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事业单位申论—加强基层社区建设

2024-11-10

内蒙古事业单位申论—加强基层社区建设(精选11篇)

内蒙古事业单位申论—加强基层社区建设 篇1

内蒙古事业单位申论范文—加强基层社区建设

【导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也在不断的转变。在实际工作当中,政府与群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加强基层社区建设势在必行。基层社区作为与群众直接沟通的部门,也需要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大众。下面是事业单位申论备考范文—加强基层社区建设

【范文】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程加快,原有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被打破,新的管理体制尚未形成。以“单位”为基本元素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逐向城乡社区汇集,城乡社区日益成为居民生产生活需求的聚焦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符合城镇化的发展需求,更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路径。因此,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势在必行。

创新管理服务模式,畅通服务渠道便捷化。群众的需求日益多样促使社区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而提供服务的渠道也越来越便捷。一方面,一站式服务大厅的开设,将综合问询、物业、证件办理等多项职能汇聚在一起,在极大程度上缩短了群众办理相关业务所需的时间和精力,保证了服务工作的高效快捷。另一方面,社区还可以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和社区周边的超市、餐厅、卫生所等达成合作协议,建立“一键通”系统,居民只需轻按呼叫终端,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便会及时了解居民需求,并安排相应人员上门提供医疗、饮食、纠纷调解等近便民服务。

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传统基层社区的管理中一直坚持以居委会为主导核心,社区居民一直处在被动接受服务的位置,难以形成有效互动。创新服务模式离不开居民的积极参与,关键是搭建好平台和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吸引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大大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此外,还可以通过扶持奖励资金等激励制度,鼓励社区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参与到社区服务当中。居委会、社区居民和民间组织三方形成合力,逐步建立参与主体多元化的社区服务模式。

创新管理服务模式,严格服务标准制度化。推进社区服务质量的提升,仅有服务热情和奉献精神是不够的,服务内容的细节要求和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才是王道。各社区需要根据本社区具体情况和特殊需求制定相关工作手册,使其成为每名社区干部精进业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的“红宝书”。并且严格落实各项制度要求,一旦发现违规情况,根据工作手册的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将量化的服务标准作为严格规范社区干部行为的保障,成为激发社区工作人员敬业、精业、勤业的正能量。

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社区管理的创新不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要求,更是群众参与基层自治的重要渠道。唯有畅通服务渠道便捷化,唯有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唯有严格服务标准制度化,才能推动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创新,为新的社会管理格局的形成奠定基石,社会管理创新前行的道路必定更坚实、迈出的步伐必定更稳健。

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内蒙古事业单位申论—加强基层社区建设 篇2

通过调查, 发现一部分基层单位的党员活动因没有阵地, 党员活动只能临时借用学校、民居等。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支部正常开展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事实证明, 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效率如何、工作效果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部班子的整体素质。没有一支善管理、能干事的支部班子, 没有一支业务能力强、思想境界高的支部班子, 没有一支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支部班子, 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 也是不可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因此, 建强建优党员活动阵地, 对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力、提高基层单位党建工作水平,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不断提高对基层单位组织阵地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建好党员活动阵地是增强党支部战斗力的迫切需要。良好的工作环境, 可以为广大党员发表对党支部的意见和建议, 为党支部了解党员、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供好的平台, 使党支部的战斗力在组织党员、群众进行学习教育, 与党员群众开展交流、沟通中得到增强。

建好党员活动阵地是加强新时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一些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和党性修养等与飞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 缺乏在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能力和本领。因此, 党员队伍的现状迫切需要建设规范的党员活动阵地, 以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熏陶和管理监督, 充分发挥党员活动阵地在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主课堂、主阵地作用。

建好党员活动阵地是提高党支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关键环节。党员活动阵地既是党支部形象的综合体现, 也体现了工作的规范性。当前, 基层单位党支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还须进一步加强, 迫切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和建设标准予以规范。这样, 可以使党支部通过对照检查, 对工作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

二、切实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

1、明确标准, 精心组织

基层单位要加强党组织的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 切实重视和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 努力提高基层单位、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要在基层单位党支部中按照“有一套硬件设施、有一套电教设备、有一套上墙制度、有一套活动台帐、有一套报刊书籍”的“五有”标准, 建设合格党员活动阵地。在此基础上, 按照“设施配套好、活动开展好、学习氛围好、管理规范好、党建园地好”的“五好”要求, 争创“先进党员活动阵地”。

2、完善机制, 加大投入

一是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先要解决好投入问题, 基层单位要认真研究探索建设投入的有效机制,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 发挥各个方面的能动性和优势, 努力形成各方协作、齐抓共管的基层组织建设格局。进一步深化党建联系点制度, 夯实领导联片、部门包基层单位工作任务, 强化办实事的工作力度。二是要本着“标准、节俭、实用”的建设原则, 采取“两个一点”的资金投入机制, 即基层单位上出一点, 从有关方面争取一点的办法, 千方百计为基层单位党员活动阵地建设筹集资金。三是要明确任务, 落实责任。协调相关部门从各方面给予支持, 帮助解决基层单位党员活动阵地建设中的实际困难。

3、健全制度, 规范管理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一方面, 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因此,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是保证党建工作正常运转、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关键。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健全“党员组织生活”、“党员民主评议”、“党内监督”、“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创先争优”、“党员参加党内活动登记”、“党内考评”等制度, 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的活动, 并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不同政治任务的要求, 不断加强和改进组织制度, 探索新的领导方式和方法;还可以按照党中央在党建工作方面的要求, 在基层支部中推行党支部建设目标管理、工作责任制等, 通过在思想上抓认识、组织上抓落实、措施上抓重点、方法上抓结合、标准上重效果, 使基层党组织的目标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4、“建、管、用”并举, 发挥作用

发挥好党员活动阵地作用, 重点在于加强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组织生活和学习教育制度, 按照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的要求, 坚持组织活动经常化;坚持基层单位级党员活动阵地标准化、电教化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尤其要以增强党支部战斗力为重点, 切实抓好基层单位级电教管理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培训, 强化电教设备的管理和利用工作, 确保技术操作性较强的电化教育工作健康开展。

