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举措

2024-06-15

战略举措(通用12篇)

战略举措 篇1

法国人一周工作35小时的宽松节奏和发达健全的医保体系, 使得法国人的预期寿命不断增加, 去年男女平均寿命分别达到78.1岁和84.8岁, 成为欧盟国家中紧随西班牙之后的长寿国。然而, 法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法国人口出生率已走出“倒金字塔”阴影, 法国妇女现在平均生2.01个孩子, 进入欧洲人口增长较快国家的行列。但是, 20岁以下青年人在法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相关研究显示, 从现在到2035年, 法国中年人的平均年龄将从39岁上升到43岁, 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将增长80%, 7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将增长2倍, 8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将增长4倍以上。这种人口结构的演变趋势, 将在不远的将来导致法国非劳动人口超过劳动人口。

人口老龄化将直接引起劳动力短缺、社会活力减弱、养老负担加重等社会问题。为此, 法国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予以应对。

第一, 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福利型社会保障体系下, 激励有劳动能力者继续工作, 延长退休年龄, 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设法推迟整体社会的“衰老期”。另一方面, 法国自2007年起, 制定实施了一项“夕阳红”计划, 倡导健康生活, 注重疾病防治, 提高技术服务, 丰富社会生活等, 进一步创造和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的环境。

第二, 为起到人口蓄水池作用, 法国实行了积极的生育政策。妇女生育1个孩子每月可领到177欧元津贴, 直至孩子长到3岁。3年内若生第二胎, 孩子6岁前每月津贴达600欧元。如生第三胎, 政府会负责孩子到18岁, 每月津贴为900欧元。仅此一项, 法国财政需支出830亿欧元。此外, 法国的契约式同居制度使婚外生育合法化, 也提升和维持了人口的平稳增长。

第三, 重视利用移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国劳动力短缺。目前, 法国的移民人数已超过60O万, 约占总人口的10%。外来移民特别是熟练技术人员移民, 替代到法国人不愿干的岗位工作。根据《欧盟移民公约》规定, 法国正在变被动的“接受性移民”为主动的“选择性移民”, 通过居留证制度最大限度地吸纳“贡献性移民”, 以缓解法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战略举措 篇2

摘要:

水利部将于今年启动实施的三项“亮点”工程之一——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建设,经过全国农村水电系统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于12月完成了全国性规划,并且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专家审查,日前正报国家计委进入审批程序。据悉,中央已明确同意启动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在这项宏伟的蓝图不久将付诸实施之际熚颐翘匮请参加过这项规划审查的专家之一张岳教授畅谈对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并根据《规划》选编了部分内容予以介绍。

战略举措 篇3

一是优化旅游产业发展布局,推进昆玉红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打造知名旅游城镇和旅游城市。加快形成10个左右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城镇,5个左右区域性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加大线路整合力度,培育昆明—河内、昆明—曼谷、昆明—仰光、昆明—加尔各答4条国际旅游经济走廊和滇桂、滇黔、滇川、滇渝、滇藏5条国内旅游经济走廊,形成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培育建设一批设施配套、要素齐全、服务完善、特色突出的品牌旅游区。

二是重融合,更加注重发挥旅游综合功能。加快旅游业与城市建设、文化项目、产业建设、生态建设、乡村建设的融合发展,提高综合效益。

三是抓项目,更加注重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10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继续推进10个国家公园建设;着力推动200个旅游重大项目的建设,积极推进60个旅游小镇建设,打造一批云南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进一步推动高端品牌酒店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我省高等级旅游景区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力争年内向国家旅游局申报1~2家5A级旅游景区,有5~8家景区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在主要旅游城镇、旅游热点地区和主要旅游景区新建和提升改造一批游客服务中心,推动自驾车营地建设。

四是重改革,更加注重旅游发展的动力。加快推进全省旅游产业综合改革,加快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积极争取旅游投融资实现新突破。

五是积极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合作,打造澜沧江—湄公河跨国黄金旅游线,使之成为全省面向大湄公河次区域的重要国际旅游区;进一步加强滇港旅游战略合作,不断擴大“云南+香港一程多站”旅游概念及产品在欧洲市场的影响力,提升品牌效应,拓展海外客源市场。

六是树品牌,更加注重拓展旅游的市场空间。积极培育开发俄罗斯、南亚、中亚、澳新等新兴市场;大力开发家庭度假旅游、会奖旅游、自驾旅游、露营与户外娱乐、温泉养生、高尔夫度假、文化遗产体验和定制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市场,开辟云南旅游市场新的增长空间。

七是加强监管,更加注重维护好良好的市场环境,整治旅游市场突出问题。对15种重点整治的各类非法违法行为按照“依法依规、从重从快、顶格处理”的原则,一律从重从快,按上限处理,形成对各类非法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八是建制度,更加注重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建立定期议事协调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督办问责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段跃庆在会上强调指出,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云南加快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起步之年。只要抓住机遇、改革创新、趁势而上,云南建设旅游强省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战略举措 篇4

一、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提出及其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更是明确提出并确立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 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之中, 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那么, “全面从严治党”是如何形成的呢?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 我们党高度注重加强自身建设, 建党初期, 我们党主要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思想, 为从严治党打下了组织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为了对党内思想、作风、组织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整顿, 中央开展了整党运动, 揭开了改革开放后从严治党的序幕。1992 年,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坚持从严治党”, 并将从严治党写进党章; 党的十六大更是强调: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十七大、十八大则分别从改革创新精神、科学化水平等方面诠释如何从严治党, 使从严治党逐步深化和完善。

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把从严治党摆在突出位置, 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从2012 年11 月,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第一次论述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到2014 年12 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 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 他指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把管党治党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从“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 这一历史进程表明, 我们党既传承了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 同时又根据新形势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以说, 全面从严治党, 既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其他“三个全面”的重要保证。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责任担当, 彰显了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决心。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

( 一) 从思想上从严治党, 把好思想上的“总开关”

习近平指出: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一定要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当前, 在多元、多变的思想冲击之下, 一些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出现偏差, 丧失了最初的信仰, 成为贪污腐败的“大贪官”, 甚至成为脱离群众的“老爷官”。要解决这一现象, 首先, 要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武装全党, 从思想教育严起,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克服和改造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 要抓好党性教育, 不断增强宗旨意识, 强化党性培养, 增强“三个自信”, 补足精神之“钙”, 永葆党员本色; 最后, 要注重加强舆论引导,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只有解决好“总开关”问题, 才能以知促行, 以行促知, 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才能有保障。

