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基本能力培训计划(精选8篇)
通用基本能力培训计划 篇1
通用基本能力自查报告
五联校 付军平
通过《山西省党政干部通用基本能力标准(试行)》的精神学习,我校认真贯彻通用基本技术的标准能力,具体如下:
一、政治能力
1、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具有正确的政治理想、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人爱之心;
2、具有政治敏锐性和判断力,能够正确把握全局和时代发展要求,科学判断形势,明辨是非,在教学活动中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
二、依法执教
1、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有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
2、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严格履行法定的职责和义务、教书育人。
三、学习能力
1、具有终身学习理念,以学益智,以学增才,以学修身,学风朴实;
2、学习方法科学,学习途径多样,学习内容丰富,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
四、执行能力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富有使命感和责任心,具有每位学生都能成才的坚定信念,敬业爱岗,富有爱心,甘于奉献,准确有效地理解和执行国家教育政策,切实履行职责,工作作风扎实;
2、有交流分享意识,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参与校本研修与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主动分享经验与资源,促进共同发展。
五、信息化能力
掌握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熟悉办公自动化操作系统,能够熟练运用文字编辑软件,具备信息化操作能力。通过网络获取教学资源和在线学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六、创新发展能力
1、正确认识教育改革、发展和创新的关系,坚持以改革为手段,以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方向,以创新教学育创新人才;
2、创新思维方式,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总结创新规律,积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通用基本能力培训计划 篇2
关键词:小学体育,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如何使教师尽快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 用新的思维和具有创意的教学方法, 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已经成为“十二五”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 分院以转变教师观念、增强课改意识、拓宽视野为着力点, 切合实际地开展师资培训。分院根据教师发展情况, 将其分为四个阶段:0~3年教龄的新教师培训, 3~10年为青年教师培训, 10年以上为成熟型教师的岗位培训, 优秀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
一、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自己的特色和特点是什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靠什么?这里面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就是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这是一名高素质体育教师的真本事。因此, 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全体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 这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的必备条件, 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体育学科的课程性质作了明确的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学习体育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 以增进学生健康,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课必须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而且要有适宜的负荷强度。”身体练习不等于身体活动, 身体活动是先天就具有的本能, 是随意的行为。而身体练习则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 这种手段和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运动技能, 它是体育课上身体练习的主要手段, 也是体育课程教学其他功能的载体。
三、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要求我们必须有正确的导向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提出了九条对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以下简称《要求》) :
1.教学指导思想正确, 能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从实际出发, 正确地贯彻《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的精神, 促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深入的发展。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 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可以进行检查和评价。
3.教学内容的选择, 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 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 教材处理得当, 主要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因素。
4.教学设计科学, 教学分段合理, 教学组织严密, 教学方法有效, 教学步骤;运动负荷适宜, 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的具体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 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5.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 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 使教和学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堂教学评价中, 能够正确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其他评价方法, 给学生以及时、真实、明确的学习反馈信息。教与学的一切活动, 都要以有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
6.能够正确地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 既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解决好教学中的共性问题, 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关住学生的个体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 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用。
7.能够以运动技术与身体锻炼为载体, 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 把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之融为一体。
8.能够较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基本功。如口令清晰、洪亮;示范正确、优美;讲解简明、易懂;保护帮助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有效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课堂常规贯彻认真、得当;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正确等。
9.农村学校的体育课能够针对农村学校的场地器材与学生的体育基础等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教学活动, 尽可能地使学生能够学到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 体育意识与心理得到一定的培养。
其中明确提出了“运动技能”在中小学体育课中的重要性。该《要求》指出, “近一个时期来, 出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 有些体育课不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 不以运动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并提出“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发展学生的身体, 既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 又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 同时也是实现体育课程其他目标的主要载体”。
四、关注常态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研部门对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导向要有利于常态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在关注评优课、观摩课等课堂有效性的同时, 更应长期关注日常教学的有效性。开展评优活动的目的, 不是仅为评出各种奖项。其核心目的在于激励教师, 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法手段以及体育器材等方面不断进行研究、探讨与创新。激励教师将好的方法与成功经验不断总结积累并应用于实践, 还原于日常教学。将评优的成果应用于日常教学, 这样的研究才更加有价值、有意义。
为了让教师们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有更深的理解并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多次组织教师学习与座谈, 通过互动式的学习交流让教师们把自己的教学体会、想法、困惑、见解和教学经验说出来大家再进行讨论, 不拘形式、自由组合、畅所欲言、相互补充, 最后达到共识。
下面就是青年教师培训实例的几个过程片断。
1.本节课采用讲练结合、分组讨论、互助学习等组织形式。既是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又使学员亲身体会并在讨论中谈谈自身的感受。
2.本节课在整个新教师培训过程中是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内容。对学员前期教学文件制定、教材分析、目标制定有检测效果, 并对出现的问题予以辅导纠正。
3.课前让学员谈谈实际教学中还有哪些课堂设计方面还不清楚的容, 各组还选出代表发言。
要求:前面小组提过的问题, 后面小组不再重复。
以下就是发言提纲。
(第一组)
A.个别学生、学困生不好教 (你说你的他干他的) 。
B.谎称伤的, 装病怎么办?
C.队列稍息动作不同年级不同教法标准如何规定?
D.游戏比赛中, 个别学生失去兴趣不爱参加怎么办?
E.教师要求不在点, 不能即使找到动作错误问题所在。
F.后抛实心球中, 如何不借助教具纠正学生头后出手角度。
G.语言组织不规范, 不熟练。
(第二组)
A.行进间齐 (跑) 步走时向左看齐还是向右看齐?还是向内侧第一学生看齐?
