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乡镇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的调查报告

2024-07-11

当前乡镇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7篇)

当前乡镇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1

当前乡镇干部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困惑及其对策研究

中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当前乡镇干部工作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

1、在学风上存在虚浮应付,流于形式。一些干部不重视自身的学习,学习的自觉性不高,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去学习。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不能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认识和处理问题。有的干部缺乏应有的本

职业务知识,缺乏市场经济、农业科技、法律等方面知识,不熟悉党的方针政策,开拓创新能力不足,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无法正确把握,新办法不多,难以更好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更难以依法行政。政协联络员工作职责有待明确,所调查的12个乡镇政协联络员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工作业务是什么。有的干部手中拿的是高级计算机等级证书,却字也不会打,有的连开机还不会。据调查,95以上干部的学历文凭同干部个人的实际能力与知识结构不相符合。

2、在干部驻村上,制度没有落到实处。个别乡镇干部上班仍然存在“走读”现象,认为国务院规定8小时工作制,下班后只要手机不关机,有事能马上联系,及时赶到,不影响工作就行。相当一部分干部蹲村极少,存在“走村”现象。现在交通方便,有些干部即便到村里也是报报到,转一圈就回到了乡镇,几乎都不在村里留过宿,没有充分接触广大村组干部和群众,与群众交心少,对群众的感情不深,“四同”形同虚设。有相当部分干部连村主干都不认识,开展工作满足于当“邮递员”、传话筒,开开会,安排安排,部署部署,就认为把工作落实了。有的干部所包联的村,用“摇控”指挥,群众长期见不到人影。个别乡镇主要领导更是没有给干部下工作任务,只是对着上级文件,按着“摇控器”,坐镇指挥调度。对上级领导和部门来检查,每次却绞尽脑汁汇报好的,负债也要尽力陪好,用好酒好烟招待,谁都不得罪,想的是讨好升迁,不是重大事情干脆不下乡,怕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3、在服务职能上,思想没有实现转变。有的干部习惯于用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方式来做农村工作,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地存着,对农村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清,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找不到解决办法,不总结别人经验,自己又创造不出经验,动辄耍态度,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现在大部分乡镇干部除了抓计划生育外,就认为无权、无钱、无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肯做。对群众缺乏深厚感情,指导工作指手划脚、指责训斥,无耐心,不做细致工作,不懂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高高在上,伤害了群众感情,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有的干部虽然下了基层,却是走近的,看好的,访富的,停留在听听汇报,走走形式上,没有真正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没有真正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工作号召多,应付多,做表面文章多,下功夫真抓落实少。一些干部办事扯皮、拖拉,“三乱”现象仍没有根除,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度、法律贯彻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一些领导干部办事讲关系,处事不公正,遇到矛盾往下压,遇到困难绕道走,承诺的事情不兑现,严重挫伤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有些干部违反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4、在干部管理上,存在重罚轻管现象。调查显示,大部分乡镇在干部管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经济制裁,轻教育引导的现象,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乡镇考核干部政绩的标准体系还很不健全,常常关注的是计划生育有没有问题、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出不出事,上级通报了没有,完全忽视了干部自身建设情况,使政府内部管理成了制度的盲区。大部分乡镇都相应建立了的各项工作制度,最注重的是经济制裁制度。在落实制度上,尤其在落实经济制裁制度时,不管清红皂白,就是一刀切,很多时候在无意中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有个干部,在一个周末被安排值班,可家人生病到吉首住院,他不得不请假,结果他只好按制度规定交60元罚金。乡镇缺乏对干部正确的教育引导,正确应用激励机制,只注重工作结果,不注重与干部交流思想,了解干部真实想法,指导干部怎样开展农村工作,较少和干部交心谈想法,谈看法。乡镇大部分干部只是被动地执行领导的命令,从而形成只要事办了,事办得好不好并不重要,进而导致各项工作只是浮在表面上,也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敷衍应付了事,这就让一些干部养成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消极应付,平庸渡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有些干部说:“我们即使做的再好、再突出,只不过为领导争了面子工程,政绩工程,领导可以往上升迁,我们留下来为下任领导继续革命,我们图的是什么呢?”,这样,一些干部总是精神不振,事业心不强,工作得过且过,自由主义严重;一些干部工作方法简单,推崇农村工作、基层工作是“三分道理,七分蛮”,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当前农村乡镇工作所面临的困惑

1、县直部门利益严重,摊派或变相摊派太多,乡镇经济难以承担。残疾人就业保险、生育保险、城镇居民失业保险及报刊杂志等都要乡镇财政承担,而年初县财政又没有预算。如去年医保中心要竿子坪政府单位交生育保险6600元,如不交,就扣医疗卡,且老干部住院不报帐。同时还交了残疾人保险6600元,竿子坪政府一年就要交13000多元。两林、腊尔山政府干部还没见到医疗卡的样子。,此

外,还有防洪救灾等不知名目的捐赠,财政直接扣工资,每个月工资被扣多少,扣什么却不知道。干部培训太多,费用不少,少则百元,多则几百元,可是要求不严,作用不大。如此种种,干部颇有微词,很多乡镇连办公经费都难以保证。如木里乡书记、乡长到吉首为村民办事,从早上起,直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到一个快餐店吃了个5元便餐,剩点酸菜还打包留到第二天早上和馒头一起吃。

2、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急待解决。很多乡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电、路、房问题,尤其是并镇后的乡镇干部住房问题特别突出,三拱桥、吉信、木里、腊尔山等乡镇还是3~4个干部共挤住一间房,或干部在外租房的现象已经不是个案。腊尔山和木里还没有通上自来水,每天干部的饮用水都是靠肩挑背驮,木里乡镇食堂大师傅,为保证干部的按时开餐,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挑水,起迟了,就得让老百姓先挑,这样干部就不可能按时吃上早餐了。腊尔山还有部分干部挤在一栋危房里过,天晴月光洒进床上,雨天雨水流到床上。农村不通公路或通了简易的公路,路况极差,不是农民买不起好车,是不敢买好车,这样一则导致交通危隐患,危险性更大;二则也加大了计划生育的难度,农村不通公路,出门就是山,农民生活生产劳动都少不了强壮的劳动力。竿子坪红狮村群众说:“干部讲我们思想封建——重男轻女,你们看看,我们这村里出门就是山,抬脚就是坡,没个儿子,谁能挑起一百四五的担子呀?!”水、电、路不仅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还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咽喉。当前,“三农”问题最主要还是水、电、路这三项基础设施建设。

