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亮点工作总结

2024-11-11

乡镇干部亮点工作总结(精选10篇)

乡镇干部亮点工作总结 篇1

乡镇重点亮点工作总结

2015年,xx乡在支持沧东开发区建设工作中,超前谋划,精心操作,顺利完成了各项征地拆迁工作,无一人一车上访。

一、工作情况:2015年共计四次完成十个项目的征地清表,即:中核燃料产业园1325.93亩,沧东污水处理厂和鑫瀚海项目97.23亩,沧东汽配园(6个项目)510.6亩,闽江道106亩,总计2039.76亩。

二、工作措施:

1、组建专门工作队伍。乡成立以书记为组长,乡长、主管副职为副组长的工作队伍,抽调6名精干人员,负责沧东开发区建设,全天候工作在一线,有问题及时解决,将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避免了多起因拆迁引发的上访事件。

2、严格执行村民代表会议确定的《大白塚村土地管理制度暂行规定》,即依法承包的2.69亩对农户进行补偿,超出的部分归村集体所有。这样操作使被占地户不再刻意要求多丈量土地,减少分户丈量时户与户、户与村委会之间争地界纠纷。

3、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党员会议的作用。2015年共召开村民代表、全体党员会议四次,乡、村干部就征地中的相关政策规定、开发建设给村民带来的好处、其它地区好的办法等为参会人员进行讲解,并对村民的疑虑进行了解答,同时探讨破解困扰征地工作的难题,收到了良好效果。

4、穷尽各种方法手段,利用好各方人际关系。开发建设过程是各种利益搏弈、矛盾问题暴发的过程。年初,部分村民以补偿款低为由抵触征地,乡村干部发现后主动介入,一方面作好宣传解释,一方面深挖幕后指使人员。通过面对面谈话、公安讯诫等方式及时化解了隐患,为征地工作扫清了障碍。迁坟是拆迁中的一号难题,村民对坟地非常慎重,我们充分利用本村和周边村的风水先生,让他们发挥积极作用,帮助政府作工作,顺利完成了20余座坟的搬迁。再有,理清该村贤达人士在村内的关系,遇有问题,有的放矢的安排他们作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存在的问题:

1、由于二轮承包时实际分地和在帐亩数相差很大,随着征地的进行,有的农户基本已无地可种,有的户耕地却还有很多,非常不平衡,村民有意见。

2、村民希望享受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乡村两级干部未雨绸缪,尽早谋划,提前制定出工作方案。

1、待依法承包的2.69亩全部占齐后,村委会将剩余耕地依法收回,按现有人口人均一亩口粮田的标准,对村民重新发包,其余耕地则集中发包,不再分散经营。这样既解决了耕地不平衡问题,又杜绝了征地时户户签字,由村委会同意盖章即可。此方案等时机成熟,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通过后付诸实施。

2、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结合上级文件精神,按切实可行的办法,在村民自愿基础上进行。

附件:

乡镇干部亮点工作总结 篇2

开展专项检查

众所周知, 工资收入是劳动者收入的主要来源, 拖欠工资将直接影响劳动者的基本生活, 继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福建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 作了一系列重要批示。为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 福建省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厅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能,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据林慧处长介绍,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人社部等四部门《关于加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查处工作的通知》, 2012年5月14日,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会同省公安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等部门, 联合下发文件, 在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联席会议机制的框架下建立了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查处工作的沟通协作机制, 并将检察院纳入了联席会议, 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以及协作事项;9月29日,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等六部门联合发文, 要求于2013年春节之前, 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专项执法检查;10月9日, 省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厅际联席会议召开会议进行形势分析和工作部署;11月30日,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门召开人社系统保障企业工资支付专题会议, 部署全省保障工资支付工作。

早在2012年两节期间,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监察处便组织全省劳动监察部门继续开展企业工资支付专项大检查。为确保劳动者工资不被拖欠, 还加大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及时受理投诉举报, 快速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督促行业主管部门解决行业欠薪, 督办领导批示案件和重大案件, 组织全省督查, 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解决欠薪的进展情况。

林慧处长介绍:“在2012年2月、5月, 我们还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部署了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和劳动用工两项专项检查, 查处违反职业介绍管理规定的违法案件、追回求职者费用、督促补签劳动合同、督促用人单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督促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追回被骗取的社会保险基金等;8月, 组织全省对在建工程项目工资支付情况进行调查摸底;10月, 会同有关部门部署全省工资拖欠支付专项大检查。这些专项行动, 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自开展专项检查以来, 福建省解决欠薪工作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截止到2012年12月上旬, 全省已检查用人单位19906户, 为11193名劳动者解决欠薪4218万元。全省人社部门总共移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35起, 其中人民法院已宣判4起。“这些案件的移送、侦办和宣判, 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犯罪行为。”