B.教案里生理负荷的图形是课前写还是课后写?怎样测量算出?
C.对于低年级的学生 (一年级) , 怎样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组)
A.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把握不清楚、不明确。
B.课上组织学生的方法、手段太少。
C.教案书写过程中, 对于组织图形, 图解不明确。
D.教案中, 教学计划表制订不清晰。
E.教师如何做到语言精简、精讲。
(第四组)
A.教师应对学生态度严厉还是温和?
B.教师上课时, 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只能面向部分学生, 怎么提升?
C.怎样备家长?家校联系。
D.怎样纠正上操时大批量学生的错误动作?
E.对学情分析不准, 问题预设不全面。
(第五组)
A.特殊儿童在正常班里怎么办?
B.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心里比较浮躁怎么教学?
总之, 在互动式学习讨论中教师们讨论的课题非常多, 学习场面热烈, 大家积极发言, 有争论、有共识, 在争论中得到提高, 在共识中寻求发展。但是, 新课改的实施仅靠理论说教是不行的, 还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论证和检验。有的教师是一包到底生怕学生学不会, 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缺乏新意;有的教师是撒手不管毫无责任心;有的教师不知怎样启发学生思维, 调动积极性。再加上教师们对新课程理念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还没有真正的体验, 许多教师感到无从下手, 为课改的启动和实施带来了困难。为此, 我们组织课改指导组的老师和部分教学骨干一起设计各种类型的示范课, 由部分骨干教师执教, 并组织教师们对这些课进行分析、交流, 集中说课 (介绍自己怎样设计和构思此课) 、评课 (指出课中的优缺点, 指出这些课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 是否有可操作性, 并针对学校、学生情况合理地取舍) 、专家点评 (对这些课有无需要进一步完善、怎样改动进行了指导性的评价, 并根据课改要求和学校体育发展趋势, 指出今后体育教学的方向和培养目标) 。这样, 教师们不仅对新课改有了明确的认识, 而且还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上知道该怎样去教、如何让学生体验到愉快的体育, 如何培养起学生对体育的参与积极性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如何把课改新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教学中。
通用基本能力培训计划 篇3
摘要:提出了运行通用能力的概念,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通过将运行员工类比为“驾驶”水电站的“司机”,阐明了他们应掌握运行通用能力的程度。结合雅砻江流域锦屏水电站生产筹备的工程实际,详述了开展运行通用能力培训的必要性,并介绍了该项培训在锦屏水电站的实践,为水电站运行员工的培训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水电站;运行通用能力;培训实践
作者简介:刘树桐(1963-),男,河北唐山人,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厂长,高级工程师;虎勇(1973-),男,满族,四川成都人,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运行部主任,高级工程师。(四川?成都?610000)
中图分类号:F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7-0042-02
水电站的运行员工担负着电站发电运行的工作职责,是保证水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中坚力量。运行员工的工作能力直接关系着新建电站能否顺利实现接机发电,关系着能否保证电站设备甚至整个电网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随着水电开发规模的日益扩大,现水电站多面临着运行员工年轻化、经验有限和人员精简化配置的事实。[1]为保证安全生产,加强运行能力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锦屏水电站由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二滩公司”)锦屏水力发电厂(以下简称“锦屏电厂”)负责管理,系雅砻江下游河段的龙头电站,包括锦屏一级、锦屏二级水电站,总装机8400MW。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调节库容49.1亿立方米,装机6台600MW机组,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66.2亿千瓦时。锦屏二级水电站通过16.7千米的引水隧洞引水发电,采用上游调压方式,最大水头318.8米,调节库容为496万立方米,装机8台600MW机组,多年平均发电量为242.3亿千瓦时。
锦屏水电站正处于投产发电前的电力生产筹备阶段,既在“筹”物资准备、场地布置等硬件设备设施,也在“备”员工知识、技能、能力等软实力。在运行员工培训中,特提出运行通用能力的概念,并在锦屏水电站的生产筹备工作中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旨在促使运行员工快速成长,胜任电站的各项运行工作。
一、运行通用能力
1.运行通用能力的概念
运行通用能力即脱离某一电站的工程背景而能在各个电站普遍适用的、典型的运行工作能力,是对全部运行技能的提炼与抽象。换言之,运行通用能力是指能在各水电站通用的,执行各种各样运行任务,获得水电站相关专业知识及发展水电站运行技能所需要的基本能力。[2]
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我们将运行通用能力划分为安全把控能力、运行方式抉择能力、设备运行分析能力、事故处置与应变能力、设备操作能力、运行监盘能力、工作沟通协调(工作票办理)能力、缺陷管理能力等八个方面,简要解读如下。
