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得体会-小班

2024-10-08

教育心得体会-小班(通用11篇)

教育心得体会-小班 篇1

小班教育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渡过的,怎样才能使幼儿在幼儿园学得好,玩得好呢?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也得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整治纪律,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得老师能顺利正常的开展教学工作。特别是小班的孩子,自控能力比较差,思想上老是开小差,如何培养出孩子们的自控自理纪律的良好习惯是关键。可以想象如果老师在上课,有幼儿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还有幼儿不时的向教室外跑,老师怎么进行下去!所以要让孩子们养成在上课时能安静遵守纪律的常规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认真的教导。

其次,沟通也是无极限。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孩子的朋友,能融入他们的世界中,能很好的洞悉他们的想法。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孩子的伙伴,使他们在心理上到安全,放松,让生活洋溢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气氛中,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获得表达自己欲望和能力的机会。我尽量在工作之余与孩子们多多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共同健康的成长。

然后,要尽量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受新奇好玩的东西的影响,所以,要准备好每一次的活动,从活动内容到活动目标再到活动准备,都要充分,让孩子在活动中行为习惯、思想品德以及语言、思维等都能力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此外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和鼓励。把“爱”融进一天活动当中,如吃饭好、睡觉好、来园不哭、有礼貌的孩子,老师经常会说:“宝贝,真乖,老师爱你,老师非常喜欢你等”。我还注意捕捉幼儿在园一点点的进步,及时在孩子的父母面前表扬他,亲亲他的小脸或摸摸他的头以表示鼓励或奖励小贴贴。

我相信,只要老师肯动脑筋,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抓住孩子的心,你一定会成为小朋友们的小老师和好朋友的。

教育心得体会-小班 篇2

一、独具特色的校园品牌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长阳小学“精心打造精致教育”在学校的环境、学校的管理等等方面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该校引进“CIS” (企业形象规范体系) , 启动学校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建设, 让校园处处流淌着精致的文化, 例如从教学楼墙壁的“攀岩墙”到学校办学理念主题墙的布置, 从徜徉书馆到三原色油画室的装修, 从学校形象人物“阳阳乐乐”到“顽皮猴”独轮车俱乐部标识的设计, 以及阳光艺术节、京剧校园行、课间街舞、地坪画等。这些色彩艳而不俗, 多而不乱, 除了羡慕, 就是由衷地赞叹。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是“阳光”, 该校倡导:教育是阳光事业, 用“阳光精神”激励学校和教师的事业信念;用教育的阳光照耀孩子们的心灵, 给孩子们一个阳光童年。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先生曾动情地说:是什么让一所创办三、四年的学校不断壮大, 而且充满了文化品位, 是阳光照耀下的创造、是追赶太阳的人……

如果说长阳小学特色的校园文化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 那么海英小学则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校园走廊、墙壁文化, 校史馆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 从不同角度把科学文化、艺术时尚与学校的历史和特色融为一体, 建成了有浓郁气息的校园文化。

在办学理念上, 我们高瞻远瞩, 但在现实上, 文化熏陶的美丽却被我们忽视了, 学生成长中的快乐被我们渐渐淡忘了, 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也逐渐迷失了。校校有文化, 但我们的农村小学特色是什么?又体现在哪里?我们如何才能构建“适合自己的”学校文化?我们构建的文化能给孩子一个阳光童年, 能让教师享受职业的幸福吗?这需要我们深刻的反思。

二、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

1. 小班化教育的价值体现的是人本化、个性化和发展最大化。

随着小班化班级人数的减少, 学生学习、活动空间的增大, 小班化教育学校对教室这个教育资源作用的发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较高的要求, 创设一个优美、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已成为小班化教育的追求。营造一个“学习生活的家”, 让师生在“家”里和睦相处, 共同成长。走进两个学校的每一个教室, 都非常漂亮, 做到了教育性和童趣性、普遍性和个性化、动态性和功效化的统一。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有两点:海英小学的一年级教室, 独特而又美丽的课桌椅, 生态墙面的布置, 加上绿色盆栽、学生作品, 让小班化环境的创设与小班化教育理念融合在一起;长阳小学的每个教室都设置了一张非常漂亮的教师办公桌, 拉近了师生心理和情感的距离, 有种家的温馨舒适感觉, 使教室保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我相信这样优雅洁净、富有内涵的人文班级环境, 定能在育人路上发挥“润物无声”的功效, 陶冶学生的情操, 净化学生的心灵。

2. 小班化课堂的“以人为本”。

通过观摩课、专题讲座、个别交流, 我们充分领略了两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的魅力。小班化教学的出发点是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为根本目标, 在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 尊重学生主体, 实行多向互动, 实施差异教学, 优化各种教学策略, 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而优质的发展。

在海英小学通过听课笔者发现在课堂教学中, 他们把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级集体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重组教学资源空间。在最大限度发挥它们的潜能的前提下, 变传统教学中“师教生学”的单向交流为教师与学生、个体与群体间的多向性交流, 全方位的、立体的和谐互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小组内畅所欲言, 发表观点。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自尊, 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征, 让所有的学生围绕着教师无话不说, 无拘无束地动起来。

长阳小学的小班化课堂提出“让学生名字进教案”、“少一半学生, 多一半关爱”、“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没有盲点”, 要求教师把教育的目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上。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制订教学计划, 落实教学目标, 不让一个孩子落后, 真正把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落到实处。要求每一堂课做到“四个百分百”:关照100%、互动100%、达标100%、开心100%。长阳小学还要求老师们要有浓浓的“亲生情结”, 倡导“面带微笑进课堂, 课堂从微笑开始”。在他们的课堂中, 可以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 看到学生积极活跃的表情, 可以听到学生的欢歌笑语, 听到学生思维绽放的声音。

