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科技成果鉴定

2024-09-26

专业科技成果鉴定(精选10篇)

专业科技成果鉴定 篇1

成果鉴定书是成果鉴定会形成的一个科学性、权威性、结论性的文件,至关重要。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课题成果鉴定书 课题成果鉴定意见供大家参考选择。

课题成果鉴定书 课题成果鉴定意见

受****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专家组于 2017 年*月*日,对******(学校)***同志承担的****(省市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的研究”(编号********)成果进行了鉴定验收,课题结题鉴定意见。专家组通过认真审阅课题研究报告,查看课题研究相关资料,经讨论,形成如下鉴定意见注所有课题均按此方式叙述。

一、课题选题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该课题以阻碍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发展的现实问题的解决为目标,紧紧抓住班集体建设这一途径进行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研究,对教育改革背景下创建提高学生自主能力的德育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扎实有效。课题组组织结构合理,能认真组织开展各项培训活动,结合本校实际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指导,从课题的提出、研究方案的制定、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到研究成果的总结提升,都尽可能做到了规范、科学,三、课题研究方法选用恰当,科学性、操作性较强。该课题主要采用教育行动研究的方法,遵循引导教师边研究边实践、着力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改善教育者的教育行为、提高教育智慧的思路进行研究。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一定的创新性。

四、课题资料全面、详实、丰富。课题研究过程中注意搜集、整理各种资料,并用文字、照片、录像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了记录,真实反映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和轨迹,有利于研究者进行进一步的反思和提升,并为同类研究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做法和经验。

五、该课题研究构建 sop 学生养成目标体系、形成了“成长三部曲”德育课程、建立了班级自主管理的德育机制、开发了“我与**共成长”月主题教育、构建了相对完善的“**之星”多元评价机制、提炼了“提高小学生自主能力的班集体建设”小策略,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生活、自主管理等综合素质的发展,推动了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成长,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专家组认为,该课题研究完成了预定的研究目标,在市同类研究中居于领先水平。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对该课题的鉴定。注所有课题均按此方式叙述。建议课题组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应进一步研究班集体建设和学生自主发展的评价体系,使策略研究、活动实施与自主评价能有效结合,形成更为完整的操作体系。注根据课题实际研究情况,提出课题研究建议。

课题成果鉴定书 课题成果鉴定意见

由马树超主持的“新时期上海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作为上海市

教育科研规划项目,经过近两年的研究与实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专家组特提出如下鉴定意见

该项课题的选题和立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抓住了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多元价值观念碰撞和道德冲突的现实,在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开放性大背景下,结合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上海地区的特点,借鉴了国内外职业道德教育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有效的方法途径,对上海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为政府部门和广大职业学校的具体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咨询建议。

该课题成果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资料丰富,方法科学,分析客观。总报告与各专题报告互为补充,科研人员、行政人员与来自基层的校长、教师紧密配合,发挥了课题组成员的集体力量,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索性研究。该课题研究强调学校调研与企业调研、问卷调研与实地调研、文献调研与专家调研、宏观调研与微观调研相结合。由于组织了大量的专题调研,在现状分析和理论思辨基础上提出的对策建议就能够紧贴现实,此外在研究过程中还同步开展了不同模式的教学实验,充分体现了应用性研究的特点。

该课题总报告主要论点视角独特,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报告中提出的不少鲜活而有特色的观点,例如提出“职业道德风险”的理论概念,对道德教育体系和职业道德教育属性的分析,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引入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思路等具体对策建议,不但在职业教育研究和德育研究领域中具有一定原创的性质,而且对于职业学校和整个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实际工作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该课题在实施过程中不但进行了大量和深入的理论研究,而且进行了一系列与该课题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几种实验模式已在各职业学校的实践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形成了课题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行的显著特点,从而使得该课题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可信性和应用推广价值。所涉及的职业道德教育新思路,既适合于当前上海的广大职业学校,且对我国其他地区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因此,本课题不但充实了职教理论,也充实了德育理论,为今后我国职业道德教育的持续深入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总之,专家鉴定组认为该课题研究成果已完成预期目标要求,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希望课题组在总结课题成果的基础上再作更深入的研究,继续完善各种不同特色的实验模式。建议课题组对总报告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报送政府机构,并将课题全部成果整理修改后正式出版;同时建议市级行政部门采纳报告中具有操作意义的对策建议。

20xx 年 x 月 x 日

专家鉴定组名单

xx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xx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研究员

xx 原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级巡视员、高级经济师

课题成果鉴定书 课题成果鉴定意见

一、书写要求

国家科委 1994 年 10 月发布了新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该办法从 1995 年 1 月 1日起施行。

《办法》中有关科技成果鉴定意见有新的规定。规定如下

第二十三条 科技成果鉴定的主要内容是

(一)是否完成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要求的指标;

(二)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并符合规定;

(三)应用技术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和成熟程度;

(四)应用技术成果的应用价值及推广的条件和前景;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二十四条 鉴定结论不写明“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的,应退回重新鉴定,予以补证。

第二十五条 组织鉴定单位和主持鉴定单位应当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核,并签署具体意见。鉴定结论不符合本办法有关规定的,组织鉴定单位或者主持鉴定单位应当及时指出,并责成鉴定委员会或者检测机构、函审组改正。

二、鉴定意见书写格式

鉴定意见(草稿)

______年__月__日,_组织专家在成的“_________”课题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与会专家审阅了资料,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汇报,考察了现场(观看了_____ 演示),经质疑和讨论,形成如下鉴定意见

1、提交的技术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鉴定要求。

2、(成果的技术特点和创新点)

例在研究„„机理基础上,建立„„理论,揭示„„规律。

3、(成果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例项目开发了„„,首次提出了„„原理,对于该项技术应用,极大促进(推动)„„产业化进程。

4、(对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潜在效益做出评价。)

例①极大地提高了国家战略储备,由 20 年提高到 100 年。

②环境友好,无污染,节能减排,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③将会使得我国在该项技术的研究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对项目总体水平做出评价。)

例项目整体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创新点 1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创新点 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建议或存在问题(写明该成果目前存在的技术方面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例①建议加快该项技术的应用推广

②建议该项目作进一步研究,争取更大的突破。

注对于计划项目,如果验收会与鉴定会同时召开,在上面的鉴定意见前加入如下内容

1、合同书中要求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提主要几条;

2、写明已完成的预期成果,如样机、样品、技术指标、发表论文等。

专业科技成果鉴定 篇2

2009年11月8日, 烟台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莱州市金田农业机械研究所承担的《多功能履带式大姜收获机》项目进行了鉴定。与会专家通过现场考查、审阅成果资料并听取课题组汇报, 认真审核了山东省农业机械鉴定站《大姜收获机》检验、鉴定报告, 一致认为提供的鉴定资料齐全, 数据真实可靠, 符合新产品鉴定要求, 达到合同指标要求。

莱州市金田农业机械研究所历经2年时间, 自行开发、研制、生产出了大姜开沟扶垄收获机。该机主体结构为手扶操纵式, 通过变速箱输出轴两端增设侧传动箱, 以降低运行速度, 提高牵引力, 同时提高整机最小离地间隙;采用倒V型挖掘铲纵向切过姜垄使土壤疏松, 从而达到挖掘收获的目的。具有质量小、适应性广、操作简便、附着力强、牵引力大、油耗低、松土效果好、破碎率低、作业效率高和投资少等特点。主要创新点是手扶拖拉机履带制造 (行走机构) 及深层松土装置技术, 该技术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古陶瓷科技鉴定法 篇3