加强日常监察执法

2012年, 福建省各地不断加强日常监察执法工作。林慧处长说, 龙岩市积极开展日常巡查工作, 主动开展上门服务, 在巡查中以政策宣传和指导服务为主, 及时掌握企业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 预防和纠正企业劳动违法行为。宁德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加强日常巡查工作, 对全市企业分片、分行业进行主动检查, 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及时进行整改, 拒不整改的实施行政处罚, 处罚金额18.4万元。据数据统计, 2012年上半年, 宁德支队受理投诉仅7起, 2012年两节期间建筑施工企业在该市支队和蕉城区大队更是呈“零投诉”。“就全省来说, 2012年接受投诉举报案件也比2011年同时期有所下降。”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进一步督促企业遵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福建省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厅际联席会议、省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专项检查领导协调小组联合决定, 于2012年12月15日, 在全省范围内统一组织开展“欠薪投诉举报、劳动法律咨询”专题宣传活动, 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引导企业依法规范用工, 引导劳动者依法理性维权, 有效预防化解劳资纠纷, 切实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 共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同时, 还要求各地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在当地主要新闻媒体公布投诉举报电话、信箱等, 认真做好现场接待咨询, 调查核实投诉举报的欠薪问题, 并力争在2013年春节前办结, 让广大劳动者按时足额拿到工资, 高高兴兴回家过年。

林慧处长指出:“关于加强日常执法这方面, 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其中尤为重要的, 就是加大监察执法力度:一是加大主动监察的工作力度。扩大日常巡视检查、书面审查覆盖面, 大力推动通过网格开展主动监察, 突出对劳动保障法规的宣传和执法, 提高动态监管能力, 保障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二是应对不同时期法律法规实施的重点问题和劳动者维权的突出问题, 继续组织三大专项活动, 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 对非法职业中介、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办理社会保险、拖欠劳动者工资等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三是加强投诉举报案件的处理。强化服务意识, 积极引导劳动者理性表达诉求, 防止矛盾激化。加强基层劳动保障监察维权服务窗口建设, 发挥在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设立劳动保障监察维权服务窗口作用, 把矛盾纠纷处理在基层;四是及时查处群体性突发事件。加大对重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组织领导, 强化督查督办职能, 进一步提高查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

推进“两网化”工作

2012年, 劳动监察处会同福建省监察总队督促各地进一步加强网格化管理工作, 健全制度, 发挥网格作用, 同时对全省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不仅如此, 还积极推动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省级开发, 配合信息中心做好项目需求的制定、方案修改等工作, 同时推动信息中心帮助全省市级监察支队对软件开展试用工作。

林慧处长说:“我们根据2011年研究制定的‘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计划和《福建省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标准》的要求, 组织4个检查小组于2012年6月底7月初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和验收;8月至9月对未走过的县市进行调研和督促。同时, 我们还积极做好各市级监察机构试用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工作, 随时跟踪、搜集汇总各地使用情况, ”

通过积极建立网格、采集用人单位信息、配备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和法律监督员, 福建省初步实现了市、县 (区) 、街道 (乡镇) 劳动保障监察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全方位动态监管。同时, 各网格充分发挥“就近、熟悉、方便”等优势, 在解决劳动纠纷、协助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处理案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10年以来, 全省各网格调解纠纷近9000起, 有效地提升了监察效果。

林慧处长介绍道, “2013年, 我们将继续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工作:一是通过调研推广先进典型, 同时加强对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后地区的督促;二是在2012年设区市级监察机构试行应用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 2013年在省级层面对软件进行本地化修改, 与信息中心配合积极在全省推广使用该软件, 按照福建省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工作的‘十二五’规划, 要在50%的县和乡镇 (街道) 运用该软件。通过运用该软件, 加强用人单位书面审查、掌握用人单位用工基本信息和用工情况, 达到执法重心下沉、矛盾纠纷在基层化解的目的。”

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为推动监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2012年, 福建省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建设标准》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并按照该标准对各市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检查评价, 同时将检查评价结果通报全省。

2012年, 福建省各地开展了设立监察中队的试点工作。除了三明市的三元区、梅列区、尤溪县等在乡镇 (街道) 设立37个监察中队外, 宁德市已在福鼎市、蕉城区、霞浦县、古田县等地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事务所设立中队10个;福州市在原有闽侯县监察大队成立青口监察中队的基础上, 在仓山区的金山镇、盖山镇、城门镇又成立了三个中队;厦门市海沧区、集美区在监察大队内部分别设立了3个和2个中队;漳州市的角美经济开发区经编办批准成立了劳动保障监察中队。截至目前, 全省已以各种形式建立监察中队71个。

林慧处长说, 2013年, 将继续按照省编办、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 (区)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和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要求, 推动在经济发达、劳动纠纷案件多的街道、乡镇一级逐步设立劳动保障监察派出机构, 充实各级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同时, 还会指导监察力量较为薄弱的地方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加强监察员的培训, 不断提高专兼职监察员的业务水平。

随着国家劳动保障立法步伐的加快, 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任务日益加重, 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特别是基层监察力量不足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由于基层劳动监察工作量大、难度大, 人员短缺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

对于这个问题, 林慧处长解释道:“基层劳动监察人员短缺问题在全国范围内都很普遍。不仅如此, 基层劳动监察还存在经费不足、设备不全、监察覆盖面较窄等问题, 都很值得关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们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利用信息技术实行有效监管, 同时在人员队伍、经费、装备等方面逐步完善。”

强化综合治理机制

对于近期的工作, 林慧处长说:“我们将组织开展全省工资支付专项检查, 指导督促各地做好群体性事件防范和处置工作;召开省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厅际联席会议, 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行业监管, 负责解决行业内的企业工资拖欠问题;在全省调查摸底的基础上, 重点对交通、铁路、房建等重大在建工程项目进行督办。”

