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好的老师教学案例

2025-01-17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案例(精选8篇)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案例 篇1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实录

执教:

时间: 2011年4月27日 地点: 整理:

一、谈话导读

师:在家里,有爸爸妈妈和亲人陪伴我们。在学校里,陪伴我们的是老师。我们先一起聊一聊,在你的心目中,你觉得最好的老师应该是怎样的?我看谁说得最有自己的想法,既跟别人不同,又说得很有道理。生1: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他的教学质量应当很好。

生2:我心目中的老师是这样子的:他能教给我们知识,我们也能将所学的知识教给他。

师:恩,教学相长,彼此学习。

生3:我心目中的老师非常幽默,非常有个性。

生4:我心目中的老师,上课很严厉,下课可以却跟我们一起玩。

师:上课和下课不一样。老师既是我们的老师,又是我们的朋友。非常不错!生5:我心目中的老师是非常有爱心,他能够帮助每一位成绩不好或者是成绩好的学生。师:我也很赞同你的观点,最好的老师最有爱心。大家都谈得很不错。这是大家的理想,希望我们的老师都这样。我在想,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说的知识,一般都是正确的。对吗? 生:对!

师:如果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在课堂上所说的知识都是错误的,你觉得这样的老师还有没有可能成为好老师?甚至是最好的老师?你先告诉我,有没有可能,然后说说你的理由。

生6:有可能。因为这可能是这位老师最独特的方法教学生。师:他讲的是错的啊!你能原谅他的错? 生:对。

师:为什么要原谅他的错?

生7:因为,不一定都是老师的错。也许同学没有提出疑问。所以,我觉得他是好老师。

师:他错了,但是同学们没有提出疑问来,责任还不在老师。你说出了一定的道理,还有没有更好的道理,后面那个男同学你说。

生8:我觉得他是个好老师,因为他有独特的教学方式。就像我们的生活,不思考的话就等于吃了饭不消化。师:这个比方打得很好啊,向你学习!

生9:我认为他还是个好老师,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人总是会失败的。师:出错是出错,得看老师是怎么样出错的?对吗? 生10:我觉得老师可能是故意出错。生11:我觉得老师想让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具有怀疑能力和分析能力。师:他是故意犯一个错误,让你们懂得这一个道理,对吗? 生:对。

师:非常不错。你们是不是在课前都看过我今天讲的课文了,是吗? 生15:没有。

师:那更加不错。经过这一段聊天,同学们的思维变得非常活跃。

二、评价人物,质疑问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第114页。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看看大家读得怎么样?

生:读课题 21《我最好的老师》

师:下面,同学们自己把课文看一遍。注意两点:首先,把笔拿着,你发现这课文里面有好的成语,请在它的下面划一条波浪线。有不认识的字,请在下面也做一个记号。这是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要求:看了课文以后,你有什么疑问,请你等会向我提出来。这两个要求都记得吗? 生:记得。

师:那我再加一个要求,想想:题目叫《我最好的老师》,我想将“我”字去掉,就成为《最好的老师》,你觉得可以吗?注意啊,一划词语,二提问题,三想我的问题。

1.学生自读(学生带着要求默读课文中)师:板书词语:

出乎意料 侃侃而谈()目瞪口呆 糊弄()..师:大家看下黑板上几个都是成语吗?前面三个是。先找个同学,把那两个括号里面加点的字注上拼音。谁愿意来做这个事?

指名学生上台注音

师:非常好,大家一起读一读,每个词语读两遍。生:读词语

师:特别注意这个字,它永远都读糊(hù)吗? 生:不是

师:有时候读什么?后面那个女生你说说。生18:读糊(hú),糊涂。2.质疑问难

师:现在我想问第二个问题。你们刚刚读过课文以后,有没有问题想提问老师的?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我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好。

生19:老师,我这里读不懂,“怀特特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这样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师:为什么不懂,哪里不懂? 生20:也不要迷信权威。师:你觉得应该迷信权威?

生20:不是的,我觉得小学怎么会有权威? 师:小学怎么会有权威?不错。权威在哪里?

生21:那个老师就是同学们的权威,老师要同学们做什么,同学们就应该也会做。

师:这是你的答问,很好!现在还有没有要提问的? 生22:为什么是“出人意料”? 师:你看得很仔细

生23:文章最后提到,作者又告诉给他的朋友。他的朋友也认为不对,可是他在这里为什么认为老师是对的?为什么从以前的不接受到现在又觉得老师的观点是正确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她读书读得特别仔细,把前后都联系在一起看。发现了有矛盾。

生24:我想答刚才那个同学的问题。是一个……

师:不要紧。提问很重要,怎么样提出最有效的问题更重要。生25:我觉得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写到的内容跟后面有矛盾。师:怎么理解这个矛盾?大家都记住他们提到的问题。生26:学生不可能不写答案,为什么还是得个零分? 师:呵呵,没有了功劳也有苦劳,你是这样想的吧? 生27:……他说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动物……那为什么他只知道这种在夜间出现,而且已经绝种的动物呢?

师:是啊,读得非常仔细。要是你在怀特森的课堂上就好了。

生28:我回答她的问题,因为这是他故意编出来的,想给学生一次教训。

三、反馈交流

师:“故意”就说明背后有目的,有一时看不到的目的。怀特森“故意”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仔细,读书就应该像这样带着问题,带着问号去对话。我发现,同学之间有非常好的习惯,彼此不但能够提问还能够相互释疑,学习就是这么一个交流的过程。

这些问题当然都要解答。能不能允许我把你们提及的问题放到讲课过程中去,是和同学们一起来解答,不是等我来解答。现在,可不可以回答我刚刚讲的那个问题,我的那个问题也是我读书的时候产生的一个疑问。我觉得《我最好的老师》好像不需要“我”字,就是《最好的老师》,你们觉得有意见吗?谁来说服我,最有力的说服我。

生29:我觉得把“我”去掉不行的。如果是《最好的老师》,有的人的看法有不同。他觉得这个老师好,有的人觉得这个老师教学的方法一点用处都没有。就觉得这个老师是个坏老师。

师:这个老师好不好是带有个人色彩的,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能不能结合课文告诉我?

生30:课文中写到作者把这个介绍给他的一个朋友,他的朋友却说这个老师怎么能这么糊弄你们?就证明他的朋友不认为怀特森是好老师。

师:非常好,你的说法非常有说服力。就在文章的最后能告诉我们,不是每个人能这样看待。生31:我觉得把“我”去掉的话,那么最好的老师就包括了很多老师。如果加上“我”的话,单单指的是怀特森一个老师。

师:最好的老师可以有无数个,“我最好的老师”只有一个,那是独特的。生32:我觉得最好的老师应该也有很多同学喜欢它,所以可以去掉“我”。师:哦,你觉得“最好的老师”可以去掉,是吧?非常欣赏你。怀特森又不是我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全班同学都认为他是最好的老师。真不错,大家都这样说的时候,你坚持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你以后很有出息。

生33:我觉得课文的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里面说了:“怀特森先生让我们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但是,他没有告诉他的朋友这一句,所以我觉得“我”最好的老师是必要的。

师:这叫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生34:我觉得不应该去掉“我”,因为去掉了“我”的话,那意味着别人也喜欢。问题是,如果别人如果不喜欢这个老师,而是别的老师呢?作者喜欢那个老师,才加上“我”。