1.原理

古陶瓷是由瓷石、高岭土等天然矿物原料按照不同的配方经过各种处理手段加工成型再烧制而成,其化学组成取决于所用的天然原料、配方、粉碎、淘洗等处理方法。

首先,由于受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不同地区土壤和矿物中的元素迁移和富集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地域性。

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审美情趣的变化,中国古陶瓷胎、釉的配方也有明显的调整,如我国北方是从易熔粘土发展到高岭土加长石的配方,而我国南方则是从易熔粘土发展到瓷石,再到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

最后,原料的处理和精制也对陶瓷制品的化学成分产生影响,如淘洗可去掉原料中的粗颗粒,提高了铝的含量,同时也可降低铁、钛等着色杂质的含量。

因此,不同窑口和不同年代的古陶瓷器物,由于所用原料、配方以及制作方法的不同,其胎、釉和彩的元素组成模式也不尽相同。

2.渊源

利用化学组成来进行古陶瓷的科技鉴定研究已具有相当长的历史,早在19世纪50年代,奥地利J.E. Wocel首次提出文物的制作年代和产地可能与其成分有关。1895年,美国哈佛的Richards对Athenian的古陶瓷进行化学分析后,发现其化学组成具有有趣的一致性。1954年,美国著名核物理学家Robert Oppenheimer和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的E.V.Sayre和R.W.Dodson用中子活化分析研究了地中海地区古陶瓷原料的产地。

我国科技工作者首次利用元素组成分析法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周仁、李家治等人对陕西张家坡西周居住遗址中的陶瓷碎片进行了系统的主、次量化学组成分析,发现其化学组成与“北方青瓷”有很大差别,而相似于安徽屯溪出土的西周陶瓷碎片,表明张家坡陶瓷碎片和屯溪西周陶瓷碎片可能都是在南方烧造。

3.种类

可用于古陶瓷成分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湿化学法、中子活化法、原子吸收光谱法、X射线荧光法等。

其中湿化学法、中子活化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度,但需要取样制成粉末后再进行测试分析,这对古陶瓷器物尤其是完整器物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所以无法用于完整器物的科技鉴定。

X射线荧光法,特别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仪(见图一),具有超大样品室,对完整陶瓷样品可直接测试,无需取样,不会对古陶瓷器物造成损坏,且分析灵敏度高,分析误差通常在1%~10%,非常适合用于古陶瓷的科技鉴定。

4.操作

鉴定时,X射线荧光法利用质子、X射线等照射古陶瓷样品,使其发生反应,古陶瓷中所含的各种元素便可发射出相应的特征X射线,其强度与元素含量在一定范围内近似成正比,记录下特征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即可计算出古陶瓷中各元素的含量。把它们和取自同样窑口古窑址的标准样本的元素含量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符,即可认为该窑址标准样本的窑口和年代就是被检测器件的窑口和年代;反之,受测陶瓷器件的窑口和年代就不确定。如果检测到器物中某些元素含量异常,如Cu、Zn、Zr等元素含量很高的话,也可直接判定该器物为赝品。图二为一件待鉴定汝瓷釉的EDXRF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Zn元素的K峰,这在古汝瓷中的测试是不会存在的现象,因而可以据此判断这是一件现代仿品。

5.缺陷

上述可见,用成分鉴定法鉴定古陶瓷,除了技术和设备方面的因素外,鉴定结论的正确与否还取决于所采用的窑口标准件,以及用大量的标准件建立起来的相关数据库。但是,除了历代官窑和部分著名的民窑陶瓷外,选定标准件是非常困难的。众所周知,就算是同一窑系,在我国跨越的地域也是很广的,那么同一窑系不同窑口的胎土和釉的化学成分,会随着地域的跨越而出现明显的差异。一个完整并且权威的数据库,必须包含所有的窑口,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二热释光鉴定法7fbggbgb

1.原理

根据结晶矿物学,晶体内部是规则排列的各种原子或离子,它们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形成特有的空间格架晶格。在晶体生长过程中,一旦有杂质掺入,就会破坏它原有的规则排列,形成各种晶格缺陷。最简单的晶格缺陷有空位、填隙原子和杂质原子等,其中的负离子空位相当于一个电子“陷阱”。当有核辐射作用于晶体时,产生电离和激发,使晶体价带中的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游离出来,上升到导带,在价带中留下一空穴。电子在导带中自由扩散,当扩散到陷阱附近时,有一定的几率被“陷阱”俘获。空穴在价带中扩散,有可能被杂质形成的释光中心俘获。随着时间的积累,辐射剂量增加,晶格缺陷所俘获的电离电子和空穴数量也在增加。

矿物晶体中的储能电子受热能激发后,将从陷阱中逸出,重新与空穴结合,并以可见光或紫外光的形式释放能量。陶瓷的胎釉原料中含有各种各样的矿物晶体,如石英、长石和方解石等,其中石英晶体含量最大,同时具有最强的热释光效应。这些晶体在受到核辐射(如α、β和γ等射线)的作用时,在微观结构上产生了变化,并积累了相应的能量。因此,若把晶体加热,这些矿物晶体在历史上积累的能量会以发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而且热释光的强度与它们所累积接受的核辐射剂量成正比。由于陶瓷器物所接受的核辐射主要来自于陶瓷本身和自然环境所含的微量放射性杂质,如U、Th、40K等,它们的半衰期很长,可以看作是为陶瓷器物每年提供固定剂量的放射源。因此,热释光的强度便和受辐射时间的长短成正比,所以热释光强度又称为“热释光时钟”。

古陶瓷在烧制过程中,胎中的石英、长石、方解石等矿物原料晶体千万年原始累积的热释光能量都会因烧制时的高温而全部释放掉,就像是把“热释光时钟”重新拨回零点。但是,陶瓷中的放射性物质是烧不掉的,从它烧成之日开始,陶瓷中的晶体又以均匀的速率继续接受和贮藏辐射能量,相当于“热释光时钟”重新计时,这些辐射能就可以作为陶瓷年龄的标志。我们称这个辐射能为陶瓷总的吸收剂量或累积剂量,统称为“古剂量”。

首先提出将热释光法用于地质和考古年代测定设想的是1953年威斯康辛大学的Daniels等人。1960年伯尔尼大学的Grogler,Houtermans和Stauffer第一次探测了古陶瓷发射的热释光,同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的Kennedy和Knopff在美国科学进步会议上发表了用热释光测定年代报告。从热释光测年的原理中可以看出,与成分鉴定法不同,热释光断代不需要依靠标准器进行比较,是一种绝对断代的方法,在古陶瓷科技鉴定领域具有较大的优势,因为伪造品距今一般不超过百年,而真品通常在几百年以上,利用热释光对其年代进行测定,即可辨明真伪。目前世界上采用热释光进行古陶瓷年代测定研究和服务的,有代表性的机构是牛津大学的考古研究室,在我国主要有香港中文大学和上海博物馆等单位。

运用热释光鉴定古陶瓷时,先在器物底部取绿豆大小的样品,然后用辐射剂量照射陶瓷样品,计算出能够引发同量的天然热释光所需的辐射剂量,此剂量就是天然热释光的“辐射当量”。将测得的陶瓷每年接受的辐射剂量代入下列简单公式中就能计算出它的年龄:

年龄=辐射当量/年剂量

所以对每一件陶瓷器的断代,必须对光强度以及年剂量两个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如果能有高精度的实验数据,年代误差为10%至20%是可以达到的。

