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草房子书评(精选5篇)
曹文轩草房子书评 篇1
读《草房子》有感
第一次读到《草房子》时,我依稀记得是初中课文的节选。岁月已经老去,情感依旧鲜活。我想《草房子》就是用“从前”岁月里少年的朦胧与忧郁、温情与哀怨勾起了沉在人内心最底层的感动。
书中桑桑和纸月那种少男少女间毫无瑕疵的纯情最是让人感动。一个少年对女孩子的喜爱表达虽然多种多样但大都包含了调皮、胆怯、逞强……害怕直接接触却又时时挖空心思地想引起对方的注意。喜悦与忧伤都积淀在少年朦胧的片断里。小学时,跟我最要好的朋友小果喜欢上一个同班姓董的女孩。小果人高马大但学习不好,因常常抄我的作业而对我充满了感激。他喜欢那个女孩的事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课间玩耍时他常常把别的男孩撞倒在那个女孩的脚下,然后又极有风度地把男孩拉起来。如果哪天那个女孩多看他一眼,课上他都会笑出声来。这样的回忆让我想起桑桑为了吸引纸月的目光,夏天穿着大棉袄在操场上走来走去;想起桑桑为了纸月不被欺负,悄悄起个大早去打架。小果后来终于等不及,有一天偷偷问我“董”字怎么写,我写在一张纸上递给他。中午放学时,大家都发现土教室前的白杨树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董某某针票凉(真漂亮)。”所有围观的孩子笑炸了营,那个女孩脸红得掉下泪来,快速跑开了。下午老师没费什么劲就把小果查了出来,我也被叫到办公室,老师问我是不是帮小果了,我说没有。老师说凭小果的“针票凉”绝对不会写对“董”字。小果承认“董”字是我教给他的,但整个事件跟我没关系。虽然如此,我们俩还是被罚站了整整一个下午。之后老师带着小果去跟那个女孩道歉,小果走到女孩跟前小声说:“对不起,我不该说你真漂亮。”女孩笑了,全班也都善意地笑了。去年我回老家过年,小果和姓董的女子真得结婚了。他听说我回老家了,拉我去新房喝了一晚上的酒。说到那个被罚站的下午,小两口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草房子》给我的美感就是常常带我到梦一样的氛围里,那些散落在竹丛与杂花间的草房子,那个被河汊与荷花包围着的校园,充满了无尽的情趣与诗意。在桑桑并不连贯的印象里,野草丛散满了神秘,河水流淌着淡淡的忧伤。纸月似画,杜小康如诗,细马和秃鹤更怀了俊美少年的梦。甚至连桑桑自己的病难都在淡雅的文字中透着温馨的色彩。
回望过去,每一个人的回忆都是不连贯的,然而在那些近乎支离破碎的片断里,喜乐是美,忧伤是美,欢聚是美,离别也是美,甚至连同印在脑海里的病难也都充满了美的特质。曹文轩说:“那里的每一粒沙尘,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是可以进入到文学世界去的。”在喧嚣的都市里,读一读《草房子》,想一想乡野纯净的天下,微风翻卷着荷叶,又把清香吹得四处飘散,懵懂的少年奔跑在夕阳里,那少年是你,是我,是我们心底永恒的美丽。
曹文轩草房子书评 篇2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商业化时代, 金钱利益成为人们整日忙碌奔波的唯一追求, 钢筋水泥筑起的是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心墙。这一时代文化语境中的小说或因追求形而上的哲学思考而耽迷于叙述游戏, 或因认同于形而下的庸常人生而放弃艺术美感, 而曹文轩却在书写少年的成长岁月里, 在回忆的现实姿态中关怀现代人的精神世界, 同时又赋予了小说本应具备的“温馨与温暖” (曹文轩语) 。正如有评论家所言, “回忆并不意味着对现实的逃离, 而是现代人承受生命之重的一种勇气”。[1]这正是曹文轩小说的成长主题所在:在那些逝去了的风景与梦一般的片段里, 执着于传达一己的悲悯情怀, 在一群孩子的成长背后捕捉更具深层意义的世界本质, 以忧伤、纯净的语言和现代人多重精神维度的刻画实现古典诗情与现代生命的真实结合。
一
悲悯情怀是贯穿曹文轩创作始终的一条红线。他曾说过, “悲悯情怀 (或叫悲悯精神) 是文学的一个古老的命题。我以为, 任何一个古老的命题———如果的确能称得上古老的话, 它肯定也是一个永恒的问题”。[2]在曹文轩看来, 具备成为经典可能性的作品, 必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具有道义感;二是文学应该具有审美功能;其三就是悲悯情怀。而“悲悯情怀是文学存在的理由”, “这是正当文学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情怀, 也是以上两点的底色”[3]。因此在他的作品里, 悲悯情怀犹如一抹温暖的阳光, 不仅仅照耀到那些善良温和的主人公身上, 也照耀到那些遭受歧视与冷落的卑微个体身上, 甚至投放到那些丑陋与变态的畸形个体上, 从而使作品有了一种感人心脾的情思和积极向上的力量。
