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第二课时教案

2024-06-26

四下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第二课时教案(通用11篇)

四下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第二课时教案 篇1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四年级组 王月剑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生平资料。

2.教学课件、课文插图等。

【教学环节】

一、感知整体,集中阅读心向,初识人物形象

1.谈话导入:同学们,课前大家都预习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了(板书课题),现在就来检查检查,有信心吗?

2.读课题,读对“着(zhao)地”一词。

3.检查预习,读好课文。

(1)读好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①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bian)论家”。(进行“辩”“辨”“瓣”的辨析,提示“辩”的写法,并引出“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让老师很难解答”一句。)

②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feng)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可更改的真理。(指导读好“奉” 和多音字“更”。通过对“信奉” 与“相信”的比较,简介亚里士多,以及联系人们信奉神灵的生活实例和“不容更改的真理”等语句理解“信奉”的意思。)

③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 难道要违(wei)背人类的真理?”(理解“违背”意思,指导读出责备的语气。)

④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wang)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联系文中伽利略的行为表现帮助理解“胆大妄为”,指导“妄”的书写,试着用责怪的口气读。)

⑤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zhi)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理解“固”,指导朗读。)

(2)这儿话中的“他”指的是谁?课文写了伽利略的哪些事?读相关段落,再整理课文思路:怀疑———求证———公开试验。

4.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写作思路,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文本。5.过渡:在这些生字词中哪几个词是人们对伽利略的评价?(胆大妄为、固执)你认为他们评价得对吗?那我们就抓住“胆大妄为”和“固执”这两个词学习课文。

二、深掘文本,磨砺语言心智,感悟人物形象

(一)研读“胆大”,感受“怀疑”之勇敢

1.思考。伽利略的“胆大”表现在什么地方?出示语句:“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2.研读。(1)自由读这句话,句中的“这句话”是哪句话?(2)伽利略想的这句话说了哪两层思,各用句子中的一个字概括每层意思(慢、快)。(3)用抓关键词、板演图示、数学式子(10+1>10、10-1<10)等方法明白句子的意思,引出“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一。(4)如果把句中的“如果”删除可以吗?为什么?从中体会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质疑,并不是简单草率的怀疑,而是有理有据,它以假设正确为前提,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可见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深思。伽利略如此胆大地怀疑亚里士多德,会遇到什么?读第二自然段,抓住“信奉”“不容更改”“谁要是„„就会”“责备”等词语,体会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不仅要面对人们的嘲笑讥讽,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风险。在此基础上,再引入补充16世纪时,意大利的布鲁诺因反对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坚持真理“日心说”而流浪异国、被捕入狱,最终被教皇活活烧死在罗马广场的资料,深入体会伽利略怀疑权威所要面临的生命危

险,进一步体会伽利略为了真理,为了科学,不畏强势、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4.练说。用“伽利略如果,就会;但是,如果,就会。最终,他选择了。” 适机渗透说话练习和朗读指导,再感受人物品质。

(二)品读“妄为”,体味“试验”之严谨

1.找画描写伽利略“妄为” 的语句:“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2.交流,朗读感受“反复试验”。

(1)提出问题:伽利略做试验有什么特点?(反复、许多次)

(2)换词比较:用“重复”换“反复”行吗?两者有什么不一样?(3)设境想象:伽利略反复做试验,每次做的都不同,可能有什么不同?(高度不同、球的质量不同、试验地点不同、天气、风力等试验条件不同„„)进一步理解“反复”“许多次”的语言内涵,进而感受伽利略治学的严谨。

(三)练读“固执”,感悟“真理”之坚守

1.理解伽利略的“固执”。

(1)出示语句:“他向学生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2)指导策略:指名学生扮演伽利略,教师和其他学生扮演伽利略的学生,进行现场口语交际。扮演伽利略的学生用本段话中的语言向“学生”宣布试验结果及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的消息,“学生”或提出问题,或给予劝阻,或支持助威,在双方互动中理解明白伽利略坚持公开试验的根本原因不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从而感受到伽利略对真理的坚守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体会伽利略“固执”坚持公开试验前后人们的反应。

(1)当伽利略要公开试验的时候,人们有什么反应?画出来,读好语气。你读出了人们对他的什么态度?用几个词来概括当时人们的态度。(不屑一顾、讥笑嘲讽、嗤之以鼻等)重点指导学生用声音和肢体语言读好人们责备伽利略的话语。

3.此时,如果还用“胆大妄为”“固执”来评价伽利略,你觉得这两个词的内涵应该是什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

三、聚焦文旨,品味作品价值,提升人物形象

1. 课件出示:“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

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2. 句式比较。

比较一:①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②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全都是不对的。

比较二:①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②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3.交流讨论。课文既然是写伽利略,为什么还要说“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4.鼓励质疑。伽利略是怀疑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如果你碰到书中有错,你敢不敢提出来?那就快快行动吧,仔细读读课文中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和第4段中写伽利略试验结论的话,你会发现也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同时从高处落下”,应该改成“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

5.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呢?请你用一两句话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如,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

四、总结写法,积累言语养料,发展语文能力

1.总结写法:伽利略不畏困境、献身科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人物形象和崇高品质,课文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一是选择怀疑权威、反复试验和公开试验三个典型事例;二是描写了人物心理、语言和动作。)

2.课外练笔: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学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或一篇习作。

四下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第二课时教案 篇2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主要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自己的怀疑是对的故事。这篇课文是培养小学生的分析能力,树立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的好教材。但是,要让生活在今日的中国孩子理解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破除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学时应该着眼于让学生理解伽利略的想法,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习他人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好品质,激发学生探索求新的欲望,弘扬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名言引入,揭示课题

1.我国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同志曾说过:“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他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就是一个敢于向权威提出疑问的人。

2.有这样一句话,千百年来从没有人怀疑过。(课件出示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请分析这句话,说一说你们理解这句话吗?这句话强调了什么?(速度与重量有关)

设计意图: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关键,以名言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既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让学生带着思考走进文本。

二、了解人物。激发兴趣

1.介绍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资料)

2.亚里士多德的话,会有人怀疑么?为什么?人们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的程度深,信仰、崇拜。)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你体会到了什么?

