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举措提升教师幸福感

2024-05-12

三举措提升教师幸福感(共9篇)

三举措提升教师幸福感 篇1

Xxxxxxxxx 开展“三讲三提升”活动举措

按照省委、市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xxxxxx结合工作实际,将在系统开展“讲责任、讲作为、讲正气,提升素质、提升水平、提升形象”活动,以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具体举措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后,xxxxx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机关干部会议,切实将 “三讲三提升”活动列入重要日程,研究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活动方案和有关领导讲话,进一步吃透精神,找准目标,增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加强培训,锤炼党性。采取内部培训和和外出轮训的方式,帮助工作人员树立站位全局、忠诚履职的观念,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查不足、辩是非、明方向、定措施、抓整改、创经验,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执行力和带动力。通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观看廉政教育片等形式,切实加强党性教育、纪律教育和廉政教育。

三、深入基层、改进作风。深入开展调研,认真听取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一是进一步深化“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xxxxx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一线听民意、解难题。二是深入基层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建立战略目标,指导企业积极、健康、向上发展,为企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媒体,及时宣传商业系统开展情况及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特别是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力,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xxxxx还将积极参与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各种活动,在全系统掀起“三讲三提升”活动热潮。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三举措提升教师幸福感 篇2

关键词:政工工作,景区,实践

在新时期, 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的加速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成熟、理智、不盲从、人性的个性飞扬成为新时代的一个鲜明特征, 应该说, 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体现。与此同时, 一些新问题, 如部分人的美丑、荣辱观念在某些方面“错位”, 道德标准一定程度上的“异变”, 思想和心态明显复杂化等情况也不断出现, 给新时期的政工人员提出了新的课题。山西省的恒山景区坚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从了解职工、关心职工、提升职工入手, 把政工工作作为贯穿于景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和灵魂, 作为景区工作作风建设和切实推进人文景区建设的内在动力, 积极努力把政工工作做“活”、做“实”、做“准”, 有效提升了景区政工工作, 为推进景区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和源源不绝的动力。

一、以引导、教育员工入手, 努力把政工工作做“活”

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新时期, 随着传媒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以及网络的普及使人们的认知范围大幅扩大, 喜欢思考和深度分析问题正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共性。在这种情况下, 单纯传统的说教型、上课式的教育方式已不为员工所接受。要让我们的政工工作“既入耳、更入心”, 必须在把政工工作做“活”上下功夫。

1. 用特色的形式熏陶员工、教育员工。

结合形势任务, 注重旅游景区特色的挖掘, 经常组织并引导员工开展一些有特色、有创意、有浓厚集体气息的活动。如借助恒山景区集体形象上人民网向全国人民拜年的活动, 组织员工通过多次重温、比对, 查找自身不足, 有效激发了员工的爱岗敬业感和集体荣誉感;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党的知识竞赛、读书笔记评比等活动以及到其他景区考察、学习等形式, 着力去影响、启发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确立并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使员工爱党、爱祖国、爱景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净化、升华。

2. 用寓教于乐的活动引导员工、凝聚员工。

利用各种节假日、旅游淡季时间组织职工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各种活动。诸如以景区精神命名的“恒山杯”各种竞赛;以打造五岳整体形象的“五岳共祈福”、“五岳重阳”等活动;以歌颂党、国家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歌咏比赛等。同时还鼓励员工自己进行创作, 不少员工展现景区美丽和魅力的摄影作品、文学作品、歌曲等已经成为景区形象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员工参与这些活动的热情很高, 大家在说说笑笑、快乐参与中受到教育, 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引导员工、凝聚员工的重要平台, 有效强化了干群关系和景区的凝聚力。

3. 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员工、激励员工。

景区每年都要组织劳动模范评比及各种专项评比活动, 但景区不是仅仅局限于评比过程, 而是把评比作为模范和榜样向广大员工积极展示, 通过把先进人物事迹以内部宣传材料、演讲赛及在各级媒体宣传等方式, 大力宣传劳模们的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并组织职工积极参与讨论。用员工身边发生的事、让生活在员工身边的人来教育、激励员工, 有效激发了员工的上进心、荣誉感,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层员工和普通员工涌现出来的榜样和模范成为景区近年来劳动模范的主力军。

二、把理解、关心员工贯穿始终, 努力把政工工作做“实”

新时期政工工作的开展, 如果仅仅就思想政治和说教而开展, 就难免单调和空洞, 但带着感情去做, 站在员工的立场上, 想员工所想, 急员工所急, 帮员工所需, 把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无形的东西融入到为职工办实事的载体中, 把理解员工、关心员工贯穿始终, 把“做实”政工工作融入景区各项工作之中, 力求促进员工在工作时充分站在景区整体工作的立场上, 把“大家”和“小家”真正统一起来。

