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砼施工(地铁)

2024-11-13

大体积砼施工(地铁)(共9篇)

大体积砼施工(地铁) 篇1

大体积砼施工技术措施

泌水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产生泌水现象,泌水现象严重时,可能影响相应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指标。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一般情况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会顺着混凝土浇筑坡面下流到坑底。施工中根据施工流水,大部分泌水可排到集水坑和电梯井坑内,然后用潜水泵抽排掉,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绵吸除处理。

浇筑方法

采用一次性斜面分层连续浇捣方案,共分三层浇筑,每层约400mm厚左右。底板振捣采用斜坡式分层振捣,斜面由泵送混凝土自然流淌而成,坡度控制在1:5左右,振捣工作从浇筑层的底层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间的施工质量。

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使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插入深度为550mm。每次振捣时间以20~30S为宜,(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泛出灰浆为准)。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预埋件等。振捣棒插点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振捣棒每次移动距离为400mm。振捣操作要“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内部振捣不实;要“先振低处,后振高处”,防止高低坡面处混凝土出现振捣“松顶”现象。混凝土的斜面分层水平方向错开距离大于4m。

表面防裂施工技术要点

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缝,首先,要求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的浮浆层;在浇捣后,必须及时用2m长括尺,将多余浮浆层刮除,按施工员测设的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刮拍平整。有凹坑的部位必须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时,混凝土面进行二次抹光,用木楔全面仔细打抹两遍,既要确保混凝土的平整度,又要把其初期表面的收缩脱水细缝闭合,在混凝土收浆凝固施工期间,除了具体施工人员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随意行走,收浆工作完成的面必须同步及时覆盖表面养护保护层。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专人(试验员)负责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测温工作,按照图纸要求,发现控制温差值超过指标,及时反馈到项目技术部,并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升和温降的梯度,降低混凝土中心温度和表面混凝土温度差,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大气环境温度差。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严禁在混凝土内任意加水,严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大将影响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直接影响补偿收缩及减少收缩裂缝的效果。

2.止水带位置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浇筑振捣,保证密实,止水带不得偏移。3.为保护钢筋,模板尺寸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并不得碰撞,改动模板、钢筋。

4.在拆模或吊运其它物件时,不得碰坏止水带。

5.提前掌握天气预报信息,尽可能避开雷雨天气施工,施工现场准备覆盖塑料簿膜,以防混凝土凝固前受到雨水冲刷。

6.雨季施工期间要认真勤测混凝土粗骨料的含水量,随时调整用水量和粗细骨料的含水量(由商混凝土站控制)。

2010年6月11日

大体积砼施工(地铁) 篇2

1 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1.1 水泥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释放出一定的热量, 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厚, 表面系数相对较小, 所以水泥发生的热量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这样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无法及时散发出去, 以至于越积越高, 使内外温差增大。单位时间混凝土释放的水泥水化热, 与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水泥用量和水泥品种有关, 并随混凝土的龄期而增长。由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可以自然散热, 实际上内部的最高温度, 多数发生在浇筑后的最初3~5天。

1.2 外界气温变化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 外界气温的变化对防止大体积砼裂缝产生起着很大的影响。砼内部的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升和结构的散热温度等各种温度叠加之和组成。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着直接关系, 外界气温愈高, 砼的浇注温度也就会愈高。

1.3 砼的收缩

砼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砼收缩。砼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这种自发变形, 受到外部约束时, 将在砼中产生拉应力, 使得砼开裂。引起砼的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等三种。在硬化初期主要是水泥石在水化凝固结硬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 后期主要是砼内部自由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变形。

2 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影响混凝土收缩, 主要是水泥品种、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品种以及施工工艺 (特别是养护条件) 等。

2.1 材料选择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对主要材料要求如下:

2.1.1 水泥。

考虑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 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 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 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 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 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 表面产生拉应力。因此确定采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 标号为525号, 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提高其抗渗能力。

2.1.2 粗骨料。

采用碎石, 粒径5~25毫米, 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 和易性较好, 抗压强度较高, 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 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 降低混凝土温升。

2.1.3 细骨料。

采用中砂, 平均粒径大于0.5毫米, 含泥量不大于5%。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 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 使水泥水化热减少, 降低混凝土温升, 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2.1.4 粉煤灰。

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 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10以内。

2.1.5 外加剂。每立方米混凝土2公斤减水剂可降低水化热峰值, 对混凝土收缩有补偿功能, 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2.2 混凝土配合比

2.2.1 混凝土采用搅拌站供应的商品混凝土, 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

2.2.2 混凝土配合比应提高试配确定。

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2.2.3 粉煤灰采用外掺法时仅在砂料中扣除同体积的砂量。另外应考虑到水泥的供应情况, 以满足施工的要求。

3 浇筑时采取的措施

浇筑方案, 除应满足每一处混凝土在初凝以前就被上一层新混凝土覆盖并捣实完毕外, 还应考虑结构大小、钢筋疏密、预埋管道和地脚螺栓的留设、混凝土供应情况以及水化热等因素的影响, 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3.1 全面分层

即在第一层全面浇筑全部浇筑完毕后, 再回头浇筑第二层, 此时应使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 如此逐层连续浇筑, 直至完工为止。采用这种方案, 适用于结构平面尺寸一般不宜太大, 施工时从短边开始, 沿长边推进比较合适。必要时可分成两段, 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浇筑。

3.2 分段分层混凝土浇筑

先从底层开始, 浇筑至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 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由于总的层数较多, 所以浇筑到顶后, 第一层末端的混凝土还未初凝, 又可以从第二段依次分层浇筑。这种方案适用于单位时间内要求供应的混凝土较少, 结构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

3.3 斜面分层

要求斜面的坡度不大于1/3, 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3倍的情况。混凝土从浇筑层下端开始, 逐渐上移。

4 养护阶段注意事项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要注意温度控制。不仅要满足强度增长的需要, 还应通过人工的温度控制, 防止因温度变形引起混凝土的开裂。混凝土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应遵循以下几点:

4.1 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均应小于20℃;

