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期末论文

2024-09-06

基础会计期末论文(共8篇)

基础会计期末论文 篇1

AABDA 答案:ABCD 答案:BC 答案:ABCD 答案:ABCD 答案:ABCD

1、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某企业6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6月2日,企业开出一张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30 000元,备发工资。

借:库存现金000

贷:银行存款0000

(2)6月5日,企业向希望工程捐款10 000元,已转账付讫。

借:营业外支出000

贷:银行存款000

(3)6月6日,企业收回前欠货款200 000元,存入开户银行。

借:银行存款

200 000

贷:应收账款

200 000

(4)6月7日,企业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机器,入账价值为50 000元,货款已通过银行划转。

借:固定资产

000

贷:银行存款

000

(5)6月10日,车间主任出差参加技术培训,预借差旅费5 600元,已现金付讫。

借:其他应收款600

贷:库存现金600

(6)6月14日,企业购入生产用的材料一批,材料的买价是80 000元,入库后的挑选整理费是200元,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是2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借:原材料

200

贷:应付账款

000

应付职工薪酬

200

(解析:入库后的挑选整理费200元,为员工劳务支出,所以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7)6月18日,某单位因违反销售合同,应向企业支付罚款68 000元,款项已经收到送存银行。

借:银行存款 68 000

贷:营业外收入

000

(8)6月22日,用存款支付上月应缴所得税7 000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000

贷:银行存款

000

(9)6月25日,企业为营销产品参展糖酒会,支付展厅柜台租用费60 000元,用现金付讫。

借:销售费用

000

贷:库存现金

000

(10)6月26日,车间主任参加培训归来,报销差旅费4 200元,剩余款退回。

借:制造费用200

库存现金400

贷:其他应收款600

(解析:车间管理人员差旅费应计入制造费用)(11)6月27日,销售多余材料一批,价值1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

借:应收账款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000

(12)6月28日,财务部购买复印纸和墨盒,价值300元,用现金付讫。

借:管理费用

300

贷:现金

300

(13)6月29日,企业销售产品一批,售价620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对方开出一张商业承兑汇票抵付货款。

借:应收票据

62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20 000

(14)6月30日,进行材料领用汇总。本月生产用原材料300 000元,车间一般耗用10 000元,销售部耗用5 000元,其他管理部门耗用1 200元,其中,采购部耗用500元,财务部耗用600元,信息部耗用100元。

借:生产成本

300 000

制造费用000

销售费用000

管理费用200

贷:原材料

316 200

(15)6月30日,进行工资费用汇总。本月生产产品工人工资32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8 000元,销售部门工资20 000元,其他管理部门工资6 000元,其中,采购部3 200元,财务部耗用2 100元,信息部耗用700元。

借:生产成本

000

制度费用000

销售费用000

管理费用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000

(16)6月30日,按上述工资的14%计提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480

制度费用 2 520

销售费用800

管理费用

840

贷:应付职工薪酬640

(17)6月30日,结转本月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

720(4 200+10 000+18 000+2 520)

贷:制造费用

720(4 200+10 000+18 000+2 520)

(18)6月30日,假设本月无在产品,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371 200(300 000+32 000+4 480+34 720)

贷:生产成本

371 200(300 000+32 000+4 480+34 720)

(19)6月30日,结转已销产品成本140 33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330

贷:库存商品

330

(20)6月30日,结转已销多余材料成本450元。

借:其他业务成本

450

贷:原材料

450(21)6月30日,结转所有收类账户

借:主营业务收入

620 000

其他业务收入000

营业外收入

000

贷:本年利润

689 000

(22)6月30日,结转所有费用类账户

借:本年利润

246 920

贷:主营业务成本

330

其他业务成本

450

管理费用

340

销售费用

800

营业外支出

000

(23)6月30日,假设本月没有纳税调整项目,按25%计算本月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689 000—246 920)×25%=110 520元

借:所得税费用

52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20

(24)6月30日,结转本月所得税费用

借:本年利润

520

贷:所得税费用

520

2、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利润表”。

利润表

2009年6月

基础会计期末论文 篇2

一、自定义转账

自定义转账这部分内容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自定义转账公式定义上。

(1) 注意区分“增加”和“增行”。如图1所示, 这是进行自动转账定义的界面。自定义转账设置时, 工具栏上同时有“增加”和“增行”按钮。如图1。区别是:当要新增加一张自定义转账凭证模板时, 选择“增加”, 当在同一张自定义转账凭证中, 已经定义完一个借方, 需要继续定义贷方或其他借方时, 点击“增行”。切记, 要遵循会计恒等式: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所以, 在设置时, 要认真考虑期末业务需要自定义什么样的凭证, 分析其借贷方, 每笔业务反映在一张凭证上。避免出现一张凭证只有一个借方而没有贷方或者将期末业务的多张凭证都制作在一张凭证的错误。

(2) 使用函数向导进行金额公式定义。金额公式定义是这部分内容的难点。在进行定义时, 一要了解相关函数的使用要求, 二要按函数格式要求熟练进行调用函数的操作。例如在用友环境中, 每个函数都是相应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同时, 每种函数都有相应的参数和格式要求。函数众多, 格式各异, 仅靠记忆进行定义是不太可能也不可取的。在学习过程中,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 利用软件提供的函数向导进行定义。方法是, 点击“参照按钮”按照向导进行设置。例如本月计提所得税的公式设置, 借方科目:所得税费用, 公式为jg () , 贷方科目: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方取数公式的设置步骤是:一是点击“参照按钮”, 出现公式向导对话框, 如图2。在右侧的函数名中选择JE () , 左侧显示其公式名称:净发生额, 点击下一步。二是在出现的公式向导对话框中, 录入“本年利润”科目编码“3131”, 选择“继续输入公式”, 单选框, 选择“乘”运算符, 点击下一步。如图3所示。三是在出现的公式向导对话框中, 选择左侧的“常数”, 点击“下一步”如图4所示, 再录入常数“0.25”, 如图5所示。点击“完成”按钮。这样, 利用函数向导输入函数完毕, 其格式为:JE (3131, 月) *0.25, 这样录入可以避免格式上的错误。当然, 如果对格式十分熟悉情况下, 可以自行按照函数格式进行录入。录入时, 要注意, 所有字母和括号、引号、逗号都是英文半角。

二、转账生成

(1) 注意保证期末处理前全部凭证都已处理完毕。在定义好自动转账模板后, 每月末, 就可以根据情况自动生成期末转账凭证了。但在生成第一张凭证时, 容易出现如图6所示的提示。这是因为, 首先, 在期末业务处理前, 应该是日常业务全部处理完毕, 即全部的日常业务的凭证都经过了“填制凭证———审核凭证 (审核和出纳签字) ———记账”这些处理流程。但是, 如果某些凭证没有记账, 系统会认为日常业务没有处理完毕, 则出现上面的提示。从系统数据库角度来看, 凭证的保存库不止一个, 经过保存或者审核签字的凭证存放在临时凭证库中, 只有经过了记账工作的凭证才存放在正式凭证库中。进行期末业务之前, 系统自动检测是否临时凭证库中存在凭证, 说明有未处理完毕的凭证。其次, 更重要的是, 期末业务生成的凭证都是从账上取数, 如果某些凭证不记账, 该凭证的数据就无法显示在账簿上, 账簿上的数据必然不完全, 会最终导致取出的数据不正确。所以, 系统要求, 期末业务处理前, 必须全部日常业务的凭证都记账, 也就是说, 在处理第一张转账生成之前, 必须不存在未记账凭证。当出现这样的提示时, 一定要弄清原因, 针对解决。最简单的办法是, 由有查询凭证的权限的操作员登陆企业门户, 查询凭证, 检查一下哪张凭证没记账, 如果是正确凭证, 将其记账, 若是错误凭证, 将其删除, 当系统不存在未记账凭证时, 就可以顺利进行期末处理了。