2.运行通用能力解读
(1)安全把控能力。基于一定的安健环理论知识和安全意识,及时、准确地识别现场工作的风险点,做出合理的风险评估,并应用适当的控制策略,控制风险,消除安全隐患,把消灭事故在萌芽状态,确保电力安全生产。
(2)运行方式抉择能力。即根据自然环境、水情信息、电力系统、运行操作、设备状态等变化有机组合各种零散信息,觉察可能出现的状况和问题,极力提高能源利用率,以此来抉择、确定系统运行方式的能力。
(3)设备运行分析能力。查看设备运行日志,根据设备技术参数的变化趋势,与历史运行数据相比较,评估设备运行状况,分析故障原因,总结运行经验。
(4)事故处置与应变能力。熟练掌握事故处理原则,熟悉应急处置机制,具备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能根据掌握的相关信息及时制订应对策略,落实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尽快恢复系统供电,保障人身与设备安全。
(5)设备操作能力。掌握常见设备的基本原理,熟悉各设备的性能,根据实际运行工况及个人操作经验正确填写操作票,熟练使用运行工器具和个人防护用品,并严格执行监护复诵制度,在操作过程中防止人身和设备伤害,高效、无误地完成各项操作任务,并不断总结提炼设备操作经验。
(6)运行监盘能力。为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运行通用能力的概念,这里将运行员工的监视、控制能力赘述如下:
1)用鼠标、键盘等计算机输入设备选中控制画面中的目标,并能进行目标参数的调整和目标状态的控制。
2)觉察到重要的设备变位信号、异常、故障和事故信号等。
3)觉察到系统电压和频率的变化,并根据调度要求调整运行机组的无功和有功出力。
4)觉察到设备各部温度变化,分析判断变化的快慢与趋势,进而判定设备运行状况。
5)觉察到设备各相关参数的匹配程度。
6)监视各段厂用负荷,分析厂用电负荷平衡情况。
7)当电站担负系统调频任务时,记录出力变化值与系统频率变化的关系,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得出经验值。
8)记录压油泵的启停间隔时间,并能针对机组的个性、负荷调整等情况形成压油泵启停间隔时间的经验值,综合分析判断机组压油系统的正常与否。
9)记录排水泵的启停间隔时间,并能针对如枯水期与丰水期的厂房排水、机组检修初期排水与机组检修正常排水等实际情况,形成排水泵启停间隔时间的经验值,综合分析判断排水系统的正常与否。
10)熟悉AGCAVC工作原理、负荷分配原则及其相关经验值。
11)了解不同水头下机组的振动区范围、机组运行方式优化原则及对尾水位的影响等。
(7)工作沟通协调能力。与各项工作负责人有效沟通,合理安排、协调各断面的工作,完成各项试验配合任务,与本专业配合人默契协作,准确领会并执行班值长的各项工作安排。
(8)缺陷管理能力。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做好登记工作,并通知相关检修人员处理。在缺陷消除的全过程中密切关注缺陷发展状况,做好情况恶化的事故预想。建立设备缺陷档案记录,形成设备历史缺陷库,能根据设备历来缺陷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运行策略以及机组状态检修策略。
3.运行通用能力的特征
内容宽泛:从上述运行通用能力概念及其主要内容的解读中可以看出,它所涉及的知识、技能、能力的内容宽泛,并可进一步分解、细化。更详细的内容可参考美国劳工局的O*NET网站。[3]
实践性:一方面,运行员工虽知道怎么做,但不熟练、不能把握“尺度”和“火候”,可能进而致使其不愿做、不敢做;另一方面,“尺度”和“火候”与个人的体会、认知等个体因素息息相关,必须亲自动手感悟,才能收获自己的运行通用能力,其实践性极强。
通用性:从运行通用能力的描述可以看出,其重点在于说明运行员工的思维方式、学习技能的方法以及运行员工普遍适用的技能和能力,顺着这个思路,运行通用能力的概念将适用于所有的电力生产工作。例如,按照上文对“运行监盘能力”的描述,其监视、控制能力适用于各个水电站的运行监盘工作。
4.具备运行通用能力的员工的表现形式
具备水电站运行通用能力的员工的典型表现形式为:员工到一新电站后,能通过对图纸资料的阅研快速、高效地熟悉该水电站设备的设计思想、优缺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经验理清该站运行员工必备的知识点、关键技能、风险点、风险控制措施,并将之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的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和运行员工专用的技术图纸资料等,快速胜任新电站的运行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能根据所处设备运行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学习内容与方式,更新自身知识和技能,其适应、学习和应变的能力更强。
从概念上讲,具备水电站运行通用能力的员工可以被看作一位能够“驾驶”水电站的“司机”,达到一定的能力要求(拿到“驾驶证”),就能“驾驶”同类型的其他水电站。而这一定的能力要求,就是运行通用能力需掌握达到的程度。
二、在锦屏水电站开展的必要性
1.解决现实矛盾的需要
锦屏电厂正处于生产筹备阶段,运行员工面临着工作实践少与能力水平要求高的矛盾。
(1)从长期经验来看,一名运行员工从参加工作到成为技术骨干,成长时间大约5年,而锦屏电厂年轻员工的工龄最长为4年。
(2)由于目前水电站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很高,常常从控制风险的角度考虑,高风险的运行操作会使部分员工成为非主要参与者,甚至是旁观者。运行员工不能像汽车司机那样,实习期间能亲自动手开车上路,其实践锻炼的机会很少。
为此,依据上述运行通用能力的概念,结合二滩公司锦屏电厂的人员组织方式及现实矛盾,开展通用能力培训,旨在快速、高效地培养出优秀的运行员工,达到安全接机发电的软实力要求。
2.锦屏水电站的生产技术需要
