不行,也不可能解决好,必须通力协作,各级党委和机关要认真做好组织工作,形成“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氛围。二是注重针对问题的复杂性精心做工作。就是要把解决问题当成学问来做,当成硬骨头来啃,越是不好解决的问题越要下苦功夫、下细功夫、下长功夫。这种复杂性,意味着解决问题要有科学性、创造性和艺术性。

首先是心理要强大,遇事不害怕。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重视敌人,永远是克敌制胜的法宝。领导干部要勇于解决问题,就要做到起步上路时有决心,遇到困难有信心,解决问题有真心,务求实效有恒心,决不三心二意。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关键时刻敢喊“大家看我的”。

其次是认真应对,讲究方式方法。要深入一线认真调查研究,广泛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出主意、想办法,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扑下身子,狠抓落实。三是注重针对问题的反复性经常做工作。就是要把解决问题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任何问题都不是一次就能解决完的,矛盾没有穷尽,问题始终伴随,工作时刻跟进,要经常抓抓经常,反复抓抓反复,不换档、不调频、不撒手。

3.以‘四个意识’为主题,为市委领导起草一篇党课讲稿。[参考范文](3325字)增强“四个意识”当好理论尖兵

同志们:

习主席多次强调树立和强化看齐意识,语言形象、言简意赅,具有深刻的政治意蕴和现实指导意义,为我们践行“三严三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把习主席这一重要论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向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看齐,以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模范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在政治定力上树立看齐意识,始终坚定信仰信念、对党绝对忠诚保持政治定力,必须始终对党无限忠诚,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坚定从容、毫不动摇。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看齐源于思想上的追随。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保证理论上的坚定成熟,首要的是紧紧跟上习主席的思想步伐,从思想上向党中央、中央军委看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国家和军队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思想武器。对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必须在第一时间学习领会,在反复学习的基础上,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确立新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建设理念,推动部队建设的创新发展。忠诚可靠是官德之灵魂,也是为官之首要,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有理性的自觉、具体的行动。革命战争年代,大批共产党员不为官不为钱,抛头颅洒热血,宁把牢底坐穿也不动摇变节,靠的是信仰信念的力量。和平建设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传承我党我军的红色基因,始终把党摆在心头正中,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必修课,练就思想上的“金钟罩”“铁布衫”,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决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做到平时听招呼、战时听指挥,党叫干啥就干啥,党不叫干啥就坚决不干,始终爱党、信党、护党、跟党走。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必须严格遵守、不得逾越。要时刻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熟知相关条规,严格遵守“五个必须”以及“十不准”和“七个决不允许”,保证不发生政治性问题。要自觉谨言慎行,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必须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准绳,始终站在党的立场说话,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绷紧政治这根弦,遇事多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坚决同错误思想、言论和行为作斗争,在是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面前无所畏惧,在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决不当“墙头草”“两面人”。

在修身做人上树立看齐意识,始终加强党性修养、纯正品行操守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习主席倡导的“三严三实”,摆在首位的就是“严以修身”,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做人要实”。习主席关于修身做人的重要论述,为党员干部立德、立言、立行指明了具体方向、立起了践行标尺。我们应当深学、细照、笃行,自觉锻造过硬的党性观念、优秀的思想品德,展现共产党人的党性魅力、人格力量。用坚强的党性修身做人。对党员干部来说,修身做人重要的是先立起党性这个大德。党性不强的人迟早要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郭伯雄、徐才厚等反面典型的教训证明:一个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晋升而自然提高的,不加强党性修养和锤炼,党性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降低,甚至可能完全丧失。我们必须引以为戒,切实树牢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党章意识,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人,不管走到哪里、走了多远、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丢掉共产党人的灵魂,不能忘记入党誓词,不能降低党员标准,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主动接受组织监督。

要把自我改造作为永恒课题,经常自我批评、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凡事多想想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情景,多想想用烈士鲜血染红的党旗,多想想党和人民的重托,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用我们党的宗旨修身做人。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是习主席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也是习主席强调最多、讲得最深的问题。习主席还身体力行,深入老区看望慰问群众,和基层官兵同桌吃饭,体现了党的领袖的亲民风范、军队统帅的爱兵情怀。我们要按照习主席的重要指示,牢记人民群众是党和军队的力量源

泉,任何时候都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为基层办实事、向官兵送温暖,作为修身做人的重要途径,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花、情往基层送,以实际行动赢得官兵、赢得群众。用高尚的情操修身做人。道德情操是修身做人的基石,没有好的道德,就不配当党员干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我们要深刻吸取一些党员干部由品行不端导致坠入深渊的深刻教训,自觉培养良好的操守品行,知所怕、知所拒、知所守,经常扪心自问、反躬自省,不断校正偏差、端正品行。要过好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做到慎独、慎欲、慎微,“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健康生活情趣,为部队作出表率。

在谋事创业上树立看齐意识,始终坚持求真务实、敢于担当有为谋事创业是党员干部为官一任、履职尽责最直接最具体的实践活动。我们干事业、搞建设,就是要向习主席勇于担当破难题、勤勉敬业谋发展的精神看齐,踏踏实实干事创业,勤勤恳恳奋发有为。

要真抓实干。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见效。我们谋事创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吃透上情、摸清下情,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就是要脚踏实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跟踪指导、督导落实,以钉钉子精神,一步一步推进,一点一点落实,直到抓出成效。

要勤勉敬业。党员干部人人肩上都扛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期望重托。要倍加珍惜这份信任,常怀感恩之心,把党和军队对自己的培育之恩见之于行,把工作当事业干,把部队当家来建,再苦不言苦,再累不怕累,以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工作态度,以只争朝夕、废寝忘食的工作干劲,充分利用

在位的有限时间,尽职尽责干好每一项工作,全力以赴完成每一项任务,积极主动为部队建设发展创立新功。

要攻坚破难。大事难事面前看担当。能不能解决好改革强军进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直接检验领导干部的党性原则、能力素质。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担责负责,深入调查研究,不回避矛盾,不逃避困难,不上推下卸,始终保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把问题解决在职权之内、任期之内,清除部队发展路

上的“拦路虎”,不断推进部队全面建设向上向好发展。

在用权律己上树立看齐意识,始终坚守清正廉洁、严守党纪法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出台“八项规定”,到重拳整治“四风”,再到践行“三严三实”,立起了作风建设的高标准,树起了正风肃纪的新标杆。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严格遵守党的各项规定,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纯洁性。

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近年来被查办的贪腐分子,随着个人职务升迁、手中权力变大,目空一切、妄自尊大,背弃信仰、胆大妄为、肆无忌惮,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必须以此为戒,敬畏权力,战战兢兢当官,谨谨慎慎用权,认认真真办事。动用权力、处理事务、对外交往之前,先用党纪法规这把戒尺量一量,看哪些该干、哪些不该干,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谨慎行事,保证行为不违规、不越矩。秉公用权、干净做事。用权是否公道,做事是否干净,是事关党和军队形象的大问题。党员干部要懂得权力姓公不姓私、当官发财两条路的道理,坚守清正廉洁这条为官从政的底线,公权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公款一分一厘都不能乱动,靠党性规避人情的干扰,靠廉洁树起自己的形象,切实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把自己搞得很干净、很阳光、很硬气。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龟兔赛跑》及教学反思下一篇: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