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报告信息表

2024-10-19

突发事件报告信息表(共12篇)

突发事件报告信息表 篇1

临夏县人口局 应急管理工作的自查报告

县政府应急中心:

接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应急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后,我单位高度重视,认真对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检查全省政府系统值班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精神,组织人员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基本情况。我局制定了《临夏县人口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人口局应急突击队,规范工作程序、完善了工作制度,明确组织、协调、监管职责。

二、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组织。县人口局始终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做好工作的布置,制定了规章制度,实行目标责任制。建立了分级负责、条块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网格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运转机制。

三、加大宣传力度。我局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人员利用资料、板报、网络等宣传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政策措施,宣传应急预案和应急知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注重提高干部群众应急综合素质,按照灾前、灾中、灾后的不同情况,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了解和掌握在遭遇突发公共事件时进行自救、互救及配合政府救援的正确方法,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法制意识,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

四、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我局制定了《临夏县计划生育专职工作人员管理办法》、《临夏县人口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制度》、《临夏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制度》、《临夏县人口局节假日值班制度》等10多项加强管理的规章制度,从工作管理、纪律管理、学习管理、岗位职责、综合治理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来规范工作、规范行为,真正创造了一个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按章办事、严格管理、争创实绩的工作生活环境,从而确保了县委、县政府政令畅通,确保应急预案的快速启动。

五、加强值守应急工作。我局认真做好重要节日、重大事件期间的值守应急工作,节假期间,严格执行值守制度,实行领导带班,安排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同志值守,妥善处置各种矛盾纠纷,有效地确保了在重要节日、重大事件的社会稳定。

六、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应急处理能力。我局在认真抓好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同时,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一是对全系统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应急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重点进行了《信访条例》、《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甘肃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办法》等法律知识和各项业务知识的培训。二是积极参加省、州组织的信访学习,领导带头,全员参加。通过经常性学习培训,接待和处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实际运用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扎实开展应急演练,针对常发突发公共事件,先后组织开展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积累了应急处置经验,提高了应急队伍应急处置能力,提升了应急队伍综合素质。

七、充实应急队伍

全县计生系统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队伍建设。组建了应急小分队,挑选精干人员补充和完善应急队伍

八、建议

一是建议集中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应急预案培训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整体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训使党政干部、应急管理干部、基层干部、企业负责人以及应急救援人员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

二是要结合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应急准备的重要环节,通过演练可以检验应急工作机构是否完整,应急反应和应急救援能力是否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否协调一致,从中找出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的地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组织开展单项演练、专项演练、协作演练、综合演练等多种形式的演练,增强演练效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临夏县人口局

二○一二年六月四日

突发事件报告信息表 篇2

一、新时期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是油气企业承担社会管理职能的需要。突发事件报告工作与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和善后恢复等工作密切相关,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渠道畅通与否和信息传递效率、质量高低, 直接影响上级部门对突发事件动态和发展趋势的掌握, 影响领导决策和应急处置工作开展。作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第一要素, 突发事件信息不仅领导重视、应急需要, 而且员工关心、社会关注。

(二)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是油气企业保障员工和企业利益的需要。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报告, 有利于企业掌握突发事件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调集应急资源, 迅速组织应急抢险, 抑制事态发展, 避免事件造成重大影响和产生严重后果, 保护员工生命, 减少企业财产损失。

(三)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企业形象的需要。建立及时准确的信息报告机制, 对澄清事实、引导舆论、维护企业形象起着积极作用, 有利于各项应急响应决策措施的有序实施,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对处置, 避免社会恐慌, 将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维护企业形象。

二、油气企业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存在问题

(一) 突发事件报告范围不清楚。个别属地管理单位对突发事件范围不清楚, 习惯性地认为只有发生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井喷事故、油气泄漏、环境污染等才能算是应急事件, 才需要报告信息, 对生产影响不大的事故, 就不报告。

(二) 信息报告主动性不强。发生突发事件后, 部分属地应急管理单位急于处理事件, 主观上对信息报告认识不够, 意识不强, 不积极主动地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相关情况。

(三) 信息报告时效性较差。发生突发事件后, 个别属地单位没有意识到应在第一时间进行报告, 导致上级领导不能第一时间掌握突发事件情况, 延迟了整体资源调控处置时间, 有可能导致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造成更大的影响。

(四) 信息报告不够准确。个别属地管理单位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等相关要素信息报告得不完整, 对事件现场情况详述表达不清楚, 对可能存在的社会敏感因素研判不够准确。

(五) 存在瞒报现象。个别单位发生突发事件后, 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 担心事件被上级部门知道会给单位带来不良影响, 于是采取“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的方式进行自行处理, 瞒报事件。

三、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思考与策略

近年来, 国内外油气行业突发事件频繁发生, 如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青岛市“11·22”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等等, 其事故发生后信息报告是否及时、准确、有效, 已成为业内公认的、足以影响应急处置全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油气企业各部门应高度重视, 通过畅通和拓宽信息报送渠道, 更加及时、更加准确、更加有效地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 为企业把握全局、正确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为做好突发事件早期预警和科学应对提供可靠保障。

(一) 解决报告范围不清的问题。企业应急管理单位要改变以往突发事件报告范围错误认识, 放宽思路, 提高重视度, 转变思想观念, 凡对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的事件, 无论影响大小, 均应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

