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科技专业(共12篇)
特色科技专业 篇1
1 茂名石化研究院特色科技专业领域建设的背景
茂名石化研究院属于企业科研机构, 主要肩负着为公司炼油化工生产、产品质量升级和新产品推广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经过“六五”、“七五”、“八五”及“九五”攻关, 涌现了许多内外有名的技术专家, 但是近年来由于集团公司科技资源的战略整合, 造成了企业研究技术力量衔接不连贯、脱节的现象, 因此茂名石化研究院通过加强特色专业领域建设, 提高在相关专业领域的科技攻关能力和影响力, 显化科技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全面为炼化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
2 确定特色专业领域, 完善员工培训体系
根据研究院现有的人员、设备状况和历史科研攻关情况, 紧密结合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发展规划, 选定了聚烯烃、合成橡胶、沥青、润滑油基础油和石蜡等作为近期要建立的特色专业领域, 并对原有的科技人员进行了优化调整安排, 稳定特色专业领域的人员组成。为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和激励性, 培训工作紧紧围绕特色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 系统了培训发展计划, 为员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搭建起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提供充分的培训机会。首先, 把培训效果纳入对员工绩效考评的范畴, 所设置的员工绩效考评制度, 包含对员工知识与技能水平提高的目标要求;其次, 把个体知识与技能水平改进状况作为动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依据, 使员工培训与晋升、职业发展密切关联;再次, 把培训作为激励员工的重要途径, 依据员工绩效状况及贡献大小, 确定员工接受培训的下一步调整计划和具体方案。
3 强化学习理念, 增强员工培训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 要求员工不断地更新知识、更新技术和更新观念, 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员工只有通过参加各种培训, 形成一种自我学习、互相学习的风气, 使自身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才能适应工作环境的不断变迁, 缓解岗位竞争的压力。
对石化企业科技人员的培训工作, 首先要从员工的学习理念培训开始, 积极正确地引导科技人员形成“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自觉行为, 在原有的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自发地结合当前的工作实际, 滚动式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更好地推动科技工作的开展。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是企业科技人员必备的素质。企业研究院从事的是科研和为生产提供服务的工作, 与炼油化工一线车间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基本没有固定的思维和不变的程序, 其工作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常规的培训工作只是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 重要的是要培养科技工作者利用身边的各种机会主动及时补充学习专业知识, 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自觉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理念, 正常处理好知识的“蓄水和放水”的关系, 才能保证满足开展科技工作和为生产现场提供技术服务的需要。
4 明确特色专业领域的工作目标和工作细则, 提高员工培训的针对性
组织进行员工培训的落脚点是为了实现整体的科技攻关战略目标和生产经营目标, 但同时也要考虑员工的知识技能现状、兴趣爱好、职业生涯规划, 以及工作岗位的特点、员工的年龄等等, 技术中心特色专业领域的培训有计划地引导员工成长与组织发展相适应, 杜绝为培训而培训, 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 对组织需要、岗位要求、个人愿望进行分析研究, 找到共同需求的结合点, 科学设置培训的目标, 确定员工培训的内容, 并分清轻重缓急, 使每个员工接受培训后能在工作实际中使培训成果得以体现。
5 建立严格的特色科技专业考核机制, 提高员工接受培训的内动力
第一, 科技项目实行招标制。由各申报人所在单位集中上报“项目任务书”和“项目申报书”, 经技术科审核后进行前期调研, 相关材料及时向科技人员公布, 符合招标条件的人员根据有关信息编写开题材料, 参与招标。由于条件严格, 参与招标人员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工作, 从项目背景、工作进度、试验条件、安全环保、成果转化和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 对知识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 细化特色科技专业领域的考核指标。明确了科研项目鉴定或结题、申报专利、承担公司级以上项目、项目进度完成率、发表科技论文、QC成果和双革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制订了严格的考核细则, 并由技术中心的学术委员会和经济考核委员会考核执行。
第三, 创造培训成果转化的环境。把培训结果与岗位、薪酬、晋升紧密结合起来, 实行培训与使用相挂钩的政策, 把员工培训成效作为组织用人的依据之一。对于经过系统培训、考核后, 知识、技能、行为、态度等明显提高的员工, 适时地承认其新的价值, 使其逐步获得晋升的机会, 将培训的层次和结果与员工个体发展空间紧密联系。通过营造培训成果转化的氛围, 使员工都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并努力工作, 做出突出的业绩, 才有可能得到向上发展和提升价值的机会, 以激发员工积极参与培训、努力学习的热情。
6 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 改善培训质量和效果
员工培训既可以采取在岗培训, 也可以采取离岗培训。为使培训取得应有的效果, 采取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 改变理论讲授教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灵活采用案例研究、情景模拟、专题研究等方法[1], 拓展员工的视野、丰富学习经验。
一是综合培训法。根据科技人员年初确定的培训需求和科技工作开展情况, 举办了全员培训, 重点包括了安全管理、计量知识、炼油化工改扩建及其生产工艺知识和劳资管理知识等方面, 全面提高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科技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
二是定点跟踪学习法。作好科研发展规划, 明确业务定位, 重新部署, 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 服务炼油生产, 并调整部分人员的专业方向, 加强炼油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炼油各生产装置安排固定的技术人员长期定点跟踪和学习, 在生产出现问题时, 从而可以保证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三是专业特色班组法。按建设“有能力、有特色、有成果”科研机构的精神, 根据公司发展情况, 努力建设具备专业特色的科技班组, 提高在该专业领域的影响力, 为炼油化工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是“集体会诊法”。为加快项目进度, 对分部和上级领导安排的临时现场生产任务, 抽调合适科技人员, 组成临时攻关小组, 采取“集体会诊”的方式, 共同确定试验方案。在此过程中, 攻关组成员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把知识用到科技项目上, 另一方面, 通过相互学习交流, 取长补短, 拓宽知识面, 很好地把学习和应用结合起来。
五是树立典型法。在具体操作上, 除了对全体职工进行一些必需的基础性的培训, 全面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外, 还要培养技术带头人, 并形成一定的技术人才梯队。对于可进一步提高的可造之才, 平常可采取交任务、压担子的方法, 促使其更上一层楼, 并且要求某一班组、车间等职工应形成定期的工作对接, 充分鼓励职工相互之间加强交流学习, 不断在提高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角色的转换, 在学习中干工作, 在干工作中学习新的知识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培训员工, 提升员工综合能力。此外, 还要求参与课题的人员, 无论是项目负责人或参与人, 都必须根据自己负责的工作进展情况, 做好总结, 并制作好幻灯, 以多媒体的形式, 向广大职工和学术委员会作报告, 促进职工归纳总结、发现问题、不断创新的能力。在必要的情况下, 采取将职工送往高校培训和企业内部“导师制”相结合, 既促进理论学习, 以兼顾实践, 从而培养出具有很强实际工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
六是专题讲座法。主要是针对科技攻关或生产现场技术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聘请内部或者外部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门性的技术讲座, 就某一特定的专业知识进行短期的紧急培训。
七是模拟训练法。主要侧重于对操作技能和反应敏捷的培训, 把参加者置于模拟的现实工作环境中, 让参加者反复操作试验, 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遇到技术难题时可以适当进行学习培训, 使理论和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并结合科研单位的特点, 重点考察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操作的要点、设备使用和维护、实验异常的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实验报告的编写等, 同时把安全、计量和质量等方面的内容融合到各个环节中去, 促进科研实验技能的提高。
八是信息网络培训法。利用高科技来丰富培训手段和提高培训质量, 如运用光盘进行人机对话、自我辅导培训、利用企业内部局域网和终端技术互联网进行规模巨大的远距离培训等等, 都使培训和教育方式产生质的变化。这种技术创新, 使员工获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速度大大加快, 使企业可以迅速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在茂名石化内部, 许多单位已经在局域网平台上构建了培训资源, 脱离了传统的面对面培训方式, 给职工的培训提供了自我运作的机会,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7采取并行开放式的科技人员培训方式
如果研发过程相对独立, 研发部门与其它业务部门缺乏联系和沟通, 研发人员大多数就像在一个孤立的房间工作, 与企业其它业务部门联系和沟通较少, 存在研发人员不懂市场, 营销人员不懂技术的情况。研发人员通常很少了解市场信息和生产信息, 对产品的生命周期了解不够, 精力主要在研发上, 因此, 当市场信息和生产信息发生变化时, 研发工作往往很难跟上形势的变化, 出现滞后或脱轨现象, 研发的成果或新开发的产品也未能达到顾客的要求。此外, 直链型的科技开发管理模式会造成研发部门和其它业务部门的关系脱节和责任推诿, 各环节之间缺乏信息沟通, 常出现后一环节直接把任务返回前一环节的情况, 甚至给予否定, 造成了研发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因此, 应建设并行开发团队的工作方式 (见图1) , 并在此过程中对各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研发部门和市场部门主导团队工作机制, 同时财务、生产、机动、计划、设计和行政后勤等部门适当参与到研发过程中来, 各部门和各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到系统化设计中来, 对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 (同时) 、一体化的设计, 科技研发过程各活动并行 (同时) 交叉进行, 从而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和时间, 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 快速响应市场和顾客的需求[2]。
8采取有效激励机制, 增加企业吸引力和凝聚力, 降低培训风险
“人才”是企业利润最高的商品, 又是企业最大的风险。企业花钱搞培训, 当培训结束之后, 培养的人反而离开, 使投资落空;又或者, 被投资培养者掌握不了培训的知识或技能, 不能具体将培训投资转化成效益, 到头来还是一项无效的培训投资。
企业应该在以劳动力市场为基础的前提下, 进一步改进对人才评价的体系, 建立真正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 营造真正多跑道、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并综合利用, 重用人才, 提高人才的待遇, 给职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使职工能实现和体现自我价值。
针对科技人员的实际情况, 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激励, 既增强培训的效果, 又可以适当降低培训的风险。
一是创新团队薪酬激励。企业科技开发人员由于其工作特点, 决定了他们将更多地借助项目团队来开展工作。因此, 企业可采取团队薪酬激励的方式, 对激发研发人员的工作热情, 提高创新效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是绩效评价激励。要求企业建立一个适应研发开发人员创新性工作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 综合开发团队、开发小组、开发人员三方面的考核指标, 利用来自各方面的反馈, 对开发人员的绩效进行更为有效的评估。
三是机会激励。机会激励对于新产品开发人员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措施, 要让研发人员得到各种培训、指导以及获得挑战性工作的机会, 有利于他们知识的更新、能力的提高, 激发新产品开发人员的工作兴趣。
四是环境和情感激励。企业内部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 企业全体人员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和理解, 尤其是管理层对研发人员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都是对科技人员有效的激励。企业的管理者如果重大技术决策应征求科技人员的意见, 让他们参与讨论, 增强他们的被认同感, 激发创新的内动力。
五是职业生涯激励。企业通过职业生涯管理, 使科技开发人员的职业发展目标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 在帮助科技开发人员实现职业目标的同时企业也得到了发展, 同时努力为科技开发人员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 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
9 结束语
企业科研部门从事的是科研和为生产提供服务的工作, 与炼油化工一线车间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基本没有固定的思维和不变的程序, 其工作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如何寻找合适的科技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方法值得不断去探索, 特色科技专业领域的建设与培训相结合取得了的较好的成效, 通过更灵活有效的方式, 使企业研究机构的特色科技专业领域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提高科技成果的产出率、转化率和贡献率。
摘要: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培训成为了企业适应不断变化和日趋复杂环境过程中日益重要的核心职能, 培训工作的质量, 越来越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行品质, 员工培训成为企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科研机构作为公司科技进步的推动者, 如何在新的时期走出一条科技专业人才培训的新路子, 从而更为有效地落实好职工培训工作, 促进科技专业人员加速成长, 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 这是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特色科技专业,领域培训,方法
参考文献
[1]田晓云.现代石油企业培训模式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 2008 (4) .