(2) 处理过程中要注意转账生成的顺序。期末业务处理有着严格的处理顺序, 必须严格遵循。这是因为, 期末处理的每一张凭证都是从账簿上取数, 账簿数据库是多少, 取出来的数据就是多少。转账生成的凭证, 前一张的结果通常又是下一张的数据基础。作为数据基础的凭证不记账, 下一张凭证就没有数据来源, 自然就没有正确的金额。所以, 对于一组相关转账分录, 必须按顺序每张凭证依次进行转账生成、审核、记账。即首先生成第一张转账凭证, 然后更换操作员, 对第一张凭证审核, 记账, 然后, 转账生成第二张凭证, 再更换操作员, 对第二张凭证审核、记账……, 举例来讲, 不考虑其他业务的话, 期末一般的处理顺序:结转期间损益———计提所得税———结转所得税——计提公积金和公益金———对外分配。经过第一张期间损益结转的凭证处理后, 得到了本期利润数额。这个数额是今后计提所得税的基础, 只有当期间损益的凭证经过了审核并且记账后, 正式凭证库文件才会更新, 形象点说, 只有经过记账工作后, 才将本年利润的数额记录在了账簿上了, 账簿上才有有关本年利润的金额了, 否则, 不经过记账工作的话, 本年利润始终是零。而记录在账本上的这个数据是下一张计提所得税的基础, 系统直接从账簿中提取本期本年利润的数据, 乘以税率作为当期计提所得税的数据, 如果期间损益凭证尚未生成或者尚未记账, 则系统账簿中本年利润的本期发生额为0, 所得税的数据也自然而然为零。所以, 生成自定义凭证时, 切记, 一方面要注意, 生成凭证有严格的顺序, 另一方面, 生成的每张凭证必须先经过保存、审核、记账后, 才能生成下一张凭证。当违法了以上转账顺序要求时, 通常出现图7和图8所示的提示。出现这种提示时, 首先应检查是否是定义公式的错误, 当检查确认转账定义公式正确无误后, 就可以判定是余额为零, 即是处理顺序的错误。处理方法是, 查询凭证, 检查一下已生成的凭证, 重点是生成和审核、记账的顺序。

(3) 注意转账生成凭证的日期。由于日常业务处理完毕, 而期末处理已经到了期末, 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多是模拟, 很多学生没有注意时间问题, 出现图8的错误提示。出现以上提示, 是因为总账控制存在序时控制, 当期末处理生成的凭证日期在库中凭证最后日期之前时, 就违反了序时控制要求。处理方法是, 将期末处理的凭证日期设置成提示日期之后, 使之符合序时规律, 或者, 如果特殊情况, 的确是在最后日期之前的话, 将总账系统设置的序时控制取消。

三、结账

会计信息系统的结账工作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的, 在结账之前要下列检查:检查本月业务是否全部记账, 有未记账凭证不能结账;月末结转必须全部生成并记账, 否则不能结账;检查上月是否已结账, 上月未结账, 本月不能结账;核对总账与明细账、总账与辅助帐是否一致, 不一致不能结账;损益类账户是否全部结转完毕, 否则不能结账;若启用了其他子系统, 必须其他子系统已结账, 总账系统才能结账。当违反上述内容之一时, 系统就不能结账, 出现图9提示。出现上述提示时, 处理方法是, 点击“上一步”, 检查一下系统列出的月度工作报告, 该报告中会将上述要求的检查结果一一列出, 可根据工作报告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 图10中存在未记账凭证一张, 为转账凭证6号, 并且, 由于该张凭证未记账, 当月有损益类未结转为零的凭证。导致结账没通过工作检查。接下来即应改回到凭证查询处查询具体这张凭证未记账的原因, 相应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期末复习专题讲解——基础运算 篇3

1. 与有理数有关的运算

例1计算:

-+ × 18-1.45 × 6+3.95 × 6.

解:-+ × 18-1.45 × 6+3.95 × 6

=15.

有理数的运算以混合运算为考试重点.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应注意运算符号、运算律的应用以及运算顺序等.

2. 整式的加减运算

例2已知x+y=-5,xy=6,求(-x-3y-2xy)-(-3x-5y+xy)的值.

解: (-x-3y-2xy)-(-3x-5y+xy)

当x+y=-5,xy=6时,可得

原式=2 × (-5)-3 × 6

与整式的加减有关的计算题,以代入求值题为重点,解题时,应先化简,后代入,注意整体代入思想的灵活应用.

3. 解方程

例3解方程:-=1.

解:去分母,得3(x-3)-5(4-x)=15.

系数化为1,得x=5.5.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关键步骤是去分母,同时一定要注意灵活选用解题方法.

4. 与线段、角有关的计算

例4如图1,OA、OP、OB是∠MON中的三条射线,OP、OB分别是∠MON、∠PON的平分线,∠AOP=∠MOA.若∠AOB=45°,求∠MON的度数.

解:设∠AOP=x°,则∠MOA=3x°,∠MOP=4x°.

因为OP平分∠MON,所以∠PON=∠MOP=4x°.

因为OB平分∠PON,所以

∠POB=∠PON= × 4x°=2x°.

所以∠AOB=∠AOP+∠POB=3x°.

因为∠AOB=45°,所以3x=45.

解得x=15.

所以∠MON=2∠MOP=8x°=8 × 15°=120°.

与平面图形有关的试题,多以线段、角的计算为主,解决有关问题需熟练掌握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余角、补角的概念,注意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的灵活应用.

《会计学基础》课程期末复习题 篇4

一、判断题

1.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果。(×)P23

纠正: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并不是所有的总分类账户都必须设置明细分类账户,但设有明细分类账户的总分类账户其余额应与所属明细账户余额的合计相等。(√)

3.对于成堆的、难以逐一清点的实物资产一般采用抽样盘点法进行财产清查。(×)P168

纠正:对于以上资产一般通过量方、计尺等方法确定其实存数量。

4.我国规定的会计起讫期是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纠正:公立1月1日至12月31日(即会计)

5.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与账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6.“发料单”、“发料汇总表”都属于自制原始凭证,其中“发料汇总表”同时又属于汇总原始凭证。(√)

7.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内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而利润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成果的报表。(×)P180 P185纠正:资产负债表实是反映企业在资产负债日(或报告末期)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财务报表。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8.编制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账款”项目主要依据“预付账款”账户和“应付账款”的有关明细账户期末余额分析填列;“预收账款”项目主要依据“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账户的有关明细账户填列。(√)

9.若某企业本月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是1 000 000元,主营业务成本是400 000元,税金及附加是100 000元,销售费用是50 000元,管理费用是30 000元,财务费用是20 000元,其他业务收入是60 000元,其他业务支出是20 000元,营业外收入为50 000元,营业外支出为10 000元,则其营业利润是440 000元,利润总额为480 000元。(√)

10.在银行存款的清查中,对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调整,但该表不能作为更改账簿记录的凭证。(√)

11.填制原始凭证时应做到大小写数字符合规范,填写正确。如,小写金额“¥105 006.21”其大写金额为“人民币壹拾万零伍仟零陆元贰角壹分”。(√)

12.双重性质账户的期末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其最终的性质由其期末余额的方向决定。(√)

13.所有者权益是在数量上等于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14.在我国,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

15.年终结转后,“利润分配”账户的借方余额表示未分配的利润,贷方余额表示未弥补的亏损。(√)P86

16.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和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共同优点是简化了总分类账登记工作。(√)