1. 舍得投入, 为职工创造较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景区工作的特殊性, 使一线员工大多时间都在景区工作, 这样, 多方面解决好员工的生活问题, 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让员工安心工作就成为景区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 景区为改善一线职工的生活条件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 如提高伙食标准, 提高饭菜质量, 改善景区工作、休息场所等, 并适时组织大家开展各种活动, 有效促成了员工安心工作、主动工作、任劳任怨的良好氛围。

2. 处处用心, 为职工解除后顾之忧。

党工团妇等组织对口管理, 分工协作, 倡导景区工作无小事、员工生活无小事, 在细节上、在生活中处处用心, 尤其对员工家庭突发事、困难事多方体现组织关怀, 着力派人帮助解决。此外, 还利用年终和专门节日等定期或不定期慰问、援助困难职工, 尽可能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三、彰显人本理念、尊重员工, 极力把政工工作做“准”

在新时期, 思想政治工作的“以人为本”理念和企业文化建设推崇的“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对于工作中的每一个主体给以足够的尊重, 充分感知员工对景区工作的态度, 着力建立一种融洽和谐、同步共赢的管理文化氛围至关重要, 这就要求在政工工作中充分彰显人本理念, 尊重每一位员工, 切实在把政工工作做“准”上下功夫。

1. 建立员工与政工人员多方面的沟通渠道, 力求及时把握员工思想脉搏。

除座谈会、上下级谈话、员工合理化建议箱、工作简报等常规沟通方式外, 还通过各种活动的举办和定期组织员工思想动态分析会等形式来多方面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 对员工当前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现在心里在想什么等等, 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了如指掌, 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症下药。

2. 体现尊重, 营造和谐, 使良好氛围成为员工思想“升华”的“隐形力量”。

把关心人与尊重人、理解人与教育人、管理人与成就人统一起来, 充分体现尊重, 着力营造和谐, 有效实现个人与群体、员工与景区工作的最佳结合。

3. 注意疏通员工的思想渠道。

根据员工的思想反映, 针对员工普遍关心、尚存疑虑的一些热点、重点、难点问题, 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予以认真解答, 让员工充分理解和认识景区各项制度和管理举措;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的管理决策、工资奖金分配、重大的人事干部制度改革等, 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让职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就是说, 要努力在着力彰显员工的主人翁地位的前提下, 才有可能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为景区建设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提升幸福感的重大举措 篇3

民生幸福一直都是我们党的工作重心。记得五年前,十七大报告就明确提出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未来中国发展的主要工作之一,成为我们党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举措。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等,是当时改善民生的几大内容。现在,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并更进一步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重点任务。而习近平总书记将民生改善的重点更加突出,民生幸福的内涵更加丰富。

回首过去十年,民生的显著改善已毋庸置疑,社会建设的进步变化更让人唏嘘感慨。数字为证,全国新增就业人口过亿,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8倍,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民生幸福,相信每个人都能有真切感受。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

从国家“十二五”规划写入“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到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将“幸福”解读为“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再到党的十八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现在,这些民生期盼,这些幸福心愿,都有了热切回应,有了令人激动的决策规划。“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这里得到了最直观具体的阐释。这些掷地有声的承诺,每个字句都内涵丰富令人遐想,我们有理由坚信,未来的民生幸福,注定更加瑰丽多彩。“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一愿望,一直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今天,这一愿望因充满希望而愈加强烈。

首先,“幸福感”来自对社会发展的自豪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特别是最近十年,面对“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南方冰冻灾害等各种自然灾害的考验和世所罕见的矛盾问题,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实现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唯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才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民生保障得到更好的落实。

其次,“幸福感”来自对现实生活的自信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在史无前例的解决了十三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和初步达到小康水平之后,面对各种复杂情况和困难,始终把改善民生工作放在首位,十年来,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的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的实行、农业补贴资金规模的不断增加等等,一系列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不断出台,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百姓,都从中获益,感受到了党的温暖,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社会发展的成果,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

最后,“幸福感”来自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的正是我们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十八大报告绘制了一幅崭新的未来蓝图,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在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的重视和关注下,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会越来越高,人民群众也会越来越幸福。

伴随着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大举措的出台,广大职工的幸福感得以提升。然而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随着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变化也会发生改变。因此,期盼“十八大”开创更优的发展环境、出台更实的惠民政策,让民众幸福感再度提升。而制定和实行更“实”的民生政策,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缩小收入差距。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坚持限高、扩中、提低的收入分配改革方向,尤其是大幅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让普通职工特别是生产一线职工的日子更殷实,有了经济基础和物质保证,职工才会有幸福感。

