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小学的作文(精选18篇)
描写小学的作文 篇1
小学作文-描写眼睛的小学作文-妈妈的眼睛
如果有人问我,在你的生活中,你最爱谁最喜欢什么那我会骄傲地告诉他,我最爱妈妈,最喜欢妈妈的眼睛.
妈妈,她个子不高,一头披肩的秀发,浓浓的弯眉下闪烁着一双清澈美丽的大眼睛.在我心中,妈妈永远是年轻美丽善良慈爱的……
妈妈的眼睛最美丽清澈.
妈妈的眼睛写满了勤劳.对待生活妈妈体贴周到无微不至,用勤劳换来了全家的幸福.对待工作妈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用勤劳换来了同事满意的赞许.
妈妈的眼睛写满了善良.的特大洪灾,妈妈带着当时未上学的我到捐款中心捐款1000元.在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妈妈同单位的同事连续5天将捐赠的物品送到抗击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手中.
妈妈的眼睛写满了智慧.妈妈总是有讲不完的精彩故事,回答出我无数的为什么,解答出我所有的`疑难问题.
妈妈的眼睛写满了真诚.妈妈从不避讳自己的缺点,时常作自我检讨.经常与我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表扬我的优点,指出我的缺点.
妈妈的眼睛写满了鼓励.我不好好练琴学习马虎不努力时,妈妈并不责骂我,只是帮助我分析原因,告诉我知识的丰富在于平日的不断积累,作任何事情都要坚韧不拔.
妈妈的眼睛写满了童真.假日里常看到我与妈妈下棋赛跑打球的身影,为了输赢我们常常争得面红耳赤.
妈妈的眼睛像春雨,滋润着我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妈妈的眼睛像明灯,引导着我在人生的旅途中永不迷航;妈妈的眼睛像阳光,洒满我生活的角角落落.望着妈妈的眼睛,我渐渐的一天天长大……
妈妈的眼睛最美丽清澈.
五.(4)陈梦圆
描写小学的作文 篇2
一、留心观察,积累素材
小学生的生活可谓多姿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助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因为作文教学不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
二、巧借教材,感悟写法
如何用好这些生活的积累?怎样进行细节描写?教材就是很好的借鉴。
(1)认真观察,选择经典细节
如《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中,严监生临死的经典动作描写: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这是作者对严监生咽气前的一段描写。此时,严监生已气息奄奄,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并不重要的两茎灯草。如果严监生这时还能说话,他可能会说:不要点灯草,要点最多只能点一茎灯草,费财啊!在这个经典的细节描写中,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跃然纸上。
(2)准确用词,表现人物特点
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段细节描写:“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这段描写形象地体现了伯父和爸爸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扶、蹲、跪、夹、洗这一系列细小动作的描写充分说明了伯父的细致、热心。“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段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有灵魂,而且把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凸显出来,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活。
三、及时交流,学会修改
俗话说得好:“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学生各自的观察,是按照各人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进行的。这样获得的观察素材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但不乏粗疏或片面。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定期进行交流,相互补充。每一次专门的细节描写练习或作文之后,教师都应该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这种交流。
一方面,将学生中的得意之作在班上朗读、传阅、张贴,以起到榜样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指导修改该用而不用细节描写的地方或者修改不成功的细节描写。
如在学习了《金钱的魔力》后,学生已深刻领会了托德“笑”中的含义,我让学生在此基础上仔细观察生活中人物各种各样的“笑”,并让他们练习进行细节描写。课堂上,我选择了几个写得比较有特点的典型片段让学生主动交流,并且帮助同学运用所学到的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修改润色,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更活跃了。
学生(描写微笑):
我拨开重重的眼皮,映入眼帘的是妈妈一脸放心的微笑,“烧退了”这句话犹如轻松的音符,一直追随着她。(原文)
我拨开重重的眼皮,映入眼帘的是妈妈一脸雨过天晴的微笑,像那朝晖照亮黎明般热烈,像彩虹悬挂晴空般轻盈。“烧退了”这句话犹如轻松的音符,一直追随着她。(改文)
第二句的描写显然精彩多了,用一连串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妈妈慈爱的笑容,以及这笑容带给“我”的温暖。
在学生书面训练“细节描写”的基础上,引导阅读欣赏有关著作中描写“笑”的文章片段,如马克·吐温《金钱的魔力》中多处描写托德的“笑”的精彩语段,曹雪芹《红楼梦》中有关刘姥姥逗笑的精彩片段,范进中举时的“狂笑”片段。通过这些阅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从中感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描写小学的作文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景物描写;作文教学;分析
有一定阅读量的人们都会发现,一段好的景物描写能够良好地展现出一个画面,有效地烘托出当时的气氛,让人们很容易接收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朱自清在《春》中这样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段对春的描写,选取了春天最吸引人的特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但是,在小学作文中,我们几乎不会发现这样的描写,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启发学生的同时,把一些有助于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一、训练学生的感受观察能力