( 二) 从作风上从严治党, 打造主体形象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多次强调, 要着力推动作风建设, 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到反“四风”、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 这些都表明了解决作风问题已经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 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因此, 在这种条件下, 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 练好从严治党的“基本功”。首先, 增强自律意识。习近平指出: “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 加强作风建设无尽期”, 新形势下的作风建设已经步入新的常态, 党员干部要强化责任担当, 自觉做到慎独、慎欲、慎微、慎权, 主动担负起抓好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 其次,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员干部要带头反对“四风”, 把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具体化, 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以优良的党风取信于民; 最后, 必须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抓好作风建设不仅是攻坚战, 也是持久战, 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不良风气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 我们应清晰的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永远没有休止符, 必须长期坚持, 才能真正取信于民, 才能把好作风内化为信念、外化为习惯。

( 三) 从制度上从严治党, 净化政治生态

习近平高度重视党的制度建设, 以制度治党推进从严治党, 让制度成为党的自身建设的硬约束, 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如今,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得到很大提高, 反腐败斗争更是取得重大成果, 怎样才能保持这些成果, 使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这就要靠制度。一、注重制度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在我们党自身发展的过程中, 制定了很多制度, 但很少能达到预期目标, 这就是因为我们制定的大多数制度缺乏科学性和操作性, 习近平指出, 制定新的制度, 必须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 能够真正让制度基于现实、便于操作。二、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往往忽略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存在着重制定、轻执行问题, 使不少人钻了制度的漏洞, 因此要真正做到在制度上从严治党, 关键在于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硬约束。三、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制度具有严肃性与权威性, 一旦形成, 就必须遵守, 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违反制度, 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 让制度真正生根发芽。

三、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战略举措

( 一) 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教育, 夯实从严治党的基础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站在从严治党,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高度出发, 深刻阐明了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教育的重要性, 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必须把加强道德修养教育作为人生的必修课, 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 夯实道德基础, 推动全社会形成和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 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教育, 首先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严于自律, 只有道德素养高的党员干部, 才能不忘做人之本、不谋一己之利, 在中国古代也非常注重道德教化, 如孔子提出了“举善而教, 不能则已”的主张, 孟子的“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及管子提出的“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的思想; 同时单靠自律还远远不够, 还需要接受“他律”, 借助法律、制度等外部条件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 自觉遵守党章, 无条件地接受党的纪律约束, 切实把权力用来为民服务, 夯实从严治党的基础。

( 二) 坚持依法治党, 将从严治党纳入法制轨道

治国必先治党, 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必须实现依法治党。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指出, “没有党规党法, 国法就很难保障”, 由此可见, 依法治国必先依法治党, 将从严治党纳入法制轨道。依法治党, 就是要求我们党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 这是因为, 我们党与西方国家的政党不同, 他是掌握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唯一执政党, 在我国, 要建设法治中国, 就必须推进依法执政, 就必须在党内实行法治, 加强党内法制建设, 增强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制定不敢腐的惩罚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腐不了的监督机制, 真正做到依法治党和从严治党, 为全面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保证。

( 三)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起, 就把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更是强调, “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 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始终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优良传统, 善于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 同时, 最大的危险也就是容易脱离群众,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 如果我们脱离群众, 那么我们党就会一事无成, 就不能生存。因此, 我们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将群众路线贯穿于从严治党的全过程, 谨慎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 这样才能切实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才能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4]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3-06-19.

[5]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10-09.

[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4.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8]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1-19.

战略举措 篇5

实施绿色制造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一、绿色制造是塑造企业环保形象的有效方式--形象营销策略 制造企业在将资源转变为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以及产品的使用和处理过程中,一方面消耗大量人类社会有限的资源(自然资源和能源),产出有用物(产品);另一方面产生废弃物(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资源,以及噪音等无用物),废弃物直接排入江河、大海和大气中,造成生态环境的退化.

作 者:谢家平陈荣秋 饶立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刊 名:企业经济 PKU英文刊名:ENTERPRISE ECONOMY年,卷(期):2003“”(2)分类号:F27关键词:

战略举措 篇6

一国发展方式所应具有的性质和特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发展环境高度相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发展环境下,由于工业化城镇化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和推进条件不同,发展的路径和手段也会不同。如,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加快发展往往是首要任务,这时,增加物质资本积累通常成为促进发展的主要杠杆;而在工业化的高级阶段,提高发展质量往往是首要任务,这时,鼓励技术创新、积累人力资本通常成为推动发展的主要手段。因此,发展方式没有最终形态,我们要努力形成的发展方式,应与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一致,与我国现代化所处的国内外环境相适应,应是全面、协调、高效、普惠、可持续和应变能力强的发展方式。

分阶段目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相当突出,不仅已严重影响当前经济的平稳运行,而且对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已构成潜在威胁。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另一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且其各部分和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艰巨任务。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既要考虑需要,又要考虑可能;既要有紧迫感,又不可操之过急。通过分析发展方式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的性质、严重程度,以及影响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及其制约强度,我们认为,实现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这一目标要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现在起到“十二五”时期末,要突出重点,着力消除制约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体制性因素,努力构建支撑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使发展方式面临的突出矛盾得到明显缓解,与我国国情特点的协调性明显提高,与发展新阶段的适应性显著增强,为在下一个五年规划期间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阶段:2015年-2020年,全面部署,统筹推进,通过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因素,基本形成与我国发展阶段和国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全面、协调、高效、普惠、可持续和应变能力强的经济发展方式。

具体要求

反映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的现代化应是包括人的发展在内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而不应再是过去那种过于偏重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我们所要建立的新的发展方式,也应有助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建设的全面推进。

反映协调发展的要求。现代化的各个方面是有机的整体,只有协调各方面的发展,才能保证现代化的持续推进。不仅现代化的各个方面要协调发展,各方面内部不同部分之间也要协调发展;新的发展方式应有助于经济内部结构的优化以及经濟与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反映高效发展的要求。高效发展是指在相同约束条件下实现更多产出的发展。它不仅有助于加快发展,而且有助于增强发展的持续性。经济要高效率地发展,是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禀赋水平偏低、工业化城镇化尚未完成这一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围绕全球资源而展开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这一基本趋势所决定的。实现高效发展,除努力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外,还要着力提高资本和人力资源等的利用效率。同时,新的发展方式还要有利于优化资源和要素在部门、区域及城乡之间的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反映普惠的要求。在“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实施几十年后的今天,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扩大国内需求、释放发展潜力、保持发展连续性的必然要求。新的发展方式要有助于各地区、各阶层共享发展成果。

反映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对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至关重要。国际经济发展史表明,当今世界南北发展巨大差距的形成,主要不是因为北方国家的发展速度快于南方国家,而主要是由于北方国家连续保持了百年以上的经济增长,而南方国家却常常因为外敌入侵、内部社会动荡等原因,未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现在,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彻底解决,人民生活已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保持发展的持续性,是新时期我国现代化面临的突出任务。这一方面要求将发展保持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也要求通过技术的不断进步、体制的不断创新,为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有足够强的应变能力。发展方式是一定历史和技术条件下的产物,条件变了,发展方式也要随之调整。否则,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不仅被中国的发展历程,而且也被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所证实。新的发展方式要具有随着内外条件和环境变化而进行自我调整、优化的能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实施的四大战略

