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设计及反思(通用11篇)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设计及反思 篇1
科学的价值在于服务社会,而教师的价值在于服务学生。我执教本节课时,在深入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改变和创新,为学生提供了精心选择典型的、有结构的观察研究材料,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三年级的学生在科学领域中才刚刚起步,必须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进行有序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学时力求在每一个环节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使教学效益最大化。
好的情境引入不只是一个教学的开始,可以说是教学成功的一半。用一个学生司空见惯但不引人注意的生活上的小问题引入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细胞,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接着展示三组大小不同的铁螺母、木块和橡皮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认知的主体作用。实验前做一下简单的演示,提供一点帮助,对老师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对学生的认知、操作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实验中的思考:物体在水中的上浮和物体的大小有关吗?物体在水中的下沉和物体的大小有关吗?使学生的探究目的明确。在充分动手活动后,让学生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发现了物体在水中的上浮、下沉都和大小、轻重没有关系,而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为什么铁在水中下沉而木块在水中上浮呢?从而引出比较物体的轻、重要取“相同体积”,接着又展示一组同体积的四种不同物质的水、锯末、铁粉、母料,使“相同体积”概念的理解水到渠成。教师精当的“讲”和有效的“导”能为学生清除理解上的难点,扫除掌握中的盲点,最后创造出经典。明确对比实验的要求后,才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教会学生科学的探究过程,使其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相当于让学生有了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这是他终身受用并可持续发展的本钱。在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条件的实验中,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探究的效率事半功倍,相信学生会牢牢记住这个结论。用教材进行创造,精心准备富有创意的一组结构性的材料,使教材锦上添花,这样我们的科学课才会精彩纷呈。
在拓展应用环节,播放潜水艇沉、浮的录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欣赏中增长了见识,有效调动了学生汇报交流的欲望。联系生活实际,使学习成果扩大和升华,加深了学生对沉、浮条件的理解,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本节课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表现令人满意。当然课堂中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教师提问不当,会使学生思维受阻,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科学课中尤为重要。如何高效、扎实地上好每节课还需要自己不断地去研讨、思索。只要我们潜心地去钻研教材,有创意地进行教学,用心地去关注学生,我想学生就会在这一个又一个研究活动中,循序渐进地不断发展下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定会越来越浓。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设计及反思 篇2
教材分析:《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科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的起始课,是典型的实验探究课。这节课分为三部分:
1.观察某一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2.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3.观察同一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学习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相关的学习兴趣。
关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五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并且还有一定的解释,但是学生很容易把沉浮的原因归结为物体的轻重和大小,而这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教材安排了探究同一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后沉浮状况的内容,从而去纠正学生一些错误的前概念。
学情分析:我的学生是原州区开城镇二十里铺小学五年级的26名学生。这26名学生都是本村或附近村子的农村学生。学生对学习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准备,动手能力较强,这些对于探究学习很有帮助;但是学生知识面窄,抽象思维能力弱,要让他们“跳出”看到的现象去思考现象后面的规律(原因)还是有非常大的难度的。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水槽5个、回形针10盒、实验记录单10份。学生准备小石头、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小刀。上课前检查学生准备情况,多数学生没有带回形针(购买不便),小石头大小不一样、质量不一样,空瓶大小也不一样,总之,各组准备的实验“器材”是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但是学生只要能找到的都带来了。
教学过程实录:
一、谈话引入,生疑激趣
同学们,不管你们准备的东西大小、形状、轻重(质量)怎样,我们先预测一下,哪些在水里会下沉,哪些会浮起来?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我笑着听,等他们争吵结束后,让他们把自己的预测写在课本的表1、2里,并且写出理由来。我把学生的预测意见归纳之后写在黑板上:下沉的物体有小石头、回形针、蜡烛、萝卜、橡皮;上浮的有泡沫塑料块、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看来对于同一种物体的浮沉,学生预测大有分歧,这就激发起学生进一步实验证明的兴趣。
二、自主实验,验证探究
学生激动起来就迫不及待地把物体往水槽里扔,课堂顿时一片混乱。我让学生静下来,捞出水槽中的物体,按照老师的要求有秩序地去验证。
(一)初步验证,引导思考
把木块和小石头先后轻轻地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将实验结果写在课本上的表格里,看和先前的预测有没有出入,并讨论原因。(给学生讲明: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即为浮,从而避免悬浮的概念。)
再把泡沫塑料塊、带盖的空瓶子先后轻轻地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将实验结果写在课本上的表格里,看和先前的预测有没有出入,并讨论原因。