3、各种工作指令性太多。如发动栽种烟叶时,就明文规定了各乡镇必须完成任务多少多少亩。个别乡镇为了完成上级的各项任务,只有向干部集资办事,山江镇有年每人拿8000元用于发动烟叶生产。原板畔乡纪检书记龙万贵(现任木里乡政协联络员),为支持原板畔乡政府2005年发动烟叶生产,拿出自己省吃俭用一生的积蓄15000元借给政府。可时至今日,仍尚未归还。

4、乡镇的责任太重,但没有相应的职权。“一票否决”就有五项,有些乡镇主要领导讲:我们的工作就像走钢丝,时时提心掉胆。而乡镇只有义务,没有职权。如交通问题,国土问题等,他们只有摸底、汇报的权力,没有执法的权力,而一出旦问题又要追究他们的责任。因此,乡镇干部不得不身兼数职,工作起来却又力不从心,其效果可想而知。

5、个别上级领导、部门态度生硬。个别上级领导和个别部门领导讲话不注意场合,挫伤干部的积极性,使乡镇干部有些伤心。有乡镇反映,不管是进城办事还是领导下乡督查调研工作,个别上级领导只认乡镇长、书记,其他副职根本不认,并当着乡镇一副职干部的面说:“工会主席算什么领导?”这样粗俗的言语很伤乡镇干部的自尊心。有些部门办事拖拉,本来极简单的事也不及时给办。有个乡镇干部到某局办事,忘带一份文件的复印件,请求借一下复印,办事员就是不肯借,害得这个乡镇干部为了办一件小事前后跑了两天时间。

6、乡镇干部没有住房公积金,退休安家费仅有1200元,导致乡镇干部退休不退房,这也是造成乡镇干部住房紧张的一个原因。有个乡镇干部退休后,领导动员他退出公房让年轻干部,他说:“国家给的我退休1200元安家费,我拿什么买房建房?要盖房子,银行又不肯贷款,我搬出去只有淋雨!”。

7、产业开发盲目性。竿子坪乡红狮村村民反映说,他们在政府干部和扶贫开发办的支持下,搞产业开发7、8年,拿的是好田好地,精心培管,可是结果都失败了,不但没有什么收益,还把老本搭了进去。1997年全村种植了450亩湘柚,4、5年还不挂果,结果经查,是品种搞错了;1998年开发了400亩金花梨,结果卖不出价钱烂在树上;1999年开发了500亩纽荷尔脐橙,结果却是大黄品种。这种不负责任的盲目性产业开发,不从实际出发,调的苗品种不纯,结果变成了坑农害农。

对 策

转变乡镇职能,改进乡镇干部作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上去推进、去审视、去思考,务必把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合理流动、教育管理作为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农村发展的治本之策。

1、在更新观念上下功夫,为干部“解套”。要加强乡镇干部为农民服务意识教育,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主动为民服务,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所盼,解群众所忧,谋群众所需;始终把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作为决策第一信号和依据;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进行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教育,引导乡镇干部转变思想,开拓进取,拓宽视野,敢闯敢干,自觉为乡镇分忧解难,让更多有头脑、懂经营、善管理的干部到民营经济工作,创办、领办农科示范园,到村和社区任职,积极主动为乡镇政府“消肿”,置身于市场经济中谋求发展。

2、在强化培训上下功夫,使干部“强身”。增强服务功能,必须提高服务水平,必须强化乡镇干部培训。根据现阶段农村工作需要和干部自身需求,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以增收农民收入为重点,大力开展乡镇干部技能转型培训。围绕农村政策,先进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以短、专、快的专题培训为重要形式。切实增强针对性,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什么人才少,就培训什么人才”。切实提高乡镇干部指导农民致富的服务本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

3、在干部交流上下功夫,让干部“活血”。制定出台对乡镇干部交流的具体措施,对交流的条件、去向、程序作出明确规定,采取横向交流、回避交流、警示交流等方式,对在同一乡镇连续工作一定年限的干部,有亲情关系且机关影响团结和管理的干部,优秀年轻干部重点进行交流,对表现优秀、政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工作态度不端正,难以胜任本职工作,考核基本称职的干部,安排到边远艰苦乡镇进行锻炼;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考核不称职的干部实行待岗处理,增强乡镇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4、在优化环境上下功夫,帮干部“降压”。关心重视选拔优秀的乡镇干部到领导岗位。把乡镇干部住房政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落到实处。要正确处理压担子、给任务与教方法的关系,对工作不力的要批评教育,对工作遇到的困难,要主动帮助乡镇干部解决。对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问题要切实尽快解决好。对乡镇干部在艰苦条件下,为民服务、为民增收,兢兢业业、扎实工作,不怕吃苦的创业精神,给予公正的评价,为乡镇干部营造在艰苦条件下畅心的工作环境。

