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小记者自我推荐(通用12篇)
校园小记者自我推荐 篇1
各位老师好,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作自我介绍。
我是xxx,4年级2班的学生。
我学习成绩优秀,是班上的班长,并且和同学们相处很融洽。我语言表达能力强,组织能力强,在众人面前不怯场。
我性格开朗,爱交朋友,又多才多艺,如画画,弹琴,看书,写作都是我的爱好。,写作是我最擅长的,曾多次获奖。我从小坚持写日记,经常读书、看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级诵读。
总之,我组织能力强、语言表达好,文笔好,众人面前不怯场,这些条件我想做小记者应该可以胜任。当然,我也有缺点,因为我在这方面经验还有所欠缺,但我肯吃苦,做事认真,相信可以弥补缺点,做好一名小记者。
感谢各位老师,希望您给我一次机会。
校园小记者自我推荐 篇2
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菲利浦·科特勒说:当人们开始通过交换来满足欲望和需求的时候, 就出现了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交易的对象, 可以是实体性的“产品”, 也可以是非实体性的服务、劳务、技术专利、智慧成果等, 即某种“价值”。那么, 电视记者的营销, 笔者认为, 可以归结为两种之和, 也就是产品价值, 通过记者自身品牌形象推介而获得观众的认可, 进而让社会认可电视、实现电视媒体的利润。
市场营销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如何把企业的产品卖出去, 实现产品与货币之间的交换, “卖出去才是硬道理。”[1]因此, 将电视记者营销传播出去, 也就是这个核心所在, 即把电视记者品牌形象当成是企业的一种产品, 从而在市场上营销传播出去。
一、电视记者自身品牌形象
个人品牌是一个由技能、经历、业绩、个性、品德、知名度等聚合而成的综合体, 有独特的个人魅力, 有公认的无形价值, 标志着身份, 体现着实力。个人品牌代表了很高的综合素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2]
笔者认为, 电视记者品牌形象是指电视台记者通过新闻采访、新闻报道以及在此间的相关社会活动中, 传递给社会公众、最具自身代表性的特质, 是公众对电视新闻记者认知的总和。
(一) 新闻工作行业的特殊性赋予记者特殊的职业地位
经济要发展, 时代要进步, 就必须时时刻刻注入新思想、新文化、新的经济信息和科技知识, 这些东西要从四面八方吸收、传播, 就必须有人专门来干这个行业, 这个行业就是新闻工作, 具体从事这项工作的人, 就是记者。
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报道能力, 甚至言谈举止都直接影响到受众对电视台看法。2005年5月3日, 连战在上海接受了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的专访, 杨澜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 在北京大学结束精彩的演讲后, 夫人连方瑀送上深情一吻, 连战微笑着说:“过去也常有, 夫人总是很鼓励我的。”杨澜的这处细节, 让此次专访变得形象生动, 富有感染力, 不仅连战夫妻情深的形象跃于屏幕, 还让观众对杨澜的观察力大加赞赏, 印象深刻。
(二) 优越性媒体设备实现电视记者独特的品牌形象
电视台新闻传播设备的优越性是报纸、电台、网络等媒体记者无法比拟的。比如有一个大型采访活动, 通常会邀请电视台、报纸、广播电台、网络等媒体记者参加, 在活动现场, 面对着众多的记者, 主办方和受众不一定认得出、分得清谁是哪家媒体的, 但是却可以一眼明了电视台记者, 因为电视台记者通常都是携带摄像机和话筒进出每个采访活动场所。这也就无形中赋予了电视台记者品牌形象营销的优越性。
二、电视记者推介营销的现状及作用
电视记者见多识广、能说会道, 相比较其他媒体记者, 这是自我推介营销的最有力条件。然而调查发现, 多数电视记者较少进行自我营销或是自我营销力度不够、方法不当、效果不佳, 无法“闪耀”在媒体记者群中。
(一) 电视记者大多存在内在营销方面的缺陷, 在电视节目中, 由于图像画面唱主角, 电视记者往往忽略了对文稿的“雕琢”
电视新闻贵在新, 报道角度好, 节目才会出彩, 记者营销效果才会好。不可否认, 多数公共事件活动, 相关部门单位都会准备新闻报道通稿, 事实上, 记者拿到通稿后, 往往是原文照发, 或是按照编辑的要求, 根据版面大小或时间长短进行删减取舍, 如此, 难以有较好的创新报道角度, 新闻也十分乏味、不能出彩。试问新闻报道都不好看, 报道新闻的记者如何能够把自己很好地推介营销出去?