3.伽利略却对这句千百年来没有人质疑的话提出了质疑。你知道伽利略吗?(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关于伽利略的资料)

4.课文中是怎样介绍伽利略的?请读一读。(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25岁就已经当上了数学教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内外结合,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通过让学生细读描写两个人物的语句,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当时是绝对的权威,而伽利略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授,这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伽利略敢于打破权威、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三、品读理解,掌握主题

1.读课文,画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怀疑的句子。(“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分组讨论后归纳:可见,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是简单草率的怀疑,而是以假设为前提,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才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

2.品读句子。“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学生试着读出“责备”的感觉,体会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

3.品读词语。伽利略怀疑权威不仅要面对人们的嘲笑讥讽,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有生命的危险。他大胆怀疑却不妄为,而是勇敢地进行试验,去证明自己的怀疑。课文中哪一部分是写伽利略做试验的过程?试验分几步进行?(自己试验,公开试验)(1)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伽利略对试验认真的科学态度?(“反复”“许多次”。“反复”不同于简单的“重复”,正是这样的无数次,才强调了伽利略严肃、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从结果“都”“的确”“总是”三个词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3)伽利略慎重地作出什么结论?(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4.小组讨论。伽利略为什么还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呢?(伽利略这样的宣布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啊!因为这等于公开向人们心中的亚里士多德挑战。)

5.品读语言。品读伽利略做试验前后人们的语言。(人们从齐声责备甚至是嘲讽到后来的“惊讶地喊起来”,尽管人们的语言并不多,但从这寥寥数语中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感受到当时人们的表情、动作、语言,感受人们从“信奉”到看到事实时巨大的惊讶。)

设计意图:让学生潜心读书,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了解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人们追求真理过程的漫长与艰辛,从侧面了解伽利略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原来,权威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伽利略的“伟大”就在于对权威的尊重而不盲从,对真理的追求和执着。

四、巧用媒体,理解原理

1.介绍比萨斜塔。(出示比萨斜塔图片)比萨斜塔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塔高共8层,建到第三层时,地基开始倾斜,该塔由于“斜而不塌”而名声远扬,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公开试验,使该塔的名声更大。

2.公开试验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看试验的人很多,人们是怎样议论的?找出书上描写人们议论的句子。(人们来的目的,人们的态度)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

3.面对人们的责备、嘲讽、讥笑、奚落,伽利略怀着必胜的信心登上了比萨斜塔,结果如何呢?(多媒体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让学生直观了解试验过程)

4.播放伽利略双手拿球,站在高高的斜塔顶上,两个球同时脱手落下来的情景。

5.面对这样的结果,人们表现怎样?(惊讶)为什么?(因为,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而伽利略试验的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6.面对伽利略公开试验的结果,人们明白了什么道理?(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全是对的。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人无论地位多高,学问多大,说的话也不可能是全对的,所做的事也不可能都是对的。所以,不能轻易地相信别人,要敢于思考,找出名人的错处)

7.总结。在当时的情况下,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怀疑是多么的不易,他勇于怀疑,打破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设计意图: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直观的演示画面也让学生知道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结论,突出了“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精神。

五、总结感悟。深化主题

1.谈体会。抄写课文最后一句话,反复地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2.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伽利略有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献身科学的精神,我们要向伽利略学习,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思考,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篇3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请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你觉得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1、伽利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科学家。

伽利略在念书时就提出都是难以解答的问题,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15岁时就对里士多德的话提出了质疑。亚里士多德在众的眼里是趔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可伽利略经过严密思考后却发现了疑点。所以说他关于思考。

那就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可以与同学们讨论,也可以请都是帮忙。(算式法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往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磅的慢;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个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快。)

(反思:虽然阅读课以学生的朗读体悟为主,但教师也不能完全放弃讲解。由于考虑到学生受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对理解伽利略是怎样利用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推出两个结论的这一教学难点比较吃力,于是,在突破难点时,采用列算式来理解:,这样理解既简单又明了。同时这种方式也学科间的知体现出学科知识是相通的)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你注意到这些关联词了吗?你能不能不看课本,说一说伽利略思考的过程?

出示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

(让学生用这样的关联词语来说,能够令他们感受到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思考,不是妄下结论。)

2、伽利略是一个(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家。

思考:

1)伽利略做了多少次试验?

(无数次)

2)他的实验成功了吗?

(引导学生读第4自然段,说明伽利略带着上面的问题,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斯多德的那句话的确说错了。)

3)为什么要作公开试验?

读课文第5自然段。

在当时,众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话汪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伽利略却大胆质疑,说明他不迷信权威,只追求真理。

(反思:这里可以结合作业本,令学生指导,信奉意义,信奉的反义词是怀疑作业本还是要用起来,以后备课一定要记得连作业的内容一起备进去。)

总结:伽利略为了追求真理,反复做了多次实验来证实,并且要面对无数人的讥笑与嘲讽,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

在比萨斜塔的公开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公布自己的试验结果。

公开试验的结果是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

那么伽利略在比萨斜塔的公开试验的目的,只是为了公布自己的试验结果吗?