当结构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裂能力时, 不大于25℃~30℃。

4.2 混凝土拆模时, 混凝土的温差不超过20℃。其温差应包括表面温度、中心温度和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

4.3 采用内部降温法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4.4 保温法是在结构物外露的混凝土表面以及模板外侧覆盖保

温材料, 在缓慢的散热过程中, 使混凝土获得必要的强度, 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0℃。

4.5 混凝土表层布设抗裂钢筋网片, 防止混凝土收缩时产生干裂。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掌握住它的基本知识, 并根据实际采取有效措施, 会使施工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虽然大体积砼很容易产生裂缝, 但是大量的科学研究以及成功的工程实例都表明, 只要我们在设计、施工工艺、材料选择以及后期的养护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还是完全可以避免危害结构的裂缝的产生。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掀起建设高潮, 大体积砼在各类构筑中被广泛应用。主要就大体积砼施工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组织技巧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参考文献

[1]张瑞文.高层建筑基础筏板大体积砼施工裂缝控制[J].科技资讯, 2010 (28) .

[2]毕佳, 严松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的控制[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0 (5) .

浅析大体积砼施工裂缝的控制 篇3

【关键词】:大体积砼 施工裂缝 成因 控制措施

1 前言

在大体积砼施工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砼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而导致砼发生裂缝现象。因此,控制砼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升温、砼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砼出现温度裂缝是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必须认真对待。

2 大体积砼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

造成大体积砼施工裂缝的原因是复杂的,而且是综合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2.1温度原因

(1)由于温差较大引起的,砼结构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使砼表面和内部温差较大,砼内部膨胀高于外部,此时砼表面将受到很大的拉应力,而砼的早期抗拉强度很低,因而出现裂缝。这种温差一般仅在表面处较大,离开表面就很快减弱,因此裂缝只在接近表面的范围内发生,表面层以下结构仍保持完整。

(2)由结构温差较大,受到外界的约束引起的,当大体积砼浇筑在约束地基(例如桩基)上时,又没有采取特殊措施降低,放松或取消约束,或根本无法消除约束,易发生深进,直至贯穿的温度裂缝。

2.2 沉缩裂缝

当然砼沉缩裂缝在大体积砼(特别是泵送大流态砼)施工中也是非常多的。砼浇筑成型后,养护工作不到位,没有及时地进行表面履盖,表面水份散失过快,导致砼内部与外部不均匀收缩。其表面干收缩大于其内部干收缩值。由于此干缩快慢差而形成的砼表面拉应力,也是砼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振捣不密实,沉实不足,或者骨料下沉,表层浮浆过多,砼浇筑后,没有及时抹压实(特别是初凝前的二次拌压),且表面覆盖不及时,受风吹日晒,表面水份散失快,产生干缩,砼早期强度又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而导致开裂。

在施工中采用缓凝型泵送剂,延缓砼的凝结硬化速度,充分利用外加剂(特别是缓凝剂)的特性,适时增加抹加次数,消除表面裂缝,特别是初凝前的抹压,这对消除表有效的。

3 大体积砼施工裂缝的控制

针对以上所分析的裂缝形成原因,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加以控制:

3.1 严格控制砼的组成材料

大体积砼一般都是采用商品砼和泵送工艺浇筑,泵送商品砼对原材料的技术指标要求很高。因此,首先砼的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和计量的精确应得到有效保障,组成砼的所有材料应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以确保砼的质量。

(1)水泥品种的选择。应根据大体积砼的特点,既要注意水泥的水化热,又要注意水泥的收缩作用,选用低水化热、低收缩的水泥,如抗硫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矿渣水泥,而不要采用早强型水泥。

(2)掺入粉煤灰,选择减水剂,保证泵送流动度。在尽量少用水泥的基础上,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以保证胶凝材料的总量。掺入适量的优质粉煤灰可以代替和节约水泥,一般掺量为水泥重量的15%~20%,在加拿大标准中,此掺量值已达到25%。从反应堆厂房底板砼的试块强度分析,粉煤灰的掺量提高,砼的强度稍有降低。粉煤灰在砼中主要起物理填充作用,加强了粉末效应,增加了砼的密实度,可以改善砼的工作度,改善施工性能,减少砼的泌水和离析现象,减少收缩。粉煤灰还能够延缓水化热峰值的出现,降低温度峰值。粉煤灰和减水剂同时掺入砼中,可以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浆量,提高砼的可泵性。

(3)粗细骨料的选择。配制大体积砼,应选用细度模数在2.7~3.1之间的含泥量最低的中粗砂,砂率最佳值为0.33,以合理粗细骨料的比例,砂率过高意味着细骨料多,粗骨料少,增加了收缩,对抗裂不利。碎石应采用连续级配、良好粒级的弹性模量低的骨料。其次是砂石的吸水率应尽可能小一些,以利于降低收缩。

(4)砼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施工单位的经验数据,优化合理地选择砼的强度和强度标准差。结合现场的实际要求,合理利用砼的后期强度,如60天、90天或更长时间的强度。

3.2 优化砼的施工过程

砼的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这是砼容易开裂的内在因素。普通砼极限拉伸离散性很大,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创造条件,确保砼均匀密实。砼坍落度各车不要有大的差异,浇筑基础时坍落度可控制在100—140mm,坍落度大时会使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表层钢筋上部的砼产生细小裂缝。为防止这种裂缝,在砼初凝前和砼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砼浇灌时,搅拌车在卸料前,要求高速运转一分钟,确保进入泵车受料斗的砼质量均匀。

大体积砼的浇筑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砼高度均匀上升,砼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能过长,在前层砼初凝前必须把后层砼浇上。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砼浇筑气温不宜超过28℃,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应采取降温措施。

在浇筑砼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线路实施浇筑。禁止闲散人员在钢筋上部停留。浇筑施工人员不应在钢筋上部无序走动。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下层钢筋网片之间应设置足够的支撑用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在浇筑线路上,铺设临时操作脚手板。所有浇筑人员的工作原则上均应在脚手板上完成,以减少对钢筋网的踩踏次数。临时脚手板随浇筑区域的转移而移动。