在20世纪60年代,热释光被发展成为一项考古、测年的新技术,目前这项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以适应不同检测对象的需要。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商业仪器也逐渐发展成熟(见图三)。就古陶瓷而论,上述的常规热释光测定方法对于唐代以前的高古陶瓷器断代是十分准确的。但对宋代以后的器物,特别是明清瓷,由于历史上累积的辐射当量较低,所以热释光的反应及灵敏度就变得相当低,存在较大的误差,甚至无法准确地确定器物的年龄。针对这一类器件,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Fleming等人发明了前剂量技术。所谓前剂量就是用实验室后加的人工辐射去决定古剂量。他们的主要发现是,作为瓷胎成分之一的矿物晶体石英在110℃时峰有明显的前剂量效应。只要把石英(样本)加热到500℃左右,则下一次接受相同剂量辐射发出的热释光会大大增加,而且这增加线性正比于古剂量或两次加温到500℃的热激活间所加的剂量。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前后两次施加的试验剂量的热释光来估算古剂量。由于用这方法使石英110℃热释光峰能够被测量出来,因此它的确解决了一部分宋代以后瓷器的断代问题。但大量实践表明,上述的线性正比关系只存在于年代较短的瓷器热释光性质中,对于明清以前的瓷器它往往会引起过大的误差。为了克服线性法的缺点,必须考虑热释光灵敏度和辐射剂量的非线性关系。为了这个目的,上海博物馆考古实验室研究出一个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来改进线性前剂量方法,并取得重要的结果。他们估计使用这个方法,瓷器的可测率及真伪鉴定的正确率均在95%以上。例如,他们曾对五件唐三彩样品进行了真伪鉴定,其中四件样品的年代为距今1245~1530年,应属唐代真品;一件样品年代仅为59年,为现代仿品。对四件元代云龙纹象耳瓶做了热释光测年(见图四),以鉴定其真伪。热释光前剂量法结果显示,四件器物的年代均小于50年,应属现代仿品。由于元代至正型青花云龙纹象耳瓶是元代青花的标志性器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近年仿品不断,也经常有人声称拥有类似器物。此工作因此也在文物界和收藏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过去人们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热释光高温区光强太微弱,因此不以它为研究对象。其实热释光高温峰虽然弱,但它同样包含着试样准确的年龄信息,问题只在于能否做出准确的测量。热释光技术的最新发展是热释光高温峰测年技术的出现。这项技术和前剂量方法不同,它的关键不是重点测量和研究110℃附近的低温峰对剂量的反应,而是测量300℃~500℃的高温峰,并由此计算出样品的年龄。为了克服高温区光强较弱的困难,这项专利在取样技术以及检测方法上均做出重要的改进。在数据处理方面,开发出一套基于发光反应动力学的计算机程序来分析所测得的热释光数据,系统地计算瓷胎中不同的矿物晶体对不同辐射源的反应,然后综合这些结果,计算出被测瓷器的年龄。使用这种热释光高温峰测年技术,对一批前剂量方法未能得出结果的从宋代至晚清的瓷器,以及施加过外辐照的高仿瓷进行检测,结果都得出了与器件相符合的年代结论。

5.缺陷

热释光法用于古陶瓷的科技鉴定也存在一定问题。

近年来,有些高仿瓷制造者对现代仿古瓷施加人工核辐射,以图令现代仿品混过检测成为“真品”。

对于一些古代真品陶瓷器物,如果在历史时期经历了高温或者较强的阳光曝晒,其热释光信号可能会出现严重衰减。在利用热释光方法对这类器物做真伪鉴别时,就可能因为测出年龄偏小而错误判定其为赝品。

热释光检测方法中还存在的一个致命的缺点:它是一种有损检测技术。虽然在瓷器测年中只需要在器物底部取绿豆大小的样品,但是,古陶瓷文物由于它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审美要求,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容取样研究的。

三、其他科技鉴定方法

成分法和热释光法是古陶瓷科技鉴定中理论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方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家学者也在尝试寻找其他能用于古陶瓷鉴定的科技方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最近几年尝试着利用陶瓷釉面的化学和物理学知识,把纳米科技的方法用于陶瓷考古。在数百纳米的尺度上观察到了古代陶瓷的一些可以作为鉴定依据的新现象。这些现象包括釉面上烂气泡和其中的沉积物,釉面和胎面上的玻璃体、结晶体和原料残骸的风化现象以及表面微小伤痕及其风化现象。朱清时院士认为,这些现象在目前还无法作乱真的造假,而且深入研究下去,还有可能定出古陶瓷的年代、产地和保存地等信息。

古陶瓷鉴定专家毛晓沪先生提出了古陶瓷的釉面老化鉴定法。经高温熔融形成的陶瓷釉是一种玻璃态均质体系,其内部是处于亚稳态的无序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部结构不断调整,由无序的亚稳态逐步向有序化的稳定状态转变,形成微细晶体,这就是古陶瓷釉的脱玻化现象,简称为老化。陶瓷釉老化的外观表现形式是透光性逐渐降低,对光线散射增强,因此古陶瓷的釉面看起来比较温润柔和,没有现代仿品的“贼光”。古陶瓷釉的老化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老化速度先快后慢。以景德镇青花瓷釉为例,包括经过各种作旧处理的新仿品的老化系数在0.06~0.10之间;民国至清末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12~0.18之间;清中期到明末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16~0.22之间;明早、中期产品,老化系数在0.20~0.26之间;元代产品老化系数在0.24~0.28之间。毛先生据此认为,通过测定陶瓷釉的老化系数来判断古陶瓷的真伪,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科学鉴定方法,准确率很高。但毛先生出于商业保密的考虑,并没有透露古陶瓷釉老化系数测试的具体原理和测试方法。

参考文献:

[1]吴隽,罗宏杰,李家治等.中国古陶瓷的断源断代[J].硅酸盐学报,2007,35(8):78-82.

[2]吴隽,现代科技在古陶瓷鉴定中的应用[J].文物天地,2007(4):60-61.

[3]王维达,夏君定,周智新.热释光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测定中国古瓷器年代[J].中国科学E辑 技术科学,2006,36(5): 525—540.

[4]王维达,梁宝鎏,夏君定.瓷器热释光测定年代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4,16(2):1—8.

[5]夏君定,王维达,梁宝鎏.元代云龙纹象耳瓶的热释光年代测定[J].核技术,2005,28(5):356—360.

[6]夏君定.热释光法快速鉴定唐三彩真伪[J].核技术,1993,16(4):247—250.

[7]刘有延,罗荫权.热释光方法在古陶瓷鉴定中的应用.物理,2006,35(5):438—442.

科技成果鉴定大纲 篇4

一、项目名称

二、任务来.源(国家各类计划、省各类计划,科技成果鉴定大纲。市各类计划及计划编号,无计划的写自选)

三、组织鉴定单位(河南省科委或南阳市科技局

四、鉴定性质电括小试鉴定、中试鉴定、生产定型鉴定,仅用干某些产品、工艺类型等的科技成果。其它类型的科技成果可不确定鉴定性质)

五、鉴定目的(完成计划任务。正式批量生产、应用、推广等)

六、鉴定依据(包括计划任务书、研究合同、开题报告、国家或行业标准等)

七、鉴定形式(会议、函审、检测)

八、鉴定内容(《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对各类科技成果的鉴定所规定的内容)

1、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完整,并符合科技档案要求;

2、是否全面达到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书、协书书)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

3、应用技术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成熟程度;

4、应用价值及推广的条件和前景;

5、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九、鉴定技术资料(主要技术文件目录)

-----------------

工业科技成果鉴定的资料要求

1.计划任务书(合同书)或开题报告

这是科技成果鉴定的依据性文件。包括:任务名称,任务来源、研究目的和要求、配套系统、研究和试验内容,主要技术关键及技术途径。可提供的条件(经费、协作单位等),计划进度及完成日期。

2.研究报告

这是对全部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的成果总结,是鉴定材料的主件。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过程概述,可选择的研究方案和实现途径,研究的产要内容,理论分析的实验结果、分析、比较与结论,存在问题,改进意见,文字说明及有关图表;研究报告是评价成果水平的主要依据。