再次朗读朗读第五自然段。

得出结论:之所以要公开试验,就是要向权威挑战。

3、所以伽利略又是一个(勇敢)的科学家。

默读课文思考:当时人们是怎样崇拜亚里士多德的?人们又是怎样议论伽利略的行为的?

读课文2、5段,对比人们的不同态度。

总结:面对众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

三、升华情感

1、出示最后一句话。

说一说,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从课文中你学习到了什么?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

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

要敢于质疑,勇于挑战。)

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思考。

2、教师总结。

出示: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公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从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

四、小练笔:

四下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第二课时教案 篇4

四年级下册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二稿)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2.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文插图幻灯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板书预设: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怀疑(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不迷信伽利略{分析(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善于思考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科学态度启 发:不迷信权威,执著实事求是地探求科学真理 第 一 课 时课时目标: 1、看图了解课文内容,自读自问,感受伽利略的人格品质。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座塔叫什么塔?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塔上这个人是谁?谁来介绍一下。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1)课文第一段是怎么介绍的。(2)齐读第一段。(3)指名读第一段。伽利略给你什么印象?请你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赞美一下。 哪个词看出他的善于思考,能言善辩?常常、很难解答、很不寻常。理解“很不寻常”,知道寻常的反义词。 2.他在做什么?结果怎么样? 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结果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大家都明白了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3.假如你是一位记者,你想问伽利略什么问题?下面我们一起进入文本,搜索一下信息,看看自己能提出什么高质量的问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两次。 2.注意将这些词语读正确:伽利略、亚里士多德、比萨城、不容更改、胆大妄为、着地、的确、信奉、解释、固执、怀疑、试验、违背、责备、辩论、拴住、拖住、宣布、真理、寻常。说说词语意思:不容更改、胆大妄为、当堂练习:从中找出这些词语的反义词。见作业本第二题。分类记忆生字:略 萨 磅拴 拖 执 宣 辩奉 违妄抄写生字:辩 奉 违 妄 执 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三、记者提问。 1.你为什么选择在比萨斜塔做公开试验? 2.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公开试验? 3.你为什么不怕失败? 4.你是怎么想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四、引导思考,了解人物特点――善于思考,能言善辩。 1.请默读第三节。伽利略是怎么想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你觉得他想的有道理吗? 2.那就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可以与同学们讨论,也可以请老师帮忙。(算式法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磅的慢;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的快。图示法等)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不是妄下结论。五、当堂作业作业本第1、3题。 第 二 课 时课时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理解不迷信权威的意义。 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正确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听写本课的新词。同桌互相检查。二、引导思考,了解人物特点 1.讨论:伽利略为什么不怕失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是怎样进行试验的?别人有哪些反应?自读第4、5段。 2.引导体味: (1)自己反复试验: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体会:严谨科学的态度。 (2)公开试验:伽利略那时候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为什么要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联系前文理解: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当时是怎样的环境?迷信权威,崇拜名人,不敢怀疑,不敢创新。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他对科学进行分科,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有杰出的贡献。 公开试验的目的是什么?打破盲目崇拜、迷信权威的思想,让人们形成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怀疑,追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别人反应: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理解:胆大妄为――形容一个人胆量大,胡作非为。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你想说什么?你想劝劝他吗? 小结:面对人们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十分执着)。 3.先练后讲最后一段:(1)练习:作业本第4题。(2)突出哪些词语,可以读出句子所包含的道理。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大、也、全都:表示大哲学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他们说的话也有错误的时候。不能盲目崇拜,不能迷信权威。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4.随文练笔:想象一下,试验结束后,人们又会怎样议论。作业本第6题。三、升华情感,体会写法 1.总结: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说话要有理由,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来描写的。 2. 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 3.积累名人关于科学真理的名言。背背,抄抄。作业本第五题。四、作业 推荐课外阅读《世界上下五千年》,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或可以阅读《名人传》。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 篇5

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个铁球,跟我们学习的课文有关,一大一小。大的10磅重,小的1磅重的铁球。这两个铁球如果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结果会怎么样,有人做过实验吗?用什么做的?

师:这个结论,可概括成今天的学习内容,板书课文题目。

师指“着”问:这个字你们读(zháo),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词语读正确了,相信同学们把他们带入到文中一定能读的更好,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亚里士多德说,你觉得对么?

3.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能出错,那伽利略是何许人也? A理解词语“信奉”

a、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人们不是一般的相信,而是相信到了什么程度?这里有个词语是?(板书“信奉”)b、师:“信奉”是不是相信?

师:有相信的成分,还有什么成分,这个“奉”怎么去理解?

师:只要他说的,头脑还思考吗? 生:不思考!

师:这就是尊奉!这就是信奉!再读这个词语。

齐读。

B.指导责备语气。

师: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到什么程度?把他的话当做真理,并且是不容更改的真理。

师:当别人对亚里士多德的话表示怀疑的时候人们就会责备他,责备的语气该怎么读?(读出了厉声责备的语气。

师:这个语气就叫——

师:一个人怀疑,会有多少人责备? 生:所有人!师:有多少人信奉? 生:研究科学的人!师:是所有研究科学的人!

C、没有人怀疑这个观点吗?当时有个就伽利略的,年仅25岁,是个数学教授,没有名,没有地位,是个平凡小辈,就是他。

三、小组合作

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是怎样进行试验的?别人有哪些反应?

