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法实施细则

2024-12-24

公务员法实施细则(精选8篇)

公务员法实施细则 篇1

第一,总则。规定了公务员法的立法宗旨、依据、公务员的范围,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原则,公务员主管部门及其关系等。

第二,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规定了公务员应具备的七项条件、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九项义务和公务员享有的八项

第三,职务与级别。规定了实行职位分类制度,明确根据职位划分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实行分类管理,并规定了公务员职务的分类和确定公和员级别的依据等。

第四,录用制度。规定对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兑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公务员法》还对报考公务员的条件、录用程序、录用方式和录用的组织负责机构作了明确规定。此外,《公务员法》还规定,新录用的公务员,有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不合格的取消录用。

第五,考核制度。规定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定期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以此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对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此外,还规定了考核的方法和程序。

第六,职务任免制度。规定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领导成员职务实行任期制。此外,还规定了选任制公务员任职和职务终止时间、委任制公务员任职和免职的情形,以及对公务员兼职的限制性规定。

第七, 职务升降制度。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职经历等方面的条件和资格。为了保证晋升质最,防止不正之风,《公务员法》还规定了晋升应遵循的程序。

第八,奖励制度。规定了对公务员或公务员集体奖励实行的原则、给予奖励的情形、奖励的种类和撤销奖励的情形等。

第九,惩戒制度。规定了公务员的十六种禁止行为、对公务员处分的种类、给予公务员处分的程序及解除公务员处分的条件等。

第十,培训制度。规定了对公务员培训的主要形式,包括:新录用人员的初任培训、晋升领导职务人员的任职培训、从事专项工作人员的专门业务培训、全体公务员的更新知识、提高能力的在职培训。此外,《公务员法》还对公务员参加培训的时间、培训的登记管理、培训情况和学习成绩的使用和培训机构等作了规定。

第十一, 交流与回避制度。规定了公务员交流制度。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公务员队伍外的其他公职人员交流。交流的形式有调任、转任、挂职锻炼等;并规定了公务员回避制度,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公务回避。此外,《公务员法》还规定了公务员回避的程序等。

第十二, 工资福利保险制度。规定了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原则、形式、正常增资机制、工资调查制度等内容,还规定了公务员的福利和保险制度。

第十三, 辞职辞退制度。规定了公务员辞去公职的程序、不得辞职的情形和担任领导职务公务员辞去现在职务的程序,并规定了辞退和不得辞退公务员的情形及辞退公务员的程序等。

第十四, 退休制度。规定了公务员退休的两种形式:强制性退休和自愿提前退休,并规定了自愿提前退休的条件。此外,还规定公务员退休后应享有国家规定的待遇。

第十五, 申诉控告制度。规定了公务员申诉的人事处理决定的情形和申诉的程序,并对公务员控告的权利和公务员申诉、控告的要求等,也作了规定。

第十六, 职位聘任制度。规定机关可以经批准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

第十七, 法律责任。规定了违反《公务员法》的法律责任,包括责令纠正或宣布无效,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追究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

第十八,附则。对领导成员的含义,对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的参照管理以及《公务员》的施行日期等作了规定。

新的公务员法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公务员制度和公务员管理的总括性规定,包括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公务员的范围、条件、义务与权利,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公务员管理机构以及违反公务员法的法律责任等;二是关于公务员管理各个环节的基本管理制度的规定,包括公务员的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处分、培训、交流回避、工资福利保险、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等等。公务员法以暂行条例为基础,保持了公务员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有一些新的发展和特点。

一、调整了公务员的范围。1993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公务员仅限于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和各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都是参照管理。公务员法扩大了公务员的范围,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也就是只要符合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这三个条件的工作人员,都将纳入公务员范围进行管理。这样既符合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的现实情况,又有利于加强对机关干部队伍的统一领导和保持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性,有利于干部在不同机关之间进行交流。至于具体哪些人员是公务员,公务员法中未列举的,将由公务员法的配套法规具体规定。公务员法全文

二、公务员法实施细则,总结吸收了十余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些新成果,如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任前公示、任期制、任职试用期制、部分职位的聘任制以及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等,进一步完善发展了公务员制度,使公务员制度保持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三、新公务员法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完善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的要求,改革完善现行的职务级别制度,使职务和级别的关系更加合理。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改变了单一化的职务设置,增设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职务,为公务员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阶梯。同时,扩大级别的功能,规定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使得级别成为除了职务晋升之外公务员职业发展的重要台阶,级别与职务一样都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不升职务的公务员,也可以随着职级的晋升而提高待遇。这样有利于消除“官本位”思想,体现适当向基层倾斜的指导思想,有利于解决基层公务员职业发展空间狭孝职务晋升困难的突出问题。

公务员法实施细则 篇2

(一) 完善了公务员分类管理的制度以及晋升制度

我们对公务员职务的划分是从1993年开始的, 虽然说有了领导和非领导这两种划分类型, 但是实际上还是没有对职务有一个明确的关于职位类别的划分, 而且, 基层的公务员也没办法得到较大的晋升空间, 在极大程度上他们的工资是由其所担任的职务的高低来决定的, 相应的也就出现了许多的腐败现象, 例如“跑官、买官、卖官”等。但是, 新的《公务员法》对职位进行分类的方式却是大不相同的, 具体包含了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等, 同时还建立了“双梯制”, 也就是说晋升级别或职务时都能够对其级别待遇进行提高, 这是这一法律很大的一个亮点。公务员法是第一部在法律条例中纳入专业技术的法律, 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不再会因无法提升的职务级别而造成合理的自身利益没有办法得到保障, 例如公安部门的法医、外交部门的翻译等。上述的这些方法都可以很好的避免一些腐败现象的产生。

