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第二课堂实施方案

2024-11-05

高校第二课堂实施方案(精选10篇)

高校第二课堂实施方案 篇1

**学院第二课堂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我院全面部署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思政水平。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而且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校办学水准。为此,结合我院师生实际,将第二课堂活动分为思想政治、文艺体育、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四大板块;与此同时,将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分为每月固定主题进行常规开展和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为保障第二课堂活动规范有序及长效开展,特成立第二课堂领导小组领导全院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第二课堂主题月活动安排

九月:校纪校规教育活动月

主题班会和团组织生活、校纪校规知识竞赛

十月: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

主题征文比赛、思辨爱国主义辩论赛、爱国主义电影放映、主题

摄影展

十一月:和谐之家建设月

雅室设计大赛、内务比拼大赛、优秀寝室风采展

十二月:考风考纪及普法教育活动月

考风考纪宣讲会、主题班会、法制宣传画展

三月:学雷锋活动月

志愿服务活动、慰问敬老院、探望大学城周边留守儿童活动、希望小学支教活动、雷锋电影观影

四月:读书活动月

读书心得感悟交流会、经典诗文朗诵比赛、读书征文比赛

五月:学党史、知党情团学活动月

党史党情知识竞赛、团组织生活观摩赛、主题书画比赛

六月:安全教育活动月

安全教育讲座、主题班会、地震及消防演练

三、第二课堂特色板块活动

思想政治:11.27纪念活动、雷锋日纪念活动、12.4法制宣传日 文艺体育:传统节日纪念活动(端午、中秋等)、学院趣味足球赛、学院篮球赛、学院乒乓球赛、演讲比赛、工艺制作比赛、设计大赛、书画比赛

创新创业:创业讲座、头脑风暴比赛

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食堂义工、探访敬老院、希望小学支教、义工活动、各类志愿者活动

高校第二课堂实施方案 篇2

1 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思维的误区

作为学生, 一味仅仅考虑怎样拿到就业所需要的N1级证书, N1级考试中并没有口语考试的部分, 因此, 学生们相对地更加注重“听、读、写、译”的练习, 在“说”上所下的功夫远远不到位。在越来越注重实践的社会中, 一般的面试更看重“说”的能力。在这方面, 俄语专业考试中就有口语测试的部分, 无形中也成为学生们注重提高口语的一个动力。

1.2 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别

语言的学习同艺术的学习有相似之处, 每个学生本身学力的强弱是有差异的, 当然, 这种差异也是随着积累的程度在逐渐减少的。也就是说, 语言是个积累的过程, 底子厚一些接受起来也更快一些。同样的一篇课文, 同样的一部电影, 给同样的时间进行背诵, 或是同时观看, 其结果是不同的学生所收获的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口语训练的时候也应适当的考虑到因材施策。

1.3 对日语学习兴趣的差别

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对于自己要学的专业本身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换句话说, 大部分的学生不是因为喜欢日语而学习的, 其中一部分学生会在慢慢学习中渐渐地提高对日语学习的兴趣。但不是所有的学生即使是高校毕业了也单纯地把本专业看成是谋生的工具而已, 这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如果要长久的应用并且用好它, 其中还需要兴趣的支撑, 因为一旦到了工作岗位上想要继续提高专业水平且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还需要进一步深造。当然, 工作单位也会给予一定的深造的机会, 更重要的还是自己有动力来主动地学习, 这样才是长足之策。

1.4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不够紧密

高校第一课堂中设有口语课, 大部分的口语课也都是外教教授, 但真正的效果也不尽理想。外教更注重的是语音语调, 即使课堂上改正了, 有些学生在之后的练习中仍然很容易犯同样的错误。只有在第二课堂中多加练习, 改变以前的发音习惯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而高校中的第二课堂大部分是学生自己进行组织, 也就是说形式和内容同第一课堂也是有差别的, 无法举一反三地练习第一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所以即使第一课堂上纠正了错误, 如果没有巩固的过程也是没有什么太大效果的。

2 解决的方法

2.1 口语训练需与文化相结合

没有文化背景的口语训练是不完整的, 口语训练的内容也和文化紧密相连。包括电影, 歌曲, 新闻, 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其中也要充分认识到学习日语歌曲的重要性, 日语是有音节的语言, 歌曲中的节奏能够培养学生对日语中“拍”的感觉。同时, 也要时刻关注自己所感兴趣方面, 无论是政治、经济、教育或是历史等等。只有这样在口语训练过程中才能找到共同的“话题”, 只有有了话题才“想说”, 想说才能“敢说”, 敢说即是说错了也得到了锻炼, 加深了印象。

2.2 口语训练需与听力相结合

要想说地道的日语就一定要多听, 听得“准”才能说得“准”。特别是一开始接触日语的时候, 更应该从标准的音听起, 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 最好是跟磁带学习标准音。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自己听磁带后都能发出标准音, 每个人的音感是不同的, 因此也需要老师们的指点, 多让外教参与其中。换言之, 就是要学习模仿, 也要善于模仿。

2.3 口语训练需与阅读相结合

练习口语除了要敢说, 说得准确之外, 还要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 这就需要“胸有点墨”, 即是需要单词的积累。多读既可以积累单词, 也可以巩固语法, 增强理解能力, 还可以把平时总结的阅读中的好词好句用到会话和写作中, 一举多得。另外, 不要仅仅拘泥于课本的内容, 也要经常在网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小说下载后阅读, 无论读什么都是很好的积累的过程。

2.4 口语训练需与兴趣相结合

在组织第二课堂时要分重点、分年级、分快慢、分层次。每个学生所掌握和所关注的“话题”不同, 因此要分重点;不同年级的学生所学的内容和难易程度不同, 因此要分年级。同一年级的不容学生的学力不同, 水平也有差距, 因此要分快慢、分层次地参与到不同的适合自己水平的第二课堂中, 这无形中也给学生们一个前进的动力, 增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扩大其视野, 也能清楚的明白自己现有的实力, 激发其斗志。要让学生们认识到不应为学而学, 应该为兴趣而学, 根据自己的喜恶参加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口语训练。

2.5 录音法

针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集合不够紧密的问题, 可以采用录音法, 学生们在第二课堂中可以把自己所说的或是他人所说的内容整体录下来, 自己再听一下, 如果有不确定的语音和语调部分, 可以到第一课堂上请教外教, 找到问题所在加以解决。外教也可把错误点在第一课堂上向其他同学指出,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亦可达到训练的目的。