锦屏水电站面临如下技术挑战:采用一厂两站模式,决定了水工建筑和机电设备分别建设和采购安装,运行员工兼顾两站,不固定分配到某一级,员工就需具备相当于两座独立水电站的运行能力;锦屏二级采用超长距离隧洞引水、两机一洞的上调压模式,并引入水轮机筒阀的技术等,在行业内可供借鉴的运行经验较少。因此,面对锦屏水电站设备众多、系统复杂的特点,亟需探索出能系统地梳理运行相关通用技术业务知识的方法,强化运行通用能力基础,以赢得钻研运行特殊技能和能力的时间。
3.流域化梯级开发的需要
二滩公司负责雅砻江流域的梯级开发,21级电站正在流域遍地开花,或已投入商业运营,或正处工程建设期,或正在开展前期筹备,预计10年内将陆续投产发电。这样,电站间的员工流动性将会增大,新电站也仍需年轻的运行员工加入。从流域化开发的人才战略考虑,需要注重运行员工通用能力的培养,使“老”运行员工具备快速适应不同电站运行岗位的特性,并促进年轻运行员工快速成长,以适应公司的流域化发展。
三、在锦屏水电站的实践
1.树立理念、引领方向
锦屏电厂明确要求,运行员工不应只是简单的操作工,而应能融会贯通运行工作的各项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运行操作、监视分析与判断、事故应急处理等运行工作能力。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将汽车变为自己的手脚一样,运行员工要将监控系统、自动装置变为自身的神经网络、眼睛、鼻子和耳朵,将电气、机械等发电设备变成自身的手和脚,使水电站的发电设备成为五官和四肢的延伸,与水电站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合格的水电站“驾驶员”。
目前,锦屏电厂利用仅有的几名运行老员工对运行工作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梳理了运行通用能力培训的类型、项目与规定,并下发至每位运行员工试行,他们发挥着运行培训工作的导向作用。
2.分工协作、以点带面
将运行专业内容划分为水轮机、发电机、主变等23个模块,指定专人负责某一模块的资料收集、问题汇总、运行规程编制、操作票书写、图纸绘制等工作,进而将23个模块的成果汇集到一起。此举一方面为接机发电做了技术准备,另一方面也使员工提炼了相关运行知识和技能,通过内部交流培训,每个人都分享出所负责模块的收获,以拼图的方式以点带面,高效、快速地使每个人都掌握了各个模块的运行通用能力。
3.实职培训、总结提炼
派员工到业内标杆水电站进行实职锻炼培训,在过程中遇到疑问与不解、启示与借鉴时都会不由自主地与锦屏水电站的实际相联系,思考在锦屏水电站应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这就是在不同电站间寻找共性的问题、提炼共性的技能,是难得的提炼运行通用能力的机会。同时,也在不断要求员工在实职锻炼与培训期间,结合该站的经验与教训,编制锦屏水电站的各种事故预想,较全面地培养员工的运行通用能力。
4.借鉴它站、驻厂培训
派员工到行业内装机容量、接线形式、运行环境类似的水电站进行参观学习,了解它站对运行员工的技能要求,对自身电站的技能情况进行审慎地思考,查找不足、吸取经验、开拓视野、拓展思路,进一步总结提炼运行通用知识和技能。
驻厂培训能为员工解决技术难题,获取运行设备的一手资料,争取设备进场安装前的动手操作机会,深度掌握相关模块的运行维护技能。
5.组织交流、多管齐下
为员工通用技能的成长提供多种学习、交流途径:邀请检修专业班组为运行员工进行专业授课;不定期组织运行内部授课和学习经验座谈会;邀请业内学者、设计专家、监理工程师组织电力生产专题培训;组织多种运行相关技能的取证培训。
6.以考促学、以考促训
为督促员工持续学习,保证培训效果,在每周授课后组织周考,并针对每月的学习内容进行月考。考试成绩直接与绩效评定、提岗提薪挂钩。每次考试后,专业带头人会对考试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进行总结梳理,采取集中讲解和单独辅导的策略,以充分发挥以考促学、以考促训的作用。
四、效果及后期培训展望
通过运行通用能力的培训,目前,锦屏电厂运行员工的能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例如,现运行员工拿到一个陌生水电站的主接线图后,基本能很快指出其主要运行风险、监视重点、操作程序、问题的处理与应对等内容。通过考核有近半的运行员工达到了运行主值班员的技术能力要求。
在锦屏水电站的后期培训中,将继续抓好运行通用能力的培训工作。并且随着机电设备安装进度的推进,各设备将陆续进场,使得培训工作应更注重本站设备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进一步熟悉设备性能,把运行通用能力结合到锦屏水电站的实际运行工作中,积累实践经验,并对其不断反思、总结和提炼,规范化和标准化运行员工的通用工作能力,为后续水电站运行员工的培养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五、结语
运行通用能力的体系形成与完善、如何更好地指导运行员工培训以及促使其较快地适应多个水电站间的工作转换,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多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过程。运行通用能力培训的理论和实践是这个循环的第一往复,系统上还存在诸多不足。相信通过行业内同仁们的努力,博众家之所长,集更多水电站的运行工作实践,进一步将运行工作抽象化、规范化、标准化,形成更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工作范本,定会在促进水电站运行专业技术发展的同时,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生机。在今后的运行工作中,我们愿就运行员工工作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曹卫兵.变电运行专业成才的最佳阶梯——SBS人才培养法[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8.
[2]Michael G.Aamodt.工业与组织心理学[M].丁丹,武琳,邵燕萍,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41-41.
[3]O*NET SITES.Details Report for:51-8013.00-Power Plant Operators [EB/OL].[2012-04-07].http://www.onetonline.org/link/details/51-8013.00.