3.技术指标测试报告

这是产品或工艺进行技术指标测试的结论性资料。包括:基础上名称及内容,原订指数及测试结果,测试条件和方法,测试数据和图表,环境试验后的特征及结论等。

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权威性,选择检测机构,要尽可能从国家科委,省科委认定的检测机构中挑眩

4.质量标准

这是根据当时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技术经济水平,对产品质量所作的规定,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几个层次。质量标准(技术条件)是对产品的性能、参数、指标、质量、规格以及试验、工艺、检验等方面所作的技术规定,是产品的生产和使用部门的一种共同技术依据。其内容主要包括:前言(编制说明、产品定义及功能);目的和用途;文件与配套产品工作示意图;技术要求,外形尺寸及主要技术参数;试验方法验收规则;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等。

5、设计与工艺图表

设计与工艺图表就是指我们所称的图样(图纸(及生产工艺流程图之类的图表,它包括总图、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成套设备平面布置图等方面的内容。

6、国内外技术情况对比材料

这介绍国内外同类产品技术状况的情报调研报告,鉴定材料《科技成果鉴定大纲》。包括:说明同类对比产品的生产年代及先进程度、列出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性能对比情况分析和结论等。

7、查新报告

查新报告是科技信息机构出具的检索材料的查新结论报告。它是通过文献检索,以文献作依据,抓着具有实质性的内容、特征、性能、指标等,经过对比分析真实地反映查新项目在国内外所处的位置和技术水平。

《鉴定规程》规定查新报告应由国家科委、国务院有关部门及省科委会认定的,有资格开展检索任务的科技信息机构出具。

8、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这是对产品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而编制的报告。包括。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研究内容、预计达到的经济指标、投入劳动量、经济分析(价格、实际收支等,经费总算及课题实际总支出的分析比较)技术效果、经济、社会效益和结论等。经济效益主要是指直接经济效益、潜在经济效益和二次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成果应用后获取的效益。二次经济效益是他人应用成果后产生的效益。潜在经济效益是在适用范围内推广应用可能取得的效益。社会效益是指对社会的影响,例如环境和生态条件改善等。对上述各种效益都应进行分析和计算。

9、用户使用情况报告

这是反映产品整体质量和使用效果的反馈性报告。它包括:产品名称、使用条件、运行、使用时间。产品质量稳定程度、使用及维护方便程度,外观质量和同类产品比较、存在问题、改进建议等方面内容。

农业科技成果鉴定资料要求

1、成果鉴定大纲

2、计划任务书(合同书)或实施方案

3、研究(推广)总结报告。包括研究方法、试验数据、试验结果及结果分析等,采用技术路线有何突破性进展和创新,推广应用的范围、措施,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进行系统论述。

4、栽培技术规范(要点)

5、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方法对比情况

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7、应用证明

8、查新报告

9、附件:论文、专利、评价证明等

---------------

医疗卫生科研成果总结报告的撰写要求

卫生成果的鉴定材料一般按照内容提要、主件、附件的格式整理。已件为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全部内家。附件一般包括病例及统计表、随访报告、近期成果综述、发表论文、用户证明以及查新报告等。临床研究和试验研究总结报告格式如

下:

一、临床研究总结报告

临床总结报告的内容包括题目、提要、概述、一般资料与论断标住(包括中医、西医、纳入、排除标准)、观察方法、疗效标准、治疗方法、疗效结果(包括图表和典型病例)、讨论与结论。试验设计、总结、各临床负责人员的姓名、专业、职称及课题负责人签字;各临床研究单位盖章等。

1、题目和概述:临床总结的题目要指证明确,一瞬采用中医的病名加病证,必要时可话号内注明西医病名,副标题注明临床观察的例数,不包括对照组病例。概述简要说明进行该研究的动机、目的、意义和结果。

2、一般资料:要求说明全部病例来源叫1诊和住院病例的比例;男女病例数和比例;不同性别的年龄分组,在年龄分组一p要根据研究的不同病症决定年龄分组的跨度,平均年龄均数和标准设;病程分段和平均患病时间及标准误;合并其它病症的病例数;曾经治疗情况等与疗效或研究结果有关的因素。观察组与对照之间各因素进行均衡性分析;并进行病例的态势分布,检查是否属于正态分布一般资料最好用表格表达,尽可能明白易懂。

3、诊断及疗效标准:要采用国颁或部颁统一标准,明确说明纳入制排除标准_如论断标准中,以证候为主体、以中医病名为主体和选择最新的.具有特异性的检验指标,首选最新的专业化标准和国标、部颁标准,《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可作为参考,在无现成标准时,可依据个人经验及高校教材制定诊断和疗效标准,但必须合理,能够反映临床实际情况。

4、观察方法:该项内容包括有用药、观察指标、统计方法等。用药要将观察用药介绍清楚,属于新制剂对,要介绍药物组成、简单的制剂工艺。药物的产地、基源、采收时间、药物制剂提供单位、生产日期和拉卜七对照用药的产地、厂家、出产日期、批号;观察用药和对照用药的用量、方法、注意事项等也要详细列出。并详细介绍险 机、盲法、对照等细节。随机要写明采用的方法和毗例;盲法要介绍宫法的条件、破盲的条件、时间、手续等;对照要写明采用的对照方议和分组情况。

观察指标项目简介所观察的症状、体征、生化检验得标,安全性体疗效性的观察项目等。所观察的指标要与结果分析中的相对应,设计的指标若在观察中意义不大者可以略写。

科技成果鉴定方法 篇5

一、鉴定应具备的条件

1、列入省、市计划的项目;

2、科技成果查新报告时限不超过6个月;

3、临床应用研究类项目,国内正规出版的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著3篇以上(至少1篇核心期刊),病例数应不低于100例;

4、基础研究项目应当在国内核心期刊学术杂志发表论著性文章3篇以上(鉴定材料中不需要典型病例、应用证明)。

二、鉴定流程

(一)准备鉴定材料

下载“成果鉴定用表”(医院网站教学科研版块下载),填写鉴定用表,准备鉴定材料。电子版鉴定用表填写完成后,请到科研处预审,审核通过后再打印。请不要打印填写说明。鉴定材料包括:

1、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

2、立项批文(科研处提供)

3、科技成果鉴定大纲-函审

4、工作报告(请按照提纲撰写)

5、技术报告(请按照提纲撰写)

6、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7、查新报告(由沧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提供)

8、典型病例(3-5例)

9、应用证明(除本单位以外的另两个单位提供,加盖公章)

10、已经发表的论文(期刊封皮、目录、论文)

11、科技成果鉴定函审表(下载)(7份)

(二)申请鉴定

申请人带全套的鉴定材料到医院科研处审查盖章后,到医院院办室加盖公章。并依照以下流程申请鉴定。

1、市计划:携带全套鉴定材料(1)到卫生局科教科,在《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填写意见盖章;(2)到沧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在《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填写意见;(3)到沧州市科技局成果市场科审查材料,同意申请后,取得《科技成果鉴定受理通知书》。

2、省计划:携带全套鉴定材料(1)到沧州市科技局成果市场科,在《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填写意见盖章;(2)到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同意申请后,取得《科技成果鉴定受理通知书》。

(三)组织鉴定

1、采取函审形式鉴定。聘请的函审专家必须是相关专业、高级职称、有权威性、代表性(每个单位不得多于2人),专家总数不得少于7人。《科技成果鉴定函审表》经沧州市科技局成果市场科或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盖章后,才能由专家填写函审意见。