3. 学校管理的“以人为本”。

小班化教育突出“以人为本”也表现在学校管理上, 海英小学要求行政领导和老师们树立服务意识, 行政领导要甘当绿叶, 做好吸铁石, 把师生家长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落到实处, 老师们要真心诚意为孩子服务, 为孩子的发展不计得失地奉献着。据该校华校长介绍, 每年都要举行“大手拉小手, 快乐共成长”小班活动, 家长和学生一起活动, 很开心、很快乐。长阳小学“以人为本”管理富有特色, 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阳光服务”, 这是学校对教师、学生、家长, 对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 也是学校管理思想的精髓。他们提倡服务要像阳光一样灿烂、温暖、公平、无私。关注每一个个体, 做好每一件小事, 小事成就大梦想。提供优质的差异化服务。让服务充盈着一种阳光精神, 以服务赢得口碑、赢得发展机遇。他们提出“精心服务, 赢心凝力, 树立人本意识”、“精细管理, 释放潜能, 树立主人意识”。该校介绍, 学校对人才的选聘上实行唯才是举, 给教师、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 善于开掘每一个人的强势智能;在学校管理中注重广开言路, 开阔视野, 汲取群众智慧, 取众家之长, 融会贯通, 开拓创新。他们的“阳光津贴”、“阳光培训”、“阳光岗位”、“阳光团队”、“阳光学分”就充分体现了这个思想。

通过学习我们不得不扪心自问:在农村, 我们的办学环境是很差, 可我们也有我们办学的优势:可以进行小班化教学, 学生有很大的活动空间, 我们利用了吗?教育中我们关注的是孩子的”人生成长“吗?成长是美丽的, 我们的孩子在学校是否快乐和幸福?这确实需要我们一起思考, 为更多孩子的成长付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摘要: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本文总结了赴南京、上海两地三所学校学习培训的感悟和认识, 通过实地学习认识到只有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 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

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班级管理体会 篇3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 自主化 个性化管理 尊重个性 评价多样化

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于2008年在全省高中率先进行了小班化教育教学的尝试,探求小班化背景下班级管理的方法,对于保障每个学生都能更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我就小班化班级管理谈谈自己的做法和切身体会。

一、“小班化”教育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班级管理模式

1.班级氛围更加自主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加突出

在班级管理教育中,以学生为本,是指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管理,而是积极地以主人翁态度,自觉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这就需要教师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自主的氛围。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并信任学生,解放思想,大胆放手,实行自主管理。在小班化背景下,我的班级管理如下:(1)通过班级的民主选举,产生学生的自主管理委员会,结合班级自身情况,设立不同部门。实行值日班长制,值日班长由全班同学轮流当班长,一人一天,负责班中大小事务,做得好加十分,做得不好要相应扣分,由班主任或常务班长进行考核。(2)自主管理委员会综合学生、教师的意见制定班规和公约,并严格地执行。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一开学,就利用班会课的时间,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管理委员会组织大家一起讨论制订一套班级管理制度。包括:寝室管理制度,教室管理制度,值日班长考核制度,图书管理制度,优胜小组评比制度等。另外,根据需要,对制度不断进行修改,使制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以满足班级动态管理的需要。(3)班委会成员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总结每一个阶段的得失,研究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4)定期向班主任和全班述职,由班级同学监督考核。(5)定期组织学生之间的沟通,进行主题教育活动等,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这些做法,充分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管理,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也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学生比老师更容易亲近学生,在管理中遇到矛盾时,更好地与教师沟通,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处理会更为妥贴。所以,班徽的设计,班歌的选定,班规班约的拟定,班级文化墙的创建在评比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军训、运动会、大课间及冬季活动月等活动都取得可喜成果。真正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不为是为了更好的有为”。

2.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不能抛弃班主任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我认为不管什么样的管理模式,班主任永远是一个班级的引领者,甚至是设计师。他像舵手,像船长把握着航船的前进方向。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绝不是不要班主任。况且在学生自主管理时,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在选举时,我们会发现,有些同学根据关系的好坏投票,而不是根据实际能力;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可能会碍于同学情面而不能正确处理等等。这时,教师就应该在管理过程中真正起到“导”的作用。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融成一股合力才能真正把班级管理好。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这就要求我们:(1)一言一行都要为学生作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就一定要做到。(2)在生活上要关心学生,给学生以朋友般的尊重、宽容、理解和帮助。(3)要善于给予全体学生殷切的希望,善意的矫正,热情肯定,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予中肯的评价,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4)班级常规要严格地要求学生,力求学生能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所有这些事宜都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学生才会有的可依,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而不偏离航向!