3.3 加强砼的养护

在尽量减小砼内部温升的前提下,大体积砼的养护是一项关键工作,必须切实做好。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减小砼表面的热扩散,减小砼表面的温度梯度,防止产生表面裂缝;二是延长散热时间,充分发挥砼强度的潜力和材料松驰特性,使平均总温差对砼产生的拉应力小于砼的抗拉强度,防止产生贯穿性裂缝。潮湿养护的作用:一是刚浇筑不久的砼,尚处在凝固硬化阶段,水化的速度较快,适宜的潮湿条件可防止砼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二是砼在保温(25—40℃)及潮湿条件下可使水泥的水化作用顺利进行,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和抗拉强度,使早期抗拉能力增长很快。

在施工过程中正确规定拆模时间对防止裂缝的开展关系较大,早期因水泥水化热使砼内部湿度很高,如过早拆模,砼表面温度较低,形成很陡的温度梯度,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这对于早期强度低,极限拉伸小的砼处于不利的温度条件下,就极易形成裂缝。因此大体积砼除要求强度外,还必须防止内外温差太大而引起裂缝。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探讨,笔者认为目前大体积砼施工要做到优化配合比,选用良好级配的骨料,严格控制砂石质量,降低水灰比,以降低砼最高温升,降低砼所受的拉应力。同时,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砼浇筑后,应尽快回填土,加以养护。

参考文献:

[1]GBJ10-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GB50204-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

[3]JGJ3-88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S]

大体积砼施工(地铁) 篇4

关键词:大体积砼,裂缝控制,对策

一、裂缝控制的设计措施

(一)大体积砼的强度等级宜在C20~C35范围内选用,随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不断出现,大体积砼的强度等级日趋增高,出现C40~C55等高强砼,设计强度过高,水泥用量过大,必然造成砼水化热过高,砼块体内部温度高,砼内外温差超过30℃以上,温度应力容易超过砼的抗拉强度,产生开裂。竖向受力结构可以用高强砼减小截面,而对于大体积砼底板应在满足抗弯及抗冲切计算要求下,采用C20~C35的砼,避免设计上“强度越高越好”的错误概念。

(二)大体积砼基础除应满足承载力和构造要求外,还应增配承受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及控制裂缝开展的钢筋,以构造钢筋来控制裂缝,配筋应尽可能采用小直径、小间距。论文检测,大体积砼。采用直径8~14mm的钢筋和100~150mm间距比较合理。截面的配筋率不小于0.3%,应在0.3%~0.5%之间。

(三)大体积砼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阶段大体积砼浇筑块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力进行验算,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砼浇筑块体的升温峰值、内外温差不超过30℃,降温速度不超过1.5℃/d的控制指标,制订温控施工的技术措施。

二、裂缝控制的材料措施

(一)为了减少水泥用量,降低砼浇筑块体的温度升高。经设计单位同意,可利用砼60d后期强度作为砼强度评定、工程交工验收及砼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二)采用降低水泥用量的方法来降低砼的绝对温升值,可以使砼浇筑后的内外温差和降温速度控制的难度降低,也可降低保温养护的费用,这是大体积砼配合比选择的特殊性。强度等级在C20~C35的范围内选用,水泥用量最好不超过380kg/m。

(三)应优先采用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5~40mm颗粒级配的石子(含泥量小于1.5%)和中、粗砂(含泥量小于1.5%)来配制大体积砼。

(四)掺合料及外加剂的使用。国内当前用的掺合料主要是粉煤灰,可以提高砼的和易性、降低水化热,掺加量为水泥用量的15%,降低水化热15%左右。外加剂主要指减水剂、缓凝剂和膨胀剂。砼中掺入水泥重量0.25%的木钙减水剂,不仅使砼工作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又减少10%拌和用水,节约10%左右的水泥,从而降低了水化热。一般泵送砼为了延缓凝结时间,要加缓凝剂,反之凝结时间过早,将影响砼浇筑面的`粘结,易出现层间缝隙,使砼防水、抗裂和整体强度下降。为了防止砼的初始裂缝,要加膨胀剂。国内常用的膨胀剂有UEA,EAS、特密斯等型号。

三、裂缝控制的施工措施

(一)砼的浇筑方法可用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砼的摊铺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砼的和易性确定,当采用泵送砼时,砼的摊铺厚度不大于600mm;当采用非泵送砼时,砼的摊铺厚度不大于400mm。

②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必须在前层砼初凝之前,将其次层砼浇筑完毕。论文检测,大体积砼。论文检测,大体积砼。层间最长的时间间隔不大于砼的初凝时间。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砼的初凝时间。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论文检测,大体积砼。

(二)大体积砼施工采取分层浇筑砼时,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清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软弱砼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均匀露出粗骨料;

②在上层砼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砼表面的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水;

③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度砼,在浇筑上层砼时,应采取接浆措施。

(三)砼的拌制、运输必须满足连续浇筑施工以及尽量降低砼出罐温度等方面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砼时,砼搅拌场站宜对砂、石骨料采取遮阳、降温措施;

②当采用泵送砼施工时,砼的运输宜采用砼搅拌运输车,砼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砼连续浇筑的要求。

(四)在砼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砼表面的泌水。泵送砼的水灰比一般较大,泌水现象也较严重,不及时清除,将会降低结构砼的质量。

(五)砼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保温养护措施,应使砼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

②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包括砼收缩产生的应力)加以控制、确定,但不得少于15d,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

③在保温养护过程中,应保持砼表面的湿润。保温养护是大体积砼施工的关键环节,其目的主要是降低大体积砼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值以降低砼块体的自约束应力;其次是降低大体积砼浇筑块体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砼的抗拉强度,以提高砼块体承受外约束应力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同时,在养护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湿度和抗风条件,使砼在良好的环境下养护。施工人员需根据事先确定的温控指标要求,来确定大体积砼浇筑后的养护措施。

(六)塑料薄膜、草袋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砼和模板,在寒冷季节可搭设挡风保温棚。覆盖层的厚度应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计算。

(七)对标高位于±0.0以下的部位,应及时回填土;±0.0以上的部位应及时加以覆盖,不宜长期暴露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中。