景物描写中,无论是对所写事物粗略地描绘,还是细致地刻画,都要抓住事物特征,这是关键。如果没有真实、准确的把握住所写对象的特点,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往往是空洞甚至是错误的。小学生是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喜欢跑跑跳跳,往往没有耐心停下来好好观察、感受什么。所以,在课堂上训练学生们的观察感受能力是很好的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们得到了训练,一旦学生养成了善于发现、勤于观察的好品质,这样在生活中他们就会不自觉地进行训练,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人们对于事物的感知往往来源于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而景物描写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
二、鼓励学生说出感受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最终表达的都是感情,没有感情的景物描写是没有血肉的。所以,对于事物的观察,都要落脚到情感上。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有很多想法,这时就要利用这种天性加强训练。课堂上,老师可以准备一幅风景画或者一段文字作为材料,让同学们在观察和阅读过后发表自己的感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不会完全相同,应该请不同同学发表感想,这时的感想不要求文字优美,只要能正确反映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这种训练应该和观察事物联系起来,这样能让学生在观察过后就能立即说出自己的想法,一举两得。
三、加强阅读,模仿写作
有的学生观察到位,想法丰富,但是到动笔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自己丰富的想法反映不到纸上,这说明对于写作的方法还没有掌握。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加阅读,才能慢慢体会到别人是如何把感情通过一支笔描绘出来,如何让读者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这是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看出效果,但是依然要持之以恒地坚持。
读书也要求读好书,只有读有益的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素质。这就要求老师做好推荐书目的工作,在语文课本之外,老师应该给学生留阅读作业,将对学生景物描写写作有益的文章或者图书推荐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后根据某一段进行模仿写作,这项工作也可以偶尔放到课堂中进行。在进行长期训练后,学生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语感,能用一段景物描写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或者烘托出某个气氛,这就达到了目的,而学生的内在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四、综合训练
前面一些训练都是基础工作,属于准备材料,只有前面一些是不够的。有的学生会观察、有想法、能写出一段不错的景物描写,但是全文结构混乱,条理不清,这也是不行的。
第一,老师应该教授文章的条理顺序。无论是文章还是观察事物,顺序都是重要的,有序的观察和结构能让文章表达清楚,让读者清楚明了。所以,在进行观察训练时,老师要加入对观察顺序的引导,在进行写作训练时,老师也要时刻提醒描写事物的顺序,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写作习惯。
第二,老师应该教授修饰方法。没有修饰的文章写的好叫朴实,写的不好叫平淡。而小学生几乎达不到朴实的效果。在进行模仿写作时,学生往往会不经意地掌握几种修辞手法,但这对于他们是模糊的。在对修辞手法进行系统地讲解和专项练习过后,学生们才会在理论上有所领悟,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会更加熟练,这样会对文章增色不少。
第三,在小学作文中,景物描写往往服务于记叙文,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时,应该多加强调景物描写的运用。在作文批改时,对于用的好的景物描写要给予鼓励,不恰当的景物描写给出修改意见,这样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五、小结
小学作文对学生以后的写作起到奠基作用,不能忽视,所以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巧妙的方法来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当学生把景物描写成功的运用到文章中时,说明他对写作已有了初步的感觉,对于以后的写作很有帮助。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努力会成功,老师努力一样会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秀丽.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学周刊,2012(23)
小学描写大海的作文 篇4
这是一片银亮的海,静得没有一丝波纹,仿佛一块刚刚烫过的厚蓝布,整齐地铺在哪里不动声色,清晰地给地球划出了美丽的弧度。这是位于深圳市沿海一带的大梅沙海域。
清晨,金灿灿的阳光从漫空中倾泻下来,射进万顷碧波,平静的海面变得有些色彩了。在哪条弧度的上方是一片蓝天白云,蔚蓝色的天空点缀着片片白云,流动的云朵在空中舞蹈,好像是在对我们微笑。
描写风景的小学作文 篇5
湛江的金沙湾占地12。6万平方米,是国家4A级景区。有金沙湾观海长廊、海滨浴场、双子岛、水上运动中心等景点。白天的金沙湾,日光强烈,所以在沙滩上游玩的人较少。但是当太阳西下的时候,大家就好像约定好一样的来抢躺椅占位置。
当我们坐着红嘴鸥六号游轮逛湛江第一海湾时,湛江海湾的天空万里无云,水面碧波荡漾。站在船舷上仰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随着游轮的运行,我看到了远处海边的高楼大厦,看到了海面上晃悠的小船,看到了湛江海洋大桥,看到了滨海长廊上的摩天轮,还看到了大海中间的南三岛。而最让我惊叹的就是那些有着各种各样编码、不同形状、不同用途和不同历史的军舰。
描写梅花的小学作文 篇6
大家一定知道梅花是冬天开花,可我却认为梅花冬天开花的这一性格很好,因为梅花坚强不屈,坚忍不拔。梅花落了大概没几天,天气就变好了,所以,我还觉得梅花像一个准确的天气预报员。
有一天,突然下去了大雪,我赶快回到家,打开暖气,不敢出家门。第二天,进入因为雪下的太大而放假一天!我想:今天雪大,我们一块去堆雪去吧!我问二姨夫,二姨夫同意了,他带领着我和小表妹宋佩霖一起去玩雪。我们三个刚出了家门,就把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整个院子里盖满了雪,车上也有很多。我们走到了院子里的一个地方,突然发现墙角的缝里有一枝梅花,它不惧严寒,在这片白的世界里傲然挺立。它的花瓣上的雪已经很厚,可它还顽强不屈的挺立着。这时,我突然得到了一个感悟:梅花是一种特别的花,它不像桃花一样美丽,不像茉莉花这样清香,但它有一点最可贵。它不惧寒风暴雪,也不怕冰雹,非常有气节,人这是这样。
初中作文的语言描写 篇7
