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事件报告

2024-11-22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精选8篇)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 篇1

渤海银行太原分行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试行)

第一条 为保证分行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全行重大突发事件,协调各方面力量迅速妥善地应对和处置,切实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我行金融资产安全,促进全行稳健经营和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重大事件是指在经营活动中带有突发性或牵涉面广、性质严重,如不及时反应、妥善处置,可能会对本行人、财、物安全、经营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后果或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的事件。

第三条 分行综合管理部负责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

第四条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送标准:

(一)机构网点发生客户挤提存款事件,影响正常营业或出现支付困难。发生可能危及我行正常经营的区域性金融**或其他重大情况。

(二)5人(含)以上劳动争议集体诉讼事件或集体上访,冲击、围攻机构网点事件,涉及我行工作的请愿、静坐、示威等事件,及其他严重影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

(三)金融诈骗既遂案件。

(四)抢劫机构网点、金库、运钞车案件和盗窃现金的案件。

(五)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破坏我行信息系统,造成业务不能正常运行或银行、客户资金被窃的案件。

(六)违规放贷、拆借、越权承办各项业务等原因可能或已经造成金融风险(损失)的。

-1-

(七)资金、财务、业务中违规操作造成风险(损失)的。

(八)外汇业务中违规操作造成经济损失的。

(九)大额现金差错1000元(含1000元)以上的。

(十)发现大量假钞和伪造票据或被假票据诈骗的。

(十一)现金、存单、有价单证、空白重要凭证、重要业务公章遗失、被盗,密押泄密、失窃等。

(十二)贷款企业法定代表人不明原因失踪,给我行资金造成风险10万元以上的。

(十三)侵害银行安全、造成员工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爆炸案件。

(十四)员工被绑架或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五级以上员工出逃、失踪或非正常死亡的事件。

(十五)涉及我行员工的经济案件,或涉及五级以上员工的要案。

(十六)造成我行经济损失、员工伤亡的灾害、事故。(十七)盗窃、出卖、泄漏或丢失涉密资料,可能影响金融稳定,造成经济秩序混乱的事件。

(十八)发生重大信息系统故障,导致我行业务无法正常办理。

(十九)在协助执行或被执行案件中,可能导致司法机关变更我行为被执行人,或可能导致司法机关查封营业机构的事件;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被诉案件;可能严重损害我行信誉的重大涉外业务纠纷。

(二十)境内外新闻媒体对我行进行负面报道,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事件。

-2-(二十一)各种外审内查中发现的重大违规违纪问题、重大案件线索,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系统风险或严重影响金融和社会稳定的事件,或我行认为事关重大,要求各部门、机构及时报送的事件。

第五条 各部门、机构发生或接报重大突发事件后,应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向分行报告,报告时间不得晚于接报后4小时或事发后12小时。对于情况较为复杂的事件,应在报告基本情况后,继续深入调查,注意事态发展,续报有关情况。

第六条 重大突发事件原则上实行逐级报告,但对于特别紧急重大情况,有关部门、机构在向上级行报告的同时,要直接向总行报告。

第七条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要统一以《重大突发事件报告》的形式(见附件),通过传真、电子公文系统等方式报告,并要先电话联系接报人。对特别紧急重大情况,可先电话报告,随后再书面报告。涉密内容要通过保密传真、电子公文系统等方式报告。

第八条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内容应要素齐全,说明事件的起因、时间、地点、当前的情况、已采取的措施、事态发展预测、造成的影响等情况。有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应特别说明伤亡人数和损失金额;金融挤兑事件应特别说明参加挤兑的人数、被挤兑机构存取款变化、资产负债、头寸情况及风险蔓延情况;聚众上访、围攻事件应特别说明上访要求、参与的人数、持续的时间、现场秩序情况和造成的影响;重要凭证、保密资料丢失或损毁及系统故障等事件,应特别说明可能引发的后果和拟采取的措施。

第九条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送,原则上由各部门、机构主要

-3- 负责人签发,主要负责人因特殊原因无法签发的,经主要负责人授权,可由其他负责人签发。

第十条 发生上述重大突发事件后,相关部门、机构统一向分行综合管理部报送情况,其中各类案件、信息系统故障情况要同时向分行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 分行综合管理部接报后,要立即送综合管理部负责人批办,综合管理部负责人要根据情况向有关部门通报或向主管行领导报告,同时按银监会《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规定,组织向银监会办公厅报告。

第十二条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实行问责制。对违反本规定迟报、漏报、瞒报、误报重大突发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直接责任人,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分行综合管理部要定期通报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执行情况。

-4-

附件: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

[200 ]第××期

报告单位:×× 签发人:××

关于××情况的报告

分行:

年 月 日

抄 送: ××

联系人:×× 联系电话:××

-5-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 篇2

关键词:重大事件,县城,常态化,娴熟

笔者自1998年至今, 先后只身奔赴抗洪一线、与非典患者面对面;第一时间到达“4.28列车相撞”、汶川特大地震等等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采访。就此, 笔者试图通过多年来采写重大突发事件的实践, 探讨地方媒体记者在重大突发事件采访中怎样扬长避短, 出色完成采访任务。

1 以快速反应制胜

想方设法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已成为常态化的工作。突发性事件, 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的事件[2]。因为突发事件,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知情权, 从而提高媒体的影响力, 扩大读者群。特别是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开启了全媒体时代的今天, 突发事件的发生必然成为媒体可遇不可求、以此“争夺”读者的焦点。那么, 面对突发事件, 如何在媒体大战中取胜?首要的就是建立快速的反应机制, 特别是处于弱势的地市级媒体, 更需要在第一时间进入。可以说谁先奔赴第一现场, 谁就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

当获知突发事件发生后, 记者必须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和思考, 能够在瞬间判断和认定其价值, 然后简化所有的外出采访所需的审批“环节”, 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第一现场, 才能在媒体的竞争中获胜。否则, 如果受制于媒体按部就班的条条框框, 媒体就会在竞争中缺失自我, 陷于被动, 消弱自身影响力, 失去读者。因此, 要争分夺秒地奔赴第一现场, 距离新闻事实越近, 新闻价值就越高。烟台日报传媒集团, 多年来每当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 都在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奔赴现场, 可以说在地市级媒体大军里, 是率先派出记者奔赴异地采访重大事件的媒体之一。作者在近十年间, 就曾先后参与了多次重大事件的采访。

