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教学反思(共8篇)
见习教学反思 篇1
教学反思
第一次上讲台上课,真的是非常的紧张。自己练习的时候想好的教案、评价语到课堂上的时候都不记得了。对于我所上的《掌声》的第一课时,总体来说还是顺利的上下来了,只是中间有许多的细节值得课后的我细细的思考。
首先,对于教案。我之前确定的教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我的了解还是不够的。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我们在一个星期之内无法准确的摸准。我自己所定的教案还是过于理想化,高估了学生的水平。三年级的小朋友对于课文内容的概括、重点词语的提炼是不做要求的,他们的这些部分的能力是很薄弱的。教案的有些内容是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老师的指导对于我的教案有很大的帮助。
再一个,指导老师说现在吴兴区的一个教学的方向是以练导学。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有意义的练习,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一些语文的基础知识。所以在本节课中,我也设计了3道小练习:多音字练习、选词填空和一个写话练习。练习在课堂上也有很大的作用,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本节课中的一些语文的知识点。
从老师修改的教案中,我们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老师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在修改教案的同时也会和我聊一些有关于小学老师的组要注意的事,也使我们很受用。
再次,对于课堂的教学。课堂的教学我们还没有经验。上讲台和自己课下练习是完全不一样的。课下的时候是面对自己的同学或者是自问自答,没有什么突发的情况,学生的回答也是和你预设的一样。但是真正的课堂上,我们完全不能预料学生起来回答的答案是什么,给予学生的评价语也要当时想起来。因为是第一次上课,自己本身就比较紧张,所以课堂上就没有时间再去考虑学生的回答之后的反馈。这对于一个新老师来说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课堂之前有准确的预设。并且将我们的教案尽量的写的详细。只有做好完全的准备才能在发生突发状况的时候有应对之策。
对于课堂的时间的把握不准确。因为紧张,教学的前一部分就上的比较快,后面注意到时间之后就一直在拖时间,所以导致时间的分配不是很好。我上的又
是第一课时,生字词的教学是比较重要的,而且生字词的教学又是我这节课的亮点,所以在时间的分配上做的不是很好。前面的内容上的太快,导致学生都没有很好的进入课文,所以在教学的后面就遇到的困难,同学们都反映不出来我所需要的答案。只能靠我的引导才能说出正确答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够深入,也给他们的下一节课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还有就是教学的过渡语太缺乏,对与学生的回答的评价语太过单一。过渡语缺乏,使得课文的有些转折有些突然。学生可能会觉得突兀。评价语应该要有一个提升,太过单一的评价语会降低学生回答的积极性。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的原因,整节课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不是很多。一直就是几个班级里比较活跃的学生。自己感觉到自己在这一方面还是挺薄弱的,以后要多多关注着一方面的知识或者在看一些名师的教学视频的时候多关注这一方面。
经过这次的见习,上讲台上课之后,也清楚了自己在一些方面存在不足。在之后的学习中,在这一些方面会尤其注意。指导老师也给我一些提高自己的建议,相信经过之后的学习,在下一次上课的时候一定会有进步。
见习教学反思 篇2
1 加强学校学风建设
学风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体系中的一级指标之一, 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 加强学风建设是迎评创优的重要内容。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 而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具有引导、示范、带动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效果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可以说, 优良的学风来自于优良的教风, 优良的教风是良好学风形成的关键性因素, 教师是优良学风的酿造者。
1.1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加强教风建设的基础
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广义上是指教师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的能力, 在狭义上通常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传播思想的技能和效果。当前, 教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学风产生了不良影响,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部分教师教学能力欠缺、教学水平不高, 这直接影响了学生良好学习风气的养成。因此,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加强教风建设的基础, 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 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提高教师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三是提高教师提升自己学术水平的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既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 也需要学校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制度。
1.2 加强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应从点滴讲起, 教师要从仪表、举止、坐姿、语调等方面教育学生。现在的大学生在临床查房时, 不知开门请老主任、教师先进, 而是自己先迈入病房;对教师讲话没有学生的样子, 反而是教师客客气气地讲, 学生心不在焉、懒懒散散地听;在病例讨论时, 老教授们都认真地、一遍遍地看X片、看病历、查体, 学生却好像此事与己无关, 不知错过了多好的经验课, 而这些知识书本上是没有的。带教教师在素质教育方面不要嫌麻烦, 应从小事做起, 身教重于言教, 要教学生懂得尊师爱教, 先做人后做事。
2 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面对国内外人才市场和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 学校要不断增强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生存发展的能力。迎接国家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 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教育质量, 讲好课。授课不只是课堂上讲大课, 还包括实验课、技能课、见习课和实习教学活动等。
2.1 备好课
学校要求教师要按照备课“四备” (备教学对象、教学大纲、教材、媒体) 的标准进行备课。
2.1.1 写好教案
按不同的教学对象找教学大纲, 准备教材、参考书和媒体设计。教案既要体现教学主要内容、重点内容及其科学性, 又要体现基本教学方法、具体方案。每学年的教案必须是新写的, 不能把陈年老教案从书架上取下来拍拍灰又只字不改地拿上讲台。
2.1.2 教案写好后要送教研室主任进行审查并签字
2.1.3 每位教师的教案要复印后放教研室存档备查
2.1.4 制作出合格的现代媒体课件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要图文并茂。背景与字幕反差要大, 字的颜色一般不超过3种;除标题和必要的提示性文字外, 字幕不能太多;图表声音要清晰可辨, 简明扼要。