5、在创新机制上下功夫,令干部“敬业”。在干部管理,经济杠杆约束机制要用好用当,同时也要将其他制度落到实处,实现用制度“约束人、鞭策人、鼓舞人、激励人”的好风气。不断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引导,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终身为人民服务观,自觉把自己培养成“学习思考型、求真务实型、开拓创新型、廉洁奉公型、有为有位型、可亲可敬型”新型干部,真正认识到“有为才有位”,这样干部才能爱岗敬业。要积极营造一股好学之风、正气之风、团结之风、为民之风。在干部驻村管理上,一要加强教育,提高认识。把切实解决干部“走读”问题作为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具体措施来抓,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增强自觉性,增强艰苦奋斗观念和公仆意识,激发广大干部爱岗敬业、奉献基层的工作热情,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二要对照要求、自查自纠。认真对照省、州、县有关干部管理文件要求,认真查找干部存在的作风懒散、拖拉、干部“走读”、“走村”等问题及所产生的原因,开展自查自纠。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对干部作风问题进行认真查摆,在思想上进行深入剖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三要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干部住宿考核制度、轮流值班制度、工作去向告示制度,制定奖惩激励措施,把干部住勤情况与干部的经济报酬挂钩,认真抓好落实。同时,积极改善乡镇干部办公、住宿条件,办好机关食堂。加强乡镇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有益心身健康的娱乐活动,为干部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活氛围,让乡镇干部住得下、安心住,以乡镇为家。制定有效措施鼓励干部业余在岗自学新知识、新科技、新文化,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大力倡导干部进村入户夜访,同农民群众交朋友,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尽力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实际问题。四要加强督导、严明纪律。通过明查暗访的形式对乡镇干部的驻乡住夜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对检查结果,及时通报,采取通报、诫勉谈话、公开曝光等形式,表扬好的,批评差的。要坚持正面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大力宣传、表彰和推广先进典型,努力为乡镇干部作风转变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舆论氛围。

当前乡镇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2

1. 干部不想培训

很多干部对干部培训工作重视不够, 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日常工作上, 认为只要抓好日常工作就万事大吉了, 干部培训可有可无, 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高。一碰到培训任务, 有些干部就以工作忙、离开不、走不脱等理由, 不想参加培训, 实在推不掉时只能应付了事, 缺少培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 干部不愿意培训

干部培训与干部提拔任用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干部培训对干部的提拔任用作用不大;干部所在单位掌握的干部培训情况很少, 在提拔任用干部时, 没有把干部的培训成绩及培训期间的表现作为依据之一。这就造成了干部培训既没有动力, 也没有压力, 干部学与不学一个样, 学好学坏一个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干部对培训的重视, 导致干部不愿意培训。

3. 党校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党校作为干部培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虽然这些年狠抓了教学质量, 大搞教学改革, 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干部日益提高的培训需要。党校目前以政治理论培训为主, 现场教学和体验教学比较少。在培训内容上, 很多党校特别是基层党校对现实热点问题涉及比较少, 对干部急需的和实用的业务知识的培训跟不上, 存在培训内容和解决实际问题脱节的现象。党校培训方式以传统授课方式为主, 很多是满堂灌, 互动性不强, 不能很好地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 导致学员被动听课比较累。一些党校教师由于社会实践和参加上一级培训较少, 理论讲得较多, 实践讲得较少, 知识相对老化, 使学员感到单调乏味。同时由于干部素质的提高, 出现了干部知识“需求”多样化与干部教育“供给”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4. 党校教学条件需要进一步提高

从硬件来看, 基层党校由于经费不足, 教学设施比较陈旧, 办学条件比较落后, 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在培训场地、解决学员食宿等问题上有较大困难, 难以满足干部培训的需要。特别是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县区级党校, 连自己的培训场地和办公场地都没有。从软件来看, 基层党校师资力量不强。县区级党校一般只有十人左右, 专职教师一般只有三四人;地市级党校的教师占总人数的比重一般在三分之一左右。这样的结构比例不仅显得师资不足, 深层次的问题是教师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难以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 加剧了教学与行政的矛盾。不少党校存在老教师多, 中青年教师少, 教师队伍出现断档, 骨干教师后备力量储备不足。

二、搞好干部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

1. 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

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干部培训工作, 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认真抓紧抓好, 抓出成效。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干部培训工作的领导, 建立健全相关的领导机构。要选派有相当行政资历、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有魄力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到党校任职, 加强对党校的领导。要把干部培训工作纳入党委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安排, 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定期研究解决干部培训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并进行督促检查。

2. 建立干部培训的激励约束制度

组织部门、学员所在单位和党校三方要加强协调配合, 通过一系列的激励约束制度建设, 改变干部培训可有可无, 学与不学一个样, 学好学坏一个样的现状。组织部门要把干部培训的情况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没有参加过党校培训的干部, 或者在党校培训期间表现不好的干部, 不得提拔;对于在党校培训期间表现优秀的干部, 优先提拔。组织部门也要把干部的培训情况与单位和干部的年终考核挂钩:对于不能完成干部培训或者完成不好的单位和个人, 年终不能评定为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 必要时要通报批评。组织部门要实行派人跟班学习和不定时检查制度, 把检查情况记入干部培训档案。党校也要严格培训纪律, 完善学员的管理评价机制。党校要加强学员的日常管理, 严格请假制度, 凡是缺课时间超过总课时十分之一以上的, 不发结业证书。要加强学员的学习考核制度, 对学员在校期间的学习表现进行综合量化考核, 将考核情况记入培训档案, 并及时向组织部门和学员所在单位进行通报。

3. 党校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 党校要明确自身地位, 突出党校特色。党校姓党, 2008年10月公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党校教育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党性教育是党校的必修课, 党性教育要贯穿于党校教学全过程。因此, 在教学内容上, 各级党校一定要按照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性教育课作为最基础和最核心的课程, 作为干部培训的必修课和基础课。在此基础上, 可以把一些时事热点课和提高干部能力的课作为选修课, 列成菜单供学员“点菜”。

第二, 党校要坚持按需培训。党校要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的理念, 加强需求调研, 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本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努力做到党的事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 干部成长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干部对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专业知识、文化修养等方面的不同需求, 合理设置教学班次、教学内容和课程, 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 党校要不断进行教学方式改革。党校要根据学员特点和教学内容, 努力创新教学方式, 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 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现场式等教学方法, 改革传统的满堂灌式的讲授方法, 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 调动教师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第四, 要加强党校师资队伍建设。要根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工作的需要, 建立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应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要求的党校工作人员队伍, 重点是搞好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对党校全体教职工的思想教育, 增强他们在干部培训工作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使他们尤其是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二是落实好党校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为教师职称晋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三是实行党校教师奖惩机制。要通过实行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年度量化考核、学员打分等办法, 赏罚分明, 打破党校教师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对于教学和科研成绩突出的教师, 给足面子、票子、位子, 奖励先进;对于教学和科研成绩差的教师, 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根据实际情况扣发相应的绩效工资, 严重的要通报批评。四是不断提高党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党校要加强和有关部门的协调, 加大教师外出考察、调查研究、学习培训、挂职锻炼的力度, 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五是坚持开门办学, 外聘一批理论功底深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企业老板做为兼职教师, 以提高教学质量。