17.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区别是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组织不同。(×)P204

纠正:主要表现为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18.会计主体应具备的条件是: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实行独立核算;能够独立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它可以是一个营利性组织,也可以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可以是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

19.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的要点包括:同单位登记、同方向登记、同期间登记和同金额登记。(×)P149

纠正:不是同单位登记而是同依据登录

20.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必须于同一天在总分类账户和所属明细分类账户中登记。(×)P149纠正:不是同一天而是同一会计期间。

二、单项选择题

1.“累计折旧”账户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余额一般在贷方,属于(A)账户。

A 资产类 B 负债类 C 所有者权益类 D 损益类

2.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的依据是(B)。

A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C 收入-费用=利润 D 复式记账原理

3.账户余额试算平衡的依据是(A)。

A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C 收入-费用=利润 D 复式记账原理

4.从银行提取现金的业务应编制(A)。

A 一张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B 一张库存现金收款凭证

C 一张银行存款付款凭证和一张库存现金收款凭证 D 一张转账凭证

5.将现金存入银行的业务应编制(B)。

A 一张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B 一张库存现金付款凭证

C 一张银行存款收款凭证和一张库存现金付款凭证 D 一张转账凭证

6.我国的会计期间可以分为、半、季度和月度,其起讫的日期按(B)日期为准。

A 农历 B 公历 C 阴历 D 任意划分

7.所有账户是依据(C)设置的。

A 会计要素 B 会计等式 C 会计科目 D 会计对象

8.下列业务与制造企业营业外收支有关的业务是(D)。

A 销售材料 B 销售产品 D 出租包装物 D 出售无形资产

9.用于债权、债务结算的账户(例如,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其明细账一般采用(A)账页格式。A 三栏式 B 多栏式 C平行式 D 数量金额式

10.如果某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记账凭证,该凭证顺序号为10号,则此两张记账凭证的编号分别为(B)。

A 第10号和第11号 B 第号和第号 C 均为第10—①和第10—②号 D 以上都不是

11.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盈余公积,并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的业务,应根据有关的原始凭证应填制(C)。

A 收款凭证 B 付款凭证 C 转账凭证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12.某企业今年6月份销售甲产品一批,价款20 000元尚未收到;销售乙产品一批,价款80 000元已存入银行;收到5月份购货方所欠货款70 000元。则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该企业今年6月份的收入是多少?(C)

A 20 000元 B 80 000元 C 100 000元 D 170 000元

13.某企业今年6月份预付第三季度财产保险费1 800元;支付本季度借款利息总共3 900元(其中,1月份1 300元,2月份1 3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广告费30 000元。则按照收付实现制计算该企业6月份的费用是多少?(D)

A 5 700元 B 31 800元 C 33 900元 D 35 700元

三、多项选择题

1.会计计量单位包括(ABC)。

A 货币单位 B 实物单位 C 劳动单位 D 时间单位 E 空间单位

2.产品的制造成本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活劳动耗费的费用以及其他相关支出,所以下列不属于成本项目的是(CE)。

A 直接材料费用 B 直接人工费用 C 销售费用 D 制造费用 E 管理费用

3.下列经济业务仅引起资产内部等额增减的是(BC)。

A 以现金报销职工医药费 B收回外单位欠款 C 将现金存入银行 D支付前欠外单位款 E 借入短期借款存入银行

4.下列经济业务中,能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是(BE)。

A 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 B 从银行借入临时周转款项,已存入银行账户 C 提取盈余公积 D 借入短期借款偿还所欠货款 E 预收销货款存入银行

5.下列业务与制造企业其他业务收支有关的是(ABDE)。

A 材料销售 B 代购代销 C 产品销售 D 包装物出租 E 机器出租

6.(CDE)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A 负债类 B 所有者权益类 C 费用类 D 资产类 E 成本类

7.(ABC)账户的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A 负债类 B 所有者权益类 C 收入类 D 资产类 E 成本类

8.在会计工作中,红色墨水可用于(BCE)。A 记账 B 结账 C 冲账 D 计算账目 E 更改错账

9.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的依据可能有(ABD)。

A 库存现金收款凭证 B 库存现金付款凭证 C 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D 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E 转账凭证

10.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依据可能有(BCD)。

A 库存现金收款凭证 B 库存现金付款凭证 C 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D 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E 转账凭证

11.复合会计分录的形式有(BCE)。A 一借一贷 B 一借多贷 C 多借多贷 D 一贷一借 E 一贷多借

12.账簿根据外表形式可以划分为(ACE)。A 订本式账簿 B 三栏式账簿 C 活页式账簿 D 多栏式账簿 E 卡片式账簿

13.账簿根据用途可以划分为(BCD)。A 订本式账簿 B 序时账簿 C 分类账簿 D 备查账簿 E 卡片式账簿

14.试算平衡无法查出的错误有(ABDE)。

A 借贷双方同时多记或少记同等金额 B 应借应贷账户颠倒 C 借贷一方多记或少记

D 借贷一方发生相互抵销的错误 E 漏记或重记了一笔经济业务

四、简答题

1.试述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的更正错账要点。P.147—P.148

(1)划线更正法:将错误的文字或数字划红线注销,但必须保证原有字迹仍可辨别,然后在红线上方用蓝(黑)字填写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并由记账人员在更正处盖章。对于错误的数字,应全部划线更正,不能只更正其中的错误数字,对于文字差错,可只划去错误的部分并更正。

(2)红字更正法: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内容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用红字登记入账,冲销原有错误的账簿记录;再用蓝字填制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注明“订正X年X月X号凭证”,据以用蓝字登记入账。

应注意:即使只有一个错误,也必须将有错误的记账凭证全部冲销,不得只用红字填制更正;在采用单式记账凭证的情况下,应只用红字填制更正单个会计科目的单式记账凭证。

(3)补充登记法:将少记的金额用蓝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所记载的借贷方向,应借、应贷会计科目相同的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内注明“补充X年X月X号凭证少记金额”,并据以登记人账,这样便可将少记的金额补充登记人账簿。

2.何谓对账和结账?P.153—P.154

对账: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手续核对账目,主要是对账簿记录进行核对、检查。

结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的基础上,计算并结转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3.什么是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这两种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各自有何优缺点?P.163—P.165

永续盘存制:就是对财产物资的增加数和减少数,都必须根据会计凭证,按其发生的顺序,逐笔、连续地在财产物资明细账中进行登记,并随时在账面上结出结存数额的一种盘存制度,亦称账面盘存制。该种盘存制度的目的是以账存数控制实存数。

缺点:在永续盘存制下,各种财产物资虽然能在各自的明细账中计算出结存数,但也可能出于种种原因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为了保证账实相符,仍然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实物盘点,以便进行账实核对。采用这种盘存制度,虽然日常的工作比较复杂,优点:能在账簿中及时反映收人、发出和结存数额。因此,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随时了解和掌握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保证其安全和完整。这有利于加强财产物资的管理。

实地盘存制

实地盘存制:就是对各种财产物资,平时在账簿上只登记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月末根据实地盘存数,倒轧出减少数并据以登记有关账簿的一种盘存制度。

缺点:工作比较简单,但手续很不严密,反映的数据不够精确。平时在账面上不反映各项财产物资的减少数和结存数,以实存数当作账存数,使账实之间无法相互控制和核对,不利于加强财产物资的管理和保护财产的安全,同时也影响成本核算的正确性。