《草房子》是以油麻地小学的人、事为经, 主人公桑桑的经历为纬, 首尾相接, 形成一个圆满严谨的叙述结构。小说开篇的第一个人物是秃鹤。秃鹤本叫陆鹤, 因秃头而被同学嘲笑, 他少不更事的时候, 对别人的嘲笑不以为然, 后来知道秃顶给自己带来羞辱, 就用帽子遮挡, 却激起了小桑桑们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他们摘去他的帽子, 让他再一次在众人面前遭受侮辱。油麻地小学参加汇操比赛, 秃鹤报复性地把老师要自己遮羞的帽子扔掉, 从而导致了油麻地小学汇演失败。最后, 秃鹤因克服了自己的自卑心理, 出色地饰演了一个秃顶的连长而大获赞赏, 当他在河边放声大哭的时候, 所有人的内心都在纯静的月光下得到了洗涤, 对这个他们曾经嘲弄的对象产生了怜惜之情。作者把视角对准这样一个有着生理缺陷的孩子, 体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悲悯和关怀, 形象地揭示了这类孩子身上固有的自尊和希望受到他人尊重的需求。
秦大奶奶努力保护和丈夫辛勤劳动大半辈子得来的土地, 坚持认为这块土地是属于她的, 这就造就了她和油麻地小学持续不断的对抗, 从最初办学校到辟苗圃种谏树、栽杨柳再到鸡鸭大战扰乱教学秩序, 秦大奶奶成了令人生厌的顽固老婆子。然而, 孩子贪玩落水, 秦大奶奶不顾性命下水救人, 矛盾开始得到了善意的缓和, 从此, 她把对那一块土地的感情全部转移到对油麻地小学和所有学生的爱护上, 成了油麻地的守护神。直到有一天为了油麻地小学的一只南瓜而溺水身亡, 老人的善良赢得了所有人的敬意和爱戴, 悲悯之情油然而生。
对于小说中的一个富家子弟———杜小康, 作者也是不吝笔墨, 他家里本是油麻地最殷实的人家, 开着杂货铺, “红门”是油麻地最高大也最结实的房子, 家境的富足让杜小康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 别的孩子只能冬衣和单衣轮着穿, 他却可以按照四季换穿不同的衣服, 还有一辆别的孩子梦寐以求的自行车, 他自己又是班长, 在各种活动中表现积极, 因此他和桑桑之间有着一种潜在的敌意。谁料好景不长, 杜小康的父亲做生意翻了船, 一船货物沉没在水里, 血本无归, 从此家道中落。一直骄傲和要强的杜小康无法面对辍学的现实, 他选择消极对抗, 自欺欺人, 原本的对手桑桑并没有感到快慰, 反而对他产生了同情。随后他跟着父亲去芦苇荡放鸭, 无边无际的孤独和艰难的生活使他逐渐成熟, 可放养的鸭子吃了当地人家的鱼苗被扣, 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杜小康只好带着奄奄一息的父亲回到家乡。在桑桑的帮助下, 杜小康在油麻地学校门口做起了小本生意。他在生活几经起伏的重压下, 依然没有被击垮, 用自己的小小肩膀撑起了全家人的希望, 作者借桑乔的口称赞道:“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 也许就是杜小康。”我们并不能预测或者逃避生活中的苦难, 但可以用坚强和毅力去承担苦难, 历经苦难的成长虽痛彻心扉, 却更刻骨铭心。这或许也是作者所要传达的悲悯意识。
曹文轩在将自己深切的悲悯和无限的关怀抛洒在人物个体身上时, 选择的是用生活的苦难作为载体, 他的作品弥漫的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悲剧气息 (包括《红瓦》、《根鸟》等) , 但是却从不使人感到绝望, 相反读者却能够从他忧而不伤的笔调中读到一股至善至美的力量和明洁纯净的诗情, 感受到个体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情怀。因为在曹文轩看来, “文学悲剧不是对现实悲剧的摹仿。它是悲剧的悲剧, 而不是现实的悲剧。悲剧的痛苦应主要关怀人的精神。文学不可夸张痛苦, 夸张痛苦是一种撒娇行为, 是缺少承受力的表现, 是一个民族素质低下的表现。”[4]作为古代西方最崇高的艺术表现形式, 悲剧不是把苦难叠加在一起, 让主人公去承担很多非常人所能忍受的, 然后博取观众一掬同情之泪的艺术, 而是能够让人们理性地看待悲剧人生, 伴随着苦难和挫折一起成长, 在悲剧中让芜杂的情感得以净化, 在诗意中让凡庸的生命得以升华。
曹文轩曾在北大讲坛上不无叹惋地追问:“废名笔下的细竹姑娘哪里去了?”“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又哪里去了?”[5]这可以说是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的知识分子对日渐息隐的古典美的深情呼唤, 他深感于当今文坛沉迷于游戏迷宫和庸常粉末的碎片化现实, 决心重新追随那一条被人们渐渐淡忘的幽香小径, 在鸟语花香的梦中田园里, 侧耳聆听叮咚作响的小溪, 在蔷薇盛开的山谷里, 只身沐浴皎洁如银的月光。在曹文轩的小说里, 他用“田埂”、“青草”、“学校”、“鸽子”、“笛声”、“池塘”、“草房子”、“红瓦”、“月光”、“百合”、“山谷”的意象让我们重温了废名、沈从文、汪曾祺笔下的古典意境, 他还塑造了纸月、陶卉、夏莲香、紫烟、白雀等一系列纯洁美好的女性, 让我们仿佛又看见了细竹、翠翠、三姑娘、小英子向我们款款走来。从这一层面上说, “曹文轩的小说责无旁贷地承接着起始于废名, 大成于沈从文, 后继于汪曾棋的古典美学精神”。[6]