(二) 规定对公务员的薪金制度实行“两结构”, 同时对激励力度进行加大

《暂行条例》对公务员的薪金制度进行了第三次的调整, 对工资的级别进行了增设, 工资制度是根据职务的级别来确立的, 以级别工资以及职务工资为主体, 不晋升职务也能够提高工资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地解决。但是, 设置的级别仍然是比较少的, 而且由于实行的是“基础工资、工龄工资、级别工资以及职务工资”的工资制, 所以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激励。而《公务员法》对于基本工资制度实施的是“两结构”, 这就对级别的激励力度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 在对公务员的工资进行提高时可以不采用“挤职务”的方式, 这样可以积极地减少腐败行为发生的几率。

(三) 关于考核方面

规定公务员进行考核的重点是对工作实绩进行考核, 这样可以使考核更加客观, 充分的对目前公共部门的行政人事的改革注重不是工作年限而是能力进行了展现。在对考核结果进行区分时, 基于“称职大平台”的问题以及考核的等次过少, 把档次增加了一个“基本称职”, 更进一步的细化了考核结果的划分, 全面客观的反映了考核结果, 可操作性更强一点。

(四) 严格把好入口关

《暂行条例》由于缺乏足够的权威性, 因此也没有很强的执法力度, 况且“凡进必考”的观念在目前的社会里也越来越淡薄, 同时, 也更加没有严格的去把制度落到实处。故而, 《公务员法》中对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强化, 同时对相关责任人员因为违反各项制度而造成的行政、法律责任也加大了追究的力度, 这些都有利于有效的对“凡进必考”的原则及实践进行落实。

(五) 对聘任制度更加的重视, 专门、详细的规范了聘任制度

职位聘任所遵循的原则是协商一致和平等自愿, 它对公务员的聘任是通过与机关签订聘任合同来进行的。聘任制度具有平等协商、任期明确以及合同管理的特点。《暂行条例》中实行聘任制度的只是一部分的职务, 而且也都没有具体的规定聘任制度的具体内容、管理办法以及适用范围等, 但是在公务员法中对聘任制度是有明确规定的, 而且还增加了对一些辅助性的职位以及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也进行聘任制的实行, 同时对它们还需要依据合同来进行管理以及加强对实施过程的监督。这些都显示了进行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大致方向, 同时还反映了改革公共人事部门的行政的弹性化的新趋势。

二、值得深入思考的地方

公务员法虽然与暂行条例相比改变了一些地方, 但不可否认的是, 依然有许多的地方是需要我们去进行深入的思考的, 例如之前提到的关于公务员界定的问题。而且, 检察官、法官都不应当被纳入公务员的范围之内。法官在国家公职人员中是性质比较特殊的一类, 他们都需要非常的公平公正, 同时他们的状态还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独立超然。现如今, 许多国家也正是由于法官所具有的这种特殊的性质, 普遍都实施了司法独立, 但是, 如果公务员中出现了检察官、法官的身影, 就会极其容易的导致司法权行政化、行政干涉司法现象的出现, 而且, 与党提出的让行政和司法事务相互分离的概念也是不相一致的。同时, 这中下定义的方式也会对党的国家化、政府化的色彩有所加深, 无法对司法、行政、立法等部门之间清晰的相互作用进行保证, 从而影响了公务员去进行依法行政。若在公务员的范围内对检察官、法官进行管理, 终将会造成检查官法、公务员考试、法官法、公务员法和国家司法考试之间发生冲突, 最终会阻碍中国去实现司法改革目标和发展法律职业化。

除此之外, 《公务员法》也没有对一些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作出规定, 例如公务员具体的退休年龄、干部领导资产申报的制度等等, 特别是公务员申报资产的制度, 对它进行规定已经迫在眉睫。

三、结语

总的来说, 把公务员法与暂行条例进行对比, 我们可以看出公务员法更具有进步性以及创新性, 与此同时, 它也是我国首次把干部人事纳入了法律范围。但是, 无论对于哪一部刚颁布的法律来说, 它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并且得到实践的检验才能不断的发展完善, 我国的《公务员法》也是这样。只有不断地进行完善, 才会推动我国公务员的管理走向法制化、科学化。

摘要:我国的《公务员法》在未出台前就引起了众多学者的争论, 直到2006年元旦才正式实施。但是, 它反映了我国改革公共人事行政以及人事制度的趋势, 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较, 对公务员分类管理的制度以及晋升制度有了更好地完善, 也规定了工资制度是“两结构”, 严格把好入口关, 加大了对聘任制度的重视力度, 这些创新都与我国目前干部人事的情况相适应, 值得肯定,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公务员法,创新,公务员

参考文献

[1]赫续明.公务员法的十大特色政府法制[J].政府法制, 2005 (7) :12

[2]祁光华.我国公务员法的创新及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5 (4) :48-49.

公务员法实施细则 篇3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2006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公务员法的颁布施行,进一步健全了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科学、民主、依法管理公务员队伍提供了重要依据,标志着公务员管理进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为了纪念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五周年,我们约请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副厅长、自治区公务员局局长蒋克昌为本刊撰写了特稿。

2006年1月1日,“十一五”开局伊始,公务员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公务员管理进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五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区各级各部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为核心,以完善公务员制度和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为主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管理方法,公务员法配套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公务员管理机构更为健全,公务员管理法制化、科学化程度大为提高,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十一五”我区实施公务员法取得显著成绩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全区公务员管理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就的五年。

第一,公务员法入轨运行顺利推进。2006年,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我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下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公务员法总体方案》和3个配套文件,扎实有序地推进公务员法实施工作。一是组织开展了大规模公务员法学习宣传活动。采取举办师资骨干培训、全员轮训、厅级干部、组织人事干部骨干培训等多种形式,全区广大公务员先后参加了公务员法轮训,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依法管理公务员的意识普遍增强。同时,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开展了公务员法的广泛宣传,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按照中央要求,我区平稳完成了公务员登记工作。通过登记,摸清了全区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编制、职位、人员等情况,理顺了相应关系,促进了公务员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还完成了公务员职务和级别确定、工资套改和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审批等工作,顺利推进公务员法入轨运行。