优点:适合运用于大宗材料以及商品购销企业的价值低、品种杂的商品和一些损耗大、价格不稳定的鲜活商品。

4.什么是单式记账凭证和复式记账凭证?这两种记账凭证各自有何优缺点?P.122—P.123

单式记账凭证:是指在一张记账凭证上只登记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一个账户及其金额,而对应账户的名称仅作参考,不据以记账的记账凭证。

优点:适用于业务量较大、会计部门内部分工较细的单位。

复式记账凭证:是把每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全部会计科目及其发生额均登记在同一张会计凭证上,用以完整反映某笔经济业务情况的记账凭证。

(补充提示:单式记账凭证的优点是便于分工记账,也便于科目汇总。单式记账凭证的缺点是不能完整地反映一笔经济业务的全貌,即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全部账户及其对应关系,并且制证工作量较大,填写不方便,附件不够集中,不便于会计凭证的分析和审核。复式记账凭证的优点是能完整地反映一笔经济业务的全貌,即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全部账户及其对应关系,并且填写方便,附件集中,便于凭证的分析和审核。复式记账凭证的缺点是不便于分工记账,也不便于科目汇总。)

五、业务题

【资料】光明工厂2020年1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购进甲材料计28 800元,增值税率13%,材料尚未运到,货款以商业汇票结算(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28 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744

贷:应付票据 32 544

2.行政部门人员李民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800元,原来预支1 000元,退还现金200元。

借:管理费用 800

库存现金 200

贷:其他应收款——李民 1 000

3.收到A公司投入的设备一台,原值46 000元,已计提折旧10 000元。

借:固定资产 46 000

贷:实收资本——A公司 36 000

累计折旧 10 000

4.经反复核查,本月盘亏材料中定额内损耗为500元;管理过失造成的损失为4 500元,应由责任人王某赔偿;非常事故造成的损失为10 000元,其中:保险公司同意赔款6 000元,残料作价1 000元,剩余3 000元为净损失。经批准后按照规定予以转销。

借:管理费用 500

其他应收款——王某 4 500

——××保险公司 6 000

原材料 1 000

营业外支出 3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5 000

5.收到D公司无偿捐赠的专利权一项,价值5 000元。

借:无形资产 5 000

贷:营业外收入 5 000

6.从外地购入一批乙材料计11 100元,增值税率13%,材料尚未运到,全部款项尚未支付(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借:材料采购——乙材料 11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443

贷:应付账款 12 543

7.向银行借入临时借款50 000元存入银行,借款期为6个月,并计提应由本月负担的借款利息1 000元。

借:银行存款 50 000

贷:短期借款 50 000

借:财务费用 1 000

贷:应付利息 1 000

8.以银行存款支付银行3个月借款已计提利息3 000元,并偿还本金40 000元。

借:应付利息 3 000

短期借款 40 000

贷:银行存款 43 000

9.收到B公司投入的一项专利技术,投资合同约定价值为80 000元。

借:无形资产 80 000

贷:实收资本——B公司 80 000

10.收到C公司投入的货币资金100 000元,款项已经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实收资本——C公司 100 000

11.以银行存款支付车间水电费1 000元,管理部门水电费500元,销售部门水电费700元。

借:制造费用 1 000

管理费用 500

销售费用 700

贷:银行存款 2 200

12.仓库发出材料30 000元,其中:用于生产A产品29 000元;车间一般耗用1 000元。

借:生产成本——A产品 29 000

制造费用 1 000

贷:原材料 30 000

13.结算本月职工工资24 000元,其中: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20 000元;车间职工工资3 000元;管理部门职工工资1 000元。

借:生产成本——A产品 20 000

制造费用 3 000

管理费用 1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4 000

14.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按职工工资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A产品 2 800

制造费用 420

管理费用 14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3 360

15.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3 000元,其中:车间负担的固定资产折旧1 500元;管理部门负担的固定资产折旧1 000元;销售部门负担的固定资产折旧500元。

借:制造费用 1 500

管理费用 1 000

销售费用 500

贷:累计折旧 3 000

16.结转本期的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A产品 6 920

贷:制造费用 6 920

17.A产品完工2 000件,结转其完工产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A产品 58 720

贷:生产成本——A产品 58 720

18.因采购丙材料,以银行存款向供应商预付货款10 000元。

借:预付账款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19.向E公司出售A产品300件,每件售价500元,增值税率13%,货款以商业汇票结算。

借:应收票据 169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9 500

20.向F公司出售A产品1 000件,每件售价500元,增值税率13%,全部款项尚未收到。

借:应收账款 56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5 000

21.结转已售A产品的实际销售成本30 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 000

贷:库存商品——A产品 30 000

22.计算已售A产品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500元,教育费附加300元。

借:税金及附加 8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500

——应交教育费附加 300

23.按合同规定预收乙公司货款20 000元。

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预收账款——乙公司 20 000

24.以现金报销职工医药费600元,支付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4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 1 000

贷:库存现金 1 000

25.以银行存款支付税款滞纳金2 000元。

借:营业外支出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26.期末,结转当期发生的收支。

借:主营业务收入 650 000

营业外收入 5 000

贷:本年利润 655 000

借:本年利润 41 940

贷:主营业务成本 30 000

税金及附加 800

销售费用 1 200

管理费用 3 940

财务费用 1 000

营业外支出 5 000

六、计算题

1.计算下列账户中的有关数据:

账户名称

期初余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期末余额

预付账款

430 000

985 000

040 000

原材料

400 000

496 000

920 000

实收资本

160 000

260 000

300 000

累计折旧

230 000

200 000

000

1.“预付账款”期末余额=430 000+1 985 000-2 040 000

=375 000(元)

“原材料”本期借方发生额=1 920 000+496 000- 2 400 000

=16 000(元)

“实收资本”期初余额=300 000+160 000-260 000

=200 000(元)

“累计折旧”本期借方发生额=230 000+200 000-55 000

=375 000(元)

2.资料:南方工厂本月生产A、B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本月生产费用

本月完工产品

数量(件)

直接材料

(元)

直接人工

(元)

制造费用

(元)

A产品

230 000

000

000

000

B产品

740 000

000

500

合计

970 000

000

000

要求:制造费用按直接人工费用比例分配,分别计算本月A、B两种完工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和单位生产成本。

2.制造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0.84

A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30 000×0.84=25 200(元)

B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70 000×0.84=58 800(元)

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A产品完工产品总生产成本=230 000+30 000+25 200=285 200(元)

A产品完工产品单位生产成本==142.60(元/件)

B产品完工产品生产成本=740 000+70 000+58 800=868 800(元)

B产品完工产品单位生产成本==1 737.60(元/件

3.南方工厂本月购入A材料180公斤,每公斤40元;购入B材料320公斤,每公斤25元。购入两种材料共支付运杂费1 000元,装卸费1 520元。

要求:分别计算A、B两种材料的采购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计算时,运杂费按两种材料的重量分配,装卸费按两种材料的买价分配)。

3.运杂费的分配

分配率===2(元/公斤)

A材料应分摊的运杂费=180×2=360(元)

B材料应分摊的运杂费=320×2=640(元)

装卸费的分配

分配率====0.1

A材料应分摊的运杂费=7 200×0.1=720(元)

B材料应分摊的运杂费=8 000×0.1=800(元)

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

A材料采购总成本=180×40+360+720=7 200+360+720=8 280(元)

B材料采购总成本=320×25+640+800=8 000+640+800=9 440(元)

A材料采购单位成本==46(元/公斤)

教育学基础期末总结 篇5

2013年06月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要素: 1.教育者

教育者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包括直接和间接“承担教者”和“施加影响者”。

广义的教育者应该包括:专职和兼职教师、各级教育管理人员、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学生家长以及学生自己等。

狭义的教育者,多在学校教育领域内使用,应该指具有一定资格的专职教师和相对固定的兼职教师。

2.学习者

学习者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的责任和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包括直接和间接“承担学者”和“接受影响者”。

广义的学习者几乎指任何人(只要他/她因为缺少点什么在与别人交流、对话或模仿)。

狭义的学习者,多在学校教育领域内使用,应该指获得入学资格的相对固定的那些人。

学习者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1)在认知,或非认知方面,或仅仅在某些更具体的方面存在不足,这种不足可以是别人界定的,也可以是自我发现的或感觉到的;

(2)对自身存在的不足,有程度不同的弥(填)补、改变、提升、重组需求等;

(3)学习者之间存在动机、兴趣、方法、过程及结果上的差异;

(4)具备学习所需的内在身心基本条件;

(5)学习者能够获得学习的外在条件与机会;

(6)学习者所从事的学习能够带来精神上和/或物质上的报偿。3.教育影响:

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学校教育:指什么?