二
虽然曹文轩热衷于古典主义的情感与对美学趣味的追求, 但作为一个生活于现代的作家, 他不得不受到置身其中的时代文化语境的影响, 面对着汹涌而来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裹挟, 他也意识到文学走向形而上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面临着现代商业社会涌现出来的各种问题, 他也需要做出严肃的思考和积极的应对。因此, 他的作品又试图在安宁美好的田园中蕴含对这个世界的哲理思考, 在孩子们普遍而个性的成长背后捕捉更具深层意义的本质关系, 从而使得作品也带有丰富的哲学意义。
曹文轩的小说虽说是在回忆一些少年成长的经历, 但都有较强的现实性, 是关涉到现代人精神情感世界的文本。“对于人与人之间隔膜的叙说, 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感的刻画以及永远的流浪的精神状态的描写就成了其小说的内核。”[7]桑桑独自一人仰望天空, 与鸽子为伴时的孤单;秃鹤被别人嘲弄, 为讨回尊严而被众人遗弃的孤独;少年细马来到油麻地因为语言不通, 被扔到了一个无法进行言语沟通的世界, 体会到一个哑巴才有的那种压抑与孤单;杜小康承受家庭破败而辍学, 和父亲乘坐一条小船在芦苇荡上飘流时感受到的无边无际的孤独;还有《红瓦》里的马水清, 只有在面对柿子树时心里才会有的一丝丝温暖;那个以梦为马的少年根鸟在寻梦的漫漫长途上孤独行走……孤独感像一张巨大的黑网, 笼罩着每个人, 这是作者基于现代社会中的人因自我身份缺失而产生的惶惑和迷茫的思考。
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内心隔膜既是作者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得不到他人理解的关注, 也是对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相处这一基本问题的洞察。秃鹤因为生理缺陷被同学们嘲笑;秦大奶奶想要护住一块地与油麻地小学、地方政府之间的冲突;桑桑与纸月之间的无言沟通;蒋一轮和白雀之间的凄美爱情, 他们心中的隔膜不仅伤害了他人, 也委屈了自己, 无法沟通和理解的状态使人陷入永远孤独的境地。
人的命运一直是作家们在小说文本中想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有的作家将命运归为因果轮回, 有的用宗教选择超脱或救赎, 有的让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写既定的命运。在曹文轩的笔下, 人物命运的偶然性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现象。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 杜小康的家庭坠落到一贫如洗的境地, 曾经骄傲的少年不得不中途辍学, 扛起生活的重担, 经受风雨的洗礼;因为一场怪异的疾病, 桑桑被带到死亡的边缘, 体验了一回即将远离人世的悲欢;因为一封信的意外误传, 蒋一轮和白雀的爱情命运从此阴差阳错, 两个相爱的人离散一方;随着一场将大染房化为灰烬的大火, 赵一亮变成了一个“木讷的庄稼人”;根鸟在一次打猎时偶然打到一只白鹰, 在白鹰的腿上发现一张布条, 布条是一个叫做“紫烟”的女孩发出的求救信号, 这个求救的布条彻底改变了根鸟的命运, 从此他踏上了寻找大峡谷和紫烟的漫漫征途。命运充满了偶然, 对于这些永在的“偶然”, 人应该如何行动?“曹文轩的选择是以古典的悲悯和美感来解决现代性的困惑。”[8]他是用恒在的美去激发最强劲的生命力, 反抗苦难, 拒绝平庸。无论生存多么艰难, 生命多么荒谬, 但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尊严不能被剥夺, 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被尊重。命运可以让一个人从生活的高峰跌入低谷, 也可以使一个人从富有变得一贫如洗, 但绝不会击败他不屈的灵魂, 我们无法预测命运的不幸, 也无法避免命运的捉弄, 但可以用坚强的信念和美好的愿望撑起一整片蓝天。