看看伽利略怎么思考的。既然是品读,要一边读,还要揣摩内心深处,看他是个怎么样的人。1.总结试验特点。

师:他做试验有几个特点?从句子中找!

师总结四个特点:次数多 反复 带着疑问 结果一样 2.比较“重复”和“反反复复”,理解原因。

师:“次数多”和“反复”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许多次强调什么?

生:次数多,同一个试验做了很多次。师:反复呢?

师:聪明的同学,你们想到的伽利略也想到了,要经过周密思考,所以没用“重复”,而用“反反复复”。

师:得出的结论不敢确定,一次试验往往会出错,为了使自己的结论更加严谨,他要对自己负责,对科学负责,这就是可贵的科学精神啊!

师:通过试验得出来什么结论?请个同学读出来。一生读。

3、导读第五、六自然段。1.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知道了这个试验后,人们对伽利略的态度如何? 生齐说:嘲笑他。

2.学习第六自然段。

师:人们都认为他太不知天高地厚了,跟他们说道理有没有用?

生:没有用!

师:我就是伽利略走上了比萨斜塔,我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是错的?

齐读这一段。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多媒体出示句子: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你认为伽利略是一位什么样的科学家,你想对他说什么?请同学们以伽利略是一个()科学家开头,写一段话。

五、安排作业,复习强化。

安排一次实践性作业:课下做一做自己喜欢的试验,说不定你也会和伽利略一样,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呢!把你的发现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

姓名:黄龙尊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篇6

一、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我设计的意图是以了解人物形象为教学载体。去品味语言、学习语言。例如了解亚里士多德时抓住“信奉”“责备”等字眼,引领学生深入领悟。教学伽利略时,重点品味“反复、许多次”等。

二、这篇推理性较强的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不怎么感兴趣,但事实上,合理安排了教学步骤,学生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例如,对于伽利略的思考(课文的第三段),就采取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让他们通过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等形式,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钻研文本的兴趣。

三、语言练习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我设计语言训练题目是:1、理解“反复”,设计了三组语言训练;伽利略做实验之前和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比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这样学生们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就产生了。

四、让读书声贯穿整个课堂,让课堂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对于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反复诵读,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让学生在读书中进一步的领悟文本。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 篇7

师:小朋友们,我来给你们上课之前,你们老师是怎样向你们介绍我的?

生:老师说您是深圳名师。

师:真是这么说的?

生:真的!

师:也就是说,我是深圳的一位有名字的老师,简称名师。是这样的吗?

生:(笑)不是。

师:那你们说说我这个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

生:我觉得您应该是学问非常棒的。

师:什么都知道?

生:对。

生:您是满腹诗书,谈吐文雅。

师:你真会说话,看来你才是满腹诗书、谈吐文雅。

生:谢谢老师,不,谢谢大朋友。

师:客气了。大家想不想见识一下我的“满腹诗书”?

生:(齐)想!

师:那我就背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愿意听吗?

生:愿意!

师:上学期我们学过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我背诵一遍:《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门泊东吴万里船。

生:错了。

师:错了?名师还会错?哪儿错了?

生:大朋友啊,你把最后一句给背错了。

师:那最后一句应该是什么?

生:哦……我也记不得了。(笑声)

师:能发现错误已经很不简单了。谁记得?

生:应该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谢谢你!“满腹才华、谈吐文雅”的“深圳名师”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竟然背错了一句。从这件事情中你想到了什么,或者说你从中悟出点什么来了?

生:我明白了,人不都是十全十美的。

师:说得好!你像一位小哲学家。

生: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说的话是全都对的。

师:哎呀,了不起!又是一位小哲学家!这位同学是借用了课文当中的一句话,把它变化一下,来说明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学以致用,会读书!请小朋友们浏览课文,找到这句话,把它画下来。(生浏览课文、很快找到并画了下来。)

师:请大家齐读。

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读得真好。经过学习,大家已经明白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而且能把这个道理和“名师”犯的错误结合起来,产生了我们四(1)班的两句很有哲理的话。不简单啊!谁能把这句话所在的自然段读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读得真好,声情并茂!谁能说说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这一段是写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师:言简意赅!现在我想再问你们几个问题,可以吗?

生:(齐)可以!

师: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生:伽利略。

师:伽利略在向谁挑战?

生:亚里士多德。

师:伽利略认为两个铁球从空中落下会同时着地,落下的速度和铁球的轻重无关;而亚里士多德是怎样认为的?

生;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从空中落下的速度不一样。

师:就是说一个快……

生:一个慢。

师:好!这一课我们就学完了。大家可以回去了。

生:啊──?

师:怎么,有疑问吗?

生:有。

师:大家看,上节课大家把课文读熟了,主要内容大家了解了;中心思想大家也明白了,还有什么要学的吗?(生互相观望)

师:不是学完了吗?

生:没有!

师:那还有什么要学的?请你说。

生:还要朗读课文。

师:光是朗读吗?

生:还要通过朗读理解课文。

生:还要通过朗读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

师:对。说得很好!

生:我认为有两点:第一个呢──(笑声)是边读边学习生字;第二呢,是了解课文的细节。

师:也就是学习课文中具体细致地描写?

生:对。

师:你概括地很好。思维不但敏捷,而且有很强的逻辑性。将来会成为伽利略一样的数学家。但是,作为朋友,得给你提一个小小的建议。

生:请。(笑声)

师:上节课大家学过生字了,现在再学习生字,岂不是要把我们上节课的劳动给抹煞了?