(二) 解决主动性不强的问题。获知突发事件线索后, 要及时主动调查核实, 主动进行报告。处置过程中, 要密切跟踪事态进展, 全面掌握相关情况, 加大续报工作力度;处置结束后, 要及时终报, 实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闭环管理, 确保信息报告的完整性。对于敏感信息、预警预测信息、可能引发重大以上突发事件的信息, 以及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事件, 要加强分析研判, 并及时报告。

(三) 解决时效性较差的问题。时效, 可谓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生命。按照“速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 油气企业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首报意识, 及时快速报告突发事件信息, 力争30分钟内向上级办公室值班室电话报告、1小时内书面报告。如事发单位因现场情况不明、条件不具备等来不及书面报送的, 必须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初报信息, 随后通过“传真+邮件”同步的方式上报信息报告, 争取第一时间处置事件的资源, 及时高效地处置事件。同时, 要充分依托新技术、新手段, 加强对互联网信息的监测分析, 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线索和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苗头性、趋势性、敏感性信息, 提前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四) 解决准确性不强的问题。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 信息报告中的一个字、一句话、一个数字, 一旦出现差错, 就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上一级应急领导小组的正确决策, 为应急处置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组织报送各类突发事件信息时, 所属各单位信息报告内容必须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伤亡和损失、危害情况、事发点周边居民分布、原因初步分析、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进展情况以及事件发展预测, 明确标注信息编号、签发人、联系人、联系电话等要素。在信息采写中必须对人、事、物进行准确描述, 不能以点代面或避重就轻, 更不能有半点虚假或夸张, 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地收集、整理信息, 不道听途说、不捕风捉影。

(五) 解决漏报、瞒报的问题。加大信息报告情况通报和责任追究力度, 定期对单位、部门突发信息报告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对能及时准确报告的突发事件信息提出表扬, 对于迟报、漏报、瞒报以及报告质量差的进行通报批评。尤其对突发事件发生后, 单位瞒报、漏报信息的, 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四、结语

新时期网络条件下, 油气企业要针对信息传递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报告体系, 进一步简化信息报告程序, 理顺中间环节, 确保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及时、准确, 应急处置主动、有序、有效, 维护企业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俱孟军.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记者的着力点[J].中国记者, 2006 (9) .

[2]贾永.“做深”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三条途径[J].军事记者, 2006 (9) .

市政办突发事件信息报告通知 篇3

为进一步提高我区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效率,及时、有效地处置各类公共突发事件,促进我区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市政府应急信息报送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区政府工作安排,现将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做好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报告工作,是加强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各单位要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充分认识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领导,结合本单位实际,全面履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职责,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制度保障到位、工作措施到位。

二、要素完整,及时准确上报信息。

(一)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主体。根据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突发事件发生地所在街道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单位是报告相关情况的责任主体;突发事件发生单位有责任及时向当地街道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区政府各部门、驻区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报告主管工作方面及发生在本部门、单位或系统的突发事件信息。

(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范围。突发事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各类突发事件都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级别。发生四个级别的突发事件,相关责任主体都要向区政府报告。标准中未涉及到,但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涉及敏感群体的信息,不受分级标准限制。

(三)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内容。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处置情况、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对事件处置的新进展、可能衍生的新情况,要及时续报。事件处置结束后,要进行终报。

(四)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时限。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街道、区政府有关部门和驻区有关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内通过电话向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口头报告,并在1小时内通过金宏网或传真书面报告,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事件处置结束后要尽快提供书面终报。

(五)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方式。以电话、传真和网三种形式报告,涉密信息的报送要遵守相关规定。

三、落实责任,全面实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责任追究制度和信息直报员制度。

(一)严格实施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考核。根据属地化管理原则,各街道及主管部门为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各责任主体应在第一时间向区政府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区政府将定期统计汇总信息报告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将予以通报,并纳入区目标绩效考核。

(二)严肃追究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责任。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各责任主体必须在1小时内向区政府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对责任不落实、推诿扯皮,迟报、漏报、瞒报突发事件信息的单位,区政府将予以通报批评;对因信息报告不力而导致处置不及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实行应急管理年终考核一票否决。

突发事件报告信息表 篇4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新闻发布应急预案

(2008年5月8日)

1总则

1.1编制目的为完善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安全和稳定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新闻发布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快速畅通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渠道,及时准确地发布相关信息,澄清事实,解释疑惑,引导舆论,维护稳定,确保各项应急响应决策措施的有序实施,努力将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信访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国家电网公司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处置大规模群众集体上访突发事件预案》,并结合公司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制定。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应对和处置电力施工生产重特大事故、电力设备被盗、严重自然灾害、重大群体性不稳定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中的信息报告与新闻发布工作。

1.4工作原则

公司系统安全和稳定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新闻发布工作严格执行“快速及时、客观真实,准确把握、注重效果、明确责任、加强引导”的工作原则。事件发生项目部、专业公司在第一时间将事件情况报告公司总部,及时向当地媒体及社会公布事件信息,并根据事件发展变化和应急处置进程滚动更新。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新闻发布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崔兴章武同义

副 组 长:王银河刘力杰雷铁军任振新

成员:孙宝海 闫志忠刘明周跃芳王宝华段科泉 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办公室设在安监部。主任:孙宝海