(二) 众多电视记者的“红盖头”没有掀开, 观众看不到“脸”
众所周知, 电视是具备声画优势的媒体, 电视记者较其他媒体记者的推介营销自然更胜一筹, 然而, 事实却是地方电视台的记者或是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或是单独一人出门拍摄报道, 绝大多数的电视新闻是播音员的解说, 配上图像画面制作而成的, 较少有电视记者的现场出镜。
笔者多年的新闻报道亦如此, 领导时政新闻由于客观原因难有机会出镜, 而社会民生新闻, 往往是本着“能用稿件文字描述就不出镜”的心态, 例如, 采访某个建设项目, 常常是“记者在某某施工现场看到……”, 而不是记者现场出镜描述“我们在施工现场看到……”我们在生活中常说, 至少要“混个脸熟”, 笔者认为, 无法“露脸”, 这是电视记者营销的“绊脚石”。
(三) 电视记者在社会交际中还表现有广度不足、深度不够
比如, 经常跑公安部门新闻的记者, 跟公安的联系肯定密切, 当你采访报道做得好, 他们会认定你, 这就是你的成功营销, 但这种营销具有局限性。因为除此之外, 农业、教育、交通等其它部门的联系时间相对就少, 对田间地头、学校、公路等地方肯定生疏, 这种“小众化”的营销需要扩大范围。
此外, 商界常说:先交朋友、再做“生意”。这句话也适用在新闻界。笔者从业多年, 采访报道过各行各业的新闻, 但静下来想, 真正打过交道的部门也就一两个, 熟悉且经常联系的人也不多, 工作上联系的人不是一面之缘, 就是泛泛之交。所以, 无法“广交”、“深交”, 这也是电视记者在营销中普遍存在的弱点。倘若电视记者能克服上述等弱点并加以推介营销, 对提高节目效益和提升电视台公众形象等方面都将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王婆卖瓜, 且要自卖自夸。在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通过推介营销可以更加有效地让目标受众知晓、认可。营销在某个层面上很大影响了现代社会生活。电视新闻记者推介营销自身的品牌形象, 可以让自身与众不同, 进而让供职单位在媒体竞争中独占鳌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媒体产业需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电视记者是电视台的一个个体代表, 同时也是一个品牌窗口。因此, 挖掘、发现电视记者个人品牌形象的潜力市场, 采用多种传播途径、不同的营销策略, 进行营销传播, 实现增值, 让电视节目获得更大的市场, 变得尤其重要。
三、电视记者推介营销的基本策略
电视新闻记者自身品牌形象推介营销就是要通过新闻节目平台、人际交往、其他介质等传播途径, 提升电视新闻记者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认知度、美誉度, 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增值”营销。电视新闻记者可以通过以下策略自我营销。
(一) 电视记者的个性化包装
一个好的产品包装, 不仅能够诠释产品, 更能吸引消费者从而推动销售。产品包装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彰显产品的价值和定位。笔者认为, 电视记者注重形式美的包装过程中要充分彰显独特个性, 突出特点风格, 在观众面前树立品牌。
记者是通过新闻报道让公众认知的。通常每条新闻都会署上报道记者的名字, 当然这种情况的认知, 前提必须是受众认识记者, 否则, 就算看了新闻报道, 受众也不知道记者的模样。这就要求另一种个性化的认知方式———出镜。记者出镜, 新闻报道具有现场感和真实性, 更重要的是记者个性化形象风格得以展示, 利于广泛的传播和响应。这也是电视记者自身品牌形象营销的独特方式。
漳州电视台《记者在线》栏目2012年发起的救助“重型地中海白血病”患者小宏伟的系列报道就是一个例证。2012年5月17日到6月8日, 《记者在线》对小宏伟事件共进行了60余次跟踪报道, 其间记者陈淑芬几乎每天出镜, 她用现场报道的形式, 参与献爱心活动。据央视索福瑞公司调查, 2012年月平均收视率8.1%, 也就是说, 因为出镜, 每100个观众就有8个可能认识了陈淑芬。这就是极具个性化的电视荧屏包装。