生:好的。我接受。老朋友厉害!(笑声)

师: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朗读课文、品味课文?

生:是。

师:现在大朋友想告诉大家一个新词儿,愿意学吗?

生:愿意。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笔,把这个词记下来。这个词叫“朗读感悟”。感,是情感的感、感受的感;悟,是觉悟的悟、领悟的悟。

生:(边写边说)悟出一个道理的悟,把语文的“语”字言字旁换成竖心旁。

师:对。真聪明!

生:老师,我已经感悟出来了。(笑声)

师:啊?你感悟出什么来了?

生:我感悟出为什么编辑叔叔要我们读这篇课文了。

师:请你说说。

生:有两点。第一点,就跟您刚才说的一样,是为了锻炼我们的语言能力;第二点,就是要我们从课文的中心、课文的重点里面明白一个道理,也就是这里:“这时,大家才明白,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就是告诉我们,要勇于挑战一个事实……

师:挑战权威。

生:对,要勇于挑战权威。你要是觉得他不对,就可以反复做试验,让事实去战胜他。

师:说完了吗?

生:说完了。

师:请坐!(激动地)同学们,对她的这个发言,我不作评论。我想请大家从课文的第一段中找一个词来评论她。请默读第一段,找到这个词并把它画下来。

师: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哪个词?

生:“辩论家──”

师:对!正是这个词。这个同学说话思路清晰、抓住了要点,要是辩论起来一定会有理、有节、有据,就是伽利略先生在世,恐怕也要畏惧你三分。(笑声)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像伽利略一样,当一次辩论家?

生:想。

生:老朋友,辩题是什么?

师:辩题就在眼前。请小朋友们看黑板。伽利略认为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空中落下来是同时着地,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是一快一慢。假如亚里士多德就在我们面前,你们敢不敢当一次伽利略和他辩论一番?

生:敢!

师:那好,愿意当伽利略的举手。

生:(绝大多数都举手。)

师:怎么有几个不举手,不敢吗?请那位小朋友说说为什么。

生:我怕想不出来。

师:哎呀,想不出来怕什么?看看咱们是怎么坐的──整个学习小组的同学都可以帮助你嘛。再说,还有我这个大朋友在呀。作为大朋友,就是要在你们不会的时候、在你们想不出来的时候帮助你们的呀!还怕吗?

生:不怕了。

生:我想当亚里士多德。

师:好啊!

生:我也想当亚里士多德。

师:可以呀!还有谁想当亚里士多德?(又有5个人举手)

师:一共有七个人愿意当亚里士多德。看来亚里士多德这边的力量有点弱。这样吧,我也当亚里士多德,来帮助你们。

生:老朋友,我想发言一下。

师:好的,请讲。

生:老朋友,我想告诉你,不用你帮!我们这几个人都是班里有名的辩论家。我担心,如果我们几个人都当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比起来,好像就有点不平衡了!(笑声)

师:你是说你们的力量很强大,伽利略这边不行?

生:当然了!

师:别忘了,亲爱的小朋友,我老朋友还在这儿呢!如果你们的力量强大了,我将毫不犹豫地、义不容辞地加入伽利略的行列。服不服?不服咱们就开始辩!

生:大大大大……大朋友,我想发言。(笑声)

师:别急,请讲。

生:我说一句话,啊──我觉得,就是您加入伽利略的行列可能也辩不过我们。(大笑)

师:好啊!现在,坐在那边的“伽利略”们,过来,坐在我们的队伍中。请“亚里士多德”们都坐到那边去。(笑声)既然你们说自己是班里的辩论家,那我就帮助伽利略,不管你们了。

生:好的!

师:注意,今天咱们不辩论别的,只辩论两个铁球落地的问题,明白吗?

生:明白。

生:老朋友,给我们一点时间讨论一下好不好?

师:当然!现在你们就在这儿小声讨论。我要和伽利略们一起大声讨论。你们都是哲学家,我们的大声讨论应该不会影响你们是不是?

生:没──错!

师:当然,我们没有防窃听设备,欢迎你们“密谋”的同时,窃听我们伽俐略的机密!

生:哼,谁听!

生:(小声而神秘地)唉,要听!知彼知己,百战不台。

师:(对着该生的耳朵)百战不殆。

师:伽利略们!(笑声)大家注意了。亚里士多德可是被马克思称赞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我们可得小心了!

生:不怕!

师:怎样才能把他打败呢?我们必须先找到亚里士多德的一个观点,找到他的漏洞。大家能不能找到?

生:能。

师:现在就请各小组开始读书,找。(学生分组读书、讨论)

师:要先把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找到,读熟了,才能找到他的漏洞;然后再找到伽利略的观点,读熟了,理解了,就可以和他们辩论了。(学生继续读书、讨论)

师:谁来读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生:“两个铁球……速度是一磅重的十倍。”

师:伽利略的观点呢?

生:“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师:为什么?

生:这是伽利略做实验得出的结论。

师:实验之前,他是怎么想的呢?

生:“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师:请等一等。这句话的意思大家理解吗?

生:理解。

师:如果10磅重的铁球下落的速度是每秒10米,那一磅重的铁球下落的速度应该比每秒10米慢还是快?

生:慢。

师:那大约是每秒几米?

生:8、9米。

师:好,就当是9米。请接着往下读。

生:“……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磅重的铁球快。”

师:谁能用一个数字表是这句话的意思?

生:11米。

师:对。每秒11米。一个事实中得出了两个结论,大家看出亚里士多德话中的漏洞了吗?