1998年夏, 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 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后, 报社领导安排我奔赴江西九江地区抗洪一线采访。那时的采访条件异常艰苦, 没有传稿设备、没有数码相机, 没有车辆保障, 发一张图片要找车跑到百公里之外的南昌, 先冲洗出照片再求助当地媒体摄影部传回报社, 一张图片传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手写后的文字稿件用传真机发回, 但找电源成了每天的一项最重要工作, 除了采访, 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了跑南昌、找电源上。但为了第一时间将稿件和图片传回报社, 只有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一位住在圩堤帐篷的妇女被毒蛇咬伤, 得知后笔者飞奔而去, 现场看到医护人员一边紧急救助一边往担架上抬这位妇女, 一副感人的画面摄入镜头中, 一篇现场新闻跃入脑海里。之后, 又跟随救护车到九江人民医院采访。这时中央、省市等媒体才赶到, 因为在第一现场, 文图并茂的特写《紧急抢救》见诸报端后, 多家媒体纷纷转载。十几天的采访, 用苦和累换来的是媒体的影响力和读者的赞誉, 还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褒奖。

之后几年间,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不断强化媒体应急意识, 无论是非典还是后来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都迅速做出反应, 无论是人员还是资金, 无论是设备还是版面等一切都开“绿灯”, 所有“审批”程序简化, 有力地保障了快速反应的需要, 而且采访报道的经验更加成熟。2008年4月28日, 山东省境内胶济线发生列车相撞特大事故, 获悉后即驾车奔赴事发地淄博市周村区境内。烟台距离事发地300余公里, 应该说在时间上与当地媒体相比不占优势, 但是在紧急疾驶途中看到救护车、各类救助车、运送救援物质的一辆辆车呼啸而过。就此, 通过手机向集团网站——水母网发送途中的所见所闻, 很快将网友的情绪带入了现场;后来接连不断地所见所闻短信, 将事件的现场气氛描绘得真实而详实。汶川特大地震在14时28分发生后, 不到一个小时, 集团领导即安排笔者和一位同事奔赴震区。因成都、绵阳机场关闭即转道北京, 恰巧与中国红十字学会、国家地震局官员同机飞往重庆, 而后又乘大巴奔赴成都。13日中午我们即发回了第一篇稿件——《“麻烦”中采访到的新闻》。可以肯定地说,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是全国地市级媒体进入灾区采访的第一批记者。正是如此, 面对这些重大突发事件,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所属媒体 (《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晨6点》) 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从而一直在本地市场独领风骚, 牢不可摧, 勇往直前。

2 以独家报道取胜

每次重大突发事件发生, 总有世界独家新闻发出。毋容置疑, 重大突发事件后, 很快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后一个时期这个“焦点”仍会被许多读者所关注。那么, 争分夺秒抢新闻, 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了记者共同的目的。但由于时间、距离、所乘坐的交通工具不同等等因素, 想抢到“首发”的重大新闻并非易事。

那么, 如何在重大事件采写中取胜?实践证明, 想方设法多采写“独家”新闻, 特别是异地采访的媒体应该是法宝之一。在不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 就应打破常规、勇于担当、多动脑子、多动脚力, 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了解事实、寻找新的主题。你紧盯现场, 我去挖掘幕后的新闻;你注重事件的动态, 我细致地采写发展的局势;你全面采访整体体现事件的全貌, 我紧紧抓住至关重要的一个侧面。从而形成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丢我捡, 你捡我丢。除此之外, 还应发挥好公关和应变能力, 将别人难以得到的线索和素材挖掘出来。总而言之, 与众不同, 才是采写独家的基础, 写出好新闻的源泉。

2003年非典时期, 烟台市所辖莱州发现一例“疑似”非典患者。一时谣言四起:周边死了多少人, 莱州城里空无一人, 外商纷纷迁移等等, 导致莱州以及周边地区人心惶惶。仅仅一名“疑似”非典患者, 真像人们所说的那么恐怖吗?真相到底如何?主动请缨, 领导大力支持, 在确保安全防护的前提下, 作为全国第一个走进莱州采访的记者, 针对社会的谣言, 通过实地调查采访, 当晚赶回报社后即写出了《探访麻后村》、《与非典患者面对面》、《我站在莱州街头欢畅呼吸》等四个整版的长篇通讯, 一个个谣言被击破, 一个真实的莱州呈现给了读者。很快使整个莱州以及周边地区恢复了平静, 社会逐步稳定, 经济很快得到复苏。在“4.28列车相撞”特大事件采访中, 是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第一次运用全媒体手段采写新闻的尝试。在事发现场来自国内外的上百家记者“长枪短炮”地架在哪里。凭心而论, 作为地方媒体和他们在现场“拼”、“等”优势明显不足。就此我们兵分三路:一路在事故现场“守候”, 一路奔赴事故处理小组和殡仪馆等地探访, 一路去伤者所住医院采访。不多时, 当一路记者走进已拧成“麻花”似的车厢探个究竟时, 结果“发现第71具遇难者尸体”的消息通过手机发出后, 系世界首发新闻;另一路去事故处理小组的记者“扮演”伤亡者家属, 第一个拿到并用照相机拍下的“死亡者名单”, 第一个出现在网站上。迅速让“烟台日报”和“水母网”字样伴随着新浪、网易等各大网站以及各大媒体的转载, 传遍了世界;在“5.12”汶川特大地震采访中, 我们同样避开地市级媒体的弱势, 注重挖掘新闻要素, 将视角重点放在大地震中的“烟台元素”, 采写出这场巨大新闻战中的独家新闻, 即满足烟台读者的第一需求, 又通过一个个侧面反映地震的无情和人间的真情。5月16日, 跟随救援的烟台消防官兵在绵阳地区安县长青山上开展救助行动。长青山海拔2700 m, 大地震后茶坪乡唯一的进出山路由于山体闭合成为了一座“孤岛”。要营救被困群众, 只能翻越这座海拔最低的大山。我们带上摄像机、照相机等所有“装备”, 与官兵一起历时6个多小时, 走过泥泞山脊、跨越地震裂缝、攀爬峭壁悬崖, 用生命和汗水换来了一段极其珍贵的文图和录像。5月23日, 中央电视台的讲述栏目, 将我们拍摄的《大山里的营救》播出。在地震一周年之际, 组织烟台的许多爱心人士一同奔赴灾区, 组成《爱, 直抵震区》采访团队, 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的同时, 还与10多位在地震后失去亲人的孤寡老人、11名地震遗孤结为“对子”实行一对一资助。当年暑假期间, 这些爱心人士将地震遗孤接到烟台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 直到现在, 灾区与烟台人民的心始终紧紧地连在一起,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所属媒体推出的一篇篇独家报道, 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重大事件的报道, 除了挖掘独家新闻外, 还硬做好新闻背后的新闻, 注意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本地元素, 拉近与本地读者的距离, 体现出事件的独特性、全视角、本地化。当然, 应该注意的是不可一味地追求独家, 要做好舆论引导, 全面、正确、理性地看待突发事件, 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社会波动。