林慧处长也特别指出, “我们还要强化违法行为的综合治理机制:一是健全行政司法联动机制, 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的协作, 促进行政司法联动, 认真落实刑法修正案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及劳动保障监察涉嫌犯罪移送制度, 抓典型经验进行推广;二是强化欠薪综合治理机制。继续发挥解决企业工作拖欠问题联系会议制度作用,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通过召开会议部署、联合执法、开展专项检查、督查督办等形式加强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沟通协作, 形成多部门联合治理欠薪行为的良好格局。”

据悉, 2013年, 福建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源头预防、综合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自身的要求, 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为工作主线, 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 加大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登记、劳动合同等方面的监察执法力度,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建设和机构队伍建设, 不断增强预防和查处违法行为的能力, 推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新发展。

而针对目前劳动监察存在的问题, 林慧处长说:“我们还要不断加强宣传, 强化法律法规意识, 推动企业诚信守法。同时, 我们还要完善长效机制, 加强违法源头治理。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要进一步贯彻十八大精神, 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 优质及时完成各项任务, 使我们的劳动监察工作更主动、更到位、更有效, 为整个福建省的劳动保障监察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努力!”

乡镇干部亮点工作总结 篇3

当位于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市南部,素有“东营市一枝花”、“齐鲁明珠”美誉的广饶县大王镇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实现新跨越,在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全力进军山东第一镇时,“大王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新型工业化让大王经济逐渐步入工业国际化

近年来,大王镇大力实施工业国际化战略,着力做大做强工业旗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走出去,瞄准国际市场,引进世界尖端技术设备,抢先占领制高点,在大王镇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共识。大王镇已经上市的企业已经有华泰集团和科达实业两家,还有几家企业正在上市的筹备之中。

在采访时,记者看到,上市企业、中国造纸业的龙头企业华泰集团20万吨/年SC纸项目厂房主体建设已经完成,工人们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这个项目是华泰集团与世界造纸巨头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合资建设的,总投资20多亿元,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大王镇大力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以大投入促进优势产业向集群化发展。120万吨/年新闻纸、1000万套/年半钢子午胎、1500万套/年高性能制动片等30多个一次性投资超1亿美元的高精尖项目陆续建设投产,规划建成了华泰、凯银、现代、新兴、华星和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科技园等6大工业园区,着力把园区打造成资金、资源、高科技的凹地,汇集大项目,培植大产业,推动了全镇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前,这六大园区内已经形成了造纸印刷、橡胶轮胎、汽车配件、石油及盐化工、高科技农业等七大支柱产业,培植了年产值超100亿元的企业1家,超50亿的企业2家,过10亿元企业的10家;拥有3家全国500强企业和2家上市公司……

近年来,大王镇坚持走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着力做大做强骨干企业,鼓励支持大集团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勇于在世界大舞台上“亮剑”,工业经济步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比较优势日益凸现,目前已有近20家企业与国际大企业进行合作。华泰集团与世界造纸巨头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信义集团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永泰集团与美国API公司、金泰集团与美国聚合体工业有限公司成功对接、实现强强联合。

现在的大王镇已经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环保型新闻纸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子午胎生产聚集地,培植了 “华泰”、“凯银”等一批国家、省级名牌产品。华泰、信义、金岭、华星、金宇、永泰、金泰、恒丰、红星等企业成为在全省、全国同行业的领跑者。通过深化产学研结合,大王镇与国内外120多家高等科研院所、技术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目前,被列为全国高新技术园区的大王镇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课题30多项。全镇40多家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新闻纸、刹车片、子午胎等30多个系列产品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产品实现了工农全面开花,企业国际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措施到位、执行得力是又好又快发展关键

作为远近闻名的工业重镇、经济强镇,广饶县大王镇围绕“强工”战略,大力推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把实施“安全强镇”战略和“环保”战略作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大王镇首创了安全生产专项基金和安全保证金制度,要求镇内企业按固定资产的10%提取安全生产专项基金,专项用于安全生产设施配备、事故隐患整改、落后工艺和设备改进等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镇里制定了全镇安全生产工作预案,建立了应急救援体系。同时,各企业也分别制定了专项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救援队伍,每年都由镇安监办组织企业举行多次危险化学品泄漏救援和火灾扑救消防演练,提高了快速抢险救援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环保工作上,大王镇已经建成了生活污水处理厂、防渗填埋式垃圾处理厂3处,日处理污水能力几万立方米,从而促使了该镇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生产废水直接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进而达到国家环保要求的排放标准。为着力改善人居环境,该镇大力推进以农村户用沼气池为纽带的“生态富民”工程,建设沼气池近4000个;建1处,公共厕所25个;投资3000多万元,实施了阳河蓄水披绿一期、二期工程、织女河治理和路域水系、农田林网及村庄绿化。在今年的金秋花节中,还举办了大型的环保摄影展,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小乡镇大发展创造新农村建设新模式