综上所述, 学习语言要时刻牢记听、说、读、写、译不能分开的原则。有些学生喜欢交流, 经常和日本外教在一起, 目的无非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日语水平, 但其效果并不理想, 那就是因为本身没有注重其他几项的积累。因此, 学习也应该掌握平衡, 不可以“偏科”。同时, 改变学生的口语习惯还需要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有质的飞跃。我们要在尝试中不断前进, 积累经验, 从学生的反馈中找到问题所在, 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即使理论上明白应该怎样做, 最重要的的还是怎样坚持并且有效地实施, 这就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从教师角度讲, 无论在第一课堂中还是在第二课堂上, 都应该时刻鞭策鼓励学生, 在精神上予以支持鼓励。

当然, 提高口语的训练还存在诸多影响因素, 如学校环境、师资等等, 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全面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力改善不足之处, 相信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促进, 提高口语的目标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

摘要:高校中所设立的第二课堂对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空间, 使学生更主动的发挥自己的能力。这个空间扩大了学生锻炼日语口语的机会, 但实际实施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就从这些问题出发探讨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第二课堂,日语,口语

参考文献

[1]屈原.谈大学日语口语教学[J].语文学刊, 2010 (9) .

[2]张晶.如何提高学生日语口语能力[J].科技信息, 2007 (33) .

利用“导学案”实施高校课堂 篇3

在教学中,要想真正做到“堂堂清”,在于教师的引导,重在学生的练习。好的有经验的教师适时的点拨对于学生来说,有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感觉。同样,高效的练习也是学生巩固新知的基本手段,也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导学案的编写、练习的优化设计。其次高效课堂之所以称之为高效,是因为课堂的教学效果要高于一般课堂。我们要想使课堂的实效性提高,应该在课堂上努力做到“堂堂清”。堂堂清简单地说就是指每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所有学生必须当堂掌握,该学会的都要学会。在平时教学中,我分别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进行把关,最终达到“堂堂清”的目的。

一、课前把好自学关:

把导学案的预习放在课前,让学生在课前提前一天完成导学案的独立预习,自己解决部分问题,同时用红笔标出不明白的问题,这样可以节省课堂上的时间。预习的好坏决定整节课的效率。因此教师要培训好小组长每天对预习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二、课上组织小组讨论与展示

首先,每个小组有不同层次的6人组成,根据每人的成绩分别编号为1-6号同学,每组的1号就是小组长。组长负责布置学习任务,检查监督任务的落实情况,指导同伴学习,督促同伴改正错误。发言人负责收集归纳小组讨论中同伴的观点、方法,在课堂交流中代表本组发言。发言人是几号就给本组加几分,这样就避免了小组长垄断发言,同时还能让同组的成员积极帮助后进生学习,鼓励号大的同学积极发言。在课堂上自学时,教师给出明确的时间要求,给学生以紧迫感,快速完成任务。自学完后先进行同桌互学,这时重点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自己自学到得知识和解决不了的问题,学会的你是怎样解决的,采取什么办法解决的。利用互相提问的方式进行,这样做主要是使学生学会做题的方法而不只是答案。然后在小组群学,组长带领大家群学时,组长要对学困生提问,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由本组内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讲解,这样基本能保证组内的学困生能够学会。

其次,课堂展示由各组推选发言人,每组为了小组得分肯定选派大号同学4-6号展示,1-3号承担补充。教师对学习,和课堂展示的评价,少针对个人,多小针对小组。哪怕是个人取得的成绩,记在小组的得分上;哪怕是个人犯的错误,也记在小组名下。希望借此充分发挥团队作用,提高效率。

最后,把好测评关。落实“堂堂清”,教师要把握好练习题的设计,练习重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与水平为着眼点,练习题的设计要体现层次,基础题1-6号同学都做,带☆题只让1-3号同学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的幸福感,从而不断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在课堂最后的达标测评中,让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设计的达标测评,检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学生做完后,同桌结对互相批改,然后由小组长把关对每个同学的课堂测评进行得分检查,最后再向老师汇报本组学生做题评价结果,教师根据每个组的情况确定课后辅导对象,学生在小组长的监督下当堂用双色笔改正错题。

三、课后及时查漏补缺

课后老师批阅完导学案以后,对当堂没有学会的同学,课下及时进行个别辅导。结合当堂检测辅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检测,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兴趣和决心。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孩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耐心辅导。对于学习态度有问题的学生,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恒心,增强信心。学困生自学能力较差,在课堂上总会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的课后辅导和讲解是必不可少的,虽然高效课堂上我们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尽量少讲,但是当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的及时帮助也是应该的。通过课下的辅导确保每个孩子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这样试行一段时间后,每天的教学任务都能按时完成,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比以前有了较大进步。原来不做作业的孩子,也在逐步按时完成作业,看到孩子们的可喜变化,我很开心,很快乐。

高校第二课堂实施方案 篇4

项目名称:“时尚街头文化,舞炫极限生活”

――第二届榕城高校街舞挑战赛

项目起止时间:XX年4月――XX年5月

实施单位:xx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支持媒体:xx教育台   xx日报  ……

校电台      长安青年  校报记者

一、 背景及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日益受到人的关注,现代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注重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活动旨在用生动活泼,格调清新的形式反映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崇尚的理想追求,高雅的审美情趣,呈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展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的累累硕果。

二、目标人群

在榕高校所有热爱街舞和原创音乐的大学生

三、项目目的和目标

繁荣校园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同时以流行文化带动高校文化的发展创新,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材开拓灵活多样的有效途径。

四、项目策略

1、充分发挥流行品牌的优势,吸引福州各大高质量的团体来参与演出

2、争取更多各种媒体的支持,使活动在各高校中有一定影响

3、吸引更多大学生关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五、项目主体活动

1、4月初进行形象推广

2、4月上旬进行节目编排

3、4月中旬启动全方位宣传

4、4月下旬正式举办

六、项目评估

1、在项目期中,召开座谈会,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项目进展过程、目标人群等内容进行评估