之后,教师让学生陈述自己的预测理由,根据实际验证的情况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七嘴八舌地抢着说,课堂气氛太好了!他们列举到的影响物体的沉浮因素有体积、轻重、形状、材料等等,这说明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要条件。当实验结果与学生前概念产生冲突时,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更多验证,深入思考
探究步骤与要求:把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先后分别轻轻放入水槽中,和先前的预测对比,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的发现:石块、回形针、蜡烛、橡皮这些“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泡沫块、带盖的空瓶子这些“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讨论物体的“轻”与“重”是与什么相比而言的。经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学生明白了这里说的“轻”与“重”是相对于水而言的,比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水“重”的物体下沉。这就是今天我们探究学习的巨大收获。
得到了以上的理论,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带盖的空瓶子自然比水“轻”,所以不管大小都是悬浮在水里的,但是为什么同样是萝卜,有的下沉,有的上浮呢?在学生思考讨论后无法得出一致结论之时,我让学生分别“解剖”了一个下沉的萝卜和一个上浮的萝卜,学生发现下沉的萝卜是“实心”紧密的,而上浮的萝卜是“虚心”松散的,学生明白了:上浮的萝卜体积大,但是“轻”,类似于空瓶子。
通过以上实验与思考、讨论,学生弄明白了物体在水中浮沉的两个原因:轻重和形状(是否空心)。有了这个知识,学生也就能理解钢铁做成的船为什么会在水上浮了。
(三)同材比较,留下悬念
同学们,萝卜是自然长成的,有的“轻”,有的“重”,有的会在水中上浮,有的会在水中下沉,我们已经探究了他们上浮、下沉的具体条件,那么,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人为地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会改变吗?下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做实验。
一、二、三组做橡皮在水中的沉浮实验,四、五组做萝卜在水中的沉浮实验。
实验步骤与要求:推测把橡皮、萝卜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会沉还是会浮,然后实际验证。
学生实验实际情形: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大小的橡皮、萝卜都下沉;切成四分之一大小的橡皮、萝卜都下沉;切成八分之一的橡皮下沉,萝卜块有的悬浮,有的下沉;学生继续把萝卜和橡皮切成细丝,萝卜丝上浮,橡皮丝依然下沉。
与学生讨论:同一种物体,有的不管大小和形状如何,总是不改变它在水中的浮沉;有的当形状和大小改变了之后,浮沉情况会发生改变,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有待我们在下一节课——“浮沉与什么因素有关”来进一步探究答案了。
收获与反思:本节课学生学习兴趣始终很浓厚,每个学生都动手实验,思考讨论都积极参与,学习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期。这使我更加坚信:农村学校完全能够开设科学课,农村教师也能上好科学课!只要精心准备,精心设计,恰当引导,农村学生会在科学探究的海洋里乐此不疲。但是教师一定要做好三个准备:一是相关知识的准备,要能居高临下,游刃有余;二是做好必要的课前准备,如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实验室的器材准备等;三是教学设计要足够细致,注重细节,尽量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设计及反思 篇3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一、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固体在水中的一些性质。
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的沉和浮不是由其轻重决定的。
3.了解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几种常见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透明的水槽、水、石块、木块、食盐,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瓦,火柴等。在科学器材超市给每组准备盛有大于二分之一小于四分之三水的水槽一个,烧杯3个,毛巾,玻璃杯,漏斗,滤纸,漏勺,玻璃棒若干„„
2.学生准备:能放入水槽的固体,食盐、白糖、沙土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一小烧杯温水,一勺食盐,把食盐(固体)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看到的现象(先下沉,一会不见了)。
然后问学生,把其他的固体放入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导入并板书课题:把固体放入水中。
(二)活动探究
.猜想
组织学生猜想自己准备的各种固体放入水中的现象。
2.实验
(1)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小组同学补充,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点拨提示。
(2)指导填写实验报告单的“实验名称”和“实验材料”。
(3)教师演示实验,分别放入个别固体,重点突出“放”。指导填写实验报告单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
(4)材料员根据需要,到科学器材超市选器材,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5)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3.汇报交流
重点交流把固体放入水中的现象有下沉、上浮、溶解等,了解固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固体的大小、轻重没有关系。
(三)提问质疑
根据上面的实验,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或者问题吗?
教师根据学生提问质疑,引导学生现场解决,教师并相机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小小的螺丝钉会在水里下沉,而一艘巨大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呢?
2.在一杯水里放盐,是不是放多少,水就溶解多少啊?
(四)研究分离
.让学生把刚才放入水中的固体想办法分离出来,学生可以再次到科学器材超市选器材。
2.汇报分离方法,重点是过滤、沉淀和蒸发等。
3.课前的小烧杯已经结晶出了食盐晶体,展示给学生看。
(五)生活应用
.引导学生回顾、交流生活中的沉浮和溶解的应用。
2.教师出示几幅图片:
(1)清澈见底的小河,漂浮着垃圾的水面;
(2)人们利用救生圈学习游泳,我国自主研发的打捞船,轮船的铁锚沉入水底稳定轮船,潜水艇可以自由沉浮;
(3)几道可口的好菜也是利用固体的沉浮和是否溶解于水的性质做成的。
(六)小结评价
(七)课下延伸
课下利用固体能够溶解和分离的性质,根据课本34页的制作方法做一个结晶分离实验,制作一个彩色树枝。
五、附:实验报告单
小组科学报告单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现
象
固体名称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设计及反思 篇4
一、课前设想:
在课的开始,首先让学生进行一项简单的观察活动——观察木块、石头、铁盖在水中的沉浮,交流观察中的发现。这个活动看似简单,却隐含着判断沉浮标准及如何进行观察的问题。这就引出了观察物体沉浮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观察沉浮的方法和判断沉浮的标准。该选择哪一种可以让学生讨论。明确了观察沉浮的方法和标准,下面就来观察身边更多的物体的沉浮情况。在这部分观察活动开始前,教材对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进一步的要求。即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预想在观察中可能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这种观察前的推测,是科学观察的重要环节。推测与事实之间或许是一致的,也或许是相矛盾的。教材这里安排了学生的小组讨论活动,让他们对上述活动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系?在前一部分已引出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学生们的讨论结果可能会是:轻的浮、重的沉;大的浮、小的沉;或者是大的沉、小的浮。是这样的吗?教材引导学生们来进行两项前期观察结果的整理活动。把物体按会沉的和会浮的分类,学生们很快就会“发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大小并无他们所想象的那种关系。事实上,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都是有关的。正因为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同时影响着物体的沉浮。所以要探究物体的沉浮是否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就有对可能影响它沉浮的“大小”因素加以控制;同理,探究物体的沉浮是否和它的大小有关时,就要对可能影响它沉浮的“轻重”因素加以控制。对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对物体沉浮的有关认识经历了“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过程。到这里,学生们有必要对他们原来所作出的关于沉浮的解释加油修正,认识到“相同大小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一样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课时目标:
1、研究观察关于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找出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2、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3、初步经历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归因研究的活动过程。教学重点:
研究观察关于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找出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教学难点:
初步经历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归因研究的活动过程。课前准备:
水槽8个、芝麻若干、石头1块、碟子1只,回形针、木块、橡皮、汤勺、蜡烛、泡沫各6,同体积不同重小球4个,同重不同体积圆柱体4个。
二、教学过程:
1、引入
师:大家看看老师手上这些是什么? 生:芝麻。
师:对了,我们现在要帮农民伯伯挑选一些优良的种子来播种,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一颗颗地挑。
师:芝麻那么小又多,一颗颗地挑不是太浪费时间了吗?谁又更好的办法? 生:用洞洞大一点的筛子,把小的种子筛走,留下大的。
师:他讲到了我们之前学过的混合单元的知识,用有洞的筛子分离,非常好。说明他有开动脑筋。但是大家仔细观察,芝麻的大小差别不大,用这个方法可行吗? 生:不行。
师:那你有什么办法?
生:用水。把芝麻放进去然后看那个沉哪个浮。师:非常棒。那么你能说说怎样的种子是饱满的吗? 生:浮的就是饱满的。
师:哦,你认为浮在水面的种子就是饱满的。其实,农民伯伯筛选种子的确借助了水,他们把种子放进水中,如果饱满的优良的种子就会沉到水底,而不饱满的种子就会浮在水面。刚才那位同学说反了。不过他想到了用水这个办法真的不错。好了,说了那么久,大家想不想亲眼看看种子的沉浮呢?(演示实验:把芝麻放进水中,用勺子稍为搅拌。)
师:怎么样,是不是有些种子浮在水上,而有些沉到水底呢?沉到水底的就是饱满的种子了,用这个方法选种子,可以说省时省力,农民伯伯是不是很聪明呢?种子的沉和浮确实很有趣,看完这个实验后,大家想不想继续研究其他物体的沉和浮呢?想不想知道为什么有些物体会沉,而有些却会浮呢? 生:想。
师: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师: 我们先来观察一些物体在水里的沉浮。老师这里有一些材料,分别是:木块、石头、不锈钢碟子。待会老师把材料放进水中,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的沉浮。(演示实验:依次把材料放进水里。)
师: 大家看完实验了,你们有什么发现呢?那一个物体是浮的?哪一个是沉的? 生:木块和碟子是浮的,石头是沉的。
师:很好,我们换一种方法试试看,刚才老师是直接把物体放在水面,现在我把物体先放进水里,大家再仔细地看一次。(演示实验)生:木块仍然是浮的,但是碟子就沉了。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其实观察物体沉浮有两种方法:①把物体放在水面,观察它是沉还是浮。②把物体放在水底进行观察。接下来我们的实验应该统一用一种方法,那么才能便于我们进行观察和得出结论。我们选取哪一种方法好呢? 生:第一种。
师:好,那么我们就用第一种方法。
3、观察更多的物体是沉还是浮
师:好了,接下来我们要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现象。大家想研究哪些物体呢? 生:„„
师:很好,大家想研究的东西可真多,不过老师已经为大家挑选了几种材料,那么我们这节课就先研究这些材料,其他的同学们可以留在课后研究。你们桌上有一堆材料和一张表格,先推测一下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我们先来推测一下。(学生推测并填表)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推测?
生:我们小组认为木块、回形针、和泡沫会浮,蜡烛、汤勺和橡皮会沉。师:不错,还有哪个小组要说说的呢?
生:我们认为木块、泡沫和橡皮会浮,回形针、蜡烛和汤勺是沉的。
师:你们小组和刚才的那组有不同的意见了,你们认为回形针会沉橡皮会浮,他们就刚好和你们相反。还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我们认为只有木块和泡沫是浮的,其余都是沉的。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都不一样,下面让我们验证我们的推测,大家把材料放进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学生动手实验)
师:大家的实验完成了,推测对了吗?将你们推测正确的拿出来物体放一堆,把推测错的放成一堆。把你们推测对与错的数量统计出来填写在表格里。有哪几个你们推测错了呢? 生:回形针,应该是沉的。生:蜡烛是浮的。
师:为什么你们会推测错呢?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师根据什么来推测的? 生:我们有些是根据物体的大小来推测的,有些是根据它的轻重来推测的。师:到底物体的沉和浮和什么原因有关? 生:跟物体的大小有关。
生:不对,应该是跟物体的轻重有关。生:好像都有关吧。生:好像都没关系。
4、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
师:大家讨论得非常激烈,首先,大家认为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大小、轻重有没有关系呢?
生:有,肯定有关系。
师:既然大家都说有关系,那我们该怎么说明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大小的关系?现在大家把刚才实验的物体按它是沉还是浮的分成两堆。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有关系吗?