生35:我认为不应该去掉“我”,因为他们的老师是很有个性的人,不但教学方法是独特的,而且他教育同学们的方法也是很独特的,别人不认为他是一个很好的老师,所以不能去掉“我”。

师:你是“集大成”,前面讲过的你把它都归纳了。还有其他意见的呢? 生36:我觉得可以删去,因为怀特森是教他们班的,他们班同学也都很喜欢这个老师,而我读了这篇课文这,我也慢慢喜欢这个老师了,我觉得可以相信他是“我”最好的老师。

师:如果你读了以后,你也最喜欢这个老师,那题目叫《我最好的老师》,这个“我”就变成了“你”,不一定是作者,对吗? 师:大家注意没有,我们的讨论有两个不同意见,每种意见都有他的合理性,我们不要苛求一个答案,这个过程,思考问题的过程是最重要的。好,现在我们来认真学习这一篇文章,先找一位同学把第一自然段朗读一遍。

四、导读 1.引读

师:读这一段的时候我请同学们把其中的一个句子勾画一下,就是这个“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把这句话勾出来,待会我要提问。我找个同学读这一段,找个没有举手的。呵呵。

生37:读一自然段。

师:很不错,我相信这是你读得最好的一次,是吧?已经很不错了。刚才让你们看了这一段,其实这一堂课的过程把整个教学过程都写完了。他是怎么上课的?这个过程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啊?根本就没有写出人意料的嘛。既然他没有写出人意料的,那我想把这个“出人意料”删掉,可不可以? 生38:不可以。

师:告诉我理由。里面没写“出人意料”,干嘛要用“出人意料”这个词? 生39:我觉得不可以删掉,因为如果是前面没有写,而写在后面了呢? 师:恩,可能写在后面了。你可以告诉我,后面哪些地方出人意料了吗? 生40:后面第〃〃〃〃〃〃

师:你觉得“出人意料”是什么意思? 生41:应该是非常惊讶,意想不到。师:有哪些地方意想不到呢? 生41:在第二自然段,“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得目瞪口呆,在我写到得答案后面,竟然都画上了一个刺眼的红叉叉,我得的是零分,可这不公平。”

师:好了,这是第一个出人意料的地方:“我”得了零分。那谁能够归纳第二个出人意料呢?

生42:我是接着她后面讲的,“吃惊的是,我们都得了零分。”

师:这是第二个出人意料的地方:一个人得了零分“出人意料”,全班都得零分更加“出人意料”。还有更出人意料的事吗?全班都打零分,这老师不感到惭愧啊?

生43:第三自然段:“事情很简单。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信口胡编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师:老师的表现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吗?

生44:在115页第五自然段:“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

师:我们都打零分,老师还不理会了,真是神奇了,最后有个“出人意料”是什么?同学们往后面找一找看,最后的那个男同学你说。

生45:“怀特森先生的每一堂课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历险。到现在为止,我还能清楚地回忆起几堂科学常识课的细节来。”。

师:那不是写这一堂课了,是写以后若干堂课了,关于这个成绩,他有一个“出人意料”的做法。

生46:“我要把这次测验的成绩全部登载在你们的成绩册上”。

师:哦,成绩打零分,他要记到我们的成绩单里面,就是这个学期的成绩,大家注意,我们找出了至少四个“出人意料”,我得了零分---全班得了零分---老师还不在乎---最后还把成绩登在了成绩册上。你们从这四个“出人意料”中读出了它们是什么关系啊?出人意料的程度是一步一步加大的,这样写文章有什么好?就好像悬念一样的,它被不断往前面推。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几个“出人意料”是为下文做什么的啊? 生47:做铺垫的。

2.反驳

师:做铺垫,埋伏笔。嗯,非常好。现在请你们来反驳我。反驳我的第一个问题:一个老师,在第一堂课上肯定不能把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怀特森偏偏把全部是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传授了错误的知识就是误人子弟,他误人子弟。反驳时,要联系课文的内容,即要用课文的内容来告诉我他是不是误人子弟。生48:不是,他是想要我们从他的话语中得到真正的理解。

生49:“他说,每个人都要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情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生50:“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师:这又是说什么呢?

生51:怀特森先生想用课堂的“反思想”教给我们人生的道理。师:什么思想? 生51:反思想。

师:“反思想”这个词蛮有意思啊,反思想就是故意从反面说吗?就是讲他这个错是有意中犯的吗? 生52:是,故意犯的。

师:“故意”的背后肯定有一个理由,刚才很多同学都找到了一个句子,即怀特森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生53:怀特森老师想告诉同学们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迷信权威。

师:很好,你还用到一个词叫“人云亦云”,就是别人说你也怎么说。第一轮的反驳非常有效,说明你们明白了怀特森的苦衷。他这个苦衷是全部为了你们好,而不是为了这堂课的成绩好;他是为了我们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更好。那哪个目的大一些,哪个目的小一些呢?

生54:他的目的是希望我们从这篇文章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提出来。

师:我问你,我们的脑子要不要睡大觉? 生55:要,不要。

师:你晚上不睡觉啊?要不要睡大觉啊? 生56:要。

生57:我所指的睡大觉是指精神上的。你的脑子睡大觉了,说明你不去独立思考,他就像一坨铁,它放久了会生锈的。

师:呵呵,不要让脑子睡大觉,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很好。第二个反驳开始了:一个课堂上的老师,永远都在表扬学生、激励学生,这样的老师好不好? 生:好。

师:怀特森在这节课上我没看见他表扬学生一次,他老是在“责备”学生。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好老师,请你反驳一下。生58:因为〃〃〃〃〃〃〃 师:他怎么不鼓励我们? 生59:科学课对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怀特森先生总是想方设法来让我们接受他的挑战,为了驳倒他的貌似正确的论点,我们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收集证据。

师:就是说从此以后改变了我们对科学课的看法。他证明要独立思考,这只是科学课的一个出发点,并不是说他的课从此结束了。这只是个开头,就像写文章一样,才写了第一页。

生60:我认为批评也是一种鼓励,他是要同学们改变自己,改变迷信书本,迷信权威的看法,老师教的是让同学们学会怀疑的精神。

师:很好,你特别懂事。知道批评也是一种鼓励,很有哲学思想。我想知道,那怀特森先知不知道很多孩子都迷信书本,知不知道? 生:知道。

师:这种惯性的力量大不大? 生:大。

师:如此这样,他就必须想一个特别的办法才能让学生记住这样一个道理,以至于他这节课偏偏不鼓励学。他的以后的课都不鼓励学生吗? 生:没有。

生61:我觉得平常被老师点起名来都会被表扬,而这样一节课都被批评的话,会让我们对这个新老师产生疑惑。

师:你还是觉得他这个做法不妥,是吧?

生61:是的。但从人性化来讲,他这样做,对我们还是有好处的。师:理智上可以接受,感情上不能接受,是吧?你将来也会有出息的,我们说这样,你还想说那样,我喜欢这种说“那样”的。生62:我觉得如果老师老是表扬的话,他就会停止不前;如果批评的话,他反倒会不服气,然后越来越向前发展。

师:“鼓励”,你就会停滞不前啊?那我今天鼓励你们这么多啊。那倒不一定,这个观点我有点不赞成啊。

生63:我觉得如果老是表扬的话,表扬就会泛滥。如果这节课老是批评的话,我就会很伤心。

师:泛滥,表扬也就变得廉价了。我发现同学们都好有思想的。生64:我觉得批评过多的话,同学们就没有自信。

师:批评过多又没有自信了,那同学们认为怀特森的做法也不是绝对的好,是吧?还是要有自己独立见解。

生65:我觉得我们要像小猴子一样,自己学会独立,不要在猴子妈妈的怀里,最后在她的怀里窒息而死。3.品味

师:谢谢你!我们一起来把华特森讲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这句话读一遍。

生66(齐):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板书:独立)

师:你们发现有什么问题吗?这个句子里面连续用了两次“独立”(师板书)。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我觉得这个地方写得啰嗦,改成“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省掉了一个“独立”呢?多写一个“独立”,有点用意吗?