四、大体积砼的温控施工现场监测工作

(一)大体积砼的温控施工中,除应进行水泥水化热的测定外,在砼浇筑过程中还应进行砼浇筑温度的监测,在养护过程中应进行砼浇筑块体升降温、内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等监测。监测的规模可根据所施工工程的重要性和施工经验确定,测温的方法可采用先进的测温方法,如有经验也可采用简易测温方法。

(二)砼的浇筑温度系指砼振捣后,位于砼上表面以下50~l00mm深处的温度。论文检测,大体积砼。砼浇筑温度的测试每工作班(8h)应不少于2次。

(三)大体积砼浇筑块体内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的测试,每昼夜应不少于2次。论文检测,大体积砼。

(四)大体积砼浇筑块体温度监测点的布置,以能真实反映出砼块体的内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为原则,一般可按下列方式布置:

①温度监测的布置范围以所选砼浇筑块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温区(对长方体可取较短的对称轴线),在测温区内温度测点呈平面布置;

②在测温区内,温度监测的位置可根据砼浇筑块体内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

③在基础平面半条对称轴线上,温度监测点的点位宜不少于4处;

④沿砼浇筑块体厚度方向,每一点位的测点数量,宜不少于5点;

⑤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

参考文献:

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篇5

一、编制依据

《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国家行业标准); 《地基与基础施工图纸》; 《施工手册》第四版;

我公司的土建作业指导书《混凝土施工》;

国家及电力公司有关安全施工、操作的规程规范和我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我公司质量、安全、环境与卫生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二、风机基础施工简介

1、风机定位;

2、土石方工程;

3、模板施工;

4、钢筋施工;

5、混凝土浇筑施工;

三、分项施工措施及技术要求

1、风机定位

1、严格按照图纸和土方施工规程规范、作业指导书施工; ○

2、根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提供的风机坐标,采用GPS定位仪确定位置; ○

3、坐标、标高尺寸进行核查,坐标、标高误差控制在额定范围内; ○

4、对放线后基槽的几何尺寸进行复查,几何尺寸偏差控制在0—10mm之间,核对○画线后基槽轴线,控制轴线偏差在0—5mm之间。

2、土方开挖

1、土方开挖采用机械挖土,人工清基。○

2、标高及宽度、坡度控制。基坑开挖至1.10米 ○

3、为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在开挖线外部做400mm高挡水围堰。○

4、机械开挖至距基底1.0米时,人工清理基土,避免基底扰动。○

5、对于基础底面以下有露出的孤石、漂石应予以清楚至基础底面以下150mm,然○后用砂石垫层回填至基础混凝土垫层底。

6、开挖完成或基础处理完成后,及时办理验收手续。○

3、土方回填

1、回填前作好砼工程隐蔽记录并办理验收签证手续。回填前应清除坑内淤泥和○杂物,对原土夯实一遍后,再进行回填。

2、回填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不得混入杂物。○

3、回填应按有关规定要求,○由坑内最低部位开始自下而上分层铺筑,每层虚铺土厚度应≤300mm,用小型柴油振动碾压机压实,一般来回碾压3~4遍(需根据现场试验确定)。振动碾压机移动时,做到一碾压半碾。如必须分段填筑,交接处应留出阶形接头,上、下层错缝间距应≥1m,以后继续回填时应分层搭接夯实,使新老回填层接合严密。

4、每层回填碾压后,必须通知试验室取样做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上层回○填,试验不合格的回填必须返工,直至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5、严禁雨天进行回填,下雨时应及时排水,不得使回填层浸泡。○

4、垫层浇筑

1、基础垫层按设计要求为C15素混凝土垫层,其厚度为100mm,基础半径为8m,○垫层半径为8.1m。表面大于基础截面积;

2、○垫层施工时可直接将素混凝土灌至处理好的基槽上,提前用水准仪在基槽内钉好标高控制桩并挂线找平,抹平后核对标高和表面平整误差;垫层上设置3块预埋钢板,钢板尺寸为:400×400×20mm。

3、基础垫层用钢板进行支模板,模板要求支撑牢固,拆装方便。○

4、垫层素混凝土骨料应进行复检,以确保垫层质量; ○

5、垫层施工应有质检人员当场验收。○

6、垫层砼留置标养试块一组。○

5、模板施工

1、施工时应选用刚度、强度以及表面平整度符合施工规程规范要求的合格模板;○本工程在施工前,按照施工图纸设计,购买4mm厚钢板及80×8角钢进行制作,先在制作好的平台上进行放样,放好样按照1500mm为模数进行切割、焊接。底部模板高度为1000mm,顶部模板高度为:1400mm,最后一块模板的尺寸按照放样尺寸剩余部分进行加工。

2、模板支撑前垫层应弹好轴线及边线,钢筋应绑扎完成,预埋穿线管完成,基础○环吊装完成,接地扁铁安装完成;

3、模板组合用螺栓进行固定,由于基础为圆形基础,挤压模板受力均匀,模板○外侧不用进行特殊加固,垂直误差应小于3mm,标高误差控制在3mm;

4、模板支撑后,其强度应符合施工要求,牢固稳定,结构的几何尺寸偏差应控制○在2—5mm内,模板接缝的缝隙偏差应在0~1mm内;

5、模板施工完成后应有质检人员当场验收,严格执行三级检验制度,验收合格后○报监理及建设单位审批。模板验收完成后签发砼浇筑通知单。

6、钢筋工程

1、钢筋应进行复检,钢筋表面应无锈蚀、油迹、机械损伤,对有锈蚀、油迹的钢○筋应加以处理后方可使用;本工程全部使用的是三级螺纹钢,其检验结果合格后方可下料制作。

2、钢筋需进行弯勾或弯起加工时,应符合施工规程规范要求。○

3、钢筋的长度偏差不应大于10mm,绑扎钢筋其主筋、副筋间距、排距偏差不大○于15mm,箍筋间距偏差不大于10mm,绑扎后不应有松股现象;