生:前后矛盾。

师:对。前后矛盾。这就是我们攻击他们的重磅炸弹。厉害吧?

生:厉害!(笑声)

师:我们还有一个重磅炸弹,谁知道是什么?

生:做实验。

师:对!真聪明!用事实把他反驳的哑口无言。各小组做做实验吧。(学生兴致勃勃地做实验)

生(亚):喂──,伽利略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开始吧?

师:再等我们一会儿吧!

生(亚):既然“老伽利略”说了,那就再给你们一分钟吧!(大笑)

师:谢谢“老亚”先生!(笑声)但是一分钟不够。给我们3、4分钟,让我们把课文再完整地读一遍,好不好?

生(亚):读吧,读吧。

师:伽俐略们,咱们赶快再把课文完整地读读,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小心被亚里士多德钻了空子。(生(伽)读课文,生(亚)慢慢地也跟着读起来。)

师:好了,现在,我宣布辩论大赛开始……

生(亚):老朋友,你们一定会输!

师:没经主持人允许,随便发言,扣1分。

生(亚):那你们准备的时间长……

师:又随便发言,再扣1分。(“伽利略”们鼓掌)

生(亚):我有意见。

师:请讲。

生(亚):我宣布,扣伽利略5分!(笑声)

师:呵呵,你宣布没用。我,才是主持人!(“伽利略”们再次鼓掌,“亚里士多德”们做鬼脸。)好了,开个玩笑。都不扣分。现在,辩论大赛正式开始。亚里士多德为正方。伽利略为反方──

生(亚):耶──!

师:注意,反方不是错方!(笑声)请正方先发言。

生(亚):我发言!伽利略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逻辑学家……

师:停。亚里士多德先生,我只听说您是伟大的哲学家,可没听说您是逻辑学家呀?(笑声)

生(亚):那就是您的无知啦,老伽利略先生!

生(伽):你们骂老师!

师:我提醒正方辩友注意:辩论时不要进行人身攻击!(笑声)

生(亚):(作揖状)抱歉!连马克思主义都支持我们!支持你们吗?

师:请正方辩友注意,是马克思先生赞扬了你,赞扬你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支持你。马克思主义支持的是天下受剥削的劳苦大众,提倡的是共产主义,比如,我们少先队员就是要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

生:(齐)准备着!

师:对。请接着发言。

生(亚):我出了很多很多的书,你们有吗?(笑声)

生(伽):你知道吗,我25岁就当了数学教授,多了不起呀!(笑声)

师:是啊,你都到老头儿了才出了书,我们25岁就当了教授,多厉害呀!(“伽利略”鼓掌)

生(亚):25岁当数学教授有什么了不起?就一个数学家。我虽然年纪比较大了,但我是科学家、逻辑学家……(突然转向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家?(大笑)

生(伽):“老人家”。(笑声)

师:注意,逻辑学家不对。他是哲学家、科学家。

生(亚):我想发言。

师:请。

生(亚):虽然我比较老了,但毕竟是伟大的哲学家。而且,我的哲学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师:我们先为他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句精彩的语言鼓掌。不过,前无古人是对的,但后无来者就错了──马克思就是伟大的哲学家。好了,我们不要再为什么家兜圈子了,我们该谈谈铁球落地的问题了。现在请正方说说你们的观点。

生(亚):两个铁球同时从空中脱手落下来,一定是10磅重的先着地,而且速度是1 磅重的10倍。老朋友,我还要接着发言。(笑声)

师:对不起。按照规则,应该让反方发言了。

生(伽):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磅重的铁球快。作为一个哲学家,你不觉得你的话前后矛盾吗?(掌声)

生(亚):我的话就是真理!

师:你说这话就是不讲理。(笑声)

生(伽):什么真理?你们做过实验吗?

师:对!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生(亚):我们做过实验。

师:请演示你们的实验。

生(亚):我的实验你们无法看见。因为它在我的脑子里做过很多遍了!(笑声)

师:光在脑子里想,那是虚的,不真实的。

生(亚):我的脑子是真实的。这就是真实的。

师:难道你现在在脑子里一想吃麦当劳,你就真的吃到麦当劳了吗?(笑声)

生(伽):请看看我们的实验吧!(用粉笔做实验,实验成功,一片欢呼。)

生(亚):虽然伽利略的试验比我们厉害,但是,我要说一句话,我觉得这句话有点哲学家的味道。

师:请讲。

生(亚):我没有现成的证据,没有取巧的逻辑,我是一位开拓者,我希望各位读者承认我已成就的,原谅我所未成功的。

师:很有哲理!

生(亚):老朋友,他是抄的,我看见了。

师:呵呵,开始内讧了。从哪儿抄的?

生(亚):《大百科全书》。

师:好!不光爱读书,而且做笔记,还能运用。大家要向他学习!请你回去做一件事,把这句话抄在黑板上,让每个同学都读读,好吗?

生(亚):(兴奋地)好的!

师:好了,小朋友们,辩论大赛到此结束。现在我宣布比赛结果:经过理论与实验的较量,伽利略们胜利了!

生(伽):耶──!

师:但是,从辩论口才和技巧上来看,亚里士多德们技高一筹!

生(亚):耶──!