提升幸福感,还涉及社会及个人的调整问题。社会的调整,首先是发展经济,把蛋糕做得更大,当社会总体上更加富裕的时候,解决问题的空间和回旋的余地就大得多;其次是努力实现社会公正,使大家机会均等,公平享受公共服务;再者要加强宏观调控,使收入差距既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又较为普遍地提升人们的幸福感;最后是引导人民逐渐适应新的体制条件和环境,这便是自我调整的问题。近几年,“职场幸福感”已然成为职场人青睐的话题。职场人普遍在物质幸福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注重精神幸福的提升。虽然薪资的提高随即也能提高生活品质,但在工作中能体味到一些温暖,获得更多的尊重,得到更多的体面,更是职场人工作的动力和幸福感的源泉,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如今,在全社会努力营造民生幸福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软实力的提升,为员工营造获得幸福感的工作环境。当企业从细微处关怀员工,以真挚的情感对待、打动员工时,员工才会以真情回报。只有幸福感强的员工,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能、效率和效绩。

三举措提升教师幸福感 篇4

对于教师职业,人们有太多的美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炬”„„而真正走进教师这个职业,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评价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个职业有太多的清苦与劳累:少的可怜的工资待遇,各种政令的严格束缚,家长社会的过高期待,„„其实世界上不存在所谓幸福指数高的职业或行业。从积极人格理论来看,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生活会产生明显不同的主观幸福感,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中也可能产生同样的主观幸福感。那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呢?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一、做好教师职业规划,帮助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

职业生涯,指一个人终生职业经历的模式。职业经历包括职位、工作经验和任务,受到员工价值、需要和情感的影响。教师职业生涯,是与教师本人在学校教书育人的一系列活动相关联的职业经历的模式。如在学校从教经历、教研活动中与教学经验的丰富、教育理想和愿望的实现,以及得到学生与社会的认可、尊重等等。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人才质量标准明确地提出随着教师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承担教书育人重要职责的教育资源开发的主体。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真正发挥教师的主体和关键作用,使其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引领者和开发者,首先必须使教师自己成为自行设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生命主体,实现教师生命主体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还存在这认识上的误

区和行动上的偏差,甚至对教师这个工作时间长、付出多、回报少的职业有很强的抱怨。著名教育家成尚荣曾说过影响、决定幸福的关键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有无目标;二是在目标迈进过程中有无展开自己的创造性。因此,不管对于新教师而言,还是已经在教师岗位上工作多年的老教师而言,让自己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动权,是实现潜能开发和人生价值的基础。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要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就必须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计划和管理,使自己的能力、技术、价值观等沿着崇高的目标,不断追求、不断实现,让自己最终实现职业生涯的不断超越发展和成功发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当然在这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个人目前状况和发展潜能,通过目标分解和目标组合的方法做出果断明确的目标选择,这样在实现自身职业规划目标的同时,必然也会让自己的职业幸福感获得提升。

二、理顺人际关系,为自己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建设的总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吹响了我国新时期建设的号角。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作为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校都没有和谐的校园,就谈不上会有和谐的社会。而教师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面对的人际关系是很复杂的,主要表现为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这四类。任何一方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当,都会让自己感觉力不从心,处处不如意,甚至无法游刃有

余的胜任当前的教育工作,这也是造成不幸福感的主要原因之一。那如何才能处理好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呢?简单概括来说就是尊重、理解、公正、互助。

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有同一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又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及新老教师之间的关系,先进教师与一般教师之间的关系等,他们之间在学历水平、文化素养、工作经历、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都有相似及不同之处。我们经常听说这样的话,即“文人相轻”,也就是教师之间不能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竞争与合作等现象,所以我觉得要理顺教师之间的关系,就应该做到相互理解和尊重,以诚相待,互相帮助,互相学习,通力合作,共同进步。这样,既有利于学校的工作,又有助于个体在工作中能和同事关系融洽,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则应建立密切、和谐、民主的师生人际关系,这就需要双方教与学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处处以身作则,使自身形象符合社会或学生对自己的角色期望;要信任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良好的期望;要主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防止和克服滥用教师的“权威”,随意向学生施压,造成交往障碍甚至陷入敌对状态。这样学生自然也就会理解,支持教师的工作,师生关系和谐了,那职业幸福感也自然获得提升。

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是一种行政关系。在正确处理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时,一要靠行政手段,二要靠职业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要尊重领导的人格,支持学校的工作,尽力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并积