针对发展方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深层体制性缺陷,“十二五”时期应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产业中高端竞争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和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有重大进展,相应实施如下四大战略:

一、以完善社会保障和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的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战略

假设在20l0年-2015年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要保持8.5%左右,而出口年均增长率比1978年-2008年平均增长率低5个百分点左右,这会导致相当于GDP的2.44%的需求缺口。要弥补这一缺口,未来几年国内需求平均每年需额外增加1.2万亿元左右。

我国政府基本保障支出比重和居民基本保障水平都比较低。扩大政府基本保障支出,提高居民基本保障水平,可以成为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从国际经验看,同等收入国家政府基本保障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平均为54.0%,而2008年我国这一比重在38%左右;同等收入国家政府基本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0.3%,而我国的这一比重是5.4%;同等收入和文化相似国家的居民消费率在60%左右,而我国居民消费率在35%左右。

为了挖掘基本保障促进消费增长的潜力,应重点解决基本保障覆盖面窄和地区间、职业间待遇不公平的问题,应优先保证五项“人人享有”,即免费的义务教育和中职教育、少量收费的基本卫生保健、适当的住房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养老安排。

初步测算,如果2010年-2015年能够基本实现五项“人人享有”,每年可以释放的内需潜力至少达1.1万亿元,满足扩大内需要求的90%左右。

我国实现五项“人人享有”的经济条件也基本具备。按照逐步缩小我国与同等收入国家财政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差距,到2012年将差距缩小50%,到2015年将差距缩小80%的方案,假定: GDP每年增长8.5%,一般财政支出年均增长13%,财政基本保障支出增幅高于一般财政支出增幅5个百分点,初步测算,未来六七年逐步实现五项“人人享有”,每年所需财政资金缺口在3000亿~5500亿元(2008年不变价)。通过适当提高中央所属企业红利上缴比例和出售部分新增资产,每年可以筹集5000亿元左右支持基本保障体系建设。

二、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的城镇化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城镇数量、城镇人口规模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都有大幅度增长。1978年到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由17.9%提高到45.7%,年均提高近0.93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由1.72亿增加到6.07亿。即便如此,中国的城镇化不仅质量不高,发展水平也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加快推进城镇化,持续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使大多数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镇,并变为真正的城市居民,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中国扩大内需有效的手段。

目前,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镇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要有足够的非农就业岗位以让农民就业;另一个是在有工作的基础上,农民及其抚养人口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城镇居民。这就是所谓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据测算,我国农民工总规模约为2.4亿左右,其中纳入城镇人口统计的农民工大约为1.23亿。无论是否纳入城镇人口统计,绝大多数农民工及其抚养人口都未能公平享受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通过DRC—CGE模型模拟分析发现,相对于延续现行政策的基准情形,如果能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并假设每年能使约5%的农民工实现市民化转变(享受城镇居民身份人口净增1000万),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教育、医疗及住房等公共服务,则估计将使我国2010年—2015年期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上升约0.75~1.06个百分点。以模拟分析的基年2010年为例,将带动GDP增加约3600亿元。模型模拟分析还发现,农民工市民化可以促进居民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农民工市民化还可以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人口转移,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三、以提升中高端产业竞争力为重点的产业转型升级战略

国际经验表明,形成产业中高端的竞争力,才有持久的竞争优势,但在一个国家,只有部分产业可能具备这种能力。应根据不同产业的特性,重点在研发设计、规模经济、精密制造、供应链、品牌和营销渠道等方面下工夫,形成一批今后二三十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在全球范围具有持久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

从我国目前的产业状况看,有可能、有潜力形成中高端竞争优势的产业:一是以较强的生产制造能力为基础,同时具有一定研发设计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集群发展特征突出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如机械制造、电子和电气产品制造、交通设备制造等,其中最为典型的四个子行业是机床、发电设备制造、汽车制造和高速铁路设备制造。二是以劳动密集和产业配套优势为基础,同时具有较大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和品牌等竞争优势提升空间的产业。主要是轻工、纺织服装、部分电子机械等产业。三是具有显著的市场和生产规模经济优势,同时具备技术、管理和经营上的系统集成能力的产业。如钢铁、有色、化工等产业。四是由于技术重大突破或全球范围打破技术瓶颈,形成新的技术平台和发展机遇的产业,以及体现国家战略要求,由国家直接大量投入支撑的产业。如航空航天、新能源和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当然,哪些产业能够形成长期竞争力,最终将取决于市场竞争。

四、以促进节能减排增效和生态环境保护、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为重点的绿色发展战略

中国政府已经提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自主减排目标,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行动计划。应以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为主要目标,确定“十二五”时期我国节能减排战略和路线图,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多种手段有机结合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积极发展与我国现阶段国情相适应的低碳技术和减排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和科技增长点。由于大部分二氧化碳是由化石燃料使用所产生的,一定意义可以说节能就是减排。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是一个能够反映节能减排进度的综合性指标,也易于与国际接轨。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政策重点

第一,不失时机地推进资源和要素价格改革,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首先,要加强对非传统资源的产权界定和保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非传统资源,比如排放权资源、频道资源等,变得越来越稀缺,越来越宝贵,迫切需要通过加大对其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同时,提高这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要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源税费制度,提高税费标准,并参照国际经验,改进资源税费在不同利益主体和不同利用相关者之间的分配关系。最后,要着力推进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容量等要素价格体制以及利率、汇率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切实加强对资源、环境、质量及安全等方面的社会性规制,正确和有效发挥政府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应有作用。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有关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重点解决法律体系不健全和标准不合理的问题。其次,增强社会性规制执法的约束力和严肃性,特别要避免为短期调控目的而放宽规制要求,或将社会性规制政策作为短期调控政策加以使用的做法。无论是在经济上行期,还是在经济下行期,都要严格执行与节能降耗减排及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既不能因为经济的暂时困难而放宽这些法律的执行标准,也不能因为经济形势的好转而提高法律标准。再次,要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信用评级、调查审计、认证认可、公正仲裁等专业性中介服务,充分发挥其在增强社会性规制政策有效性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要把对资源环境、质量安全等的管理纳入对各级干部的考核当中,从体制机制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得到切实贯彻。

第三,着力完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变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状况。