曹文轩的成长小说犹如一阵清新的微风, 给当今的文坛送来了纯美的诗情, 给这个受到严重污染的世界带来了久违的温暖, 他用自身的文学实践接续起了古典美学的诗意之途, 也引起了人们对儿童身心成长的关注。他对形而上意义的追求并不像一般现代性作品那样对世界本质进行赤裸裸的丑化抒写, 无谓地展览着所谓的冷漠、残忍、血腥、暴力和异化等等, 他只是始终坚守着一方诗性的空间, 追逐高洁的理想, 尊重人性的美好, 他在古典形态的作品中完成对存在的终极追问, 以古典的悲悯救赎情感淡漠的现代社会。
成长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对成长的关注就是对人自身的关注。曹文轩坚持用他温情而诗意的笔触, 诉说着一个个美丽与疼痛并存的故事, 关注少年化蛹为蝶的成长过程, 于是, “肉体在成长, 灵魂在成长。终于化蛹为蝶, 成长了结, 他们破壳为‘新人’”[9]。
参考文献
[1][6]徐妍.坚守记忆并承担责任——读曹文轩小说[J].文学评论, 2000 (4) .
[2]曹文轩.文学: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A].南宁:接力出版社, 2006, 第1版:385.
[3]曹文轩.文学: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A].南宁:接力出版社, 2006, 第1版:387.
[4][8]曹文轩.永远的古典[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3:231.
[5]曹文轩在北大讲坛上的讲稿.
[7]周洋洋.成长中的美与痛》[J].文学评论, 2011 (9) .
曹文轩草房子读后感 篇3
这本书主要在讲男孩桑桑刻苦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 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女少男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闪耀的人格光彩……这六年来,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第一章讲的是秃鹤,这是你可能很纳闷,应该和我最初读这本书是想的一样这秃鹤是人还是动物听啊!我往下说,秃鹤跟桑桑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同班同学。这下你知道秃鹤是人还是动物了吧!秃鹤原叫陆鹤可是他是个秃子,所以就都叫他秃鹤。秃鹤三年级之前都并不在乎自己的秃头。可能是他们村不只他一个是秃头吧,也或许他太小了不在意自己是秃子。秃鹤的头很光滑很耐摸。别人用一个东西换摸一次他的脑袋。
草房子曹文轩读后感 篇4
自从我读了《草房子》后,我就对这本书爱不释手,整个人都融入这本书中。这本书有许多让人荡气回肠、感人泪下的故事。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秃鹤,他的原名叫陆鹤,因为他是一个秃子,所以大家就给他改名叫秃鹤。虽然他是一个秃子,经常被人冷嘲热讽,但是他仍坚持不懈、永不放弃。这就要从老师选同学当刘大秃的事件说起:一次,老师要选一名同学当刘大秃,选来选去都选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本来要选桑桑当刘大秃,但是桑桑的爸爸不肯桑桑剃光头,所以就用猪尿泡套在头上,但是一上台没过多久猪尿泡就破了,台下的观众都嚷嚷道:“这哪是刘大秃,你看看满头的头发,一点也不像。老师们也不知所措,就在这时递来一张纸条,上面写道:“老师,让我试试吧!我会努力的。”老师一看是陆鹤,决定给他一个机会,就对他说:“你就试试吧,但是一定要全力以赴。”经过老师同意后,陆鹤就拼命地练习,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不退缩。终于到了演出的时候,陆鹤已经能把刘大秃演得炉火纯青了。当他说到我刘大秃不留一根毛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相信他们是由衷的佩服陆鹤。当我读到这个部分的时候,我就暗暗下定决心要学陆鹤这种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
2020曹文轩草房子读后感 篇5
桑桑是书中的主人公,即调皮又坚强。调皮时,调皮时他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个“熊孩子”,动不动就能让他的同学抓狂。但当他身患重病时,喝着一碗碗奇苦无比的药,却是那么的乐观,坚强。而且他的这种精神改变了许多人。其中,包括秦大奶奶。秦大奶奶原来是油麻地小学的主人,到了收获的季节,却被赶了出去。所以,她常常去破坏校园,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老奶奶。但认识桑桑后,一切发生了变化,她不仅救了小女孩乔乔的姓名,还因为救学校里一只快要落水的南瓜而失去了性命。看到这里,我即震惊又难过。我们平常对身边的一草一木又何尝着么珍惜呢?