极参与全校性的工作,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当作学校的主人。同时领导也要学会尊重教师、关心信任教师,公正、合理地评价教师的工作,发挥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实行民主管理;要严于律己,树立自身的道德威信。如果双方都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自然教师与领导也就会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氛围。

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关系之一,是加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一个窗口。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尊重家长,主动与家长保持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多方面作用,并通过家长开发教育资源;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子女的艺术,取长补短。家长要理解、支持、配合学校与教师的工作,经常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各方面表现,有针对性地教育子女。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那教师在工作中也就会更得心应手,工作的幸福感也自然加倍提升。

当教师把这些人际关系处理好了,也就会更加喜爱这份职业,职业的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三、爱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全球职业规划师中国地区首席培训师钟谷兰女士认为,爱不爱自己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职业幸福感。何为爱自己?要有规划,但不要给自己盲目加压;不做无谓的攀比,自己的感受比他人的看法更重要;懂得取舍与妥协,绝不要用完美主义来累死自己。

很多人所谓的爱自己,其实只是爱别人眼中的那个自己。很多人的不幸福感,都是自己太过于追求完美的个性造成的。我们一直强调要完善自我,但完善自我不等于追求完美。“完善自我”是一个方向,“追求完美”是一个指标。“追求完美”在心理学上叫做非理性信念,是不合理的。有一句话叫:“要么改变现实,要么悦纳现实。”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不满意,就想办法去改变它,如果不能改变它,就愉快的接受它。珍惜拥有,用积极的眼光看问题,我们才会有幸福感。人在工作中总难免犯错误,犯了错误要注意改正,这是需要的,但不要过多的自责,因为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人是不可能尽善尽美的,我们要对别人宽容,也要学会对自己宽容。很多老师也许曾和我一样,也是一味要求自己完美,不出错,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很多时候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但是面对不配合自己的学生时,自己的教育还是白费,学生既不领情,更有时还会唱反调,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乌有。在那样的时候,我常常会觉得很累,职业的倦怠感会非常强烈,工作压力也异常困扰着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废人,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为此,我更加努力,不停地学习,期望自己能有提高,能获得所有人的肯定。但结果我发现无论我如何努力,如何提高,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完人。在这样的心态下,我工作的结果就是使得自己错误犯得更多,甚至一度对自己绝望。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我拜读了黛比·福特的书《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现在我知道,承认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拥有完整的人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是各种积极与消极的特质彼此调和的

结果,无论少了哪一方面都称不上完整。最终,我学会了承认自己,接纳自己,做自己的朋友。虽然这一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但我的职业幸福感却得到很大的提升。

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篇5

幸福感受力是指人们对于幸福的认知和体念能力。有一句话说得很经典,“幸福,不是我们得到的多,而是我们计较的少”。虽然追求职业的幸福是每个教师都希望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较高的幸福感受力,它跟教师的性格倾向性、精神品位和德性、审美素养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目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与教师职业幸福感相对应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也普遍存在,教师的经济待遇、工作压力、社会地位等是导致教师职业厌倦感的主要因素。但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那就是一个人从事同一职业久了,往往会被单一重复的生活方式磨灭激情,自然会产生厌倦心理,相当于现在的一句流行话:“审美疲劳”。意思是再美的东西,每天在你身边,被你拥有,你往往也会熟视无睹,漠然以待。

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够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他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来抗拒 “审美疲劳”,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感呢?

1、从家人身上获得幸福感

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中,更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家庭。爱人的体贴周到,孩子的天真可爱,父母的健康安乐,是幸福;家人的互相激励,彼此促进,和谐共进,愉悦成长,更是幸福。反之,那种难以付出自己或亲人的健康乃至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杰出”、“优秀”是不可能使人产生幸福感的。

作为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教师。教师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共性,需要吃饭穿衣,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教师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人,一个可以拥有正常生活的现代人。教师会为衣食而忧,会被财富与权势所累,也会被亲情、爱情、友情所困。教师在努力做人、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做一个完完整整的人,一个快乐时尚的人,一个幸福的人。

实际上,那种放弃家庭教育、放弃自己的孩子、牺牲家庭幸福的教师绝不可能是称职的教师。教师家庭的孩子也是需要精心培育的幼苗。如果教师放弃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不能与家长共同成长,这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也是一种罪过!从这种意义上讲,教师教不好自己的孩子,不仅当父母不称职,当教师也是不称职的。