记者利用电视荧屏进行个性化包装营销, 甚至可以让电视台发挥巨大效益。众所周知, 凤凰卫视很多优秀的主持人、记者、评论员, 如陈鲁豫、吴小莉、阮次山、杨锦麟等, 个个独树一帜。从某个角度说, 作为凤凰卫视核心媒体人的他们也承载并延续的“凤凰”的辉煌。当然这辉煌和他们的个性化包装是分不开的, 在凤凰卫视, 电视人发挥个性、打造属于自己的平台;通过包装的节目, 吸引了观众、也赢得了收视率。
这里说的个性甚至是打破常规的。如阮次山, 虽然秃头无发, 口齿不太伶俐, 但是他利用游走于两岸三地的经历, 熟知国内外大事件的优势, 做深度访谈节目。正是有了这种资历深的“老人”个性化包装, 才有了响当当的《新闻今日谈》、《风云对话》等王牌节目。
此外, 个性化包装还有一个外在形式美的细微表现———名片的制作发送。
营销学提出, 企业要进行市场细分, 选择目标市场, 根据顾客对产品属性的重视程度, 为自己的产品创造、培育出一定的特色, 以区别于竞争产品。
记者制作和发送的名片可以“分口”, 有技巧地选择不同的联络对象制作不同内容的名片。比如, 主要负责法制新闻采编, 可在名片身份内容加注为:法制新闻记者某某, 这样会更进一步拉近彼此的专业沟通距离。
(二) 电视记者的内在提升
好产品才有好营销。商界认为, 一场酣畅淋漓的营销, 需要有好产品, 包括好包装、好品质。记者的营销包装既要注重外在形象的包装, 同时更要注重内在品质的提升。为何有的新闻作者的新闻作品受欢迎, 内在的包装、提升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价值的体现需要一个载体, 从某一个层面说, 每一篇新闻报道就是所属记者的载体, 记者的价值主要是通过新闻节目体现。报道的新闻火了, 记者也就出名, 品牌价值自然也会大大提升。在多元化传播的今天, “独家新闻”已不复存在, 媒体只有拼角度、拼视野、拼价值, 才能使新闻独具魅力。
笔者从这几年从事时政新闻采写工作里发现, 时政新闻采写存在八股、条框等通病, 也时常思考如何跳开常规思路做好每一个报道。笔者自认为较为成功的是2012年3月时任漳州市委书记陈冬的一次访贫问苦活动。按照常规的做法是书记走访几个点, 提出帮扶的具体措施等。不过, 在拍摄过程中, 笔者发现书记给这些困难户发名片, 并嘱咐有困难可以电话联系, 这在历任的书记中从未出现过。于是笔者决定跳开常规报道方式, 选择发名片这一细节作为切入点, 采写新闻报道《市委书记向困难群众发名片》, 在当天所有前来采访报道的媒体中, 脱颖而出, 深受好评。这之后市委一些领导干部记住了笔者的名字, 可以说, 笔者的新闻报道成功地为笔者做了完美的营销。
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舌尖的品味精准度关系到人对食物的认知。作为新闻记者要具备“能说会道”的能力, 新闻采写是“说”, 从新闻事件提出问题, 进而建言献策是“道”。发挥“喉舌”功能, 要求新闻记者不仅要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 还要说出百姓心声, 敢于“上传下达”。在某种程度上, 记者报道好新闻事件, 既可以解决社会问题, 帮助老百姓排忧解难, 甚至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得到这样的认可, 也是记者自我营销的成功典范。
《北京晚报》曾报道, 永泰西里小区开发商铺设不渗水的滑砖, 下雨积水导致老人、残疾人摔跤。新闻报道通过海淀区档案馆汇编成册的《海淀新闻特快版》及时送到时任区长手里, 得到批示后, 街道办事处筹措资金数十万元为小区更换渗水砖, 引发强烈反响。另外, 1998年至2009年的11年间, 海淀区新闻媒体的批评建议稿件被区领导批示的有600多条, 为百姓解决紧迫问题1758件。其中, 媒体记者的新闻报道还引发了海淀区四套班子决策性政策的出台。
(三) 借助“外力”多途径营销
记者品牌形象的营销最终目的是让自己被认识, 从而获得自身最大价值。从某一个角度说, 社会焦点是记者出名的最佳时期。通过社会公共事件的聚焦, 记者的任何一个“出彩点”都可以快速、有效地吸引公众对自身形象的认知、认可。
1998年, 东南亚经济危机爆发, 凤凰卫视记者吴小莉抓住亚太首脑双边会议召开时机, 在采访国家主席江泽民时, 扬起手中准备好的10元人民币, 提问“10元人民币, 明年是否还值10元?”这个“巧借人民币是否贬值提问中国受经济危机影响大小”的问题立刻脱颖而出, 也引起江主席的关注。江泽民主席在之后的公共场合讲话中, 称赞吴小莉善于抓住公共事件时机并巧用“10元奇招”采访提问。这在传媒介中被传为佳话。