稳定事件应急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刘明

新闻发布小组设在党委宣传部,组长:周跃芳

2.2职责:

2.2.1负责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新闻发布。公司突发事件与新闻发布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是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就相关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和部署,研究决定公司对外发布事件信息。

各项目部、专业公司应急领导小组领导本单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研究决定本单位的突发事件信息对外发布。

2.2.2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办公室和稳定事件应急办公室分别负责对公司安全和稳定突发事件信息进行汇总和整治,并根据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决定,向公司新闻发布小组提供事件发布信息的相关内容。各项目部、专业公司也要组建相应办事机构,按照相关程序开展工作。

2.2.3 新闻发布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

(1)启动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的各项准备工作;

(2)拟定新闻发布方案和发布内容,负责新闻发布;

(3)接待、组织和管理媒体记者采访;

(4)收集、跟踪、分析境内外舆情,有针对性地提供事件相关内容及情况,批驳谣言,报告真相。

3事件定义

3.1事件定义

本预案突发事件定义为公司层面发布的对社会稳定和公司形象构成重大影响或严重损失的各类突发事件。对于其他低于本预案事件定义的各类安全和稳定突发事件,由各单位参照本预案事件定义,结合各自情况具体界定并发布。

3.2安全生产事件

定义为公司层面发布的电力施工生产突发事件,包括:

(1)电力施工生产发生重特大事故、电力设备被盗、严重自然灾害、重大群体性不稳定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

(2)重特大人身伤亡;

(3)上级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发布的事件;

(4)公司认为有必要发布的其他事件。

3.3社会安全事件

定义为公司层面发布的群体性不稳定事件,包括:

(1)跨地区串联上访;

(2)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3)集体进京上访;

(4)恶性政治事件;

(5)其他对社会稳定或公司形象产生重大影响的各类不稳定事件。4应急响应

4.1信息报告

4.1.1当发生安全或稳定突发事件时,各项目部、专业公司、安全保卫部门、信访部门要按照事件条件,启动事故处理预案、群体性事件处理预案等各类专项预案,同时将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严重程度、事件性质、可能后果等信息报告公司总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安全应急办公室或稳定应急办公室。

4.1.2公司安全应急办公室或稳定应急办公室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之后,对事件影响范围、严重程度、事件性质、可能后果等信息进行汇总和整理,立即报告公司应急领导小组。

安全应急办公室或稳定应急办公室在信息汇总和整理中,各项目部、专业公司、安全保卫、信访等部门要提供相关材料。

4.1.3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之后,分析事件发生性质、严重程度、可能后果,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要求,研究决定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并向上一级应急领导小组、政府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事件情况。

4.2新闻发布

4.2.1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之后,按照本预案事件定义,研究决定是否启动新闻发布应急机制。

对于本预案事件定义外的其他事件的新闻发布,在各项目部、专业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参照本预案新闻发布应急响应程序执行,并及时向公司总部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4.2.2在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启动新闻发布应急机制之后,新闻发布小组研究拟定新闻发布方案(包括发布形式、发布内容等),报告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审核批准。

在新闻发布组织过程中,对于难以把握的重大、敏感问题,新闻发布小组要及时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按照有关指示妥善处理。涉及重大政治性、群体性事件,一般不作公开报道。确需要公开报道的,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授权新闻发布小组发布。

4.2.3新闻发布小组按照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批准的发布方案,具体组织实施新闻发布。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对外发布事件信息。

4.2.4新闻发布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涉及规模、主要原因、影响和损失、应急处置情况、当前恢复进度等。

4.2.5新闻发布形式包括:

(1)公司系统对外门户网站;

(2)报纸、广播、电视、手机短信;

(3)信息通报会;

(4)新闻发布会。

4.2.6新闻发布小组经请示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批准,采取适当形式,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事件有关内容,掌握舆论导向的主动权。

4.2.7新闻发布小组经请示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批准,授权公司主要媒体做好有关事件的文字、图片、音像和影视资料的采写、拍摄、收集等工作。

4.2.8新闻发布小组根据需要启动记者采访管理机制,安排专人受理记者的采访申请,向记者提供事件报道通讯稿,为记者采访报道提供方便,同时加强对记者采访组织、现场管理及引导工作。

4.2.9新闻发布小组安排专人收集和整理外部舆情,汇编舆情简报,报告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及上一级相关部门。必要时,联系互联网信息,加强网上舆论管理和引导工作,及时封堵反动信息。

4.3应急结束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之后,新闻发布小组根据相关舆论报道及事件信息情况,提请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决定,结束新闻发布应急机制。

5应急保障

5.1通信与信息保障

各项目部、专业公司对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新闻发布提供通信保障、技术支持和相关服务,并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下,按照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要求建立应急通信网络,优先保障相关通信设备和信息网络的安全畅通。

5.2人员保障

5.2.1新闻发布小组应明确所有成员及与新闻发布相关的单位、部门的通信方式,并指定新闻发言人、专门联络人。新闻发布小组成员应相对固定。

5.2.2公司及各项目部、专业公司应结合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对有关领导干部、相关部门人员、新闻发布小组人员、内部媒体人员等进行培训,提高公司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新闻发布应急工作水平。

6后续工作

6.1总结与评估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之后,应急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信息报告与新闻发布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估。