生:有,大的浮,小的沉。(教师把答案板书在黑板)
师:汤勺比较大,泡沫比较小,为什么汤勺会沉,泡沫会浮呢? 生:不对,应该小的浮,大的沉。
师:但是蜡烛比较大,回形针很小,哪个浮哪个沉呢? 生:蜡烛是浮的,回形针是沉的。生:那就不对了,这样看来好像物体的沉浮和大小没关系。师:那跟轻重又有没有关系呢? 生:有啊,泡沫轻就浮,汤勺重就沉。
师:蜡烛比回形针重,它却是浮的而回形针是沉的。这又怎么解释呢?到底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系?
生:不知道,越来越糊涂了,现在已经搞不懂它们的关系了。
师:其实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都有关系,但是应该如何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呢?让我们换一个方式来实验。老师这里有一组轻重相同的物体,我们先来按大小排列顺序。哪一个同学上来帮帮老师忙?(一位学生上来排列顺序)师: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来推测它们的沉浮。你们觉得是大的会容易沉呢,还是小的容易沉?
生:肯定是体积大的沉,体积小的浮。
师:是吗?请这位同学帮忙试一试。(学生演示实验)师:怎么样?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体积大的就会浮,体积小的反而会沉。
师:对,这位同学很细心。他发现了当物体的重量是一样时,体积大的就会浮,体积小的反而会沉。我们研究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有没有关系时,我们就应该找些重量一样,大小不同的材料来验证。
师:如果我们要观察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没有关系,应该用什么样的材料来研究啊?认真想一想,刚才我们要证明物体的体积大小和它的沉浮之间的关系,用了什么样的材料?
生:用了4个大小不同,但是重量一样的物体。
师:不错,那么下面这个实验我们要看物体轻重和沉浮的关系,该用什么材料呢? 生:应该找一些大小相同,重量不一样的。
师:你真聪明,下面我们继续看另外一组物体。这一组是一些大小相同的球,它们的重量不一样,请一位同学上来将它们按由重到轻的顺序排好。(一位同学上台排列)
师:非常好,大家推测一下我们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将会怎样? 生:应该是重的沉,轻的浮。师:让我们来看看实验的结果吧。(学生演示实验)
师:没错,刚才那位同学回答对了,确实是重的球沉下去,轻的球浮起来。这一次我们应该怎么下结论呢?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生:当然有,但是我们要选择一些大小一致的物体,要不然看不出到底有没有影响。
师:说得好极了,当我们要看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没有关系,我们就该选用大小相同的物体。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大小、轻重之间的关系。
生:如果物体的大小相同,重的就容易沉,轻的就容易浮。生:如果物体的轻重相同,小的就容易沉,轻的就容易浮。
5、课后拓展。
师:大家再想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沉和浮的现象呢? 生:用木做的、用钢铁做的船可以浮在水上。师:为什么钢铁做的船可以浮在水面? 生:因为船很大,而且船里面有空气。
师:对了,因为船的体积和大而船舱里又有大量的空气,所以船就可以浮在水上。还有什么例子呢? 生:救生衣、救生圈。
师:有些救生衣、救生圈里面也是装了空气,有些里面装了泡沫,都是很轻的,因此能浮在水面。还有什么例子呢? 生:潜艇。
师:你真棒,潜艇能够潜到水底,又可以浮上水面。大家看看,鱼也是可以浮可以沉,它是利用什么来控制自己的沉浮的呢? 生:鱼鳍。
师:鱼鳍主要是帮助鱼在水中游和控制方向的,大家再想一想。生:鱼鳃。
师:老师以前不是介绍过鱼鳃的主要作用吗?鱼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那个器官是在鱼肚子里的,想到了吗? 生:鱼鳔。师:对,鱼是通过控制鱼鳔中的空气的多少使自己上浮下沉的。我们周围其实就存在着很多沉和浮的现象,只要大家细心留意,你就能找到。老师最后布置一个小活动,大家回去以后,想办法使浮的物体沉下水底,使沉的物体浮上水面。办法有很多,相信你们一定可以想到。
三、教学反思: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节课一开始,我就选取了学生比较不熟悉的问题——“如何挑选种子?”,学生的兴趣就立刻被激发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好奇心被拨动,自然就投入到本课的学习探究中去。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课的学习主要以探究为中心,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探究等方式学习,从各种活动中自主获取科学知识和各种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挑选材料的时候,我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尽量选取生活中普遍的、常见的,但判断起来又有一定难度的材料,如:回形针、蜡烛等。学生通过表格的帮助,分小组讨论并推测出物体沉浮的情况。我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上来汇报,总结出学生对每件材料的预测情况,并板书出他们有异议的材料,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特别注意,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在学生作出实验结果的报告时,我注意让他们对照预测结果,思考使自己预测错误的原因,并引导学生讲出影响物体沉浮的原因,一方面是物体的大小和轻重。但是在这一环节还不能得出正确的理论,只是给学生留出了一个思考的空间。下面的环节就顺理成章了,我再次提问“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没有关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先肯定这两个原因,通过分析刚才的实验结果,学生发现无法得出结论。后引出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归因研究,通过分别控制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来进行研究,学生由实验观察得出最后结论,使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3、不足之处。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设计及反思 篇5