2.1.5 组织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可由教研室主任 (副主任) 主持, 在授课前1个月左右进行。集体备课的时间一般每位教师30~40分钟, 每次可安排1~4位主讲教师, 其他教师人数不限。在示范教室或小教室, 主持者请每位主讲教师展示他们的教材、教案及媒体, 讲解如何讲好本次课;其他教师提出修改意见, 主持者综合大家有指导意义的意见, 建议主讲教师进行必要的修改。每次集体备课都要做记录。
2.2 高质量地授好课
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 授课教师素质要高, 为人师表的教师在课堂上的仪表、举动、言行都要规范, 例如关闭手机、讲普通话、用医学术语和尊重学生等。
3 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3.1 重视多媒体教学, 用多种形式、手段教学[1]
多媒体教学以其课堂信息含量大、节省板书时间、题材丰富形象、形式活泼多样以及便于学生课后复习查询等优势, 已经预示了其在今后医学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但目前大多数情况下多媒体教学仅用于大课堂教学中, 很少用于外科临床见习带教, 这就要求学校教学医院要进一步加大投资, 提倡教师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对典型病例、少见病例进行原始积累 (可以以专业为单位) , 并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我科部分教师使用自己的数码相机、DV积累资料, 并将其用于临床带教中, 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3.2 重视床边教学
临床教师要深入实际, 选好典型病例, 见习时带学生查看患者, 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打开学生思路, 结合患者实际, 抓住要点穿插临床病历进行讲解。如见到一个颅内高压的患者, 可以提出颅内高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同时可找出一些典型的体征讲解给学生, 如偏瘫的肢体, 既可讲解偏瘫的检查方法, 又可以说明肌力的分度。由学生酝酿, 分别发言, 互相补充, 最后结合本例患者的各项临床、实验室资料及影像资料 (CT) 得出诊断结果, 作小结性讲解。学生普遍认为, 这种方法使人感到紧张、逼迫自己去思考。这样, 学生精神集中了, 思维更活跃了, 记忆也深刻了, 也避免了以往任课教师唱独角戏, 弄得口干舌燥, 而学生则是昏昏欲睡的现象。
3.3 重视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临床思维是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征象和各项检查指标, 结合现有的理论知识, 经过大脑的整合加工而得出诊断结果及治疗方案的过程[2]。传统的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 忽视能力培养, 结果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学生, 而社会需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见习生虽已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 但临床思维领域尚是一片空白, 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 临床见习带教必须更加强调正确临床思维方法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系统、细致地观察病情是培养临床思维的基础, 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 首先要选择好有重要症状和异常体征的典型患者, 然后再让学生观察。采取临床病例讨论的带教形式, 充分发挥带教教师的主导作用, 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多观察、多询问、多动手、多思考。
4 正确处理好医患双方和临床教学的关系
目前医疗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 患者就医有了更大的选择性和自主性。患者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 对临床治疗活动和临床教学的影响明显增加。以往那种在其他患者或患者家属在场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进行沟通病史、体格检查和一些临床操作, 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或不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等状况均有可能会遭到拒绝甚至引起医患矛盾或纠纷, 这必须引起有关行政部门和临床医生的重视。因此要在充分保证患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确保正常医疗行为和临床教学的进行。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 使得医疗与教学的矛盾日益突出, 愿意作为教学病例的患者越来越少, 有的患者有明显的抵触情绪, 有的患者甚至拒绝接受学生检查, 还有患者见到有带教教师带学生来查房就立即躲避。所以选择教学病例的难度加大, 有时学生就只能看教学碟片, 以至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从而影响了见习教学质量。
因此在保证患者有关权益的前提下, 要在工作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带教医院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争取使患者配合见习。比如, 在收治患者之初, 与患者及时进行沟通, 争取得到患者的理解和支持;或者对配合教学示教的患者在收费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以此来吸引和鼓励患者加入配合教学的行列[3]。在征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理解和同意的前提下来开展教学。摒弃那种“见病不见人”的纯粹把患者当实验对象的恶劣行为;抵御那种利用职权, 牟取私利的不良作风,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医德医风。
5 严格遵守见习组织纪律
严格的组织纪律是维护正常见习秩序, 保障见习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在纪律方面重点强调见习医生要文明礼貌, 准时进入病房, 无特殊情况不请假、不早退、不大声喧闹, 检查患者尤其女患者时要有伴同行, 态度要严肃认真, 不准嘻嘻哈哈。
6 做好见习课的小结和考核
教师在见习结束前应询问学生在见习时有什么疑问、是否有收获等。教师再结合见习的情况, 提出见习时学生存在的问题, 让学生对理论课的内容有更进一步的熟悉和掌握, 从而加深记忆。见习结束后, 教师结合见习内容, 提出一个临床实际问题, 考核学生见习的效果, 从而提高学生见习的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促进临床见习方法的改进。
总之,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 应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大力提倡和鼓励教师积极学习和改革见习教学方法, 以便提高临床见习的质量,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为下一阶段的毕业实习遵守基础。
摘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教育部和教育部所代表的国家作为评估主体对高等学校的评估, 它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建立一种长效的质量保障体系与监控机制的有效途径。外科临床见习阶段是医学生从理论进入实践的第一步, 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的关键阶段, 学校应重视学生的见习课, 扎扎实实抓好见习带教工作, 以免见习成为虚设, 真正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教学评估,反思,外科临床见习
参考文献
[1]陈宪永, 刘君华.多媒体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 2005, 7 (7) :93~95.
[2]潘征, 夏何玲.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体会[J].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 2003, 1 (11) :97~98.
