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律诗的基本要求

2024-06-20

写律诗的基本要求(共15篇)

写律诗的基本要求 篇1

写策划的基本要求

请大家参考

一、策划书名称: 尽可能具体的写出策划名称,如“×年×月××大学××活动策划书”,置于页面中央,也可以写出正标题后将此作为副标题写在下面。

二、活动背景 :

根据策划书的特点在以下项目中选取以下内容重点阐述;具体项目有:基本情况简介、主要执行对象、近期状况、组织部门、活动开展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目的动机。其次应说明问题的环境特征,主要考虑环境的内在优势、弱点、机会及威胁等因素,对其作好全面的分析,将内容重点放在环境分析的各项因素上,对过去现在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并通过对情况的预测制定计划。如情况不明,则应该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分析加以补充。

三、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活动的目的、意义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目的要点表述清楚;在陈述目的要点时,该活动的核心构成或策划的独到之处及由此产生的意义(经济效益、社会利益、媒体效应等)都应该明确写出。活动目标要具体化,并需要满足重要性、可行性、时效性

四、资源需要:

列出所需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包括使用的地方,如教室或使用活动中心都详细列出。可以列为已有资源和需要资源两部分。

五、活动开展:

作为策划的正文部分,表现方式要简洁明了,使人容易理解,但表述方面要力求详尽,写出每一点能设想到的东西,没有遗漏。在此部分中,不仅仅局限于用文字表述,也可适当加入统计图表等;对策划的各工作项目,应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绘制实施时间表有助于方案核查。人员的组织配置、活动对象、相应权责及时间地点也应在这部分加以说明,执行的应变程序也应该在这部分加以考虑。

这里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方面:会场布置、接待室、嘉宾座次、赞助方式、合同协议、媒体支持、校园宣传、广告制作、主持、领导讲话、司仪、会场服务、电子背景、灯光、音响、摄像、信息联络、技术支持、秩序维持、衣着、指挥中

心、现场气氛调节、接送车辆、活动后清理人员、合影、餐饮招待、后续联络等。请根据实情自行调节。

六、经费预算:

活动的各项费用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周密的计算后,用清晰明了的形式列出。

七、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内外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给方案的执行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当环境变化时是否有应变措施,损失的概率是多少,造成的损失多大,应急措施等也应在策划中加以说明。

八、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注明组织者、参与者姓名、嘉宾、单位(如果是小组策划应注明小组名称、负责人)。

注意:

1、本策划书提供基本参考方面,小型策划书可以直接填充;大型策划书可以不拘泥于表格,自行设计,力求内容详尽、页面美观;

2、可以专门给策划书制作封页,力求简单,凝重;策划书可以进行包装,如用设计的徽标做页眉,图文并茂等;

3、如有附件可以附于策划书后面,也可单独装订;

4、策划书需从纸张的长边装订;

5、一个大策划书,可以有若干子策划书。

荐荐荐2012财10年务年

寒部校

庆假长文社

会竞艺

实聘晚

会践策策策

划划划

荐银行文艺演出活动策划书及串场词 荐校园2008年圣诞节晚会策划书

写律诗的基本要求 篇2

一、明确一个方向

《基本要求》明确把“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作为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 它强调打好语言基础, 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这就为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基本要求》的“交际范围表”和“语言技能表”明确规定学生初步语言交际能力的基本内容, 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要求》明确指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这样的表述可以理解为“应用为主, 交流为上”。

尽管《基本要求》和《要求》的目标要求层次不一样, 但是方向都是明确的, 即: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文化交往能力。

二、立足两个基本点

1. 体现优先发展听说能力的教学原则

《基本要求》和《要求》都明确表示, 要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 在确保各项语言能力协调发展的同时, 特别要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字里行间出现的“特别”、“尤其”、“充分考虑”、“更要”等修饰语充分反映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语言习得角度看, 二语习得首先要保证有足够的语言输入促使语言机制能够正常运转, 同时, 习得还得借助大脑同外界输入相互作用。可见语言的学习既是个人语言规则内化的过程, 同时还是同他人交际互动的过程。两方面缺一不可。然而, 目前大学外语教学, 在“听”、“读”接受性技能 (receptive skills) 培养向“说”、“写”产出性技能 (productive skills) 培养转变方面, 明显不够。

笔者认为, 广大教师应当按照《基本要求》和《要求》所提出的教学原则, 立足“交际语言教学法”、以激活学习者的“交际需要” (communicative needs) 和“内在动机” (integrated motivation) 为出发点, 完善“项目驱动、任务先导”的实施过程, 就一定能“听说优先”促进各项技能全面协调发展。

2.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1) 从对待个体差异角度来看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程度不齐, 学生基础不一, 个体差异较大, 《基本要求》和《要求》为此分别采取了“分类指导”或“分层教学”的措施。《基本要求》把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分为A、B两级。A级为基本要求, 生源较好的学校要在较短时间内力争达到A级规定的教学目标。B级为过渡级, 目前生源较差的学校可先参照B级执行。《要求》主张按照三个层次安排教学, 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同时, 强化教学过程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等措施。这些规定体现“因材施教”和“尊重个体差异”原则, 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2) 从语言测试手段来看

《基本要求》的语言测试相应的分为A、B级测试, 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规定各校可以根据《要求》中三个层次的要求实行单独命题, 以地区或校际联考, 也可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无论采用何种形式, 都要充分考核学生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尤其是实用型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 《要求》在重视终结性考核的同时, 还十分注意形成性评估。《要求》对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分别附上“学生英语能力自评/互评表”的定性指标, 供形成性评估应用。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关注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3) 从教学模式改革角度来看