2、制作《科技成果鉴定证书》10份(鉴定证书鉴定意见打印版页面与主持鉴定单位意见页面必须做成一张纸的正反面)。

(四)颁发证书

市计划:带《科技成果鉴定受理通知书》、全套鉴定材料、《科技成果鉴定证书》10份到沧州市科技局成果市场科审查后盖章生效。省计划:要求如上,到沧州市科技局成果市场科审查盖章后再到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办理。

(五)成果登记

(1)下载并安装简易科技成果登记系统,填写相关数据,导出数据。将数据发送至kjzhzx@vip.tom.com,等候回执。

科技成果鉴定材料要求 篇6

1、鉴定大纲

(1)鉴定依据;(2)鉴定具备的条件;(3)鉴定的目的;(4)鉴定内容;(5)鉴定程序。

2、计划任务书或者合同书

(1)计划任务书:是指科技行政部门或者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科技项目计划,须提供计划任务书原件或者复印件。

(2)合同书:是指受托研究或者合作研究所签订的研究开发合同书(或者合作协议),须提供合同书原件或者复印件。

(3)自行研究开发的(计划外)科技成果无需提供上述文件。

3、工作报告

(1)选题立项的背景及其目的、意义。

(2)技术方案的论证和研究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等。

(3)项目研究进展基本情况,如工业项目的试制、试产、试销、试用,农业项目的试种、试养,医药卫生项目的临床观察及应用等情况。(4)研究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5)计划任务目标与项目已完成任务指标对比表格,以及未完成计划任务目标的原因说明。

(6)研究工作的主要经验与体会以及下一步的研究发展目标等。

4、技术报告

(1)采用的详细技术路线,技术原理及主要技术特征。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业项目需主要工艺、技术参数,装备水平,检测手段,原材料来源及消耗情况,环保、安全及卫生状况等;农业项目需试验设计,试验材料,试验方法,试验对比数据等;医卫项目需各种实验数据、图表(图片)、统计分析,主要技术指标测试结果,临床研究病例数及对照研究资料,随访资料及应用反馈材料等。

(3)技术创新点,技术的新颖性、先进性、适用性和成熟度,主要技术指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先进水平的比较,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作用意义。(4)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条件及前景。

(5)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意见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设想等。

5、查新报告

国家科技部、国务院有关部门或省科技厅认定的检索机构出具的检索资料和查新结论报告。需要与国际同类技术和产品进行比较的项目,必须提供国际联机检索的材料。

6、经济效益(一次性或一年的直接效益)、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包括经济规模成本构成、节能降耗、年新增产值、年实现利润和税收、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市场需求预测及推广应用前景等。

7、用户使用情况证明材料

用户意见由直接使用的单位提供,不得少于2份。

8、特殊要求的有关文件

涉及消防、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项目,须有相关主管部门出具的综合述评报告或证明。

9、测试报告

凡需测试的项目,须经国家、省科技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测试分析报告及主要实验、测试记录报告(含原始记录)。

10、设计与工艺图表

属产品类科技成果,须提交设计文件、工艺规范、有关图片图样、产品使用说明书、标准化审查报告、主要生产设备清单等。

11、质量标准

属产品类的科技成果,须提供产品或技术的相关标准,没有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必须制订企业标准,并经市级或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查备案。

12、其他文件资料

(1)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具备的其他文件。

(2)局部技术已获专利的须提交专利证书复印件。

(3)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发表、交流的论文,须提交论文原件或复印件、获奖证书,或者被他人引用的效果情况及推广应用情况。

13、主要完成人员

专业科技成果鉴定 篇7

项目负责人钱秋兰介绍了项目的研究成果,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胡芝娟介绍了项目的科技查新以及推广应用情况。与会专家仔细审阅了鉴定材料, 经质询和讨论, 一致认为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在药剂、脱水工艺及控制系统具有显著创新性, 总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本项目研发历时近五年, 针对不同区域污泥特点, 开发出了经济高效的污泥脱水复合调质药剂, 经第三方权威部门测试, 脱水泥饼含水率低于55%。开发出“预膜”脱水工艺, 在相同药剂加入量的前提下, 进一步降低脱水泥饼的含水率5%~8%, 缩短脱水周期三分之一。开发出系列化的污泥深度脱水工艺系统及工艺自动化控制程序, 确保脱水工艺对不同泥质有很好的适应性。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桐乡申和水务100t/d污泥深度脱水减量化工程项目, 脱水泥饼含水率50%, 污泥减容明显, 药剂成本低, 经济效益显著。脱水泥饼在上海万安集团有限公司水泥厂进行焚烧, 该脱水药剂的添加对水泥熟料生产工艺无影响, 并有效降低了氮氧化物排放量。

关于文物科技鉴定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8

一、文物科技鉴定的必要性

近代历史学家王国维注重新发现,开拓学术研究方法,把乾嘉学派的传统考据和出土新材料结合起来,创立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成就现代学人治学新境界。当今考古界推崇三重证据法,即实物遗存、文献材料加实验室数据(科技手段)。文物鉴定界有识之士也提出科学鉴定这一概念,即“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科学鉴定”。传统鉴定应是多人组成的鉴定小组共同鉴定,科技鉴定应是联合多种科技方法共同鉴定,这是将失误减少到最小的根本办法。

近年,文物艺术品作为兴趣收藏和理财投资标的,受到社会较多的关注。市场对文物艺术品的需求很大,文物造假应运而生。为了能够以假当真,新近的考古成果和眼学鉴定经验被应用到文物造假行业,新技术新设备也应用到文物复仿制过程,复仿制手段日新月异,文物和其复仿制品的相似特征越来越多,真品和仿品之间的界限似乎越来越模糊。这种造假是人类技术手段的进步,对文物市场、收藏者、鉴定者而言,却是地雷炸弹。诚然,仿品终究不是真品,仿品也无法代替真品,笔者本人相信,也很羡慕大师、大宗师级鉴定大家的敏锐洞察力和超人感觉,但是对于大多数职业鉴定人员和业余鉴藏家来说,传统的眼学鉴定——即依赖人的感官,眼观为主,辅以鼻嗅、耳闻、手掂,甚至舌舔——其鉴定风险将越来越大。毫不讳言,文物鉴定,可能会成为一门高危职业。科技手段已经介入文物造假过程,科技手段也应当加入到文物鉴定领域,即科技造假,故科技鉴定。科技鉴定是必要的,科学鉴定的理念正获得行内越来越多的认可。

二、科技鉴定和传统鉴定的关系

首先,认识到传统鉴定与科技鉴定各有优缺点。前者,无损、快速便捷;主要依赖鉴定人员鉴定经验的长期累积,鉴定结论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鉴定人才培养周期长。后者,检测结果客观;有些检测方法需要取样,对器物有一定的损伤;有些方法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有些检测分析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无论传统鉴定还是单一的科技鉴定,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准确。两者应该互补互证,合作发展。传统目鉴和科技鉴定结果不尽相同,有时会有冲突,这种碰撞是好事,至少说明有一方研究得不够,矛盾可以促进双方靠近真相。如,在传统目鉴结论非常统一的情况下,科技鉴定研究人员可以借此检查自己的测试过程,检讨问题所在,修正自己的测试方法,甚至从理论上研究新的解决办法。再如,在科技数据非常完美,多次无误,目鉴中有争议的鉴定人员应该再多找几个同行探讨,以提升自己的鉴定水平。双方合作互补,多些“+”、少一些“-”。双方多沟通,勇于自我检讨、修正、调整,甚至否定再重建。关注最新田野考古报告和技术应用突破的文献都可以帮助双方提高认知水平。

笔者认为,科技鉴定不会取代传统目鉴,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科技鉴定只是目鉴的辅助手段,科技鉴定将为目鉴提供越来越多的数据支撑;科技应用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等科技鉴定发展成为完善体系时,才能获得更高的地位。