3 以广度深度获胜

打“组合拳”不间断地跟踪, 必定受到广泛关注。重大突发事件的采写, 除了牢牢把握好新闻的时效性和鲜活性, 在新闻的广度和深度上也要下大力气, 打好新闻报道的组合拳。实践中, 我们深知, 报道突发事件, 由于事发突然、情节复杂、细节和背景因素尚待挖掘核实, 同时群众对应急事件的关注点是多变、多样、多角度的, 因此, 采写中需要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清楚信息公开的难点和盲点, 尽最大努力发挥媒体纵深报道、思想深邃、易于形成共鸣的优势, 纵向挖掘、横向拓展, 提升突发事件报道的新闻价值, 多角度全方位解读突发事件。

具体体会有三点:1) 打出“组合重拳”。多年来, 每次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成立协调报道小组, 打通各个业务通道, 做到采访有指挥、发稿有安排, 借助各种现代传媒手段形成互动, 打破时空界限形成合力, 使报道精彩纷呈。非典时期, 我们奔赴一线采访的同时, 后方编辑迅速组织了就“谣言与事实“为主题的五篇言论, 和《首席记者踏访莱州访非典》的长篇通讯一同推出, 形成了强有力的“组合拳”,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不仅如此, 4.28列车相撞特大事故和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 利用全媒体手段在短信、视频、音频, 图片等方面实施全面报道, 加大、加长、加宽新闻链条, 做出新闻的厚度和广度, 一次次打出的“组合拳, 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

2) 挖掘人性光辉。在采写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中, 要下大力发掘灾难中蕴含着更鲜活、更深刻的主题, 通过报道让健全的人们体会到人的崇高与尊严, 唤醒人类的良知与道德;要关注事件中老人、妇女、孩子以及困难群体的生存状态, 引发人们的关爱和同情, 打动读者;要做好警示报道, 当好谴责肇事者、哀悼遇难者、抚慰遇难者亲人的角色, 同时针对事件引起的政府和社会行为进行报道, 避免出现揭露式采访、泄露隐私等第二次伤害。“4.28列车相撞”发生后, 前后方记者互动采写了“烟台人都是活雷锋”, “三个列车员与400条人命”等广受读者好评的通讯, 并运用大量的相关链接, 增强报道的广度。汶川特大地震中, 受伤的北川县第一中学高一三班学生饶海燕, 看到烟台5位好心叔叔不仅开车把她从绵阳送到千里之外的重庆, 离别时每个人还悄悄地塞给她100元钱, 感动之余, 小海燕一边不停地说“谢谢大家了”一边在纸上重重地写了“烟台”两个字。一篇《受助孤儿含泪写下“烟台”》的通讯, 感动了无数读者, 被评为山东省支援四川抗震救灾优秀新闻作品奖。

3) 不间断地跟踪。有突发性、动态性、继发性构成的突发事件, 要探索弥补事实难于准确的方法, 特别是在全媒体时代, 要做到前面的报道不偏离事实、后续报道再跟进、补充、完善, 逐步使报道脉络越来越清晰, 直到准确、完整、全面。在汶川大地震采访中, 在前方记者报道地震灾区一线的同时, 后方记者采写了大量与震区相关的新闻, 比如:救护车队启程、志愿者奔赴灾区、救助物质的运送等等, 在这些相关的人员、物质到达灾区后, 前方记者自然地接过后方记者的报道, 形成一个具有连贯、整体的报道链条, 让百姓详实地得知捐助的物质去向。由于所有突发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 要不间断地跟进, 做好发展和结局的报道。汶川特大地震后, 我们先后做了三个“第一”: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个春节和灾区人民过大年、一周年组织“爱, 直抵震区”采访团赴灾区献爱心。可以说从地震的发生、救援、一直到援建结束, 三年间没有任何间断采访, 形成了连续性最强的跟踪深度报道, 受到读者的强烈关注。

4 结束语

在采写突发事件多年的实践中, 笔者总结了采访所需的准备, 看起来微不足道, 但哪一点做不好或遗忘携带, 都可能给顺利采访和发稿带来麻烦。物品:记者证、笔记本电脑、摄像机 (DV) 、照相机、无线上网卡以及各种充电设备、海事卫星电话等, 保障文图第一时间发回。沟通:随时与后方沟通必不可少, 了解领导和编辑部意图, 从中获得更多信息。协调:协调车辆保障, 减少体力消耗, 提高采访效率, 特别是事件涉及地域广、人数多, 车辆保障尤为重要。提醒:平时要注重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 学习应急知识, 提高应急能力;注意采写好第二现场、街谈巷议、当事人和旁观者, 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信息来源, 也是做好重大突发事件采写能否取胜必不可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德) 乌尔里奇.贝克.何博闻译.风险社会, 2004:18-20.