一.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年龄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 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 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例如:小表妹天真又活泼, 有时候她会突然冒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话来。一次, 她一本正经地对外公说:“外公, 我们全家只有你最开心, 你有好多名字:阿爸、外公、老头子、沈常根、老伯伯、爷爷……谁的名字也没你多。”在这里对小表妹的语言描写就非常符合他的身份和年龄, 准确表达出小表妹的天真无邪和活泼开朗的性格特点。反之, 如果不注意人物的身份和年龄就很容易形成闹剧, 如: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 下班就回家, 不准喝酒打牌……”八岁的小孩会这样说吗?应该是谁说比较合适?这显然应该是爸爸的长辈或者妈妈讲的话才行, 八岁的小孩对爸爸这样说话, 显然是不得体的。再比如:不识字的农民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 氯化钠放得太多了。”这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吗?作为李大伯, 该怎么说?一个不识字的农民, 怎么说出食言的化学名称呢?就算他是知道的, 可是生活中的语言也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可见人物的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年龄, 否则就很容出现表达错误、不得体的现象。
二.人物语言要符合场合、情境
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 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 同一句话, 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比如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 当在课堂上不见课本时, 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 心里默念道:“语文书, 语文书呢, 在哪呢?”显出了他的小心翼翼, 不敢高声喧哗。下课时不见课本, 他着急地翻着抽屉, 大声喊道:“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书!书!”显出他的无所顾忌, 急切的心情。在家里不见课本:“老妈!快来呀!我的语文书飞了!快, 帮我找找!”显出了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撒娇心态。同一件事情, 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说话, 内容、语气和表达方式都是不同的, 中学生要仔细体会, 注意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三.人物语言描写要注重人物动作与神态
人物语言描写时, 一定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动作, 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如下一段描写:玻璃窗被砸坏了, 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 说:“谁弄坏的?”董小天说:“没看见。”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李星说:“没看见。”这段话只是简单叙述了事件的内容, 看不出人物的任何神态和反映, 人物形象呆板、干瘪, 试着将其改为:玻璃窗被砸坏了, 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 瞪着眼:“谁弄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 冷笑道:“鬼才知道, 又没有人叫我们一定要看好玻璃窗?”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 开了口, 好凉快哟!”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 她大声说道:“是董小天, 他和张小勇在玩, 拿扫把大闹天宫, 张小勇推了董小天一把, 董小天一火, 抡起扫把朝他死劲地打去, 结果张小勇一躲闪, 董小天就打到了玻璃, 碎了。”董小天一跺脚:“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 不要诬陷好人!”高芳芳理直气壮:“我才不瞎说呢, 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 还耍嘴。”老师望了望四周, 说:“还有谁看见了?”“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下口水, 神情恍惚。这样改正后, 人物形象就十分鲜明了, 懂小天的蛮不讲理, 死不认账;张小勇的搅浑水, 说东扯西;高芳芳的正直、勇敢, 不怕得罪人, 敢讲敢说;李星的胆小怕事, 明哲保身等都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表现出来。
描写小学的作文 篇8
一、注重典型课例的讲解,让学生认识细节描写的优势
其实在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都有细节描写的精彩片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关注、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更深刻地明白细节描写的好处。我决定从课文入手,在平常的教学中时时灌输“细节描写”的概念,引导学生找到了这样一些细节描写较精彩的文章:《变色龙》《灰椋鸟》《安塞腰鼓》《爱如茉莉》《大江保卫战》《金蝉脱壳》《最后的姿势》《船长》《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合理的想象,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好处和技巧就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我还指导学生将这些文章中的精彩细节进行分类,如:场面描写比较突出的课文有《灰椋鸟》《安塞腰鼓》《大江保卫战》,事物外形描写比较突出的文章是《燕子》《荷花》;人物动作描写比较突出的课文是《安塞腰鼓》《花瓣飘香》《林冲棒打洪教头》;人物外貌描写突出的课文有《秦兵马俑》《雪儿》;人物语言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比较突出的课文是《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船长》。同时,还帮助学生分析了这些细节描写所包含的写作技巧,有《灰椋鸟》和《秦兵马俑》中的联想、《燕子》和《荷花》中的比喻、《变色龙》一文中的夸张、《爱如茉莉》一课中的对比、《安塞腰鼓》一课的排比……让学生明白了,这样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就是进行细节描写的金钥匙。
二、通过课内阅读摘录精彩片断,练习仿写,模仿写作技巧
在明确了细节描写的一定技巧之后,我先指导学生将课内文章中细节描写的片段摘抄在《细节描写采集本》上,然后写一写自己对这一片段的体会,再应用相同的手法仿写一段话。例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中的“他们抬头看看花,又看看我们。我拉住一个额前披着短发的女孩子,笑问:‘你说这海棠花好看不好看?’她忸怩地笑着说:‘好看。’我又笑问:‘怎么好法?’当她说不出来低头玩着纽扣的时候,一个在她后面的男孩子笑着说:‘就是开得旺嘛!’于是他们就像过了一关似的,笑着推着跑出门外去了。”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充分显露孩子们的天真无邪、童真童趣。讲课后,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身边某一个人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方面写一段话。就有孩子写出了这样精彩的语句:“调皮大王走到门旁,猫着腰,挨着门边,扶着门框,探出头,向四周贼眉鼠眼地瞅了瞅。突然,他转过身,快速跑到讲台前,大声叫道:‘陆老师来啦!陆老师来啦!’顿时,教室里的同学紧张起来,连散乱放在桌上的书也顾不得收齐,还真有一种老鼠见猫的气势。”《装满昆虫的衣袋》中的“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刻画了法布尔痴迷昆虫的样子。讲课后,我要求学生留意生活中的人物的一些举动选择有意思的写下来,突出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点。课后,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不同情况下的眼神,积累下来,运用于作文之中。