[2]唐齐千.加速新产品开发的有效手段[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1 (5) .
特色科技专业 篇2
【金陵科技学院排名】金陵科技学院特色专业-金陵科技学院录取分数
线
金陵科技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位于江苏省省会南京,拥有江宁、幕府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600亩,校园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20万册。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占30%,教师中有一批全国优秀教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青蓝工程”等优秀人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8000人。学校设有商学院、人文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龙蟠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学科涵盖了工学、农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五大学科门类,会计学、艺术设计学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常设近40余个具有应用特色、就业前景好的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其中会计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另有艺术设计等五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学校拥有电子电工、经济管理、建筑智能化三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一批先进的现代化实验室、仿真实验室,为学生实验、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学校确立了“一本、二主、五性”(即以能力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应用性、融合性、职业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完善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体系。历届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肯定和欢迎。近几年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先进理念和优质资源,先后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奥地利和荷兰等多国高校联合培养具有开放思维和国际视野、参与国际竞争的专门人才。学校坚持实施质量强校、特色与品牌、产学研结合、交融与创新、开放与跨越等五大战略,以改革为动力,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关键,以科学研究为拉动,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体制,加快发展,为把金陵科技学院建成“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应用科技大学”而努力奋斗!
坚持高位文化打造科技特色 篇3
花园小学毗邻南京港龙潭港区,虽然是一所农村村小,但校园设施齐全,环境幽雅,就跟它的名字一样是一所花园似的小学。学校一直坚持以高位文化质量为支撑,以打造科技教育特色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近几年来,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兴建了百花园草花栽培基地、果园基地,还将街道农服中心的苗木基地开辟为校外实践基地。学校科技氛围较浓郁,打造了一批有志投身科技普及教育的教师团队,和一批爱好科学的学生群体,以及一批支持科技教育的校外科技辅导员队伍。
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基金会科技研究课题“草花栽培与美化环境”于2008年5月正式立项(2010年5月顺利结题),在课题的指引下,学校科技活动得以扎实推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学校积极参与了上级部门组织的科技创新大赛、金钥匙比赛、小诺贝尔科普知识比赛、探索杯比赛、江苏省快乐科学名校电视对抗赛等,并于每年上半年举办一届校园科技节活动,推进学校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在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的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中37人次获一、二等奖,两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连续四年参加江苏省“快乐科学”校园电视竞技活动获得二等奖;校长也多次被授予“江苏省重视科技教育优秀校长”称号。学校先后被评为“南京市第七届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基地”。
特色科技专业 篇4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 具有独立颁发国家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资格, 纳入全国统一招生计划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于2010年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 (电梯方向) , 并纳入国家统招计划。通过三年的招生及教学活动, 形成了一条特色的专业发展道路, 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 (电梯方向) 能适应广泛的企业、行业需求
据大连电梯协会《关于国内电梯2009-2010调研报告》调查数据, 世界排名前十的电梯品牌如下:
第一名:奥的斯电梯 (OTIS Elevator) ——美国公司
第二名:三菱电梯 (MITSUBISHI) ——日本公司
第三名:日立电梯 (HITACHI) ——日本公司
第四名:蒂森电梯 (ThyssenKrupp) ——德国公司
第五名:通力电梯 (KONE) ——芬兰公司
第六名:迅达电梯 (Schindler) ——瑞士公司 (以扶梯为主)
第七名:三洋电梯 (Sanyo) ——日本公司
第八名:东芝电梯 (Toshiba) ——日本公司
第九名:博林特电梯 (BLT) ——中国公司
第十名:富士达电梯 (FUJI) ——日本公司
虽然在这十个公司中以外国公司居多, 但是他们都在中国都开设有全资子公司, 而且随着中国业务量的不断增加, 现在中国子公司的年营业额和利润已经超过他们在本土的母公司, 由此可见, 中国这个正处于发展上升期的市场受到整个电梯制造业公司的重视。
1980年全国电梯生产总量为2249台, 到2010年全国的电梯生产总量就已经达到36万台, 在这30年中, 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18.9%, 可以说发展非常迅速。近几年, 随着房地产行业呈现红火的发展趋势, 特别是城市内棚户区改造和旧楼拆迁, 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仅仅在2010年房地产行业的总投资额就达到了4.5万亿, 按照科学的计算这些新建的楼宇电梯实际需求量为35.55万台 (实际数字为36万台) ;2011年房地产行业开发投资61740亿元, 比上年增长了27.9%, 2011年全国的电梯实际生产总量45万台, 比上年增长了25%。从数据上看, 虽然电梯生产总量增长十分迅猛, 但是和全国的实际需求相比, 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
正是在以上的这种行业、企业现状下, 学院本着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宗旨, 开设了机电一体化专业 (电梯方向) 为众多的电梯制造企业及其更为广大的用户输送合格的电梯制造及售后维修技术人员。
二、合理的课程设置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 (电梯方向) 的人才需求模式, 学院在开设专业时由多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工作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和资深电梯企业人事主管共同论证、研究制定了机电一体化专业 (电梯方向) 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首先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培养。
在课程设置中, 基础课程以“够用”为原则, 并且适度增加一些学生的德育课程。专业基础课有《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传动》、《电工电子》等。专业核心课程以机械、电子、微电子技术课程为主, 主要有《电梯安装与维护》、《电梯原理》、《电机与电气控制》等。针对社会需求及电梯行业的发展多变, 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每年都会分析行业的调研报告和发展趋势, 提出合理的课程修改建议, 学院以此为依据适时修改专业教学进度表。
三、学院的大力支持使专业实习、实训条件越来越好
学院为了大力支持机电一体化专业 (电梯方向) 专业建设, 投资15万建立了有20个实习台位的电工电子实验室;投资10万建成了电梯专业实训室, 其中包括透明电梯实训装置、普通六层电梯实训装置、双座六层群控实训装置, 这三个电梯实训装置教学过程中既可以使学生满足从认识模型联系到专业理论在头脑中形成知行合一的意识形态, 也可以替代实物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电梯的结构和电梯运行的原理, 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 既能分析电梯故障又为排除电梯故障实现了实物的依据, 其他课程所开设的实验与学院其他专业共用。这些实习、实训室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电梯安装、电梯维护;了解电梯运行中电机控制、电气控制原理;并能够熟悉并熟练运用电梯的基本原理。
四、拥有一只教学、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学院机电工程系内, 有一批教师堪称学院教师的楷模, 他们来自于机械制造企业, 有着几十年的工作经验, 并且从事教师工作也有不短的一段时间, 这些教师从企业中带来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并把这些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 他们还继承了老一辈人活到老学到老的优秀传统, 在备课的过程中研究情境教学法, 向年轻人学习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方法, 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专业课的学习。
特色科技专业 篇5
黑龙江985大学名单
序号 |
学校名称 |
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211大学名单
序号 | 学校名称 | 学校类型 |
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理工 |
2 | 东北林业大学 | 农林 |
3 | 东北农业大学 | 农林 |
4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理工 |
<<<返回目录
黑龙江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划定原则是什么?
黑龙江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划定是按照考生报考所在省份招考办划定的各批次录取范围来录取,具体分数线划定要视报考黑龙江科技大学考生生源数量的多少上下浮动,在投档考生中按照“志愿清”的方式确定考生录取顺序,按“分数优先”的方式为考生分配专业,各专业间无级差。
<<<返回目录
黑龙江科技大学特色及重点专业情况?
黑龙江科技大学拥有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个国家特色专业;拥有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10个省级重点专业。
<<<返回目录
黑龙江科技大学介绍
黑龙江科技大学是黑龙江、吉林乃至内蒙地区唯一一所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的高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在哈尔滨建设新校区,学校主体由鸡西市迁入哈尔滨市。4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大学。10月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
海南特色科技馆巡礼② 篇6
兴隆热带植物园科普基地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建设,位于海南省万宁市兴隆温泉旅游区,2004年被认定为“海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植物园收集保存热带香料饮料植物、特色热带果树、热带经济林木、热带药用植物、棕榈植物和热带珍奇植物等2300多种。
植物园划分为植物观赏、试验示范、科技研发、立体种养和生态休闲等5大功能区,结合热带植物知识讲解,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体验为主题,营造“五官之旅”科普休闲体验游,通过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方式进行热带植物知识科普教育。
走进植物园,如同打开一本关于热带植物的百科全书,大自然的种种奇妙在这里五彩纷呈,名优稀特不胜枚举。
地址:万宁市兴隆镇香料饮料研究所(兴隆热带植物园)
电话:0898-62555900 62554410
海南省椰子大观园科普基地
文昌椰子大观园是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在建设,是以椰林为主体背景,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具有浓郁椰子文化特色的生态景区。
园区汇集有200多种棕榈植物、130多种海南特色树种以及世界各地椰子品种17种,是我国目前棕榈植物品种保存最多、最为完整的植物园区.主要通过游客实地参观,利用植物标识牌形式及科普长廊、展板形式向游客及中小学生展示,同时配有专业科技人员进行实地讲解,让科普内容更加生动易懂。
园区集中展示了椰子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椰子饮食文化、椰子产品文化、椰子民俗历史文化及棕榈植物的综合利用等。
地址:海南省文昌市文清大道502号。
特色科技专业 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水利水电工程
特色专业是高校在自身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1]。具体而言,特色专业是指在教育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办学水平和鲜明办学特色,且产生较好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的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2]的专业。独立学院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是独立学院要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战略手段,也是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以下是在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的水利水电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针对独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改革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建设特色课程体系
结合农业院校的特色,实行“宽口径、厚基础”,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创新型、应用型技术人才方案,并修订与之相对应教学大纲。从近年来对我校水利水电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可知,有近一半的毕业生是从事农业水利行业,建设融合水利水电工程(大水利)与农田水利工程(小水利)的特色课程体系。增加了《灌溉排水工程学》、《水泵与水泵站》和《土壤农作学》等农业水利工程的专业课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学》和《水生态工程学》等专业选修课。教学方案的修订,不仅考虑了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衔接问题,更多地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务实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性来综合考虑。以《水工建筑物》专业课为例,土石坝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地下洞室稳定分析与土力学及地基基础的相关内容重叠,所以在讲授过程中,不应花费大量时间去进行深入的理论推导,如何引导学生怎么应用已学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但是应预先提示学生做好复习。由于考虑到已经糅合农业水利工程的课程体系,在水工建筑物中也应把渠首工程、渠系建筑物、渡槽、输水涵管和河道整治建筑物等水工建筑物规划为讲授内容。并且由于选修课程总学分的限制,像《坝工新材料与新技术》等很多选修课已进行了删减,所以在进行水工建筑物授课过程中,有必要把很多教科书以外的重要知识给以补充,比如土工复合材料的应用与特种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技术在水工建筑物中的应用非常常见。
二、推动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础。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新教育理念是关键。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是推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是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减少演示性实验以及验证性实验,逐步建立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实验[3],即“三性”实验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积极申报校级、省级相关实践教学改革项目,借助各级各类教改项目开展实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本校特色和本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同时顺应学校启动课程质量标准建设的响应,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进行课程质量标准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做到定位科学、目标明确;(2)课程内容的选定,做到系统性、完整性、前沿性和科学性;(3)课程教学方法,做到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和艺术性;(4)开课时段确定,要做到前期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衔接性、连贯性、规定性和灵活性。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水利的课程体系建设更具有特色。而且教研室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对推动本专业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三、毕业设计的要求及考核机制的改革
现行的毕业设计要求都是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背景进行选题,设计计算,绘制图纸及编写设计说明书,但是往往因为找工作,学生考研究生或考公务员上挤压了毕业设计的时间,实际用来进行安心进行毕业设计的时间往往不足够学生能系统全面地进行毕业设计。所以针对独立学院特别是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现有的设计要求和考核机制存在不妥之处,所以改革毕业设计要求及考核机制势在必行。
对水利水电专业的毕业设计要求应摆脱单一的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背景的水利工程设计课题,有一部分同学毕业后可能从事施工或监理,可以选择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课题;对于有一部分同学从大二开始可能就申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并且申报相关专利,或者参加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这部分同学,是不是可以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或参赛作品的完整设计作为毕业设计的考核材料,或许如果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一些相关专业资格考试,并且如果有专利授权、获奖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做支撑,足以考核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没必要再去设计院或设计单位索要工程项目资料来做“参考”,最后很多学生由于时间仓促,还没完全熟悉与“消化”整个设计过程,就在工程项目材料的基础上,按照毕业设计的格式要求与框架要求,稍作调整与修改就直接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内容。这样虽然从形式上,对考核学生毕业标准没有问题,但是对学生实质受益值得斟酌,而且目前实施对毕业设计的过程考核,过于繁杂与刻板。所以针对以上情况,改革毕业设计的要求和考核机制对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湖南农业大学的专业教师主要还是通过聘任等方式依托母体高校的师资,但是母体高校由于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人才引进的步伐相对滞后,师生比就已经比较紧张,还要承担独立学院的专业教学任务,加剧了母体高校师资缺乏的情况,而母体高校在人才引进上存在要求高(基本要求博士学位),岗位有限,人才引进难度大,但是通过独立学院自身引进优秀的青年专业教师相对容易,并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的招聘、培育及评价机制,加强对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母体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相结合。
五、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实习基地和实训中心建设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工程素养、提升实践技能、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4],在独立学院等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要,而实践教学有实验、实习、实训三种形式。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极强的专业,因此,实验教学平台、实习基地和实训中心的建设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水利水电技术人才的重要基础条件。
本校独立学院一般不单独建设专业课实验室,因为建设专业课实验室投资过大,而且母体高校一般针对本科生实验的专业课实验室利用率不高,比如说水电站实验室、水力学实验室、水文实验室、水泵站实验室等针对水利水电专业的专业课实验室,每个实验室每年对本科生实验就只开放数周时间,虽然零星会有研究生和教师的科研实验,但是总体情况利用率与开发率都很低,所以独立学院完全可以依托母体高校的优势资源,追加投入,不断完善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来满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环节的需求。
实习基地是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加强基地建设是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的有力保障。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实习基地主要是指校外基地的建设,是学生向职业人转变的桥梁,是通过实际工作的现场培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利水电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很多,比如湘潭水文站、浏阳双江口水文站、韶山灌区、铁山水库、株树桥水库、株洲航电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向家坝重力坝、白鹤滩拱坝工程等,但是签订协议并挂牌的实习基地却寥寥无几,由于实习经费非常有限,还要跟人家签订协议并且承担应有的责任与职责,实施起来难度可想而知。针对目前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每年可定期向签订合同校外实习基地拨款,形成“合作双赢”的利益关系,形成长久、稳定的合作格局,并制定合理、严格的实习基地管理办法。同时试推行“双师”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独立学院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是独立学院要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战略手段。针对现存的问题,还需要水利工程系和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建设特色课程体系,推动课程建设,推行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大力实施毕业设计的考核机制改革,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实习基地和实训中心建设等方面要进行大量的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何娜梅,陈方.独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辨析[J].科教文汇,2014,(7):65-66.
