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基本能力

2024-07-28

数学基本能力(共12篇)

数学基本能力 篇1

中学数学基本能力包括有关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数学解题能力.在平时教学工作中, 我发现有不少学生运算能力很差, 以至在考试中出现很多学生题目会做, 但一动笔就错, 拿不到全分.很遗憾!笔者结合多年来教学经验, 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谈谈体会, 仅供相关教师和家长参考.

中学数学运算能力包括数的计算, 式的恒等变形, 方程和不等式的同解变形, 初等函数的运算和求值, 各种几何测量与计算, 求数列以及微分、积分、概率、统计的初步计算等.

因为学生学好数学基础知识是提高学生基本能力的前提, 所以培养学生上述的运算能力首先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运算所需要的概念、性质、公式和法则.

例如, 要使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 首先要使他们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还要掌握有关算术平方根运算的各种公式.如:

如果学生不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和上述公式的适用范围, 则会造成类似下列错误:

而不能正确进行下列运算:

由此可见, 使学生学好有关运算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根本, 并且在学生理解、运用和进一步深化知识的过程中, 又必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运算的实质是根据运算定义及其性质从已知数据及算式推导出结果的过程, 也是一种推理过程.因此要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就要提高学生运算中的推理能力, 为此, 学生练习运算时, 应做到步步有据、有充足的理由, 并注意提高灵活运用运算性质和公式来进行推理的能力.

例如, 化简, 需要灵活运用三角函数公式来进行推理, 计算如下:

又如, 解方程lg (x-1) 2=2, 首先应该知道方程的解域是{x|x≠1}, 再进行同解变形, 得lg (x-1) 2=lg100, 从而得到 (x-1) 2=100, 故x=11或x=-9.

但是要注意, 如果将原方程变为21g (x-1) =2lg (x-1) =1, 由于未知数的取值范围缩小为x>1, 于是产生减根, 这种解法是不可取的.

以上可见, 在数学运算过程中, 步步要进行推理.让学生进行这样的推理训练是提高运算能力的必要途径.

培养学生运算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讲究记忆方法, 牢固掌握一些常用的数据和常用的公式和法则.要讲究记忆的方法, 切忌死记硬背, 要在理解和运用中记忆, 也可用“口诀”来帮助记忆.例如, 在记忆角k·90°±α与角α的三角函数关系时可用“奇变偶不变, 符号看象限”来帮助记忆.这句话的意思是当k是奇数时, k·90°±α的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相应的余函数的值, 当k是偶数时, k·90°±α的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相应的同名函数的值.至于如何取结果的三角函数的符号, 则由角k·90°±α所在的象限的原三角函数的符号来决定.这是很好的记忆方法!

此外, 加强运算练习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更有效途径.任何能力都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出来的, 提高学生运算能力也必需加强练习, 进行严格训练.加强练习就要按规律精心设计题目, 适当多练.严格训练就要做到高质量、高效率, 即学生练习要做到正确、迅速、合理.

数学基本能力 篇2

摘 要:数学知识逻辑性很强,知识环环相扣,必须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逐步提高。那么,数学学习中的基本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只有基本能力过硬才能为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因此,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既要循序渐进,又要突出重点,注意基本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基本能力;逻辑思维;计算;空间观念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小学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觉得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首先要加强基本的计算训练,因为任何一个较复杂的计算,都是若干个简单的基本计算综合起来的,如果基本计算的能力提高了,那么,较复杂的计算能力也会随着提高。一般的说,口算与估算是计算的基本能力。随着各年级教学内容的不同,计算的基本能力也有所不同。例如: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本能力是通分;多位数乘、除法计算的基本能力是一位乘两位数和估商;分数乘、除法的基本能力是约分。所以,培养计算能力,必须加强这种基本能力的训练。现在小学生的作业量异常繁重,计算又是费时费力的题型,因此,学生为了更快地完成作业,经常在计算上出现错误,而且是普遍现象。后果是即没有省时间,又养成了不良的计算习惯。作为教师,应在低年级开始,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计算态度。

二、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有一个长期培养和训练的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各种类型的思考题,这种略超出教学范畴的思考题,往往给学生一种压力,只要见到思考题字样,学生就会犯愁,觉得无法凭自己的能力进行解答,因而,多数学生会求助家长。对于小学生来说,首先通过观察、比较,能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这是一种基本能力,应当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在老师的指导与示范下,逐步学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见解。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还要鼓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简便算法或解法,以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三、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几何图形的观察、比较、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在丰富的感知中形成表象,有助于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让学生凭空想象而在头脑中形成模糊的图像。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所想的是对是错,又如何进行判断、进行分析解答。因此,要多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多动手,多观察,使一些知识概念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真实的记忆,准确地反映出具体事物,而不是猜想和推测。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新的知识。

小学数学基本能力的养成,关系到学生初高中学习成绩的好坏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更关系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应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基本方法 篇3

关键词:数学教育;数学应用能力;基本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75-01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这就决定了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对数学应用的需求和数学的社会化功能,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因此,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是未来社会的需要,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呢?

一、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人们的吃穿住行都与数学有关,例如通过建筑物认识丰富的几何图形;银行存款的本金和利息;行程中的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等。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1、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使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例如,在认识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常见的物体出发,进而追问其蕴含的几何知识。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才能激发起学生热爱数学的极大兴趣。

2、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

教师不仅要善于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我们说,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他们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式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联系实际,从生活中提出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概念从实际引入:例如在学习“垂线”的概念时,可结合实际提出这样的问题:马路的十字路口的两条道路位置上有何关系?这是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具体涉及到的例子,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意识,而且能直观地理解垂线的意义。

2、公式、法则结合实例抽象提出:例如:在学习有理数减法法则时,可以用温度引入新课:某一天的最高气温是10℃,最低气温是-5℃,那么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多少?先用投影仪展示分别标注着10℃和-5℃的温度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再让学生考虑如何列算式计算,并举例让学生验证结论,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3、公理、定理从实际需要提出:例如:在学习“线段公理”时,可以从走路时往往抄斜路直奔目的地,这样做是以什么为出发点让学生思考,结合实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易于接受,同时还能领悟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所不用。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教学,增加师生互动、使数学的内容形象化,同时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让学生加深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通过“数学建模”把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落到实处

“用数学”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离不开数学运算、数学推理、空间想象等基本的数学能力,注重双基和四大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学生应用意识不可缺少的武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应用问题的渗透和平时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数学课中要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数学建模是关键。我们面对的是学生,首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的阅历有限,对应用问题的背景不熟,难以从中构建出数学模型,阻碍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其次是学生抽象能力不强,特别是不习惯应用问题中的字母。例如行程应用题:两地相距S千米,汽车匀速,速度不得超过C(千米/每小时),已知汽车每小时运输成本由可变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可变部分与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b,固定部分为a元,则全程运输成本y可表示成速度V的函数,这里涉及到行程和函数的综合应用,应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路程、时间、速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实施“问题解决”形式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问题情境,而问题的设计是关键,它要符合学生可接受、易产生探索欲望的原则,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在“分析问题”阶段,教师要从观念和方法的层次上启发学生,鼓励学生探求思路,克服困难,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解决问题”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落实解答过程,把能力培养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成就感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理性归纳”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过程进行检验、评价、反馈、归纳、小结,并结合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学法指导,而学生要通过理性归纳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学会学习,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培养进取心和创造精神。这样通过“问题解决”的形式和程序来设计教学过程,必将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益。

总之,应用型问题有着丰富的社会信息,其多功能的教育价值早已是众所公认的事实,它已成为学生观察了解社会、认识评价社会的一个窗口。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对中学生素质训练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教师平时应该有意识的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开创数学教育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生数学三个基本能力如何培养 篇4

一、运算能力的培养

数学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量关系中,主要研究其运算,如代数中数、式的代数运算,等等.对运算来说,开始表现为对其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形成,进而体现在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恰当地合理地运用运算,与其他各种运算的灵活应用和巧妙结合上,而后者往往表现出一个人的能力,即运算能力.