二、“小班化”教育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个性化管理模式

我们都知道“木桶”原理:“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有名的“木桶理论”。班级中的每个学生正如木桶长短不一的木板,而一个班级的成就,并不是由班级中几个优秀学生所决定。而班级每个同学共同进步,班级才会是一个真正优秀的班集体。而要让每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那就必须认识学生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学校实施的小班化教育为个性化管理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班级人数的减少,让教师更好地走近、接触和了解每一个学生成为现实。对学生的爱好、特长、家庭状况甚至在学校的活动情况等信息的详尽了解,对于更好地针对每位学生的情况开展教育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我们围绕学校提出的“关注度、课堂参与率、作业批改量、学业水平过关率四个100%”,真正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孩子的教育追求。

1.“小班化”教育班级管理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存在着能力、气质、品德与性格等方面的个别差异,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了解学生,更要理解学生的差异,不能用一个尺度去度量,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要求;要真正从不同的个体去考虑问题,明白千差万别的每一个人需要怎样的帮助,怎样的教育;平时的教育活动或生活中,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努力让每位学生都保持自信,在教师所营造的和谐气氛中,敢于有想法,敢于张扬自己的个性。

首先,量化考核学生的操行也实行个性化管理。学习有成绩来衡量,试卷按照济南市教育局提倡的发展卷,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把平时素养和各方面特长发展量化赋分,记入考试成绩,都极大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激发了空前的积极性。学生的操行,我们也作了一定的尝试。即把学生要做好的事和不能做的事都附有相应的分数,在制定班规的时候确定下来。做得好加分,做得不好扣分。这个分数直接与期末的操行评定和评优挂钩,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平时能严格地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期末评先进,也打破常规,除按照学校评优考核外,我还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评出各种各样的“星”。可以说,班级里的绝大多数学生有机会获得荣誉,使他们的自信心大为增强。这完全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使班级管理得心应手。

其次,学校在高一年级设有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还有多个创新团队。每周三下午的第三节课和周五下午二、三节,学生们都奔赴不同的地点去上课。课后津津有味地相互交流课上的趣事,使校园变成了乐园。

再次,班级开设图书角,现已有书四十本,学生自主完善了图书交流借还制度,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课余时,学生看看书,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写作能力。学校每周还设有阅读课,满足各类孩子的阅读欲望。

2.“小班化”教育班级管理充分体现了以分层教育促个性管理

我们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并且合理分组。例如:1.学习上,学生分为:A优秀、B中等、C困难三类。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分为:A暂时性学习困难B稳定性学习困难。而稳定性学习困难的学生分为:A能力型学习困难B动力型学习困难C整体型学习困难。2.在各学科的优劣上,根据互补的原则组分层。3.在性格上,有的学生性格开朗,有的沉默寡言,有的则是双重性格……。还有更多的因素,我们都是把各个方面的情况综合起来,想尽千方百计,根据不同的特质,进行合理分组、分层教育,促个性管理和个性化发展。教室小组座次方式:(现在我的班40人分为五组,每组8人)

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利用不同的分层进行教育。例如,在班级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我让一些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策划,让活泼好动的学生多参与表演,让沉默少言但做事细心的学生负责设备管理。对于某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不能一味地批评,更不能歧视。在帮助他们改正缺点的同时,也让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这样,学生不仅对自己有信心,也更愿意改掉自身存在的问题。小班化要求的是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发现部分学困生学习有困难,却得不到同学及时的帮助。我根据学习情况和考试成绩,遵循优良中差搭配和学生自愿组合的原则,分成学习小组。每小组都有一个小组长。小组内部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竞争,作业比认真,发言比积极,纪律比安静,打扫比干净。每周评出优胜小组,评上的小组成员操行分各加三分,等等。总之,“小班化”教育班级管理充分实现了分层教育促个性化发展。

三、“小班化”教育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教学评价多样化的要求

“小班化”教育班级管理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多,小组合作竞争的机会多,因此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合理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小班化评价由于人数少的原因,过程性评价最为常用,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小组评价也是重要的评价方法,它是学生学会评价的最佳锻炼机会。教师在评价中的个性化评价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激励性语言是学生获得心理愉悦的导火线。新课程改革教学评价多样化的要求在小班化教育教学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济南三中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校园,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沃土,使学生在小班教育中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相信我们用心、用情、多思考、多实践,小班教育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阔!

小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 篇4

佳佳,小女孩,人长得挺讨人喜欢。圆圆的脸,眼睛大大的,留着与樱桃小丸子一样的头发。是家中第二个女儿。从来没有上过幼儿园。

第一天,她是一个乖乖女。别的小朋友与爸爸、妈妈分手时会恋恋不舍,她大大方方地走进活动室,开开心心地玩耍。只是在上厕所时,有一个小细节,她刚走进盥洗室,就又低着头走出来了,我对她说:“小朋友都在小便,你也去小便呀!”她只说:“我不想小便。”再也不说什么就走开了。以后每次上厕所,她总是逃避老师的视线,不让老师发现她。

第二天开始,她就不愿意来园了。刚玩了一会就哭起来了。第三天,老远就听见她撕心裂肺的哭声,怎么也不愿离开妈妈的怀抱。第四天,第五天都这样。问她为什么哭?是不是不喜欢幼儿园?她说:不是。她喜欢幼儿园。再问她为什么?她就低头不语了。而每一次,她都是在离开妈妈后,一会儿就好了。上厕所的事也因为她的逃避,没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为她是新生不适应集体。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很快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二周开始,孩子来园不哭也不闹。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进了教室还会大声地对我们说:老师我来了。

等她的情绪稳定后,隐藏的问题开始显露出来,每次小朋友去小便,她的回答都是:“我不想小便。”次数多了我觉得很不正常,心想:是不是孩子小,又从未在这样的厕所如厕,感到害怕呢?于是,我在孩子小便的时候,特意牵着她的手,想带她进厕所小便,同时保护她。她扭捏着,轻轻地把我的手甩开,摇摇头,不肯进去。问她,她不答,只是摇头。我问:你真的不想小便吗?她点点头,并且马上悄悄地躲开了。在以后的小便过程中我都特意地关注她,发现她来园后,可以大半天不上厕所。偶尔有一、二次也是在我询问、带领下,她才上厕所。