重大事件预示重大拐点 篇3

真实利率是正是负

在过去的研究过程中,一直认为负利率政策是市场风格轮换的主要驱动因素,现在看来未必如此。不可否认,货币政策对股市有诸多影响,但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对公司基本面的分析框架,把握能够创造生产价值的优秀公司比单纯分析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要更加重要。

有研究表明,经过用翘尾因素前置12个月代替CPI同比,则可以发现一年期存款与CPI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即实际利率已经由负转正。尽管我们并不能完全否认利率由负转正的可能性,但目前房价未跌,物价未跌的事实仍表明,翘尾因素未必一定能够预测未来的CPI走势。因此,我们的判断是,即使负利率出现了转折点,亦不意味着股市要掉头向下。当然,从短期来看,如果真实情况确实是由负转正,则意味着行情可能进入了新的调整周期,我们需要对本轮的估值修复前提进行反省和证伪了。

当然,从长期来看,即使真实利率出现拐点,亦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做彻底的仓位调整。我们进行仓位调整的前提是,我们是否真的在做基本面分析,是否通过理性分析来获得对公司价值的认同,从而坚决执行了在安全边际的价格上买入优秀的公司这一价值投资的策略。如果您的回答是坚决的说是,那么请看看下面巴菲特对货币政策的相关评论吧。

巴菲特:货币政策与长期投资无关

巴菲特表示,投资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与货币有关的。说着他掏出了一张一美元纸币,背面印着“我们信仰上帝”,巴菲特笑称,应该改为“我们相信政府”,因为任何与货币有关的投资都是一种赌博,即押注于政府的货币政策。从长远来看,几乎所有货币都贬值了,除非回报率非常之高,否则我们不认为投资于货币是合理的。第二类投资是不能用于生产,只是可以转售的东西,典型的例子就是黄金,把全世界的黄金都放在一起,你可以造一个边长67英尺的立方体——可还是没什么用。巴菲特称,购买任何不能用于生产的资产,都只不过是赌博,期望会有人出更高的价钱从你这儿买走。第三类投资则是可以生产创造的东西。比如一座农场,你愿意为其付多少钱取决于你认为它能生产多少价值。这种投资风格才是巴菲特和芒格喜欢的。

供求变幻中寻找蓝筹弹性增长

从理性投资的角度而言,目前小盘股的下跌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时候。小盘股的下跌不仅仅意味着市场风格的转换开始,更意味着在供给变化的过程中,价值高估的东西开始回归本来的价值。从过去对所谓成长股的追逐,到目前创业板市场化扩容的加速,再到三板市场的大扩容,小盘股的供给在短短半年之内大幅增加,市场对小盘股的稀缺性追求已经难以实现了。因此,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了小盘股价格的暴跌。而这种泡沫释放的过程恐怕不是一两天可以结束的。我们对小盘股估值的看法是仍将维持震荡下行格局,未来半年时间应该等待小盘股估值继续的向下修复,直到出现绝对价格便宜的时候,才考虑择优买入。而现在的机会则是参与大盘蓝筹的估值修复行情。

大盘蓝筹股的供给至少在目前来看是受限制的。一方面,蓝筹类公司的上市资源基本已经或大部分已经在A股上市;另一方面,即使开始发行国际板股票,但目前H股的蓝筹股估值也普遍比A股高20%,因此,现在选择A股的蓝筹股将受益于供给有限而估值便宜的双重优势。

数据表明,大盘蓝筹股的成长性不会低于所谓的小盘成长股。在中国蓝筹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占据较大的市场、政策和资金优势,中小型上市公司很难与其真正展开竞争,诸多创业板企业往往沦为大型公司的供应商,缺乏定价权。因此,在中国的大型蓝筹企业本身的成长性不比小公司低,更何况,蓝筹股的价格更加合理,普遍处于2008年的市场低点水平,这将为本轮蓝筹股的估值修复奠定基础。

市场经过上周的大幅调整,目前市场正处于新一轮行情的起点。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与真实利率回归正值都意味着通胀高峰期已经过去。当通胀沦为货币现象之时,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归意味着输入型通胀压力大减,真实利率的回归正值意味着物价继续大幅上行的空间有限。

因此,未来选择继续加息的可能性将大幅降低,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将会改变,制约市场上涨的前提假设将重新设定,而随着货币政策收紧的空间萎缩,则实体经济的强劲动力将重新释放,一波蓝筹股的超预期行情喷薄欲出。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 篇4

一、为准确掌握和及时处理我厂紧急重大情况和突发事件,厂部根据集团公司相关要求,特制定《紧急重大情况和突发事件的报告制度》。各级班组员工应高度重视并严格执行,以保证报告流程渠道的畅通,避免造成误报或隐报的后果;对误报或隐报者应追究责任。

二、紧急重大情况和突发事件报告的具体范围包括:

1、影响水质事件:原水或出厂水水质发生较大或重大突变时;(如原水色、嗅、味、感官变化明显,加药系统、加氯系统故障导致出厂水水质超出公司标准,有投毒迹象等);

2、影响水量事件:原水或出厂水水量发生较大或特大突发性变化时;

(如原水有贝壳大量涌现,格栅机受堵停转而影响正常进水;掉电引起送水机组停机,出水球阀故障关闭而影响正常出水等);

3、不直接影响供水但存在一定隐患的工艺流程或重要生产设备发生故障;(如低压配电系统掉电,滤池跑水,空压机故障,自控系统故 障等);

4、与安全生产相关的突发事件(如漏氯事故,漏臭氧事故,电气爆炸事故,火灾事故,落水事故,人身伤亡事故等)。

三、报告制度相关责任人

1、凡与工艺、设备相关的生产性突发事件,以及属运行部管辖范围或有运行部人员介入的安全性突发事件: 报告制度实施责任人:运行部部长 具体实施人:运行部值班人员

2、其他班组管辖范围或有其他班组人员介入的安全性突发事件:

报告制度实施责任人:相关部室负责人 具体实施人:各部门事件介入者

四、事件处理后相关责任班组应提交《事件处理分析报告》。

《事件处理分析报告》应包括事件所包含的全部子事件,每个子事件的原因(包括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后果、发现方法、当班人员的反应、处理过程、经验教训、纠正措施和最后结果等。要求文字简单扼要,但不能遗漏重要情节。

五、报告流程及其它事宜

1、非运行部值班人员发现任何紧急突发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报告运行部值班人员;

2、运行部值班人员发现或得知紧急突发事件后,应根据事件的性质立即采取相应的报告措施,报告流程见附表。

3、在突发事件中负有解决处理问题职责的专业技术负责人: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 篇5

《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制度》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部门:

《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制度》已经2010年7月23日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并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监管部门要认真落实《融资性担保机构重人风险事件报告制度》,高度重视重大风险事件的报告工作。要根据本制度规定和辖内实际情况,研究制定重大风险事件报告机制、应急管理机制和问责制度的实施方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各地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辖区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和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二、各地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重大风险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在及时、准确、全面报告重大风险事件的同时,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科学配置资源,会同相关部门建立重大风险事件的协调处置机制,妥善处理各类重大风险事件,切实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坚决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三、请各地监管部门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融资性担保机构,并做好督导检查工作。

二〇一〇年九月六日

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制度

第一条为及时掌握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情况,切实加强对重大风险事件的应急管理,防止重大风险事件对融资性担保业造成冲击,避免单体风险转化为系统性风险,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监管部门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负责监督管理本辖区融资性担保机构的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融资性担保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公司制和公司制以外的担保机构及其分支机构。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重大风险事件与许可证不统一是指可能严重危及融资性担保机构正常经营、偿付能力和资信水平,影响地区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的事件。

第五条融资性担保机构重人风险事件报告和应急管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监管部门负责本辖区的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和应急管理工作。

第六条监管部门应建立职责关系明确、报告路线清晰、反应及时有效的重大风险事件报告机制、应急管理机制和问责制度。

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辖区的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和应急管理工作负责;监管部门应指定专人专岗具体负责重大风险事件的接报、上报和应急管理工作。

第七条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在重大风险事件发生后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简要情况,24小时内报告具体情况。融资性担保机构应报告的重大风险事件具体包括以下情形:

(一)融资性担保机构引发群体事件的;

(二)融资性担保机构发生担保诈骗、金额可能达到其净资产5%以上的担保代偿或投资损失的;

(三)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债权到期未获清偿致使其流动性困难,或已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

(四)融资性担保机构主要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的;

(五)融资性担保机构因涉嫌违法违规被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立案调查的:

(六)发现融资性担保机构主要出资人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或主要出资人对公司造成其他重大不利影响的;

(七)3个月内,融资性担保机构董事会、监事会或高级管理层中有二分之一以上辞职的;

(八)融资性担保机构主要负责人失踪、非正常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或被司法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

(九)监管部门要求报告的其他情况。

第八条监管部门应对本辖区发生的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的性质、事态变化和风险程度及时做出判断,对可能影响地区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风险事件,应在事件发生24小时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联席会议进行报告。监管部门应报告的重大风险事件具体包括以下情形:

(一)融资性担保机构引发群体事件的;

(二)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或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5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破产、解散或被撤销的;

(三)融资性担保机构发生重大担保诈骗、担保代偿或投资损失,可能危及金融秩序或引发系统性风险的;

(四)其他可能危及金融秩序、影响社会稳定或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情况。

报告内容包括重大风险事件的简要情况、可能产生的风险、己采取和拟采取的应急措施。

第九条监管部门应在第八条所列重大风险事件处置完毕的20个工作日内,将事件的整体处置情况报告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联席会议。

第十条监管部门应依据本制度和当地实际情况建立重人突发风险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监管部门应制定重大突发风险事件应急管理预案,明确应急管理岗位及其职责、应急管理措施和应急管理程序,及时、有效地处置重大突发风险事件,保护债权人和其他相关利益人合法权益,有效维护社会稳定,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第十一条监管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建立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的协调处置机制,确保本辖区发生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第十二条对可能影响地区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风险事件,监管部门应依照法律、法规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公开重大风险事件的相关信息。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篇6

一、编制目的

为了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时处置和有效解决重大突发性事件,防止在发生重大性事件后由于准备不足等原因而造成的损失,切实加强我校处置重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确保处置各类重大突发性事件做到迅速、准确、有效,根据《西安市长安区教育系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及中心校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五星街道江村中学重大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二、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省、市、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上级的有关要求,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内所有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实施原则

1、“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

学校发生突发事件时,启动应急预案,由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快速妥善处置,并在第一时间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若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处理,超出教育部门的处理能力时,请求上级有关部门出面协调,多方联动,形成合力,确保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和快速处置,将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2、“系统联动,群防群控”原则。

学校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后,学校处置重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及相关负责同志要立即深入现场开展工作。年级、班级等负责同志要按照学校应急预案的要求深入一线,积极做好事件、事故的处置工作。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的原则。

不断完善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对各种影响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安全隐患,要立足防范,抓小、抓早、以快制快。一旦发生重大事件,要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应对,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校、园内。

4、“教育疏导,化解矛盾”的原则。

学校若发生突发群体性事件,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分不可结”的工作方法,加强正面宣传,积极教育引导,稳定师生情绪,及时化解矛盾,有效防止事态扩大。

5、“措施得力,救人第一”的原则。

学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采取一切得力措施,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在迅速报告火警的同时,应紧急组织师生安全有序疏散,救护受伤学生;发生重大车祸,迅速拨打交通事故、紧急救护电话,开展自护自救;发生食物中毒、卫生防疫等重大事故,在迅速报告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同时,应紧急将中毒、受伤学生送往医院抢救;发生校舍安全事故,应积极组织抢险,救护受伤师生。在组织抢险救灾时,严禁学生参加。

五、组织机构

(一)建立小学重大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组成人员: 组长:韩亚儒 副组长:罗远