运算中反映出多种智力品质,这是由运算过程的复杂性所决定的.运算中的智力品质主要体现在:运算的敏捷性灵活性.

(一)运算的敏捷性的培养

运算敏捷性是指智力活动的速度与准确率问题.智力正常、超常与低下的学生往往在数学运算中表现出运算速度的悬殊;运算速度的差异不仅是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上的差异,也是运算习惯和思维概括能力的差异.

在数学教学中应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正确而迅速的运算能力.一个办法是在练习中坚持严格的速度要求,利用青少年的好胜心理,组织一些速算比赛,使学生在紧张的思维活动中逐渐训练出一种熟练的运算技能.另一个办法是教给学生一些速算的方法,并鼓励他们自己创造出一些速算法,由“熟”而“巧”,促进智力品质的发展.

(二)运算的灵活性的培养

运算的灵活性是指智力活动的灵活程度,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机灵”,它是创造力的基础,也是运算的智力基础.在数学运算中,灵活性表现为起点灵活,从不同角度,用各种方法来推算各类的数学习题;运算过程灵活,对各类公理、法则能运用自如;运算中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数学教学中培养智力品质的灵活性,多从培养一题多解能力入手.解题中,引导学生在多种解法中寻求规律,从中获得“迁移”能力,运算灵活性就在反复训练中得到提高.为此教师要精选、精编习题,并预先进行多方面思考,以便把学生带入胜境,在智力上更上一层楼.

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所谓空间想象能力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特点是:善于往头脑中构成研究对象的空间形状和简明的结构,并能将对实物所进行的一些操作,在头脑中做相应的思考.

(一)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一些做法

第一,要求学生抛开物体物理、化学等具体属性,将物体的形态抽象为空间几何形体.例如对于一个立方体,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将观察的形体特点与美术素描中的观察特点相区别,那么在头脑中形成的影像不应再具有因观察视点不同而表现出的不同的物理特性,而是将立方体抽象分解为六个方面.

第二,将抽象在头脑中的模型运用一定的作图规律,将空间图形表达在一个平面上.这类二次抽象对于学生来讲比较困难.因此,教学中注意两个方面的引导.

(1)弄清平面几何图形与空间形体直观图的本质区别.空间形体是三维的,而平面图形是二维的;空间图形一般不能直接地度量空间形体的形状和大小.“形”与“图”之间既有联系,又有较大区别.

(2)多观察、多比较、多实践、多方位、多角度地掌握空间物体的平面化表示.

第三,利用常见图形各要素的关系,巩固基本关系,培养空间想象力.如空间两直线的位置有相交、平行、异面三种,这三种关系在立方体中都能够体现.

第四,利用题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学生比较同一问题在不同图形中的表现形式,从而积累图形,在寻找差异中逐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基本途径

1. 学好有关空间形式的数学基础知识

想象是客观现实在人头脑中的一种反映.因此,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空间形式的数学基础知识.这些知识不仅是立方体几何方面的,还应包括平面几何、解析几何以及其他数形结合方面的内容.例如,数轴、坐标、函数图像.

2. 通过某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空间想象力

培养空间想象力的另一个有效措施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剖析、测量、设计作图或制作模型等数学实践活动进行.例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对实物或模型进行分析.这些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都有良好的效果.

3. 利用几何图像表达数量关系

由于数量具有概括、抽象的特点,而几何图形具有直观、形象的优势,利用几何图形表示数量关系,不仅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便于理解之功效,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例如,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用图像来表示函数的特征与函数之间的关系等,不仅十分鲜明易懂,而且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非常清晰直观的几何形象,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提高.

4. 把立体几何的教学作为培养空间想象力的重点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大都是通过立体几何的学习获得的.但有不少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时,不易形成空间几何概念,他们遇到题目不会画图,即使有图形也很难看懂.

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所谓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正确、合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思维必须符合逻辑,数学思维更是如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不存在没有逻辑的思维.是否注意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学同传统数学教学的根本区别之一.

教师基本能力要求 篇5

一、通用基本功要求

(一)熟知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本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熟知所任教学科初中阶段教材的知识体系,有较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

(三)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并能灵活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四)语言表达能力: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课堂语言富有激情,有感染力,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准确的信息。

(五)课堂调控能力:具有灵活的课堂调控能力,能够机智、妥善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六)书写能力:板书规范、整洁、清晰,教案书写工整、有条理。

(七)学习提高能力:

1、能自觉地阅读古今中外名著。

2、每学期至少能够精读与本专业有关的教学刊物一类,有批注,有心得,并能灵活地将书中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3、能够不断从其他教师身上发现成功的做法,并及时地吸收内化。

(八)合作能力:对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能够争取其他教师的帮助,合作解决;对别人的困难能够主动地去承担并帮助解决。

(九)反思能力:能够经常反思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加以纠正。

(十)命题能力:

1、每学期至少做10套中考题。

2、参加专业知识考试成绩能达到优等水平。

3、能独立命制一套符合新课改思想的中考题。

(十一)教科研能力:能够从自身教学实践中发现研究课题,并能够独立承担研究工作(校级骨干教师必须达到该项要求)。

(十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能熟练的从网上下载教学资料,自制水平较高的教学课件。

二、学科教师基本能力要求 语文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要求

(一)语言表达能力:

1、能够在初步把握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时能迅速的把握语气、语调、节奏等。朗读、演讲时态势语要得体、美观,与内容要保持一致。能够有效地运用形体语言辅助教学,2、能够针对一个话题限时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感情充沛。

3、别人朗读和讲话时能准确的把握其内涵,迅速的筛选、提炼主要信息。

(二)知识积累:

1、能背诵初中教材规定背诵篇目2/3篇以上古文。

2、能背诵初中教材规定背诵篇目2/3首以上古诗词曲。

3、能背诵初中教材规定背诵篇目2/3篇以上经典的现当代诗文

(三)写作能力:

1、能在40分钟内按要求写出600字以上的文章。

2、能在20分钟内阅读一篇600字左右的学生习作,并能写出中肯的百字评语。

3、能及时地捕捉身边的写作素材,加以提炼、深化、升华。

数学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要求

(一)基本能力:

1、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在8分钟内声情并貌的、流利的、富有激情的阅读一篇500——800字的文章;课堂语言有激情,富有感染力,能够有效地运用形体语言辅助教学,口齿伶俐,应变能力强。

2、熟悉并能正确使用三角板、圆规、数学模型等教具,为学生做出表率。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能在3分钟内,不用任何工具熟练、规范的作出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梯形、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等图形。

3、能在40分钟内,设计出内容新颖、规范的教学设计。

4、每学期独立开展公开(观摩)课等研究课至少一节,具有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上能启发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并不失时机地激励学生。

5、板书规范,能正确的书写,字迹工整,能在10分钟内,书写100字的短文。

6、熟悉初中数学的课程标准,学期末课标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

(二)知识积累:

1、研究至少两种不同版本的课标教材。

2、努力吸收老教材中的经典、精华部分。

3、记读书笔记、好题、妙题每学期不少于2万字。

(三)写作能力:

1、每学期能至少写一篇有较高水平的教学或学术论文。

2、每学期至少能指导学生总结出或写出有价值的习作1—3篇。

(四)学习能力:

1、能自觉学习和研究中学数学的最新动态。

2、能自觉阅读一些有关数学教学的刊物,一学期应不少于10期,并将有关的知识,能够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五)教科研能力: 有独立承担科研课题的能力。

(六)命题能力:

1、每学期至少做5套最新的中考题。参加新课标培训考试,达到优等水平。

2、能独立命制一套水平教高的中考题(或单元测试题)。

(七)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能熟练的从网上下载教学资料,能在40分钟内自制水平较高的教学课件。

英语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要求

(一)语言能力:

1、英语口语流利而纯正,有激情,富有感染力,能够有效地运用形体语言辅助教学,课堂应变能力强。

2、①能够在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朗读时能把握好正确的语音,语调等。

②能够针对一个话题限时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感情充沛。③朗读、演讲时态势语要得体、美观,与内容要保持一致。

④听别人朗读和讲话时能准确把握其内涵,迅速的筛选、提炼主要信息。

(二)写作能力:

1、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100字以上的书面表达。

2、能在10分钟内阅读一篇100字左右的学生习作,并能写出中肯的评语。

(三)翻译和听力:

1、能够翻译与教学相关的英语文章。

2、能够自然而大方的与外教交流。

3、能够听懂一定量的英语影像资料。

(四)学习能力:

1、能自觉阅读英语名著,一学期应不少于1部。

2、能自觉阅读一些有关英语的刊物,一学期应不少于10期。有批注与心得,能够灵活地运用书中知识到教学实践中。

(五)教科研能力:

1、能够独立承担科研课题。

2、能够独立带领学生在英语城活动,并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六)知识积累:

1、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初中阶段的英语词汇。

2、课堂语言表述准确,精炼。

3、能够运用英语中的八大时态和两大语态以及其他常见语法。

(七)命题能力:

1、名学期至少做10套中考题。参加考试达优等水平。

2、能独立命制一套中考题(或单元测试题)。

物理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要求

(一)有敏捷的思维能力:

1、能够针对一个物理问题表达自己的独特看法,观点明确、思路清晰。

2、对较复杂的物理问题能够较快的提炼出该题的物理模型,抓住题的关键,快速地理出思路。

(二)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板画的能力:

1、能利用物理知识解释某一些实际问题和现象。

2、能把握与物理知识相关的较前沿的科技信息。

3、为了便于讲解和学生理解知识,能比较规范,熟练地板画出图形。

(三)实验能力:

1、演示实验能在一定的时间内熟练的完成,操作要规范,做到实验现象明显,可见度高。

2、能熟练掌握学生的分组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误差的分析等环节,以达到有的放矢,提高做实验的效率和质量。

3、能及时地利用身边的材料,开动脑筋,加以创新,根据教材内容自制教具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小制作。

(四)学习能力:

1、能自觉阅读教育教学和学生心理健康的的典范书籍,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和教育学生的实践之中。

2、能自觉阅读一些与本学科有关的教学刊物,一学期应不少于10期。有批注与心得,能够灵活地将书中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3、能够及时地发现同事的一些成功的做法,并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

4、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通读高中新课程标准和高中新教材,以做到在平时教学中心中有数,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五)教科研能力:

能够从自身教学实践中发现研究课题,并能够独立承担研究工作。

(六)命题能力:

1、熟知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本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

2、每学期至少做10套全国或全省的中考题。

3、能独立命制一套符合新课改思想的中考题。

(七)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熟练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能独立合理地设计、制作、使用课件,能熟练的从网上下载教学资料,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完善课堂教学和提升自己。

化学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要求

(一)科学表达能力:

1、语言具有感染力,抑扬顿挫,有强的应变能力。

2、正确把握化学用语,用化学专业用语进行课堂教学。

3、正确把握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内涵,做到课堂语言准确无误。

(二)知识过关:

1、掌握初中化学新课标,并能准确把握,且做到对知识的升华。

2、对初中教材中的化学用语,尤其是化学方程式等100%记住并应用。

3、对化学教材中的实验能准确无误的去完成,且成功率在95%以上。

4、对初中要求的基本仪器及简单的综合实验在黑板上能画出简图,力争板图规范、到位。

5、了解最新化学发展动向及相关知识,能应用于课堂教学。

(三)学习能力:

1、自觉阅读一些与教育心里有关的书籍及有关班主任工作有关的书籍,以帮助自己的工作。

2、能自觉学习化学教学方法一类的书籍,并善于总结、交流。

3、多读书,提高自己的素养水平;善于反思自己,并学会相互学习,且取长补短。

4、深入了解学生,经常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注意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做到:集体备课——认真,辅导学生——热情,批改作业——及时;要统一、分层、精选作业题,每周全批全改2次,并且面向全体学生及时讲评,个别学生个别辅导,规范学生解题、实验步骤,有鼓励性评语。同时不断向学生学习,在学生中提高自己。

5、学会感恩,把自己定位到位,学会感恩于周围的一切,把自己的每一件事处理到位。

(四)命题能力

1、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独立命题,无知识性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每学期至少作10套中考题且善于总结、归纳,能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各类问题。

(五)实践能力

1、能辅导学生,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创作科技小作品。每学期至少展示学生的两件最佳作品。

2、按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化学实验计划,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社会资源,指导好学生做好家庭小实验或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做好记录或撰写小论文。

3、积极自制教具,修理教学设备,创造条件增加一些演示实验,提高教学效率;每学期每人至少有一个改进实验或创新实验。

4、能限时备课、限时设计课件、学案并应用于课堂教学。

5、熟练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能独立合理设计、制作、使用课件,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完善课堂教学,积极参加进修和学校开展的网上论坛活动。

生物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要求

(一)课堂教学基本能力:

1、能熟练地用普通话和学科标准语言授课,课堂语言有激情,富有感染力,能够有效地运用形体语言辅助教学。

2、能够针对边缘性的知识,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明确。能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和揭示社会热点中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