秘书部干事基本能力培训策划书 篇4
一、活动背景
春来秋去,花开花谢。时光匆匆的从我们的指尖流过。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秘书部也迎来了新的活力与激情——09新干事。他们自信张扬,充满激情,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在他们身上有很多我们80后没有的东西。现在时间已经过了半个学期。在这个半个学期中,我们的干事都表现的很出色,他们的努力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是做为秘书部的一员,他们在基本能力上还有待加强。会议记录、通知、工作计划等这些应用文都是我们秘书部成员必须要掌握的一些常用的应用文。如果能熟练的运用这些文体,在做秘书部的工作时那将是如虎添翼。所以我们联合地理科学系自律会秘书部和地理科学系大学生政治理论研究会秘书部,集三个部门的力量共同培训新干事。
二、活动目标
让参加培训的干事,能掌握并熟练的运用这些文体。达到培 训的预期目标。
三、活动对象:社团理事会秘书部干事、自律会秘书部干事,和大学生政治理论研究会秘书部干事。
四、时间安排
材料准备时间:2009年11月6日——12日
培训时间:2009年11月16日(如和其他活动冲突则另选时间)
五、前期准备
场地:于11月16日在教学楼教室
材料准备:由各个秘书部的正副部长分工整理秘书部常用的一些文章的格式、注意事项和写作技巧。
交流和修改:在2009年11月15号各个秘书部的正副部长在三堂三楼进行交流并修改材料中的不足,提供充
足的材料
宣传:请宣传部做一张海报贴在系宣传栏。
六、活动流程
1.参会人员到场就坐,并分发材料(18:50之前)
2.主持人宣布培训会开始,并邀请主讲上台。(19:00)
3.主讲开始为大家讲解各种文体的格式、注意事项和写作技巧。
4.留出时间给干事提问。
5.主讲讲完后,留时间和大家交流。最后让大家在三天内交一份自己书写的总结或计划。
6.主持人宣布培训会结束
7.散会(20:00之前)
七、效果评估
根据新干事交上的作品对本次的活动进行评价。并从中反映出培训的效果和是否要进行再培训。
八、经费预算
材料打印和复印:10元
九、结束语
活到老,学到老。现在这句话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学习,让我们快乐,让我们更强。希望通过这次的培训干事们的基本能力能得到提升,并能熟练的运用于以后的工作中。
地理科学系社团理事会秘书部
通用基本能力培训计划 篇5
湘工发[2005]28号
各市州总工会、经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资委,省直机关工会,各省产业工会,省总直属基层工委: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施我省的技能振兴行动和职工技能提升行动,切实加强班组建设,提升企业班组长职业技能等级和综合管理能力,我省将全面开展企业班组长技能培训和通用管理能力培训认证工作,逐步实行企业班组长持高级技能等级证书和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证书“双证”上岗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的和意义
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班组是企业最基础的管理层面,班组长是最基层的企业管理者,它们构成了企业重要的基础.管理要素。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实行扁平化管理,班组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管理职能越显重要;班组长作为一线生产工人,赋予他的管理职责逐渐增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工会在班组建设中负有的责任更加凸显出来。班组管理作用和水平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民主管理的深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强调,“工人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为此,国家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计划,全国总工会实施职工技能提升行动,„以此推动人才建设和造就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加强班组长技能培训工作,推行企业班组长通用管理能力培训认证,是我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实雄人才强国战略,“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技能振兴行动和职工技能提升行动的具体措施;也是贯彻全国总工会加强班组建设,开展“争创学习型班组,争当知识型职工”,协助行政做好班组长培训工作的重要举措。它对于加强企业班组建设,提升班组管理能力,造就一批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优秀班组管理人才,全面提升职工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目标
工会要在政府部门的统一规划下,积极协同企业行政,在2005—2008年的四个年度里,完成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以上班组长的轮训,支柱产业、优势产业、高科技行业的工业企业和中央在湘企业的班组长轮训要达到95%以上。通过轮训和参加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技能鉴定、能力认证,使60%以上班组长提升一个技术等级;80%以上班组长具有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证书和综合级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证书;所有班组长都应持有中级工以上技术等级证书和基础级以上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证书,实行“双证”上岗制度。到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班组长全部具有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证书和综合级以上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证书,从而造就一支适应我省工业发展水平需要的班组管理高技能人才队伍。
三、方法和步骤
以通用管理能力培训认证来提升班组长综合能力和素质,是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关于“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的具体措施。通用管理能力认证是具有国家标准的、国内唯一的管理技能能力水平的认证。此项培训认证的推行,由省总工会、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委员会、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省职工技术协会共同组织进行,认证前的培训由经授权的培训认证机构具体组织实施。推行分为推广试点阶段和实施阶段。试点阶段:自2005年9月至12月止。由省总工会、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委
员会、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省职工技术协会共同组建省级培训基地、组织师资、编制教材,集中培训200名班组长和20名师资并通过基础级认证,其中50名通过综合级认证。经考察确定5个具备培训条件的市级工会培训机构作为授权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工作。整个试点阶段力争培训班组长500名,并通过基础级认证或综
合级认证。
实施阶段:自2006年始,在全省各市州和部分企业建立授权的培训基地,全面推广培训和认证。
四、工作要求
企业班组长实行“双证”上岗制度,对于全面提升我省企业班组管理人员职业技能和管理水平,推动班组建设,夯实现代企业管理基础,推行基层民主管理,形成科学、高效、规范的企业管理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各企业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科学规划、认真落实。工会、政府各有关部门、各企业要形成合力,分工负责,稳步推进。
1、充分发挥企业职工民主管理机制的督促作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依照《劳动法》、《工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通过职代会、集体合同、厂务公开等制度,推动、协调企业技能人才开发计划的制定、职工培训制度的落实。实行职工培训计划和职工培训经费使用情况向职代会报告制度;把职工培训的目标、措施等通过民主协商,纳入集体合同;厂务公开必须包括职工培训经费的提取、使用等方面的内容。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有关精神提取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要专款专用。支柱产业、优.势产业、高科技行业中的工业企业和中央在湘企业,应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5%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其中50%以上必须用于班组长和一线工人的教育培训;一般企业应按不低于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其中40%必须用于一线工人的培训。