在与家长的沟通后,了解了真实情况:孩子确实很爱上幼儿园。以前,孩子的哭闹是因为她不习惯幼儿园的厕所,觉得幼儿园的厕所有味、很脏,每天憋着尿,很难受。孩子的小便次数确实可以间隔很长一段时间,这是从婴儿时就形成的。但在孩子长大过程中,不知怎么有了一个习惯,上厕所时便池一定是十分干净,不能有人使用过的、也不能有一点点东西,即便是干净的便池里有一张卫生纸,她都宁愿憋着,而不去使用。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又是家中的二胎,爸爸、妈妈都依着她,姐姐也会让着她,孩子的习惯在家庭适宜的环境下得以形成。

[案例分析]:

发生了这种情况,不禁让我们有多多联想。如今的家庭,各方面条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个人卫生习惯上,家长都特别重视,有不少家长提出过女孩子小便应使用手纸,我们也满足了家长的要求。而像佳佳这样的情况,是对我们幼儿园的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幼儿园,不仅应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质量,而且更应对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各环节多加关注。佳佳小朋友身上发生的事,并不能说她完全正确,但作为我们教育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以幼儿为本,以孩子的身体健康为重。尊重她的习惯。一方面我们应更好地做好卫生工作,另一方面,慢慢引导,逐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首先,我们做家长的工作,让妈妈在家中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小便要及时清除,小便留在身体中,人会生病的道理。同时,慢慢引导孩子会使用公共厕所。其次我们在孩子上厕所时,关心一下厕所的卫生情况。采取机动灵活的方法,可以让她在别人还未使用前,让她先使用;也可以等别人都使用后,冲一冲厕所,再让她使用。现在,佳佳对小便已经不再有恐惧了,愿意与同伴一起入厕方便了。

小班幼师教育心得 篇5

一、小班化教学让我能够实施分层教学

1、加强作业研究,精备分层作业,提高教学效果。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作业的研究,并精心设计分层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本学期,我们进行了3次分层作业的展评,从主要内容、设计意图、批改与分析、讲评与辅导等方面进行交流展示。

3、加强辅优补差工作。对一些智优生作语文拓展题的辅导,并举行智力竞赛,不断拓展他们的生字量,开发他们的潜力。对一些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了系统的补差工作,确立“学有困难生”名单,对学有困难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辅导,并对他们作了跟踪调查,填写了调查资料,跟他们的家长经常取得联系,帮助他们在学习上不断取得进步,提高学有困难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并做好“学有困难生”的反馈工作。

二、小班化教学让我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某位教师,也会对这位教师传授的课程感兴趣。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就要注意塑造自身的形象。广博的知识、优雅的谈吐和高尚的人格是教师形象的魅力所在。教师要不断地充实、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去征服学生,使学生心悦诚服,产生学习兴趣。教师不仅在教学内容、思维方法上影响学生,而且以自己的整个人格的力量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尊重、信任学生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得到人格的尊重和必要的信任,才可能进入“主角”,参与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才能激发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坦诚相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极大的提供了师生心理相容的机会。经过小班化的教育,特别是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业成绩与他们的自尊自重有正比例关系。而学生自尊自重情感的产生与良好的人际环境有关,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有信心,并且能够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肯定,称赞,就有助于尊重需要的满足。他们的学业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谁也不是主宰,谁也不比谁高明。在教学中任何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能除去压抑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增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时常采用竞赛的激励机制,对学生们来讲,能够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学生就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

三、小班化教学让我能够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

1、小班化教育要求有效实现教育的个别化、个性化。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进行课堂双边活动,共振的频率增多,密度加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即使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会在融洽的氛围之中变得快乐而自信。使每个学生发挥主人翁意识,积极地参与到班级交流中。

2、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差异教学、个别教学,设计一系列有弹性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做到出现问题就能立即解决问题,不落掉一个学生,彻底淘汰差生这一概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

3、小班化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当学生感觉到老师就在他们身边,为他们排忧解难,学生自然会加倍努力以回报。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必须要有爱心和责任感。学生是非常可爱的,当你全身心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当中去,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是很有灵气,经常会给你一些意外的惊喜。这就是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会有闪光点,这个闪光点也就是教学工作的亮点。

四、小班化教学让我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心理学告诉我们,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比较固定的特征,它包括动机、态度、情绪、性格等诸因素。作为引路人的教师,如何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并在小班化教学中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1、激发兴趣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是智力开发的催化剂”。的确,对孩子们来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教研组全体老师都根据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在教学中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尤其可以“新、奇”激发兴趣。

2、质疑问难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途径。由于学生年龄小,接触社会时间少,有许多大人看来不必解释的问题,在孩子们心中却是难以理解的,他们想说、想问。作为教师则不能因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而压抑学生的各种个性。在小班化教学的今天,教师更应发挥小班人数少的优势,仔细耐心地倾听学生到底提出了什么问题,

小班老师教育心得 篇6

带托班这么长时间以来,我和孩子们一直配合的很默契。记得刚开始时,我特别没经验,认认真真地准备了一节课,可孩子们似乎一点也没兴趣,活动中间各种状况都有,尿尿的,打闹的。是内容不新颖,还是形式不灵活呢?弄得我没有了信心。但仔细想想,觉得还是没有抓住托班孩子的特点,他们这个阶段的学习是倾向于无意识的呀!