生67:如果去掉了“独立”的话,他就是他可以很多人在一起思考和判断;如果没有去掉的话,就是一个人在那里判断和思考。师:思考和判断都应该是独立的。生(齐):对!

生68:有些事情,你一个人完不成的,你可以去跟别人一起思考;但如果你完得成,就应该自己完成,独立思考。

生69:我觉得不应该删去“独立”。因为这里他强调了两次,说明要敢于怀疑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

师:写两次是为了强调“独立”很重要!比如说,我们应该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独立交朋友,连用三个“独立”都是强调。是不是啊?

生70:我认为独立判断事物的真伪能力也可以把那个“独立”删掉,因为没有一件事情是靠单单一个人可以做出来的,只有更多的人在一起,更多的人思考一个问题,把他们的意见全部合起来,才能得到一个针对那个事的方案。

师:你又发了点不同的声音。独立,是对个人来讲是要独立,但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就需要有合作了?那是另外一层意思。但是这篇文章用意,不在于教你们合作。

生71:我认为可以删掉“独立”,因为思考的话你可以几个人一起讨论;但是独立判断事物的真伪的能力我觉得不要删掉才好,因为你如果不去提出疑问,不去怀疑他的话,它万一是错的,你也去相信别人,那就是不行的。前面一个“独立”,我认为可以删掉。

师:前面一个可以删,后面一个不能删。想得很细致。联系这堂课讲,为什么全班都打了0分?原因在哪里? 生72:就是我们没有独立思考。

师:哦,对!不是一个人没有独立思考,是所有人都没有“独立”,所以反复讲就是要独立思考、还要独立判断。

生73:我想反驳。他说可以删去一个独立,我觉得“独立思考”也不用删掉“独立”呀,如果你老是要听取别人的意见,不用自己思考的话,你永远都只能听取别人的,没有自己的想法。师:非常好。现在大家都学会了反驳,我很喜欢你们反驳。

生74:我觉得如果说是自己独立思考的话,那肯定要独立判断;如果不是独立思考的话那被别人误导了怎么办呢?

师:独立思考以后,还要独立判断。这是两个过程。比如说,有一个人开始想到了,说不定这个骨头是有点假,他独立思考,但是最后他最后还是随大流。判断的时候,他随了大流,大家都是这么讲,我也这么讲,判断的独立失去了。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我们看看这个怀特森,我觉得太有意思了。他明明全是假的,他居然还“侃侃而谈”。你说人只有什么时候才侃侃而谈,好紧张的时候可以“侃侃而谈”吗? 生:(摇头)不可以。

师:我明知道自己在说谎,还可以侃侃而谈吗?

生:不可以。

师:怀特森是在说一个谎,他为什么还可以“侃侃而谈”呢? 生75:因为他知道自己是在教育学生,他很自信。

生76:他说的是一个善意的谎言,是为同学们好的,所以才“侃侃而谈”。师:我觉得还是个特殊的谎言。他是有意来说一个这样的谎言。

生77:我认为他“侃侃而谈”是为了更让学生相信猫猬兽这个动物存在过。师:哦,那是打掩护吧!越是讲得侃侃而谈,你们越是相信。要有脸上的表情很诡异的话,大家都怀疑了。是吧?那就是存心要骗你。

生78:他如果不是侃侃而谈的话,他有可能会有学生反驳他。有学生说,诶,老师你刚刚说了什么什么,然后就说觉得老师说错了。如果用侃侃而谈,因为一般学生都很相信老师,老师越讲得越真实,他们就越相信,即使是假的他们也觉得是真的了。生79:侃侃而谈就是要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判断。

师:他越是侃侃而谈,独立判断的这个难度就越大。非常好!我们这个前阶段的学习我觉得特别特别好,现在我们看看,怀特森用这样一种方法,让我们让了这样一堂课。结果如何呢?我们来把下面这个自然段读一遍。“从此……”预备起。

生80: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怀特森先生总是想方设法让我们来接受他的挑战。有时,为了驳倒他的一个貌似正确的“论点”,我们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然而,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师:大家注意看。“从此,科学课对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 生:冒险。4.体验

师:谁能告诉我,生活中,你冒过什么险?你觉得有那些东西最冒险? 生81:针头,打针的那个针。师:打针那个是冒险吗?可能吧。生82:过马路是在冒险。师:担心车子撞过来了!

生83:我在电视里看到一些恐怖片,然后在公园里去探险鬼屋的时候,一个骷髅头就出来,吓死我了。师:那是冒险。还有冒险吗?

生84:在玩游戏的时候,剌激,冒险!师:冒险岛吗?

生84:对,一进去就被抓了。

生85:还有一次,我和我姐姐去公园的时候,然后就到那个什么鬼屋森林里面去,有一次我们两个走进去,突然一下那个“鬼”就从上面掉下来。师:(张牙舞爪)哇!

生86:我觉得是有时候一个人晚上回家的时候,冒险。师:怕鬼吗?

生87:不是的,我怕坏人。

生88:我觉得坐车的时候也怕冒险。师:坐飞机还冒险一些。生笑

生89:我觉得冒险就是去玩蹦极。师:蹦极,太冒险了!挑战极限!

生90:晚上我在我家书房睡觉的时候,我把那个窗帘拉上,门关上,就把灯关上的时候,漆黑的。

师:漆黑的,也是冒险啊?那是漆黑的冒险吧!

生91:有一次回家,刚好我爸爸妈妈不回来,我一个人在家,吓得我要死。师:我现在问你,“冒险”虽然如此带着恐怖,带着危险,你们愿不愿意去? 生(齐)愿意

师:那为什么还愿意去?因为冒险的过程,你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理体验? 生92:心理就是有味,然后就是还带点刺激的感觉。

师:带有刺激,有味,有味就是有趣吧?有趣,还充满刺激。这就是冒险。居然课堂里面,跟“冒险”一样,你说这个课堂是一个什么样的课堂?你给他一个词。是什么样的课堂。生93:具有挑战性的课堂。生94:心惊肉跳的课堂。师:那不是屠场吗!生95:生怕出错的课堂。师:提心吊胆啊!生96:紧张刺激的。

师:一个老师把她他的课堂搞的如此惊心动魄!你们看,总是要来接受他的挑战,我们不在是成为一个记笔记的学习者,而是成为一个挑战者,冒险家,多好啊!老师的作业根本不说你们一定要完成啊,一定要完成,他讲了一个貌似正确的论点,结果让你们怎么样啊?几个小时、几天都在思考,那还要“减负”吗?都是你们自己要愿意去干的。

老师的问题在下面: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请大家把两个逐渐划出来,前面不是有两个“独立”吗?现在这里又来了两个“逐渐”,“逐渐”是什么意思啊? 生97:(齐)慢慢的

师:用在这里,告诉我们什么? 生98:我们应该不断地锻炼自己。

师:怀特森是不是一节课就解决全部问题了? 生:不是

师:哦!慢慢的,那就是你看到的是一个“点”,实际上她展示的是一个“面”。生99:我认为他的冒险是越来越难的。师:逐渐,就是由低到高。非常好!