6.2改进措施

针对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新闻发布工作的经验、教训及暴露问题,应急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研究提出预案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新闻发布应急机制。

7附则

7.1预案实施要求

各项目部、专业公司应参照本预案内容和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分层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新闻发布应急预案,并报上公司总部备案。

7.2预案管理与更新

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相关部门职责或管理体制变化,以及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或出现的情况,公司要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

7.3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内蒙古电建一公司负责解释。

7.4预案实施时间

突发事件报告信息表 篇5

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机构职责

(一)公共卫生科:在医院疫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领导下设专职人员负责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管理、收集和上报工作。

(二)各临床诊疗科室负责人为该科室管理责任人,负责本科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管理工作。

二、报告责任人:首诊医生为报告责任人,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工作。

三、报告范围与标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包括可能构成或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一)传染病

1、鼠疫:发现1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2、霍乱:发现1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1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

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

13、流行性出血热: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高发地区10 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4、钩端螺旋体病: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5、流行性乙型脑炎: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 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6、疟疾: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或在近3年内无当地感染病例报告的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 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在恶性疟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2例及以上恶性疟死亡病例;在非恶性疟流行地区,出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感染病例。

17、血吸虫病:在未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10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5例及以上;在传播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5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3例及以上;在传播阻断地区或非流行区,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病牛或感染性钉螺。

18、流感: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及以上的。

(四)其他中毒:出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外的急性中毒病例3例及以上的事件。

(五)环境因素事件:发生环境因素改变所致的急性病例3例及以上。

(六)意外辐射照射事件:出现意外辐射照射人员1例及以上。(七)传染病菌、毒种丢失:发生鼠疫、炭疽、非典、艾滋病、霍乱、脊灰等菌毒种丢失事件。

(八)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

1、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一个预防接种单位一次预防接种活动中出现群体性疑似异常反应;或发生死亡。

2、群体预防性服药反应:一个预防服药点一次预防服药活动中出现不良反应(或心因性反应)10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

(九)医源性感染事件:医源性、实验室和医院感染暴发。(十)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2周内,一个医疗机构或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的不明原因疾病3例及以上。

(十一)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报告内容(一)事件信息

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整个过程不能超过2小时。

六、管理与考核

突发事件报告信息表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对我院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05月31日所收集的529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表进

行统计, 对其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 共有66例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

1.2 方法

在529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表中对发生的66例不合理用药用药现象进行统计分析, 按照不合理用药现象表现、不同药品类别中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频率进行分析。

2 结果

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的报告表占总报告表的比例为12.5%。对不合理用药现象的表现进行分类统计, 见表1。其中溶媒使用不当是不合理用药现象中发生频次最高的一种现象, 具体表现为溶媒选择不当和溶媒用量不当。不同药品类别中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频次表见表2。其中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现象最为严重。

3 讨论

3.1 不合理用药现象的表现

3.1.1 溶媒使用不当

能否正确选择溶媒对药物稳定性和救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3]。临床上常用溶媒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 (5%、10%)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有其各自不同的理化性质。溶媒选用不当, 不仅会降低药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甚至会导致药物失效、变色、沉淀等而影响疗效, 乃至导致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4]。溶媒使用不当是不合理用药现象中发生频次最高的一种现象, 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中出现的频次为62.12%, 具体表现在溶媒选择不当和溶媒用量不当两个方面。其中溶媒选择不当指说明书中规定使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的而选择氯化钠注射液, 规定使用氯化钠注射液的而选择葡萄糖注射液;而溶媒用量不当, 表现在临床中选用的溶媒用量比说明书中规定的用量偏少, 致使输液药物浓度偏高。药品说明书中对药液浓度、溶媒使用量有明确规定, 而溶媒量过低易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析出引起沉淀, 并且造成输液药物浓度高, 易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1.2 用药次数不当

用药次数不当主要表现在抗菌药物的用药次数不当, 14例的用药次数不当中有13例涉及抗菌药物, 12例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1例为浓度依赖性但短PAE的抗菌药物, 用药次数均为1日1次。其中所涉及的药品品种为青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孟多及甲硝唑注射液。研究表明, 属于时间依赖型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对革兰阳性菌有1~3h的PAE, 对革兰阴性菌, 除碳青霉烯有最长2h的PAE外, 其余药物缺乏PAE, 因此,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持续静脉滴注更能体现药物经济学原则[5]。结合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理论及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 本分析中的抗菌药物采用1日1次的用法不合理, 而且医师在减少用药次数的同时, 经验性地增加单次用药剂量, 此法缺少循证方法的支持, 不仅药效未增强, 反而易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1.3 特殊人群中不合理用药

在66例不合理用药现象中属于老年人不合理用药的2例, 表现为80岁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 bid, 日用药量为600mg, 用药量偏大。药品说明书中强调本品经肾脏排泄, 因高龄患者大多肾功能低下, 可能会出现持续高血药浓度, 应慎重给药。而据文献报道[6], 日剂量>400mg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日剂量≤400mg的患者。且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临床用药剂量需要依据患者的肌酐清除率来确定用药剂量, 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复杂, 用药品种多, 更应遵循个体化给药原则。孕妇用药不合理现象1例, 表现为分娩后使用吲哚美辛栓用于退热, 而说明书中孕妇用药提示为禁用, 虽然吲哚美辛栓用于退热效果较好, 但用于孕妇显然不当。且美国FDA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药物分类表中指出吲哚美辛栓在持续使用超过48h, 或在妊娠34周以后用药的情况下, 等级评定为D级, 因此, 吲哚美辛栓不宜用于孕妇退热。