4、钢筋在混凝土中其保护层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其偏差不应大于10mm; ○

5、钢筋加工和绑扎施工中,质检人员现场验收。○

4、混凝土

4.1、混凝土水泥等骨料等应进行复检,选用粒径较小的骨料,控制砂石含泥量,并严格按配合比通知单控制水灰比进行拌和,其坍落度保证在160~180mm之间; 4.2、混凝土机械拌制和运输应严格控制搅拌时间不小于180秒和运输时间不超过90分;

4.3、混凝土浇注前应检查模板内是否有杂物和泥土,还应采取防跑漏浆的措施; 3.4、混凝土入模时,采取措施加强模内通风,加速模内热量散发;

4.5、混凝土振捣应均匀快插慢起,在振捣上层时应插入下层深度大于50mm;为防止出现温度裂缝加设三根测温管,分别布置在距顶面5cm,底面5cm和中间偏下一点处;

4.6、在浇筑完毕后,应留有一定时间在进行表面压光;

4.7、混凝土拆模时机要符合混凝土强度要求,拆模不得损毁成台的边角,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

4.8、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采取覆盖、浇水养护,并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避免暴晒,注意保湿;

4.9、混凝土施工每班应及时留有试块,以备检测混凝土质量,按照砼方量应留置4组标养试块,一组同条件试块;

4.10、混凝土施工期中质检人员现场抽检,隐蔽基础在达到一定强度后及时进行回填土自然养护;

4.11、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控制混凝土在浇筑工程中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拌合物堆积高差过大。

4.12、砼浇筑前签发砼浇筑通知单,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搅拌。(1)施工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标准执行。(2)砼浇注前检查所有钢筋、埋管、接地与其它埋件位置准确,标高无误,绑扎与焊接牢固;经质检记录后可浇注砼,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基础砼浇筑到标高后底座环外用高标号砂浆向外流水坡抹光压实,内向排水管流水坡抹光压实,按规程进行养护。

(3)浇筑混凝土应分段分层进行,浇筑每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震捣器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要超过50㎝。使用插入式震捣器(两台75mm)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作到均匀震实。移动间距不大于震捣作用的1.5倍(一般为30-40㎝),震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以清除两层间的接缝。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水泥的品种及砼的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砼浇筑过程中,要注意保证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不得移动预埋件和预留洞原来的位置,如发现偏差,及时纠正。浇筑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化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停止浇灌,并在以浇筑的砼凝结前修整完好。基础砼浇筑到高程后底座环外用原浆向外流水坡抹光压实,内向排水管流水坡抹光压实。

(4)砼龄期满足拆模条件进行拆模,进行外观检查砼浇注质量和管口通畅并复验上法兰上表面的水平度,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做好砼浇筑质量检查和接地等隐蔽工程记录完成,进行基础土方回填夯实,密实度满足风电机安装要求,两周后进行接地电阻的检测。

(6)对已浇筑完毕的砼,应加以覆盖和浇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在浇筑完毕的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浇水;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砼,不得少于14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砼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合用水相同;大面积砼浇筑时加设测温孔,养护可采取蓄水养护或可采取不透水、气的塑料薄膜覆盖养护。(7)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要求

a、浇筑时的混凝土应保证有较好的均匀性和较强的密实性; b、所有现场搅拌的混凝土必须防雨、雪和防冻,直至浇筑完毕; c、基础浇筑施工应连续,不留施工缝;

d、浇筑振捣要快速,均匀连续,振捣器插入振捣有效部位1.25倍;

e、日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时不能往现场制备混凝土卡车式搅拌机中加水。当日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和-5摄氏度之间时,在混凝土中加足够的防冻剂; f、混凝土出灌温度不低于12℃,入模温度不低于10℃,间歇不超过15min。g、混凝土表面必须处理平整。不允许存在大于0.2mm的缝; H、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30℅后应及时回填,自然养护; I、混凝土测试时,每个基础混凝土至少取四批试件。(8)砼浇筑前必须清除模板内的积水。

四、施工质量措施

1、严格按照设计蓝图和混凝土施工规程规范、作业指导书施工;

2、对混凝土施工中各分项工程,质检员参与并进行检验,分项工程经三级自检合格后再报请监理人员现场验收;

3、严格控制施工误差,及时核对标高、轴线、几何尺寸,并复查上道工序质量,对检查出的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

4、按规定要求留置混凝土试块,作为混凝土强度评定和生产质量评价;

5、严格控制混凝土骨料质量,并随机进行抽检,对不合格的骨料不得进场使用;

6、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质量,质检员随机检查水、水泥、砂、石的配比误差和水灰比,控制坍落度不超过允许范围;

7、对已经成型的混凝土结构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8、施工班组及时做好施工记录,及时办理签证手续。

五、大体积砼温控措施

1、为了有效的控制大体积砼裂缝的出现,主要在控制温升和减少温度应力及增加滑动层等方面采取措施。

1.1、主要控制配合比水泥用量、坍落度、外加剂的品种; 1.2、控制原材料的含泥量; 1.3、砼的浇筑方法的选择; 1.4、砼浇筑后的养护和测温; 1.5、施工时温度和速度的控制;

2、作业内容 2.1、原材的选择

2.1.1、水泥选用普通P.O42.5中低水化热硅酸盐水泥。2.1.2、砂子宜选用中、粗砂,控制其含泥量不得大于2%。

2.1.3、石子不宜选用大粒径石子,以5~40mm为宜,控制其含泥量不得大于1%,同时控制石子形状尽量减少针片状和超规石子。2.2、配合比的确定

2.2.1、根据施工要求配合比设计要求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范围内。2.2.2、外加剂掺合量宜在2%。2.3、砼的搅拌

2.3.1、必须严格按配合比进行配料,尽量减少投料误差,确保足够搅拌时间。2.3.2、严格控制砼出机温度。(通过降低砂、石、水泥、水的入机温度来控制)2.3.3、严格控制投料时夹带泥土。2.4、砼的运输 2.4.1、砼的运输一定要及时。2.4.2、运输和停放时防止太阳直射。2.5、砼的浇灌