3、课堂上能启发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并不失时机地赞扬学生,应变能力强。

4、能绘制教材中基本的生物结构简图。

(二)知识积累:

1、熟悉新的课程标准,至少通读两种不同版本的课标教材。

2、努力吸收老教材中的经典、精华部分。

3、撰写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积累好题、新题,每学年不少于10万字。

(三)实验能力:

1、能够熟练的使用、调试生物仪器。

(1)显微镜:必须具备正确操作、调试等技能,懂得显微镜各部件的性能功效,会使用显微镜的有关附件,从而发挥出显微镜的最大效能。

(2)放大镜、镊子、解剖刀、解剖剪等实验器材:规范操作。

2、能独立、规范地完成初中阶段的学生分组实验并准确地指导学生。

3、能够设计不同类型的对照实验。

4、熟练掌握腊叶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技能。能独立完成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标本的制作。

5、熟悉学校实验室所有的生物教学仪器、设备、标本模型、挂图、影视资料等教学资源。

(四)学习能力:

1、自觉阅读生物科技前沿资料,丰富学科知识,一学期应不少于10期。能够灵活地将书中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2、能独立的、准确率较高的完成上一年各地市的中考试题。独立完成本市的中考试题,准确率不能低于95%。

(五)写作能力:

每学期能至少写一篇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论文、经验总结、教学设计、或学术报告。

(六)教科研能力:

积极参加并能够承担课题的研究。

(七)命题能力:

能独立命制水平较高的期中、期末或单元测试题。

(八)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能熟练的从网上搜集和下载教学资料,自制水平较高的教学课件。

(九)辅导学生的能力:

能够承担一种或两种生物课外活动、俱乐部的辅导任务。能够承担学生的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辅导。

历史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要求

1、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背诵历史大事年表重要时间和重大历史事件的2/3。

3、能准确评价教材中2/3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4、准确识认或分析教材中反映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2/3的图像、图片。

5、具有从教材中2/3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引用史料(黑体字)中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地理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要求

(一)语言表达能力:

地理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是:语音正确,以普通话为标准,吐字清晰;语速适宜;语言应有抑扬顿挫、节奏变化;语气要亲切和蔼,坚定自信;语言要科学严谨,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符合逻辑;在此基础上,还应尽量作到直观生动,富有艺术性。

(二)分析和整合地理教材的能力:

能够依据课程标准,分析地理教材的整体结构、编者意图;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能够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教材内容特点,灵活地处理教材,注意弥合学习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差距;能对教材作必要的补充、创生、整合。

(三)绘制地理图表和课件制作能力:

1、能较快地绘制《中国地理》中的中国轮廓图、中国地形图、长江水系图、黄河水系图等版图。

2、能较快地绘制《世界地理》中的地球公转示意图、等高线地形图以及1/2以上的世界区域图、国家轮廓图等版图。

3、能熟练地从网上下载并编辑教学资料,能自制水平较高的教学课件。

(四)学习能力:

1、能自觉阅读名著,一学期应不少于两部。

2、能自觉阅读一些有关地理方面的刊物,一学期应不少于6期。能够灵活地运用书中知识到教学实践中。

(五)教科研能力: 能够独立承担科研课题。

(六)命题能力:

1、每学期至少做10套中考题。参加考试达优等水平。

2、能独立命制一套中考题(或单元测试题)

政治教教学基本能力要求

1、掌握《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与教材和学生实际联系密切的相关法律。

考查方式:以案说法

2、能掌握克服不良情绪、培养坚强意志、承受一定挫折等良好心理品质的方法,并能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

考查方式:以案说法

3、了解近期发生的重大国际国内时事。考查方式:座谈、开卷考试

音乐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要求

(一)语言能力:

1、课堂语言有抑扬顿挫,有激情,富有艺术感染力,形体语言要美。

2、①能够在初步把握作品感情的基础上范唱歌曲,演唱时能把握歌曲的情感。

②能够即兴演唱课本中的任何一首要求学唱的歌曲,节奏准确,感情充沛。③演唱时要有感情,与所表现的作品一致。

(二)知识积累:

能背唱初中阶段教材2/3的作品主题。

1、能背唱3首歌曲。

2、能背唱2—3首欣赏乐曲的主题旋律。

3、能够简单说出2—3名中外著名音乐家的姓名及其作品风格。

(三)视唱能力:

1、能在10分钟内即兴视唱简单的曲谱。

2、能在10分钟内创作简单的节奏。

(四)学习能力:

1、能自觉欣赏中外音乐作品,每学期不少于5首。

2、能自觉阅读一些有关音乐的刊物,一学期应不少于3期。有听后感,能够灵活地运用书中知识到教学实践中。

(五)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能熟练的从网上下载教学资料,自制水平较高的教学课件。

体育教师基本能力要求

(一)语言能力:

1、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教师口令准确,声音响亮,能够有效地运用形体语言辅助教学,口齿伶俐,应变能力强。

2、①能够准确的运用运动术语。

②对待学生语言文明多表扬鼓励、少批评。

(二)理论知识:

1、能把体育教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等基本的知识合理运用到教学中。

2、能准确无误的掌握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等理论知识。

3、能熟练掌握田径、篮球、足球、武术等的训练理论及方法。

(三)运动技能:

1、田径:熟练掌握跳高、跳远的姿势,能运用滑步姿势推铅球,正确掌握跑的技术,并能掌握裁判法。

2、球类:熟练掌握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的基本技术,并能掌握裁判法。

3、能组织各种比赛如各种运动会的编排等。

(四)学习能力:

能自觉阅读相关专业的书籍、报刊等,每周阅读次数不少于两次,并把所学知识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

(五)教科研能力:

能够独立承担科研课题,每学期争取发表论文1篇。

(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能熟练的从网上下载教学资料,自制水平较高的教学课件。

美术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要求

(一)手工制作能力:

在规定的时间内(时间180分钟),根据现场命题进行现场制作立体造型或浮雕造型的作品,材料不限。

(二)素描静物写生能力:

在规定的时间内(时间180分钟),现场写生静物一组。要求构图均衡、造型准确、空间感强。

(三)色彩静物写生能力:

水粉、水彩、铅笔淡彩或钢笔淡彩等画种自便,时间180分钟。写生静物一组。

(四)绘画创作能力:

根据现场命题进行创作,画种及表现形式不限,现场创作。时间180分钟。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要求

1、达到学科教学基本功的要求上课。

2、不慢于课时进度备课、上课。

3、积极搞好学生俱乐部辅导工作。

4、协同其他学科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

5、搞好毕业班信息技术的辅导及考察工作。

6、为学科教学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7、建造完善的校园网络体系。

8、为教师制作课件提供丰富的资源库。

9、搞好班级电教管理员的培训工作,保障学校多媒体的正常运转。

数学基本能力 篇6

在各地高考数学说明(或考试大纲)中都提到了以下五大基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既然从一开始魔方游戏的流行就和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我们对于魔方复原的了解与练习是否有助于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现就这些数学基本能力,结合魔方的特性及其基本复原方法进行探析.