[2]李莹.独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3]徐超.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调研[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8(6):34-38.
特色科技专业 篇8
1 工业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1 工业工程专业发展的国际趋势
纵观国际工业工程教育, 我们发现国外许多高校的发展所表现的特征是专业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突显特色[3]。以目前美国顶尖工业工程专业的佐治亚理工学院、密西根大学、普渡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 这几所大学的工业工程 (学院) 系按照美国新闻周刊的排名, 名列美国大学中的前四位。这四所大学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 其特色与当地的经济特点相吻合, 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工业工程以电子制造业为擅长, 密西根大学以机械制造业为擅长, 佐治亚理工学院则以物流与运输服务业为擅长, 而普渡大学则以人因学和农业为擅长。因此可以讲, 工业工程是与地区经济和国家经济紧密结合、为其发展提供服务支持的一个工程学科。学科、专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密切结合, 是一个专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故作为一个地方性大学, 其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应遵循国际潮流, 把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
1.2 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
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 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 广西一批重大项目已经建成或将开工建设。加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广西发展千亿元支柱产业及重点工业产业实施方案》等对广西工业发展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更加促进了广西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电工电器、农业机械、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制糖业、纸浆制造业、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业等一些产业已形成了区域性、集群性、专业化、社会化大协作的生产格局。但是, 总体来看, 广西的企业普遍存在规模不大、劳动效率偏低、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薄弱等缺陷, 急需培植一批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企业, 把潜在的优势转化成现实的优势。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地区许多企业的实践表明, 这必然对企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专门从事生产效率和效益改善的工业工程人才有更多的需求。从美国的统计数据看, 工业工程人才与其他专业人才需求的比例是1:80, 也就是说在应届毕业的80个大学生中, 就有一个是工业工程;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经验是1:60。但我区目前只有三所院校开办了工业工程, 每年毕业生仅200人左右, 而我们初步估算广西目前对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约为3万人。所以说, 根据广西目前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对工业工程本科人才有巨大的需求缺口。
1.3 教育服务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行动
广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需要高等教育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广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精神及《教育服务新广西发展行动计划 (2010-2012年) 》的工作要求, 紧密结合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选择一批面向支柱产业, 特别是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的广西现代化建设以及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需求的专业, 实施教育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进行特色专业及其课程一体化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其成果将为广西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工业工程专业是培养既懂工程技术, 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故将工业工程专业建设成为特色专业是教育服务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的需要, 是落实教育服务新广西发展行动的具体体现。
1.4 我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宗旨的体现
我校作为中央部委与广西共建的地方高等院校, 其办学定位是“立足广西, 依托部委, 面向全国, 辐射东盟”, 到2015年把我校建设成为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规模适度、协调发展的区域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办学宗旨是为电子信息行业和区域经济培养务实、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宗旨及广西“14+4”千亿元产业中急需的“汽车工业、机械工业和现代物流”等产业的人才需求,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的定位是:“服务广西, 面向制造业, 兼顾服务业,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既具有坚实的制造工程技术基础, 又掌握管理科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工业工程高级复合型人才”。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定位具体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宗旨, 专业定位和学校定位保持和谐一致, 是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办出特色和更好地为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基础和保障。
2 专业建设理念和建设目标定位
2.1 专业建设理念
按照广西“加强基础产业, 壮大优势产业、加大支柱产业, 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汽车机械、石油化工、钢铁锰业、电力工业、制糖食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大力培育林浆纸、水泥建材、现代中药、生物质等产业”和“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战略, 我们将培养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作为根本任务, 以“育人为本, 质量第一, 求真务实, 突显特色”作为专业建设理念。
我们认为, 工业工程专业要培养的是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级应用人才, 要肩负起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 首先培养的人才必须德才兼备, 追求远大理想, 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所以我们把育人作为本专业发展的根本, 把质量作为本专业的生命, 把求真务实作为本专业发展的行动保障, 通过培养使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不断增强, 走出校门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发展自我。我们把努力打造专业特色, 建立优势品牌作为专业发展的奋斗目标, 实现特色—优势—品牌的专业发展道路,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成为学科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充分运用科技创新活动和科研成果,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为广西在工业工程领域培养出急需的高素质“下得去、用得上、吃得苦、留得住”的应用型高级工业工程技术人才。
2.2 专业建设目标定位
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创新、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 依托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我校“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 (国家级) ”及“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 (区级) ”实验室, 我们确定的专业建设目标定位是:通过三年的建设, 将我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建设成为与汽车制造、工程机械和现代物流等广西优先重点发展的“14+4”千亿元产业紧密结合, 产学研紧密结合, 知识传授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 以形成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新体系为核心, 重点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形成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模式科学, 办学条件齐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特色鲜明、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教学管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高, 在区内领先、具有显著优势的工业工程本科专业。在校内形成对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等本科专业的强力支撑, 在校外对同类高校工业工程专业改革和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形成立足广西、面向东南亚、辐射全国, 成为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广西机械、电子、物流等重点发展产业和新兴产业提供智力及人才支撑的平台, 在国内乃至东南亚具备一定学术影响力。
3 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模式
3.1 专业建设及改革思路
本专业的建设及改革思路是:“调整结构, 适应产业;突出特色, 打造品牌”。工业工程专业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的专业,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但了解不多, 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国内先进的特色专业是今后建设与发展的追求目标。结合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和自治区对高等教育的改革要求以及本专业10多年来办学的体验,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 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 坚持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 坚持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心理和身体素质协调发展。根据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要求, 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摆到专业培养计划的核心位置, 建立以“重点实验室—硕士点—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框架的“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专业发展新模式, 形成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复合型、高素质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新体系, 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构建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根据广西区域产业布局和学科发展趋势, 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 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建立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专业建设从特色到优势到品牌的提升过程。
3.2 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模式
根据本专业“育人为本, 质量第一, 求真务实, 突显特色”的建设理念, “调整结构, 适应产业;突出特色, 打造品牌”的专业建设改革思路, 构建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一个核心、两个融合、三个层次、多种形式”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个核心”:即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两个融合”:即将广西优先重点发展和新兴产业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与现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相融合, 将学科必须开设的课程与专业特色课程相融合, 打造具有自身明显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三个层次”:即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进一步完善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三个知识层次的教学平台。在此基础上, 科学构造工业工程特色专业模块, 形成“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形成专业知识平台坚实稳固, 模块动态调整的复合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多种形式”:即形成课堂理论教学, 课内外结合工程实践教学, 校企互动教学, 工程案例教学, 网络自主学习, 虚拟仿真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教学软件等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逐步建立网上教学、实验及教学管理平台, 实现教学资源深度开发与共享;确立以学生为主体, 因材施教, 建立适应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培养和探索新知识的多元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形成专业品牌。我们构建的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通过上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在本专业的生产和服务、质量管理和可靠性、人因工效学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方向, 实行一、二年级基础课综合培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意识;三、四年级根据个人兴趣、社会需求和学习成绩, 学生自主选择主攻方向。在学生三年级结束时实施分方向教学的方案, 因材施教,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相应执行不同的培养计划。探索开设强化特色班, 集中优质教学资源, 实施创新人才培养, 进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在课程开设、项目申报、实验室开放、任课教师和学业导师配备等条件上给予有效保障;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 建立学生和老师的双向选择机制和滚动竞争机制, 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设立“创新实践学分”, 不断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评价与激励机制。通过参与导师指导的科研活动, 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以适应基础理论扎实, 知识面宽, 创新意识强的人才培养要求。
在工业工程专业新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进一步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工业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中, 需要坚持“加强基础, 突出核心, 注重实践, 整体优化”的原则, 基础课程的设置既要系统地讲授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及时介绍学科研究的新进展, 还要兼顾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间的呼应, 既服从“专业教学基本内容”的要求, 还要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突出本专业培养特色[4]。配合本专业培养体系, 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选用优秀教材, 同时根据本校课程教学中实际情况, 结合课程教学特点, 编写适应本专业教学需要的相关教材。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广西经济建设和优势重点产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我们将以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立项建设为契机, 进一步完善工业工程专业的规划与建设, 提升科研基础平台建设的水平和学科团队的整体素质, 使本专业的建设水平达到广西领先、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目标, 形成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与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为广西“14+4”千亿元产业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提供急需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 为广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我们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4.1 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创新和变革的教学改革活动, 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 更新观念, 锐意改革和创新。一方面, 要更多地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教育模式与体系, 将培养模式由“专业培养”向“学科培养”发展, 从狭窄的专业教育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转变, 从钻研狭窄的单科教育向建立工程意识教育转变[5]。另一方面, 更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加强和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对制造和服务等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研究, 形成有效机制, 吸引制造及相关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与生产实践、广西优先重点发展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起高素质、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中实施整体优化, 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实施模块教学制, 拓宽专业知识面;建立学位课程制, 确保专业的基础理论;预留专业选修课, 适应知识更新的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创新。
4.2 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 带动专业课程教材建设
重点建设好《基础工业工程》和《设施规划与设计》两门专业特色课程。这两门课程在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是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 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中具有承上启下、关联课程系统的作用。我们将以这两门专业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 带动专业课程群教材建设, 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选用国内高水平教材, 加强国外优秀教材的引进和使用;组织教师进行专业方向课程及特色选修课程教材的编写, 将编写特色教材作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 以及物化教学改革成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4.3 改革教学方式, 创新教学模式
特色专业人才培养重在学生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所以教学方式就必须打破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 采用民主化教育方式, 要求注重教学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与沟通, 使学生在体验性、探索性的框架下进行自主性、创新性学习。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民主、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对称、和谐、宽容、信任的环境, 给学生决策权和选择机会, 倡导灵活的策略和多元的选择,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允许不同意见存在, 培养自我判断, 自我评价的能力, 使学生的创新才能得到充分地展现。
4.4 强化创新, 重视职业精神培养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使人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人单位更注重能力素质评价。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操作技能、学习新知识能力、创新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及合作能力均受到更多关注。敬业精神与进取心仍然是许多用人单位所十分看重的素质[6]。故应适当加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对职业岗位变化的适应能力、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创新能力。要突出培养学生在应用方面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4.5 凝炼特色,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也是学校办学风格的传承者, 更是专业特色的创造者。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只有通过教师的实践并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才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故工业工程特色专业建设, 首先, 在整体上要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 调整师资队伍结构, 在人才引进、人员配备、人才培养上向特色专业倾斜, 并注意人才结构的合理搭配;其次, 对个体而言, 工业工程专业教师应注意吸纳和补充新知识, 调整和更新知识结构, 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去企业、工厂等挂职锻炼, 培养和提高工业工程业务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第三, 还要注重从生产一线聘任部分兼职教师, 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 以建立具有互补性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4.6 开发综合网络平台, 整合多维资源
专业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教学基础平台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根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在加大实验室硬件建设投资的基础上, 我们拟开发涉及实验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程实践、前沿技术等主要功能模块的综合实践教学信息平台。该平台将整合工业工程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实践素材, 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主学习, 方便地与教师交流、互动, 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5 结束语
我校工业工程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的建设, 适应广西“14+4”千亿元产业中的急需的“汽车工业、机械工业和物流产业”等产业的人才需求。特色专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我校在今后的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要立足本校实际, 发挥整体优势, 大胆进行探索、创新和试验, 紧紧围绕国家特别是广西“14+4”千亿元产业及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进一步优化教学、研究内容, 强化优势领域, 发展特色方向, 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并为国内相关特色专业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摘要:根据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国家及自治区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的精神, 阐述了工业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作用和价值, 提出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理念、专业建设的目标定位及专业建设改革的思路, 并据此设计出了工业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同时提出了一些实施的具体措施, 作为本校工业工程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建设的指南。
关键词:工业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传林, 李继中, 钱武.适应行业需要创建特色专业[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19) :39-40.