师:主要是他们平时看的书多,脑子里的词汇丰富。如果请大家把今天的辩论大赛的情况写下来,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好──!这就是今天的作业。下课。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伽利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拖着、宣布、固执、比萨城、解释、胆大妄为”等词语。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认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了解他们的一些重要贡献或成就。初步感知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伽利略质疑的过程与结论,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课时: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完成课前预学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搜集伽利略、亚里士多德和比萨斜塔的资料。

3、读写下列词语:

伽利略 辩论 信奉 怀疑 违背 一磅 拖着 宣布 固执 比萨城 解释 不容更改 胆大妄为

4、给带点字注音;

着()地 更()正 的()确 胆大妄为()

5、当时人们为什么那么信奉亚里士多德?

6、伽利略是怎样思考才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的?

7、你认为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 教学预设: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比萨斜塔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座塔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它之所以举世闻名有两个原因:一是它在建造过程中就已经倾斜,但至今未倒;二是在公元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在这里做过一次著名的公开试验。今天,就让我们和伽利略一起在这次著名试验中去探索科学的真谛!板书:

29、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齐读课题,纠正读音。(着:zháo)

设计意图:利用比萨斜塔图片,情景导入,让孩子走进文本情节,为阅读学习奠定情感和认知上的基础。

二、检查预习,感知全文。

(1)这篇课文中还有这些多音字,你能读准它们吗?(课件出示)着地 更正 的确 胆大妄为

(2)下面的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课件出示)自己试一试: 伽利略

意大利

亚里士多德

希腊

比萨城

辩论家

信奉

违背

10磅

拴住

拖住

解释

宣布

固执 不容更改

胆大妄为

能将第一组词响亮、准确地读出来,你敢挑战吗? 能将三组词语都响亮、准确地读出来吗?谁来挑战?

(3)“不容更改

胆大妄为”这是两个值得我们积累的四字词语,看老师写在黑板上。(师板书,边板书边说:“更改” 是什么意思相信大家都知道,“容”在这里是“容许” 的意思,所以“不容更改” 就是不容许更改;“妄”是一个生字,比较难写,拿出手指,一起来书空。妄字上面部分是个亡,下面部分是个女。)

(4)请你也像老师那样在课文的空白地方写一写这两个词。相信你一定比老师写得还要好。

(5)展示评价。

①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几个同学的字,我觉得„..,做到了„„谁也来说说你的看法? ②引导评价:你觉得他哪个字写得好?或者哪个字还有改进?

(6)字写好了,那么这个故事讲了什么?能干的同学可以试着完成这个填空。(课件出示)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相同条件下,重的铁球先着地”的结论产生(疑问),并当众(试验),证明了(铁球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

三、围绕“不容更改”,感受权威。

1.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结论产生了怀疑。那亚里士多德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读着读着,你读出了亚里士多德是个怎样的人物?

(要求学生讲究读书方法,长长的一段话,抓住其中的某个词,某个句子来思考。)(课件出示)(1)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

A“奉”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课件出示)(①恭敬地用手捧着 ②献给 ③接受 ④信仰、崇拜 ⑤供养、伺候)你觉得在这里应该选第几种解释?它和“相信”有什么区别?

B、而且崇拜他的还是一些研究科学的人,连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何况是普

通的百姓呢。

(课件出示)(2)亚里士多德是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从这个“两千多年前”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3)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①你猜想一下,“谁”指哪些人?

②是啊,总之不管是谁,只要怀疑亚里士多德,就会受到人们的责备。

这就是人们责备的话——(课件出示)(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③递进朗读:当普通老百姓怀疑亚里士多德时,人们会这样责备他—— 当皇室贵族怀疑亚里士多德时,人们也会这样责备他—— 甚至当国王怀疑亚里士多德时,人们仍旧会这样责备他—— 4.(课件出示)亚里士多德的补充资料。

①同学们,亚里士多德不仅是个伟大的哲学家,还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②现在,你对亚里士多德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③(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相信你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好了。(指名读)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培养一定的语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本环节最大的特色就是以语言文字为根,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四、置疑“不容更改”,挑战权威。

1.文中的这条不容更改的真理是亚里士多德说的哪一条真理? 2.为什么说这是一条不容更改的真理呢?

①同学们,我们来看:10磅的铁球重,那么1磅就()你能填一个反义词吗?(课件出示)10磅的铁球(重)1磅的铁球()

②因为10磅的铁球重,所以人们认为它就落得();因为1磅的铁球轻,所以人们认为它就落得()你能填一组反义词吗?

(课件出示):因为10磅(重),所以10磅落得()。因为1磅(轻),所以1磅落得()。

③现场实验演示:一本书和一张纸同时从一个高度往下落。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④总结:这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正因为人们这种习以为常的思维,再加上是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人物提出的理论,所以人们认为这是一条不容更改的真理。

[设计意图: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中开始的。也就是说,问题是创新的开始,没有问题就谈下上创新。古人说:“情以物兴,物以情观”,这说明感知、思维和情感想象活动是互相联系结合的。这一环节通过实验,复现了生活现象,让学生惊奇地发

现,原来我们都是这么思维的,从而去深思,激起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同时又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对于这样一条不容更改的真理,伽利略产生了什么疑问?(课件出示)

①同学们,这段话很长,而且比较难懂,你至少要好好读三遍才能读懂。第一次读,把它读正确,第二次读,圈一圈这段话中的反义词,然后看着这些反义词,你再好好地读一遍。

②检查,读正确。

③三次读下来,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你读懂了吗?加上“因为„„所以„„”来说一说。(课件出示)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中的铁球慢。

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③根据刚才同学说的我们用图示再来直观地看一看。(教师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这是本堂课的难点,需要学生理解的是伽利略从亚里士多德的真理中得出的这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按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加上“因为„„所以„„”来说,很容易理解的。而因为有了前面的训练,在这里让学生加上“因为„„所以„„”来说,降低了难度。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读懂了这段话,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一举两得。]