第二,公务员政策体系得到完善。在国家出台配套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实际,我区制定了公务员职位分类、人员过渡、考试录用、职务任免、非领导职务设置、培训、考核、辞职辞退等10多个政策的实施办法或细则,并对以往的公务员管理相关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目前,全区公务员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公务员管理工作基本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第三,公务员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十一五” 期间,我区公务员管理机制日益完善,激发了公务员队伍的生机活力。一是“能进能出”的新陈代谢机制基本形成。在“入口”上,坚持凡进必考,不断加大录用有基层工作经历人员比例,引导年轻干部和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建立健全了依法选人机制,优化了公务员队伍来源结构。五年来,全区共有33万多人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有1.8万余人通过考试跨入公务员行列。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也逐步推广实行,一批优秀人才通过竞争上岗脱颖而出走上了领导岗位。在“出口”上,公务员退休制度得到严格执行,特别是出台了公务员调出、退休、辞职、辞退、开除等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打破了公务员的“铁饭碗”,改变了能进不能出的局面。二是催人向上的竞争激励机制普遍实行。在考核工作方面,深化了对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和考核办法的探索。在表彰奖励方面,组织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亚运会等党中央、国务院及国家部委开展的表彰奖励的评选推荐工作,五年来全区共有150多个集体、180多人次获得表彰奖励;还开展了全区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全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的表彰奖励工作。这些活动,树立了典型,弘扬了正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三是监督制约机制卓有成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严肃公务员纪律,建立健全惩戒制度、辞退制度、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回避转任制度及公务员辞职或退休后的从业限制制度,通过加强作风建设、开展专项检查等措施,加大治懒治庸力度,不断完善公务员监督约束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四是公务员的权益保障机制受到重视。认真抓好公务员申诉控告、争议仲裁制度、职务级别制度、工资福利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实施工作等。依法依规受理公务员申诉案件,及时纠正一些不公正的人事处理,维护了公务员的合法权益。

第四,公务员队伍建设得到新的加强。首先,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开展的解放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狠抓公务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引导广大公务员不断夯实政治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强化权力就是责任、权力就是服务的理念,营造取信于民的良好政风。其次,认真贯彻落实《“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以提高公务员的“八种能力”为目标,深化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在职培训和专门业务培训,五年来,共培训公务员85万人次。还组织全区公务员开展了突发事件应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全员培训;组织350多人次的公务员参加了中西部对口培训;逐步推广网络培训、远程教育、自主选学等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培训,公务员队伍的依法履职能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等得到显著提高。再次,采取重大问题调研、岗位交流、挂职交流、扶贫磨炼等多种措施,增进了公务员对基层情况的熟悉了解,提高了把握全局、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密切了广大公务员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五,公务员管理部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2009年12月底,在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区组建了自治区公务员局,为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各市结合实际,采取组建专门的机构、调整充实人员等方式加强公务员管理机构建设,并按照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的要求,加强理论、业务学习,加强沟通协调,强化管理职能、健全工作机制、理顺工作关系,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

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公务员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区公务员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党和政府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公务员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公务员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还需深入探索,公务员队伍来源结构还应进一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的思想作风、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广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公务员管理机构的组建、整合和顺利运行的任务还比较繁重,有些前瞻性、全局性的工作筹划还不够到位,尤其是公务员管理工作中一些难点问题还需下功夫突破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今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即围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三基地一中心”,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打造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此外,继中央颁布出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后,自治区也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作出了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和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决策和部署。这些既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务员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也对公务员管理工作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如何围绕广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努力创新公务员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公务员管理事业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全区各级公务员管理部门要牢牢把握公务员法实施五周年和“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大力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管理机制建设、队伍建设和基础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扎实推进公务员管理事业的科学发展。

首先,要扎实推进公务员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是做好公务员管理工作的基础。我们要切实抓好公务员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同时,根据国家已出台的政策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订配套措施,组织好贯彻落实。要严格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科学稳慎”的原则,稳步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公务员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力度,使各级领导、公务员管理工作者和广大公务员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要组织开展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推动各项制度落到实处。要会同公安、安全、司法等部门,共同做好政法机关分类管理工作。要结合贯彻国家出台的《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试点办法》,稳慎推进聘用制公务员工作的开展。要加强公务员日常登记管理工作,维护公务员登记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继续做好参照管理单位的规范管理工作,加强参照管理数据库建设,纳入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实行规范化动态管理。要研究新情况、把握新规律、出台新政策,推动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的不断完善、创新发展。

其次,要积极完善公务员管理机制。建立并运行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对规范有序高效推进公务员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要牢牢抓住完善机制这个着力点,推进公务员管理工作科学发展。一是继续完善公务员进入机制。要坚持凡进必考,认真组织好各级公务员考录工作,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吸引到公务员队伍中来。要积极优化公务员队伍来源结构,加大录用有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力度;县乡两级机关特别是乡(镇)机关招录公务员,要积极采取措施吸引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切实发挥基层蓄水池作用。做好定向招录“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工作。继续做好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工作。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乡人员补充工作。继续总结完善基层政法招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和录用公安特警工作。要着力提高考录科学化水平,健全分级分类考试制度,推广面试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净化考试环境,增强考录透明度,继续完善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信息库建设等。二是积极完善公务员选拔任用机制。要继续加大竞争上岗工作力度,增强竞争上岗工作的计划性。对未开展竞争上岗的行政机关,要抓紧开展;对已开展的,要逐步提高竞争职位的比例。努力把握竞争上岗的特点规律,坚持“用什么考什么”,突出实际能力和工作水平的测查,真正做到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提高竞争上岗的科学化水平。要继续开展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积极探索上级机关面向下级机关和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公务员的方式和渠道。要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职务任免升降、调任规定,严格按照标准、程序和条件操作执行,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的任用和交流工作。三是健全公务员考核评价机制。要按照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结合公务员职位分类和岗位设置,探索建立科学考核的长效机制,健全平时考核制度,改进考核方法,增强考核透明度,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公务员,提高考核工作科学化和准确性。抓好年度考核审核备案工作,坚持考用结合,把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增强考核工作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四是健全公务员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评比表彰的宏观管理,推进政府表彰奖励工作有计划、按流程有序开展。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从严管理干部和加大“六戒”力度的要求,抓好《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及各专项处分规章的贯彻落实,完善申诉案件办理制度,切实维护公务员合法权益。