学校教育是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专门的教育机构、经过职业培训的教师、较为充裕的教育经费、精心设计的课程和教学计划、较及时的学习反馈和学业成就评价机制,等等,使它成为一种主导性的现代教育形式。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动物尤其是略为高等的动物,完全同人一样,生来就有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的潜在的教育,其效果见诸于个体的发展过程。” 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 “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流。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在学术界给认为是对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批判,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观点: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信息社会的教育主要特征: 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

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的理解; 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4,教育的终身化和教育的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赫尔巴特:

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1806

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The Science of Education)是公认的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建立在他的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或者说他第一次为教育学找到了它的科学基础,由于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贡献,所以后人将他的教育学视为所谓科学教育学。

教育学的发展:

一.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教育的关系的理论。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

基本观点: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辨教育学;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第三、划分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第四,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基本评价:第一,提倡定量的研究方法,推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第二,由于受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其提倡的实验科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唯科学主义。

二.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重要(▲)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

教育的研究既不能采用赫尔巴特纯粹的概念思辨来进行,也不能依靠实验教育学的数量统计来进行,而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亦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

基本观点: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第二,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第三,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第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培养完整 的人格;第五,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建构对话的师生关系。

基本评价:第一,文化教育学深刻影响了德国乃至世界20 世纪的教育学发展,在教育的本质等问题上给人以许多启发;第二,其缺陷和不足在于思辨气息太浓,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给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定义;忽略了教育受制与政治、经济及个人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用理解作为教育研究的唯一方法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三.实用主义教育学。重要(▲)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针对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教科书中心和教室中心”,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实用主义教育学:简答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

基本观点:第一,教育即生活,杜威不赞成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观点,而认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教育要与当前的生活紧密相连;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继续不断的增长,杜威认为经验与知识是有区别的,知识可以通过传播而为众人所共有,而经验具有个体性和情境性。这表明教育不是从外在方面让学生学习与他们生活无关的一些知识,而是促进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杜威认为学校不应该是一个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而应该是社会的一部分,与社会紧密相连;第四,从做中学,这是教育方法,杜威认为儿童应该从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经验等;第五,以学生为中心;第六,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中心。

基本评价:第一,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是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第二,其不足之处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家里宁、凯洛夫、杨贤江等

基本观点: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第二、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第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不仅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第五、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第六,坚持运用马克思方法论研究教育问题。

基本评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运用中往往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政治化。五.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鲍尔斯、阿普尔、布迪尔等

基本观点: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不是一种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第二,教育是与社会相对应的,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机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样态、经济结构都强烈地制约着学校的目的、课程、师生关系、评价方式等,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第三,社会大众已经对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丧失了“意识”,将其看作是一种自然的事,而不是某些利益集团故意制造的结果;第四,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要素敏感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 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从而积极地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第五,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着利益纷争的,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而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基本评价:第一,批判教育学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基本观点和方法;第二,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教育;第三,具有很强的战斗性、批判性和解放力量。

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特征:

1.教育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教育学的价值:

1,反思日常教育经验;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的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理念; 4)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5)养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第二章: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的含义: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的类型:

1,从作用对象看,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社会功能:即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衍生功能,也叫做教育的工具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要看到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衍生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还要看到教育的社会功能对教育的个体功能发挥的制约作用。

2,从作用的方向看,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所谓正向功能是那些有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负向功能是不利于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也就是说,正向功能是贡献性功能,负向功能是损害性功能。

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是指有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3,从呈现的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显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教育在实际行动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的结果。如促进人类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隐形功能:是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如不公正的教育复制了现有的社会关系。

4,多维度的符合分类

1)把性质(方向)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2)把对象和性质结合起来划分。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

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社会化的内容:1,学习生活技能;2,内化社会文化;3,形成社会性的发展目标;4,学会认同身份和在每一场合下自己所处的角色,自觉按照角色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办事,这是个体社会化的最终体现。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场所,学校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途经,学校教育主要通过以

下方面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1,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功能。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一,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是指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谋生创造条件。二,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现存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

(一)教育对人口的正向功能;

(二)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1,教育的文化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

(三)教育对经济的正向功能;

什么是人力资本? P46 现代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功能,主要通过途径实现。1,教育通过劳动力的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教育对政治的正向功能

第三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预期实现的结果。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身就反映着办教育的主体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1,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 2,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二,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教育的价值取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性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是教育理论中最为复杂、重要的领域。

其涉及的基本问题是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1,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与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相对应,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一)社会主义--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二)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全面发展;

(三)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与含义。即: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全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

教师的概念: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广义上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从狭义

上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1,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2,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1)专业思想的建立。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思想和理念。

2)专业知识的拓展。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3)专业能力的发展。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量和本领。

4)专业自我的形成。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

现代教师的职业角色:

教师的职业角色:是指教师在教育系统内的身份、地位、职责及相应的行为模式。

1,学习者和学者;2,知识的传授者;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5,学生学习的榜样;6,学生的朋友;

现代教师的职业形象:

是教师群体或个体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其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与行为方式的整体反映。

1,教师的道德形象;2,教师的文化形象;3,教师的人格形象。

学生的发展

含义: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方面所发生的量、质、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与结果。

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行和阶段性; 2.稳定性和可变性; 3.不均衡性; 4.个别差异性; 5.整体性;

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六章 课程

一.经验主义课程论。

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四.存在主义课程论.五.后现代主义课程论.P160 4R: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密性(最重要)。

课程组织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特征: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时间性

课程标准:

含义:是各学科的纲领性知道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的、目标一致的开展教学工作。

教材是什么?

教材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者章节。

课程的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

二.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

核心课程即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者内容。

第七章 课堂教学

教学含义: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活动。

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教学与教育;

区别: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有相互区别,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除教学外,学校教育工作还有德育工作、体育工作、后勤工作等其他一些工作。2.教学与智育;3。教学的功能。

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3.认知教学理论; 4.情感教学理论;(1)教学目标。

(2)非指导性教学过程。(3)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

(4)师生关系的品质。5.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第三节 课堂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含义:

教学策略有一定的目标,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产生的,包括教学活动中方法的选择。材料的组织、对师生行为的规范等。

教学策略的含义: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第一,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第二,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及分析 1,遗传;2,环境;

一、遗传

遗传是指人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以及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特别是脑机能的特点等。

1、遗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遗传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

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

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2、遗传作用的认识

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基础)、潜力和可能性,但不能起决定作用:一方面,从遗传素质到智慧才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人的发展影响在整个过程中总体上呈现减弱趋势;另一方面,因为个体的能动性和对后天环境的适应与学习,遗传的影响面也在减小。

(二)环境

环境,一般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1、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环境对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和条件。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经常的和广泛的,但是这种影响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