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改变那种把社会保障仅仅视为一种社会福利的观念,充分认识社会保障对扩大内需、提升人力资本、促进技术进步、增强经济整体竞争力等的积极作用。其次,要以实现基本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着力提升统筹层次,努力改变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不连续的状况。在这方面中央政府尤其要发挥主导和关键作用。要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制定和相关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改进我国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在公共服务事务方面事权和财权的划分,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各地政府都有充足的收入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最后,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立法的层次,增强相关法律的权威性,使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提供有法可依。

第四,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剩余分配机制。

要积极探索完善国有企业利益分配的有效途径。在进一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建立国有资产、国企股份、国有土地和资源等及其收益补充社保基金的长效机制。同时,将国有企业利润,按照合理的比率进行“分红”,上缴国家财政,彻底改变国有企业实际上在无成本地使用国有资产的状况。调整国民收入和国有资本的分配结构。要根据行业的经济技术特征,把目前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行业——石油石化、电力、电信、民航、航运、矿产资源开发等进行分门别类,对于那些无须垄断经营的行业,要尽快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各类所有制企业进入;对于那些确须由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行业,要以各种适当的方式,如特许权费、资源税、级差租金等,将其超额利润收归国有,使其行业利润率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基本一致。

第五,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筑基础性、共用性的技术平台,增加政府在共性技术领域的资金投入,强化政府整合科技资源和组织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作用。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在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增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发展。把应对气候变化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道德规范等手段,形成节能减排增效、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第六,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消费政策,促进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模式。一要完善消费品价格政策体系。要在普遍提高资源产品价格的同时,对居民消费实行阶梯水价、阶梯电价、阶梯天然气价格,对超过定额的消费收取几倍、十几倍乃至几十倍于基本价格的价格,以抑制大量耗费资源的行为。二要完善税收体系。要颁布符合我国国情的住房国家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和开征有差别的房产税率。要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大幅度提高筵席和奢侈品边际税率,变消费税主要从生产环节征收为流通环节征收。三要建立或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严厉惩罚过度占用和消费重要资源、尤其是过度占用和消费土地、水等不可贸易资源的行为。

战略举措 篇7

1“支教计划”是缓解农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矛盾的战略举措

当前, 重庆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失衡。一是城市超编与农村部分地区教师紧缺并存, 结构性矛盾突出。按师生比编制教师数量导致城市教师数量越来越多, 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因学生数量少而教师编制数量不足, 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生活指导教师没有解决相应的编制, 导致区域间和城乡之间分布不均衡。二是学科结构不合理, 语数等主要学科教师富余, 而短线学科教师明显不足;农村中小学外语、信息技术、音体美教师短缺。据市教委有关调查表明, 在铜梁县安居初级中学, 全校20个班没有一个音乐教师, 所有排在课表上的音乐课都没有真正上过;在潼南县的一个边远农村小学, 全校10多班没有一个专职音乐教师, 音乐课的上课教师都是语数教师的“搭课”;在有音乐专职教师的学校, 专职教师的数量也不够, 有的音乐教师周课时最高达到21节。三是年龄结构城乡差异大, 全市通过公招考试转正的近8000名代课教师大多数临近退休, 全部安置在农村, 而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分配到农村学校的又相对较少, 导致农村学校教师年龄普遍偏大。针对这些问题, 重庆市贯切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 在“三支计划”中推出了教师支教计划。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统筹部署, 要求城镇尤其是超编学校, 选派年富力强、具有3年以上教育教学经历的教师, 特别是中小学外语、信息技术、音体美等学科教师, 到农村基层去, 到最缺教师的学校去, 缓解了农村学校的教学压力, 解决了它们师资短缺的矛盾。这种以“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为取向的支教行动, 实现了城乡师资的合理调配,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

2“支教计划”是加快城乡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举措

教师支教计划不仅能够促进农村教师发展, 而且还能加快城镇支教教师成长步伐, 形成城乡教师互动共进的专业发展机制。一是教师支教计划更新了农村学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城镇派往农村交流的教师顶班上课肯定是少不了的, 但帮助被支援的学校老师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恐怕比单纯上几节课更重要。支教教师通过上课、交流、研讨等方式, 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办法、教学手段以及教研成果带到了农村学校, 促使农村学校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提高管理成效、更新教学方法。二是教师支教计划为城镇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平台。“支人”与“支己”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实践过程。城镇教师教人时也在教己, 支援别人的同时也支援了自己, “作用”他人也“反作用”了自己。农村、农民的生活, 给支教教师带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 将是影响他们终生的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广大农村教师苦教、苦学、苦抓的艰苦奋斗精神, 严谨的敬业精神, 严格的管理作风, 严明的纪律, 都有助于推动城镇学校教师教风、学风的根本转变。三是教师支教计划形成了城乡教师互动共进的专业发展机制。打破学校围墙, 打破城乡学校之间自我封闭的办学格局, 激励教师合作交流, 乃是构建相互沟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有力措施。城镇教师下乡“传经”, 农村教师虚心“学艺”, 城乡教师“双向交流”, 可以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支教计划”是农村学校深化课改提升质量的战略举措

当前, 大面积农村教师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据潼南县教科所的保守估计, 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师不到30%, 有40%的教师只知一些新课改的术语, 无法实践新课程理念, 有30%既不知新理念也不会新课改实践行为。市教委对全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提供了相关的佐证, 有48.50%的教师感到处理学生问题最欠缺的是思想观念、相关知识和技术, 还有21.00%的教师感到工作棘手的事情是专业知识缺乏和教学艺术欠缺。面对这种状况, 到农村学校交流的教师除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外, 还为所在乡村学校经常上示范课, 开展新课程专题辅导讲座, 培养青年教师, 指导农村学校开展教学研究。他们普遍把新颖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带到了农村学校, 改进了农村学校的教学方法, 使农村学生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享受到了平时无法享受到的教育快乐。农村教师通过切磋学习, 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 通过实践操作, 掌握了许多新课堂教学辅助工具, 能熟练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 熟练地操作投影仪, 并能灵活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打破了原来凭借“一本书、一本教案、一支粉笔”就上讲台的单一的原始课堂教法, 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开放、灵活的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这种城乡互动、行之有效的支教行动, 深化了农村学校的课程改革, 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促进了农村学校的快速发展。