2、效果评估

项目期末采取访谈集听取相关部门意见,对其工作制度建设方面进行评估

七、项目预算

高校劳动课程教育实施方案 篇5

为美化城市环境,锻炼同学们的劳动技能和调动人民群众广泛参加公益劳动的热情,让同学们在劳动中将“城市是我家,保洁靠大家”的考好落到实处,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同时,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协作能力。

二、活动宗旨

1、参与创建文明城市;

2、提高道德素养;

3、锻炼协作能力。

三、指导老师

学工办全体指导老师

四、活动地点

湖南省长沙市火车站

五、活动内容

组织宣传部成员一同乘车到达长沙火车站,联系火车站工作人员一同进行打扫和清除牛皮癣。

六、活动流程

1、20_年4月10日中午12:50在学校门口集合;

2、分配劳动工具;

3、20_年4月10日下午14:00之前到达火车站;

七、主办单位

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6

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全力以赴地确保学校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坚决打击侵扰我校的不法分子和因素,根除学校内部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二、工作任务

通过集中整治,避免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清除学校内部和周边各类消防、治安、交通等安全隐患,有效杜绝和遏制抢劫、抢夺、撬盗、伤害、流氓滋扰等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清理校园周边环境,减少各类犯罪案件,增加广大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校园及周边秩序好转,师生安全感增强,对校园安全状况满意。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家属区建立专业安全防护队伍,配合哈西派出所的社区警务工作室共同开展安全防范工作。在家属区重点和要害部位设立门卫室,昼夜值班,并安装电子监控,确保安全。

(三)加大科技防范资金的投入,在重点部位设置集视频监控、火灾报警、远红外线监控功能于一体的电子监控设备和一卡通门禁、巡更系统,形成人防与技防相结合,依靠科技保安全。现在**大学高层家属楼、外事处、食堂等部位已有46个、大学城已有25个探测头安装完毕。

(四)消防安全工作

我们将继续按照******提出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指示精神,把安全防火工作置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大检查力度,加大整改力度,发现隐患,立即排除,根除一切不稳定安全隐患。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将全校重点部位的消防栓接上水,设置专业的消防监控室,培养一支较为专业的消防队伍;

2.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宣传,举办大型消防宣传版报展览,利用图文并茂的生动形式,加上保卫处干警的现场讲解,增长广大师生的火灾逃生知识,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火意识;

3.做好校园网防火专栏的宣传工作,适时更新内容,转发国内外消防安全形势的即时动态,发布**大学的消防工作情况,上传有关的消防安全知识;

4.筹办大型的消防疏散演习;

(五)校园网络安全工作

利用**大学被定为全省网络安全基地这一有利契机,全面启动校园网络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普及安全知识,培养防范技能。同时,加强对校园局域网的监测和设置防火墙功能,防止黑客攻击和网络犯罪。

(六)继续深化和完善**大学八大防控体系

结合我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即安全防范的八大体系:

1.校园110报警指挥系统;

2.目标化干警包片系统;

3.非常住人员数字化管理体系;

4.8小时正常工作时间外防、控体系;

5.网格状的巡防体系;

6.大学生安全网络体系;

7.安全教育体系;

8.高校警务联动工作体系。

今后,我们将在工作中继续深化和完善这八大防控体系,同时建立健全**大学门卫、更夫标准化管理体系,为**大学设置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护屏障。

(七)建立一支较为成熟、专业的紧急事件后备力量,成员包括在校的优秀学生、校内家属、在校老师等,人数规模为100人左右,应对突发的紧急事件,以补充干警力量的不足;

(八)对已发生的案件或积案,由学校保卫处和哈西派出所联合组织专门力量力争尽快侦破,打掉违法、犯罪发展苗头。

(九)做好日常救助和调处纠纷工作,配合各院系和家属区工作委员会深入开展工作,对发生在校园内的冲突和纠纷及时调处,化解矛盾,及时、妥善地处理不稳定因素,防止矛盾、冲突演变为恶性事件或案件。

(十)加强校园内交通规划和管理,除继续严格执行机动车入校押证制度外,禁止无牌照的摩托车出入校园,增加交通指示标牌,增建停车场,划定禁止机动车进入的步行街,确保校园交通安全。

四、目前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

(一)我校南侧的学府四道街酒吧、网吧、冷饮厅、饭店、旅店等公共娱乐场所密集,据不完全统计,共有:酒吧9个、网吧13个、旅店4个、饭店26个,以及其它公共场所。学府三道街也存在这种现象。学生与社会无业人员间杂其中,以往发生了大量的盗窃、打架斗殴、伤害等案件,多次造成我校学生人身和财产受到不法侵害。

(二)我校周边各类报刊亭、摊点、无证商贩众多,根据抽查统计,共有:报刊亭、早餐亭6个、各类摊点商贩40多处。尤其是学府路服装城天桥附近无证商贩云集、秩序混乱,一些犯罪分子也隐匿其中伺机作案,长期以来经常有我校学生在此遭到盗窃、抢劫等犯罪侵害,并先后有多人受伤。学府四道街我校大学城一侧众多无证商贩占道经营,秩序混乱、空气污浊、食品安全也难以保证,造成安全隐患。

(三)许多师生横穿学府路,无牌证摩托车聚集、超速驾车,以及在学府四道街、学府路有车辆逆行,影响交通安全。

这项环境治理、整顿工作需要我们和地方政府各级各类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希望与公安、综合执法、工商、文化等各级部门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创造优良的校园及周边的育人环境。

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决不是一时一事的事情,也来不得一丝一毫的麻痹大意,任何的疏忽和纰漏都可能酿成惨剧。今后,在上级机关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扎实开展工作,以对全校广大师生员工人身财产极度负责的精神,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及周边环境。

附件2:

**大学关于创建平安校园的工作方案

**大学是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几年来,**大学始终走在高校改革的潮头,不断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到目前为止校本部占地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在校学生近3万名,职工2千余名,家属4千余人,拥有固定资产值达十亿元之多,形成一个人、财、物相对集中的超大型社区。

然而随着高校的发展,校内犯罪比例渐呈高发状态,且犯罪特征愈发隐蔽,手段愈发多样化。根据省委、省政府并于开展创建“平安龙江”活动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创建“平安**”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大学具体的实际情况,**大学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创建“平安校园”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创建“平安校园”的指导思想。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这个中心,以人为本,努力营造平安和稳定的校园环境,推动我校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创建“平安校园”的工作目标。通过创建“平安校园”专项活动,坚决打击侵扰高校安全的不法分子,力争实现我校治安形势平稳,确保无后果严重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和影响恶劣的政治性事件,增强广大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校内发案少、秩序好、环境优良、师生安全感增强,达到人人满意的局面。