2、环境作用的认识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就使得人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对人的发展不能起决定作用。

(三)教育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与遗传因素和自发的环境的影响相比,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

2、教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进他们获得全面发展的活动。

3、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是最需要受教育也最适宜受教育的时期。

4、教育的主导作用是有范围和条件的。

四)个体的实践活动

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得以实现,从潜在的可能状态向显示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个体活动体系中的第一个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即新陈代谢。

第二个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是个体对外部世界能动的、带有个性的反映,也包括人对自己的意识、态度和倾向。

第三个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活动的最高层次,也是最富有综合性的活动。

期末考试网站美工设计基础试题 篇6

网站美工设计基础 试题

2010年7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使用元素的是()

A.点、线、面等元素

B.视觉元素的方向、位置、重心、空间关系等

C.可视形象的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

D.设计所表达的涵义、内容、设计的目的和功能

2.设计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比例关系叫黄金比,它的长与宽的比值为()

A.1:1.652

B.1:1.718

C. 1:1.618

D. 1:1.817

3.图与底是在平面构成形象之间的相互参照,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色彩明度较高的有图的感觉

B.凹凸变化中凹的形象有正图感

C.动静对比中动态形象有图感

D.面积大小的比较中,小面积的有图感

4.下列对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A.构成是现代造型设计的一种概念用语

B.构成是将相同或者不同形态的两个以下的单元经过重新组合后形成一个新的 单元

C.构成造成新的视觉形象

D.构成是独立的学科体系,发端于西方,应用于设计实践

5.下列属于偶然形的是()

A.漫天的云霞

B.汽车的形态

C.生物的细胞

D.建筑的形态

6.可见骨格是指骨格线和基本形明显的表现在构图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概念中存在B.是排列基本形的依据

C.有明确的空间划分

D.不利于基本形的排列

7.下列不属于基本形骨格渐变的是()

A.形状上的变化

B.大小上的变化

C.方向上的变化

D.色彩上的变化

8.下列对肌理对比描述正确的是()

A.形状和大小

B.色彩的纯度

C.位置和方向

D.致密与松散

9.下列属于机能设计的是()

A.园林设计

B.染织设计

C.壁画设计

D.陶瓷设计

10.下列不属于关系元素的是()

A.排列元素的形状

B.排列元素的方向

C.排列元素的空间

D.排列元素的位置

11.下列对平面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在只有两度空间的视觉范围之内,用轮廓线划分形象与背景的界限

B.是通过搭配构建获得平面图形审美价值的原理、规律、法则和技法的学说

C.它所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实在的三维空间

D.是通过具象形态为切人点进行构成

12.下列属于装饰设计的是()

A.建筑设计

B.园林设计

C.室内设计

D.壁画设计

13.下列不属于概念元素的是()

A.点

B.线

C.体

D.面

14.下列对群化构成的描述错误的是()

A.群化构成要求基本形外形紧凑

B.群化构成要求基本形外形完整

C.群化构成要求基本形外形松散

D.群化构成要求基本形外形简洁

15.下列不属于组形的是()

A.透叠

B.平衡

C.接触

D.分离

16.在CorelDRAW软件中,要编排大量的文字,应选择哪一项?()

A.纯文本文件

B.小四号字

C.艺术字

D.段落文本

17.在CorelDRAW软件中,按住()键,然后将光标移动到对象的轮廓上。当光标变成插入点时,单击对象轮廓,对象内部就会变成一文本框。

A.Ctrl

B.Alt

C.Shift

D.Enter

18.在CorelDRAW软件中,要取消对象的选取状态,按键盘上的快捷键()。

A.F5

B.F3

C.Ese

D.Ctrl+O

19.下面选项中不属于版式设计造型要素的是()

A.点、线、面

B.一段音乐

C.一行文字

D.一张图片

20.在CorelDRAW软件中,提供了色彩填充功能,下列不属于其填充方式的是()

A.均匀填充

B.渐变填充

C.纹理填充

D.图像复制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我们把在平面设计中可以展示的元素称为——。

2.形象是指物体的外部特征,一般包括:形状、色彩、大小、——等。

3.相对于光源色而言,物体色是指光源色照射到物体后被物体吸收再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是本身——。

4.在平面设计中只能感觉但实际并不存在的东西统称为——。

5.位图图像,亦称为点阵图像或绘制图像,是由——组成的。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肌理主要是指物体内部的结构特征。(。)

2.视觉元素一般包括方向、位置、重心、空间等。()

3.对比是指将两个存有明显差别的物体并置在一起时,二者有较大的差别又能够统一起来的对照关系。()

4.人造形和自然形都是具象的,都属于现实形态。()

5.流淌的河水、生物的细胞、漫天的云霞、临风的枯木都可称为有机形。()

6.面积大小的图与底比较中,大面积的有图感。()

7.复色光是指含有两种以上色彩的光线,其中包括全色光线。()

8.CorelDRAW软件中,双击(矩形工具)可以绘制出与绘图页面大小一样的矩形。

()

9.CorelDRAW软件中,【排列】菜单里的【取消组合】命令的快捷键是Ctrl+G键。

()10.点阵图的文件类型有很多,如*.bmp,*.gif,*.png,*.jpg等,编辑这样的图形可以用Photoshop等软件。()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举例说明什么是基本形的重复? 2.简要说明平面构成中“发射”的形式原理及发射骨格的构成要素。

3.简述色彩的物质性印象。

4.简述版式设计中“对称与均衡”的形式法则。

五、操作题(每空1分,共10分)制作Logo

请完成如图1效果图的操作步骤:

1.单击(椭圆工具]按钮,按住()键,绘制一个65mmX 65mm的正圆形,填充为

(C:0;M:70;Y:100;K:0),去除轮廓线。

2.绘制一个50mmX50mm的正圆形,填充为灰色,轮廓线设置为白色,粗细为1.5mm,放置于大圆上面并——。

3.按【Ctrl+I】键,导人一张素材图片,在页面中单击导人图片,选择【位图】菜单中的【

】命令,打开CorelTRACEl2软件。

4.单击()按钮,在属性栏中进行设置,单击属性栏中的【

】按钮进行跟踪操作。

5.保存位图的跟踪结果,回到CorelDRWA软件中。

6.按【

】键,取消图形的组合。利用[挑选工具),删除不需要的图形,然后拖动鼠标将上下两层的图片全都选中,按【——】键,将图形群组。

7.将处理好的图片拖拽到圆形上并调整好大小,按【——】键,将图片置后。

8.在【效果】菜单中,选择【————】中的【——】命令,在灰色圆形上单击。

9.单击[文本工具]按钮,在页面中输入字母“T”和“P”,在属性栏中,设置字体为“中特广告体”,轮廓线粗细为2.3mm,颜色分别为(Cc0;M:60;Y:100;K:0)和(C:100;M:0;Y:0;K:0),按【Shift+PageDown】键,将文字置后。这样,“TOP假日旅行俱乐部”的Logo就制作完成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网站美工设计基础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7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C

3.B

4.B

5.A

6.C

7.D

8.D

9.D

10.A

11.D

12.D

13.C

14.C

15.B

16.D

17.C

18.C

19.B

20.D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视觉元素

2.肌理

3.不发光的物体

4.概念元素

5.像素(图片元素)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X

2.X

3.√

4.√

5.X

6.X

7.√

8.√

9.X

10.√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举例说明什么是基本形的重复?