3.1.4 其他不合理用药现象

超剂量用药、说明书外用法和不合理配伍这些不合理用药现象出现频次较低, 其中不合理配伍仅有1例, 表现为丹参注射液加入到低分子右旋糖酐40注射液中进行滴注。中药注射剂处方组成复杂, 基于中医药理论研制, 在临床使用中最易出现药品说明书外用法, 迄今为止, 我国并没有一部法律法规对超说明书用药进行说明, 临床应用更应谨慎对待[7]。一般情况下, 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推荐的溶媒使用, 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滴注。超剂量用药所涉及的药品仅3种, 多与临床医师经验用药有关。在未证明超剂量用药的益处时, 临床应用中仍应以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为主, 不宜习惯性地增加药物剂量。

3.2 不同药品类别中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频率

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频次较高的药品种类是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和脑血管类药物。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在用药次数不当和超剂量用药, 抗菌药物pK/pD理论对临床用药次数的指导意义已经被理论和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临床医师仍按照习惯1日1次用药, 或者减少用药次数同时相应增加单次用药剂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用药多表现在溶媒使用不当, 超说明书用法等。中药注射剂配伍复杂, 药品说明书推荐的溶媒是经过严格的实验室和临床实验确定的, 最大程度的保证药物的稳定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除了临床特殊情况, 不宜随意更改中药注射剂的适配溶媒。脑血管类用药不合理的现象主要体现在注射用肌氨肽苷和长春西汀注射液这两种药品的溶媒选择不当, 两者规定溶媒量均为500mL, 临床上多用200mL或250mL, 表现为溶媒用量偏小, 故引起不合理用药频次较高。

摘要:目的 对我院529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表中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分析,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全国不良反应信息网络中我院上报信息,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05月数据在EXCEL表中进行分析, 参考药品说明书对报告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66例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 溶媒使用不当是发生频次最高的一种不合理用药现象, 占不合理用药现象的比例为62.12%。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是最易发生不合理用药现象的两种药品类别, 分别引起的不良反应比例分别为27.27%和19.70%。结论 重视药品说明书的法律意义, 避免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 减少由此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徐年卉, 林国生, 付洁, 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经验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2) :143-144.

[2]刘新社, 祁秋菊, 董玲莉.正确认识药品不良事件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关系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J].中国药事, 2008, 22 (7) :547-549.

[3]苗健伟, 牛诚, 万杰.抗感染药物溶媒的合理选择[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06, 3 (5) :35-37.

[4]郭世彪, 张文军, 程春梅.两种常用注射溶媒配伍禁忌[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0, 10 (2) :24-235.

[5]肖永红.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概念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 2004, 84 (22) :1914-1915.

[6]王旭宇.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40例报告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1, 9 (1) :45-46.

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报告操作规程 篇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河南省地税系统发生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报告,适用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 根据《税务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分级分类指南》规定,本操作规程所指的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是指3级和3级以上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

第二章 安全事件处置原则

第三条 河南省地税系统要按要求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并负责按本操作规程要求对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报告工作。

第四条 河南省地方税务局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为河南省地税系统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报告的最高汇报与批复机构,各级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向上级单位报告本单位发生的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

第三章 安全事件分类

第五条 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时,按照《税务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分级分类指南》的规定划分事件级别,当确定为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立即启动本操作规程规定的报告流程。第六条 发生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单位,在发生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后,应首先以电子文档或传真方式将事件情况立即向上级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报告,随后将纸质报告和有关资料报上级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

第四章 安全事件响应处置

第七条 各级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要负责协调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报告工作,并对报告的内容严格把关审批,并明确批示意见。

第八条 对于发生的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各单位应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求,报送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情况。

第九条 各级电子税务管理中心应为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报告建立电子文件快速上报的应用平台,并确定一部图文传真通讯设备为备用平台,确保快速上报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途径畅通、有效。

第十条 上级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收到下级报送的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报告后应按《税务系统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调查处理方法》的规定,组织对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 对于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各级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在本级范围内重新确定该安全事件的级别,仍是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继续上报,直至国家税务总局。

第十二条 对于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将报告报到上级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以便上级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第十三条 发生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单位应当在事件处理完毕后5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报上级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

第十四条 各级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根据《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报告》组织对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按《税务系统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通报制度》的规定进行通报。

第十五条 发生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按时、如实报告事件的有关信息,不得瞒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各级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均应按时、如实逐级上报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报告。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现有瞒报、缓报、谎报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时,有权直接向上级税务部门举报。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 篇8