二、创建“平安校园”的领导组织机构

**大学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委员会成员名单:

三、创建“平安校园”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利用校内广播、校园网、校报、条幅、宣传单、知识讲座、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板报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全面启动**大学创建平安校园的宣传工作,在校园内掀起一场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提高防侵害技能、增进防范意识的浪潮。

(二)进一步推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不断完善我校学生心理救助机制。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三)加大科技防范资金的投入,增强物质装备,基本构建起现代化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不断完善以校园110指挥中心为枢纽,集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我校安全保卫工作队伍。

(四)消防安全工作专题

我们将继续按照******提出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指示精神,把安全防火工作置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大检查力度,加大整改力度。**大学防火科同志本着“三日一小查,七日一大查”的工作方针,发现隐患,立即排除,根除一切不稳定安全隐患。今年,我们将重点开展几下消防安全工作:

1.将全校重点部位的消防栓接上水,设置专业的消防监控室,培养一支较为专业的消防队伍;

2.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宣传,举办大型消防宣传版报展览,利用图文并茂的生动形式,加上消防科工作人员的现场讲解,增长广大师生的火灾逃生知识,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火意识;

3.做好校园网防火专栏的宣传工作,适时更新内容,转发国内外消防安全形势的即时动态,发布**大学的消防工作情况,上传有关的消防安全知识;

4.年内,利用新生入学的契机,筹办大型的消防疏散演习;

(五)校园网络安全工作专题

利用**大学被定为全省网络安全基地这一契机,全面启动校园网络安全的教育和宣传工作,正确引导广大师生安全使用网络。同时,加强对校园局域网的监测和设置防火墙功能,防止黑客攻击和网络犯罪。

(六)继续深化和完善**大学五大防控体系

**大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即安全防范的五大体系:

1.校园110报警指挥系统;

2.目标化干警包片系统;

3.非常住人员数字化管理体系;

4、8小时正常工作时间外防控体系;

5.网格状的巡防体系;

今后,我们将在工作中继续深化和完善这五大防控体系,同时建立健全**大学门卫、更夫标准化管理体系,为**大学设置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护屏障。

(七)建立一支较为成熟、专业的紧急事件后备力量,成员包括在校的优秀学生、校内家属、在校老师等,人数规模为100人左右,应对突发的紧急事件(例如非典期间的校园管理),以补充干警力量的不足;

(八)对已发生的案件或积案将由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委员会组织专门力量,会同其它警务部门,力争尽快侦破,打掉违法、犯罪高发苗头。

(九)做好日常救助和纠纷调解工作,配合各院系和家属区工作委员会深入开展工作,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及时、妥善地处理不稳定因素,防止矛盾、冲突进一步演变为事件或案件。

(十)家属区建立专业安全防护队伍,配合哈西派出所的社区警务工作室共同开展安全防范工作。在家属区重点和要害部位设立门卫室,昼夜值班,并安装电子监控设备。

(十一)认真做好师生安全信息的反馈工作,对反映出来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并实施专人负责制和追踪问效制。对领导不力、措施不当的部门及领导要给予严肃的处理。

高校第二课堂实施方案 篇7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沟通能力,训练方案

一、沟通能力训练的重要意义

沟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环节和重要过程, 沟通能力是指一个人与他人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的能力, 也是21世纪人才竞争的重要素质之一。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使得企业的人才观呈现新的特征, 人才的标准也趋向多样性和高素质化, 而现代意义上的高素质人才应当是宽知识、厚基础, 知识丰富、专业精通, 并且可以准确理解他人的思想并将自己的想法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的人。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既是新时代对大学生能力的呼唤和要求, 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有效手段之一;另一方面, 在高校课堂上积极开展沟通能力的训练, 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 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理论和知识, 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社会培养出既能有效发挥专业特长又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高校课堂沟通能力训练方案

沟通能力看起来是外在的东西, 似乎就是一种能说会道的能力, 而实际上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 关系着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 包含着装、言谈、举止等一切行为。因此, 在高校课堂上开展沟通能力训练应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 灵活展开, 并且应该结合各学校的专业特点、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进行,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积极开展以下活动:

1. 课程讨论。

课程讨论是增进学生和老师互动的良好环节, 也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表述问题、阐明观点的良好方法。讨论过程中可以选择与时俱进的课程案例, 不仅与课程内容联系紧密, 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探索空间,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课程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也有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需要注意的是, 章节案例可以分布在每一章中, 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章节进行课堂讨论, 并且课堂讨论时间不宜太长, 一般为10~20分钟。正式开始前, 教师就讨论的问题要做必要的阐释说明, 然后给定学生时间进行讨论, 继而鼓励和引导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讨论可以分组进行,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 允许组员补充, 允许其他组同学进行反驳, 讨论结束时, 教师做适当的点评或总结。通过课堂讨论,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 也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课堂辩论。

辩论是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 揭露对方的矛盾, 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课堂辩论应选择有良好的理论基础、求知欲强、积极活泼、有良好的学习氛围的班级进行。辩题应选择争议较大的问题, 可以分组进行, 每组派若干选手参赛。课堂辩论的题目应至少提前两周告知学生, 并且进行分组和主要辩手人选安排, 选择参考书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做好充分的准备, 以达到良好的辩论效果。

3. 学生轮讲。

选择教材中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 一般通过阅读即可掌握的, 较易适合学生自学的章节, 作为轮讲的内容。为保证轮讲的效果, 要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进行准备, 并提供相应的指导书和必要的辅导。一般来说, 轮讲时间不宜过长, 每个学生的轮讲时间为5~10分钟, 每组同学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学生轮讲时, 一般不打断学生讲话和评价

4. 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是反映课程所涉及的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 并且与社会实践结合紧密, 有较强的应用价值的选题, 供学生进行思考并撰写成文, 课程论文成绩计入平时成绩。与毕业论文相比, 课程论文综合性、复杂性和难度要求明显降低, 既能使学生很好的领会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又能引导学生学习论文写作的规范性要求, 很好的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和沟通能力。