5、常抓不懈, 持之以恒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 党的建设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作为基层组织建设重要内容的党员活动阵地建设, 也不能墨守成规、一劳永逸、停滞不前。这就要求基层单位党支部要围绕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要求, 不断拓宽思路, 探索新的标准, 创新和完善适应形势要求的制度、规划等软件, 更新和健全党员学习教育所需的电教等基本设施, 使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始终保持与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步进行。用党章以及各类党内的各项制度严格规范党员行为, 从思想教育、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入手, 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

三、不断拓展党员活动阵地建设的内涵

当前, 党员教育管理中的新情况层出不穷, 我们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 进一步拓展党员活动阵地的功能, 丰富党员活动阵地的内涵。

1、注重创新, 不断突出特色

基层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 既要体现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 又要达到生动活泼和充满时代内涵的要求。因此, 要在管理上突出科学性、方式上突出多样性、内容上突出实效性, 通过创新活动方式、内容和载体, 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员接受管理教育的自觉性。

2、围绕中心, 充分发挥作用

基层单位党员活动阵地可以组织广大党员和职工开展农业技术学习及培训, 要改变长期以来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的自我体系、自我封闭、上下不沟通、横向不联系的陈旧方式, 做到积极交流、相互学习、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在工作手段上, 要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基层党组织中来, 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超前性、科学性, 逐步走出一条具有现代科学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 生动活泼的基层党组织工作新路子, 帮助党员和职工群众掌握致富技能, 进一步提高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职工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

3、丰富内容, 切实增强吸引力

注重党员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着眼于贴近实际、贴近工作、贴近党员、贴近群众, 使党组织的活动不局限于党内, 不局限于室内, 积极“走出去、请进来”, 使党员的活动更加民主开放, 丰富多彩。

总之, 我们要把好的工作方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并在实践中进行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使党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所遵循, 进一步增强党性。同时, 以齐抓共管为目标, 形成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进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扎实有效地开展。

摘要: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效率如何、工作效果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部班子的整体素质。没有一支善管理、能干事的支部班子, 没有一支业务能力强、思想境界高的支部班子, 没有一支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支部班子, 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 也是不可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因此, 建强建优党员活动阵地, 对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力、提高基层单位党建工作水平,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浅谈加强基层单位建设工作 篇3

关键词:基层建设新形势新思路 新局面

导语:加强基层单位建设(以下简称基层建设),是确保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的当务之急,是实现节支降耗、挖潜增效的必由之路,更是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长久之策。

一、深入理解,认清基层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目前,市场形势瞬息万变,若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充分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需要从崭新的角度来审视基层建设工作。

认清基层建设工作的必要性。从现实情况来看,每家企业的基层单位都远离基地,最近几百米,最远上千公里,自立“营盘”,独自“作战”,这就要求企业高度重视基层单位的现场管理工作,想方设法提高其“作战”能力。但是,客观地讲,每家企业的基层单位在现场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多薄弱环节,以某企业为例,2013年,查出现场安全问题15800项,发生各类事故复杂88起,以上数据足以证明。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新的形势要求基层建设的观念、内容、方法都与以往必须有所不同。这就需要企业必须有“向组停问责,向复杂开刀,向事故宣战”的气魄,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确立高起点,探索新方法,努力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基层队伍。

认清基层建设工作的艰巨性。从企业生产实际分析,基层建设存在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层单位员工的学历有高低,脾气秉性不一样,再加上社会宏观环境和现场工作环境的影响,员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建立统一意识、共同理念的难度较大。二是企业基层单位数量多、工作性质不同、场所地点不一,管理方法、考核标准不能“一刀切”,所以,把所有基层单位现场管理好,绝非一朝一夕的功夫。

认清基层建设工作的长期性。每家企业在基層建设上,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效自然显现,但是,现场管理也存在这样的现象,那就是好一些,降一下,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大家都清楚,基层建设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点多、线长、面广、流动性大,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需要企业不懈怠、不松劲,也提示企业必须把基层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抓紧抓好。

二、更新观念,探索基层建设的新思路

基层建设是一项全面的、系统的工程,拥有自身内部规律和根本性质。因为,他是企业文化、安全环保、生产经营的具体展示,在管理过程中,应该与这三个方面相结合。

基层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每家企业都在规划自己的文化建设,意在引领上下同心、全体同步,唯有这样企业才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笔者个人理解,文化建设与基层建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犹如部分与整体、要素与系统的关系。文化建设是群体行为,需在群众中产生共鸣,基层建设也不是个人行为,他的成果也需要大家携手并肩,共同完成。只要大家亲密合作、共扬所长、互补所短,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一定能够做好基层建设和文化建设工作。

基层建设与安全管理相结合。每家企业加强基层建设,都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消除物的隐患,达到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操作的要求。可以说,各企业在部署工作的时候提安全,在开会的时候讲安全,在巡视的时候查安全,在现场展示牌上贴安全,根本目的旨在本质安全。这些充分说明企业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说明,基层建设与安全生产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这就要求企业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落实具体举措,切实从基层建设着手抓好安全环保工作,以基层建设的成效,促进长效安全、本质安全。

基层建设与生产经营相结合。加强基层单位管理的目的是推动企业科学稳健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狠抓基层建设促发展,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站在对甲方负责和对公司负责的高度,完成到手的工作量,塑造企业良好的市场形象;进一步增强现场执行力,认真落实规章制度,提高现场服务质量,确保基层优质高效生产;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滴油、一张纸做起,挖潜增效,开源节流。可以说基层建设是生产经营的基础,生产经营是基层建设的完成。