初到大王镇的人,往往不太相信自己置身的是一个农村小城镇。镇区科学合理的布局,整齐划一的规划,配套完善的设施,使她更像一个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都市。大王镇在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文化的凝聚力,牢牢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前进方向,始终坚持“工业、农业、小城镇”三篇文章一起做,大力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新农村。

据大王镇党委书记燕振诚介绍,近些年来大王镇大力发扬“奋进、创新、顽强、诚信”的大王精神,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1986年成为鲁北第一个过亿镇,2006年,实施“强工、扶农、建城、兴商、富民”方针的大王镇,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320亿元,生产总值75亿元,工业总产值280亿元,固定资产总投资53亿元,境内财政总收入7亿元,出口创汇2.5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00元……创下了20年300倍的“大王速度”。大王镇坚持开展文明诚信教育,着力打造“文明信用镇”这块金字招牌。

大王镇坚持村镇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大工业对农业反哺力度,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以城镇建设支持和带动农村发展,投资3000多万元倾注“三农”,实现了村镇“共赢”——全镇42个村通过市县小康文明村验收。同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城乡一体为目标,以规划为龙头,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农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的“三集中”战略,大力推进城镇现代化进程。广饶县县委常委、大王镇党委书记燕振诚最后告诉记者,2007年,大王镇计划完成社会总产值440亿元,GDP100亿元,境内财政总收入8.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力争利用两三年时间,经济总量再翻一番,综合实力稳居全省乡镇第一位,再造一个新大王,早日成为山东第一镇,攀升全国百强镇。

中共东营市委常委、广饶县委书记赵豪志对于大王镇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积极肯定。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县域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主动调整,彻底改变粗放式、高消耗、低层次扩张发展模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虽然今年全县关停208家污染土、小企业使地方财政收入短期内减少千余万元,但我们的决心不会动摇!”

乡镇千名干部下基层工作亮点 篇4

一、划片包村,落实到人。

乡上把非驻村干部的其他乡镇干部全部按照划片包村的办法分别划分到15个行政村,采取和驻村干部相同的考核办法,指定工作日,督促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同时积极配合划分到本村的区级领导干部了解村情,掌握民意,帮助他们与村民进行沟通和交流。

二、结对子,解难题。

按照划片包村的工作思路,我乡的30多名包村干部和区级14名干部全部与所包村的44名困难群众结成一帮一的帮扶对子,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区畜牧局计划为帮扶群众改造圈舍58户,投资17.4万元,落实种草3000多亩,投资20多万元,引进种羊80 1

只,投资40多万元,总计投资77.4万元;区人武部投资

2.5万元,引进种养10只,下发到帮扶群众手中;区文联的同志深入到我乡最为偏远的xxx包村,将慰问金和生活用品送到帮扶群众家中;我乡干部则利用长期农村工作熟悉环境的优势,积极为村民制定发展规划,征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展开困难救助。截止目前,已收集群众的各种意见建议180多条,和群众共同研究制定发展规划15份,救助困难党员和群众75人次。这些帮扶措施,极大的调动了群众发展生产、克服困境的积极性,进一步增进了团结,密切了干群关系,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在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过程中,乡党委认真研究,科学合理安排,尽量顾及到帮扶干部的部门特点和优势,考虑群众发展相关产业的积极性,选取发展生产积极性高,资金技术相对缺乏但有发展前途的农户,采取帮扶干部提供技术、提供项目,结对农户出勤出力的办法,帮助群众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探索发展生产的新路子。针对我乡是养殖业大乡,急需进行羊子品种改良的现状,区畜牧局利用业务优势,积极提供种养和饲养技术,帮助群众发展养殖业。其他

帮扶干部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发动群众,对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水、点、路等相关基础设施优先解决。截止目前,以帮助村集体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改造项目7个,研究制定发展生产、改善民生的可行性议案45条。

四、收集汇总,制定方案。

对下基层活动掌握的民情民意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汇总,了解掌握问题的共性,及时调整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制定整改的措施,通过对搜集问题的整理和分析,共制定党委、政府工作改进措施28条,大大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进一步改进了机关工作作风,有力的推进了各项工作。

四、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两手抓,两不误。

把下基层活动与日常工作紧密的联系起来,坚持在下基层过程中开展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修正原有的理论误区,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新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做到活动、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乡党委要求各下基层干部,在记好工作日志的同时把下基层的各种工作经验、先进做法进行分类汇总,互相交流,互相促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做好工作笔记,及时汇报存在问题。

乡党委要求各位参与下基层活动的干部要认真做好工作笔记,对活动过程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要及时的向乡党

乡镇干部亮点工作总结 篇5

自2016年“十三五”开局以来的两年半,我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决策部署,以建设重点中心镇、创成省级高新区,打造工业增长新引擎,建成县域副中心为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镇“十三五”既定的发展目标基本达序时进度。

----“金子招牌”纷纷创建成功。“十三五”以来的两年多,银涂镇载誉颇丰,成功创成省文明镇、省卫生镇、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XX村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开发新区成功获批省体育产业园、省体育用品特色镇;在全市重点中心镇建设考核中名列第二,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市十个重点镇前四名,稳居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上游(2017年位列榜单485名)。“十三五”规划以来的两年多,是我镇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两年,是新镇新区发展成果获得充分显现的两年。