5. 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 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在群体决策中, 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 易屈于权威或大多数人的意见, 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 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 提高决策质量, 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 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 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比如研究产品名称、广告口号等, 通过头脑风暴, 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团结协作以及语音沟通能力。

6. 情景模拟。

情景模拟是创设情景, 模拟角色, 并通过合理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表达表现角色性格和特点, 创造性的解决难题的方法。情景模拟的目的在于运用表演的方法, 引导同学发现问题, 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 进而更好地调整心理状态, 设身处地的理解当事人的心理和想法, 从而实现良好沟通的方法。在情景模拟中, 同学们能亲身体验和实践他人的角色, 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 体验他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内心情感, 同时, 反映出个体深藏于内心的感情。

三、高校课堂沟通能力训练的进一步思考

1. 沟通能力训练要选择合适的课程和合适的专业。

作者在进行沟通能力训练试点时, 选择的对象是专升本的学生, 学生大多有良好的专业基础, 具备了相关课程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因此在开展相应的沟通训练时, 同学们非常配合, 积极性非常高, 教师基本上担当了一个教练的角色, 同学们作为球员, 相互配合, 团结协作, 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2. 沟通能力训练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

能力有差别, 因才来施教。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 对某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方面也存在差别, 甚至同一个专业, 不同年级的同学也存在差别, 可以表现在学习能力不同, 班级文化不同, 学习氛围不同等, 因此, 作为教师, 要上好每一堂课, 很好的把握班级学生的特点, 灵活的选择和开展沟通能力训练方案, 因材施教, 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 沟通能力训练要有良好的计划和安排。

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导演和教练, 在安排沟通训练时要有充分的准备, 良好的安排, 不仅要提前告知学生, 还要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和必要的指导, 事后还要做合理的点评, 既强调教师教学与学生自我训练的统一和协调, 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同时教师要能很好的掌控课堂纪律和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否则就容易引起课堂混乱。

4. 改进考核方式, 力求公正与客观。

在最终的考核中, 沟通训练的成绩可以计入期末考核, 并且可以增加口试的内容。但是一定要明确告诉学生考核方式和考核要求, 因为无论是课程论文还是课堂辩论、学生轮讲, 甚至口试环节, 教师的评分更多的是主观的, 缺乏客观的评分依据, 容易招致学生的不满情绪, 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和评价, 所以, 在考核中要尽可能量化评分标准, 以避免同学的负面情绪。

高校第二课堂实施方案 篇8

关键词:课堂教学;过程性考核;信息系统;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2-0079-03

大学教育的水平不仅取决于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条件、教师水平等,还有赖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有着良好的师生互动和教与学行为的生机勃勃的教学过程[1]。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考核评价能够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因此过程性考核对于课程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校课程教学的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国药科大学针对课堂教学过程性考核进行了有效探索,提出了“加强课堂过程性考核、营造紧张的课堂教学氛围”的目标。为此,学校建设了三套不同的信息系统,为实现过程性考核提供技术支持。

一、目前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讲授型课堂居多

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型,师生互动性少,学生学习能动性不足,普遍存在到课率低、学生睡觉、玩手机等情况。

2.大课堂

大课堂教学人数多,为组织好教学,教师不得不耗费更多精力用于学生考勤、请假及到课率的测算,在作业布置、收发及纸质形式的过程性评价中,存在批阅作业,组织考试、阅卷、统分工作繁杂、周期长的问题,同时给教师带来更多的工作负担。

3.目标性考核为主

课程考核主要以目标性考核(期末考试)为主,最终的课程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比大,一般70-80%。平时成绩和期中考试20-30%。而平时成绩的给分,因学生众多,教师主观随意性过大,缺乏明确、统一的标准和依据,主要依据教师的主观评价,缺乏透明性,导致学生对课程平时成绩的公平性产生怀疑。有部分课程为规避这种不公平性,完全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最终课程考核成绩,从而更造成了评价的单一性。

由于以上各种问题突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有效把握学情,及时调整教学;在这种无效控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对教学不满意,产生厌学的情绪,为应对期末考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得不考前突击,死记硬背,无法真正实现知识内化、能力提升的目标。

为确保学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国药科大学提出了“加强课堂过程性考核、营造紧张的课堂教学氛围”的策略。

二、基于信息技术系统的教学过程性考核模式

为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加强课堂过程性考核、营造紧张的课堂教学氛围”的目标,在加强课堂“过程性考核”的实施中,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中国药科大学设计、开发、建设了三套系统,即课堂实时互动反馈系统、课堂互动考核APP、网络考试(题库)系统。如图1所示。

在过程性考核思想的指导下,其技术支持包括 “课堂实时互动反馈系统、课堂互动考核APP、网络考试(题库)系统”,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条件,选择图1所示的三个系统中任意一个,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点出题,学生登录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题,答题结束后,系统自动判分,并自动统计得分情况;教师通过这个结果,能轻松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可及时将答题情况反馈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进行知识点讲解,同时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进度、方法等,提高课堂效率。

师生的交互过程以信息技术系统为支撑,学生的答题、得分情况,分数统计等信息由系统自动保存,作为学生过程性评价的量化记录,并且可依据课程的发展变化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考核成绩进行权重设置。此模式可应用于所有课堂教学的课前预习、随堂测试、阶段性考试(周考、月考、期中考试等)等的过程性记录。

在整个课程教学中,该系统的引入优化了教师的课堂管理工作,并使课程的过程性考核简单易行。同时,记录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情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有可控性,规范了学习行为,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三、三种过程性考核信息系统介绍

1.课堂实时互动反馈系统

课堂实时互动反馈系统(Classroom Response Systems,简称CRS)1998年由美国哈佛大学Eric Mazur教授在其教学过程中最早应用,借用计算机投票系统组织大班教学,及时了解学习反馈[2]。该系统可以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快速收集每个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或者问题测试的反馈结果,极大地提升了课堂互动及过程性考核的效果,系统可以自动记录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及得分情况。2008年以后,这种新型的设备及教学模式在美国高校及世界著名高校迅速得到普及。国内四川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也相继引入该类型的系统应用于课堂教学。

系统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课堂实时互动反馈系统由学生终端、数据采集基站、教师多媒体电脑等设备组成。教师在教师机上安装互动软件,该软件是基于PPT的一个插件,通过PPT软件进行各种题型的设计,课堂上教师播放PPT,并开启互动,学生通过终端选择答案完成答题反馈。结束之后,系统自动统计学生的答题情况,并及时展现在PPT上,实现及时反馈,学生的成绩由系统记录并可以导出保存。通过该系统收集的反馈结果,教师可以实时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节奏及重点,提升教学效果。