三、向课外延伸,通过观察生活细节,拓展作文思路增加积累,由仿到创
由于学生的认知和写作能力有限,光是明确了细节描写的概念和小范围的仿写是远远不能提高整体作文水平的,还须从大量的名篇佳作中汲取营养。我坚持选择一些优秀的细节描写的句和段让学生摘录或让学生从自己读过的课外书中去摘录,用摘录的方法继续训练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判断力,而且日积月累摘抄得多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受到启迪;在摘抄之后还要学生针对自己所抄写的内容谈谈感受,学着老师在课堂上的分析方法去品析细节描写的精妙之处,紧接着再来一段自己的创作。这样的“抄——品——创”,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更是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写文章,重细节”的意识。学生积累的不仅仅是大量的名篇佳作,还要积累“生活细节”,才会有话可写。孩子们在训练的过程中明白了“要写得细,必须观察得细”的道理,所以他们为了能“写得细”,而更加主动地去仔细观察事物,观察生活。因此,他们的观察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描写亲情的小学作文 篇9
亲情的暖流到处流淌着。
亲情不分地点。
“爸爸,书店里有没有十三大市的中考试卷啊?”我拿着话筒,问到。“XX,要用吗?”另一端很吵,爸爸的话不太清楚。“恩,我有三本没买。对了,爸你那边怎么那么吵,你说话我听不清。”我有些纳闷。“我在火车站,我去趟南京。”爸爸提高声音说道。三天后的上午,化学老师课间拿来了一个塑料袋,说是我的。我打开一看,里面竟是那我没有买的三本中考试卷集!父亲为了我,顾不上路途遥远,赶忙帮我送来刚买到的书,父亲来送东西时,见我在上课,怕打扰到我,特意没叫,请老师转交给了我。当我在课堂中漫游时,却不知父母早在远处把爱洒向了我。亲情,不因地点而改变。
亲情,不论时间。
半夜,胃里一阵阵绞痛。我在床上翻来覆去,难受及了,我忙叫醒了爸妈。“怎么了,怎么了?胃又疼拉,夜里着了凉,还是吃了什么冷东西?”爸妈一边拿盆子,一边焦急的说。“哗——”,我吐了出来。妈妈忙递来餐巾纸,爸爸跑去倒了一杯开水。“漱漱口,喝点开水,都吐出来会好点”爸爸说道。妈妈说道:“我拿药来。”“现在还吐呢,吃药也没用!”你一句我一句,急得围着我团团转。即使是深夜,亲情的暖流依旧在流淌。亲情,不会因时间而改变。
亲情,不论年龄。
每每,父亲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走进爷爷的卧室。“爹,怎么样,要上厕所吗,背上疼吗?”爷爷便支支唔唔地用那极不清楚的语音说着些什么。“是不是冷?”“不,不……不是,是那个那个……”每天,这个情景,都进行十几次,爷爷中风,虽然头脑很清楚,但许多话到了嘴里便变得很模糊,爸妈需要去猜出爷爷的话。爷爷已九十一岁了,中风后便躺在床上不能动,连吃饭都要爸妈去喂他。他的身体总让爸妈很担心,可爸妈却毫无怨言。无论是爷爷,还是我,都被亲情的暖流淹没了。亲情,不会因为年龄而改变。
亲情,不会变。
作文中的有效描写 篇10
【关键词】记叙文;描写;有效描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写作记叙文时,总是有些文章读起来平铺直叙,干瘪乏味,缺乏感染力。当然,写好记叙文涉及诸多方面因素,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没有应用好记叙文的描写方法,没有将记叙与描写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学会描写并在写作中进行有效描写,对于写好记叙文非常重要。
什么叫描写?描写是指细致表现特定事件过程中人物、环境、场面的具体形态,给人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运用描写再现人和物,先要真实,符合生活的真实和事物的本质。更要生动、形象,抓住特征,由形似到神似。要做到这些的前提,需要有生活的储备,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精于捕捉,多角度立体的构建形象影像,才能在写作过程中,学会还原生活,让生活的观察和积累为我所用,信手拿来。
什么是有效描写?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布封《马》为例,作者以流畅优美的语言、细腻的笔法,栩栩如生的描写驯马时的传神和野马时的赋意:驯马是忠勇屈从的形象,野马是自由的象征。然而作者的细腻绝非繁琐,无论描写什么,于品质有益者予以精雕细琢,于品质无益者概不入文;于品质关系密切者放开细描,于品质小有关系者一笔带过。全文丰而不杂,实而不赘。这就是要求我们,选择进行描写时,要斟酌思虑,描写要为你所要表现的目的服务,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从头写到尾,没有轻重取舍。
一、突出特点,展现品质
我们读《华南虎》时,你会发现,诗中虽只是写了老虎的背面,但那斑斓的面孔、火焰似的眼睛,“凝结着鲜血的趾爪”,墙上带血的抓痕,寥寥数语,写尽了华南虎骨子里涌动的威严,不屈不挠不悔的抗争,这也就是抓住了华南虎的特点和品质,也正是诗人想要表现的东西。
无论描写的是人、动物还是景物,先去感知或是赋给其特点品质,是提笔为文的第一步。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黑布棉袍,青布马褂的背影,攀爬栏杆时“攀、缩、微倾”的动作,几乎让所有的人为父爱泪奔。描写《斑羚飞渡》中的镰刀头羊,作者只重点写了它的三次叫声,那富有决断力,富有智慧,遇事镇定,临难从容的形象已然跃然纸上。描写不是照相或是画家写生,不求面面俱到,要能突出特点,突出重点,才是精到的表现。这也正是大多数学生写作时的弊端。需要每一个写作者能从观察的事物中,慧眼独具,稳、准、精,选择描写的切入点,精雕细琢。
二、巧用修辞,妙笔生花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会使你的作文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姿。描写事物时,恰如其分的修辞,能够更好地充实内容,体现事物的特点。以《紫藤萝瀑布》为例,作者宗璞在正文的描绘中通用比喻:“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像瀑布、像河流、像水花、像舱、像帆……给人以明朗流畅、整齐划一的美感;又运用拟人:“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以此突出花的情趣和盎然的生命力;另外还运用通感(如“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和对比(过去紫藤萝花的衰颓零落和现在的花繁枝茂),为凸显主题“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作了很好的铺垫。布封的《马》,描写手法高明,亲切感十足,就是缘于对马人格化的描写,使得马由性灵之物跃入“文明者”之列,并再次升华到“崇高者”的境界。这也启发我们,描写性的文字,各种修辞手法,往往能够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三、融注情感,画龙点睛