---工业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三五”开局以来的两年多,面对经济步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新形势,全镇上下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牢牢把握工业经济扩量进质,加快项目建设,截止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亿元;预计2018年底实现地区生产27.8亿元,年均增长14.5%。两年多来新增列统企业25家;实现全部企业开票销售70亿元,比2015年增加18亿元,年均增长21.5%。

---重点镇建设取得新成绩。获得省农发行新型城镇化12亿元信贷项目支持,投入6.5亿元,建成镇区三纵六横路网、20千米污水管网、银涂人民公园、政务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完成特色商业街外立面改造,投入7000万元实施银涂中小学改扩建、金湖汽车客运东站工程,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成功建成红湖新村等8个农民集中居住小区,新建农民住宅

1100

万平方米,安置农渔民

1100

户,新增加城镇人口

4000

人。围绕四大片区高质量规划了四个农民集中居住点。目前重点镇建成区达到3.8平方公里,城镇常驻人口2万多人,重点中心镇“十个一”基础项目基本建成。

---新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新区一张蓝图已经绘就。两年多来,我们全力聚焦省级高新区创建,目前新区详规方案已定;按照产城融合的规划建设思路,已初步形成“东园西城”、“一心两轴四片区”的新区总体架构;新区大环评即将完成。二是新区产业已渐成特色。两年多来,已形成以机械制造、体育用品、精密铸件、新型建材引领的四大支柱型产业。三是新区基础配套功能日益完善。两年多来,新区综合承载力进一步增强。累计投入10多亿元,进行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新区发展大道、南区西大道、富强路、银集新建路、人民路建设及北延工程,实现新区道路内外循环。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一是成功实现布局调整后高度融合发展。“十三五”开局之年,正值新镇成立之初,我们把围绕银涂两镇布局优化,优势互补,产业协调,编制出“一体两翼”的全镇域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二是成功推行区镇合一行政管理体制。两年多来,我们整合行政资源,将银涂镇与淮安金湖经济开发新区行政管理合二为一,成功组建“一办五局一中心”,顺利承接182项县级经济社会发展管理权,收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改革试点成效。三是成功完成综合性行政执法改革。按照“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改革目标,规范行政审批,健全执法队伍,提升装备水平,强化综合执法,提升城镇管理服务水平,组建银涂综合执法局,在全县首先成功探索“5+1”环境管护体制。四是成功实施多项农村改革试点。两年多来,我们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坚持抓改革促发展,承担实施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多项深化改革试点任务,先后完成淮安市省重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国家级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成果应用试点等工作,在探索乡镇布局优化、产城融合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集体股份制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创新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为加快乡村振兴、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激发了活力,让百姓充分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十三五”开局以来的两年多,我镇虽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以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成果丰硕、亮点纷呈,但是对照2020年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和指标要求,我们还有不少短板,存在不少弱项,主要是:经济总量有待提高。经济总量离“十三五”规划分阶段预期目标还有差距,与周边县区经济发达镇比较相差较大。建设任务有待提速。相比于全市其他9个重点镇,相较于周边重点镇,银涂重点镇吸聚和辐射功能尚较为薄弱,需要新建设的项目比较多,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产业支撑有待加强。产城融合度还不高,落户的工业项目分散于4个片区,产业集聚度不强。改革有待向纵深推进。目前权限承接还不够实在,任务承担还不够硬正,管理还需要进一步规范。新区“引擎”作用有待凸显。目前开发新区虽已起步,但产业层次还较低,投资强度不高,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不多,在新区行政管理架构上需要进一步明确,在新区产业壮大、高质量发展上需要进一步努力。为此,我们将对标找差,立足改革创新,补齐短板、提升档次,抢抓省市县推出的系列重大改革发展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力争在“十三五”后半期,跑出银涂“加速度”,力求实现更大突破。为此,必须要在以下三方面求突破:

一、在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培强特色产业上求突破。

围绕打造全县工业经济增长“新引擎”,锁定2020年实现规模企业超百家、开票销售过百亿的“双百”奋斗目标,凝心聚力决战项目建设,广泛开展产业招商,建强补齐拉伸产业链条,培育高新企业,重点致力打造体育用品、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循环经济4个特色产业园,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力争在”十三五”后期将开发新区推向更高台阶,到“十三五末”经济总量突破100亿元

;引进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0个,10亿元重大项目2-3

个;高新技术企业近40家,实现省级高新区的成功创建。

二、在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特色发展上求突破。

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题主线,发挥科技创新在新镇新区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引领,鼓励和引导新区入驻企业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深化“263”专项行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培育新动能;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培育自主品牌,申报高新企业。配合县全域旅游,积极打造“旅游+”新业态,依托水上森林公园、“树香门第”十里果林等旅游景点,充分利用银涂紧邻高宝湖独特水生态资源禀赋,发展旅游、生态、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打造出独具银涂特色的旅游品牌,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全镇经济发展的带动引领作用。