4“支教计划”是促进城乡学校差异化特色发展的战略举措

目前, 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存在外在帮扶较多而内在联动较少的问题, 薄弱学校通常被看成是一个简单的资源获得者, 而自身拥有的个性化资源得不到充分尊重和有效开发。由此导致两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无法有效激发薄弱学校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由于资源输出的主动权通常在优质学校一方, 薄弱学校往往只能被动接受优质学校提供的资源, 难以对此进行系统整合;二是以单向输出为特征的“资源共享”不能充分利用不同学校的个性化资源, 限制了“资源共享”帮扶机制绩效的充分发挥, 难以助推受援学校打造办学特色。因此, 义务教育城乡统筹发展, 应从注重“外在帮扶”向更加注重“内在联动”转变, 实现由“差距合作”向“差异合作”演进, 提升薄弱学校特色发展的内涵品质。重庆实施的“支教计划”创新了城乡学校差异化特色发展机制。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支教行动是一种资源共享的合作联动。合作的逻辑是学校之间的个性化差异, 当这种个性化差异转变为城乡学校之间的公共资源时, 城乡联动、积极合作的利益基础就建立起来了。这种综合性的城乡联动帮扶行动, 有效地带动了“送师下乡”、“送课下乡”、“送培下乡”、“项目下乡”、“技术下乡”、“结队研修”、“进城留学”等多种形式的联动及合作, 促进了城乡学校之间的优势互补、差异发展。城乡学校的教师由“学校人”变为“学区人”, 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骨干教师作为人力资源也在区域内“共享”;各校特色课程也由“校本课程”变为“学区课程”, 学校之间实行更加灵活的教师交流、学生交流、科研合作, 做到资源共用、活动联合、业绩共享、捆绑发展。通过对个性化办学特色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在发展水平上实现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动态均衡提供了长效机制。

战略举措 篇8

一、国内品牌输出战略:国内品牌输出到国际市场

服装企业的国际化简单来说就是自创服装品牌如何进入国际市场, 从这个视角来看, 我国服装品牌国际化步子迈得比较早且比较大的企业就是宁波杉杉集团。杉杉成立于1989年, 1996年实施“多品牌、国际化”战略, 目前与日本、意大利、法国、美国等著名公司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逐步形成了“杉杉”、“法涵诗”、“玛珂·爱萨尼”、“纪诺思”、梵尚等二十多个不同风格定位的品牌。但由于国内品牌无法适应国际竞争及消费环境, 在“品牌文化”、“品牌设计”、“品牌传播”、“营销渠道”、“产品功能系列”等国际化方面战略准备及举措不利, 使得大多数品牌最终还是在全球市场折戟沉沙。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服装企业国内品牌直接输出到国际市场, 在“服装设计、服装营销、供应商管理、经营团队建设”等方面会面临较大风险, 以至于剔除表面风光后, 我国服装业目前依旧没有培养较高国际地位的品牌。品牌竞争力需要以综合实力为基础, 我国与发达的美、德、日、法等相比。品牌建设还有很大差距, 据美国Business Review与Interbrand联合发布的“2013年全球企业品牌价值100强”排行榜上, 排名前十的依次为苹果、Google、IBM、麦当劳、可口可乐、AT&T、微软、万宝路、VISA、中国移动。“2013国际十大品牌服装”排行榜前十名为CHANEL、D&G、Louis Vuitton、Christian Dior (迪奥) 、Gucci、ELLE、Calvin Klein (CK) 、Gianni Versace (范思哲) 、G-star、Giorgio Armani (乔治·阿玛尼) 。随着品牌输出战略的不断发展, 为了企业的荣耀、认可与肯定, 更多的国内企业会选择品牌国际化道路, 使品牌获得世界认可并成为“国际品牌”。中国品牌国际化, 对于中国企业来讲, 不仅仅是一种

二、收购国际品牌战略:控制全球供应链的高端价值链

我国服装企业经过多年OEM积累经济实力与国际制造经验后, 就想创建自己的国际品牌, 但由于品牌认同度和竞争力很弱, 往往创牌十分艰难, 因此为了实现全球供应链或价值链纵向国际化战略, 就有迫切收购国际品牌或者代理国际品牌的需求, 期望通过收购或销售国际著名品牌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得先机。这也是目前国内服装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最好方法, 成功收购后不仅可以升级品牌分享全球高端价值链, 还可以带动企业相关运营功能 (国际化设计、国家市场渠道等) 。例如成立于1992年浙江华鼎集团早年经营面料、成衣及贸易等。公司2004年收购了美国“FINITY”零售品牌全部股权, 成立了“菲妮迪时装 (国际) 有限公司”, 通过“并购国外著名品牌、在国外注册品牌、与国外著名品牌公司合作”等方式实施国际化经营, 提高了盈利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但收购国际品牌要注意风险, 量力而行, 比如四川腾中收购通用悍马品牌, 反应了国内企业期望通过品牌并购快速打开国际化市场的急迫心情, 但现实可操作性并不大。用昂贵代价收购国际品牌不能解决国际化面临的一切问题, 并不能代表企业已经完成国际化转型, 还是没有培育出会产生持续效用的中国品牌。通过收购国际品牌实施事件营销从长远来看并不可取。

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技术与生产的优势互补

服装企业具有典型的整合劳动力、技术及区位的特性, 就服装业而言, 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逐渐消失以及国际化贸易壁垒与摩擦的制约, 逼迫企业实行直接投资战略, 向其他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以及更加优惠政策的发展中国家 (印度、柬埔寨、墨西哥、越南等) 进行产业迁移。服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重要因素:一是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劳动力供给。投资国必须有充裕的廉价而熟练的劳动力供给, 保证企业国际化获得成本优势;二是需要有自己强大的品牌作为后盾。一旦服装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 对外直接投资依然还是国际品牌的“代价工厂”, 只是OEM从国内迁移到国外, 依然难以分享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利润;三是投资环境与优惠政策要明显。尤其要关注政府效率及政策稳定性等方面的投资“软环境”, 以便降低跨国经营风险, 实行前向价值链整合, 建立生产基地, 参与控制价值链, 分享高额利润。

三、深化贴牌战略:通过建立竞合关系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贴牌战略是服装企业早期国际化经营的一种有效选择, 通过贴牌生产, 服装企业与国外品牌建立了“竞合关系”, 优势互补, 在国际市场开拓、国际品牌宣传推广、东西方文化差异等方面降低了国际竞争风险, 减少国际化经营运作的冲突, 建立产业转移生产制造基地, 解决了我国服装产业产能过剩与设备闲置的严峻问题, 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实现企业短期利润目标。此外, 通过深化贴牌战略, 可以从纵深领域学习、借鉴、利用国际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例如在生产工艺、流程再造、工业设计、供应链物流运作、产品包装等方面深化学习并提升能力, 缩短差距, 提高企业综合国际竞争能力。服装企业竞争力依赖于“技术、资本、人才”三要素, 只有抓住新的国际分工表现出来的优势互补机会, 加强OEM深层次领域的合作, 全面提升OEM产品等级或档次, 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综合能力, 以便闯出一条更加光明的国际化发展的战略之路。

参考文献

[1]高宗逊.中国服装品牌的国际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战略举措 篇9

目前, 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中心城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产业结构单一、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小城镇功能不全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 积极地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合理的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道路, 从战略上积极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