一、空间想象能力

当初鲁比克教授发明魔方的初衷,仅仅是把它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工具.在学习立体几何部分内容时,要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在头脑中构建出相应的几何图形,把抽象的语言条件直观化、图形化.魔方是一个典型的空间几何体的模型,通常对魔方进行復原首先需要相对固定中心块的位置,再将各棱块、角块复原到固定的位置.在魔方复原的过程中,某些块面不能完全被看到时,只能通过反复的空间想象,并对空间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这就要求操作者,不仅要认识空间几何图形,还要能够对具体的图形进行解剖.另一方面,在学习魔方的初始阶段需要从平面直观图中学习有关的魔方“公式”,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化抽象为具体的能力,把平面直观图与空间几何体进行反复的比较,能够根据平面直观图想象出空间图形,能够站在空间的角度研究点、线、面.

二、抽象概括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要求我们能够对实例进行探索,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并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抽象概括能力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发现本质;二是作出判断.

别看魔方只有26个小方块,可是魔方总的变化数约为4.3×1019种之多.人们在研究魔方的时候,从不同角度,总结出多种复原方法.每种复原方法都有一定的公式,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盲解”在复原的过程中需要复原者在蒙上眼睛的状态下完成魔方的复原,在“盲解”的过程中操作者会首先将每一个棱块、角块标号,通过数字的记忆和处理完成复原.它操作的步骤是:1.首先将每一棱块、角块的方向拨到正确的方向;2.将每一个棱块、角块拨到正确的位置.

复原魔方的过程就好像我们解题的过程一样,需要熟练地运用一定的公式,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去操作.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在魔方所有的变化中不断抽象其本质的过程,不断进行抽象概括的过程,并进行判断的过程.事实上,虽然魔方总的变化数有4.3×1019之多,但就“盲解”来说,复原魔方的本质只是遵循一定的原则,将每一个棱块、角块按方向和位置进行归位而已.

三、推理论证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经获得的正确的数学命题,运用归纳、类比和演绎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的真假性.

最早的三阶魔方于1970年被发明,而鲁比克在发明三阶魔方后不久重新开发了二阶魔方,以及高于三阶的魔方.迄今为止,高于七阶的魔方已经被发明出来.对于魔方的学习一般首先是从三阶魔方开始的.在学习三阶魔方的过程中会接触到相关的公式,并且了解到在复原中应遵循的原则.事实上,其他各阶魔方都可以看成是三阶魔方的推广.在三阶魔方里运用的公式在其他各阶魔方复原的过程中都可能会用到,通过对于三阶魔方公式的推广和修改就可以完成对于其他各阶魔方的复原.其他各阶魔方的复原都在是三阶魔方复原方法的基础上得到的,这就需要操作者在尝试复原其他各阶魔方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推理论证,通过实践在新的环境下论证“公式”的有效性.这里面需要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归纳、类比和演绎推理,并且不断地对“公式”进行判断,进行修正.

四、运算求解能力

运算求解能力的要求是能根据法则、公式进行运算及变形,能够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够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运算求解能力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会运算、变形;二是能设计合理的运算途径;三是数据估计与近似.

运算途径的选择已成为近几年高考的另一热点,这就是经常提到的一题多解,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一些试题都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但在这些方法中有一种或是两种是最优的,能够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而其他的方法虽然也能够解决问题,但运算量可能偏大,过程偏繁.这就需要考生能够设计出合理的运算途径解决.

复原魔方对于运算能力的帮助和提高,是主要体现在短时间内,在众多的运算方案中设计出最合理的运算途径上的.“三阶速拧”和三阶魔方的“盲拧”比赛的胜负判断的依据是完成复原时间的长短.因此在复原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高运算速度,寻找出“最优解”.当然任意组合的魔方都有一个“最优解”.也即,如果至多进行N次转动便可以将任意魔方复原,这个N具体为多少?这最后在Google提供的计算资源支持下,最终证明N为20.也就是说,对任意魔方,我们最多用20次即可还原.

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浅谈 篇7

中学数学基本能力包括有关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及数学解题能力.下面分别讨论培养学生这几种能力的基本途径.

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基本途径

中学数学运算包括数的计算、式的恒等变形、方程和不等式的同解变形、函数的运算和求值、几何量的测量与计算、概率、统计的初步计算等.下面谈一谈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基本途径:

1. 理解和掌握各种运算所需要的概念、性质、公式和法则等.

要使运算正确而又迅速就要牢固地掌握与运算有关的概念、公式法则以及变形化简等思维方法.同时要多练习, 常反复, 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但也不能“死练”, 在练之前, 要使得学生懂得“算理”使其懂得“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只有“计有据”, 才能“算有准”.如果教师只教给学生“怎样算”, 而学生并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算”“为什么这样算就正确”, 那么学生的运算能力就不会始终保持其正确性, 也形成不了什么运算能力.

数学运算的实质是根据运算定义及其性质从已知数据及算式推导出结果的过程, 也是一种推理过程.因此要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就要提高学生运算中的推理能力.为此, 学生练习运算时, 应做到步步有根据、有充足理由, 并注意提高灵活运用运算性质和公式来进行推理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讲究记忆方法, 牢固掌握一些常用的数据和常用的公式和法则.

例如, 能被2, 3, 5, 9整除的自然数的特征, 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平方数, 正负数运算的符号法则, 多项式四则运算法则和乘法公式, 几何中各种基本图形的有关运算公式等.要讲究记忆方法, 切忌死记硬背, 要在理解和运用中记忆.

3. 加强运算练习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更有效途径.

大家知道任何能力都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出来的, 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必须加强练习, 进行严格训练.加强练习就要按规律精心设计题目, 适当练习.严格训练就要做到高质量、高效率, 即学生练习要做到正确、迅速、合理.

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途径

初中数学内容是通过逻辑论证来叙述的, 数学中的运算证明作图都蕴含着逻辑推理的过程.

1. 在传授数学知识过程中, 教师要严格遵守逻辑规律, 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形式, 作出示范, 潜移默化.

数学论证是在一定的逻辑系统中进行的.为使学生过好论证关, 可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命题的条件结论, 特别注意图形特点和隐含条件, 揭示解题思路, 一环扣一环, 总结解题规律, 加强对学生素质的训练.

例如, 在有理数范围内分解因式x4-4= (x2+2) (x2-2) , 但是在实数范围内, 这样推出来的结果就不正确了.

因此,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逻辑论证时, 必须使学生首先搞清楚这个问题是在哪个范围内考虑的, 然后再用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去进行推理论证.

2. 数学推理证明的训练, 也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3. 学生在运用逻辑知识进行推理论证过程中提高他们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推理证明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基本途径

如同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一样,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需要认真学习, 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要会绘图会看图, 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关于加强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具体地说,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基本途径可有以下几条:

1. 学好有关空间形式的基础知识.初中数学中有关空间形式的知识不仅是几何知识还有数形结合的内容, 如数轴、坐标法、函数图像.