三、务求实效,打开基层建设的新局面

加强基层建设工作,既需着眼长远,又要打好基础。如何在繁重的生产任务面前,打开基层建设的新局面,让基层建设的成果从多方面体现出来,实现企业科学稳健发展的目标,需要企业统筹兼顾,周密安排,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强化管理力。管理力是思路、是决策。在日常工作中,企业机关干部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综合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用自身正、形象好、技术精,赢得职工的信任;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提高队伍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说服力;用规划、检查、指导、服务等举措,努力推动基层建设工作。企业机关干部除具备过硬的本领外,还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提高服务意识,想基层之所想,急基层之所急,并深入基层,了解措施实施的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基层反映的问题,要热情接待,详细记录,主动解决,解决不了的,及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办法。

强化齐抓共管。企业党政工团组织共同推动,是企业抓好基层建设工作的必然选择。要积极开展“六个一”党支部创建等活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用切实有效的活动载体,增强党支部书记的能力,打造过硬的基层班子,动员和激励广大党员争做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先进党员,使共产党员的党性观念和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只要基层干部勤奋履职,干事创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员工的期望,广大党员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发挥一面旗的作用,努力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就能团结带领广大职工,按照现场标准化的要求,做到设施布局合理,物品卫生清洁,操作行为规范,实现本质安全的目标。

强化执行力。执行力是把基层建设工作转化为成果和效益的关键。基层员工若提高执行力,必须准确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唯有这样才能照章办事。这就需要基层员工及时掌握企业出台的规定要求,并熟记于心;在执行过程中,既要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成为纪律严明的队伍,又要有雷厉风行,全力以赴,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工作任务的精神,还要善于思考问题,持续完善步骤,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持续巩固提高基层管理水平。

强化典型推广。典型是旗帜,是力量。在基层建设过程中,企业要善于发现亮点,积极挖掘典型,把施工速度快、经营业绩好、工作创新多、服务质量优的队伍筛选出来,培育成企业叫得响、立得住的工作品牌。对选树的典型队伍,加强跟踪管理,精心培育,持续完善,使亮点更具时代性、先进性和借鉴性。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体加以宣传,让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引导各单位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在企业外部,用典型顽强的作风,精湛的技术,优良的成效,传递公司的声音,营造良好的口碑,向社会展示企业健康形象。

内蒙古事业单位申论—加强基层社区建设 篇4

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此时,“低碳”概念随之进入人们视野,各种“低碳”提法也应运而生,尽快建设“低碳社会、过上低碳生活”成为了人们的梦想。而我国作为需要长期保持经济高增长的发展中大国,短期内快速发展“低碳”十分困难。因此,惟有改变生活习惯积极加入低碳生活,方可实现建设低碳社会、过上低碳生活的梦想。加入低碳生活,让我们从穿着开始。

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多选棉质、亚麻和丝绸,把旧衣服捐给那些需要的人,尽量手洗服装。

加入低碳生活,让我们从饮食开始

提倡合理饮食,减少粮食浪费;少喝瓶装水和饮料;尽量不用一次性产品(筷子、纸杯、纸巾、餐盒等);劝告家人少吸烟。

加入低碳生活,让我们从起居生活开始

选用节能电器,随手关灯,每天少开半小时电脑、电视;节约用纸;用布袋替代塑料袋;使用无磷洗衣粉;少用洗洁精;使用节水型龙头;淘米水和洗菜水收集起来浇花或冲厕所;不用浴缸;冰箱里面食物不要储存太满;衣服自然晾干,减少使用烘干机;电池应统一回收,不随便丢弃;坚持室外锻炼,不用电动跑步机。

迈入低碳生活,让我们从出行开始

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少乘出租车;少坐私家车;尽量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

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去节约身边多种资源的习惯,只要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就可以为保护环境,抑制气候变暖贡献一份力量。

“低碳”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它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低碳生活就在我们身边,既需要政府、企业制定切实有效地对策,也需要我们每个普通人积极参与其中。首先,强化节能减排、注重能效提高。全面促进全民的低碳消费和生活意识,要继续深化高能耗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加大力度实施“关闭五小企业、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循环经济示范、治理污染排放”等综合性整治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行动。同时,要科学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引导居民增强建筑和生活技能。建议居民取暖采用分户计量收费、地热取暖、太阳能蓄热、补贴双层玻璃窗用户等措施;装修时使用纤维板等节能性材料;建房使用隔热空心保温砖等,努力推行民众低碳生活方式。

其次,转变发展方式、提倡科技创新。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能多种手段,尽量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此外,在经济产业链中,公民消费占有重要的地位,应该发挥公民的力量,依法行使公民对环境保护在内的公共事务的环境知情权和环境监督权,增加对企业的低碳发展方式约束。

最后,增强环保意识、养成低碳习惯。人们的生活习惯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过量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自身的消费和生产活动。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我们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做到多节约、不浪费,有环保意识,将低碳形成一种习惯,我们的低碳生活也就随之而来。

总而言之,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地球的健康出一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积极地加入低碳生活。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他人,去倡导、宣传低碳生活!让我们行动起来!

内蒙古事业单位申论—加强基层社区建设 篇5

【新闻链接】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其中着重提及,争取2015年之前实现全国市、县级政府三公经费全面公开。专家解读认为,这是财政公开步伐向纵深推进的一个标志。

政府部门过高的行政成本,一直为人们所诟病,而所谓“三公”支出因其不透明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公众普遍质疑,庞大的“三公”支出中很难避免奢侈浪费等腐败现象。正是在建立透明、法治政府的要求之下,为了回应民众的质疑,近年来,在中央部门中,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收支情况俗称“晒账本”渐渐成为一个规定动作。

尽管“晒账本”风行一时,但公众很容易发现,在这个潮流之中少有基层政府的身影,不仅如此,为了维护知情权,一些地方的公民通过行政诉讼等方式希望当地政府财政公开的行动也多以失败告终。

【意义】

推进县市政府三公经费全面公开的正面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是财政公开步伐向纵深推进的一个标志,而且摸清家底对未来财税体制的改革、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权都有很大裨益,于屡屡为“吃饭财政”而抱怨的基层政府来说也属利好。

【原因分析】

不公开“三公经费”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归结起来应有四个大类原因:

一是基层群众不懂得行使监督权。这在很大程度上“宠坏”了相关政府不愿意接受 “三公经费公开”的监督,并理直气壮的声称是“给政府找麻烦”;

二是法律法规不健全。关于三公经费的预、决算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客观上为“三公经费”的不公开制造了大环境;三是乡镇等基层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由于财务制度的不健全,致使包括“三公经费”的资金使用管理和记录不科学、不规范,超支太多,不敢公开;四是问责力度不到位。正是因为三公经费不公开少有问责,公开了是自找麻烦,当事官员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才致使三公经费的公开一拖再拖。

【措施】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基层政府“三公经费”公开需要来自公众监督的压力,需要完善后续跟进制度。同时当然要重视行政机构内部由上而下的压力和上级部门的示范作用。具体可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反应。

一是加强法制教育。促成像廖红波这样的权力斗士越来越多,通过他们的努力实践,带动起更多的基层群众产生监督政府公开三公经费的意识,提高他们监督能力,以社会监督倒逼政府部门及早全面公开“三公经费”。

二是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执行力度的不断加大。通过强有力的制度执行,让那些不公开“三公经费”的政府的违法成本大幅度提升,使他们产生“我要公开”的主动意识和主动作为。

三是地方政府的持久贯彻落实。地方政府必须扫清财务管理不规范障碍,脚踏实地、真心实意、一以贯之的抓好“三公经费”公开的落实工作。唯有政府的有力贯彻,才能使其他各方的努力变成推动“三公经费”公开的有力推手,真正促进“三公经费”的合理化、最小化。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督促基层政府如实申报的制度,保证公开结果的真实性。对未作申报、故意作不准确申报、其他罪状三方面加大处罚力度。建立积极的监督监察制度。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出击,对廉政风险高的岗位进行重点排查,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追查问题。同时要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广大群众敢于举报、乐于举报。中公版权

内蒙古事业单位申论—加强基层社区建设 篇6

疾人组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市~~自治县残联

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是当前残疾人事业发展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根本改善残疾人状况,实现残疾人共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提高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把残疾人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解决在基层,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给残疾人,使他们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历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组织建设,切实建立健全残疾人工作的组织细胞,把残疾人事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充分体现残疾人组织 “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现将我县的基本情况和几点体会向参会的各位领导同志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辖3镇12乡,总人口34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18.1万人,占总人口的58.71%。有各类残疾人9109人,残疾人占总人口的2.8%;其中,听力残疾1578人、视力残疾1674人、智力残疾1388人、肢体残疾2428人、精神残疾62人、多重残疾1979人。近年来,在省、市残疾的帮助指导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残疾人事业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2001年被省残工委评为实施“贵州省视觉第一中国行动”

先进单位;2003年被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授予“全国扶残助残先进县”的光荣称号;2003年被省残联、省体育局被评为“1998-2002残疾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被省残联、省信访局被评为“全省残疾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5月我县选送6名残疾运动员参加全省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取得5枚金牌,3枚铜牌的历史好成绩;同年9月17日我县推荐马厂乡旗山村一级伤残军人陈志坤同志荣获“第二届中国消除贫困奖”唯一奋斗奖的称号,分别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亲自接见和充分肯定。

二、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机构建设,是促进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基础 为了加强县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领导,县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制定学习、工作长效机制,把做好残疾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制定《~~自治县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县委、县人民政府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轨道。

~~自治县残疾人联合会至1990年底组建以来,经过15个春秋的艰苦历程,现拥有670平方米的残疾人综合服务办公大楼,2005年4月县委、县政府为县残联配臵一辆现代越野车,购臵了8台电脑,大大改善了办公条件,为履行“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加强残联组织建设,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人民政府下发了镇党办通字

[2003]40号文件和镇编办发[2003]02号文件,给予县残联机关内设机构设臵两个职能股(室),即:办公室、综合股;三个直属自收自支正股级事业机构,编制8人,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2人;为了加强党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县委常委会议决定,于2005年3月在县残联成立党组,下设党支部1个,充分体现了县委对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今年10月换届选举,县残联党

组书记被选为中共~~自治县第十届委员会侯补委员,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县委、县人民政府将发展残疾人事业写入~~自治县“十一五”规划纲要之中。

根据《中国残联章程》和《〈中国残联章程〉贵州省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报经县委组织部同意,15个乡(镇)成立残联组织,于2003年在县残联的指导下,按《残疾人协会章程》各乡(镇)分别召开了残疾人代表大会,选举乡(镇)政府分管领导任残联主席,选举专职理事长,县财政每年拨款8,000元解决15个乡(镇)残联办公经费各600元,确保了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制定了一套比较规范的规章制度,促进各乡(镇)积极开展残疾人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做好残疾人工作,关键在基层、在农村,因为我们更多的服务对象都居住在边远村寨。为此,我县为了更好地开展残疾人事业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服务面,于2006年初相继成立了城镇4个社区残疾人协会,344个村级残疾人协会,明确专职残疾人委员,县财政捐款85,650元解决了残疾人专职委员每月20元的工作报酬,调动了村级(社区)残疾协会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积极促进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的事业心。由此,我们充分认识到基层组织是保证,经费是开展工作的保障。这一举措,不仅调动了农村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的积极性,而且加强了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目前我县已初步形成县、乡、村(社区)三级残疾人组织网络,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有序健康的发展。

2006年初,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推动下,各级残疾人基层组织充分履行职责,想残疾人之所想,急残疾人之所急,切实转变工作作