吴小莉的“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地完成了新闻报道任务, 并也利用这一绝佳时机展现了自己的风采, 观众在关注“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同时, 也认知并认可了她的记者形象, 一时间, 她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记者, 也让她取得自我营销的双赢效果。
多渠道营销让很多企业迅速成功。多渠道销售指通过不同的销售渠道将我们的产品销售出去。渠道一般而言有传统销售渠道与现代销售渠道。作为“产品”的记者也可以通过传统与现代的渠道, 得到公众认知认可。
一提到撒贝宁, 大家想到《今日说法》的严谨形象, 然而, 在《舞出我人生》节目中, 撒贝宁的热舞让观众对他的舞蹈能力刮目相看, 在接近3分钟的舞蹈中, 撒贝宁一会儿恰恰、一会儿Hip-Hop、一会儿跪地、一会儿腾空跃起, 最后一个“扳腰滑跪”, 撒贝宁双膝跪地, 在地板上滑了有一米的距离, 让评委都称赞他是跳舞的天才。
由此可见, 在《今日说法》、《撒贝宁时间》等“传统”节目外, 撒贝宁善于整合资源, 包括单位互动、串门出镜, 借助各种娱乐综艺等“现代”节目, 展现多方面风采, 成功营销自己。
安徽省《池州日报》总编左宗伟也对90后准新闻人提出了希冀:“当好记者, 仅仅懂得一点新闻采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还在于综合素质, 所以我们要求记者一专多能、广闻博记, 做复合型记者。”可见, 在“全民记者时代”的今天, 电视记者, 甚至所有的记者不应只是在新闻节目领域, 而应该在更广泛的社会活动领域中营销自己, 来提高自我知名度、提升品牌价值。
近年来, 随着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手机短信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以及微博、微信等大众交流平台的增加, 自媒体时代全面到来。据统计, 截至2013年12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 互联网普及率45.8%。[3]新闻记者自营销平台有了新的突破。因此, 传统电视记者有必要、也必须紧跟时代脚步, 通过新技术、新平台深入广大网民, 开辟网络支持率, 实现二次营销。所谓二次营销, 就是将观众认可的记者形象当成一种产品, 重复利用有效资源, 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 多点扩散, 实现形象价值的二次营销[4]。
央视记者柴静是公众都认可的优秀记者, 2012年, 她首度出版自传性书籍作品《看见》, 向公众呈现自己十年的新闻工作经历, 作为记者和主持人所经历的中国社会十年变迁。该书一经发售, 便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销售量超过150万册, 在各大书城遥遥领先。她还开微博, 上传自己在首都女记协演讲大赛特等奖的视频, 迅速引发网友关注, 该段视频一周点击率突破一千万。
不管是出书还是开微博, 柴静都获得了巨大成功。从营销学角度说, 这就是二次营销的效果, 柴静在自身的记者形象深入人心之后, 通过出书、开博客等方式方法, 实现了双赢, 不断增值。
另外, 在全国上下开展“走转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今天, 电视记者凭借电视媒体的优势, 更容易被认知。“深入基层, 去农村到村到户, 去工厂要到车间到班组, 亲自听取群众呼声, ……要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交一些知心朋友, 经常促膝交谈, ”使记者这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产品”打入广大的农村基层市场, 实现产品营销全覆盖。
参考文献
[1] .郭翠梅, 陈毅丹.市场营销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
[2] .薛文池.城市电视台的市场价值与营销对策[J].当代电视, 2005 (2) .