再次,要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公务员队伍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关系到保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不断增强公务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公务员培训力度,结合广西加快开放开发新格局对公务员队伍能力素质的新要求,研究起草五年广西公务员培训纲要,指导全区公务员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大力推进特色全员培训。要以“四类”培训为依托,着力加强公务员思想政治理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依法行政、职业道德、学历教育等方面的培训。大力推进公务员网络在线学习。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培训登记制度。二是强化公务员实践锻炼,通过本职工作提高能力,交流岗位增强本领,挂职、援派、扶贫经受磨炼等多种措施,促使公务员了解基层、了解实际,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深入开展表彰奖励活动,以“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评选表彰活动为载体,在公务员队伍中倡导和形成弘扬正气,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四是大力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根据国家下发的《关于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研究制定广西的实施细则,在全区公务员队伍中深入开展职业道德建设。各市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符合行业、部门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

当前,我们要特别重视抓好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基层公务员才能最终落实,他们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人民群众更多地是通过基层公务员形成对党和政府的印象。要完善基层公务员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基层公务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要重点围绕公共服务、预防处置突发事件、做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内容抓好基层公务员队伍培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要注意倾听基层公务员的呼声,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努力解决他们的各种实际问题,把党和政府关于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公务员的要求落实到位。

最后,要认真抓好公务员管理工作的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要按照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的统一部署,做好公务员统计工作,研究完善公务员统计指标体系,推动公务员统计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步骤,积极开展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要积极开展公务员管理基础理论和重要课题研究,围绕公务员管理的基础理论和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力量重点攻关,争取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要加强全区公务员管理部门自身建设。公务员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和政治性都很强的工作,也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重要工作,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全面加强公务员管理部门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对市县工作的指导,进一步理顺职能、健全机构、加强力量,进一步推进市县两级公务员管理机构建设。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开展工作的能力;组织好国家公务员局统一开展的对县级以上公务员管理部門领导和骨干的轮训。要理顺工作关系,系统之间、部门之间都要努力做到协调配合、运转顺畅。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按规则办事。要充分调动大家的主动性创造性,通过理顺职能、优化结构、整合队伍,持之以恒地抓好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引导大家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争做勤奋学习的模范、努力工作的模范、清正廉洁的模范,真正把公务员管理部门建设成为“模范部门”,努力推进全区公务员管理事业的改革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公务员法》实施前的公务员制度 篇4

一、我国古代公务员制度

我国自秦朝开始,建立了官僚制度,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改变了过去由各诸侯国自行任免官员的制度,随着郡县制的建立,从宰相到县令都有由皇帝任命和撤换,从而奠定了国家统一任命和调配官员的基本体制。汉代开始选拔录用官员的探索,用策试的办法测试被推荐者,后来由口试发展为笔试。到了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直接采用考试办法选拔官员,即科举制度。科举,即通过设科考试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肇始于隋朝,确立于唐代,历经宋朝和明朝,至清朝末年废止,历史长达1300多年,对我国人事管理乃至世界现代公务员制度的产生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实施前的干部人事制度

新中国的人事制度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干部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高度重视干部工作,强调并坚持“德才兼备”的政治路线和“任人唯贤”的组织路线;在干部思想路线上,坚持要求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制定了一套严密的干部队伍纪律;明确了党管干部的原则;对干部的培训培养,主要采用“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办法。

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初步确立。新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在1993年之前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立和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在“文化大革命”以前,主要是从上到下建立了管理机构,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如干部的录用、任免、调配、奖惩、工资、福利、退休退职制度等。第二阶段是挫折倒退阶段。“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级人事机构相继被撤销,人事干部队伍被打散,在极“左”路线的干扰下,人事工作遭到了严重破坏。第三个阶段是法制化阶段。“文化大革命:后至《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实施前,我国干部人事制度进入深入发展阶段,逐步向法制化迈进。从1984年起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原劳动人事部组织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起草《国家工作人员法》,1985年改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后又改名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88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要尽快制定《国家公务员条例》,研究制定《国家公务员法》。1988年5月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进入实践探索阶段,从1989年初在审计署、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局、国家税务局、国家建材局等六部委进行公务员制度的试点工作。1990年在哈尔滨市、深圳市进行试点。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从1993年10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实施后的公务员制度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继承了我国干部制度好的传统,诸如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党管干部的原则,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重视思想教育的传统等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得到了体现。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又是对原有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具体表现在:(1)按照分类管理的思想,《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为管理对象,使我国从此有了区别于企业、事业单位的机关干部人事制度。(2)设定了公务员即行政机关干部的权利义务,明确了机关和公务员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以此为出发点和依据,建立了公务员管理的各项具体制度。(3)以考试录用为重点,引进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以考核制度为中心,强化了公务员的在职管理;规范了公务员的进入和退出的渠道,设置了保障公务员权益的制度措施。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建构了一整套机关人事制度,弥补了我国原有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用人缺乏法制的不足。《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实施,促进了机关的勤政廉政建设,增强了机关的生机与活力,提高了工作效能,对于推进机关人事管理的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于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实施方案 篇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中发〔2006〕9号)、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问题的通知》(川人发〔2006〕43号)和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关于认真做好集中审批参照〈中华人民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工作的通知》(市组通〔2009〕6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政策,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适应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保持稳定,促进发展,稳步推进。通过公务员法的实施,逐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规章制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高素质工作人员队伍,为全县招商引资事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二、参照管理的人员范围