2.5.1、砼浇灌前首先在垫层表面浇水进行湿润,以减少垫层对水的吸收。2.5.2、控制入模温度,减少冷量损失。

2.5.3、浇灌时应从多点浇灌,振捣密实均匀,以确保砼内的气泡及时排出,增强其强度。

2.5.4、搅拌车在卸料前,要求砼在泵车内高速运转,确保放料时砼质量均匀,同时在浇灌时以一个坡高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灌方法。这样即可减少砼外露面面积,又便于排放大量泌水。有利于提高砼质量和抗裂。2.5.5、浇灌前根据测温线的布置图合理布置测温点。2.6、砼的养护

2.6.1、在砼浇筑之后,做好砼的保温保湿养护,充分发挥徐变特征,降低温度应力。

2.6.2、随时进行测温观测,注意内外温差,根据砼内部温度及外部温度的差,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温、降温措施;使其内外温差不大于25摄氏度。2.7、测温记录要求

2.7.1、1~3天,每2小时测温一次;4~7天,每4小时测温一次;9~14 天,每8小时测温一次;视温差实际情况,控制内外温差小于25℃,温度平稳后即可停止测温。

2.7.2、控制拆模时间,必须保证内外温差小于20℃以后方可进行拆模。2.7.3、在砼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前不得进行外界强力冲压,以确保其在正常情况下养护。

3、作业结束的检查验收和应达到的质量标准 3.1、作业结束后由质量部门组织,请监理进行整体验收。3.2、砼28天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作业环境应达到的条件 4.1、作业时必须有充足的工作面; 4.2、作业面夜间施工要求有充足的照明; 4.3、尽量避免恶劣天气施工。

六、安全施工措施与危险源识别、预控

1、安全施工措施

1.1、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1.2、施工人员进场施工绝对服从安全监察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 1.3、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后必须按规范要求佩带安全防护用品,正确配戴安全帽; 1.4、施工前,应检查施工机械和工器具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性能; 1.5、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和安全作业命令票的签发工作;

1.6、各道工序施工中现场技术人员应在场指导施工,避免盲目和违章作业; 1.7、基础混凝土施工,应设专人操作机动、电动机械,杜绝无证上岗操作; 1.8、文明施工,作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2、危险源识别、预防控制 2.1、机械

机械定人定岗专人操作,操作人员应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才能上岗工作;定期检查机械的使用性能,经常维护保养和修理;杜绝带病机械进场使用;用电设备的拆、装应有专业人员操作,电源应按照规范的规定使用,严禁超负荷;运输车辆现场限速15km;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2.2、其他

钢筋应堆放整齐,且有专用的加工场地和货架;焊接施工应使用专用焊帽,雨、雪、大风气候严禁焊接施工;模板在施工场地内应放置整齐,不用的模板放平放稳。

七、环境与卫生健康管理措施

1、环境问题识别与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运输过程应减少遗洒对环境的影响,水泥使用过程中应减少散失后对环境的影响;

2、卫生与健康问题识别与控制

减少噪声对施工人员的伤害,特别是夜间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试题及答案 篇6

一、单选:

1、大体积混凝土跳仓的最大分块尺寸不宜大于(B)m。A、20 B、40 C、60 D、80

2、跳仓间隔施工的时间不宜小于(C)d。A、1 B、3 C、7 D、21

3、大体积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C)℃。

A、5℃ B、15℃ C、20℃ D、25℃

4、混凝土浇筑宜从()处开始,沿(B)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A、高 长 B、低 长 C、高 短 D、低 短

5、大体积混凝土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C)。

A、3d B、7d C、14d D、21d

6、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C)℃时,可全部拆除。A、5 B、15 C、20 D、30

7、炎热天气混凝土入模温度宜控制在(B)℃以下。A、25 B、30 C、35 D、40

8、冬期浇筑混凝土,宜采用热水拌和、加热骨料等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温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低于(C)℃。

A、15 B、0 C、5 D、10

9、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可不应少于()次;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台班不少于(C)次。A、2 2 B、2 4 C、4 2 D、2 2

10、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C)%。A、30 B、40 C、50 D、60

11、大体积混凝土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必须布置外面、底面和中凡温度测点,其余测点宜按测点间距不大于(C)mm布置。A、400 B、500 C、600 D、800

12、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宜为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B)处的温度。A、40mm B、50mm C、60mm D、70mm

13、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D)℃。A、25 B、30 C、40 D、50

14、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C)℃。A、20 B、22 C、25 D、30

15、大体积混凝土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B)kg/m3。A、150 B、175 C、190 D、210

16、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B)℃/d。A、1 B、2 C、10 D、25

17、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B)℃。A、15 B、20 C、22 D、25

18、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应大于(D)℃。A、15 B、25 C、50 D、60

19、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7d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D)kJ/kg。

A、210 B、240 C、250 D、270 20、大体积混凝土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低于(C)mm。A、110 B、130 C、160 D、170

二、多选题

1、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下列整体连续浇筑厚度合宜的有(BCD)。

A、200 mm B、300 mm C、400 mm D、500 mm E、600 mm

2、大体积混凝土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必须在(ABC)部位布置温度测点,其余测点宜按测点间距不大于600mm布置。

A、外面 B、底面 C、中间 D、两边

3、大体积混凝土的配筋应满足下列要求(ABC)。

A、结构强度要求 B、构造要求 C、应结合施工方法配置构造钢筋 D、应保证温度收缩影响

4、水泥进场时应对(ABCD)进行检查。

A、强度等级 B、水泥品种 C、包装或散装仓号 D、出厂日期 E、安定性

5、水泥进场时应对(ABCD)性能指标进行复检。A、强度 B、水化热 C、凝结时间 D、安定性

6、关于大体积砼骨料选择,下述正确的是(ABCD)

A、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 B、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mm,并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1%; C、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 D、当采用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的粒径可适当增大。

7、耐久性要求较高或寒冷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AB)。A、引气剂B、引气减水剂C、缓凝剂D、减水剂

8、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ABD)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

A、水化热B、泌水率C、砂率D、可泵性

三、判断题

1、模板和支架系统在安装、使用或拆除过程中,必须采取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

2、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

3、大体积混凝土置于岩石类地基上时,不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

4、设计中不宜采用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外部约束的技术措施。(×)