[3] .谢进川.电视频道经营的营销理论基础及未来转型[J].电视研究, 2005 (2) .
美国新闻界推荐记者阅读书目 篇3
书单一览:
《柏林日记》(Berlin Diary )(1941年)
《捕鲸记》(The Whale Hunt)(2007年)
《在芝加哥的1001个下午》(1001 Afternoons In Chicago)(2009年)
《独奏者》(The Soloist) (2008年)
《同意的潮汐》(Tides of Consent) (2004年)
《战略总统》(The Strategic President)(2009年)
《确实如此》(True Enough)(2008年)
《所有新闻都是适合出售》(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Sell)(2003年)
《英国军队的死亡率》(Mortality of the British Army)(1858年)
《幸福》(Happiness)(2005年)
《起航点》(Point of Departure)
《西方思想的终结》(The Closing of the Western Mind)(2003年)
《媒体侏罗纪》(Mediasaurus)(《连线》杂志Wired,1993年)
《认识漫画》(Understanding Comics)(1993年)
《无背景下的背景》(Within the Context of No Context)(1981年)
《资讯遗失的年代》(The Age of Missing Information)(1993年)
《论写作》(On Writing)(2000年)
《月亮下去了》(The Moon is Down)(1942年)
《一棵生长在布鲁克林的树》(A Tree Grows in Brooklyn)(1943年)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The Peloponnesian War)
《不可征服的世界》(The Unconquerable World)(2003年)
《媒体创新》(The Creation of the Media)(2004年)
《新闻记者的工作目标》(What Are Journalists For?)(1999年)
《自由的种族主义》(Liberal Racism)(1997年)
《恐惧与嫌恶:跟踪1972年的总统竞选》
(Fear and Loathing: On the Campaign Trail’72 )(1973年)
《公开信件:精选作品集,1965-1990》
(Open Letters: Selected Writings, 1965-1990)(1991年)
《已知世界》(The Known World )(2003年)
《种族击败:报界,民权及民族觉醒》(Race Beat: The Press,
the Civil Rights Struggle and the Awakening of a Nation)(2006年)
《角落》 (The Corner: A Year in the Life of an Inner
City Neighborhood )(1997年)
《无章之家:布朗克斯之爱、毒品、纠纷与长大成人》
作者:艾德里安-尼科尔-勒布兰克(Adrian Nicole LeBlanc)
新闻界最佳叙事非小说作品,从1980年代开始,女记者勒布兰克毕10年之功,追踪报道纽约布朗克斯区的两个波多黎各裔女孩。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家庭每天都必须面对的复杂、无法成功的选择,不仅是读完得出结论即可,而是引起人们的久久沉思……
《独奏者》(The Soloist) (2008年)
作者:史蒂夫-洛佩兹(Steve Lopez)
这是一部撼动世界的流浪音乐家救赎传奇。是2005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真实的故事。精神分裂症的梦想是如何实现的?曾经的音乐神童,乐坛天才,后起之秀,到罹患精神分裂症,流落洛杉面街头,栖身于桥洞、隧道,神情恍惚地终日只与一把旧提琴相依为命的流浪汉,这期间得有怎么一番曲折的变故。一个是名报记者,一个是流浪汉,两个看似平行线的人之间却有了交点。是什么原因让名报记者走进流浪者的生活?是工作动机还是社会责任?抑或是良知、人性?身份悬殊的两个边缘人能够相互救赎吗?