4. 加大投入, 改善党校教学条件

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看待党校建设, 千方百计筹集资金, 保证干部培训经费, 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改善党校教学条件, 确保党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行政后勤等各方面工作的需要。要努力改善党校学员和教职工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 提高教职工待遇。充实教师队伍, 通过市场招聘、公开招考等方式, 广纳人才, 让急需的人才进得来、用得上。加大对教师的投入力度, 保障教师外出培训、课题研发、论文发表等方面的经费。要加强与干部培训学院、上一级党校、大专院校等单位联系, 充分利用其具有的师资优势和教育培训的阵地优势, 联合举办各类主体培训班, 以解决干部培训基地滞后、师资不足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冉.新形势下对党校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文教资料, 2010 (23) .

[2]聂喜玲.关于党校教学问题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 (1) .

当前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3

一、当前干部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认为,在各级党委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并采取很多有力措施的情况下,干部作风相对以往有明显改进,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但从有些干部的实际表现和纪委等部门通报的情况看,还有些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着与党性、党规要求和党的优良传统不相一致的问题,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某些方面的不正之风依然存在,有些方面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学风不端正现象

有一些单位和少数同志认识模糊、学风不够端正。一是“厌学”情绪明显,学习不够积极主动。认为党章党规是老生常谈,系列讲话亦学过多遍,对进一步地深入学习没有兴趣,甚至牢骚满腹;二是“应付”式学习常见,学习方式单一。往往一人照本宣科,听众茫然静坐;开展学习讨论时,大多人云亦云扯闲篇。三是学习要求不高,学习时间缩水。对学习党章党规和习总书记讲话,只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求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学习纪律松弛,“门外招招手、门内点点头,请假五分钟,一去不回头。”

(二)违反规定公款吃喝隐形化现象

一是场所转移。一些干部为了逃避被举报和检查,将公款招待由大宾馆、大饭店转移到农家乐或城市郊区一些比较隐蔽的场所;二是化整为零。有些单位将大额消费化整为零,采用拆分开具发票的方式降低消费金额;三是不留真名。有些单位在结账时只留人名不留单位,抹去公款吃喝的痕迹,致使查无实据、难以定性。

(三)违反规定车辆使用不规范现象

一是公车私用。有些单位在重要节点检查时,将公车封存,但检查过后,又公车私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二是超额补贴油费。有些单位,特别是乡镇,工作量大,要经常下村,公车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有的以私车办公事为借口,超额为私车补助油料费。

(四)违反规定操办婚丧嫁娶现象

一是参加宴请的人员范围超出规定,不仅有直系亲属、亲朋好友,还包括同学、朋友、同事。二是筵席规模超出规定并采取手段掩人耳目。有的干部分批宴请、在宴请宾朋時化整为零,今天在A酒家安排朋友,明天在B酒家安排同事。三是制造假象规避风险。有的干部在办理婚丧嫁娶事宜时,不设礼桌和礼单,也不招待吃饭,给人一个看似不收礼不招待的假象,但暗地里通过其他渠道收受礼金。

(五)农村基层干部损害群众利益现象

一是利用职权截留、私分、挪用、非法占有土地补偿款;二是违反“一事一议”制度,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事情,农民群众没机会参与,完全是少数人的主意,如不经村民讨论通过,私自以低价出租、转让、发包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鱼塘等集体资产;三是私分国家下拨的救灾救济款、扶贫优抚款等资金。

(六)从严治党形势下的为官不为现象

一是怕出事不干事。有些干部在遇到重大、疑难或棘手事件时,怕失误挫折,怕出问题,怕担责任,于是为了个人平安,矛盾面前忙躲闪,困难面前绕道走。二是没好处不干事。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深入反腐倡廉建设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措施相继出台与落实,一些干部感到当官太辛苦,付出又太多,却一点好处都没有,每个月的工资就那么点,开始懒政怠政不作为,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不干事”。三是图省事不实干。有的干部沉迷于机关办公,不愿意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习惯于动口不动手,搞文牍主义、繁杂公文。每天把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看文件上,靠打电话了解情况,听取汇报,处理问题。还有些干部习惯于简单省事的“命令—服从”式的管理模式,动辄诉诸强制的管理,管理措施僵化生硬,不考虑社会效果,不考虑群众感受,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二、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的对策建议

当前的干部作风问题虽然只是少数人的表现,但其对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很严重。如果这些作风问题不能得到正视与纠正,不仅影响党群关系,影响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而且会滋生演化出一些其它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纵观当前干部作风问题的产生,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在的因素;有个人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因素;有人的思想观念因素,也有干部管理的制度因素。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干部作风的进一步改进,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坚持思想引导与制度约束相结合

一般地说,开展学习教育与提升思想观念是改进作风的首要措施。从理论上讲,作风是思想观念的外在表现,开展学习教育提升思想观念是改进作风的前提基础与必要铺垫,这是不可否认的,也是要长期坚持的。但从实践中看,开展学习教育提升思想观念对作风改进的作用是有限的。虽然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但当前的学习教育方式方法对干部思想观念的提升不明显,而且人的思想观念因不断地受到外界各种思想的影响和物质利益等因素的冲击,往往处于不稳定的动态变化之中。这样以来,如果仅靠提升思想观念来改进作风,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这方面邓小平也曾指出,“精神这个东西,对少数人可以,对多数人不行;短期内可以,长期不行”。