一、克服自然经济观念, 明确认识新型城镇化

受历史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影响, 中国历代政府都存在“重本轻末”的现象, 片面地认为农业是国家稳定、民众生存的基础条件, 是社会有序发展的根本, 农民就应该固守土地。再加上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举措, 限制农民进城, 从根本上忽视了城镇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 近几年农民进城打工的机会逐渐增多, 政府对民工进城会对城市治安带来负面影响的担忧, 对农民进城使城镇基础设施受到损害、引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顾虑, 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面对这一状况, 我们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克服自然经济观念, 明确认识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 通过实施和推行工业化、城镇化的政策和立法, 实现现代化高度来认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积极探索高效利用土地的城镇化道路

占用稀缺的土地资源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因此要积极地协调保护土地资源和城镇建设之间的关系, 这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步骤。在土地问题上, 要从限制土地资源的消极保护原则向合理开发土地资源的积极保护措施转变, 把土地资源作为一种商品, 鼓励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从低效率发展为高效率, 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推进城镇化发展, 可以将农民转移到城镇, 农民在转移过程中空置出来的土地远远超过所使用的土地, 因此可以说, 城镇化发展使可利用土地资源的总量有所增加, 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三、建立城乡劳动力统一市场, 建立和完善户籍管理体制

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已经满足不了时代的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 因此要建立和完善户籍管理体制, 推进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中要充分考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吸引高素质人才等方面, 应该根据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具体形势和未来趋势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发展的新的户籍管理制度, 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 以坚持实行大城市与小城镇有差别的户籍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积极地发展城镇人口规模, 同时对大城市加以控制。等各方面条件成熟后, 可以实施全国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并且建立统一的劳动市场, 从根本上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相结合, 实现共同发展

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都是城市发展的方向, 二者相互促进, 新型城镇化更将引领智慧城市的方向。新型城镇化将丰富智慧城市的内涵, 扩展智慧城市产业、带动智慧城市的落地。中国各城市的智慧城市, 一定是城市管理者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 对资源进行最优化的调配。可以说, 新型城镇化是国家任务, 而智慧城市是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面, 因此, 可以围绕新型城镇化, 建设智慧城市, 将调动更多的企业资源投入到智慧城市, 从而促进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共同发展。

五、结语

党的十八大对新型城镇化提出了新要求, 也为未来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明确地认识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伟大的任务, 在中国城镇化开始整体转型与升级的新时期, 尝试资源整合、跨界合作, 用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创新城市建设恰逢其时。根据中国实际国情, 建立和完善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工作机制, 并保证城镇化发展机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全面推进城镇化发展。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 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因此, 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就必须要立足国情, 借鉴经验, 探索前进, 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 对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略举措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意义,战略举措

参考文献

[1]张毅, 刘春梅.加快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 .

[2]许开录.农村城镇化: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重大战略举措[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6, (2) .

[3]彭森.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K].中国改革年鉴, 2009.

战略举措 篇10

1 兵团及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1.1 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担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现兵团总人口已达258万人,建起了14个生产建设师、175个农牧团场,其中边境团场58个,形成了点状布局、带状布局的“三带两区”经济格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兵团区域经济出现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状况整体优于南疆经济带和边境经济带的状况,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协调,差异逐步扩大的趋势。另外,兵团产业机构构成中农业所占比重大于工业所占比重,兵团正处于工业化的较低阶段。

1.2 兵团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效

兵团职业教育目前共有各类职业院校24所(不含本科院校所属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所,中等职业学校22所。

(1)人才培养规模稳步增长。2014年,兵团共有专科学历在校生28099人,其中,普通专科层次在校生10878人,成人专科层次在校生17221人,与上年相比,增长13%。①

(2)专业布局调整取得成效。在兵团“三化”建设的引领下,兵团职业院校新增了与战略新兴产业相结合的重点发展专业,形成了以专业大类为主、覆盖兵团产业结构的专业体系,较好地适应了加快推进兵团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调整升级的需求。

(3)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近年来,兵团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为引领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2014年在新疆区预赛取得的优异成绩代表着职业院校教学水平和学生职业能力的明显提高,充分展现了兵团职业院校师生娴熟的技术技能和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

(4)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兵团职业院校紧密结合本地区企业用工需求,认真抓好企业职工在岗培训工作;利用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等,为多个团场提供了技能培训和技术推广工作,社会服务能力逐年提升。

2 兵团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新疆的定位是:“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一带一路”战略为兵团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2.1 促进沿线职业教育政策的对接

可以通过启动双边和多边职业教育政策对话交流,将沿线各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对接。与周边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区域职业教育资格等级参照标准,促进职业教育资格相互承认,为区域人员合理有序流动扫清体制机制障碍。②

2.2 为兵团职业教育走出去提供机会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中国装备将不断走出国门,与其他国家的各种合作将日益深化,这将刺激沿线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而沿线及新疆周边国家的职业教育较为薄弱。借此契机,兵团职业教育可以打通渠道,将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输出国门,建立兵团职业教育的威信与品牌。

2.3 有利于沿线职业教育的交流

定期开展职业院校间的互访交流,实现思想交流、经验分享、互学互鉴;派遣教师到合作学校进行支教帮教;职业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深化职业教育交流。

3 兵团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兵团职业教育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职业技能培训广泛开展。但职业教育依然存在社会吸引力不强、发展理念落后、基础能力不强、体系不健全、行业企业参与不足、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不强、职业教育走出去的意识和实力不强等问题。另外,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大部分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南疆和边境师的职业院校由于受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制约,专业结构比较单一,办学基础和师资条件较弱。

当前,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对新疆和兵团工作作出新部署,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升级对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在数量、层次、规格和素质上有了新要求。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适应现代生产技术和方式,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具备高水平操作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是促进兵团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撑。

4 兵团职业教育发展的新举措

4.1 提高认识,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企业是主体。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这将带动对大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要完成这一神圣的使命,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兵团职业教育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推行“双元制”、“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机制,与企业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根据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和行业企业的用人满意度来对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严格评估;同时,推动兵团建设规划创办工业园区,鼓励建设“厂中校”、“校中厂”,实现职业院校和产业园区企业的厂房、教室、宿舍、设备、场地以及技术人才等软硬件资源共享。

4.2 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带一路”不但要求职业教育为国内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同时也要求职业教育带动沿线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

(1)建立适时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机制。兵团要坚持职业教育与产业、学校与行业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工作岗位相对接的原则,建立实施调整的动态专业设置机制。实施学校自主设置、教育行政部门整体统筹、行业适时指导、信息公开的专业设置动态管理机制。

(2)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兵团职业教育要逐步扩大高职院校面向中职学校招生的规模;完善高职院校知识和技能并重的考核录取办法;不断探索和完善高职院校招收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的渠道和方式;扩大“5年一贯制”、“3+2”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处理好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方式和资源配置方案的衔接和过渡,实质推进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的“立交桥”建设。