2、统一规划„,各负其责,重点实施。省总工会会同省经济委员会、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全省培训规划,并分别下达培训计划。在企业,班组长的专业技能培训和技能等级提升,由企业职工教育培训部门统一规划实施,按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有关规定进行职业技能鉴定;通用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训和认证,列入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由企业工会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由省总工会、省职工技术协会组织经授权的培训机构开展培训,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组织考试认证。中央在湘企业也应在统一部署下,参加省组织的培训和认证。
3、全面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企业要把全面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强化技术工种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和企业班组长持“双证”上岗制度,作为实施技能振兴行动和职工技能提升行动,促进职工提升技能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要通过组织技能竞赛、表彰奖励、落实待遇、媒体宣传等手段,造就有利于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大环境,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拓宽技能人才成长渠道。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和使用、企业班组长参加培训认证、企业班组长持“双证"上岗各项指标,列入企业民主管理、集体合同、厂务公开、班组建设工作考核内容。
4、切买加强班组建设。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层组织,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推动班组建设是工会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重要切入点。工会要协助企业行政共同抓好企业班组长技术技能培训和通用管理能力培训,造就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的班组管理人员队伍,按照国总工会、国家经委1985、1986年《关于加强企业班组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班组建设的意见》和1992年全国第二次班组建设会议精神,在新形势下开创性地抓好班组建设工作,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各币州总工会要主动会同各市州经济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认真研究、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总结经验。省总工会将会同省经济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下半年召开经验交流会议,进行阶段性总结表彰,迎接全国第三次班组建设会议召开。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企业班组长技能培训和推行通用管理能力培训认证工作的领导,成立全省企业班组长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吴天保(省总工会副主席、省职工技术协会会长);副组长:刘送保(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孙明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唐德胜(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成员:金国庆(省总工会技协办主任、省职工技术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杨斌(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培训处处长)、吴毅龙(省经济委员会教育培训处副处长(正处级))、曾寿彬(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宣传与群众工作处处长)、谭峰(省总工会技协办副主任)、杨北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
湖南省总工会
湖南省经济委员会
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湖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通用基本能力培训计划 篇6
一、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
1、改变媒介系统中华考试论坛
2、服务对象系统
3、目标系统
4、行动系统
二、通用过程模式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或意义。
四个基本系统为社会工作者的助人活动提供了工作的介入蓝图。社会工作者要懂得:在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中这四个基本系统不断地互动,从而实现助人的目标。作为改变媒介的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对象改变的重要人物,而对于各系统的分析与运用则是实现助人目标的重要手段。
三、案例分析。
高职护生通用能力培养途径 篇7
1 提高护生通用能力的必要性
1.1 护理服务的特点
护理的服务对象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统一体。护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其综合护理技能注重的是整体护理的实施能力。所谓整体护理, 是指以人为中心, 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 其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 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由于在整体护理中, 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护理经常是综合起作用的, 护理操作仅仅是护理服务的一种载体, 属于整体护理的专业技能部分, 而给予病人人文关怀、善于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病人健康问题等能力则体现了整体护理中的通用能力水平。因此, 培养高职护生通用能力是提升护理服务的需要。
1.2 社会发展的需要
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年) 》明确指出, 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 满足病人身心健康需求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卫生部2010年12月22日颁布《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 (试行) 》 (以下简称《工作标准》) , 要求“各级各类医院要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认真落实《工作标准》, 保证工作进度, 切实把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做实做细”。《工作标准》要求护理管理者和护士必须“充分认识改革护理工作模式的必要性, 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新的护理工作模式对护士的岗位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护士在医疗中的角色包括护理提供者、护理计划者、护理管理者、护理协调者、健康教育者等, 护士也从单纯的医生的助手转变为健康教育的合作伙伴, 这就要求护士不仅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知识, 特别是生物医学方面的知识, 还要有足够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健康教育、人际沟通、与他人合作、为自己的专业行为负责等能力将成为护士的基本能力要求。
1.3 减少护患纠纷的需要
决定护生就业能力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水平上。有资料显示, 护患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往往与护士缺乏耐心、解释简单、沟通交流障碍、判断以及分析失误有关[3]。因此, 教师只有将通用能力培养渗透在教学中, 才能真正体现课程教学的职业应用价值。我国通用能力的培养缺少相关考核标准, 护理教育中强调以专业核心能力和就业导向为主的教育形式, 并不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年) 》指出, 要注重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2 护士通用能力构成
根据英国爱德思的界定方法, 将通用能力分为7个领域的能力。这7个领域能力及培训目标见表1。“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所列护理能力标准已经过验证, 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目前我国护理工作岗位要求。护理通用能力要求不是凭想象得来的, 而是根据护理岗位要求推导出来的。多年来卫生部一直要求医院护理工作目标从“以疾病为中心”调整为“以病人为中心”, 工作目标的调整必然带来工作标准和流程的改变, 工作标准和流程的改变将导致护理工作岗位对护士的护理能力要求发生变化。
3 高职护生通用能力培养途径
3.1 教学过程中渗透通用能力培养