我一开始设计这节课时,在教学设计理念中虽然也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液体变化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或浮,可是在整个教学环节安排时,我仅落脚在注重知识层面的环环紧扣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上。而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习惯,如何利用每一步“教学”去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深刻内涵,我却没有考虑、落实进去。可想而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弄得学生实验起来“你争我夺”,场面虽“热闹”。可是学生不对实验进行细心观察,深入思考,获得实验的科学素养。这就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然而在课后我就立刻找来有关科学新课标的书籍,认真地阅读、寻找解决的方法。就在这探讨中我深入地了解到科学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思维方法及价值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习惯和科学情感等。于是,我就对自己的教学的环节作了更深入地思考。我对在教学环节中的探讨“另一杯是否是盐水”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科学理念性的改变。我原来的设计只是让个别学生说说“就过去了”,后来我发觉“这一步”应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探究证明的方法。因为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周密性。没料到这一小小的设计“变化”,让学生经过讨论,他们设计出许多我原先意想不到的很多种能巧妙地能证明出是否是盐水的方法,比如把这杯水放到太阳下去晒;再溶解一杯盐水,将马铃薯放入,看能否浮起来;“品尝”一下,用酒精灯烧剩下物质等等。这时我抓住契机让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甄别,哪些方法“不科学”,为什么?接着让学生根据我提供的结构性材料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我回想原先在做这一步时,我的设计只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接着我就指名汇报。现在想想这实际上变成了变样性的“一言堂”。这就会造成其他同学因没有具体任务和组间的竞争而不去认真思考“他们”所说的是否正确,结果弄得课堂讨论的效果不佳。而“这一节课”我要求每组学生不但要设计“实验”,而且要求确定实验时各位学生的具体分工,实验做完后该怎样做?在汇报时,我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上讲台边讲实验方法边根据组内分工演示,要求台下的学生对他们的实验过程要细心地观察和思考,并要求实验完了之后对他们不合理的地方自己提出“建议”。没料到这一课堂设计理念的改变,不但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品位,又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习惯和态度,而且还能让台下面的学生清楚明白实验的具体过程。反之,如果汇报时只让个别学生说,这也会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而使其他同学不明白该组具体的实验过程,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由此我感到科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尽可能多地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亮点。
2、深入领会教材的内涵是探究教学的必备条件。
虽然我们不能将科学教材当作圣经一样去教学,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理解编者“这样”设计的意图。如果这个意图你认为不合理,你就可以创新改革。反之,如果连编者的意图都没有理解,而随意去更改教材,那是不恰当的。我在教本课时,开始并没有了解编者每一步设计的意图,尤其是当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那杯是盐水。为什么编者在教材编排中还要学生自制一杯盐水,让马铃薯浮起来,这似乎是多余之举?后来经过“试教”,我明白编者安排这一步是让学生明白马铃薯只有在浓盐水中才能浮起来,经过实验还得出的“马铃署在盐水中会浮起来”的结论还不是很正确。在后来的教学中我较好地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在得出液体越重,浮力越大结论后,教材安排一个糖水、清水和油三层面的实验装置,不同的物体悬浮在不同的液面上,从而说明液体轻重不同,浮力也不同。但这个实验装置学生看起来不是一目了然,于是我就把油、糖水和清水分成三杯,将干红枣、鲜葡萄、石块和干桂圆逐杯放入,使学生看得更清楚。“从上教学”中,我感到教材设计的每一步骤都是有编者的意图存在,只有了解了编者的意图,才能去取舍教材,创新教材。
3、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制造”学生认知矛盾
烟火的美丽在于其炸裂时呈现五彩缤纷的状态,静寂的岩石在碰撞时会发出令人眩目的火花,人的思维只有在碰撞时才会飞跃,才会引起人的兴趣,激发灵感。因而,我在本课教学设计时力求体现这一理念。在讲到液体的轻重浮力大小时,原来我提出先取相同的盐水和清水,要用量筒量,再用天平秤称。后来,我先让学生猜一猜,清水重还是盐水重,学生都说盐水重,然后我拿出天平秤让一学生上来称,结果是清水重(因清水多)。这样与学生原来的猜测发生了矛盾,引起了学生的认真观察和思考,学生马上发现清水与盐水不一样多这一情况。于是学生们提出了清水与盐水应一样多时才能科学地比较。这时我再让一学生上来,叫他取盐水与清水一样多,他利索地使两杯水并排等平,便走下台去。自然这种方法产生的误差较大,如何能比较精确的量得一样多,我在启发学生的时候出示了量筒,这样水到渠成。当讲到油、清水、糖水哪种液体浮力大时,学生们的猜测是油浮力最大。我在“猜测”的基础上,我将不同的物体逐一放入烧杯中,结果油的浮力最小,这与学生的原认知发生了冲突,这更引起他们的思考,为什么看起来成粘稠状的油浮力会最小,他们马上会联想到液体轻重影响浮力大小这一概念,得出油最轻,所以浮力最小。在此基础上我将油倒入水中,证明学生们的猜测正确。在这一整个过程中我发觉学生既专注又投入,又能使他们的思维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设计及反思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明确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经历简单的推测、验证的活动过程,并能获得“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的认识。
3、培养学生对观察研究的结果进行简单的整理、分析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的推测、验证的活动过程,并能获得“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的认识。
课前准备
学生:小石块、泡沫、牙签、回形针、蜡烛、苹果、橡皮、水槽、毛巾、小刀、硬纸板、实验报告单(每组一份)教师:乒乓球、木块、小石块、水槽、毛巾、皮筋
教学过程:
一、实验演示,引入新课
1、教师手持一个看似普通,实则特殊的乒乓球(里面装有石子),让学生猜测它在水中的沉浮。
2、实验演示(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且以哪位同学表现好就拥有上台揭秘权为诱饵,激励学生认真学习。
3、板书课题: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动手实验,探究新知
活动一: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和浮
1、猜测木块、石头在水中的沉浮状况。
2、学生演示,师引导明确实验方法及沉浮标准:(1)实验方法:不能将物体扔入水中,而应轻轻放入。(2)沉浮标准:像石头那样,碰到容器的底部的叫“沉”;像木块这样,不接触容器底部的叫“浮”。
活动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预测物体的沉浮
(1)课件出示预测要求:
A、你认为把它放入水中可能是浮的放在桌子的一边,认为把它放入水中可能是沉的就放在桌子的另一边,如果小组里四个同学意见不统一的,就放在中间。B、各组组长将预测结果填入表格中,为了让大家节省记录的时间,我建议大家用“↓”表示沉,用“↑”表示浮。
(2)学生分组观察推测,教师巡视指导并表扬动作最快的组。
2、学生汇报推测结果及理由,教师记录(课件展示)
3、实验验证
(1)课件出示实验要求:A、请同学们把实验的物体一个个轻轻地放入水中观察,并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B、观察好后,从水里捞起,用毛巾擦干净。C、提示:只有沉入水中并碰到水槽底的才视作“沉 ”的物体。放入水中,只要没有碰到水槽底的都算是浮的物体。