见习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2-0093-02
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指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 [1]反思不仅在幼儿教师的职后阶段受到重视,也应在职前教育阶段培养,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中的反思现状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 研究方法
教育见习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见习能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对见习的反思能促进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了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反思实践的能力,要求学生撰写见习反思。反思就是一种理性的判断和选择,是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从多角度对自身的信念、思想、观念及行为进行深刻反省的过程。[2]G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大一(2015级)学生第二学期的见习时间为一周,在见习前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见习反思。为了让学生写好见习反思,见习前给学生发放了有关教育反思的一些资料,带队教师也给学生讲了反思的重要性、反思的内容和方法等。本文主要对大一38名学生撰写的见习反思进行了内容分析,通过内容分析法能客观地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中的反思现状。
二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中反思的现状
通过分析见习反思发现,学生在见习中对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有了感性的认识,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有了深切的体会与认识,逐渐喜欢上了幼儿教师职业,也愿意以后做幼儿教师。学生们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学生们发现自己组织教学活动能力不够好、不能很好地与幼儿互动、面对幼儿的一些问题或行为不知道采取什么教育措施。反思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幼儿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素质
学生们认识到幼儿教师应具备各方面的素养。有学生认为:“要做幼师,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要精通各种文艺方面的技能,比如唱歌、弹琴和绘画,还要拥有一颗和孩子们一样纯真的童心。”有学生写到:“通过见习,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幼儿教师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学生们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有了认识,有学生写到:“一周的见习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幼儿教师的工作,同时也认识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除了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外,也要处理好与其他老师、家长的关系。”
2 与幼儿的互动不理想
在与幼儿互动方面,为了和幼儿构建良好的关系,学生们做了一些努力。有学生写到:“第一天的中午,我利用午休的时间,把孩子们的名字按学号全部抄到我的笔记本上,我想要融入孩子们的世界,我首先要记住他们的名字。”但由于学生以前和幼儿沟通较少,和幼儿互动的经验欠缺,普遍感到自己亲和力不够,不能主动与幼儿交流,甚至感到不知所措。有学生认为:“我还不能真正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和幼儿交流的次数比较少,每每这个时候,我觉得无奈和煎熬,不知该如何是好,后来我就做了改变,主动和幼儿说话。”
3 处理幼儿的问题或行为的效果不佳
幼儿好奇心强,会提出很多问题,对于有的问题学生也回答不上来。由于学生实践性经验缺乏,当遇到幼儿的一些问题或行为,不知该采取什么教育措施或方法。有学生写到:“有个幼儿的妈妈送他进园后他就一直哭,而当时我是第一天见习,看到这孩子哭了蛮长时间的,就过去哄他抱他,结果越哄越黏人,一直跟着我不愿意去跟小朋友们玩。”也有学生对幼儿之间的冲突不知所措,“在区域活动时,两个小朋友有一些小矛盾,甚至打架,这种时候往往就有些手足无措,只能寻求带班老师的帮助。” “在玩建构区时,有个男孩发现自己少了一块积木,就去拆另一个小朋友的建筑,另一个小朋友就哭着来给我说,我去说那个男孩,他不听我的话,我只能去安慰另一个小朋友。”有的学生也对自己所采取的教育措施进行了反思,“老师组织教学活动时,有个幼儿和旁边的幼儿说话,老师让他们分开坐,他就哭闹,我主动去哄他,结果他哭闹更厉害。后来我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应去哄他,而应忽略他,让他意识到上课和其他小朋友说话会影响课堂秩序。”
4 组织教学活动的经验不足
由于大一学生第一次去幼儿园见习,没有要求他们组织教学活动。但在幼儿园班级教师的要求下个别同学组织了教学活动。在教学方面,学生感觉自己教学经验不足,对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了解不多,也有学生意识到自己能力不够好,组织的教学活动不够有趣。有学生写到:“我讲的故事很直白,大多时候就是照着书本念,讲得不够生动形象,我注意到幼儿的表情很迷茫,也不是很喜欢听我讲故事,有的小朋友甚至自己拿书到旁边看。”也有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不生动,“我第一次给孩子们讲故事,语言不生动、肢体语言也没有很多,这一点我是后面看了带班老师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反思到的。”也有学生认识到组织教学活动时不能维持班级秩序,“因为我是第一次当授课老师,太过于紧张,忘记了孩子们才三岁左右,听不懂太过深奥的内容,这堂美术课乱成一团,后来我在带班老师的指导下采用小组内互帮互助的方式教孩子们画画。”
5 愿意从事幼教
通过见习,学生们对幼儿园教育的实际情况了解更清楚,对幼儿教师职业也有了真切的认识,也逐渐热爱幼儿教师职业,坚定了以后从事幼教的决心。有学生写到:“这次见习是我第一次与幼儿亲密接触,通过这次见习,让我改变了之前的一些对幼儿园和幼儿的看法,让我更喜欢幼儿,让我渐渐爱上了幼儿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
通过分析发现,学生能针对自己的收获、困惑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反思,从中也发现自己的不足。针对存在的不足,学生们明确表示: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学习各门课程,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但由于学生第一次撰写见习反思,从中也看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反思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关反思的知识欠缺、缺少反思的氛围、对反思也没有进行评价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促进策略,期望能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中的反思。
三 促进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中反思的策略
1 对反思应有明确要求,并进行指导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幼儿园教师“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3] 人才培养方案是关于一个专业人才质量的构想,体现时代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要系统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反思素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对学生的反思做出明确规定与要求,对见习中的反思也应明细化,以便于更好地实施。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反思的知识缺乏,反思的方法了解不多,因此,应对学生的反思加以指导。高师院校应开展有关反思的专题讲座,丰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反思知识,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反思意识,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反思能力,使其掌握反思的方法,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反思。当学生在见习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及时引导学生反思。
2 创设反思的文化氛围
反思需要一定组织文化的支持,“进行反思实践需要有一个支持性的环境,需要创设一个组织环境来鼓励开放性交流、批判性对话、冒险以及合作。” [4]要创设反思的文化氛围,教师应加以指导,这是因为多数学生缺少反思意识,也不知道反思什么以及怎样进行反思。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创设反思型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基于共同愿景构建而成,是一个民主平等、多元化、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学生们在一起互相讨论和交流见习中的收获与困惑、共同学习、共同反思、共同成长。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反思习惯,增强他们的反思能力,为以后工作中的反思奠定基础。
3 对学生的反思进行评价
为了使学生见习中的反思常态化,应对反思进行评价。应加强学生对见习的反思,应要求学生每次见习撰写至少一篇反思。对反思的评价应以发展性评价为主,采用多种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在见习中的收获。让他们学会判断、分析自己的见习,了解自己的收获,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并将见习中写得好的反思进行展览,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与提高。
4 高校教师应树立反思的榜样
高校教师应具有批判反思意识,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反思的榜样。对于见习要不断反思,了解做得好的方面,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虚心接受领导、同事、学生等人的建议和意见。教师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教育见习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对学生的反思起示范作用,能激发他们的反思意识,引导他们不断思考,取得进步。
总之,具有反思能力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素养,在职前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非常必要。反思是一种主体活动,没有主体意识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不会在见习中主动去反思,因此,要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反思能力,除了高师院校应采取措施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也应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增强反思意识,掌握反思的知识和方法,并能积极主动反思。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31.