根据中共巴中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巴市组通〔2009〕66号文件规定,我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在编在职人员列入参照公务员管理范围。

下列人员不列入参照管理工作人员登记范围:

1、不具有国家干部身份的;

2、近两年考核有不称职(不合格)等次的。

三、职位设置

按照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设立局机构的通知》(机编发〔1999〕44号、机编[2003]40号、机编[2007]124号文件精神,核定19名事业编制,设局长1名,按正科配备;副局长2名,按副科配备。现实有非工勤身份15人,其中正科1名,副科3名,工勤身份3人。按照《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管理办法》(中发〔2006〕9号文件附件四)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拟设置主任科员1名,副主任科员1名,科员10名。详见局职务职数核定表(附件1)。

三、参照管理的人员登记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问题的通知》(川人发〔2006〕43号)、省实施公务员法领导小组办会室《关于市(州)及以下机关实施公务员法开展公务员登记工作的通知》(川公办法〔2006〕11号)和市组通〔2009〕66号文件精神,我局现有工作人员15名(详见附件1,不含工勤人员),15名同志纳入登记范围,其中:11名同志拟考核登记。(详见附件5);4名同志拟考试考核登记。

三、实施方法和步骤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工作,自县人事局布置之日开始,按规定时间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1、制定实施方案。按市组通〔2009〕66号和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召开的全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登记工作会议要求,于2009年10月12日前制定实施方案,报机构编制和人事部门审查,经县政府同意后报市人事局审批。

2、学习动员。实施方案经批准后召开本单位干部职工和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认真学习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实施参照管理的政策规定、工作部署和纪律要求上来,端正态度,顾全大局,为全面实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组织实施。一是考核登记对象、考试考核登记对象在本单位网站及办公地点公示5天。二是对考核登记人员根据公示结果开展考核工作,对考核合格人员报批公务员登记,按规定进行填表、登记、审批、备案。严格按照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规进行管理。三是对需考试考核登记的人员,由本人填写报考资格审查表,按规定进行资格审查,参加11月22日的登记考试,经考试考核合格的人员按规定报批登记。

工作总结。参照管理工作结束后,按要求对实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向县人事局写出书面总结。

四、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截止单位批准参照管理之日,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含5年)且工作年限满30年的,经本人申请,组织批准,可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含工勤人员)。

五、组织领导

东海县公务员法实施情况汇报最终 篇6

东海县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20日)

自2006年1月1日《公务员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县严格按照省、市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在公务员录用、登记、培训、考核等日常管理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建立健全了公务员相关管理制度,《公务员法》贯彻实施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总体情况较好,全县公务员队伍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2009年省厅专门来我县调研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并给予充分肯定。“十一五”期间,东海县人事局两次荣获江苏省人事系统先进集体,多次被评为连云港市人事工作先进集体、东海县优秀服务单位、十佳服务单位,今年荣获江苏省“十一五”公务员培训工作优秀组织奖。目前,我县公务员总数为2535,其中县级机关1712人,乡镇537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24家286人。35岁以下761人,占总数30%,36-40岁348人,占总数13.7%,41-50岁822人,占总数32.4%,50岁以上604人,占总数23.9%。研究生以上学历158人,占总数6.2%,本科学历1427人,占总数56.3%,大专学历731人,占总数28.8%,中专及以下219人,占总数8.7%。

一、提高思想认识,着力做好公务员法宣传工作。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贯彻落实好公务员法,对于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干部队伍保障有着重要深远的意义。

1为了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切实做好公务员法的实施入轨工作,我县精心组织准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全县公务员和参照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中举办了8期《公务员法》学习培训班,学习结束后参加全县统一的书面考试,学习、培训及考试成绩登记在《国家公务员培训证书》和《连云港市国家公务员培训情况登记表》上。邀请市人事局领导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乡镇组委、各单位人秘(事)科长以及部分机关公务员代表作《公务员法》专题报告。在全县公务员中开展《公务员法》知识竞赛,强化《公务员法》学习宣传效果。

二、依法严格登记,扎实开展公务员登记工作。我们严格按照省市公务员登记实施方案规定的登记原则、范围、对象、条件和程序,切实做好登记工作。登记工作涉及74家单位2206人,其中予以登记1680人,公开登记、单独统计385人,暂缓登记123人,不予登记18人。一是加强前期学习培训活动。通过发放公务员法培训教材、组织公务员法专题培训等方式,让干部职工了解公务员法实施的重大意义,熟悉公务员法内容,培养法制意识,减少因政策不清楚而产生的阻力。二是进行深入摸底。全面了解编制、现有人员等情况,查找可能影响公务员登记的突出问题,并制定预案措施。三是加强部门联动。针对公务员登记政策性、操作性强的特点,注意与上级主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请示和沟通有关问题,把握好政策界限。四是加强管理。公务员集中登记完成后,认真做好经常性的登记工作,由专人负责在公务员信息库中对调入、调出、退休以及试用期满的公务员进行登记备案。

三、规范操作程序,稳慎组织公务员招录工作。2006年以来,我县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共招录县乡公务员289名。一是科学编报招录计划。严格执行省里下发的文件,从2009年起编报职位85%以上为不限专业,在源头上保证了招录工作的公平、公正。目前,2012年的招录计划正在编报中,计划100%职位为不限专业。二是严格资格审查。组织骨干力量,按职位分工,每个工作人员负责10个左右的职位,严格把握报名审核与面试资格审核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准确率,确保不符合职位要求人员不能进入下一个考录环节。三是封闭异地体检。做到体检前一天下午集中封闭,第二天异地体检,考生与带队组长现场抽签,体检表上只出现考生的抽签号与组号,保证体检客观真实,为用人单位招录到合格的人员。四是严把政审考察关。由组织、纪检、人社等部门及用人单位派员组成考察组,按照省市规定的政审程序、内容及要求,严格进行政审考察,把好公务员招录的最后一关,确保新录用公务员的质量。