(3)发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职业院校要面向行业企业开展多种类型的职工继续教育,与行业企业深化合作,提供立足企业岗位需求的多种层次和类型的技术技能教育培训服务,通过共同开发培训项目,提高培训质量和针对性。建设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实行不同类型教育之间和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4.3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1)寻求与沿线国家职业教育交流的机会。一方面要求政府积极引领,为职业教育走出去提供各方面的政策优惠。另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新疆的职业教育自身要加强内涵建设,为走出去打好坚实的基础。

(2)加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推行“双元制”、“现代学徒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和行业企业的产教深度融合机制,重视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或在公办职业学校投资建设生产线和相关研发和服务机构,促进由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分担职业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训成本的转移问题。

(3)优化职业教育院校的治理机制。兵团职业教育要扩大各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在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专业设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各职业院校也要依法制定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和符合国家战略规划的章程和制度,完善办学模式,尽快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

(4)优化集团化办学的体制机制。要不断扩大职业教育集团的覆盖面,较大规模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的比例不断提高,扩大资源共享的范围,促进职业教育院校之间、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5)创新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职业院校的办学机制,积极支持社会各类办学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如独资、合资、合作等举办民办职业教育。

(6)健全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保障机制。职业院校要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通过产学研结合的途径孵化创业团队,加强创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逐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全部骨干专业。

总之,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兵团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兵团职业教育必须先强化内功,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健全相关体系、深化行业企业参与力度、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在此基础上,兵团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地走出去,也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建忠.“一带一路”给职业教育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Z].2015-05-08.

[2]张金果,武建设.兵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2).

[3]葛道凯.职业教育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Z].一带一路城市网,2015-08-22.

战略举措 篇11

收入分配严重失衡、就业压力增大等等问题已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障碍。“十一五”时期,就业继续处于高压状态。“十一五”时期,反映在就业方面的突出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需求与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劳动者素质与经济结构调整不相适应,表现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增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扩大就业是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解决好就业问题,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是保持经济高速成长推动力的重要一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和其他会议上多次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当代社会中,就业不仅是谋生的必要手段,还是人们参与社会的主要渠道。作为“民生之本”的就业与“和谐社会”的联系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是勉强的温饱,但长期处于失业状态无所事事也肯定是与“和谐”背道而驰的。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群众投身到改革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积极扩大就业是调动群众积极性和维护群众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逐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要特别注重城市化的问题和减少农业从业人员比重的问题,争取在未来15年再转移出1亿多农业富余劳动力,要不断开阔思路,把不断完善和创新失业保险制度与解决就业问题有机联系起来,在发展中和动态中解决就业问题;要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认真解决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问题,进一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努力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科学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保障。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理顺分配关系、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是当前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收入拉开差距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同时一定要处理好严重的社会不公等社会问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陸、创造性的发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我们应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要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的监督和管理,强化收入分配税收调节功能;要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变目前所得税征收与家庭消费脱钩的状况。建立普遍的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制度;要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要征收遗产税、赠与税、高消费税等财产占有税,调节过高收入,要通过加大对弱势群体、弱势行业、弱势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就要注重公平,同时,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各种形式的第三次分配的制度和机制。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要构建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或“纺锤型”收入分配结构。这种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可以说是最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只有收入分配结构的“和谐”,才会真正有社会的和谐。当然,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从某种意义上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推动行政体制改革,进而步入改革的深水区。因此,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一靠发展,二靠改革。要继续加快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断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

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增进民众福利

社会保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制度保证和基础工程。社会保障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因为社会保障制度所具有的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权和社会权利、促进社会团结与和谐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制度所难以替代的。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是公平正义、团结互助。社会保障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制度基础,也是促进社会团结、社会和谐的推进器和润滑剂,和谐社会应是公平、共享的社会,要实现公平和共享,就必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没有社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欧洲国家有着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的国家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相当于GDP的40%以上。从总体看,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要求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上承担重大的责任。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贫困阶层的正常生活。因此,在缩小贫富差距的思路中,不能不考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石。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全国的社会安全网是保证社会居民和谐相处的最基本条件,社会安全网是指政府、社会对弱势群体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网络。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涉及的正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关系到他们日子过得是否安心,能否做到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关系到亿万个家庭以至整个社会的稳定。贯彻这一思想,就必须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是再分配的一个重要机制,是社会稳定的一个“安全阀”,是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一道安全网。我国人口众多,社会财力并不充裕,社会保障水平和保障方式要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们要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能做好,不能有半点马虎。从实际出发,既要逐步扩大保障的覆盖面,又要合理确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奉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继续探

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城乡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救济机制,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消除政策性因素,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村,最大的难点也是在农村。我们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当前,农业滞后、农民增收困难、部分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难题。解决“三农”问题,就要加快在农村建立和谐有序的市场经济,让农民自主经营,自由竞争。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靠工业化使农民致富,靠城镇化减少农业人口,靠产业化提高农业效益。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创造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使“土地制度、城市化和农民利益”三方面统筹和谐起来。历史证明,农民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只有善待农民,中国的发展才能和谐繁荣。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应积极推进城市化,使农民向城市转移,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1)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减少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政府要有切合实际的举措,逐步解除户籍制,给农民自由迁移的权利,允许广大农民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全国各地自由选择自己的居住和工作地点,实行国际上通行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及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使全体公民在户口身份上完全平等.(2)加快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就业障碍。要树立“城市是全国人民的城市,不是城市人的城市”的观念,提高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这是破除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必然要求,(3)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产权障碍。一方面要开发城镇商品房市场,不论人们是否具有城镇户口,均可购买与转让;另一方面,要探索市场化的农村土地有偿流转制度。特别是要探索农村集体土地作股参与小城镇建设的方法,对乡镇企业的建设用地实行有偿使用和有偿转让。(4)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框架。以住房,医疗、养老、劳保、就业、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二元福利保障制度,是城乡分割体制的内核,二元福利保障制度是城市化的重大障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覆盖全体公民,要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同时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试行的农村老人执行生育政策补贴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配合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实行新的减贫计划,争取农村目前按照国际标准计算的约1亿多贫困人口在未来15年中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构建城乡结构的和谐。