[2]刘晓晓,温锡炜.反思视角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继续教育研究,2014(4).
[3]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51.
护士见习反思 篇4
不久前,带着一份希翼和一份茫然来到了二院,开始了我的见习生涯。时间过得好快,转眼见习结束了,虽然在医院不能亲身操作,但也收获多多。十分感谢医院给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见习环境和各种优越条件,最想感谢的是所有的带教老师对我们的辛勤教导,这次见习是几次下来收获最多的一次。和其他在二院见习的小组相比,我们很庆幸在肝胆外科见习。每个老师都很尽心尽力得带我们,从不嫌我们什么都不会。
尽管这段时间很短,但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在这,和学校实验室不同,我们身穿的是护士服,肩扛的是责任。带着这份责任,我的见习生活开始了。刚进入病房,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护理的工作处于陌生的状态。在医院,我们的角色进行了转换。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医院,我们是见习护士。接触的是病人。当然会紧张,但庆幸的是,我们有老师为我们介绍各班工作,带教老师们的丰富经验,让我们可以较快地适应医院各科护理工作。这应该算的上是见习阶段的第一个收获:学会适应,学会在新的环境中成长和生存。早就知道护士的工作很辛苦。但是真正进入病房后,感触又更深了。护士的生活很零碎,不是简单的打针而已。到病房见习,接触最多的是病人,看着病人的床头卡,观察病人症状,从而慢慢了解各种疾病,见习的最大及最终目的是识别护士角色和深入了解护士必备的到的品质。所以在带教老师的操作下,我们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观察机会,如血糖测定、备皮、导尿术、口腔护理、静脉输液、各种
灌肠法等各种基础护理操作。同时还不断丰富临床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虚心的向带教老师请教,做好知识笔记。跟随老师分管病人的同时,我们会加强病情观察,增进对病人疾病的了解,同时对病人进行各项健康知识宣教,整体上说,见习期间的第二个收获,也是最庞大的收获:进一步熟悉护理操作技能,疾病认识水平上升。
在临床,学习的机会很多,所有的医务人员都是你的老师,只要带着问题去工作,我们每天都可以学到很多。常带着一本小笔记本,把每天的问题写上,问题解决后急时记录答案,定期整理笔记本。这是一个使用而简便的学习方法。进入医院就是步入社会,就需要重视基本礼仪,这也是我们在学校很少注重的方面。来到临床,无论是着装还是待人接物,都应该合乎礼仪,对待病人要亲切和蔼,才不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平时多学习,比如注意其他人的做法,或向别人请教时,注意一下文明的称呼及用语;见到同事和领导时,要主动向他们问好等等,这些都是能体现自己修养和做人的健康意识。
见习教学反思 篇5
2011年4月11日~4月15日,对于多数人来说或平凡或平常或平淡,但对于我们——2008级化学学院公费师范生——是特别的特殊的特质的,这五天,我们有幸来到了长春市十一高,进行基础教育见习。
说起来,见习无非是听课、记录、思考分析。但又不是简单的听和记,有别于高中生们的听课,我们带着更多的“目的”,试图多角度体会教学、体验教学。我的“目的”清晰明确,“听”:教师技能、新课改下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及同课异构、教师魅力之师生关系和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得不说教师的差异、学生的差异对教学效果影响极大,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尤为重要。
一、关于教师技能
教师技能是展现教师基本素质最直观和明显的外在技能,一手好字不仅清晰简洁,也会让人赏心悦目,即使做不到特别美观,整齐有序也会为教学的展开奠定好的基础。而教学语言、音调、语速的差异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效果也是大为不同,高二的孙茂湘老师可以说是声音较为个性的老师,语速和缓、情感饱满、音调抑扬顿挫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高二教研组长闫老师、高一刘文琦老师,语速较快,这是配合学生的素质情况的调整。学生接受能力强,教师语速自然稍快,一方面保证课堂容量足够大,另一方面能够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对比而言,刘大为老师的三个平行普通班,学生基础都较为薄弱,考虑多数学生接受能力差,就要适当放缓语速,给学生足够时间思考甚至是练习。较难达到的是良好的教态,不同的教师在授课时或亲和或严肃或活泼,宗旨都是自然、大方、不做作,是一种教学热情的立体外显。佛家讲相由心生,尽管有的人平时较为内向和拘谨,但是一旦做起他自己喜欢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快乐和自我价值,甚至把教学作为一项神圣的事业去奉献,把教学作为与学生、与青春年少沟通的通途,教学就会是轻松的、感人的、乐在其中的、满载意义的。只要真诚、用心,学生会知道。
二、关于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
本人是在小学减负的口号,初中鼓励创新的口号,高中面临课改的口号下一路走来…结果呢,减负等于加正,创新更是无从说起,课改没摊上值得高兴…然而当时看似可以继续的平平淡淡为后来“杯具”的上演埋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很荣幸在咱师大这“综合性”师范大学学习四年后将执教于新课改大环境中。“杯具”往往悄然到来,当我们自以为弄懂了情景创设、探究、科研、科学素养、教师主导等的皮毛来到一线时,才赫然发现教学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新课改自然不是很理想地就能实施。
打个浅显的比喻,现在的状况就像在天平的两端:一边是举着高等学历、科研论文的大学教授们,呕心沥血地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为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的中高等公民,坚持一标多本,“姗姗剪剪”编写的大同小异的教材,精彩纷呈。另一边则是手捧成绩单、高等院校录取通知书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为了学生提高哪怕零点五分的成绩也要督促学生完成大量习题的殷勤园丁。双方实力相当,平分秋色,这场漫长的比赛也因不满平局一而再再而三地无限加时。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天性的自由发展和学校的升学率、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像迷失方向的平衡指针左右摇摆,受煎熬的不仅是学生还有家长、教师、学校和整个社会。而我们,即将踏上教师之路的师范生也迷茫了,如果都是好的出发点,到底谁之过,到底如何走下去? 客观讲,新课改后,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力图侧重主导,这对传统教育培养出的教师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性不言自明,我们都曾经被应试教育制度压迫的苦不堪言,我们都知道应试教育不够合理,但是当新课改摆在眼前,我们很正常地不知所措了。挑战即机遇,我始终相信只要我们致力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坚持教师主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就一定能走出一条新路来。