鲁迅对我们说:“能爱能憎才能文。”写作时要把感情融注到描写的对象中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描写事物,先要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参与其中,如果不是有感而发,文章就难免平淡、苍白,即使有华丽的形式,也难以感人。郑振铎正是带着对第三只猫的内疚与自责,才有了笔下生动传神的故事。布封正是缘于对野生马的由衷赞美和对家马供人驱使的悲哀之情,才有细腻精致的描写。从写作过程来说,情动则辞发,情感是写作的动力,是高效的催化剂,人们喜欢上一篇文章,首先是因为被文章所表达的美好情感所感动,新颖深刻的观点所吸引,而后在反复揣摩中,进一步体悟到语言的精妙。在描写中融注情感,也正是为文章画龙点睛突出主题。
福楼拜说:“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名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用心去寻找,直至找到那一个名词,那一个动词和那一个形容词。”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沉淀并使之完美的过程。记叙文的写作最易犯的毛病就是浮光掠影,泛泛而谈,有效的描写,才能使枯燥的文字之树绽放新芽,才能化腐朽为神奇,锻造佳作美文。
作者简介:冯华,女,1973年4月出生。河北省黄骅市第三中学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在教学一线工作,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多年来致力于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
浅析作文教学中的心理描写教学 篇11
一、借梦境、幻觉描写心理活动
作文时用梦境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会增添文章的抒情性和浪漫色彩。利用梦境、幻觉可以具体展现人物心理活动。所谓梦境、幻觉, 就是视觉、听觉、触觉等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感觉, 比如无人讲话而听到讲话声, 眼前无物而看到某种形象等。这种方法, 缥缈神奇, 似有若无, 亦真亦幻, 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比如这篇学生作文《我梦见王老师变小了》:我特别想让王老师变成学生。因为王老师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厉害的老师。她留作业留得特别多……我做了一个梦, 梦见王老师变小了。在课上, 班主任李老师让同学们抄课文, 自己用3260倍放大镜查找同学们的错字。李老师突然发现变成学生的王老师写的字都是连笔字, 便把王老师叫到自己身边, 对王老师说:“王同学, 你的字怎么是连笔的, 快点重写, 写完后, 再把这篇课文抄1000遍!”王老师听了, 吓得晕了过去。这样一写, 把这位学生的心理活动就鲜明地表现出来了。当然, 这样写需要注意的的是: (1) 幻觉和人物的思想、性格、处境必须有密切的关系。写幻觉, 一定要注意人物的处境和心理。只有这样, 才能把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活动和精神状态揭示出来。 (2) 用第一人称时, 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 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 “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二、用内心自白方式描写心理活动
自白袒露心理, 就是通过人物自言自语或默想, 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这种方法, 能够把人物心灵深处最隐秘的部分直接展现出来, 引起读者的共鸣, 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有个女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弟弟很淘气, 在我做作业的时候故意把我的文具盒弄掉在地上, 我骂了他, 可弟弟哭着去告诉妈妈, 妈妈便不问青红皂白把我骂了一顿。我心里委屈极了, 为什么妈妈总是骂我呢?要说有错也只能是弟弟有错在先呀!可妈妈为什么不骂弟弟?为什么总是袒护他呢?是不是因为我是女孩呢?看来妈妈真的是重男轻女啊!想到这我心中不禁对妈妈产生了一丝的恨意, 眼泪也随之簌簌地落了下来”。这样是不是细致地写出她当时不服气的心理呢?这可以说是道出了她的心声, 是不是更加生动, 篇幅也更加长了呢?但运用自白袒露心理的方法, 一定要做到: (1) 看准火候。一般是在人物处于冲突之中, 采取重大行动之前, 内心紧张、思绪复杂多变时, 为了使读者能准确、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人物的心灵状态, 才用这种方法。 (2) 语言简练, 结构严谨, 注意开合转换处的衔接过渡。 (3) 表白出内心深处的隐秘, 揭示出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特征来。
三、直接刻画心理活动
这是最为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 在一些小学语文教科书里面常见。比如课文《穷人》里描写道:“桑娜脸色苍白, 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 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 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这段文字, 细腻地刻画了渔夫的妻子桑娜内心由紧张害怕到下决定的变化。直接揭示人物心理, 应注意三个方面: (1) 突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特征, 见出其有别于其他人物的个性来。 (2) 紧密结合人物形象刻画和故事情节叙述, 形成一个整体, 以免心理描写的游离和脱节, 从而使心理描写紧紧围绕人物性格刻画展开, 直接为表现主题服务。 (3) 与文章中的其他表达内容自然地联结和转换, 有机地过渡和衔接, 浑然一体。
四、让环境衬托心理
环境影响人物心理, 也可以间接反映人物心理。环境衬托心理这种方法, 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比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 扭转头一看, 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 火苗趁着风势乱窜, 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虽然还没写心理活动, 但读者的心已经和文章的人物一样把心提到嗓子眼上。运用环境映衬心理的方法, 要注意两点: (1) 把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交代清楚。 (2) 处理好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描写环境的目的, 是为了烘托人物的心理。因此, 环境描写要紧紧围绕人物心理这个关键, 不能为描写环境而描写环境, 给人留下产生环境与人物两不相干的印象。
摘要: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 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 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恰如其分的心理活动描写能更好地描绘出人物的性格, 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映衬出故事情节的曲折复杂。
描写植物的小学作文 篇12
到了外婆家,我就迫不及待的问外婆:“在田间为什么立了那么多稻草人?”“因为有乌鸦和其他鸟来偷吃庄稼,稻草人守护在田间,风一刮,就像人在摇摆旗子,把它们吓跑。”外婆比划着说。“啊?原来如此,是在保护庄稼呀!”