从作风的形成来看,作风不仅是思想的外在表现,也是一种经过不断重现、反复强化而形成的行为习惯。对于这种习惯,主体在心理、思维、行为上都很已适应,改变起来难度很大。列宁说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实中一些不好的作风,大家都认为要克服、要转变,但真的要转变时,很多人在心理、思维、行为上都不适应,结果是不了了之,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也说明,改进作风,改变行为习惯,仅靠思想引导的力量往往是不行的。党的实践经验证明,改变人的行为习惯,改进作风,必须在思想引导的基础上依靠制度的力量,如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党内作风就有明显好转。这是因为,制度以其权威性、强制性规范人的行为,经过不断重复、反复强化,制度规则就会转化为人的行为习惯,就会改变旧作风、养成新作风。

(二)改进作风的制度设计要科学

制度内容,要严密具体,不能只作原则性要求、一般化号召。人的行为习惯、作风表现都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习惯和作风。制度的内容设计要坚持问题导向,每个行业每个部门都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最终形成具体细致的制度规定,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如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没有笼统的原则性话语,每一条都规定得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实施起来效果就很显著。

制度内容,要理性科学,宽严适当,要体现党的性质,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但不能走极端,避免片面化、绝对化。比如在反对铺张浪费方面,我们要求开会不挂横幅标语、不摆鲜花,但也有人说连茶水都不要管,这未免太极端。

制度内容,要有实施机制。制度本身不会自动实施,要真正运行起来,要有一套实施机制。实施机制包括实施主体、实施程序、监督措施、检查考核办法等等。没有实施机制的制度是不完善、不健全的。在实践中,很多制度难以执行、没有效果,原因就在于只有“文本规则”,没有相应的实施机制。

(三)强化党员干部作风督查发现机制

优良作风的形成不仅依靠个体的自觉,也依靠组织的有效监督。客观地讲,当前关于干部作风的制度已建立了很多,但实践效果不很理想,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执行不力、落实不够。古人讲:世上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从这个角度讲,完善干部作风的督查发现机制是促进作风转变的重要环节。实践启示,改进干部作风,必须进一步完善作风督查发现机制。一是实行干部作风投诉受理制度。可依托纪检部门、机关党委等机构,逐级建立投诉中心,受理群众反映的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态度恶劣、办事推拖、损公肥私等问题,促使干部改进作风。二是完善随机察访制。借鉴一些地区的成功做法,即组织由民主党派、党外代表人士、新闻媒体记者等构成的监督员队伍,不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明察暗访,并对一些典型事件公开曝光,达到改进作风的目的。这种明察暗访要做到常态化,并注意保持连续性。三是推行定期评议制。在完善政务公开制度的基础上,本着发现问题、改进作风的目的,采用自评、网上评、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定期对干部作风进行考核评议。

(四)强化问责警示,健全违规惩戒机制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态势下,一些干部作风问题依然突出,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干部对党的作风要求和党纪规定缺乏敬畏意识,认为作风问题不同于腐败问题,是小问题,认为作风问题只要不被暗访到,就没有问题,被问责的可能性很小。一些干部之所以会有这种意识,主要源于作风问题对应的条规制度柔性有余、刚性不足,问责、惩戒的自由裁量空间较大,导致作风存在问题的干部被问责不及时、不到位、不公开,制度刚性约束力被消弱,进而又影响到了制度的有效贯彻。对这类问题必须要强化问责警示,建立健全违规惩戒机制。在违规惩戒的对象上,要突出重点,重点定位在顶风违纪、工作态度不好、责任心不强等作风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对一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干部要进行必要的惩戒处理;在违规惩戒的方式上,要形式多样、简便易行,可采用书面检查、经济处罚、诫勉谈话、取消评先评优资格、通报批评、调离岗位、暂停职务等方式,也可通过新闻媒体通报等形式定期公布违规行为和违规人员;在违规惩戒的效果上,要注重将苗头性的违规行为处理在萌芽状态,要营造出违规必被问责、必受惩戒的氛围。

(五)抓好领导干部這个关键少数

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制度规范。古人云“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不做,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在制度规定面前,人人平等,大家都要遵循,尤其是领导干部不能有“例外”。在制度实施中,只要有一个“例外”,接着就会有两个、三个例外以至更多的例外,时间长了,不遵循制度的现象就会普遍化,最终制度就失去作用,这在制度学理论中叫做“篱笆效应”。在作风问题上,要一视同仁,领导干部不能搞特权,有“特权”必有“例外”。

对于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领导干部要予以及时纠正。任何制度的实施,都可能发生偏离、违反制度的行为,这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问题在于这些行为发生之后,要及时纠正,不能让这些行为泛滥,否则最终会导致制度失效。在实践中,存在着对党员干部管理监督跟不上的现象,注重使用,轻视管理,对领导干部作风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往往是不出问题不教育,不造成影响不谈话。对作风上出现问题的干部,在教育时往往是一般问题点到为止、问题严重组织调整,缺乏从根本上解决的措施,致使有些干部屡教不改,甚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类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领导干部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对于身边的不良作风问题,一旦发生,不管什么人,都要予以批评,及时纠正。要实行问责倒查追究,除问责当事人外,还要对其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问责,用问责提高执行力、用问责促进干部负责。

当前乡镇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4

对策经验做法

///乡纪律检查委员会

一、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风气不浓,不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

有的干部以工作忙为借口,学习兴趣淡化,没有抽时间、挤时间进行学习,导致理论水平不高;有的干部学习不够深入,满足于一知半解,不在用心领会精神实质、研读理论原著上下功夫,导致思想觉悟不高,理论功底不深,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强,业务上只能靠吃老本;有的干部为学习而学习,不善于带着问题学,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导致只会照搬照套书本上的经验做法,工作效果不佳。