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再为孩子们的“不听话”而感到烦恼,而是跟着他们的思维走。结果到后来我发现,寓教育于游戏中,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才是托班教育的重要途径。

于是,我带孩子们拾拣树叶、树枝、石头等,和他们一起玩。在玩中,幼儿充分触摸了各种东西,还学会了清理、分类和收藏。而且,吃饭、睡觉也是幼儿学习的内容。吃饭时,我们不再是把饭盛给孩子,让他们“不能说话”地吃了,而是和孩子一起先来认识今天的饭菜,和孩子一起用右手拿勺子,盛起饭,热了就吹一吹.......等等。这样,不但养成了很好的就餐习惯,而且也对个别幼儿做到了照顾。

教育心得体会-小班 篇7

一、充分利用活动区, 做好课前课后的渗透

实践告诉我们:玩是孩子的正经事, 怎样让他们在玩中学到知识, 并使他们在活动课上难以掌握的知识点及知识点的延伸得到巩固与发展呢?那么, 就要充分发挥好活动区的作用。活动区的教育功能虽是潜在的, 却是多方面的, 它为孩子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它有利于提高幼儿口头表达、动手操作、自由交往的能力, 特别是对于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提高自信心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 陆韵含小朋友是一个文静的小女孩, 她开始很怕羞, 不敢回答问题。活动区投放使用后, 我发现她不再怕羞了, 求知欲也增强了。在语言活动中, 因她发言只张嘴不发声, 我们就多次鼓励她讲话发出声音, 在玩游戏时, 她又主动积极参与。我们知道现在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所以抓住这一年龄特点, 激发她多方面的兴趣, 使她的兴趣越来越广, 让其在参与活动中发展语言能力。同时, 老师耐心指导, 使她增强了自信心, 在学期结束时一些画册发回家, 他父母发现她都能看着画面一一把它复述出来, 非常的高兴。活动区是幼儿自由活动的天地, 它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幼儿的活动还需通过老师正确引导, 提高幼儿活动质量, 使其玩得开心, 又能结合课程的开展, 促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因为只有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 幼儿才能在动手、动脑、动口操作中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我班周玮庆小朋友, 初入园时口语表达能力十分差, 给人的印象口齿不清, 因老师听不清他要说什么, 多问几遍, 他就不要说了, 但在活动区整理时我们发现他动手能力非常强, 而且乐意帮助老师、阿姨一起整理。我们充分利用他的优点, 对他细心地指导。半年下来, 他的进步发生了由量到质的变化。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 他能上台较流利地念绕口令并大胆地看图讲述, 得到了家长的夸奖。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是有效使用的关键。老师对活动区材料的投放要下一翻工夫, 既要满足能力强的幼儿, 又要对能力弱的幼儿起到引导的作用。我班的徐志帆小朋友, 是一位出色的孩子, 任何东西一学就会。我在活动区投放材料中特别为他增设较难的内容, 再为他布置任务, 让他学会如何指导别人, 及学会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可见, 活动区得到充分利用, 老师既能省力, 教学内容又得到很好的渗透。

二、让各种玩具发挥作用, 达到渗透的目的

小班幼儿兴趣稳定性差, 对一些游戏只玩一遍, 就无心再玩第二遍, 这样就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大型玩具、玩沙、玩水玩具、还有一些自制的区域玩具是孩子最受喜欢。我抓住幼儿这一特点, 充分地利用这些玩具, 发挥其作用, 使幼儿在玩中既获得知识, 又渗透幼儿活动内容。例如:有一次让幼儿玩滑滑梯时感受儿歌“滑滑梯, 上去好像爬高山, 下去好像坐飞机”。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熟读了儿歌。五颜六色的滑梯是幼儿语言输出的好地方, 让幼儿看着、摸着颜色来说出词汇, 幼儿的兴趣高, 掌握起来也较牢固。还有一次利用大型玩具捉迷藏, 利用滑梯玩夺红旗的游戏, 老师把红旗放在滑梯上的中间位置, 让幼儿从不同地方上来, 看谁先拿到红旗。幼儿在这里玩的次数增加了, 兴趣没有递减。这样既提高了幼儿兴趣的稳定性, 又达到了体能锻炼的效果, 活动内容也得到很好的渗透。又如:充分利用区域玩具, 既让幼儿学会动手操作, 又给他们提供了用语言与同伴、老师交流的机会。在结合主题游戏中, 幼儿玩游戏“蚕豆宝宝”。幼儿在科学区用“奇妙的盒子”摸出大大小小的蚕豆;在数学区用“分类盒”把蚕豆按数量一一分成几份;在美术区, 幼儿又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不同表情的蚕豆娃娃。孩子们沉浸在“玩”的快乐中。

三、通过户外活动进行渗透

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但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在幼儿自由活动中进行渗透教育, 幼儿每日都有一定时间的自由活动, 此时老师不应该放任自流, 而应成为一个积极的观察者、倾听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看到不正确的行为, 听到不正确的语言, 要及时纠正。例如, 一次玩滑滑梯时, 突然, 校外传来一阵救护车鸣笛声音。孩子们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我趁机提问, 叫小朋友猜猜是什么声音。不少小朋友回答是救护车发出声音。我进一步发问:救护车上为什么安装这样的喇叭呢?幼儿马上积极思考, 认真回答, 很快地认识了救护车的声音。由于老师一个小小的提示, 幼儿很快地进入活动中去。还有一次, 在幼儿园举行升旗仪式后, 幼儿对国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就带幼儿去观看小学生升旗的过程, 并跟他们讲有关爱国旗方面的知识。并让幼儿去观察红旗的颜色, 及红旗上有几颗星星, 让幼儿说出红旗及星星的颜色, 又让幼儿数一数有几颗星星, 并进行比较大小, 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 又为幼儿活动内容得到渗透, 也为幼儿增加了不少的知识点。

