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基本能力

2024-09-06

四项基本能力(精选6篇)

四项基本能力 篇1

学好英语, 需要四项基本技能, 那就是“听说读写”。 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来讲, 没有比这四项基本技能更重要的了, 中考英语试卷考查的正是这几项基本技能。 因此, 我经常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重视这几项基本技能的掌握。

一、要学好英语, 就要注意训练听的能力

英语考试中有一项内容就是听力测试, 这是我们这一学科与其他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同的地方。 在英语听力测试中, 播放一段段的录音, 然后让学生根据录音的内容, 回答试卷上提出的问题。 这项测试内容在中考考试中一般占30分左右, 30分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在中考中, 英语和其他学科一样, 占120分, 那么30分就是其中的四分之一, 如果听力测试不过关, 即使后边的题目全部做对, 也就是拿到90分, 按百分制85分优秀的话, 120分的试卷, 90分根本称不上优秀, 只能算是刚刚勉强及格。 因此, 我们一定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听的训练。那么,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注重课前预习时听录音。 目前义务教育教科书都配有录音带, 作为配套资料发给学生。 学生家庭里几乎都可以找到录音机, 我们要求学生每天都可以把第二天要讲授的内容先听一遍两遍, 在听的时候, 我们要求学生对照课本的内容, 进行默读, 以纠正自己的读音。 这样在听的过程中, 还可以练习读的能力。

注重课堂教学时听录音。 我们在课上教学时一般会给学生放录音, 我们先给学生完整地放一遍录音, 然后根据教学的情况, 分成几个段落一段段地放录音, 在放完第一段录音后, 我们带着学生分析第一段涉及的语法问题, 以及碰到的新的单词, 然后通过一遍遍地放录音, 加深学生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和某一个单词的用法。

二、要学好英语, 就要注意训练读的能力

在英语中考测试卷中, 阅读理解的试题占了65分, 一般都会提供几篇小短文供学生阅读, 然后设计一些理解类的选择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结近些年来学生答卷的情况看, 大家在这种类型的试题上丢分的特别多, 这说明这项基本技能非常重要。 因此, 要学好英语, 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这项基本技能的训练。

为了让学生掌握阅读的能力, 我的做法是每天都要拿出十几分钟的时间, 让学生做阅读理解的题目, 给学生提供一篇文章,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读完, 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后边的试题。 在这里,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 在阅读时并非所有的单词都是我们认识的, 怎么办? 实际上, 在英语阅读的测试题中, 经常会出现一些陌生的词汇, 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学生通过上下文的连贯理解, 从而对这些新的词汇进行猜测, 而这正是我们阅读理解类试题的出题目的之一。 由已知到未知, 这正是我们阅读理解能力的精髓所在。 所以在选择这类题目时, 我非常看重这方面的训练。

三、要学好英语, 就要注意训练写的能力

写作是英语学科中考时的一项重要内容, 2016年英语写作分值由10分提升到15分, 这一变化意味着写作在考试中的比重上升了, 得到我们更多的重视。 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靠一时半会是绝对不可能取得优异成绩的。

首先,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掌握程度。 要想在英语写作中出彩, 那么, 学生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才行, 这一工作的完成必须在平时完成, 注重日积月累, 万不可希望一蹴而就。 我就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要掌握3到5个单词, 能够熟练书写才行。 不要小看这每天的3到5个的单词, 想想一个学期下来, 我们能掌握多少个单词, 一个学年下来呢, 三年下来呢, 那可就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数字了, 只有有了这么大的词汇量, 在写作时我们才可能做到文思如泉涌。 否则, 遇到一个问题, 我们都不能在脑海里找到合适的单词来描绘它, 那我们的写作成就又怎么会高呢?

其次, 英语写作要注重平时的范文练习。 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 我们总结了一些英语写作中的话题, 就这些话题我们教师整理了一些范文, 这些范文都是十分精彩的, 我们要求学生就某个话题务必掌握几篇范文。 掌握这些范文的方法是理解和背诵, 将这些范文熟练掌握就可以为写作提供一个基本的模式可供参考。 这样在遇到同类型的英语写作题目时, 就不会感到紧张。 毕竟, 我们曾经遇到过这样的话题, 在脑海里有这些范文的印记, 这样一想就会放松。