风,在乡(镇)残联、村级(社区)残疾人协会的积极配合下,我县残联党组、理事会组织工作人员分别深入15个乡(镇)现场办公,为各村级(社区)组织到乡(镇)人民政府集中的贫困残疾人进行面试简化申办手续,免费为他们办理《残疾人证》。截止今年10月28日,历经七个月的时间,已免费为农村4789名各类贫困残疾人办证。这一行动不仅深受残疾朋友及其亲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而且为进一步了解全县和各乡(镇)、村(社区)残疾人的数量、结构、致残原因及康复、就业、教育等状况,同时还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残疾人档案,并掌握了各类残疾人的不同需求,有力地提高了为残疾人服务的针对性。例如:根据调查残疾人状况和需求,我县较好地完成了彩票公益金危房改造项目,为全县67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户实施了改造;2006年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划拨40000余元为1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继续进行改造;2006年又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划拨50000元为4789名持证贫困残疾人缴纳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切实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残疾人真正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三、充分发挥种类残疾人协会的职能作用,拓展就业渠道,服务社会 根据邓朴方主席提出的“残疾人在残疾人组织中更加活跃,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在社会中更加活跃”的要求,我县残联按照《残疾人协会章程》,于2006年初分别成立了肢残人、聋人、盲人、智力残疾人亲友、精神残疾人亲友五个专门协会和县残疾人文体协会,并建立健全各协会的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协会工作会议,虚心听取各协会的意见和建议。例如:今年4月盲人协会建议由县残联创办一个盲人按摩服务中心,县残联党组、理事会积极采纳建议,并外出考察学习,在省、市残联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06年10

月12日正式成立了~~自治县盲人按摩服务中心。盲人按摩服务中心的成立不仅解决了我县历年推荐培养的4名盲人按摩者就业问题,而且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就业服务的平台,让他们参与了社会生活,笑对人生,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心愿,并为许多病患者解除痛苦。目前该盲人按摩服务中心顾客络绎不绝,生意兴隆,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不仅得到更多人的尊重、而且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然而也提高了残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助残志愿者是扶残助残爱心的使者

今年3月,我县积极协调团县委、妇联等有关部门,共招募了235名扶残助残志愿者,志愿者来自各方,有教师、医生、机关干部、农业技术人员、法律工作者、私营企业主、个体户、企业员工等,为他们建立健全志愿者档案,志愿者已成为我县扶残助残爱心的使者。例如:我县残联在县城超市设臵四个固定“爱心”募捐箱,几个超市经理积极涌跃申请成为“扶残助残”志愿者,自愿管理“爱心”募捐箱,愿为发展残疾人事业作贡献。例如:今年10月15日第23届国际盲人节供销家电经理郭承林,不仅为我县残联搞庆祝活动支助一切活动经费外,还捐赠3000元作“扶残助学基金”,帮助贫困残疾儿童圆上学之梦;扶残助残志愿者顾友光同志创办了贵州黄果树石木创意残疾人福利厂,他积极主动为残疾人办好事,除免费为10名残疾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石木雕刻技术培训外,还免费解决吃住。值得一提的是,顾经理不仅为马厂乡双下肢重度残疾人苗族青年吴光举免费培训木艺技能外,还热忱接收他到石木创意厂就业,并为他购臵价值500多元的轮椅车赠送给吴光举,以方便行动,发挥他在贵师大学到的电脑技术。当吴光举上班的第一天

他表示:一定努力工作,发挥特长,愿与顾经理一起艰苦创业,感激顾经理的恩情;残疾人遵守法律法规,履行义务,乐观进取,笑对人生,立志“四自”精神。例如:我县马厂乡旗山村一等伤残军人陈志坤发扬身残志坚、奋力拼搏的精神,经过了17年的资本积累,自筹资金50余万元,从贵阳回到家乡旗山村建了2000平方米的“荣军养殖场”,养猪300多头,还成立了养殖协会,并吸收部分残疾人到协会中来,帮助他们致富。陈志坤这一举动,不仅将带动当地残疾人自强不息,寻找致富道路外,还为健全人树立了发家致富的楷模。为此,今年10月17日陈志坤同志被国家评选为“第二届中国消除贫困奖”奋斗奖唯一获得者,得到中央、省、市残联领导的亲自接见和颁奖。

内蒙古事业单位申论—加强基层社区建设 篇7

关键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改革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是社会公共事务服务者, 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到公共建设中。但是我国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基层行政事业预算管理需要进行深入改革, 传统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已经不能够满足新时期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 完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我国未来事业单位发展的重点。

一、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的重点。保证财务日常管理, 这样能够有效的控制单位成本投入, 能够节省更多的资源, 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是主要内容。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就要完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加强预算管理是提升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社会服务能力的要求。预算管理能够严格的控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 实行预算管理能够使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情况更加具体、透明, 能够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 并且将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这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创新发展的需求。预算管理是保证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的重要基础。预算管理的实行能够确定管理目标, 并且通过预算管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将会建立明确的管理目标, 能够使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其中, 当管理目标确定之后, 就要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保证管理目标的科学性。这样能够保证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 提升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

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预算管理水平较低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对公费的利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不能够充分的进行利用。公费数量标准制定主要考虑行业之间的差异性, 但是忽视了具体行业的性质。并且预算管理在编制之前没有经过充分必要的调查, 与实际情况存在不符现象, 仅仅是针对项目进行大致的了解。各单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制定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对预算编制影响因素进行考虑, 将费用支出情况进行严格的确认以及划分, 这样才能够保证预算管理编制的合理性。

(二) 预算执行效果不理想

预算在执行的时候都会面临执行力度较差的情况, 不能够按照预算规定进行执行。这主要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认识不足导致的。例如, 在预算过程中由于预算期限较长, 并且过程较为复杂, 如果不能够及时做好协调工作将会对预算管理的执行产生重要的影响, 会进一步的导致工作积压。同时, 预算管理编制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合理性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预算编制合理性效果。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执行的过程中更多的采取走程序, 只有编制的内容进行大致了解, 不能够充分的认识到编制的内容。这样就直接的造成了编制过程中预算追加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的造成了预算的浪费情况的发生。

(三) 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内容涉及到众多方面的内容。在不同的项目管理中的同一预算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这样将会直接导致预算编制制定的难度, 使预算管理不能够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相符合。同时, 事业单位部门将会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 无法及时的反映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对于绩效的评价标准不能够进行统一制定, 同时评价方式过于简单, 忽视影响项目对于预算管理执行的效果。