《基本要求》建议积极引进和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求》提出通过计算机学习英语课程学时和学分数比例。建议学生在计算机上学习所获学分的比例应占英语学习总学分的30~50%。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学生可随时随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学习, 完成传统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听说训练, 随时记录、检测学习情况, 及时得到老师的辅导, 促使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与其他实用能力有一个较快的提高。

三、实现三个转变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教师教育观、学生的行为观和管理体制有个彻底的转变。

(1) 转变教师教育观

《基本要求》规定必需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培养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为方向。《要求》强调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含知识、技能、文化和交际, 即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并以高等教育人才的素质为最终目标。培养目标奠定了教师教学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新的教学质量观和人才观要求教师的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组织者、从课堂主讲者转变为课程主持者、从单纯语言教师转变为语言文化专家。教师要从学习者的教育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行为、效果评估和开展教科研活动。只要英语教育工作者不断转变教育观念, 那么大学外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重教轻学、重输入轻输出、重语言轻文化、重知识轻能力、重讲授轻交际、重结果轻过程等倾向, 就一定有解决的办法。由此引发的课程设置与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测试评估标准与方法等改革, 就一定会有成效。

(2) 转变学生行为观

每一个成功的语言学习者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会问问题、肯尝试错误、愿意听、愿意利用一切机会体验英语、有较好的学习策略。教师在语言课堂上要按照成功学习者的标准不断地创设语言交际氛围 (communicative atmosphere) , 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互动形式增强学生外语学习的动机, 通过策略训练间接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做中学”的课堂活动, 调动学生的兴趣、智力、经验、情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潜力, 提高用英语“解决问题” (problems solving) 的能力。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切实改变学生的被动行为观, 促使真正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发生。

(3) 管理体制转变

要贯彻好《基本要求》和《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体制应有全新的变革。小到考勤登记、成绩记分比例、学分计法、课程模块科学设定, 大到课外语言学习社团管理、校外服务课程的安排和加强形成性考核手段和方法, 都应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认真加以研究。如果这些方面没有相应合理的变革措施, 将直接阻碍或影响教学改革的成效。

四、做好四个反思

(1) 反思考核方式

语言测试在考核英语知识的同时, 应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基本要求》和《要求》反复强调的。但是实际考核试卷里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题型、口语和听力考试实施起来的难度和标准等等, 都削弱语言能力考核的引领作用。《基本要求》规定检测分A、B两级 (含笔试和口试) 。实际操作中, 还没有把口语列入考核的目标。这与平时教学中忽略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和得体性不无关系, 与缺乏有效的口语考试组织系统有关。现在一些院校采用的数字化口语考试机考系统较好地解决了这类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听力口语测试的绩效, 由此看出, 网络化学科平台和数字化考核系统是完善“听说技能”评价机制的有效途径。

(2) 反思课程模式

过去是一套教材或一本教材圈定一门课程。现在随着网络交互教学模式的建构和人机对话和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 教师导学, 交互式自主学习, 将成为未来课程改革的方向。这必将引发教育观和学习观的变革, 为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奠定基础。

(3) 反思教学反馈

《基本要求》和《要求》都考虑到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还有必要从兴趣与动机、情感与态度角度提出英语课程的相应目标和要求, 以此来反观教学实践和实施评价。

(4) 反思教师角色

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师中绝大多数人没有系统学习过外语教育理论。所以, 教师角色的转变不仅是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的转变, 而且是教学理念上的转变, 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 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 更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为此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 开展“教学行为科研” (action research) , 评估自己的教学绩效, 在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提高, 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师要关注外语教研领域的发展趋势, 及时了解最新科研成果, 不断丰富自己。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 (1) .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导语设计的基本要求 篇3

那么,什么样的导语才算好的导语呢?

一、新奇性

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一般来说,追新求异是人们共有的心理,新奇的东西才能激发人的兴趣。因此,导语设计必须新奇。

二、艺术性

即美感与情感性的结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美的事物。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黄金时代,正值如诗年华,他们大多有强烈的爱美天性和独特的审美观,所以,教师进行导语设计时要力求有美感。要让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追求美感的同时,也要注意情感性,因为只有从内心流淌出来的文字才是最美的甘泉。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起伏、激情澎湃的大海,他们渴望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渴望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富有情感的,教师要感动学生必须首先感动自己,这样在设计导语时才能融进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从而沟通彼此的心灵,让学生找到情感共鸣,使他们的思想情感得以陶冶,文学才智得以增长。

三、知识性

导语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服务的。因此,教师设计导语时,除了追求新奇性与艺术性外,也不能忽略导语的知识性。必须让导语和教学新知紧密联系起来,使之既能让学生了解本文的学习内容,又能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到新的教学任务中来。