四、在日常生活各环节中进行习惯的渗透

茶余饭后是对幼儿渗透的好时光。例如, 当幼儿吃饭时, 向他们介绍饭菜名称, 这样, 既了解了今天吃什么, 又能增加幼儿的食欲。当幼儿盥洗时, 向幼儿讲解水的用途与缺水的困难, 要求他们节约用水;当幼儿睡觉时, 向幼儿介绍正确的睡眠姿势和习惯, 如用鼻子呼吸, 不蒙头睡觉等。

浅析小班幼儿教育 篇8

一、小班幼儿争抢行为成因

幼儿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的养成也是幼儿教育的目标之一。小班是幼儿进入集体生活的开端,由于幼儿年龄小,爱模仿,可塑性大,易受暗示,好行为易于培养,坏习惯也容易形成。因此,老师在这一阶段帮助孩子形成良好行为方式和习惯,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尤为关键和重要。这一类幼儿不及时矫正或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得当,将来很可能成为“问题儿童”。据统计,小班争抢行为的幼儿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老师们都觉得现在带班越来越“吃力”了。从社会适宜观点而言,孩子的任何不良行为出现,皆可视为适应困难的征候,显示孩子遭遇困难,不仅无法以自己的智能、经验去克服,而且无法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去适应环境的需求,唯有诉诸偏差行为以满足。从心理卫生的观点来看,孩子的不良行为显现,皆可视为求助呼声,需要老师来帮助,予以有效的矫正和辅导。幼儿期属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是初级阶段,他们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比较差,通过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或要求他们自我约束的办法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而斯金钠提出的强化控制论恰恰为我们塑造幼儿良好行为、矫正幼儿偏差行為提供心理学上的依据。

二、小班幼儿争抢行为的强化矫正策略

对于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交往沟通能力欠缺,特别是行为偏差的儿童,情绪上与老师对立,老师的说理、劝告根本无济于事,常会让老师感到无从下手,直接实施强化措施会有很大的障碍,有必要从心理上、思想上与幼儿进行沟通,营造和谐氛围,有助于激发和提高期望行为的发生率,保证强化策略顺利实施。

(一)关注争抢行为的幼儿,搭建心理桥梁

争抢行为的幼儿常招老师批评、责骂。老师不喜欢他们,他们也会害怕和远离老师。才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喜欢上孩子,也只有让孩子喜欢上老师,他才会配合教育。

(二)寻求家长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孩子的在园表现,家长不能直观了解,他们不能客观的认识评价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最棒的,因此,老师更要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运用录像的方法记录孩子的不良表现,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教育,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提高争抢行为幼儿的威信,协调同伴关系

争抢行为的孩子,由于扰乱集体秩序或伤害欺负同伴,因此会招同伴集体的敌视和冷落,再加上老师对他们批评和斥责,影响了他们在集体中的形象和威信,很多同伴不愿与他们交朋友,在这种敌视和孤立的环境中生活,会使孩子破罐子破摔,行为更加偏离。老师要树立争抢孩子在同伴中的威信,使同伴愿意和他们交往,使他们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三、实施强化矫正的基本原则

(一)恰当使用强化物

强化物发放要及时,一旦所期望的行为出现立即发放。强化物的使用量要尽可能地少,每次正确反应之后,只能给予少量的强化物如葡萄干、巧克力球等,每次只能以一粒或一颗为单位来强化某种正确反应。总之,正强化物的给予量要充分体现“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在矫正初期,老师更多地使用食物、玩具等物品作为强化物,借以强化受训者出现的良好行为反应。但经过一段时间矫正过程之后,如果能给予幼儿更多的爱心与关怀,加以运用适当的次级强化物或社会性强化物。

(二)严格执行方案的程序,严密操作行为矫正策略

实施行为矫正方案必须严格执行既定的一切操作程序,正强化的操作步骤如“典型案例分析”中所示,不能有任何的随意性,否则行为处理过程就会乱了套。

(三)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体会 篇9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自己这种解决纠纷的方法,暂时是缓解了小朋友间的矛盾。但是孩子们还是不能学会如何处理与伙伴间的纠纷,自己并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所以一旦遇到矛盾,还是会发生类似的冲突,比如硬抢了,或者和伙伴打架了……

而我这种直接告诉孩子怎样做的方式,就像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了他们,忽略了让孩子去思考,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当再次面对孩子间的矛盾时,我更多的时候是问清原因,启发他们说出应该怎样做。比如我会这样问:“你为什么抢别人的玩具?这样做对吗?想玩别人的玩具应该怎样和小朋友说呢?”

“玩具是大家的,能不能把玩具都自己霸占着呢?别人想玩你的玩具,你会谦让的让别人玩玩吗?

小班下学期教育心得 篇10

寿光侯镇李官幼儿园 郭承花

“老师,李家栋又没有背上书包。”我正在组织孩子们放学,丽华小朋友跑到了我的跟前。我回头一看,李家栋正拿着自己的书包在桌子旁边站着。

李家栋是我班年龄最小的一名幼儿,自理能力非常的弱,平时收拾彩笔、穿脱衣服、背书包等,都是在别的小朋友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从周一开始,为了锻炼他的自理能力,我不再让其他小朋友帮助他了。

我走过去,从别的孩子的手里接过了一个书包,对李家栋说:“来,李家栋,老师教你背书包。,我双手握住书包的被带,往身后一轮,书包背到了我的背上,孩子看了看我,站在那儿一动没有动,我用鼓励的眼光看着孩子说:“试一下,家栋!保证能背上!”孩子用疑惑的眼光看了我一下,用双手轮起了书包。结果没有把书包轮到背上。我又拿起了书包,对孩子说:“看着老师背。”我又在孩子的面前示范了一下。在我的鼓励下,孩子小脸涨得通红,双手轮起了书包,孩子真的把书包轮到了自己的背上。