再次, 英语写作还涉及一个书写的问题。 学生他的书写工整、整洁的话, 这在考试时是会占到一定的便宜的。 试想, 哪一个老师不喜欢书写工整的卷面。 因此,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就要求学生把自己书写当做一回事, 通过平时的不断强化, 训练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争取在卷面这一块不要丢分。 看看衡水中学一些学生的英语写作范文, 我们不得不惊叹, 那都像是印刷体。 我把他们的范文印了一些, 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每天练习一篇, 通过每天的练习, 不断增强自己的卷面意识, 以求考试时有干净的卷面, 获取好的印象分, 从而为获取一个好的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要学好英语, 还要注意训练说的能力

在中考的试卷中没有直接考查学生说英语能力的试题, 但这项基本技能却是最为重要的。 为什么呢? 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 语言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当然主要是用来与人进行交流用的。 如果学了多年的英语, 我们仍然不能运用它与别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那这门语言性的学科岂不是白学?

听说读写, 是学好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 掌握了这四项基本技能, 就掌握了通向英语学习成功殿堂的金钥匙。

四项基本能力 篇2

论辅导员四项基本能力的重要性

高校辅导员能力建设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渊博的.知识、风趣幽默的语言、多才多艺是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四项基本能力,所以加强辅导员四项基本能力建设意义重大.

作 者:袁争 作者单位: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河南,商丘,476000刊 名:河南教育(高校版)英文刊名:HENAN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辅导员 四项基本能力 重要性

吃米饭的“四项基本原则” 篇3

第一大原则——尽量让米“淡”

一方面,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油(油食品)脂,以免增加额外的能量(能量食品),也避免餐后更多地升高血脂。因此,炒饭最好能够少吃,加香肠煮饭,或者用含有油脂的菜来拌饭,也应当尽量避免。另一方面,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盐、酱油和味精,避免增加额外的盐分,否则不利控制血压(血压食品)和预防心血管意外。

这里要解释的是,加入醋、用紫菜包裹、中间加入蔬菜(蔬菜食品)和生鱼一类做法是符合清淡原则的。醋本身可降低血糖(血糖食品)反应,并能帮助控制血脂;紫菜和生鱼也是对心血管有利的食材。故而,只要同时不吃过咸的菜肴,紫菜饭卷是相当适合慢性病人食用的主食。

健康(健康食品)米食一日推荐:

早餐:黄瓜三文鱼紫菜饭卷4个,牛奶1杯,柑桔2个

午餐:燕麦黑米白米饭,木耳炒黄豆芽,清蒸鱼,紫菜番茄鸡蛋汤

晚餐:自制杂豆八宝粥(无糖),芝麻酱拌菠菜,香菇(香菇食品)炒豆腐,青椒炒胡萝卜丝

第二大原则——尽量让米“粗”

所谓粗,就是尽量减少精白米饭,也要少吃糯米食品。它们的血糖反应过高,对控制血糖和血脂均十分不利。只有吃足够多的纤维,才能有效地降低米饭的消化(消化食品)速度,同时可以在肠道中吸附胆固醇和脂肪,起到降低餐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这样也可以让人吃得慢一些,食量小一些,有利于控制体重。实际上,慢性病人大多数都是脂肪超标的类型,控制体重是饮食调整措施的第一要务。

一些营养保健价值特别高的米,如糙米、黑米、胚芽米等,都有着比较“粗”的口感。虽说“粗”有益健康,但每天吃百分之百的糙米饭,口感上觉得不适,难以长期坚持。因此,在煮饭的时候,不妨用部分糙米、大麦、燕麦等“粗”粮和米饭“合作”,口感就会比较容易接受。最好先把“粗”原料先在水里泡一夜,以便煮的时候与米同时成熟。

特别提示:慢性病人的米食选择要求

无论是糖尿病人,还是高血脂症患者、高血压患者、脂肪肝患者等,都不应当吃过多的精白米作为主食。糖尿病人要求选择血糖上升速度较慢、血糖负荷较低的主食;高血压病人要求选择尽量不带咸味的主食;脂肪肝患者要求膳食纤维丰富的主食,高脂血症患者要求选择有利于降低血脂的主食。

第三大原则——尽量让米“乱”

在烹调米饭米粥的时候,最好不要用单一的米,而是米、粗粮(粗粮食品)、豆子、坚果等一起上。比如说,红豆大米饭,花生燕麦大米粥等,就是非常适合慢性病人的米食。加入这些食品材料,一方面增加了b族维生素(维生素食品)和矿物质,另一方面还能起到蛋白质(蛋白质食品)营养互补的作用,能够在减少动物性食品的同时保障充足的营养供应。