(四) 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预算管理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无法充分的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 预算管理仅仅作为财务管理部门的任务, 因此造成了单位内部预算管理与单位发展不相符, 使单位整体发展受到影响。同时, 各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整体认识, 注重自身利益, 这样就使预算管理编制的有效性受到影响。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编制工作的难度, 导致预算管理缺乏必要的执行力。

三、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 保证预算管理编制的有效性, 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性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制定应该以单位实际情况为参考, 并且在制定之前需要对预算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 结合调查数据结果结合未来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 不能够简单利用以前的预算编制为参考进行制定, 这样不利于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与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相脱节。财务管理部门是预算编制的主要执行者, 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统一定制预算编制的重点部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详细编制预算管理内容, 在编制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项目, 使预算结构能够更加的全面, 要注重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性, 保证预算编制的有效性, 这样才能够符合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需求。

(二) 强化预算执行力度, 保证预算执行效果

预算的执行时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 预算的编制、监督和评估都是为预算的执行服务的, 可以说预算的执行是预算管理的中心。为了确保预算能够很好的执行, 单位可以将预算划分为几个部分, 按照预算的类型和内容分配给不同的部门, 分化预算的执行, 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要充分重视预算管理, 按时按量完成自己的任务。

(三) 完善预算绩效考核制度

健全的预算绩效考核制度是保证预算管理的规范性、提高管理精确性的保障。政府可以挑选跟民生相关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进行试点, 结合预算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 探索研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考核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核目标、考核方法、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分析、考核绩效评价, 并将考核内容对外发布, 实行公开, 以此接收社会的监督。此外, 单位还可以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 以此规范预算管理行为, 同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四) 强化思想建设, 保证预算管理效果充分的发挥

预算管理的实行要加强员工的思想建设, 只有强化管理理念才能够不断地提升预算管理效果。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内部建立预算管理氛围, 提升对预算管理的宣传力度, 这样才能够保证员工对预算管理作用进行充分的认识, 明确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单位内部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员工积极参与是单位的日常管理中, 认真监督预算管理执行效果, 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互动, 提升单位内部预算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晓燕.基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加强问题的探讨[J].特区经济, 2012, (10) .

[2]郑桂欣.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J].中国市场, 2013, (9) .

[3]顾亚萍.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3, (4) .

[4]姜晖.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业, 2010, (6) .

[5]兰益文.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12) .

内蒙古事业单位申论—加强基层社区建设 篇8

摘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是基层水利事业单位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它直接涉及到国家水利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并且直接关系到水利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水利单位已经逐渐向现代化转变,在科学发展观的领导下,基层水利事业单位必须对目前相关形势进行有效分析,一定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本文针对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意见。

关键词基层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加强

水利事业单位是公益性的行政事业单位,同时也是具有经营性的企业单位。在以往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水利事业单位的相关制度如水利工程管理、服务收费、利润的分配等制度都显得相对落后。这些导致了水利、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使单位资产界定模糊。最终造成财务管理困难,影响了水利管理事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基层水利单位的发展也正不断完善,通过防洪、水力发电、资源治理等方案,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目前,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是通过以水养水的目的,为民众提供优质的水利水电服务。因此,作为基层水利单位,更加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管理,不断加强财务的管理工作。

一、目前我国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困难

我国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本文进行主要的分析:

1.基层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并不健全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是我国基层水利事业单位的通病。要有规范的财务行为,就必须要制定健全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有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够有效规范行为,提高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基层水利事业单位有着独特的财务管理方法,但是其方法非常简单,只是针对经费的支出等方面进行基础性工作,往往忽视了单位的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以及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工作,导致了财务管理工作的不规范,没有发挥其真正的职能。

2.基层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科目分类不规范

目前,我国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明显滞后。即使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事业单位在某些性质、业务和管理工作中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新的会计事项的出现。然而这些对于会计业务的处理工作并没有明确地确定,导致了会计业务的处理工作并不完善。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主要是以生产精神产品、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为目的,它们并不像其他企业生产物质那样,对物质的成本和费用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事业单位的精神产品以及劳务服务工作,有时候很难将成本和费用界定出去。正因为如此,基层水利单位对于有形资产的管理以及无形资产的管理和分类都有着一定的困难。财务科目的分类不规范严重地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加强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

针对上述的几点问题,加强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本文对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作出以下几点分析:

1.加强制度方面的建设,以适应水利建设的需要

为了推动水利事业单位的发展,水利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一定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加强制度规范:一,切实加强对水利单位中的专项转移资金的监管工作。由于基层水利部门需要做好民生水利的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在单位运转的各个方面(项目的安排、工程的落实、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都需要不断加强管理、落实安排、安排责任,对财政转向资金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运用。二,对财务票据进行规范的管理。水利事业单位财政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了税收的收入。为此,财务管理者一定要不断规范财务的票据。例如,在使用每一笔工程资金的时候,财务的管理人员一定要主动配合税收部门的工作,规范税收工作,并有納税人主动向当地的税务机关提交申请,经过相关的审核之后,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实际的纳税税额进行核定、并开取专用的发票,缴纳税收。

2.加强对资产的经营管理工作,不断适应水利工程发展需要

关于这一点,主要包括了两点:第一,不断加强水利资产的经营管理工作,主要以财政投入为主要保障目的,以水利经营管理为主要补充工作,资产管理为主要基础,不断推进基层水利单位的发展。通过不断开展多种方式的经营,对单位的资产进行强化管理。例如,在目前全国3000多亿元的水利固定资产中,75-80%左右的资产是投资于社会公益服务中区的。这些资产在进行最终的竣工验收工作之后,工程所带来的收益就得不到很好地体现。因此,单位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对这些资产的价值进行规范管理,让其在寿命期限之内一定要有价值方面的体现。第二,除了要加强有形资金的管理工作之外,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也必须要重视。经过多年的配置和发展,水利事业单位拥有宝贵的资源以及科研经验、成果。包括了水库区域的土地使用权、水库河道水文地质资料、水利工程建设的研究成果等,这些无形资产一定程度上给单位带来良好的声誉。然而,由于产权观念的相对落后,单位的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保护和管理。为了改变这种方法,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不断改善单位的经营管理办法,不断加强对财务的监督,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