(2)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及交流推测错误的原因(1)汇报实验结果。
(2)交流推测错误的原因:
A、你们把什么物体推测错了?为什么会推测错呢? B、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跟重量有没有关系呢? 那是不是和体积有关系呢?
活动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切分实验:
(1)课件出示切分图,完成教材第3页的记录表“预测””这列。(2)汇报预测结果(3)实验验证
A、出示实验要求:a、在实验过程中,切分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b、为了避免划破桌面,在下面垫一个硬纸板。c、记录实验结果。
B、学生分组实验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师引导得出结论
A、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改变了物体的什么?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改变?
B、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够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或质量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改变的。)
2、叠加实验
(1)师演示木块叠加实验。
(2)学生分组进行回形针叠加实验。
(学生实验,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师引导得出结论
A、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改变了物体的什么?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改变?
B、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够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或质量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是不会改变的。)
3、引导学生联系切分和叠加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或质量)的大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三、知识升华,拓展延伸
1、谈话拓展: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有很多,为什么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呢?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呢?这都是我们本单元将要探究的问题。科学探索无止境,就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不断探究,好不好?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设计及反思 篇7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知道物体下落有直线和曲线之分,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对不同物体按下落方式进行记录。
3、探索同一物体形状不同下落情况也不同。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糖纸、羽毛、报纸、塑料积木、球、绳、沙包等,记录纸、笔,白纸人手两张。
【活动过程】
一、引题。
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落下来,树叶落下来是怎么样的?(幼儿自由讲述)
二、幼儿探索并讨论。
1、幼儿猜想并尝试:你桌上东西落下是怎么样的?每一样东西都试一试。
2、引导幼儿和同伴比较,发现物体下落时的异同。
“请你找一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你们手里的东西落下来有什么不一样?”
3、幼儿交流:
(1)你有什么发现吗?(幼儿自由交流)
(2)为什么有的物体落的快,有的物体落的慢?
4、小结:所有的物体都会下落的,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5、师演示一张皱纸和一块积木,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物体下落路线是不一样的。
三、幼儿分组探索,按照物体下落的路线进行归类记录。
1、请幼儿分组实验,观察桌上的物体的下落方式,并商量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请你再去试一次,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纸上,你这些东西按照落下的路线记在纸上。”
2、每组派一个孩子交流各组的发现,并介绍自己的记录方法。
“你是怎么记录的?”“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3、教师小结:不同物体下落的路线不一样,有的是直线的,有的是曲线的,直线的落地快,曲线的落地慢。
四、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同样的东西形状不同,落下来的情况也不同。
1、(出示相同的两张纸)幼儿猜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让他们落下的时候不一样?
2、幼儿自己尝试,教师引导幼儿将纸折成不同的形状。
3、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
【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用手帕或塑料待做降落伞,观察其与其他物体下落的不同。
【教学反思】
1、第一个环节没有让幼儿充分体验物体都是下落的,示范的时候关于如何抛和最终结果这两个指令不明确。这个环节只作为初步感知,不应该占活动的大部分时间。
2、第二个环节比较时,应让幼儿在五中材料中随意选择两者进行比较,如果五种比较则很难有明确结果,也浪费时间。在幼儿操作之前我引导幼儿应该在同一高度松手来比较,但是幼儿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都这么做,有的根本没有两两比较就凭感觉写结果,幼儿较乱,应该让幼儿上来分享他是怎么比较的,也可以让幼儿将下落的过程画下来。
3、材料选择:用纸来做实验每次都受空气阻力会导致速度不同,而且形状不固定。应选用重量相同形状不同、形状相同重量不同的材料来比较,这样更加能控制变量,要先从幼儿最易认同的经验来探究。材料投放的时候应随着环节的递进一步步投放,不应所有的都放好。
4、科学活动目标应该是让幼儿学会怎样探究,而结果并不是很重要。
5、第三环节应该让幼儿操作之后再得出结论,挑战幼儿原有经验。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设计及反思 篇8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感知各种物体在空中都会自由下落。
2.通过动手操作,探究物体的下落速度跟重量、形状与掉落方向有关,学会做记录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3.对物体下落的现象产生兴趣及探索欲望。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每组相同的普通纸两张,大小相同的黑卡纸一张,橡皮泥一盒,积木一块,石头一块,剪刀一把,笔一支,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物体都有下落现象。
(1)教师引导:教师手里拿着一块积木,提问如果松开手会怎么样,教师操作,并用多种方式抛、扔。提问,所有东西都会这样吗?