组员:张军、张普寨、张强锋

(二)具体分组:

1、现场督察组

组长:教务处主任

成员:七年级组教师

职责:负责事件现场督促检查,及时向领导汇报。

2、警卫联络及后勤保障组

组长:总务处主任

成员:体育组全体教师、后勤人员、八年级组全体教师

职责:负责及时与公安、消防、武警、卫生防疫部门联系,密切配合有关工作,负责向这些部门及上级部门准确报告有关事件情况;负责处理事件必要的保障工作,如食品、通讯、交通等有关设备设施及物资筹备供应工作。

3、抢险救护组

组长:政工处主任

成员:九年级组全体教师

职责:负责组织人员对现场实施抢救工作,减少事件损失,防止事态扩大;负责事件受伤人员的救助工作,协助医疗部门保证伤员及时得到救护。

六、应急行动

(一)现场救助。学校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教职员工应立即将相关情况通知学校领导。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实施应急措施,根据现有条件和能力,及时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保护事故现场,保全相关证据,并及时通知受伤害者亲属或监护人。按照当地政府和区教育局要求,认真落实其他紧急应对措施。

(二)报告。学校接到重大突发事件可能发生、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报告后,应当按应急信息快速报告渠道,在第一时间向中心校和区教育局报告,并请求支持和帮助。上报信息应当做到客观、真实、及时,不得迟报、漏报、谎报、瞒报。并在第一时间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区教育局,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4)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6)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三)校内通报。学校应当通报重大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七、实施要求

1、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区、中心校关于维护稳定,确保安全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始终把维护稳定、确保安全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导向问题 篇7

网络传播重大突发事件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传播重大突发事件的积极作用。网络世界具有非中心性, 它不存在权威, 任何网民都是信息的制造者、消费者、传播者和接收者。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和简单的上网设备, 就可以连接互联网, 发布重大突发事件信息, 传播自己的看法, 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网络是扫描仪、放大镜、探测仪, 不少重大突发事件就是通过网络传播迅速揭开事情真相, 网络媒体传播重大突发事件的巨大作用日益显现。面对重大突发事件, 人们总是迫切地想知道事情发展的进度, 传统媒体受新闻采编、制作、播发作业流程的制约,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往往出现信息延迟的情况。网络兼具报纸、电视、广播三大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 能对突发事件进行实时、滚动播出, 多方位、多角度、多元素快速传递信息, 全程展示事件, 舆论效果比传统媒体更强大。

主流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迅速作出反应, 主动出击, 及时向公众提供真实、准确、客观、全面的报道, 发布权威消息, 为网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实施人文关怀, 有助于稳定人心。及时对群众的诉求、公众的情绪和事件进行解释和引导, 有助于淡化和疏导过激情绪, 缓和矛盾, 化解危机, 促使事件更稳妥、更快捷、更有效的解决。网络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互动功能, 让网民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为网民提供建言献策的交流平台, 有助于网民在紧急时刻沟通交流, 宣泄情感, 释放压力。网络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 宣传党的主张, 反映人民心声, 通达社情民意, 开展舆论监督, 关注民生、汇聚民智, 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网络媒体具有双向交互的特点,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 能成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最好的桥梁, 在党和政府的危机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网络传播重大突发事件可能使事件复杂化。网络是一个没有中央控制设备和中心的开放的离散结构, 现实社会中那种分地域设卡、设点管辖、控制的管理方式往往作用不大。在网络虚拟社会中, 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的约束力削弱或失效了, 网上信息发布草率, 重数量不重质量, 缺乏深刻性和严谨性, 难有权威性。网民在传播重大突发事件过程中, 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由于社会阶层、个人经历、利益诉求、喜好等方面的差异, 即使是传播同一事件也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网上个人化、情绪化爆料和报道, 有可能使事态复杂化。

重大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新闻报道、爆料炒作价值, 是网络媒体扩大影响、争夺受众、参与竞争的重要领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巨大的经济诱惑,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 一些网络媒体不能正确把握报道的时机、视角、态度和传播量, 为了提升点击率、“抢新闻”、在受众中制造轰动效应、增加广告收入, 不惜弄虚作假, 乱设“议程”, 搬弄“是非”, 以煽情、刺激甚至是以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方式招徕受众、误导公众, 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给管理部门处理事件造成困难。网络媒体往往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全景式的报道, 放大混乱、血腥的场面, 还原再现不堪回首的经历, 容易在受众心理上造成恐慌, 滋生惊恐气氛, 对当事人造成第二次心理和人格上的伤害, 有违人性道德。同时还会摧垮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重大突发事件, 由于突发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常常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其作出“定性”评判, 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而一些网络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 往往信口开河, 盲目过早“定性”, 其结果难以令人信服, 还会误导舆论。网络传播突发事件, 个别人可能操控网络舆情, 在网上“先发制人”发布不当言论, 以偏概全, 把个体事件、普通纠纷或局部问题肆意渲染夸大, 引发网络围观, 激化不满情绪, 导致事件升级。由于网民的从众心理, 不当言论在一个很短的时间段里会迅速成为舆论热点。一些网上关注的热点看似是大众共同关心的, 但实质上只是少数人的声音, 会干扰对事件的处置, 加重危机。一些网络媒体擅自披露已进入司法调查程序的社会治安事件或刑事案件案情, 干扰司法部门办案, 甚至给犯罪嫌疑人造成可乘之机。

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导向工作

增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导向意识, 提高引导能力。重大突发事件大多表现为灾难性事件或危机事件, 直接威胁着国家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对社会的破坏程度很大。如果没有正面舆论导向, 容易滋生负面舆论, 产生巨大的社会动荡。事件发生时, 政府应重疏导而非堵截, 积极引导网络媒体的报道, 把舆论引导到有利于危机处理和社会稳定的方向上来。及时了解事件发展的最新情况, 准确发布新闻, 让社会和公众了解事实真相, 了解党和政府的重视程度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 组织有针对性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做到调控有力, 冷热有度, 平稳有序。把正确导向与新闻价值和客观事实统一起来, 提高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加强对网上重大突发事件热点问题的引导, 疏导公众情绪, 唱响主旋律, 用正面声音压倒各种杂音噪音, 使正面舆论成为网上最强音, 形成有利于化解危机和战胜危机、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信心的网络舆论氛围。