写律诗的基本要求 篇4

1、按照全国统一的死亡证明书的基本格式及填写要求,逐项认真填写,不能漏项或错项。

2、应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书写,字迹清楚,不得用圆珠笔、红笔或铅笔书写。

3、死亡原因填写应用医学专业疾病名称,并用中文书写,不得用英文或英文缩写。

4、死亡证明书正面内容不得涂改,必须有医生签名及医院公章。

5、死亡证明书如死因不明,必须当时填写调查记录,内容包括死者既往疾病名称、发病时间、诊断单位、诊断依据、以及相关慢性病史的一系列情况。

挽联写作的基本要求 篇5

古代和现茌农村,悼念死人一般送挽联,用布制成,上书哀棹之词。

[范例参考]老年男丧:老成凋谢大雅云亡南极星沉斗山安仰

中年男丧:人琴俱杳德业长昭道范长存音容宛在老年妇丧:女宗安仰慈竹风凄母仪足式宝婺星沉

中年女丧:彤管流芳懿范犹存淑德永昭芳徽难再

挽师长:梁木其頹立雪伤神高

山安仰教泽永怀

南极星沉

道范长存

母仪足式

淑德永昭

高山窭仰

斗山婪仰

音容宛在宝婪星沉

芳徽难再

教泽永怀鹤架难回,终隔云山家万里;猿肠易断,那堪风雨月三更。

频年善训长聆,何以报也!一旦讣音忽至,能勿悲乎!

残月冷空山,辟谷已随黄石去;寒云低野渡,柬刍空帐素车来。

起草公文的基本要求 篇6

公文起草是公文处理工作的基础和源头。条例从3个方面对公文起草提出了7点要求。(第十九条)

1.关于公文内容方面的要求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2)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

(3)文种正确,格式规范。2.关于文风方面的要求

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炼。

3.关于公文起草方法方面的要求

(1)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2)公文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起草单位必须征求相关地区或者部门意见,力求达成一致。

告警信号设计的基本要求 篇7

关键词:告警信号,分类,设计要求

为了确保飞行安全, 设计有效和可靠的告警系统十分重要。随着飞机内部传感器及电子设备日趋复杂化, 机内各种告警信号日益增多, 包含视觉告警、触觉告警和声音告警的综合告警系统与其他系统集成。本文总结了现有标准中对告警信号类型的定义和各类型信号设计的基本要求, 为告警系统设计提供支撑。

1 告警信号的分级及类型

1.1 告警信号的分级

为了有效地传递重要的告警信息, 对于重要系统, 可按告警信息的危急和重要程度将告警信号分级。一般将告警信号分为三级:警告、注意和提示[1]。

警告级是表明已出现了危及安全的状况, 需要让操作人员立即知道并立即采取措施的信息。这些信号应具有两种功能:使全体人员保持警惕, 传达鉴别或行动的信号。GJBZ 131[2]规定:任何时候, 只要在正常作业程序之外, 出现了新的情况要求操作者立即作出反应。警告信号可以是瞬间的, 也可以是连续的, 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瞬间的警告信号, 如果操作者没有采取适当的行动或信号没有关闭, 则警告信号应该周期性地重复出现。同样, 连续呈现的警告信号应该持续到操作者开始采取适当行动, 或者信号被关闭位置。信号被终止后, 应能自动复位以便对下一次启动做出反应。

注意级是表明将要出现危险状况或某系统 (设备) 故障, 它将影响任务的完成或导致该系统 (设备) 性能的降级, 需要让操作人员立即知道, 但不必立即采取措施的信息。注意信号应与警告信号容易地区别开[3]。

提示级是表明需要提示操作人员重视的某些系统 (设备) 的安全或正常工作状态、性能状况及提醒操作人员进行例行操作的信息。当操作者的注意有可能从手头的任务中分散时, 或者操作者必须知道提示信号才能知道什么时候执行操作任务时, 应提供听觉提示信号, 以便操作者的动作速度符合情况的需要, 进而能及时地执行各作业成分的操作。

1.2 告警信号的类型及选择

表示告警信息所使用的方法应与操作人员的能力相符合, 可以通过视觉信息、听觉信息、或触觉信息以及多种感觉信息的结合为操作人员提供告警信息。

GB 18209.1[4]规定:只要可能, 应使用视觉信号;在可能有感觉缺陷的人出现的场所, 例如失明、色盲、耳聋或由于使用个人保护设备而引起这类缺陷的人出现的地方, 可以辅以听觉信号或触觉信号;视觉信号应放置在人们视野内, 与背景相比有合适的视亮度和颜色对比度;听觉信号应对逼近的危险提供报警, 并标示危险情况的开始和持续时间, 在操作者可控制或可干预的地方, 信号至少应持续到操作者做出动作为止;通过触觉对操作者传递的信息应能够使操作者识别和区分不同功能或系统的各种操作要素。

SAE ARP 5898规定:视觉告警应能吸引机组人员的注意, 并提供关于情景紧急性的主动信息;听觉告警应能吸引机组人员的注意, 且能提供关于情景重要程度的原始信息, 但使用听觉告警时应时刻注意, 因为听觉告警可能会破坏其他驾驶舱中的声音活动, 可能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视觉加工;视觉告警和听觉告警都应该和驾驶舱告警系统整合、一致和协调。

朱祖祥 (2002) 认为[1], 听觉信号主要可用于警告级和注意级告警, 它能提高对重要告警的警觉性和觉察性, 但听觉信号不能滥用, 否则将会引起操作人员的烦恼和干扰其他工作的正常进行。

GJBZ 131规定[2]:一般情况下, 听觉警告信号应由特别能引起注意的有特色的复合音组成, 且听觉警告信号全部主要成分的主要频带应高于噪声水平至少20d B (A) ;在安静环境中, 听觉注意信号应在50~70d B (A) 的水平, 在有噪声背景的地方, 听觉注意信号格主要成分频率中心部位上的主要频带至少应高于噪声水平20d B (A) ;听觉提示信号可以结合视觉呈现为特殊作业成分提供指导, 应为短的、悦耳的、不致引起厌烦而又有明显特征的声音信号, 且其主要频带应高于噪声水平20d B (A) 。