五、围绕“胆大妄为”,学习伽利略精神。

1、虽然一个事实中得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但是一位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而发出挑战的是年仅25岁的年轻数学教授,人们都说了些什么呢?(课件出示),你认为,当时人们的心情会怎么样?把这种感情放进去读读这几句话?请生读:

A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B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在这2000多年来大家从没有怀疑过,也没想过怀疑,认为这就是真理,因为大家实在是太崇拜他了;但是在2000多年后,居然有这么一个不知死活的年轻人,居然敢质疑他们心中的偶像,真可谓“胆大妄为”。所以人们说——再读!伽利略还不单单是个人观点的怀疑,他还要站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公然挑衅亚里士多德的权威,更是“固执己见”。所以人们说——再读!

2、伽利略通过反复多次科学严谨的试验,终于在比萨斜塔上向世人公开试验了,向权威发起了挑战,实验结果如何呢?课件出示: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六、拓展运用,质疑教材。

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受益匪浅。那现在同学们你仔细读读伽利略得出的结论。(课件出示)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你觉得它表达没有出入吗?(引:同样重的铁球一个从10米高处落下,一个从100米高处落下,也同时着地?)(课件出示)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看来作者、教材编者也有失误的时候呀!

七、布置作业,课外阅读。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课下请同学们再细细阅读本文,相信你在课文内容、语言积累和人物的刻画方法方面会有更多的收获的!

板书设计:

29、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八册第七单元“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主题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篇文章讲述了17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采取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先写伽利略,再描写亚里斯多德。第二部分抓住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写出了伽利略同这位理论权威挑战的全过程,最后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照应文题,结束全篇,形成了一个圆合自如的完整结构。

二、设计理念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点燃的火把。”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力争做学生思维的激活者,情感的激发者,学习的引导者,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采用了“学——议——练”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读、说、议、写、画,去代替教师单一的讲授,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感悟、理解、品味、积累、运用,使学生得到思想的启迪、思维的发展,同时获得语言的增量。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阅读的要求和文本本身的特点,预设本篇课文分两课时来完成,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所写的典型事情的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理解“信奉”、“胆大妄为”、“固执”的意思,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不同的地位,并在对比品读和想象写话中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四、说教学重、难点:

1.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丰富学生的语言,训练他们的思维,培养说话和写话能力。

2.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不同的地位,并在对比品读和想象写话中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简单的教学课件。

六、说教法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阅读要求,我主要采用“质疑问难——理解感悟——感情朗读”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抓住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中

感悟的特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爱到情感熏陶,获得思启迪。

六、说学法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篇10

(因为,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而伽利略的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⑤人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全是对的。)

⑥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告诉我们,这个人无论他地位多高,学问多大,说的话也不可能是全对的,所做的事都是对的。不能轻易的相信别人。敢于思考,找出名人的错处。)

总结:在当时的情况下,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突出怀疑是多么的不易,他勇敢怀疑,打破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板书:(献身科学、打破迷信)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伽利略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的人,同学们要不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2假如书上有错,你们敢于提出疑问吗?

a.出示句子: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

b.师:这句话就有错误,你们谁敢于提出疑问?

做两个试验:第一次,将两个演示的皮球放在同一高度,并同时放下。

第二次,将两个演示的皮球大的放在高处,小的放在稍低处,再同时放下。

c.得出结论:这句话应该改成--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

3再给你们一个机会:开头,我们说过高尔基的一句话,谁来质疑?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总结全文: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伽利略有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献身科学的精神,同时,我们自己也有了这种意识。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思考,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

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试验 一慢一快

自己试验 公开试验 速度与重量有关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同步训练题 篇11

一、抄写词语

信奉更改宣布违背疑问哲学家胆大妄为

教授解释固执脱手惊讶辩论家公开试验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备直()复()试()妄()

略()真()夏()拭()忘()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正确--()公开--()

怀疑--()落下来--()

四、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伽利略和亚里斯多德是同时代的人。()

2.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同步练习题:伽利略在校常提不寻常的问题,使老师很难回答,同学们称他为“辩论家”。()

3.两个铁球重量不一样,但落下的速度一样。()

4.伽利略的试验证明,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对的。()

5.伽利略是意大利人。()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如果亚里斯多德的话是正确的,那么把一个10磅重的铁球和一个1磅重的铁球拴在一起,同时从高处落下来,就可能产生两种结果:

2.伽利略带着对亚里斯多德说的话的疑问,反复做了试验,结果都证明了亚里斯多德的.这句话。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铁球很大落的跟铁球的没有关系。

参考答案:

一、抄写词语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备(准备)直(直接)复(复习)试(试验)妄(妄想)

略(省略)真(认真)夏(夏天)拭(拂拭)忘(忘记)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正确--(错误)公开--(秘密)

怀疑--(相信)落下来--(升上去)

四、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伽利略和亚里斯多德是同时代的人。(╳)

2.伽利略在校常提不寻常的问题,使老师很难回答,同学们称他为“辩论家”。(√)

3.两个铁球重量不一样,但落下的速度一样。(√)

4.伽利略的试验证明,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对的。(√)

5.伽利略是意大利人。(√)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如果亚里斯多德的话是正确的,那么把一个10磅重的铁球和一个1磅重的铁球拴在一起,同时从高处落下来,就可能产生两种结果:

①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②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上一篇:竹的阅读答案下一篇:刘晓明~~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