三、科技鉴定的作用和适用性

文物鉴定主要有年代、材质、作者、产地、工艺、艺术审美、人文历史、社会风俗、价值等方面内涵,其中年代、材质、作者、产地、工艺可归为通常所说的文物真伪鉴定内容,其余属于较高层次的文物鉴赏范畴。文物科技分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主要集中在文物保护、修复领域,但从方法原理上看,这些方法均可以辅助文物真伪鉴定。按实际应用效果看,可分为直接测年、综合分析两大类。

顾名思义,直接测年即直接判断出其年龄,现有树木年轮断代法、加速器质谱碳14断代方法、释光测年技术、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法、古地磁学测年法、铀系同位素断代法、钾一氩断代法、裂变径迹法断代等。目前,文物鉴定领域应用比较成熟的是加速器质谱碳14和释光测年技术。碳14的适用范围是骨头、木材等含碳材质,释光测年技术适用范围是陶瓷器。

综合分析,即通过多种物理、化学方法检测分析,有针对性地获取对象的特征信息,达到判断其属性或范围的目的,如材质分析、成分分析、微观形貌分析、金相分析、结构分析等。材质分析,因某一材质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物理参数是确定的,可针对其中一项或多项进行检测,如物理学中的密度、硬度、折射率三个参数基本可以区分各种宝石、玉石、矿物。成分分析,如陶瓷器通过对胎、釉、彩中常量、微量、痕量元素的分析,经数据库比对,判断其可能的产地和时代;通过对书画颜料、墨、印成分的分析,获取年代和作者相关信息。微观形貌分析,如通过显微镜观察铜器表面,可根据铜锈的结晶形态及生长状态鉴定其真伪,可根据锈蚀状况判断器物埋藏环境;可根据玉石加工微痕判断其加工工艺。金相分析,分析器物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的相变,判断器物经过的锻炼、淬火、回火等工艺特征。结构分析,如书画载体纸绢结构隐含的年代、产地相关信息。

这两大类科技鉴定方法,直接测年的结果是明确的,误差的存在也是必然的。综合分析方法中,材质鉴定是明确的,应是没有争议的,如激光拉曼技术和红外光谱技术,凭指纹光谱可快速鉴定材质。其余的方法,“否定”的结果是必然的,“肯定”的结果或只是“可能”,如瓷器釉中有氧化锌、氧化锆的含量较高,可以判断釉料中添加了消光剂,是瓷器作伪证据,完全可以凭此“否定”;如在早期书画中发现了晚期合成颜料,考虑是仿品或经修复;再如,某件瓷器胎、釉的成分和某个历史时期某地(窑口)的瓷器接近或基本吻合,这种“肯定”只是可能。

nlc202309012035

对于鉴定方法来说,科技不是万能,每一种方法都有优点和不足,有适用范围和限制。技术方法建立在理论模型上,理论模型往往针对特定对象,如碳14,对于金属器、瓷器、玉器是无能为力的。多种方法联合起来检测分析,尽可能多地获取、解读这些信息,我们就会离真相越来越近。

对于器物而言,除基础研究外,如果明显属于真品或仿品,即行内称之为“开门见山”的,通常没有必要进行科技鉴定分析。同一来源的大量器物只需要挑选若干件不同类型的标本进行检测分析。毕竟,测试可能会对器物产生一定的损伤,测试也需要成本。

四、误差的问题

误差按来源分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物理上定义与实验者主观操作无关的误差为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不精确,或实验方法粗略,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的,涉及到方法原理、仪器结构等基础技术层面,要减小系统误差,须改良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设计在原理上更为完善的实验,相对于传统的文博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更新速度大于应用需要。偶然误差是由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测量仪器、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的。偶然误差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偏小的概率相同,可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少,次数越多,这个平均值越接近于真实值。绝对误差是实验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数,绝对误差与真实值的比值为相对误差,因真实值不可知,可用平均实验值代替。

对于直接测年方法,加速器质谱碳14断代方法误差很小,有文献称不超过0.3%±18年,但有人质疑地球大气层碳14的均衡假设。相比碳14,热释光测年误差更大,200年到2000年的标本,理想条件下相对误差5%,相对误差10% - 20%也是正常的。对于新仿品来说,相对误差会更大,如真实年龄为1年,测试结果为3年,绝对误差是2年,相对误差是200%。热释光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如有些矿物会出现令人麻烦的“异常衰退”,这些衰退没有规律,其稳定性比理论上计算的差;样品不一定是单一矿物,不能保证有坪,这时只能测一个非常粗糙的古剂量,估计一下样品的新旧;有的样品如陶器之类,古人在烧制时火候不足,温度不够,致使烧好后“热释光时钟”并没有被古人拨回零点;样品可能被热释光灵敏度高的矿物污染。很多时候是样品本身决定了误差。总体来看,热释光方法用来分辨陶瓷新旧、真伪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断代还需要结合传统的眼学鉴定。

在综合分析中,定性分析一般不存在误差,即便存在也不影响分析结果,如光谱分析中,指纹光谱是唯一的,微小的偏离可以忽略不计。在定量、半定量分析中,很多是统筹考虑多个参数,存在的误差通常也不会影响结论。综合分析中材质鉴别是可靠的,否定结论多是可信的。

五、取样损伤的问题

首先,我们认识到在器物上取样是对器物的一种伤害。相对于取样损伤文物,人们更愿意用新技术、新方法修复、加固文物,或延迟文物老化、衰败进程。笔者认为,如果一件器物存疑,真假难辨,而某种科技手段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适当的取样是可以考虑的。以热释光测年技术为例,根据笔者取样案例来看,存在几点有趣的经验:①对于修复品、陶瓷残件或陶瓷碎片,委托人都可以接受;对于完整器,在上面钻取一个绿豆大小的孔洞,多数人需要考虑。②如果同类或相同来源的器物有多件,委托人愿意选择其中一件来取样测试。③如果送鉴物属于仿品的可能性很大,委托人多能承担取样的损伤。④中青年易于接受取样损伤。⑤如果检测结果表明是真品,委托人不会修复取样痕迹,反之,委托人可能会寻求修补损伤。随着文物修复技术的普及,人们对待取样损伤的观念也在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承受取样损伤。

基于文物保护的原则,笔者认为,检测结果出来之前,所有送鉴物品都应当以文物待之,工作人员应当尽量减少取样损伤,取样量应止于够用,还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①取样不影响器物使用功能,对器物而言,可小残不可废,如盛水器,取样不能影响储水功能。②取样损伤应是封闭的,不能形成开放式伤口,所渭封闭式伤口,即损伤当时定型,不会再扩大、加深,如图一;而开放式伤口,如冲、裂等,随着时间的延长,伤口不断扩大,如图二。③取样应考虑到尽量不影响美观,不影响展陈效果,不减损艺术价值。如人物塑像,应选择底部和背面、侧面不显眼处,当避开正面、头部和重要彩绘、纹饰部位。

六、小仪器、小工具

也能起大作用

谈到科技鉴定,容易使人联想到几十万、数百万的高尖端专用设备,其实几百、几千元的小工具有时也能起大作用。对于人员编制较少、经费不多的鉴定机构,可以选择一些物美价廉的小仪器、小工具。放大镜和聚光小电筒就不必多说,工作人员可能都有。如硬度计,可以很容易让某些合成材料仿制品显形。密度计几分钟就可以把冒充翡翠的B货翡翠、染色马来玉、大理岩等打回原形。查尔斯滤镜、荧光灯对人工染色、注胶的鉴别大有帮助。通过折射仪、偏光镜、分光镜可以了解宝石、矿石的折射率、消光性、吸收光谱等物理参数,辅助真伪鉴定。便携式显微镜,是高仿书画印刷品的克星,是鉴定人员寻找蛛丝马迹的神器。这些小仪器、工具的配置成本很低,或几百、几千元,相对贵的也就万元左右,实用经济,操作简便,维护简单,不需要专门的理科背景,适合小型机构和个人爱好者。