系统优点:基于近距离无线技术的通信方式,学生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只要有一台电脑、一个基站、学生终端就可以随时组建系统,不依赖于互联网,适用于所有的课堂教学环境。整个互动反馈(答题)过程能够迅速、实时、直观的展示,过程和结果能直接通过PPT展示给学生。

系统缺点:每个学生必须人手一个学生用终端,增加了学生的费用负担;另外对终端的管理、ID分配及发放比较麻烦,必须要将终端ID与学生学号一一做好对应,学生容易遗失;接收反馈的范围仅限于基站覆盖范围之内等。

系统应用情境:适合应用于课堂点名、随堂考试、随堂调查、发起对教师的评教等功能。

2.课堂互动考核APP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校园WIFI的开放,教师教学的课堂纪律也随之发生变化,经常出现学生在课堂上低头玩手机的状况,教师除了在提高自己讲课的生动性上下功夫,就只能对学生下禁令,但是“堵”起不了作用。对于此种现象,宜疏不宜堵,基于此,中国药科大学通过对“课堂实时互动反馈系统”工作原理的深入分析,开发了基于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的课堂互动考核APP系统。

系统工作过程如图3所示。课堂互动考核APP的功能实现上与课堂实时互动反馈系统基本一致。该系统基于Internet,由学生端APP、教师端APP、数据库服务器、后台管理端组成。教师在后台管理端出题、组卷,进行考试时间、题目分值等设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手机APP中点击“开启考试”,系统生成随机密码,教师现场告知学生。学生登录手机APP中的考试模块答题,答完题后,输入随机密码提交考试。教师可设置按答题情况立即反馈到学生APP上,也可由教师课后批量发送到学生的手机端。考试结束后,教师管理端自动统计学生的答题及得分情况。对于一门课程的多次考试,教师可以对每次测试设置权重,最后得出加权后的平时成绩。

系统优点:将在课堂上禁止学生玩手机改为疏导学生利用手机为教学过程性考核服务。该系统的课表数据、学生数据自动与教务系统同步,教师只需要在系统出题并做简单的设置,相对于课堂实时互动反馈系统,操作更简单。学生利用自己的手机,不需要单独购买终端,降低了使用的成本和管理成本。另外任意一个教学班以及教师自动组成一个即时交流群组,采用类似微信的交流模式,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和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实时交流讨论与答疑,不受课堂范围限制。

系统缺点:依赖于互联网或校园WIFI,学生必须都有智能手机能够安装APP。此系统还会造成一种“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玩手机”的假象,因此对教师关于此种模式的认知及课堂控制能力要求比较高,此外学校管理部门需要改变思想认识,对此类利用无线网络进行教学过程性考核的新模式进行规范。

系统应用情境:适合应用于基于智能手机的课堂点名、随堂测试、随堂调查、评教,课后师生实时交流讨论、答疑等。

3.网络考试(题库)系统

网络考试(题库)系统是基于课程题库的一套正规的考试系统,其考试模式与普通的集中安排考试接近,考试地点在学校机房。该系统的重点在于课程题库的建设,教师可在题库中建立数千道试题,可包括单选、多选、判断、配对,以及文字类型的主观的简答、名词解释、论述题型等题型。

系统工作过程如图4所示,该系统基于校园网,主要在学校机房完成考试工作,由学生考试端、教师端、服务器等组成。教师收集大量的试题,根据课程章节建设好题库。针对某一次考试,教师建立考试方案,对考试时间、批次、安全控制(禁止学生在考试期间打开某些软件如浏览器、QQ等)、抽卷规则等进行设置。创建组卷规则,包括题型、数量、分值、难易程度等。创建好规则之后,系统自动生成一定数量的试卷,将此考试方案分配给课程相关的学生。考试过程中,学生屏幕为全屏状态,学生考试完成后提交试卷,对于客观题型,成绩及时评出。如果有主观题型,需要教师在电脑上通过管理端评分。评分结束后通过系统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导出各种成绩、试卷报表。

系统优点:基于课程题库的考试系统,题目丰富,可以组卷生成大量的试卷来确保每个学生的考试试题不一致性,杜绝舞弊行为;通过系统设置可以阻止学生用U盘,打开浏览器、QQ等软件,可以组织高要求的正规的阶段性考试,尤其对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程的统一过程性考核适用。系统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有丰富的统计分析功能以及图表显示功能,能保留每个学生的答题试卷包并导出保存。

系统缺点:需要集中组织学生到机房考试,受机房数量限制,学生考试及教师操作均需要在电脑安装客户端。

系统应用情境:适用于课堂教学的阶段性考核(如周考、月考、期中考试)甚至期末考试,也适用于给学生布置课后练习、作业题等。

四、结束语

中国药科大学针对课程考核引入了上述三套教学过程性考核信息系统,配合提高平时成绩与期中考试成绩在课程最终成绩中的占比的策略,在推行加强课程教学过程性考核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系统进行课前预习、随堂、课后的全面考核,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学生,其课程考核成绩不再是期末突击就能拿到高分,必须通过平时努力学习,认真听讲,才能有好的成绩;对于教师,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师进行过程性考核的动力。课程过程性考核力度的加强,必然形成紧张的课堂教学氛围,有效促进课堂交互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燕,史静寰,涂冬波.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与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 5).

[2]张萍,Eric Mazur.Peer-Instruction——哈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新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0(8):69-71.