《不可征服的世界》
作者:乔纳森-谢尔(Jonathan Schell)
资深记者及《纽约客》作家谢尔,在这本书里向我们展示了在大规模、非武装运动中的合作及民主力量如何意识到真正的力量所在。伊拉克战争已基本结束,但是美欧之间在如何应对全球危机、建立世界秩序问题上却分歧依旧。应如何解决政治争端?是依靠武力手段,抑或凭借非暴力的政治协商方法?谢尔的《不可征服的世界:武力、非暴力和人民的意志》,阐述了他对该问题的看法和主张。谢尔在政治上吸取了著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思想,向我们展示了更多的新闻报道方式,而不仅仅是媒体技术以及快速报道。
《新闻记者的工作目标》
作者:杰伊-罗森(Jay Rosen)
尤其是他的第二章。虽然他写的是关于报纸,它还是出色的分析了这样的问题:新闻记者可能会服务的公共真正意义上是什么?以及如何更好的服务?
本期推荐人:
尼古拉斯-莱曼(Nicholas Lemann):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布兰登-奈恩(Brendan Nyhan):美国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政治学者及知名博主
西蒙-罗杰斯(Simon Rogers):英国《卫报》Datablog编辑
斯科特-罗森伯格(Scott Rosenberg):美国绿色环保网站Grist.org的执行主编
康妮-斯葛丝(Connie Schultz):普利策奖获得者,著名记者及专栏作家
吉姆-斯立普(Jim Sleeper):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著名讲师
约翰-坦布尔(John Temple):新闻论坛Honolulu Civil Beat著名编辑
马特-韦尔奇(Matt Welch):Reason知名编辑
凯-莱特(Kai Wright):美国Colorlines网站编辑主任
应聘小记者的自我介绍 篇4
我是杭州市青蓝小学二(3)班xxx,今年9岁了。我还有个英文名:tina。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小女孩,大家都说我很善良。张老师夸我字写得很漂亮,经常得五星。我现在已经能和陆一波pk了,他可是我们班的书法家哟!我不仅爱写字,也在学习画国画。我很爱臭美,每到一个房间都会摆一个姿势,因为我还在学舞蹈。
最后,有个秘密要告诉你:我是班级的“开心果”,常常甜蜜蜜地对着老师和同学微笑。而且我也是全家人和全校老师的“开心果”哟!
应聘小记者的自我介绍2
大家好!我叫xxx,男,是非凡英语学校的学生,和别的同学一样喜欢玩足球,喜欢调皮,喜欢那些男孩子玩的东西,稍有不同的是,在我所学的课程里我比较喜欢语文课,王颖老师常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文字内涵博大精深,往往一个意思的同义词也会有很多,当你漫步其中的时候,会不知不觉的而被其中的悠扬的文字陶醉。
当我听说有机会当小记者的时候,我难以安奈内心的不安和雀跃,因为这是我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愿望,我心目中的记者是可以凭着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平时所学的语言真实地,实事求是地反映给大家,让自己的观众真正做到人在屋檐下,放眼全中国。
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揭示那些人们关切并且息息相关的`别样世界,还要学会设立自己的底线,因为媒体是党。的喉舌,是党向人民传输正能量的重要媒介,是社会主义体制的捍卫者,语言不可任意发挥和偏颇,以偏概全的做法会错误的引导受众,要学会用敏锐的眼光,去洞察周围的世界,用独特的阳光去发现周围的美,发现人性的善,传导积极阳光的优良品质。
希望大家能给我这样一次宝贵的机会!我会努力加油的!谢谢
应聘小记者的自我介绍3