3.不断促进农业水价的改革,改善农田水利的运行

早在2007年的时候,我国中央财政已经明确地点名支持13个粮食生产区域以及4个主要省份开展农业水价的改革试点,其中包括了我省。作为改革的试点区域,我省的水利的、事业单位一定要做到务实、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实际,积极落实各项工作。推行各种水自治方案,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管理制度,不断深化农业水价改革措施。对于收费的相关工作一定要落实好,其中收费的标准是以单位的成本核算为主要依据。水利事业单位要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发展,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能够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另外,水利事业单位一定要不断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努力降低成本。在单位的内部要建立完善的征收机构,对于机构内的各个部门、分工要明确落实。

4.要积极争取公共财政的投入,以适应水利改革的需要

为了能够适应水利改革的需要,基层水利事业单位一定要不断紧密围绕水利中心进行工作,积极争取公共财政的投入,将其视为水利财政工作的重点。对于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相关方针要密切关注。同时一定要立足于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不断深入发展、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情况、矛盾和问题,以争取更多公共财政的投入为主要目的,不断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对各项公共财政体制进行配合,完善单位的管理机制。对于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一定要积极进行配合。单位内部一定要加强支出标准体系,不断提高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

5.不断优化水利工程的财务管理,促进水利工程的设施建设工作

基层水利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直接会影响到该单位资金是否能够安全运行,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当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同时也能够确保工程资金的安全。因此,财务人员对此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认识和准备,不断拓展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将基建财务的管理工作和财政改革相结合,将工程造价管理和水利单位的财务管理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业务水平等。通过不断地学习,对工作岗位和实际情况结合出发,不断促进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关于这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重视水利工程的财务分析工作。主要从投资者和管理单位这两个角度进行出发,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格和财务制度进行计算,计算得出实际费用以及实际效益,并通过对结果的评价,预测财务的可行性。例如,对水利发电、城市供水等水利项目,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进行严谨地财务分析工作。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人员要正确处理好财务和工程建设的主要关系。要尽量防止财务工作凌驾在工程建筑工作之上,并且要运用相关的制度,对工程进度进行真实地反映,并切合实际,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相关需要。

三、结束语

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一定要适应国家的发展需求,也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经济状况、制度上的要求,不断与时俱进。此外,基层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对改革内容和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水利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如祥.基层水利事业单位如何加强财务管理.甘肃农业.2012(11).

[2]于爽.浅析基层水利事业单位应如何加强财务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1).

[3]郭志君.基层水利事业单位如何加强财务管理.中国外资.2012(13).

内蒙古事业单位申论—加强基层社区建设 篇9

【背景链接】

想不到,一个农民辛辛苦苦打工一年,还不够春节回家打几场牌。2016年春节期间,安徽省的一些农村青年反映,过年亲朋好友聚会都会摆上牌局,有人甚至将一年的辛苦钱输了个精光。为此,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春节农村赌博成俗,从表面看,是由于有关部门对这一社会恶习打击力度不够。但从深层次分析,反映出的是农村文化设施比较匮乏,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加之农村组织活动不够,农民参与享受的较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不断提升,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治理农村赌博等陋习旧俗的根本途径。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范围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普遍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形成一套符合实际、运行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支扎根基层、专兼职结合、综合素质高的基层文化队伍。

【标准表述】 [现状分析]

基层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和薄弱环节。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成效明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城市流动人口大幅增加,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特点,现有的基层文化设施和服务已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其主要体现在一些几方面:

一是基层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尤其在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基层文化设施不足的问题突出。

二是面向基层的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特别是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种类和数量少,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三是由于缺少统筹协调和统一规划,公共文化资源难以有效整合,条块分割、重复建设、多头管理等问题普遍存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功能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服务效能低等问题仍较突出,总量不足与资源浪费问题并存,难以发挥出整体效益。

[重要意义] 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有利于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补齐短板,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有利于增加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增进认同、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有利于统筹利用资源,促进共建共享,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参考对策] 对此,专家认为:

首先,明确责任主体,破解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难题。长期以来,由于重视不够、责任主体不够明确以及主体责任落实不够等原因,我国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一直存在着公共文化设施缺乏、资源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多种方式按标准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其次,充分整合资源,破解基层资源分散、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难题。长期以来,由于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方缺乏统筹、没有形成合力等原因,我国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一直存在着人、财、物等资源分散,优秀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要整合各级各类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推动分布在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基层公共文化资源通过中心进行整合,实现人、财、物统筹使用。同时,着眼于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向城乡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流动服务点,加大基层优秀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综合平台。

再次,丰富完善功能,破解基层文化设施功能单

一、内容单调、吸引力不足难题。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城市流动人口大幅增加,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群体持续扩大,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特点,现有的基层文化设施功能单

一、内容单调,已很难形成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要增加和完善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的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的娱乐方式,应着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文化为民和文化惠民,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努力发展村落文化,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引导和保障农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内蒙古事业单位申论—加强基层社区建设 篇10

申论范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的关键是“美”,是让人民看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心之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幸福山”,又要“山美、水美、人更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见,生态文明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早日实现美丽中国。

提高公民生态意识,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生态意识是生态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可以说,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现代生态悲剧的一个深层次的根源。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一方面要通过公益广告或者组织志愿者进行宣传科学生态知识,另一方面要营造科普氛围。鼓励公民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环保意识,提高个人修养。

正确处理经济与环保关系,推进绿色发展。经济产业良好发展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在当前背景下,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节能减排。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发展循环经济,做好垃圾处理和再利用。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把“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单向模式转化为“资源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减少废物的排放,又实现了循环利用,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融会贯通。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生态监督力度。环境保护监管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众多领域,需要相关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形成综合执法合力,才能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加大监管力度,对于不遵守法律、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要增加处罚力度。同时还应鼓励公众及社会媒体对环保工作进行监督。要借助新闻网络平台,创新监管形式,实行“在线实时监督环保”的新举措,为环保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内蒙古事业单位申论—加强基层社区建设 篇11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难点