四、重抓能力提升,深入开展公务员培训工作。我们把公务员培训工作放在一个重要位臵,强化针对性、把握时效性、围绕科学性、突出创新性,五年来培训各级各类公务员22000多人次。一是走出去,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围绕提升城市规划档次、提高招商引资能力、提高经济管理能力、提高沿海经济开发能力等,有针对性地选派公务员到外地进行能力素质培训。通过培训,公务员的招商引资能力大大增强,重大项目招引强势突破,成功引进晶海洋半导体、中材高新、博世(东海)汽车技术测试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工作居全市前列。二是请进

来,请专家学者到东海传经送宝。结合本县经济发展实际,突出企业经营管理,先后举办了“晶都企业发展论坛”、“晶都发展大讲堂”、“晶都科学发展观”等系列专题培训。每季度分片、分批举办一期,围绕跨越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展开专题讨论,共举办12期晶都干部论坛,培训公务员1600人次。三是强阵地,建立培训基地实现共建双赢。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与高校、发达地区联姻,延伸培训触角,充分发挥有形与无形两个阵地的优势,扩大培训覆盖面,提高培训效果。利用李埝林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建立内部培训基地。利用“三江一外”即在浙江、江宁、江阴和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境外学习的方式,建立外部培训基地。学习先进国家或地区创新的观念、机制和方法。四是抓好全员培训,实现整体素质提升。在全县公务员中深入开展5+X培训,制定公务员网上培训计划,选择灵活的培训方式方法,全县公务员每年都要参加网上订单式培训考试。组织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创新优化培训方式,增加了拓展训练、现场参观、综合考核等新内容。

五、突出改革创新,提升公务员考核水平。深入开展公务员绩效考核试点工作,把县水务局、交通局、农工办及南辰乡四家单位作为试点单位,创新公务员考核机制,把公务员考核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一是以履行职责和完成目标任务为主要依据,创新实绩考核机制。考核坚持以“绩”为主。既强调经济发展,又兼顾社会发展;既强调发展速度,又兼顾发展质量;既强调近期效益,又兼顾长远环境资源成本。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对实绩考核做不同的要求,突出岗位职

能特色,不搞统一版本,不搞一个模式。二是以目标管理和平时跟踪考核为主要平台,创新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机制。以工作项目为横向,对全县整体目标任务进行量化;以时间进度为纵向,对全年各项指标完成进度进行细化,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人头、每个时间段。通过纵横交叉考核,使平时考核结果成为年度考核的基础,年度考核等次的定性以平时考核为依据,实现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的有机结合。三是以多层面参与为主要形式,创新考核评议和测评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服务对象等社会各界参与,会同单位考核委员会形成立体式评议、测评机制,扩大评议参与层面,把评价公务员工作业绩的权利交给社会各界,实现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强化考核工作的监督和促进。四是以表彰奖励和任用诫勉为主要抓手,创新考核结果使用机制。优秀等次的公务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连续二年业绩不佳的,给予诫勉谈话、离岗交流等组织处理。把年终奖金档次的确定交由考核结果“说了算”,拉开档次,不搞平均主义。根据公务员贡献大小,结合考核结果,评选出“发展功臣”、“服务标兵”,给予一次性奖励。

各位领导,我县公务员法实施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市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待遇偏低。因县域经济欠发达,工资水平与苏南及连云港市区有较大差距,致使我县在一些紧缺型公务员上“招不来,留不住”。建议根据县域实际经济情况,适当地加大工资调整力度,不断提高公务员待遇。二是普遍超编。因机构改革压缩

编制、政策性安臵及提前二线政策,致使县级机关超编现象普遍存在,无法新招录公务员,导致很多机关公务员青黄不接,机关人员混岗情况严重。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打破陈规,使机关人员能够得到及时补充。三是参公单位审批缓慢。2008年申报的参公管理事业单位至今没有审批下来,相关单位人员不断变动,给下一步的参公单位登记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建议省市加快审批,尽早出台相关解决办法。四是经费欠缺。在公务员培训方面,存在培训需求与培训经费紧张、工作需求相对矛盾的问题。建议省级加大培训经费支持力度,政策向苏北倾斜。

公务员法实施细则 篇7

2007年5月14日,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召开公务卡推广会议, 推动公务卡在中央和各级地方预算单位的广泛使用。以此为标志, 公务卡的应用推广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据有关资料报道, 至2011年底, 银行发放公务卡数量达750万张;财政部明确要求有16项公务消费不得用现金结算;并在2012年底, 所有基层预算单位要全部实行公务卡支付制度。

一、推行公务卡制度的重要意义

1. 工作人员携带公务卡方便, 使用便捷, 节约了取现的时间, 通过先刷卡消费、后回单位报销的作法, 避免了携带现金带来的风险。

2. 使用公务卡结算, 减少了预算单位现金存、取、保管等环节, 降低了现金使用量, 有效解决了资金安全性问题, 增加了资金支付的透明度, 提高了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3. 公务卡的推出, 完善了银行卡的品种和功能, 拓展了银行卡支付空间, 密切了发卡机构与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的互动关系, 推动了我国金融产业发展, 增强了我国金融领域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4. 财政部门通过公务卡管理系统, 弥补现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缺陷, 能够对财政资金使用活动进行监督控制, 明晰预算单位现金支付轨迹, 解决大量现金游离于国库动态监控之外的难题, 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公款私用、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制约公务卡推行的瓶颈