[2]周建超.论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与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 2002 (4) :7-11.
[3]袁剑波, 郑健龙.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2 (3) :35-37.
[4]钱鹏, 查书平.地理科学特色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南通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25 (1) :76-79.
[5]陈乃芳.特色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2) :18-21.
特色科技专业 篇9
1. 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的成就
1.1 建立人才引进和培训提高机制。
多年来,湖南科技大学旅游管理特色专业注重吸引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且富于团结协作精神的师资队伍。现拥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硕士学位的教师9人,聘请专家学者以及政企高层11人担任本专业兼职教师。为建设旅游管理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学校对青年教师实施导师制;选派教师到国内知名院校进行培训交流和深造;选送专业教师到旅游相关企业和企事业单位一线学习交流;利用旅游管理教育示范点与地方学校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开展培训工作,锻炼和提高全系师资队伍的素质。
1.2 强化教师科研工作,提升师生综合素质。
根据专业建设需要,湖南科技大学设立出版基金,院系设立科研基金,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申报研究课题和出版专著创造条件。近年来,旅游管理系教师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省部基金、企业合作项目和教改课题等3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0余项和教学成果奖10余项,在《经济地理》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公开出版相关专著与教材10余册。在旅游专业教师强化科研的同时,部分学生也积极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科研项目中的子项目成为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专业教师的科研成果能迅速应用于课程教学,直接转化为课堂效益。课题所涉及的学科最新动态、争论的热点焦点以及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被提炼为教学内容,也可引发学生讨论思考的热情。通过教研的双向互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兴趣、毕业论文整体质量和教师的科研能力、综合素质都显著提高。
2. 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偏低。
相当数量的学科型教师因缺少社会历练和对国内、国际旅游业发展最新动态、成果信息的捕捉,教学中常常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老调重弹等问题,处在师资本身职业技能缺乏的尴尬境地。虽采取了专业深造、先培训后转行、引进、教师下企业等多种方式为教师提高实践水平提供平台,但是学校关于教师提高实践管理经验的制度缺乏科学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如学校要求老师每年有一段时间到企业进行锻炼,但没有制定出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科学计划,也没有详细确定教师锻炼的时间、企业、待遇、要求等,因而实践学习的效果难以保证。
2.2 有专业特色教师相对短缺。
目前特色专业的师资部分来自于地理、历史、管理等专业,受时间、年龄、精力、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的影响,这部分教师接受正规、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教育和训练的机会较少。而刚从旅游学校毕业的科班师资在大学里学得很泛,缺乏精专深,到了学校也只能承担一些概论性、理论性、基础性的课程[3],能胜任旅游策划营销、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企业管理实训等超前性、内连性、交叉性课程的教师非常短缺。另外,学校没有成熟的高校教师行业准入制度和紧缺师资的引进机制,坐等人才上门,只关注专业是否对口、学历是否高、科研成果是否多,轻视对教学能力和水平的考核[4],因而导致师资队伍的建设跟不上特色专业发展的步伐。
2.3 师资队伍建设缺乏支持。
首先是国家投入科研经费不足。2009年,我国的R&D经费支出总额达到5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但R&D经费投入的强度仅为1.62%[5],而世界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R&D经费强度都在2%以上,甚至会超过4%。其次,师资队伍建设缺少政府及企业界支持。由于政府没有关于旅游企业必须培训教学教师和教学教师必须接受旅游企业技能培训的规定[6],因此学校没有硬性要求特色专业所有教师都必须到旅游企业进行培训与进修。再次,师资队伍建设缺少行业协会支持。目前旅游协会还不具备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功能,全国及各省市的饭店行业协会、旅行社协会等组织筹办的各种论坛、研讨会对教师沟通信息有积极作用,但是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作用不大,存在主题发言形式化、研讨内容家常化等问题[6]。
3. 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改进措施
3.1 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首先,应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目标。目前湖南科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不仅应该规定师资队伍建设的基准要求,更应着力体现双师型师资体系建设框架。可鼓励专任教师获取各类专业技能证书、各种等级的技术上岗证等;可成立校旅游协会,开展旅游知识大赛、旅游技能大赛等,邀请省级领导及新闻媒体参加开幕式,向外宣传本校的旅游特色专业的同时,也更好地激励了专业教师的实践创新意识。其次,需要极大地依托于旅游企业。湖南科技大学应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因为政府部门通过对接纳教师实习的企业实行税收上的优惠或给予荣誉上的奖励等有效措施,可以帮助湖南科技大学与国内外知名的宾馆、旅行社、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保证专业实践的效果,学校应制定专门针对专业实践教师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只有达到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的所有要求,被选送教师方可回校任教。整个实践期间被选送教师除享受培训单位的工资待遇外,学校还应再另外发放教师实践专项津贴。
3.2 提高教师入职门槛,建立合理的招聘机制。
在教师的招聘与引进方面,湖南科技大学要在毕业学校、基础学历、职业道德、专业学术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层层把关,严格专职教师准入资格并拓宽师资来源渠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担任专职教师,扩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若不能聘到足够的专职教师可以考虑聘请旅游界业内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因为他们比在校教师拥有更多的实践经验。此外,合理人才招聘机制的形成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可通过各种手段,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专职特色教师,实现人才引进与湘潭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
3.3 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培养机制。
湖南科技大学内部应建立起一系列人尽其才、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完善旅游教育科研立项和评奖制度。可以实行“首席教师”、“名优教师”动态管理制度,对照参评条件,公开选拔,不搞终身制;可以运用评奖评优、加薪、住房奖励、升职、职称优先、在职深造、出国旅游等经济或非经济手段来激励教师;对于教学、科研、专业实践技能等方面特别突出的教师要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针对当前金融危机、国家对高校基础研究和研发的经费投入比例长期偏低的情况,湖南科技大学应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各类旅游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投入和支持,通过设立师资培养的专项基金、进行远程网络旅游师资培训等形式,加大对高素质、懂技术、多专业特色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此外,各级政府、教育行政管理等相关部门也要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对口专业院校学习考察、进修或攻读学位,通过国内外培训,逐步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摘要:本文结合湖南科技大学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际, 在阐述师资队伍建设成就的基础上, 针对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如特色教师相对短缺、专业教师实践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和师资队伍建设缺乏支持等问题, 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 以求为全面构建湖南科技大学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体系添砖加瓦。
关键词:湖南科技大学,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成就,问题,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彬让.试论高等学校的特色专业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 2008, (3) :47-49.
[2]黄梅萍.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7) :113-114.
[3]周彩屏.打造高职旅游专业的师资团队[J].机械职业教育, 2008, (6) :36-38.
[4]王宏宇.校本培训:高榭币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J].黑龙江教育, 2009, (1、2) :43-44.
[5]谢鸿光.最困难之年的漂亮反转——《2009年统计公报》评读[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 2010-2-26.