七、科技鉴定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基础研究的积累,科技应用越来越普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1.微损、无损。取样损伤妨碍文物科技鉴定工作的开展。随着光电、电子、光谱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损、无损将成为技术、仪器发展的目标,如X荧光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无损探伤仪等原本就可以无损检测,仪器厂家为了迎合文物领域的特殊需要,增大仪器样品仓空间,或增大有效工作距离,或配置立体支架,其目的就是为了在不用取样的提前下完成科学检测。

2.原位。现场检测的需求越来越多,便携式仪器的研发速度在加快,近年诸如便携式红外光谱仪、便携式拉曼光谱仪、手持X荧光光谱仪等便携式仪器越来越多地用于文物检测分析领域。相对而言,便携式仪器性能(分析精度)不如实验室用固定装备,但也在逐渐提高。

3.快速检测。快速检测也将成为仪器的重要指标,一个费时太多的检测方法或改进或淘汰,如碳14测年,从Beta粒子法改进到加速器质谱技术。材质分析领域,红外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仪检测一个样品只需几分钟时间。

4.多学科交叉、联用。在技术基本原理不变的情况下,仪器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在改进,集多学科多专业于一体,或多种仪器设备联用,如傅立叶红外一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等。仪器设备一机多能、一样多测能够降低购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仪器和样品使用效率。考虑到单一手段的风险和局限性,多学科交叉、仪器联用,多种方法共同分析、同时分析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5.科技鉴定系统分级运作平台的建立。“互联网+”已处风口,考虑全国各地小型单位发展成本以及运行效率,科技鉴定系统分级运作模式可能出现,如国有大型文博单位或科研机构承担大量基础性研究、构建并维护数据库共享平台、完成数据综合分析,地方机构负责数据采集交换、数据初步分析。

作为一名从业者,笔者切身体会到社会各界对文物科技鉴定工作与日俱增的需求,也充分感受到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殷切期望,近两年我们业内不少文博单位已积极关注或启动这项工作,以全国文物鉴定站系统为例,十年前广东站孤军作战,近两年内蒙、河北、陕西、海南等鉴定站已开展或筹备开展科技鉴定工作,文物科技鉴定队伍在壮大发展,趋势喜人。我国历史悠久,作为灿烂文明的物质载体——文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时间跨度长,材质、原料复杂,工艺技术变化多,保存环境差异大,单一的鉴定方法和规律只能解决很少量的现实问题。我们只能从某一点,如某一区域、某种材质、某段时期、某种工艺等,逐渐寻求突破,进而汇集成体系。文物科技鉴定技术体系的建立必定是一项浩大的、不断完善的工程,需要大量社会资源和多种学科力量共同参与。当今社会,技术快速发展,从实验室研究到广泛应用的时间间隔大为缩短,正所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对于文物科技鉴定工作,适逢天时地利人和,需求和技术一定能够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科技成果鉴定材料内容格式 篇9

鉴定大纲

鉴定材料之二

****研制工作报告

1、立项背景

2、研究工作进展:

整个研究工作分三个阶段:

2.1第一阶段

2.2第二阶段

2.3第三阶段

3、主要工作:

2.1 *技术的研究开发

2.2 **技术的研究开发

4、应用情况及效益

5、项目实施后的效果(小结形式)

附研制人员名单

鉴定材料之三

****技术报告

摘要

1、前言

1.1项目背景

1.2主要用途

1.3意义

2、项目的提出

2.1概述

2.2国内现状对比分析

2.3主要特点

2.4关键技术

2.4.1*技术

2.4.2 **技术

2.5创新点

3.技术研究方案(结合主要特点、关键技术与创新点)

3.1*技术

技术原理

研究方案

实施效果

3.2**技术

技术原理

研究方案

实施效果

4.应用效果

5总体性能比较和技术创新点(性能比较、主要技术创新点、推广应用)

鉴定材料之四应用情况报告

鉴定材料之五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效益=收入——支出

专业科技成果鉴定 篇10

一、客观认识传统鉴定方法

我们应该客观地认识到,对于任何一件文物艺术品的鉴定行为,都应该是对它进行研究和认识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长与短、难与易,一是取决于专家对这件文物艺术品的熟悉程度和认知程度,二是取决于这件文物艺术品自身所具有的复杂程度。传统的鉴定方法就是“眼学”和“经验学”。传统的鉴定方法,是要靠一个十分敬业的从事文物艺术品鉴赏的工作者,在经过长期的、认真的、刻苦的、专心的甚至是枯燥而寂寞的学习和实践之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这样一个反复地学习实践过程,在对某一个历史时期的或者是某一个品种、品类的文物艺术品进行反复的、深入的、多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后,才可能对所研究和熟悉的某一品类的文物艺术品的时代特征与风格以及个人艺术表现形式与特征,有比较全面地把握和认识。正因如此,他们才能成为一个有一定眼力的、高水平的、资深的文物艺术品鉴赏大家。毫无疑问,这样的鉴定专家是值得认可、信赖和尊敬的,他们的权威不是谁授予的,而是建立在他们扎实的业务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渊博的知识修养,严肃的职业态度、高尚的人品道德,是行业内和社会以及广大收藏爱好者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仰。特别是像张珩、冯先铭、刘久庵、史树青、徐邦达、马承源、谢稚柳、汪庆正、朱家溍、王世襄等老先生,遗憾的是他们都已经离开了我们。

如果说一个文物艺术品鉴赏工作者,什么都能看,无论是古代的,还是近现代的;无论是书画、瓷器、铜器,还是玉器,杂项等,真伪都能看,那他一定是一个伪专家,至少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或者是缺失严肃认真态度的鉴定专家。虽然文物艺术品鉴定中确实存在着某些共性之处,但文物艺术品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一个真正的负责任的鉴定专家是不会随意地去肯定或否定一件文物艺术品的,除非是那些“大开门”文物艺术真品精品,或者是仿制极差的“地摊货”。因此,鉴定专家的知识水平、和鉴赏能力,与他的职业态度和人品道德同等重要。

在我们用传统的鉴定方法长期从事文物艺术品的鉴定工作中,也应该感觉到:传统的鉴定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专家的知识结构与工作经历,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师承关系,专家在鉴定中的个人喜好、情感、侧重点与外来因素的影响,以及专家在鉴定中的某些不规范行为等,传统鉴定方法的主要依据和辅助依据也就是文物艺术品的时代风格、个人艺术风格和局部特征,这些信息基本上是来自于文物艺术品的表面,也就是“肉眼”或者是借助于放大和显微设备能看到的现象,而鉴定结论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做出的分析和判断。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的鉴定方法还做不到对一件文物艺术品进行一个由里到外、由面到质的全面认识。

如果我们将科技检测手段运用到文物艺术品鉴定中来,就好比医生给病人看病,先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了解和初步诊断,再通过医疗仪器进行化验检查之后,经过分析再进行确诊,就会最大可能的减少误诊率。也许我们在对文物艺术品进行科技检测的过程中,会出现传统鉴定与科技检测分歧较大的情况,这就更要求我们对这件文物艺术品进行深入的认真研究,也可以采用先搁置的办法,等进一步获取资料信息后,再进行研究并做出结论也不晚。对于传统鉴定和科技检测结论相吻合的文物艺术品,则可以建档归案,收藏研究、陈展利用。