(2)幼儿试验:请小朋友运用多种材料试一试,看看和刚才的猜想是不是一样。
(3)幼儿分享结果,教师总结。
2.比较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
(1)提问:刚才你们都扔了那些东西?它们落下来的速度一样吗?哪些快哪些慢?
(2)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教师引导要在同一高度松手来比较。
(3)幼儿再次操作,并将结果记录在纸上。
(4)教师将结果贴在黑板上展示,请幼儿回答发现了什么,幼儿猜想为什么有些速度快有些慢。
3.探究物体下落速度与什么有关。
(1)教师引导幼儿正确操作,比较普通的纸和黑卡纸的下落速度不同,请幼儿回答发现了什么,验证速度与重量有关。
(2)幼儿操作,不增减东西,怎样使两张相同的普通纸掉落的速度不同,再交流讨论。验证速度与形状和下落方向有关。
活动延伸:
将材料投放到区角内,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材料对生活中的落体运用现象进行新的设计,尝试改变物体下落的速度。
教学反思:
1、第一个环节没有让幼儿充分体验物体都是下落的,示范的时候关于如何抛和最终结果这两个指令不明确。这个环节只作为初步感知,不应该占活动的大部分时间。
2、第二个环节比较时,应让幼儿在五中材料中随意选择两者进行比较,如果五种比较则很难有明确结果,也浪费时间。在幼儿操作之前我引导幼儿应该在同一高度松手来比较,但是幼儿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都这么做,有的根本没有两两比较就凭感觉写结果,幼儿较乱,应该让幼儿上来分享他是怎么比较的,也可以让幼儿将下落的过程画下来。
3、材料选择:用纸来做实验每次都受空气阻力会导致速度不同,而且形状不固定。应选用重量相同形状不同、形状相同重量不同的材料来比较,这样更加能控制变量,要先从幼儿最易认同的经验来探究。材料投放的时候应随着环节的递进一步步投放,不应所有的都放好。
4、科学活动目标应该是让幼儿学会怎样探究,而结果并不是很重要。
5、第三环节应该让幼儿操作之后再得出结论,挑战幼儿原有经验。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设计及反思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自由落体现象,探索不同物体下落时所呈现的不同状态。
2、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3、体验观察带来的不同发现及下落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用恰当的词汇说出不同物体下落的不同状态,如:直直的,飘下来的等。
活动难点
用线条记录实验的结果,如:直线、曲线、绕圈等。
活动准备
1、纸条、羽毛、树叶、小降落伞,雪花插片和小木珠。
2、在秋天里,幼儿观察过树上的树叶落下的样子。
3、幼儿实验记录表(记录表的表头上已事先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画好了各种物体的图标),人手1支笔。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发幼儿对物体下落形态的猜想。
1、师:我们已看过大树妈妈的树叶宝宝掉下来时是摇摇摆摆的,那么其他东西下落时,是什么样子的呢?
2、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描述其他物体从高处下落的样子。
二、通过实验,初步感受物体下落时的不同现象。
1、教师出示纸条、羽毛、树叶等实验材料。
2、师:这里有许多东西,我们一起玩一玩,看一看,它们下落时是什么样子的,那么其他东西落下来是,是什么样子的呢?
3、教师交代实验和观察的方法:自选一样物品,将它举过头顶,手松开,眼睛一直盯着物体,观察它从上往下落的状态。
4、幼儿自由选择2~3种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观察物体的自由下落现象。(教师注意观察幼儿选择的实验物体和实验方法,帮助幼儿克服影响实验干扰因素)
5、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小降落伞是直直地掉下来,有的却是飘着下来的呢?我们试一试吧!(幼儿和教师一人抓住一个小降落伞)看看,抓在小降落伞的什么部位它就可以飘下来了。
三、师幼谈论、交流,发现物体从高处下落的状态是不同的。
1、师:刚才我们都去玩了这些东西,请你说说,你选的是什么东西,[.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它是怎样落下来的?(幼儿示范操作并讲述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全体幼儿仔细观察,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物体落下来的现象,如“我发现羽毛是摇摇摆摆落下来的,木珠是直直地落下来的”等)
2、教师小结:我们发现有的物体是摇摇摆摆落下来的,有的是转着圈落下来的,还有的是……每个物体落下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
四、幼儿再次实验,并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
1、师:如果将小降落伞飘飘荡荡落下来的样子画出来应该怎样画?请你用手试着比画。木珠又是怎样落下来的呢?(引导幼儿用绕圈、左右折线、直线、曲线来表现)
2、请幼儿介绍自己记录的方法。
师:请你先选一样东西试一试,然后再去选择画有这样东西的记录表,吧你看到的现象用线条画下来!