由于我国银行卡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用卡频率、持卡消费观念、商户普及率等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滞后、受理市场不规范等突出问题的存在, 使得推行过种中存在着一定的阻力。

1. 宣传力度不够, 使用频率不高。

部分单位片面强调发卡的普及率, 在讲解使用与具体要求方面不到位。有些工作人员根本不知道公务消费必须使用公务卡, 也不了解公务卡结算的流程, 导致用卡积极性不高, 公务卡使用率偏低。还有的职工传统的现金交易观念根深蒂固, 并不认可这种新的消费形式, 不习惯于刷卡消费。

2. 用卡环境存在不和谐现象。

很多地点尤其欠发达城市、中小、零散商户没有安装公务卡使用平台, 只能由个人先行垫付现金, 为使用者带来不便。若使用公务卡提取现金需付出较高的手续费用, 引起持卡人的抵触情绪;银行对公务卡的注销、新办、查询等业务没有专门的受理窗口, 手续繁琐, 办理业务时间较长, 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3. 使用公务卡存在着罚息风险。

公务卡具有一定的免息期限, 在免息期内还款, 不会产生利息费用。对于有寒暑假的学校职工及出差时间较长的同志来说, 使用公务卡消费, 往往不能在免息期限内还款, 一方面会由此产生个人的不良信用记录, 另外要付出较高的罚息, 这部分工作人员对使用公务卡存在一定程度的担心。

4. 公务卡的保管与使用存在不安全隐患。

一些部门对个人资料管理方面有瑕疵, 防范高科技犯罪手段相对落后, 使得个人信息泄露, 银行卡诈骗、盗窃案件时有发生, 这类案件涉案金额较大, 所造成的损失往往由个人承担。但使用银行存折的形式相对安全, 蒙受损失的机率低, 使得部分工作人员宁愿使用存折而不愿持有银行卡、公务卡。

5. 公务卡监督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部分商家为吸引顾客、促进销售, 往往按照持卡人的要求来开具发票的内容, 将购买私人用品开具成公务用品的现象;而作为报销凭证的公务卡签单, 上面没有标明个人消费明细, 使得预算单位无法监督到公务卡的使用轨迹, 很难实现规范公务行为;部分有假公济私心理的工作人员担心公务卡的透明度高而不愿意使用公务卡, 利用各种借口使用现金。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1. 加强宣传力度, 加大使用公务卡结算力度。

预算单位应将现金交易的弊端和使用公务卡消费的好处进行合情合理的宣传, 将使用公务卡结算的报销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 促使工作人员深入地了解使用银行卡的便利, 从观念上逐步接受信用卡结算;

2. 银行部门应积极研发操作简单、方便灵活的刷卡

机器, 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商家安排能够刷卡消费的机器, 开通公务卡的联网使用功能;提高办事效率, 为公务卡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个性化服务;利用因特网技术, 开设公务卡网站, 为广大公务人员提供一个查询、沟通、交流的平台, 促进公务卡业务不断完善。

3. 预算单位可为使用公务卡消费的工作人员提供便利条件。

加强会计人员培训, 熟悉公务卡业务操作, 节约报账时间;安排专门窗口, 负责公务卡消费人员及时办理业务;派专门人员及时检查使用公务卡消费人员信用期限, 提示工作人员在免息期限内还款报账;学校应在寒、暑假期间安排财务人员受理公务卡报销业务。

4. 构建安全的使用环境。

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公务卡的日常管理, 保管好个人密码, 遗失应立即办理挂失手续, 退休时及时办理注销手续;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个人信用资料的管理力度, 完善个人信用管理的法律、法规, 避免个人档案资料流失;国家安全部门积极研发银行卡保密安全技术, 加大打击高科技犯罪力度, 解除持卡人的后顾之忧。

5. 建立公务卡结算督查和责任追究制度。

预算单位要完善财务制度, 严密审核每笔支出行为, 严格控制现金支出的范围和额度, 增强公务卡使用的刚性, 对具备条件但不使用公务卡结算的支出行为, 不予报销;审计、纪检部门定期对持卡人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政府职能部门对虚开发票的商家进行严厉处罚。

推行公务卡改革, 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 能够有效解决了现金支付问题, 提高了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为财政监督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贪污、腐败现象。但要使公务卡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 还依赖于其他相关的技术建设和严格的问责机制;通过各个部门联手, 为公务卡的推行提供更多的支持, 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体系, 让公务卡真正成为一张“透明卡”、“阳光卡”。

摘要:当前, 公务卡制度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瓶颈, 主要是由于我国银行卡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用卡频率、持卡消费观念、商户普及率等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滞后, 受理市场不规范等突出问题的造成的。推行公务卡改革, 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 能够有效解决了现金支付问题, 提高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为财政监督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 在一定程度上可遏制贪污、腐败现象。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务卡效用, 还依赖于其他相关的技术建设和严格的问责机制;通过各个部门联手, 为公务卡的推行提供更多的支持, 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体系, 让公务卡真正成为一张“透明卡”、“阳光卡”。

关键词:公务卡,意义,瓶颈,建议

参考文献

[1]甘永清.浅议公务卡支付结算的实践与完善[J].经济师, 2007 (11) :229

公务员法实施细则 篇8

关键词:双梯制;意义;未来发展

引言:公务员“双梯制”指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即在职务晋升之外,开辟一条职级晋升的渠道,确立一种“职务晋升”与“职级晋升”并行的“双梯”制度。目前,公务员“双梯制”已在多个省份实施,其中以辽宁省为代表。公务员“双梯制”不仅拓宽了公务员的晋升空间,同时对公务员也产生了较为有效的激励作用。