教师的幸福首先应该建立在家庭幸福的基础上,与家人共同健康地成长,努力把自己的家庭打造成为和谐家庭的榜样。

2、从学生身上获得幸福感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教育对象,有的老师能从学生身上获得幸福感,而有的老师获得的却是苦恼呢?我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师如何看待学生、如何与学生交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内心生活时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诧异、宽慰和愤怒。在儿童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以蜡烛来形容教师,“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实际上,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教师是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在成长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学业进步而喜悦,为学生的勤奋努力而高兴,也可以为自己的教学进步而欣慰,为师生的教学相长而欢乐。

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心烦;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爱的天使,那么你就会变成快乐的天使。怎样才能从孩子身上获得幸福感呢?方法很简单: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学生;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往。

一代代学生的铭记是教师永远的安慰,千万个学生的感激是教师不尽的财富。这种“安慰和桃李满天下”的财富,正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3、从学生家长身上获得幸福感

教师如何从家长身上获得幸福感呢?如果家长非常信任、肯定和尊重教师,那教师肯定会觉得很幸福。

那么如何获得家长的信任、肯定和尊重呢?

首先,教师要尊重家长,要用心倾听家长的意见。

其次,教师要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理解家长的所思所想,理解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再次,真诚地与家长沟通和交流。交流和沟通的目的是消除家长和教师之间在思想、价值观以及双方的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分歧,建立起积极的关系。

4、从同事身上获得幸福感

在我们的工作环境中,每天与我们朝夕相处的除了学生,还有我们的同事。我们生活的快乐与烦恼,工作的舒心与不快,都与我们的同事相关联。我们是与同事一起成长的。与同事共同成长,就意味着要与同事一起探讨教育教学

问题,研究教育教学方法,通过集体备课、钻研教材、解析课堂、开发课程、听课评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与同事共同成长,就意味着要与同事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获得失败的启迪,感受挫折的焦虑,与同事工程和谐相处,互相激励,互相关心,共同进步;与同事共同成长,就意味着要与同事共同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努力构建一个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教育工作团队,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与同事和谐相处、共同成长,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重要策略之一。当然,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创建奋发向上的团队,不仅是教师应积极参与、践行的事情,也是学校管理中应努力实施和实现的大事。

5、从领导身上获得幸福感

领导的赏识和肯定是教师幸福感的另一个源泉。

要想获得领导的赏识和肯定,关键在于以自己实际的工作成绩赢得领导的认可。只要自己用心去做,相信就能做出一番成绩,而领导也会看见你的进步,你的成长,会赏识你、肯定你的。

6、从自身修养中获得幸福感

《新纲要》理念下的教师职业应体验成长快乐,即在成长中体验幸福。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生命成长的重要内容,就教师个人本身而言,职业幸福感来源于自身的专业成长。这种专业的成长,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成长,应该包括专业精神、专业修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四方面。其中专业精神是引领其他方面的。教书育人是教师专业的核心,要实现这个核心,则必须通过专业修养的修炼。在现实工作中,教师需要从“神坛”上走下来,从以教师为中心、为权威的管理文化中走出,营造一种民主的、师生共同成长的文化,多给孩子自主成长的权利;教师需要对教育的价值进行重新思考,不能单一地关注孩子成绩的提高,而应着眼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知识、技能、心理等多方面的成长。

不同的人对幸福的感受和体验是不同的,这种感受和体验取决于人的内在素养,取决于人的境界。可以说,提高教师内在幸福感的关键途径就是提高做人的境界。幸福是无处不在的。关键取决于人的内在境界的高低,取决于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取决于人的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程度。作为教师,能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是一种幸福;能用自己高超的教学艺术感化学生,是一种幸福;能用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固守教育这一片热土,更是一种幸福。

7、与学校共同成长

学校的成长仅靠某一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全体教师、学生共同为学校的进步增添光彩,才能推动学校的发展,才能促进学校的成长。同样,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学校的培养。没有学校这个大舞台,没有学校形成的以老带新、以熟带生、师徒结对制度,没有学校提供的进修学习、实践锻炼等各种机会和空间,也不可能有教师的健康发展。

与学校共同成长就是要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观,为学校的健康发展鼓与呼,为学校的进步成长贡献力量。与学校共同成长的另一方面就是学校管理要健康、民主,要为教师搭建成长的阶梯,鼓励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引导教师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用教师们共同取得的成果激发教师的集体荣誉感、幸福感,让教师从中学会感受幸福、享受幸福。

8、与社会和谐发展

一些人认为,教育是一种职业,是为了糊口的一份工作。一些人认为,教育是一种事业,是净化人类心灵的高尚行为。实际上,教育既是糊口的工作,也是高尚的事业。

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教师职业有其特殊的要求,职业幸福感和教师自身的荣辱观、师风师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师德高尚、热爱学生、精通业务、教学相长、坚持学习、师生和睦、敬业奉献、团结互助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础和源泉,因此,作为教师,知荣辱、优师德,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职业幸福感!