5、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和运输,除应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外,尚应根据预拌混凝土运输距离、运输设备、供应能力、材料批次、环境温度等调整预拌混凝土的有关参数。√

6、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

7、运输过程中,坍落度损失或离析严重,经补充外加剂或快速搅拌已无法恢复混凝土拌和物的工艺性能时,不得浇筑入模。(√)

大体积砼结构施工技术探究 篇7

1 大体积砼的施工特点

1.1 砼强度级别高, 水泥用量较大, 因而收缩变形大。

由于几何尺寸不是十分巨大, 水化热温升快, 降温散热也较快。因此降温与收缩的共同作用是引起砼开裂的主要因素。

1.2 控制裂缝的方法不像块体砼那样, 要采用特别的低热水泥和复杂的冷却系统, 而主要依靠合理配筋, 改进设计, 采用合理的砼配比, 浇筑方案和浇筑后加强养护等措施, 以提高结构的抗裂性和避免引起过大的内外温差而出现裂缝。

2 大体积砼的施工方法

2.1 分块浇筑法。

为了尽量避免大体积砼内外的温差问题,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宜采取分块浇筑法。分块浇筑法又可以分为水平分段浇筑与竖向分层浇筑两种方式, 其中分层浇筑又可分为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及斜面分层三种方式。在竣工时间较充足的情况下, 可以将大体积砼的结构采取分层多次浇筑, 各施工层之间的结合均按照施工缝来处理。也就是薄层浇筑技术。这种技术能充分散发砼内的水化热。在施工过程中, 应注意每道程序的间歇时间, 如果间歇的时间太长, 会影响竣工, 同时也会使原来的砼对新浇筑砼产生约束力, 进而会在上下层砼结合面产生难以发现的裂缝, 如果间歇的时间过短则可能正处在下层砼的升温阶段, 表面温度高, 再覆盖上层砼, 就不利于下层砼的散热, 也可能造成上层砼的沉降问题, 提高裂缝的可能性。

2.2 二次振捣技术。

二次振捣技术, 对提高砼的抗裂性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的施工实践表明, 对已经完成浇筑但尚未凝固的砼加强二次振捣工作, 能有效避免砼由于水平钢筋下部产生的水分及空隙等, 以此提高钢筋与砼之间的凝聚力, 避免由于砼沉降而产生裂缝, 并能以此降低砼内微裂的现象。提高砼的密实度, 并增强砼的抗压强度约10—20%, 有效防止裂缝产生。

2.3 优化大体积砼的搅拌。

在传统的大体积砼搅拌过程中, 水分会与湿润的石子表面直接接触, 在砼逐渐成形或静置的过程中, 水就会向水泥砂浆和石子的界面集中, 最终在石子表面形成水膜层, 在砼已经硬化后由于存在水膜层, 就会造成界面的过度层趋向疏松多孔化, 减弱了硬化水泥砂浆和石子之间的粘结性, 进而成为砼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对砼的抗压力及其他物理学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改进大体积砼的搅拌方式能有效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力, 避免砼结构的收缩, 为了进一步保障砼的质量, 可以通过二次投料的砂浆裹石或者净浆裹石等搅拌技术, 既能防止水分过于向石子及水泥砂浆界面集中, 又能保障硬化后的界面过度层更密集, 并提高约10%的砼结构强度, 提高其极限抗拉值与抗拉强度。大量的施工已经证明, 在砼结构的强度基本趋同的情况下, 能够适当减少水泥用量, 也避免了水化热的产生。

3 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在桥梁中, 基础和锚旋的设计强度较低, 多采用低标号的水泥, 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小, 属于水工大体积混凝土一类;而桥墩、承台、主塔和主梁零号块的设计强度较高, 多采用高标号的水泥, 单方混凝上的水泥用量多, 属于桥梁大体积混凝上一类。桥梁大体积混凝土与水工大体积混凝土都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范畴, 有着大体积混凝土所共有的属性。如: (1) 结构尺寸和体积庞大, 混凝土用量巨大; (2) 对构件除平常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外, 还有整体性、防水性和抗渗性等要求; (3) 受温度应力的影响比较明显, 必须做好温控防裂措施等。但是, 它们也有属于各自的特点。与水工大体积混凝土相比,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有以下的特点: (1) 单位体积的混凝土水泥用量较大, 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较多, 绝热温升较大, 温度峰值较高, 内外温差和温度梯度较大, 升温和降温速度较快; (2) 体积相对较小, 部分结构为薄壁型结构, 中心最高温度位置距表面距离较小, 受外界气温的影响更明显; (3) 混凝土设计标号高, 按受力情况配筋且配筋率较高, 其温度应力受钢筋的影响较明显。

3.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

大体积混凝上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混凝上结构产生裂缝。开裂主要与水化热、温差、混凝土收缩等因素有关, 是由于混凝土的变形受到约束而产生的。如果没有约束, 则混凝土可以自由伸缩, 就不会出现裂缝。与约束有关的因素如下。 (1) 水化热与约束: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振捣以后, 水泥开始产生大量的水化热, 由于混凝土表面散热的影响, 混凝土中心温度向表面递减, 由温度的不同导致混凝土内外变形不统一, 中心混凝上与边缘混凝土变形不一致, 因而产生温度应力。由所受约束的不相同而导致产生温度应力大小也不相同。当混凝上抗拉应力不能抵抗温度应力的作用时, 结构就会产生裂缝。 (2) 地基和老混凝土与约束:当混凝土浇筑在比较坚硬的基岩或老混凝土上时, 混凝上浇注初期的水化热升温, 产生膨胀, 受到岩石或老混凝土的约束, 将产生较小的压应力。这是因为早龄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小, 还处在塑性状态的缘故, 所以, 当后期出现较小的温降时, 即可将压应力抵消。 (3) 温差与约束:在施工期间, 外界气温的突然下降会引起混凝土开裂。因为, 外界气温下降越多, 则内外温差越大, 温差越大, 温度应力就越大。更本质地说, 由于温差大, 外部混凝土与中心混凝土的变形差变得更大, 变形差越大, 结构所承受的变形应力越大, 当应力差出现负值时, 则会出现裂缝。在实际工程中, 常采用多种方法使混凝土表面保温, 尽量减小内外温差, 从而减少变形差, 变形差小了, 则外部混凝土对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小了。外部混凝土对内部混凝土的变形约束小到足以让内部混凝上伸缩而外部混凝土不会开裂。