对于某一图形所反映的空间形式, 怎样使学生形成关于它的空间概念呢?一般认为, 大致需要经过如下过程: (1) 运用实物、模型等进行直观教学, 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空间概念的整体形象. (2) 通过教师和学生绘制草图和示意图, 使头脑中形成的空间概念的形象“具体化”. (3) 研究图形的组成元素及其性质, 深入了解空间形式的内部结构和特性. (4) 根据给定条件, 运用画图工具作图, 切实掌握空间形式的常用表达方法总之, 空间概念的形成必须经过由画图到看图的一系列训练.

2. 从事数学实习活动.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解剖、分析或者制作模型、实地测量、作图等数学实习活动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

3. 加强空间想象力的训练.

四、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基本途径

1. 养成认真审题习惯, 提高审题能力.

任何一个数学问题都包括已知和未知两个组成部分, 还有解决这个问题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因此, 要认真审题, 弄清问题中的已知、未知、已知和未知间各种关系, 及问题中所属数学有关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审题也要根据习题的类型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但对于综合性较强, 已知、未知、条件比较复杂, 或者条件隐蔽的数学题, 审题时把原题目变形或化简, 或者转化为已知其解法的典型题.

在进行解题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做好审题的示范, 教会学生审题的方法, 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对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要及时加以纠正.

2. 养成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题途径的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 关键的一步是从已知和未知中, 找出解题的途径、解题的方法 (分析法、综合法、分析综合法) .这些方法能否顺利解题, 关键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进行推理, 意思是说, 如果能从已知向着未知的方向推出各种可能的结果, 又能够从未知向着已知方向寻找出各种充分条件, 那么解题途径就不难找到.

3. 养成熟练技巧和机敏创造的思维能力.

参加现代化生产和学习现代科学技术, 学生有必要达到解题的熟练及准确而又迅速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学生将来参加工作和学习会遇到许多新问题, 要解决新问题, 必须有机敏灵活、富有创造的思维能力.为培养这些能力, 就不能停留在解答一些固定的常见的数学问题, 可适当增加一些一题多解、探索性或者开放性练习.

4. 答数学习题的基本要求.

解答数学习题正确、合理、简捷、完满、清楚.按照要求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对于提高练习质量和解题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

浅谈初中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 篇8

一、运算能力的培养

中学数学的运算包括数的计算、方程和不等式的同解变形、初等函数的运算和求值、各种几何图形的测量与计算、概率统计的初步计算等。在初中阶段, 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真正理解和牢固掌握各种运算所需要的数学概念、性质、公式、定理、公理、法则等数学知识, 这是最基本的, 也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关键所在。例如, 在学习二次根式的运算时, 要使学生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同时要使他们牢固掌握有关运算的各种公式, 否则就会造成错误。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过程中, 不仅要重视算法和结果, 还要重视运算的推理过程, 在运算练习时, 使学生做到“言必有据”。例如, 对任意实数a<b, 则5a<5b, 有的学生的证明为:因为当a=2、b=3时, 52<53, 所以对任意实数a<b有5a<5b。这种证明是错误的, 是“偷换论题, 以特殊代一般”。

2. 加强基本技能和技巧的训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在以后的应试中能够节约时间, 达到迅速运算的目的。我们数学教师要在平时给学生总结一些重要的数据和结论。例如在计算152、252、352…… (个位上是5的数字的平方) 时, 让学生掌握其速算方法, 就是先写上25, 在25的前面写上比十位数大1的数与十位数上的数的乘积。例如:“152=225, 结果225”是这样得来的, 先写25, 百位上的2是1和2 (比十位数1大1的数) 相乘得到的, 结果就是:225。学生掌握了其方法后就能快速地口算出此类数的值。再比如说我们要让学生记住1到20之间数的平方, 还要记住2和5的平方根等一系列重要的数据。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要使学生掌握运算规律, 对常用的技能技巧让学生进行足够的练习, 以此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核心。数学逻辑思维是以数学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基本形式, 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为主要方法, 并利用词语或符号加以逻辑表达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是中学数学教学任务之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增知识还要长智慧, 不仅要“勇于思考”还要“善于思考”, 也就是通常说的“给学生一把猎枪, 而不是食物”。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教学中, 教师要下功夫、花力气, 把“数学结果”的教学变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也就是说教学的重点是探索和交流,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而不是教给他们数学“知识” (简单的知识积累) 。在教学中应做到:

1. 明确概念, 只有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才能提高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这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前提。

2. 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方法, 合乎逻辑地思考问题, 这是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

3. 加强数学推理论证的训练, 使学生掌握思路, 不断总结推证规律, 这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

三、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空间”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 如果没有一定的空间知识和空间想象力, 以后学习数学就存在许多困难。在学习空间知识时, 要求学生做到:能够由形状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 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关系;能够根据条件作出或画出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应采取下列措施:

1. 使学生学好有关空间形式的数学基础知识。

学好有关空间形式的数学基础知识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根本保证。中学数学中有关空间形式的知识, 不仅仅是几何知识, 还有数形结合的内容, 如数轴、坐标法、图像法等。通过数量分析的方法对几何图形加以理解,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适量地利用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感性材料是空间想象能力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通过对实物模型的观察分析, 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空间图形的整体形象及实际位置关系, 进而抽象出空间几何图形。例如, 在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时, 让每位学生动手做一模型, 通过模型, 学生会直观、较快地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及相关运算, 学生学得快、掌握得牢。

3. 使学生学会画直观图。

中学数学的直观图是斜二侧画法,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强调斜二侧画法, 遵照画法法则, 让学生自己动手, 使学生从中领会画法和要领, 掌握画直观图的一般程序, 并能够正确迅速地画出所给空间物体的直观图。

4. 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说过:“数形本是相倚依, 焉能分做两边飞, 数缺形时少直觉, 形少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百般好, 隔裂分家万事非。切莫忘, 几何代数统一体, 永远联系, 切莫分离。”几何问题的数量化丰富和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深刻领会、灵活运用, 培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基本能力 篇9

关键词:基本能力,逻辑思维,计算,空间观念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小学教师, 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 觉得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 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首先要加强基本的计算训练, 因为任何一个较复杂的计算, 都是若干个简单的基本计算综合起来的, 如果基本计算的能力提高了, 那么, 较复杂的计算能力也会随着提高。一般的说, 口算与估算是计算的基本能力。随着各年级教学内容的不同, 计算的基本能力也有所不同。例如: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本能力是通分;多位数乘、除法计算的基本能力是一位乘两位数和估商;分数乘、除法的基本能力是约分。所以, 培养计算能力, 必须加强这种基本能力的训练。现在小学生的作业量异常繁重, 计算又是费时费力的题型, 因此, 学生为了更快地完成作业, 经常在计算上出现错误, 而且是普遍现象。后果是即没有省时间, 又养成了不良的计算习惯。作为教师, 应在低年级开始, 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计算态度。