“妈妈,我会背书包了,这是我自己背的书包,好不好。”家长刚刚把家送卡送到我的手里,孩子就大叫起来。“真的?我们的家栋真棒!……”看着他们母子的表情,听着他们母子的谈话,我感到自己心里暖暖的。

2.老师的困惑

寿光侯镇李官幼儿园 郭承花

“老师,我来告诉你,你能不能不叫朱培涛拍球。”昨天早上,我正在晨检,朱培涛的奶奶就来告诉我。

我笑了笑问道:“为什么不让他打球?”培涛的奶奶告诉我,孩子回家说:“俺在学校里不愿意拍球,俺老师就是叫俺拍球,俺不愿意上学了。你快去和俺老师说说,我不拍球了,再拍球我就不上学了。”我听后对老人说:“孩子很小,拍球是为了锻炼孩子手眼的协调能力,对孩子的健康有好处。”没想到老人听后对我说:“哎呀,李老师,我看着拍球很累人,把孩子累病了更了不得。我不管他什么手眼协调不协调,就是不要累这孩子就行,我来和你说一说,以后拍球不让朱培涛拍就行了,等他长大以后再练吧!我也舍不得孩子。”说完,老人不再听我任何的解释就走了。

我站在那里真不知八个一活动时,是否再让孩子参加。

3.变色的苹果

寿光侯镇李官幼儿园 郭承花

下午第二节活动课,我正在给小班的孩子上常识课《认识苹果》,为了增加孩子们的感性认识,让他们可见、可感,我准备了许多苹果。红的、黄的、绿的,每人发一个。课堂上孩子们的气氛一直很活跃,孩子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

在课堂小结时,我让孩子们在回顾一下苹果的特征。当我问及苹果的颜色时,家栋小朋友站起来支支吾吾地说:“老师,是不是苹果掉在地上就会变了颜色?我家的果园里有好多那样、那样的苹果。”他的小眼睛向屋内四处看,试图找一种他所说的颜色。

变色的苹果?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把我给弄楞了。于是我追随他的目光和他一起寻找。“那种,那种”他终于在墙壁上找到了他要表达的那种颜色——棕色。明白了,原来,他说的是掉到地上的烂苹果!

多么细致的观察,多么珍贵的发现!我深感惭愧,这么多年,《认识苹果》这节课我讲了好多遍,却从没想过要和孩子们一起去认识一下烂苹果的颜色。为什么?只因为教材上没有这部分内容。

不知道我的同行们有没有和我同样的思考?

4.拥 抱

寿光侯镇李官幼儿园 郭承花

户外活动的时候,我和孩子们一起在做“熊和木头人”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兴奋,教师在讲了游戏规则之后,游戏开始,老师喊道:“熊来了”,孩子们应该站住不动、也不能出声,有几个小朋友的自控能力不好,忍不住笑了起来,我把发出笑声的孩子请下去休息。有几个调皮的小朋友觉得很好玩,就故意发出笑声来,我看到孩子们开始不遵守游戏规则了,就想起了一个办法。谁最遵守游戏规则,我就和谁拥抱一次,没想到孩子们一下子就遵守规则了,游戏进行得有条不紊。

老师的一个拥抱,就能让孩子遵守一个规则。后来,在很多的游戏中,只要有孩子不遵守规则,其他孩子就会提示他:“你不听话,老师就不抱你,老师只抱俺。”多么简单而容易的一个动作,同行的老师们,当你遇到孩子调皮时,你也不妨试一试这个动作,看看效果如何?

5.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寿光侯镇李官幼儿园 郭承花

周六,和几个好朋友聚在一起吃饭,菜上来之后,我开始招呼孩子们多吃菜。我对见见说:“来见见,今天你是孩子的大哥,你带领小弟弟小妹妹多吃菜。”没想到见见的妈妈张女士却说:“哎呀,你叫见见领着他们吃饭,他难给你领好,在家不吃饭的人,今天还要带别人。”我看到见见的脸一下子变了颜色,刚才那股高兴劲全没有了。我赶紧给张女士使眼色,张女士不再说话。于是,我对见见说:“来见见,你妈妈说你在家不吃饭,阿姨不信,今天你就给阿姨带着个头,让你妈妈看一看,我们的见见爱不爱吃饭。”听了我的话,见见又重新拿起了筷子。

一顿饭下来,孩子们在我的鼓励下,个个容光满面,最小的孩子也吃了将近一个馒头。朋友们都夸我的办法多。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饭后孩子们都到院子里去玩。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和朋友们交流了很长时间。朋友们对我说:“李,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收获,我们会记住你的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6.放开手,让孩子健康成长

寿光侯镇李官幼儿园 郭承花

还记得孩子是如何学会走路的吗?家长一步步后退,孩子一步步向前。慢慢地,孩子的脚步越来越稳,走得越来越快……可能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有这样的育儿经验,不过,这样的经验,在孩子慢慢长大后,反倒被一些家长淡忘了。

在“字要多认点,才艺要学好点”等信条下,家长对孩子大包大揽,不会自己系鞋带不要紧,对父母冷漠点也不要紧,只有学写字、学才艺最要紧。只是父母不知,他们过度的爱已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不过,经历是财富。如果真正爱孩子,就应在适当时候培养他们相应的本领,孩子能爬时就让他爬,能走时就让他走……如果始终抱着扶着,襁褓中的孩子怎能长大?