答:基本形的重复是指使用同一基本形在构成设计中构成画面。如操场上做广播体操的学生,建筑中的墙砖、地板、屋顶的瓦片,楼房上一个个的窗户,布上的图案等等都是基本形的重复。

2.简要说明平面构成中“发射”的形式原理及发射骨格的构成要素。

答:发射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常见形态,如太阳四射的光芒、鲜花的结构,它是围绕一个中心,向外发射所呈现的视觉形象。发射骨格的构成要素:(1)发射点即发射中心,所有发射的骨格线都集中在此点上。(2)发射线具有方向性。根据发射的不同方向,在构成时形式上又各有不同的表现。

3.简述色彩的物质性印象。

答: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是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的。冷、暖色系是人们根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一般来说,红光和橙,、黄色光本身波长长,有温暖的感觉,以此类光照射到任何物体都会增加温暖的感觉。冬天,我们关掉屋子里的日光灯,打开白炽灯,就会有温暖的感觉。相反,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则有寒冷的感觉。如果夏天我们关掉屋子里的白炽灯,打开日光灯,同样会增加凉爽的感觉。对商品的包装也是如此,如果在冷饮或冷食的包装上使用冷色,视觉上无疑会引起对这些食物向往的感觉。

4.简述版式设计中“对称与均衡”的形式法则。

答:对称是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中心点、中心线、对称面,在形状、大小或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均衡是不对称形态的一种平衡。对称与均衡是取得良好的视觉平衡的两种形式。对称体现了静感与稳定性,具有端庄,安定的美,均衡则表现了动感和变化性,具有生动、活泼的美。

五、操作题(每空1分,共10分)

1.Ctrl

2.对齐两个圆的圆心

3.跟踪位图

4.高级轮廓

执行跟踪

6.Ctrl+U

Ctrl+G

7.Shift+PageDown 8.精确裁剪

基础会计期末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 学生情况:我校五年制高职护生为初中毕业中考后统一录取。2010级高职护生170名, 女生167名, 男生3名。 (2) 教材及教学方式:教材采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卫生职业院校规划教材《护理技术》第2版。理论教学152学时, 实践教学152学时, 总计304学时。本课程安排在第四学年。

1.2 方法

遵循教考分离的原则, 试卷由教务科从题库抽题组成, 满分100分, 共69题, 各题型所占比例见表1。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 在课程完成后一周左右进行。依据统一评卷标准, 客观题采用流水方式评卷, 主观题按得分点每一题由一人评卷, 以减少人为评分差异, 最后由专人负责查阅试卷, 进一步保证评卷的公平公正。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护生考试成绩及分布 (见表2)

护生成绩为34~93分, 平均分为72.16分, 标准差为10.43分, 全距为59.00分, 多为65~85分, 基本呈正态分布。

2.2 试卷分析

以难度和区分度作为评价试卷质量的主要指标[4]。

2.2.1 难度 (P)

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 一般用试题得分率或答对率来表示。本次研究用通过率计算客观题难度 (某题答对人数/总人数) , 用平均得分率计算主观题难度 (某题平均得分/标准分) 。本套试卷难度为0.7, 各题的难度见表3。

2.2.2 区分度 (D)

区分度是试题对不同学生学业成绩的鉴别程度。如果一个题目的测试结果使水平高的学生答对得高分, 而使水平低的考生答错得低分, 则其区分度很强。区分度是鉴定题目有效性的指标。0.15≤D≤0.30为试题良好, D<0.15为不宜采用, D>0.30为试题优秀。本次研究采用得分率求差法计算每道题目的区分度。本套试卷的区分度为0.61, 各题区分度见表4。

2.3 护生各种题型的失分情况 (见表5)

3 讨论

3.1 考试题型和成绩

本套试卷客观题与主观题的题量比为7∶1, 分值比为3∶2, 客观题题型只有单项选择。为了考查护生对基本概念、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 使其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自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以后, 我校基础护理学期末考试中加大了单项选择题的题量, 题型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仿, 主要使用A2、A3、A4型题, 辅以少量考查概念的A1型题。但并没有完全采用客观题, 保留了一定比例的主观题型。主要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此次考试护生成绩为34~93分, 全距为59.00分, 65~85分者占73.53%, 及格率为92.35%, 平均分为72.16分, 这表明绝大多数护生基本掌握教学重点, 达到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90分以上1人, 50分以下7人, 最低分34分, 表明少部分护生知识掌握不牢固, 提示教师要关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不当的护生。可以利用课后辅导或增加辅导资料、课后练习题等方式激发护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成绩。

3.2 试卷质量

合理的难度分配是一套高质量试卷的重要方面[2]。本套试卷难度为0.7, 难度适中, 其中难度<0.4的较难试题8题, 占11.59%, 为单项选择题 (7题) 和填空题 (1题) , 分别占单项选择题的11.67%和填空题的50.00%;难度0.4~0.7的适中试题22题, 占31.88%, 为单项选择题 (18题) 、名词解释 (3题) 和填空题 (1题) , 分别占单项选择题的30.00%、名词解释的100.00%和填空题的50.00%;难度>0.7的容易试题39题, 占56.52%, 为单项选择题 (35题) 、简答题 (3题) 和病例分析题 (1题) , 分别占单项选择题的58.33%、简答题的100.00%和病例分析题的100.00%。区分度是评价试卷质量的另一重要指标。本套试卷区分度为0.61, 区分度优, 能较好区分护生实际水平。其中, 区分度≥0.40的50题, 占72.46%;区分度0.30~0.39的5题, 占7.25%;区分度0.20~0.29的6题, 占8.70%;区分度<0.20的8题, 占11.59%。

3.3 护生失分情况

此次考试护生失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病例分析题和简答题, 总失分率30.59%。病例分析题和简答题失分率低, 可能与护生复习时注重大题的背诵有关。基础护理学中的简答题一般是条款清楚的大知识点, 护生容易记忆, 不易失分。病例分析题考点突出, 混淆护生判断的障碍设置不明显, 护生感觉比较简单。教师将改革后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以及大量辅导资料中基础护理学部分的知识点根据教材章节建立题库, 并以辅导资料的形式让护生进行练习, 这是单项选择题失分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单项选择题失分集中在A2型题, 说明护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其中“标本采集”和“急救”章节内容失分率最高, 标本采集知识4道题中两道题失分率高, 分别为60.00%、90.00%;急救知识5道题中有3道题失分率高达67.06%、86.57%和91.76%。表明护生基本没有掌握以上知识点, 提示教师应加强此章内容的讲解。名词解释和填空题失分率高, 说明护生对基本知识点记忆不够准确, 对小知识点不会归纳总结。

3.4 存在的问题

3.4.1 对基本知识点记忆不够准确

护生对基本知识点记忆不够准确造成某些知识点混淆;对基本概念理解得不够准确造成概念不清, 这是名词解释和填空题失分的重要原因。

3.4.2 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较差

单项选择题中A2型题的题干都会联系临床实际, 要求护生综合分析题干后作出判断。护生会出现错误理解甚至无法理解题干内容而答错, 这主要是因为其综合分析能力较差。

3.4.3 某些内容讲授不够细致深入

教师是影响护生学习的因素之一。“标本采集”章节知识点多而细, 并且目前临床发展变化快, 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 学生很难理解其重要性。“急救”章节知识点多而复杂, 与健康评估、外科等密切相关, 护生往往感到难以理解也不容易记忆, 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授课技巧, 很难激发护生的听课兴趣, 更不能将知识点讲清讲透。

3.5 建议

为提高基础护理学教学质量,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集体备课。备课内容要细、要深, 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 统一教师认识。年轻教师应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有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2) 紧扣临床。建立一支懂医学、懂护理、懂人文、肯钻研, 热爱护理专业并有一定临床护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目前高职护理学教学改革中需解决的问题[5]。我校根据基础护理教研室教师数量和每学期教学工作量, 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进入临床学习, 丰富临床经验, 拓宽临床视野, 培养“双师型”人才。 (3) 不断完善题库, 提高试题质量。每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都应对试卷进行分析, 区分并淘汰区分度差的试题。可适当调整难度分配, 例如, 加大简答题和病例分析题的难度, 以达到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殷磊, 于艳秋.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2]廖灯彬, 宁宁.外科护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 2009, 24 (20) :73-75.