一、基本信息

1.发生时间

****年**月**日

2.发生地点 治疗室□ 处置室□ 病室□

其它

3.责任人

职务

职称

任职年限

4.发现人

职务

职称

任职年限

5.患者 姓名

性别

年龄

诊断

6.不良事件的定义

□1.警告事件 □2.不良事件□3.无后果事件

□4.隐患事件发现错 7.不良事件的类型

□一般病人

□病重

□病危

□抢救手术

□情况不明

□其它

8.不良事件引发的原因/缺陷 □1.手术病人/部位错误

□2.病人识别错误

□3.用药错误

□4.输血意外

□5.病人院内自杀/走失

□6.病人院内跌倒□ □7.手术/麻醉意外

□8.静脉输液意外 □9.意外针刺伤

□10.呼吸机意外

□11.病人约束意外

□12各种管路滑脱

□13药物不良反应

□14.管理上的过失

□15.员工资质

□16.其它需要报告的意外事例

9.何种服务项目时发生不良事件

□1.违反操作规程

□2.违反制度

□3.患者评估-错误/缺陷

□4.员工资质/能力缺陷

□5.医嘱-错误/缺陷

□6.信息-错误/缺陷

□7 环境安全/保障-错误/缺陷

□8.服务流程连贯性-错误/缺陷

□9.药品治疗缺陷

□10.员工培训/教育缺陷

□11.后勤支持系统-错误/缺陷

□12.个人自律

□13原因不明

□14.其它

10.事件发生前病人所处的状态

□1.手术

□2.麻醉

□3.镇痛

□4.输血

□5.输液

□7.处置

□8.治疗 □9.医技检查

□10.口腔治疗

□11.康复治疗

□12药物治疗

□13.急诊留观 □14.转运

□15.饮食

□16.洗浴

□17卫生间

□18.清扫

□19.其它

11.事件发生前病人所处服务的层次

□1.门诊

□2.急诊

□3.留观、住院

□4.三级护理

□5.二级护理

6.一

级护理

□7.特级护理

□8.情况不明

□9.其它

12.事件发生后病人损害的状态

□1.意识

□2.听觉

□3.视觉

□4.语言

□5.精神

□6.痴呆/记忆

□7.上肢功能

□8.下肢功能

□9.行走

□10.神经系统

□11.心血管系统

□12.呼吸系统

□13.泌尿系统

□14.皮肤粘膜

□15.无损害

□16.损害不明

□17.其它

13.事件发生后病人损害的后果

□1.死亡

□2.植物人

□3.严重

□4.较重

□5.重

□6.中

□7.轻

□8.无

□9.抢救中

□10.不明

□11.有无投诉

□12.其它

二、补充文字说明

三、事件经过描述

四、原因分析

五、整改措施

六、科室会议记录

病房护士长签字

填表日期

填表说明

1、凡是不符合常规护理和治疗跌倒、意外拔管、约束具使用问题、转运过程问题及其他的意外事件。

2、填表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对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

3、此表不作为科室评价标准

突发事件报告信息表 篇9

1 系统拓扑结构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智能电能表中的ONU光纤通信模块通过无源分光器上联中心OLT设备, 通过OLT设备接入大连供电公司局域网, 组成EPON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系统, 整个网络采用光纤通信。智能电能表与ONU光纤通信模块之间使用UART接口通信, 外部使用EPON光纤接口上联至OLT设备, 采用标准的TCP/IP数据协议进行登录和用电信息采集。

2 系统实现及原理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场安装具有光通信模块的智能电能表 (光纤表) , 采用高性能点对多点、高稳定性、高带宽、可管理的EPON方式实现光纤到户的用电信息采集业务。

采用EPON实现远程通信技术分析:点到多点通信由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终端数量和分布的特点决定, 符合EPON星型网络结构, 各终端之间无需信息交互。1.25G带宽资源丰富、光纤传输稳定可靠。网络扩展性好, 扩展不影响整网架构。

现有远程通信ONU模块分为集中器ONU模块:P100C;采集器及单相电能表ONU模块:P100A;专变采集终端III型:P100K等。大连试点在单相电能表中使用P100A远程通信模块实现EPON系统的搭建, 完成对单相电能表的用电信息采集业务。

用电信息采集业务中把相关电能表数据使用标准645协议封装, ONU模块需要开发嵌入645相关电能表数据协议, 并使用376.1协议实现与上行网络主站服务器交互数据, 从而实现对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业务。

3 系统功能

3.1 远程抄表功能

系统可以按抄表例日抄表, 并可通过接口将抄回的数据传到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电费计算发行;系统可以进行实时抄表, 根据抄回的数据判断现场电能表是否出现故障、用户用电是否有异常。

3.2 远程控制功能

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功能, 当用户购电余额为零时发出跳闸指令实施远程停电, 当用户重新购电后系统发出合闸指令远程送电, 从而达到防止欠费的目的。

3.3 防窃电功能

系统具有电能表参数远程回读功能, 如回读参数与控制中心保存的设置参数不符, 系统则报警, 可以发现非法修改电能表参数进行窃电的非法行为。当现场多功能电能表出现失压、失流、错误接线等故障时可自动上报到控制中心, 用电检查人员可以根据电能表上报的信息判断用户是否有窃电嫌疑, 并可及时到现场进行检查。系统的这种功能可以有效地防止窃电行为。

3.4 线损分析功能

系统可以根据采集的关口考核表、配电考核表以及其所带的子表数据进行线损计算分析。

3.5 负荷管理功能

系统可以采集考核表、用户表的电压、电流、功率、电量等数据, 应用于负荷分析管理。

根据电流数据, 绘制负荷曲线, 监测用电负荷变化情况;根据功率数据, 对超负荷用电的用户进行控制。通过控制中心向现场智能电能表发出跳闸指令, 由智能电能表输出跳闸信号进行跳闸操作。根据电压数据, 计算电压合格率。