高校团委创先争优实施方案 篇9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各团支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在基层团组织和团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的精神、校党委《关于在全校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和校团委《关于在团的基层组织和共青团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经学院团委认真考虑和研究,决定在学院各团支部和共青团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充分认识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共青团作为党的后备力量和得力助手,在青年学生中积极履行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宗旨,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于进一步抓好团员青年的思想引领和组织能力建设,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刻苦学习提素质、努力实践强技能、全心全意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院各团支部要充分认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以“当优秀学子,争先锋集体”为主题,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系列活动,务求实效,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青年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科学发展、凝聚各方力量、促进校园和谐、服务青年学生、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二、总体要求

学院团委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当优秀学子,争先锋集体”为主题,紧密联系基层团组织、团员队伍建设实际,统筹推进团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加强促进校园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促进我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达到以下目标:

1、推动科学发展。要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履行职责,切实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发挥团组织的作用,努力在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再上新水平。

2、促进校园和谐。要不断增强凝聚力,有针对性地做好团员思想政治工作,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基础文明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崇尚先进、弘扬正义,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创建活动。

3、加强基层组织。要继续深入开展“共青团工作互观互学”活动,总结成果,推广运用。优化组织设置,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活动方式,积极推进学习型团组织建设,增强团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作用。

三、主要内容

1、发挥特色,助推支部成长

依托学院人文社科专业的优势,紧紧围绕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积极发挥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量,鼓励各级基层团组织立足传统、推陈出新,创造性开展团组织生活,着力培养和推广效果好、反响大、影响力强的特色精品团支部活动项目,并在团内予以表彰。

2、搭建平台,拓展综合素质

创建新颖多样的团内主题活动,倡导广大团员青年学生读名著、诵经典、记笔记、写感悟,努力创建学习型团组织。在继续深入开展共青团组织传统特色品牌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共青团“学创”活动,搭建平台,持续推进,积极拓展团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

3、深入实践,增长知识才干

按照学校“关于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的要求,继续深入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依托专业实习、社会志愿服务等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学院团委在就业创业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打造社会实践特色品牌。同时,继续深入推进和优化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认证工作,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各种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效果。

4、扩大宣传,树立先进典型

依托“五四”表彰和“每周一星”评选等活动载体,大力开展团组织创先争优示范群体的建设工作,设立五四红旗基层团支部书记示范岗,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广播、橱窗等方式,加强对共青团创先争优活动的宣传。积极开展“十佳百优”团支部书记、“名家大师”先锋团支部、团支部特色活动项目的评选表彰工作,以多种形式对优秀的集体、个人事迹进行多层面的宣讲和宣传,扩大影响,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影响带动广大青年学生成长进步。

四、活动方法

1、公开承诺

学院团委将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结合校团委创先争优活动有关要求,对我院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具体安排,确定具体的争创主题和重点,形成计划措施和特色活动。采取适当方式向团支部及团员公布,作出承诺、接受监督。公开承诺的内容,将与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相衔接,进一步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

2、团员自评

团支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适时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引导团员开展自评。每名团员对参加活动的情况进行陈述,团支部书记对本支部开展活动情况进行小结。

3、支部综合测评

学院各团支部在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中,定期召开团支部大会,就近期活动和团员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并将测评结果报学院团委组织部审阅、存档。

4、党组织监督

各团支部在活动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时刻保持同党组织的紧密联系,并主动要学院党总支和学生党支部报告活动进展情况,并接受党组织的领导和监督。

4、群众评议

我院将适时组织团员青年对本单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情况进行评议,了解团员青年心声,有针对性地解决团员青年成长成才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五、工作要求

1、积极与学院党总支阵地共建共享,党团共和谐,和谐促发展。

2、精心布置,锐意创新。各基层团支部要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富有创造性的争先创优活动。

3、加强宣传,形成导向。各团支部要充分利用传媒的特色优势,将活动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立体的宣传平台,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4、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把握好党建带团建,党团共建创先争优的主线,立足本职工作和个人实际,将创先争优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去。

共青团xxxx学院委员会将按照校团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自活动方案公布后,坚持抓好学习实践活动落实工作,切实兑现向团员青年做出的承诺,建立健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引导基层团组织切实履行职责,鼓励团员青年、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掀起创先争优活动高潮,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更加丰硕的发展成果,向中北大学七十年校庆献礼,向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献礼。

共青团xxxx学院委员会

高校第二课堂实施方案 篇1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和要求,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引领型人才社会需求,进一步深化北京大学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入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总体部署,以及《北京大学章程》和《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改革背景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有着优良的创新创业教育传统,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探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链:其中包括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输送主干体系、创新创业实践与课外活动支撑体系以及创业训练与企业孵化实操体系。进一步完善并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仅有利于推进学校人才培养和综合改革,同时有利于发挥北大学科综合优势,履行社会责任,为大学生和全社会提供创新创业理论指引与实践指导,为构建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做出贡献。

(二)指导思想

北京大学的核心使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够传承和弘扬人类文明,引领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围绕这一核心,北京大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改革方向,树立大学整体明晰的价值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构建通识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提升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全面推进北京大学教育综合改革。

(三)改革思路

紧扣学校的核心使命和发展目标,找到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厘清其内在联系,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审美修养、创新能力与企业家精神等核心内涵的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促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科交叉,促进思想理论、科学前沿和未来技术的创新;

以理清创新创业教育本质规律与大学使命的契合为关键点,探索建立具有北大特色、植根于北大精神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内生机制;

以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点,整合校内外各方资源,调整各相关部门和院系的利益关系,破除高校管理行政化的积弊,打通创新教育和创业服务的生态链;

以调动创新创业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为生长点,尊重创新创业参与师生的利益诉求,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释放蕴藏在师生中的创造潜力。

二、任务和措施

大学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来自其对人类发展进程的贡献。北大正致力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北大培养的毕业生要致力于推动人类思想、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进步。北京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围绕学校综合改革的战略定位,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创新创业素质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让“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坚忍不拔、承担压力、执着敬业、诚信责任”的企业家精神和品质根植于每个北大学子心间,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高素质人才。

(一)构建和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

参照国家标准修订实施各专业类教学标准和学术型、专业型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纳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匹配。充分发挥北大学科体系完备、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包含学科大类培养、元培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跨学科人才培养、辅修/双学位培养、医学生培养等综合构成的多样性、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创业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

1.加强基础,尊重选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体系建设为基础,发挥学校综合学科优势,在本科学习阶段注重打好基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逐步构建北京大学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与广阔的空间。

深化专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实现知识传授、思维训练、能力养成和品格培养的有机统一。

全面启动北京大学优秀学术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加强专业教育各个环节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资金投入上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项目予以倾斜,重点支持相关学科建设、教学条件改进、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学生科研训练等。

2.开展交叉学科建设,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借助北大多学科的综合优势,积极开展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通过各个学科不同研究视角、不同思维方法的相互碰撞,强化学生突破思维定式的创新意识和跨学科整合创新行为。在现有建设基础上,筹建“整合科学”、“数据科学”、“认知科学”等跨学科专业。