如何将通用能力培养渗透在各课程教学中, 关键在于教师教育理念更新及通用能力培养的贯穿水平。这就要求无论是基础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 都应具备就业导向的教育意识。所谓教育意识, 是指教育者基于教学对象的发展要求以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规定和责任在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认识, 是主动将外在职业要求与自身结合起来产生的主体体验, 是对职业的认识、认同并付诸行为实践的过程。
教师在设计每次教学活动时, 将护生通用能力培养分层渗透在各课程教学中, 根据文化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课程特点, 将课程教学中相关的通用能力作为课堂项目目标, 努力营造职业环境, 在项目任务完成中实现通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应真正做到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观念的转变, 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模式, 研究对培养通用能力切实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提倡应用病案分析教学法、PBL教学法、CBL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 以提高学生灵活应用课本知识的能力, 确保课堂上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发言、提问。应将学生的课堂参与水平作为其课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获得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心, 使他们在离开学校时, 成为一个独立自信的、对自己专业有独特想法和追求的、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实践者。
3.2 评价方法多元化, 将通用能力评价纳入课程考核中
考试评价应包含学生完成的各种有独立见解、观点的研究计划、小型论文等, 以激励学生大量查阅参考书 (包括网上查阅资料) , 自己发现知识、辨别知识、获取知识, 采用多样化完成形式 (独立完成、团队合作完成) , 开放式评价模式 (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传统方法往往由教师针对某个时间点上学习者的表现进行评价, 而不是过程性、综合性评价, 学习者偶然的失误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最终成绩。
3.3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体现通用能力的考查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作为行业的准入考试, 在2011年有了较大的变化, 考试命题的参照点已由学校的培养目标转向临床护理工作对护理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在我国现有护理教育体制下, 护理专科毕业生是临床护理的骨干, 要承担临床上主要的护理工作。因而重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导向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改革后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更加紧密地联系临床护理工作实际需要, 体现整体护理理念, 涵盖临床护理任务和护士工作职责, 加强了对临床思维能力的考核, 使考试真正起到判断护生是否具备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基本能力的作用。但对刚完成3年在校学习、临床经验并不丰富的学生来说, 难度也加大了[4]。
3.4 实习中加强通用能力培养
在对带教教师的访谈中得知, 护生在实习过程中缺乏自信, 不知如何与病人交流, 不能很好地应用沟通技巧。在对实习护生的访谈中得知, 多数护生认为其专业知识缺乏、操作技术不熟练, 使病人对其缺乏信任, 这给其与病人沟通造成了一定障碍[5]。护生在实习过程中沟通能力整体偏低[6]。故在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方面, 教学医院应安排工作年限较长的护士做带教教师, 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加强护生沟通技巧训练, 提升其临床沟通能力。在实习前对护生进行护士通用能力培养, 实习过程中带教教师要加强护生沟通能力训练, 学校要与教学医院密切配合, 提高护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在院校合作基础上, 依据医院整体护理要求, 结合护生学习及心理特点, 形成护生通用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与要求。
护士通用能力与其本人的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职称密切相关[7]。加强对学生通用能力培养, 是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1]。培养学生通用能力能更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促进社会再就业良性发展, 有助于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克服职业教育的定向性和社会需求多边性的不适应等[8]。另外, 培养护生的通用能力更是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静, 陈彬.通用能力培养:高职教育必须强化的目标[J].教育与职业, 2008 (9) :31-33.
[2]黎雪梅, 李继平.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 2008, 23 (4) :74-76.
[3]安秋月, 郎玉玲, 王莉莉, 等.临床实习护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与实习效果的相关性[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1) :27-28.
[4]刘瑾.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13) :90-91.
[5]唐薇, 胡丹.实习护生护患沟通障碍的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09, 30 (10) :2805-2806.
[6]王金红, 高景丽, 刘昭君.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期间护患沟通能力调查[J].护理研究, 2010, 23 (8) :2099-2100.
[7]高小雁, 王朝焱, 沈杰.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通用能力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 2012, 12 (9) :74-75.
通用基本能力培训计划 篇8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通用技术课的主要任务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规定,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范畴,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通用技术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为每一个学生拓展技术教育学习经历、行使受教育权利提供机会和条件。要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在兴趣、生活经历、地域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及其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学习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想象、怀疑和批判,要营造民主、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应充分利用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应通过技术设计、技术试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精神和勇气,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凡设计都是创新活动,自主创新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通用技术教材的意图和新课程的重要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就明白许多创新设计是属于结构设计,也有很多属于控制设计的,比如,锅盖架的设计就是结构设计,结构设计的制作相对容易些,难就难在发现这个问题。多数人在烧菜过程中对锅盖无处可放,放在台面上不卫生并有水珠从锅盖上流下来等现象熟视无睹,很少有人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去想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决的价值。由此可见,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的重要性。再如,有一位学生设计了实现抽水机在水塔满了的情况下让水泵自动停止的两个方案,通过“技术与设计2”的学习,学生更明确这是个控制设计活动,需要运用控制技术,并采用某种控制手段来实现。
二、运用成功的项目设计唤醒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