3.2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影响因素。

大体积混凝上产生裂缝的影响因素和裂缝形成的原因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 追寻其产生的原因, 可知有哪些影响因素会使大体积混凝上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及建成后所产生的裂缝, 是其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实质就是约束与反约束的关系, 当约束的量小于反约束的量时, 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温度裂缝。因此, 如何控制约束和反约束的关系是重点。大体积混凝上产生裂缝, 一方面是混凝土由于内外温差而产生应力和应变;另一方面是结构物的外部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约束, 而产生的应力和应变。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应力时, 即会出现裂缝。

4 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实施运用是关系到浇筑施工质量以及工程造价的重要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此技术的要求更加严格, 针对大体积砼可能出现的施工技术问题来进行深入地思考分析, 研究出最为合适的解决方案是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

摘要:大体积砼施工的技术十分复杂, 因此对于施工的技术有更高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常涉及到大体积砼的问题由于其具有体积较大、结构厚、钢筋密等特点, 因此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重视大体积砼的施工问题, 避免裂缝的产生, 才能确保施工质量。

关键词:大体积,砼,施工,技术,结构

参考文献

大体积砼施工(地铁) 篇8

关键词:高位重力式;采石场挡土墙;毛石砼;滑模

中图分类号:TU4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5-0156-02

采石场重力式挡土墙具体设计情况如下:采石场重力式挡土墙位于D3K604+740~D3K604+770线路左侧,总长30m,高24m,底宽14m,基础深1.6m,采用C20片石砼浇注。挡墙沿线路两段嵌入采石场既有边坡不小于0.5m,顶宽2~4m,墙背既有边坡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后,采用Φ25螺纹钢筋作锚杆连接新建挡墙,锚杆上下左右间距为2m, 沿线路方向按梅花型布置,锚杆长4m,入岩2m,墙背四周采用0.3m厚粘土封闭。墙胸边坡为1:0.25,墙高24m,分三级,每级高8m,级间留平台2m。主要工程数量:片石砼10000m3,爆破石方1035 m3,锚杆160根。

该工程属于沾昆线的局部控制性工程,施工难度较大,属于大体积砼施工;施工方法采用建筑材料拉到挡墙的顶部,搅拌后利用材料重力自动下滑,挡墙模板通过手拉滑轮组自下而上提升,多次重复使用到完工。

一、工程地质情况

工程地质情况见图4和图5,该铁路是从一个原采石场上通过,位于半山腰,山坡的岩石已开采了部分,岩石强度为C60以上;地质情况非常险恶。

挡墙模板提升的设计:见图1,图2,图3。

二、滑板的施工顺序

挡墙基础施工→装一层模板及架子2米高→从山顶拌制砼用溜槽自动滑落→按一定顺序倒入毛石→分层振岛毛石砼→2天后拆模→用滑轮组通过钢丝绳整体将2米高的定型模板提升到2米以上的高度→安装固定模板→按第一层的方法施工→工后继续第三层施工→直到挡墙施工完毕。

三、毛石砼的施工

将水泥、砂石材料拉到采石场路基工棚处,设置HZS35型混凝土搅拌站2座拌制混凝土,搅拌机布置于D3K604+740处路基上,采用溜槽运输砼,浇筑速度按30m3/h考虑。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片石在填放前应用水冲净;片石在均匀分布,安放稳妥。片石间净距不得小于15cm,片石与模板的间距不宜小于25cm,且不得与钢筋接触;最上层片石顶面应覆盖25cm以上混凝土层;片石掺入量控制在片石砼总量的25%以内;片石填放时应轻拿轻放,严禁碰撞锚杆;片石砼挡墙分段施工的台阶面应预留石笋。

水泥加入缓凝剂,使其2米高的一个整体砼硬化后,犹如一块大石块,起到重力式挡墙作用。

四、施工缝的位置

按设计规范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砼挡土墙的沉降缝15米长留一个,所以该施工缝按15米设置一个,所以一次只装模15米长,打满2米高毛石砼后,将模板位移至相同水平标高的旁边,继续装模打砼,然后再移至相同水平标高的第三号位置,依次类推,一个台阶2米高完工后,以同样的方法,先用滑轮将模板提高到2米高以上的第二个台阶,以相同的方法施工,直到挡墙顶24米高位置为止。

五、施工成本的分析

由于位处山丘,大型机械很难进入,而工期又相对宽松,所以用这种方法后,深感节省大量的圬工,又节能。节省模板而言,相对节省十多万元:模板总面积:(30+14×3)×24=1728m2;若按满堂架全模板施工,则架子和模板的施工成本为:1728×80元/m2(当时的市场价)=138240元;按本方案施工的滑模施工,只用了2.4米/24米=10%,即相对节约138240-138240×0.1(实际成本)=125416元。

六、效果

工程质量一次收验合格,无蜂窝麻面现象;施工完毕,没有发现一件轻伤以上事故;三年后质量回访,没有下沉、位移现象。

七、今后设想

该方法对于山区施工的挡墙,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尤其是大体积、高位的毛石砼挡墙,具有安全节省圬工,节约模板材料,滑轮提升简单、容易,砼不用二次运输等优点,将会得到同行的认同,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大体积预应力空心盖梁施工 篇9

大体积预应力空心盖梁施工

闵浦大桥浦东引桥为双层桥梁,上层盖梁采用预应力空心结构,其中最大盖梁长42.5m.由于抓住了施工和质量控制的关键,使该盖梁内实外美,线形顺畅,轴线和高程偏差都在允许范围之内,受到了造价方和监理工程师的好评.

作 者:邓先军 作者单位:中交一公局海威公司,北京,101119刊 名:交通标准化英文刊名:TRANSPORT STANDARDIZATION年,卷(期):“”(7)分类号:U443关键词:预应力 空心 盖梁 施工

上一篇:星级工会创建事迹下一篇:开展体育活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