当然,如果教师连自己的糊口问题都不能解决,哪就无法谈及净化心灵的问题,无法涉及人类文明的传承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国家重视教育、重视教师、努力提高教室政治和生活待遇的原因。

如果教师的温饱能够得到解决,不存在衣食之忧,那就应该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修养,如何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去教育和影响周围的人,使教育真正成为一种高尚的事业,使教师的发展逐步与社会的发展和谐、协调起来。

其实,教师想真正获得幸福感,最重要的一条是自己调整好心态,经常换位思考,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待每一件事情。时刻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时刻发现生活中的美!

我们既然选择了教育,选择了成为“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就应该与社会和谐发展,应该考虑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做出贡献,就应该轻物质、重精神,多一份淡定、少一份攀比,多一份奉献、少一份索取。

要努力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篇6

教师的幸福感是什么?那就是教师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中,感受理想目标与理想现实而得到的精神满足,从而在追求目标与理想的过程中得到愉悦的感受,是教师从工作理想到现实的最美的情感体验。显然教师幸福感的提升,既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最大程度地激发广大教师的内驱力、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优质教育,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惠及到每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幸福成长。除去教师的个人因素外,校长应如何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呢?

一、创设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首先校长要尽可能为教师创设舒适的工作环境。优美怡情的校园环境,良好便利的办公条件,会让教师留恋校园,顺心舒心工作。其次,校长要多关心教师的生活,在教师困难时的一些帮助、生日时送上祝福和生日礼物、生病时进行探望安慰——都会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让教师感觉到家的温暖,教师会乐于奉献。另外,校长要积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一个教师只有专业素养比较高,工作才能干得精湛,这是他就会获得学校领导的赏识、同行的尊重仰慕、学生的爱戴,由此产生职业幸福感。

二、慎重对待“事必躬亲”。校长要淡出领导角色,要统揽而不包揽,放手而不撒手,实践证明校长事必躬亲并不现实,也不利于集体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形成。因此,校长要避免动辄亲自动手,校长要充分相信教职员工,依靠教职员工,实行分层管理部门管理负责制。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聪明才智,让每个人都有压力和动力。校长在布置工作时主要是理顺机制,明确职责,把目标、方法、工作艺术等先行告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尽量不插手,要给具体办事人的感觉是:这项工作是他负责,成功失败全靠他的努力。如果领导在属下做事的过程中过多指点,他就会产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遇到困难推给领导,这样的工作显然没有效率,如果教师在工作时丧失了自己思想,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当然没有幸福感,所以,要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独当一面的能力和创造性。

三.要多给教师赏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指出,“领导的赏识”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和手段。因为对教师来说,它意味着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自己获得发展机会的多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工作成绩是否得到认可等等,而所有这些都影响着教师的幸福体验。因此校长要多给教师“好看”。一是校长要了解每个教师的优势和特长爱好。这样学校在安排文体活动、公开示范课、课题研究、兴趣特长活动组建等方面就能做到知人善任,用人所长,才能真正为教师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在对待这些工作时,才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有成绩感和幸福感。二是校长要有推功揽过的胸怀,多给教师创造“出彩”的机会,不跟教师抢荣誉,不能出了问题就往教师身上推,多位教师遮风挡雨,让教师倍感温暖。三是校长在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要有发现的眼睛、欣赏的眼光。要多给予教师适时的现实激励。即使一句真诚的夸赞的精神奖励和一点微不足道的物质奖励,也能及时巩固教师的工作信心,增强其成就感和幸福感。

四、制度管理和情感激励并重。只有完备的制度和落实制度才能保证工作的高效运转。但是事实证明制度制度也不是万能的。制度对大多数人是一种价值引领和行为规范,而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对于少数人是一种约束和要求。许多学校管理事情的特殊性使难以完全按照制度解决。教育是充满良心、良知的事业,更重要的是教师情感的参与。作为校长要尽量利用非权力因素,用自己坚定的工作信念、积极的工作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丰富的学术修养等,形成自己的影响力来焕发教师的内驱力,要用真诚的沟通加深理解,用真挚的情感凝聚力量,从而实现高效管理,带动、促进、激励教师的发展。教师也能感受到心灵的召唤和情感的慰藉,幸福快乐地工作。

五、开展“暖心工程”。学校作为教师管理的基层组织,应该从心入手,开展“暖心工程”让每一位教师沐浴爱的洗礼,让每一位教师感受到生活中有人爱他们,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从而自觉地全心倾注教育教学。