生100:去挑战一件事情,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是慢慢的。师:学一个成语,叫一蹴而就,他不可能一蹴而就,是要慢慢的。生101:我想打个比方,他说“逐渐”的话,就像我们吃的东西,然后在身体里面消化。他也是要慢慢、慢慢的在身体里面经过消化,才能得到营养。师:讲得很好。要像牛吃草一样的,要反刍。你们看到过牛吃草吧? 生:看过!

师:逐渐在反刍。逐渐的结果是“如何去接近真理”。问题来了:应该是获得真理啊,走进去获得真理啊?怎么是接近真理呢?接近真理说明还没有得到真理。什么是接近真理?这要挑战一下你的理解力。有没有人告诉我? 生102:他没有获得真理,不过他是马上就要获得了。师:有没有获得的那一天? 生103:有

生143:真理没有那么容易获得,要慢慢来获得。

生144:就是怀特森先生每天要想方设法让我们接受挑战,我们自己去独立思考这个问题,而不是怀特森一下子告诉我们什么什么什么。

师:很有思想!不是怀特森告诉你真理在哪,而是我们自己去接近真理,就像爬山一样的。生145:真理诞生在100个问号之后,要逐渐的打破那个问号,然后获得真理。师:像个诗人一样的!真理诞生在100个问好之后,100个问号之后就是真理吗?

生:(齐)不一定!

师:世界上有没有绝对的真理。生149:(齐)没有!师:你怎么知道没有啊

生150:就好像一个蝴蝶要从茧里面破茧出来,要经过很多挫折,然而我们就是那只蝴蝶,我们要经过很多挫折才能出来,就算你出来了,还不一定能见到太阳,师:又来了一个诗人!

师151:当年那个苹果落到牛顿的脑袋上面,他就发现了有万有引力。人们知道有引力存在。我们以为这就是真理,是吗?但是这个真理到此打住了吗? 生:(齐)没有

师:另外一个科学家爱因斯坦,他发现了相对论,她刷新了引力理论,这说明真理是怎么样的? 生(齐):不断探索的。

师:是探索的,还是因为真理具有怎么样的特点?

生152:我想说一下真理:它等于你去观察然后加上思考,再加上猜想,再加上判断能力,再加上慢慢的挖掘。师:非常不错,真理没有“底”。没有底,永远都在探索的过程中间。他没有获得的那一瞬间,她永远只有探索的整个过程,人类从遥远到今天,是不是到此打止了?

生153:(齐)不是。

师:还要往前走。也不要迷信权威。有的同学问,对于学生来讲,那些东西是权威?

生154:(齐)老师。

生:对于学生来讲是老师,如果对于老师来讲肯定是校长。生笑

师:校长如果迷信权威,就会怎么样?我们反过来讲。生155:我觉得迷信权威就只会停留在原地踏步,不会向前进。师:非常好,如果迷信权威我们就会原地踏步。

生156:如果迷信权威的话,就没一点进步,而且反而会退步。师:不是原地踏步,反而是退步。他比你还进一步。生157:迷信权威的话就永远得不到真理。

师:永远得不到真理。得到的都是什么,有可能是谬论。因为老师不一定对,校长也不一定对。

生158:既然权威不一定对,书本也不一定对,那我们吉只能靠自己去挖掘真理。(全班鼓掌)

师: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只有我们自己。你来讲讲如果相信权威的后果是什么? 生159:如果你相信权威的话,老师的学位如果是硕士,那更高一级的就是博士,你把硕士的学问全部传给学生,但是还有博士的知识没有传给他啦。师(反问):我现在是博士,你觉得那要相信我吗? 生160(肯定的):不能,因为学无止境。

师:谢谢你!看来呀,你们真的是学懂了,深刻地理解了怀特森先生,请注意,我们课文的最后写道一个朋友的话,同学提问的时候问了,“他”是随意写的吗?

师(继续启发):你觉得,这是漫不经心写下来的吗? 生161:我觉得在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怀特森先生的赞扬。师(追问):你赞扬就赞扬啦,你非要写朋友干嘛?(学生探讨)

生162:朋友没有上怀特森先生的课,而我确是怀特森先生的学生,所以对比起来就不一样。

师:对比起来不一样,非常好!

生163:这样更加突出我对怀特森先生的敬佩。

师(追问):为什么是更加突出?他换了一个角度,就像拍照似的,这个照是从那个角度拍的? 生164齐:侧面

师:我是正面,朋友就是侧面。

生165:朋友的这句话不是随意写的,因为这样不仅突出他对怀特森先生的敬佩,也突出了文章的标题——《我最好的老师》。

生166:因为他想让朋友明白这个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师:请坐下,大家都知道写朋友是故意写的,故意就是从一个侧面反衬出这个老师非常有个性,这种个性一般人还不能够理解,但是我们身在其中就特别能够理解。我们把课文的最后一句读一遍:“我立刻看着那位朋友的眼睛说……”

师:把这里写神态的那句画记——“我看着他的眼睛”,你说人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看着别人的眼睛? 生167:肯定以及确定的时候。师:深信不疑的时候。

生168:对自己非常有信心的时候。生169:朋友说错话,你替他纠正的时候。生170:这句话绝对是从心底发出来的时候。

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两个人很喜欢的时候,他肯定是对着对方的眼睛说:我好喜欢你的。(全班笑)

生171:如果让我看着别人的眼睛说话,我一定看着我最尊敬的人的眼睛和我最感激的人的眼睛。

师(创设情境):爸爸今天生日,你看着他的眼睛说…… 生172(深情地):看着他的眼睛说,生日快乐!

师:谢谢!请坐下!文章最后写道:“不,你的看法错了。”如果再加一句“怀特森先生是对的”有必要吗? 生齐:没有。

师(追问):加了坏不坏?有没有问题? 生(议论):有,没有。生173:如果没有多加这一句,我们要去思考。

师:写文章不要把所有的意思全部表达,要善于留一个空白的地方,让别人去思考,就像我们拍照片一样,拍个风景照如果太拥挤的话,照片肯定不好看,是吗?

生174:对!我认为是画蛇添足。“不,你的看法是错的。”已经表达了怀特森先生是对的。

师:这样,还有一种余音绕梁的感觉。

五、比较

比较阅读《新来的王老师》

师:我请同学们翻到后面一篇课文叫《新来的王老师》,翻到131页。哦,忘了。在此之前,我让大家猜一猜,怀特森是那个国家的人?(生议论纷纷)

生175:外国的,因为他不是在中国的学校。师:肯定对,但这个“对”没有用。

生176:我觉得应该是日本的,因为日本的动画片里发明了很多怪兽,课文中是“猫猬兽”,所以我觉得是日本的。

师:日本人的名字后面一半带了什么“子”之类的,但是他叫怀特森。生177:我觉得是美国的,因为美国教育特别先进,特别会教育孩子如何去学习,而不是用中国很古板。

生178:是中国的,我看着他的穿着和样子是中国的。师:中国人有姓“怀”的吗?