加强法制建设,整治非法收入,营造公平、规范的竞争环境

和谐的另一面是冲突,在加剧了的利益冲突面前,要形成能够对利益冲突各方进行有效仲裁的制度体制,而不是使制度安排仅仅有利于冲突中的某些方面。“法治”在中国已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要真正做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以往的一些情况看,有关法律和规定、制度制定了不少,但落实起来却效果不佳。因此,必须真正落实法治,让法治切实能够起到维护公民权利的作用,使弱势群体在合法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能够有效得到法律的保护。其题中应有主义,是要对权力和财富的力量,从制度上做出制约。当前,由经济违法及腐败造成的贫富悬殊性质恶劣,已引起人们的不满,对此进行依法治理已刻不容缓,要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假冒伪劣等违规、违法经营行为,要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增加执行公务的透明度,制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现象,要严惩贪污腐败、整治非法收入。对滥用职权进行制约,打击非法暴富,也是创造公平收入机会的一种途径。要通过立法规定公务员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增强公务人员办事过程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程序性,完善权力的制约机制,完善税法,加强征管,逐步消除非法收入形成的条件与环境。对乱定价、乱提价、乱涨价等现象严加治理。打击腐败和权力寻租,消除制度的真空、加强对国家行政部门的监督,是消除权力寻租的关键,要紧紧围绕权力行使做文章,在容易发生权力滥用和腐败问題的重要权力部门、重要岗位、重要环节上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和约束制度。以《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为契机,加快政府改革,减少审批项目,不断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降低因“寻租”和“共谋”等滥用权力的行为而使“权力精英”和“经济精英”获得不当利益而引发的贫富差距。收入分配法制化建设是指用法律制度和规则去规范、约束个人收入分配行为,从而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无论是初始分配领域还是再分配领域,都要建立起与市场经济配套的调节收入分配的国家法律制度体系,并以此来规范收入分配渠道。

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中的行业差距

长期以来,垄断行业“效益好时涨工资,形势不好就涨价”。当前,垄断行业高收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垄断行业收入过高,不符合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垄断行业不合理的高收入,不利于实现公平分配,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平衡,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也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现在,中国垄断行业的高利润和高收入,纯粹是体制性和政策性的。这些行业本身自然有一定责任,但更多的责任在各级政府。首先,垄断行业本身垄断程度过高,行业内部缺乏或没有必要的竞争机制;其次,产品或服务价格的形成机制不合理,政府和行业本身仍然起着决定的作用,作为立法机构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作为消费者的居民缺乏参与和决定的权力;再次,各级政府都存在通过行政性垄断取得更多财政收入,当前,政府对垄断行业高收入的调节,只限于个人所得税,这既不会取消大大高于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也不会对职工的高收入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以法律和规则的形式,对政府垄断的范围和垄断价格等等加以限制。按照国际惯例排除非自然垄断因素,消除市场准入歧视,提高某些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鼓励资本在行业之间的合理流动和有序竞争,促进行业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缩小国家垄断性行业的范围,减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要透明化,接受社会的监督。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要货币化,减少直至取消实物分配;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要规范化,减少和避免分配的随意性。特别是对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要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控制和管理,国家可以制定收入分配指导线。收入分配指导线可以是有弹性的,即收入分配在某一区域内;也可以制定最高指导线,即收入分配不能超过某一最高标准。规范垄断行业的分配行为,可以通过征收资源税、补偿税等税种将垄断行业的超额利润收归国家所有,防止分配差距过大。

加快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步伐,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战略举措 篇12

一、激发不同所有制经济活力为重点 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企业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微观基础, 企业的活力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总是以不同所有制性质和形式呈现。因此, 激发不同所有制经济活力是资源配置中市场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的基本前提。

(一)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财产权是民事主体进入市场的基础, 只有对各类财产权予以切实、平等的保护, 才能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产秩序和交易秩序, 也才能谈得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因此,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是激发不同所有制经济活力的前提和基础。为此, 国家要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和合法利益,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二)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产主体多元化、运行社会化的财产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 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是激发不同所有制经济活力的重要形式与手段。为此, 要允许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混合, 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三)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激发公有制经济活力, 重点是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活力。为此, 要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为了确保自然垄断行业内国有企业活力, 要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 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

(四)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与公有制经济相比,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 要有针对性地把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作为重点突出出来。为此, 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 消除各种隐性壁垒, 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要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 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完善竞争和价格机制为重点以进 一步理顺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供求、价格和竞争等市场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自行协调和自发运行的有机系统。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对资源的高效配置, 正是通过供求、价格、竞争、利益等机制来实现的。从这个角度讲, 没有顺畅的市场机制, 就没有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发挥。当前, 在供求、价格、竞争和利益等四种市场机制中, 应该有针对性地突出竞争和价格机制的完善。

(一) 就竞争机制而言, 重点是建立公平 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清除市场壁垒

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 允许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要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 削减资质认定项目, 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 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同时, 要改革市场监管体系, 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 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 反对地方保护, 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褒扬诚信, 惩戒失信。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 完善企业破产制度。

(二) 就价格机制而言, 重点是理顺生产 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基本思路是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 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的价格改革, 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政府定价的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共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 提高透明度, 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作用。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 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 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

三、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以健全 现代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考察, 市场体系既包括产出方面的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 又包括投入方面的金融市场、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相对于商品和服务市场, 当前我国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 市场体系不健全, 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要素市场的不完善而言。为此, 必须以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这是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基础。

(一)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为重 点以加快完善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市场是房产和地产交易活动的场所和领域, 又称不动产市场。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 当前重点是加强用地市场的规范和完善, 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地市场。就是要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 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 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要缩小征地范围, 规范征地程序, 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要不断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 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要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同时, 要不断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等二级市场。

(二) 促进开放和加强监管为重点以加快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就促进开放而言, 重点是要在加强监管前提下, 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 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 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就加强监管而言, 重点是要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 完善监管协调机制, 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除促进开放和加强监管两项重点外, 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还要不断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 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三) 鼓励和推动创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技术市场完善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动力, 是技术市场交易对象产生的源泉。体制机制的不合理是当前制约和影响我国科技创新的最主要因素。为此, 要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 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在此基础之上, 要不断发展技术市场, 健全技术转移机制, 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 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创新商业模式, 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针对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资源分散现状, 要注重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 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和创新报告制度, 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

四、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突破 口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市场和政府关系的核心就是在资源配置中, 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对此, 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决定, 并就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给出具体思路。当前关键工作就是要以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为突破口, 加快实现政府以下职能转变, 从而为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提供必要保障。

(一) 着眼弥补市场失灵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目的并不是要限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发挥, 相反是为了市场这种作用的更好发挥。总的思路是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 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 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 提高相机抉择水平, 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同时, 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一方面是要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 另一方面是要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 避免恶性竞争。

(二) 本着有“减”有“加”全面正确履 行政府职能

就“减”而言, 就是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 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 一律取消审批, 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就“加”而言, 就是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 加强市场活动监管, 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

(三) 立足提高效率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必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基本思路是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 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与此同时要严格绩效管理, 突出责任落实, 确保权责一致。

参考文献

[1]曹立.混合所有制研究[D].北京:中央党校, 2002.

[2]韩贵琪, 李金才, 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1:37.

[3]宋方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9:61.

上一篇:立体化仓储下一篇:教学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