1、关心教师家庭生活,让其在幸福中徜徉。

教师生活的空间不可能是真空,不可能不需要任何物质的补给、不需一丝精神关怀、没有任何人情世故。作为管理者,应彰显人文关怀、人文管理。对教师家庭的红白大事、生老病死、经济拮据等问题,学校要及时送去问候,给予一定的时间处理,暖其心让其专心教学。

2、倾心教师专业成长,让其享受职业的幸福。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幸福来自成就感,来自富有创造力的工作。”学校要倾心搭建多样平台,促教师专业成长拉动其职业发展的内动力,从而在快乐中享受职业的幸福。

“孕育成长平台”:“青蓝工程”帮助青年教师快捷地从学生到成熟教师的角色转换,推注青年教师迅速熟悉学科教学的基本框架,演绎自我教学风格。“书香工程”让教师攀附智者的肩膀增加智慧,开展教师沙龙交流心得,促进教师互帮互助,避免曲线成长。“同科赛课”让教师在磨合的流程中,积累教学素材,打磨出自己的精品课例。

“享受成长平台”:提出打造个人风格、个人品牌,鼓励教师张扬个性,享受他人的认可。“推介展示”积极推荐优秀教师的优秀课走出校门,让上级教育教学主管赞许,同仁推崇,让教师享受成功的喜悦。“外派学习”,积极推出教师到外学习交流,享受优质学习;推荐教师到友好协作学校学习,享受优质培训,萌生教师职业的快乐。

3、真心关注教师身心健康,让其在幸福中愉悦。

身心的恣情肆意,利于行为的冲劲;健康的体魄,利于工作的推动。学校要真心为教师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其在幸福中愉悦。比如为教师进行医学身体检查,举行教职工运动会、成立教职工艺术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举行教职工联欢节目表演等,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激励教师与学生共锻炼,保持良好的状态、饱满的精神精心地工作,沐浴家的和谐温馨。组织放松休闲活动,积极创造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之间共同交流的契机,让每一位教师之间都能真心相待、和睦相处、让领导及时帮助排解教师心里的困惑,舒心地工作。

浅析如何提升中小学教师幸福感 篇7

幸福感强的`教师能够以积极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教学中,学生的受益是显见的,提升教师的幸福感需从改善外在环境及提高教师内在修养两个维度着手进行.

作 者:谢华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6) 分类号:G451 关键词:教师幸福感   外在环境   内在修养  

浅谈教师幸福指数的提升 篇8

------安阳县曲沟镇南曲沟小学刘向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人本管理,管理的根本问题是做人的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在学校时,教师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因而调动教师积极性就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因素,必须认真做好。说到底其实就是让老师们高高兴兴的工作,在学校找到归属感。

一、努力营造一个信任、和谐、愉快的的工作氛围。

建立和制定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有序、科学,是学校管理应该追求的境界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师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他们不喜欢领导盛气凌人的训斥和简单粗暴的管理,也不喜欢领导不负责,让教师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的管理。他们希望和欢迎领导能以民主的作风为学校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据此,我们确定了这样一个信条:少一点“不准”,多一点自由。这种人本化的管理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教师们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相互信任是一个团队不可缺少的因素,一岗双职让相互信任落到了实处。古语云:“士为知已者死”,作为知识分子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往往把得到他人的信任视为人格的尊重。因此,学校领导应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不要中必躬亲,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师资薄弱,800多名学生,却只有30名任课教师,其中包括学校的校级领导,而学校的日常事务繁多,我们以“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强者,依靠每一位教师办好学校”为信条,实行了一岗双职,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放手让教师大胆地干,只在恰当的时候才“过问”。例如我校的各科室的负责人都是学校高年级的科任老师,她们总是利用课余时间整理科室,并热情地为学校师生服务;还有我校的安全专干,不仅担任一个班的语文教师,还是这个班的班主任,但学校的安全工作从未放松过,每月的安全主题会布置的井井有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安全管理中。一岗双职的实施,不仅做到了教师人人有事做、学校事事有人管,更让老师们获得了信任的满足,大大激发了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 学校经常组织一些趣味活动,例如三八趣味运动会、四月踏春游园、五月高歌畅想、冬至包饺子、为教师过集体生日等活动。我校跑趟的教师比较多,有时冬至不能及时回家吃饺子,我们就在附近找了个大伙房,教师谁没有课就到伙房帮忙,有择菜的、有和面的、有弄饺子馅的,下学后大家齐动手包饺子,伙房内热闹非凡。当热腾腾的饺子出锅时,教师们的脸上笑开了花。学校还定期为教师组织集体生日,记得第一次我们捧着生日蛋糕、唱着生日快乐歌,为我们的教师过生日时,老师们笑容可掬的脸上闪动着激动的泪花,有老师说:“长这么大了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隆重地给我过生日。”还有我们的趣味运动会,让我们这些每天围着学生忙碌,而出现各种病痛的老师们,欢快地在操场上像个孩子一样,不在乎谁输谁赢,只在乎那爽朗的笑声。我们开展这些活动不仅缓解了教师工作的压力,更增强了教师们的团结协作的能力和意识,营造了一个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