出于好奇,吃完午饭,我便来到了田边察看稻草人,刚到田边,就发现有几只乌鸦正在吃庄稼,还有几只竟然站在稻草人肩上休息。我急忙跑过去大声轰着乌鸦,乌鸦一见我就急忙逃飞上天,还呱呱直叫,像是在说:“你上来呀,上来抓我呀!”我见它们飞高了,就懒得理它们,可我还没走出田地,它们又飞了下来,我又跑过去轰,可它们又飞到另外一块田地去吃庄稼。就这样,我左追右赶,怎么也追不上,轰不走。累得我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乌鸦它们却一点儿也不累,仍旧在津津有味地咀嚼着庄稼。我已经不耐烦了,筋疲力尽地走出田地,一不小心碰了一下稻草人的手,只听见“呼啦”一声,乌鸦惊得都飞上了天。我灵机一动,立即跑到外婆家,找到了插秧绳拿着就往田边跑,将几个稻草人的手用绳子连在一起,我一拽绳子,稻草人都在摇着旗子,乌鸦吓得都飞上了天;几经折腾,乌鸦飞累了,灰溜溜的飞走了。
描写季节的小学作文 篇13
----题记
挽不住的季节
我们很不幸,被大自然遗弃了!
春,在我身边哭诉着,面对她的哀愁,她那柔弱中带伤的泪光,我无奈,我无力挽回。我深知,她不愿离我而去,可那些失去了灵魂的魔鬼,那些惨无人道的亡灵,我注视着他们,面对着他们,而又能怎么样!我无能,我深痛!
我喜欢春,我留恋春,我不喜欢她离我而去,那样我只会化成一缕清风,到处追寻她最后的足迹。
我在河边站着,手却怎么也伸不出,也许是怕了,面对着春,我已无法将她挽住......
春,已悄悄地走了,我该怎么办,我能怎么办。
对他们失去了信心,用的生命来召唤他们那死掉了的灵魂,可他们仍不知悔改。
“对不起”,我此时也许只能对说此了吧,我无法与一起感化他们,我只是一缕毫不起眼的清风而已。我会等着再度重生,等待我们重逢那一天,我相信,那一天会来的。
我思念,思念泪如雨下,把爱记在那迎春花上还记得吗
我小心的用着残留给我的记忆,也许每天最开心的就是回想与我的往事吧。
田间小路,乡间小溪,处处充满着的气息,一切都那么生机勃勃,我在的庇护下快乐成长,一切欢声笑语。
泪水在脸庞轻轻划落,模糊的双眼看着的过去,我幻想,最终幻想着。
是唯一,默默祝福。
早已失去的春
谈作文细节描写教学 篇14
一、教师要进行科学的指导
首先教师要上好作文指导课,要循循善诱、精心指导。通过扩词成句、扩句成段、扩段成篇等训练形式,让学生从感性上知道怎么写才算是具体的。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范文引路、学生作文引路等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把细节写好。其次,在讲评时,教师要抓住典型文章,好差对比,让学生明白怎么才能把文章写具体。讲评还要和修改结合起来,通过全班学生的共同努力,把较差的作文改成好作文,用现身说法的形式使学生受到教育。
二、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仿写
学生语言文字表达的最初阶段都是借助模仿为阶梯。我们现行使用的教材是按读写重点训练项目组成单元,每单元选入的课文充分体现了本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教师要用好教材,利用学生的模仿心理,指导学生仿写。这种方法适用于中低年级,在学生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搀着学生走,待学生走稳了,再松开手。引导学生由仿到创,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来。
三、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
“观察”与“积累”犹如作文之翼,缺一不可,作文首先要有内容,而内容材料的获得则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有的学生留意观察生活,写作文时就有话可写;而有的学生不留心观察,有些很好的写作题材与之擦肩而过,却视而不见,写作文时就觉得无话可写,更不用说写具体了。教师要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并且要仔细观察,有重点地观察,这样写作时就会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文章就会血肉丰满、生动感人。
有些学生有了好的题材,却不能流利地表达出来,原因是表达能力不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摘抄、多背诵,在学生脑子里建立一个“语言仓库”,学生在作文时就可以随时调用,笔下生花了。
摘要:对重要细节进行描写,对表达中心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达到其他手法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景物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 篇15
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与我们朝夕相伴。我们对它再熟悉不过,它的阴晴圆缺,生死枯荣,均在我们眼前、脑际,我们应当学会欣赏它,赞美它,把它写入我们的文章中,为文章增光彩。
首先应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春华秋实夏荣冬枯,变幻着神奇的景致。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交待事件发生的地点环境、天气状况。从我们所学的课文中可以找到依据。如“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栓在葡萄架的立栓上,系的是拴贼扣儿”(《蒲柳人家》)读到这些我们自然会想象到故事发生的情境,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再深入一层的作用是渲染环境氛围,烘托人物心情。如“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故乡》)通过此段景物描写渲染了凄凉的环境氛围,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这样便于读者理解作者的心境,体会人物情感,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借助于形象的景物来表达抽象的情感,更便于读者接受和理解。还有一层作用就是为后文作铺垫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孔乙己》)这里面写“秋风”表明秋天已到,时间在推移,紧跟着一个“凉”字,写出的不仅是天气的寒冷,也暗示了在世态炎凉的社会中孔乙己的命运将会向更凄惨的境地发展。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诸多的文学作品中往往借助于天气的变化或景物改变来暗示故事的转变,已被人们所接受,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写作时也不妨一试。
在具体写作中当引导学生首先学会观察,学会欣赏不同季节不同景物的变化,写作时要抓住景物的特征,从崭新的视角来观察,写出新的创意。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作者观察得真切,道出了早春时节花草的特征。在适当之时也可引导学生加入恰当的想象、联想,以打破思维的局限,拓宽写作的空间。如所写之景,只是一座空山,那就缺乏了美感;若是想象出有溪水流淌,有鸟语花香,就自然带来了诗意。当然,我提倡的景物描写,并不是盲目地写景,而是要围绕文章的中心来写,要能更好地为文章的中心服务,而不是画蛇添足。同时描写内容的多少应恰到好处,起到应有的陪衬作用即可。更应当注意所写内容要符合实际情况,如桑叶、鱼塘,那是江南水乡的特色;谷穗、高粱、大漠,那是北方的景致,不可有悖于现实,而信口开河,遗笑众人。
写作之所以难,其中有一点就是它更体现为一种能力,要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还需认真揣摩,不断探索,真正领会到心里,运用中才会得心应手。如果你现在正为写作感到苦恼的话不妨去努力尝试一下吧!