SAE ARP 4102/4规定:不推荐单独使用触觉告警, 可将触觉告警作为听觉告警和视觉告警的补充。

2 不同类型的告警信号设计要求

2.1 视觉信号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般情况下, 一个优良的视觉信号必须满足鲜明醒目、清晰可辨和明确易懂三项基本要求。为此, 在设计和使用视觉显示信号时应努力做到以下各要点[1]。

(1) 根据使用要求选择最适宜的刺激维度作信息代码, 代码数目限制在人的绝对辨认能力允许的范围以内。

(2) 要使显示精度与人的视觉辨别能力相适应, 若显示精度超出人的视觉能力限度, 就会导致信息接收速度降低和错误增多。

(3) 要尽量采用形象直观的显示方式。显示方式越复杂、越抽象, 需要译码的时间就越长, 就越容易发生差错。

(4) 要尽量采用与所显示信息在含义上有联系的显示方式, 避免使用与人们的习惯相冲突的显示方式。

(5) 对同时显示的有关信息要尽可能实现综合显示。

(6) 要使显示的对象与其背景之间, 在形状、亮度或颜色方面具有鲜明的对比。

(7) 显示的颜色、亮度要与照明条件相配合, 并要防止产生眩光效应。

(8) 要根据显示信息的重要性和使用频次考虑显示器安放位置的优先权, 把最重要和使用频次最多的显示器安置在最有利于视觉辨认的地方。

(9) 要尽可能使同时使用的显示器在信息编码上相互兼容。

(10) 显示器与相应的控制器在空间关系和运动关系上应使其互相兼容。

2.2 听觉信号设计的基本要求

听觉信号的设计要满足以下基本原则:

(1) 情境兼容性。任何听觉显示器的有效性都取决于对显示器工作的声环境的适宜考虑, 例如言语消息容易被其他的言语消失弄得模糊不清, 特殊的音调信号容易被其他相似的音调信号掩蔽, 任何听觉信号或听觉消息可被频繁的极端响的噪声掩蔽, 它们都是不兼容的。听觉显示器的使用必须与其工作的声环境相兼容。

(2) 通用信号的惯例。某些类型的信号已被公认为与某些活动相联系, 例如消防车、警车等的信号, 具有这些特征的信号不应该用于其他的目的。当考虑用音高作为听觉代码时应该考虑其他的自然关系, 例如高频与“向上”相联系, 低频与“向下”相联系。

(3) 标准化。一旦为某个特殊的操作情景设立了听觉信号代码, 就不应该用同样的信号来标示其他的信息显示。

(4) 与收听者的感受性相适应。听觉显示器的信号频率应该与人耳的音高和响度曲线的中间范围相适应, 要避免使用感受性曲线中极端段的信号, 这些位置的信号可靠性差, 容易被掩蔽。

(5) 双重方式。当噪声环境是未知的或者估计信号难以穿透噪声时, 应考虑使用通过整个噪声谱的变频信号或者将听觉信号与视觉信号组合起来使用, 这两种方法也可组合起来使用。

(6) 可量化信号。当音调信号需要指示量化信息时, 应提供参照音调, 如基准响度或音高, 以便使主信号能与之比较。

(7) 个人专用性。在周围言语声不很强的环境中, 如果信号出现时只要让某个人知道它的用途, 并且不能使其他人过度烦恼, 可选用一个能收听到的简单的铃声作信号。

(8) 选择收听者考虑用一个简单重复的编码信号来指示谁要对信号作出反应, 如要谁接电话或者对先前已确立的一组任务事件作出反应。

(9) 烦恼。避免使用极端响的信号, 因它会使人受到惊吓, 并会增加总的噪声级或干扰局部言语活动。当周围噪声级太高时, 应使用耳机。

2.3 触觉信号设计的基本要求

触觉告警信号应能够明确区分机械不同功能操作使用的各种操作要素。在一种应用中, 一般不超过5个不同的形状。下表给出了编码含义的示例。

3 结论

告警系统设计时要考虑不同类型告警信号的优势, 酌情考虑用哪种告警信号, 选定告警信号后, 要充分考虑告警信号的设计要求, 以期设计出来的告警系统既能起到提醒作用, 又能降低机组人员的工作负荷。

参考文献

[1]朱祖祥.工程心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98-215.

[2]郭耀东.GJB/Z 131-2002, 军事装备和设施的人机工程设计手册[S].北京: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 2002.

[3]刘宝善.GJB 2873-97, 军事装备和设施的人机工程设计准则[S].北京: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 1997.

桩和桩基的构造基本要求 篇8

关键词:桩基础;设计

(1)摩擦型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桩身直径的3倍;扩底灌注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扩底直径的1.5倍,当扩底直径大于2m时,桩端净距不宜小于1m。在确定桩距时尚应考虑施工工艺中挤土等效应对邻近桩的影响。

(2)扩底灌注桩的扩底直径,不应大于桩身直径的3倍。

(3)桩底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根据地质条件、荷载及施工工艺确定,宜为桩身直径的1~3倍。在确定桩底进入持力层深度时,尚应考虑特殊土、岩溶以及震陷液化等影响。嵌岩灌注桩周边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硬质岩体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0.5m。

(4)布置桩位时宜使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

(5)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灌注桩不应低于C20;预应力桩不应低于C40。

(6)桩的主筋应经计算确定。打入式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8%;静压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灌注桩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2%~0.65%(小直径桩取大值)。