三、关于教学结构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是教育的中心思想,教师教学必然要遵循学生的客观情况,这在平行课和同课异构上有明显体现。针对实验班学生基础好、反应快、做题勤的特点,教师要将教学结构设计得更为紧凑,在将基础知识铺展开来的前提下,更要在“拔高”上下硬功夫,要以高频率的提问,发展性、发散性的知识点培养高效的思维能力;针对普通班学生基础薄弱、反应慢、动手少的特点,教师必然要将教学节奏缓下来,重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性知识,形成肯动脑爱动手的习惯,适度发散,让普通班素质稍好的同学有提高的机会。同样的复习课,刘大为老师三个平行班的学生基础都较为薄弱,尽管习题已经提前布置,但好多学生都不能及时完成,刘老师不得不花费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做题,重点引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熟练掌握公式的运用;负责实验班的闫老师则更关注学生的可“拔高”空间,实验班学生往往是在完成要求的习题量的基础上超额完成3~5倍,教师大部分时间是将知识网铺大,引导学生形成灵活的发散和集中思维的能力,达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四、师生关系之教师魅力和突发事件处理
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往往是外表或靓丽或俊美或个性或特异者,但是还有一种人也许乍见感觉很普通很平凡,一旦相处,会给人或幽默风趣或平易近人或如沐春风的感觉,他会有一种撼动人心的气场,这大抵就是个人魅力的一种外显。
教师的魅力之于良性师生关系的形成很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进行更有效沟通的桥梁,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建立在高尚的心灵、高洁的言行、高度的真诚基础之上,也许我们没办法即刻改变坏脾气、坏习惯,但我们能够坚持始终用一颗真挚的心去待人、就教学,当一切都是缘于内心的真诚时,学生会知道,当你微笑,上帝可以看见。师生关系融洽是课堂教学高效的法宝之一。
但是即使我们尽善尽美,仍然会有学生调皮捣蛋,勇于争当“老鼠屎”,乐于制造突发事件,善于煽动他人起哄,希望看到老师露出窘态。一方面是孩童的天性在作怪,他们只是为了玩笑而玩笑,并非恶意攻击,另一方面是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以关注来证实自身存在的重要性。高中生人生观形成的还不算健全,教师面对这类情况要恩威并施,一方面要呵护、体贴、关心,可私下里多与学生沟通,各个击破。另一方面要保证教学的郑重、严谨、科学、适当压制,课堂并非玩闹场所,不能因为个别学生而耽误整个集体,同时也要善于引导爱闹的学生调动班级学习的积极性,因势利导,润物细无声般潜移默化地将学生引向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上。
五、再谈同课异构和平行课
刘老师带三个普通班,三个班水平相近均基础较弱,刘老师根据三个班学生的不同问题相互补充,在教学中完善,争取在基础复习上不留死角,主要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回顾,保证基础问题打通关节,做好后续复习的铺垫。
2、详略得当,重点题型重点讲授,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以问制问,师生讲解交叉,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应试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同课异构是我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大话题,仅谈我目前的一些认识。教师和学生永远是教学的主角,也是彼此的配角——教师的水平,学生的基础;教师的个人魅力,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能力,学生的配合度,师生关系等都对同课异够的实施影响极大。物质的量浓度的课,我重点听了闫老师、刘大为老师、孙茂湘老师的课,闫老师所带班级是实验班,学生知识面宽、反应快、教这样的班级对于教师而言挑战性大,师生教学相长。刘、孙老师所带的班级为普通班,学生基础差,自主学习意识极弱,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这里我存在较大疑问:如果学生基础较差,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仅教授基础知识(且缓慢)会不会越来越差?学生的知识面会不会越来越窄?当然,不顾学生情况盲目扩展肯定行不通。学生基础差是因为从开始就未打开思路吗?讲得越深越详细好还是较浅较简单好?我想这对于教师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尽管多数教师认为高二是两级分化阶段,不可能兼顾所有人,适度扩展,打好基础,保证多数同学有良好的成绩就足够了。我总认为这不是我想得到的答案,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关注此类问题,深入认识。
六、结语
教育教学见习报告 篇6
一、………………………前言
二、………………………学校简介
三、………………………见习目的、时间
四、………………………见习阶段的主要流程
五、………………………见习中的学习及其感受
六、………………………感谢
一、前言
2012年5月28日早上九点三十分,我们一行二十几人跟随着杨晓艳老师来到了凯里市凯里学院附属中学。阳光明媚,微风吹拂,我们的心情也是激动不已,想着自己即将步入中学课堂,听有经验的老师讲课,就距离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又迈进了一大步。跟随着凯里市凯里学院附属中学的相关负责老师,我们在旗杆下集合,主管教学的主任简单精炼的讲话让我们知道了此行的具体过程。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了在凯里学院附属中学听课的学习过程。
二、学校简介 凯里学院附中是经过州人民政府下文(黔东南府函[2006]116号)由原师专附中和凯里师范合并后,再由凯里学院精心整合的普通完全中学。学校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府凯里市清平南路116号。凯里气候宜人,资源富饶,山水秀丽,人杰地灵,是一个多民族花园,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贵州省文明城市”。凯里学院附属中学以其过硬的教学素质培养了大批精英,成为黔东南州为数不多的名校。
凯里学院附属中学规模:
① 师资力量雄厚。整合后的凯里学院附中,现有在职职工206人,其中专任教师168人,行政后勤人员38人。②学校占地面积大,位于凯里市清平南路116号;占地面积15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36799平方米;学校青山环抱,绿树成荫,环境清幽,风景秀丽。是莘莘学子学习的理想之地。③教育教学设备先进完善,学校现有微机室4间,多媒体教室4间,教师备课室2间,物理实验室5间,化学实验室4间,生物实验室3间。有配置前卫的闭路电视系统和近400台电脑构成的校园网络系统以及远程教育系统,还拥有校园智能广播系统和校园电视台。凯里学院附属中学办学理念:
学校倡导“严谨教学、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谐、明理、宽容、有
为”的校风,“先为人,后为师”的教风,“先成人、后成才”的学风,“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育人理念。
三、见习目的、时间