(二)工作作风不实,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有的干部开展工作往往是以会议传达会议、以讲话学习讲话、以文件落实文件,喜欢做表面文章;有的领干部工作主动性不强,在深入职工开展谈心调查不够,致使第一手资料欠缺,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有的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争先创优的精神,工作上得过且过;有的干部对群众群众反映的情况和百姓的冷暖疾苦态度冷漠.二、当前干部作风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少数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以及评价学习方式的欠缺,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部分干部对理论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学习政治理论兴趣不浓,把学习当成额外负担,甚至有个别的干部认为学习政治理论又苦又累,枯燥无味,学的好也不如关系好,理论学习与职务的升迁没有直接的关系,从内心厌倦学习。其次,我们对干部的理论学习情况缺乏科学的评价方式,没有对干部学习情况作出定性、定量的规定和要求,导致干部理论学习效果与理论学习的程度无从把握,尤其是没有将理论学习情况纳入到干部工作政绩考核中重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干部理论学习自觉性不高的问题。

(二)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对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工作受到消极影响

由于当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进一步复杂化,各种社会思潮和一些腐朽外来文化对人们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可避免地会对干部的价值取向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少数意志薄弱的领导干部受到消极影响而无心工作。其次,对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少数干部有既不愿当“鸡头”,也不愿做“凤尾”的思想,缺乏争先创优的意识,工作上得过且过;有的干部自感人到马头,车到岸,政治上升迁无望,于是工作上消极应付;少数领导干部没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了追求政绩,急功近利,搞形式。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廉政教育,筑牢干部作风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

教育是作风建设的基础,有扎实的教育才会有良好的作风,深入开展作风教育,是全面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一是扎实开展“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主题教育。要充分利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中心组学习、工作研究会、专家学者专题讲座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干部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特别是积极倡导八个方面优良作风的重要论述以及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意义,全面加强对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教育、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教育、廉洁自律的人生习惯教育,“教育和引导各级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二是要建立作风建设教育的保障机制。要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大宣教”工作格局的优势,调动成员单位宣传教育的积极性,形成加强干部作风教育的强大合力。要把干部作风建设列入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组学习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的重要内容。三是要实行理论学习考核。要采取述学、试卷考试、撰写专题调研报告等形式,全面了解掌握干部有关作风建设的理论学习情况,把干部作风建设理论学习情况纳入到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中,并将其作为提拔重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完善制度机制,建立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当前乡镇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5

作者:08年的第一场雪 于 2012-03-28 15:39:39 发表 只看

该作者

长期以来,组织部门的党员干部政治坚定、工作勤奋、作风扎实、清正廉洁,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和群众的赞许,为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贡献。在看到主流的同时,我们也不容忽视自己的问题,也还存在着一些作风方面的不良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功利化的倾向。有的组工干部,把工作的过程变成了追求最大功利化的过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短时期内也可能热情高涨,但主要源于为自己快速提升铺平道路。一时间也可能小有成绩,但主要是为增加向组织要价的筹码。一旦算盘落空,就会有赌场失手、官场失意之悲,忧郁寡欢、消沉落寞、看破红尘,从此一厥不振,万事皆空,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来。这些同志缺乏耐心、缺乏韧性、缺乏坚持,很多机遇因此再难得到青睐,由此恶性循环,越摔越破,越破越摔,销声匿迹于茁壮成长、竞相迸发的干部队伍之中。

二是随大流的倾向。有的组工干部,工作心不在焉,乘大船、扒懒桨。“月亮走我也走”。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情况不清、政策不明、心中无数、浑浑噩噩过日子。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或怨领导器重不够,怀才不遇。在冷眼旁观中扼杀自己的自己的智慧才华,或怨同志不帮扶,心生疑虑,心比天高,在嫉妒彷徨中消磨自己的意志;或怨上天命运不公,出身低微,后台不硬,在随波逐流中荒废自己的生命年华。

三是吃老本的倾向。也有的有的组工干部,认为自己工龄也不短了,年龄也不小了,快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得到提拔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因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学习没有兴趣,对工作没有激情。平时靠过去积累的经验应付应付,遇到困难躲着点,遇到矛盾推着点。总是心有不平,觉得自己辛苦半辈子,职位不如别人高,待遇不如别人好。思来想去,提拔无望,调动无门,落得个清闲安逸,也逍遥自在。一杯茶、一张报,八点上班九点到,打开电脑斗地主,欺骗老婆把饭煮。凡此种种,这些同志吃尽了老本,占着茅坑不拉屎,人民政府倒赔本。

四是图享受的倾向。也有不少组工干部,过去或在学校寒窗苦读,或在基层历经磨难。如今进了机关,以为是吃了皇粮,进了保险,可以高枕无忧了。不是琢磨如何做好工作,而是寻思如何吃喝玩乐。牌场上有他忙碌的身影,歌厅里有他响亮的歌声,鱼塘边有他不凡的身

手。这些同志从此胸无大志,今朝有酒今朝醉,以麻林的心灵打发无聊的时光,再不见曾经的意气风发,再不现从前的踏实脚步,过去的执著与追求逐步泯灭在放纵乃至堕落之中。

五是打工者的倾向。一些组工干部,不负责任,角色意识差,工作缺乏主动性,推一下动一下,任务一大堆,你急他不急。缺乏计划性,随意性大,搞到哪里算哪里,忙时杂乱无章,措手不及,眉毛胡子一把抓,闲时一走了之,不见踪影,干私活,捞外快。有的组工干部,在一个单位工作多年了,还像一个局外人。工作没有亮点,不见特色,拿不出几件能够出手的东西。拟个文件,照搬照抄,不切实际,不着边际,没有操作性。写个综合材料,文理不通,空洞无物,使用价值不大,答复处理问题时,对情况、政策把握不准,含糊其辞,能拖则拖,敷衍塞责,甚至引发出新的矛盾和问题,要别人来“擦屁股”。这些同志总以为自己在帮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或者某几个领导在打工,划不来,不合算,心思很难用在工作上。