(7)配筋长度:①受水平荷载和弯矩较大的桩,配筋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②桩基承台下存在淤泥、淤泥质土或液化土层时,配筋长度应穿过淤泥淤、泥质土层或液化土层。③坡地岸边的桩、8度及8度以上地震区的桩、抗拔桩、嵌岩端承桩应通长配筋。④桩径大于600mm的钻孔灌注桩,构造钢精的长度不宜小于桩长的2/3。

(8)桩顶嵌入承台内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主筋伸入承台内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Ⅰ级钢)的30倍和钢筋直径(Ⅱ级钢和Ⅲ级钢)的35倍。对于大直径灌注桩,当采用一柱一桩时,可设置承台或将桩和柱直接连接。桩和柱的连接可按本规范第8.2.6条高杯口基础的要求选择截面尺寸和配筋,柱纵筋插入桩身的长度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9)在承台及地下室周围的回填中,应满足填土密实性的要求。

1桩基础设计与施工中经常发生的问题

(1)桩基达到其极限承载力而无法压至设计标高。这里可能存在两种情况,其一是地质报告有误,桩实际承载力大于计算值,必须先做试桩以确定其合理的桩长及承载力。其二则可能由于土层本身原因,如饱和砂土产生的孔隙水压力使桩基根本无法压入,这就需要我们从施工措施上去解决。首先是必须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如跳打,使先期施工的桩产生的水压力消散后再施工下一根桩;其次对静力压桩来说必须选择有足够压桩力的施工机械,要避免抬机等现象出现;另外可以采取引孔,设置排水孔等措施尽量减少空隙水压力。当然压桩时必须注意压桩力应控制在桩身极限强度范围以内,且应注意压桩挤土作用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2)沉降计算。建筑物对沉降差和沉降反应比较敏感,因此规范GB5007-2011第3.0.2条、第5.3.10条、第8.5.10条对沉降计算进行了严格的界定,但由于沉降计算方法和土工参数的准确测定目前还不完善,因此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少问题如:摩擦型桩未进行沉降计算违反了GB50007-2011第8.5.10条;高层基础与裙楼基础未设置沉降缝,未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差异沉降及影响,违反了JGJ3-2010第12.1.8条规定;在同一整体大面积基础上建有多栋高层和低层建筑,未按GB50007-2011第5.3.10条规定进行变形计算;同一结构单元采用了不同的基础形式,未进行沉降计算,违反GB50011-2010第3.3.4条;同一结构单元部分用天然地基部分用桩基,不符合GB50011-2010第3.3.4条,未进行沉降差计算,不满足GB50007-2011第5.3.4条;某工程由于主楼与裙楼上部结构荷载差异很大,二者桩型、桩长、桩持力层均有较大差异,未进行沉降验算,后浇带是实际解决此类问题较为实用的方法,但总说明中也未见后浇带的施工要求;结施说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未进行沉降验算,违反GB50007-2011第8.5.10条;勘察报告揭示土层坡度大于10%,未按GB50007-2011进行地基变形计算。

(3)桩的长细比。控制桩的长细比是已作废的旧规范《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的要求,新的《地基规范》及《桩基规范》均取消了长细比的限制。一些设计者在工程设计中仍以长细比来控制桩长或桩径,造成工程桩的不必要的浪费。长细比限值主要是为了保证桩身不产生压屈失稳,以及考虑施工条件的要求,对于端承桩因有一较坚硬的不变形的持力层,在桩顶竖向荷载的作用下,桩身若过于细长,可能会像压杆一样出现失稳破坏。而对于摩擦型桩,桩身应力向下衰减,且桩会随着荷载加大而产生沉降,不会产生压屈失稳,所以不需考虑长细比的限制。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超长长桩及长桩应用广泛,而长细比限值制约了长桩的使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质量正常的低承台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压屈失稳的例子,所以两本规范不再提长细比的要求了。但具体应用中如遇到桩周土软弱或可液化,或8度以上地震区的情况,当桩身强度控制设计时,仍应慎重对待,可按相关规范验算桩身压屈。

(4)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质量保证措施有:①教育职工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格按照各项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作业。②各施工操作人员进行上岗教育,技术交底,坚持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上岗。③每天施工前对要施工的桩位进行仔细放样和复核,纠正因土体受挤和人为影响的桩位偏差,每三天对场区控制点进行一次复测、校正。④桩基施工时桩距偏差允许值在200以内,标高允许偏差范围在(+100,-50)以内。⑤及时办好各项手续,做到职责分明。⑥施工各类资料(如工程文件、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成果图等)的收集做到完整、准确、及时、整洁。⑦打桩结束后,及时整理好齐全,符合要求的打桩各种资料,提请总包审核。

(5)桩间距。为了避免挤土效应对成桩质量的影响,设计中应控制桩间距在允许范围之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某工程項目大部分预应力管桩桩距不满足DB32/112-95第9.6.8条,尤其02栋B-D/2-5轴间桩距过小,考虑到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跳打方式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首先应考虑调整布桩。某工程有部分桩间距不能满足JGJ94-2008第3.2.3.1条;某工程01栋与05栋间二排桩之间桩间距不足;某项目采用的“A”型压桩,根据97G3611图集说明,应用“B”型,相邻挖孔桩扩大头净距小于1m,违反GB50007-2010第8.5.2.1条等。