三、在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上求突破。

一是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政务服务一张网”的要求,以不见面审批,让网络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方便群众办事的改革目标,实现全镇综合部门全面进驻镇为民服务中心,规范行政审批,做到大厅之外不审批,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同时提高综合执法管理水平,提升装备水平,强化综合执法,提升城镇管理服务水平。二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策应省市县特色乡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积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培育农业经营主体,促进新型农业主体做大做强;实施脱贫攻坚,努力到2020年实现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三是深化社会治理体系改革。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农村空心化的现实,推进农民向集镇集中居住,高标准打造银涂四个片区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同时优化村级资源布局配置,着力破解目前银涂镇村(居)数量多,村级规模小,管理人员少,村运行成本高的现实问题,在”十三五”后期将实施村(居)合并,实现村级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村(居)社区管理水平。

面对“十三五”规划实施周期已过半,我们深感时间紧迫;面对建设重点中心镇、创成高新区的目标,我们深感重担在肩。要想如期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既需要我们银涂人自行加压、砥砺前行、寻求突破;同时也更希望县委县政府能在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首先,建议县委县政府赋予XX更多行政执法权。近年来随着镇区规模的扩大,新区企业数的增多,我们深感在综合执法过程中的权限不足;在行政审批过程的事权不足,希望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权。

其次,建议县委县政府在新镇建设和高新区创建上给予倾斜支持。开发新区建设起步晚,基础设施配套有待进一步加强,重点镇和开发新区建设资金需求大,依靠镇财政创成高新区深感捉襟见肘,希望县委县政府在资金方面给予倾斜;创成高新区必须有一定体量的高新技术企业,然而目前开发新区在高质量、高科技、大体量的项目较少,建议全县在招引到高新技术项目时,由县委县政府统一协调,尽量落地在新区,以壮大新区的体量,提高新区产业运行质态。

老干部党建经验亮点做法 篇6

近年来,*县老干部工作坚持以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大及*届历次全会精神,积极融入新时代党的建设大局,聚焦提升组织力这一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成为老同志的精神家园,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背景

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保证。离退休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的组成部分,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离退休干部党员是我们党员队伍和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数量越来越大,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是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客观需要。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建强基层组织,提升领导力。为方便老同志就近参加组织生活,在县城胭脂湖公园建立离退休干部开放式党建基地和占地1000多平米的*县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组建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坚持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在全县建立离退休干部基层党组织12个,并配齐支部委员和党建联络员,探索实行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由党工委和原单位党组织双重领导和管理机制,确保教育管理不断线、关怀服务跟得上,让离退休党员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把牢政治方向,提升引领力。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注重发挥离退休干部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着力打造坚实巩固的思想阵地和战斗堡垒。坚持把加强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强化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建立完善离退休干部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离退休干部党员学习教育指导意见和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教育。

以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为重要抓手,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阅读文件、听报告、参加重要会议活动、情况通报、参观学习等制度,强化对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引领和思想引导。注重抓在平常、融入经常,定期编发离退休干部工作信息,定期通报老干部工作情况,使老同志进一步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从而更加支持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为了让老同志少跑腿,开设了微信群,即时宣传党的主张、传播党的声音,架起了党组织与党员的“连心桥”,让老同志真切感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开展系列活动,提升凝聚力。开展“喜迎*大银发颂党恩”系列活动,以学习贯彻思想为主要内容,通过“给党说句心里话·建言*大”“党课大家讲”“踏寻红色足迹”“我承诺、我践行、做合格党员”“助力乡村振兴”“五个一”主题党日活动,离退休干部“喜迎*大奋进新时代”乒乓球比赛会和“喜迎*大奋进新征程”文艺汇演及摄影展等活动,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深刻体会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讲好初心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珍惜光荣历史,紧跟时代步伐,永葆政治本色,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银发力量。

强化基础保障,提升号召力。将离退休老干部公用经费纳入全县财政预算,建立健全正常增长机制,按照每人每年500元标准予以保障。建立健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按照每个离退休党支部每年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落实党建工作经费,确保党组织党建工作正常开展,2022年为12个离退休党支部下拨党建工作经费55580元。按照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落实12个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工作补贴,有效激发老干部作用的发挥。强化阵地保障,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周围精心打造520多米长的党建主题公园,在活动中心设立离退休党支部党员活动室、学习室,让老干部既锻炼身体,又强化信念教育,为离退休党员干部开展各类组织活动提供了便利地条件。

三、启示

创新思路,改进方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是做好离退休党建工作的思想保障,是离退休党支部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社会的发展,离退休党员年龄和数量的增长,党员居住分布地域的扩大,离退休党支部建设面临如何进一步巩固、调整和加强的严峻挑战,这就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创新组织设置、创新工作方法,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离退休党员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夯实基础,构建机制。构建长效工作机制是加强离退休党建工作的根本保障。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离退休党建的中心环节,要把落实离退休党员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要把开展实践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作为增强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特色。要牢牢把握工作三个着力点,即党工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南康区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亮点多 篇7

2016年上半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农机部门突出重点保障粮食生产关键环节与农业机械化薄弱环节的机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呈现三大亮点。

一是粮食生产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机具的购买使用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的突破。新增插秧机9台(其中乘坐式高速插秧机6台),结束了该区没有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的历史,粮食烘干机新增14台,极大的提高了该区水稻机插、谷物烘干等薄弱环节的农机化作业水平。二是农业(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种粮大户购买补贴机具资金占比超过50%,成为了引领该区农机化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三是大中型农业机械的比例不断提升,农机装备结构更趋优化、合理,农机化作业水平、作业效率和作业效益等快速提高。