一、公务员“双梯制”的现状

公务员“双梯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利大于弊。现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制度存在很大的问题: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说,有效晋升激励不足,晋升空间不大,资源分配不均等。由于公务员所在机构的层级决定了干部职级的最高限,因此基层干部上升的空间就很有限,同时干部职级晋升的时间也很长,那么基层干部的晋升激励会降低,行政效能也会大大降低。资源分配不均这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如财力状况、办公经费、津补贴、办公经费等,越到基层越薄弱。公务员“双梯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它的实行可以使职级间的联系由直接变为间接,职务与职级不再挂钩,为基层公务员提供更大的晋升空间。

二、实行公务员“双梯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现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制度存在的不足。(1)有效晋升激励不足。现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制度的主要缺陷就在于有效晋升激励不足。公务员制度应该同时具备规范、激励、引导、约束、惩处等方面的综合效应,二现行制度存在很多缺陷。目前,公务员的待遇主要由基本工资和各种津补贴构成,工资待遇的高低与职务和职级直接挂钩,职务和职级越高,其对应的收入自然也就越高。只有职务晋升,职级才能够晋升,工资待遇才能提高。因此,那些勤于政务却无领导职务的普通干部就会出现有效激励不足的问题。(2)晋升空间不大。因为公务员所在机构的层级决定了干部职级的最高上限,因此基层干部上升的空间就会有限。比如在初级机构,其领导职务最高是正处级,而职务又决定职级,行政级别最高也为正科级。很多基层的公务员,机构本身的级别就低,职务层次相应也较低,因此在其政治生涯中往往最高只能晋升到副科级台阶,如果他不能调到更高级别的机构,那么职务不能得到提升,职级也不会提升,这种情况使得很多人过早地考虑退路,造成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实行公务员“双梯制”的意义。(1)现实意义: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制度有利于解决工资待遇问题。根据公务员“双梯制”,市、县、乡公务员任职达一定年限的可以享受上一级非领导职务工资等待遇,即任职副主任科员(含副科级职务)满10年以上的可享受主任科员的工资等生活待遇,以此类推。这种待遇的提高不受职务限制,将提高工资待遇与干部的任用管理脱钩。(2)社会意义:社会关注度高。公务员队伍一直是社会上关注度最高的行业,尤其是公务员的工资与福利待遇方面。实行公务员“双梯制”有利于解决公务员的工资与待遇问题。实行公务员“双梯制”是中央早已提出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完善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以来,已经经过了10年的时间,广大基层干部反响强烈,殷切期望“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早日实行。

三、实行公务员“双梯制”的可行性

(一)公务员“双梯制”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完善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党的十八大又一次提出要“完善公务员制度”。在这10年期间,国家人社部等部门曾进行过多次调研。目前,公务员“双梯制”已在多个省份推出并且在四个县开始试点。公务员“双梯制”既符合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是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的充分体现,是解决社会发展中基层干部提升与领导干部年龄断层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具备实行公务员“双梯制”的基础和条件。历史上,我国在“文革”以前和“文革”之中就存在17级以上享受县级待遇和14级以上享受地(市)级待遇的干部政策。可以说,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在我国古代就曾实行过。目前,福建、安徽、山东、江苏、河北、辽宁、内蒙古、江西8省份表示推进基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福建省政府在《福建省2014年健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在县以下机关全面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此外,安徽、辽宁、山东也提出了相关计划。同时,辽宁还启动了公务员职务职级“双梯制”的前期调研。这些均为我国全面推进公务员“双梯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许多省直机关与直辖市均在探索公务员“双梯制”。目前,福建、安徽、山东、江苏、河北、辽宁、内蒙古、江西8省份表示推进基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同时,全国还有四个试点,其中包括江西省九江县、广东佛山的南海区和甘肃陇南的礼县,另一个县则在东北。可以说,目前公务员“双梯制”的推进现状还是比较乐观的,许多省直机关与直辖市均在探索公务员“双梯制”,为公务员“双梯制”的全面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关于加快推行公务员“双梯制”的建议与思考

(一)构建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双梯制”,提升公务员的发展空间。在现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制度下,公务员的发展主要与职务挂钩。因此,对于广大公务员来说,职务晋升才是真正的晋升。根据数据表明,全国92%的公务员职务在科级以下,只有8%的公务员职务在副处级以上。因此,通过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公务员“双梯制”,才能增强对公务员的激励作用,提升公务员的发展空间。具体来说,就是要改变单一的职务本位制度,实现置物盒职级的适度分离,使职级体现干部的资历、业绩;职务体现干部的责、权、利。形成职务与职级双向激励、有机结合、管理规范的职务职级体系。构建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双梯制”,拓宽公务员的晋升空间。

(二)完善职级晋升制度,制定根据能力和工作业绩晋升职级的相关政策。国家要尽快完善职级晋升制度,制定根据能力和工作业绩晋升职级的相关政策,才能保证公务员“双梯制”的顺利实施。在公务员晋升时间问题上,在九江县试点中有人提出晋升时间过长,例如一般官员想要升到正科级待遇,需要27年的时间。我认为,职级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条件来确定,每个人只要达到一定的条件和资格,通过了一定的程序就可以晋升,不用考虑职数的限制,可以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但不一定必须按照那个来执行。

(三)稳步实施公务员“双梯制”,逐渐推进。公务员职务与职级的问题,在公务员行政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改革和完善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必须稳慎实施,分步推进。在工资待遇方面,建议出台级别与工资津贴待遇适当挂钩的政策。目前,我国已有相关规定表明职级与部分待遇挂钩政策。同时,建议有关部门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坚持“积极稳妥、逐渐渐进”的原则,尽出台统一的公务员“双梯制”制度及实施办法。实施公务员“双梯制”是一项长久工作,应循序渐进、积极稳定,在探索中寻找经验,不可急功近利。

参考文献:

[1] 赵子建. 如何让公务员职级与待遇合理挂钩?[J]. 劳动保障世界,2014,10:34.

上一篇:广告安装协议书下一篇: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程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