教育见习是我们师范生的一门课程,其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传授启发,一堂优质的课堂应该兼顾传授知识和启发思想两项职能。作为现在是学生将来是教师的我们,从学生角度讲就是有所知、有所悟,能从课堂中吸收很多知识的精华;而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一堂优质课需要具备很多条件——条理清晰、旁征博引的讲述、良好的沟通等等。
见习时间为2012年5月28日到6月1日。
四、见习阶段的主要流程
根据附属中学具体情况,即高三年级即将面临高考,正在进行紧张的复习,所以我们此次的见习就以高
一、高二年级为主,课程方面就以化学为主,同时也听了其他课程,如生物、物理等,深刻体会了不同学科的授课特点;在时间充裕和允许的情况下,我还到我们化学专业的另一个见习基地——黔东南州民族高中(简称:州民高)进行了见习,亲身感受到了这两个学校不同的教学理念和风格。
见习阶段的主要流程为:5月28日上午为准备阶段,包括与教学主任联系沟通、课程表发放、借凳子、于科任教师沟通等。下午就正式进行听课实践了,在见习的这段时间里,我在凯里学院附属中学共听了8节课,分别如下:
高一(7)班化学课《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新授课PPT教学
高一(1)班生物课《第一节 杂交育种于诱变育种》 新授课PPT教学 高一(6)班化学课《苯》 新授课PPT教学
高一(2)班物理课《分子势能》 传统教学
高二(3)班化学课复习课
高二(3)班化学课练习教师讲解
高二(3)班化学课 《分子的性质》新授课PPT教学
高一(3)班化学课 《乙酸》 新授课PPT教学
州民高见习内容如下(4节课):
高二(1)班化学课复习PPT教学
高一(2)班语文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新授课传统教学
高一(2)班化学课 《乙醇》 新授课PPT教学
高一(4)班化学课 《乙醇》 新授课PPT教学
五、见习中的学习及其感受
(一)授课风格
附中和州民高的老师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自如地应对课堂上的各种突发事件,新授课的流程都基本上按导入——新授——课堂练习——小结——布置作业等来进行师生关系融洽。两校设定老师中有严肃的,也有幽默风趣的,给我印象深刻的有附中高一(1)班的生物老师,他诙谐幽默。富有创新的授课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他的课堂很“热闹”,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做到了学中玩和玩中学的完满结合,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并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学习效率高效,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另一位就是高二(3)班的化学老师,他严谨、认真、负责,开始时我们听了他的两节练习课,考虑到我们见习的原因,他特别安排了两节新授课,课上认真、负责,课后还与我们交流,给我们介绍了新课改的相关知识,并询问了我们的相关情况,与他的交流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他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
州民高的老师在课前都会给学生们发放学案,要求学生们在新授课之前一定要先进行学习,收集资料,便于在课堂上能更有效地进行小组讨论,提高教学效果。其中以高一(4)班的化学老师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他幽默风趣,教学内容全面而深入,通过对比,将前后知识联系得恰到好处,在他的课上,学生总会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拓展的内容恰到好处,不会严重超纲。
无论哪一种风格都各有所取之处。
(二)学生方面
每个学校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但整体来看,从这两个学校的整体情况来进行分析:附中的学生整体较活泼,课堂上总会出现
一、两个比较调皮的学生,会时不时出现影响他人或睡觉、玩手机、照镜子的现象等;而州民高的学生从整体上看,学习意识比较强,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全神贯注听讲,并配合老师,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通过见习,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校,我们一
直都在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少有机会像这样坐在中学教室里与中学教师接触,感受中学课堂教学的特点与要领,课堂是多样化的,而高中生围绕在自己的小小课桌周围,进行着单调且重复的生活,学生累,教师也累,所以,思考“如何快乐学习和如何快乐教学”才是我们应做的。
作为一名即将步入教师行业的新人,我就教师方面谈一谈。
1、改变观念
以前,我们常常认为教师是高高在上的,之后我们又提倡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那现在我觉得我们应该呼吁教师应该放低姿态。这并不是代表我们放弃了“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只是对于学生的处境更加宽容,思学生所思,急学生所急。
作为教师或者学校,我认为我们应该明确一种观念:为学生服务。
从纯粹的基础教育或者人才培养方面:学生是科技和文化的接班人,为了我们自己文明的传承,我们自然要想办法让学生喜欢并有高效的学习效率。
对于这一点,州民高做的很多,也做的很好,“2.7.1”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使得课堂生动而有趣,同时州民高的教室布置也很合理,课桌摆成四方形,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交流、讨论,同时也起到督促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州民高,学生们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学习氛围很好。教师的角色也进行了转变。
2、教师工作的延伸
本着快乐学习、快乐教学的原则,我们的目标就是使得学生在体验学习快乐的同时学到知识。从教师这个角度看,首先,教师要喜欢自己的工作。我们常常都讲“兴趣是培养出来的”,当我们对本专业有了了解之后,就会发现里面的特点,找到自己喜欢的点,延续自己的兴趣;其次,教的目标是有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喜欢听,才能学好,这就需要我们会抓住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兴趣、热点事件入手。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可以娱乐,但不能低俗;可以生动,但更要有深度。
在附中和州民高见习的这短短几天,我看到了自己跟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老师们对于专业知识的纯熟,对于教学技巧的应用自如,对
于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对于教师职业由衷的热爱以及不竭的创作动力,都是我渴望并且正在努力拥有的品质。
当然,在见习过程中,我同样看到了现在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重复,教学深度以及趣味性的弱化以及学生学习热情的降低,都是我现在并且在即将要开始的教师生涯中急需注意并克服的地方。
总之,从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身上,我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相信我未来的教师路途一定会一片光明!