[3]张旭东, 张双娥.试卷分析在学校教学管理中作用的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9, 11 (2) :252-253.

[4]张凤, 张巧俊.神经病学试卷质量分析与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 2003, 11 (4) :329-331.

基础会计期末论文 篇8

一高职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重新设计的必要性

(一)高职会计专业新生的特点———会计基础课程重新设计的现实性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生源都是中学毕业生,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和实践经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基本的商业往来几乎没有任何了解,对会计的相关内容更是知之甚少。同时,学生在中学阶段偏重基础课课程学习和应试学习;而在高职阶段,为了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则注重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就要求学生进行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手段的转换。但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校差,很难自己在短时间内完成上述转换。

(二)高职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会计基础课程重新设计的迫切性

很多高职院校的会计基础教学与普通高等院校一样,往往从会计概念入手,再介绍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等内容,章节之间的连续性不强,与会计实务联系不够紧密,不利于高职层次学生理解会计实务中记账的整个流程;而且内容枯燥,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致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理解和操作。

二高职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的设计理念

(一)以任务驱动统领课程教学———课程结构和内容设计

本课程以“任务驱动”的思想统领整个课程教学,对课程的结构和内容进行重新设计。以企业真实核算资料为基础进行课程的项目和任务设计,在对合作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和与合作企业专家进行交流的基础上,将合作企业真实的核算资料转化为教学项目和任务。包括三个项目十七个任务,在每个任务下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配合学生技能培养和知识学习的需要,设置若干子任务。

(二)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融于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各项任务以提升专业操作技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完成每一任务的独特教学手段和方法,这些手段和方法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同时,也重视加强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的反复训炼,将实际核算操作与办公软件的使用渗透和融合,既方便学生熟悉运用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办公软件,又能满足会计工作中对基本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而且,每个任务根据具体情境还设计有搜集资料、讨论、展示和要点总结等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交流沟通、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深入思考等基本职业素养。

三高职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的设计方案

(一)课程结构和内容设计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实际工作岗位的调查,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遵循高职阶段新生的特殊认知规律,兼顾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提升,本文对会计基础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见图1)。

会计基础课程结构和内容基于项目导向下任务驱动式教学思想,将课程内容分成三大项目,项目一、项目二和项目三形成了一个递进式的链条;每一项目分成若干任务,而且每个项目的任务都独立地形成一个前后紧密衔接的任务链条,不能随意更换位置。

“项目一:会计入门导引”为“先导项目”,是学生学习会计的先导,也是我们课程设计的特色所在。它帮助学生在理解企业的基础上加深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其原始凭证的认识,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会计及其职能、会计对象等抽象概念,同时也为学习会计核算方法做好了思想和知识上的准备。

“项目二:会计记账方法”为“入门项目”,是会计基础课程的主体内容,它从会计对象的确定出发,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借贷复式记账法进行会计记录。上述会计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即企业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也就是“项目一”中原始凭证反映的经济内容。这样,使“项目一”和“项目二”能够进行紧密的衔接,可以说项目一是项目二的基础。

“项目三:会计核算流程”为“主导项目”,是会计实务中账务处理程序真实情境的模拟,是课程教学中接近实务的演练。它以实务中原始凭证为起点,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直至最后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而且,这里“填制记账凭证”与“项目二”中的“编制会计分录”对应,“登记会计账簿”与“项目二”中的“登记丁字账户”相对应。从这个角度讲,项目二是项目三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设计

1教学手段设计

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要求,借助于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发挥网络课堂的优势,通过网络课件,实现个性化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对于需要以教学片的方式展示真实场景(比如各种结算方式的操作流程和环境)、需要以图表的方式展示业务流程(比如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环节,使用多媒体课件;对于需要根据具体授课情形灵活补充的内容,使用黑板板书。

(2)网络教学软件与书面讲义相结合。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既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书面讲义查找资料完成基本的模拟操作;同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在课下选择网络教学软件中某一部分的实训项目完成操作并直接核对答案,提升操作能力。

(3)网络沟通与面对面交流相结合。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课程网站为学生自主完成每一个任务提供丰富的资料;利用QQ、MSN等交流工具展开师生互动交流;要求学生建立公共邮箱,把每一个任务的完成成果转换成word文档或Excel文档(职业基本技能和计算机基本技能同时提升)发到公共邮箱,方便小组之间互评,以及小组之间的学习和沟通。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更加鼓励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这不仅使学生技能得以提升,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沟通能力。endprint

2教学方法设计

由传统的教师讲授转变为教师讲解与学生模拟训练相结合的互动模式。本课程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以项目导向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为主导或统领方法,这在本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整体设计上体现得十分明显。同时,针对每个任务的具体情形又辅以分组展示与分组讨论和辩论教学法、基于角色扮演的情景模拟法、课内竞赛激励法等方法。

(1)项目导向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三个项目下的十七个任务的设计,尽可能地模仿会计实务操作,并通过分组的办法组织学生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在每个任务下,根据课程内容再细分若干个子任务(或称作任务群),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子任务逐步完成各项任务。

(2)分组展示与分组讨论和辩论教学法。该方法是指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完成的工作成果,并在课堂上就完成任务、完成项目的工作过程、结果展开讨论与辩论。例如,在本课程“项目二”的“任务一:确定会计对象”中,教师要求学生以面食企业为背景分组设计企业经济业务,并在课堂上分组展示,就企业经济业务设计的合理性等问题展开讨论和辩论,锻炼学生讲解、交流、协作等多方面能力。

(3)基于角色扮演的情景模拟法。在教学过程中,营造特定的职业情境,将课程内容置于会计岗位真实的情境中,并采用虚拟角色设定法,让学生在老师所设计的环境中“扮演角色”。例如,在本课程“项目一”的“任务三:辨识原始凭证”中,教师要求学生扮演收款方、付款方、收款方的开户银行、付款方的开户银行等角色,模拟操作转账支票、汇兑等结算方式的流程,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各种结算方式;在本课程“项目三”中,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分别担任会计(填制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装订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出纳(审核记账凭证)、记账(登记总账)、会计主管(编制试算平衡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四人轮岗,分别做上述四个岗位的工作。

(4)课内竞赛激励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和规定竞赛办法,要求学生分组或个人参与竞赛,并对优胜的学生给予一定奖励以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例如,在本课程“项目二”的“任务三:设置会计账户”中,要求学生按照所坐座位或其他事先确定的顺序,依次说出常见账户名称及其所属类别(按照会计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注意不能重复,也不准看相关资料;对于在10秒钟之内不能说出或说出错误内容的同学,给予表演一个小节目或者倒扣本任务分数(1分)的惩罚,具体惩罚方式由全体同学事先确定。找到其他组的错误并能正确讲解的,将错误的一组扣分加到正确的一组,如仅找出错误不加不减,错误的扣分;如果找出错误却说错了同样扣分。

按照前述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后,本课程考核也是贯穿在整个学期中对每个任务进行过程考核,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期末一次考试的做法。同时,每个任务的考核方式也不同,可以包括文章撰写、任务讨论和成果展示、测验等多种方式。

参考文献

[1]高远.改进基础会计教学的若干思考[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124.

上一篇:跨境汇出汇款操作指南下一篇: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