特色科技专业 篇10
行业特色大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学科分布相对集中,形成了与行业紧密相关的完整学科专业体系,其优势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相比之下,行业特色高校的通用理科专业因缺少强势学科支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因素,在人才培养方面处于明显劣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本科各专业是典型的行业特色高校中的通用理科专业。近年来,理学院不断创新学生工作思路,整合师生资源,积极搭建平台,努力营造氛围,多渠道促进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自身优势,有力地提升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社会竞争力。
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层次优秀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要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是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正确选择,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高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直接承担科技创新这个时代使命,另一方面又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持。只有加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更多的科技创新平台对大学生进行锻炼和培养,才能使高校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依托和支撑。
增强专业认知,促建优良学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一所石油石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8年保持在90%以上,在每年学校举行的多场大型石油石化专场招聘会上,石油主干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然而对于理科通用专业学生来说,对口就业单位较少,一定程度上造成就业“困难”的现象。近年来,学校为了拓宽学生学习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低年级大学生实施选拔性的转专业政策。对于部分通用专业学生来说,从一入校就打算转入就业“容易”的石油石化等主干专业,甚至出现跟风转专业情况,影响班级学风建设;出现放松专业基础课学习,一心只学习转专业考试所要求的几门课程的不良现象。
通过开展多层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让新生踏入校园就沐浴在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之中,通过主题讲座、典型事迹报告会及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尽快让新生找到合适的科技创新活动平台。通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和理解,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认同感,从而对于稳定专业情绪、建设优良学风班风都有着直接促进作用。
养成良好自我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强调了培养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大学生要想适应社会,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教育、最新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养成自我学习能力,适时接受和更新知识,只有这样在大学毕业后才能生存,才能发展。在校期间,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是本科教育的根本目标[3]。
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不但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深入了解与研究课题内容相关知识。这就要求大学生要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找资料,自觉学习和探索。通过不断地实践锻炼,自我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取得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培养具有团队协作意识的大学生,能够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4]。从大学生个人角度来讲,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践证明,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是新时期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在科技创新研究过程中,为共同完成目标往往需要一个团队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取长补短、相互交流以及灵感碰撞,从而使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角色转变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强化,逐步形成团队协作意识。
为就业和个人发展储备资本。
当今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注重个人能力和素质,大学生为了长远进步与发展,就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得以不断的提升,高端发展的愿望也越加强烈。据统计,近3年理学院本科毕业生中,在大学生科技创新上取得优异成绩的毕业生无一例外选择在科学的殿堂继续深造,绝大部分以保送的方式进入更高层次的学府深造或留学,为今后的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大门。另外,在目前行业特色高校中通用专业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的情况下,那些曾参与或取得优秀科技创新成果的大学生,却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就业和人才竞争中处于明显优势,为今后的个人发展储备了良好的素质和雄厚资本。
营造氛围,助推大学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出台政策,全心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保障工作。
为进一步鼓励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以及学有余力的优秀大学生投入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学院特别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跟踪、汇报、总结和商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关工作事宜,并出台相关政策,对科技指导教师和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进行物质和精神激励,保障了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热情。
全员育人,潜心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工作。
为积极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学院积极整合教师资源,全力推动大学生科技指导教师的聘任工作,助推大学生成长成才。学院主动开展与指导老师的沟通和交流工作,聘任有积极性且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担任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充分利用学院资源,如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的实验设备和大量的师资力量,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更是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工作的宝贵时间。
环境育人,细心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保育工作。
抓住新生入学教育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科普和科技前沿讲座、优秀学生代表座谈、大学生科技成果展等宣传渠道,对新生进行立体化的教育引导,积极营造氛围,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在大学可以参与的科技活动,从而激发学生投身科技创新的兴趣,树立高端发展的意识。每一项科技竞赛结束后的成果报告会,是对学生最好的科技指导,参赛学生通过演示自己的作品和交流参赛心得体会,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科研的过程,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宣传作用。适时将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奖情况和优秀学生典型以展板、网站、表彰等形式进行展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鼓舞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
搭建平台,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热情
结合专业特点和现实情况,通过创新工作载体,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科技竞赛为载体,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适合特色高校通用理科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培养体系。
开展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组建学生科研兴趣小组。
大学生科研团队是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5]。为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热情,给热爱科学、喜欢科技创新的学生提供一个平台,我们开展了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指导学生组建了科技创新兴趣小组。科研兴趣小组由专业成绩优秀、基础知识扎实且具有良好科研潜质的学生组成。在组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时候,充分考虑科技创新活动的延续性,按照年级和项目特点组建团队,以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建立了不同的科技活动小组和科技活动梯队。
科研兴趣小组每周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会,并适时开展对外的学习和特邀指导,共同讨论科研过程中的问题和进展,小组的成员成为申请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主力军,为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2010年至今,科研兴趣小组共获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31项,校级项目立项63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科研学术论文60篇,其中包括核心期刊45篇,国家级期刊3篇,授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9项,培育出了一批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
举办大学生学术论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科学扎根于讨论”,创始于2008年的大学生学术论坛,目前已举办五届,该论坛依托《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等课程,通过形式生动活泼的学生学术研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不仅提高了大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研究报告、分析评论等各类学术论文的能力,而且对大学生了解学术会议流程,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科技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和氛围已然形成[6,7,8]。
经过5年实践,学生学术论坛已形成自己的鲜明的特色:一是严格参照学术会议组织形式。从会议通知的信息发布、论文题目的征集、论文的提交和审阅、正式举行会议、主论坛和分论坛的主题确定与组织、会后工作总结,到最后形成《学生学术论文集》,都按照学术会议流程进行。二是全程由学生组织。由骨干学生成立的论坛组织组委会,承担了与会议有关的各项工作,包括发布公告、论文收集、论文整理、邀请嘉宾、联系媒体、会议安排、会场布置、会议总结等。三是本科生登台做学术演讲。本科生登上学术讲坛做学术报告,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体会。四是获专家学者广泛赞誉。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陈佳洱教授认为:举办学生学术论坛,增强专业兴趣,锻炼交流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都很有意义。
依托科技创新竞赛,构筑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平台。
科技创新竞赛是展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山东省物理科技创新大赛等赛事。2010年至今,组织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和活动达900人次,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100余项,学院荣获校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优胜杯”荣誉称号。
科技网络信息平台化,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软实力。
学院制作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网站,总结优秀成果案例,及时发布科研、竞赛、指导老师需求等信息,利用网络信息渠道建立高效的培训、工作、宣传一体化平台,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信息的需求和检索提供便利。
结束语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仅注重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取得的成果,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在科技创新浓厚氛围的熏陶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确立了高端发展的学习目标,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梯队化建设引领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节节攀高。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在培养特色高校通用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形成了一套完善培养体系:核心———全员开展创新型教育,关键———提供有效平台,特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梯队化建设,值得行业特色高校理科专业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时借鉴。
摘要:总结分析了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结合多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通用理科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阐述了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探索出一套适合行业特色高校借鉴的培养体系。
关键词:特色高校,通用理科专业,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剑峰.论计算机基础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129-130.
[2]孙涛,张永宁.行业特色大学的文科发展路径[N].中国石油大学报,2012-4-11(7).
[3]马仲岭.本科教育应注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1(4):90-91.
[4]胡宝.论团队精神及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方法[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07.
[5]尹仕,肖看.构建大学生多学科竞赛平台培养新型拔尖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5):121-124.
[6]刘超卓.指导学生举办学术会议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2(2):56-58.
[7]王大勇,刘超卓.学生学术论坛让大学生提前科研练兵——第二届“原子与核科学”学生学术论坛举行[N].中国石油大学报,2009-6-12(6).
特色科技专业 篇11
创新理念 扎实领导
中关村第一小学在校长的领导下,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确立了“自主发展,主动适应,自我超越”的办学理念。2004年学校制订了《中关村第一小学2010发展纲要》,确立了“立足北京,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总目标,确定了“科学启智,教育立身”的中关村第一小学精神。科技教育方面进一步确立了“自主探究”的理念。
学校领导重视对科技教育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能认真执行,规范操作,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校园科技硬环境的搭建上,每隔一两年学校都要重新规划协调科技教育环境,将科技教育的景观设置投放到学校的各个角落。科技主题墙、流动小书架、四大发明、中国科技文化长廊等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实物展示深深吸引着学生们。在校园科技环境软件的构建上,学校倡导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协作沟通,打破教研组和年级组的狭小范围,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使教师在共同体中共享信息,分担责任,建设性地解决分歧,团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逐渐走出“小我”,融入“大我”。
尊重差异 多元成功