认为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近距离地认识当前技术社会,让学生知道从事一些创新活动不是不务正业,而是有意义的活动,由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知道通用技术的学习能使学生一生受益,能改善学生的命运。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让学生观看CCTV第10套播出的专题节目——《我爱发明》,其中播放的一些发明案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个创造发明都有不同的故事背景,这些发明往往并没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有的发明了解决袋子棘手问题的小提手,有的发明了具有发电功能的健身器,有的发明了广告扶手,有的改进了茶艺等等,影片中展现的发明者有男女老少,让学生感受到人人可以发明,缺少的是发现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揭开了创造发明的神秘面纱。在影片中,学生可以看到一项项发明所针对的问题是如何被发现的,发明者在什么背景下萌发了创造发明的念头,学生会反思自己是否也曾经有同样的经历,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想到去解决它。影片中发明者的言谈充分地展现出他们是那样的热爱发明,学生也的确从他们的发明中看到了创新的意义和力量;在学生对片中的发明进行评价之后,再与评委对各项发明的评价进行比较,学生也了解了如何进行评价,这种设计的理念也指导着学生今后自身的技术设计。学生从中看到了这些实用小发明给发明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改变了人生和命运,也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又因为这些是具有权威的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对学生的触动挺大,同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三、运用项目设计教学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设计呢?笔者主张在教学中应采用积极的项目设计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1.项目创新设计要讲究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独到的发现。在教学中千篇一律地要求设计小凳子或台灯,将会遏制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因此设计任务应具有开放性。事实上,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根据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设计,结果学生交上来的作品丰富多彩,里面不乏创意的作品。有的同学设计了易拉的易拉罐,有的设计了壁画式的桌子,有高效透明旋转衣柜,有教室置物柜的设计,有脚踏式拖把清洗及挤水装置,有奥特曼小孩安全帽,有实用学生桌的设计等等,每件设计都体现了学生非凡的创造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也显示出学生浓厚的创新热情。学生经常在下课后拿着新的设计跑上来问我他的某某设计如何,并吵着说自己的设计是如何的好。因为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并且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课堂引用这些来自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案例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作品具有多样性,也为学生提供了足够多的相互欣赏和相互评价的机会。
2.项目设计任务在时间上要合理有效,让学生自己的创新设计贯穿教学全过程。笔者认为,在上“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这节课的过程中,会让学生去想一想生活中碰到哪些问题。因为时间的限制,学生可能会提一些没有质量的问题,在课上分析这些问题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学生的兴趣也不会高,所以我把项目设计的作业安排在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的教学前二周布置,通过前一阵创新意识的灌输,学生的创新本能和爱好很大程度上被唤醒,能够尝试着去发现问题。作为高中生,学生也基本具备了把自己的设想通过画草图和文字描述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能力,这样的安排为将项目设计贯穿教学全过程提供了实施基础。因为多数学生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设计,其设计必然有其发现问题的前提,有明确问题的过程,并经过方案的构思和图形的绘制,甚至经过了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有的学生的设计作品存在种种缺点,有的问题是明显违背科学规律的,如有些学生提出要发明一种把人通过传真机传到远处的技术;有的同学设计的作品被其他同学证实市场上已有类似的商品,有的同学的设计方案有待优化。所有这些或优或差的设计,都可以乘机在教学中加以剖析,这样的剖析与评价将贯穿于设计一般过程的教学全过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是如何发现问题的,讨论本班或其他班同学提的一些问题是否有价值,如果没价值,则为什么没价值;让负责设计的学生介绍在制订方案时经过什么样的思考和方案的改进,让其他同学在分享其创新乐趣的同时,也为具体的设计方案提一些好的建议。如此一来,课标中的大多数内容就在学生自发的创新活动中被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和了解。因为教学中结合了同学的设计,必然也吸引着学生,并在相互评价设计各个阶段成果的同时,交流各自的设计思想和理念。
3.项目设计活动要突出技术创新的课程理念,促进创新设计的有效教学。项目设计活动课内容与动手操作是有所区别的,通用技术与传统的劳技课也是有本质区别的。传统的劳技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工具驾驭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技术设计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避开动手操作能力来谈设计就成了纸上谈兵。笔者在开展制作纸桥和扑克牌建筑模型时,只说明设计的要求和作品测试的方法,比如在制作扑克牌建筑模型时,笔者要求他们不能使用额外的材料和工具,要求模型能承受1斤砝码的压力,高者胜,要求学生在制作之前先认真讨论制作方案,笔者把别班学生的作品藏起来,避免相互模仿。结果学生制作的作品各不相同。笔者认为,谁的纸桥承受力最大,或谁的建筑模型最高,这并不太重要,由学生自己设计出来才是最重要的。
四、拓展创新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着创新教育的理念,在教材中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些易被忽视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的教学对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要加以挖掘和拓展。
在讲述设计的创新原则时,我们注意到,创新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创新也可以是一种形式,而不一定是事物,学生也往往认为创新的内容只是某种事物。为了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创新也可以是一种形式,笔者引导学生去发现商业活动中有没有经营方式的创新,学生提出了自选超市比以前的柜台销售有创新,既方便了消费者,又能给经营者带来利润。在笔者启发下,学生还提到网购和送货上门的便当等销售方式,还想到了反季节蔬菜的培植方法等,极大地拓展了学生创新的视野。
又比如在强调技术对设计的促进作用时,提到要把新的技术运用到创新的活动中去,对此创新方法和途径,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做基础,学生即使有很多金点子,也往往无法具体实施,所以需要多关注新的技术,了解其工作原理,为今后自己的设计储备知识与技术。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就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看到母鸡孵小鸡,他就学着孵小鸡;看到鸭在水上游泳,他也跳到河里试一试,差一点被淹死。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看见朋友的小孩玩呦呦球时,花了很长时间去猜测呦呦球内部是怎么工作的。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多关注生活当中可能遇到的技术现象,比如,饮水机自动保温是如何实现的?水龙头是如何控制冷水和热水的量等等,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探究,使这些技术能运用到自己的技术设计当中去。
【通用基本能力培训计划】推荐阅读:
加气站应急预案 基本通用版08-29
通用能力(综合)测试06-12
高职护生通用能力培养06-07
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08-12
公务员通用能力大讲堂10-12
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11-10
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体会09-27
谈通用技术的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06-16
湖北省省直机关公务员通用能力席位标准08-28
基本能力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