描写爸爸的小学作文 篇16
爸爸长得不是很高,圆圆的脸上有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让人感到很亲切。他的头发最有趣了,中间少的可怜,外面的一圈又厚又多。我把他的头发叫做“地方支援中央”。
爸爸非常喜欢和爱护动物。
有一次寒假,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开车回老家。中途在一个服务区休息,我看见了一只流浪小狗。它浑身很脏,耳朵耷拉着,看起来无精打采,很可怜巴巴的样子。我连忙对着爸爸喊:“爸爸!爸爸!快来呀,这儿有一只小狗。”爸爸闻声赶来,看到那只小狗,二话没说,便把它轻轻抱进了车,给了它面包和水,让它慢慢吃点东西。然后他又找个了纸箱,当作小狗的窝,把它带回了老家。
一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是别人的爸爸,也会这样做吗?
到了老家,爸爸给小狗洗澡后,看上去好看多了。看着它乖巧可爱的样子,我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乖”。洗干净看上去很精神的“小乖”和服务区里的它,简直“判若两狗”。爸爸看到这一切,脸上流露出会心的笑容。
小学描写春雨的作文 篇17
我的出现,一般在冬天结束,春天快要来临之际,和燕子一样,我也是春的使者,我的任务就是唤醒冰封的大地,并预告春天的到来。
我首先来到裸露的大地,洒下预告春天的雨水,让雨水湿润着干冷的泥土,种子们争先恐后地撑破外壳,拱开泥土,探出头,贪婪地吸着这宝贵的甘露,裸露的土地顿时变成绿油油的一片。我又来到森林,唤醒沉睡中的动物们,化去树枝上的残雪,让树木焕然一新,使森林就像一块块巨大的翡翠,走访完森林,我又来到了小溪,帮小溪解了冻,小鱼儿露出脸欢快地吐着泡,河边的杨柳抽出了新芽……
完成了任务,我就默默地走了,但我所过之处天空更晴朗了,空气更清新了,土地更肥沃了。一切都随之改变了,人们脱去沉重的外套走出家门。农民伯伯们露出了幸福的笑脸,插下了带着期盼的秧苗;风筝又飞上了天空,孩子们的笑声又在草地上撒野开来;天空慢慢的热起来了,南飞的大雁又回来了;青草挂着晶莹的露珠,一条彩虹横过天空。大家都对着我笑,一切都那么美好,一切又都平和如初了……
描写小学的作文 篇18
【原题回顾】
题目:发现 (满分60 分)
要求: (1) 写一篇记叙文; (2) 字数不少于600 字。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题目理解无障碍, 但是题目很大, 这就对学生的审题和选材有更高的要求。写作辅导时, 要求学生选择生活中的一些细小事件, 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关注生活, 寻找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身上的不平凡之处, 通过对细小事件的细致描写, 发现人性的真善美, 从而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原文再现】
发现 (46 分, 属三类卷)
我的爷爷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生活在那一片田野上。 在他饱经风霜的黝黑的脸庞上, 我却 (无转折意思, 用“却”不妥) 发现了他对我的不平凡的爱。 (开篇点题, 交代了爷爷的身份, 但爷爷的个性体现不够, “在……脸庞上……发现……爱”似不妥)
逢年过节, 我们都要回去看望他。 每一次他都站在树口等待着我们。 (如何等待? 可具体描写) 在老家的灶堂里忙来忙去的身影, 他也 (“也”字多余) 很少会坐下来和我们谈谈话, 也不会像奶奶一样对我们嘘寒问暖, 他有时候仅会站在一旁, 静静的看着我们。 但是 (不妥, 可删去) 当用心去感受时, 你会发现他对你深沉的爱。 (语言不够生动, 也欠通顺, 怎样“深沉的爱”? 对爷爷的爱叙写不具体)
我记得每次吃面时, 爷爷都会在我们的面条里打入两个鸡蛋, 但他的碗里却只有面条和青菜, 但 (多余, 删去) 在每一次问他时, 他总是带着和蔼的微笑说:“你们多吃点, 我不喜欢吃。 ” (留意生活细节, 但材料新意不足)
每当我们即将离开的时候, 爷爷总会独自在一旁抽烟, 静静的。 (此处可具体描写) 但是 (多余, 删去) 抽完之后就像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一样, 直走向仓库里, 扛出来一些大米、红豆, 还有满满两筐自己鸡产下的土鸡蛋。 虽然家里养鸡, 但也不至于会留下这么多的蛋, 我心想着。 (表意要简洁明了) 渐渐的, 爷爷又将一些自家做的晒豇豆、腌的萝卜干, 一股脑的全都塞进了车的后备箱里, 连车的后面都压下去了好多。 (表意不明) 爸爸在一旁阻拦道:“你们自己吃吧。 ” (语言过于生硬, 缺乏感情) 但是 (多余, 删去) 爷爷说:“这么多的东西我们也吃不完, 自家的东西, 比外面买的要好。 ”说完他又准备去地里拔点东西给我们带走。
当我们收拾好行李准备开车离开时, 我看见爷爷默默地注视着我们上车, 只说了一句:“慢点开车, 当心。 ”但是 (多余, 删去) 我看到爷爷眼中的泪光与难以掩饰的失落与惆怅当我们开车走时, 我通过后视镜, 看见了爷爷站在家门口的路口上, (可简洁些) 朝着我们离开的方向, 这时, 我发现爷爷轻轻用手抹去眼角的泪水。 这时, 我的心不禁一震, (表达不够自然) 我突然发现爷爷也有这样柔情的一面, 我也不禁泪水湿润了眼眶。 (车已开动, 从后视镜能看得那么真切吗? )