中关村第一小学倡导“人人都有想法,人人都能创造,人人都会成功”,形成了“大气,雅气,灵气”的教师文化和“学习成才,品德成人,做事成功”的学生文化,树立了“全面发展+突出特长”为学生培养目标。学校尊重差异,倡导多元成功,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成长空间。学校充分开发校内教育资源,建立了近100个兴趣小组和28个科技社团,每年举办丰富的课外活动,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多元化平台。此外,学校一直用开放的心态,融合学校特殊的社区资源,与社区实现互动、互利、共享、共赢,把学校办成整个社区都关注和关心的教育,同时也用优秀的教育感染和影响社区的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丰富和优化学生成长的教育生态环境。
学校结合一校三址、学生人数较多的特点,根据学生需求和教师现状及特长分析,寻求适合各部发展的重点项目,做到点面结合、特色鲜明。例如本部成立机器人俱乐部,党校部成立模型俱乐部,天秀部成立头脑奥林匹克(OM)俱乐部等,并邀请学生担当各俱乐部部长,聘请专家作为俱乐部的顾问和学生一起负责项目的开发和组织工作。
中关村第一小学从2003年开始开发校本课程。基于学生要求、基于社区资源、基于教师课程实际能力的提高是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经过细致、缜密的开发流程,形成了深受同学们喜爱的校本课程。比如综合实践、机器人、无线电测向、航模、宇航、英特尔?求知计划等校本课程的开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想象力的发挥。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并正式发行的科技教育出版物有《自主探究——科学教学实践研究》《奇思妙想秀DIY》《机器人》《天文》《宇航》等。
多项渠道 教师发展
中关村第一小学现有科技专职教师23人、兼职科技辅导员136人(各班班主任),合计159人。师生比为1∶32。学校认真分析教师的特长,将教师特长与学生科技教育活动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帮助教师确定其在科技教育领域中的发展方向,坚持将科技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素养的提高放在首位。具体措施包括:科研先导,鼓励学校的科技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专家引领,邀请科普教育专家定期为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教师对于科学教学的内容了解得更加系统,对学生指导更加专业;与科学家结对互助,学校与中科院物理所、计算所、动物所、植物所等17家研究院所的研究人员成为互助伙伴;交流反思,每学期组织教师对科技教育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看到优势,改变弱势,完善想法,改进工作。多渠道的专业培训为科技教师的成长成才搭台护航,构建了科学的教师梯队培养系统。特别是针对成长期的科学教师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成长档案管理”,把教师每年的成长足迹记录在案。通过成长档案可以及时了解教师教学成长情况,定期根据成长档案分析研究教师的发展需求及目标达成情况。
丰富体验 拓宽视野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大力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校内形成浓厚的学生课外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氛围,学校利用多种组织形式,开展丰富的课内外活动。
有常规性的科技教育活动。各年级科学教师围绕学科知识,有计划地开展常规科学教育活动。如科学教材上的小实验和小制作的完成、小动物的喂养、花卉的种植、动植物标本的制作等。也有定期开展的科学实践活动。如到植物园认识植物、到百望山采集动物标本、到中科院植物所观察荷花的生长情况等;长期坚持开展科技创意作品制作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科幻画创作、撰写科学小论文和办科普手抄小报;定期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和读科普书籍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
每年的10月是学校传统的科技节。科技节上学生参加各项科技竞赛,既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又让学生体味到竞争的快乐。
在“神舟”5号升空之后,航天事业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关村第一小学更是成为了热点。全国少工委将学校5年级4班命名为“宇航中队”。和宇航相关的活动在学校已经得到了广泛开展,水平之高在全市各小学中出类拔萃。
学校还成立了“中关村第一小学少年科学院”,开展“走进科学院,走近科学家”系列活动,还开展了“百场科普讲座”。通过参观、访谈,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学校把课堂搬进实验室,让学生在一流的实验室里亲手体验科学的严谨和探索的乐趣。
中关村一小的科技教师们通过深化对科学课程的认识,在学校领导层的大力支持、强力保障下,不仅带领学生在各类科技竞赛和评比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學生的创新素质,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是一所具有优质科学教育资源、较大潜在发展空间,校园有着较浓郁的科技学术氛围的小学。有崭新的科技教育理念,具有强大的科技教师后备力量,科技教育课程发展迅速。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中关村一小使用成长记录袋等方法,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在强大的科技教师队伍的努力下,学校科技类校本课程发展很快,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兴趣小组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对科技类课程的兴趣,让学生得到了健康、良好的发展。
特色科技专业 篇12
科技下乡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同时也有着特殊的发展历程。中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所以科技下乡的源头也许可以追溯到古代,不过具有一定规模的活动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尤其新中国成立后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兴农”等战略被确立的基础上,科技下乡获得了更大的发展。但是,很多时候更多的科技下乡活动只是隐蔽于农村科普和农技推广事业之中,直至1996年专门的官方文件出台才有了一定的政策保障,从而被意识到和关注到,并且也被推向高潮。到了世纪之交及新世纪,突破性政策法规纷纷出台,科技下乡在新的机遇中为农村社会发展做出了越来越多的贡献。
然而,不同的历史阶段也存在着不同的实际问题和意想不到的特点,有时是挑战与危机,有时又是意外的特殊推进。这是更应该引起关注的方面,恰是这些矛盾与特殊性能够给予我们更大的启发。有学者就说过,对历史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把握当下的传播动机、与境及利益关系等复杂现实情况及所面临的挑战。
本研究将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下乡的发展历程,总结其演化规律及特色,以史为鉴,为进一步研究及实践奠定基础。将按照三条线索来讨论:其一,在背景方面,关注国家农业政策、科技政策以及农村科普和农技推广的发展及政策法规等;其二,重点关注科技下乡的典型活动或特殊事件,因为这些事件更能够反映出中国特殊国情背景下的科技下乡活动的特色;其三,更加关注科技下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挫折,这能够有利于明确科技下乡具体实践与国家政策体制等的关系,尤其是不适应之处,从而更加合理地评价现实情况。
1 初步发展阶段(1949—1976)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项事业的恢复发展,农村科普和农技推广工作也开始趋于规范化和制度化,有了一定程度的组织保障,其外衣隐蔽下的科技下乡活动随之不断被推进,在农村科普和农技推广的组织领域内为农村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然而,由于新中国成立时间较短,国家的经济、政治体制还存在着不稳定性,偶尔甚至也会出现大的社会动荡,这些都会波及到科技下乡的发展。因此,这一时期,科技下乡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甚至有时是畸形的,综合各个方面还只能说是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
1.1 组织与制度建设
在此期间,无论是农村科普还是农技推广方面,都开始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使得科技下乡达到了初步的组织化和制度化。
1.1.1 在农村科普方面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出台的《共同纲领》①对科普提出要求的基础上,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科普无论从组织建设方面,还是制度及目标任务方面,都获得了初步发展(如表1所示)。在这一时期,不但进行了相应机构的建设,如设立了科学普及局和一些相应的事业机构,而且一些法规文件、重要会议及重要领导讲话等都提出了科普工作面向农业生产实践的目标。在这些条件的作用下,农村科普事业初具规模,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培训及技术上门活动。
1.1.2 在农技推广方面
农技推广对于农业社会的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着特殊国情背景的形塑。因而,对其研究者颇多且较系统,笔者仅借助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概括出与本文相关的部分。
中国本来是农业社会,但新中国成立不久急切追赶发达国家的工业步伐,而脆弱的工业非常需要农业的大力支援,必然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农技推广执行机构。这一时期,中国选择的是农业合作化道路,农业由集体经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显然施行的是国家强制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那么,此时的农技推广机构不仅是一种专业技术服务组织,更是一种政治组织,随着国家战略及经济制度等不断变化,在不够稳定的各方面制度环境下曲折发展,但毕竟其组织化和制度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至20世纪70年代末,可以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由政府推行运作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大大促进了科技下乡活动的组织化和制度化。它的大体发展历程可以通过表2反映出来。
1.2 政治运动的特殊推进
在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前进道路上,不可避免地出现过一些不利于整体社会进步的政治运动。然而,我们对这些政治运动也不能彻底否定,如果持有一种客观的态度也会窥视到它在某些方面的一些特殊意义。比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运动都对科技下乡起到了特殊的推进作用。
1.2.1“大跃进”中的科技下乡
1958年中国科协成立之际,适逢政治上的“大跃进”运动。当然“大跃进”运动蕴含了很多错误的政治思想,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促进了科技传播与普及的群众化路线的形成,推进了科技下乡的发展,只是这种发展似乎呈现的是一种畸形的状态。
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倡导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这反映出在文化革命的同时,同样要重视并推进技术革命,也表明国家对技术及群众路线的高度重视。这一时期,中国科协的基本任务被规定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密切结合生产,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命运动。”聂荣臻也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文化及技术革命的高潮时期,中国科协要在这一新形势下努力实现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推进群众性科技工作进行全面的大跃进。
在这些思想与目标的指引下,在上一阶段四级农技推广机构和中国科协这一专门科普机构成立的基础上,中国面向群众、农村和基层的科技传播活动蓬勃开展,与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了起来,工作的重点从大中城市转向了基层和农村。朱效民就曾通过大量的史实考证而指出,这一时期在广大农村,针对农业科技的群众性实验活动和技术上门活动发展了起来。这充分体现出了科技下乡的繁荣景象:各种活动实践性、综合性突出,形式多样;不仅群众性的实验活动蓬勃发展,而且也出现了各种农村科普学校,针对推广先进生产经验和新技术等进行宣传培训;地方科协广泛行动起来,与其他部门联合共同组织各种形式的技术推广队,广泛开展送技术进村入户活动,等等。“大跃进”运动虽然包括了生产建设、文化教育及其他事业的全面推进,但还是以农业为先,群众性的农业技术革命运动高涨,改良农具运动遍及广大农村,出现了许多发明创造和新技术,那么它对于科技下乡的意义就显而易见。
然而,从总体上我们还是认为,“大跃进”时期的科技下乡是畸形发展的。这种评价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现实中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于量和形式上,若从质的角度来看其目标并不切合实际,核心思想过分夸大了群众的主观精神而背离了科技的精神实质,使得传播内容和方式等都偏离了科技的本质特征,因而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实效,其中的“农业学大寨”就是很好的例证;其二,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的思想盛行,农技推广在不合理指挥下曾受挫折,甚至陷入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加之“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家大量精简机构。至1959年,全国农技推广人员被以下放或改行的形式减少了2/3,农技推广站被砍掉了1/3。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科技下乡的进程与效果。
1.2.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科技下乡
“文化大革命”期间,很多科技活动均被迫中断,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中国科协几乎陷于瘫痪状态。科普书刊、科技广播电视、科技电影等不但数量大幅度下降,而且内容也被染上了政治色彩。然而,这样特殊的政治背景由于种种原因对科技下乡似乎起到了特殊的推进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体现于“文革”为政治目的而在客观上造成的无意识的“科技下乡”活动。由于社会现实的需要,被下放的科技专家或“知青”在基层或农村冒险进行了很多针对实际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科普活动和技术推广活动,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一是“四级农科网”的建立。“文革”期间,国家农技推广机构被解体,但由于地方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些基层科技和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插队落户的农技人员在社队领导支持下,建立了各种实验组,进行农技推广活动。较有影响力的是,1974年湖南省华容县率先总结群众经验而创办从县到生产队的“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其中共有农科队366个、农科站23个,对应工作人员有农业技术干部67人和农民技术员2 722人。这一举动引发了中央农林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关注,逐步在全国推广。从而,各种民办科技群众组织与公社农科站和县农科所两级推广机构得到了统和,虽然是行政主导体制,但由于其紧密结合当地农村现状而发起,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从农户需求出发的优点,使得科技下乡更加具有实效性。
二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该运动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但在“文革”时期被推向了高潮。其规模之大与人数之多都是历史上空前的,仅在起初的两年中,从大中城市被推向农村或边疆的老三届毕业生就达到了400多万,截止到1978年,全国下乡知青共1 623万。虽然,这是一场政治运动,本意并非在于科技下乡,但却不可避免地起到了科技输入乡村的作用。很多被下放的“知青”都出于实际需要进行了一定的科技下乡活动,他们虽然并不一定是知名的科技专家,但是整体科技素质较偏远落后农村的村民具有一定的优势,必然在农村中对普及科学知识、技能和文化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按照史料记载,这样的事例也并不罕见,如河南农学会吴绍揆被下放而帮助农民办科学试验站、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与技能等。
三是关于“五七干校”的活动。“五七干校”是1968年出现的,它以毛泽东对相关报告的批示日期命名,以庆安县“柳河”经验为开端,下放干部和知识分子到农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劳动改造和接受工农兵再教育。“五七干校”采取同工农兵相结合的“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但工农进校,而且校里的干部到工矿企业和农村生产队与群众接触,甚至有的干脆转变成了“五七农校”。1969年,中国科协及所属协会的全体专职工作人员均被批判、遣散或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一些被下放到农村的科技专家在与农民接触的过程中针对当地农民的急需自然会把先进科技传入农村,在农村的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四是关于农村广播站的建立。“文革”期间出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宣传需要而大办农村有线广播,县广播站的事业经费自1969年开始列入了国家预算,到1976年全国大部分农村都建成了连接千家万户的有线广播网。虽然广播的内容日渐丧失传播科技知识、服务社会的功能,但对于封闭农村的信息贫乏的实际也是非常需要的,也不可能绝对不给农村带来科技信息。更重要的是,它为科技下乡打下了重要的媒体设施方面的基础。
我们应该尽可能客观地分析和评价“文革”时期这段历史。其一,它显然对刚刚起步的中国科技事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除了被迫停止的科技活动外,更多内容是以政治舆论为主,科技知识被排除在外,而且这些破坏作用还会在更深层面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其二,虽然它对科技事业产生了很多消极影响,但也不完全是消极的,许多科技活动也不是彻底中断的,只是传播的目的和内容有了不同,甚至有些时候出于政治目的宣传力度反倒加大了很多,在不经意中偶尔也会伴随有科技知识或科技精神方面的内容;其三,由于特殊的政治运动所造就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却也对特殊需求的科技下乡起到了特殊的推进作用。
综观整个“初步发展阶段”,科技下乡是在常规建设和特殊机遇下曲折发展的。一方面,科普及农技推广的组织与制度建设都已初具规模;另一方面,虽然经历了一些本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政治运动,但对科技下乡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推进作用。这些都为科技下乡在组织、制度、方式、内容等方面奠定了初步的发展基础。