二、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需要有一个长期培养和训练的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中, 经常出现各种类型的思考题, 这种略超出教学范畴的思考题, 往往给学生一种压力, 只要见到思考题字样, 学生就会犯愁, 觉得无法凭自己的能力进行解答, 因而, 多数学生会求助家长。对于小学生来说, 首先通过观察、比较, 能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 这是一种基本能力, 应当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在老师的指导与示范下, 逐步学会。随着年级的升高, 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提出自己的见解。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掌握解题思路。还要鼓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简便算法或解法, 以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三、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几何图形的观察、比较、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 在丰富的感知中形成表象, 有助于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不能只是照本宣科, 让学生凭空想象而在头脑中形成模糊的图像。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所想的是对是错, 又如何进行判断、进行分析解答。因此, 要多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多动手, 多观察, 使一些知识概念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真实的记忆, 准确地反映出具体事物, 而不是猜想和推测。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新的知识。

数学基本能力 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基本能力,培养

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在数学科目上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以及数学领域的思想和方法, 涉及的科目有代数、概率统计、几何以及微积分等。

高中数学教师应培养学生七大能力, 即数学提问、解题的能力;探究的能力;建模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实践的能力;思维能力。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将这七大能力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以下是笔者根据自身在一线工作中对于塑造学生的这些基本能力的认识和总结。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能力

对于数学的学习, 一些学生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听完了课堂上教师的讲解, 只能做到一知半解, 再加上没有课后复习, 基本上是又把知识“还给”了老师。另外, 也有一些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 教师布置了预习人物, 他就走马观花地看一遍课本, 没有理解也没有琢磨, 这样的预习完全没有获得有效的信息。为了防止上述两种情况的发生, 教师应该对于学生的课前预习予以指导,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具备一定预习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下面三个步骤做起:第一, 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对内容中的重点知识进行标注, 一边思考、一边做标记, 尤其是不明白的地方, 一定要做上记号。第二, 不能只是看一遍课文, 应该多看几遍, 以理解教材中至少百分之八十的内容为标准, 剩下不明白的要带着问题到课堂上听教师讲做。第三, 每单元的数学后都有一些作为例子的题目, 学生在预习的环节里, 可以多做例题, 但是不要看计算的结果, 自己从题目入手做题, 用以检验自己预习的成果, 之后再和结果对照, 错误的地方要进行分析, 找不到原因便查找知识点或者第二天向教师请教。做到了上述三个方面, 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方面就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预习能力, 让课堂听讲课的关注度也相应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课后总结能力

曾经有学生这样表示:“我每天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数学科目的学习上, 老师讲的我觉得自己听懂了, 基本上都会做课本上的题, 但是一旦遇到书外的题就不会, 考试成绩也不佳。”这位同学的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不少高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都有这样的困惑, 面对知识点众多、题目变化多样的情况, 很多高中学生都“败下阵来”。笔者认为缺乏思考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概念、公式、定理都是固有不变的, 但是解题的时候就要灵活使用。答题的过程和方法都需要学生进行思考, 没有思考就无法形成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仅仅在课堂上“听懂了”并不能够代表能够灵活地使用这些知识, 更不能代表形成了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 时间一长, 就是遇到同类型的题目, 大家依旧会“一击而溃”。

我认为, 在课后总结能力的培养上应该做到以下两方面。

1.总结解题方法。在这一方面的培养上, 教师应该按照大数学家苏步青说的那样鼓励学生:“数学的学习, 需要多练习, 还要多思考。”教师多给学生同一类型的题目多种练习方式的机会, 并让学生进行总结, 寻找方法和规律, 从而使学生能够灵活地使用所学知识解答题目, 不要让学生形成为了完成作业而做的意识, 没有质量、只求数量或是不问“为什么”都是错误的、机械的学习方式。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 练习题并不是越多越好, 必须进行总结和归纳、举一反三要“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2.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在这一方面的培养上, 教师应该按照大数学家华罗庚所指出的那样——“学习和接受是打好数学学习基础的两个必要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艰巨, 经过总结和消化之后, 再变多为少、化繁为简。因此, 在一个小节的课程完成之后笔者都会要求学生梳理知识点, 并与前一小节的知识联系起来;每一章的课程完成之后, 就要要求学生按照这一章内容的结构, 建立一个框架并把知识点填充进去, 归纳、总结, 让自己真正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习数学需要学生拥有很强的计算能力, 这也是一个最为基本的能力。在近些年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差。改善这一局面的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1.不光听讲还要动手。这个“动”并不是让教师动起来, 而是要把目前课堂上教师一直在黑板上演算给学生看的方式转变为让学生“动”起来的方式。也许让学生自己演算会占用很多课堂的时间, 但是, 如果直接把演算过程和答案公布出来, 让学生回家后再复习, 又有多少人会认真完成呢?让学生自己演算一方面能够训练计算技能, 让他们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解题的过程, 另一方面可以更加积极地调动学生注意力, 长此以往, 还能够提高他们演算的速度, 有助于下一环节的进行。

2.让嘴巴说出来。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学生口答这样一方式, 尤其是简单的运算, 有时候学生会答错, 但是没有必要进行批评, 只是多提问他们, 就能够增加他们心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在多鼓励的同时, 就能够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能力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能力, 同时也是在基本数学能力的范畴之内, 那就是空间想象力。了解图形、领会原理并可以实际应用;能够从平面图形折映出立体形象等等, 这些都是空间想象力的重要技能。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和发展这一能力, 教师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

1.提高识别图形的技能。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这些几何科目中知识点要求学生从平面到立体都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其结构和特点。因此观察力和分析力就格外重要了, 面对真实的几何体, 能够做到认识和分析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还必须要能根据平面的图形直接进行推演。

2.能够将图形和概念有效统一。大家所学到的几何体的原理, 都是通过概念概括的。因此, 要求学生不仅仅知道概念的定义, 更要能够在概念的描述中树立出立体的形象以及确定出解题的要点, 将图形和概念进行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文明.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周刊:B, 2012 (2) .

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篇11

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是同步的。”语言世界的拓展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延伸,精神世界的提高会促进语言世界的发展。语感能力培养之所以要注重人格构建和塑造,并视其为核心本质乃至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语文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纵观古今,大凡传世的名篇佳作,其光耀之处,首先就是作者人格的伟大体现。正如德国大诗人歌德所讲:“要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就要有雄伟的人格。”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激越,笔带锋芒,长于鼓动,在于他是战事纷繁年代里力阻“霸道”主“王道”的纵横家、雄辩家;鲁迅杂文如匕首、似投枪,犀利尖锐,深刻辛辣,因为他是风雨如磐的旧中国里愤世嫉俗的革命干将;毛泽东诗文境界开阔,语锋毕现,活泼鲜明,因为他具有一代伟人的胸怀和卓越政治家的气魄。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人为地割裂“心”、“言”而大谈什么语感培养。学诗的功夫在诗外,要培养优秀的语文人才,首先得塑造优秀的人格。