题辞写作的基本要求 篇9

1)辞意要切合对象要明确题辞的对象及事由。明确对象,即搞清对象的性别、年龄、身份、职业、地位、信仰等等;明确事由,即明确为何事而题辞。不明确这些,就难将题辞做得贴切。不难理解,同是喜庆题辞,贺婚嫁与贺生子的文辞不能同用;同是贺婚嫁,贺初婚与贺再婚的文辞也应有所区别。2)修辞要高雅含蓄题辞是一种高雅的文化交际活动。自然是文辞典雅为上,以鄙俗怪诞入辞,或标新立异,贩卖新名词以赶时髦,标榜新潮,都会显得不伦不类并令人生厌。题辞讲求语言艺术,贵含蓄隽永,太直太露则显得乏味。一般标语口号也不宜入辞。3)题辞要音韵和谐题辞不仅求内容雅正,书法优美,而且要求音韵和谐。所谓单韵和谐,是指在一则题辞的字与字之间,平仄声韵协调,其协调的原则,基本与诗词、对联相同,即平仄声韵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如“天下为公”(平仄仄平),“鹏程万里”(平平仄仄),“为国育才”(仄平仄平)“曲径通幽”(平仄平平),“壮志未酬”(仄仄仄平),即使不得已都用平声韵或都用仄声韵(内容决定),则字的声调也须有些变化。如“任重道远”(|||√)。只有如此,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的特质。4)款式要正确书写题辞的款式极富礼仪性,必须按约定俗成的款式书写。题辞的内容分为正文,题款两部分;题款又分上款与下款。上款书为何人何事而题辞,下款写何人何时题书。题辞款式分横写、竖写两大类。题匾额皆横写,题条幅和其他类题辞横竖不一,视其应用场合而定。传统的书写是,横写者,正文自右而左写,上下左右居中,上款于正文右端自右上方往下竖写,下款于正文左端自中间部分起往下竖写。上下款的字要明显小于正文的字。现代也有自左而右书写者

文案写作的基本要求 篇10

文案是每一位办公人员必须都要会的,文案一般都是按老板或者领导的要求来写的,文案怎么写才能既让老板领导喜欢自己又能节省很多时间呢?成都行政学校的李老师来告诉你,希望可以能够帮助那些正在为写文案而懊恼的人:

1)准确规范、点明主题

准确规范是文案中最基本的要求。要实现对广告主题和广告创意的有效表现和对广告信息的有效传播,首先要求广告文案中语言表达规范完整,避免语法错误或表达残缺。其次,广告文案中所使用的语言要准确无误,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第三,广告文案中的语言要符合语 言表达习惯,不可生搬硬套,自己创造众所不知的词汇。第四,广告文案中的语言要尽量通俗化、大众化,避免使用冷僻以及过于专业化的词语。

2)简明精炼、言简意赅

文案在文字语言的使用上,要简明扼要、精练概括。首先,要以尽可能少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出广告产品的精髓,实现有效的广告信息传播。其次,简明精练的广告文案有助于吸引广告受众的注意力和迅速记忆下广告内容。第三,要尽量使用简短的句子,以防止受众因繁长语句所带来的反感。

3)生动形象、表明创意

文案中的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国外研究资料表明:文字、图像能引起人们注意的百分比分别文字是35%, 图像是65%,文案创作时采用生动活泼、新颖独特的语言的同时,附助以一定的图像来配合。

4)优美流畅、上口易记

努力践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篇11

关键词: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新课程标准已经出台好几年了,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努力地践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进步。教师是课程标准的贯彻者和执行者,课程标准落实的好坏,取决于广大教师。那么,对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如何践行课程标准的要求呢?

1.要努力去研究新课程标准,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要积极地、大胆地努力实践,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思想。

2.要更新观念,准确把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用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能够跟得上教育形势的发展要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去践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基本思想,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

(1)站在课程标准理念的高度重新认识教学内容。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思想意识,要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基本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2)站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高度去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新课标倡导我们小学语文老师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指导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小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们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感受和疑虑,这是语文课堂最基本的要求。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有了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

(作者单位 重庆市万州区走马中心小学)

确定教育活动目标的基本要求 篇12

一、内容的达成性

内容的达成性是指所选择的内容有助于实现某一活动目标。活动目标一旦确定, 就在一定程度上为选择活动内容提供了方向。由于幼儿园各领域的内容既有自身纵向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又有各领域之间横向的联系性和整合性, 因而教师要按一定比例、一定顺序对各领域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使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为活动目标服务。

一般来说, 一个较高层次的活动目标要通过多个具体活动内容协同达成, 而一个具体活动内容则可能达成多个目标。因此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师可通过一个具体活动内容实现多个活动目标。比如, 在“玩球”这一活动中, 可锻炼幼儿身体和发展动作 (身体发展目标) ;可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心智发展目标) , 还可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社会性目标) 。但切忌无节制地罗列不相关的目标, 否则就会使每一个活动目标都难以充分达成。同样, 一个层次活动目标的达成, 需要对多个活动内容系统地优化整合。比如, 让小班幼儿认识“春天”这一活动目标, 可通过“春风” (诗歌活动) 、“春天来了” (科学活动) 、“花儿好看我不摘” (社会活动) 、“草地上的鲜花” (绘画活动) 、“春天在那里?” (歌唱活动) 等活动来协同达成。