生179:英国的,因为黑板上写的都是英文。生180:美国的,因为只有美国人才有黄头发。生181:美国人在日本教学。

师:你们的猜测都有道理,还有没有人认为他是中国的。(有一个学生举手)

师:你们都是爱国主义者。我认为其他国家都有可能,就是中国没有可能。为什么呢?不是因为我不爱国。一个老师如果是这样做,早就被校长批评得不得了了;校长不批评,教育局就开除他。生182:有可能是混血儿。

师:硬想跟中国沾了点边。不要泄气,新来的王老师她不是外国的,她是中国的。这个故事如果我要你们用最快的时间看美女,你们多长时间可以看完?(生:一分钟)

师:好,一分钟。你们如果看完了,请注意《新来的王老师》里有个孩子是个差生,那个差生很不自信,王老师为了鼓励他,就给了他一个差生档案,请注意看差生档案(打开灯片)在131页。同学们,这节课有没有效果,就从这个差生档案里来看,你们看过之后会提出哪些问题?(学生阅读文本前面三条)

师:你们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对于三个这样的例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看谁的看法最独到、最特别?

生183:我的看法是,只要你有自信,什么事都做得成。师:这是从学生的角度讲的。

生184:我觉得刚才那位同学讲得也对!贝多芬他后面成为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而老师说他绝对不是当作曲家的料,我觉得他心里在想:老师说我不是当作曲家的料,我一定要当个作曲家。师:还是要有志气!生185:一个人总有缺点。

师:这是对人的评价,有没有更加新颖的观点告诉我?

生186:这三个(例子)里面都写了老师,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迷信老师,老师说一定不行,但是我们不要相信。我们可以努力呀!我们不要迷信。师:这里都说到了老师,非常好,她比你们有进步了。

生187:贝多芬拉小提琴是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当作曲家的料,我觉得是老师不负责任,既然家里聘请了他当老师,你就应该尽量负责地去教他,而不是在这里贬他,让他心里自卑,必须得鼓励他或者是像怀特森先生那样。师:非常好!你开始不满这个老师了,至少是贝多芬的老师不合格。生188:我觉得我们也不应该迷信老师,就算我们失败也要在失败中找到原因。下一次就要把他做好。

生189:天才不是从小养成的。

生190:我们不应该绝对相信老师的话,天才源于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有缺点坚持把他改正,坚持做到最好,不一定老师说我是什么我就一定是什么,我的人生是由自己改变的。

师:对!人生是要自己写的,不是老师写的。那我问你,达尔文的老师、贝多芬的老师、爱迪生的老师都是好老师吗?

生191:是。因为,他可能是在激励他自己的学生。师:都赞成他的观点吗?

生192:我觉得是好的,如果我是贝多芬,我成功了,我还要感谢我的老师,就是他的那番话,激起了我心中的那把火。师:有性格!

生192:他说那位老师是好老师,激励了他心中的那把火,我觉得老师这样说了的话,会让学生自卑,偶然会激励心中那把火。师:更多的可能是把火扑灭了,有没有可能?(生齐:有。)

生193:我想反驳李思汝的话,我觉得他是好老师,他跟怀特森先生一样的,如果一直仗着他(学生)的话,他就会越来越笨。师:你们想不想知道我的观点。(生齐:想。)师:我代表权威吗? 生194:不代表。

生195:我认为他们是坏老师,因为对学生说实话其实是打击学生。生196:我想反对杨柳的观点。因为她说这个老师是好老师,但是老师批评有两种结果,第一种是使他完全失去了信心,第二种是他又燃起了信心。师:你概括得非常好,对于小孩子来说很容易失去信心。

生197:从中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个孩子在读幼儿园时老师开家长会告诉家长,你的孩子管不住自己,一分钟都做不到凳子上,非常好动。家长回去告诉儿子,老师说你在幼儿园表现非常好,非常棒,以后每次成绩都不是很好,妈妈就激励他,后面他考上了好的大学。

师: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妈妈是一个好妈妈。妈妈更是一个教育专家。是这样吗?要问我,我不喜欢这几个老师,因为他们不像怀特森一样是“故意”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怎么这么多的大师大人物小时候都被老师看成是这样呢?说明这个老师有眼光吗?(生齐:没有)。

六、写诗

师:我觉得他们没有眼光,反衬之下我们更加觉得怀特森的可贵,所以今天我想给大家留个作业,我想请大家写一首诗——《致怀特森》,把你心中对他的感觉写下来,做得到吗?写了以后明天给老师看,写得最好的就在杂志上发表。我还没有告诉你我是哪里人,我是黄老师。

今天我们上课时间长了一些,你们觉得累吗? 生(精神饱满):不累!

谢谢大家!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案例 篇2

(1) 准确简洁概括课文内容;客观、正确评议文中人物;深入品读文中重要词句;领悟、习得“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敢于怀疑”的科学精神。

(2) 迁移学习方法, 自学, 完成自读课文《新来的王老师》一课的学习。

(3) 通过比较、概括, 习得写人的又一常用方法:———用一个事例来表现某个人物的某一个特点的方法。一人一事一特点。

二、教学难点

在品析词句中, 抓住重点词语, 发现人物的特质个性;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

(1) 习得“概括事件→评议人物→品析词句”的学习方法;迁移学法, 学生自学另一篇写人的文章———《新来的王老师》。

(2) 习得并迁移运用“一人一事一特点”的写人方法。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 学习《我最好的老师》

1.激趣引入

同学们,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 我想说“好老师, 同样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老师, 无处不在, 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个叫怀特森的人, 被学生尊称为“最好的老师”,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近他的故事。齐读课题:《我最好的老师》

2.概括事件

快速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详细介绍了怀特森先生一件什么事? (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 (灯片)

学生自读课文, 师生达成共识:课文详细描写了怀特森老师第一次给我们上科学课的过程, 这真是一堂出人意料的课啊!

板书:一堂出人意料的科学课。

3.评议人物

在这堂课上, 怀特森老师给学生、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 思考:怀特森是位怎样的老师?请把对他的评价写在课题旁。

灯片:再次默读课文, 评价怀特森先生是位怎样的老师?

老师下位巡视, 请学生上台去写评议。

师生共读学生黑板上的评价。问: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 (有答案可以补充) (教师关注学生书写)

4.品析词句

同一个人物, 同一件事情, 但同学们的评价各不相同。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啊!如何让大家认同自己的观点呢?好!就让我们在课文中找依据。请同学们找到最能证明自己观点的句子或段落, 练读几遍。等一下阐述自己的观点时, 争取结合课文中的句子, 说得有理有据。

打出灯片:为什么怀特森先生是一位这样的老师?请找到相关句子反复品读。

学生充分练读。

教师检测学生读书情况。

谁第一个来说?可以站在座位上说, 也可以上台说。一位同学说后, 欢迎其它同学补充, 也允许争辩。

学生说, 教师及时停驻引导。

指导一个反问句。

分析:每一个人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 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请同学们看这一句话, 中间有几个“独立”? (两个) 。一个“独立”就够了, 第二个“独立”完全可以删去, 句子同样通顺。但作者为什么连用两个独立呢? (强调独立的可贵) 怀特森老师如此用心良苦地设计这堂课, 哪怕同学们因此误会他甚至记恨他, 他也要让学生一辈子记得:“独立思考, 独立判断”是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学习品质;“敢于怀疑”, 是每位科学人才必须具备的科学态度。让我们也牢牢记住这句话。

齐读: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 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能力。

继续评议怀特森老师……

刚才, 同学们说得有理有据, 似乎每一个评价都是恰当的。如果, 只能用一个词来评价怀特森先生, 哪个词最恰当呢?