2 全面推进阶段(1977—1990)
10年浩劫结束以后,在邓小平、周恩来等同志的大力倡导下,各项科技事业逐步得到重建和恢复,科技下乡也开始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被全面推进。当然,伴随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也存在着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科技体制改革造成的组织障碍等,有时科技下乡也会受到很多负面影响。
2.1“经济主战场”定位后的科技下乡环境
1978年成为重要转折年,全国科学大会重申了科技的重要性,并审议通过了科技发展的规划纲要草案。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经济主战场”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从而让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使得农村科技需求更加强烈。在国家战略上,虽然以追赶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为主要目标,但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农村经济政策相应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无论是国家政策法规方面,还是组织方面,都为科技下乡增加了保障。各类具有科技下乡性质的国家科技计划和各种独具特色的科技下乡实践活动开始出现,与前一时期相比,整体呈现了全面发展和自觉推进的状态。秦红增博士也曾经认为:“科技下乡只有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现代科技发展乡村即科技下乡才真正进入到自觉时期。”
2.1.1 国家政策环境
一是科普政策提供了保障。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其战略部署专门强调了中国科协的配合责任。以中国科协的全国代表大会为契机,中国科技传播与普及事业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被推进(见表3②),至80年代末科普组织及相关运作机制都得到了很大发展。
二是“科技兴农”战略带来了契机。1989年,国务院发布文件确立了科技在农村发展中的地位,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性、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教育和技术培训等方面都进行了论证和部署,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终还是要靠科学解决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把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同时还强调了基层农技推广网络的作用发挥和农村生产一线的科技人才方面。
三是“三农”举措给予了推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进行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农业被视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获得了更加重要的地位。面临农业不发达的现状,中共中央于1979年公布施行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不仅提出了对“三农”的技术支持,而且鼓励下乡、回乡知识青年立志务农,而且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培养,这更加有利于科技下乡的发展;同时,中共中央自1982年开始发布了许多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对农村发展措施及农业科技等问题做出了重要部署。这些举措对乡村科技的输入与进步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等都为科技下乡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处不一一列举。
2.1.2 组织方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很多科技组织与机构开始恢复和重建,尤其是基层的相关工作为科技下乡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保障。在中国科协“三大”的倡导下,“七五”期间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乡镇科协纷纷恢复和创建,一大批科普服务中心以及科普学校建立起来。更加重要的是,与此同时国家开始重新恢复和创建农技推广网络。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后,文化大革命时期建立的“四级农科网”失去了支撑体系,因而1979年公布实施的相关重要文件开始倡导恢复原有的行政主导模式的农技推广网络,指出:“县、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四级科学实验网就是农业技术推广网,县以下主要抓好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自此,全国开始发展县一级的农技推广体系,形成了五级农技推广组织体制,各级农技推广机构从行政机构中分离出来,被定性为事业单位,从某种意义上强化了其专业技术服务性质。到80年代末基本建成了农村技术推广体系,在很多地方建立起了以县科协、农技推广机构为枢纽,乡镇科普协会、乡镇农民技术学校、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为基础,广泛联络教育、科研、国家农技推广单位、企业、群众团体在内的农技推广网络,而且对应的农村科技服务机构也初见端倪。由此,科技下乡具有了良好的组织保障。
2.2 相关科技计划
在各项宏观政策法规对科技与经济、科技与农村发展关系的目标指引下,这一时期国家出台并实施了许多科技计划,包括基础研究类、政策引导类、科技攻关类和高技术研究类等。这些科技计划可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科技下乡性质的特色科技计划,另一类是间接与科技下乡存在关联的。这里仅介绍第一类,它们都着重强调科技对农村发展的意义及其实现途径等,是科技下乡重要的手段(见表4),为其奠定了不同层面的基础,同时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2.3 科技下乡活动形式
基于政策推进及组织保障,在国家重要科技计划的引领下,科技下乡活动广泛开展,对应出现了许多新的活动形式,这主要见诸表5列举的一些重要实践。
总之,这一时期,科技在农村经济生产方面的功能受到空前重视,科普及农技推广工作更加深入农村基层,科技下乡获得了快速发展。除了上述科技下乡活动之外,还出现了许多其他创举,如农民田间学校、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和各类示范活动等。同时也树立了各种先进代表和典型,在很多农村出现了“种瓜能手”“养羊带头人”等。
然而,由于市场经济还不成熟,新旧体制交替出现了一些不适应,还有更深层次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冲击因素,科技下乡网络有时也会受到冲击。例如,曾经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农技推广网络在改革中不断地嬗变,偶尔也遭遇了挫折,甚至出现过危机,这自然对科技下乡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在大部分时间里,科技下乡整体上还是面临着良好的各方面环境且呈现出了全面发展的状态。
3 高度繁荣阶段(1991—)
在世纪之交及新世纪,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与调整,基层科技活动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关乎科技下乡的政策环境及理念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因而科技下乡体现出了新特色与新趋向,呈现出了高度繁荣的景象。
3.1 突破性政策环境
政策法规的新突破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科技下乡相关法律首次颁布实施;二是科技下乡官方文件首次出台;三是中共十六大打破了中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发展战略由“农业反哺工业”转向“工业补贴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四是科技下乡的“最后一公里”瓶颈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农业科技由“下乡”转向“入户”。这些新突破为科技下乡创造了特殊的发展机遇。
3.1.1 相关法律首次颁布实施(如表6)
3.1.2 科技下乡官方文件出台及中共十六大的影响
专门针对“科技下乡”的官方文件的首次出台使得科技下乡有了政策保障,十六大报告首次扭转了中国多年来的农村扶持城市工业的弱势地位。这些政策都对科技下乡的发展起到了突破性的推进作用。
1996年,关于“科技下乡”的首个官方文件③正式出台,对相关事宜进行了总体部署,规定“三下乡”活动的主要任务涉及文化、科技和卫生3个部分。其实,文化下乡和卫生下乡与科技下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内容难免都包含了科技信息,其下乡主体也应该都是科技人员。同时该文件也阐明了“科技下乡”包括3项内容,即科技人员下乡、科技信息下乡和开展科普活动。正是这一文件的出台使得科技下乡活动具有了明确的政策保障,对应活动如雨后春笋。
2002年,十六大首次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项事业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中国自50年代就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直到中共十六大召开以前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始终是农业补贴工业的二元体制,只有十六大首次进行了新突破,使得城乡关系格局出现了革命性变化。显然,新世纪的农村发展需要城市的支持,这不仅在于资金上的倾斜政策,自然最重要的应该是科技方面的支持,因而科技下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政策 机遇。
十六大闭幕之际,中宣部等十二部委联合做出决定并由中宣部发出《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入扎实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本《通知》紧密联系党的十六大精神,内容明显比1996年的更加深刻、具体,尤其是出现了新的突破。第一,科技下乡范围更广:在“总体要求”中就提出了不但要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也要倡导先进文化,传播科学方法、思想及精神等,提高农民的素质,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第二,科技下乡更加注重实效:在“实施步骤”中规定了要增强“三下乡”活动的实际效果,倾听农民的呼声,力求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第三,开始注意面与点的结合:关注西部、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等,把这些地区作为“三下乡”的重点,要求开展“青年星火西进”和院士专家下乡等活动;第四,开始将科技下乡的长期性与持续性提上议事日程:在“实施步骤”中要求要将科技下乡制度化、经常化,达到常下乡、常在乡,真正在农村扎下根来;另外还专门部署了大学生的“三下乡”活动。可见,这一文件引领了科技下乡的方向,开始从战略高度对其进行部署。
3.1.3“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新突破
科技下乡活动已存在多年,但农业科技往往是能够“下”到乡镇,而难以进村入户,普通农民难于获取所需的科技信息,这种现象被称为“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一问题已成为科技下乡和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也成为研究者的重要关注对象。对于“最后一公里”难题,“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现了新突破。
2004年农业部针对科技入户难的问题发布文件要求在农村重点扶持一批科技示范户,向农民传播农业科技。其任务目标是:“组织各级各类科技单位和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构建政府组织推动,市场机制牵动,科研、教学、推广机构带动,农业企业和技术服务组织拉动,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户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网络……”农业部还组织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使得传统与现代、课堂与现场结合了起来。虽然目前实际效果还不能尽如人意,但是为科技下乡“最后一公里”难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
3.1.4“科教兴农”战略的新推进
“科教兴农”是在前一时期“科技兴农”战略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演化而来的。概括而言,它的理念要求是,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和教育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将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作为发展的关键要素,加速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科教兴农”战略的理念要求及发展可以通过不同政策文件的规定反映出来(见表7)。
当然除了突破性的政策法规之外,随着十六大带来的突破性变革,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都更加突出体现了“科技下乡”的重要而长久的地位。同时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其他相关重要政策文件,都对科技下乡的新发展从不同角度起到了推进作用。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科技进步定位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之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强调了农民的主体地位。这些文件目标的实现显然都与对科技下乡的大力推进不无关系,都要求发展农业科技、向农村输入先进适用技术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那么科技下乡又被进一步提上了战略高度。总之,这些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会议等,为科技下乡设立了路标与航线,使得科技下乡活动更加系统化、实效化和制度化。
3.2 新的科技计划
随着各项突破性政策法规及其他重要政策文件的新促进及新要求,科技下乡出现了新的繁荣景象,不但原有科技计划与时俱进地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新的科技计划规划也层出不穷(见表8)。它们从理念、目标、手段等方面都对科技下乡起到了新的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并非专门针对农村科技的重大科技计划或规划,也为科技下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处不作赘述。
3.3 新型科技下乡活动形式
在新时期,不但原有的科技下乡形式继续得到发展和完善,而且一些新的活动形式如雨后春笋。这些新形式既关注分散化的小农户,也针对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总共有20个左右。这里仅就较突出的部分加以介绍。
3.3.1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
1993年,在铁路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启发下,共青团中央逐步在全国实施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994年,对应协会、服务站和网站建立起来,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管理网络,同时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也逐步得到完善。这一行动以扶贫济困为主题,要求各地组织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困难群众,更为农村和西部地区的农民提供帮助。近些年来,该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展,对应出现了各种志愿活动项目,其中一些项目对科技下乡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如表9。
3.3.2“三支一扶”计划
国家人事部2006年下发文件,要求大学生毕业后要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其招募工作依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具有一套详细的流程,都要进行各地信息采集,紧密结合基层需求信息进行考核或考试,在专业上侧重于农村急需的农林、水利、医学、教育、经济类等。而且毕业生在上岗前要经过结合本地区实际需要的严格培训,而且以“三农”政策和本地区基本情况为主要培训内容,工作时间一般为2到3年,期满后自主择业,享受一定的择业优惠政策。可见,虽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然而却对科技下乡发挥了一定的 作用。
3.3.3 大学生村官计划与科技特派员行动
科技特派员行动与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开始实施的,虽然二者起初实施的目的不同,但在现实中都是重要的科技人才下乡的活动方式,近些年在全国各地广泛实施。
3.3.4 科普大篷车和科技列车行动
由于中国大部分农村科技下乡方面的基础设施落后,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00年,中国科协承担了研制和配发科普大篷车④的任务。至2003年年末,通过借鉴国外经验设计制造的科普大篷车有3种型号⑤,总共38辆,配发给了各地科协使用。自此,科普大篷车(也称“流动的科技馆”)广泛深入偏远农村和西部地区,展示内容丰富多彩,活动方式机动灵活,在投入“三下乡”活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于“科普大篷车”下乡的经验,2002年中央文明办等又针对革命老区和西部地区开展了“科普列车”行动。该行动每次时间达10天左右,由200多位专家组成了科技专家志愿者服务团,他们携带互动展品、展板、挂图和图书等,进行科技培训、展览、报告、咨询等服务。
3.3.5 大型科技示范活动
大型科技示范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二是农业科技示范场。二者大同小异,虽然名称及运作过程等都不同,但是反映出了基本一致的核心思想,都是农业部门近年来着力运作的“农科教”结合的科技下乡运作模式。该模式在较先进理念的引领下,以市场为导向,以示范带动和农业科技服务为主,旨在加速农业由数量向质量要求的过渡,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农业园区,自90年代后期以来全国各地就开始纷纷建立,差不多覆盖了所有县市。其指导思想是,注重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的结合,根据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与产业化;而对于农业科技示范场项目,是2001年才开始在全国启动的,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各种形式向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成为农业知识与技术传播的“田间学校”和良种、种苗的繁育基地,最终通过引领作用成为分散农户进入市场的纽带。
3.3.6 农民专业合作社活动