二、目标的可操作性

目标的可操作性是指确定的活动目标要明确具体, 避免笼统过大。活动目标不明确具体就可能致使活动内容杂乱无序, 难以实现预设和生成目标。比如, 在以“认识兔子”为内容的活动中, 教师A确定的活动目标为: (1) 增加幼儿对兔子的认识; (2) 培养幼儿对兔子的感情。教师B确定的活动目标为: (1) 能描述出兔子的外形特征, 说出兔子喜欢吃的食物; (2) 在轮流喂兔子、触摸兔子时, 能做到轻摸, 不使兔子受到惊吓。

显而易见, 教师A在确定活动目标时没有从幼儿的角度出发, 且目标过于笼统, 所以难以据此设计有效的活动, 致使活动目标难以实现。而教师B以幼儿在活动中应达到的具体行为来确定活动目标, 既具体又有可操作性。教师B据此可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内容和环节, 以达成活动目标。

三、目标表述的简约性

目标表述的简约性是指教师在表述目标时要简明清晰, 避免与活动过程和方法混淆。有些教师在表述活动目标时, 常把实施活动的过程及所使用的方法、形式与目标一并加以表述, 难以明确活动所要真正实现的目标。比如, 教师C将活动目标表述为“通过小鸟找家游戏, 练习四散跑”, 显然这是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方法和形式是为实现活动目标服务的工具, 而不是目标本身。所以在确定活动目标时, 教师要明确目标的实现包含哪些要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各个要素在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使之各行其责、各为所用。

四、目标表述的统一性

办公礼仪的基本要求 篇13

2、向上级汇报工作要及时全面、条理清晰,接受工作布置要专心倾听,必要时认真记录。

3、向下级布置工作要全面周到,耐心听取下级意见,并询问执行过程是否有困难,必要时协调力量给予帮助。

4、在工作场所内行走,当与访客、领导相遇时,应停留侧立,礼让先行,同时点头微笑致意,相互熟悉的可轻声招呼。

5、出入办公室开门、关门,动作要轻,进入他人办公室要轻轻敲门,得到允许方可入内。

6、维护严肃认真的工作气氛,不大声喧哗、高声叫人、吵闹。

7、有人来访或外出时,办公室桌上不得摆放机密文件。

8、妥善保管、正确使用办公用品,及时归还借用的物品。

★ 握手礼仪的基本要求

★ 西餐礼仪基本要求知识

★ 求职信原则性礼仪

★ 求职信礼仪常用语

★ 求职信文书礼仪规范

★ 求职信礼仪:七戒

★ 求职信礼仪:英文求职信写作结构

★ 财务报表编制基本要求

★ 入党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写律诗的基本要求 篇14

一、创设问题情境, 做好数学基本概念的引入工作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 基本概念的讲解一般都是在新授课中完成, 学生不可能花太长的时间来来掌握一个概念。与一般数学概念相比, 重要的数学概念要更为抽象, 学生更不容易掌握。因此, 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方法, 选取和创设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较紧密, 又与该概念的逻辑联系的情境, 并提出相关问题, 让他们快速地接触该概念, 并对其形成应有的感知与了解。

首先, 教师要根据新授内容布置学生去复习前授内容, 并引导学生作好课前预习。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是有内在的逻辑体系的。讲究逻辑体系的数学更是如, 其重要核心概念与前面的知识必定有着内在的联系。比如, 教师在讲解“函数及其表示”的相关基本概念, 只是简单地复习初中的相关函数概念, 而不让学生充分回顾前一节的集合知识, 效果必然不好。

其次, 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概念教学内容和要求, 合理的设计问题。教师设计问题要从多方面考虑, 结合概念的具体情况设计适当的课堂提问。一般来说,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设计问题。一是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问题引入。如在引入“椭圆”概念时,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列举出一些曲线图形, 如橄榄球、鸡蛋等, 帮助他们尽快激起对“椭圆”这概念的认知;二是从概念之间的类比或推广, 来设计引入提问。如教师可以从初中的锐角三角函数设问, 来引导学生导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教学, 也可以由初中的角度制的度量方法设问以引导学生接触弧度制这种新的角度的度量单位;三是设定一些以前的知识解决不了的数学问题, 来引入新的数学概念,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数学知识和概念的发展既来自于实践的需要, 也是来自于数学自身完善的需要。如无理数、虚数等数学概念都是为了解决数学理论中的一些矛盾而引入的。因此, 教师的在讲授这些数学概念时, 也可以有意设定一些数学诸如用实数无法解决或用有理数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给学生, 让他们的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感觉有需要导出虚数、无理数和复数等数学概念。

二、通过提问, 分解和提炼基本概念的本质, 帮助学生达到对概念的准确识记

首先, 任何数学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适用范围, 教师要准确地就提炼概念的本质, 设计和提出课堂问题, 帮助学生把握该概念的本质规定性。在提问过程中, 教师要能抓住这一点, 从而快速而准确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

其次, 相比于其他学科,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学, 概念的抽象性会影响学生的掌握。针对这个问题, 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以帮助学生理解的运用该概念。比如在讲授扇形的面积时, 面对S扇=1/2lr这个公式, 学生一时难以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比扇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然后引导学生权将扇形看成曲边三角形, 再提问让学生明白扇形的弧与三角形的底边相似, 而其半径与三角形的高相似。通过这种方式, 可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将相对抽象的扇形的面积计算具体化, 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而不是死记硬背。

三、通过合理设问, 巩固与升华学生对重要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某一数学概念后,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更好地巩固深化对其的理解, 最后升华, 形成自己的数学能力, 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 教师在这一阶段运用提问的手段, 对概念内涵、外延做深入的解析, 帮助他们深化对概念的认识, 形成系统的概念结构, 非常重要。