课文中有一句话, 对怀特森先生作了最恰当的评价。请找到这句话。

打出灯片: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 教学方法独特, 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用一个词来概括他, 就是:个性独特。文章也就是围绕怀特森老师的这一特点来展开故事的介绍, 这篇写人的文章只详写了一件事例来展现人物的一个特点, 这种写人记事的方法, 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一人一事一特点 (板书) 。它跟我们曾经学过的用几件具体事例凸显人物一个特点有所不同, 比如,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就是用几件事例来写出“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 为自己想得少”这一特点。“一人一事一特点”它跟用几个具体事例写人物几个特点是有区别的。比如《小英雄雨来》写出了雨来的机智、勇敢、爱国多个特点。一人一事一特点在刻画人物时, 不追求面面俱到, 只拎人物最突出的一点来写, 因为只用一个事例, 所以对事例的要求很高, 所以在选择事例时要格外用心。一人一事一特点也是写人的常用方法,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作文中活学活用。

(二) 总结学法

这篇课文我们学到这里。现在, 我们来回顾一下学习过程:首先, 老师请同学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了事件;接着, 我们对文中人物进行了评议 (板书:评议人物) ;最后, 我们品析了文章的词、句、段, 感受了人物的美好品质, 也领略了文字的独特魅力。

我们就是按照这三个步骤来学习的, 其实, 对于写人的文章, 我们都可以用这种学习方法。

把这个方法记诵一遍, 齐读板书:概括事件、评议人物、品析词句

(三) 学法迁移

现在, 老师就要检测一下, 你们能不能活学活用这个方法。

请翻到P129, 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 自学《新来的老师》一课, 等一下老师要检测你们的自学效果。 (先标注自然段)

打出灯片:

⑴课文介绍了王老师一件什么事?

⑵王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请找到相关句子, 有理有据地评议人物)

同学们学习效率不错。因为掌握了方法, 所以能成功地完成一拖一的学习任务。在语文课上, 我们不仅要积累词句, 感受人物的精神魅力, 更要学会总结学语文的方法, 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布置作业:

试着用“一人一事一特点”的方法来描写一个人, 精选一个事例, 凸显人物的某个特点。题目自定, 字数500字以上。

评析:

5-6年级学段是学生小学学习的总结阶段, 语文教师都十分珍惜学生在此学段课堂学习的每一个40分钟, 觉得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习和牢固掌握的知识太多、太丰富。因此就产生“不知道怎样教更好”的难度。特级教师赵挚老师的“这一课”, 为我们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提供示范。

一、设定的语文学习目标清晰。这一课对“我”教的六年级学生“最好学什么”清楚;这一课教学我必须提什么“纲”来“牵一发动全身”明晰。教案的三目标、一难点、两重点, 均紧扣教材“独立”一词:学生独立学习与课文“独立思考”的关键句、独特的人物性格、独特的写法、教师挖掘的独特的“一”字融合。这种融合也就形成六年级语文教学独特的教案和教学模式。

二、珍惜宝贵的教学时间。不同于时下千篇一律只有教学过程介绍的教案, 赵老师注重教学过程简明清晰。教案中教学语言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严肃与严谨。引入语使课堂教学情境栩栩如生。概括—评议—品词析句的整个教学过程, 精心设计的对一个反问句、一个重点句、一个词语、一种写人方法、一种学习方式的引导学习, 引领学生写、读、议、迁移自主探究学习, 每一个过程的设计, 每一段教学语言的设计均集中体现赵老师“删繁就简”的语文教学风范。有心者认真品读, 一定能揣摩到她深厚的语文教学功底, 收放自如的教学形式。

三、好的语文教学在于随时计算教学的“成本”, 产生课堂教学的效益, 这正是语文特级教师的“独特”处。赵老师整篇教案从目标设定到实施过程饱含“效益”观:整个教学过程立足教学生“会学习”;和学生用平等对话总结学法;课后一反时下教师所问:我们学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而用一篇同类文章检测学生“能不能活学活用这个学习方法”。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浸润在课堂教学细节的“润物细无声”之中。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会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怀特森的赞叹和敬佩之情。

5.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探究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的原因。

课前准备:

搜集关于不迷信权威的科学事例。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在你们的心目中,什么样的老师才称得上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回答后小结:其实,每一个人心目中最好的老师都不一样,这是一个没有固定标准的问题。

2.这节课让我们去认识一位最好的老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请你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任务。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4.汇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合理点拨,品读课文

1.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请同学们对照下面的问题,再次细细品读课文,真真切切地走近这位最好的老师。

当我读到_____________,我觉得怀特森先生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

2.看到这满眼的红叉叉,这鲜红的零分,同学们个个都气炸了,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学生,你会怎样反应?

3.得了零分,谁也不高兴,但怀特森先生也是用心良苦啊!聪明的同学,请你们根据文中的内容为怀特森先生解释一下。

4.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得了这个零分值吗?从哪可以看出。可以说怀特森先生用一种出人意料的举动,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让他的学生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5.小结:怀特森先生用了如此独特的、巧妙的方法教会了学生求真务实,不愧是一位——(齐读课题)。

6.学生讲课文。

课文的哪些段落写了这件事?(板书:事情)请快速浏览课文。

还有两段讲了什么呢?(板书:道理)

咱们看这件事作者是怎么写清楚的?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板书:先写 再写 最后写)请大家再次快速默读课文(1~6自然段)谁来说?(板书:老师上课 测试得零 解释用意)

【教学中,通过读说理解,感悟作者一事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并通过回顾以往学过的一事一理的课文,再次体会这种写法的精妙,进而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写法去习作。】

五、全班交流,拓展写法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的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过渡:你们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就把这个故事讲下来了,通过这件事作者得到了一个什么启示?

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

(2)这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一件事,为我们阐述了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道理。科学需要怀疑,需要“冒险”,需要挑战,只有我们才会拥有善于发现、探求真知的能力。

(3)结合本单元前三篇课文,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又有了哪些认识?在以往学过的课文中,我们也学过不少,请回忆有哪些呢?

(4)今天咱们也试着用这种写法告诉大家一个道理?

(1)你准备用什么事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2)你能不能把事例中最能说明这一悟点的情节具体地说下来。

六、延伸悟情,课后写作

1.你喜欢怀特森先生吗?你想对他说什么?

2.你有过挑战权威、挑战教材的事例吗?

3.学了本文,聆听了怀特森先生的教诲,你们一定感受颇深吧,请你写一写学习感言。

6.学了本文,在写法上,你又有什么收获呢?

7.结语:希望磊家都牢记住: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独立思考,才会向真理靠近。

8.作业。

回忆自己难忘的老师,学习本文的写法,也写写你心中最崇的老师。注意仿照本文一事件一收获的写法。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 篇4

在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以后,我引导学生就“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展开了重点内容的突破。学生自然谈到了科学课上发生的事情。我顺势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如果你是怀特森老师的学生,面对这种种出人意料的举动,你会怎么想?哪些词语才足以表达你当时的心情?在学生忿忿然时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产生内心真实呐喊:算哪门子老师?然后及时转换角色:“怀特森先生怎么做的?在我们这个群情激愤的教室里,请怀特森老师献身。”

学生纷纷扮演怀特森先生义正词严却又语重心长地侃侃而谈,把本是半直接引用,半间接引用的怀特森先生的一番话条理清楚地表达了出来。这一环节的设置,不仅将课堂气氛引向了高潮,而且让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对怀特森先生的做法进行理性分析与判断,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内化为一种学习态度。

在教学的结尾,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练笔: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从学生上交的练笔作业来看,除了两个学生认为这样会让学习不好的学生无所适从外,其他人都从不同侧面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论证,有的甚至还引经据典呢!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实录 篇5

生:我最好的老师是谁?