快速反应, 迅速出击。重大突发事件社会敏感度高, 舆论关注度大, 在网上传播快。如果网络舆论引导不及时跟进, 政府在突发事件中失语, 就会为失实报道、谣言的流行打开方便之门。对于重大突发事件来说, 在第一时间报道, 意味着先入为主, 在把握和控制舆论走向上占据有利态势。为此, 要研究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工作规律, 健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 协调政府与网络媒体的行动, 设置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专门管理机构, 由政府“主动、及时、统一”发布信息, 在危机发生时准确、快速作出反应, 以正确信息引导公众, 以真实信息抵制虚假信息, 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事件发生后, 坚持快速介入, 先声夺人, 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 第一时间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 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先机, 最短时间内向受众发布有关消息, 及时公布事实, 揭露真相, 回应社会关切, 最大限度地挤压各种谣言和负面信息的传播空间, 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

核清事实, 澄清疑点。重大突发事件来得突然, 情况复杂, 网上各说各话, 可能会误导群众, 激化社会矛盾, 滋生恐慌气氛, 诱发不稳定因素。对重大突发事件网络流言、传言, 政府部门与媒体不能仅仅跟进表态, 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 一丝不苟地做好调查研究, 对传言的内容、背景和来源进行对比调查, 核实出事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损失财产等具体细节, 查实重要事件及其复杂背景, 解开疑点, 揭穿谣言, 揭示真相, 回答网上质疑。调查网上事关重大的谣言、传言时,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注意报道各种信息源的信息, 平衡各种观点和意见, 防止片面性, 力求真实、客观、全面。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和解决有一个过程, 弄清事实的真相也有一个过程, 政府部门和媒体要通过网上追踪报道、连续报道、深度报道不断修正错误和不足之处, 为社会民众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信息, 让公众了解事态的真相, 识破网上各种流言、谣言、传言, 从而使人心安定, 社会稳定。

弄清热点, 设置议题, 掌握主动。重大突发事件热点话题多, 聚焦程度又快又高, 网络舆情一波一浪, 来势汹汹。此时此刻, 政府部门和媒体不要被那些不能真正反映民意的所谓“舆情”裹胁而一味地随波逐流, 不能简单地跟着网络舆情亦步亦趋。主导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一个关键是设置议题, 抓住议题引领网络舆情。在第一时间抓住突发事件的热点、难点、敏感点, 抓住热点事件、焦点人物、关键情节, 关注网民思想动态, 研判事件态势, 了解和吸收民意, 把“政府想要公开的”与“受众想要了解的”巧妙结合起来, 主动、谨慎地设置议题, 积极介入热点话题, 敢担当、不缺位、不失语。及时发表代表社会主流的观点和声音, 理直气壮地进行解析, 阐明正确观点, 批评错误看法, 引导受众明辨是非、分清主次、保持理性, 引领舆论导向, 促进社会和谐。打造网上舆情引导体系, 掌握网络舆论导向的主动权。

坚持人文关怀, 因势利导。重大突发事件, 特别是灾难事件和恐怖事件往往与死亡、血腥、惨烈、残忍等联系到一块。报道重大突发事件要尊重人的生命价值, 怀着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既真实客观地向公众报道所面临的困难和威胁, 又尽可能避免在文字和图片中直接表现“身体恐怖”, 避免展示和渲染事件细节、伤亡惨状等, 防止产生负面效果。坚持以人为本, 体现人文关怀, 注重用公众普遍接受的方式来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 使之与通达社情、反映民意统一起来, 更好地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增强舆论的感染力。抓住节点, 因势利导, 突出人文关怀。突发事件的爆发期, 向公众阐明事件的危险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引导人们设法降低损失;突发事件的延续期, 公众开始逐步感受到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时应对公众进行心理关怀;突发事件的恢复期, 突出建设性报道, 凝聚精神力量, 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平等待人、以理服人, 做到“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积极主动地摆事实、讲道理, 淡化过激情绪, 缓解矛盾冲突。

引导网络媒体增强社会责任感。重大突发事件具有轰动效应, 网络媒体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 不只是新闻行为, 更是社会责任。引导网络媒体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树立崇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职业追求。坚持把党的利益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准确鲜明地宣传中央精神, 如实地反映人民心声, 真正承担起“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职责。网络媒体报道重大突发事件, 要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高度统一, 严肃对待报道的社会效果, 努力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确保新闻信息来源真实可靠, 确保新闻事实准确无误, 杜绝虚假报道,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网站应积极自律, 摆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不能为了追求点击率而牺牲社会效益, 不能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制造、纵容假新闻, 不以煽情、刺激甚至是以捕风捉影、造假的方式招徕受众, 不将未经核实的网民发布在论坛、博客、QQ中的信息作为新闻报道登载, 坚持把新闻真实性作为立网之本。

摘要:重大突发事件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 是网络媒体扩大影响、争夺受众、参与竞争的重要领域。网络传播重大突发事件是一把双刃剑, 对事件的解决产生双重影响, 使政府和媒体的舆论导向能力受到空前挑战。舆论引导正确, 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 误党误国误民。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导向工作, 是政府和新闻媒体危机公关的重要课题。

重大突发事件报告 篇8

一、反应迅速,更新及时,形式多样,互动性强

5月12日下午14:28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后,各类媒体均在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报道,极高的时效性与透明度使得全国人民都有了一种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网络媒体更是毫不逊色。据百度报道:“第一个发布发生地震消息的,是百度贴吧的网友——IP为61.161.76.*的百度网友没来得及登陆,就在地震吧发出一篇题为“地震了”的贴子,内容简明扼要:“四川地区发生地震”。发帖时间是14时35分,距地震发生时间仅间隔6分钟。”在新浪网的新闻频道,第一条关于地震的报道是在14:44发出的,标题为“长沙发生疑似地震持续20秒”,几分钟后,14:53,便有了第一条关于四川地震的确切消息,此条信息以新闻快讯的方式发布,标题为“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此后,每分钟新闻中心的页面都会自动刷新一次,对抗震救灾的最新情况和伤亡人数进行及时的更新,同时,建立大量链接,在报道灾情的同时,对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受灾地区的地理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第一时间在其主页上开辟“四川地震专题”,24小时滚动报道。此次地震报道速度之快引起了海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国青年报》13日发表文章评论说,中国政府此次处理地震信息是第一次让“真相跑在了谣言的前面”。