回想起与爷爷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我突然 (不妥, 改为“渐渐”更好些) 发现, 在他那冷峻、严肃的外表下是一颗真诚的心。 (再次点题, “冷峻、严肃的外表”、“真诚的心”在文中体现不够)
【原文诊断】多处地方多用或错用关联词, 语言过于平实, 又缺少生动描写, 人物个性不突出, 人物形象不丰满, 情感的抒发不够自然, 显得苍白无力, 不利于主旨的表达。
【升格训练步骤】
一、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好的文学作品都非常注重对人物的细节描写, 选择已学课文中比较明显的描写片段, 通过对比, 让学生说说哪一组更好, 好在哪里。例: (1) 我看见他穿着一身朴素的衣服, 艰难地穿过铁道, 去为我买桔子。 (2)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选自苏教版八上《背影》一文)
学生很容易就能看出句2 由于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父亲这一形象深入人心, 也更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这一主题。
二、投影事先修改的片段, 让学生再次通过比较, 学习如何对人物进行细致描写
改句:每次逢年过节回家, 总是老远就看到那个伫立在村口翘首以盼的身影, 并不高大, 也不挺拔, 但却很执着。 当我欢天喜地想要撒娇讨喜时, 他总是笑笑, 摸摸我的头, 不住地说着:“回来就好, 回来就好! ”然后一手接过行李, 一手拉着我的手, 走向回家的路。 那手, 好大, 好粗, 好温暖。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比, 明白要从全文考虑, 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联系, 由于描写细致, 爷爷这个外冷内热的农民形象马上凸显了出来。
三、让学生对全文进行修改, 重点在于人物的刻画, 注意细节描写, 也可就内容进行有选择的增删
【升格作文及亮点解析】
发现 (56 分, 属一类卷)
爷爷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终年与土地打交道, 有着黝黑的皮肤, 饱经风霜的脸庞和温暖而又粗糙的大手。 爷爷不苟言笑, 严肃有余, 但在那冷峻的外表下, 我却发现了他那颗炽热的心。 (开篇点题。 对爷爷的外貌描写中加入了肤色和“手这个细节, 更能体现他的身份)
每次逢年过节回家, 总是老远就看到那个伫立在村口翘首以盼的身影, 并不高大, 也不挺拔, 但却很执着。 (“翘首以盼”, 写出爷爷盼望我们回家时的急切心情) 当我欢天喜地想要撒娇讨喜时, 他总是笑笑, 摸摸我的头, 不住地说着:“回来就好, 回来就好! ”然后一手接过行李, 一手拉着我的手, 走向回家的路。 那手, 好大, 好粗, 好温暖。 (补充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 突出爷爷的不苟言笑。 再次写“手”, 写出温暖)
爷爷是沉默的, 却也是闲不住的。 当奶奶向我们问寒问暖时, 他只是站在一旁, 静静地看着, 默默地听着, 微微地笑着;当我们坐下来谈家常时, 他总是穿梭在灶堂间, 忙碌着为我们准备吃的喝的, 他会像变戏法一样不时端出不同的瓜果点心给我们吃;当我们吃饱喝足后娱乐休闲时, 他却乐此不彼地收拾着残局, 打扫着战场。 (概括描写。 写奶奶是对爷爷起侧面衬托作用)
与爷爷相处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 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 奶奶拉着我们的手, 絮絮叨叨的千叮咛万嘱咐, (再次写奶奶, 再一次衬托) 爷爷却越发地沉默, 他总是独坐一旁, 凝视着远方, 默默地抽着烟, 深深地吐着烟圈, 然后像是伟人做出重大决定一样, 毅然跨出大门。 (细节描写, 通过爷爷的动作和神态描写, 突出爷爷内心的不舍) 不多一会, 便大包小包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包里都是家乡的土特产:各类时令果蔬各种美味干果, 还有大米和自家老母鸡下的蛋。 “都是自家种养的, 吃着放心。 可惜太远, 没法给你们送去。 ”爷爷一边念叨着, 一边忙不停地搬运着, 任我们怎么劝也劝不住, 直至塞满整个后备箱, 然后站定, 拍拍手, 心里很轻松的样子。
待我们坐进车, 依依不舍地关上车门的那一刻, 爷爷挥了挥手, “走吧, 记得常回来! ”不等车子发动, 便默默地回转身, 慢慢地往回走去。 此时的爷爷像是换了个人似的, 原来就不挺拔的脊背变得越发的弯曲, 他神情木然, 步履蹒跚。 寒风凌乱了他的头发, 泪水浸润了我的双眼。 (此处改为写爷爷的背影, 更自然更真实, 也更感人)
我发现, 我长大了, 而爷爷却老了。
【升格小结】
【描写小学的作文】推荐阅读:
心理描写的小学作文05-29
描写诚信的小学作文07-31
描写荷花的小学作文08-11
小学作文的人物描写08-14
关于描写鹦鹉的小学作文05-18
小学描写乡村风景的作文05-30
描写美丽秋天的小学作文06-30
小学作文描写多彩的春天08-16
描写树的小学作文08-22
描写小狗的作文小学优秀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