二、科技检测的现状与利用

目前国内有不少的博物馆(院)、科研部门、鉴定评估机构,在科技检测服务于文物艺术品鉴定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工作,还是值得肯定和支持的。

X光探伤成像系统:可以利用X光穿透(不同材质、部位、厚度)器物时因透过X光强度不同所形成的灰度差而成像。该方法几乎适用任何质地的文物或艺术品,属无损分析鉴定。对青铜器、古陶瓷、书画(壁画、油画)可做分析鉴定。如对青铜器(X光片)可做铸造结构、(模糊或锈层下的)纹饰、铭文、修补痕迹做分析,对造假特征易辨识,易做出真伪判定。对古陶瓷和书画亦如此,尤其对古陶瓷的修补、模糊图案纹饰;书画的绘画特征、模糊或隐藏图案的揭示均有重要作用。

热释光光释光年代测量仪:可以用于对古代陶器、瓷器(三彩器)的年代测定或真伪鉴别。陶瓷器中一般含有石英、长石、方解石等矿物颗粒。陶瓷器最后一次高温受热(如烧造)时,上述矿物中高能级中的电子向低能级跃迁并产生释光而清零。之后,在宇宙射线和埋藏土壤中放射性元素射线的不断辐照下,陶瓷器接收总吸收剂量,大量电子重新跃迁到高能级。测定陶瓷样品时,用人工(高温)加热或光激发,使电子重新从高能级跃迁产生光释光,测量光释光强度获知陶瓷器的总吸收剂量,而对特定年代和埋藏环境的陶瓷器,其年吸收剂量率为常数。于是,陶瓷器的(烧造)年代一总吸收剂量/年吸收剂量率。对陶器测年精度较好,误差10%-15%左右。对瓷器,因高温烧制,石英等矿物有晶体结构畸变,测年精度差些,但可用于器物的朝代判别。因需取少量样品,光释光方法属微损分析。

显微拉曼光谱仪 可用于各种无机物、有机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对书画(其纸张、墨迹,印章)、(壁画)颜料、油画、玉石珠宝中的物质结构、成分做检测,与真品的相应的物质结构、成分作比较,可进行真伪鉴定。尤其该仪器的外置可移动探头和显微定位系统可进行艺术品的局部微区的原位检测,极具灵活性和可靠性。该方法属无损鉴定。

场发射电镜:可用于对几乎各种质地的古代文物(金属器、陶瓷器、纺织品、书画等)样品做显微形貌、结构、织构的图像观察,与能谱仪(EDS)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一体化系统配接和连用。能谱仪(EDS)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系统(EBSD)能分别提供扫描电镜中样品的化学和晶体结构信息,并能进行材料结构的相鉴定和多相的鉴别。能对观察区域做实时的成分和晶体结构分析(EBSD)能对古陶瓷、金属器做相鉴定和多相的鉴别。作为一种基础仪器,在各种质地的文物或艺术品鉴定中有重要作用,根据文物尺寸可做无损或微损分析鉴定。

微聚焦X荧光能谱仪和便携式X荧光能谱仪能分析古陶瓷、金属器的化学组成。通过分析器物的X荧光能谱得到器物的主、微量元素含量,与标准器或数据库做成分比对,判别检测器物的真伪。

双通道多光谱光纤光谱仪:可以不受文物大小的限制,检测到绝大部分手不可以触及的部位。可以对固体(甚至液体、气体)中元素做快速定性定量分析。光谱分析范围是200-2500nm,即紫外、可见光、红外三个光谱波段,光学分辨率0.1nm(FWHM),检测灵敏度达到ppm量级。可以观察发现很多肉眼看不到的信息,用脉冲激光器作激发源,光束极细,作用时间极短,对各材质的绝大多数文物如金属、合金、陶瓷、玻璃、玉石珠宝甚至书画(其纸张、墨迹、印章)、(壁画)颜料、油画中的元素或微量元素含量做定性识别和定量分析,可以做大量真品文物的检测并尝试建立数据库,通过与(真品)标准数据库的比对,可做到对文物或艺术品的无损鉴定。适合于所有无机物及矿物。

便携式红外光谱仪:用红外吸收光谱是化合物鉴定和定量分析中最有用的方法之一。在文物或艺术品鉴定中,可对青铜器(锈蚀或赝品中使用的无机、有机物)、书画(其纸张填料、墨迹、印章)、(壁画、油画)颜料、丝绸、漆器涂层等所含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与真品中相应的物质种类和含量作比对,鉴定文物或艺术品的真伪。属无损或微损鉴定。

超景深视频显微镜:可以观察传统光学显微镜由于景深不够而不能看到的显微世界,实现超高分辨率观测和实时保存图像。文物及艺术品具有各自的微观特征。如古陶瓷器的胎釉、制作烧结工艺、纹饰图案特点;金属器(青铜、金银器)的铸造、锻造、打制等工艺特征和纹饰、铭文等;书画的纸张、笔迹、墨迹、印章;丝绸的制作工艺等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显微特征。仅在肉眼的观察下,有些特点并不能观察到,而这些特点往往是文物和艺术品的独有特性。造假者虽然能大致仿制出以假乱真的赝品,但真品的微观特征往往是当时历史文化、制作工艺、制作者的内心感悟的“痕迹”,却极难仿制。通过对古代文物的细节加工工艺进行观察研究,从文物的微观找到线索如字画墨迹与纸张和绢丝纤维结合状况、以及文物加工等痕迹和真品文物进行对比判断文物的真伪。这正是超景深视频显微镜优势所在,能无损地鉴定文物和艺术品。

如果说我们国内目前有一个权威、也是具公信力的、运行也是规范的、而且是具备非常完善、准确的一套关于苏轼书法作品数据,那么,《功甫帖》的真假之争还需要那么长时间吗?那么,在书画鉴定中也就不会出现“十个专家、九个意见”的乱象,也不会把科技检测的目光投向牛津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了。所以,科技检测手段在国内的文物艺术品的鉴定中,不是没有必要,而是十分必要。

三、使用科技检测必须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把科技检测更好地运用在文物艺术品的鉴定业务中,提供更准确的可靠数据,使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如果要科技检测更好服务于文物艺术品的鉴定,必须解决好几个问题:

首先是所有检测对象的数据库建立,每一个类别的文物艺术品都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数据库,这是前提,否则就没有资格进行文物艺术品的检测业务。这是一项严肃认真、复杂而艰苦细致的工作。获取数据的标本来源,必须是真实可靠的,标本的不可靠肯定会导致数据的不可靠,用不准确数据去审定鉴定对象,那肯定是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可能还会给鉴定行业带来更加的混乱。

其次是国家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因为仪器设备的不同、标本的来源不同、采集方法和采集部位的不同、文化类型的不同以及地域的不同,所得出的数据也不会相同,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数据综合分析研究部门。否则,各自按照各自的数据去审定器物,肯定得不出一致的结果。

再次是传统鉴定方法和科技检测手段的如何衔接,传统的鉴定方法是人文学科,而科技检测是复杂的理科领域。从事传统鉴定方法的专家很难搞懂那些科技检测中的化学名称及数字公式,也不懂得设备仪器操作及数据分析。而从事科技检测的专业人员也很难站在传统鉴定方法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器物。这就必须要求从事传统鉴定的专家和从事科技检测专家进行相互跨界,从事传统方法鉴定的专家要知道用什么样的仪器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从事科技检测的专家要知道用什么手段、方法和程序,以及怎么取得最有说服力的数据来解决某一件文物艺术品鉴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需要了解历史学、考古学。这也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还应强调的是数据库的保密性,因为任何高科技的成果,只要有人去研究,都可以复制。运用高科技手段,同样可以做出符合“标准数据”的器物来。

上一篇:河西中心完小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生助人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