乡镇干部亮点工作总结 篇8

近日,魏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刚刚尘埃落定,对新提拔的乡科级干部的培训工作又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2011年3月17日至19日,魏县在县委组织部会议室对2011年新提拔科级干部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九大专题,切实提高了广大新提拔干部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本次培训班在执行、贯彻和落实中央、省、市2011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的同时,还呈现三大亮点:

一、实现了党委换届工作与干部培训工作的无缝对接

该县在前一段开展党委换届工作时,干部考察环节专门关注了广大干部的工作需求和自身缺陷。组织部根据考察意见及时谋划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内容,抓紧联系授课人员。在培训内容中,专门安排了乡镇党委换届纪律、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乡镇副职等与换届工作紧密联系的专题。新提拔干部培训能够与换届工作紧密衔接,在换届工作结束一周之内迅速开展,完全得益于该县没有把换届工作与培训工作完全分开,各自为政,而是将二者密切联系,有机统一。

二、培训内容的安排充分体现了以需求为导向

本次培训是在全国 “两会”和魏县“两会”胜利闭幕不久举办的,今年又是“十二五”规划和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的开局之年,可以说是时机特殊。在安排培训内容时,该县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对今后工作的新的要求,特别安排了学习型政党建设、努力加强党的建设、“梨乡水城”创建及进展。针对换届考察环节所掌握的干部自身缺陷,还安排了公务员礼仪专题。总之,该县这次新提拔干部培训内

容的安排既考虑到大形势下对工作的要求,又考虑到广大干部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了发展要什么就讲什么,干部缺什么就补什么。

三、培训形式更加新颖更加突出实效

2010亮点工作总结 篇9

2010年,同仁工商局各项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创先争优年主题,加大惩防体系完善力度、加快制度建设力度、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加大工作落实力度,进一步提高改革创新水平,进一步营造清廉清风清气环境和公平、公正和谐的市场竞争环境,为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抓龙头,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2010年我局围绕五个方面的重点开展廉政惩防体系建设工作。一是在整合现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新的制度规范,使其形成一个操之可行、行之有效、完整系统的制度防范体系,2010年完善和建立规章制度31项,并装订成册印发各科室,方便了干部职工学习和掌握;二是采取分岗位提示履职风险、通过警言警局个别提醒等形式,强化干部职工风险意识,营造浓厚的防范氛围,在办公楼悬挂格言警句22块;三是将风险防范引入到基层工商所的管理,纳入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内容,使其充分发挥保障作用;四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责任机制,构建上下联动、部门联动、条块结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保证了风险防范工作在2010年取得了新成绩。五是按照《惩防体系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 “一岗双责”责任制。督促抓好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建设中,各科室、所责任人切实承担起了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将反腐倡廉建设与其他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健全完善民主决策议事机制,强化了党务、政务民主监督力度,扎实开展了述职述廉、领

导干部民主测评等活动,保障了党风廉政工作不走过场,不流形式。

强基础,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关口前移、注重防范是反腐倡廉的固本之举。今年,在巩固近年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我局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内容,以工商所(队)所长、机关科室负责人为重点对象,继续抓好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一是坚持以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强廉政警示教育的渗透力和感召力,今年共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警示影片4次,86人次,做到了以正面教材育人,反面教材警示树人。二是继续深化干部读书活动。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纳入学习的重要内容,集中组织学习、培训和考试。同时,按照建设“学习型工商、学习型班子、学习型队伍”的要求,继续开展好科级干部读书活动和读书笔记调阅活动,将读书笔记调阅情况纳入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内容,今年全局共撰写廉政心得体会48篇,读书笔记43万余字,有价值调研论文3篇。三是适时邀请县纪委、县司法机关等相关部门举办预防职务犯罪讲座活动2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廉政警示教育。四是继续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做到了三个结合。即:与工商所规范化建设相结合,注重前瞻性,将此项工作纳入规范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突出特色特点,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做白耗财力的无用功;与机关作风建设相结合,注重实效性。不搞顾此失彼,不做表面文章,不搞面子工程。第三,与风险防范相结合,注重创造性。力求结合实际,将风险防范工作从抽象化向具体化转变。2010年工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突出,我局被县委县政府评定为廉政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健制度,力促干部廉洁从政。一是持之以恒强力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做到了阳光办公,阳光服务。二是严格执行阳光财务制度,切实强化内部监督,规范财务管理。采取内部审计为主、干部监督参与的联动方式,对全局财务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决算真实情况、应缴预算收入的上缴管理情况,以及固定资产的处置、大宗物资的采购、个私协会费的收支等进行阳光作业。三是创新干部述职述廉办法。在民主测评环节,推行内外测评相加计分法,除本局测评外,增加了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社会各界人士的测评分值,切实加大述廉述职评议结果的刚性应用,并纳入到单位干部职工绩效管理目标。在今年的述廉述职工作中我局共发放意见征求意见表220余份,设立意见箱2处,张贴标语170张,走访服务监管对象342人(次),走访义务监督员7人(次),走访人民群众210人(次)。四是严格落实班子民主生活会、干部任前谈话、提醒谈话、定期谈话等制度,建立健全和扎实开展对领导班子及成员的日常监督管理,并在创新中提高依法依纪监察的水平,把各种苗头性、现象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系统内部,确保了班子在民主决策、团结共事、清正廉洁上不出大问题,不出大事情,2010年共组织开展班子成员之间告诫谈话3次,与党员干部开展告诫谈话 12 人次与科级干部谈话11人次。