这种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己在实践中首创的,它是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散农户与大市场不协调的情况下产生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农民实践起到了支持和引领作用,进一步,于2007年国家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并且也开始施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实践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逐步走向了成熟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概念本身,指的是一种互助性经济组织,由同一类农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或者同一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供需双方在民主的基础上自愿联合组成;另一方面则是针对服务对象的界定,它主要是针对该组织的成员提供多项农业相关服务,包括农资的购买,农业生产及经营方面的各种技术或信息,农产品的贮藏、加工及运 输等。
3.3.7 中国科普万里行
该活动的特点是,由企业首先实践,而且始终有大型著名企业的支持与参与。它发端于十几年前的“皇明太阳能”科普万里行活动,进而带动了多家知名企业的效仿。正是基于多家企业的经验,2009年由中国科协主办,多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性行动,深入贫困地区,对各地的科技需求、难题及典型经验展开调查,同时传播科技知识,提高群众的科技意识,使得科普万里行活动成为国家及地方的重要科普平台。这一活动是在“公益性与经营性并存”的新科技传播理念的引领下发展起来的,在科技下乡中发挥了其他活动难以替代的作用。其目标在于“通过普及科学知识,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带入乡村、街道、厂矿、企业等社会千家万户,提高全民科技素质”。
3.3.8 农业专家大院活动
该活动是科技部为了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而依托“星火计划”实施的对农服务的新举措。2003年,科技部下发文件正式启动实施了“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示范工程”,该文件规定:“支持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创办和领办以专家为服务主体的各类科技服务组织,并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广泛开展技术指导、技术示范、技术推广、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这一项目已经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发展,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星火示范基地建设,为科技下乡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上述科技下乡活动之外,还有科普之冬、科普大集、科技致富能手科技下乡、院士专家科技宣讲团下乡、庄稼医院、农村经纪人、农业科技110、科普信息网络、科技副县长和科技副乡长以及多种培训形式。这些丰富多彩的科技下乡活动展现了科技下乡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但在具体地方操作中的实效性如何,还有待于借鉴历史而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
4“科技下乡”史鉴
纵观历史,“科技下乡”自出现之日起,经历着从自发发展到政策推进的过程,逐步产生了许多别具特色的实践活动和政策理论,今日从总体上看已经达到了高度繁荣的阶段。然而,其发展道路是曲折的,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科技下乡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各种体制改革和一些政治运动的影响,而且很多政治影响又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于历史上的辉煌成绩,应该透过历史总结其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并思考其中不寻常的事件及带来的教训。这种不寻常体现为:一些被普遍认为具有较大破坏性的政治运动对科技下乡似乎不完全是负面的冲击作用,而是还起到了某种特殊的推进作用;反之,原本是国家为促进科技进步而实施的改革措施在地方执行中有时却事与愿违,反倒在某种意义上在一定时期内为科技下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危机。另外,通过全国整体宏观的历史透视,也能够总结出科技下乡的一些基本发展规律、演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等,这些方面同样是进一步地现实研究中应该观照并借鉴的。
归纳起来,这些启示作用主要涉及4个方面:一是改革中营利性趋向的挑战与启示;二是“线断、网破、人散”危机的启示;三是新理念的出现而带来的思考;四是综合借鉴意义。
4.1 改革中营利性趋向的挑战与启示
中国的改革主要发端于80年代之后,而且很多改革均起始于农村,那么势必会影响科技下乡的发展状况。改革自开始一直延续到21世纪,虽然偶尔也会出现革命性的转变,但整体是渐进式发展的。在改革中,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博弈,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复杂的改革网络和科技下乡的社会与境,由此演绎了科技下乡的挑战与危机,这主要体现于农技推广体制的变化方面。这里所关注的是改革中科技下乡营利性趋向所对应的挑战与启示。这些改革与挑战是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出台而不断推进的(见表10)。
这些文件反映了国家对农技推广机构改革的倡导以及改变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进行农技推广的趋势。按照政策要求,80年代的改革应建立起专业性、事业性的农技推广体系,各对应机构不再隶属于农业行政部门。可见,在此阶段国家改革的初衷是,想通过拨款限制来提高农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发展多元化的科技推广、服务及经营实体。
但是,在市场机制还不健全,改革还不够成熟和完善的情况下,在很多地方基层,对于那些不能尽快适应的农技推广机构本身来说,这一营利性趋向自然成为他们的巨大挑战,严重影响了基层农技推广的效果。那么,对于偏远落后的农村,在具体社会与境下,对国家政策的执行以及自身的创造性能力都是存在质疑的,其改革的后果不堪设想。
4.2“线断、网破、人散”危机的启示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尤其进入90年代,改革步入了综合化阶段,不仅包括经济、科技体制改革,与此同时全国不同层级的行政体制、政府机构等政治体制改革也开始推进。尤其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至深,同时缠绕了许多其他因素,使得改革境况更加复杂,从而使科技下乡陷入了“线断、网破、人散”的危机。
基层改革起始于1986年,是伴随着综合改革而以试点的形式逐步推进的,这些试点作为改革重点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与中央政策不一致的现象。这些问题源自于地方实际改革目标的复杂性,地方自身利益问题和国家政策要求彼此博弈:第一,地方对自身财政问题的考虑;第二,面对市场经济,地方也需要转变政府职能;第三,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地方还要减弱对基层、企业等的行政干预作用,努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样的地方多重目标就容易导致地方实际改革有时与国家政策目标的不一致性,正是这些中央政策与地方执行的错位引发了科技下乡体系的种种矛盾。
从国家层面来看,改革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想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稳定性和科技服务能力。也就是,虽然为了提高科技服务能力而倡导其经营性,但同时并不想牺牲,甚至是要进一步增强其稳定性。在前一阶段改革的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下发了多个文件来深化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见表11)。同时,从1993年起国家也掀起了自进入市场经济以来政府机构与行政体制改革的第三次浪潮,针对事业单位开始推行聘用制,使得它们的人事由身份管理和国家用人向岗位管理和单位用人转变,从而政府职能转变与事业单位改革交织在一起。其实,国家是想通过扩大事业单位的自主权而实现重实绩、重优秀人才的激励机制。这一政治体制改革波及面极广,到20世纪末达到高峰。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地方的具体运作状况及其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影响便难以预料。
然而在具体地方与境下,除了部分地区经改革使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整体条件得到了改善之外,很多地方依据国家政策,按照(国办发[1999]79号文件和人发[2000]78号)文件,也分别制定了地方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等乡镇机构改革。甚至有些地方出于政治目的或其他利益因素的考虑,利用这一契机而扭曲了国家政策法规,把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过早过度地推向了并不成熟的市场。不少乡镇推广机构被当地政府“断奶”,突然转变成了纯粹的经营性的农资经济实体,它们惨遭挫折,为农服务的效率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科技下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更为关键的是,在此阶段,县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也正在大力推进,许多地区农技推广机构的“三权”被下放,由“条管”变为了“块管”,致使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悄然被卷入乡镇行政机构改革的漩涡之中,并且成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乡镇政府获得了更大的裁决权和自主权,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实际由业务部门演变成了乡镇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在资金和人事等方面都受到了乡镇政府更多的控制。那么,有些乡镇政府就利用了这一便利条件,在改革中按照权力和对本乡镇政府影响力的大小自主选择下放与否,那么农技推广部门显然是下放目标之一。
显然,中央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政策在地方执行中出现了扭曲现象。虽然这一系列改革是国家按照强制性行政手段实施的,地方政府自然在操作中应该顾及中央政策法规的要求,但是在现实中的具体与境下,地方政府的实际策略选择会受到原有体制结构、外部社会环境、改革动机、时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那么,当他们面临财政压力和自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需求时,也会从财政实力、部门利益及个人政绩等角度做出决策,而冠冕堂皇地借助于“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等理由进行扭曲性的改革。如此一来,本来是国家为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而进行的改革,最终却演变成了破坏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恶魔”。这一危机甚至一直延续到21世纪,有的地方在一定时期内似乎陷入了恶性循环的状态。由于前一阶段改革的失败,因而新时期继续进行着改革与调整,总体目标基本没有改变,只是具体改革政策的影响有所不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又开始受到了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及由此而来的乡镇机构改革的重大影响。2000年,国家就开始了减、免农业税的政策,伴随而来的便是几乎所有实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地方的配套乡镇机构改革。即使不同地区实施的具体形式各异,但改革的主要内容基本没有脱离合并、精简机构以及分流、裁减人员等。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2005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了新一轮的乡镇机构改革,有些地方的农技推广随之又陷入了新一轮的危机,至最近5年左右才得以重新恢复。那么,长达近20年之久的综合改革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科技下乡的破坏性影响就可想而知。
4.3 新理念带来的思考
90年代以后科技下乡获得了更大的发展,但是多年来科技传播领域激化的一系列矛盾已经引起了学界及政界的反思,伴随出现了反映新理念的政策文件(见表12和表13)。这些政策文件发挥了目标引领的作用,对科技传播的理念和内容等都做出了新的规定,自然波及了科技下乡的发展状况。
可见,这些政策法规及会议文件等开始倡导科技传播的经营性(或营利性)以及科技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开始强调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自主选择权和在农技推广等科技下乡活动中的参与性。同时,从过去只关注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而转向了也关注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从而引导人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科技传播,以促进科技传播的更健康发展。
除了政策法规之外,学术科研成果和现实实践也反映出了科技传播的一些其他新思想。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了新变化,国际交流合作在加强,中国科技传播工作表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在强调本土化和因地制宜的同时,国际化趋势凸显出来,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公众理解科学”和“科技传播”等概念,开始强调科技与公众的交流互动,甚至也偶尔关注科技产生的过程和负面效应等。同时,科技传播与科技创新统筹并举,不但强调经济的增长,也越来越倡导公众科技素质的提升。在国际后学院科学观和国内生活科学观的影响下,产业科普和生活科普兴起,科技传播开始关注公众的需求,由政府行政推进向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的方向转变,已经越来越多地强调普惠原则,强调西部偏远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等的发展。
在这些政策法规及新理念的引领下,全国的科技下乡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在新时期的具体地方与境下的运作中,科技下乡实践又将是怎样的情形?新的理念与社会现实能否相容而达到更理想的效果?还是会引发更多的现实矛盾?这些问题都应该引发学者们的关注。
5 结论
历史上的科技下乡表现出了很强的本土化特色,有其独特的产生根源和演化规律,对当下的现实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在历史上体现出的特色、规律及重要影响因素等也应该是现实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 方面。
其一,是中国特殊的国情背景孕育了具有浓厚本土化特色的科技下乡。因而在进一步的现实研究中要特别注意挖掘其本土化特色,要考虑到本国实际,不要盲目借鉴国外经验。更要考虑到国内地方的巨大差异性及各自特殊性,必须深入具体社会与境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调研活动,并且在调研之后的阐述中也要特别注意不能过度地将结论进行普适化。
其二,科技下乡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的综合改革影响的。由于国家有意识的科技下乡总是服务于国家的宏观战略目标,因而不同历史时期的宏观发展政策文件就决定了科技下乡的目标取向、内容及形式。这就决定了研究者要十分关注国家政策文件的相关核心思想,尤其是改革方面,以了解科技下乡实践的上级指导路线,从而更有利于比较得出地方运作出现的问题。
其三,科技下乡活动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因为科技下乡是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目标的导向下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因而其难免会受到大的社会变革或一些政治运动的影响,也就决定了它的某种程度的意识形态意味和政治色彩。这就要求研究者要紧密联系政治因素。
其四,科技下乡活动具有很强的民间实践性。虽然科技下乡自80年代以来很多时候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这一主导作用影响着它的理念、方式及方法等,甚至为科技下乡的基础理念限定了基调。但是,科技下乡在不同时期的重要创新实践活动多数是农民基于农业生产实践而自发产生的,只是被中央政府发现后作了进一步推广。也正是这些民间自发的实践活动赋予了科技下乡以新的活力。所以,研究者更要深入普通农民的现实生活和科技应用实践,去了解他们对待和应用科技的真实态度。
其五,科技下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科技下乡是在庞杂的政策文件引领下及众多单位部门的组织下进行的,几乎可以说它是在夹缝中以不明身份成长的,难以形成统一的范式。学术界和国家文件中均没有明确将科技下乡纳入农村科普、农技推广或科技传播的范畴,但是科技下乡的实践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科技下乡与三者的不可分割性。因而,伴随着中国农村科普、农技推广及科技传播理念及方法的不断发展,科技下乡的理念及模式也在不断进步并且表现出新特色。那么,在研究中就应注意同时关注这些不同的领域。
总体来说,科技下乡已经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自身也经过了历史的不断淘洗和破旧出新而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其缺陷也是在所难免的。而缺陷又往往容易暴露于具体地方与境下的实践操作之中,主要在于国家宏观政策法规与地方文化及社会环境等能否达到很好的适应性而使科技下乡具有很好的实效。所以,学者们应该以史为鉴,加强对科技下乡具体社会与境下的微观案例研究,不仅关注中国特殊的国情背景、政治运动和政策法规,而且关注包括民间实践活动在内的各种活动方式、运作特点及其他深层次的矛盾,来挖掘、呈现科技下乡所处的现实社会与境下的复杂权力关系。
摘要:本文以中国特色的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下乡”为题,从更宽泛的视野,在广义界定的基础上,对我国“科技下乡”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实践等进行梳理与评价,旨在总结经验,发掘问题,诉求以史为鉴,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农村科技传播的理论水平及实践效果提供借鉴。
【特色科技专业】推荐阅读:
【浙江科技学院排名】浙江科技学院特色专业-浙江科技学院录取分数线05-13
科技特色学校申报材料08-23
科技党建特色亮点工作10-17
打造科技教育特色品牌07-01
天荒坪中学科技特色简介10-05
榕江优质蔬菜、水果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10-12
大英县蓬莱中心校开展科技特色教育情况汇报10-20
专业特色09-28
专业特色英语07-19
烹饪专业特色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