进一步完善辅修和双学位制度,鼓励和吸引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辅修专业,鼓励学生跨校跨专业选课,为学生的知识体系架构与综合能力培养提供更多的选择与发展空间,促进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充分激发学生潜能与创造力

1.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在现有通识教育选修课基础上,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强调阅读原典、深入研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美育与科学教育并重,推动创意创新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创意创新素质,将通识教育理念深入到学生认知与价值层面。

2.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加强行业前沿和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在现有的《社会企业家精神培养实验》等30多门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广泛涵盖、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设立创新创业辅修/双学位和专业学位方向,将高水平科研优势和产学研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以培养更多引领未来的创新创业领袖。

3.推进课程互通和共享。优化课程资源配置模式,逐步实现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互通,逐步实现院系课程资源全校共享。充分发挥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的共享优势和慕课等新型教育手段的技术优势,积极推进与兄弟院校的优质课程共享,牵头建设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创新创业教育共享课程。探索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

(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1.打造全方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支持学生开展科学研究训练、创新性实验、学科竞赛和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使之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面向全校学生进一步开放国家级、市级、校级科研基地和各类实验室,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以“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牵引,鼓励学生组建跨国别、跨文化、跨专业、跨年级的创新实践和创业训练团队。制订和推广暑期国内外短期科研专项计划,进一步强化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2.强化实践环节要求,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强化校企、校地、校所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充分利用北大教育资源、研究资源和校友资源等各种资源建设北大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立一批校外实践教育、创业示范、文化创意和科技创业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性创业,通过学生虚拟经营企业,熟悉创业流程,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成长计划”,全面推进创业服务载体“北京大学创业大讲堂”、“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公益孵化基地和北大科技园创业孵化器建设,调动社会资源、面向社会服务,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开放公益的创业教育与扶持平台,形成北大创新创业孵化生态链,扶持优秀学生和校友企业成长壮大。

(四)以教学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1.建立学生开展主动学习的激励机制。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因素纳入学生综合评价。

2.建立适应个性化培养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探索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学术科创活动认定为一定学分。探索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专门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客观记录和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实施弹性学习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停学创业,并简化审批程序。设立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奖学金,增加评奖评优比例用于表彰创新创业的优秀学生。

3.改革教学方式方法。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方式,教育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教育体验,开展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思维,持续深入推进“小班课教学”、“新生研讨班”、“高年级学生学术研讨班”、“学术前沿讨论班”等系列研讨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结合网络共享和其他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改革试验,推进信息化技术革命背景下的教学方法改革。

4.持续深化考试模式改革,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入非标准答案考试,引导学生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五)实施开放合作战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1.探索国际联合培养。探索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多样化、国际化的联合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学生接触国际研究前沿,鼓励学生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研究与创新。以“世界课堂”等国际化课程为基础,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系列课程。

2.组织国际创意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借助北大国际化战略发展优势,以 “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未来领袖国际文化创意大赛”、“创启未来国际青年创业大赛”等发源于北大并已产生一定国内外影响力的国际竞赛为基础,进一步支持学生组织和参与各类国际创意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发起并推动全球青年创新创业联盟的建 立,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经历,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国际竞争力。

3.完善国际交流体系。完善学生国际交流方面的制度建设,理顺经费管理、资源对接、安全保障等配套机制。丰富学生国际交流的形式内容,完善学生国际交流的长短期结合模式,建立和完善具有北大特色的、全面覆盖课堂教学、科研训练、创意创新创业实践、第二课堂等各个教学育人环节的国际交流体系。

4.加强外文课程建设。落实《北京大学本科非语言类外语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办法》,加大对外文授课特别是英文授课课程的激励和支持力度;邀请国内外优秀师资来校开设长短期英文课程;整合全校英文授课课程,鼓励课程开放与共享。

(六)全面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

明确全体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责任,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作用,从转变教育理念和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入手,通过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培训活动,提高全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意识和能力,建设专兼结合的创新教育与创业指导教师队伍。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业校友和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导师或兼职教师,来校举办讲座,讲授创新创业课程。制定兼职教师管理规范,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形成学校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加快完善学校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

(七)积极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

将创意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扬北大传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创业热情。相关部门和院系进一步搭建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广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邀请优秀创业校友和企业家校友,定期组织创业论坛、沙龙、讲座、访谈等活动;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类社团开展主题突出、丰富多彩的学科创新、艺术创意和创业实践活动;总结推广学校各单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秀经验,表彰和树立学生创新创业典型,丰富宣传形式,增强感染效果,进一步营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宽容失败的校园氛围和环境。

集成学校各种创新活动资源,组织具有国际视野、北大深度、青年引领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品牌活动--“全球青年创新节”,连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与青年创业三大要素,汇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代表队展示创意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国际化的创新创业交流机会,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交流平台。

三、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一把手工程”,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北京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需要,成立由相关职能部门、院系和科技园参加的各专项工作小组,具体统筹推进相关专项工作。召开创新创业工作会议,校领导和各部门、院系负责人参加,由教务长办公室召集,相关部门或院系承办;形成教学主管部门牵头,各相关单位联动配合、协调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开展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各院系成立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院长(系主任)任组长,主管教学副院长(副系主任)和学生工作副书记任副组长,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院系工作日程。

(二)制度保障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各部门和院系资源,以专业机构、专职人员、专用经费和专属场地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行全程指导、持续支持和一站式服务。在北大主页设立“创新创业就业”一级目录链接,组织编写大学生创新创业报告,推出“北大创业”官方微信平台,健全持续化信息服务制度,为学生实时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做好创业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

各院系和相关单位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重点,细化各自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目标、具体措施和时间进度,落实各项政策细则,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情况列入教学质量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对外公布并接受社会监督。学校将根据本实施方案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院系发展和办学水平、考核院系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检查和督促各单位落实情况,并逐步纳入到考核内容,稳步推进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三)经费和条件保障

学校进一步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在经费投入上重点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项目予以倾斜,用于支持相关学科建设、改进教学条件、建设实践基地、支持学生科研训练等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效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建立大学生创业投资机制,推动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以多种形式向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提高扶持资金使用效益。学校基金会尝试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奖励基金,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上一篇: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名著必读下一篇:(暑期预热)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短文两篇》学案 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