此次网络媒体对于抗震救灾报道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反应速度快,还体现在报道形式的多样上。这次汶川地震牵动着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新浪网、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等各大网站纷纷推出了抗震救灾专题,网民们通过这些网站制作的专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地震灾区的救援进展情况。在新浪网的“四川地震专题”栏目里,还设立了“最新进展”、“视频播报”、“亲历故事”、“紧急募捐”等各具特色的板块。呼吁社会各界联合起来向灾区捐款捐物。与此同时,播客、博客等音视频工具和即时通信工具也在此次网媒报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网络媒体集文字、图片、声音和图像于一体,供网民反复听、随时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副局长彭波在2008年新媒体高峰论坛上宣布,截至19日晚10点,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站、中华网共发布抗震救灾新闻(含图片文字、音视频)约123000条;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发布新闻133000条,发布音视频报道6331条、播客3827条。①

互动性强是网络媒体独具的特点。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而言,网络媒体的高效互动使得很多网友都在第一时间加入到抗震救灾的队伍中来,为救灾工作出谋划策。在网上发布能鼓舞人们意志的文章,并自发组织献血捐款等。此次抗震救灾中,有一个“拯救军嫂”的行动充分体现了网络的互动特性。一名奋战在抗震一线的战士与怀孕7个月的妻子失去联系,情急之下在网上发布了《一个去汶川救灾军人的恳求》的寻亲帖,帖子一出,网友纷纷转帖并通过各种手段寻找,终于找到了这位军人的妻子。由此可见,网民的力量和网络的作用是无比强大的。地震发生后,许多网友对地震遇难者进行网络祭祀,献上一束虚拟鲜花、给遇难者家属写一封信,以此来表达对死难同胞的哀悼。此后,国家正式确定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很多网站自觉关闭了网上娱乐频道,给死难者以最高礼遇,以告慰其在天之灵。此次汶川地震救灾,网络媒体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有效“议程设置”,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引导之优势

议程设置对开展正确的舆论引导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议程设置理论,人们倾向于了解新闻媒体关注的问题,并依据媒体对每种问题的关注程度,确立自己看待事物的优先顺序。议程设置最终影响到舆论的导向,在新闻传播中至关重要。网络是个开放的系统,个人化、自由化是其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主要特点。网民们在网络中可以自由的交流,信息可以自由传播,传受关系模糊。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有些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比传统媒体要丰富。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李洁说:“我注意到有些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比传统媒体更丰富。比如有的网络论坛已经在讨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了,红十字会这样的半政府组织,是不是也应该有相应的信息公开?”②

此次地震报道,人们通过网络看到了令人揪心的灾后景象,看到了亲力亲为忘我指挥救灾的总书记、总理,看到了人民子弟兵奋力抢救生命的拼搏身影,还看到了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抗震救灾。这一幕幕及时公正的报道激发了人们巨大的爱国激情和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在对领导人的报道中,很多画面和文字都很具有感召力,对温总理的一系列集中报道,报道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火车上紧急召开会议,到帐篷中看望灾民,以及后来受伤。连续一段时间不间断的对总理的温情报道,就有议程设置的作用,它使人民的总理这个称呼再次释放光彩。这次“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网媒报道,对于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人都能成为信息发布的数据库,在这次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网民表现出来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但也不排除个别别有用心的人散布谣言混淆视听。比如太原市有网民在《百度贴吧》“太原吧”栏目下以《李四光预言的四大地震带只剩太原了》为题发帖,在网上散布谣言,扰乱民心。公安机关网警部门立即展开调查追捕,最终将发帖人抓获。此外还有关于全国多个地方出现“蟾蜍集体搬家”、“水塘水迅速蒸发”的报道,这些报道在网络上一出现,立即引起了网友的纷纷跟帖与讨论,地震局专家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虽然说明这些现象与地震关系不大,但他并没有完全否认这些特异现象与这次大地震的联系。网络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了民意的,这次网络媒体在舆论引导中,重视现实民意,宣传报道客观公正,成为正确引导舆论的一次十分成功的有益尝试。

三、发挥网络媒体内容整合优势,效力震区灾后重建工作

灾后重建工作是今后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网络媒体在内容整合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资源整合优势搞好灾后重建工作是当务之急。

这次抗震宣传中,各大网站都推出了四川地震专题报道,其中的内容海量且各具特色。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网络媒体可以将之前发布的新闻信息进行归纳整合,开辟“灾后重建”专业频道,比如在寻亲求助、收养资助方面,可以将大量的个人信息资料整理后发布,方便查找,也有利于大大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同时建立好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及时将政府发布的一些相关政策规定和工作进展公布于众,网民也可以随时向政府提出有效的合理化建议,表明自己的心声。在网上开辟专家热线,网民可以就自己在灾后重建中遇到的问题随时向专家咨询,包括心理咨询等。

不难看出,网络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所发挥出来的作用日益强大,这次的汶川“5·12”地震标志着网络媒体正在迈入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网络媒体的迅速反应、及时公正的报道是网络媒体功能发挥的充分体现。我们的网络媒体应该不断总结每一次的经验与不足,在今后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更进一步的发挥出网络媒体的魅力。

参考资料

①2008新媒体高峰论坛专题,http://tech.sina.com.cn/i/2008-05-20/14222206107.shtml

②《南方周末》2008.5.22第31版《5·12应是信息迅速公开的纪念日》

上一篇: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下一篇:2011高考满分作文题目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