大家好,我叫xxx,今年11岁,我来自行知小学。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有一定的写作基础。我兴趣广泛,喜欢旅游、看书、吹笛子、打乒乓球等等。
我非常想成为小主人报的一员,学习课上学不到的知识,培养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希望大家能给我这个机会。
应聘小记者的自我介绍4
大家好,我叫xxx,今年11岁,我来自行知小学。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有一定的写作基础。我兴趣广泛,喜欢旅游、看书、吹笛子、打乒乓球等等。
小记者的一分钟自我介绍 篇5
您们好!我现在上海市闵行区诸翟学校学习,开学读三年级了!我有一个恐龙时代的名字叫史前,我想爸爸妈妈起这个名字是希望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有勇往直前的精神吧!在学校里我担任班长兼大队部大队长的职务。曾获得校“三好学生”“爱心标兵”等称号。
我的爱好很广泛,有绘画、主持、舞蹈等。在学校,我曾多次主持公开的中队主题班会课。我写的《愉快的夏天》在XX年4月上海市小学生优秀作文征文活动中获二等奖。XX年9月获得中国美术学院考级中心颁发的速写专业六级证书。XX年、XX年获上海市长宁区美术专修学校儿童绘画一等奖。XX年成为了周洁舞蹈学校的学员。
我之所以竞选小记者,主要是因为通过学习写作,学习采访,接触社会,一定能让我学到很多知识!它能锻炼、提高我的写作水平,提高各方面能力,使自己的童年更加快乐充实。能成为一名“小记者”是我梦寐以求的心愿!我相信凭借我的努力,我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记者。
实习小记(推荐) 篇6
考研全国正式报名开始了,距离明年1月7.8的考试时间也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了。要说之前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在纠结徘徊选择哪个学校的话,恐怕到了现在,再也没有多余的时间荒废在自己的犹豫不决上。
很多朋友都希望我既然选择了读研,为了将来有个更好的发展,那么就努力考个更好的学校,不要委屈自己,不要意气用事。只是自己一直都在找借口说服他们,同时也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诸如如果考不起外校再调剂不回来怎么办,又比如想留在重庆等等无数的理由,一遍又一遍,其实每一次都在消磨自己的意志,每一次都在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不断的安慰自己,“还剩三大三个月”“重医的上线分又不高”,于是荒废了一个又一个宝贵的下午。睡觉,上网,逛街……
记者自我介绍 篇7
您们好!我是来自xxxxxxxx的xxx,在学校里担任XXXX的职务。 学校里我勤奋刻苦,活动中我表现出色,钢琴前我能为你弹奏欢快的乐曲,校园广播站里我能为你演绎动人的故事。
我坚信是雄鹰就要展翅高飞,是海燕就要跨越大海!我自信!我能行!
熊晓雯与校园小记者见面会作文 篇8
熊晓雯与校园小记者见面会作文
。
熊晓雯是一位著名的
熊晓雯在我们的歌声中终于出场了。她面带微笑的对我们说:“各位小记者,各位家长们,对不起!因为拍一部电影,所以晚了二十分钟”,紧接着我们开始提问了,许许多多的小记者争先恐后,高高的举起了小手,大家这种想提问的心情非常激烈啊,
活动结束了。虽然我没被叫到,但是我真希望所有的人都不要偏心该多好呀!
应聘记者的自我介绍 篇9
根据我所了解的内容,校报小记者的职业之一是写新闻稿子。
我喜欢读书,知识储备丰富,写稿子时可以轻而易举地引经据典,提升文稿的含金量,展现校报小记者的文学素养。
是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也练就了与人沟通的能力,与人交流时,不仅思路清晰,而且措辞使用恰当。
这些能力正好与校报小记者的职业素养匹配,所以,如果应聘成功,我可以为校报社锦上添花!