马克思早就提出了“创造与人的本质和自然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这一命题,即使人对语言现象的感觉成为人的感觉,实际上也就是在“创造着具有深刻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把人格的构建塑造当作语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加以界定,其创意就在于发掘“人的本质力量在语言客体上对象化的实现”,其意义是重大和深远的。

尽管语感能力的形成转化过程寓有人格的自我选择、自我参照、自我完善机制,但这并不意味语文教学于良好人格的培养是无所作为或可有可无的,相反,其深刻的审美体验能力却为语文教学赋予得天独厚、无与伦比的人格塑造优势。

二、促进个性发展策略

良好的语感能力极富个性,而个性往往又孕育着创造性,没有个性也就无法谈及创造性。人们常说:一百个读者的头脑中就有一百个不同的林妹妹形象,一千个学生的头脑中也有一千个不同的阿Q和孔乙己形象。这就是说个性和创造性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姐妹。语言作为人的“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首先应该是人的个性的集中体现。语感能力培养要着力于个性发展,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曾经说过:“背诵词语,理解词语,以致理解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不够的,应该使这些词语成为内在决定个性的东西。”因此,教学中就不应过分强调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与教师的完全吻合,对于学生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新奇独到的见解要善于发现、肯定和引导,否则,会于有意无意之间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比如分析《祝福》中祥林嫂人物形象,未必非得把学生驱入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去认识其“反抗”意义的思维峡谷不可,如果有同学从人性方面去考察,得出那是本能的“挣扎”也不能否定;读《荷塘月色》,有学生只为朦胧、宁静、优美的意境所陶醉,并未领略什么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满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陆游的《咏梅》是题咏人生的高格调之作,就没有必要用同一套子勉强学生同毛泽东《咏梅》诗分出高下。

三、能动参与策略

语感能力归根结底是认识个性在长期的对各种言语作品反复“涵咏”体味过程中习得的,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在现实的语言情景中切身感悟到规律和意蕴,并使语言规律和意蕴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个性的东西”,进而形成他们头脑心灵中的一种积极的、创造的力量,切忌越俎代庖、一讲到底。近年来语文界积极倡导的“语文活动课”,就是一种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培养语感能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措施,学生在各种听、说、读、写活动中有了强烈的作者、读者角色意识,自动探究、倾心实践,于不知不觉中实现自己认知图式的构建。

四、实践感受策略

“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实质上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情况如何。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实质上是关于语言的感性认识),而不在于使之掌握理性化的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或者说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应当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即通过语文教学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种语感直觉、语言习惯,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

目前“大语文”教学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学校学习与家庭、社会生活相结合,使语文学习无时不有、无地不在,让学生最大限度利用一切语文学习的机会和因素,进行反复能动的语言实践,在听、说、读、写的实际操作训练中,把语言还原到一定语言环境和生活情境中加以模拟、演习和创造,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

五、整体感知策略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说:“把一切都学到手以前,没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这就是说,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我们接触了某种语言现象,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这里强调的整体感知策略,其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并非通常所说的课文整体、单元整体,更不是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甚至在训诂式的一个字一个词地解释而把文章弄得面目全非。基于上述理解,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方法论术语,它对语感能力培养的意义就分外突出了。

六、形象思维策略

语感能力具有直觉思维特性,事实上直觉思维说到底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而且汉语和文学又无不具有形象性特征,这就为语感能力培养实施形象思维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行性依据。再从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来看,人脑对拼音文字的处理是分别由两个不同的部位来职掌的,汉字具有“左视野优越性。”而左视野传入的信息主要由右脑处理,右脑主要储存“图像”,所谓形象思维主要由右脑完成,而右脑与创造性思维又是关系最为密切的。因此,对于培养创造性语文能力为目标的语感能力培养来说,形象思维策略不仅有其可行性,而且也有其必然性。

数学基本能力 篇12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 让学生有兴趣学习, 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计算能力,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兴趣就是动力, 它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 能变无效为有效, 化低效为高效。为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寓教于乐, 训练时形式要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PPT视算, 听算;限时口算等;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要多种多样, 要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去刺激学生;在教学中还可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二、让学生在理解算理和法则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

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 学生的头脑中要有清楚的算理, 准确的计算法则, 那么学生在做四则计算题的时候, 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而且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都将会得到保障。小学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 凑十法 (例如:9+7, 就可以把7分成1和6, 把分出的1和9相加得10, 再加上6就得16) 和破十法 (例如:12-9, 就可以把12破成为9和3, 用这里的9去减9得0, 再加原先分得的3, 所以12-9=3) , 相同数连加的概念 (例如:7+7+7+7+7=?它是5个7连加, 可以用乘法7×5来计算) , 十进制计数法, 有关数位的概念,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积、商的变化规律, 分数的意义与性质, 分数单位的概念,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约分与通分等概念。以上这些基础知识, 都应讲解得很清楚, 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帮助学生把这些知识牢牢的记住, 以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 能够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三、让学生在弄清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

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如果有加、减, 也有乘、除, 要先算乘除, 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一道题, 如果运算顺序发生了变化, 计算题的意思就发生了变化, 随之计算结果也可能发生变化 (例如:378-78×5和 (378-78) ×5如果不看清楚的话, 就可能发生错误) , 因此, 讲清这个运算顺序是很重要的。我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都是让学生先审题, 弄清楚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后才能开始计算的。

四、让学生在弄清运算定律的意义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

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减法的一个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的和例如:237- (37+152) 。”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 用途是很广泛的。讲解时, 首先要使学生从这些运算定律的内在含义去理解, 去剖析每一个运算定律形式、特点, 灵活运用这些运算定律。鉴于学生比较难掌握减法性质和乘法分配律, 教学时, 可举学生熟悉的事例[例如:王老师带了200元钱去买学习用品, 买了78元的钢笔, 然后又买了42元的笔记本, 还剩多少钱?方法一:200-78-42=80;方法二:200- (78+42) ], 很多低年级的计算题还配合画一些直观图加以说明。在学生理解运算定律的基础上, 他们记熟定律的意义并在作业中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不断优化学生计算题的方法, 更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到四、五年级时应要求他们会用字母表示定律。

五、让学生在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强化训练的过程中去提高计算能力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 加强基本训练是一个非常重要环节, 就是要加强口算教学和计算练习。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的技能技巧是口算的发展, 笔算是由若干口算按照笔算法则计算出来的。如879×436一题, 就要进行9次乘法口算和14次加法口算, 由此可以看出, 如果口算出错误, 笔算就必然会出错误。因此, 不仅低中年级基本口算的训练要持之以恒, 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展、加深, 在高年级也应同样重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概念、法则, 增大课堂教学的密度, 提高计算能力, 而且可以在口算训练中,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灵活运用知识,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注意力和记忆力。我在从教二十来年的数学教学中, 一直以来都坚持课前3~5分钟的口算练习, 我所教的学生也在小学的六年学习中养成了经常做口算的习惯。

六、让学生在有计划地组织练习过程中提高计算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除了要重视算理和法则的教学,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教学, 运算定律的教学, 有计划地组织练习也是很重要的。

上一篇:民营医院服务营销管理下一篇: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