六、感谢
见习教学反思 篇7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指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1]从中可以看出反思在教师教育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见习要求学生撰写教育见习笔记和见习报告,其中要求学生反思,反思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足。为了充分发挥反思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促进教育见习的完善,对教育见习中的反思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期望能对以后的教育见习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一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见习中反思的现状
广西师院2004年开始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直都很重视学生的教育见习工作,最初学生教育见习为每周某一天的上午或下午去幼儿园教育见习,这种教育见习的不足就是不能了解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原因是幼儿园在固定的时段安排的教育教学活动相似,为了克服这种局限,后来改为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安排有一周的见习时间,以便学生能了解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样安排的教育见习确实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获得了预期的成效。
教育见习中的反思可使学生对幼儿教育教学实际进行思考,发现存在的问题,激发继续探究的欲望,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对幼儿教育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和收获。教育见习期间的反思也是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不断丰富实践性知识,增长实践智慧,有利于以后的教育见习和实习,有利于专业成长。在教育见习期间,要求学生完成教育见习笔记和见习报告,并强调反思的重要性。通过对学生的教育见习的笔记和报告的分析发现,有的学生能够认真地完成见习笔记和报告,如关于幼儿个案、关键事件、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一日活动等内容进行记录,并进行反思,但也有同学只是记录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反思的内容,有的学生围绕某主题,撰写论文。从中可以看出,反思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缺少反思意识、反思撰写的方法欠缺,反思能力尚需要进一步提高,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把教育见习的笔记和报告仅仅看作是教育见习的作业,并未意识到其中反思对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缺少有关反思的理论知识和反思的文化氛围。
二促进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见习中反思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积极主动地反思才能充分发挥反思的积极功能,然而,多数学生认为反思是见习作业的一部分,为了完成任务而反思,反思的积极性和效果可想而知。人的行为受意识控制,意识决定行为,反思意识是学生所持有的对反思的观念和看法,指引着学生的反思行为,因此,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反思水平和能力,首先应培养反思意识。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首先需要学生对教育见习中的反思有深刻和正确的认识,了解反思的内涵、重要性和意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有积极的反思态度,激发反思的内在驱动力,并能主动地进行反思。其次,学生要有一种问题意识,所谓的问题意识,学者熊川武认为是“研究意识”,即反思性教学的强烈的问题意识本质是“课题意识”与“研究意识。”[2]在见习过程中,要能够发现难以解决、困惑的或有收获的问题,有了问题,思考就有了方向和目的。反思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自己有意识的养成,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二)掌握反思的方法
掌握科学的反思方法和策略是顺利进行反思的重要条件,并能提高反思效果。反思的方法有反思日记、教育叙事研究、录像反思等方法,反思的内容包括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一日生活、关键事件、幼儿个案等。反思日记不只是罗列见习期间每天的教育教学生活事件,也是对自己思想和行为变化的记录,写反思日记是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是分析、认识和超越自我的重要方法。教育叙事有细致的故事性的描述,也有基于事实的深刻分析,教育叙事研究强调的不是形式,而是经验的意义。录像反思也是一种有效的反思方法,学生可将自己在幼儿园组织的教学活动录像,能够发现意识不到的问题和缺点,可帮助学生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只有掌握科学的反思方法,才能正确运用。要掌握反思方法,学生应学习有关的反思的理论知识,教师也要重视反思并给予指导,可通过训练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反思方法和技能,如让学生做好教学活动设计,并开展模拟教学,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观摩、评议和反思,也可通过幼儿园优秀教育教学活动案例进行反思,或学习幼儿园教师的反思笔记等。每种反思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学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反思方法,也可综合运用。
(三)反思贯穿于教育见习始终
服务学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教师教育中得以广泛应用。在幼儿教师教育中实施服务学习有助于满足社区需要,有助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知识,也有助于专业发展。美国幼儿教师教育中的服务学习与教育见习的宗旨有相同之处,服务学习强调反思贯穿于服务学习始终。反思性实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专业教育领域颇有影响的理念,强调反思,如反思性实践的正式提出者唐纳德·舍恩(Donald Schon)认为反思有对行动的反思、在行动中的反思以及对行动中反思的反思。“布鲁巴赫(Brubacher.J.W)等认为,反思性实践包括3个方面:一是对实践的反思,即反思发生在实践之后;二是实践中的反思,即反思发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三是为了实践的反思,即反思的预期结果,为前两种反思的目的最终形成的超前性反思。”[3]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见习中有反思,但对反思重视不够,一般只限于教育见习结束后的反思,主要内容就是学生的收获或困惑等,中间很少安排反思。要发挥反思的实效,建立良好的反思循环系统非常必要,反思应贯穿于教育见习始终,并制定详细的计划和细致的指导。反思的方式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无论哪种反思方式,都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反思环境,以便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专业成长。
(四)创建反思型的学习共同体
美国学者奥斯特曼(Karen F.Osterman)和科特坎普(Robert B.Kottamp)认为“进行反思实践需要有一个支持性的环境,需要创设一个组织环境来鼓励开放性交流、批判性对话、冒险以及合作。”[4]反思不仅需要学生自己的反思,也需要一个合作的反思文化氛围来提供支持。然而,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还没有形成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影响学生反思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阻碍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学习共同体已经成为一种学习模式和专业发展的模式,学习共同体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博耶尔(Erner L.Boyer)于1995年提出,他认为,“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体的使命并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人共同分享学习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5]为了营建反思的氛围,可创建一个反思型的学习共同体。在反思型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们可以互相探讨和交流,能够集思广益,有助于加深对教育教学实际的认识,并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进行思考,提高反思的效果。学习的方式可以采用学习理论知识、专题讨论会、交流心得体会、邀请幼儿园领导或教师指导反思等形式,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对话、交流,共同学习和反思,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彼此的专业成长。反思型的学习共同体可保障学生的反思经常化,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幼儿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向。反思越来越受到各国教师教育界的重视,被认为是促进专业发展、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在国外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中,也强调学生的反思能力的培养,如瑞典幼儿教师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培养反思性实践者,注重学生批判性反思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见习中的反思有着积极的意义,反思可促进学生专业成长,形成教育智慧,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反思具有实践性、反省性和过程性等特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有关反思的理论知识,也需要在教育见习中不断反思,培养反思意识,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反思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也要了解反思的理论知识以及有关幼儿教育反思的情况,以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http//:www.MOE.GOV.CN.2011/10/19.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11.