生2:我最好的老师长得什么样?

生3:我最好的老师是怎样教育我们的?

师:带着疑问,让我们用心诵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诵读课文。)同学们学习习惯真好,坐姿端正,读得响亮,谁来谈一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说的是一个叫怀特森的老师在课堂上把错误的知识教给了学生,让学生考试都得零分,教育他的学生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作者认为他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师:你真会读书,把这么长的课文读成了一句话。不过课文中出现了这样一段话:

(出示)不用说,我们全都气炸了,这算什么测验!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

(指生)请你来读一读。 (生1读)你真温柔。

(生2读)你还没有气炸。

(生3读)读得好!太令人气愤了。这算哪门子老师!一起来!(生齐读,非常气愤)

(恰如其分的评价推波助澜,学生的情感被充分激发。)

师:话出总有因。找找什么原因,为什么气炸?

生1:所有人都得了个零分,谁受得了这么沉重的打击?

(触动哪根弦才会拨出美妙的琴音?教者巧妙地以情感冲突入手,激活文本,让学生从他们的角度去推想怀特森先生的种.种不可理喻。)

师:假如你在场,你会有何反应?

生2:饭没吃饱都被他气饱了,为什么欺骗我们?

(教者巧妙地凭借角色的换位和巧妙的假设,让学生“经历”了一次不寻常的打击,“经历”了愤恨交加的情感历程。正如春风一缕吹皱满池湖水,矛盾一旦被激发就会有神奇的力量,学生兴致盎然,思维活跃。)

师:骗人的老师!演戏还带了道具,说得跟真的一样!要受学生尊敬要有德有才,可怀特森先生无德无才,可作者却称他为——(指课题)

生齐:我最好的老师!

师:话出总有因。请到书中找。(生快速浏览课文。)

生:“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生:“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师:模仿怀特森先生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生1读)严肃的语气,义正词严,你真是怀特森先生的知音,来,握个手!

(生2读)理直气壮,哟,莫不是怀特森先生再世?

(生3读)平静的语气里带着不可侵犯的威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真知,这是准则,你们怎能忽视?每个人都不应该忘记——(引读)

(生齐读)

师:既然如此,大可以直接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呢?

生1:他是为了让我们留下深刻的记忆。

生2:他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让我们深深铭刻于心。

师:这种教育让所有孩子终生难忘,他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出示)

(生齐读):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

师:读三遍,读进去,想出来。

请你说一遍,告诉你自己:(生1读)

请你说一遍,告诉老师我:(生2读)

请大家说一遍,告诉在座所有的人:(生齐读)怀特森先生不是想的孩子的一时,而是想的孩子的一世。谁说他不是——(指课题)

生:最好的老师?

师:最好的老师想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

生:怀特森先生是告诉我们如果认为他错了,或是课本上错了,就大胆地说出来。

生:他告诉我们不能只知道接受知识,也不要以为教材和老师就一定是正确的。

生:他告诉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倾听,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然后作出判断。哥白尼,伽利略,假如老师有错误?一学生发现教材中的错误寄信到编写组被采纳,收到表扬。

师:你有最好的老师吗?和大家分享分享。

生:我最喜欢的是张老师,因为他要求我们特别严格,我的数学有了很大的进步。 师:你喜欢严格的老师,使得,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爱要变坏。 生:我最喜欢的老师是李老师,因为他上的课生动有趣。

师:学识丰富的老师令我们钦佩。想不想听老师的老师的故事?

生:想!

师:掌声鼓励一下?(生鼓掌)

记得我刚上初中时,在校园里见到这样一个老师,矮矮,黑黑,胖胖,等他走过我们偷笑:嘻嘻老头子有喜了他让我们知道什么叫熟能生巧,什么叫博大精深;他让我们明白抽象复杂的知识只要教学有方也可化难为易。今后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老师,他们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告诉我们真理。做一个使学生终生受益的好老师也是我追求的目标。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 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央视《大风车》栏目要评选全国最好的老师啦,现在,记者来到民乐回小五年级(1)班采访同学们,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评判最好老师的标准,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看看小作者眼中的最好的老师怎样的?)

2.(板书课题)就题质疑(想必大家都预习了课文,那在你预习课文之前看到题目的时候,你最想要知道的是什么问题呢?)

学生回答后梳理重点: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真会学习,这是我们六年来学会的语文的基本归纳课文的方法,拿到一篇课文你要知道讲的什么内容。)

(2)怀特森先生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不错,为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课,你要探寻怀特森先生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3)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大家都读完了,下面就让老师来考考大家吧!课文当中5和6自然段中有难读的句子,请同学读一读。)

2.检查交流:(读5、6自然段)(看来同学们真的把课文读通,读顺了。那大家想一想,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特别事儿?)

想想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特别的事儿?(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怀特森老师,看看他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呢?)

三、精读课文,探究老师的个性

1.浏览课文,课文中作者用哪一句话来称赞怀特森老师是最好的老师呢?(用课文当中的一句话可以概括)

出示:“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指名读,读完这句话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说的非常好,怀特森老师教学方法怎么独特了?他做出的举动又怎么出人意料了?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

2.默读课文1——5自然段,找出有关语句划下来,并说说你的感受,一会儿我们交流。相机理解如下句子:

(1)教学方法:独特(怀特森老师在课堂中的讲课,欺骗了学生,那他还有哪些举动使我们意想不到、出人意料的呢?)

(2)出人意料的举动:

“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在我写下的每一个答案后面,竟然都被画上了红叉叉。我得的是零分!可这不公平,因为每一道题都是根据我的课堂笔记回答的。而且,吃惊的并不是我一个人,我们班上的所有同学都得了零分。”(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得了零分,全班同学都得了零分,这种情况真是让我们没有想到呀!此时,同学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用课文中的话说……..。)

“不用说,我们全都气炸了。这算什么测验?怀特森哪门子老师?”(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将“不用说,我们全都气炸了。”换成“不用说,我很生气。”能行吗?(此时如此生气我们应该该怎么办呢?要找老师理论理论去。下面请同桌…….。)

3.同桌合作转换角色,以怀特森先生的身份来陈述他判零分的理由。(你们将学生和怀特森老师的感情充分的表达了出来,你们对同学陈述怀特森老师的理由赞同吗?你喜欢怀特森老师吗?)

四、再读课文,探究“最好”

(一)有感而生,激发辩论 1.你喜欢怀特森老师吗?

有的说怀特森先生真是一位最好的老师!

可是也有的人说“怀特森先生怎么能够糊弄学生呢?”