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但是离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非盈利性组织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要求基层事业单位尽快梳理现行的各项独立的规章制度,建立系统化的内部管理制度,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相制约 的管理机制,通过对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建议的分析与探讨,以期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效率与效果。

一、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

事业单位由于不以盈利为目的,多数单位不进行成本核算,对企业所提倡的先进的管理方法及效能认识不足,往往将内部控制制度等同于财务制度或者预算管理制度,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机制在权力监督背景下通过集体讨论等方式产生决策,由业务部门具体执行并对决策进行反馈,监督机构负责对决策和执行环节进行全方面监控,并提出整改意见,改善决策和执行机制,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内部控制不应局限于财务部门,应当涵盖各个层级人员,覆盖单位各项业务和事项,流程上应当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各个环节,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内部控制的效果。

(二)财务与业务管理相脱节

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往往只负责申报预决算、经费支出的审核及资金结算业务,对经济活动的决策、实施过程、验收结果了解较少,财务部门对业务部门缺乏事

前监督,很多业务人员并不了解财务相关规定,例如一些办公用品的采购需要强制进行政府采购,会议、培训等场所选择需要选取政府定点酒店等,业务人员由于未事先了解规定,事后报账经常不符合财务要求,业务人员不理解,认为是财务人员为难业务部门,导致沟通不畅,财务部门不能很好的发挥对经济业务的监督作用。

(三)风险管理能力较弱

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从事社会管理和公益服务,很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很少关注风险管理,从风险识别、分析、评估到应对防范缺乏相关岗位设置及风险管理人才培养。很多事业单位只重视单位基本建设投入、业务范围扩展及事业发展,往往忽视风险控制,导致事业单位容易出现经济活动不合法或不合规、国有资产流失、资源使用效益低下、财务信息不真实、舞弊及腐败现象,最终影响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信誉及社会安定和谐。

(四)内部监督弱化

目前很多基层单位都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监督机构或岗位,设立了内审机构与岗位的单位,也很难发挥应有效果,例如有的单位由财务人员兼职内审工作,监督效果很难保证,有的单位由纪检部门人员负责内审,这些人员往往由于缺乏一定的审计专业知识,很难胜任审计工作。内审工作权威性与独立性的缺乏,弱化了内部监督的效果。

(五)内部控制缺乏激励机制

许多基层事业单位执行内部控制的同志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及流程执行,为单位防范了风险或控制了支出,但在单位年终考核评优中往往因为恪守规定被认为“缺少人情”“不懂变通”受到其他部门排挤,单位工资分配过程中很少考虑到

这部分人员的激励效果,严重挫伤了实施内部控制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得内部控制容易流于形式。

二、健全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对策及建议

(一)认真梳理业务流程,合理设置组织架构

基层事业单位要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组织领导班子及管理层认真学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认真梳理本单位所有经济业务流程,明确资金管理、票据管理、印章管理、物资采购和管理、在建工程管理、债务管理、经济合同管理、预决算编制以及内部审计等岗位职责与要求,确立内部控制的关键岗位及分工,以书面形式描述各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职责、权力、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要求,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同时,事业单位要防范一把手造成的决策风险,应推行集体审议联签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实行重大经

济事项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对于业务复杂专业性强的经济活动,应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关系到公共利益和公众权益的事项,要通过听证会等方式听取群众的意见,健全决策问责制度,将集体决策过程中的责任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确保权力和责任相一致。

(二)认真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加强财务与业务部门沟通交流

基层事业单位应当认真贯彻落实“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首先,在预算编制环节不能仅由财务部门根据往年数据编制,应当先由业务部门根据下年工作计划制定本部门日常公用开支及相关项目支出计划,并且列明各项费用测算依据,经领导班子集体决议后财务部门汇总全单位预算编制,以保证预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其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业务部门应当根据当年工作计划及预算批复数详细制定预算实施计划,按月或者按季度分解预算执行进度,将执行计划在财务部门备案。业务部门在制定预算及执行计划前应与财务部门充分沟通,认真学习相关费用报销标准及政府采购、招投标等相关要求,确保资金合法合规使用,预算有效执行。

(三)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基层事业单位所从事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由于缺乏竞争,导致事业单位往往忽视了决策风险、舞弊风险、预算执行差异风险、政府采购风险、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等单位层面及业务层面的具体风险。基层事业单位应当注重风险管理,合理设立风险评估小组或风险管理岗位,全面分析各项重大决策及各项经济业务所面临的风险,确定单位在能力范围内所能承受最大风险,将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排序,针对重大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事业单位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将风险评估报告提交管理层,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防患于未然。

(四)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与独立性

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最重要防线,基层事业单位可以借鉴企业监事会的做法,聘请与企业无利益关系的一些财务或管理专家为独立监事,为企业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基层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经济状况及业务复杂程度聘请管理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熟悉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相关知识方面专业人员定期对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内部审计,能够客观反映单位的管理及运营状况,并且对单位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及运行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切实加强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效果。

(五)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基层事业单位应当对预算编制岗位、财务岗位、采购岗位、资产管理岗位、内部审计岗位、风险管理岗位等内部控制管理的关键岗位人员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从物质及精神层面对关键岗位员工进行激励,真正激励关键岗位员工认真履行责任,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同时鼓励员工多从实践过程中提出切实有效的控制程序与方法,不断改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综上所述,基层事业单位应当不断更新内部控制理念,从组织架构、预算管理、风险管理、内部监督、员工激励全方位进行内控设计与运行,切实提高内部控制效果,完善内部控制建设。

参考文献:

[1]唐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12.

[2]田祥宇,王鹏,唐大鹏.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特征研究[J].会计研究,2013,9.

[3]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宄,2013,1:57-58.

[4]周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上一篇:苏教版七年级美术下一篇:“走进历史名人”作文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