三、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让教育之路走得更远

只有拥有一支教学业务精湛、道德素质高尚的教师队伍,学校的教育教学之路才能走得更远。然而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紧紧依靠政治学习,好像根本起不来多大的作用。试想一下,给每天给人讲道理的人讲道理,他们能听进去多少?所以学校必须开展一些活动,让这些人去感动,例如:开展的师德演讲比赛、征文、学习心得等,特别是在我们学校改革例会中的一个环节,“一分钟说自己、两分钟说别人”、“说身边人、讲身边事”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让学校的教师从身边找到学习的榜样,让榜样不在遥远。例如我校评选出的身残志坚的感动校园人物——程志顺老师,记得老师在发言稿上这样写到:当我们看到程老师拖着病残的身躯站在讲台上,为孩子们风趣地讲着故事、幽默地讲着数学题时,我感受到了我们教师的伟大,同时也感到了我的渺小;当有人劝程老师病休时,他总是开玩笑地说:“我生是学校的人,死是学校的鬼,只要我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这三尺讲台上,为我的学生上课。”还有我校评选出的老黄牛似的教师——王爱芹、刘中英老师等,王老师教两个班数学,又担任我校数学教研组组长,但学校体育器材室管理员调走后,又担任了该仪器室的兼职管理员,但王老师毫无怨言,而且每一项工作都做得一丝不苟。刘老师已近退休年纪,又加上两年前做了切除子宫手术,又有喉炎病,即便这样也一直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从未耽误过学校的工作。这样的老师太多太多了,在生活当中,我们的日子在一天一天平凡中度过,当我们把这些事迹一一说出来,它就汇成了一条小溪,一条滋养我校正能量的涓涓流淌的小溪。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学校教师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更使得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教师个人素质提升三年规划 篇9

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力只有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有由志向来培养,才干只有由才干来培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跨世纪人才,首先必须有一批忠诚教育事业、有献身精神、知识广博、治学严谨、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不外乎需要两条途径:一是离职进修或参加函授学习,即继续教育;二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强学习,注重教育科学研究,自觉开展终身教育。应当广开各种渠道,开拓多种途径,才能全方位提高教师的素质。对我来说,也应寻求各种继续教育的途径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为此,特制定个人素质提升计划:

一、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二、经常反思教育

1、随着社会、经济的急剧变革,教育改革将更加频繁、广泛和深刻,教师将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模式、过程、手段与方法,因而要求教师不仅要自觉地在情感、意志上不断调试,而且要具备能够分析、讨论、评估和改变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能力。教育的基本问题不仅是“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教”。因而教师必须思考各种教育行为对社会与个人的后果,给教育以终极关怀。

2、我认为反思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素质,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少犯错误,把更好、更正确的教育理念传授给学生,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上网求知

当今世界,信息高速公路已将整个世界联结成为“地球村”,网上学习、网上查询、网上交流已成为时尚。学校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我今年要在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上,应用电脑备课,提升自身素质,在课件制作等方面有所提高。

四、知识深造

由于如今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的陈旧率也越来越高,按照知识总量每3年翻一番推算,走上教育岗位的我,其知识已快有一半陈旧。知识更新刻不容缓,我要充分利用时间进行研修、访学、交流和查询,订购专业书籍、专业报刊、来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另外,还要参加继续教育,完成学历升级。在文化知识日新月异,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人提倡终身学习。可说是“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时时是学习之机”。作为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教师更要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学历。学历是证明一个教师思维的广泛性和知识的渊博性阶段证书。可以说没有一定知识水平培养不出高水平的人才。为此,我将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成人教育本科进修辅导,今年拿到本科学历。

五、更新思想观念

教科研的先决条件是教育思想的转变,知识、信息、理论的学习、积累、沉淀是教育科研的必备条件,而及时的总结、深化、内化、升华是其必然的归宿。只有这样,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才能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才能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教、学、研相长。

上一篇:大学生如何树立你的入党动机下一篇:忘掉不快乐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