幼儿再次实验,鼓励幼儿选择第一次实验中没有尝试过的物体进行实验,教师与幼儿商量记录的方法,并与幼儿完成实验记录。
活动延伸:让幼儿继续收集各种,观察和记录它们下落的不同状态,并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其用身体动作和线条大胆进行表征能力。
教学反思
在此次的科学活动中,以幼儿的操作记录为主,幼儿对于能够子互操作的活动都跃跃欲试,在操作的过程中,(教案出自:教案网)都十分的积极但是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有的幼儿占住一件是实验用的降落伞来玩,其他幼儿无法进行实验,有的幼儿操作过程中江石子往上抛,容易伤到其他幼儿,因此在操作活动的时候,教师尤应注意强调操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让幼儿能够正确操作,看到真实的实验现象。
而幼儿在做操作记录表的时候,发现幼儿的个体差异加大,有的幼儿很快地画好了实验记录表,而有的幼儿则不知道要画什么,在记录表上随意地涂、画。因而针对该类幼儿,应在平时积极鼓舞他们参加美术是的活动,锻炼他们用勾线笔画画的能力,使各个领域的教育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使幼儿获得全方面的发展。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设计及反思 篇10
活动目标
1.电视动物世界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动物,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常见的动物
2.通过亲身观察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多种动物的特征、本性。
3.能单独大胆的说出观察后的感受。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能够让孩子们形象的描述出动物的相貌,特征。
活动准备
一个大概脸盆大的透明金鱼缸,两条红鲤鱼,白纸,画笔
活动过程
1.老师们手捧着一个透明金鱼缸,来到教书
2.同学们,大家上午好。然后孩子们都异口同声的说“老师您好”。然后老师就把装着金鱼的金鱼缸放到了桌面上,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鱼吗,它生长在什么地方的呢?有些同学说是鲤鱼生长在海里,有些同学说生长在河里,有些说池塘……同学们都在不约而同的讨论着
3.经过了一两分钟后,老师就跟同学们说,你们讨论出来结果了没,还是不同的答案。<.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然后老师就像同学们介绍“这是两条红金鱼,它们都生长在淡水塘里面,它们不能生长在浑浊的水里面,也不能在海水里生长,因为它喜欢漂亮。
4.然后老师就把金鱼缸放到每个同学的桌面上让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又和每一位同学去讲解“同学们,金鱼有两个大大的眼睛,一个大大的肚子,这就是它和其他鱼的不同了……你们可以把它画出来吗”同学们都说可以,然后就发白纸给同学们画金鱼,这更加的加深了同学们对金鱼的印象,了解。
5.最后,孩子们都了解到了金鱼的特征,然而让孩子们大胆的想象其品种鱼儿的生活习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能使孩子们认识到了金鱼的生长地方,开阔孩子们的视野,认识到更多的鱼,平时在电视上只是看到,听说,没有切身的感受,切身的观察,现在可以让孩子们近距离的观察实物,能让孩子们更加的开心,思想更加的丰富。
如果再让我展示这次活动课,我会更加的细心,准备更多的资料来增加孩子们的想象力。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设计及反思 篇11
活动目标:
(1)了解弹性的基本特性,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能积极参加科学探索活动,培养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4)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弹性及弹簧的玩具.用具等,有弹性的物体(如松紧带.海绵.弹力布..皮筋)。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初步感知弹性。
A.幼儿操作,观察用力拉或压弹簧及有弹性的物体时它们的外形变化。
B.幼儿讲述自己的探索发现,了解弹性的基本特征。
提问: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
小结:当用力拉或压时,弹簧.松紧带.海绵等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变长,有的变短,有的变形;不再压时,这些物体都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就是弹性。
(2)幼儿再次操作材料,发现许多物体都有弹性,但弹性大小不一样。提问: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这些物体的弹性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许多物体都有弹性,但弹性的大小不一样。
(3)说一说:有弹性的物体。提问: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这些物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
教学反思:
1、通过《指南》科学领域的学习,我在活动中利用PPT凸显弹簧的伸缩及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的展示,重难点突破直观形象,易于幼儿理解;
2、认知上:让幼儿在操作探索活动中,主动探索感知物体的弹性;能力上:在探索操作过程中,让幼儿根据各自感兴趣的物体去发现弹性的用途,并注重幼儿在操作中学习的特点,特意提供了幼儿自由操作机会,使幼儿敢于、善于、愿意表述自己发现的过程。情感上:激发了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极大兴趣。
3、情境教学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设置一个PPT,引入幼儿在平时活动中的情景去设疑,发现玩具中秘密,为幼儿主动探究提供了条件。
4、动手操作法:它是幼儿科学活动的最基本的方法,《纲要》中指出:提出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幼儿多种方式探索提供条件。本次活动我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的让幼儿主动探索,感知弹性的特点,第二次通过再次操作来记录,培养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来辨别物体是否具有弹性。
5、记录: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的结果,是科学活动中的一个必备环节、所谓求证。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认识有弹性的物体》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654字。
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纸》含教后反思》: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纸》含教后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各种纸的质地和用途的不同,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纸,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学《各种各样的纸》含教后反思教案吧。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设计及反思】推荐阅读:
物体的沉与浮教学设计10-29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认识物体和图形》及教学反思12-18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反思05-15
带电物体在电场中的运动的高三物理教案07-11
水中钢板桩围堰设计06-14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评析(苏教国标版二年级教案设计)11-03
认识物体_物体分类,教案示例一10-11
科学活动好玩的水中班教案09-06
第一册《认识物体》教学反思08-18
新课认识物体教学反思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