家长退一步,孩子进一步,这是学步的规律,也是教育的规律。只有给孩子适度的爱,他们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7.感 动

寿光侯镇李官幼儿园 郭承花

今天下午,我刚到幼儿园,值班的赵老师就告诉我,你看,你们班的仲伟豪给你带什么礼物了。我接过一看,原来孩子给我带来了有三十多个山楂。

赵老师告诉我,今天有一个朋友送了一些山楂给她。他刚拿到家中,被仲伟豪看到了,仲伟豪就告诉她:“说我老师最爱吃山楂,我要用塑料袋装上一些送给老师。”

接过山楂,我来到仲伟豪的跟前,蹲下来感激地问:“伟豪,你怎么知道老师爱吃山楂。”伟豪用手指了指后面的玩具厨说:“你那儿不是放着山楂吗?昨天放学时你不是还吃了吗。”

我恍然大悟,周一的时候,我正往园所里走,看门的老李提着一篮子山楂要我吃,我随手抓了他一把。回到教室就放到了玩具出的旁边,昨天放学拿衣服时,就随手拿了一个山楂吃了。

小班化教育之我见 篇11

关键词: 小班化    小班化教育    班级管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传统学校教育和班级授课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趋势之一是教育内容整体化和个别化,即教育内容一方面重视认识与情感、意志的结合,以塑造教育对象完整的人格,另一方面针对每个个体的差异,提供最合适的发展。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小班化教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其已是全世界教育研究者的共识。小班化教育实验在中国有近二十年,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也有不少学校效果并不明显。实际上,小班化教育质量是由其量的规定性(主要指教育设施配给、资金投入和师生比例等)和质的规定性(主要包括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学观念、教育技术等)决定的,主导因素在于质的规定性,即在于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能力。小班化教育效果欠佳,主要问题在于教育者教育理念更新不足,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力度并未能与现代小班化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同步。

小班化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班级教育(大班)相比,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开放性与发展的自主性和个性化。与小班化教育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有:(1)“教育平等”的理念;(2)“学生主体”的理念;(3)“个性发展”的理念;(4)“全面发展”的理念。“个性发展”的理念是小班化教育的核心理念。个性化教育是小班化教育的重要特征,是一种注重学生个别差异,根据学生发展水平需要,寻求最近发展区,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进步的教育机制。小班化教育由于班级人数减少,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了解、研究教育对象,为其制定不同于他人的教育策略,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在各自起点上进步,从而真正落实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教育。目前许多从事小班化教育管理的教师理念仍停留在传统大班教育上,不具备小班化教育需要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精湛的教育技术,导致将传统大班教育中的各种观念、方法在小班教育中简单套用,使小班化教育只是表面化发展,难以发挥小班化教育优势和效益。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将班级管理限于一般事务处理,仅追求“太平无事”;(2)忽视学生个性而进行划一性、专断型“高压管理”;(3)班级规范和活动流于形式、千篇一律,缺乏活力,忽视学生主动性,民主化程度低;(4)对学生个性化发展没有设定明确目标和实施方案。总之,理念的落后、实践的盲目性,导致小班化教育管理价值目标偏离和缺失,致使小班化教育下的班级管理现状与理应达到的状态和效能相去甚远。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在班级管理方面给了我们很重要的启示,为我们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重视个体差异,坚持全面发展观。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表明,作为个体,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七种智能,没有绝对智能的高低之分,只有智能组合的不同,并且每个个体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创造力。根据这种观点确立的教育策略是:了解、正视学生个体智能组合的不同并相信学生的潜能,对学生不能求全责备或要求十全十美。我们的教育必须有利于学生所有智力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转变观念,建立教育是适应学生、尊重个体的教育的观念。因此,引导学生智力发展时必须面向全体,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发展,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引导智能展示,寻找个体智能强项并加以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个体智能组合的不同,使得他们各有优势和强项。老师的任务是充分了解并找到学生优势智能的最佳发展点,并用优势智能带动其弱势,得以全面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正视学生的智力差异,积极主动地铺路搭桥,引导学生展示智力,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智力强项和智力发展最佳点,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教育过程中,根据教育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如专题讨论、辩论、小品表演、影视观摩、新闻透视、技能表演、音乐沙龙、社会调查、班级周报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展示特长和个性提供场所与平台,使每个学生发现自己智能强项和兴趣点,为普通学生提供建立自信和多元发展的机会。

3.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独立的个人都是多种智能的组合,并且各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优势程度不同,因而常常表现出不同智能强项和智能组合。传统评估方式是标准化的考试,无法客观评价学生的智能表现。因此,要正确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且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班主任(班级管理者)应充分利用校内外及班级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各种研究性小组,并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活动档案和研究专题作品集,让学生体验成功和发现自己的智能强项。对学生活动进行观察和记录,形成档案,通过活动档案对他们进行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等方面的合理评估,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智能强项,引导学生以强项为弱项入口,使强项更强、弱项不断改进。

传统大班教育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在实际教育中不便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不便因材施教,不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采用的是批量生产方法,学生不同天资水平被淹没,使所有人整齐划一。小班化教育由于人数减少,使学生广泛参与成为可能,教育者能够在教育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特点、关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具备大班教育和管理不具备的优越性,使教育个性化实现成为可能。

因此,我认为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育能力,是现代小班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孟媛东.美国小班化教育研究.北师范大学.2012.

[2]刘永和.我国小学“小班化教育”实验的方向.2012.

上一篇:青铜葵花三年级读后感下一篇:农村土地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