校园小记者自我推荐 篇10
本报记者:柏晗
12月14日下午两点,大学生记者团第六届团内干部竞聘会在我院图书馆多功能 报告厅隆重举行。统战宣传部王宇、杨莎莎等多位指导老师出席了此次竞聘会。
竞聘会面向大学生记者团全体成员竞选。首先由王宇老师上台讲话,她表示在大学生记者团成立的五年多来,一直为学院尽心尽责,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同时希望大学生记者团发展得更好。随后,由第五届记者团团长李宁、院报组组长段丽珠、广播组组长林丽莎各自上台发言。她们表达了作为大学生记者团的一名成员所应肩负的责任,在集体中生活的感悟,更是体现了对大学生记者团的留恋与不舍。
竞聘会上,各位竞聘人员依次上台发表竞聘演讲。每位选手满怀信心走上讲台,对于自己所要竞聘的职位慷慨激扬地演讲。随后,由侯林老师宣布优秀学生记者表彰决定并颁发奖品,有李洋等9位同学获得“优秀学生记者”荣誉称号,有彭灿等4人获得“优秀实习记者”荣誉称号,有李明等6位同学获得“优秀播音员”荣誉称号。
大学生记者团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着团结向上、勤奋认真的工作态度出色的完成了学院交代的各项任务。在学院报纸工作上,大学生记者团院报组更是一丝不苟的按时完成新闻采写、稿子编辑任务。为此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院报6件作品首次出击湖南省高校新闻奖大获全胜,其中,党委副书记龙承海的散文《忆老长沙的菜地》荣获2009年湖南省高校副刊作品奖一等奖。消息《省委书记张春贤视察我院》、《我院召开发展座谈会》、标题《绿色通道实现零失学》、院报《文苑版》、院报专栏《校园焦点》等获得二等奖。整个团队凝聚成一股力量,为学院荣誉一起努力拼搏。
见习记者转正的自我鉴定 篇11
进入《百姓连线》栏目组老师交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接听观众的热线电话。说实话我刚开始有点不以为然,这么简单的事情给我做不是有点大材小用吗慢慢的我发现了热线电话对于我们《百姓连线》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是一、档民生类栏目,我们的工作就是透过与观众的交流来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我们大部分的新闻信息都来自于观众的.“爆料”,它是我们做新闻的第一步,能够称得上是我们的生命线。这也是我们栏目叫做百姓“连线”的缘由。
新闻记者个人工作自我鉴定 篇12
自我鉴定是个人对一个时段对自己的学习或工作生活的自我总结,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自我鉴定吧。自我鉴定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闻记者个人工作自我鉴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进入《百姓连线》栏目组老师交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接听观众的热线电话。说实话我刚开始有点不以为然,这么简单的事情给我做不是有点大材小用吗?慢慢的我发现了热线电话对于我们《百姓连线》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是一、档民生类栏目,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与观众的交流来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我们大部分的新闻信息都来自于观众的“爆料”,它是我们做新闻的第一步,可以称得上是我们的生命线。这也是我们栏目叫做百姓“连线”的缘由。
经历一段时间最基本的接线工作后,慢慢的老师开始带我们采访了,这可是我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啊!一直以为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很有天赋。但是,在经过第一次写稿完上交就被大幅度删减之后,我开始觉得,我在语言表达方面是有问题的。总的说来就是:语言不精练,需要言简意赅。这可能是我很久以来养成的习惯,凡是讲道理,就喜欢掰碎了说,条分缕析,非常注重形式上的完整。而有时候,这些“分析”是不必要的,有些看上去很华丽很工整的句子实际上是完全可以删除的。
以前年少轻狂的我总想着语不惊人死不休,很多题材总希望能钻牛角尖进行猛烈的抨击。但我很快发现,这样的文章是铁定被毙的`。我开始翻看旧新闻,学习老师们怎么写新闻报道。渐渐地,我开始明白,电视台作为传播最广的媒体,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这就决定了政府新闻必须有一些条条框框,有自己独特的运作规律。首先必须以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报道少一些;接着,带有批评性质或监督性质的报道必须小心措辞,务必做到有理有据,不温不火。任何差错都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慢慢的,我的报道就写上路了。以前我只知道我想说什么,但现在我还知道了该怎么去说。
电视台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可以走访很多地方,什么样的人都有机会碰到。这些经历对增长见闻、开拓视野大有裨益。
因为采访,我接触了许多我以前不可能接触的到的地方和人。实习期间接触的人,有普通市民,有农村村民;有企业家,有律师;有各部委的领导,有政府官员;还有各媒体的新老记者等等。
我采访过的大人物、经历过的大场面并不多,但十几次宝贵的采访经历,让我在公众场合不再怯场,学会很平静地与各种人交谈,搜集我需要的信息。
【校园小记者自我推荐】推荐阅读:
校园小记者自我介绍09-27
2024年度校园记者站工作总结08-31
校园记者站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08-23
河青小记者自我信06-28
事业单位记者岗位面试自我介绍范文09-25
小记者面试10-05
大班语言小记者05-20
小记者手册内容07-20
小记者采访步骤10-12
我当小记者作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