重民利,深化政风行风建设。

(一)四种举措,解决四个突出问题:

一是通过深化宗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重点解决责任意识淡薄、工作作风漂浮的问题;二是通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和效能监察,重点解决了工作本领不强、行政效

能低下的问题;三是通过经常性组织执收执罚专项检查和案件评查,重点解决了执法不作为和乱执法问题;四是通过认真做好“阳光政务”热线和信访工作,重点解决了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二)做到五个到位,实现五个提高

即认识率先到位,学习率先到位,表率方范率先到位,认真查摆问题率先到位,整改落实率先到位。全局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对外形象明显提高,开拓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服务效能明显提高,统筹协调纵览全局能力明显提高。

在2010年我局共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检查26项,共出动人员680人(次),车辆185台(次),检查各经营户1910户,查缴过期小食品2887包(袋),过期饮料1901瓶,侵权白酒72瓶,假冒香烟55条,下架处理不合格食品24600袋,收缴三无食品2119袋,霉变羊油20公斤,过期油漆220罐,过期奶制品120袋、瓶(罐),悬挂横幅25幅,发放宣传资料44150份。共办理各类经济案件62件,收缴罚没款13万余元,未出现一起案件上诉或复议现象,共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00万元,城镇无照经营控制率为100%,乡镇控制率达98%,流动婚育证明查验率为100%,婚育证明查验信息备案率为100%,向有关部门反馈率达100%,食品经营户五项制度城区建立率为100%,企业登记前置审查率达100%,信用分类率100%,个体工商户验照率为99%,信息录入率100%。共完成调研论文4篇,撰写工商信息110篇,发布电视报道21次,完成新闻稿件63篇,完成注册商标16件,培育商标22件,在10乡2镇设立了一会两站,受理申投诉11件,解决11件,挽回经济损失

乡镇干部亮点工作总结 篇10

以移民搬迁为突破,从根本上解决深山区、库区贫困群众生存发展问题。

扶贫移民搬迁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根本措施,既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2008年实施扶贫移民搬迁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办的大力支持下,截止2012年底,共搬迁深山区、库区贫困群众1 780人,建设5个集中安置点。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94.2万元,其中市级财政配套71.2万元。根据省办提出“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工作目标,该办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科学合理确定安置形式,切实落实优惠政策,同步做好就业增收,统筹配套基础设施,使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快车道。

以整村推进为抓手,集中消除制约贫困区域发展瓶颈。

“整村推进”是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来的扶贫开发的成功模式。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有利于发挥贫困农户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贫困村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对着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阶段性调整,该办紧抓机遇,结合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实际,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加大对全市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力度,重点扶持全市连片特困地区113个市级贫困村,扶持市级贫困村以整村推进为落脚点,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决定2012—2016年市财政对113个市级贫困村每村每年投入3万元,县(市、区)财政每村每年配套3万元,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2012年共落实整村推进资金569万元,同比上一年度增长52.72%。其中:市级贫困村整村推进资金339万元;高质量、高标准实施了2012年度整村推进项目,全面夯实省、市级贫困村协调发展的基础。

以智力扶贫为根本,多层次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从长远和治本的角度,将智力扶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方位、多层次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按照中央一体两翼的扶贫战略,该办认真实施“雨露计划”,加强对培训基地的管理和监督,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打造优质培训载体,不断加大培训转移力度。以提高贫困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为目的,全面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以省、市、县三级7个培训基地为载体,不断完善招生、培训、就业三位一体的网络,加快了全市贫困劳动力转移步伐。2012年,全市共培训贫困学员187人,发放培训补助资金11.08万元,安置就业181人,就业稳定率达到96.7%以上,已安置学员的月工资平均在1500元以上。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的。

以产业开发为支撑,加快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农民收入水平低,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产业发展上还是一个短板,农民增收缺乏稳定支撑。要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就必须将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统筹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集中力量扶持全市连片特困地区。乐平以蔬菜基地、江南菜乡为依托,开展蔬菜种植,生猪养殖,特种养殖。浮梁以茶叶和果树栽培,菌菇养殖为主导,注入资金增加经济活力。昌江发挥城郊地域优势,带动贫困地区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扶贫政策为引导,大力发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培育扶贫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大项目带动增加农民收入,以大产业覆盖增加农民收入,以大培训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为促进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提供全方位支持。

以社会扶贫为依托,完善贫困人群基本生活保障长效机制。

社会扶贫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和谐社会进程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全市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步骤。为进一步加大社会扶贫工作力度,2012年4月20日,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景德镇市“十二五”贫困村对口帮扶安排表》的通知),安排市直单位集中扶持113个市级贫困村。据统计,2012年度各帮扶单位自筹资金227.28万元,争取扶持资金350.9万元。以发展优势种养业和加强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实施市级级贫困村项目123个,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以“大扶贫”为格局,全面推进贫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上一篇:描写荷花的古诗与赏析下一篇:电大毕业生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