[3]陈兴华.反思性实践与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3):130.
[4]Karen F.Osterman,Robert B.Kottamp.教育者的反思实践——通过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学习(第二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22.
妇产科见习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篇8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妇产科学的扩招、医患关系的紧张以及患者自身保护意识的提高等都对妇产科见习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针对当前妇产科见习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现状,进一步探究了妇产科见习教学方法,推动妇产科见习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妇产科见习 教学方法 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37-02
医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分为临产理论和临场见习两大部分,而妇产科是医学临床教学的主干学科,妇产科见习是妇产科教学重要阶段,是将临床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的必经之路。妇产科是一门有关妇女保健和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学科,它包括产科学、妇科学、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学等内容,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主要研究妇女在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胎儿和新生儿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提高课堂讲授效果,理论联系实际,很好地结合CAI,幻灯,录像,模型,示教,临床病例讨论和生产实习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妇产科见习教学现状
1.学习兴趣淡薄
见习教学是妇产科教学的重要阶段,通过此过程,学生可实现专业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对接。医学的本质决定了其必须要服务于实践,不能脱离实践。见习是学生从课堂走向临床的第一堂课,可能在第一开始学生们抱着新鲜感和好奇心,见习积极性较高,但是一旦在见习过程中,遭受到了在自己可控制范围之内的事故,比如遇到的病人不配合,病例选择困难以及临床见习设备不完善等等情况,学生的积极性遭到打击后,学习兴趣便降低到了“零点”,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兴趣逐渐降低,甚至一部分学生对于实习毫无兴趣,让实习成为一种“走过场”。
2.学习效果欠佳
学生见习效果欠佳,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相关见习教师带教意识薄弱,许多高校的见习教师忙于科研和评职称,对于学生的见习教学备课不足,尤其是临床医生,整日忙于医疗工作,对于临床教学这方面的见习教学精力不足;另一方面学生作为见习的主体,面对见习期间遇到的突发情况,积极性受到了挫败,变得心灰意冷了,带教老师在学生见习期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变化。妇产科见习教学是课堂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时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在实际当中学生对见习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上部分教师粗糙的示范和重复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在见习教学阶段时间严重浪费。
3.缺乏积极主动性
积极主动性的缺失体现在师生两方面。一是见习带教老师的授课、指导意识薄弱,许多教师担任着医院的临床医生,在指导学生临床见习期间,依旧忙于医院的临床工作,学校并没有对教师这种行为给予禁止和惩罚,致使这种现象愈来愈普遍;二是学生对见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见习教学只是走走过场拿到学分就可以获得满足,因此对于实习重视度不够。在见习期间学生的学业需要牢记很多理论知识,这让很多理论基础不好的学生内心打了“退堂鼓”。
二、妇产科见习教学方法探索
1.积极应用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式教学是妇产科见习教学应用最普遍、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案例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的情景案例教学课,之后迅速成为一种为全球培训界为全球培训业公认为最行之有效的见习方式之一。案例式教学可以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不断转化,通过具体的情境,将隐性的知识外显,或将显性的知识内化。显而易见的是,要想达到见习效果,学生必须在典型的案例中锻炼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案例式教学方法最适用于讲解临床疾病,在进行之前,教师先确定好课题,然后做好充足的资料准备,涵盖其病史、主要症状、体征等相关内容。
2.引入问题教学方法
引入问题教学方法能够实现见习教师和学生的亲密互动,教师在见习过程中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然后再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步步深入、环环相扣自始至终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问题解答过程中加强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倾向于将整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每一模块当中包含几个待解决的问题,由身边到理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时相对容易,也便于学生心理上对学习内容的接受。
3.注重多媒体的应用
在见习教学中,一些特殊的内容,比如产科部分的解剖、分娩和妇科手术要点等空间及动态感强的教学内容难以表达清楚或者是在黑板上展示清楚。针对这个问题,见习教师大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完成动态、生动、有声的展示。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妇产科见习教学的工作经验,给予相关读者以下建议在应用多媒体过程中:第一,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学会科学的应用多媒体设备,不能滥用、误用,否则难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第二,自己制作课件,教师要精心准备幻灯片的内容以及相关的视频资料;第三,教师要精心制作微课,微课的应用能够提高提高学生在课下的学习效率,加深对实践的理解。
4.建立课外学习小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基础成立课外学习小组,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将来正式进入工作岗位服务,而且还有利于拓展知识面,提升专业素养上升的空间。笔者在岗位中对此方面进行了践行。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早日接触临床,就是带领学生在社会实践周走进病房,尝试与病人沟通;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早日接触科研。
三、结语
妇产科见习,是每一位就读妇产科专业的学生的必经阶段,对学生将来工作能力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作为长期从事妇产科见习教学的一线教师,我们有责任勇担重任,为实现妇产科见习教学方法改革贡献毕生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陶玲,周琦,李霞,王新玲.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的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 山西医药杂志,2015,11:1316-1318.
[2]李妹燕,蒋柳艳,韦敬锡,甘海丝,苏敏. 妇产科见习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应用及效果评价[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02:231-232.
【见习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产科见习教学06-19
语文教学见习报告11-02
2内科学见习教学大纲06-30
师范生教学见习自我鉴定10-06
神内科见习反思10-04
见习06-05
见习制度06-23
见习模式07-08
临床见习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