4 预期经济效益

4.1 直接经济效益

采用远程抄表, 可节省大量抄表员的人力费用;可对现场电能表运行状况进行在线监测, 可以有效防止窃电行为, 减少电量的不明损失;可采集现场负荷数据, 可以适时调整负荷, 使变压器处于经济运行状态, 有效降低设备损耗。

4.2 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系统从现场采集大量数据, 使线损分析更加准确, 可通过采取调整运行方式等有效措施大面积降低线损;由于可获得现场负荷曲线, 适时调整负荷, 及时对电网进行改造, 这就大大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 从而增加了售电量;远程抄表可以避免人工抄表差错、及时发现电能表故障, 提高了用户满意率。

5 结束语

突发事件报告信息表 篇10

(事件类别:跌倒□坠床□ 自伤□ 管路滑脱□ 其它)

一、病人信息

病区________床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性别________年龄________住院号________诊断________

二、评估表

项目 年龄 意识 感觉 精神 行动 药物 其它

病情

>75岁或<10岁

认知异常 视觉异常 躁动、燥狂 重度抑郁、焦虑 需要协助(人或物)

使用(利尿剂、镇痛剂、降压药、降糖药等)

实际分值

记分 1 1 1 4 4 1 1

得分

备注:

1.根据病情,选择评估的意外事件项目(在相应的事件类型选项框内打勾)。2.总分≥4分提示为高危人群。

三、预防措施落实:

预防措施

使用手标带 使用床栏给予保护 使用保护性约束 使用相应的警示标牌 开具陪护证,由家属陪护 告知病人及家属有关注意事项 落实相关护理记录 其他:

落实情况(打√表示)

首次评估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时间________评估护士签名____________ 护士长签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科护士长签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

四、随访情况

随访日期

转归日期

撤消

患者目前 评估分值

转科

预防措施落实

情况

建议

继续随访出院

死亡 撤消

党员信息采集表, 篇11

新社会阶层人

员 国企 性

加 入 中 共 组 织 日 期

加 入 中 共 组 织 类 型

出 生 日 期

转 正 日 期

转 正 情 况

教 育 类 别

进入党支部日

入 学 日 期

进入党支部类

居 民 身 份 证

家 庭 住 址

毕业(授予)

联 系 电 话

参 加 工 作 日

户口所在派出

组 织 关 系 所 在 单 位

月交纳党费金

工 作 岗 位 开 始 日 期

其 他 党 团

工 作 岗 位

其他党团开始

一 线 情 况

技术职务 专业技术资格 获得资格日期 专业技术职务 聘任起始日期 聘任终止日期

职务信息 任职党组 织

或 任职机构 职务名称 职务说明 职务级别 批准任职 日

期 批准免职 日

奖惩情况 奖惩名称 奖惩说明 奖惩原因 奖惩批准机

关 批准机关级别 奖惩批准日

期 奖惩撤销日期

突发事件报告信息表 篇12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用户数大量增加,原有的在ATCA(高级电信计算架构)硬件平台上实现WLAN(无线局域网)AC(接入控制器)的方式出现了很多不足,降低了AC数据转发效率,给AC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障碍。因此,如何在多核CPU(中央处理器)平台下实现快速转发,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国外已经成立了相应的公司,如法国的6wind公司,目前已成为走在世界最前沿的多核处理器支持厂商,该公司通过挖掘各种多核处理器的应用潜力来实现处理器的最高性能。多核快转软件平台本身结合Cavium多核平台,即用少量核跑控制面的控制信息,其他核运行SE(简单执行程序),在SE上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协议栈, 从而实现对数据面数据信息的处理。AC运用该多核快转软件平台能够提高数据面数据的快速转发, 也能使AC在多业务、大容量环境下实现负载均衡。

由于AC运用该多核快转软件平台需要实现控制面和数据面的通信,因此需要将控制面Linux的邻居表项与数据面SE共享,进而实现基于该多核平台下控制面和数据面邻居表信息的同步。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核的控制面和数据面邻居表信息同步方案,该方案有效地利用Linux内核[1]源码并对其进行二次开发,明显提高了AC控制面和数据面通信的工作效率。

1邻居表信息同步的总体架构及功能

运用多核快转软件平台实现AC邻居表信息同步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分为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控制平面主要负责AP(接入点)及用户的管理, 动态路由计算、二层控制协议和维护与管理等;数据平面负责用户业务的数据转发。

为了保证AP和用户正常上线以及用户数据的快速转发,AC数据面中需要相关的邻居表信息,因此,AC控制面需要同步ARP/NDP(地址解析协议/邻居发现协议)邻居表信息到数据面。整个AC架构结合Cavium多核平台,1个核运行控制面,即Linux,N个核运行数据面。本文中,控制面和数据面的邻居表信息的同步主要是完成将在一个核上运行的控制平面上的邻居表信息同步到需要多个核运行的数据面,使数据面能够保存好完备的邻居表信息,从而保证控制面和数据面间的高效率通信。

注:Netlink Socket etc:Netlink 套接字是用以实现用户 进程与内核进程通信的一种特殊的进程间通信, 也是网络应用程序与内核通信的最常用的接口。