首先, 在总体上把握了某一概念后, 如何运用分析的方法再次对该概念的各要素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对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概念非常重要。因此, 教师可以着眼于该概念的各要素去设计的提出课堂问题。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概念, 可以围绕着函数判定依据、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值域等要素设计问题, 帮助学生更精确地理解函数定义。

其次, 除了新授课外, 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其他教学环节的设问来深化乃至升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提高学生对一些重要的概念的运用能力。经过概念的引入、初步把握及相对准确的理解后, 如果不引导学生去运用这些概念, 学生关于这些数学概念的知识很难升华成其数学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角度的问题来应用概念, 加强概念的理解, 也可以设计有梯度的、体现数学概念本质的练习题, 使学生提出质疑, 或者在教师的提问启发下反提问, 通过师生、生生的讨论, 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写律诗的基本要求 篇15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课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1-0000-01

Basic Problem and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for Multimedia Courseware

Zhao Lei

(Liaoning Electric Power Co.,Ltd.Jinzhou Training Center,Jinzhou121001,China)

Abstract:Although multimedia is now widely applied to teaching,but still there are many problems,this profound analysis of the multimedia courseware real problems,then give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the design,in order to make courseware for the better teaching service.

Keywords:Multimedia;Courseware;Courseware design

一、多媒体课件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现在各种教学课件已经屡见不鲜,但是从当前已存在的教学课件的使用情况来看,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教学指导思想还停留于传统教学传统观念。很多教学课件的设计仍然是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中心,课件中仅仅是利用了多媒体计算机容量大,图文并茂和形象逼真等优势,将一堂课的内容按照教材编写顺序,从头至尾制作到课件中,形成了“教材搬家,电子翻版,千篇一律”形式。

(二)制作中出现科学性错误。有些教学课件是不懂专业学科知识的技术制作人员制作的,因此,还是避免不了犯一些科学性错误。

(三)忽视了课件与教师、学生的关系。目前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在课堂上师生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课件程序执行到哪里,学生学到哪里,而教师则成为事实上的播放员甚至是“旁观者”,这显然是违背教学原则的。

(四)课件设计问题。许多课件画面文字不清,画面色彩灰暗,有的又很刺眼,缺乏美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心理波动等现象;有些过于追求华丽性,界面背景图案、文字设置等过于花哨,又加入许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干扰信息,往往造成界面过于复杂,无法分清主次。

(五)课件的人机交互问题。有的教学课件过于强调用来演示教学内容,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么做,后怎么做,都已由文字和多媒体材料构成结构性很强的多媒体讲义,教师受其束缚,忽视了与学生的信息交流,即缺乏有效的人机交互设计。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性要求。教育性是任一个多媒体教学软件最根本的属性。对于教学课件而言,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的教学目的,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任何课程的教学课件都是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而编制的,教学的目的性应该非常明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题有着不同的教学目的,因此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形式也应是多种多样,但都是围绕各自的教学主线展开的。

2.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量身定做。在设计制作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不能只追求课件的表面形式或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这样的课件违反教学规律的,自然收不到好的效果。

3.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突出重点和难点。在设计制作时,一定要充分发挥视听媒体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对象的要求,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把启发的因素注入图像、解说及其他表现手法中采用科学的表现方法,加深对重点问题的渲染和剖析,并在如何消化、接受和理解上下功夫,将复杂问题和难点问题简单化,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4.符合教学原理,充分体现教学规律。实施多媒体课件时,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上一定要符合教学设计原理,教学过程符合教学规律。要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呈现次序,精心设计,详略安排得当。

(二)科学性要求。科学性要求也是对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在多媒体课件中,内容结构的科学性可以概括为系统严谨,实用新颖,规范正确和通俗简明等几个方面。

1.系统严谨。课件的结构系统应该完整,层次分明,思路流畅;内容的范围、深度、份量和教学目标有较好的适应性,教学目的应该清楚,要求明确,定义的表述,原理的论证,现象的描述要严密,对教学内容中的概念、原理和应用等方面应按学科的逻辑顺序做系统、合理的编排,这样有利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2.选材适当,方法合理。应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和具体;选材、例证要具有典型性的代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能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与本课件相关的实际问题。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时间紧凑,信息量大的特点,因此,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表达丰富的教学内容。

3.规范正确。课程中提到的概念、规律、原则等内容的表达应该准确,解释、说明、引申正确无误;文字、语言使用规范,量纲符合国标的规定,引用数据可靠;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信息的真实度和可信度要高;能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片面追求图像的漂亮、声音的悦耳、色彩的艳丽而损失其真实性;操作、示范以及模拟动作要准确。

4.通俗简明。教学课件中使用的语言和文字应该通俗易懂,不应使用难以理解的语句或过于口语化的词语;寓意简明扼要,尽可能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的理论简单化,但必须符合真实性和准确性的要求;视听直观性强,便于知识的接受、理解和记忆。

(三)艺术性要求。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要求。多媒体课件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会使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中也应该尽量追求课件的艺术效果。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通过视听组合所产生的效果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用艺术的画面、鲜明的色彩、逼真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和转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加强情感交流,提高他们的创造意识,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技术性要求。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教学效果。课件的设计方法、编程技巧和制作手法等都是技术性的具体体现。如人机操作界面的设计,图文声像素材的制作和编辑等技术。

因此,设计课件时,一定要遵守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避免上述错误。

参考文献:

上一篇:消防备案流程下一篇:末来的环境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