2.搜集整理自己的观点,准备辩论(赞同怀特森老师是最好的老师的同学举手,你们是正方;赞同怀特森老师不是最好的老师的同学举手,你们是反方;现在你们搜集整理自己观点的事例,准备有序辩论。)

3.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经过正反方的辩论我发现同学们会学习了,我们也发现了怀特森老师是一位最好的老师。他教会了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要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有怀疑的科学精神。)

注:(如果所有学生都喜欢怀特森老师那就)出示最后一句话:“怀特森先生怎么能够糊弄学生呢?”(问如果你是怀特森老师的学生你会怎样反驳他的话呢?)

师生举例。古往今来,正是人们一个个对书本的打破,对权威的推翻,才有了这个社会的不断进步。课件呈现,解说:哥白尼坚持自己的“日心说”,之后的布鲁诺更是因此作出了被烈火烧死的伟大牺牲。伽利略的落球实验已是家喻户晓,他揭示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从相同的高度下落会同时落地的事实,但他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的精神更值得人尊敬。

五、教师小结

只有通过一次次教训才能使我们得出受益终生的道理,而怀特森老师也让我们明白了“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六、总结写法,仿照写话、实际应用

1.那么在写法上,你又有什么收获呢?(生自由说)(同学们对课文的写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一件事情,说明白一个道理。)

学习本文一事件一收获的写法,写写你心中最崇敬的老师。

七、作业超市(五选二)

1、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2、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

3、推荐图书:《第一家爸爸银行》(大卫·欧文)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案例 篇7

关键词:娱乐,化学,兴趣,老师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 哪里就没有记忆。”所以我体会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驱动作用, 能变无效为有效, 化低效为高效。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 我悟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键要做到:

一、发挥教师特长

常言道:“亲其师, 信其道。”拥有并善于发挥特长的教师容易赢得学生的敬佩、爱戴, 也就容易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 也就容易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从而更好地促进教与学。任何一种特长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兴趣的手段。就拿我来说吧, 我喜欢唱歌, 因此对于一些记忆性的化学知识, 我就常常用找歌填词的方法教学生记。如, 关于化学版的歌曲《姑娘我爱你》班上的学生是这样唱的:化学是研究, 物质的组成, 结构性质变化规律, 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物质, 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 化学化学我爱你, 让我走进你的世界, 我要探索你……呵呵, 有趣吧。

二、精彩绝伦、出其不意的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的导入, 能抓住学生的心弦, 质疑激趣, 促成学生情绪高涨, 步入求知的振奋状态。有鉴于此, 我在教学时精心增设了趣味性的娱乐小实验, 以此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 激励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如, 演示趣味实验:把棉手帕放入用酒精与水以1∶1配成的溶液里浸透, 然后轻挤, 用两只坩埚钳分别夹住手帕两角, 放到火上点燃, 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 使火焰熄灭, 这时会发现用火烧过的手帕居然完好无损?学生迫切地想知道答案原理, 我再慢慢解释, 这是因为燃烧时, 酒精的火焰在水层外, 吸附在纤维空隙里的水分吸收燃烧热而蒸发, 手帕上的温度达不到纤维的着火点, 因而手帕烧不坏, 由此引出燃烧的条件。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激励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奥秘的热情。

三、援引游戏进入化学教学

1. 扑克游戏

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是学生最难掌握的, 要讲究字母的“一大二小”书写原则, 化学式要注意先后顺序以及“化合价之和为零”等。针对此种情况我教学生做了一副化学扑克牌, 利用晚自习和课下时和他们一起玩, 就算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能轻松地记下繁琐复杂的化学式, 何乐而不为呢?

2. 蒙眼游戏

化学实验仪器较多, 名称也较复杂。所以每次用过的仪器超过五件, 我就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蒙眼触摸仪器而说出仪器名称的比赛游戏, 赢了的就奖励学习用具给他 (她) 们, 学生觉得刺激又好玩, 自然就有兴趣学习化学, 当然更多的是加深了他 (她) 们的记忆。

让兴趣成为生物教学最好的老师 篇8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兴趣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097-02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在生物教学中,灵活运用兴趣教学法,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让学生自觉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对于丰富学生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尊重引导产生兴趣

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其实每个学生都非常在意任课老师对他的关注。当我在课堂上准确地叫出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的时候,他们的表情是先是惊讶,然后是惊喜,毕竟像我这样课时不多、带的学生多的小科老师,能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很不容易。他们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重视和肯定,而他们也因为老师的重视和肯定更加喜欢上生物课,产生持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重点关注特殊学生。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不爱学习、不遵守课堂纪律。八年级有一个男学生,上第一节课我就发现他比较活跃、生性好动,这样的学生成绩会好吗?找班主任一了解,各科成绩都不理想,但人比较聪明。第二次一上课,我就第一个叫出了他的名字,而且告诉他,你是我在这个班上认识的第一个学生,而且我知道你很聪明。没想到简单的几句话,让他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上课听讲专注认真,课堂积极发言,各种活动抢着参加。第二学期开学上第一节课,他就向我汇报,班主任老师告诉他,本班生物期末考试全年级第一,自己也考了个高分。对这样的学生重点关注,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不仅扭转了课堂纪律,也改变了我心目中对特殊学生的看法,每一个学生都是潜在的优秀人才,就看老师会不会挖掘、发现和培养。

二、爱心激励保持兴趣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注重抓住四个环节。一是课堂教学激励。在平时的学习中,对课堂表现积极、作业做得好的学生多表扬、多正面肯定,并进行鼓励加分,树立典型,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二是考试鼓励。每次考试评价,我多用赞赏期待的语言,让学生胜而激情十足,败而奋起直追。尤其是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指出问题的同时,更多的给予期待和希望。三是作业批改注重交流。在作业批改中无论是优生差生都全批全改,对学生边线处的倾向性问题和特殊反应及时交流谈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和关注。四是家访关爱。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关注了解。对家庭困难的学生适当予以资助。对单亲家庭学生,适度进行心理辅导,健全人格,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正确对待家庭的变化。同时,挤出时间,对部分学生进行家访,在家访中,我与家长深入交流,希望家长看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少责骂、多鼓励。通过家访,让这名学生获得了成就感,树立了学习信心,各科成绩不断上升。

三、自主学习激发兴趣

在课堂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有自主学习的主动权、团队学习的合作权。注重开展小组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己讲解,自我叙述,然后每组推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发言,给他们表演的舞台、展示的机会。虽然课堂花费的时间长一些,但能够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开发智力、交流思想、记住要点、锻炼口才、表现自我、活跃气氛。因为学生能够自己讲出来的,基本上都是他已经掌握了的知识。而且学生没有任何学习负担,学习的兴趣也得到了提高。

四、贴近生活培养兴趣

1.课堂设计生活化。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生物学科的优势,运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精心设计每一节课,采用实物、图片、科教录像、视频等多种方式,引出教学的主要内容,如生命从何而来?试管婴儿是怎么回事?还有种子为什么会发芽?植物怎样开花结果?树木的落叶等等。每一节课都努力带学生进入一个新的世界,每一节课都力争让学生有新的思考,让学生始终充满新鲜感、好奇心,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实践生活化。充分运用现场体验和生物实验等方式进行知识传授,让学生在生活中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在参与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比如在讲解植物种子时,就收集桃子、核桃、苹果、辣椒、花生、稻谷等果实和种子,安排学生现场解剖,区分哪些是坚果,认识果肉、果皮和种子的胚芽、胚乳。把学生带到校园里,认识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区分不同植物叶脉、花冠形状的不同。通过生活化的实践,让学生逐渐明白了知识在生活的哲理。

上一篇:记一次旅游下一篇:hse会议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