当然,更要紧的是,这样做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反应,控制血脂上升。其中豆类与米的配合最为理想,因为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中的淀粉消化速度非常慢,还含有一些延缓淀粉变成葡萄(葡萄食品)糖的成分,如单宁和植酸等,对于预防慢性病最为有效。

第四大原则——尽量让米“色”

白米饭固然晶莹可爱,但也意味着不含有抗氧化物质,维生素含量很低。如果选择有色的米,并用其他的食品配合米饭,让米饭变得五颜六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营养价值。比如说,煮饭时加入绿色的豌豆、橙色的胡萝卜、黄色的玉米粒相配合,既非常美观,又提供了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成分,特别有利于预防眼睛(眼睛食品)的衰老;又比如说,选择紫米、黑米、红米与白米搭配食用,也能提供大量的花青素类抗氧化成分,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

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篇4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相关阅读:

1980年1月,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指出:“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党的领导,这四个坚持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这是首次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故本题选C,选项A、B、D虽然都是四项基本原则的资料,但都不属于其核心。

四项基本能力 篇5

以我的经验,凡是活过7年的企业都肯定有这样的问题,而且企业越老这个问题会越大。如果不及时系统地加以解决,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牵制。如何解决这样一个两难问题?如何让企业的发展不受影响,但同时又不违背我们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很多管理者明白,有一种经常发生的现象我称之为“看错人”的现象。我们往往对内部人非常了解,尤其是内部人的缺点和缺陷。因为认识他们已经好多年,我们往往给自己员工定了性,认为他们只能那样了。尽管他们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一生中还可以学习大量的事情,我们也不再对他们抱有期望。而对于外部的应聘者,我们往往像初恋情人,把自己的期望折射在他的身上。而对方当然也会在和你接触的短短几个小时内尽量表现自己的优点和过往的成功,让你相信他是最好的选择。对外部人只看到“好”,对内部人只看到“坏”,往往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

我们根本的错误在于我们只相信聪明的人,有能力的人,天才的人,伟大的人,非凡的人能够帮助我们走出困境。且不说圣人五百年只出一个,我们根本找不到这样的人,即使是圣人下凡到我们公司,我们也往往无法留住这样的人。

管理就是用一群平凡人做不平凡事。我的建议是按照下面的“四项基本原则”来处理:

业务人员以内部提升为主,专业人员以外部招聘为主。这一条看似和老员工问题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关系很大。很多成长型企业的问题是企业发展了,应该在很多专业(例如人事,管理会计,研发)领域补强自己,但却还是习惯性地在只在业务领域发力;如果业务上受阻了,就认为是老员工有问题,总觉得招到厉害的新人发展问题就能解决。其实是企业成长中遇到了新瓶颈,需要吸纳专业人员加以解决。但老员工的工作惯性让新来的专业人员很难融入,新老矛盾让老板以为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放弃老员工。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放弃老员工,而是想办法让新老员工融合。靠招聘外部的业务高手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是不现实的,这一而再,再而三被企业的实践证明。企业需要更专业的新人,但企业也需要过去业务支柱的老人,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新问题就是如何让新老融合,而不是用新人替代老人。如果我们清楚这一点,对所谓的“老员工问题”就会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用老员工的忠诚和经验,用新员工的激情和创新。我们往往希望每个人都保持工作热情甚至是激情,但这是一个违背人性的期望。随着年龄的增长激情肯定会退化,但经验和忠诚会增长。我们应该顺应这个自然规律,想办法用老员工的忠诚和经验为公司的成长服务,而不是要求他像原来一样投入,让他做年轻人能做得更好的事情。德高者权重,越在上面,信任和道德就越重要,能力就越不重要。我们要做的是帮助有德的老员工学会管理,学会领导,学会驾驭新员工的激情和创新。

帮助老员工持续成长。老员工今天的问题,通常是我们没有及时加以培养造成的,不是老员工根本不行。我们应该在公司内营造学习成长的氛围,尽早为每一个老员工设计成长的路径。可行的办法是:给每位老员工安排适合他的系统的培训,让其尽量通过不断学习来适应公司未来发展的需要。给老员工调整岗位,让其从事新工作,通常也能激活新的热情。对中高层的老员工尽量多派出学习,甚至是派出国学习,让他像老板一样多见世面。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措施,大部分老员工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系统地帮助老员工持续成长,也会让新员工安心工作,因为他将来也肯定会变成老员工。