AC基于多核快转软件平台,控制面对ARP[2]和NDP[3]报文的处理均由内核态线程完成,用户态进行Netlink监听,接收内核态同步过来的邻居表消息,保存完备的邻居表,并对邻居表条目进行定时保活打通(针对某些进行保活)。内核邻居表的增删会通过Netlink机制发送通告给用户态ARPD/ND- PD(地址解析 协议线程/邻居发现 协议线程), ARPD/NDPD根据通告信息决定是否增加、更新和保活邻居表项。每一个邻居表都有一个状态,邻居表状态的迁移、邻居表项的增加、删除和获取都是通过内核态来维护和管理。用户态邻居表功能主要由命令行和ARPD/NDPD共同分担:命令行模块负责接收来自kernel(内核)的Netlink消息,并通知给ARPD/NDPD;ARPD/NDPD主要负责邻居表的增删、邻居表的保活和打通以及邻居表的同步。

AC控制面和数据面通过共享内存的方式实现邻居表信息的同步,有以下几点好处:(1)效率高。控制面和数据面可以直接读写内存,而不需要任何数据的拷贝。(2)使AC能够容纳大容量AP。在图1所示架构下,AC控制面的邻居表信息成功处理后需要存放在共享内存中,方便数据面对共享内存的邻居表信息进行读取。

2AC数据面和控制面邻居表信息同 步的设计原理

2.1通过 Netlink接口来操作邻居表

NetlinkSocket(套接字)[2]是用户态和内核态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IPC(进程间通信),因此AC控制面和数据面邻居表信息同步采用了Netlink机制来实现。本文采用的是Rtnetlink(Rtnetlink基于Netlink,允许对内核的路由表进行读写)报文结构,从而能够支持发送邻居表的增加或删除通告。

当接收的Netlink消息类型 为RTM_NEW- NEIGH时,控制面内核态收到有效的ARP的请求和响应或者有效的NS(邻居请求)和NA(邻居通告),需要更新或者添加邻居表项到数据面;当接收的Netlink消息类型为RTM_DELNEIGH时,内核态需要删除邻居表项,控制面针对AC组网环境下的AP,上联口的下一跳、portal和radius的邻居表项需要进行保活机制,重新去请求获取邻居表项的物理地址,最后将新的邻居表项同步到数据面。

2.2AC控制面和数据面邻居表信息同步工作原理

AC控制面和数据面邻居表同步的处理流程如下:(1)AC控制面Netlink套接字从 内核读取Netlink接口信息,根据Netlink消息类型做邻居表重建、更新同步处理和保活处理。邻居表的同步是针对非用户邻居表同步的,因此要判断是不是用户的邻居表,如果是,就同步到数据面。(2)当收到有效的ARP请求和响应或者NS和NA时,就会查找邻居表,查看邻居表中是否存在该源IP对应的邻居表条目。若是邻居表中没有该条目,就重建一条邻居表条目,并且对该条目实现保活处理;若邻居表中存在该条目,则判断该邻居表项的物理地址与邻居缓存表中已有的是否一致,并且是否已经同步到数据面,若一致且已同步到了数据面,则该流程处理完成,若不一致,则更新控制面用户态邻居表信息,同时同步更新数据面邻居表信息。(3)当收到删除邻居表通告的信息时,先要判断是否是用户数据,如果不是用户数据,则针对要删除的邻居表中IP地址作为目的IP发送邻居请求报文,并且开启重传请求定时器,对该邻居表条目进行保活处理。

图2所示为AC控制面和数据面邻居表保活打通处理流程图。控制面内核态的非用户邻居表项老化时就会删除这些邻居表项,这时内核态会通过Netlink发通告告知用户态邻居表同步线程,邻居表同步线程会调用保活打通处理流程,该处理流程会创建一个重传定时器,然后发送邻居请求去请求邻居表的物理地址。重传定时器超时并且重传的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时,控制面需要删除数据面SE邻居表项,并且需要通知给控制面的路由同步模块。

3实验运行结果

本文用C语言编程实现基于多核的数据面和控制面邻居表信息同步,实验的组网环境是AC+ AP的无线组网环境,使用基于多核快转软件平台的单板环境。图3和图4分别给出了基于多核的控制面和数据面邻居表项,通过图3和图4的对比表明,本文提出的同步方案可以实现基于多核的控制面和数据面邻居表信息同步。

4性能对比分析

目前其他厂家所采用的主流同步技术虽然也是把控制面邻居表同步到数据面,但是其软件架构是一个核运行SE,一个核运行Linux,其他核暂时没用。本文所采用的同步技术是基于多核快转平台的,即N个核运行SE,相对于之前单个核而言明显提高了数据转发的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了AC的性能。用性能测试仪与单板AC相连,分别测试了AC使用本文提出的技术和主流技术时的性能,相关对比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可知,本文实现的系统的吞吐量是目前采用主流技术实现的系统吞吐量的两倍多,明显提高了AC的吞吐量。另外从表中还可以看出,本文实现的系统的延时相对于主流技术而言有所减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AC的延时。可见,本文提出的同步方案提高了AC的性能和转发效率。

5结束语

上一篇: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要点下一篇:2022.9.4《房地产前期策划》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