《草房子》给我上了一课,它让我明白了:我们的童年是纯真的,我们要们永远保持这份纯真、善良、乐观的心,快乐成长。
2020曹文轩草房子读后感2我读曹文轩叔叔的纯美小说《草房子》,读着读着就情不自禁地流下感动的泪水。《草房子》讲述了油麻地的桑桑、杜小康、纸月、陆鹤等这些小伙伴,和桑乔、蒋一轮、秦大奶奶、温幼菊等大人们之间发生的事。
桑桑虽然淘气,经常调皮捣蛋,但是他非常正直,乐于助人,经常帮助同学,帮助孤苦伶仃的秦大奶奶。杜小康非常大方,经常和小伙伴分享自己家里卖的柿饼,后来因为家里的货船出了事,又坚强地照顾父亲,照顾家,不怕困难。纸月很懂事,有礼貌,学习非常优秀。陆鹤因为自己的秃头,有点自卑,但是他特别希望和大家做朋友。桑乔校长爱护学校的荣誉,蒋一轮老师热爱自己的工作,温幼菊老师常年喝药,从不间断,特别顽强。最让我感动的是秦大奶奶,为了救落水的孩子,差点丢了自己的命,最后竟然为了救学校的一个南瓜而不幸去世了。秦大奶奶最喜欢桑桑,所以在她入土的时候,油麻地的大人们从桑桑的头上取了一绺头发,希望秦大奶奶永远有桑桑陪着,不再孤单。
书中的油麻地,美丽的芦苇荡,非常令我向往,我觉得那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没有一个坏人,每个人都很淳朴、善良、坚强、勇敢,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我要向他们学习,永远做一个心灵真善美的好孩子。
2020曹文轩草房子读后感3暑假期间,我读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根据少年成长历程为主题写的一部励志小说——《草房子》。它让我感触颇深,并对童年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与概念。明白了有一种心灵的相遇叫友谊;有一种向往的快乐叫友谊;有一种互助的进取叫友谊。
小说主人翁桑桑是个淘气、爱幻想、精力旺盛的小学生。他跟随调职的父亲桑乔来到油麻地——这个淳朴的小村庄,而经历的许多事。在这里的六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是,他在这不短不长的六年中认识了光头男孩陆鹤,目睹了他对尊严的执着坚守;认识了文静的纸月,发现了她身上像金子一样发光的东西;认识了白雀姐姐与蒋一伦老师,见证了他们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认识了秦大奶奶,目睹了垂暮老人在人生最后一瞬熠熠生辉的人格光彩……而他们,都将在桑桑的一生中抹上深深的烙印。
不过在这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细马,一个古怪早熟的男孩。他被黑心的爸爸寄养给了无儿无女的邱二爷和邱二妈,只盼着邱二爷和邱二妈将细马抚养成人后死去,夺走他们的遗产。可是细马不这样想,他很懂事,每天上山放羊。除了不想上学外,他从不给邱二爷和邱二妈惹麻烦。并且在邱二爷病重时,他与桑桑在大冬天提着把锄头到河边挖柳须根子做药引。邱二妈精神出问题时,在这个衰败的家庭毫无支柱时也是他撑起这个家,亲自建起了一座草房子,让她安享天年。
【曹文轩草房子书评】推荐阅读:
草房子曹文轩读后感08-15
曹文轩草房子读后感10-29
看《草房子》曹文轩作品的观后感600字11-14
曹文轩小说论文11-27
我见到了曹文轩10-22
曹文轩座右铭07-10
读曹文轩讲话有感09-20
读曹文轩《枫林渡》有感06-05
曹文轩纯美小说的语言魅力05-23
白栅栏曹文轩读后感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