当前乡镇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6

一、作风建设现状

一是抓好学习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以“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强作风、保增长”活动为契机,突出党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党的宗旨教育和党规党纪、法制教育、权力观教育,开展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夯实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突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管理。主要是建立健全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制度,实行乡村干部行为规范,乡村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推行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尤其全面推进“4331”工作机制,村集体所有资金、资产、资源、债权债务、经济合同签订全部进入规范运作,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对转变干部的工作作风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是坚持示范引导,注重典型引路。近年来,我乡坚持在村支书,村主任中开展“三进三同”,“活动赶场面对面”活动,以及开展 “群众满意的基层干部”等一系列活动,塑造了一批先进典型,使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

四是惩防并举,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实施纲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乡党委政府同各村(社区)党支部、村(居)委会每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积极推进了规范化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1、政治思想方面。在党员队伍中,主要表现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占多数,对身边发生侵害国家集体利益的不良行为不敢批评制止,怕得罪人的现象存在。有的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淡泊,对党支部分配的工作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无所谓的思想。一些基层干部受传统思想影响,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会或不善于在新形势下带领群众发展经济。部分干部精神不振,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2、理论业务方面。主要表现为:重视学历教育多,重视理论学习少。一些党员干部重视学历考试,轻视政策理论学习。有的党员干部迫于学习制度的约束参加日常学习,但平时深入基层,联系实际开展调查研究的自觉性不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各项理论知识和农村工作业务知识的自觉性不高,还没有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联系群众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化,不能充分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一些党员干部对如何组织群众、发动

群众落实各项工作感到束手无策,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4、工作方法方面。主要表现为:照搬照套工作多,开拓创新精神少。一些党员干部迫于严格的考核制度的压力,只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有些干部只对上负责,很少深入农村第一线调查研究,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有的党员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喜欢用行政手段落实工作,不善于用软办法完成硬任务。工作热情不高,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特别是贫困村的一些干部,在困难面前怨天忧人,发展思路多,受地域条件制约,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

三、建议及对策

一要标本兼治,强化教育,夯实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基础;把理论学习考核与工作实绩检查相结合检查党员干部的学习成果,把学习政治思想理论、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知识以及其他农业知识同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党员干部开展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综合素质。要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并不断引向深入。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抓好整章建制,强化监督制约,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提供科学规范的制度保证;最好由上级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奖惩制度,择优汰制度,促进干部选拔使用,从而调动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在纵向、横向上,要建立健全

公平、公正、公开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流动和竞争机制发挥各种激励竞争机制的作用,激发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时时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转变思想工作作风。

(三)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组织程度,切实增强作风建设的实效性。力戒形式主义、讲求工作实效,促使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用严格的纪律和检查坚决克服和杜绝制度流于形式的现象,促进党员干部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当前乡镇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7

1 干部作风建设总体评价

1) 明查暗访, 改进作风。近年来衡南县先后出台了十二项规定, 明查干部职工指纹打卡签到情况, 明查公车使用是否违规, 派车是否登记, 晚上是否停在单位院内或固定地点。暗访时不打招呼、不下通知, 以办事者的身份全程暗访各单位上班纪律和服务窗口的服务流程、态度、效率等, 暗访上班时间是否有干部到娱乐场所消费。通过以上的明查暗访, 干部作风明显改善。

2) 完善制度, 提升服务。通过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制、离任审计制、部门预算和“收支两条线”制度, 强化各类资金管理, 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加强对《行政许可法》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抓好政务公开管理, 切实打造全国投资环境最优县城, 广大干部亲商、爱商、安商、富商的招商理念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行政效率和服务市场主体的水平得到提升。

3) 重大任务, 历练能力。衡南县委、政府通过云集工业园、南岳机场、衡云干线、土谷塘航电枢纽等重大项目建设, 通过防洪抗旱、查违拆迁、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 通过开展做旺县城的“搬人、搬家、搬心”工程、“找差距、求良策、促发展”的献计献策活动和“创先争优”“万名干部下基层”“结穷亲、解穷困、帮穷富”“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等活动, 提高了工作能力, 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4) 选贤任能, 提高素质。通过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 大规模培训干部、大规模轮岗交流、大规模引进人才、大规模改革创新, 改善了领导班子结构, 增强了干部队伍活力, 提高了干部综合素质;通过开展“治庸问责”“县民问政”、纠风治乱, 严肃查处庸懒散软问题, 使得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水平到了有效提升。

2 干部作风建设面临问题

1) 为民服务, 意识不浓。一些干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意识淡薄, 不敢担责、不敢担当的问题比较突出。在诸如查违拆违、搬迁、信访、招商等急难险重的工作面前, 不是挺身而出抢着干, 而是推之绕之。一些党员干部自恃高人一等, 对人民的疾苦麻木不仁, 缺少同情心。有居民反映, 到某窗口办手续, 排队一个多小时才到窗口, 而办事民警打私人电话就聊了二十多分钟, 群众憋气、窝火, 还不敢提意见。

2) 管理松驰, 纪律不严。部分单位制度空悬、管理松驰, 部分党员干部又依仗自己是铁饭碗, 纪律涣散, 上班迟到、下班早退, 甚至缺岗离岗, 即使上班也沉迷于上网聊天、游戏炒股、麻将扑克。有人用三个“三分之一”来形容机关目前的工作现状, 即三分之一的人在埋头实干, 三分之一的人在边看边干, 三分之一的人只看不干, 还有极少数的人在“捣乱”。有的干部“人在曹营心在汉”, 抓紧时间去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3) 工作浮夸, 业绩不实。有些地方领导干部有不正确的政绩观, 不谋做事, 只谋做“秀”, 重“唱”功、轻“做”功, 喊大而空口号, 耍花拳绣腿。有的为显示“政绩”, 就玩“数字游戏”, 给统计指标“注水”, 甚至离谱得连自己都不相信;有的完不成招商引资任务, 就把以往的项目拿来凑数, 搞假签约、假开工;有的为了迎合上级领导, 善于表现, 精心设计参观路线, 做“遮羞牌”, 搭“花架子”;有的说话办事豪言壮语一串一串, 官话一套一套, 当面拍胸脯, 事后拍屁股, 直接影响了衡南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4) 荒于学习, 能力不强。一些单位的学习提能风气不浓, 一些党员干部的学习心态不正, 上级的精神指示不知道, 业务知识不明了, 下午一上班就想着晚上的聚餐和娱乐安排, 结果是“胀了肚子, 空了脑子”, 导致部分干部的能力素质不强, 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对这些干部, 单位领导也不敢用或不愿用, 长此以往, 恶性循环, 干部能力得不到提高, 工作受到影响, 难以为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群众上门办事, 自己不懂装懂, 让老百姓多跑很多冤枉路, 多受很多冤枉气。