不姑息不能跟随企业成长的老员工。最终,总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跟随企业发展而发展。通常这些人没有成长的愿望,不愿意参加培训,不愿意调整岗位,不愿意与时俱进。通常这样的人倚老卖老,认为自己是公司的功臣,觉得公司没有自己就无法生存。通常这些人对任何新事情都抱消极态度,并且影响自己周围的人对抗公司必须推行的革新。对这样的人我们一定不能姑息,要坚决地把他们请出公司,但要尽量大度地处理,让他们得到和过去对公司贡献相对应的合情合理的补偿。对这样的人,老板不应该有心魔,不应该害怕这样做会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影响,因为企业有一定年龄和规模之后,没有一个人会重要得不可替代。

坚持高效文本解读的四项基本原则 篇6

关键词:高效;文本;解读;寻找;四项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41-2

基本原则一:寻找生长点与结合点

面对一部厚重的文学作品,我们常常觉得难以选择,生怕漏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但我们又清楚地知道,教学不能指望一网打下去就想捞光所有的“鱼”。因而捞学生捞得着的“鱼”,捞得牢靠的“鱼”,就是文本解读选择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就是我们应该从学生阅读体验的角度去选择合适的解读。

《那树》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含蓄而深刻的散文,在作者命意或主旨的解读上,有如下一些不同的解读角度:①讽刺人类膨胀的物欲以及对精神家园的漠视;②思考现代文明发展与传统文化坚守的辩证关系;③呼唤生命价值的尊重与认同;④含蓄批判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四种解读层次有着明显的不同,因而教学内容的选择自然就有较大的差异。

然而很多教师教学此文,总觉得教学过程中很难入味,留下的遗憾远比收获大得多。面对这样的教学后遗症,我们不禁对文本解读的学情价值产生了现实的困惑和思考。

可以说,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已经蔚然成风,各种文本的解读也都能从网络报刊杂志上找到。然而在这种种文本解读背后,我们该如何利用这把“双刃剑”呢?要使文本解读真正关注学生的阅读主体,实现文本解读的“教学”意义,我们必须要在学生的阅读主体与教师的解读主体上找到两者的生长点与结合点。[1]

生长点在哪里呢?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要关注到那些学生很容易忽略又非常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包括非常特别的句式,也包括非常不起眼的词语。例如,在《那树》一文中,学生在阅读中首先会注意到砍伐树木的语言描写,这些句子有的非常特别,文本解读时就应该有意识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语丰富的表现力,盯住这样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理解和品味中不断加深认识,触摸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东西。

结合点又在哪里呢?文本解读要做到关注学生的阅读主体,结合点在教师的换位阅读上。《那树》一文,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认知立场上,应该有这样的疑问:文章所叙写的不就是因为市政施工而要伐倒一棵树么?为何要写得如此煞有介事,充满悲情?但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绝不是因为伐树的故事,人们伐倒了树,还伐倒了什么?树的故事一定有所寓指,如果把这个故事看成是一个寓言,探究它的寓意不正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本意吗?带着这样的换位阅读姿势,我们寻找寓意在文中的依附。

基本原则二:寻找哲学视角

如果将“语文”和“哲学”联系起来,那么解读文本就有一种哲学视角——在辩证性的肯定否定思维中深化对文本的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即肯定否定规律,亦称否定之否定规律。它不只是对肯定的否定,更重要的还在于对否定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它包括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形成一个发展周期。从内容上看,这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从表现形态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即曲折前进的过程。[2]

其实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亦可遵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思维规律,不断深化对文本的解读,最大限度地接近文本的核心。需要补充的是,在否定的基础上有一个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可以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进一步明确为肯定自己——否定自己、发展自己——否定之否定自己、发展自己。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如何理解“闲人”是解读文本的关键,也是能否走进作者心灵世界的关键。而编者注释“闲人”为“清闲的人”,但是“闲人”真的是“清闲的人”吗?要深入理解“闲人”的内涵,就需要以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性思维来解读。先肯定“清闲的人”,然后补充写作背景:元丰二年七月,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政敌弹劾,并以讽刺新法的诗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一百多天,几乎被砍头。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十二月苏轼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是个有职无权的官。再引导学生思考:苏轼甘愿做一个“有职无权”的闲人吗?答案当然是不愿意。但是此时的苏轼不被朝廷信任,又遭政敌弹劾,离政治中心和自己的政治理想越来越远,身在此荒远之地又能怎样呢?教师再进一步明确:不得“签书公事”的苏轼即使想有一番作为也没有条件去作为,他没有选择,只能做闲人。稍稍梳理一下教学思路,即肯定“闲人”——否定“闲人”——否定之否定“闲人”。