3 干部作风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1) 环境剧烈变化导致思想观念不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部分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强, 思想不纯, 只顾自己埋头赚钱, 对群体态度冷淡、对社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有的党员干部腐化变质, 追求低级的生活方式, 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另外, 衡南县城于2003年由衡阳市区搬迁到新县城云集镇, 但不少机关干部仍然家住在衡阳市区, 市级机关单位的工资待遇、生活水平的确要高于县机关单位, 而一些乡镇干部又认为自己工作更苦、条件更差、收入更低, 怨天尤人, 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2) 自身修养放松导致荣辱观念不强。部分干部缺乏世界观改造的自觉性, 荣辱观念不强。一些党员干部满足于现状, 不思进取, 放松学习和思想改造, 忽视党性锻炼, 先锋意识逐渐淡化, 理想追求逐渐丧失;一些党员干部放松政治学习, 导致政治敏感性不强, 政治立场不够坚定;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世界观的改造, 经不起腐朽思想的侵蚀和诱惑, 使之丢掉了立党为公的思想, 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3) 监督制度缺失导致作风整治不力。在监督制度上, 一些党组织主动性少, 习惯于根据上级的意见和要求, 照搬照抄, 很少考虑本地区本单位党员的思想状况, 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在干部管理上, 必要的监督力量和措施仍然不能到位。例如党务公开实施已久, 但实际上普通党员、群众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还是比较弱。导致一些重点的干部作风整治活动不能持久, 以致于形式上轰轰烈烈, 但实际效果较差。

4) 干部教育落后导致能力素质不高。在干部教育上, 很多单位都是采取读报、看电视教育片、传达会议精神等灌输式的方法, 重点不突出, 学习不深入, 领会不到位、效果不理想。党校是党员干部培训的主渠道, 但是目前县级党校的干部教育也存在领导干部受教育机会多、普通党员受教育机会少, 县机关和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受教育机会多, 机关和乡镇副职受教育机会少等问题。而且党校教学中, 作风建设缺乏完整配套的专题课件和统一教材, 不能及时领会上级的最新精神和计划部署, 教学内容把握难, 使作风建设教育的重点不够突出, 教学效果难以保障。

4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主要途径

1) 坚持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对干部作风建设的指导作用。第一要用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指导党的建设, 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

作者简介: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第二, 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 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 坚定政治立场, 明辨大是大非。第三, 要坚定信念,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动摇”就是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不动摇。“不懈怠”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热情, 敢于担当, 勇于作为。“不折腾”就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不搞运动式整风, 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

2) 健全管理服务制度考核对干部作风建设的保障作用。第一要打破干部的“铁饭碗”。现在部分党员干部之所以作风败坏, 就是依仗自己身份特殊, 认为作风问题不是违法犯罪, “刑不上大夫”, 对于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三令五申毫不在意, 甚至是有恃无恐。只有打破干部的“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 党员干部的作风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第二要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营造“言者无罪、言失不究”的批评氛围, “尊重选民选择、尊重选举结果”的选举氛围, “阳光民主、廉洁民主”的监督氛围, “弘扬民主、保护民主”的舆论氛围, 通过加强民主建设来倾听群众疾苦, 听取群众意见, 解决群众的问题。第三要加强群众监督, 对于服务窗口和窗口单位要学习银行和电信服务商, 设立群众评议程序。老百姓在办事后有权通过按钮给予工作人员“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的评价, 让他们产生对群众的敬畏心理。

3) 加强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对干部作风建设的示范作用。一是群众评议, 强化纠风治乱工作。2012年12月, 衡南县首次召开了群众现场评议政风行风会, 各界200名群众代表与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一起参加现场评议, 各单位的领导干部现场汇报工作、接受质询评议,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被评议单位的得分都在80分以上, 全部被评为满意单位。二要突出重点, 强化监督管理。“风成于上, 俗化于下”, “善禁者, 先禁其身而后人, 不善禁者, 先禁人而后身”。所以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是廉政建设的重点, 特别是要突出抓好对管钱、管物、管人、管密等权力相对集中部门干部的监督, 领导干部要树“敢为”大志, 更要做“善为”表率。三要狠抓责任, 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各个单位要实行首问责任制、领导包案制、定期接访制, 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和切身利益, 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领导干部业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 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对干部作风建设的促进作用。第一要提高思想认识, 各地各部门及每位党员干部要自觉克服不以为然、消极应付、等待观望等情绪, 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性和行动自觉性。第二, 要突出活动的重点, 从当前来看, 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四风”问题, 比如庸懒散, “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 不遵守公务接待有关规定、大吃大喝, 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 我们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 下决心加以解决, 严重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第三, 狠刹“四风”需要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大排查可以找出隐患, 大检修可以校正问题, 大扫除可以扫除尘埃。只有卸下党员队伍中的“思想包袱”“精神包袱”“作风包袱”, 才能带领广大群众轻装上阵, 党群干群关系才能进一步好转, 好的风气才能真正兴起来。

摘要:近几年湖南省衡南县的干部作风明显好转, 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但也存在着服务意识不浓、管理纪律不严、工作业绩不实、能力素质不高等问题。作风决定成败, 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对干部作风建设的指导作用、健全管理服务制度考核对干部作风建设的保障作用、加强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对干部作风建设的示范作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对干部作风建设的促进作用, 党群干群关系才能进一步好转, 好的风气才能真正兴起来。

上一篇:人在阳春,心在深秋散文下一篇:经典香烟语录