基本原则三:寻找精彩的细节设计

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对自己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预设,一

种方案,是课前对教学的理想化监控。教学细节是构成教学行为外显的最小环节,是教学行为的微观分析。文本解读必须精心准备,精细安排,精致到位,这样才能出精品。[3]

教师进行教学细节设计时,无论是对教材的细节处理,还是对教学环节的精细设计,都必须考虑这一细节在整体中所担当的“角色”,认清其应有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并精心安排其呈现的时机和方法。精彩的细节设计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特定教学情境中的最佳选择,细节与细节上下贯通,前呼后应,中心突出,结构严谨,恰如其分,构成和谐的教学整体,细节与整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江苏南京市鼓楼区教研室组织初中优秀青年语文教师賽课时,选中了经典课文——杜甫的《石壕吏》。一位教师按照“诵读——品析——背诵”的教学思路对文本进行了整体设计,重点放在“听妇前致辞”一段。在“初读”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抓住“语气”,读出感情。这个环节由四个细节构成:①学习用句子内部的停顿来表达感情。②学习通过强调关键词语来表达感情。③学习把握语速来表达感情。④学习体会语调来表达感情。这四步一环扣一环,充分体现了文本解读时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在一步步点拨、让学生体悟之后,学生很顺利地走入了文本,把握了诗的主旨,而且让课堂充满了诗意的追求,颂诗声琅琅,学完了这一段后,学生就自然成诵了。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又巧妙地组织学生采用此法自学《石壕吏》的最后一段,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可见,这里的细节设计组成了细节链,产生了整体效应,可以视之为精彩设计,它是使文本解读获得高效的有力保证。

基本原则四:寻找“分歧点”与“空白点”

对文本理解有分歧和空白的地方,要作为探究点,引导学生探究,做出个人的合理的解读,生成理解的多样性。[4]允许对文本多元解读,是语文教学理念的一大突破。在课堂教学中,捕捉、探究对文本理解的“分歧点”和“空白点”,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形成多元解读,促进学生的成长。语文教学文本的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大量的具体形象,并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而文本解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知识差异、生活积淀、体悟角度等方面的不同,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他们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这样就给探究文本的“分歧点”和“空白点”提供了一种必然。下面是《羚羊木雕》关于内容理解的“分歧点”和“空白点”的探究片段。

师:现在请同学们讨论:羚羊木雕到底该不该要回来。

生1:我认为羚羊木雕不应该要回来,因为一是父母说过木雕已经送给我了,我就有权做主;二是万芳说我的好朋友,真诚帮助过我;三是既然已经送出去了,再要回来,伤了我的心,也伤了朋友的心……

生2:我赞成要回来:一是这木雕是父亲当年支援非洲的见证,是父亲把他的青春和热血洒在非洲的纪念,太珍贵了;二是父母送给了你,并没有让你送给别人;三是如果不要回来,不是伤害了父母的感情吗?

……

从课堂片段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辩论很激烈,对文本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对一个具有多义性的文本,“多元”的理解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客观存在,正是文学作品的这种“多义性”和读者的“独特创造性”,才使得简单枯燥的语言变得神奇而富有魅力。我们应当允许并倡导文本解读“独特”且“多元”。

总之,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应根据文本特质灵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之相辅相成、相互兼容,则能使阅读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得到现实而充分的呈现,从而发挥文本解读真正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发展。这样,高效阅读课堂才能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参考文献]

[1]陈忠文,章国华合著.文本解读的教学价值.语文教学通讯,2009(11).

[2]刘华正著.解读文本的三维视角.语文教学通讯,2009(11).

[3]冯为民著.阅读教学呼唤精彩的细节设计.语文教学通讯,2009(01).

[4]胡涛海著.寻觅“切入点”探究引领“个性化”阅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07).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学的艺术下一篇:机电先进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